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法會因由分第一
善現啟請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無住分第四
如理實見分第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
無得無說分第七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一相無相分第九
莊嚴淨土分第十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譯 文
《金剛般若》這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到佛陀這樣說的:
那時候,佛陀住在捨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眾隨侍左右。
有一天,已到了吃飯的時候了。佛陀穿上袈裟,拿著飯缽,帶領著弟子們走進捨衛城去乞食。不分貧富不分貴賤,挨家挨戶地托缽,乞食後,回到給孤獨園中。吃過飯後,佛陀將衣、缽收拾好,洗淨了雙足,鋪好座位便盤腿靜坐。
注釋
本分是敘述此經啟建緣由,只園法會由此揭開序幕。發起這個法會的主因,是如來 在穿衣吃飯處,顯示般若的妙趣,以宣說此經,令眾生都能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間,去體會般若的生活。
這次法會的因由已具備了六種成就:一、大眾對佛法的信心已建立──信成就;二、大眾都已具備聽聞佛法的資糧──聞成就;三、講說的時機也最為確當──時成就;四、講經的處所是非常的適合──處成就;五、說法主佛陀正歡喜宣講──主成就;六、聽眾都全部集合到齊──眾成就。
如是我聞:經典之開頭語。佛陀於入滅之際,曾對多聞第一的阿難闡述其一生所說經藏,須於卷首加上“如是我聞”一語,以與外道之經典區別。“如是”,系指經中所敘述佛陀之言行舉止;“我聞”,則指經編集者阿難自言聽聞於佛陀的言行。
如是我聞:
經典之開頭語。佛陀於入滅之際,曾對多聞第一的阿難闡述其一生所說經藏,須於卷首加上“如是我聞”一語,以與外道之經典區別。“如是”,系指經中所敘述佛陀之言行舉止;“我聞”,則指經編集者阿難自言聽聞於佛陀的言行。
捨衛國:
本為北憍薩羅國之都城名,為別於南憍薩羅國,故以都城代稱。又以此城多出名人,多產勝物,故稱聞物國。
只樹給孤獨園:
指只陀太子布施樹林,給孤獨長者布施黃金買園,共立精捨請佛陀及比丘僧眾在此辦道修行。 比丘:
乃五眾之一,七眾之一。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比丘有三義:一、乞士,上乞諸佛之法,以養慧命;下乞眾生之食,以滋色身。二、破惡,出家能破煩惱惡法。三、怖魔,出家趣向光明正道,能令邪魔怖畏。
千二百五十人:
即常追隨在佛陀左右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他們分別是:佛陀度三迦葉,即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及其隨眾等一千人;又度捨利弗、目犍連等二百人;更度耶捨長者之子共五十人,計有一千二百五十人。這些人最初修持外道法門,但徒勞無功,不能解脫,直到遇見佛陀,才證得聖果。為了報答佛恩,便發願常相隨侍佛陀左右,幫忙佛陀弘法利生,也是佛門中所謂的“常隨眾”。
世尊:
如來十號之一。即為世間所尊重者,亦指世界中之最尊貴者。如來的十號,即一、如來,如如不動,而來人間度化眾生;二、應供,智德圓滿,應受人天供養;三、正遍知,正確遍知諸法之理;四、明行足,神通廣大;五、善逝,猶言“好去”,即入無余涅槃,所謂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六、世間解,一切有情、非有情事相無不了解;七、無上士,在一切眾生中,佛為至上,再沒有比他更高的;八、調御丈夫,善於教化、調順眾生;九、天人師,人、天的導師;十、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乞食:
又作分衛、托缽、行乞等。系十二頭陀行之一。其原始意義有二,即一、自利,為杜絕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為福利世人,予眾生種植福田的機會。
次第乞:
指佛心平等,不擇貧富,不揀淨穢,不受別請,挨戶次第依序行乞。托缽不超過七家,以乞滿一缽為准。若乞不滿缽,亦須歸去,不可超過規定的時間。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谛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譯 文
這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站起來,偏袒著右肩,以右膝跪地,雙手合拿,虔誠恭敬地向佛陀問道:「世間希有的佛陀!佛陀善於愛護顧念諸菩薩,善於教導付囑諸菩薩。佛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已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如何才能安住?如何才能降伏妄心?」
佛陀嘉許說:「很好!很好!須菩提!正如你所說,佛陀善於愛護顧念諸菩薩,善於教導付囑諸菩薩。你們現在細心靜聽,我為你們解說,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妄想心,善男子、善女人,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應該如下所說,如此去安住菩提心,不令忘失;如此去降伏妄想心,令它不再生起。」
「是的,佛陀!我們大家都樂意聽聞。」
注釋
本分是敘述般若本體的妙用,原是不假他求,只在平常生活裡面,弟子跟隨在佛陀身邊數十年,一向不知佛陀的動靜去來,穿衣吃飯處,所含的般若妙趣,只道與眾生一般。解空第一的須菩提,是今般若會上的當機者,慧眼識破佛陀在生活中所含的般若妙趣,乃代表大眾,恭請佛陀說法。從須菩提所發問的“如何使菩提心常住不退”、“如何降伏妄念之心”,掘開了金剛般若的法源,使一切世間無量的眾生,同沾佛法的甘露,得大解脫。
