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頓和尚 講
釋 體仁 筆記
前言
觀世音菩薩,於無量劫前,久成佛道,號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現無邊身,垂慈六道,度諸眾生。世人凡遇疾病患難者,若能以懇切至誠之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即可隨彼誠意之大小,而得感應。
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不論在中國、日本、韓國各地,無人不知,沒人不曉的,他的慈光,如同一輪皎潔的皓月,高懸夜空,普照大地,護佑著苦難眾生,把那甘露法水,灑至世界每一角落,故有「戶戶阿彌陀,家家觀世音!」的贊語。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二十八品中的一品(即第二十五品)本品內容,完全是說明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利益,因此往往有人把這一品獨立禮誦。世俗有人稱之為觀音經,就是這普門品。「普門品」是簡稱,較為翔實的稱呼應該稱為:「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此部法華經是由教主釋迦牟尼佛所主講,釋迦教主出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藍毗尼園,其實,從經理研究起來,他已於無量劫前成佛了。
釋迦牟尼既成佛於無量劫前,那為何又再出世於印度呢?他是為了度我們一切眾生的緣故,所謂「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什麼叫做「一大事因緣」呢?就是要令眾生離六道苦,證涅槃樂。經中說:「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即是開佛知見,示眾生佛知見故,使眾生悟佛知見故,願眾生入佛知見故,叫做開示悟入;換句話說,便是讓未種善根的眾生,速種善根;已經種了善根的眾生,令其善根增長,早脫世間痛苦,趣入菩提果。所以,佛才重現於世,出生在人間,生長在人間,成佛也在人間,表示他與世人無異,同樣要經生、老、病、死之苦,同樣要經歷過千辛萬苦的修行,才能證得宇宙的真理。
佛在世時,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余會,結集為三藏十二部聖典。經天台智者大師,靈山親承,大蘇妙悟,以五時八教,把如來一代聖教,有條不紊地,判釋得昭如日月,罄無不盡。五時八教為佛陀教化眾生的一大綱領與順序(五時為時之順序,八教為教之順序)。簡明地說:如來一代教化眾生其調整機宜的次第,在時間方面分為五時,在教法方面分為八教。今先明五時次明八教。
五時是佛成道後於四十九年中應機說法的先後,分為下列五個時期。
(一)華嚴時:釋尊初成正覺,現千丈盧捨那身(佛之報身,譯為淨滿,謂煩惱淨盡,福慧圓滿),為大機菩薩說自證法門,談華藏境界,專被大乘利根菩薩,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是為「華嚴時」。
(二)阿含時:華嚴時專益大機菩薩,尚有小乘鈍根者多不領解,如聾若啞,由是隱捨那身,現老比丘相,於鹿野苑說小乘阿含經,獨被一類鈍根眾生,令其轉小向大,超凡入聖,是為「阿含時」。
(三)方等時:「方等」為一切大乘經之通稱。「方」是方廣,「等」為均等;謂「廣」說大小乘教,使其「均」等受益。又等即平等——倡導大乘真俗平等之理。說阿含後的八年中間,佛為普利群機,說維摩诘經,解深密經,金光明經,思益經,大集經等;贊歎大乘,彈斥小乘,令其恥小慕大,回向上乘,是為「方等時」。
(四)般若時:佛為蕩空破執,於四處十六會,說諸小乘人因經過方等會上的種種彈斥,雖心慕大乘,而情執未銷,故見未亡,不敢直下承擔,對於淨佛國土,沒有好樂之心,因此如來特於二十二年間講般若經,以破妄顯真,即色明空,趨進中道實相之門,是為「般若時」。
(五)法華涅槃時:即說法華、涅槃經之時,上既經方等彈斥,般若淘汰,時機已熟,乃於靈山會上直下開示佛之知見,小乘至此皆得授記成佛,會三乘之權,歸一乘之實,如日正當中,了無側影,是為「法華涅槃時」。
以上略說五時內容,次明八教,此八種教相,分為兩種四教——化儀四教,化法四教,合為八教。
先明化儀四教:
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此為化儀四教,就是佛陀教化眾生所用的儀式(如世藥方)。
(一)頓教:頓是頓超直入,不必經歷階次的意思,這是對於上根大智慧者,一聞佛法便能開悟直至成佛,故名頓教。如說華嚴經是。
(二)漸教:漸是次第而修,由小乘漸漸修至大乘的意思,這是對於鈍根之人,不能直接接受大法,常漸次引誘,故名漸教,如說阿含經是。
(三)秘密教:秘密是不顯露的意思。謂眾生的根性各個不同,在一會中同時接受佛陀教化,佛以三輪不思議神通之力,圓音暢演,隨諸眾生的根機不同而得益——雖一會聞法,然而或聞為頓,或聞為漸……各自證悟不同,彼此互不相知,名為秘密教。
(四)不定教:此與秘密教皆為同聽異聞——如來同一說法,眾生因根性有異,所了解的也就有所不同,故名不定教。在同聽異聞中,如果彼此不相知者為秘密教,彼此相知者為不定教。二教根本是一體,彼此相知是顯露不定教,彼此不相知為秘密教不定教。還有一種道理,佛在會中說法,隨根機而施教,令其各別受益,或於漸教中悟頓教理,頓教中悟漸教理,所謂聽大乘法悟小乘理,聽小乘理悟大乘法,因無一定,名不定教。
略說化儀四教竟。
現說明化法四教:
藏教、通教、別教、圓教此為化法四教,是釋尊教化眾生的方法,故曰化法(如世藥味)。
(一)藏教:完整的說當稱它為小乘三藏教。因此教專為教化二乘(聲聞、緣覺),純屬小乘教。是開示界內鈍根眾生,明生滅四谛、十二因緣、事六度,修析空觀,斷見思惑,得一切智,但見空理,出分段生死,證偏真涅槃,是為藏教義。
(二)通教:通者同也。因三乘共同禀受此法,故名為通。所謂鈍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後別圓,故名通教。此教化度界內利根眾生,正化菩薩,傍化二乘,明無生四谛,不生滅十二因緣,理六度,修體空觀,斷三界見思惑盡,更侵習氣,得一切智,見真谛理,出分段生死,證真涅槃,是為通教義。
(三)別教:別者,各別與前後不同的意思,其教義獨被菩薩,不通於聲聞緣覺,所謂,別前藏通二教顯非小乘,別後圓教顯非佛乘。以其既非二乘(別前藏教),又非佛乘(別後圓教),故稱之別教。此教開示界外鈍根菩薩,明無量四谛,不思議十二因緣,不思議六度、十度。修次第三觀,斷三界見思,塵沙二惑,及十二品無明,得道種智,見俗谛理,及分證中谛理,出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證中道無住涅槃,是為別教義。
(四)圓教:圓是不欠不缺的意思,謂圓滿至極究竟成佛之教,故曰圓教。此教開示界外最上利根菩薩,明無作四谛,不思議十二因緣,稱性六度、十度,談中道實相事理圓融之教,修一心三觀,圓斷三惑煩惱,得一切種智,見一境谛理,圓超二種生死,圓證三德涅槃,是為圓教義。
以上略說五時八教竟。
由此可知,妙法蓮華經是為諸經之王,以其顯示唯一佛乘故。本經一共分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就是釋尊垂跡的一切,可稱為跡門;後十四品是依釋尊本地而說的本門,這都是釋尊出現於這世間所說的言教。
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的第一品以文殊師利菩薩為眾之上首,(文殊師利,譯言妙德,具足不可思議之智德,是為大智)。後品標普賢菩薩為上首,普賢菩薩是一位大行菩薩,這就是佛陀指示我們無論做任何事,一定要有智慧作前頭,然後還要有堅忍創業之心,腳踏實地去實行,才會如願成功,這是佛教對眾生指示的一個大方針。其中第二十五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能觀一切世間音聲,以大慈大悲之心救度一切眾生,是為大悲)表佛之慈悲。故我講普門品是希望大家能發菩提心,見賢思齊,以觀音之心為心,以觀音之事為事,祈求來世個個皆能成為一位眾所欽仰的觀世音。
楊枝淨水贊,通常在每本普門品的前頭,都印有楊枝淨水贊,尤其在禮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時,這更是一首必唱的贊,現趁此機緣,為諸位解說一下。
贊文
【楊枝淨水 遍灑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餓鬼免針咽(福壽廣增延) 滅罪消愆 火焰化紅蓮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呵薩】
本贊文的第四句,平常人念的是「福壽廣增延」,其實正文應該是「餓鬼免針咽」才對。
楊枝即是楊柳枝。楊柳有兩種:一種是垂柳,另一種叫著水柳,垂柳和水柳有什麼分別呢?水柳較屬楊稱楊柳;垂柳較屬柳稱垂柳。楊柳的樹心向上,垂柳的枝則向下。在印度,楊柳枝是送貴客最重要的禮物之一,(台灣沒有這種俗禮);印度人送柳枝給客人,表示誠懇之意。記得我在大陸受戒時,戒師父教我們將約一尺長的柳枝放進口中嚼爛,以此代替牙刷刷牙,味道稍苦,可去除口中的毒氣。所以印人用楊柳枝送客,有懇切祝人健康延壽的意思。為什麼呢?楊枝送人刷牙,可保牙齒清潔,不令腐蛀,牙齒堅好,飲食定量,消化良好,身體便少受疾病侵襲,自然健康。
在請佛的楊枝淨水贊中為什麼要用楊柳枝灑水呢?這裡面包含著三種意義:一、每天早晨起床嚼楊枝,使口齒清淨,然後再供佛拜經,表虔敬佛陀的意思;二、楊枝心向上,示菩薩精進修道,以求證得至上佛果;楊柳葉向下垂,示菩薩雖欲勤求佛道,但仍念念不忘垂慈救度苦難眾生;三、觀音菩薩手執柳枝能除眾生三災八難,化五濁惡世成淨土之鄉,以上三點為楊枝二字的意義。
淨水就是清淨之水,清者如水不濁,淨者水不浮動。觀音菩薩如同一輪明月,高懸於空,他的慈光無所不遍。為佛弟子,心地必需坦蕩光明,沒有妄想雜念,待人誠摯,且以恭敬之心,專心一致的拜佛,自然能得佛菩薩感應,好比一千條清淨江水,就能映現一千輪的皓月,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假若水濁不清或水清浮動,則皓月不現前。
取楊枝淨水灑洗拜佛道場,要洗多廣多大呢?必須洗到像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廣闊的地方。又什麼叫三千大千世界呢?我們所住的地球一千個,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謂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著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種千,所以才稱為三千大千世界。觀音菩薩用清淨楊枝水灑此三千大千世界,便能令其清淨無濁。
說到這裡,我要特別提醒各位,如果家中供奉佛菩薩,須每日將佛桌供具等擦洗干淨,切莫任其塵埃滿處,一年十二月才清洗一次,俗雲「清淨神骯髒鬼」,諸位若是要拜佛,一定得勤勞整理廳堂,進而勤拭心垢莊嚴自己的人格。
楊枝淨水目的在洗除眾生無量劫以來所積集的業障,讓一切眾生增善修慧,共證菩提。
性空八德利人天:性空是指水性本空,因一、水不自生(水不會生水,水若能自生,那麼今晚倒一杯水,明朝豈不變成了兩杯?)二、水不他生(水不是其他東西可代生的。)三、水不無因生(大凡一件事都是有其因,佛教是講因緣的,無因不成果,水亦如此。)四、水不共生(水不可自他合生,如水與石頭絕不能生出水來),所以說水性本空。
八德:
水具有八種功德:一、澄淨德:澄清潔淨,沒有污濁垢穢。二、清冷德:清湛涼冷,沒有煩熱。三、甘美德:水性甘甜,具無上味。四、輕軟德:水質清揚柔軟,可上可下。五、潤澤德:津潤滑澤,毫不枯澀。六、安和德:安靜和緩,沒有沖激泛漲的禍害。七、除饑渴:水力充分,不僅是止渴而已,且能療濟饑餓。八、長養諸根:諸根是指我們的身體,此水能增長養育我們的全身,使他潤澤康健。八功德水唯佛淨土中有,觀音菩薩以此功德之水滋潤眾生,利益有情,令六道眾生棄貪嗔癡三毒,修戒定慧三學。
楊枝淨水贊共有二十九字,雖僅僅二十九字,卻包含著許多意義,這首贊看似一條講淨水的贊,但裡面含有十種供養,今解釋如下:
一、香供養
香能通氣養神,傳達境界,在理方面說,檀香為了將己香傳給他人,忘卻自己,所以燃香時,香自滅而留香與人,這就是佛教中捨己為人的精神。又香即佛教中所說的五分香,五分香就是(1)戒香:守戒者眾人欽仰,美名遍處,人如守戒心自然有定力,故戒屬香。(2)定香:由戒行而生禅定,修禅定者,眾人敬羨贊歎,故定亦屬香。(3)智慧香:慧由定發,儒家有句話說:「萬物靜觀皆自得」用靜的心地去用功,才能啟發智慧,一個人做任何事,絕不可操之過急,得冷靜去深思,用智慧去分析判斷,凡事方能有所成就。(4)解脫香:人若有解脫性,對任何事都能看得開放得下,無所執著,所以人能解脫也是一種香。(5)知見香:有智慧的人必有先見之明,能行則行,可止則止,有思想見解,所做所為正確,就是知見,這也是一種香。還有一種沒物質沒氣味的香,便是聲名,如要令名聲香,則須依佛陀所指示的去走,去修持,將佛心當己心,以慈悲、喜捨、原諒的心去待人,這就是五行香的真義。
二、花供養
花能清心養目,所以讀書人多喜歡在案頭上擺瓶花,增加讀書情趣。用花供佛,莊嚴佛堂,或每日在花瓶中插些鮮花,清香撲鼻,讓人醒心悅目,莊嚴的佛堂襯上幾朵淡雅芬芳的花,恭敬之心,油然而生。於十供養中,花代表著物質供養。
在佛教裡,常可聽到佛在靈山「拈花微笑」這句話,可見花與佛教關系甚大。說到這裡,順便跟各位談談「拈花微笑」的典故:
大梵天問佛決疑經記載:「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捨身為床位,請佛說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默默無言,一時百萬人天,悉皆罔措,獨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诃迦葉。』」這便是宗門禅的肇始。如果要再追溯禅宗的起源,則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成最正覺時,就已開啟端倪,所以禅宗的特點是在「以心印心」,闡明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宗旨。
由上面的經文,諸位就知道了「拈花微笑」與禅宗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所以,花也被列為供養佛菩薩中的供物之一。
三、燈供養
燈並不完全指電燈而言,如蠟燭,油燈之類能照暗為明的東西,都屬於燈供養的范圍內,又佛家傳法,亦名傳燈。
主傳法,如父傳財於子,但其意義不同,錢財傳他人,己身積財必會減少;佛陀傳法,如一燈傳一燈,燈燈皆明,燈燈無盡,所謂「一燈能續千燈明」,對己不減,對彼有利,由此即知佛家傳法與世俗之傳財,乍看是一,其實是異。
燈有去暗投明之義,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做一盞暗路中的明燈,驅除幽暗的世界,光亮宇宙大地。
四、塗供養
塗,梵語,即水。經雲:「水能離垢得清涼。」水不但能洗除眾垢,令物清淨,並且水還具有和合性,無論大江、小溪,清淨、濁穢之水匯聚一方,皆成一體,無法分辨出水的來處。用水供佛,洗己心垢,三世罪障悉蕩滌,心既清淨,自性現前,又何歎成佛路遠呢?
