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專題部: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心經白話解  

  心經白話解 經文正解 第一卷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少室六門]

  觀自在菩薩

  菩薩超聖智。六處悉皆同。心空觀自在。無閡大神通。

  禅門入正受。三昧任西東。十方游歷遍。不見佛行蹤。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六年求大道。行深不離身。智慧心解脫。達彼岸頭人。

  聖道空寂寂。如是我今聞。佛行平等意。時到自超群。

  [慧淨禅師]

  小乘雖證人無我法執迷情由未改

  涅槃生死不能物菩薩於中得自在

  [淨慧和尚]

  這裡的“觀自在菩薩”既是觀世音菩薩,也可以指所有修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人。修得這種菩薩道的人,都是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就是觀世音,是觀世音另外的一種翻譯,是“觀世音而得自在”的省略。

  觀世音觀的是什麼呢?觀察世間一切呼喊救苦救難的聲音。在我們這個世界,有無數的人在呼喊觀世音菩薩。呼喊觀世音菩薩做什麼呢?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時時刻刻為我們苦難的眾生作舟航,作導師,作梯子,作橋梁。作得徹底了,圓滿了,也就得了大自在。換句話來說,只有達到觀自在,才能觀世音而救世間的一切苦難。

  觀世音菩薩是我們學佛法,修佛道的榜樣。

  [補注]

  佛教教人明心見性。

  怎樣才能明心見性?人們從小到大,在家庭、學校、社會受到教肓,受到熏淘,各人心裡都形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善人會成為有益於人類社會的人才,惡人會成為害人害己的敗類。

  人類社會都提倡善人善事。不過,善人也經常要遇到麻繁事,傷心事,心裡有很多煩惱。煩惱是一種心障,障蔽著自己本來明淨的心。惡人本性並不是惡的,只是由於沾染了太多惡習,被惡劣習氣障蔽了本來明淨的心,才會生惡念,犯惡業。

  人們心中已有的知識,包括社會知識和自然知識,如果不善於去妄存真,去舊更新,而是因陳守舊,固執成見,也是一種心障。

  被煩惱事引起的心障,叫做煩惱障;由固執成見引起的心障,叫做智障。要想明心見性,必須去掉這兩種心障。去掉心障,露出本來明淨的心,便能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世界,就是明心見性了。

  怎樣才能去掉這兩種心障呢?釋迦牟尼教他的弟子們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般若是大智慧;波羅蜜多,又簡稱波羅蜜,意思是到彼岸。到哪個彼岸?到沒有煩惱的彼岸。在那裡,人人都像彌勒菩薩那樣,大肚能容,笑口常開。那裡是修行人夢寐以求的極樂世界。在大智慧的指導下,度到沒有煩惱的極樂的彼岸。這是一種修行法門,或說是度門。因此,般若波羅蜜多,可稱為大智度。

  大智度中,包含六度門,分別叫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

  怎樣布施?施財物供養寺廟僧眾,施財物幫助窮困的人;貢獻力氣,助人為樂;貢獻才智,弘揚佛法;發明創造,造福人類;這些都是布施。

  怎樣持戒?皈依佛門的人,要遵守佛門戒律,諸惡勿作,眾善奉行;國家公民,要遵守國家法律;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都應當自覺養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這些都是持戒的起碼要求。

  怎樣是忍辱?不是叫你忍辱偷生。修學大乘佛法,自己未得度,發願度世人,這是一樁大事業。干大事業的人,要忍辱負重,一切時.一切處,對一切人.一切事,都不生嗔恚之心。

  怎樣是精進?行住坐臥,不忘修持,精益求精,永無止境。

  怎樣修禅定?初學的人,一般要安心靜坐,或持名念佛,或觀想佛身好相,系心一處,漸入至靜狀態。功夫淳熟,可能在禅境中見到許多不思議的殊勝境界。這些境界,其實是阿賴耶識(又名藏識,即潛意識)作用生起的幻相。面對幻相,自心不動,不生妄想,便說是禅定。禅宗六祖慧能說:“外境離相是禅,內心不動是定。”

  般若是大智慧。這大智慧不是普通人的智慧。不參與禅定實踐的人,很難明白般若智慧是怎麼樣的大智慧。修習禅定的人,如果在禅中還有私心雜念,有偏執見,也不可能生發般若智慧。

  般若波羅蜜,最勝最第一,無去亦無來,不入亦不出。

  施戒忍進禅,是為六度足,般若是為目,建瓴在高屋。

  觀照不著相,常寂非草木,圓明常寂照,自在蓮池浴。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少室六門]

  照見五蘊皆空

  貪愛成五蘊,假合得為身。血肉連筋骨,皮裡一堆塵。

  迷途生樂著,智者不為親。四相皆歸盡,呼甚乃為真。

  度一切苦厄

  妄系身為苦,人我心自迷。涅槃清淨道,誰肯著心依。

  陰界六塵起,厄難業相隨。若要心無苦。聞早悟菩提。

  [慧淨禅師]

  四大五蘊無非色,人我眾生本性空。

  若能發慧當心照,長辭苦厄出煩籠。

  [大顛禅師]

  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今人依此修行,常自反照,交見五蘊淨盡,淨裸裸,赤灑灑,到這田地,自然休歇。若不得五蘊空,依舊墮落生死界。四大五蘊身如客店,主人暫住,主人既離,屋捨倒壞。

  [淨慧和尚]

  “觀自在菩薩”是能修能證的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所修所證的法。這段話,每一個字都非常地重要,我們在體會的時候,在念誦的時候,千萬不能輕輕地劃過,要深入地去體會這段話的三個意思。“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是一個意思,“照見五蘊皆空”是一個意思,“度一切苦厄”是一個意思。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般若見,是見地。“照見五蘊皆空”,是功夫。“度一切苦厄”,就是結果。深般若就是甚深般若,甚深智慧,大智慧。深般若不是拿來談論的,是要具體地去行,去實踐,也就是要孜孜不倦地按照般若的要求,住在般若的境界當中。

  “照見五蘊皆空”,一切的力量都在這句話上。“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件事聚合在一起就是我們的生命體,就是我們生活的現實。

  凡夫有染污的五蘊,聖賢有清淨的五蘊。

  我們的生命是什麼呢?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指的色法,指物質世界;受、想、行、識是心法,指精神世界。

  一個色字把地、水、火、風四種基本元素所構成的物質世界,人體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色、聲、香、味、觸、法等感覺對象,全部包羅無遺。山河大地、草木叢林,一切有生命的,無生命的,都在一個“色”字當中。

  色,是指物質世界;受、想、行是心理活動,屬於心所;識,則是我們精神的主體,認識的主體,就是我們的心,屬於心王。“照見”就是用深般若的力量,觀照的力量,突破這五蘊的障礙。“空”有突破、超越、轉變的意思,不是要消滅五蘊,而是要突破五蘊的障礙。因為即使開了悟,成了佛還有五蘊,只是超越了,突破了。突破了什麼東西呢?突破了迷惑。

  “一切苦厄”,不是指某一個苦厄。一切苦厄度盡,就是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斷盡,二執——人我執、法我執破盡,證得大涅槃,那才可以稱得上是度盡一切苦厄,徹底地超越了。

  “照見五蘊皆空”這個功夫,從現在開始,我們要一點一滴地去做,一直做到成佛,金剛後心那一刻,徹底地轉變,那才算是度盡一切苦厄了。我們在念誦這段經文的時候,要全身心地去體會它,把整個生命都融入到超越的境界當中,我們的功夫就能夠逐步地相應。

  一切苦厄度盡,就是涅槃境界。

  涅槃者,煩惱永熄,一切煩惱之火熄滅了,我們這顆心不會再像在滾油中熬煎一樣。我們這顆心在沒有開悟之前,在迷惑當中,就像在滾油中煎熬,所以叫熱惱。煩惱是熱惱,煩字有個火的部首,惱字有個心的部首,火在燒心,多麼痛苦啊。希望我們每一位,在讀這本《心經》的時候,對每一個字都不要放過,深刻地去體會。

  記住這件事:色、受、想、行、識五蘊就是我們生命的全部內容,我們生活的全部內容,修行就是要從這個地方下手。

  [補注]

  釋迦牟尼在王捨城外靈鹫山上對弟子們說《大般若經》時,回答大弟子捨利子(又名捨利弗)關於般若波羅蜜行的問題,說到五蘊皆空。《心經》中短短二百六十字,是《大般若經》的總綱。一切大乘經典都不離這個宗旨。

  五蘊是什麼?