長老:
指出家僧眾中,受戒年歲久、所證果位高、有智慧威德修行者之尊稱。
須菩提:
捨衛國鸠羅長者之子,是佛十大弟子中之最善解空理,被譽為解空第一。他初生之時,家中所有的財寶,都忽然不見。即請相師回來卜卦。相師說:「這是一個很可喜的事,貴子初生,室中財寶一切皆空,象征其為解空第一人,故取名‘空生’;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將來是不會為世間上名聞利養所束縛,亦名‘善吉’。”傳說他是青龍陀佛,倒駕慈航,為輔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而示現於娑婆世界。
偏袒右肩:
印度人所著衣物,系遍覆全身,到禮佛時才袒露右肩,一方面表示敬意,一方面表示須菩提有意示現權教,所以有隨後“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的發問。
右膝著地:
右是正道,左為邪道,顯示勸請正法去邪從實,應依謙卑之禮。膝象征般若智,地象征實相;右膝著地,正表示般若與實相互相應合。
合掌:
表示恭敬之意。有合權實之掌,而應中道之行的意思。雙掌合一,以表方便權巧與實相究竟是一而不二,大小乘皆可融通。又十指表十法界;合十,表合十法界存於一心之中──事理一如,權實圓融。
希有:
贊佛之辭。有四種含意:一、時希有,指講此經之時,眾緣成熟,機會難遇;二、處希有,講此經的地方,甚為難得;三、德希有,佛陀三覺圓,萬德具,能在此說法,實是希有;四、事希有,另一方面,須菩提自己能向此穿衣吃飯處,討得個中消息,也是從來不知,今日方悟,真可說是希有。
菩薩:
音譯菩提薩埵。華語舊譯為“覺有情”,新譯為“大道心眾生”。指唯有大覺悟的眾生能發無量大願,上求無上菩提,下而利益眾生;修諸波羅蜜行,將來要入佛果位。眾生多有情欲,而不能覺醒,唯菩薩在眾生之中,自能覺悟而不染,又能化導眾生而令覺之。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華語無上正等正覺。即指真心而言,此心包含太虛,至高無上,故雲無上;由上自諸佛,下至蠢動含識,此心依正平等,故雲正等;其覺圓明普照,無偏無虧,故雲正覺。大乘菩薩行之全部內容,即在成就此種覺悟。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盤*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譯 文
佛陀告訴須菩提,諸位菩薩摩诃薩,應當如此降伏妄心;對所有一切眾生,不同生命形態的卵生、濕生、化生;有色身、無色身;有心思想念的、無心思想念的、不是有想不是無想的眾生等,都要使他們進入無余涅盤的境界,了斷一切苦報、煩惱,渡過生死苦海,到達不生不死之地。如此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其實並不見有一個眾生為我所度。
這是什麼緣故?須菩提!若菩薩妄執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對待別分,以為有個我能化度眾生,又見有所謂的眾生為我所度,這樣就不能稱為菩薩了。
注釋
本分是大乘的心要,佛陀回答須菩提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要發四心:一、廣大心 ,不揀擇優劣親疏,一切眾生皆度;二、最勝心,使眾生皆斷除煩惱,了生脫死,而入無余涅槃;三、無對待心,視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四、無顛倒心,沒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之分別計較。又菩薩若能用般若妙智,照了性空本無四相,名降伏其心,否則非菩薩。
菩薩摩诃薩:
即大菩薩。必須具備七個條件:一、具大根,二、有大智,三、信大法,四、解大理,五、修大行,六、經大時,七、證大果。
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即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產生之四種類別。一、卵生,由卵殼出生者,如蛇、鳥、雞、鴨等;二、胎生,從母胎而出生者,如人、牛、馬、羊等;三、濕生,即由糞聚、注道、腐肉、叢草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生者,如蚊、蚋、蛆,以至於水中極細蟲等;(四)化生,無所托而忽有者,如諸天、地獄、中陰。
有色、無色:
從有沒有物質形體來說,眾生可分為:一、有色,即有物質形體的眾生,也包括欲界六道眾生及色界四禅天;二、無色,沒有男女之欲與物質形體者,如無色界的四空天。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系依情識之有無,而將眾生所居分為此三類。一、有想,即於空無邊處起空想,於識無邊處起識想之意;二、無想,即於無所有處離少想之意;三、非有想非無想,則為有頂所攝。此系將三種有情眾生,配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有頂等無色界之四處。
無余涅槃:
涅槃,譯為滅度、寂滅等。可分為四種:一、自性清淨涅槃,指人人本具的佛性,恆常清淨而不染;二、有余依涅槃,小乘聖者,雖已證入涅槃,不受後有,但仍有酬報過去世業因的身心存在,名有余依涅槃;三、無余依涅槃,比有余依涅槃更進一步,連酬報過去世業因的身心皆已灰滅,到達不生不死的境界;四、無住處涅槃,大乘菩薩以智慧力斷除煩惱障、所知障,不住生死,但菩薩悲願無盡,常於娑婆世界中救度眾生,名無住處涅槃。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我相,執著我為能度者,為真實的個體存在;人相,執著彼為我所度者,以他人為和我對立之存在;眾生相,所度既非一人,各各善根又不一致,於是處處分別之,如階級、種族等分別,即是執著眾生相;壽者相,執著我、人、眾生等諸事物為真實不虛、持續不壞,可以傳之長久。這四相實際上都是由一個“我相”所開展出來,所以,佛教特別注重破除“我執”。
