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解釋經題
譯題簡介
略釋品題
解釋經文—跡門略開顯動執生疑
解釋經文—跡門廣開顯斷疑生信
解釋經題
妙法蓮華經,是本經的名題。解釋此題,可用天台宗的五重玄義。五重玄義是:一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辨用,五判教相。
一、釋名
因為全經要義,盡攝在經題中;如衣之領,提領則褛褛皆齊;如網之綱,舉綱則眾目皆張。研讀佛經亦然,我們欲想理解經中所诠的義、理,首先就要明白經題的含義;是以古人每於解釋經文之前,先解釋經題。
妙法蓮華經,是本經的總題,其中有通有別,經之一字是通題,通於其他一切佛所說的經典;妙法蓮華四字是別題,別限於此經。
本經的別題,在三單三復具足一的立題規則中,是以法喻立名。妙法,是釋尊所說的一乘佛法;蓮華,是屬於譬喻,用以譬喻佛所講的妙法。法喻雙舉,故名妙法蓮華。
(一)妙法的含義
梵音曼乳,意譯是最勝不可思議。指佛於本經所說之法,精深微妙,無比無上,不可思議,故言妙。
梵語達摩,譯名法。含有任持自性,軌生物解的意思。因為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論是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或依報或正報,或動物或植物,或精神或質物,無不各有其不同的自性與體質,令人了別,知其種類,絕不混亂,故名為法。
法的范圍甚廣,唯識宗將此等諸法,分為五位百法;但在性宗:廣則百界千如,略則不外心法,眾生法,與佛法三種。
(1)心法妙
此中心字,非指眾生內在的肉團心,亦非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攀緣外界事物,分別取捨的妄想識心,而是指眾生原本具足的真心。此真心非在內,非在外,非在中間,亦非停留於過去,現在,未來,既然超越時空,離塵絕相,而又能包容時空,以及一切塵相;上至四聖,下及六凡,無不從此心生。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人間惡念才起,三惡道即現;一念善生,便是人天正因;念空則證二乘偏空涅槃;念有即發菩提心,入俗利生;念中道平等,即興慈運悲,隨機垂應,現種種身,說種種法,利益眾生;十法界若聖若凡,無不從此心生。故楞嚴經言:‘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由於心隨淨緣,即成佛道;心生迷緣,便成眾生。故華嚴經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造萬法,是從體起用,因理成事;法歸於心,是攝用歸體,事融於理。體用不二,事理圓融無礙,故言:心法妙。
(2)眾生法妙
凡是有心識活動的生命,無論人畜,皆名眾生。眾生本覺真心,清淨無染,輕安自在。可惜眾生迷而不覺,妄生分別,錯用識心,攀緣塵境,遂起貪嗔癡,作殺盜YIN等惡業,依業感果,流轉六道,枉受生死。故佛告訴阿難:‘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見楞嚴經)
雖然,眾生迷此真心,受生死苦;但此真心,不因眾苦交煎而減少。雖然,眾生錯用識心,煩惱叢生;但煩惱本空,體即真心,所謂:‘煩惱即菩提\’。雖然,眾生作諸惡業,但業緣本空,其性非有;因緣和合虛妄言生,其實不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其實不滅。所謂:‘生死即涅槃\’。是以菩提涅槃,不離眾生,即在眾生日常生活中,所以說眾生法妙。
(3)佛法妙
佛是覺義,能覺悟此人皆本具的心法,即是佛法。雖然‘是法甚深妙,難見難可了;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但佛所覺悟的真理,正是眾生所迷的佛性;眾生所迷的佛性,正是佛所覺悟的真理。故佛是眾生心中的佛,眾生也是佛心中的眾生,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識此心,佛證此理,故能究盡諸法實相。眾生若然能夠‘修攝其心,觀一切法,如如不動,’(見安樂行品)當下即是如如佛,故佛法更妙。
心法:是正因理心性、了因慧心性、緣因善心性等三因佛性。眾生法:是惑、業、苦三道。佛法:是佛果法身、般若、解脫等三德。
佛證正因理心性,成法身德;眾生迷之,便成苦道。佛證了因慧心性,成般若德;眾生迷之,便成惑道。佛證緣因善心性,成解脫德;眾生迷之,便成業道。准此可知,佛法、眾生法,皆不離心法。
此心法,佛證之不增,眾生迷之不減。但在佛說法華經之前,心法不是佛法,佛法亦異於心法,眾生法更異於心法與佛法;心法太妙,佛法太高,眾生法既苦惱又惡濁,各有其界限,彼此互異,是以不妙。今佛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開跡顯本,會三乘之權,歸一乘之實;說明十法界聖凡,其形象雖珠,但其體不異。三法互攝互融,不出一心,原無差別。故心法妙,眾生法亦妙,佛法更妙,因名妙法。
但此妙法,非對粗顯妙。若以三乘法為粗而棄之,獨顯一乘實法之妙;則此妙是有界限,而非圓妙。若以跡門為粗而捨之,以顯曠劫本門之妙;則此妙有先後,而非常妙。此經诠理之妙,妙在不捨權取實,不棄跡顯本,而是說明佛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從本垂跡,開跡顯本之方便。如經言:‘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奈何眾生,業障深重,善根淺薄,不能理解佛之知見,無法承受此一乘妙法。
釋尊說;‘若但贊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法,亦應說三乘,…思維是事已,即趣波羅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輪。’遂隱一乘之實,說三乘之權,此即是‘為實施權\’。
既然為實施權,則全權是實,是即實之權。經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又言:‘我今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此即是開權顯實,實不離權,是即權之實。
本經後十四品,是說明佛本門深遠,為教化眾生故,從本垂跡。經言:‘我實成道已來,久遠如斯。’又言:‘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祗國,導利眾生。’這不是說明佛的本門深遠嗎?既然是從本垂跡,則跡由於本,是即本之跡。今開跡顯本,則本不離跡,是即跡之本。如是權實相即,跡本相通。本之與跡,既不乖離;實之與權,亦不相異。若本若跡,若權若實,悉皆微妙;而且是圓妙、常妙,絕對待的妙,因名妙法。
昔日智者大師,誦經至藥王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時,身心豁然,即入法華三昧,親見靈山一會未散,釋尊仍然在說此妙法。自此,照了法華,深達諸法實相理,辯才無礙。於是開席宣講法華經,九旬談妙於當時。藕益大師法華會義中說:妙有本門十妙,跡門十妙,以及觀心十妙。海仁老法師則以理妙,智妙、行妙、位妙、果妙、德妙、感應妙、神通妙、說法妙、眷屬妙、壽量妙、慈悲妙、功德利益,無一不妙,解釋‘妙法\’二字,今略而不談。
(二)蓮華的譬喻
蓮華,是譬喻。世界上華的品種很多,唯獨蓮華,姿態美妙奇特,清香潔淨,堪可以譬喻妙法。天台宗認為蓮華含有三義,用以譬喻佛的權實與本跡,最為恰當。
(1)為蓮故華
蓮華之為物,除非不開華,開華必有蓮子;可以說,是為了孕育蓮子而開華。但當蓮華含苞待開之時,但見其華,不見蓮子。正好用以譬喻佛的跡門,為實施權,目的在於實。不過,當時機未成熟之前,眾生只知其權,不知其實。經言:‘隨宜說法,意趣難解。’因為佛於跡門\‘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
又為蓮故華,可以譬喻釋尊從本垂跡。經言:‘我實成佛己來,久遠如斯,但為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故佛垂跡於娑婆世界,八相成道,其目的不過是欲令諸眾生,得入佛道;正如蓮華,為了長養蓮子而開華一樣。
(2)華開蓮現
當蓮華盛開之時,華中蓮子,立即顯現。譬喻佛跡門,開權顯實。佛昔日所說三乘五乘教法,雖然屬於權巧方便,但權中有實,權不離實;猶如華中有蓮,華不離蓮。華未開時,人皆只見華的外形,不見華中的蓮子。及華開敷,蓮子立即出現。妙法亦然,佛未演說法華經之前,眾人但知佛所說的三乘五乘,不知復有一佛乘,更不知此一佛乘妙法,即寓於三乘五乘法之中。及法華會上,開方便門,示真實道,始知昔日之權,即今日之實;今日之實,不離昔日之權。
