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專題部: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淨土法門法師:華嚴經之殊勝及對學僧的教示  

  世基法師提了三個問題,我想這三個問題有一些同修大概也不是成為問題,但是也得要說說。他第一個問題說,世尊在三七日中講了一部《華嚴經》,三七,二十一天時間很短,《華嚴經》那麼長,怎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把它講完?

  《華嚴經》之長你沒見過,應當聽說過。龍樹菩薩在龍宮看到大本《華嚴經》,是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二十一天怎麼能講得完?

  第二個問題,佛在一日一夜當中,就是佛在涅盤的前一天,一天一夜講《大涅盤經》,《大涅盤經》有四十卷,在中國有三種譯本,最多的是四十卷,三十六卷的本子,這麼長的經怎麼可能在一天一夜講完?第三個問題,世尊講《法華經》講八年,《法華經》只有七卷,那麼少怎麼講法?

  這是一般初學的同學我想都有這個問題。其實他不曉得時間跟空間都不是真的,是個抽象的概念,《華嚴》裡面講的念劫圓融。西方世界雖然是有十萬億佛國土,有這麼遠的距離,真正往生的人,我們在《往生傳》裡面看到,有人問到: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了,西方世界就在我家堂屋。這就說明時空是一不是二,可以把無量劫濃縮成一剎那,可以將一剎那展開為無量劫,道理在此地,這是不思議解脫境界。

  另外一個問題,他問的是智者大師,往生極樂世界是五品位,五品位是相當於哪一種果位?

  五品位是很低的果位,生凡聖同居土,這是智者大師的示現。我們在《傳記》裡面也有記載,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化身再來,應化再來的,所以人稱他為小釋迦。這都是古佛、大菩薩在我們世間示現,做一個樣子給我們看。大師在走的時候也曾經說過,如果他要不領眾,專心來修學,他的品位會很高。因為領眾要管事,所以不能夠專心,只能得五品位往生。這話裡面含義很深,領眾是為大眾服務,不是爭取一個很高的地位,覺得自己很光榮、很榮耀,那就錯了,那他就不能往生,他反而要墮落。所以寺院裡面擔任執事,那是真正的菩薩,捨己為人。真正修行的是清眾,在寺院裡面什麼事情、什麼執事都沒有,清眾是在真修。

  就好像學校裡頭作學生一樣,他真正在學習。學校裡面教員、職工都是為學生服務,他們自己不能用全部精神來學習,這是表演一個榜樣給後人看,所以服務是修福。服務當中能夠不著相,能夠三輪體空,那就是福慧雙修。但是自己一定守住一個原則,就是決定得生淨土,品位低一點沒有關系,決定得生。如果為大眾服務,大眾都往生,自己不能往生,那就錯了。所以我們自己要維持最低一個水平,就是決定得生。智者大師就是表演這些給我們看,讓我們知道自己真正有把握往生,我們可以為大眾服務,這是大慈悲心的展現。

  《華嚴》是很長的一部經,《華嚴經》有沒有說完?沒有。經上給我們講,「塵說剎說,無間說」,這個意思就說明,《華嚴經》在哪裡?《華嚴經》就是我們整個法界,整個法界所顯示的就是《大方廣佛華嚴》。所以佛說這部經,自始至終都用表法的方式來說經,希望我們通過表法體會到佛說法的真實義。懂得表法我們眼前六塵都說法,我們才真正發現,諸佛如來、諸大菩薩統統在說《華嚴經》,永無間斷。這是說明為什麼佛要用表法方式來說經,道理就在此地。用表法的方式來說是活說,如果用言語來說那是死說,說了之後就再也體會不得。用表法讓你六根接觸境界全是「大方廣」、全是「佛華嚴」,這才是佛講經說法善巧達到究竟圓滿之處。

  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到,得的受用就大了,而不是學一部《華嚴》就懂一部《華嚴》。學一部《華嚴》,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之法,你全部都通達,徹底明了了。這就是宗門裡面所講的明心見性,宗門裡面明心見性並不圓滿,性德的顯露不圓滿,所以在五教裡面它屬於頓教。《華嚴》是大圓滿,圓裡面必定包含頓,頓不能包含圓,小、始、終、頓、圓,連人天六道之法都在圓教含攝之中,所以圓教是真正的大圓滿。過去弘一大師在世的時候,有人向他請教,佛法要從什麼地方修學?他給人家講解都是介紹《華嚴》,你要真正想學佛,應當從《華嚴》下手。他特別提倡研究《華嚴》應當從清涼《疏鈔》入門,學了《華嚴》之後,以後再學任何宗派法門經論,都會得事半功倍之效。他這話說得很有道理,這個說法是真實說。

  所以佛法的修學,特別是大乘,修學大乘當然有一點基礎,在中國雖沒有小乘的基礎,過去都是讀過儒書,讀過道家書;道家不是道教,道家跟道教有區別。有儒、道學的基礎,再進入大乘佛法不會有困難,開頭從《華嚴》學也不會有困難。但是沒有這個基礎,要開始學《華嚴》會有困難,他的疑問會很多很多。原因是《華嚴》所講的是佛果地上的境界,這裡面都是真實說,權說也是真實說,俗谛也歸到真谛,與我們凡夫常識相背,因此就很難接受、很難相信、很難理解。但是如果真的是有儒家、道家的基礎,那就不會感覺得困難。儒家、道家的思想跟大乘佛法很接近,儒家多分說在有邊,道家多分說在空邊,所以對於空跟有的觀念有一些基礎,進入《華嚴》是很好一種方式,當然對於這些問題就不會再產生。其實你問的這些問題,我們在這幾天統統都講過。雖然聽了,聽了沒有消化,聽了之後真正能消化,這個問題就沒有,這就不成為問題。

