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專題部: 原文|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海雲繼夢:四十華嚴 第三卷 第6講  

  《四十華嚴》第6講(2007年1月3日) A

  我們是穿插著跟各位講,華嚴思想…那麼華嚴思想在歷史的演變中,它始終是一個活著的狀態。活著的狀態啊,它就不可能形成一個固定的意識形態,它會隨著時空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會隨著民族性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適應。

  我們應該了解到,佛教從印度走出來,那個時候印度是個非常成熟的文明世界。它傳到南亞,東南亞這個世界來,這裡是一個,用現在的話形容來講是一個沒有文化的區域,它雖然有一點文明,但是可以說不是一個強勢的文化。傳到西藏地區,西藏也不是一個強勢的文化。

  它來到中國,中國是一個強勢的文化。中國當時在漢朝時代,是人類第一個中央集權的政治體系,文明相當的興盛,尤其中國在經過周朝的春秋戰國時代,那時候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文明已經進入成熟期。所以當秦朝統一中國以後,印度的佛教剛好進來,它沒辦法進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叫做傳說階段,是潛伏期。潛伏在中國400年,從秦始皇那個時代算起,到安世高到中國,正式易經進入信始階段,它的傳說時代有400多年,有400多年。所以那個時候是在一種交融的狀態裡。

  但是真正的激蕩時期是,漢朝衰弱了,沒落以後天下分崩離析的時候,那天下所有有知識的士大夫開始正式投入研究,佛教得到中國人的重視。那我們昨天講過,這個時候中國古文明開始跟印度佛教相交融而產生了第三種文化,叫做中國佛教,是這樣來的。

  這樣產生以後,它產生了一種現象,在中國文化的系統裡,中國文化成長了,中國文化也壯大了。它吸收了佛教的東西,包括中國的音樂,中國的語言,中國的文字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四十二字母對於中國有著很大的影響。

  那整個中國的思想體系也開始產生變化,產生擴大,產生了一個很大的成長與突破,這個部分一直影響到宋朝。有宋儒學案,不管是邵康節也好,張載也好開啟了中國新文化的先河。到了明朝,有明儒學案,這個叫做宋儒學案。換句話說中國理學的成長完全是建立在佛教的思想上面。

  而且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各位可能沒有留意到。在漢朝以前中國只有一種狀況,求仙丹得永生,吃了仙丹就可以長壽不死,長生不死。中國人沒有修行可以成就的概念,你要留意到。中國有兩大特色,第一個,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不以宗教統治國家的民族,你留意到這一點啊,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不以宗教統治國家的民族。尤其在漢朝,最典型。到宋朝以後還是以儒家思想為主,那麼它會運用各種宗教,包括道教、佛教,還有當時的景教。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裡你就會發現景教的傳教士也叫僧,因為當時以中國文化為主佛教的僧是很重要的。所以景教的傳教士也叫做僧,他們也被封國師,道教也有國師,佛教也有國師,這個地方講的教是隨順世俗的說法叫做佛教、道教,其實當時並不這樣稱呼,那無所謂。

  這個時候開始有宗教協助政府穩定社會的基本前提,有這種基本前提。那麼你在這個時候想要用一個獨立中國以外的宗教干涉中國的社會,在中國歷史上是沒有的,沒有的。那麼你想說要以一個境外的宗教進入中國來,產生干擾作用的話,這是中國一個主流文化的基本現象裡所不容許的,是不容許的。所以這就產生了一個文化的特質。

  那麼佛教傳到東南亞跟西藏這個地區,他們並不是主流文化,它本身不強,因此呢幾乎是全面接受,跟它的傳統文化系統裡的民間信仰會相結合。那我們看到了,在南傳佛教裡,也有一些巫師。那麼它的信仰跟佛教相結合,但是影響不大。到了西藏呢,苯教的部分也和佛教相結合,那麼它本身構成佛教的一部分。佛教並不排斥這些傳統的既有的東西,你留意到這一點。

  佛教透過中國傳到日本,日本的民間神教信仰它也跟佛教融合,成為佛教裡面的一部分。而且我們發現一個很大的特色,所有這些民間信仰的神祗,統統成為佛教的護法,你去留意到這個部分。

  那佛教的這個中心思想,尤其本師釋迦牟尼佛永遠就是最高的一個神職,是所有的宗教共推的教主。你可以看得到,現在基督教跟天主教進入中國,您放心再過一百年你就會發現到,基督教的十字架跟耶稣也不過是中國眾神之一而已,這是中國文化最大特色,各位可能沒有留意到。

  各位知道龍是什麼嗎?龍是一個動物,對不對?龍不是動物,龍是一種象征。所有的中國人,中國也是一個象征。你看龍就知道了,龍是什麼?你看中國傳統,它不是龍的家族。你看伏曦是中華民族的源頭他叫有熊氏,是熊啊,黃帝還是炎帝我忘了,叫黃熊氏,叫黃熊,所以龍你看,龍的鼻子是熊的鼻子,龍的腳是兔腳,你看清楚,你要把龍看清楚,龍身是麒麟身,龍的四支腿是豹腿,龍的爪是鷹爪,龍的須是魚黏須。換句話說,這樣的一個動物,它象征著這個民族呀是有包容性的,他把所有的民族融合在一起。所以你會看到漢民族以龍做象征,它裡面包容五十六個民族在一起,對不對?它是象征這樣一種情況,它不是一個動物。它把當時個民族呀,你信仰、你崇仰你的圖騰全部融合進去。那麼早期的這些民族你的圖騰象征著什麼,統統融合到這裡面去,這是民族的精神跟特色。他不是用一個什麼在抗衡或者吃掉什麼,不是,它全部融合在一起,龍它的象征在這裡。這是中華民族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它能夠接納能夠吸收,把你融化進去,哪一個民族都可以,這個是它的特色。因此它的文化也產生這種情況,只要進來,有用的可用的,中華文化都會吸收,都會吸收進來。

  因此佛教它也具備這個特色,它跟中華文化一樣,它來到中國到底是你把我吸收進去,還是我把你吸收進去。佛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成熟文化的精英,來到中國以後又要跟中華文化的儒家思想,這個中華文化非常成熟的一個精英,兩個精英在一起,怎麼辦?這個問題就來了,就是我們告訴各位的,它們兩個結婚了,結婚以後呀就產生了第三個“中國佛教”,不是印度佛教是中國佛教。把佛教的精神帶到中國來,把佛教的真理帶到中國來,然後用中國的方法把它重新轉化過來。

  禅宗是最典型的代表。我可以告訴各位一個人類最不可思議的秘密。所有的宗教傳到第二代以後全部變質了,第二代以後都變質了。每一個宗教都一樣,講好聽一點,不要講第二代,要給它的子孫、弟子們留點面子,那第三代以後就變質了。因為那個宗教的真理會消失掉,剩下的是宗教的文化而不是宗教的真理,它變成一個由內向外追求的東西,本來是向內追求的,變成向外追求的。這是最麻煩的情況。

  你看基督教聖經所記載的東西,它沒有辦法去追求那個真理,它變成向外。所以你看,耶稣是被羅馬的教皇釘在十字架上,不是羅馬的教皇,是羅馬的行政機構。後來羅馬的宗教跟羅馬的行政系統相結合以後,羅馬的宗教變成基督教,那換句話說基督教的子孫聯合了把它們教主釘在十字架上的那個行政系統相結合了,是不是叛逆了,對不對?這是什麼?你不知道呀。宗教的本質經過幾代以後它就變質了,就變質了。

  但是佛教為什麼一直不變質?基督教對於基督教的修行者會極度的破壞。所以你看中古世紀的基督教,他們的傳承裡,你看真正的修行者統統被迫害,統統被迫害。變成那些教王,後來甚至叫教皇,到現在還在叫教皇,它就是羅馬帝國真正崩潰的元凶。所以天主教帶領歐洲文明走入黑暗時代一千一百多年,就很清楚了,完全變質了。

  佛教沒有變質,佛教一直維持著三法印的真理,空性的真理一直存在著,這個不變。但是呢,真正去體驗跟實踐的人逐漸稀少了,逐漸稀少了。所以很多人在講“正法、像法、末法”,那個是你弄錯了,“正法、像法、末法”你不要一直迷信那個東西。佛教沒有什麼“正法、像法、末法”,佛教說一人行正法,正法在世間。

  佛教在印度是“正法、像法、末法”了,佛教來到中國大唐盛世的時候正是正法時期,對不對?那時候相對於印度來講,印度已經被消滅了。但是在中國正興盛呢。現在呢,我們佛教正要興盛,你不要再講末法了,現在要進入正法時期了,還會再重來。

  那你假如一直要想把經書給毀掉,就靠個佛號那你要記得,破佛、毀法的元凶就是你!正法有經典,有行法你不去修,就假借一個什麼名號,那其他全部毀掉的話,那你就是破佛毀法的元凶!佛號要念,佛法要弘,你不要不弘佛法。修行弘法利眾生,是名真報如來恩。你要修行也要弘法!