又華開蓮現,亦可譬喻佛本門,開跡顯本。經言:‘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己來,久遠如斯。’正是顯示佛的本門深遠,如華開蓮現一般。
(3)華落蓮成
華落蓮成,譬喻佛跡門,廢權立實。經言:‘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又說:‘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諸眾生。’\‘是諸眾生,得聞佛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此皆是廢權立實之說,猶如蓮華凋謝時,華瓣脫落,蓮子獨存。
又華落蓮成,可以譬喻佛本門,廢跡顯本。經言:‘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佛既然常住世間說法利生,則何來跡門示現?故佛唯有本無跡,猶如蓮華凋謝之後,唯有蓮子而無華瓣一樣。
或有人問:佛在本經中,曾經采用七個譬喻,因何獨取蓮華為喻,以立經題呢?答案是:其他七喻,未能全喻佛一代時教的開顯。例如:火宅中的三車譬喻,三車喻權,一車喻實,未能兼喻本跡。信解品中:窮子作客喻權,付業喻實。藥草喻品中:三草二木喻權,大地喻實。化城品中:化城喻權,寶所喻實。五百弟子授記品中系珠喻,少有所得喻權,珠寶貿易喻實。安樂行品中輪王喻,隨功賞賜喻權,解發明珠喻實。皆是別喻佛跡門開權顯實。至於如來壽量品中的良醫喻,使告父死喻權,歸來使見喻實,此亦僅喻開跡顯本而已;是以經中的七種譬喻,都是局部的譬喻。
唯有蓮華,既可以譬喻佛一代時教的權實與本跡,而且蓮華,含有開敷,出水,因果同時等義,更可以譬喻一乘佛法的美妙。因為蓮華開後,華落蓮成,正如佛於法華會上,宣說妙法,能诠一佛乘的中道妙理。又蓮華生於污泥而不染,出於清水而不沾,可以譬喻一佛乘的中道妙理,不離凡夫生死污泥之有,不離二乘清水之空;但卻能夠不為生死所染,不為涅槃所沾。又蓮華之根,藏於污泥與清水之中,但不染不沾;正顯示一乘中道妙理,即空即有,而又非空非有,既超越空有,而又不離空有。如是雙遮雙照,遮照同時,故名妙法。
又蓮華是華與蓮子同時生長,華是因,蓮是果;即華果同時,華果不離。正顯示一乘妙法,因中有果,果必由因,因果同時,因果不離。因為有以上種種理由,所以佛獨取蓮華為喻,以喻妙法;不但法妙,喻亦妙。用妙喻,喻妙法;法喻俱妙。今法喻雙舉,故本經的別題,名妙法蓮華。
本經何止法妙、喻妙,功德利益更妙。據說:古人釋淨見,童年出家,日日讀誦法華經,精進不懈。誦至一萬三千遍時,體力不支,日漸消瘦,疲倦不堪。後聞住處北邊,忽有眾多兒童嬉戲嘈雜之聲,甚感厭煩。時有一白頭公公,來問候法師,四大如何?師以健康欠佳答。白頭公公教師至小兒嬉戲之處,坐待小兒脫衣入池沐浴時,即取小兒衣服歸,若來索取,切勿給還;若被辱罵,也不要回答,弟子自來語之。
次日,師如所教,前往取小兒衣服歸;小兒來取,不給,被罵 不答。時白頭公公至,要小兒入師懷抱,小兒不肯,公公驅逼數次,終於入懷,沒人腹中。此後,師不但恢復健康,而且體力過人。原來是普賢菩薩,令土地公公,驅諸藥精,變為小兒,令師服之,驅除疾病,回復健康,是多麼美妙的故事!
(三)經字的意義
涅槃經言:‘從如是我聞,至歡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羅。’梵語修多羅,亦名蘇怛覽,譯言契,亦名經,古人合稱名為契經。意思是說:凡是佛所說的一切言教,皆上契十方三世諸佛所證的真理,下契一切眾生種種不同的根機。雜阿毗昙心論,用五義解釋經字:
一、出生義:經能出生一切善法,令人依之修行,可以出生一切功德,甚至出生佛果菩提。
二、湧泉義:佛經诠理,無窮無盡,猶如泉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隨人智力吸收,皆可以獲得真實的利益。
三、顯示義:佛經所诠的義理,能顯示世間以及出世間,一切聖凡因果諸法;不止說明俗谛理,開示真谛理,更能顯示中道第一義谛理。生人慧解,啟人信心。
四、繩墨義:繩墨是古之木匠,用來定曲直的用具,譬喻佛經所诠的義理,能令眾生明白是非曲直,知因果,識邪正,辨真偽,明善惡;如木匠因墨斗定曲直,而知道有所取捨一樣。
五、結鬘義:世人用線穿起花朵成串,作為裝飾品或禮物。比例佛經能貫串事理因果諸法,眾人依之修行,可以莊嚴法身慧命。
至於瑜伽師地論,與顯揚聖教論,皆以貫穿義解釋經字。如論雲:‘契經者,貫穿義。’但佛地心論則說:‘能貫能攝,故名為經。’意思是將佛的言教,結集貫串成經,能诠義理,弘傳於世,不但可以令正法久住世間,不致散失;還能攝持眾生,令其滅惡生善,轉凡成聖,不致流落生死,故名為經。
在本經言:則經是希有義。如經言:‘諸佛出於世,懸遠值遇難,正使出於世,說是法亦難;能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譬喻優昙華,時時乃一現。’此外,經之一字,還含有舟航義,寶王義,藥王義,安樂、吉祥等義。無非是顯示佛所說的言教,皆是至理名言,都有一定的法度與軌則,可以作為成佛必依的階梯,證果必循的正途。此階梯,此正途,是法界人天所同軌,十方諸聖所共遵;法界聖凡,無能超越,十方三世,不可轉移,因此名之為經。經之一字是通題,妙法蓮華四字是別題,通別合稱,故名妙法蓮華經。
二、顯體
顯體,是顯示此經所诠的理體。亦即是顯示宇宙萬有一切諸法的本體。此體微妙難思,每隨其作用不同,而立種種不同的名稱。以其能含藏宇宙萬有諸法,因名如來藏;以其能夠雙遮雙照空有二邊,故名中道;以其純而不雜余物,故名畢竟空;以其靈明覺照故名佛性;以其超越無上,故名第一義。在解深密經則名真如自性;在華嚴經名一真法界,在維摩經名不二法門,在本經名一佛乘,又名諸法實相。
本經處處皆顯示實相理。如經言:‘今佛放光明,助顯實相義。’又言:‘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又\‘諸法實相義,己為汝等說。’本方便品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又:‘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法師品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安樂行品說:‘觀諸法如實相。\’可知本經是以實相為體。
三、明宗
宗是宗旨,亦即是修行的宗旨。前顯體是明性德,今明宗是顯修德。性德法爾天然,不假修成,非因非果;修德則修如是因,當得如是果。普賢觀經言:‘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本經既說一乘妙法,诠諸法實相理,但教菩薩,則依之修證,該是一乘因果。自從序品開始,至安樂行品,都是說佛跡門權因權果;亦說明弟子的實因實果。在此十四品經文中,佛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為聲聞人授記,令諸菩薩除疑,開佛知見,同入一乘圓因,共證一乘圓果。
經言:‘諸法從本來,常住寂滅相;佛子行道之,來世得作佛。’正是一乘因果。自從地湧出品,至勸發品,開跡顯本,窮佛久遠的修因,究佛久遠的證果。同時顯發聲聞弟子,本門深遠,有因有果;今跡門示現聲聞身,不過是跡門因果而已。本經既然顯示佛及弟子本跡之實因實果,與諸經不同,故知本經,是以一乘因果為宗。
四、辨用
用是功用,力用,妙用,勝用。本經不論三乘人的智慧,純說佛道智慧;不開九界眾生知見,但開佛界知見。不重視二乘修證,唯著重一乘實智修證。在佛說此經之前,二乘人怖畏生死苦,取涅槃樂,生安隱想,認為已經得滅度。權乘菩薩,亦執著佛的跡門示現,以為真實。及佛說法華經,以權實二智的妙用,勝用,廢化城,破情執,捨棄跡門的權巧方便,顯示佛本門的真實功德。令眾斷疑,生深信解,入佛知見,除根本惑,損二生死,得法生身,授記作佛;化功廣大,利澤弘深,故古德皆以斷疑生信,為本經之妙用。
五、判教相
诠理化物謂之教,分別同異謂之相。佛自證諸法實相理,不可以言宣,但為利益眾生,故運用方便權巧,演說種種語言,因緣,譬喻,謂之教;教所诠的義理大小不一謂之相。古人多數都是依據自己所宗尚的經論,以判佛的一代時教。
菩提流支立一音教:是依據華嚴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以及本經:‘佛所說法,譬喻大雲,以一味雨,潤於人花,各得成實。’而立。以顯示佛法平等,只因眾生根機不同,故有三乘五乘的差別。
慧遠大師立頓漸二教。頓指華嚴大教;漸指三乘共宗,漸次修證。