  從今天起我們的學習分做兩個部門,學《華嚴》專門在大經上下功夫;不是學《華嚴》,我希望你們在《內典講座之研究》課程上下功夫。華嚴班你們利用八樓的教室,內典講座班,昨天講過利用我們二樓的會客室。二樓會客室,你們在那邊要練講,練講的方式還是用抽簽的辦法,還是用按順序來排定,由你們自己去決定。希望把《內典講座》跟《實用講演術》,這小冊子要很認真去學習,將來你們回去之後會很有用處。現在在世界許許多多地方佛學院很多,佛學院裡面缺少這個課程,所以佛學院念了三年、四年畢業出來,不能上台講演,就是因為沒有這一個課程,這個課程在佛學院裡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佛法大家現在都曉得是師道,我們出家人身分就是老師,人家稱你為法師,老師的身分。老師哪有不上課的道理?哪有不教學的老師?我們的教育類似世法裡面的師范教育,世間師范學校最重要的課程,教育心理學、教學法,這兩樣東西非學不可,主要的課程。我們今天的佛學院,我們是培養講經弘法的法師,心理學不能不講,你不懂眾生的心理,你就不會觀機,你說法不契機。《講演術》跟《內典講座之研究》是教學法,你不懂方法,雖然你有學問、你有知識,你不會表達,表達不出來,所以這兩門功課就非常重要。佛家的心理學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法相唯識,法相唯識是我們佛教的心理學,比世間這些大學裡面心理學的教材,內容豐富太多太多了。我過去曾經做過比較,這些東西我在年輕的時候都很有興趣,我讀過大學裡面這一部分的教材,然後再看法相的經典,我就把學校裡面這些東西統統捨掉。

  法相唯識裡面入門是《百法明門論》,這是很重要一份初學的教科書。但是一定要讀注解,在《卍續藏》裡面,《百法明門論》一共有六種注解,六種注解都非常之好。再其次就是《唯識三十頌》,《唯識三十頌》古德的注疏也很多,如果有時間、有能力再可以研究《成唯識論》。如果就心理學來說這三種就足夠,就能幫助你觀機,你再懂得這套方法,你在講台上表演自然就能夠得心應手,真正達到左右逢源。要講得好,一定還要靠自己的修持,自己不能契入境界,就說不出味道來。你自己親證的境界說出來,那才有味道。所以一定要自己真正用功夫,真正去修行。

  經典我們今天是取《無量壽經》做為一個范本,舉一個例子,你一部經會講了,部部經都會講。這裡面最重要的佛家講的善巧,巧到極處真正是隨心所欲,善是不違背規矩。隨心所欲,你決定不會違背《講演術》跟《內典講座》裡面,所講的這些原理原則、這些方法技巧,決定不違背,那叫善。我們初學沒有這個功力,但是一定要求要做到善,不能做到巧,要做到善,善就是守規矩。守規矩沒有過失,講得雖然不好,但是沒有毛病,沒有毛病就是好。如其是巧而不善,不如善而不巧;善而不巧就是很守規矩,不犯過失。巧而不善,隨自己發揮,沒有規矩,這就背因果,這裡面過失就大了。

  真正做到善巧只有兩個方法,剛才講一個是你自己契入境界,你自然善巧,你證得了。第二種方法是熟能生巧,你自己沒入這個境界,沒有入進去你東西熟。譬如一部經,我過去初學我要求自己,也勸勉我們同學,一部經學了之後,要繼續不斷的講十遍,為什麼?把它講熟,熟能生巧,不熟不行。你能講二十遍、三十遍,當然就更好了。要知道在古時候有一些大德,一部經講兩、三百遍,一生就講一部經;你問他別的,他不會,他就講一部經。在我們今天來講,他變成專家。一生只講《阿彌陀經》,講幾百遍的,這個人就是阿彌陀佛。一個人專門講《普門品》,也講幾百遍,那個人就是活的觀音菩薩。

  我們在末法時期現前的環境,要懂得這個道理。熟透了,不契入也自自然然契入,這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後面就有真實的利益。到一門通了,門門都通,這一定的道理。你如果不用這個方法,我什麼都學,樣樣都去讀,樣樣都去接觸,結果變成大雜燴,一樣都不精,什麼都得不到,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是現代教學,跟我們中國古代教學,不相同的地方就在此地。中國古代教學都是一門深入,決定不許可你同時學好幾樣東西,老師決定不答應。

  我過去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教,李老師當時開的科目開十幾種,他有十幾個班。他的學生你參加哪個班,你就學這一樣東西,你想學兩樣東西,他不教你。他的方法就是古時候這個理念,一門深入。我們學經,學經也只是可以學一部,你說我同時學兩部,不教你,他就肯定你沒有能力,就這麼老老實實給你說,你沒能力,學一樣。一樣東西學會了,再可以學第二樣,他學會的標准是上大座講經。譬如學《彌陀經》,你要不升大座把這個經從頭到尾講一遍,你這個經沒學會,你就沒有資格學第二部。你在大座裡面講過一遍,你才可以再選第二部經學習,決定不許可同時學兩部,你決定學不好。所以他這個教學方法,跟現代佛學院完全不相同,讓你在學習過程當中,你的心力精神完全專注在一門上,這有成就。好,今天時間到了。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