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德光法師:《六祖壇經》的人生三境  

編者按:本文為中國佛學院2011級學僧德光法師在2014年全國講經決賽中講稿,德光法師在比賽中獲得最高殊榮——金蓮花一等獎。文章中,法師慧心法語,寓理於事,將《六祖壇經》中所蘊含的的人生境界娓娓道來……

說到《六祖壇經》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溪原本和宗寶本四個版本,雖然內容稍有差異,但是主旨基本相同。作為中國佛教史上唯一一部被稱為經的祖師語錄集,《六祖壇經》有著特殊的價值和意義。翻開《壇經》,其中精美絕倫的語言、生動活潑的譬喻、玄妙深奧的機鋒、心領神會的對話……無一不讓我們為之歎美、折服。

縱觀慧能大師的一生,為求佛道,歷盡艱辛。磨坊八月舂米。接法之後,又於獵人隊裡隱居生活十五年,食肉邊菜,韬光養晦,歷經了身心的磨煉與煎熬,最終機緣成熟大展宗風。慧能大師從嶺南獦獠,到得法開悟,再到大開宗門,這既是時間的磨砺也是人生境界的轉變。

說到人生境界,王國維先生在其《人間詞話》裡面用三首宋詞:“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比喻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其實禅宗裡面也有“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三重境界。禅宗的這三重境界雖然看似簡單,大家也耳熟能詳,但是文字背後的深義卻不那麼簡單。下面就讓末學試著與大家一起在《六祖壇經》中參悟這人生三重境界在我們生命中的真實體現。

人生第一境: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先說人生的第一重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人們之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因為僅僅是通過現象看現象,而沒有洞察到事物的本質。無著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裡面說:“由離法性外,無別有諸法,煩惱即菩提。”可是我們在生活中真的遇到煩惱了,那麼煩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煩惱的時候盡是痛苦而沒有菩提的影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沒有般若智慧。《壇經》雲:“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眾生之所以在煩惱來臨的時候不能將其轉化為菩提就是因為迷誤,不識自心即是智慧處。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就是為了啟人心智,洞見本性,所謂心生萬法,萬法也盡在心中。

《菩薩戒經》雲:“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亦雲:“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我們之所以悟不出這些就是因為我們般若智慧不夠,看問題僅僅停留在現象本身。佛之所以了悟,是因為般若圓滿。提到般若,末學想問在座的居士一個小問題,釋迦摩尼佛的母親是誰?有人說釋迦牟尼佛的母親當然是摩耶夫人,也有人說應該是摩诃波阇波提。其實,這兩種答案都不對。摩耶夫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太子的母親,摩诃波阇波提是悉達多太子的姨母,也是他的養母。而釋迦牟尼佛真正的母親是般若,因為要成佛,必須證悟般若,有了般若才能成佛。所以,經典裡講:“般若者,三世諸佛之母。”宇宙之間,森羅萬象,山河大地,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從我們自性的般若所顯現出來的。古德雲:“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說到般若也許有人會問,般若不是不可言說的嗎?怎麼《壇經》裡還會專門有一品是<般若品>呢?其實是這樣的,般若有三種:第一、文字般若;第二、觀照般若;第三實相般若。文字雖不是般若,但是一種方便,猶如舟筏,觀照是種實踐,猶如駕駛。證得實相般若,就如同駕駛著舟筏到達了智慧的彼岸,離言說,絕文字,圓明寂照,不生不滅。

說到這,也許有人又會有疑問了,既然般若是離言絕句的,禅宗也號稱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那麼為什麼禅宗又留下那麼多的祖師語錄呢?其實,這就涉及到禅與教的關系了。所謂“在心為禅,出口為教”,也就是說,心中悟入了佛法,見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那就是禅;如果講出來,寫成文字了,這就是教。禅宗雖然不立文字,但是也不離文字,不住文字,不捨文字。《壇經》雲:“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過去的祖師們棒喝、腳踢、舉拂子、揚眉瞬目、舉手投足,這些形體語言,體態的文字。無非是接引眾生的方便法門,如同指月之手。沒有般若這只手,一般眾生是很難自己找到月亮的。所以沒有般若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生第二境: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說完人生第一重境界,再講講人生第二境。想要達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境界應該怎麼做呢?剛剛說了,之所以我們不能通過現象看到本質是因為智慧不具足,那麼智慧從何而來呢?有人說從禅定中來。那麼什麼是禅定?如何修習禅定呢?很多人一說到禅定,就想到打坐。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看看《六祖壇經》裡面的一段對話。

當時有位官員,姓薛名簡,就曾問過六祖惠能大師,他說:“現在京城參禅的大德們都說,我們要覺悟,必須要坐禅習定。請問大師,您有什麼高見?”六祖大師用了短短的八個字,兩句話,回答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這句話非常重要。慧能大師告訴我們,禅不能從坐臥之相去計較。經雲:“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為什麼呢?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禅。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外離相即禅,內不亂即定。外禅內定,是為禅定。”這就告訴我們,參禅不一定非要打坐,禅不在坐臥,而要用心體會,所謂“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心裡一悟,宇宙、世界自然會有另一番不同的風光。我們只要守住自心,行住坐臥不廢其功,這樣天長日久,功夫純熟,自然可以明心見性。本自具有的佛性,不但無所不在,無所不遍,而且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有一則公案,唐朝江州刺使李渤,有一次問歸宗智常禅師:“佛經上所說的‘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須彌山容納芥子,是無有疑問的。可是小小的芥子,怎麼能容納那麼大的一座須彌山呢?這個是否妄言妄談呢?”智常禅師輕輕一笑,轉而問道:“聽說你讀過萬卷書籍,不知道是真是假?”李渤說:“當然是真的!”智常禅師問李渤:“你腦袋子只有一個椰子的大小,你所讀過的萬卷書籍現在都安放在何處呢?”李渤聽後當下大悟。李渤被事物大小所迷,不能悟入中道實相,其實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參禅修慧,悟入了中道,那麼自然就可以洞察事物的本質,而不會被其表象所欺惑,故而可以“見山不是山,見水也不是水。”這就進入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慧能大師那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诶?”就是對第二重境界最好的寫照。