玄奘法師,立三輪教。佛最初在鹿野苑,三轉四谛十二行*輪,名轉*輪教。佛於方等會上,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令二乘人回小向大,名照*輪教。佛在法華涅槃時,雙照雙遮空有二邊,令權乘菩薩,入於中道,是持*輪教。
賢首國師立三時五教。三時是日出、日升、日落。日出先照高山,譬喻華嚴大教,先照大機;日升普照大地,譬喻阿含、方等、般若,三根普被;日落還照高山,譬喻法華涅槃時,但教菩薩,仍照大機。
五教是小、始、終、頓、圓。
小教,是佛說阿含等小乘經,教化人天,及愚法聲聞等小機;但說人空,不明法空。
始教,是大乘之始,有有相與無相之別。解深密經等,廣談法相,為唯知識宗之始,是有相教。般若經等,說諸法空,為般若宗之始,是無相教。
終教,謂楞嚴經說法性常住,許一切眾生,寶覺真心,各各圓滿,皆可成佛,盡大乘之極說,故名終教,以其說理究竟,又名實教。
頓教,不立漸次,唯辨真性,但離妄念,即如如佛。如維摩經所說的不二法門。
圓教,顯一真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如華嚴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又如本經所說,皆是圓教義攝。
天台宗智者大師,將佛所說的一代時教,分為五時八教。
五時:謂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佛初成道,現勝應身,於三七日中,為法身大士,說一真法界華嚴大教,名華嚴時。
佛為教化鈍根眾生,隱勝應身,現丈六金身的比丘相,轉生滅四谛*輪,說四阿含經,诠小乘教義,名阿含時。
鈍根小智人,依生滅四谛理,如法修行,證阿羅漢果,得少為足,飲三昧酒,墮無為坑。佛為欲令此輩,恥小慕大,故在方等會上,說勝鬘維摩等經,四教並談,普被群機,名方等時。
小乘聖者,雖然回小向大,發菩提心,學菩薩行,但我相未除,法執堅固,障礙進修佛道,故佛說般若,顯諸法空性,令離情去執,名般若時。
最後佛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但說無上道,普授眾記。又於涅樂經,廣談佛性常住,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名法華涅槃時。
荊溪尊者所著的四教儀備釋中,偈頌五時言: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華嚴最初三七日,法華涅槃共八年。
八教:謂藏、通、別、圓,頓、漸、秘密、不定。
藏教,以阿含為經藏,以毗尼為律藏,以阿毗昙為論藏。說因緣生滅四谛法,正教聲聞,傍教菩薩;三人同行,證果各殊。
通教,鈍根眾生,通前藏教;利根眾生,通後別圓二教。又通教指不共般若,通於三乘,诠無生四谛理,明諸法因緣生,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既無苦之逼迫相,亦無集之惑業相,五陰諸法,本自不生,今亦不滅。雖曰修道,但能修所修,同一真空,本無生滅去來,名無生四谛理,正教菩薩,傍化二乘,三人同行,共證空理。
別教,是別對菩薩機,說大乘無量之法。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皆別於前藏通二教,又別於後圓教。诠無量四谛理,苦有無量,二種生死不同故;集有無量,五住煩惱不同故;滅有無量,諸波羅密不同故;道有無量,恆沙佛法不同故。純教菩薩,不兼二乘,修次第三觀。先觀因緣即空,證真谛理;次觀因緣即假,證俗谛理;後觀因緣即中,證中道理。隔歷三谛,次第修證,中道不具諸法,佛性超越二邊,因名但中。
圓教,诠圓融中道實相理,十法界聖凡一切依正因果,無不以此實相理為體性。故事不礙理,即事即理。以其事理相即,五陰諸法,無非實相,故無苦可捨;塵勞妄想,本來清淨,故無集可斷;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故無道可修;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故無滅可證。既無修道斷集的造作,亦無滅苦證滅的作為,故名無作四谛。唯教利根菩薩,教、理、智、斷、行、位、因、果無一不圓;以其圓悟,圓修、圓斷、圓證,故名圓教。
法華玄義說:‘為決定聲聞,說三藏教,為退大聲聞說通教,為漸悟菩薩說別教,為頓悟菩薩說圓教。’藏、通、別、圓四教,是教化利益眾生的法門,如世間醫師之用藥,故名化法四教。
頓教,是以頓悟理性為教。上根利智的人,聞一乘法,頓悟一乘理,頓修一乘因,頓證一乘果,一超直入,不立階次,謂之頓教。
漸教,是對頓言。佛初說阿含,次說方等般若,後說法華涅槃。由小至大,從淺入深,漸次修證,謂之漸。
秘密,眾生因根機利鈍不等,同在佛前聞法,得益各異,而且互不相知,故言秘密。或佛對密機,說秘密法,並用不思議神力,令在會大眾,彼此互不相知,名秘密教。
不定,是在聞法得益方面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得益雖殊,彼此互知,故名不定。若頓,若漸,若秘密,若不定,皆但有教化之儀式,如世間醫師的藥方,名化儀四教。
智者大師,又依據涅槃經,以乳等五味,配合佛所說的五時教。法華玄義言:‘佛日初出,頓教先開,譬喻從牛,必先出乳。’又言:‘乳為眾味之初,譬喻頓在眾教之首,故以華嚴如乳耳。’阿含時,佛因曲就眾生根機,趣鹿野苑,為五比丘,三轉四谛*輪,於一乘道,分別說三;令小乘機,斷見思惑,證二乘果,轉凡成聖,譬喻轉乳為酪。方等時,彈劾小乘,贊歎大乘的慈悲行願,令小乘人,恥小慕大,通於大乘,如從酪出生蘇。般若會上,明諸法空性,令別教菩薩,離情去執,如更煉生蘇,變成熟蘇。法華涅槃時,但說無上道,顯佛性常住,轉別教機,為圓教菩薩,如精制熟蘇,成無上醍醐。
本經在五時中,屬於法華涅槃時;在化儀四教中,是會漸歸頓;在化法四教中,純屬圓教;在五味中,是無上醍醐味。故古德皆判此經,以無上醍醐為教相。
譯題簡介
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奉诏譯
姚秦,是翻譯此經的時代。在中國的政治歷史上,秦姓統治天下的,有嬴秦,符秦,和姚秦。今言姚秦,顯然不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嬴秦,亦不是五胡亂華時代,符堅當政的前秦,而是姚興在位時的後秦。在姚興執掌政權之前,佛教傳入中國,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及姚興登位,即遣兵迎請羅什法師入長安,駐錫於西明閣與逍遙園,翻譯佛經。本經,是於弘始八年,譯於青草堂寺,故譯者姓名之前,冠以姚秦二字。
三藏法師,是譯者的德號。三藏,是指經藏,律藏,論藏。經藏明心诠性,為定學所攝;律藏,能夠規范人的三業,是戒學攝;論藏,可以分別邪正,屬於慧學。戒定慧三學,是佛法的基本綱要,故舉三藏,即概括全部佛法要義。
法師二字,含有三種不同的意義。
就字義言:法是軌則義,師是訓匠義。事有軌則規范,必合情理,物經訓匠雕刻,必臻至善。學佛亦然,凡能以佛法規范自己與他人的行為,導人止惡修善,轉凡成聖的人,皆可以稱為法師。
若就佛法言:法是佛法,師是師范。能精通三藏佛法,堪為人天師范者,可稱法師。
若在其功用言:能受持三藏佛法為師,不斷修改自己的行為,開發自己的智慧者,名自利法師。能弘傳演說三藏佛法,化導眾生,作為他人之師者,名利他法師。今本經的譯者,既精通三藏佛法,自奉為師,又能弘傳演說三藏佛法,堪為人天師范,故於其姓名之前,冠以三藏法師四字,以顯示其德學的超越。
鸠摩羅什,是譯經者的姓名。梵語鸠摩羅什,譯言童叟。因其年少老誠,童年具有耆德,故依德立名。其父鸠摩羅琰,原是中天竺國首相之子,棄官出外旅游,至東印度龜茲國,王愛其才,以妹嫁給他,生羅什法師。後來,羅什法師的母親捨俗出家,即證初果。師宿植德本,自幼聰明過人,七歲時,其母即令其出家;不但能日誦千偈,而且過目不忘。一日,隨母親進入一佛寺,看見一個大鐵缽,隨手舉起放在自己頭上,忽然心想,自己年紀這麼少,而鐵缽這麼大,怎可以隨手舉起置於頭上呢?即頓感覺鐵缽沉重,不勝負荷,因此,頓悟萬法唯心之理。
九歲,隨毋到罽賓國,依槃頭達多法師,學習小乘佛法。後又從須利耶蘇摩,研習大乘經典。對於大乘佛法,獨有心得,終於成為力弘大乘的學者。再到罽賓國,為槃頭達多說一乘妙理,達多感悟,反禮為師。師拒不敢受,達多言:我是你小乘之師,你是我大乘之師,受禮何妨。
後回龜茲國,弘傳大乘佛法,名震諸國。此時其母已證三果,往天竺國前對師說:若能將大乘佛法,弘傳中國,對彼土眾生,非常有益,可惜對你本身不利。師言:菩薩發心,捨己為人,為弘傳佛法,赴湯踏火,在所不辭;豈可因對於自己不利而退縮?遂立志要來中國弘揚大乘佛法。