凡人都應該學水的和合,水的平等無差別,那麼,待人處事上不愧天,下不愧人,更不愧己心,日子自然過得心安理得,輕松快樂。
五、果供養
在事方面說「果」指水果;在理方面講,「果」即結果。吾人每做一件事,必須有始有終,不得半途而廢。種果樹的人,要耐得起辛勞、栽植、施肥、灌溉,待樹開花結果,才有豐富收獲,所費勞力也才有個代價。
學佛者亦如是,要發大心,精勤向道,不怕吃苦,不畏阻礙,切莫退失道心,毫無結果,豈不可惜!
六、茶供養
茶能退睡魔王,人若昏昏欲睡,一杯好茶在手,精神百倍,此指示學佛者,昏沉不得,須時時省察自己,檢討自己,每日舉心動念,所做所為是否正確?人若道理不明,佛理不懂,凡事不知,迷迷糊糊,就好比一天到晚昏睡不醒,辜負大好時光,愧對己身。
七、食供養
用飯菜供佛,表恭敬之心,且含義深廣,佛子在供飯時,以七粒飯出食,念曰: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另加咒語三遍謂:佛法之理深妙,不可以心思,佛法之事希奇,不可以言議。佛以大慈與一切眾生樂,以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今因慈悲之力,則十方通達,了無障礙。以七粒之微,普遍十方,一寸之鮮,施周法界,可知法力難思,神咒功強了。
世間上,有情眾生也好,無情草木也好,都免不了「食」,花木不是也需要露水泥土的滋潤嗎?人除了吃飯以外,更重要需要以道德來莊嚴我們的人格,用道德來維持永恆的精神,令其光耀千古,永垂不朽。
八、寶供養
金銀財寶拿出門,處處皆可用。一個人若有了「信」,於己有信,對師長、朋友們守信,不欺暗室,無愧衾影,則人敬如神,待若上賓。
九、珠供養
珠者圓的指示,學佛的人做事要圓滿,待人要圓融,不可有所偏差,有所不圓。
十、衣供養
即用衣服供養三寶。衣在此引申著依靠之意。從事上說,衣服須穿著在身上,才能顯出衣體的好壞。從理上說,學佛的人,須依佛、依佛經、依靠出家人,照佛指示的路徑去實行,才能得到究竟解脫。
淨水:
屬於十種供養中的一種,觀世音菩薩以此清淨之水洗除三災八難,故將楊枝淨水贊寫於普門品之前。接下來,我要談「利人天」三個字的意義。
上文曾說到水性空及八功德水之用,現在說水的利益,此水能利益人天六道。何謂六道?
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羅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此中上三道,稱三善道,因其造業程度,及生活狀況,比較優良的緣故;下三道稱三惡道,因其造業程度,及生活狀況,比較慘重的緣故。
(一)天
是三善道之首,共有二十八重。凡人若受五戒行十善者命終即升天為天人。天人,有樂無苦。但天福有漏,福盡還得墮落,隨宿世業而受報,未出輪回。天人享天福將盡時,便有五相現前,即所謂五衰。
一、衣裳垢膩:天福未盡,衣食不缺,且華麗如新,天福盡時,衣服髒舊,垢膩不堪。
二、頭上花萎:天人頭上皆插花以為裝飾,此花新鮮,必不枯萎,若天福享盡,頭上所戴之花,便呈枯萎之象。
三、身體臭穢:天人天壽未盡,體出清香,無有臭味,天壽終了,即出種種惡氣。
四、腋下汗出:天人身體不出臭汗,但天福享盡,腋下即有汗出。
五、不樂本座:天人各有座位,天壽未了,安於座上,天壽將終,不安本座。
(二)人道
受報在人道中,不像三惡趣的苦迫,也不像生天的福樂,人身是苦樂參雜,有苦有樂,忽苦忽樂的。這對於修學佛法者言,卻是良好的環境。因為惡趣苦多,沒有修學的閒暇,天上太安樂,一味貪享受,智慧減損,與佛法不相應。在人間,如以刀磨石,愈磨愈利;生天,如以刀切土,愈切愈鈍了。
在六道中,人是「升沉的樞紐」。如生天,是由於人身的積集善業,修習禅定。要出家、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也唯有人類才有可能。墮落惡趣,也大半由於人身的惡業。人身作惡,可以惡極;行善,也可以善到澈底。經雲:「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輩凡夫,應該警惕,行善修慧,不要失卻人身,墮落惡道。
(三)阿修羅道
阿修羅,譯義為無端,喻其容貌丑陋的意思。又譯為無酒,言其國釀酒不成之意。又譯作非天,因其有天的福報而沒有天的德行。在人、天六道裡,都含藏阿修羅道的眾生在內。凡生前不破戒能修布施,但不斷嗔心,嗔火熾盛,我慢、惡念不除,生性好斗者,即為此道眾生。
(四)畜生道
凡近代人所說的一切動物(人除外),皆屬畜生道,他們的形態、顏色、住處、生活、壽命,各有不同。如鳥類、蟲類、魚類、獸類等,有居於海中、水中的、陸上的、空中的差別。畜生道的苦迫,主要的是互相殘殺,互相「吞啖」。大魚吃小魚,大蟲吃小蟲,這是到處可見的事,人類對於畜生,也有殘殺吞啖的惡習,如殺雞鴨,恣己口腹;鞭策牛馬,奴役工作,絲毫不得自在,故生於此道,是屬於三惡道之一,其所受苦僅次於地獄。
(五)餓鬼道
三惡道中的餓鬼,依字面而說,就知道是受著饑渴苦迫的眾生。在焰口本中有一段文是敘述焰口緣起的主因,文中曾談到餓鬼的形相說:「身形丑惡,肢節如破車之聲,饑火交燃,咽喉似針鋒之細。」就其原因皆是前生悭吝貪心,不布施,破律儀,犯菩薩戒等惡業所感。
佛法中說:餓鬼有三大類:無財的、少財的、多財的。不得飲食者,為無財鬼。略有威德者,為山林冢廟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間棄食,為多財鬼。
餓鬼既是由悭吝貪心,毀犯律儀所受的苦報,我們就應該發喜捨心,濟助貧困,發堅定心,修持律儀,祈生善趣,進而生佛淨土。
(六)地獄道
地獄分四類,共為十八地獄,這四類十八地獄,是三惡道中,受報最痛苦、最慘重的地方。在沒有解脫生死以前,人人都有墮落此道的可能性,應該生大怖畏心,勿造惡業。
六道已大略說過,相信大家的腦海裡對六道多少有個印象,但是,大家應該記住──「人身難得」好好把握此身,精進修行,切莫造業淪落惡趣。
上面我們曾談到性空八德利人天,這楊枝淨水到底怎樣利益人天六道呢?水能利天,令其五衰不現。利人,令人四相皆空。利阿修羅,讓其嗔心不起。利益畜生,可免受披毛帶角之苦。利益餓鬼,免受針咽饑渴之苦。利益地獄,可脫離刀山劍樹之罪。
「餓鬼免針咽」這句在前面已連帶說過,他是由貪心而生餓鬼趣,受饑渴煎迫,痛苦難當,唯一的解脫方法是「勤求佛法,多行布施」,如此,才能滅盡貪吝之心。
接下來講贊文第五句「滅罪消愆」。此文的意義是指滅畜生披毛帶角之罪。大凡生前愚癡,執迷不悟,不接受賢者善知識們的教誨,恃己見,橫行亂為的人,死後必墮此道。
生為畜生,非但要受披毛帶角,耕種鞭鞑之苦,死後還受熱湯滾水,刀砧宰割之罪,所以做人應該正信佛教,做一個遵法守信,明理達義的人,切莫好占他人便宜,欠債不償。須知因果絲毫不爽,這筆愚癡債早晚總要還清的。
最後一句「火焰化紅蓮。」則是指地獄而言,佛經上告訴我們,地獄的災難有「八寒、八熱、近邊、孤獨、倒吊……」等等,皆有無數罪人在那兒受苦。這些罪人,是由於在生的時候,造了不善業,命終之後,墮地獄中,接受種種刑罰,更有些造五逆十惡的人,死後應墮入離地面八萬三千由旬深處的無間地獄,受無量長劫的苦報,這便是所謂「地獄」。
常聽有些人說地獄有無量苦,又沒人看見,誰相信?其實,只要你留心體會,仔細思量,我們共居的五濁惡世就有地獄相可見。
有的人一生窮苦潦倒,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居無定所,街頭巷尾四處流浪,夏受烈日照射,冬受北風吹冽,哆嗦不已,生活困苦的人不等於處於地獄嗎?
又有那些觸犯刑法,自系囹圄的監獄犯者,雖不愁吃住,但精神上的頹廢,行動上的不自由,品嘗夠了鐵窗風味,這不等於地獄一般嗎?
你每天上街買菜,抬頭看看,那些倒掛的雞鴨,破肚開腸的豬羊,豈不是等於刀山劍樹,剝皮剉腸的地獄嗎?
縮小范圍來說,每一個人的方寸之地,也有地獄的存在,當一個人盡想著做壞事,盡想打倒他人,心中充滿貪欲,嗔火燃燒,嫉妒,這就是地獄,一個人處處不滿足,怨天尤人,在職怨職,煩惱不安,心中無一時之平靜,這就是地獄。
地獄在何處?地獄在吾人心中,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善事惡事,都是由「心」為出發點,心裡打了一個善惡念,然後才由身口二業去造作,心中生了一個惡念,造出惡業,便會現出真的地獄讓我們受苦。因此,在心念起的那一剎那應該妥為控制,才不致於因一念之差,陷於萬劫不復的地步。
以上所說的餓鬼、畜生、地獄,皆屬三惡道,對此三趣,眾生須懷畏離心,棄邪歸正,反迷為悟;學佛,行布施,並且施後不望回報,做到「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無所施的物」,這叫做三輪體空的布施,也就是布施的真實義,能行布施,可除貪吝,免受餓鬼苦。
能學佛法,解甚深義,除我執,我見,智慧明朗,愚癡病愈,脫畜牲苦。修戒定慧三學,舉心動念,皆是善念,身不做惡,口不出惡言,免墮地獄受眾苦。經上言:「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牲」,義即在此。
楊枝淨水的用意,至此已解釋圓滿。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诃薩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诃薩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诃薩】
贊文下須三稱「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诃薩」。
「南無」二字是梵語,讀音為那谟,譯成中文就是敬禮、皈命、度我等,代表至心信順的意思。
「菩薩」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智慧、禅定這六度萬行,發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大道心眾生。
「摩诃薩」有兩義:一、菩薩中之大菩薩,如稱觀世音菩薩诃薩是約一人而說。二、為泛指多人而稱,乃謂菩薩或大菩薩也。
連貫起來說就是「盡命皈依,得清涼自在地位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道心聖者」。大凡在誦持普門品之前,都必需雙手合掌,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三遍。「南無」已向諸位解說過了,「觀世音」也在前面提示過,觀世音菩薩是一位大慈大悲者,是一位布施無畏,光照世間者,是過去正法明如來,因觀眾生苦而現菩薩相化種種身救度眾生者,所以我們要「皈向依賴以大仁大慈大悲愍觀世人受苦音聲而起救度之心的覺情者」。
我們不但要依賴皈向觀音菩薩,更進一步要效法菩薩的精神──心地慈悲,怨親平等,對一切有情起憐愍濟拔心,勿讓貪嗔癡三毒腐蝕我們,隱蔽我們原本光明的心地。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最高至極深意微細妙理成佛的法則即是佛法。佛法能教你明因識果,明白因果有什麼好處呢?明白因果之後,對於本身的命運窮通,就會處之泰然,逆來順受,作奸犯科之事誘惑不了我們。因果的道理可以安慰我們,可以鼓舞我們,我們的所作所為就有了准繩,不致於越逾而犯法。
佛法能使你斷惡向善。佛教兼有世出世法,既熱愛世間,普度眾生,也修出世法,證得解脫,所以佛教比任何宗教學說更充實,佛法不單是給人信仰,而且是個行解並重的宗教,因此,我們信仰佛教,聽聞正法以後,生活行為不超越軌則,就可斷除一切惡法而修善法。
佛法能令人離苦得樂,聽聞佛法的人處處以佛法為依止,不怨天,不尤人,時存善念,無惱害心,無嫉恚心,漸漸的,身心舒泰寬大,一切不善之念不善之行,皆遠離而去,如此,則煩惱不生,沒煩惱就沒痛苦,沒有痛苦,那不就是快樂來臨的時候嗎?