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否?」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譯 文
「再者,菩薩了知一切諸法其性本空,為因緣聚滅會合,所以於世間所有的萬事萬物,都應無所執著,以此無住法中,修行布施,利益眾生。也就是六根清淨,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而去行布施。
這是什麼緣故?若菩薩修行無相布施,沒有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當然布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福德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你認為東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得到嗎?」
「不可思量的,佛陀!」
「須菩提!那麼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的虛空,可以思量得到嗎?」
「不可思量的,佛陀!」
「須菩提!菩薩因體悟三輪體空,不執著事相而行布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十方虛空一樣,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只要依著我的教法修行,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於清淨的菩提本心。」
注釋
本分在敘述“妙行無住”,就是說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有住即是住相,就是對諸法產生虛妄分別;若不住相,就不為妄境所動;不為妄境所動,則不生不滅,清淨本然之體迥然獨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正的奧妙之行。不著相布施,也就是菩薩在行布施時,了達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物三輪體空,即無能施之心,不分別受施之人,不見有施之物,當然布施後不存求報的念頭。能不著相布施,因施與性空契理,性空無量無邊施福亦無量無邊。
布施:
布,普也;施,捨也。菩薩修六度萬行,以“布施”,一義,即可收攝其他五度:一、財施,即是六度中之布施度,施以物資他生也,小至一錢一物,大至國城妻子。二、無畏施,可攝“持戒、忍辱”二度。無畏之故,任何惡魔不能破他的戒體;無畏之故,一切凌辱皆能忍受;無畏之故,能精進勇猛地修行正法。三、法施,可攝“精進、禅定、般若”三度。又佛因地修行,於諸善業精進不懈;說法之前,必先入禅定,以般若智慧觀察聽法大眾之根性,然後應機說法。
色聲香味觸法:
即六塵。又名六處、六境。一、色,如黑白方圓等,為眼根所對、眼識所緣的境;二、聲,一切聲、音、樂,為耳根所對、耳識所緣的境;三、香,一切物品乃至男女身體所有之氣息,為鼻根所對、鼻識所緣的境;四、味,飲食馔肴美味和辛辣等味,為舌根所對、舌識所緣的境;五、觸,冷暖寒熱及硬軟細滑等感覺,為身根所對、身識所緣的境;六、法,即是識心所想及的心法,為意根所對、意識所緣的境,如回憶往事或憧憬未來。
虛空:
有周遍、不動、無盡、永恆等四義。
四維:
即是東南、西南、東北、西北。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譯 文
「須菩提!你認為可以從身相見到佛陀嗎?」
「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從身相見到佛陀。為什麼?因為佛陀所說的身相,指的是色身。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是因緣生滅,虛妄不實的,並非真實永存之身。佛陀的真實法身,等如虛空,無所不在。但是法身無相,凡眼是無法親見,只有明了五蘊假合的幻相,才能親到佛陀不生不滅的法身。」
佛陀告訴須菩提說:「不僅佛身如此,凡是世間所有諸相,都是生滅遷流的相,虛妄不實的。若能了達世間虛妄的本質,就能見到佛陀的法身了。」
注釋
本分在敘述,若能了達凡是所有一切造作遷流變化的種種相,都是因緣生法,因緣會遇而生,因緣離散而滅,如幻如化,虛妄不實,求其實了不可得,那麼當體即契無相之理,就可見到無相的法身如來。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譯 文
須菩須又問道:「佛陀!後世的許多眾生,聽聞您今日所說的微妙言說、章句,能不能因此而生實信之心?」
佛陀回答須菩提說:「不要這樣懷疑;在我滅度後的第五個五百年,若有持守戒律、廣修福德的人,能從這些言說章句,體悟無住的實相般若妙義,而生出難得的真實信心。應當知道這些人,不止曾經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植諸善根,其實他們已於多生劫來,奉事諸佛,種諸善根,現世聞說大乘無住的般若真理,乃至只是一念之間生起清淨信心的人,須菩提!如來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的,這些善根眾生,是會得到無限福德的。
「這是什麼道理呢?是因為這些善根眾生,不再妄執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對待分別,不會執著有為的生滅法相,也不會執著無為的空寂法相。也沒有不是諸法的執相。如此則心無所住,而修無相之行,故獲功德廣大。
「這是什麼緣故呢?如果眾生一念心,於相上有所取著,則會落於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對待分別中。同樣地,若眾生執著種種法相,即於我、人等四相有所取著。若又執著無法相,則同樣地也會落於我、人等四相的對待分別中。「因為取法則滯於有,以為有實有的生滅法相可離;取非法則泥於空,以為又有空寂的非法相可證得,不能與空理相契,所以法相與非法相都不該執取。