  在弘法的時候最大的忌諱就是弘一法毀他法,毀他法就是破佛毀法了,不可以!我弘我的法,其他的法你要隨喜功德,要隨喜贊歎。因為我的根器小,我沒有辦法每個法都修,只好先修一個法,其他的法我贊歎修法者,贊歎行法者,要有這樣的胸襟,這個叫僧贊僧,修行者贊歎修行者,佛法才會興。

  假如你要為了弘揚跟贊歎你自己的法,而把其他的法給毀了,給堵了,那佛法馬上就末法了,馬上就末法了!因為不同的根器修不同的法,不同的因緣修不同的法。那我們都要給予贊歎。

  所以我們常跟各位講,你要沒有法,希望你到我這裡來我們給你,那你假如跟哪個法相應,我們隨喜贊歎。你要懂得這樣一種情況。

  我們今天來到廣化寺你知道什麼因緣嗎,就是有我們怡學法師的廣大心量,讓我們能夠在這裡共修,是不是這樣?那我們就要心存感恩,感謝怡學法師,感謝廣化寺,提供我們大家相聚一堂,是不是這樣?(鼓掌)

  這個感恩的心永遠帶著。你不能夠說我要來這裡講經先問一下,怡學法師你修華嚴嗎?沒修華嚴我不去,可以這樣嗎?不能這樣。因為他有心量,所以他說不管你什麼法門,你華嚴你來弘法,大家有緣相聚。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大善知識。他提供給我們啦,我們才能夠相會一堂。

  所以你不要私底下跑來說“師父呀,我給你皈依好不好啊?”你要皈依廣化寺,皈依怡學法師,要跟他學,他是大善知識,學這種心胸,學這種廣大的度量。你不要聽我講就跟我跑了,那過兩天哪一個法王來了,你又跟他跑。我告訴你,你就團團轉。

  你要修什麼?緣念廣化寺,緣念怡學法師。你要修什麼法門沒關系,你要修我這個法我可以跟你講,這個是法門。基本上你的心要在道場,廣化寺,怡學法師當首座負責人,當然你的師父就在這裡。你不要看見一個來,聽兩下子心花怒放那你就跟著跑,跟人家私奔不對呀!知道我們的家在廣化寺,我們的善知識就是怡學法師,你把這個定位定好,不要看錯了。今天誰上台就跟誰跑,你這個人太現實了,你沒有定位,弄清楚呀!不要說這個人來講的不錯,我們一堆人就跟著他跑,那不對。所以我們說三緣念,緣念道場、緣念善知識、緣念法門。

  這個法門怡學法師不見得懂,不見得會他不是專修這部分,不要緊。他有心量邀請大家來,大家可以來學。那你自己要選一個法門,要記得,不是選明星。選明星知道嗎?你要當個某某法王的,某某上師的粉絲呀,我看你當米粉好了。不要一直跟著明星跑,你學不到東西。

  我們可以提供給你,你做參考,有用你采用,那不能用放下,我們隨喜贊歎,都是佛陀的法,法法平等。你要切切記得,千萬記得,不要追星族,你是佛教徒,你不是追星族,追著明星跑,那不對。

  有這樣的因緣,我們懂得這樣運用。這個是我們跟各位講在整個佛教流行的過程裡,你一定要記得你要定位好,本分,本分的部分。

  那我們跟各位談到,整個佛法的因緣轉變,你要懂得你自己的設身處地。因為我們修法人,上次跟各位講過有三個基本要件:第一個就是你的身份,你的立足點在哪裡,你現在的因緣條件怎麼樣,先看清楚;第二個就是你的目標,就是生命止於至善的境界。這兩點確定好以後再來選擇你的法門,但是你不要忘了你自己,你自己在哪裡?大家一直在問那目標“師父要怎麼開悟?師父要怎麼成佛?”師父跟你講“開”,你也不悟。你有的是北京起大霧的霧,你不是我們講開悟的悟。你每次師父說開悟,你都是耽誤的誤,錯誤的誤,不對,不是這樣問。

  你現在的立場,你現在的基礎,你現在起步在哪裡,那個基礎先把它架好。不要弄錯了,那就是什麼?資糧道。資糧道夠嗎?怎麼樣充實你自己?可是由於社會環境的關系,你也跟著人家流行。為什麼來學佛?因為大家都在學佛,所以你來學佛。所以你就不會去問,你為什麼學佛?你這樣學對不對?這樣就不好了。

  我們一定要把這個部分給弄好,自己的基礎,我從哪裡出發?我從我家出發,那我搭什麼車。你不要人家搭幾號車,你一定要跟人家搭幾號車,你要到哪裡去呀?對不對,人家搭幾號公車,你也跟人家搭幾號公車,你也不問一下你要到哪裡去。你從家裡出來有幾號公車,你要到哪裡去,轉幾號公車然後到哪裡下車,你要干什麼?對不對?你有自己出發的地方,也有你要到達的目的,然後你再選擇你的路程、過程裡頭,應該搭什麼車轉什麼車,這樣就是你的法門。所以三個要件你要認識清楚,這個不要弄錯。我們很多人都在這裡產生狀況,這是一個前行。

  那我們要跟各位談的,又回到主題上面來談,佛教在我們的立場裡,我們擁有自己很高的文明,跟佛教相結合產生這種現象。那麼佛教也因為因緣環境的轉變,比如以前這三大語系:藏語系、巴利語系、漢語系都處在農業時代裡,那以漢語系來講雖然文明很興盛,但在農業的時代封閉的時代、文盲的時代、穩定的時代。現在呢,是開放的時代,高科技的時代,工商業的時代,瞬息萬變的時代,又是教育水平很高的時代,跟以前的時代是完全不一樣的時代,那麼佛教要以什麼面目出現?

  這個就來了。那麼按照前面我們跟各位分析,第一階段的思想發展,第二階段的思想發展,第三階段的思想發展,現在要進入第四階段的思想發展。那麼在修行上,在方法上,在要領上,它都有很大的變化。而這個變化,就受傳統訓練的人來講,告訴你不見得看得到。

  我跟各位講一個很清楚的狀況,藏密的修法,藏密大家應該接觸很多了,你大概都沒有留意到,藏密的修法,現在我簡單的講三個東西。禮佛這個就好,它在三個系統裡頭,拜佛的方式都不一樣,有沒有?西藏叫大禮拜,我們漢地的禮佛叫五體投地,南傳佛教也叫拜佛,但它是跪著拜,對不對?三個是不同的。那種拜法最好,產生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哪個拜法都對,也都好,絕對有效。

  但是你要知道,大概大家都會說西藏的大禮拜最好,西藏大禮拜為什麼好呢?平均海拔四千公尺以上,大禮拜絕對最好。你弄清楚啊,你在這個地方啊,我告訴你,五體投地最好。你假如在這種平地又在赤道附近的話,我告訴你,跪著拜最好。你先弄清楚,你的環境是不一樣的,是不一樣的。

  它有沒有絕對呢?它本來這個部分,就是應運於它的環境而產生的,不同。你硬是要在這個地方用大禮拜,我們當然不反對,但是呢,對你絕對好嗎?那你自己去思考了。我們不能夠說絕對不好,但也不是絕對好。因為隨著個人體質,生活環境背景條件等等,你本來就要適當的調整。所以你不要把意識形態帶進去,因為某人講你就一定怎麼樣,一定出問題。

  我們也遇到很多持大悲咒,要用梵音,對不對?那觀世音菩薩才聽懂。觀世音菩薩聽不懂漢音,你用北京發音他聽不懂嗎?那這樣他怎麼千處祈求千處應呢?你為什麼一定要發梵音呢?現在很多人念的根本都是藏音,不是梵音。

  那這裡面就有問題了。藏人當然用藏音發音,你是北京人當然用北京發音,那廣州人當然用廣州發音嘛,對不對?你讓西洋人來他當然是西洋發音,美國人英國人當然英語發音了。那麼他即使用我們的大悲咒來念,我看他腔調語音也是這樣。

  但是語音的合與不合,它有一個條件,當你慢念的時候,慢慢的念時候,鄉音會有區別。當你念到一分鐘84句念一遍的時候,我告訴你什麼音都一樣。那個時候只有一個頻率,觀世音菩薩不是跟你的音相應,他是跟你的心靈頻率相應,知道嗎,你要留意到啊!