佛法能使人轉凡成聖。聞法後能學佛所學,行佛所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希望永脫生死的纏縛而證得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如果不信佛教,聽聞無上妙法,又怎麼能夠轉凡成聖,轉迷為悟呢?
眾生歷經千生萬劫,流轉生死,但因業障深重,難逢佛法。今生,我能有幸得見佛經,親聞佛法妙理,領受佛法利益,受持希有聖典,可是,這僅是文字上的了解,並非究竟,所以,我願發大誓願,發增上心,求解佛法的真實義理,然後精勤修持,依教而行,以成佛道。
開經偈已略解完畢,接下來略釋本經的經題。
經題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本經叫做「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共有十三字。經文有二千零六十二字。諸經經題立名之法,不外下列七種:
一、以人立名:如阿彌陀經,取人名為經題。
二、以法利名:如般舟三昧經。般舟三昧是一種修持的法門,是為取法立名。
三、以喻立名:如稻桿經。稻桿是比喻因緣生法的,是謂單喻立名。
四、以人法立名:如普賢行願品。有法有人,謂之人法立名。
五、以人喻立名: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為人,師子吼為喻,是為人喻立名。
六、以法喻立名:如妙法蓮華經。妙法,法也。蓮華,喻也,謂之法喻立名。
七、以人法喻立名: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法也;佛,人也;華嚴,喻也。具足人、法、喻三種而立名。
妙法蓮華經是屬「法喻立名」的。
本經的梵語原名,應該叫做「薩昙芬陀利修多羅」。「薩昙」,翻譯中文為「妙法」;「芬陀利」,翻譯中文為蓮華;「修多羅」翻譯中文為「經」。妙法蓮華四字,認真講來,意義是非常深廣的,天台智者大師,單說一個妙字,就講了九十天,所謂「九旬談妙」。我們因時間上的關系,不能予以詳細的解釋,只好簡略一說。
妙法蓮華經所以要稱為妙法,因為全經所說的教義是精深微妙的。法,梵語「達磨」,具不倒意。古時一鄉人聞法,對經義未能了解,於是他向法師請教說:「我不能完全聽懂您所說的法,希望您明天再來時,帶個『法』讓我看看好嗎?」法,是憑聞、思、修而得其益的,要用什麼方法來向這位鄉人顯示「法」的定義呢?第二天,法師帶了一個玩具不倒翁對這位鄉人說:「佛法就像不倒翁一樣,永立不倒。」由此可知,法是亘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的,能破一切邪法,而不被諸邪所破,所以,人若依佛法而行,必能如不倒翁一樣,無論在任何地方,任何場所皆能永立不倒。
又妙法的法字,是指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凡夫法、聖人法等,皆包含在內。如是諸法,一一說明,事實固不可能,實際亦不需要,所以經上將此無量無邊的法,歸納成三大類,就是心法、眾生法、佛法。不論那一類法,都是極其微妙的,故說妙法。經上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諸法之妙,妙在此處,這道理很深,不易了解,但這不可思議的妙法,卻是人人所本具的。眾生之所以為眾生,是因迷了這妙法,諸佛之所以為諸佛,是因為悟了此妙法,所以有略為分別的必要。
心法為什麼妙?
如以人法界說:以現前一念心為中心,凡有心者,莫不舉心動念,所起的心念剎那剎那互不相同,有時動一念貪心,則落餓鬼法界;動一念嗔心,則墮地獄法界,起一念愚癡,便落畜生法界;嫉妒心起,又落修羅法界;生一戒善,落人類法界;起十善心,落天上法界;動一念真空,落聲聞法界,起一念緣起,就落緣覺法界;有時起一念大菩提心,就落菩薩法界;動一念慈悲平等之心,就落於佛法界。人法界具有如此十界,其他九界亦同樣具有如此十界。諸界互具而為百界。百界就在此方寸一念之中。心法不可思議,所以稱心法妙。
在眾生一念心中,既具有十法界,可見所謂佛,菩薩即在吾人心中,所以大乘佛法常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說:「是心是菩薩,是心作菩薩。」同樣的,你想升天堂入地獄也是由你自心一念所造的,你心想升天堂,別人沒法拖你下地獄,你要下地獄,別人也無法硬拉你上天堂。所以說:「是心具地獄,是心造地獄,是心具天堂,是心造天堂」。不論我們站在出世間法或處於世間法的立場來說,人的一念心,是不可用心思,不可用言議的,所以說為心法妙。
古德曾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認識自己的方寸之心,要認識此「心」,非經一番精琢細磨不可,所以佛陀指示我們要「時刻修心,勿令放逸」。
為什麼眾生法妙?世間上凡有生命的東西,都稱做「眾生」。眾生的活動,不外身、口、意三業。三業的種種活動,不論善與不善,都受煩惱(惑)的支配,由此造作許多善惡業,因善惡業的遷引,輪回六道之中,受種種果報。大家根據此點,仔細思想,這世間只不過是惑、業、苦三者的輪轉。既是惑、業、苦三者,為什麼稱做妙?諸位必需知道,我們所要求的至高佛果,所具備的真如本性向何處求呢?還不是從惑等三種而來嗎?只要不起惑造業,也就不必受生死苦報,能除盡貪嗔癡,那麼本有的智慧德性隨即現前,所以聖典上說:「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欲離煩惱另求菩提,如覓兔角終不能得。
為什麼佛法妙?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覺者。以佛眼觀察一切,一切無不是微妙難思議的。眾生固是佛心中的眾生,萬物也是佛心中的萬物,法法皆是實相皆是般若。沒有高低遠近的差別,佛並非另有他法可證,佛所證得的亦是眾生心法。佛是大覺者,「覺」即不迷之義,吾人現前一念心,只要不為塵境所迷,當下就是佛。經說:「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正是此意,所以說佛法妙。
因具佛法妙、眾生法妙、心法妙,故名為妙法。而這妙法,不是用心思,不可言議,是本具的,非另外求得的故雲妙法。凡有心者,皆有此妙法,證得與否,那就要看諸位自己所下的功夫了。
何謂「蓮華」呢?
「蓮華」兩字的意思在前面已略有解說過,現再做較詳細的說明。
妙法蓮華經的梵語原文是「薩昙芬陀利修多羅」,「薩昙」是「薩達磨」的略稱,「芬陀利」本為「芬陀利加」,照理「芬陀利加」應譯為「白蓮華」比較正確,因此這部經本應稱做「妙法白蓮華」簡稱「妙法蓮華」。
本經所以稱「妙法蓮華」,是取「當體蓮華」與「譬喻蓮華」兩種意義。當體蓮華是取義於蓮華之入污泥而不染,所謂妙法,原本清淨,不受污泥之染,如佛性在迷,塵不能染,蓮花在泥,濁不能浸,故名清淨妙華。
譬喻蓮華是取義於花與實同時俱有。大凡一種植物,都是先開花後結果。蓮華則不然,它未開之先就已有果實,以花果同時的蓮花,而來譬喻妙法的因果不二,生佛不二。蓮華既開實亦同時顯現,喻真如法相隨機無不顯示開露。蓮華既落果即圓滿,喻幻妄既銷,本有之真如實相,一切妙功德智,及一乘之妙果,無不圓滿具足。以花果同時的蓮華喻因果不二,九界眾生以迷為因,佛界以悟為果。根據前面所說十界中各各具有十界的道理,佛界中具有眾生界,眾生界當中具有佛界,從因中有果,由果中有因,因果同時,誠如蓮華花果同時生出,故義於譬喻蓮華。
什麼叫做「經」呢?
「經」梵語叫「修多羅」。正譯為「契經」,謂上契諸佛真理,下契眾生根機。經為諸佛所說,旨在指示吾人修行之「捷徑」,故須契「理」又契「根機」,能契合眾生根機,才能令人信受奉行,能契諸佛真理,才可離諸顛倒邪說,普通之人說笑話唱山歌亦可契人之機,引人發笑或唱和,但此皆由妄心雜念而出,雖契機不契理,未能得到真實受用,唯有佛經,它是由佛之大悲心所流露,佛之智慧眼所觀察,不但可契合眾生的根機,還可以讓我們走上成佛道路。
經有五義:
一、湧泉:佛經經理如泉,湧而不竭,令人取之不盡,飲如甘露,清涼無比。
二、出生:謂出生一切善法,佛之妙法由經理而來,依經教而行,能斷諸惡,行一切善法。
三、顯示:佛之聖典,明示正理,教吾人入聖賢路,決不誤入歧途。
四、繩墨:佛之教理能辨是非,正曲直,做諸事之准繩,無絲毫偏差。
五、貫穿攝持:貫穿如來所說法義,不令散失;又如來說法的意義本來是一貫的。攝持是說如來普遍攝化眾生不令墮於三惡道中受苦。再有如來金口所宣揚的教理是亘古今而不易,可以做吾人成佛作祖之路徑,所以名之為「經」。
關於「妙法蓮華」的經題出處,在法華經中的方便品裡說:「如是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昙缽華時一現耳」。「優昙缽華」譯為「青蓮華」,這是一種祥瑞的花,在這娑婆世界,我們只在經上知有此花,但不見花種,由此可見優昙缽華的祥貴了,如來開顯法華的妙法,好像開了這種希有之花,這在本經方便品中說得詳細非常。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本品謂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是人,普門品是法。觀音是能證之人,普門是所證之法,故本品是以人法立名。
觀世音三字屬別題,只有觀世音可以這樣稱呼;菩薩二字是通稱,凡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都可名為菩薩,並不是任何人的專稱。
觀世音菩薩於前面以大略提過,現接下來要講的是「普門」二字。因菩薩現身顯於十方,觀眾生之機而化度,廣說諸法,分身百類,不是專用一法一門,所以叫做「普門」。普門有十種:
一、慈悲普門:慈悲是佛法中的重要法門,菩薩以一念慈悲心,濟度一切眾生,不分人我彼此,智愚賢不肖,以眾生之苦為苦,眾生之樂為樂,絕沒有怨親之分,此種慈悲就是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二、誓願普門:菩薩誓度一切眾,令未正信佛教的人生大信心,未解佛經者,得大智慧解佛經理,進而斷惡修善,令所有眾生都能趣入涅槃解脫的大道。
三、修行普門:讓所有眾生都能修行所成,乃至進入大乘圓滿清淨佛地。
四、斷惑普門:圓覺菩薩觀中道破無明,無明破了才斷三惑,次第修行,次第斷惑,今菩薩以慈悲願力,令所有修行的人一斷一切斷,不受諸惑困擾,直超聖地。
五、入法門普門:菩薩圓修六度,無大小之分,以廣闊大門,接引眾生,進趣菩提。
六、神通普門:菩薩具足六神通,神通力廣大無邊,因之,無所不見,無處不現。
七、方便普門:菩薩觀機逗教,隨類化身,應眾生種種方便而示現,以救度利益諸趣有情。
八、說法普門:菩薩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因為觀音菩薩具有深妙智慧,於說法時,在同一法會中,說各種不同的法,使在座的人,都能應自己的智慧根性而有所了解,得到佛法真實受用,所以稱為說法普門。
九、供養諸佛普門:俗雲:「選佛燒香」,菩薩則不然,不論現在、過去、未來諸佛,都一體至誠供養,決沒有差別心。
十、成就眾生普門:菩薩利益一切眾生,令其所作皆成,如天降雨露,大地萬物皆受其益,共沾法澤。
十種普門,略解完畢。
【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
本經譯者,是鸠摩羅什三藏法師。所謂三藏法師,即是指精通經、律、論三藏,而以此自利利他,教導眾生,堪做吾人模范者。
鸠摩羅什法師是中國譯經史上,最偉大的翻譯家。他是龜茲國人。(龜茲是中央亞細亞,天山山脈南方的一個小國。)父名鸠摩羅炎,為印度望族,本是中印度人,游歷到龜茲國,因其道高學博,所以受到國王的欽敬,而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羅炎為妻,後來便生下了羅什法師。什師年幼時就賦性聰穎,才氣超人,並且年少老成,所以他的名字譯為童壽。
什公七歲時,跟隨母親四處參訪名師,精研教典,後至罽賓。有一天,同母親進寺禮佛,見佛殿上有一大罄,為了好玩,就將大罄,戴在頭上,一點不覺其重,忽然心生一念──罄如此大,我這麼小,怎能頂得住,而一點也不覺重呢?因為動了這個妄念,頓感頭上壓力重大,由此悟到「一切唯心造」的道理。
罽賓是小乘佛教的大本營,什師於罽賓研學小乘法。後來經過沙勒國,王子名叫沙車,出家學佛,專究大乘佛法。一天誦般若經,老是念空不可得,與小乘法所說的「有」成對比,什師覺得奇怪,便與沙車展開了大小乘法的論戰,結果,什公失敗,跟從沙車學習般若性空的大乘法。不久,對於性空大乘,有了獨到心得,成為弘揚大乘性空最有力的學者。甚至於什師從前的小乘老師,亦被什師轉化信奉大乘,故有「大乘小乘互為師」的贊語。
什師到中國來,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那個時候,正值中國的五胡十六國時代,因為晉朝被夷狄從西北逼到南方來,在揚子江下游的建業建都,稱為東晉。那時,有英傑苻堅在黃河流域的長安自立為秦,苻堅是位熱心佛教的國王,得知什公的德學,對其傾慕異常,特派大將呂光,率大軍前往迎接什師來華。但不久苻堅在淝水之戰中,被流矢所傷而死,前秦滅亡後,姚苌繼位,稱為後秦,亦稱做姚秦。