因此,如來常說:「你們諸位比丘應當知曉,我所說的佛法,就如同那渡人到岸的舟楫,到達彼岸之後,即應棄舟登岸,不可背負不捨。所以,未悟道時,須依法修持,悟道後就不該執著於法,至於那偏執於非法的妄心,更是應當捨去。」
注釋
本分在敘述,顯真空第一谛,說因修要無住,果證要無得,方為無依無得的實相般若。這種甚深妙法自然不易令人生起實信;謂實信者,是必須由智慧了達無所得法,修無所得行,證無所得果,然後才圓滿了徹第一谛,所以是希有難得的。
言說章句:
專指“修行要無修,證悟要無證,布施要無相,度生要無我”的真理。
信:
必須具備信實、信德、信能三條件。
後五百歲:
《大集經》中雲,有五個五百歲。此“後五百歲”,即指第五個“五百歲”。從佛陀涅槃之後算起:第一個五百年,特征是“解脫堅固”,即是證悟解脫的人多;第二個五百年,特征是“禅定堅固”,即是認真修行的人多;第三個五百年,特征是“多聞堅固”,多聞的人多,真修真學的人少;第四個五百年,特征是“塔寺堅固”,即是塔寺很多;第五個五百年,特征是“斗诤堅固”,即是是非紛诤非常多。
第一與第二個五百年合起來是“正法時期”,一千年;第三與第四個五百年合起來是“像法時期”,一千年;第五個五百年又叫“末法初期”,也就是我們二十世紀所處的時期,距佛涅槃有二千年,是屬於“末法時期”一萬年中的最初五百年。
持戒修福:
持戒是持守戒律,修福則指布施功德。一般說來,在家眾以布施修福為主。佛教制定戒律,消極的意義在防非止惡,積極的意義則在自度度人,成就菩提道業。
善根:
“根”,有生長之義。善根即是可生眾善之根。若依相宗而言,無“貪、瞋、癡”三毒,即為善根。若依本經,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是萬善之根。
淨信:
即是“不起有為見,不作無為解,真俗一切捐,聖凡悉平等”,相信自身中有本來的佛性,沒有染污,與諸佛是平等無二的。
法相、非法相:
“法相”,通常指執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諸法為實有,是一種“有病”;“非法相”,指執著諸法皆空,是一種“空病”。但在此處“法相”則專指執著般若波羅蜜法為實有不變的有為法,也是屬於一種“有病”;“非法相”專指外道執著諸法皆無、涅槃亦無的“斷滅空見”。
筏喻:
筏是用竹子或木頭作成的小舟,以比喻佛法能將吾人從生死的此岸渡至涅槃彼岸。佛經中常以“筏喻法”來說明修道者對於佛所說的一切方便法門,只可視為渡筏,一登彼岸,即應放下,不應再拘泥執著。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譯 文
「須菩提!你認為如來已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嗎?如來有所說法嗎?」
須菩提回答說:「就我所了解佛陀說法的義理,是沒有一定的法可以叫做無上正等正覺,也沒有固定的法,為如來所說。什麼緣故呢?因為如來所說的法,都是為了眾生修行及開悟眾生而假設的方便之法,不可以執取,般若的實相,是無法以語言诠釋的,執著實有的菩提可得,也不可執著沒有菩提正覺,落於有和空,都是錯誤的。
「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沒有一定的法名為菩提,一切賢聖,也都是依寂滅的無為法而修,因證悟的深淺不同,才產生有三賢十聖等階位的差別。
注釋
本分說明,凡夫之見,以為物可得,法可說,這均是一種執著。又有人以為法不可說得,但可以心得,這亦是一種無形的執著。即所謂的“所知障”、“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薩。今雲“無得”,就是要破事、理二障;“無說”,是要破語言文字之障。若能得“無得”之得,才是真得;說“無說”之說,才是真說,以還現本來的清淨自性。
賢聖:
有大乘、小乘之分。大乘的“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薩,只斷見思惑,尚有塵沙無明在,但稱三賢;“十地”菩薩,才謂之十聖。小乘以“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煖、頂、忍、世第一”共為七賢位,以聲聞四果為聖位。
無為法:
與“有為法”相對。非修造作為,非生滅變化,故名“無為”,即是非空非有之本來自性清淨心。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譯 文
「須菩提!譬若有人用盛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去布施結緣,你認為這人所獲得的福德果報,多不多呢?」
須菩提回答道:「很多,佛陀!為什麼?因為七寶布施,所獲得的是世間有相的福德,所以佛陀說福德多;如果從性上說,沒有所謂福德的名稱,哪裡有多和少可說呢?佛陀不過是隨順世俗,說七寶的布施,所獲的福德是很多。」
「如果又有一人,能夠信受奉持此部經,即使短至受持其中四句偈等,又能夠為他人解說,那麼,他所得的福德果報更要勝過布施七寶的人。什麼緣故呢?須菩提!因為十方一切諸佛,都從此經出生,此般若法為諸佛之母;又一切無上正等正覺法,亦從此經出生,此經又為諸法之母。因此,如果沒有此經,也就沒有十方一切諸佛,以及成佛的無上正等正覺法。
「須菩提!所謂的佛法,不過依俗谛而立的假名,並非就是真實的佛法,因為眾生有凡聖迷悟的分別執著,佛陀為了開悟眾生,不得不方便言說。若以法性畢竟空而言,求諸佛的名字稱尚不可得,還有什麼叫做成佛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呢?」
注釋
本分敘述般若智慧,是三世諸佛之母,能出生諸佛,亦是一切佛法的根源,再明白地說:因諸佛由般若智,證真如之理,亦即先以般若為師,故說諸佛從此經生;又諸佛所證真如之理,起般若方便智,為眾生說法,此經又為諸法之師,所以說,諸法從此經出。
三千大千世界:
系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觀。謂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稱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風輪,其間包括日、月、須彌山、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為集,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集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集成一個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所集成,故稱三千大千世界。又於佛典之宇宙觀中,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領域,故又稱一佛國。
七寶:
指七種珍貴的財寶。即金、銀、琉璃、琥珀、砗磲、瑪瑙、珊瑚。
受持:
指對於經中的義理,能夠了解而謹記於心,叫做“受”;了解之後,能念念不忘,並且實踐於日常生活中,就叫“持”。
經中所提出的四句偈有多種說法,究竟是哪四句,古來議論很多。總之,這四句偈,不必太刻意去分別是哪四句,泛指經文中任何最小最短的偈子。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诤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譯 文
「須菩提!你認為須陀洹會生起這樣的心念?『我已證得須陀洹果!』」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佛陀!為什麼呢?須陀洹的意思是入聖流,而事實上是無所入的,不執著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相,因為心中沒有取捨的妄念,不隨六塵流轉,所以,才叫作須陀洹。」
「須菩提!你認為斯陀含會有那樣的念頭嗎?『我已證得斯陀含果!』」
「不會的,佛陀!什麼緣故呢?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來,已證初果,要再一往天再上,再一來人間,斷除欲界思惑。而事實上,他對於五欲六塵已不起貪愛了,應是體順無為真如之理,在這無為真如之理上,那有往來之相呢?因為他已無往來之相,所以才叫做斯陀含。」
「須菩提!你認為阿那含能有這樣的心念嗎?『我已得阿那含果?』」
「不會的,佛陀!為什麼?阿那含的意思是不來,二果斯陀含,斷除了欲界思惑以後,就永久居住於色界的四禅天,享受天上的福樂,不再來人間,所以才名為不來。所以心中已沒有來不來的分別。因此,才稱為阿那含。若他尚有證果之念,便是著了不來之相,就不可以稱為阿那含。」
「須菩提!阿羅漢能起一種念頭?『我已證得阿羅漢果!』」
「不會的,佛陀!怎麼說呢?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法叫做阿羅漢。所謂的阿羅漢是徹悟我、法二空,不再隨妄境動念,只是寂然如如,才為此立一假名。佛陀!如果阿羅漢起了我得阿羅漢的念頭,那麼,就是有了我、人、眾生、壽者等法相對待分別,就不可以稱為阿羅漢。
「佛陀!您說我已證得無诤三昧,是人中第一,亦為羅漢中第一離欲的阿羅漢。但我並沒有執著我是離欲羅漢的念頭。佛陀!如果我有得阿羅漢道的念頭,佛陀就不會稱我為阿羅漢,那麼,佛陀也不會贊歎我是歡喜修阿蘭那行。因為須菩提並不存有修行的心相,妄念不生,所以才稱為是歡喜修阿蘭那行的。」
注釋
本文敘述所謂“般若實相”,非有相非無相,非一非異相,離一切相,即是實相。佛陀藉聲聞四果為喻,破除有惑可斷,有果可證的妄念。
須陀洹:
華語“入流”,聲聞四果中之初果。有三種義:一、入流,謂初入聖流也;二、逆流,謂逆生死之暴流也;三、預流,謂得預聖人之流也。此位須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方證得之,當未斷盡時皆為向,已斷盡為果。
斯陀含:
華語“一往來”。聲聞第二果。謂其當於欲界的天上、人間,各受生一次也。此位除斷盡三界見惑外,須更斷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證得之。當斷一至五品時,皆為向,已斷盡第六品為果;又名“薄YIN怒癡”。
阿那含:
華語“不來”或“不還”,聲聞第三果。謂不再來,或不再還於欲界也。此位須斷盡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證得之。當斷第七、八品思惑時皆為向,已斷盡第九品為果。
阿羅漢:
華語“無學”,聲聞第四果。謂斷盡三界煩惱,究竟真理無法可學。含有三義:一、殺賊,殺盡煩惱賊也;二、應供,謂道高德重,為世福田,堪受人天供養;三、不生,謂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也。
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並色界、無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方證得之。當未斷盡時為向,已斷盡則具六神通,入無學位(前三果皆為有學位)尚須進趣修學也,所事已辦(即斷見、思惑之事已辦),不受後有(未來的果報或後世的心身,曰後有),稱為阿羅漢道。
前三果,都叫作“果”,為什麼到阿羅漢,不稱為“果”而稱作“道”?因為前面三果羅漢還有學位;就是還要修學,還未達到最高境界。而無學位的第四果阿羅漢,已證到般若、無為的真理。他這個“道”已與“覺道”、“佛道”相近了,所以不用“果”來說。
無诤三昧:
梵文Araņa,音譯阿蘭那,華語“無诤”。梵語Samãdhih,音譯三昧,華語“正定”,就是入了禅定之意。“無诤三昧”,就是無我人、彼此高下、聖凡之分,一相平等。連真空亦無住,若有住者,即有對待,便生诤論,長系生死矣。
第一離欲阿羅漢:
此專指須菩提尊者,因為須菩提是發願修“無诤三昧”的羅漢,為人中第一,亦為阿羅漢中第一,故稱第一離欲阿羅漢。
樂阿蘭那行者:
樂於在山林中寂居靜修的人。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譯 文
佛陀再問須菩提:「你認為如何?佛陀以前在然燈佛時,有沒有得到什麼成佛的妙法?」
「沒有的,佛陀!因為諸法實相,本來清淨具足,沒有什麼可說,也沒有什麼可得的成佛妙法。如果有所得的心,就無法和真如實相相契合。」
佛陀颔首微笑,因為須菩提已領悟了真空無相法的真谛。於是,佛陀接著問道: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菩薩有沒有莊嚴佛土呢?」