  你從這個地方你會發現這叫殊途同歸,不管你是什麼音,只要你的頻率到達那個地方,觀世音菩薩就自然跟你相應了,這個時候才叫做千手千眼,千眼照見、千手救拔。不是什麼音的問題,當你快到一分鐘兩遍三遍的時候,那個時候生命能量的壓縮會有很大的爆發力。

  但問題是,你一分鐘念幾遍?我告訴你念一遍就差不多了。你有沒有見過一分鐘可以念一萬遍大悲咒的,你沒見過了,你一聽就知道:impossible!我見過。

  有一位老尼師,老比丘尼,我當時去見她的時候,我不知道,她不給人家拜。她是台北第一女中畢業,生了三個孩子以後出家。出家以後她什麼都不吃,她只喝水,三十年她只持大悲咒。

  那我當時還沒出家,我看到一個師父馬上跪下去拜,她馬上站起來去拜佛拜三拜。她旁邊的弟子說“師父不給人家拜。”我說“噢,不拜就不要拜了。”我也省得沒事了。

  但是去找她的人都不要講話,坐下去她給你加持。她給你加持就是大悲咒念三遍,這樣子。那,她因為三十年沒吃東西,縮的人小小的一個。你們說誰會縮身呀,要死之前身體縮到多小啊,那不希奇。這個師父就小小的,她坐在一個小凳子上,那麼地上擺著一個凳子。那我去就跪了,也不是跪,就那個凳子給你坐。

  我坐下去以後合掌“阿彌陀佛”,我才念一句“阿彌陀佛”,師父說“起來,師父加持完畢。”

  我說“她三遍大悲咒還沒念呢,三遍最少也要念三分鐘吧。”

  “你念一句阿彌陀佛,她大悲咒已經念完三遍了。快走快走,換別人。”

  因為去找她的人排隊要排很長。聽說了,當然就是沒辦法量,她大悲咒一分鐘可以念一萬遍。修行人是不打妄語呀,她干嗎跟你吹牛,干嗎跟你打妄語?問題是你的心念有沒有停住啊。

  她有沒有可能?有!《華嚴經》裡頭有告訴這個法門,你在剎那間進入永恆裡面。各位,無常你認識吧,我講到這裡,因為我喜歡講這個真理呀,無常你認識吧?你知道無常在哪裡?這個世界凡事皆無常,沒有永恆。有沒有永恆呢?告訴你,有!永恆在哪裡呢?永恆在無常裡。你知道嗎,只有無常是永恆的。

  你去想想看,你喜歡用大腦,你去想想看。這個世界沒有永恆,唯一的永恆它的名字叫無常。你要找永恆,只有你進入無常裡面才能找到永恆。你去想想看,各位都喜歡用大腦,那你就用大腦去想吧,離開無常你能找到永恆嗎?永恆就在無常裡。只有無常是永恆的,那你想要感受永恆的存在,你只有進入無常裡面。那麼瞬間、剎那,是無常最明顯的地方,你只要能夠進入到剎那裡,有永恆。這個是你實際修行你才體會的到,不是用講的也不是用想的。你去感受吧,你進去以後再講。沒進去呀,你體會不到。

  那我們在跟各位談這個部分呢,是要各位體會到,在這種種情境中呀,你要保持著一個絕對敏感的覺知,你才有可能掌握時代的變化。

  那為什麼要談這個吶?這裡面就要回到我們昨天沒有跟各位講完的,法界無盡緣起。在古典的華嚴思想裡面這是第一個最重要的理論,那麼古代對於這個緣起,我們昨天簡單跟各位提到頭了,我就不再講了。要談到的法界無盡緣起,就是說我們一個人在世間,你最重要的問題不是聰明,不是福報,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信心,你對生命必須有信心。有了信心以後你才能定位。不是你有錢沒錢的問題,也不是你智慧高低的問題,是你在人世中到底對自己有沒有信心,有了信心以後你自己去定位。

  現在有很多人,上班族公務人員領著固定的薪水。你假如只是為了這份薪水而委曲求全去生活的話,這份薪水你會拿的很痛苦。你假如人生有信心的話,你當然會知道你會做到退休,退休後要干嗎?這是一個問題啊,你要是有信心你可以說“退休以前這段生命我做什麼,退休以後那段生命我要做什麼”。

  尤其快要退休的人,我要奉勸各位你趕快做好心理准備,要不然你一退休呀,你會變成退休症候群。有一種心理病叫做退休症候群,退休以後沒事,每天都帶一個便當去上班,便當吃完准備下班,下班回家就很高興,吃得三十個便當就領一次薪水。人生就這樣,你吃幾個我不知道,反正一個月領一次薪水就等於吃這三十個便當領一個月薪水,你在家裡有地位你是有用的人。退休以後沒薪水沒工作,天天留在家裡。那這個時候心裡不能適應,他產生問題,這個就是人生沒信心。你必須要有信心,因此人生有一個適當的規劃做一個准備,這個叫定位。

  我們學佛人最好的定位就在這裡。現在在家居士們上班沒問題,退休呢正好統統修行,可以先做義工服務,接著呢自己精進修行。這個轉化當中你就會發現到,生命有很多不可思議的現象。所謂不可思議就是你大腦想象不到才叫不可思議,大腦想象的到都叫可思可議。佛教講不可思議就是你大腦想象不到的,你不要一直用大腦去想。大腦只是個引擎點火而已,點了火以後就沒有用了,知道嗎。

  所以先要定位,一定位以後整個法界的因緣就會轉變,轉變為有用的,你可用的,這個叫寶,“眾寶羅列”。為什麼那麼多寶都排隊排在那裡給你用呢?因為你的生命有明確的定位。“寶樹行列”,有沒有?就是這樣子啊。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就在於你對生命有信心,你在生命的旅程裡,你有定位,整個法界的因緣就開始轉變,開始轉變,轉變以你的定位為中心,所有這個宇宙間的因緣啊,就開始調整。你不知道,你在聽我講,好像在畫漫畫一樣,我告訴你這個叫做不可思議的境界。

  但是你假如不是以信心來做定位,而是以厲害得失來做定位,我告訴你無有是處。因為厲害得失啊,你還是用大腦,來拜師父,“聽說拜師父可以消業障”,“聽說師父可以給我加持”。那你就為了消業障,為了加持,為了增福壽,為了福報,為了你怎麼樣來拜師父來拜佛啊,你都是用大腦。你要是能夠很清淨,那個清靜是對自己的生命有信心,人生有定位。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他也很有信心,為什麼有信心?因為他一再的成功。各位要知道,一再的成功是你的福報,一再的失敗是你的業報,只是這樣而已,你看不到。你以為你想的都會兌現,那是你的智慧嗎?不是,那是你的福報。

  當你福報消失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什麼也不能了。那我跟各位舉一個,你應該都認識的人,那個人叫做希特勒,你認識吧,你當然不認識了,你知道有這一號人物就對了。

  希特勒當年發動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各位還記得吧,很厲害吧?怎麼打怎麼贏,有沒有這回事,對不對?他每次打仗,盟軍都覺得這實在不可思議,怎麼出這種戰法,因為他有福報。所以你看那一些,那個叫什麼,什麼警察,穿黑衣服的,什麼手伸的直直“希特勒萬歲”,有沒有?那個叫什麼警察?我忘了。納粹警察。有沒有,你看呵,全國為他瘋狂,那就是福報啊,他修那個大福報就修到那種程度啊。

  當他福報消失的時候,怎麼打都沒用了。他其實就是福報的問題而已。所以當他失敗的時候,他怎麼打,他那些也是大元帥,打贏的時候也還是那些大元帥,打輸的時候也還是那些大元帥啊。福報啊!你不要以為他有智慧,他什麼也沒有他就是福報而已。他用愛國主義的福報把德國人團結起來,可當他福報消失的時候…那是福報啊。

  所以,福報是什麼,你看不到啊。你不要以為你想的都對呀,是因為你有福報。當你沒福報啊,不是你錯了,是因為你沒福報,所以你講什麼也沒用呀。關鍵是在這裡。因為你有福報所以你順利,那不是你有信心,那不一樣的。

  生命中的定位來自你對生命的信心,你對生命的信心,你要記得這一點。這個跟你想象的是不一樣的,你不是對生命有信心,是對你大腦的判斷有信心。所以你的判斷下去,因為你有福報所以它成功,因為你沒有福報所以它失敗。

  所以你去注意看看,有福報的人講話人家都聽,沒福報的人講話人家都不聽。你在生活中,我相信很多這種情況,很多太太有這種感覺,你講話沒用,為什麼?因為先生不理你。很多孩子在爸爸面前沒用,因為你怎麼講爸爸不聽,爸爸比你有主見,那就是福報的問題。爸爸在那裡,你福報不可能比爸爸大,他總是你爸爸,對不對?