呂光請得什公,回程行到涼州,聞苻堅戰死,姚苌僭號關中。呂光就在涼州宣布獨立,國號涼。呂光因什師足智多謀,恐為姚苌所用,就將什師供養在涼州,不讓他去關中。後來姚秦二代君主姚興,虔信佛教,特以厚理強迎什師,弘始三年,什師至長安。姚興以朝庭的西明閣為什公的居室,以逍遙園做翻譯佛經的道場,替中國的佛教史上放了一大異彩。
姚興對什師既崇敬又關心。他對什師說:「大師聰明超悟,天下無二,若一旦後世,豈不使法種絕嗣了!」因此,送來十名美女,硬逼其接受。從此,什師不住僧坊,別設廨捨自居。
這樣的事情,當然會使僧倫起疑生輕慢心。什師常對大眾說:「譬如臭泥中生蓮花,你們但采蓮花,勿取臭泥。」弟子們以為什師可以蓄妻,因此有人也想效法。什師知道事態嚴重,必須表明心跡。
於是,召集所有弟子,說法後一同吃飯,別人碗中是飯,什師碗裡卻是一碗鋼針;有的二寸長,有的一寸長,當眾把那碗鋼針吃了下去。弟子們看了,個個目瞪口呆。
什師把一碗針吃了以後對弟子們說:「你們有人想學我的,請先吞下一碗鋼針再效法我,否則專心於道,莫胡亂起疑生慢」。
什師到長安直至圓寂(弘始十一年),約有九年的時間在此翻譯。什公所翻譯的經典共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余卷。
什師譯經的最大特點,是文字典雅,義理暢達。四方來親近什公的沙門,先後有三千人之多。所譯的經典有:坐禅三昧經、阿彌陀經、大品般若經、大智度論、妙法蓮華經、金剛般若經、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成實論……等。
法華經是羅什來長安後的第六年譯出的,即是東晉安帝的「安熙二年」(公元四○六年),姚秦的弘始八年。
什師所譯的法華經,原只譯了二十七品,其後約經八十多年,齊武帝承明八年,由達磨摩提與法獻共譯提婆達多品一品添入,乃成二十八品。又羅什所譯的法華經只有長行,沒有重頌,到一百八十余年後的隋朝,才又由阇多崛多譯出重頌添入,而形成了今日所流通的妙法蓮華經。
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什師卒於長安。臨終之時,什師預知世緣將盡,召集眾弟子話別。他說:「我世緣已盡,不能再和諸位共同研究佛法了。我知道自己智慧不足,闇昧無知,謬充翻譯,在數年之中,我總共譯了三百多卷的經典,假使我所譯的經書,無絲毫錯誤的話,當我焚身之後,舌頭不焦爛。」
什師圓寂之後,薪滅形灰,唯獨舌頭完好如生。這可證明什師譯經之正確無謬,因此,我們應該深深的感激這位偉大的譯經聖者,對其所譯經典,深信不疑,並且能信受奉行。
什師的門人如道生、僧肇、道融、僧睿、道恆、昙影、慧觀、慧嚴,號稱什門八俊。其中又以道生、道融、僧睿、僧肇為最,後人皆尊稱為什門四聖。
正釋經文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這段經文是無盡意菩薩的話,也可以當作本品的序分。
「爾時」,有多種解釋。前面曾經提示諸位,本品是法華經中的第二十五品。爾時就是指釋迦牟尼佛在講完妙音菩薩品,即將開講觀音菩薩普門品的時候。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法華會上的大眾,聽完了妙音菩薩來往品,心裡希望再聽一些觀世音菩薩的發心來啟迪大眾的善心之時,爾時即指大眾皆在希望之時。
「爾時」的解釋,在獨立讀誦普門品的時候,也可以解釋為佛觀機當講普門品而眾生因緣成熟要聽普門品時。
「無盡意菩薩」,這是本品問法的代表者。當釋尊說完妙音菩薩品時,無盡意菩薩代表大眾起座請法。無盡意菩薩,是東方不眴世界教主普賢如來的補處菩薩。東方不眴世界,是菩薩國土,沒有聲聞,也沒有緣覺。無盡意菩薩在此國土輔助普賢如來教化大眾。無盡意既是東方一位大菩薩,為什麼會來娑婆世界聽釋尊說法呢?因為他是奉了如來的慈令,到娑婆世界輔佐釋尊教化眾生,所以才出現於靈鹫山的法華會上,本品由其代表請法,當然有著很深的意義。
「無盡意」,是無量無邊,沒有窮盡的意思。因為這位菩薩,以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果無盡,而菩薩度生悲願也無盡,所以叫做無盡意。
「即從座起」,無盡意菩薩為了代表大眾請問佛陀,便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所謂「心欲請法,故從座起」。「即從座起」這句,從字面上去解釋,本很簡單,但若以天台觀心解釋,那就義理深奧了。
在天台的觀心釋中說:「空即是座,於此空無所染著,故謂之起」。這位菩薩,就是常以諸法皆空為座,諸法皆空是平等門,修行者要離開空有二邊才能證得中道實智,現在無盡意菩薩於法華會上,應機發問,因此從平等空座而起,現差別眾生的有門,故說「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出家比丘以袈裟覆蓋左肩,袒露右肩,表示承順師長,恭敬莊嚴的意思。所以,我們在禮拜佛菩薩的時候,請法、說法之時,都必需披搭袈裟,以示禮儀。
偏袒右肩,覆藏左肩,依觀心釋的解釋,覆和露,是表空假二谛的權實二智,空谛是實智,實智不能用語言文字將其表達出來,所以覆藏左肩。假谛是權智,可以觀宇宙萬有,為萬眾說法,指示出修行路徑,亦是權巧方便之智,所以袒露右肩。
又說,左肩表禅定,右肩表智慧。袒露右肩,即是從禅定起而開放智慧的光明。
「合掌向佛」,將兩手合攏面向佛陀。合掌,為印度人對上輩們一種恭敬的禮節。進一步說,兩手十指,相當於十法界,把它合而成一,為十界一如,表眾生與佛,迷與悟是不一不異的。
「而作是言」,謂無盡意菩薩表現請法應有的禮節後,就開始提出問題,希望佛陀開示觀音菩薩的事跡。
上面數句,從「爾時」到「而作是言」,屬本品序分,在這幾句經文中,顯示了身口意三業的活動;即從座起是身業,而作是言表口業;合掌向佛示意業。無盡意以清淨無染的身口意三業,虔敬地代表大眾請示佛法。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無盡意菩薩至此正式提出問題,他請示佛陀說:「觀世音菩薩,究竟以什麼因緣,叫做觀世音菩薩呢」?
「世尊」,指釋迦牟尼佛而言。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導師,眾生慈父,於世出世間至尊無上為眾所尊,所以叫做世尊。世尊具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這十號是以如來之德而立,世尊就是這十號的總稱。
如來——從真如實相應眾之機而來,為化度十方國土的眾生。
應供——佛福慧具足,堪受九界眾生供養。
正遍知——得平等正覺,無所不知。
明行足——明了解脫,妙行具足。
善逝——逝,斷也。能以妙德智慧,斷無盡煩惱。
世間解——具足世出世間的智慧,無所不解,故能知苦斷集,以趣菩提。
無上士——士,此字實是「十」「一」從「十」推「一」,世間萬法,追求徹底,不出「一」,不超正理。玉山再高,也是從一粒砂土而起,凡「士」之人,必可理解世間之學,世間之事,但世尊超出一切有情,最勝無上,謂之無上士。
調御丈夫——德學高超,世上無雙,能調御一切無明魔障的大丈夫。
天人師——為一切人天師表。
佛——梵語浮圖;譯為覺者,覺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自覺:是自己覺悟已得涅槃妙果。覺他:即將自己所覺悟之真理轉而教導他人,依之修行。自覺,覺他圓滿,名覺行圓滿。三覺圓滿,萬德具足,是謂佛。
在此,我還要介紹本覺、始覺、究竟覺三覺。「本覺」是吾人無始以來本具之佛性。「始覺」指此本覺埋於五陰之中,經淨行修持,妄心漸息而覺悟。「究竟覺」始覺極與本覺一致,也就是大行圓滿究竟至極之覺,即成佛之意。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這段經文是佛陀的總答,也可以說是普門品的總綱,此品的精華。
「佛告無盡意菩薩」,因前所問,故佛回答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調柔、忠厚、具有深厚善根的大丈夫,叫做善男子,此是直指無盡意菩薩而言。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這是指出觀音菩薩救度的對象。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形容眾生之多,難以數計。「眾生」,印語「薩埵」,是一切有生命者的總稱。玄奘大師新譯為「有情」,以別於一切無生之物。「眾生」屬舊譯,由羅什法師所翻譯,具有下面三種理由:
一、與眾生共生於世。
二、眾緣和合而生。
三、受生於眾多之處。
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如地獄道的眾生、餓鬼道、畜生道、修羅道的眾生以及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等眾生,其數無量無邊,皆受無量眾苦。
「受諸苦惱」,心受憂惱,身受苦痛,故言「苦惱」。我等出生在世,受四苦、八苦、七難三毒(留待下文解釋)之害,受苦無量,稍不暫息,只不過吾人堪忍此苦,捨不得離,而有時更以苦為樂,絲毫不覺。
「聞是觀世音菩薩」,是說眾生聽聞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聞」字,眾生聞觀世音而稱念其名,觀世音聞眾生音聲使其皆得解脫一切苦惱,菩薩與眾生相聞、相應,於是顯示感應道交之妙。由於耳根所聞,菩薩與眾生才能感應融通,所以叫耳根圓通。
聞字有三真實:
一、通真實—耳朵與眼睛不同,眼不能觀隔牆物,但耳朵卻能聽一裡以外的聲音。
二、圓真實—眼只能看正面,而耳朵卻可聽八方。
三、常真實—眼只看今時,而不能見古代,耳不但聞今之消息,還能知曉幾代前的事,並且能夠把現在傳到未來而不變。這三點是耳根的妙勝之處。
「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眾生若能「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即時尋覓眾生叫苦之聲,來自何處,隨即前往其處救拔苦厄,使之解脫。
在四句經文裡,最該注意的是「一心」,一心就是念於心中那一種念。念念觀音菩薩,絲毫不存雜念,叫做一心。「稱名」即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一心稱名」,心念是根本,要念到我是觀音,觀音是我,彼此打成一片,而不覺出之於口,那才是稱名的音聲,能一心持念觀音聖號,以平等心解除我執,以慈悲念斷煩惱鎖,至此,就可脫污穢而獲清淨,這便是觀音菩薩慈悲的救度,也是觀世音使你苦惱解脫的一種方法。
一個人若不肯面對明鏡,又怎能覺察自己的污點呢?假使你不肯放下心中妄念,用雜亂心念菩薩名,如同以背對鏡,如何能看清自己面目?如何能得菩薩感應呢?奉勸諸位「一心稱念」,要念念與菩薩心相應,恆持不失,方可獲得清淨解脫。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若有人持此菩薩名號,假使其人受大火焚燒,亦不可能受火灼傷,因為執持觀音菩薩的聖號,菩薩的威德神通之力,在冥冥中加被你的關系。
這段是說冥益中的七難。七難:即是火難、水難、刀難、風難、鬼難、囚難、賊難。
現先以事相解說火難,在此,我要引證一件真事,來證明觀音菩薩的靈感,的確是有的。
民國十一年的時候,日本地震,中國佛教普濟日災會的代表,包承志、楊叔吉等……去日本吊慰!所得的報告。他們說︰日本這一次死亡的人數,約在三十多萬,骸骨堆積如山,日本東京淺草區差不多成了焦土!淺草區裡有個公園,裡面的池水,都被燒干了,公園裡有一座觀音堂,是日本舊式老屋隔成三間,災民被四周的火圍包起來,無處可逃,人人皆往公園裡跑!聚集在一起,約有三萬多人,見景生情,一見觀音堂,都異口同聲地念觀音聖號哀求菩薩救苦救難!此時災民的心境,當然比平時虔敬得多,很奇怪的是,不但沒有一個災民受傷,連那三間老屋,到今天還是照樣保存,作為聖跡紀念;凡是到日本去的人,沒有不去朝拜的,由此可見觀音菩薩的慈悲靈應,他是無所不救的。
從理方面說:「嗔火起時焚燒三界,一念轉善,大作清涼,此由菩薩忍辱威光之神力」。這幾句話的意思在說明嗔怒之火能燃燒三界,破損我們的功德法財,若一念轉善,化作清涼池水,嗔火頓息,這是由於菩薩忍辱的威德神力所致啊!
嗔恚之火,由何而起?須知,它不從外起,而是由我們己身的執著、傲慢而起的。有一個人,向有名的盤桂和尚說道:「久聞大名,知和尚能醫諸病!我有一種天生好怒暴躁的毛病,和人談不了三句話,便橫眉豎目,請你用一藥方來醫治我天生的毛病好嗎」?
和尚說:「噢!這種病聽起來倒很稀奇,我醫了許多人,就沒聽過有天生毛病的,覺得有趣極了。老衲沒見過暴躁的病是怎樣的。你拿出暴躁的病讓老衲瞧瞧好嗎?」
和尚這話,說得那人窘困異常。
「和尚!那是辦不到的呀!這種病怎麼能夠拿得出呢」?