「沒有的,佛陀!為什麼呢?菩薩莊嚴佛土,只是權設方便,度化眾生,若存有莊嚴清淨佛土的心念,便是著相執法,就不是清淨心。著相的莊嚴佛土,便落入世間的有漏福德,即非真正莊嚴佛土。莊嚴二字,只是為了度化眾生,權立一個名相而已。」
「所以,須菩提!諸位大菩薩都應該像這樣生起清淨心,不應該對眼識所見的種種色相生起迷戀、執著,也不應該執迷於聲香味觸法等塵境,應該心無所住,令清淨自心顯露。
「須菩提!譬如有一個人,他的身體像須彌山王那樣高大,你認為如何?他這個身體大不大?」
須菩提回答道:「很大的,佛陀!為什麼呢?佛陀所說的不是無相的法身,是指有形色、大小的色身,因此稱這身體為大。如果以法身而言,是不可丈量,當然不是世間大小分別所能涵蓋的。」
注釋
第九分言四果無可得,此分則雲聖果亦無可得;若是有得,皆是住相。凡夫總以為,四果既無所得,為何有四果之名?聖果若無所得,又何以有聖果的名稱?這都是犯了住相的毛病。要知道,聖賢的名稱,都是假名、有為法。所以,般若即要處處破這些有執,唯恐凡夫貪愛有為法,被假名所蒙蔽。所謂“莊嚴淨土”,並非就是凡夫眼中所見的色相莊嚴,而是指那無形無相的法性莊嚴。
然燈佛:
即是授記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本師。佛陀在因地修行,以七朵青蓮花供養然燈佛;然燈佛便以神通力變一方土為泥瀾地,儒童解鹿皮衣覆泥,並以發布地,請佛蹈其身而過,並發願當於未來世作佛,願佛授記。然燈佛蹈其身而過,為之授記曰:“過後九十一劫,等你修滿三阿僧只時,你應當作佛,號釋迦牟尼。”
莊嚴佛土:
莊嚴者,莊盛嚴飾也。菩薩於因地修行六度萬行功德,並以之回向,莊嚴成時之依報國土,謂之莊嚴佛土。
清淨心:
即是人人本具的自性清淨心;不生不滅,清淨不染,遠離客塵煩惱,不住法、非法,超越能所對待、有無分別的本心。
須彌山王:
即是須彌山,華語妙高山,此山四寶所成,高出眾山之上,故稱山王。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譯 文
「須菩提!像恆河中所有沙數,每一粒沙又成一恆河,這麼多的恆河沙數,你認為算不算多呢?」
須菩提回答:「太多了,佛陀!如果以一粒沙表示一個恆河,恆河尚且無法計數,何況是恆河裡的沙數呢?」
「須菩提!我現在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拿了七寶積滿恆河沙數那樣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來布施,他們所獲得的福德多不多呢?」
須菩提回答:「非常多,佛陀!」
佛陀進一步告訴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對這部《金剛經》能夠信受奉持,甚至只是受持四句偈等,能夠將經義向他人解說,使別人也對這部經生起無限信仰之心。那麼,這個法施的福德勝過七寶布施的福德。
注釋
所謂的“福德”,有兩種:一是有為的福德,一是無為的福德。有為的福德,是有限量的,多作善事即多增福德,少作善事即少增福德,所謂種如是因,即得如是果。無為福德,並不一定要有何造作,乃是本性自具,不假修證,是稱量法界,周遍虛空。用財寶布施,所獲得的,就是有為的福德,受持本經,體悟般若無住真理,就是無為的福德。本分要說明的,就是無為福德勝過有為福德的道理,故曰“無為福勝”。
恆河:
為印度五大河之一。發源於西藏的雪山(喜馬拉雅山),向東南流,注入孟加拉灣。其源高且遠,其河寬且長,河中的沙,因細故多,為閻浮提諸河所不及,又為大家所悉知悉見,所以佛說法時,常以譬喻極多之數。
在前面經文中,佛陀用“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第八分),此處用“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來與四句偈的法布施相較,都比不上持經信受的功德來得無邊無量。因為一個是財布施,一個是法布施。財布施是有為法,因此,它的布施是有限的,所以所得的功德也就有限。法布施是無為法,可以有無限的布施,所以功德也就無量無邊。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譯 文
其次,須菩提!不論什麼人,什麼處所,只要是解說這部《金剛經》,甚至只是經中的四句偈而已,這個說經的地方,一切世間,所有的天、人、阿修羅等,都應該前來護持、恭敬恭養,就如同供養佛的塔廟一樣,更何況有人能盡他自己的所能,對這部經義信受奉行、讀誦受持。須菩提!你們應當知道,這樣的人已成就了最上第一希有的妙法。這部經典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住處,應當恭敬恭養。並且應尊重佛陀的一切弟子,因為有佛陀的地方,必定有聖賢弟子大眾隨侍左右。」
注釋
正教者,如來說般若時的教法也。第十一分說明無為福德更勝於有為福德,現在更進一步,說明寶物布施的福德,不如持經的福德,並推崇對持經的尊重。因為般若甚深微妙法,是三世諸佛之母,所以,經典所在之處,即應恭敬尊重,有如佛在。
世間:
總括三界六道之眾生,名為世間。
天:
天有二十八重,分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六天,皆有飲食男女之欲;色界十八天,多習禅定,無男女之欲,尚有色身;無色界四天(或名四空天),禅功更深,色身已無。
阿修羅:
義為“不端正”,言其容貌丑陋也。又譯為“非天”,言其福報似天,而無天之德也。約略言之,其前生不破戒,能修布施,但不能斷除瞋心、我慢、惡念,故福似天,而德不如。生性好斗,常與帝釋戰;國中男丑女美,宮殿在須彌山北之大海下。
供養:
供給資養之義,即以飲食、衣服等物供給佛法僧三寶,及父母、師長、亡者之資養也。
塔廟:
奉安佛物或經文,又為標幟死者、生存者之德,埋捨利、牙、發等,以金石土木築造,供人瞻仰的築物。
弟子:
譯曰“所教”,即弟子也,就師而受教者也。自佛教言,則聲聞、菩薩統統是弟子,但以聲聞人之行儀,最親順於佛,故特稱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譯 文
這時候,須菩提請示佛陀說道:“佛陀!這部經應當如何稱呼呢?我們應當如何信受奉持?”