  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怎樣建立起來的?這是一個很不容易說清楚的問題。古代佛教用五蘊來說明人們形成認識的過程。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人們的感覺器官有接收外界事物的功能,外界事物通過人們的感覺器官在心中(現代科學說是在人腦中)形成了一種感知,這種感知的印象就叫做色蘊。色蘊是客觀事物在人們腦中的反映。這種感知不一定是主動有意的,很多時候是被動的,無意的。這種感知馬上觸動了人們思維的神經,被領受下來,作分別,作推想,判斷是舒服或不舒服,喜歡或討厭。接著,還要運用邏輯思維,對判斷的初步結果進行深加工,最後形成了一個鮮明的識相,這就是從色蘊到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全過程。

  教外人士因為不明白甚麼是五蘊,不明白五蘊皆空的真實義,所以不少人把釋迦牟尼說的五蘊皆空,誤解為萬物皆空、萬事皆空,這是十分有害的曲解。如果真的萬物皆空、萬事皆空,那幺,修善行也空,干壞事也空,人類社會不知會變成甚什麼樣子了。

  五蘊不是實物。

  受想行識這四蘊不是實物,容易理解。色蘊不是實物嗎?

  有一則人們熟識的童話。一只木瓜從樹上掉到水塘裡,“咕咚”!兔子嚇得沒命跑,大叫“咕咚來了”。弄得林中野獸都驚慌地跟著逃命。木瓜是實物,木瓜落水發出“咕咚”響是實有的事,兔子和那些逃命的野獸心中的“咕咚怪物”便是色蘊。這色蘊不是實物,也不是原來實有的事。色蘊是客觀事物在人們腦子裡的反映。

  上面說的是逗小孩的笑話。人們會說:“我沒有那麼傻吧”?很難說啊!誰敢誇口說自己心中的色蘊都同客觀真實一模一樣呢?

  除了佛和觀自在菩薩之外,一般人都未能斷除煩腦障和智障,常常戴著有色的哈哈鏡看世界,在自己心中的色蘊多是扭曲了的形象,再用既有的錯誤觀念作參照系,運用主觀的邏輯進行推理,怎能如實地反映客觀世界呢?

  釋迦牟尼教弟子們要學會照見五蘊皆空,不要把妄的看成真的,不要撿著瓦礫當珍寶。

  誰能照見五蘊皆空?

  觀自在菩薩能照見五蘊皆空。

  人們最大的煩惱是生死大事,如果能正確認識生命的奧秘,增強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可說是獲得一定的自在;如果能為濟世救民而把生死置之度外,這是最大的自在。對待錢財,做錢財的主人,不做錢財的奴隸;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甘於淡泊,知足常樂,也會活得很自在。如果對待利衰毀譽稱諷苦樂,能做到八風不動,也可稱得上是觀自在菩薩了。坐禅的人會產生動癢輕重涼暖澀滑等虛妄感覺。當坐禅進入至靜狀態時,即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由於阿賴耶識在作怪,會產生幻視幻聽的魔事境界。這就是剎那剎那地變幻的變易生死現象,這正是釋迦牟尼要弟子徹底解決的生死大事。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禅中的魔事境界,正是有為法產生的夢幻泡影。觀自在菩薩在禅中觀幻能離幻,離幻即是真,遠離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兩種生死,這才是釋迦牟尼說的最重要的生死大事。這樣才能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中得大自在。

  錢財自在,八風自在,魔幻自在,生死自在,就是真真正正的觀自在菩薩了。

  觀自在了,照見五蘊空了,一切煩惱都化為烏有了,還有什麼苦厄不得超度?

  在世人眼中,生老病死是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盛是苦,見五蘊空了,這八苦都化歸無所有處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妄歸真,降邪魔,見如來;大肚能容,笑口常開,苦變成樂了。

  甜也樂,苦也樂,隨緣安住心常樂;天常在,地常在,所欲隨心恆自在。

  心經白話解 經文正解 第二卷

  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少室六門]

  捨利子

  達道由心本,心淨利還多。如蓮華出水,頓覺道源和。

  常居寂滅相,智慧眾難過。獨超三界外,更不戀娑婆。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與空一種,未到見兩般。二乘生分別,執相自心謾。

  空外無別色,非色義能寬。無生清淨性,悟者即涅槃。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非空空不有,非色色無形。色空同歸一,淨土得安寧。

  非空空為妙,非色色分明。色空皆非相,甚處立身形。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受想納諸緣,行識量能寬。遍計心須滅,我病不相於。

  解脫心無礙,破執悟心源。故雲亦如是,性相一般般。

  [慧淨禅師]

  空色假待曾何實其中唯有一真如

  心境曉同如幻夢逍遙獨步入無余

  [大顛禅師]

  色與空一種,上至諸佛,下至蝼蟻,若若本來總是空。眼是色不能見,只是真空能見;耳是色不能聞,只是真空能聞。分為八萬四千見聞覺知,總歸六根。色空不異,真空[玄+少]理。

  因有眼故,便受其色;因有色故,便受其想;因有想故,便受其行,因有行故,便受其識。因有識故,便有六根名相。隨聲逐色,流浪生死,終無止住。

  若要生死斷,但從一根照破,當下空寂。直下承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無所寂,唯見於空。空無所空,八萬四千塵勞妄想,一使頓息。人亦空,法亦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動念即乖,安排即錯。若能徹底無依,直下承當,亦無人,亦無佛。

  四大五蘊,從它虛生虛沒,於自己法身總無交涉。和光塵不染,三界獨為尊。此長劫虛空不壞之身,會麼?

  竹影掃階稱不動,月輪穿海水無痕。

  眾生法身清淨,無瑕無染無污,壞不得,燒不得。如蓮花不著水,心清淨虛空之體,在聖而不增,在凡而不減。如如不動,無欠無余。棒打虛空空不通,刀碎虛空空不斷。繩縛虛空空不住,灰燒虛空空不著。虛空之體,安色空不受色,安聲空不受聲。六道四生,一切假名,都無所受。

  [淨慧和尚]

  捨利子就是捨利弗,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是智慧第一。

  《心經》是講智慧的經典,所以捨利弗是當機眾。由捨利弗的發問“菩薩如何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觀世音菩薩就說了這部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一段話還是接著“照見五蘊皆空”而來,五蘊皆空怎麼空呢?分為兩個步驟:首先就舉色法,在色法與空兩者之間進行比較。為什麼五蘊皆空呢?因為空與色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叫做“不異”。這是第一步,比較淺層次地來認識色與空之間的關系。色與空的關系只是不異,不異就是相同。不說相同,而說不異,道理是一樣的。色為什麼不異空呢?因為色法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是要依賴眾多的條件,才有一個具體事物的發生、存在、發展和消亡。凡是需要條件而存在的事物,它本身就沒有獨立存在的自性,因其自性空,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也不異色,空為什麼不異色呢?因為空的顯示,也是需要在眾多的條件之下,才能顯示空義,所以說空不自空,色不自色,這兩者是在一個不異的層面來加以說明的。

  色法如是,受、想、行、識也是這樣,都是有條件的存在,凡是有條件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空無自性,這是第一層意思。色與空,似乎還是兩個東西。

  第二層意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與空不是兩件事情,是一件事情,用“即是”來表示,而不是用“不異”來表示,是說色的本身就是空,空的本身就是色,色與空渾然一體。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一切諸法當體即空,雖然諸法空性宛然,但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這才是般若智慧的本意。

  只有把一切事物當體、當下看空了,看到一切事物的實相,才能真正地超越自我,才能真正做到五蘊皆空。

  一切事物當體即空這個道理,是學習佛法,修習禅定,度一切苦厄,必須要深刻、真實加以認識的一個根本觀點,這也是佛法的根本觀點。佛法與其他學說根本的區分點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這就是佛法的大智慧。如果我們將此弄明白了,或者說慢慢地明白了,這就是我們處理生存、生活、生死的大智慧。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我們的生活中,充滿禅悅;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顯露著空性;我們生活的每一刻都與空性不異。只有把對空性的認識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地照見五蘊皆空,也才能隨時隨地度一切苦厄。

  [補注]

  釋迦牟尼怕弟子們聽了“五蘊皆空”的說法,破了“有見”,又會執著空相,生起“無見”,所以舉色蘊為例,讓弟子們正確理解空的真實義。

  說“色不異空”,“色即是空”,明確色蘊不是實有;說“空不異色”,“空即是色”,明確空不是無。這就排除了“有見”和“無見”兩種偏見。

  《楞伽經》說:“如來說法離四句,離一異、俱不俱、常無常、有無非有非無。”告誡弟子們在弘揚佛法時,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問題,要用相待(相對)的觀點看問題。

  受想行識這四蘊,和色蘊一樣,說有嘛,不是實有;說空嘛,在心中都有跡可尋,並且左右著人們意識的發生、形成、變化和消亡,不能說它是無。

  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少室六門]