前秦符堅,因仰慕師之德學,派遣大將呂光,遠征龜茲國,目的迎師來華。豈料呂光回程時,聞符堅戰死,姚長稱帝,遂於涼卅宣布獨立,自組王朝。姚長死,姚興繼位,出兵討伐呂光之子呂隆,強迎師入長安,禮為國師,請翻譯佛經。本經是在當時奉姚興之命而譯。故譯題是: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奉诏譯。
略釋品題
方便品,是本經二十八品中的第二品。品題名為方便,可作以下七種解釋:
一、從字義解釋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用。即是用一種技術權巧的方法,便利於辦事,謂之方便。在佛教言:用一種權巧的方法,教導眾生,令眾生便利於學習而得益,是名方便。
二、以事理解釋方便:方是方正真實之理,便是種種事相的妙用。非理無以立事,非事無以顯理。佛從親自證得方正真實之理,能示現種種事相的妙用,教導眾生,有顯著的功用,故名方便。
三、以權實解釋方便:佛證知一乘妙法平等無二,是實智;能鑒別一切眾生根性差別,是權智。佛從實智的理體,起權智的妙用,逗機說法,謂之方便。
四、以教乘解釋方便:今日佛在法華會上,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純是教菩薩法,是實教;昔日應眾生的根機,巧說三乘五乘法,教化人天,是方便教。
五、以遠近解釋方便:遠則自從釋尊成佛後,四十九年來,所說的一切經教,皆是作為今日說法華經的前方便。如經言:‘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近則如序品中所說:佛於法華會上,放光現瑞,種種希有之事相,都是為說此經的方便。如經言:‘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顯實相義。’
六、以入門解釋方便:門能通於所通,能通是佛權智所說三乘教法,是進入今日所顯一乘教理的方便,如經言:‘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真實得顯,用在方便;方便是入真實之門,故言方便。
七、以秘妙解釋方便:佛所證的一乘妙法,昔日秘而不宣,反而說種種因緣譬喻,謂之秘;今日開權顯實,明佛性本具,如衣裡明珠,非從外得,謂之妙。如經言:‘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又言:‘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故用秘妙解釋方便,正是本方便品的宗旨。
本品內容無非說明:佛昔日隱實施權的主要原因,以及今日開權顯實之目的。昔日由於眾生根性闇鈍,無法理解佛的甚深智慧,更無法信受佛所證的諸法實相理。故佛以方便力,巧說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差別相,而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今日法華會上,眾生根機成熟,堪受大法,故佛‘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說明諸佛出世的本懷,皆是欲令眾生,悟入佛的知見。是以佛昔日所說,皆為達到‘度盡一切眾,皆令成佛道。’之方便。如經言:‘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因此,佛昔日所說,是假設,是方便,今日所顯,才是親證,才是真實。雖然,但昔日的權巧,不離今日的真實,可謂即權即實,權不離實,故舉手低頭,皆得作佛。如經言:‘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又言:‘乃至童子戲,聚沙成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巳成佛道。’可知凡是有機會聽聞佛法,甚至曾經接觸過佛法的人,都可以憑借佛法不可思議的力量,助長緣因佛性,啟發了因佛性,進而證得個人內在的正因佛性,終於覺悟成佛,才是諸佛出世的真實目的,其余五戒十善,保持人身不失的法門,以及聲聞法,緣覺法,甚至菩薩的漸修漸證,都是佛權巧方便的施設,而佛方便施設的三乘五乘教法,皆可以作為最後進入佛乘的方便,因此,本品以方便立名,名方便品。
解釋經文
一、跡門略開顯動執生疑
自本品開始,至分別功德品的偈頌盡,共十五品半經文,都是本經的正宗分。其中前八品,是跡門正宗分,其余七品半,是本門正宗分。今先釋跡門正宗分中,關於跡門略開三顯一動執生疑。可分八段解釋。
(一)寄言贊諸佛二智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捨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初三句是結集經者,敘述佛將開始說本經時的情況。‘爾時\’,是當文殊、彌勒兩位大士,問答己竟之時。‘世尊\’,是今佛釋迦世尊。釋尊於說本經之前,曾經為諸大菩薩,說大乘無量義經,之後,即入無量義處三昧。佛初入定,是自證諸法實相的如如理;佛今出定,是興慈運悲的如如智。當時釋尊不急不緩,‘從三昧安詳而起\’,不待弟子請問,即‘告捨利弗\’,正是無問自說。因為佛智慧甚深微妙,非大智者,不能信受。又佛意欲破小智以顯大智,故不告訴其他菩薩,而告捨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
諸佛,概括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佛。諸佛智慧,深似巨海不可測,廣如虛空不可量,是贊怫實智。門可以入道,有進趣之功用。今言‘其智慧門\’,是指諸佛證入實智的方便門,亦即是權智。不僅佛之實智不可測量,就是佛的權智,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即使是已經證得二乘聖果的聲聞與辟支佛,亦不能深入佛智,故言:‘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是贊怫權智。
本來,一切眾生無不具足此甚深無量的智慧,可惜自從無明不覺以來,一直迷真逐妄,被種種煩惱妄想,障蔽了此靈明覺照的原始智慧,錯用識心,分別取捨,作諸惡業,由業感果,流轉生死,成為愚癡無智的苦惱眾生。二乘聖人由於修學佛法,斷見思煩惱,證真谛理,得一切智,知諸法空相,但昧於俗谛理,不能入俗利生。權教菩薩,雖然能夠在深達諸法空相的同時,又能分別事物假形象的種種差別相,得道種智,入俗利生,廣作佛事;但智慧淺深不等,證理未圓,二利未竟。唯有諸佛智慧,能深入實相理,徹諸法的底源,達實相的邊際,惑盡,智圓,理極,二利究竟,三覺圓明;又能從體起用,廣設方便,教化眾生。無論是證理的實智,或是教度眾生權智,無不深而且廣,即權即實,權實不二。佛本此權實不二的智慧,照空,雖然同於二乘的一切智,但不落於空,而超越於空;照有,雖然同於菩薩的道種智,但不執著於有,而超越於有。照中,皆見實相理,不落空有,不離空有,雙照雙遮,遮照同時,故能圓證三谛理,得三身,具三德,為世出世間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所以佛的權實二智,既非一般凡夫智力可以測,亦非三乘聖眾可以知。故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此解釋諸佛權實二智的深廣難知。諸佛之所以能夠具足權實二智,微妙難思,皆因昔日行菩薩道時,‘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親聞法要,故實智甚深;又能‘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內行純厚,故實智無量。由於‘勇猛精進\’,自行化他,‘名稱普聞\’,故權智甚廣。結果,何止實智證理究竟,‘成就甚深未曾有\’的一乘妙‘法\’,而且權智對機,言詞巧妙,能夠‘隨宜所說\’種種法門,而其意義與最終目標,誠非一般凡夫與二乘所能信解。以上是贊十方諸佛的實智甚深,權智甚廣,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又如何呢?故下文釋尊隨即介紹自己的歷史故事,顯本門深遠,權實二智,亦莫能測。
(二)寄言贊釋尊二智
捨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
‘吾\’是釋尊自稱,‘成佛\’遠則是指釋尊本門,無量劫前最初成佛;近則指跡門於娑婆世界八相成道。如來壽量品言:‘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又言:‘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成佛是實智,久遠是本門。常在娑婆世界,是從本垂跡;說法教化,是為實施權。釋尊本門成佛後,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固然是從體起用,為實施權。而今跡門,於印度菩提樹下,成佛已來,四十余年,所說:‘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亦是從實施權,運用方便。