佛陀告訴須菩提:“這部經的名字就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真如法性如金剛之堅固猛利,不為物所摧毀,以此名稱,你應當奉持。為什麼呢?須菩提!佛陀所說的般若波羅蜜,為令眾生迷途知返,離苦得樂,因此立此假名,隨應眾生機緣說法,其實並非有般若可以取著。只因為法本無說,心亦無名。」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如來有所說法嗎?」
須菩提回答道:「佛陀!如來無所說法。」
「須菩提!你以為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塵,算不算多呢?」
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多,佛陀!」
「須菩提!這些微塵,畢竟也只是因緣聚合的假相,所以如來說這些微塵,不是具有真實體的微塵,只是假名叫做微塵而已。如來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也是緣成則聚,緣盡則滅,空無自性,不是真實不變的,只是假名為世界而已。」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可不可以從三十二相上見到如來呢?」
「不可以的,佛陀!不可以從三十二相上見如來的真實面目。為什麼呢?如來所說的三十二相。應身為度化眾生而出現的因緣假相。所以,不是如來真實的法身理體,只是假名為三十二相而已。」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恆河沙數的身命來布施;又有人只從這部經典信受奉持,甚至只是經中的四句偈而已,並且為他人解說,使其明了自性,他所得的福德遠勝過用身命布施的人。」
注釋
法者,般若之妙法也。就是依般若之法而信受奉持,先由多聞而求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證。受持般若,則諸法皆具足。須菩提已深深領悟般若妙理,認為此經不僅現為弟子們受持而已,且具有流通將來世界的價值,所以,至此請示佛陀總結經名,以便於後人受持奉行。
有所說而卻言無所說,這裡面有三個深意:(一)實相理體不可說:實相理體本然如此,說了等於白說,所以無所說;(二)般若智理不可說:如來以般若智證實相之理,無論是智或理,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也說不清楚,所以無所說;(三)佛佛道同不可說:佛是用無言之智來說無言之理,現在、過去、未來佛都是如此說,法法如是,所以說了也是無所說。
微塵:
是色法(物質)少分的粒子。依《俱捨論》來說,微塵是由七粒“極微”聚積而成的,是眼識所取色中最微細者。
佛陀從無所說法處,破眾生的法執;從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處,破眾生的依報執;又從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處,剝除眾生的正報執。無非苦口婆心要眾生離卻一切有為法,而如法奉持無為的金剛般若。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譯 文
這時候,須菩提聽聞了這部經的妙義,深深的了悟金剛經的義理旨趣,感激涕零地向佛陀頂禮贊歎,並請示佛陀說道:「世上希有的佛陀!佛陀所說的甚深微妙的經典,是我證得阿羅漢果,獲得慧眼以來,還未曾聽聞到的。佛陀!如果有人聽聞了這經法,而能信心清淨,那麼,他便有了悟實相的智慧,應當知道這人已經成就了第一希有的功德。佛陀!實相即是非一切相,所以如來說以非一切相之本相,不執求、不住著,即名為實相。
「佛陀!我今日能夠親聞佛陀講這部經典,能夠信解受持,這並不是難事,若是到了末法時代,最後五百年,如果有眾生,在那時聽聞這微妙經義,而能夠信心清淨信受奉持,這個人便是世上第一希有的人。為什麼呢?因為這人已頓悟真空之理,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等四相的分別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四相本非真實,如果能離這些虛妄分別的幻相,那麼,就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等四相的執著了。為什麼呢?遠離一切虛妄之相,便與佛無異,而可以稱之為佛了。」
佛陀見須菩提已深解義趣,便為他印可道:「很好!很好!如果有人聽聞這部經,而對於般若空理能夠不驚疑、不恐怖、不生畏懼,應當知道,這人是非常甚為希有難得的。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他了悟了如來所說的第一波羅蜜,即不是第一波羅蜜,因六波羅蜜性皆平等,無高低次第,並沒有所謂的第一波羅蜜。五波羅蜜,皆以般若為導,若無般若,就如人無眼,所以,第一波羅蜜只是方便的假名而已。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實有忍辱波羅蜜,因為般若本性,是寂然不動的,哪有忍辱不忍辱的分別?所以,忍辱波羅蜜也只是度化眾生的假名而已。為什麼呢?須菩提!我過去受歌利王節節支解身體,我當時,因得二空般若智,沒有我法二執,所以,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等四相的執著。為什麼呢?當時我的身體被節節支解時,如果有我、人、眾生、壽者等四相的執著,便會生起瞋恨心。