  捨利子

  說捨論身相,利言一種心。菩薩金剛力,四相勿令侵。

  達道離人執,見性法無音。諸漏皆總盡,遍體是真金。

  是諸法空相

  諸佛說空法,聲聞有相求。尋經覓道理,何日學心休。

  圓成真實相,頓見罷心修。迥然超法界,自在更何憂。

  不生不滅

  盧捨清淨體,無相本來真。如空皆總遍,萬劫體長存。

  不共皆不著,無舊亦無新。和光塵不染,三界獨為尊。

  不垢不淨

  真如越三界,垢淨本來無。能仁起方便,說細及言粗。

  空界無有法,是現一輪孤。本來無一物,豈合兩般呼。

  不增不減

  如來體無相,滿足十方空。空上難立有,有內不見空。

  看似水中月,聞如耳畔風。法身何增減,三界號真容。

  [淨慧和尚]

  諸法空相指的就是上面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就是諸法真實的相狀,或者狀態。一切法都是緣生緣滅,都沒有自性,無自性故空。一切法的狀態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狀態,是一切諸法的原態,本來面目。不隨諸法之生而生,也不隨諸法之滅而滅,所以是“不生不滅”。不因為修行,斷除了煩惱,諸法的空相就變得干淨了。也不是說心中有煩惱、苦惱,諸法的空相就垢染。諸法空相不隨心淨而淨,不隨垢染而垢,所以叫做“不垢不淨”。不因為是聖者,空相會增加,也不因為是凡夫,空相會減少。這就是“不增不減”。

  空相即實相,這個東西很奇妙,雖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片刻也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隨時都在接觸它,隨時都處在諸法空相當中,只是我們有迷惑,不能同歸,不能認同。

  這裡所指的諸法,既包括前面所講的色、受、想、行、識五蘊,也包括下面所講的十二處、十八界,乃至四谛、十二因緣,菩薩的智與得,都在一切諸法之內。既然是諸法,有為、無為、淨法、染法都包括在其中。我們人類只是諸法中的一法而已;我們每個個體生命,也是諸法中的一法;山河大地、草木叢林、情與無情,都是一法,都在諸法之中,其原態與空相都是一致的。山河大地,宇宙空間,其空相不因其大而大;一粒沙子,一棵小草,其空相不因其小而小。

  這個諸法空相,不可思不可議,不是有相不是無相,不是生相不是滅相,一切二元對立的東西都超越了,包括超越本身也超越了,那就是究竟涅槃。

  《心經》所講的道理,要從功夫、見地上去理解,去落實,我們的修行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標。

  什麼是入定呢?坐下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時間的觀念消失了,空間的觀念消失了,不起心,不動念,既不妄想紛飛,又沒有昏沉。一個小時過去了,如同彈指一揮間;一天過去了,如在剎那之間,那就是定。不要把坐中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狀態認為是定。入定的心境,就像一潭止水,明明朗朗、清清楚楚、清澈見底,那是對定的境界的一種形容。所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秋天的月亮,清澈的潭水,那就是定心的境界。

  定心的境界,不僅僅是定在起作用,慧也在起作用,定慧等持。定慧平等,定慧相資,這樣才會有“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那樣安詳自在的境界出現。行香、坐香、喝茶、吃飯、睡覺、如廁……所有這些生活環節都是用功處,都不要打失正念。只有在三業的任何一個方面、一個時間段、一種生活環境中都能保持專注、清明、綿密,定的境界才有可能出現,空性才會慢慢地呈現出來。

  諸法的空相與我們的心念、生活,從來沒有過距離,只因我們的心念被妄想雜念占據了,這個思想的領地被煩惱盤踞著,所以空性、空相、心的原態顯露不出來。用功的目的就是要把盤踞在我們思想領地的種種妄想雜念一齊打掃干淨,清除干淨。說到打掃、清除的時候,各位不要誤會,以為一定要找到一個東西成為對立面,然後盡量地壓抑它、排除它。其實不然。所謂“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不去理它,煩惱自然就不起作用。你越是理它,在意它,越是想消除煩惱,可能它的那種反彈力反而會勝過你正念的力暈。所以要調心,只可以調,不可以把它當作對立面,去硬性地加以抵制。越抵制,越壞事;越抵制,煩惱越多;越抵制,心越是安定不下來,功夫越是不能上路。

  用功夫是一件非常長遠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一個七、兩個七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功夫要長期作,持之以恆,功夫才能成熟。但是,在見地上它又是剎那間的事情,明白過來了,就不要再走回頭路,要一直堅持,功夫就能進步和提升。

  [補注]

  這裡說的諸法,包括五蘊法、十二處法、十八界法、十二因緣法、四谛法、菩薩法。在觀自在菩薩的法眼裡,這些法都是空的。這一句,用了六個不、三對相待的問題說明空的含意。生與滅、垢與淨、增與減,都是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這兩方面中,缺了任一方面,對方都不能獨立存在。

  說什麼不生不滅?

  不是說石頭不生不滅,不是說生物不生不滅,也不是說常人的心意識不生不滅。一塊石頭,好象不會發生變化,日子一長會發現它變成沙,變成泥塵。石頭滅了,生成了沙;沙滅了,生成了泥塵。一個嬰兒生出來了,長大了,老了,死了,變成了白骨,變成了微塵。常人的心意識,隨著時間的遷流,不停地在變化。前一個念頭滅了,生成了後一個念;這後一個念頭滅了,又生成再下一個念。世間的事物,常人的心意識,都不停地生滅滅生,剎那剎那地變,生死輪常轉。

  那麼,有什麼不生不滅呢?

  如果你成了觀自在菩薩,你能照見五蘊皆空,不生妄想,不生煩惱,心地清淨,猶如止水,波浪不興,就說你得了無生法忍。無生便無什麼要滅的。這就是不生不滅的境界。

  可憐蜀犬吠日,可憫杞人憂天;大肚能容開口笑,煩惱無滅亦無生。

  不垢不淨是什麼意思?

  常人對一切事物都習慣於執著二邊見。牆上掛著一幅畫,一個人說掛得高了,另一個人說掛得低了,兩人各自固執己見,爭論不休。有人說,穿金戴銀,吃山珍海味,住小洋房,開小汽車,這樣的生活才是幸福;有人說,青衣素巾,清茶淡飯,居漏室,安步當車,這樣的生活很幸福。前者說後者寒酸,後者說前者擺款,也是各自固執己見,各有各理。觀自在菩薩能隨順一切法,無愛憎,無取捨。

  一些修行人,講究離垢求淨,妄分別哪些是垢,哪些是淨。在觀自在菩薩的法眼裡,諸法平等,無所謂垢,無所謂淨,不妄加分別,才得清淨心。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即將成佛時,見魔王波旬的三個女兒脫得半裸來挑逗。釋迦牟尼心如止水,不說她們垢,也不說她們淨,幻境隨即隱滅。又見魔兵彎弓射箭,釋迦牟尼見惡不驚,心如磐石,只見箭矢都變成了蓮花,即垢成淨。

  不增不減是什麼意思?

  這裡說的是清淨的心地。照見了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便得無生法忍;識不垢不淨,見諸法平等,便得心地清淨,便見原來明淨的本心本性。這明淨的本心本性,象虛空一樣廣大,能容萬象。沒有人能把虛空挖去一塊,使虛空減小;也沒有人能把一塊虛空補上去,使虛空增大。明淨的本心本性,也象虛空一樣,增不見多,減不見少,所以說不增不減。

  大海洋洋納百川,虛空蕩蕩疊三千。

  心寬裝得難容事,增減無妨大法船。

  心經白話解 經文正解 第三卷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少室六門]

  【是故空中】

  菩提不在外,中聞覓也難。非相非非相,量測失機關。

  世界非世界,三光照四天。本來無障閡,甚處有遮欄。

  【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色本來空,無受意還同。行識無中有,有盡卻歸空。

  執有實不有,依空又落空。色空心俱離,方始得神通。

  [慧淨禅師]

  生滅虛空緣心戀,淨識相違識不通。

  增減了知無損益,即與能仁法性同。

  [淨慧和尚]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是講在真空實相的狀態中,沒有五蘊的名目。“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是講在真空實相的狀態中,沒有十二處的名目。“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是講在真空實相的狀態中,十八界的名目也不存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前面講到,“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既然真空實相無生滅,無垢淨,無增減,那麼一切對立的東西也就都不存在。五蘊是對待法,十二處是對待法,十八界也是對待法,在真空實相中,都無安立處。如果說在真空實相中還有這些名目,那麼真空實相就是對待法,就不是究竟法,就不是平等法。“是故”二字是承上啟下而言,正因為“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所以”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乃至無十八界。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在佛學上叫做三科法門。佛陀說法,處處都是根據三科法門來開示演說、教化眾生的。所謂三科者,就是三類。