因緣,指親因與助緣;譬喻,是引用種種比例,如佛於阿含經,說一切法,皆因緣生,並引用種種譬喻來說明,因緣與譬喻,是十二部經之二。‘廣演言教\’是指佛說其他,本事、本生等十部經。‘無數方便\’,廣則總指佛權智教化,略則約方便(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是入見道位的七方便。其次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藏教菩薩、通教菩薩、及別教菩薩,共七人名七方便。再其次是藏教聲聞、緣覺二人,通教聲聞、緣覺、菩薩三人,再加別教菩薩,與圓教菩薩,共七人,皆是佛權巧施設,是成佛層次上的方便。因為眾生處處執著,故佛說五戒,令離三惡道的執著;說十善法,令離欲界人天的執著;說四谛、十二因緣法,令離見思煩惱的執著;說教菩薩法,令離涅槃的執著;說如來中道教,令離中道法愛的執著;故言:‘令離諸著\’。是贊佛權智,成佛是實智。
所以者何?是說明釋尊能夠具足權實二智的原因。如來,是說佛實智,方便,是說佛權智,知見波羅蜜,是雙舉佛的權實二智。佛證一切種智,是實知,佛眼圓明是實見;佛得道種智,是權知,法眼普照是權見。權知權見是事相差別;實知實見是理性平等,亦即是諸法實相。能盡事理邊際,名波羅蜜,權實知見皆圓滿,是具足,權實二智皆究竟圓滿具足,故能以‘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捨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禅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此是雙結佛權實二智。如來,是顯佛實智證理,非橫非豎,不可以言宣;知見,是顯佛權智,佛權智橫則廣大,豎則深遠。
‘無量\’,是佛道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等四無量心。
‘無礙\’是佛道四無礙辯。佛以一法演說無量法故,名法無礙辯;佛以一義演說無量義故,名義無礙辯;佛以一音演說無量音故,名辭無礙辯;佛於法、於義、於辭皆通達自在,稱機施教,樂說無倦故,名樂說無礙辯。
‘力\’是說佛道的十力。一知是處非處智力:能知一切善處、惡處;善眾生,惡眾生;或可度、不可度等。二知三世業報智力:能知眾生過去、現在、末來所作一切業因,所招果報有障無障等。三知根勝劣智力:是能知眾生善根深淺勝劣的智力。四知諸禅解脫三昧智力:能知眾生所修種種不同的禅定,如八解脫,三三昧,有漏、無漏等。五知種種解智力:能知眾生種種見解,正與不正等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即能知十法界眾生種種境界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能知一切眾生所修一切種種道法所得的道果。例如:眾生修持五戒,奉行十善之道,將至人天乘之果,修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則可得至出世涅槃道之果。八知天眼無礙智力:是佛用天眼觀見眾生,此死彼生,隨善惡業緣,受報好魄丑等。九知宿命無漏智力:是能知眾生宿命及所證無漏涅槃等。十知永斷習氣智力:是能知二乘聖人永斷結感,兼侵習氣等的智力。
‘無所畏\’,是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等四種。
梵語禅那,譯靜慮,即止息忘念,定慧均等。梵語木叉,譯名解脫,即離諸煩惱,心得自在。梵語三昧,譯名正定,是真心體寂,離諸雜亂。從體言三昧,從用名解脫,從相名禅那,名異體同,皆是佛所修的出世間上上禅,揀非世間人所修的四禅八定,亦非權乘所修的淺位禅定,更非如來所說有為解脫或無為解脫,而是‘深入無際\’的首楞嚴王大定,得不可思議的解脫,或是入無量義處三昧,故能深入無有邊際的實相理,成就一切殊勝未曾有之法。‘深入無際\’,是結贊佛實智,甚深難測;‘成就一切未曾有法\’,是結贊佛權智,廣大無量。
(三)絕言贊佛智希有
捨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捨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捨利弗!不須復說。
前是寄用語言,贊歎佛的權實二智,今是絕言再贊。初四句是明絕言贊的理由,次三句顯絕言贊之境,止!捨利弗以下,是解釋絕言之意。
釋尊又告訴‘捨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初二句是重說佛權智;次二句是舉佛佛實智。佛所以能夠分別眾生種種根性的不同,又能善巧方便,應機施教,演說諸法,原因是佛成就權智;佛所以能用真實而又柔軟的言辭,為眾說法,令眾生心開意解,法喜充滿,原因是佛具足實智。前寄言贊佛權實二智,經文是先實後權,是明佛從實施權。今絕言贊佛權實二智,是先權後實,是表示佛欲開權顯實。
‘取要言之\’,佛意是簡約而言。‘無量無邊\’,指佛權巧方便的權智;‘未曾有法\’,是佛所證的實相理,‘佛悉成就\’,是總顯佛的權實二智。實相理體,雖然眾生本具,但九法界眾生,皆未曾悟證,唯佛實智,能證此未曾有法,又能權巧方便,為一切眾生演說,故說:‘佛悉成就\’。
‘止!捨利弗!不須復說。’世間諸法,雖然可以用種種言辭,權巧方便演說,但實相理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非心可思,非口可議,即使佛能權巧演說,但聞法者亦不能了解。若然因不解而不信,而誹謗,則不但沒有利益,反而有害,誠應該停止,不宜復說,故佛說:‘止!捨利弗!不須復說。’
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以下,是解釋何以不須復說的理由。因為‘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佛是無上果人,第一希有難解之法,是無上法。此無上法,非凡情可以測知,非語言文字可以表達,唯有釋迦佛,以及曾經親證此無上法的十方諸佛,始可以究竟盡知此‘諸實相法實相\’理,所以不須復說。
諸法實相,義通前後,通前,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通後,是標佛權實二智。
‘所謂諸法如是相\’以下,是用十如是解釋。
‘諸法\’是指宇宙間可以接觸,可以想像的一切事物,是佛權智所照之境;實相,是宇宙原理,諸法的本體,亦即是眾生的佛性,是佛實智所證之理。宇宙一切事物雖多,不外是十法界四聖六凡依正因果等法。在佛的智慧觀察,十法界眾生,無論是內在的身心,或是賴以生存的外在世界,不管是有情或無情,無不各自具足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等事相,以及如是究竟平等的理性。決定如是,絕對不可以改變的。
如是相:是指世間事物的外貌形相各別而言,例如:人的形相,不同物的形相;植物的形相,又不同動物的形相;物相有長短方圓,大小不一,人相有高矮肥瘦,美丑不同。三善道眾生的長相,美麗端莊;三惡道眾生的長相,丑陋怪異;二乘聖人的形相,清淨無染;佛菩薩的形相,莊嚴無比。十法界聖凡以及諸法的相貌,一定彼此各異,不可混亂,謂之如是相。
如是性:是指人與物內在的特性,人性不同物性,物性有寒冷溫和燥熱不等,人性有善惡無記各別。例如:水以濕為性,火以暖為性,地以堅為性,風以動為性,六道眾生以善惡無記為性,二乘聖人以解脫為性,佛菩薩以智慧慈悲為性,十法界聖凡中,情與無情,皆各有其不同的個性。
如是體:是指人與物的體質。人的體質,不同物的體質,植物的體質,又不同礦物、動物的體質。六道眾生由善惡業力招致色心組合的五蘊體質,不同於聖人由道力熏修而成五分法身的體質,更不同於諸佛菩薩福慧莊嚴,十力具足的體質。當然佛所證的法身,也不同於應身的體質;而且是永遠如是,不可以改變的。
如是力:力是力量,功力。物有物的功力,人有人的力量。例如:水可以解渴,也可以載舟覆舟;火可以照明,也可以燎原;地可以生長萬物,風可以移動一切,房屋可以御寒避暑,五谷可以止饑療餓,這些都是物的功力。至於六道眾生,則以能承受苦樂為力,二乘聖人以斷惑離縛為力,菩薩以菩提心、四攝法為力,佛以智慧、慈悲、弘願為力。力雖有大小強弱不等,但諸法無不各具其力,人力不同物力,聖人之力不同凡夫之力,永遠如此,是無法更改的,謂之如是力。