  但是你會發現,有些爸爸媽媽非常聽孩子的話,有沒有?那是孩子有福報。其實真正的福報啊,是那聽話的爸爸媽媽,你去注意看看。爸爸媽媽聽話的話,爸爸媽媽通常不能干,不能干。因為不能干,所以他很勤儉持家。那在這種狀況之下,我講的這純屬巧合啊,不要說我說你啊,你就會發現,爸爸媽媽不能干的,子女孩子就特別能干。爸爸媽媽很能干的,子女大概都憨憨的,因為啊,許多該做的都被爸爸媽媽做完了,有沒有?你去想想看,這就是人。

  那你自己對你自己的生命有沒有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你當然說“我有信心”,可是你每次失敗呀,那你能不能再肯定,再堅持下去,對不對?你對於你的判斷都成功,那是你對生命的信心,是真的嗎?你要怎麼去判斷,你到底是對真的生命有信心呢?不是,是對你的大腦判斷有信心。所以你明明是對的可是又偏偏會失敗。你明明是對的,是你大腦的判斷,你偏偏會失敗,是你生命中沒有那個東西,而你不知道!你能夠去做一個經驗和嘗試嗎?你不能做。因為你根本不了解生命。

  所以我們在講生命到底是什麼?你要這樣去求證。生命到底是什麼,你不知道。我們只講生命二個字,佛家術語叫法身慧命。你現在追求的生命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佛法中講的法身慧命。不是你那個會呼吸會吃飯會想象的,會想象是大腦,會呼吸會吃飯是你的色身,你這部機器。

  知道嗎,這是一部機器,因為心髒在跳,把氧氣帶進來嘛,然後你嘴巴又沒有堵住,所以要吃東西,那裡面有很多原料跟機器設備,身體本身是一個人類大腦沒有辦法解讀的化學工廠。知道嗎,你的身體是人類的大腦到現在,對它研究來講,還是零分的化學工廠。你不要以為人類很厲害,人類對自己的身體根本都還不認識,人類要有辦法認識它的身體,人類早就去制造一個人造的身體出來啦,即使它復制一個人出來它也還不認識人。他只是某一個部分弄清楚而已,而那個部分,對生命的本質他得零分,對身體都還零分呢,對生命就更不用講了,你對生命是不了解的。

  所以這個部分是不可思議的,人類的科學技術還會繼續進步,但是人類對身體還是零分。再過五千年破零分有可能,達到五分以上都還不可能,100分來講的話,對身體的了解再過五千年大概1分到5分而已不會超過五分。你不要以為身體,人類現在的科學家了解多少,可是人類的科學家他很自負,以為他對生命完全了解了,完全不了解。這個以後我們會慢慢的舉證,舉例給你看看,人類對生命要怎麼去了解的。

  這個是講我們在生命的定位上面,那麼這個定位它會產生整個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問題,那個叫法界。法界一個很簡單的定義就是你心念所及,叫世界。心念所及,這個世界我們通常把它叫做法界,但這不是真正的法界。真正的法界是你的心意識,就是心念所不及的,但是都包括在這裡面。換句話說,你現在心意識,你的心念所及的范圍裡,包括它的反面,都包括在裡面,那個才叫法界。而你現在心念所及的部分只是一部分,它包括正面跟反面,但是你不知道。法界這個東西是包括你生命的全部,生命的全部,而這個部分是不可思議的,包括可思議跟不可思議,因此法界中的種種因緣啦,它是重重無盡的。

  昨天跟各位講,你對因果這種關系很清楚,前因後果,這是科學定律。那麼,前因跟後果當中,它有一個緣,假如因跟果之間你是一種定性,那因果就直接產生。假如你對於果,要產生的這個果要加以運用的話,那它就不定性。不定性的話那個果要產生一個緣,成為下一個果的因。你知道嗎?所以因果,它是這樣轉化的,這樣轉化。那麼,在這個轉化跟變化的過程裡,你要是會運用的話,你會發現,各種因緣關系本來就重重無盡,重重無盡不是單一的。

  但是我告訴你,大腦是很簡陋的一個工具,你會把這個,你的思維方法成為一個單行道,大腦的思維是一個單行道,它只能向前推理,它不能向後。同時它只有一個方向,它不能多元化。

  那麼我們為了要對整個生命的了解,你不但要向前推理,也要能夠反過來推理作印證,不但這個方向,你還要多元化、多角度。這個叫做法界的一種思維狀態。

  我們一般的思維,你做不到。大腦的思維,單行道,不能向後轉,單方向,不能全方位。而生命法界的這個東西,它是全方位的思維。講思維是不對的,因為你的思維都用大腦的,而這種思維是不用大腦的,這是關鍵處。法界重重無盡,法界因緣重重無盡,所以我們叫法界重重無盡緣起,簡稱法界無盡緣起。

  因緣是一再的重復,所以佛法尤其是華嚴,沒有宿命論這種東西。但是你會發現,一個人意志消沉的時候,他就宿命了。你要留意到,不要意志消沉。所以,學佛人沒有悲觀的權利,學佛人沒有消極的權利,學佛人沒有自殺的權利,你記得這一點。尤其學華嚴的人,不能悲觀、不能消極、不能自殺。

  所以我們才跟各位講,人生、生命,你要活的燦爛,要活的芬芳。你怎麼會活的那麼痛苦呢?人生有什麼好苦的呢?因為你不會定位。你一定位以後,你就會發現很多不可思議的現象會產生。這就是法界無盡緣起的一個基本原理。

  那我們對於這無盡的因因緣緣,你不會掌握。我跟各位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無盡的寶藏,你有很大的福報。“哎,真的嗎?這個大概在哄我,為了讓我來學佛,就說學佛人有無盡的寶藏。”告訴你是真的。那你會發生問題,是你不會挖掘,因為你的思維是單行道。

  所以我們有一句很通俗的話,我們一開始跟各位講,佛教是什麼?佛是什麼?你一直把他當作一個人,佛不是一個人,佛就是開竅。學佛就是學著開竅,學佛就是學的看開,學佛就是學的放下。你能不能看開、放下,這個就是覺悟了,覺悟就是佛嗎。佛是印度語,印度的語音叫buddha,中國人是叫覺悟,覺悟就是看開、放下。

  那你去注意看看,你為什麼會有煩惱,你就是鑽牛角尖嘛,死守著那個方向不放,有沒有?那你只鑽那個角尖,那個方向,想通了當然沒事,鑽通了當然沒事。但問題是,你常常鑽不通啊,鑽不通你就痛苦煩惱呀,那你能不能夠說“我改個方向”。

  告訴各位,生命的思維是全方位的,它不是一個方向,它沒有方向,它各個方向它都能掌握。現在問題是,你用大腦它就鑽一個方向,你留意嗎,學佛就是學著用生命,就全方位,既然是全方位那就沒有此路不通的問題,沒有山不轉路轉的這種問題,它統統都通,哪有山不轉,哪有路不轉,不是,它統統都轉了。這個叫做開悟。開悟不是開竅嗎,不是看開了嗎?那不然你開悟是開什麼?對不對?學佛學著覺悟,學著看開,學著放下。那問題是我們的腦筋啊,鑽在那裡,你不願轉彎,對不對?不願換個方向嘛。

  所以,法界無盡緣起,它已經很清楚告訴我們,一個人應該要怎麼樣的活著,已經出來了。你這樣的活著,不是說看開、放下,就是沒有責任,那不負責任的不算,它有個前提就是負責任、具備使命感。

  一個學佛者、一個修行者最少要有責任感,那你是個大乘菩薩道的行者,那就更應該要有使命感,這是一個基本的關鍵。並不是說學佛者,那就沒有責任感就沒有使命感,不是,他有絕對的使命感、絕對的責任感。在這個前提之下,他又看得開,他生命是極度的活潑,非常的活潑,有沒有?因為這麼活潑,他才能活的燦爛,活得芬芳。

  假如大家都活的一板一眼,硬邦邦,完全僵化的,那就不是了,那叫老古板了。學佛不是這樣。為什麼人家說,學禅的人,都很活潑,對不對?因為禅,它是所有宗教裡,尤其在佛教裡面,這一支啊,唯一沒有中斷佛陀真理的一個系統。

  我剛才講過,對不對都講漏了。所有宗教,傳到第二代第三代以後就不見了,但是佛法傳承一直不斷的原因就是禅宗。禅宗啊,一直秉承著佛陀法身慧命的DNA,一直沒斷一直傳承下來。一直到近代,虛雲老和尚,來過我們道場——廣化寺,來果禅師,他都把佛陀的生命再一次燦爛起來,都可以做得到。禅宗為什麼,它能夠秉承佛陀法身慧命的DNA,而代代相傳不中斷呢?那到我們講禅的時候再講。

  今天我們講,法界無盡緣起的部分啦,就跟各位講到這裡,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講。

  《四十華嚴》第6講(2007年1月3日) B

  而且各位呀,也不要把師父當神明一樣捧起來,給師父加持啦,給師父怎麼樣。那在民間信仰裡是可以這樣,民間信仰啊。你今天進入到法堂裡頭來,你是有智慧的人,不是盲目的一種宗教信仰,這樣不太好。因為大家最主要的,是了解彼此的因緣跟相互的關系。