「你看,我叫你拿出來,你辦不到,可知那易怒的毛病並不是天生的,是由於你的我執太重,嗔火熾盛而起的」。
這一句話,說得那人瞠目結舌,心有所悟,也就改了這暴躁的毛病了。
由這段對話看起來,暴躁也是火哩!要控制嗔恚之火,念觀音菩薩的聖號是一種最好的方法,它能令你有定力,用修養忍辱之心去克制嗔火的蔓莚。
【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這是七難中的第二水難。
倘若有人被大水沖走,漂流到深處去,生命受到威脅時,如能一心稱念菩薩聖號,即刻漂至淺的地方,免遭滅頂之害。
宋時,有位徐君,以教私塾為業,其母程氏笃信佛教,專持觀音聖號。一日,徐君帶了二個小孩至城裡教書,孩子順便到那兒聽課,快過年了,他又帶著這兩個小孩准備回家過年。因船少人多,只得乘坐夜船,船行到江中,觸了暗礁,江浪又大,船身不穩,而且,江水開始滲入船中,暗夜無星,眼看全船的人即將被浪吞噬,徐君望望身旁兩個兒子,想到家中年邁老母,心中焦慮萬分,突然想起持念觀音聖號的母親,於是,他便虔誠地念起菩薩名號來,片刻,船身漸穩,同船者皆見江邊岸上有棵高大桑樹,船亦隨水漂至淺處,大家合力將船栓在大樹上。第二天的黎明,朦胧間,大家仔細一看,昨晚所見的那棵大桑樹不見了,船卻擱在沙灘上,眾人知道是受了觀音菩薩的救度。
徐君快到家時,遠見程氏倚門含笑迎接,心中覺得奇怪,程氏告訴他說:「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你們在江上遇難,我心裡一驚,趕快稱念觀音聖號,後來看見一位老人家去帶你們下船,我知道你們一定能平安回來的」。徐君也將昨晚所遭遇到的災難告訴母親,才知道是觀音菩薩顯現救難的。
這是約事方面說,觀音菩薩能聞眾生呼救之聲,而救其脫離災厄,在理方面則有更深一層的說法:
水喻「貪」,貪水漲時,能沒溺世界。情欲漂流,未得其所,能一心恭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一念知足,業海自然干枯。
「水」之一字,並非只指河水江水而言,也可當作大海而說。從義理上去考察:
我們是在生死大海中漂流著,貪生怕死,是人之常情。尤其眾生陷於愛欲水中,而這愛欲之水,最容易引導人走上迷途;在五濁惡世上,種種愛欲不時在誘惑著我們,不知有多少人因它而身敗名裂,家破人亡。
四十二章經中說:「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愛欲到底從何而起呢?愛欲是由喜愛之心而起的,沉溺在愛欲漩渦的人,大都從堅強的我愛而來,如果即時稱念菩薩聖號,起一念知足、慈悲、平等的心,把這強烈的我愛稍為轉薄一點,將「貪愛」捨除,則我們的心光如明鏡,平等無差,那就可從驚濤怒浪的大海中,漂至淺灘上了。
在佛陀住世的時代,行乞到一座村落,村中有一位樂善好施的福德長者(另名陰悅),家資萬貫,但無一子嗣,常懷憂慮,俗雲:「四十不見子,終生磨到死」。然而,這一天,福德長者卻四喜並集,何謂「四喜並集」呢?一、長者夫人產一男嬰;二、所畜之馬生下神駒;三、出海采寶之船滿載而歸;四、國王聞其樂善好施,派一官差致送玉印。福德長者得此四喜,當然高興非常,於是,大宴賓客,席開百桌,酬神謝願,並且恭迎佛陀及諸弟子受供,佛陀即作一偈雲:
長者今日,福運充斥;絕代喜慶,一時俱至;
色所食因,具報有四;千載難逢,人間無二;
諸賢聖眾,鹹為敬服;善哉長者,受此多福;
如春播種,至秋成熟,先作後受。
長者聞此偈,更加歡悅,於是備大供物,供養佛陀及眾弟子。時一外道名叫不蘭迦葉,見佛受大供養,心生貪嫉,便隨佛陀回精捨,不蘭迦葉對佛說︰
「瞿昙!(稱佛)常聽人說,你有平等、慈悲、喜捨之心,現在請您把在長者家中所說的那首偈教給我,讓我也去得大供養」。
佛用慧眼一望,知其癡心甚重,貪欲滿面,學此偈不但得不到供養,反會招來苦受,便慈和地告訴他說:
「你想得供養,我願意另外教你幾首偈,不要再學我說過的那首吧」!
外道以為佛太悭吝,不肯將偈語告訴他,就破口罵佛,並說:
「你只管教來,得不得供養是我的事」。
佛知其宿業難逃,就將那首偈詳細告訴他了,豈知此外道愚癡之至,一首偈學了幾個月還無法背熟,待背熟欲往長者家的半途,卻狂風大作,橋斷了,只好暫時停下來,隔了半個多月,繼續向前走,那知,在這幾個月中,長者家發生了變故,一場大火把長者的大宅院燒得寸草不留,神駒亦葬死火堆,采寶的船只受了半月前的狂風侵襲,人、物皆被海水吞噬,還得賠償罹難者的家屬,連那最寶貝的兒子也生病死了,長者受此打擊,不免口出怨言,傳到國王耳中,把當時賜封的玉印也要回宮廷,長者正在痛心疾首,憂傷悲憤之際,不蘭外道來見長者,問訊完畢,就開始念偈,因其發音不准,將偈語中的「福」運充斥念成了「禍」運充斥;諸賢聖眾,鹹為「敬」服念成了「驚」服,如是,全偈反而變成了幸災樂禍,冷嘲熱諷的意思,長者氣極,喚來家僕,狠狠的揍他一頓,打的遍體皆傷,又被趕出村外,外道怨恨長者如此不公平,瞿昙說此偈,能得大供養,而我竟如此對待,無可奈何,只好一跛一拐的走回去。
此時,佛陀正在鹿野苑精捨講經,弟子們聞此消息,請問佛,佛便將此事的因果告訴大眾:
昔時,有位國王,年青登基,仁德愛民,一日,國王午睡,有只鹦鹉停在窗前輕鳴,音極悅耳,王在睡眼朦胧中聞此好音,身心舒泰,醒來即命侍臣追抓,跑了五裡路,才把鹦鹉抓回宮養於金色鳥籠,食以美味,備受寵愛。適一毒枭見狀,生大貪嫉,也就如法泡制,趁王午睡,仰頭而歌,豈知其聲不雅,驚王睡夢,下令追之,枭鳥以為必與鹦鹉同等待遇,於是,欲飛不飛,僅跑半裡,就被抓回,王見其竟是毒枭,下令燒死。
及至中年,王納一妃,妃信外道邪術,王亦捨正入邪,貪迷酒色,不理國政,且暴虐人民。不久,王位不保,淪為難民。
其中國王者即福德長者,以其前生年少仁民好施,故四喜並集,中年後欺壓百姓,輕侮三寶,故受如今苦報,鹦鹉則是我的前生,毒枭就是不蘭外道。
由此事的前因後果看起來,我們可以得到一番啟示──人切莫貪得無厭,更不可不量己德,不思己行而求非分之利,如一味貪心,強求供養,就會像不蘭外道一樣,惹來一身災禍。人,最重要的是注重己身的品德及修養,有好的修持,自然會受他人之景仰而得供養,這種事情是強求不得的。
生存於五濁的世間上,我們幾乎都是漂流在愛欲大海的人,那愛欲的海水已經快要淹沒了我們,如果我們仍然執迷不悟,我執深固,不知不覺,不知回頭,那就太可悲了。
想從這個貪欲的大海漂流到淺處,除了一心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求菩薩保佑外,是不容易找到其他的方法來救濟的。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這段經文是講七難中的第三風難,又叫羅剎難。
風災,我相信每個人多少都領略到台風的可怕,狂風大作,飛砂走石,屋倒人傷,災情慘重,這屬天災,縱使在科學昌明的今天,還是無法制止台風的來臨,只有提高警覺,先作准備,減少損害而已。
設若有百千萬億的人,為尋求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七寶,而乘船入於大海,(此七寶大都產於海中,砗磲即是寶石的一種。)如不幸在半途遇上黑風(據說古時船航行海上,忽然烏雲密布,狂風大作,大雨傾盆,落入船中,船因此而沉沒或船身破碎,被大風吹至食人島,此風即謂黑風。)吹其船舫,飄流墮在羅剎鬼國。(羅剎鬼,相傳是食人鬼,常住海上島嶼,我也曾聽說昔時某海上有一島,船遇風飄至其島附近,船上人員必需塞住雙耳,否則,島上飄送美妙音樂,將使聞者翩然起舞,神智昏迷而跳入海中。)求寶的人,不幸遇到黑風,到達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一人起頭帶念觀音菩薩的名號,諸人等,都能脫離羅剎鬼難。
普陀山志裡記載:宋徽宗時,有一戶部名叫劉達,與一大臣受徽宗命出使高麗(今之韓國),歸航途中,至數小島附近,忽遇烏雲密布,明月失輝,四日四夜,不見微光,船失方向。其中便有一人提議大家虔稱觀音聖號,不多久,見空中放光明,猶如白晝,仗此光明,始脫險難。
又說五代後梁明貞二年的時候,因中國佛教已在唐朝傳入日本,當時許多為求法而到中國尋師訪道的日本出家人,其中有位和尚,遠渡重洋,航海來到我們中華大國,參研佛法。掛單浙江天童寺,學參禅,後欲返日本,見寺中有一尊觀音大士的聖像,清淨莊嚴,心羨不已。本想向該寺當家師父商討請回日本供養,恐怕人家不允許,只好不與而取了。在他以為這是出於善心,能使日本人民睹聖像而生信心,這種作法該不會犯佛制戒律中的「不與而取的盜戒」吧?於是,他打定主意,偷偷把這尊佛像拿走了。
和尚既得此一莊嚴聖像,豈敢在山逗留,馬上束裝起程,買舟東渡,預備回歸日本。然而奇怪的是,這條船開沒多久,便遇黑風,三日三夜,船始終無法開出,只有遠遠地在普陀山四周打轉,和尚嚇得驚惶萬狀,跪在菩薩面前祈求說:「大士!弟子因見菩薩聖像莊嚴,我國佛法未遍,聖像少見,我想將菩薩請回日本供養,假使我國眾生此時尚無緣見您,當從所向,弟子便至該處,建立精捨供養」,祈禱完畢,船安然行至普陀山之紫竹巖,不再向前。
那時普陀山還是一片荒島,野無人煙,那位日本和尚便於此立寺宏法,這就是普陀山開山的由來。
我民國十五、六年時,曾參學普陀山,此山縱十二裡,橫六裡半,山中的大小寺庵約有二百八十多間,每年二月至九月,進香禮拜者絡繹不絕,平均每天有二萬人左右,從此可見,觀音菩薩度眾之廣了。
從理上來解釋這段經文:金銀等七寶即是真理,七法財的意思。欲求真理七法財的緣故,入於佛教大法海中,因智慧不足,不能隨欲所求故起無明之氣(黑風),搖動了主宰的定力(吹其船舫),漸成黑面無常,而成鬼相之形。(飄墮羅剎鬼國),若能即時於眾惡之中,起一念回光向善之心,以戒定慧力破無明煩惱之風,則平貪嗔癡三毒之浪。(若能稱念觀音號,即能解脫羅剎之難)。
以有形的七寶譬喻精神上的七聖財,那是再恰當不過了,何謂七法財呢?
一、信財:智度論說:「佛法如大海,惟信能入。」學佛的人假如沒有虔誠的信心,那就無法取得藏中珍寶也就不能得度佛法大海。
二、進財:進,是精勵進取之義,努力進趣正道,佛道遙遠,非精進,不能得益。
三、戒財:戒有防非止惡的作用。嚴持佛所制訂的戒律,操行方正,一點不毀壞,遵守一切世間出世間的規律即是戒財。如果不依規律,便會放縱,放縱自然就會墮落,而做出種種不正的行為,所以戒為一切正當生活必要的規則之寶。
四、聞財:聞是知的第一步工夫,人若不求知,不受教,則如禽獸無異。聽聞教法,才能知理行道;聞教,要虛心,接受他人之教導,然後如教理去實行,方能得到真實受用。此是指由聞而思由思而修的三慧而言。
五、捨財:在佛教中,慈、悲、喜、捨稱四無量心,行菩薩道的時候,以捨最為重要,用歡喜心施捨一切眾生,如慈陽普射大地,萬物皆被,不存絲毫偏心或念報之心,方能切實做到慈、悲、喜、捨,無量心中的「捨」無量。
六、慧財:慧財是智慧,又叫定慧財。定能攝心,令不妄動,慧能觀照諸法,破除邪見;智慧像似吾人雙眼,假使沒有一雙智慧之眼,盲行瞎走,往往棄明投暗,受害無窮。
七、慚財:慚者,慚愧,論雲:「慚者,於諸過惡,自羞為體;愧者,於諸過罪,羞他為體」。學佛的人,假使沒有慚愧的心,則不能入道。世界上再沒有比得上感覺慚愧的心再善美了。不知慚愧的人,就夠不上資格做堂堂正正的人,更不必談成佛作祖了。
記得有一位鄰居,家財萬貫,但膝下猶虛,很想要個養子,他的結拜兄弟是個忠厚人,家裡有四個小孩,大者十歲,小者三歲,知他愛子心切,便決定將孩子送一個給他撫養,看好吉日,富人買了四節甘蔗,到了拜弟家,平分四根甘蔗給孩子們吃,當其正吃得興高采烈的時候,富人突趁其不意的打了每人一個耳光罵道:「好沒教養的小孩,伯伯給你們甘蔗吃,竟連一聲謝謝也不說」。孩子們有的邊哭還是邊啃,獨有老二,滴淚不流,小臉兒紅紅的,把甘蔗朝地下一丟說道:「伯父!我們究竟犯了什麼大過,須受這一記耳光,吃一根甘蔗就得發出這麼大的代價麼?」說完,便頭也不回的朝內屋走去。富人見了,非認領此子不可,因為一個小孩子,竟有如此的羞恥心,將來長大不怕不成器。
總說:信即信心,能決定護持正法,是成佛之資糧。進即精進,精進於成佛之道,絲毫不退轉。戒,戒律。防身、口、意三業不犯,遠離殺、盜、YIN、妄,為成佛之基。聞,因聞而修持,依教而行之,始能成就三慧。喜捨方能行菩薩道,予眾生樂而拔眾生苦。定慧屬止觀,攝受妄念,能照破一切幽暗稠林,故也是成佛之財糧。有慚愧心方能求增上道,斷除無明,得證菩提。
以上的七種,叫做七聖財,這種教法,依據諸經,有很多不同的解說,在你想要獲得這七種聖財,而欲入佛道修行的時候,如果忽然一陣黑風吹來,這黑風,即是無明煩惱的迷風,或是一切魔障的惡風。你若沒有堅定不移的信心,那麼,你就會對信心起了懷疑,對於精進生了怠念,對於戒律加以毀犯,胡作妄為,都將隨此而起,對於捨又執取了,對於慧又愚癡了,對於慚又沒有恥了,把可以進入大道的心,導向驚濤駭浪之中,飄流到羅剎鬼國去了。
又有人說,此黑風是比喻錢財的風,許多人都逃不了錢關,你是否聽說過這樣的故事?據說,孫悟空欲向八寶公主借芭蕉扇時,途中被火孩兒所阻,幸遇八寶公主用芭蕉扇一揮,孫悟空飛到三十三天外,抱緊天柱才止住,這雖然是個傳說故事,但仔細想一想,世上許許多多的人晝夜奔波忙碌為的是什麼?──生活、錢財。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很少不見錢眼開的,那孫悟空就好比我們的心,動一妄念,又何止三十三天呢?尤其碰到財利當前,貪心一起,往往被八寶公主的芭蕉扇一揮,不說上天,就是下地,也有人會不顧生命之危,受了一扇黑風而昏頭昏腦地爭名奪利哩!諸位!靜下心來自我檢討,你是否堪受「錢財」之風的扇動呢?