  這三科有什麼區別呢?首先,一切萬法總不出色、心二法,凡夫之所以成為凡夫,就是在色、心二法上產生了迷惑、煩惱,造種種業,受種種報。因為迷悟的根源就在色、心二法上,—切佛法都是依色、心二法而展開。從五蘊來說,它是對迷色少、迷心多的眾生而開示的法門。五蘊在佛學上叫做“合色開心”。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共十一法,有一類眾生,在這些問題上迷惑比較輕,而在心法上迷惑比較重,所以叫“合色開心”,把十一個色法合成一個。而將心法開為四個:受、想、行、識。這四法,前面的三種是心所,識是心王。心所者,從屬心王,是心王的活動,心理的活動,思想的活動。五蘊,就是針對迷色少、迷心多者而說的法。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要把五蘊突破了,超越了,或者是轉化了,提升了,就能度一切苦厄。

  [補注]

  說:“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意思是不要把五蘊法執著不放。

  世人沉迷五欲樂,追求感觀刺激,只圖一時快樂。釋迦牟尼針對世人的愚昧,說我身無常,我心無常,引導世人修學聲聞乘和緣覺乘,破除自我偏執,逐步建立人無我的觀點。建立了人無我觀,便可以從醉生夢死中解脫出來。

  釋迦牟尼身邊的弟子們,大多是修聲聞乘獲得成就,修成了沒有世間煩惱的阿羅漢。

  聲聞乘和緣覺乘是小乘法,只建立人無我觀,未能擺脫對法的執著,以為一切法是不變的。為了引導弟子們不局限於小乘法,發心修學大乘法,釋迦牟尼再說法無我。修行法門,像是過河的筏。過了河,不要背著筏趕路。用過的筏對前邊的河不管用。

  前邊已分析了五蘊是虛的。說它有,不是實有;說它空,不是什麼都無。要這樣理解“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的真實義。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少室六門]

  【無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無自性,隨相與安排。色分緣聲響,人我舌诙諧。

  鼻或分香臭,身意欲情乖。六處貪愛斷,萬劫不輪回。

  【無色聲香味觸法】

  證智無聲色,香味觸他誰。六塵從妄起,凡心自惑疑。

  生死休生死,菩提證此時。法性空無住,只恐悟他遲。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六識從妄起,依他性自開。眼耳兼身意,誰肯自量裁。

  舌鼻行顛倒,心王卻遣回。六識中不久,頓悟向如來。

  [慧淨禅師]

  堅濕暖動為根本,如幻緣生死暫停。

  內外兩邊雖有對,觀其體性若干城。

  內外中間十八處,如言兔角本無形。

  大聖應機方便說,隨於用處立虛名。

  [大顛禅師]

  六根

  有此六根,隨順眾生,眾生具足法身。法身有名無形,在眼曰見,在二曰聞,在鼻曰嗅,在舌談論,在手執持,在足運奔。全體起用,全體法身。非是六根引導眾生。須是親見法身,若得親見,轉凡成聖。

  六塵

  此六塵皆從一根上起。但去一根反照,從何而起。若識起處,身非我有,我身既無,十八界頓然清淨。此十八界,因執有眼界,連累十八界起諸惡業。但去眼界反照,虛假六根皆歸敗壞,總無真實,為虛空之體,湛然常寂。亦無修證,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4。無散無亂,孤明獨照,猶如秋月,普天匝地,光明洞耀,迵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明。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淨慧和尚]

  “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昧、觸、法”,叫做十二處,也就是六根、六塵,是心識所生之處,心識依根塵而起,所以叫做十二處。我們的心識不會憑空而有,必須要有一個依托,內依六根,外托六塵,這十二個處所就是心識生起之處。十二處只有一處講到心法,就是“意”。十二處這一法門叫做“合心開色”。把色法展開成為十一法,而把心法合並為一法,就是“意”。這個法門是為迷色多、迷心少者而說。有的眾生就只是在色法上迷惑,所以佛陀為迷心少、迷色多的人說十二處的法門。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句話中的“乃至”二字,是一種省略的方法,就好像我們現在的省略符號一樣。“無眼界”,乃至到“無意識界”,把六根、六塵、六識加到一起,叫做十八界。佛陀為心色俱迷者說十八界的法門。為什麼叫“十八界”呢?六根、六塵、六識,各有其界限,各有其位置,各司其職,不會錯亂。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接觸,意緣法。耳聽聲起“了別”作用的就是識。我們的每一個活動從根、塵、識三者來說,都是同時作用。眼見色,如果沒有識的了別,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低,大、小,無從分別。只有識起了作用,才能夠把顯色、形色辨別清楚。有顏色的色法就叫做顯色,比如說青、黃、赤、白;而長、短、方、圓,大、小、高、低,各有其形狀,就叫形色。

  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是凡夫法,是凡夫的生命境界和生活境界。凡夫每時每刻都有許多的事,許多的妄念,許多的煩惱,把它歸結起來,不外乎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在起作用。“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同時也要照見十二處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見十八界皆空,度一切苦厄。凡夫的修行在色、心二法上下功夫,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上下功夫。一切法總起來不外色法、心法,所以禅修的法門有三門,心門、色門、息門,禅修從三門入手。

  所謂心法,就是觀心;所謂息法,就是數息;所謂色法,就是修不淨觀。禅以此三法為門,是針對凡夫的迷惑而來。

  如果我們在甚深般若的指導下,能夠照見五蘊皆空,證得了空相,把握了空性,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那就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一個地方突破了,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只要我們在五蘊上破除了執著和障礙,把以五蘊為“我”的觀念破除了,那就不會以十二處為“我”,也不會以十八界為“我”。所以說“空中無色”。因為空相、空性是絕對待、離能所的,只要證得了,把握了,就能度一切苦厄。

  [補注]

  五蘊法、十二處法、十八界法都是過河的筏。五蘊法無我,十二處法無我,十八界法無我。

  自然科學家能認識諸法無我,便不會被前人建立的法則束縛。打破分子不可分的法則,建立了化學世界;打破原子核,建立了原子能世界;跳出十進計數制的框框,建立了網絡世界。高明的政治家,善於根據形勢的變化,修訂治國大法。這就是法無我觀。

  修行學佛,為的是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如果不沖破小乘法的束縛,怎能正確認識自己和世界呢?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眼耳鼻舌身意,說詳細點,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這六根有攝受客塵的功能。前五根的功能,分別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意根的功能是知覺,即是攝受心中映現的前塵影事的影像。

  色聲香味觸法,說詳細點,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和法塵(即心心中映現的影像)。

  前五塵是心外客觀事物通過五根攝受,在人們心裡反映出來的法相(影像),法塵是心內湧現的影像。

  六根和六塵,合稱十二處。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鄉味觸法,意思是觀自在菩薩在禅定中,六根清淨,六塵不染。

  學生在考試場中,專心答題的時後,能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擾;修禅的人,在禅中能專注一處,沒有雜念;這樣,就有點近似六根清淨、六塵不染的境界了。

  六根、六塵、六識,合稱十八界。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是因緣和合的產物。

  以眼識為例,生成眼識的因緣,很多很多,無法盡舉。最主要的、最明顯的可以舉出下面幾種:一、眼根的視覺功能,二、自心存在的思維習慣,三、既有的貯藏在藏識的識種子,四、愛見色相的欲望,五、能被眼根攝受的事物,六、顯示色相的光源。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生起六識的道理基本一樣。從這個角度上說,六識都是主觀的。對待同一件事物,每個人的認識總不會是一樣的。

  佛教教人明心見性,通過修行,逐步克服主觀意識的偏執,去掉妄識,轉妄識成正智,達到主客觀高度統一的境界。這種境界,叫做如如,又叫一如,又叫真如。

  說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意思是說十八界都不是實有的。觀自在菩薩照見十八界都是空的,所以心得清淨。這清淨的心地,就是佛國淨土。在佛國淨土裡,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識不生。所以佛國淨土又名無生佛地。在無生佛地裡,沒有煩惱,這就是人們向往的極樂世界。

  心經白話解 經文正解 第四卷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少室六門]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十二因緣有,生下老相隨。有身無明至,二相等頭齊。

  身盡無明盡,受報卻來期。智身如幻化,急急悟無為。

  [大顛禅師]

  無明

  一切眾生輾轉流浪,皆因無明,歷劫受苦,忽然自覺,掃除心地,不見有身,有身盡無明盡,萬劫塵沙之罪,一時頓息。有身即有無明,惡業昏暗,背覺合塵。若能於此一一轉得,凡夫即是聖人,聖人即是凡夫。居塵不染塵,在欲而無欲,形影不存,纖毫不立。古雲無卓錐之地,喚作無心道人。