  譬如我們今天來到這裡,這是個很好的因緣,這因緣從哪裡來呢?從溫教授這邊來。溫教授啊,我們一次在昆明開會的時候認識,彼此當然也蠻投緣的,有關佛法各種討論啦,以及他的護法。我也常常贊歎他說,佛教在歷史上有很多大護法,請轉*輪。大家看《六祖壇經》啦,那韋刺使請轉*輪,大家才有《六祖壇經》可聽可看嘛,是不是這樣。那麼,同樣的,我說這樣的一個大護法,在這樣的時代裡,我們還真的很難遇到。那他就一再的邀請,希望我到廣化寺來,那因緣就這樣促成了,這是我們的大功德主。

  而懂得這樣的感恩,就我們常講啊,你下輩子想要再見佛聞法,那是沒問題的。對不對?因為你有緣嗎。對有恩的人都不懂得感恩,下輩子碰到佛,你會問“what you name?”你會距離太遙遠了,太遙遠了。人家跟你介紹,因為你沒有因,那個緣你就會當面錯過。所以我們有這樣的情況,大家懂得應該要有足夠的智慧。但大家有問題要問,要怎麼樣,其它地方好吧,我們再見的地方很多,你不要擔心,你慢慢的沉澱。

  我跟各位也一樣。早年我在學佛,像你們這個,我都認為不是很精進的。我用這麼大的一個本子,我習慣用這麼大的本子,我一寫啊,五六千條,一條一條問。

  那個師父見到我來,“跟他說我不在,跟他說我不在。”

  我大門找你不到,我從後門跑進去。

  “哎,你怎麼跑進來?”

  “你說不在嘛,不在嘛,我就從後門來。”是這樣的。你們還不像我這樣問法。

  但是,我發現真正的問題跟答案,不在人家講、你聽,真正的問題答案在於你內心的感受。後來我就一條一條自己擦掉、劃掉,因為劃掉就是我有答案嘛。

  那麼過了一段時間,問題又會產生,我前後對照兩本,第二本有幾個問題,第一本就已經有了,可第一本有答案我都塗掉了,可第二本怎麼又來呢?後來我再塗掉的答案跟第一本的答案,第二次問題的答案跟第一次問題的答案是不一樣,這就證明你成長了,你超越了。那這樣,你自己就來了。

  你今天或許會說,我怎麼講了那麼多東西啊。其實這些東西,因為我知道,我們都受過現代教育的,你會產生的問題我也會產生。而我就是因為有這些問題,我又找到答案,然後我講給你聽,你會覺得很刺激,這些都是你需要的,對不對?甚至於呢,有些問題,你還沒發問,還沒產生,我就跟你講了。事實上這樣子不見得好啊,我是跟你講太多,你腦筋都疲倦了,你就猛聽就好,懶得去動腦筋想。所以我還是鼓勵你,好好要修行。

  我因為弄太多了,所以你也會發現,我在講的時候,有時候講出去都忘了,我講到哪裡去呀。像剛才講到最後才想到,對噢,要講到禅宗,忘了。我為什麼會有這種答案?所有的宗教,傳個一二代都會變質。所以我們真的有去體驗,那東西很難傳承,非常難傳承。禅宗是唯一的能夠傳承下來的,因為禅宗是沒有制度的制度。你去學禅一定把你打得一塌糊塗,要不然就給你很難看,為什麼呢?那是直接給你佛陀法身慧命DNA的一個教法。

  像我這樣教,很難啟發你的法身慧命,真的。你不要以為我講的很好啊,你聽的很高興,這只能當作初學的一個媒介可以。我可以把《華嚴經》講一遍,你也可以這樣聽,十年足足的,每天講四個鐘頭,我可以講十年給你聽,每天,一年365天,不要放假,連續講十年給你聽,3650天。但是對你來講有沒有幫助?沒有幫助。你一定要實修,一定要實修,實修怎麼樣,我們往後還會再繼續更詳細地告訴各位。

  現在跟各位談,華嚴思想中的第二個問題。華嚴思想中的理論當然非常多,第二個跟各位講的是,五教止觀。

  五教止觀它也有它的歷史變化,最早提出來講的跟後來提出來講的,不太一樣,法界三觀的思想比較穩定。那我們先跟各位談五教止觀。五教止觀啦,現在我們談你所接受的五教止觀,歷史性的部分,那個變化,以後我們再跟各位談。因為在歷史上幾個大德,在傳承的過程裡,他的思想有著很大的變化,大家不要一直只看眼前留下來的概念。

  剛才有位同修說他研究杜順大師,五教止觀基本上從杜順大師開始,可是杜順大師講的五教止觀,跟現在我要跟你講的五教止觀有很大的差異,這是歷史上必然的現象。因為提出來一個東西來以後,會有很多人也有相關的意見出來,然後它就開始調整。那麼華嚴思想體系裡頭,它有自己調整的過程,那我們從歷史的脈絡裡頭看出來,那你才能知道它到底要講什麼。

  五教是中國佛教的一種特色,中國佛教有幾個特色,從中國佛教來講,禅宗是個特色。昨天跟各位講,禅宗是在印度發芽,成長在唐朝,茁壯在唐朝,開花結果在宋朝,然後一直綿延不斷,佛法生慧命一直沒有中斷過,在中土,中土就是中國了,一直到虛雲老和尚來果禅師。

  那麼,當代有沒有呢?現在你看不出來,看不出來。譬如說少林寺,少林寺三個字,你想到的是什麼?拳腳功夫。不是啦,少林寺是禅風鼎盛的地方,今天你怎麼會變成拳腳功夫,武僧呢?那就弄錯了,那這個地方也出問題了。它不是一個觀光旅游勝地,它是個禅法修行的聖地。現在殊盛的聖地,變成觀光旅游勝地,那你就完了,禅法就不見了。禅法必須從新再來,這部分我們就不談了。

  我跟各位講,第一個是禅宗,第二個是淨土宗。淨土這個東西,在印度也沒有,來到中國才產生的。但是中國淨土傳統來講,它是要往生,往生哪裡?你們大概都不知道,淨土宗的源流是要往生兜率天彌勒內院。

  你今天的淨土跑到哪裡去我就不知道了。“西方去此十萬億國土,有國名曰極樂,現在有佛號阿彌陀佛正在說法”,我也很清楚,你背過的我也背過。但是呢,這個淨土宗不是傳統歷史上的淨土宗,這是明朝以後變化的現象,那我們也不談。

  我們要跟各位談第三個,佛教史上的判教。判,判斷的判,不是背叛的叛,判教。就是佛陀一代教法,佛陀教了很多,那麼多的東西到底在講些什麼?各位你要有這種氣度,假如佛陀講多少,你不想去充分了解的話,你不能成為法門龍象,你沒有資格說荷擔如來家業。你一定要把佛陀講那麼多,到底在講什麼,弄清楚。他講了五十年,31歲成道一直到81歲入滅,他到底要教我們什麼?你能不能一句話講出來,對不對?你身為一個佛弟子,你要怎麼代表佛?佛所說的重點你抓的到嗎,有沒有?你掌握不到,那就不算。所以盛唐禅宗有一句話,叫做祖師西來意,祖師是誰呀?那麼多的大德來到中國,那麼多的大德都叫祖師,他從西方來中國,他目的到底在哪裡?那麼多的大德,統稱一個代表就是佛嘛。那麼換句話說,佛到底要教我們什麼?釋迦牟尼佛到底要教各位什麼?你知道嗎?

  好了,那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學者,一個有學問的人對於佛陀所教的這些東西他仔細的研究跟判斷以後,他自己要整理出一套來。所以有人說佛陀大概講兩個,有的說講三個,還有的說就講一個,“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一音教,對不對?有的說他講兩個,哪兩個?聲聞藏,菩薩藏,就講給聲聞修法的跟菩薩修法的兩個部分。還有的三分,四分,像天台宗就四分,那叫藏通別圓。有的分到十幾個。那是個人在修學的過程中,他的心得。

  那麼華嚴宗分五個,所以叫五教。天台分四教,四個叫藏通別圓。所以研究天台的人我們說他學四教,研究華嚴的人我們說學五教。知道嗎,五教就是這五個:小、始、終、頓、圓。這個五教,第一個是小乘教;第二個是大乘始教,開始的始,始教;第三個叫大乘終教,終極、圓滿的,終教;第四個叫大乘頓教;第五個叫圓教,圓教就不叫大乘了,就叫圓教。那麼這種種分法中詳細的,以後我們有機會再跟各位談。

  在我們傳統佛教的裡頭劃分是這樣,佛法分小乘、大乘,通常是這樣劃法,小乘、大乘。小乘裡頭有聲聞乘、緣覺乘,大乘裡頭呢有菩薩乘、有一佛乘。

  那麼在西藏呢,它不是這樣劃分,大乘裡頭,因為小乘它不談,它大乘有分分波羅蜜乘,講波羅蜜,六度的,還有金剛乘。那假如講金剛乘的話,它最原始的代表啊,那就是《華嚴經》。