如是作:作是造作。力是潛在的功能,作是表現的動作。日夜轉移,四季更改,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皆是物的造作;善惡好丑,是六道眾生的造作;戒定慧是二乘聖人的造作;六度萬行,悲智雙運,是菩薩的造作;隨機垂應,八相成道,說法利生,是諸佛的造作。情與無情,若凡若聖,無不各有其一定的造作。
如是因:因是主因,原因。眾生的一切造作,都可以形成一種慣性,作為引生未來生命或苦或樂的主因。如:大地種子,是生長萬物因;人造作善或惡業,是輪回六道生死因;二乘聖人造作無漏善業,是出世涅槃因;菩薩發菩提心,廣修六度萬行,是成就佛果菩提因。所以世出世間一切的一切,無不各有前因。
如是緣:緣是助緣。事必由因之外,還需要有助緣,然後有結果。例如:物以種子為因,以水、土、陽光、人工等為助緣,始可以萌芽、開花、結果。人則以善惡業為因,以父母為助緣,有因無緣,絕對不可能創造新的生命。六道眾生,以善惡業為因,以扳緣於色聲等六塵境界為緣,所以輪回六道,生死不已。二乘聖人作無漏因,加以出世善法為助緣,所以能解脫生死,超出輪回。菩薩以般若為因,以善知識及布施持戒等為助緣,所以能覺悟成佛。諸佛以慈悲願力為因,眾生機感為緣,所以來應生人間,成佛道、度眾生。由於眾生所作之因不同,助緣亦異,結果十法界聖凡苦樂不一。
如是果:果是結果。作如是因,必感如是果,凡夫作有漏因,招致生死果;二乘作無漏因,得涅槃果;菩薩作成佛因,得菩提果;因果不昧,因果相類,謂之如是果。
如是報:報是受報,果與報不同。例如:五谷的種子是因,水土陽光是緣,五谷豐收是果,食用五谷時才是報。又如人立志創業是因,學問知識與親朋的協助是緣,事業成功是果,享受應得的利潤財富才是報。
六道眾生作善惡業是因,取捨六塵境界是緣,輪回生死是果,受苦或受樂是報。二乘作無漏業因,修出世善法是緣,證阿羅漢是果,享受涅槃是報。菩薩廣學般若,上求下化是因,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等是緣,證無上菩提是果,得大涅槃,享受常、樂、我、淨是報。
因緣果報,是世間事物演變的層次,亦是眾生六道升沉的原則;若是有因無緣,是不可能感果受報。十法界有情、無情諸法,雖然各各具足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等事相差別,彼此互異,但究其根源,不出實相平等之理,所謂:‘事有千差,理無二致。’故言:‘如是本末究竟等。\’
天台宗依據此十如是,說法有百界千如。法華玄義言:‘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十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再依據眾生,世界,業界三種相續言,則成三千,故有‘三千性相\’之說。又三千之法,唯是一心,故言:‘一念三千\’。
天台宗又用空假中三觀,解釋十如是。若言諸法皆具足如是性相等十如是,有無量差別相不同,是俗谛理,屬於假觀;若言諸法如是性相等十如是,是一味平等,沒有差別,是顯真谛理,是名空觀;若言諸法性如是,相比是,乃至本末究竟皆如是,非空非有,是顯中道理,名為中觀。以此一心三觀,觀於一境三谛,即俗即真,即事即理,事理圓融,真俗無礙,就是佛的知見。
智者大師,又約十法界,約佛法,約離合,約位等四番解釋十如是。而法華授手卷一之四言:‘直指雲:理應取十法界俗谛理曰相,十界真谛理曰性,十界本具曰體,十界業用曰力,十界功能曰作,十界作成曰因,十界助發曰緣,十界循業發現曰果,十界酬賞不差曰報,森森之法,起於一心,萬境如是,終歸於實際曰末,從因至果,了然不昧,三際平等,十方坐斷曰究竟,以根本智當陽一照,十界全空曰如,以差別智,行布無礙,十界不壞曰是,全俗即真,是事無礙,真俗互融,是理事無礙,真俗雙超,是事事無礙。…’讀者欲想深入研究,可參閱文句、授手等古人的注解。
由於諸法差別之相,不離實相平等之理,即事即理,即真即俗,故真俗互融,事理無礙,唯佛權實二智,能知能解,一切凡聖,皆不可能理解佛的智慧。今日釋尊,欲開權顯實,又恐眾生不能信受,反而謗法,罪招墮落,所以欲言又止。
(四)頌寄言贊佛二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
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及佛諸余法,無能測量者。
佛說法,往往為後來者,或為未了解領會的人,再用偈頌方式,將剛剛所說之理,重復再說一次。以下是重頌前文寄言贊歎佛的權實二智。‘世雄\’是指十方三世一切佛,諸佛的智慧,甚深微妙不可測量,故言:‘世雄不可量\’,是重頌前文‘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亦即是頌佛實智。
‘諸天及世人\’等三句,是重頌長文:‘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因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故‘一切眾生類,無能知佛者。’是重頌諸佛的權智。
‘佛力無所畏\’等四句,是重頌釋尊的權實二智。佛字是長文中‘吾從成佛以來\’,是顯佛實智;‘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是頌佛權智。\‘及佛諸余法’,是頌長文‘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以佛實智甚深,故不可測,佛權智無量無邊故不可量。‘無能測量者\’,即是頌佛權實二智。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
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道場得成果,我已悉知見。
此重頌長文中雙釋雙結之意。初二句重頌長文‘曾親近百千萬億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次二句是頌長文\‘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是頌長文‘知見波羅蜜,皆己具足。’最後二句是頌長文\‘如是知見,廣大深遠。’
道場,有事道場、與理道場。事道場,是佛於菩提樹下,得道之處;理道場,是佛以如如智,契證如如理,理智不二之寂滅埸地。佛於‘道場得成果\’,理智究竟,權實具足,能究盡諸法實相。故言:‘我已悉知見\’。
(五)頌絕言贊佛二智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余眾生類,無有能得解。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初偈是重頌長文十如是。初句頌如是果,如是報;次句頌如是相,如是性;‘種種\’,是頌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等;‘義\’指實相理,是頌如是本末究竟等。
‘是法不可示\’以下,是頌‘止!不須復說’之意。是法指諸佛二智所究盡百界千如等法,此等諸法,即相即性,即事即理,微妙難思,故言:‘言辭相寂滅。\’
‘諸余眾生類\’,是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藏教菩薩,開通教菩薩,別教菩薩等七人,是佛權智所化之機,無法理解佛實智,故言:‘無有能得解\’。最後二句指圓教十信位菩薩。佛的意思是,此諸實難信解之法,不可說示,雖然佛能權巧方便宣說,一般眾生,甚至七方便的學人,亦不能信解,除非是圓教十信位菩薩,得信不退,信力堅固,始可信受無疑。故言:‘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諸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一切漏已盡,住是最後身,
如是諸人等,其力所不堪。
初句指二乘聖人,亦曾經親近供養諸佛,故今生得見佛、聞法、修行、證果,已經斷盡見思煩惱,盡此一報身,即得超越三界,遠離生死的人,其信解智力,亦不堪承受此一乘妙法。此揀二乘人不能知佛智。
假使滿世間,皆如捨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正使滿十方,皆如捨利弗,及余諸弟子,亦滿十方剎。
盡思共度量,亦復不能知。
初偈是揀捨利弗亦不能知佛智。捨利弗是聲聞弟子中,智慧第一者。今佛言:‘假使滿世間\’,所有的人,‘皆如捨利弗\’一樣,智慧第一,共同思惟度量,亦不能測知佛的智慧。次頌半文,是揀所有諸大弟子及聲聞人。如迦葉,目建連等,再加上滿十方佛剎之多的聲聞弟子,盡其所能測量的智力,共同測量佛智,亦不能知。