  莫道無心雲是佛,無心猶隔一重關。會麼?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密巢。

  既得無明盡,便無老死。眾生顛倒,迷物流轉,因智人我,妄心不滅,迢迢闡劫,人我不除,執著聲色,墮落生死。對境目前,亦有生滅。

  若是見性之人,目前無法,亦無眾生心。脫體全忘,不存蹤跡。通身手眼,不立纖塵。十二因緣,六度萬行,一時頓脫。

  [淨慧和尚]

  所謂十二因緣和四谛,這都是二乘所修證的法門,同時也是生命境界、生活境界。“無智亦無得。”就是菩薩修證的法門,菩薩的生命、生活境界。直到佛的清淨五蘊所顯現出來的生命境界、生活境界,所有這些內容,都是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一句話貫穿下來的。

  十二因緣是緣覺、辟支佛所修的法門。在真空實相中,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之相也是不存在的。十二因緣是眾生生命流轉的全過程。人的生命,人的前世、今生與來世就是由十二因緣的鏈條聯系起來的。比如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具體到如何流轉三世,是用十二因緣來加以說明的。

  十二因緣共有十二件事,都是有因有緣,不是無故生起,不是無中生有。十二因緣的第一個因緣就是“無明”。所謂“無明”,就是我們人生的起點,就是貪、嗔、癡等煩惱。凡夫對煩惱不了解,糊裡糊塗,就如同處在一個黑暗的屋子當中,所以說是“無明”。

  以“無明”為緣,就生起了“行”,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十二件事組成一個生命流轉的鏈條。我們處在迷惑中,就生生世世都顧著十二因緣的鏈條流轉不息。

  一旦覺醒了,“照見五蘊皆空”了,十二因緣就不是順著走,而是逆著走了。順著走是十二因緣的流轉門,逆著走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五蘊皆空了,十二因緣處於怎麼樣的狀態呢?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就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十二因緣又叫十二有支。所謂有者,因為十二因緣是在三界輪回,三界又稱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所謂支,就是分支。這十二因緣按照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這樣的一種順序,環環相扣,支支相聯,因果井然不亂。

  [補注]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說緣覺乘的十二因緣法無我,希望緣覺乘人不再受十二因緣法的局限,發大乘心,向無上道。

  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有這十二因緣,才有妄識的生滅。

  無明,是興造一切生滅的根本;行,是人們的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識,包括六識和藏識,還有一種對意識進行深加工的末那識,共稱八識;名色,指五蘊;六處,即六塵;觸,指六根與六塵相接觸;受,即領受,把根塵和合的感覺領受下來;愛,對領受的感覺作分別,對順心的生起貪愛的心;取,有了貪愛,便想取為己有;有,想取為己有,在自己心中就有了烙印;生,前邊十種因緣和合,生起了一個妄識,生起了一個苦惱;老死,生起的妄識變異、壞滅、消亡,就說是老死。前一個妄識壞滅之時,後一個妄識已生出來了。前滅後生,生了又滅,不斷循環,便說是生死輪常轉。

  十二因緣又稱十二有支,世親造的俱捨論指出,剎那間越十二有支而成一次輪回。世間人每時每刻都處在這種生生死死的輪回之中。

  無明也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是無始妄想熏習的藏識所生。當一個人處在很安靜的狀態中時,無思無慮,卻會無緣無故地突然感到煩惱不安,腦子裡會突然冒出某種古怪念頭,就說這是無明煩惱。

  大乘佛經把煩惱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己主觀意識生起的識相引起的粗煩惱,一類是不動主觀意識、好象是無緣無故生成的識相引起的微細煩惱。引起粗煩惱的生滅現象,叫做分段生滅;引起微細煩惱的生滅現象,叫做變易生滅。古人翻譯時,把分段生滅譯成分段死,把變易生滅譯成變易死。

  釋迦牟尼指出:小乘人只能斷粗煩惱,離分段死;觀自在菩薩才能斷微細煩惱,離變易死。

  觀自在菩薩不為不思議的變易生死所動,沒有微細煩惱,所以說無無明。沒有無明,便無所謂無明盡(淨除了無明,名為無明盡)。沒有無明,則十二因緣中前邊十個有支都斷了,一切妄識無從生。無生,便無所謂老死;無老死,便無所謂老死盡(沒有老死的心,名為老死盡)。

  緣生緣滅見無常,離卻因緣即見常,

  幻有無常空似常,能離二見是真常。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少室六門]

  【無苦集滅道】

  四谛興三界。頓教義分明。苦斷集已滅。聖道自然成。聲聞休妄想。緣覺意安寧。欲知成佛處。心上莫留停。

  【無智亦無得】

  法本非無有。智慧難測量。歡喜心離垢。發光滿十方。難勝於前現。遠行大道場。不動超彼岸。善慧法中王。

  [慧淨禅師]

  明與無明二相盡說苦斷集謂凡愚

  人法性空非智得管假設三乘並是無

  [大顛禅師]

  四谛

  無苦無樂,無集無滅,無道無德,到這裡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一超直入如來地。會麼?密竹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離種種見,脫體無依,自性清淨,實無一法。歸根得旨意,念念空寂。太虛之體,聲色不存。如來界,如虛空,是了事清淨道人。

  [淨慧和尚]

  接下來,“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苦、集,滅、道就是四谛,是聲聞乘所修的法門。苦是果,集是因,這是迷界的因果;滅是果,是涅槃,道是因,是法門,也就是三十七道品。滅是出世的果,道是出世的因,這是悟界的因果。十二因緣也是一樣,按流轉門順觀,十二因緣就是迷界的生命現象;按還滅門逆觀,十二因緣就是悟界的生命現實。四谛中,苦、集是世間,是迷界的因果;滅、道是出世間,是悟界的因果。

  學習佛法,處處不離因果,離開了因果,就沒有佛法。處處不離迷悟,離開了轉迷為悟、轉識成智,學習佛法就沒有了內容,沒有了目標。

  苦、集、滅、道四谛法是佛教的根本法門。佛陀成道以後,第一次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就是說四谛法。苦、集、滅、道四條真理,是佛教思想的支柱。所謂“初轉*輪”,就是宣說四谛的道理。四谛的道理不僅僅是聲聞乘需要修行體悟,它可深可淺,從聲聞一直到菩薩都需要修習。因為四谛法門把世出世間一切因果,以及世間所要斷的、所要修證的都講明白了,所以不管修哪一法,都離不開四谛的道理。

  苦,是人間的現實,也是凡夫生命、生活的現實。生為苦本。苦從何而來呢?從集而來。集的什麼東西呢?集的無量劫以來的無明煩惱惡業。集為因,苦為果,知道了苦果就要斷苦因,不斷苦因,苦果就永遠都改變不了。所以說“知苦斷集”,想要消除苦果,就要先從不種苦因開始。這是世間的因果,是從果說到因,因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只有從現實的苦果說起,才能夠觸動凡夫的靈魂,才能夠聯系到生活的現實,知道苦是什麼。

  苦的種類多種多樣,有所謂三苦、五苦、八苦、無量諸苦。上了年紀的人,對苦的感悟會很深刻,很真實。如果要說這一肚子的苦水,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怨誰呢?誰也不要怨,就怨自己種下了苦因,所以就一定要吃這個苦果,這是自作自受,不要怨天尤人。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吃自己種的苦果子,盡管苦的程度不同,但沒有一個不苦的人,沒有一件不苦的事,沒有片刻不苦的時間。人就生活在苦海之中,在苦海裡面飄流。彼岸在哪裡呢?何時才能渡出這個苦海呢?懂得苦果從苦因而來,再不種苦因,就可以慢慢地改變這個苦的現狀。如何來斷苦因呢?就要從修道開始。為什麼要修道呢?因為修道可以證涅槃。

  世間的因果是知苦斷集,出世間的因果就是慕滅修道。滅就是滅苦,修道就是斷集。修什麼道呢?就是三十七道品,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當中八條通往解脫之路。過去我曾經專門講過三十七道品,在一些小冊子上有記錄,各位可以找來看一看,這裡就不再重復。苦要滅,集要斷,滅要證,道要修,但是記住不可執著,有執著就有障礙,有執著就有局限性。有病要吃藥,但病情是在不斷變化,藥方也要隨時調整。如果始終堅持那一味藥,那就執藥成病,是冶不好病的。世間治病都不能有執著,修出世法就更不能執著。我們修出世法的目的就是要破執著。在諸法空相中,不要執著有。苦可滅,集可斷,滅可證,道可修。無修而修,無證而證,一執著就成了毛病,一路走過去,自自然然歸家穩坐。