羅剎,屬三十六鬼王之一。據雲:男羅剎身黑發紅而眼睛青綠,狀極丑陋,女羅剎長得美麗無比,但男女羅剎皆是吸血鬼,足以危害眾生之命。
你也不必心懷恐怖,怕遇上青面獠牙的羅剎鬼,或許,有些時候,我們也曾親身經歷成了一位「羅剎」而不自知,待聽完下列這則故事,才為自己下個評論,看我們是否真正身為羅剎而不自知。
唐朝有位宰相,辭官退隱湘陽,參訪童州紫雲山的道通禅師,禅師正開講普門品,當他講到「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時,宰相忽然說道:「禅師!依我所看,佛教經典都打妄語,無一句實話,所說的事情,與事實不合,像這段經文所說,到底什麼人可以證明說他見過羅剎鬼,遇到黑風了」?禅師明知對方身份,伸手一指呵道:「你這個無賴漢,根本目不識丁,還敢在此亂說一場」。宰相見道通禅師這麼不客氣的待他,氣得七孔冒煙,咬牙切齒,他心想:你只不過是有眼無珠的窮和尚,竟敢罵我是個無賴漢,目不識丁,太渺視我的宰相地位,恨不得抽劍砍下禅師的頭顱。禅師微笑地拿了一面鏡子照著相爺的面說:「這就是被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的事實了」。宰相聽了,轉怒為羞,急忙跪下求師原諒說:「我已深知自己過錯,毀謗佛法,祈諸佛菩薩及法師能諒解我的不是,如今,我已了解,羅剎鬼便是自心的顯現,何須求心外羅剎呢」。
「萬法唯心」,豈只羅剎是心所現而已,一個人想成佛作祖,也是由一念善心的緣故啊!我們如果起一念貪心,即成餓鬼面,起一念愚癡,便成畜生面,十法界盡在此心中,並不只限於現羅剎鬼而言。道通禅師也趁此開示宰相一番,宰相聽到這個解釋,不但了解經中之意,也更尊敬道通禅師,這位禅師,可說是最善說法的人了,假定當時他作何解釋,了不了解是個問題,信不信受亦是個問題,這樣為之說法,不但了解得真,亦復信仰得切!
諸位,既知萬法系於一心,那就得時刻防患這顆易貪、易嗔、易癡的心,善用此心作為成佛之樞,勿讓三毒充塞其中。
【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無盡意問觀世音菩薩得名的因緣,佛陀對他作如上種種的解說,除去眾生心裡的疑垢,而使大家信仰得更切,稱念菩薩的名號也更加虔誠認真,所以佛陀在此總結地說「以是,自在因由的緣故,所以名叫觀世音」。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這是第四刀杖難。
刀為刀刃,能割宰生命體;杖是棍棒,用來打人,輕則可傷害身體,重則能致人於死。古時,如違犯國法,需受官府制裁,若處死刑,就得受殺頭之罪。若犯法較輕,或打,或受夾棍,都稱為杖。受刀杖刑,也等於受了災難,此難亦是人人所畏,必需設法避免,若不幸犯了國法,或受人加害,或遇上盜賊被打,正在此千鈞一發之際,受害者若能一心一意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則彼手執刀杖想加害你的人,因你稱念菩薩名號的緣故,其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使你保全性命,得到解脫。
「尋」有二種說法:(一)很快或立刻的意思。(二)古時八尺為一尋,此作八分或八寸講。照第二種講法,即是顯示觀世音菩薩之靈感不可思議,你想想,刀杖斷了,應該長短不齊,那有每段每段的長度都一樣長,這不是菩薩的威德之力而是什麼?
在我國唐朝時代,有一位智覺禅師,沒出家前,官拜太守。當其做太守時,轄區遇到一次空前大饑荒,百姓餓得連樹皮草根都吃光了,真是苦到極點!可是政府的谷倉中,存有許多的糧食。國家存糧,本為救饑荒用的,但要動用,得先請示皇上,太守恐怕奏請費時,等到聖旨下來,百姓恐已餓死。於是動起悲心,先發米谷救濟,後再奏報皇上,用心當然是好的。但未得皇上許可,總是犯了國法,於是皇上除去他的官職,並解往國都予以殺頭。但這位太守是位清官,素有清譽,皇上知其為人,所以到臨刑時,特別關照行刑的人,注意太守的言行態度。太守自然知道這樣做是犯法的,可是為了急救饑餓中的老百姓,明知故犯,早將生死置之度外。所以臨受刑時,不特沒有痛苦的表情,且很歡喜的說:「將此一命,供養眾生!」執刑的人聽他這樣說,覺得很奇怪,就不殺他,去報告皇上。皇上立刻叫他進見,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很干脆的回答:「沒有別的什麼原因,只是不忍見百姓受饑餓之苦,出於一念同情而已!」皇上知他為善,赦免他的罪刑。太守經過這次事故,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於是發心出家,法名叫智覺。由此可知:一個人臨當被害,只要生起一念善心或慈悲心,其心與菩薩相應,就可得菩薩救濟而免刀杖之難!
這是從事上來說有形的刀杖,現在從理上說無形的刀杖。
這個無形的刀杖是指害人的驕慢嗔恚之杖及妒嫉之刀。驕是自高自大,慢是恃己凌他。嗔是怒目,恚是怒心。這種驕慢嗔恚的心,就是打人的杖!標榜己能,毀謗他人,對比自己好的人,生嫉妒之心,或是出口傷人,這便是殺人的刀。嗔恚、驕慢、嫉妒、惡口等無形的刀杖,將會戕殺我們的法身慧命,如果有人用這種心來壓迫我們,而我們卻以慈悲心去對待他,那他的刀杖,自然就等於斷壞,無法發生作用。設若自己常用此刀杖去傷害人,那麼,從今起,生一念回光反照的心,時時反省自己,檢討自己,才不會讓此無形刀杖傷了自己的慧命。
在江蘇江都地方,有一個老太太王氏,年青時就茹素學佛,信奉觀音菩薩非常虔誠。十八歲的時候,嫁給劉文藻為妻,生了三子一女,後來其夫過世,她獨自一人,為人洗衣燒飯,含莘茹苦地把孩子撫養成人,並且為長男娶了媳婦霍氏。霍氏自小嬌生慣養,加上娘家富有,入門以後,驕橫傲慢,氣勢凌人,常常目無尊長,欺侮王氏,晨起即指桑罵槐,要不然便東跑西聊,不盡媳婦之責。王氏一點也不為意,反而以觀音的悲心為己心,溫言獎譽,備至推崇。有一天,鄰人看不過去,向王老太太說:
「你的兒媳,怎敢如此忤逆你?」
「我家的兒媳非常賢良,她並沒有忤逆我的地方!」
霍氏剛串完門子,從外歸來,在房外聽到婆婆王氏的話,良心頓發,非常慚愧懊悔,從此,她那像刀杖的心,就被王氏的柔軟妙方所折斷了。
這種忍是從什麼生起的呢?是從平等大悲的一念心中所生起的。法華經中有一位常不輕菩薩,很可做我們的榜樣。常不輕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不論見到什麼人都拜,並且常說:「我不敢輕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你縱使辱罵他,或不客氣的以瓦礫沙石回敬他,他還是高聲的說:「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因為他常說這種話,所以大家都喊他「常不輕」。
「汝等皆當作佛」這句話,是對每個人的人格尊重,不是說著好玩的。能夠尊重別人的人格,就不會對人生起驕慢嗔恚之心。普通善嗔善嫉的人,病在不尊重別人的人格。常不輕菩薩雖遭人投以刀杖瓦石,但因尊重人的關系,結果,所有接觸他的人,都受了他的感化而信奉佛教。俗話說:「柔能克剛」誠然不虛。
此一念慈心,即是平等心,平等慈心,就是觀音的心,如果有這種心,別人如何能加諸於刀杖呢?以這種平等大悲的心,願意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都施給一切眾生,那生死之苦,在他的眼中,自然是毫無所謂了。
「平等大悲」,是我們所行的道,唯有這個道,才是永遠的正道。為著這個永恆的正道,我們應該歡歡喜喜地獻出自己的生命。
記得,用此慈悲平等的心去克服一切險惡,刀杖雖然能致人傷亡,但慈心能化干戈為玉帛的,縱使再凶狠的武器,在一個柔和忍辱者面前,完全失去其效用,所以尋段段壞,滅卻心頭的嗔嫉之火,放下舌根刀,退一步想想「以柔克剛」的至理名言,心中泰然自得,這便是「解脫之道」啊!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於七難中,此是第五惡鬼難。
觀音菩薩不但能救眾生脫離水難、火難、風難……等,同樣的他也能救眾生脫離惡鬼之難。
這段經文從事上解說也沒有特殊深奧處,它的意思就是說:
假使在三千大千的國土裡,有許許多多的夜叉,羅剎,時時刻刻地要來惱亂人的時候,只要受害者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那羅剎,夜叉一聽到觀音菩薩的聖號,是諸惡鬼,想以惡眼看這人一眼都不敢,那裡還敢殺害呢?經文中也稍有地方須略加解釋的如:
「三千大千國土」,就是宇宙的意思。假定拿我們現在人所居的地球為一小世界,那麼,集合一千個小世界,便是一小千世界。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集合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成一大千世界;總稱這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叫做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即表示著國土之多和廣,若把這個定為一佛的教化區,只不過是把抽象的觀念具體化罷了,不必拘泥於確定的數目。
「三千大千國土」真的如此寬廣遙遠嗎?從理上講,它並不如吾人所想像的那麼遙遠無際哩!諸位想想,吾人的妄念之心,剎那之間就有三千變幻之多,所謂「心猿」是也。妄念一起,就足以跨越三千大千世界了,仔細思量一下,你是否還覺得它遙不可及呢?