「須菩提!我回想起我在修行忍辱波羅蜜的五百世中,在那時,內心也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等的執著,所以能慈悲忍辱,不生瞋恨。所以,須菩提!菩薩應該捨離一切妄相,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不應該住於色塵上生心,也不應該住於聲、香、味、觸、法等諸塵上生心,應當無所執著而生清淨心。如果心有所住,便會隨境而迷,就無法無住而生其心了。所以佛陀說:菩薩不應該有任何事相上的執著,而行布施。
「須菩提!菩薩發心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便應該如此不住相布施。如來說,一切相無非是邪計謬見、業果虛妄之假相,所以一切相即非真相,不過是因緣聚合的幻現而成,非有非空。又說,一切眾生是地、水、火、風四大因緣聚合而成,生滅變化,不應著有,不應著空,應無所執著。所以一切眾生即不是眾生。
「須菩提!如來所說的法是不妄的、不虛的、如所證而語的、不說欺诳的話。
「須菩提!如來所證悟的法,既非實又非虛無。須菩提!如果菩薩心裡執著有一個可布施的法而行布施,那就像一個人掉入黑暗中一樣,一無所見。如果菩薩心能不住法而行布施,就像人有眼睛,在日光下洞見一切萬物。
「須菩提!未來之時,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從這部經信受奉行、諷誦受持,即為如來以佛的智慧,悉知悉聞悉見這人,成就無量無邊無盡的功德。」
注釋
離相者,離一切幻相也。世間一切相,皆是幻化之相。凡夫不知這個幻相是虛而不實,所以執著取捨,處處為幻相所惑。若能識破幻相非相,則外塵不入,真性便能呈現,所謂生滅滅已,寂滅現前者也。
義趣:
義,即是“離相無住,妙有不有”的義理,如經文中“即非……”等;趣,即是“般若妙用,真空不空”的旨趣,如“是名……”、“是名……”等。
慧眼:
為五眼之一,即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照見真空無相之理的智慧。小乘人的慧眼,只得我空,猶有法執存在,對真理仍是“霧裡看花”隔了一層,終未究竟。
實相:
實者,非虛妄之義。“實相”指無有本體,又名法性、真如、清淨心等。實相是無相的,假名之曰實相,其實是要“以言遣言”,千萬不可執者有個實體存在的東西,叫做“實相”。
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福德之異名,功者,功能之謂也,布施等善德,有福利眾生之功能,故謂之功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曰功德。“得聞是經”是聞所成慧,“信心清淨”是思所成慧,“即生實相”是修所成慧。依聞思修三慧,即可入三摩地,也就是佛陀的境界,所以是成就世間第一希有功德。
信解:
意指信後得解,亦指修行之階位,為七聖一。鈍根者見此經能信之,利根者讀此經能解之,合謂之信解。又信者能破邪見,解者能破無明。
第一波羅蜜:
波羅蜜,意為“到達了彼岸”。到彼岸的方法,總括而言,其有六種,即為“六度”。其中“般若波羅蜜”一度最為重要,故稱“第一波羅蜜”;其他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五度,都要以般若為前導,不然即如盲行。
忍辱波羅蜜:
六度之一。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的境。行人在修道的過程中,不免遇順逆二境,必須堅忍,才不致礙道。忍,約可分為三種:(一)生忍,對於人事方面的毀譽,皆能安然順受,不生瞋恚之心;(二)法忍,對於自然環境方面的逆境,如饑飽、冷熱等非人力所造者,能處之泰然;(三)無生法忍,菩薩行諸度時,了知一切諸法無我,本然不生的空理,將真智安住於理而不動。
歌利王:
意譯作斗诤王、惡生王、惡世王、惡世無道王。佛陀於過去世為忍辱仙人時,此王惡逆無道,一日,率宮人出游,遇忍辱仙人於樹下坐禅,隨侍女見之,捨歌利王而至忍辱仙人處聽法,王見之生惡心,遂割截仙人之肢體。
瞋恨:
又雲瞋恚,為三毒之一。對於苦與產生苦的事物,厭惡憎恚,謂之瞋。能使身心熱惱,起諸惡業。
無實無虛:
無實,就是“妙有不有”,不住有法,不見諸相可得,一切皆是因緣所生法,皆是無實的,故說“身相非身相”、“世界非世界”、“微塵非微塵”、“莊嚴非莊嚴”等;無虛,是“真空不空”,不住權乘非法,故說“是名身相”、“是名世界”、“是名微塵”、“是名莊嚴”等。無實是不住有,無虛是不住空,離空有二邊,便是真空妙有的中道義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