  “無苦、集、滅、道”,這句話是要掃除苦、集、滅、道上執著的觀念。要實證諸法空相,不可執著十二因緣的法門,也不可執著四谛的法門,有執著就與二空所顯的真理相違背。二空者,人空,法空。人要空,法要空,我執要空,法執也要空。

  十二因緣與四谛是二乘的法門,智與得是菩薩的法門。菩薩的法門要證真空實相,也不能有執著,所以說“無智亦無得”。“智”是能證的般若,“得”是所證的二空所顯的真理。總而言之一句話,諸法空相,只可無心得,不可有心求。從“照見五蘊皆空”開始,一直到“無智亦無得”,把從凡夫、二乘到菩薩所要修證的真空妙理,盡皆表述出來。

  [補注]

  “無苦集滅道”,是說聲聞乘修習的四谛法無我。希望修習聲聞乘成了阿羅漢的弟子們,跳出四谛法的局限,發大乘心,向無上道。

  苦集滅道的具體意思是: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生滅輪轉,身心不得安寧;妄心不滅,苦無了時。一切苦都因五蘊聚集而生,都由因緣會集而生。若能觀五蘊空,斷一切因緣,便能斷集。知苦才想斷集,斷集便能除一切苦。斷了集,挖了苦根,便得身心安寧,妄識不生,進入寂滅境界,便是證滅。修道是證滅,的一種手段,不是目的。修道的道,包括釋迦牟尼說的小道和大道,譬如說“諸法無常”,說的是小道;說“涅槃是真常境界”,說的是大道;說“佛法非常非無常”,說的是“無上大涅槃”的無上道。通過修道,從小道修起,然後捨小道入大道,最後進入無上道。在修道的過程中證滅,一步步做到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識不生,便能見到本來明淨的心性。這便是明心見性的“無上大涅槃”境界。

  因為聲聞乘只斷粗煩惱,只離分段死,未斷微細煩惱,未斷變易死,所以釋迦牟尼再說“無苦集滅道”。照見五蘊皆空的菩薩,隨緣無非淨土,得自在力,無所謂苦,無所謂集,無道可修。無滅可證,無修無證,才得無上道。

  心中擺個照妖鏡,妄集苦根悉現形,跳出輪回心自淨,無修無證自圓成。

  《楞伽經》說,有三種智: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一切凡夫計著有無品的智是世間智;一切聲聞緣覺計著自共相、計著希望心的智是出世間智;諸佛菩薩離有無品、觀諸法無所有、不生不滅的智,是出世間上上智。

  是不是智,是相對的。用出世間上上智觀察,世間智、出世間智都不是智。

  觀自在菩薩離有無品,不作分別。出世間上上智是清淨心生發的智慧,是般若智慧。這個智,也是空的,所以說“無智”。

  大智若愚,唯其無智,才是大智。

  自心清淨,本來無一物,有什麼可得?一切法相,皆是虛妄,求不可得;無上道,無念無相無住,求不可得;已立人法二無我,見諸法空相,虛空無相,求不可得。所以說“無智亦無得”。

  自說智,是無智;自鳴得,實不得。

  不謀私,酬其私;不求德,成大德。

  說是無意卻有心,功夫全在有無中,

  此中奧妙難言喻,唯靠行人自用功。

  心經白話解 經文正解 第五卷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少室六門]

  【以無所得故】

  寂滅體無得,真空絕手攀。本來無相貌,權且立三檀。

  四智開法喻,六度號都關。十地三乘法,眾聖測他難。

  【菩提薩埵】

  佛道真難識,薩埵是凡夫。眾生要見性,敬佛莫心孤。

  世間善知識,言論法細粗。頓悟心平等,中間有相除。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般若言智慧,波羅無所依。心空性廣大,內外盡無為。

  性空無礙辯,三界達人稀。大見明大法,皆贊不思議。

  【心無掛礙】

  解脫心無閡,意若太虛空。四維無一物,上下悉皆同。

  來往心自在,人法不相逢。訪道不見物,任運出煩籠。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生死心恐怖,無為性自安。境忘心亦滅,性海湛然寬。

  三身歸淨土,八識離因緣。六通隨實相,復本卻還源。

  【遠離一切顛倒夢想】

  二邊純莫立,中道勿心修。見性生死盡,菩提無所求。

  身外覓真佛,顛倒一生休。靜坐身安樂,無為果自周。

  【究竟涅槃】

  究竟無生性,清淨是涅槃。凡夫莫測聖,未到即應難。

  有學卻無學,佛智轉深玄。要會無心理,莫著息心源。

  [慧淨禅師]

  薩埵依空無掛礙,用智修真至涅槃。

  遠離妄想除顛倒,真謂收心向內觀。

  [大顛禅師]

  四谛

  無苦無樂,無集無滅,無道無德,到這裡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一超直入如來地。會麼?密竹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離種種見,脫體無依,自性清淨,實無一法。歸根得旨意,念念空寂。太虛之體,聲色不存。如來界,如虛空,是了事清淨道人。

  菩提薩埵

  了得人空,名曰菩提。了得法空,名曰薩埵。人法俱空,名曰妙覺。

  依此解說,得大智慧。隨機利物,引導群迷,同到彼岸。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提用雙行,混融歸一。外清淨,內清淨,外空嫩空,當體即空。天地未有,先有此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太始太初,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如千燈照室,其光遍滿。一切幻化,總無障礙。東去無窮,西去無極。縱橫自在,拘系不能得,千聖不奈何。若要遠離,先斷貪欲。眾生輪回,顛倒不息。如夢幻泡影,流轉世間,終無了期。若有人打得透,永免顛倒夢幻。竟者盡也,窮盡之法。廓徹無也,萬緣頓息。離四句,絕百非,知見無見,斯則涅槃。如何是涅槃?咫尺之間不睹師,迢迢空劫,盡在如今。放光動地,人法俱妄。不見有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自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

  涅槃

  不生謂滅,不死謂槃。波羅密多,正法眼藏。十方諸法,依此修行,圓成正覺。自悟自性,不容記授。若有傳授,盡是外道邪見。六代祖師自修自證。亦無一法與人。

  [淨慧和尚]

  “以無所得故”,就是對前面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緣的一個總結。“無所得”,就是般若的相。有所得總有局限性,總是局限在某一點上,只有無所得才是無所不得,盡虛空遍法界,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沒有一處不是般若智慧的顯現,所以這“無所得”,或者說這“無得”二字,既是對“無智亦無得”這一句的一種描述,更是對前面七個“空”字、六個“不”字、十三個“無”字的總結。“無所得”不僅僅是指“無智亦無得”這一句,是從“照見五蘊皆空”開始,一直到“無智亦無得”都包括在內。

  “以無所得故”,要翻譯一下就是說,因為具備了二空所顯的真理。“菩提薩埵”是菩薩二字的全稱。菩提是覺悟,薩埵為有情,菩薩者覺有情,就是已經覺悟了的有情。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菩薩具備了無所得的甚深般若,所以能夠依般若而到彼岸,既到彼岸就心無掛礙,正因為無有掛礙,就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得到究竟涅槃。如果說是有所得的話,這一切都不可能成為修菩薩行者的清淨的生命現實。

  這句話雖然念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可是千難與萬難。僅僅就那一句“無所得”來說,我們凡夫在開始修行的時候,都是希望有所得。總是希望見光見瑞,見到天神、護法,見到菩薩,見到佛,希望做好夢……這哪裡是“無所得”。如果執著在一個好夢上,那麼你永遠都停留在做好夢的這個地方,也就不會再有進步。因為你認定了那就是正確的,也就僅僅是滿足於做一個好夢。下一步呢?你就希望天天做好夢,如是而已。我們修行的人,一定要從這裡跳出來,要捨掉。不捨掉,就老是在原地踏步走。捨掉了第一步,才能邁出第二步、第三步,要不斷地向前走,不能停留,不能有所得。即使是證得了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的菩薩,最後還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還是無所得。為什麼呢?心等虛空,量周沙界。一切都是自己的家珍,一切都是現成茶飯。有所得,心中就有掛礙,無所得,就心無掛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這是人間的美景。“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如果有閒事掛在心頭,看到春花秋月,看到夏風冬雪,就會引發各種各樣的遐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人看到月光,就想到故鄉。為什麼呢?就是詩人心中有掛礙。看花亦是如此。