人生第三境: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慧能大師沒有在第二重境界過多停留,而是很快就進入了第三重境界。他在聽聞五祖大師為其講授《金剛經》而大徹大悟後感歎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告訴慧能大師:“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學習佛法就是要找回自己清淨無染,不生不滅,本來具足的自性。這第三重境界就是一種任運的境界,所謂“任運”即隨順諸法自然而運作,不假人力造作之義。這種任運的境界是以菩提心做基礎的。不僅不住生死,而且不住涅槃。所謂不住生死,就是要有般若的智能,超越輪回生死;所謂不住涅盤,就是要有慈悲之心,常住娑婆,救度眾生。這是悲智雙運的中道實相境界。《寶積經》雲:“真實正觀者,不觀我、人、眾生、壽命,是名中道真實正觀。”

一般人最大的錯誤,就是把做事與修行分開,其實,黃檗禅師開田種菜,石霜禅師磨麥、篩米,臨濟禅師栽松、鋤地,雪峰禅師砍柴、擔水,這些都是禅,禅離不開生活。一旦進入了第三重境界,那麼就時時處在定中,不修亦修。就像慧能大師告訴惠明的那樣:“不思善,不思惡,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也許有人又會問了:佛法不是要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嗎?慧能大師怎麼會讓我們不思善惡呢?舉個例子來說,月亮被烏雲遮住了半邊,黑暗的半邊不是月亮,明亮的半邊同樣不是完整的月亮,都非本來面目。無遮無礙一輪孤懸,任其風雲往來,才是月亮的本來面目。

其實進入第三重境界後不是讓我們沒有是非觀,而是洞察了事物本質後仍然順著法度規律去行持。六祖大師在《無相頌》中說到:“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要體現恩的准則,就要孝順父母。要體現義的准則,就要泯除上下尊卑的分別。不過這些說起來簡單,真正落到實處卻很困難。

給大家講個故事,過去有個人非常孝順他的老父親,也信佛很多年。他老父親去世後他就請高僧來為父親念經。他問大師做這場法會需要多少銀子?大師說需要十兩銀子。這個人就說您能不能給我打八折?大師慈悲,說:“那好吧。”大師念完經,回向道:“佛祖保佑,願老人家往生東方極樂世界。”結果孝子一聽不干了,人死之後都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為什麼要往生東方極樂世界啊?是不是念錯了?大師借機點化他,說:“你有所不知,往生西方需要十兩銀子,你打八折我只能送他到東方了。”孝子說那不行,我這麼孝順,怎麼能因二兩銀子讓他老人家去錯了方向?於是補了二兩銀子,大師繼續回向:“佛祖保佑,保佑老人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下念對了。孝子剛要高興,只見他老父親一骨碌從棺材裡坐起來了,指著孝子破口大罵:“你這個不孝的東西,為了省二兩銀子,害得你老子我一會兒往東,一會兒往西。”這是個笑話,故事中的高僧不是計較二兩銀子,而是借機點化孝子。故事中的孝子很愚昧,嘴上掛著孝順,掛著修行,真正遇到問題了卻做不到。通過這個小故事告訴大家一個道理,佛法真正實踐起來很難。

我們這個世界充滿著煩惱、憂郁、壓力、苦悶,但是,我們在生活中修行,就是要在煩惱之中,讓我們覺悟的菩提之花綻放。我們要養成菩提智慧,終究是離不開自己內心的。慧能大師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我們的菩提自性本來具足一切般若智慧,只是上面沾染了許多塵垢,所以不能熠熠生輝。通過不斷的修行,哪天塵垢除盡,心體無滯,自然就能體悟桶底脫落、撞破虛空、來去自由的“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了。如果人人都能夠“識自本心,見自本性”,那麼我們整個世界就會處於一片清靜與和諧之中了。

結 語

以上就是末學從《六祖壇經》中總結出的人生三境。其實第一重境界也可以看做是身心迷茫的凡夫境界;第二重境界是通過修證,具備了一定的智慧,悟透本來的賢者境界;第三重境界就是具備勝義菩提心,悲智雙運不捨世俗的聖者境界。

夏天,秋天,靜靜交接;過去、未來,輕輕重疊。時光,就這樣,在兜兜轉轉間一去不返。不知不覺中,諸位就跟末學一起體驗了《六祖壇經》中的人生三境。合上卷本,我們仿佛仍能夠感受到慧能大師的那種睿智灑脫。古德雲:“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如果我們能夠識破自心,則如同仰天望月,不管水如何波瀾,月亮都一樣明澈。除卻烏雲,則自然清淨無為,和諧無礙。

最後,末學用《壇經·咐囑品》中慧能大師的一個偈子供養大家作為今天的結束:“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阿彌陀佛,謝謝大家!

 轉自騰訊佛學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