「夜叉」,是梵語,此雲「輕捷」。不但能飛行陸地,而且能飛行空中。「羅剎」,前面已說過,是吃人的鬼,譯成華語為「可畏」或「暴惡鬼」。這兩者都是屬於鬼類,轉眼之間,能飛行幾千萬裡。
提到夜叉,羅剎,就不由令人想起青面獠牙的鬼形,真可叫人汗毛倒豎,牙齒打戰。但是,你不必憑空想像,更無需膽寒心跳,或許你曾經遭受到「夜叉、羅剎」的侵擾,或許,自己本身也就是一個羅剎,夜叉的化身,若從害世毒人的意義上去看,我們這個世界上就充滿夜叉和羅剎。君不見,四周女色,名利之誘惑,君不見多少人為此而喪失生命,家破人亡,這不是夜叉,羅剎嗎?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誘惑我們的夜叉羅剎,數之不盡啊!然而,千千萬萬的人卻甘受其害,有的身經其境尚不自知,還想充充硬漢,找機會去尋找青面獠牙的「惡鬼」,真是可憐復可悲。
夜叉,羅剎的誘惑,又從什麼地方生起的呢?推究的結果,仍是從我們的煩惱妄想而生的。煩惱雖說是八萬四千,而實際上,也許不止這個數目。一個人若不修學佛法,妄念時起而不自覺,滿心滿腦的妄念盡是女色、金錢、權利,朝朝暮暮受這些魔的誘惑,就好比國中之土匪能擾亂本國,這百萬土匪軍中的統帥,就是一念的我執,要趕除百萬煩惱之魔,就得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方能遠離魔的侵害。
提到「魔」,順便向各位介紹魔的種類,平常所說的有四魔和十魔兩種。今先說四種魔:
一、五陰魔:五魔又譯為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五者。由此五陰積聚而成吾人的色身,吾人因此而起惑造業,因五陰是令吾人造業的因由之一,所以叫「魔」。
二、三毒魔:人因一念的貪嗔,而為非作歹,不順人情義理去走,能讓人迷於理事,顛倒是非的緣故所以也稱「魔」。
三、死魔:俗話說;「人命無常呼吸間」,一口氣不來,任你有呼天喚雨,移山倒海的大本領也沒法施展,人壽是一定的,決不可能讓你長命百歲,永遠不死。少年的時候不懂學佛行善,年年月月在名利場中打滾,一旦覺悟回頭,卻已至人生終站,徒喚奈何,故死也是魔。
四、天魔:雖有天福惜無天德,心存不正,妖邪惑眾,障礙人修善業,所以叫天魔。
以上四種為四魔,再加:
一、業魔:吾人造業,生生不息,世間惡人比善人不知多多少,吾人今生若不作惡,難保前生多生皆不作惡,萬一有一個前生的惡業種子成熟,發為現行,則非障道不可。偈雲:「假使千萬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業是魔。
二、心魔:心生傲慢,恃己之能而瞧不起人,不肯虛心問道,凡事自以為是,不願聽人教誨,是屬心魔。
三、善根魔:稍有善根,故步自封,不肯向上,令善根增長或稍做善事,便因此自得,自足,不肯廣施,這種便是善根魔。
四、三昧魔:三昧即定。修學禅定,本屬精進,但是稍學打坐或小有成就,便自以為不可一世,不再用心前進,或不知禅定之法,盲修瞎練,這也是魔。
五、善知識魔:學識淵博,卻不肯教人提攜後輩,猶如有良藥,不肯救人一樣,故是魔。
六、菩提法智慧魔:雖能深入經藏,得佛法之益,但偏執一法,不能事理圓融無礙,故也是魔。
後之六種魔和上四種魔合為十魔。總括說之,凡能障聖道,危害吾人慧命的都稱作「魔」。
當你受到諸魔擾亂的時候,怎麼辦呢?別忘了持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由此一念,破諸妄想,真如現前,所謂慧燈不滅魔難侵入,智鏡常明夢不侵,惡鬼之眼即是惡見,所以有智慧光明惡見即滅,如病眼怕日月的威光,不敢直視,所謂祥光爍破千生病也。
我以前曾經聽說過一條故事:
有地主二人,各有一長工,因爭水灌溉田地而吵架,其中一個將鋤頭一舉,不小心砍死了對方。那位長工見自己竄了大禍,丟下鋤頭就逃,逃到深山古寺中見到觀音菩薩的慈容不由自主的跪下忏悔,從此,隱居山中做一個精進修行者。那位死者據說死後陰魂不散,四處尋找殺他的人,欲報此仇,結果問到當處的土地公,知其正居某寺修行,這位冤鬼走遍全寺,也沒找著殺他的人,又去拜問土地公,土地告訴他:「某人現正入定,當然你沒法捉拿他,你如真正想報仇,唯一的辦法,是到大殿中去搖動供具,因為他是管理殿堂的,不過,你假使動了供具,他一點嗔心不起,你照樣無法償願。」冤鬼聽了,變作一只老鼠,去搖動供碗,讓其發出響聲,這位修行者不堪老鼠擾亂,起了一念嗔心,冤鬼乘其一念嗔心起時捉了他,修行者知道自己上了大當就懇求地說:「待我將大殿整理干淨,辭別眾人,才隨你走吧!」此鬼不疑有他,放他走了,那修行者趕緊又入定中,冤鬼找不著只好哭訴土地公,土地公才好好地開導勸解他,為他們做和事佬,要修行者念經超度冤鬼,這段冤仇才算了結。
由這則故事裡,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也可以證明上面我所說的解釋「只要我們的智慧之光永遠不熄,不再執著因緣和合的假我為實有」。如果我們能以這個意義去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是諸惡鬼不能以惡眼視之,那裡還能再加毒害呢!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這是七難中的第六難囚難。
「杻械枷鎖」,杻是手铐,械是腳鐐,枷是套在頸項上的項板,鎖是縛在身上的鐵索。「檢系其身」,檢是約束,系是系縛。意思是:人身本是自由的,因為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的關系,所以變得不自由了。
這段文是說,不論你有罪被縛了,或是無罪被縛,由於你稱念觀音菩薩的力量,杻械枷鎖就能斷壞。
法苑珠林記載:晉朝的時候,有一個叫窦傳的,他做高昌步卒的時候,被呂護捉到俘虜起來,同伴一共有七人,都被囚系於牢獄裡面,定好日子就要殺頭!窦傳在獄中專心持念觀音菩薩三天三夜,械鎖忽然自解開來,窦傳心想:我個人雖然蒙受菩薩慈悲救護,但是還有六位同伴,怎可自己脫逃而置同伴於不顧呢?於是,他又虔求觀音菩薩慈悲加被其他罪犯,望大士普救俱免,說過之後,牽挽同伴,次第脫逃,乘夜逃回自己的國家。
從事的方面去解釋,和上面所說觀音冥益的其他的五難相同,可是,從理的方面說,是什麼人系縛了你?這個杻械枷鎖不過是自己系縛自己罷了。
自己心存不正,貪藏,苦悶,心中不安,不能夠得到自由的境地;或受病魔纏縛,或遭逆境,怨天尤人,這種責備他人之苦,不是陷於自繩自縛嗎?
靜下心來想一想,吾人所受的無形枷鎖有多少,幾乎每個人日夜皆被「杻械枷鎖,檢系其身」而不自知哩,你瞧一瞧那名譽之杻,利益之械,恩愛之枷,我執之鎖,這一切的一切,那一種都在系縛著我們。試看世間的人,有幾個不被名利牽著鼻子走,為求名為求利,不惜千方百計,不惜萬苦千辛的東奔西跑,自己沒有絲毫的主張,這還談得上什麼自由?
枷是指男女相愛說的,男貪女愛,欲念充心,嫉妒滿懷,眼裡容不了一粒沙,若受阻擾,或發生感情風波,大演「殉情記」,如結為夫婦,組織家庭,男的套住女的,女的系住男的,誰也離不開誰,這不是枷是什麼?
為什麼說我執是械呢?因執此假我為真我,終日為我奔走,時刻服侍自我,稍微不如我意,就大發雷霆,所以說我執是械。
人一生為這些而患得患失,心不安寧,像這樣存有和罪囚同樣憂心的人,即使他有美好的理想,萬貫的家財,美名遠播,也照樣不能夠體會到人生的樂趣。
據此,生存在世間的人,依佛法說,被有形的杻械枷鎖所縛問題還小,被無形的杻械枷鎖所纏,問題才大。為什麼呢?有形的杻械枷鎖是別人加諸於我的,還有解脫之日,而無形的枷鎖,是自己系縛自己,既然如此,那只有你自己求得心靈解脫,願意跳出名利圈,恩愛園才有辦法解除,否則,不但今生永無出期,生生世世,你還得戴著這副無形的杻械枷鎖去赴六道輪回之約。
佛陀不愧是位大覺者,無時不在指示眾生的迷津,在此文中他告訴我們:「要脫離他人束縛或己身束縛,不讓內外因緣纏縛著我們的法身,那就要了知束縛自取,如蠶作繭,自纏自縛,快斷我執心,遠離煩惱域,方能脫離一切杻械枷鎖」,願與大家共勉之。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赍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七難中,這是最後一難,叫怨賊難。怨是怨家,賊屬盜賊,這二種,任何人碰上一種就覺得束手無策,倒霉透頂了,何況同時碰上兩種,豈不叫人膽跳心驚,生大恐怖嗎?這段經文還是講觀世音菩薩對眾生的冥益,指示你如何度過恐怖的怨賊關。
假使在一個三千大千國土裡,充滿著數不盡的怨家盜賊,時刻要眾生命取眾生錢,不用說,這是個危險的國土,也差不多是個人煙絕跡的地方。可是有一個商主,帶領了很多商人,而這些商人個個都赍持了極珍貴的寶物,不得已非經過這條險路不可,但大家深明此處怨賊充滿,一不小心就會有傷身劫財的事發生,當大家正在戰戰兢兢,提心吊膽的向前行走時,其中忽然有一個商人告訴大家說:「諸位善信男子!我們已走入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請大家不要生起恐怖之心,安下心來專心一意的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菩薩就能夠加被救護我們脫離險難。為什麼呢?因為觀世音菩薩應化世間,常能以無畏施於一切眾生,你等若能一心一意的稱念菩薩名號,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怨家、盜賊當得解脫,不會傷害咱們絲毫。」眾商人聽了他的話,便同聲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因為稱其名的緣故,當下就脫離了怨賊之難,自由自在的通過這危險的道路。
過去有一位空也上人,趕路的時候遇了盜賊,上人見到了,從悲心中不覺流出眼淚,那些大盜見了上人的樣子都對他嘲笑說:
「這是一個沒有修行的出家人,把身外之物看得如此重,拿他一些錢,卻不顧自己是男子漢大丈夫,竟然流下了淚來。」
「不!」空也上人回答:「老僧並非為可惜我的財寶被拿而悲傷,我想到你們這樣的人,有比平常人更強壯的身體,世間上可做的事情很多,不知你們作了什麼惡因,今生才淪作盜賊,四處搶劫,以加重自己的罪業。我想到你們將來得受痛苦的報應,才不知不覺地流下眼淚。」
空也上人說後,眼淚還是潸潸地流著,這種悲心,竟然感動了大盜,後來,他們棄邪歸正,禮空也上人為師,成了空也上人的弟子。
民國十二年,我正在廈門南普陀參學,有一位道友名廣富,俗名林子雲,欲往泉州辦事,別人托他帶二兩銀子順便到慶春堂買軟腳香(此香在當時非常出名)回來供養觀音菩薩,走至半途,聽後面有人大喝「站住!」廣富法師那時年紀很輕,聽到這聲大喝,知是盜賊,撤腿便跑,邊逃邊念觀音菩薩聖號,強盜追不上,開槍就打,說時遲,那時快,廣富法師剛想把身子轉過來看盜賊是否追上來了,就在千鈞一發之際,子彈不偏不倚地打在腰邊裝銀元的袋子裡,盜賊見他挨了一槍,人仍安然無恙地跑,生大恐懼,不敢向前追趕,廣富法師也因持念菩薩的名號而得免盜賊之難。
又有一個恆順和尚,也有著一段這樣的事,這件事在日本較老的居民大多知道。
有一天,和尚住的地方,來了一個賊。
「把錢拿出來!」賊說時將武士刀一閃。
和尚不把他的刀看在眼內。
「好!好!」
和尚說後,盡所有的錢都拿出來給他,賊將和尚拿出來的錢放好,就悄悄的要往外邊走,正在這個時候──
「等一會!」和尚忽又這樣的喊著他。
賊停住了腳步。
「你向別人要了東西,不說一聲謝謝就要走了,有這樣的道理嗎?這筆錢本來是我要奉給佛陀的,只要你去向佛陀說聲謝謝就可以了。」
「謝謝」!
賊說一聲就走了。
以後不久,那個賊又在別處犯案被捕了,他招認說是還偷了和尚的錢,警官把他帶去見和尚,和尚見了很快就說:
「不錯,在某月某日的夜間,有一個男人進來,說要我給他錢,所以我就拿錢給他。這並不是他偷的,是我自己願意給的,這有什麼證據呢?記得當他出去的時候,還講了一聲謝謝才走的!」
警官聽了和尚的話,向和尚說:
「和尚的話,意思大概是要救這盜賊,可是他在別處偷了好幾次,獲罪太大,不能再讓他逃了。」
和尚聽了警官的話以後,走上前去握住賊的手,流淚說道:
「我本是很窮困的,已經把所有的錢都給你,甚至叫你向佛陀多謝,那知我的誠意不足,不能感動你,令你再到別處偷東西。」
這個賊聽了一言不發,羞慚滿面。
賊在牢獄之中,仍然不能夠忘記和尚的話,出獄後,他跑到和尚那裡忏悔,從此,他改邪歸正,努力做一個向上創業的好人。
這是慈悲的感化,本段經文就是表示這種意思。
依理而言,吾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和合而成的幻身,它像一個國家,一塊國土,一個小天地,這個國土外有眼、耳、鼻、舌、身的五識,集合了八萬四千的怨賊——煩惱。
「商主」,指第八識的心王——阿賴耶識。阿賴耶是梵語,譯成中文為「藏」,是含藏一切善惡種子的地方。也就是一切心的主體。
前七識從第八識生。隨從心王,為心王之所有的,叫做心所。心王心所等,共有九十四法,屬於有為法,另加六種無為法,就是唯識所說的百法,心及心所所發生的作用即是「諸商人」。
這個心,持有成佛的珍寶,也持有墮落迷惑的賊,因此,在我們的心中,以持寶和怨賊為喻。
在阿賴耶識裡也包藏著無價之寶——自性,這個無價寶物隱藏於此,就好像走那危險的山路,一不小心,即可受到妄念的怨賊所害而沉淪六道。其中起一善念為首,莫怕煩惱賊多,將雜念歸一,起自在之定力,稱揚觀音菩薩的聖號,由定起慧,由慧離驚惶生死之苦,既得離苦,還有什麼好怖畏的。吾人若能真切實行,以菩薩同體大悲心為主宰,牽引余心,皆成善念,則可保全真如佛性,眾善法財了。
古時梁山有位延關禅師領眾修持,眾中有一園頭,專司菜園之事,頗知禅理,因其職為園頭,眾多不喜聽其談禅,常朝嘲笑他。
有一天,老園頭又在說禅理了,眾中一人就說:「你對禅理既然這麼明白,為什麼不去和老禅師問答幾句?」
園頭說:「不是我不敢,而是怕我一問,老禅師沒法回答我,恐要讓大座而下台。」
大家皆笑其自誇自大,那天適逢老禅師上堂開示,園頭搭衣頂禮說:
「和尚,家賊難防時如何?」
「識得不為冤。」和尚答。
又問:「識後將如何?」
又答:「識得騙至無生國裡。」
再問:「此即安身立命處否?」
「死水不藏龍。」禅師答。
問:「何謂活水藏龍。」
答:「興波不作浪。」
園頭聽了又問:「忽然傾澤倒岳時如何?」
「小心!莫濕了老僧的袈裟角。」
老禅師和園頭的這段問答,就是叫人要善守根門,勿讓六賊乘虛侵入,進而再精進修行,以便回歸無生國土。雖然修有所得,但不可忘了還得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以慈心,勇猛心去更上一層樓,方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以上所說的七難,到此已經說完了。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诃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這是七難的總結文。
「摩诃薩」是「摩诃薩埵」的略語,「摩诃」是大的意思;「薩埵」是「有情」或「眾生」,「摩诃薩埵」合稱是「大眾生」,大眾生即是於諸眾生中第一最上之意。
摩诃薩又可稱為大菩薩,也就是表示觀世音菩薩是位了不起的大菩薩,也用此來更進一步地稱贊菩薩的偉大。
「威神之力」,威能克萬難,神即有求必應,讓眾生脫離苦海,進趣菩提。
「巍巍」是形容菩薩的威神之力如高山之巍峨。
佛陀說到這裡,叫聲「無盡意」而對他說:「觀世音菩薩有如此偉大的威神之力,怎可不誠懇地常念菩薩的聖號呢」?