  心有掛礙就有恐怖。什麼恐怖呢?患得患失是恐怖,悲歡離合是恐怖,生老病死還是恐怖。心無掛礙的人,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一切順勢推移,了無掛礙,無有恐怖,也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顛倒夢想是什麼呢?是從無明開始一直到老死這十二因緣,無量劫以來流浪生死的種種過程。在睡夢中覺得花好月圓,覺得山清水秀,覺得人間值得貪戀,子孝孫賢,家財萬貫。一覺醒來,原來都是顛倒夢想。遠離了顛倒夢想,就得到“究竟涅槃”。一切苦再也不會干擾自己這方寸之地。

  我們學習《心經》,要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運用這些道理來指導修行、生活,指導我們遠離顛倒夢想,得到清涼自在。

  《心經》講到“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接下來是“以無所得故”。關於這一句,有的注解是把它連在“無智亦無得”的後面,有的是放在“菩提薩埵”的前面,也有的是專門注解這一句。連上還是接下,這在經文當中至關重要。這一句和上面“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智亦無得”是呼應的。講到菩薩的修行法門,也不能以有所得心而修。凡夫法、緣覺法、聲聞法、菩薩法都要以“無所得”心來修。“是諸法空相”,就是無所得心。“無所得”是什麼呢,就是般若相,就是大智慧。“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凡是有所得,都是有局限的,只有無所得,才沒有局限。

  接下來就講“菩提薩埵”。菩提薩埵,就是菩薩的全稱。菩提為覺,薩埵乃有情,就是覺有情。菩提薩埵要證究竟涅槃,必須依般若波羅蜜多。菩提薩埵為能依之人,般若波羅蜜多為所依之法。菩薩依此般若修證,心離業障的纏縛;因無業障的纏縛,所以就沒有生死的恐怖;既無生死的恐怖,就無顛倒煩惱。生死是報障,業是業障,煩惱就是煩惱障。我們凡夫具足三障,菩薩三障斷盡。三障消除干淨,佛的三德就呈現出來。

  所謂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斷三障,證三德,所以能夠究竟涅槃。究竟就是煩惱永滅、三德圓滿,才稱為究竟。涅槃,翻譯為寂滅,亦可譯為圓寂。圓者,圓具三德;寂者,一切煩惱永滅,所以稱為寂滅。生滅滅已,寂滅現前,不生不滅了,寂滅的境界就呈現出來。這裡所說的滅,所說的消除三障、不生不滅都是指的破除執著。世間森羅萬象,一切宛然存在,由於我們在主觀上所存在的妄想執著,才改變了外在事物的形象。每一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主觀世界來看待客觀世界,有什麼樣的主觀世界,就有什麼樣的客觀世界。客觀世界本來是平等平等的,但由於我們每—個眾生主觀上的見解、心量、智慧不同,所以客觀世界反映到我們的主觀世界就千差萬別。

  佛教所說的破除執著,照見五蘊皆空,不是要去消滅客觀世界的存在,而是要改變我們主觀世界的觀念。所有的問題、矛盾就是我們主觀世界的看法和客觀世界的存在不一致。有矛盾就有煩惱,如果把主觀世界的觀念改變過來,加以突破、超越,煩惱就消除了,那就是所謂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都是自己制造出來的,自作自受,要消除這些苦厄,別人代替不了,還是要自己來解決。

  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著智慧到彼岸的法門,不斷地觀察、觀照,就能破除生死的恐怖。因為自己主觀上的種種計執,種種障礙都消除了,私欲、煩惱消除了,恐怖也就隨之消除了。“心無掛礙,無掛礙故”,就“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掛礙是什麼呢?就是自己內心還有見不得人的地方,自己內心還有陰暗面,有私欲,那就是掛礙。只要有一點事情牽涉到自己私利的時候,就耿耿於懷,放不下,那就是掛礙。掛礙這兩個字,很形象,掛就是不順利,礙就是阻礙。因為內心深處還有東西,所以飛不起來,也跑不動。

  有掛礙就有恐怖,恐怖是什麼呢?恐怖就是生死,掛礙就是煩惱,無有恐怖才能遠離顛倒夢想,得到究竟涅槃。這是講菩薩要得到“究竟涅槃”,就必須“依般若波羅蜜多”來改變自己。

  這幾句話,每一句都可以對照我們的內心來觀照,自己修行的狀況、程度,看自己還有掛礙沒有。掛礙的是什麼?是房子,是存折,是妻子,還是兒女?這些東西都要關心,但是不能成為掛礙。我們不能住露天,在家居士有家有室,也必須有一點積蓄,有一些錢存在銀行裡。但是,不要成了包袱,掛礙就是包袱,你不要老是背著那個存折,那就會把你壓得喘不過氣來。要把世間的一切事情看得淡一點,淡化地處理世間的一切財、色、名、食、睡。

  [補注]

  自己修成正覺,且發願化度世間有情眾生,這樣的修行人,稱為菩提薩埵,簡稱菩薩。觀自在菩薩確立了人法二無我觀,不求福報,不求功德,到了無作無求的大空境界。不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塵勞所染,亦不為微細煩惱所牽,纖塵不染,超然物外,以無所得而成大功德。因為行大智度法,照見諸法空相,無作、無求、無所得,還有什麼可牽掛呢?腳下已是平坦通途,眼前已是殊勝佛地,所以“心無掛礙”。

  無得便無可失,無私便能無畏。不怕苦,不怕死,不怕退失,不怕不得涅槃,所以“無有恐怖”。

  這裡歡歌剛唱罷,那邊悲劇又登場,

  威風落泊悠然過,何必楸心掛肚腸?

  來時赤條條,去時條赤赤,

  即使威風八面,難逃煙滅無跡。

  萬緣放下自安然,無掛無牽心似碧,

  無欲無求無畏怖,無爭無訟無能敵。

  任你翻江龍虎斗,我仍穩坐釣魚船,

  急風暴雨心安穩,兩腳長伸自在眠。

  什麼是涅槃?外道(與佛教教義不同的教派都是外道)說冥谛是涅槃,或說神我是涅槃,或說死了是涅槃。他們說的冥谛,認為天上有一個造物主,見到這個造物主便是涅槃。他們說的神我,認為有一個離了肉身能存在的靈魂,煉得靈魂升天,便是涅槃。二乘說無作是涅槃,認為在禅中不作意,便是涅槃。這些都不是大乘說的涅槃。

  大乘說的涅槃,指不生不滅的境界。真實義是:幻相隨生,妄想不生;幻相隨滅,正智不滅。這是在生滅中的不生滅。在生滅中,當下見性,便是涅槃境界。

  觀自在菩薩已入無生佛地,已到涅槃境界。但為了普度世間有情眾生,發誓未度盡無邊眾生,不入涅槃,這就是“究竟涅槃”。

  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非常亦非斷,外道不能了。

  無作非無作,無生真奧妙,不隨文字解,許你知多少。

  心經白話解 經文正解 第六卷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少室六門]

  【三世諸佛】

  去非言實。未來不為真。現在菩提子。無法號玄門。三身同歸一。一性遍含身。達理非三世。一法得無因。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智深難測。慧解廣無邊。無上心正遍。慈光滿大千。寂滅心中巧。建立萬余般。菩薩多方便。普救為人天。

  [慧淨禅師]

  過去未來三世諸佛皆依般若得菩提

  凡夫有虛修正慧並與能人境智齊

  [大顛禅師]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言無,耨多羅言上,三藐三菩提,正真也。依此四個字修證,直超聖果圓頓之位。不立文字,若目學解,就人馳求,終不成就。

  [淨慧和尚]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但是菩薩要依般若波羅蜜多,得到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亦如是。般若為佛母,般若是出生諸佛的母親,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譯成漢語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心經》從“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開始,一直到“三世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段,一般把它判為顯說般若,用明顯的道理來說般若的功能、般若的作用。這一段講諸法的空相是什麼,講在諸法空相當中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凡夫法是平等平等的;講四谛、十二因緣等二乘法在諸法空相中亦復如是,平等平等;講菩薩法的智與得,在諸法空相中亦是平等平等。

  最後總結一句,“以無所得故”,用般若的大智慧,來觀察以上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不可得。

  為什麼呢?“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既是因緣所生法,所以說即是空,這叫做空觀。“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這叫做假觀和中觀。

  空、假、中三觀,凡夫法用空觀來觀照,二乘法用假觀來觀照,大乘菩薩法用中觀來觀照。空觀、假觀都有對待,比如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沒有對待了,這就是中觀。

  中觀既不是有,也不是空,非有非空,以非有非空的不二法門為中觀。這些分析都是用智慧來觀察一切法的見地,不要把這些見地看做是實有的和實在的。把這些看做是實在、實有的也是錯的,因為一切無所得。