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身;亦滿十方界,其數如竹林,
斯等共一心,於億無量劫,欲思佛實智,莫能知少分。
辟支佛根性勝於聲聞人,不但能斷正使煩惱,兼侵習氣,三乘聖人中,屬於中乘。前言四果聖人滿十方剎,其數尚少。今言以辟支佛這麼利智的聖人,不僅滿十方世界,而且其數多如竹林,如是眾多利根的緣覺,共同一心,經無量劫如是長的時間,亦不能知佛智的少分。
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了達諸義趣,又能善說法,
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一心以妙智,於恆河沙劫,
鹹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
‘新發意\’即是初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雖然未證法性,仍受業報色身,但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兼他,‘供養無數佛\’,是修福,‘了達諸義趣\’是修慧,‘又能善說法\’是利他,‘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明其數之多,‘一心以妙智\’明其所修中道妙智殊勝。‘於恆河沙劫\’明其時間之久遠。以如是眾多福慧雙修自利利他的菩薩,經如是長遠的時間,共同用其中道妙智,思量測度佛智,亦不能知。
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恆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
此揀不退菩薩亦不能知佛智。不退有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天台宗以別教初住至七住,斷見思惑,永超三界生死,是位不退;自第八住至十回向,破塵沙惑,不失菩薩行,是行不退;初地以上,分斷無明,不失中道,是念不退。
圓教則自初信,至第七信,得位不退;自第八信至第十信,得行不退;初住以上,為念不退。今言三賢位菩薩,‘其數如恆沙\’之多,共同一心思量,求知佛智,‘亦復不能知\’。諸佛證理究竟,智慧微妙,非一般凡小識心分別計度可知,故人由少至多,時由短至長,智由淺至深,位由低至高,但皆未登聖位,未證入法性,故皆不能測知佛智。
又告捨利弗,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此是追頌佛絕言之境。‘無漏\’謂佛五煩惱住淨盡,二死永亡,所得智慧,永不漏失。‘不思議\’,謂佛智即權即實,即實即權,權實不二,微妙難思。又無漏,是明佛能證之智,不思議,是明佛所證之境,是追頌長文中‘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我今已具得\’等三句,是追頌長文‘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六)重頌略開三顯一
捨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
初句誡聽,次句明佛佛道同。‘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是勸信,後二句,正是開權顯實。今佛如此,過去古佛,未來諸佛,何獨不然?既然三世諸佛,皆如是說,是故捨利弗汝等佛弟子,應當於佛所說法,深信不疑。信甚麼?信佛昔日所說三乘、五乘教法,皆是權巧假設,屬於方便教,直至今日所說佛的智慧,才是真實的一乘教。
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
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前明諸佛顯實,今說釋尊開三。其實,顯實必開三,開三必顯實,彼此互明,以顯佛佛道同。‘三乘教\’,是佛昔日權巧方便,為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而假設,是隨他意語,非佛出世之目的。
佛初成道,宣說華嚴大教,此等眾生,如盲似聾,有耳不聞圓頓法,有眼不見捨那身,佛不得不運用方便力,穩實施權。對於耽戀五欲享樂的眾生,說無常、苦、空、無我等法,令其寡欲知足,修心聖道,受持五戒,奉行十善,保持人身不失,或生天界,是人天乘。
對被眾苦逼迫惱害,急求解脫的人,說致苦之因,及滅苦之道;令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對智慧稍高善根深厚的眾生,說諸法緣起性空之理,令截生死流,趣向涅槃岸。使聞法者,因佛言教,了解事物的真相,明白人生的意義,從生死苦海中,提升自己,斷煩惱,出三界,證涅槃,是聲聞與緣覺乘。
當眾弟子,如法修行,超凡入聖,離苦得樂之後,佛又為說方等、般若,彈偏斥小,贊歎大乘,鼓勵弟子,自行化他,自度度人。當小乘聖眾,恥小慕大,願意回小向大時,佛即教以六度四攝等法門,令廣學般若,兼行施、戒、忍、進、禅,轉移小乘人,急求自我解脫的思想,變成‘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一己求安樂’的弘願,實行捨己為人,廣度眾生,利益有情,是名菩薩乘,合前二乘,謂之三乘教。
此三乘教法,的確是眾生自度度人的法寶,亦是修學佛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層次。當佛座下的弟子們,皆依此三乘教修學,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自度度人時,佛今日又於靈山會上,‘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使其明白,佛昔日所說的三乘教法,能令彼等解脫生死苦,斷除煩惱束縛,而證得真空涅槃的教法,並非真實,只是佛方便力,權巧施設而已。
最後二句,其意有二,一是指當初因為眾生處處執著,我及我所有,追求五欲,造諸苦因,枉受苦果,困居三界,不能出離,故佛隱實施權,巧說三乘,引導眾生,令得出三界,解脫生死。其次是指二乘等人,雖然已經出離三界,但又執著涅槃實有,不知進求佛道,故佛今日開權顯實,說三乘教,皆是佛的方便,唯一佛乘,才是真實,以引導小乘眾,令出化城,得入寶所,共證佛道。故言:‘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七)二乘眾動執生疑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阿若憍陳如等千二百人,及發聲聞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稱歎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此文是結集經者,敘述當時法會,四眾弟子,因聞佛開權顯實,開三顯一,謂三乘教法,皆屬方便,不是真實,故心生疑念。因為小乘人,一向執著證得偏空涅槃,已經修學究竟,認為‘所作已辦,梵行已立,此身已盡,不受後有。’自此涅槃寂靜,身心輕安,己經獲得學佛真實的利益。豈料今日世尊!於稱贊諸佛智慧,甚深微妙,及說諸佛所成就未曾有法之後,竟然說昔日的三乘教法,並非真實,而修學證得的涅槃,亦只是權巧方便的施設,是以在會四眾,皆心生疑念。
阿若憍陳如,譯為解本際,是五比丘之一。是最初見佛聞法,得證四果者。佛度五比丘後,再度耶捨長者之子,共五十人。三迦葉兄弟師徒共一千人,捨利弗、目建連師徒共二百人,總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諸經去零存整,言千二百五十人,今再略之,故言:‘千二百人\’。此等聖眾,最初從佛得度,感佛深恩,常侍佛側,凡佛說法,皆在座恭聽。
‘及發聲聞辟支佛心\’是指發心求二乘解脫的小乘人。‘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是在家二眾。當日靈山會上,聚集無數菩薩,聲聞,緣覺,及天龍八部等眾,唯獨二乘聖人,及發心求二乘道的凡夫,聞佛開權顯實,心生疑惑。不知是何因緣,佛今日殷勤稱贊佛的方便。
‘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是疑佛實智;‘有所言說,意趣難知。’是疑佛權智。佛昔日說三乘智慧,共證涅槃原無差別,所不同的,只是習氣盡與不盡而已。例如:聲聞但斷煩惱,辟支佛兼侵習氣等。今日卻稱贊佛智慧,難解難知,非一切聲聞、辟支佛智力所能及,佛意究竟是何所指呢?