  《華嚴經》在一佛乘裡,就大乘這邊,顯教這邊的劃分法,有菩薩乘跟一佛乘當中啊,一佛乘在華嚴裡頭的判教又分兩個部分。天台宗也是一佛乘,華嚴宗也是一佛乘,但是天台宗的一佛乘跟華嚴宗的一佛乘不一樣。

  天台宗的一佛乘是會三歸一,會三個大中小乘歸到一佛乘來,會就是開會的會,會大中小三乘,這個叫三乘到一佛乘來,所以叫會三歸一。那麼它的理論是講說《長者品》裡頭講到三界火宅,那麼他叫他的孩子們趕快跑出去,孩子不出去還要在裡面玩,因為裡面有色聲香味觸法,外面呢,外面沒東西,所以孩子不出去。他說三界火宅無安,趕快出去,外面有鹿車牛車羊車,這些孩子們就按照鹿車牛車羊車的方法跑出去了,跑出去了嘛,跑出三界火宅了嘛。跑出去以後,沒看到鹿車牛車羊車。鹿車牛車羊車就是聲聞緣覺,或者大中小三乘這三車,是在三界內才有的。只要你出了三界以後呢,只看到陸地,空地上面只有大白牛車。因此他們說,大白牛車不同於一般的牛車羊車鹿車。大白牛車是一佛乘,羊車是小乘,鹿車是中乘,牛車是大乘,大白牛車才叫做一佛乘。所以它說會三歸一,是這樣講的。

  《華嚴經》不講這些,《華嚴經》經文裡頭當然也講這些了,但不是這樣講。華嚴就把這個會三歸一的一佛乘叫做共同圓教,華嚴是不共別圓。天台是共,華嚴是不共,天台是同,華嚴是不同,所以叫共同別圓。所以華嚴的圓教是不共別圓。為什麼不共別圓?它單提佛陀的法身,其他不談。

  這個《華嚴經》是一般的聲聞緣覺聽不懂,也聽不到。像各位你來聽,你懂不懂呢?你看,光是佛陀講《法華經》的時候,五百比丘離席,離開了,不願聽,聽不下去了。像很多人來聽一聽,聽不下去,半路就走了,沒有善根聽不下去。華嚴,那不止五百比丘,那些捨利弗、目健連這些人根本不見不聞,他不是離席,他連進來都沒進來,知道嗎?我們要講華嚴,他說那個不是佛法,他根本看不到也聽不到,是這種狀況。所以它叫不共。共是你會在裡面,它會三歸一所以共同嘛,這個是不共,別,不同。

  所以你要留意到,這個部分你之所以能夠來聽,你不要以為“我也聽不懂,我也不知道剛才誰叫我來,我就來了,反正呢,人都坐在這裡聽,我也不敢出去。”

  告訴各位,你要是在這邊聽一個鐘頭,多生累劫宿世的善根福德因緣,否則你這一會你坐不住,知道嗎?鼓掌一下嘛。(掌聲)

  我們有這個因緣,難得啊。你為什麼會聽不懂啊?你生命中有華嚴這個東西,每個人都有。你現在聽不懂啊,因為你前一輩子在睡覺。我們結緣的時候,你沒注意,你就要只負責倒完茶就出去了。你不要看啊,倒杯茶,你有因緣啦,有善根啦。那出去了,所以這次因緣到了“我就也聽聽看吧,聽,好像講什麼聽不懂,不過好像不錯啊。”好像不錯啊,你有那個因緣,你在這裡頭,我們跟各位講,你只要思考,你存在這樣的疑情“什麼?我這樣聽,對不對?我怎麼證明,我聽的這個是對的?”你就帶著這一個“我怎麼證明呀?”你當然沒辦法證明,你憑什麼證明,對不對?

  我們常會說“師父,你講的真好。”我肚子裡在罵,憑什麼說我講得很好?你比我厲害呀?不是我講得很好,是你相應。我們的語言表達啊,很什麼?很粗犷。你是贊歎嘛,“師父你講的很好,我很喜歡聽。”是啊,我講得很好,你在給我打分數啊,不是。因為你的語言只能這樣表達,不然你要怎麼辦呢?那是一種相應,可是你不知道要怎麼講,所以你就這樣講了。那我不能怪你,但這個表示什麼?表示你生命中有那個東西在呼應,知道嗎?

  我們前面跟各位講過,你為什麼學佛?為什麼會來到這裡呀?你的人生裡頭已經在找尋“我這樣活著對嗎?”“我是誰呀?”“我應該怎樣活下去才有意義有價值?”你一直在找尋了,找到佛門中來,你就知道“我應該停止了,不用找了,我現在要開始進行的是,到達生命止於至善的目標。”那條路要怎麼找到,要怎麼走上去,是在這個地方,那就是生命改造工程嘛。好,那工程呢,我要用哪一套工程來進行?這個叫找到皈依處,找到回家的路了。所以我們叫生命故鄉的呼喚,在你的生命裡頭,那生命的故鄉,它就一直在呼喚你“孩子,回家吧!”

  我相信各位都有那種經驗,當自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自己一個人,你會不期然的,內心裡頭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有沒有?那是什麼?就好像遙遠的母親在呼喚著:“孩子啊,你在哪裡呀?趕快回家,天黑了,吃飯了,會冷了,睡覺啊。”你的一種什麼?生命的震撼!只要你有良知啊,多少都會有,都會有啦。

  只有哪一種人還不會有呢,正忙著在社會上追求功名利祿,明天一筆錢就要進來了,你就想著明天,然後媽媽叫你,怎麼麼也沒聽到。什麼媽媽在叫,什麼生命在呼喚,你已經被銅臭味把你污染了,鼻子耳朵統統塞住了,所以你聽不到,生命故鄉的那種呼喚。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只要你把心靈頻率穩定下來,靜止下來,你就可以感受到。當然講的是呼喚,是聽呀,事實上你內心的湧動自然就會起來,那就是生命啦,你要會去感受它。

  那麼這個部分,我們在談這個部分,佛法在研究的人,他會發現這些東西。這一個華嚴的生命感的存在,生命感,我不知道生命感,我們要怎樣解釋,我就是覺得生命力、生命感,這種生命感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華嚴就是直接從這裡下手,不談其它的,這個叫做一乘不共別圓。

  那麼從小乘開始,小乘的成就,就算成就噢,所以小乘的阿羅漢,我們不能輕視他。這裡頭這個傳統的華嚴思想,古典華嚴思想是這樣分,小乘是發偏真出離心,那麼,成下劣身佛,不是下劣身,是成劣應身佛。

  那麼大乘開始,這個前面叫小乘,後面統統叫大乘了。大乘始教跟大乘終教,這兩個叫漸教,逐漸的漸,漸教,所以有漸教才有後面的頓教,大乘頓教。通常大乘頓教我們以禅宗做代表,而這個禅宗是,慧能的話頭禅為代表。

  應該來講荷澤神會判教,判定禅宗,慧能的禅宗才叫頓教。其實,華嚴宗講的頓教,不是指禅宗,禅宗是其中之一。講禅宗啊,是清涼國師講的,那麼賢首國師的定義不是只有禅宗,他說佛陀在講經裡頭啊,他是有頓教的,那就跟中國的禅宗沒關系,當然中國禅宗也包括在裡面,這是在判教歷史上的一種差別。

  那我們用新古典的華嚴思想來講,那我們就不這樣跟各位講了,我們要跟各位談的,這個就是我們新舊之間的差異。新古典要跟各位講的就是,健全的人格性為基礎。是你身為一個社會人,不管你學佛不學佛、修行不修行,一個健全的人格性是每個人必須的。

  而每一個人應該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性。假如你在生命的成長過程當中,有被扭曲、被傷害,這個時候接觸到佛法,你要開始做矯正。所以健全的人格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記得啊,社會和諧。

  好,那麼有了健全的人格性以後,你才有可能修行。那麼修行的定義包括佛門修行跟非佛教修行,佛教跟非佛教修行兩個。那麼這個地方我們通常稱為外道禅。也就是健全人格性,是修行的基礎,包括外道禅的修行,你也要健全。只要你修外道禅人格不健全啊,馬上變成牛魔王或者變成蜘蛛精,男的變成魔,女的變成精,妖精的精,所以健全人格性是很重要的。

  那麼外道禅的基礎是修什麼?修停心觀,你要注意啊,修停心觀,止住妄想,我們講的置心一處。置心一處啊,這個禅是什麼?是修小乘禅的基礎。小乘禅要證阿羅漢,那就要按照…那個圖表有嗎?我順便講一下,沒有啊?沒有,我們就下次把圖檔帶過來,給大家看。