  [補注]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為無上正等正覺,或說是無上道。

  佛是大覺大悟的大聖人。凡是具備了大覺大悟品徳的人,都可稱為佛。修行大智度可得無上道。

  三世,指過去、未來及現在。過去的佛,現在的佛,將來的佛都是從修行大智度中獲得無上道的。正確認識了自己,正確認識了世界,才能成為世人尊敬的大聖人。

  《六祖壇經》說:“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先前心念迷妄是凡夫,後來心念覺悟就是佛。摩诃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

  佛就是覺,覺就是佛。

  敢問靈山何處是,常言遠隔萬重關;

  我身原在靈山住,外覓靈山不見山。

  吹散浮雲見大日,離家浪子把家還,

  摩尼珍寶光輝照,無上菩提一念間。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少室六門]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般若為神咒,。能除五蘊疑。煩惱皆斷盡,清淨自分離。

  四智波無盡,八識有神威。心燈明法界,即此是菩提。

  【是無上咒】

  無上稱最勝,拔濟為群迷。摩诃三界主,願廣起慈悲。

  能順眾生意,隨流引化迷。人人起彼岸,由我不由伊。

  【是無等等咒】

  佛道成千聖,法力更無過。真空滅諸有,示現化身多。

  來為眾生苦,去為世間魔。劫石皆歸盡,唯我在娑婆。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佛願慈心廣,世世度眾生。弘法談真理,普勸急修行。

  回心見實相,苦盡見無生。永息三惡道,坦蕩樂裡裡。

  [大顛禅師]

  大明無上咒

  此咒亦是眾生具足心,得此法門,有大神通。反真歸源,魔宮震動。心光發現,普照十方。一切萬法,無能越者。是大明無上咒,

  [淨慧和尚]

  《心經》的第一大部分是“顯說般若”。“顯”就是明顯,開顯,用明顯的道理解釋“般若”的重要,“般若”的功能、功德和力量。“般若”對凡夫、二乘、菩薩,在解決生命問題上都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般若是指導,是眼目,凡夫、二乘、菩薩離開了般若,就等於沒有了眼目。

  《宗鏡錄》上講:“六度當中,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六度”是修菩薩道必須行持的法門。“六度”如果沒有“般若”,其他的五度就都不能成為到彼岸的法門,只有以“般若”為統率,六度齊修,才是到彼岸的法門。

  經文的後一部分就是“密說般若”,用密咒的方式來顯示、總結般若的要義。“故知般若波羅蜜多”,由此我們就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何等的重要。

  接下來有四句話,說般若“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以這四句話來總結般若的要義。咒在梵語叫做“陀羅尼”,翻成漢語名曰“總持”,又名“真言”,亦稱“咒”。何為“總持”呢?咒語很精簡,以少字秘密的方式攝持多義。“總持”者,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故名“總持”。“真言”者,即是佛菩薩真實不虛的語言。中國道教以及古老的民間宗教所采用的祈禱的語言也稱為咒。

  “般若波羅蜜多”這種引導我們由此岸渡到彼岸的大智慧,就是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這四句話分別代表不同的意思,古今的注解有不同的解釋。有的說“是大神咒”者為方便般若,“是大明咒者”為觀照般若,“是無上咒者”為實相般若,“是無等等咒”者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方便般若破煩惱,觀照般若破無明,實相般若令因行圓滿,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令果德圓滿。能破無明,超越、突破凡夫的生命境界,超越二乘的生命境界。因行圓滿,令菩薩因中修行,速得成就;果德圓滿,成就無上佛果。所以這四句話,“是大神咒”總持凡夫的修行法門,凡夫的修行法門就是三科法門:“是大明咒”總持二乘的修行法門,二乘的修行法門是十二因緣和四谛;“是無上咒”是總持菩薩的修行法門,菩薩的修行法門是六波羅蜜;“是無等等咒”者總持佛陀的無上正等正覺,超妙絕倫,無以超越。所以這四句話含攝整個《心經》深奧的道理。正因為這四句話,正因為“般若波羅蜜多”有這樣的功能、功德,所以是“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這就和上面“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前後緊密地呼應。

  一部《心經》就是講的如何滅除眾生的煩惱大患。《心經》的這個功能、功德是“真實不虛”的。真實不虛,這四個字,每個字都有千斤重,每個字部都滲透著佛菩薩的無量悲心。佛菩薩的悲心,是告訴我們凡夫要相信“般若”的功能,要相信佛菩薩走過的路,要相信這條路能除一切苦,沒有半點虛假,真實不虛。這“真實不虛”四字,即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金科玉律,也是我們做人做事的金科玉律。想一想我們自己,觀照一下我們自己的所言所行,有幾件事是真實不虛的?這是實實在在的,是不能有半點含糊的。做人要真實不虛,做事也要真實不虛,對待自己要真實不虛,對待他人也要真實不虛。常以此四字為座右銘,即使不能大徹大悟,起碼也可以做一個好人,一個守信用、有誠信的人。在我們現在這個誠信危機的時代,真實不虛是何等的重要!我們學《心經》,用《心經》,就在這四個字上學,就在這四個字上用,這一輩子抓住這四個字不放,那就不會辜負此生,就不會辜負佛菩薩的苦口婆心,不會辜負我們學佛一場,聞法一場。

  [補注]

  咒,有兩種含義:一、指真言,二、指密咒。真言又有顯密之分。這《心經》前邊說的是顯說真言,後邊從“揭谛揭谛”到“薩婆诃”是密咒。

  釋迦牟尼說了大智度法門的圓妙功德,贊歎說:“這大智度法門,是大大神奇的真言,是生發智慧大光明的真言,是第一最勝的真言,是無與倫比的真言。”世間凡夫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盛等苦,只要修持大智度,都能超度,化歸無所有,所以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釋迦牟尼在楞伽山法會上說《楞伽經》,對大慧菩薩說:世界上有個本住法界。這個本住法界,不是“法由心生”的法,而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先聖所證的大道,如實反映本住法界。象金銀之性,常住不變,法界常住。不論佛出世不出世,法界常住。誰能實事就求是地證得這個本住法界,誰就掌握了這個真如之理。這個本住法界,不是我說了算,不是你說了算,不是誰說了算。誰能認識這個本住法界的本來面目,誰就是如來佛。

  《金剛經》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所謂無實無虛,即是說,此法無實體,卻又真實不虛。

  大智度,真神奇,最第一,無倫比。

  勤誦持,得大利,超三界,脫生死。

  心大慈,行大悲,樂施捨,常隨喜。

  心作佛時心是佛,時時處處如來地。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 波羅揭谛 波羅僧揭谛 菩提薩婆诃

  [少室六門]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故說真如理,未悟速心回。六賊十惡滅,魔山合底摧。

  神咒除三毒,心花五葉開。果熟根盤結,步步見如來。

  【即說咒曰羯谛羯谛波羅羯谛波羅僧羯谛菩提薩婆诃】

  羯谛本宗綱,扶機建法幢。如來最尊勝,凡心莫等量。

  無邊無中際,無短亦無長。般若波羅蜜,萬代古今常。

  [大顛禅師]

  揭谛

  揭谛者,人空,又揭谛者,法空,到空無所空。

  波羅揭谛

  生死永斷,同到彼岸。永不受生,故曰波羅揭谛。

  波羅僧揭谛

  五欲塵勞染污不得,反本還源,歸宗得旨意,故曰波羅僧揭谛。

  菩提薩婆诃

  菩提是初,薩婆诃是末。發菩提心,勇猛修行,迢出三界,了無所了,得無所得,蕩然清淨極樂之所,故曰薩婆诃。看讀至此,廓然頓悟,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淨慧和尚]

  接下來就是咒語。“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咒語秘密不翻,照此直念,不要理解它的意思是什麼。如果勉強地加以翻譯,反而會令極為珍貴、秘密,而且內容豐富的陀羅尼局限在某些字面上,深刻的含義體現不出來。對咒語我們不要求其了解,一心一意、深信不疑地持下去,自有受用。

  [補注]

  這裡說的是密咒。這大智度咒,要用梵音念誦。凡是密咒,都用音譯,不用意譯。

  密咒,非常講究聲韻。哈哈笑的聲音,能讓人開心;嬰兒哇哇哭的聲音,能宣洩肺中濁氣;沖啊沖啊的喊聲,能振奮士氣;搖滾樂能劇烈刺激神經;輕音樂能讓人輕安祥和。有節奏地、抑揚頓挫地念誦咒語,能制造一種美妙的環境。如果又煨燃檀香,配上樂聲,更是妙不可言。在這樣的環境下,修行人很容易進入輕安祥和的境界,系心一處,忘我忘物。在這種狀態中,往往會獲得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

  虔誠勤誦心經咒,只管耕耘莫計酬,

  豁然一悟圓成就,當下隨緣入聖流。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