‘佛說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是疑自己所證。佛昔日說三法印,四谛,十二因緣等法門,能解脫煩惱生死,我等依之修行,亦皆己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得清淨無為之法,何以今日佛竟然說此皆是方便?,然則何者才是真實?故言:‘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八)捨利弗述疑三請
爾時,捨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殷勤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者四眾鹹皆有疑。唯願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殷勤稱歎甚深微妙難解之法?爾時,捨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是當四眾皆生疑念之時,捨利弗是本經的當機眾,既知大眾心疑,故自己亦示現不解,而提出請問:‘世尊!何因何緣殷勤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第一方便,是權智,‘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是實智。因佛稱贊諸佛權實二智,令四眾生疑,故捨利弗代眾請問原因。捨利弗本門深遠,早已成佛,號金龍陀如來。跡門示現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協助釋尊教化。當釋尊成道不久,在馬勝比丘處,得聞佛法,從佛出家,即證四果,常侍佛左右。往昔曾聞佛說阿含經,方等經,般若經,但從來未聞佛稱贊佛乘,故言:‘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日佛始再三稱贊佛智,難解難知,致使‘四眾鹹皆有疑\’,故我捨利弗‘唯願世尊敷演斯事\’,究竟是何因緣,如是稱贊佛智?是何種法門,如是甚深微妙,難解難知?接著,捨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
禅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
我意難可測,亦無能問者,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
智慧甚微妙,諸佛之所得。
日能照物破暗,譬喻佛的智慧,能破除九法界眾生無明煩惱癡暗。佛往昔不說,直至四十余年後之今日,始‘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禅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是疑問佛的權智,‘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是疑問佛的實智。佛的權實二智,既然是假使滿世間,皆如我捨利弗,盡思共度量,都不能測知,又豈能發問?今佛出定,即‘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的自行權智,以及‘智慧甚微妙\’的自行實智,是‘諸佛之所得。\’究竟目的何在呢?
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今皆墮疑網,佛何故說是?
其求緣覺者,比丘比丘尼,諸天龍鬼神,及乾闼婆等,
相視懷猶豫,瞻仰兩足尊,是事為雲何,願佛為解說。
此頌述三乘四眾生疑。初偈是說聲聞與菩薩生疑,‘其求緣覺者\’以下,是說緣覺、四眾、與八部眾生疑,當佛稱贊自證智慧甚深微妙時,三乘學人,不管是凡是聖,是出家或在家,抑或是天龍八部,皆墮疑網,不知佛意所趣,唯有‘相視懷猶豫,瞻仰兩足尊,是事為雲何?’因此,我捨利弗代眾懇請:‘願佛為解說\’,是事究竟是何因緣?
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
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
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諸天龍神等,其數如恆沙,
求佛諸菩薩,大數有八萬。又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
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
此頌說捨利弗自疑。增一阿含經說:‘智慧無窮,決了諸疑,所謂捨利弗比丘是。’故捨利弗自說:‘於諸聲聞眾,佛說我第一。’在捨利弗言:‘究竟法\’是滅谛,‘所行道\’,是道谛,在佛言:‘究竟法\’是實智,‘所行道\’是權智。捨利弗言:‘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我被稱為智慧第一,尚且心生疑惑,不能明了佛說三乘教法,皆是方便,究竟是證果所得的涅槃非真實呢?抑或是修因所行之道不真實?至於佛所稱贊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是佛果所證的究竟之法?抑或是佛因中所行微妙之道?
因聞佛親口說法而悟道,慧命由是生長,故言:‘佛口所生子\’,急切欲聞,故‘合掌瞻仰待\’,請佛應時實說,故言:‘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不但我捨利弗等小乘四眾,希望佛如實宣說親證微妙之法,就是在會的‘諸天龍神等\’八部眾,以及‘其數如恆沙,求佛’道的\‘諸菩薩’眾,舉其‘大數有八萬\’之多。此外他方‘又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亦承佛威德感召,皆‘合掌以敬心,欲聞’佛說,佛所證福慧‘具足\’的無上佛‘道\’。
爾時,佛告捨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
‘是事\’,指佛所成就佛道微妙之事,亦即是佛的權實二智。二乘四眾,雖然心生疑念,但仍然願意樂聞,可是佛又恐‘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以及智慧不足的二乘,聞此妙法,皆驚疑不已。故再次告捨利弗,‘止!止!不須復說’。
捨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了,聞佛所說,則能敬信。爾時,捨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唯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捨利弗再次懇請佛說:‘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由於其欲聞之情,殷勤急切,故重言:‘唯願說之\’。並解釋其理由,為甚麼一定希望佛說呢?原因是在此法會中,有‘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曾見諸佛。’此中眾生,包括三乘四眾,及天龍八部等眾。此等其數眾多的眾生,過去生中,曾經親近供養無數諸佛,宿植德本,皆是‘諸根猛利,智慧明了,’的利根上智者,若‘聞佛所說\’妙法,必然‘能敬信\’不疑。故捨利弗再次堅決請佛演說。並用偈頌重請:
‘法王無上尊,唯說願勿慮。’王是自在義。諸佛是法中之王,於法自在,故被稱法王。菩薩在二乘之上,等覺菩薩在一切菩薩之上,佛又在等覺菩薩之上,唯獨諸佛,是世出世間所尊敬的大覺聖人,再無能過其上者,故佛被稱為‘法王無上尊\’。捨利弗所以一再懇請佛說的理由,是認為今日集會於靈山會上的‘無量眾\’,必然‘有能敬信者\’。此隱含有眾中也許有不信者在,故佛及捨利弗,故意三止三請,目的無非是令欲聞法者,心益急切,而增上慢人,因此退席,免其因不信而謗法墮落,可見釋尊慈悲,處處為眾生設想。
佛復止捨利弗: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增上慢\’是七之一。個性高舉,態度囂張,不受教導,不思改過,謂之慢;於知識或財力與自己相等的人爭勝,不讓他人,是過慢;對於勝過自己的人,不尊敬,是慢過慢;恃仗自己的財勢,凌辱他人,輕蔑同輩,是我慢;自己的知識學問或財勢,都不及人,反而自我膨脹,氣焰逼人,是卑劣慢;不明是非曲直,不信因果,不敬聖賢,不禮三寶,是邪慢;未得聖人之道,自言已經得,未證聖果,自言已經證,自滿自足,不求上進,是增上慢。佛知靈山會上,無數眾生之中,必有增上慢之人,若說佛智慧,不止是諸天及世人驚疑,而心懷增上慢的人,必然不信,反生毀謗,由於謗佛謗法,勢必墮落無間地獄,無益反而有害,故佛再次停止捨利弗之所請。因為佛認為:‘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同時,‘世尊重說偈言: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意謂佛所證的一乘妙法,離言絕相,微妙難思,非凡夫或小乘人之心量可能測知,凡夫聞之,固然驚疑,而著相聲聞,以及增上慢人,亦不信受,若然興謗,必招墮落,故佛再三止而不說。
爾時,捨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今此會中,如我等比,百千萬億,世世已曾從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長夜安隱,多所饒益。
當佛再三止而不說時,捨利弗再三重白佛言:‘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並說明當時法會大眾,久遠劫前,生生世世,曾從佛學,受佛教化,今若得聞佛宣說妙法,‘必能敬信\’。‘長夜\’譬喻眾生流轉於生死,長期處於無明煩惱的黑暗中。‘安隱\’,譬喻佛說妙法,智光照耀,必令眾生於生死煩惱的長夜中,獲得安隱快樂,不致墮落,反而獲得‘多所饒益\’。
爾時捨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願說第一法,我為佛長子,唯垂分別說。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