  就是你修禅定到置心一處以後,你就要橫出三界,破無明去,那就要觀照心念,跟修禅定進入初禅、二禅、三禅是不一樣的。那這個部分呢我做了一個圖,用圖看比較清楚,這裡沒有,我們下一次再跟各位,來做明確的表達。

  這個時候就叫真,但是這個真不全。要破我執無明證阿羅漢,破法執無明也證阿羅漢,雙破我執法執無明也叫阿羅漢,這個時候阿羅漢就有很多層次。所以從華嚴的立場來看,單破我執無明的證七信位阿羅漢,七信就叫阿羅漢,十信裡面的我們都不叫成就的,破法執無明的叫做破法執阿羅漢,他是九信位,第九個,九信位,還要經過一份保任,十信位。十信位這個地方修行的人,有很多人要經過幾百個三大阿增祇劫,他才能完成,有些人,尤其是這種阿羅漢,我們很擔心,因為這個地方在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慈、悲、喜、捨”講起來很簡單,“慈、悲、喜、捨”啊,簡單吧。只要你想做都可以啊。告訴你,《華嚴經》裡頭有個故事。有個人來找當時的佛陀,他是個國王。

  他說“我要你的財產。”佛陀說“給你。”

  “我要你的兒子。”佛陀說“給你。”

  “我要你的太太。”他也說“給你。”我沒有叫你把太太給人家呵,你不要聽錯。

  他說“我要你的王位。”他說“也給你。”

  他說“我要你去做,我現在做的乞丐。”佛陀也說“我去。”

  你做的到嗎?“慈、悲、喜、捨”,我們做不到。那我告訴你,我們這個世界也不容許你這樣做。所以你要修這種慈悲喜捨,你現在沒辦法修。所以有些修行法,你要經過好久好久的時間,你才會有那樣的因緣,那樣的世界讓你去修。

  你不要看佛經有的你馬上去做,把太太給別人你神經啊,這個世界是不容許的。這個世界有這個世界的社會責任,跟社會道德標准。你不能夠說“佛經這樣講,我這樣做。”那不是你現在做的下輩子再講,看你生到哪個世界去,有那個世界准許你,你再去做,這個世界就是不許,不許。

  我再跟各位舉個例子看看。我們漢地的人,說人死入土為安。那很簡單講,父母死了要入土為埋起來嘛,現在講火化以後放在塔裡面或埋起來,這個叫入土為安。那你看西藏人呢,對不對,他天葬啊。那你能不能夠說,那西藏天葬比較好,爸爸死了我把他切成四塊丟到山上去,我告訴你,那你馬上就被抓,對不對?那是不同的世界啊。那個南美洲那些土人,他懷念他的父母,所以父母死了把頭割起來掛在門口,懷念呢。你爸爸死了,你把頭割下來掛在門口看看。那是不同的世界,你不能做,知道嗎?

  所以有許多慈悲喜捨的心,那個心量,你是做不到的,這個時代你根本就不能修。佛法講的,它是超時空的,你不要用我們這時空,你一定要去做超時空的事,你是神經病啊,那是不可以的,不容許的。

  所以你讀佛經,要知道是什麼。因為你不去了解這些,就執著那種經典上的基本記載,錯了,那是不容許的。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時空裡,這個叫偏真,阿羅漢叫偏真,然後呢,你要去超越它,要有一個這樣過渡時期去轉換。那華嚴直接就教你轉換了,知道嗎。所以進到那個地方去,為什麼要轉,不容易呀?因為你還要去其它的世界歷練。

  其它的世界不是現在搭飛機就能到的,這輩子過了下輩子,下輩子隨著你的因緣又不知道投胎到哪裡去,對不對,說不定又跑回來了,說不定又跑到古代去了。人死後往生不一定到未來啊,很多人是投胎到古代去,去當古代人了。

  這個理論以後再講,現在你不要問我為什麼?這沒有辦法三言兩語告訴你為什麼。因為站在佛法的看法裡,三世是同時的,過去現在未來是同時存在的。所以你不會修就倒修回去,你不要以為在未來,你是修到過去去,過去哪些事沒做好,你又跑回去做過去的事,那一次就一輩子了。

  這一部分是講叫偏真。那我們講以阿羅漢的修行啊,還要以禅定,一般的禅定修法作基礎,一般的禅定是以健全的人格性為基礎。好,那你現在要修中乘,中乘也要以小乘為基礎,要修大乘,大乘要以中乘、小乘為基礎,有沒有?健全的人格性是一定要有的。那你要修大乘是以小乘為基礎,要修一佛乘要以大乘為基礎。

  你不要以為說,我們修華嚴的我們最高,最高的人最累,因為你健全的人格性要有,禅定要有,小乘要有,中乘大乘都要有。不是說那些我們不要修,我們只修華嚴,沒有這種修法的。華嚴一乘不共別圓以共同圓為基礎,共同圓以大乘為基礎,大乘以中乘為基礎,中乘以小乘為基礎,小乘以一般禅定為基礎,一般禅定又以健全人格性為基礎,請問你哪一條跳得開?對不對?三十七道品也要,四念處,四聖谛,十二因緣你也要有,也要通。你要不通,小乘不通過。小乘通過以後十二因緣要會,十二因緣不是背一背就好,它的運用以及實踐你要去做到,小乘的修法有大乘,六度萬行。那六度萬行以後要齊修,一齊來,那叫普賢行、普賢乘,叫普賢道才進入一佛乘。你這些都沒有不成。

  所以,古典華嚴的講法,和我們新古典華嚴的講法是有些不同,但基本上是一樣的,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佛陀在講的本來是圓融的,那隨著眾生根器的不同,有的是講給你人格矯正就好,你人格不健全現在先人格矯正嘛。人格健全以後要修法的,我們鼓勵他怎麼修,不修法的我們鼓勵他在世間做個好人,促進社會的祥和,構建和諧的社會,是不是這樣。你想精進的再看根器,有的修苦集滅道,有的修十二因緣,有的修六度萬行,有的修一佛乘,要看他的根器來。所以佛陀所講的法本身是圓融的,是完整的。那麼,隨著你的立場你的根器不同,你所站的位子不同,那你就選你的,但一個原則就是圓融,圓融的前提就是和諧。

  所以在佛教的世界裡是絕對和平的,它是祥和的,不管你在那個地方,彼此要互相尊重,要互相包容。所以佛法講合則共住,不合那不要吵架,不容許吵。我們要注意到這一點,一定以和,我們中國話講,和為貴,家和萬事興,你一定要和。所以,和諧是絕對的,心靈寧靜、祥和,家庭社會要和諧、圓融,關鍵就在這裡。

  所以學佛人自己本身經常在思考的兩個東西,一個我自己呢,是不是很寧靜祥和。我們說佛常在定中,佛從菩提樹下成道以後,他的心境永遠是那麼寧靜那麼祥和,是以這個寧靜祥和來促進社會。我們在家人來講就是家庭、社會,那麼從一個領導者來講它是社會、國家、世界,它必須要能夠祥和、能夠和諧,能夠安定、能夠圓融。那麼這種情況之下,你就能夠感受到那一種幸福、那一種溫馨、那種和樂的滿足感,它自然就出來。社會不但是和諧、圓融,而且洋溢著一片非常幸福、安樂的氣氛存在,那就是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不是跑到哪裡去呀,當你自己的內心很寧靜、很祥和的時候,當你的家裡,我們的社會,因為你已經是全方位都能轉了,所以它,和諧圓融,它必然呈現。那個時候你自己內心所感受到的溫馨,那種滿足,那種幸福感是不可思議的。那當中沒有沖突,沒有對立,極樂世界不現前了嗎?對不對?

  各位,你以為你的極樂世界是哪一種?畫在牆壁上的?還是遠在天邊的?在雲端的那一邊的?不是。這個就是,又回到前面,法界無盡緣起的地方。當你生命定位以後,這種情況就在自然成立。

  極樂世界在哪裡?為什麼會遠在“十萬億佛國度”外呢?因為你抓不到要領嘛。“十萬億佛國度”就告訴你很遙遠嘛。尤其像捨利弗那種聰明的人,那就更遙遠。因為,用腦筋的話就單行道,單行道就十萬億。

  各位,你留意看看,天文學家講的,對不對你自己去決定。當你向無限遠的地方看過去的時候,那無限遠在哪裡?你知道嗎?在腦後,在你的後腦勺那邊。因為那個光,那個在無限遠地方的光,它受過很多星星的曲折折射,才跑到你眼前來。其實那無限遠,就在你眼睛的後面,知道嗎?哪有無限遠。

  所以,“十萬億佛國度”就等於無限遠的意思,意思就告訴我們說,當下可得啊,知道嗎?當下怎麼得?你要會轉,會轉就很簡單。我們說你不要吵著對不對,你說“我明明對。”明明對,你就有業,對也沒有用,你有業的話,對沒有用的,沒有人要聽你的。你有福報,即使你講錯了,人家也會包容你。所以,不是對不對的問題,圓融和諧的問題。

  你懂得圓融和諧,極樂馬上現前。你要爭那個對不對的時候,你就在地獄裡。你會氣得要死,“我明明對,為什麼是這樣?”那你不是活在地獄嗎,對不對?那你要會轉,一轉的話,和諧的境界馬上現前,那不是極樂現前嗎?

  所以當你對立現前的時候,就是地獄現前嘛。當你能轉、又和、又圓融的時候就是極樂現前嘛。那,你現在的極樂也好,地獄也好,是兩個名詞,是兩個意識形態,是兩個不交涉,在你的生命裡頭,你感受不到。

  所以,修行就是培養你的感受力。當你的感受力很敏銳,“我在對立的時候,地獄現前,我不對立了,放下。”那是什麼?感受力就是智慧呀,感受生命存在的能力嘛。“當我在對立的時候,我馬上感受到生命對立的那樣一種存在,那我馬上放下,地獄消失了。”對不對?“那我馬上要進行的是營造和諧圓融的境界嘛。”當你和諧圓融的境界現前,你的生命感受到了,那圓融和諧的極樂境界就現前了。

  當你會感受到那種圓融和樂的境界經常現前的時候,那你不會去破壞它的,對不對?當你感受到對立是這樣的痛苦,跟這樣的糟糕的時候,你會讓它現前嗎?你會拒絕它嘛。當下就成就了。

  問題是我們沒有感受的能力,沒有感受的能力就沒有智慧,沒有智慧你就不能轉,不能轉就只好被他轉。一被他轉就是說“我又輸了”。明明知道不要生氣,不要生氣就不要生氣,為什麼又生氣了。你會說”我定力不夠”,對不對?不管定力不夠,智慧不足,都沒關系,趕快學佛,趕快修行。

  我們跟各位提起,這個判教的部分,各位不要只從文字知識上去看。因為文字知識上去看,我看很多人寫五教止觀的部分,還沒有人寫正確的,這些博士,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現在講的是五教不是止觀。原始講五教止觀的止觀,止觀是行法,有五種行法,有大小修法。換句話說,小乘的修法止觀是什麼?大乘始教的修法止觀是什麼?大乘中教的修法止觀是什麼?大乘頓教的修法止觀是什麼?一乘圓教的修法止觀是什麼?要從這裡講,那才叫五教止觀。

  我們在講五教的時候,是從經典文字上判斷,哪些經典是小乘的,哪些經典是大乘始教的,哪些經典是大乘終教的,哪些經典是屬於大乘圓教的或者一乘圓教的。那你這樣判別,這個叫知識。

  因為止觀的部分一定要你去體驗,它的體驗一定會回到現實生活中來。假如止觀的體驗,只是很虛玄的東西,你一定搞錯了。虛玄的東西是指,你在來世,未來,未來的世界裡,那你會有某一方面的成就。

  我告訴各位,修學這個“華嚴二十四字母”,那個字母的人,很多人都進入到宇宙,看到宇宙形成的部分,這個是可以的,透過那個聲音。因為,我就附帶的講一下給各位聽,因為透過字母是語音,是聲音。聲音,我們在訓練是一種生命的原音。當你這原音發出去的時候,它跟法界是相應的,是相應的。

  那麼你訓練那聲音,四十二字母啊,是指你大腦裡頭有四十二個區塊,你每一個區塊。你每一次自己在做發音訓練的時候,我們告訴各位,你最好是只修一個字,一門深入,那個字在按摩某一個部分。那個部分呢,會在法界中的某個部分去相應。

  可是很多人,四十二字母要學。要學,他就宏觀,宏觀會和宇宙相應。所以,哪一個星球、哪一個星雲呢,是怎麼形成的,甚至哪個宇宙正在形成,他都可以看的很清楚。它是有這樣的情況,但是這一種情況不是假的是真的。你那個大腦內分泌紊亂神經不正常的除外,這個是講正常的。

  它是一種按摩,透過語音按摩的。這個訓練我們正在培養,正在計劃,因為語音的訓練是很特別的。那,很多人在做這種訓練。那他訓練的對不對,我太不清楚,我只能講,我不太清楚。

  但,我可以跟各位講,有幾個地方的人可以,蒙古人、西藏人他們有這個語音的訓練。但是呢,當他離開原住地的時候,那個語音都失真。因為他現在發音會產生按摩作用,可他離開原住地以後,他發音會變,但是他不知道原理,所以原來的按摩狀況消失了。因此,他的那一種,我們叫神性,殊勝的那種感受跟成就消失了,因為他離開了原來修行的背景。他那個修行的要領跟理論沒有,所以他只會覺得沒辦法。

  因此我們看到很遺憾,非常令我們遺憾,這些行法他沒有辦法傳承下去,因為新一代的人都離開故鄉,進入城市裡。尤其很多人到美國去,全部掛起來,因為沒有那種高原,沒有那種背景,也沒有那種氣氛,讓他繼續這樣修學下去。這個事很麻煩,尤其是到城市裡面,進入文明的都市裡,住到暖氣房裡,你什麼也沒了,這個是很遺憾,非常遺憾。我個人來講,感到非常可惜的地方。

  因為對他們來講,他不知道,原來的生活環境是那麼的重要,尤其那發音呢,有一些是天賦。我們相信那些東西是可以教的,可是它為什麼叫天賦,因為他不會教。像呼麥,呼麥各位知道嗎?呼麥那個發音法是可以教的。可是他不會教呀,他沒有教學的那理論跟系統,因此它就變成天賦了。“你怎麼從小就學會這一點?”他認為他是天賦。這個是非常遺憾的。我們現在正在形成啊,怎麼樣把這些能力,變成系統化的教學,你才有可能傳承下去,要不然它會變成宿命。這個是一種狀況。

  這個在修學上,我們要告訴各位,判教的部分,告訴我們佛陀一輩子以來,他所教我們的東西是太多了,也只有佛陀的教化能夠這樣誇下海口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所有的眾生他都能度,有小始終頓圓。

  其他的宗教也很想度盡眾生,但是它把眾生二分法,信與不信。因為信跟不信,所有的宗教都會沖突。它對於不信的人,有一種敵對感跟仇視感。它的意思就是說,你不信的人應該有罪惡感,所以他們發展出原罪的理論來。

  不是,佛教不這樣認為,沒有原罪,佛教認為沒有原罪。佛陀說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當成佛,而人人皆可度。因此佛陀有一個,所有宗教所沒有的,那就是善巧方便。他有善巧方便,因此他的至真等正覺,就是一佛乘所標舉的不共法身,那個他堅持著“法印”。這個是不開的,其它都可開,教化眾生的方法都可開,尤其是戒律的部分。

  戒律可開。戒律是什麼?戒律是人生生命改造的藍圖,知道嗎,人生啊生命改造的藍圖。所以當你發心要持戒的時候,你馬上福報湧現,因為你已經得到一個生命改造的藍圖。一有藍圖,你就不會迷路,你只是快跟慢而已。

  所以各位要留意到這一點,戒律不是要掐死你的,要把你捆起來的,不是。戒律是幫助你解脫的一個藍圖。

  你不懂得,你以為說學了佛,受了戒,就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那你就搞錯了,它是幫助你解脫的。誰說什麼不行,什麼不行?你要搞清楚,你要懂得解脫是什麼,然後戒律是幫助你解脫的。當你認為說,它是幫助你解脫的,你就不會有痛苦的感覺;當你不以為它是幫助你解脫的,那你就把你捆起來了。我們搭車為什麼要系安全帶,你說“政府神經,要把我們捆在車子裡”,那就沒辦法說了。你要知道說,上安全帶是安全的保障,你為了對自己的安全有保障,所以你當然要扣安全帶,對不對?可你不認為扣安全帶是為了你的安全,你就會說多此一舉,車子其實不要安全帶還要省一些錢,對不對?那是因為你不了解。今天你受戒也是一樣,因為它是幫助你解脫的一張地圖,你要不要,對不對?你沒有這張地圖,你不能出三界啊。所以你會認為受戒是很殊勝的很光榮的。可是很多人受戒是偷偷地去,為什麼?怕家裡人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認識錯誤。這個,都是同樣的道理。

  佛法給我們幸福,給我們快樂。你不要忘了,佛陀啊,經過百千萬劫地修行,他的目的不會說,要我們信仰他的人去遭受痛苦的,他是要把他的修行成就跟心得分享給我們,讓我們也能解脫,讓我們享受幸福與快樂。各位,你能體會到佛陀的苦心嗎?(掌聲)

  所以我們簡單的告訴各位說,判教,它是讓我們充分的了解到,佛陀一代教法的宗旨,以及他的苦心。你對任何的判教,不要說誰判的對,誰判的好,不要這樣看。因為那個人的判教有那個人的看法跟體驗,這個人的判教這個人的看法不一樣的,不是對不對的問題,是你的體驗。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