前面所講七難,是對外境而言;現在開始講三毒之難,這是從內部來的。
【若有眾生,多於YIN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貪欲、嗔恚、愚癡叫做三毒,能毒害我們身心的緣故。在貪欲中最甚的莫過於YIN欲,它最能毒害我們的身心,敗壞我們的人格,因為YIN欲心一起,不擇禽獸,不拘禮節,甚至發生亂倫等種種罪過。
YIN欲就是普通所說的性欲。若從生存的意義上去講,是必要的本能。世上生物,大都靠此傳續後代;從道德上說,夫婦間的關系,是人倫大道。正當的性欲,不是不可以,不過越出性欲的軌道之外,就危害了身心,而且,社會風教影響所及,其害是不堪設想的。
佛陀對在家二眾,不禁正YIN,這是方便法,若論究竟,楞嚴經說:「YIN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YIN,必落魔道。」可知YIN為輪回的根本,修道的障礙,吾人如想對治它,就得修不淨觀,YIN念自平。
阿育王是個笃信佛教的賢明君主,唯佛之教是從,他有一個弟弟信邪,常謗三寶,認為YIN欲乃人之常情,無法斷除,因而常對王說:「沙門離欲,是虛妄語。」雖經王屢次勸說,仍不相信。一天,王弟外出打獵,見禽獸亦好YIN欲。回宮再向王說如是,勸王勿信佛教,受沙門誘惑。王笑笑,不置可否。翌日,王對弟說:「我欲外出,宮中之事,煩你辦理。」於是,帶了幾個隨從出宮。
其弟在宮中,一時興起,竟穿戴龍袍帝冠,登基上朝,阿育王不久折回宮,見弟如此問何緣故?弟知犯了國法必處極刑,趕緊下跪求饒。阿育王說:「犯了國法,不能幸免,你既然歡喜為王,我可以賜你七日帝王生活,七天過後,再處極刑,希望你善用七天的時間,盡情享受。」說完又外出了。
王臨行前派了一位侍官站在其弟的寢宮外報時,每隔一小時報一次,七天中,時時如此,不可懈怠。
七日後,王返宮中,見其弟愁眉苦臉,故意問道:「這幾天,你一定過得非常快樂啰!」
弟答:「王兄有所不知,七天之中,我滴酒未沾,不近美色,一想到死,還有何心情去飲酒作樂呢!現在,我了悟,沙門所以能斷YIN欲,是為了生死事大。」阿育王知道他已悔悟,就赦免他的罪刑,從輕發落,以後,這位親王再也不敢毀謗三寶了。
YIN欲是可怕的,魏文帝遏欲文說:
「首惡莫如色欲,易犯多是邪YIN。」
諸位若真想出離三界苦,就必須平治你的欲念。
平治欲念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至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常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讓菩薩名不離自心,才會發生效用,假定念而不念,不念又念,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是難以收到效果的。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嗔恚是眾生心中最不正常最為暴惡的一種現象,一旦發作起來,面目猙獰,人皆怖畏,不喜親近,而且嗔心能障百萬法門,更能燒毀我的功德法財,諸魔也乘隙擾亂道業,使你無法進修,毀了你的大好前程。
在百喻經上有這麼一個譬喻:
某一個地方,有一個池塘,裡面的水干涸了,有兩只雁見到一只龜喝不到水而苦的很,雁就對龜說:
「龜呀!你可以銜一根樹枝,我們銜著樹枝的兩端飛起來,把你帶到有水的地方。可是,你千萬不能講話呀!」
那龜聽了,就銜了一根樹枝,兩只雁就銜了樹枝的兩端飛起來了。當他們經過一個村莊的時候,下面村莊上的小孩子看了都說:
「喔唷!龜被雁銜去了!」
龜聽了這句話後,忽然大怒起來:
「你們知道些什麼事?」
話剛出口,龜就跌落到地上摔得粉碎。
我們嗔恚的根本,就是由我執而起,不肯輸給人家的緣故。
又人若一起嗔心,往往迷失理智,患大過錯,弄得不可收拾。
日本地方有個醫生,三更半夜要外出看病,古時日本醫生外出得佩掛長刀,以防萬一。其妻將佩刀放在他身旁的桌上,醫生因性急過於匆忙,竟錯將木板當作寶刀佩在腰間。看完病人,主人們仔細一瞧,看到醫生的腰間綁了一塊木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地笑了起來,醫生正覺得莫明其妙的當兒,才發覺自己掛了一塊木板,就怒氣沖沖的要回去向妻子興師問罪,一路上,他嗔心大起,拿定主意飽揍妻子一頓,消消怨氣。結果,因嗔心的緣故,走錯了房門,一把抓起床上的頭發,不分青紅皂白的大打一場,那位被打者大喊:「救命啊!救命!」這位糊塗醫生一聽這聲音不太對勁,並不像我太太的聲音嘛,開亮燈看,不看則已,一看簡直嚇壞了,因為被打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老母親,趕忙跪地求饒。
嗔,是有對象的,向人沖動生起的一種惡性情感,但對方不一定生起嗔心。只要悟到無我、無人,則嗔的煩惱自然也就消失了。
對治嗔心,依正常道說,當然是修慈悲觀,因為慈悲是對治嗔恚的。嗔恚是大病,慈悲是良藥,只要慈悲觀修行如法,那麼就能根除嗔恚。但這兒卻有無上方便道,只要能「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可以遠離嗔心煩惱了。因為觀音菩薩以大慈大悲為最大特色,念菩薩聖號,觀菩薩慈容,縱然有天大的脾氣,也該生大慚愧,化為烏有,這是對治嗔心最簡易的方法。
愚癡就是迷惑愚昧,對於事理認識不清。對於事理認識不清的人,不一定完全沒有知識,有的雖然知識廣博,學問高深,但因不信善惡因果,這種人就叫做愚癡。有些人雖然沒有淵博的學識,但他笃信因果,深明義理,懂得修學佛法,這便是智慧之人。所以,愚癡並不在知識的高低上分,而是在於信不信因果上分的。
愚癡換句話就是智慧的反面,能障蔽我們的智慧之光而增長三毒無明,這也是一切凡夫的生死根本,是八萬四千煩惱的根源,愚癡增長便成邪見,因邪見故會受畜生的果報。
有的人愚癡非常還不肯承認,甚至要錯怪他人。
話說鄉下的一間小雜貨店,住了一對老夫婦和一個十七、八歲的男孩子,這男孩非常不滿意他的父母,常對親朋們說:
「我父母是個守財奴,在這窮鄉僻壤開一小片雜貨店有什麼稀奇,老是不放心讓我獨自看管,兩老合起來,年齡都一百三十歲了,整天鎮守在店中,不是父親在就是母親在,難道我真的那麼愚蠢,沒辦法照顧小生意!我的父母太看不起我了」。
親朋們就把這些話告訴了他的父母。剛好有一天,他外祖父生日,夫妻倆准備了壽禮,把店裡交給男孩管理。這男孩盼望的就是獨自做生意,當然高興的很,可是,今天非常不巧,坐了一上午,也沒看個人影找上門來,他眼巴巴地望著路上的行人,好不容易才碰上一位路人朝店裡走,男孩趕緊起來迎接。
「令尊在家嗎?」客人問。
男孩想想,瞧瞧貨簽,沒有「令尊」這東西,於是搖搖頭說:「沒有。」
「那麼,令堂呢?」客人又問。
「也沒有。」客人一聽轉身走了。
傍晚,父母親回來問他今天生意如何?他把嘴一翹說:「這間小店,十樣東西欠九樣,那有辦法賺錢。」其父覺得奇怪說:
「我們的店雖小,但日用雜貨樣樣齊全,為什麼說十樣欠九樣?」
「既然貨色齊全,中午客人想買令尊和令堂,怎麼沒有這兩種貨?」男孩問。
「傻孩子!令尊和令堂,就是我和你母親啊!」
男孩兩手拍了一響說:「原來你們也是要賣的啊!」諸位想想,這個男孩愚癡不愚癡呢?
人之所以愚癡就是前生修福不多,智慧不足所致,前生不肯布施,不肯修行才會受愚癡的果報,依佛法說,愚癡的人應修因緣觀,知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不執一切相,才能轉愚癡成智慧。
印度某處有一位老婦人,只有一個獨生子,不幸這個獨子竟夭折而亡,老婦人將孩子的屍體運往停屍林,日夜守護屍旁,坐在林中悲泣。佛陀路經此林,見老婦人哭得如此哀傷,就慈祥的詢問因由,婦人哭訴的說:
「我唯一的孩子不幸夭折,我毫無其他辦法,只好晝夜守護屍旁啼哭,希望有一天我的寶貝孩子能再復活過來。」
佛陀說:「這那裡可能呢!人死是不能復生的,你好好回家吧,別傷了自己的身體。」
誰知這婦人竟哭著說:「假若我的孩子不復活,我也只好陪他死了。」
佛陀知道老婦人迷失了理智,無法接受勸導,便告訴她:「你要孩子復活,有一個方法,你去找尋一盞吉祥之燈,什麼叫吉祥燈呢?你必需每家去問,看那戶人家生生世世從來沒有死過人,如果有這麼一家,你就趕緊引燃一盞燈回來,有了這盞吉 祥燈,你的孩子才有再活的希望。」
老婦人聽了,馬上挨家挨戶的去打聽,看誰人的家從沒死過人。其實,到那兒去尋求吉祥燈呢?誰的祖宗逃過「死」關呢?老婦人找不著吉祥燈只得回禀佛陀,佛陀開示道:
「人生誰無死,每一個都必須死,既然如此,你為什麼能叫你的兒子長生不死?這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事,你最好珍重自己身體,信佛、念佛,不要再哀傷了」。並說偈雲:
「世間一切之一切,空苦無常莫妄求,榮必有枯成必毀,存亡必失喜為憂,單生一子視如命,子病夭傷苦未休,送往屍林去不返,饑寒忘卻郁無疇,如來奮成廣開法,苦海慈航放片舟,今向世尊心吉火,當依無始任家修,一失百千假不得,空身報命去依留,佛為廣說法增要,徹悟無常上覺舟,或得逆流初果位,旁人千萬開蓮藕」。
世間本無常,娑婆本是苦,既然如此,就不需要求事事如願,事事久常,人的一生中,逆境是難免的,逢到逆境時,要有勇氣去面對一切,去看破,放下一切,有時逆境也是增上緣,可以激勵我們向上創業,向前發展,所以不要哀聲歎氣,更不可怨天尤人,俗語說得好「失敗為成功之母」,切莫為小而失大,執迷而不悟,或凡事不講理,自以為是,那只有徒增本身的痛苦,對你並不能有絲毫的利益。
假使眾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易迷於境,對理不能澈底了知,那麼,應該常念觀音聖號,必然會得到智慧的。問題是世間上的人,自以為聰明的很多,有幾個肯承認自己愚癡呢!所以你要他稱念觀音聖號,決不是簡單之事。我個人覺得,為人最好還是謙虛些,應該承認自己智慧有限,求菩薩加被,多念菩薩聖號,菩薩一定會賜給我們智慧,破除吾人的愚癡病。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這是總結以上所講的三毒。佛陀再叫了一聲聽眾中的發問代表無盡意菩薩說:「觀音菩薩能以戒、定、慧三學來對治眾生的貪、嗔、癡三毒,轉眾生的貪欲心為無貪之淨定,以慈悲心來換眾生的嗔恚心,用智慧轉眾生之愚癡病。拔去三不善根的惡毒,以成三善根的德行,讓眾生朝真、善、美的大道邁進,普遍利益一切眾生,觀音菩薩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所以眾生應時時刻刻,至誠懇切地念觀音菩薩的聖號。
救七難,離三毒,已說過了,繼續要講的是「求願」請看下面經文: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這段經文共有四十五字,照此文讀來,若有女人,欲生男孩,只要頂禮供養觀世音菩薩,就可以生下一個具備福德智慧的男孩,假使想求生女孩,便可生下一個相貌端正的女孩,這些都是前世所積聚的善業,顯現於現成的德本,所以能令人愛戴敬慕。
世間眾生,沒有不希望生兒育女的,中國有句俗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由此可見生兒育女對世人的重要了。我小時也常聽長輩的人說「無男可畏」,為什麼無男可畏呢?一、我無人奉祀;二、家業沒人繼承;三、百年以後香火斷絕,以世俗立場說,絕子絕孫,那是天大的不幸。就拿現在高呼男女平等的時代來說吧,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深植在老一輩人的心中,「有孫非男」心裡總不是滋味。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就一般世俗家庭說,夫婦都希望有一男半女,以增加生活情趣,為什麼經文中單說女人求男求女?當知自古以來,為子娶媳,令成家立業,不外三個原因:一、做公婆的所以娶媳,大都是抱孫心切。如媳婦婚後久無子女,難免讓公婆失望,甚至對媳婦生起憎嫌,所以女人希望早生兒女,以博取公婆的歡心。二、做丈夫的所以娶妻,是為子繼祠香火,因而終日辛苦忙碌,都是為了家庭兒女。假定妻子久不生育,不但會失去丈夫的憐愛,有時也會因此而成為夫妻感情失睦的導火線,是以女人求子之心特別殷切。三、女子結婚以後,如果沒有兒女,不但長輩生嫌,丈夫生厭,就是親朋好友,亦會對你生起譏笑,所以女人求子之心,確較男人來得真切。假使有這麼一個女人,希望求生一個福慧具足的男孩,最可靠的辦法就是至誠恭敬的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定會滿你所求的。
「供養」,是進供資養之義,有三種供養:
一、莊嚴堂捨,恭敬供養。
二、讀經禮佛,修行供養。
三、飲食衣服,利益供養。
供養,是求子求福的人為了對菩薩表示一點心意,而以香花等各種物品供養,其實諸佛菩薩,以悲心視一切眾生,同等無二,對於眾生毫無所求,根本就不談供養不供養的問題。不過佛法所說的供養,不一定是財物供養,如能身體恭敬禮拜,口中稱念菩薩名號,心中觀想聖容,這樣便是最上等的供養了。
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楊璜的人,讀儒書,操作非常清廉,有一次遇到了兵,圍困了他的鄉村,楊璜不忍離開自己的祖墳,就將妻妾兒子藏匿在深林中,一人獨守墳墓,兵來捉他的時候,他便投河自殺,十歲的小孩,看見父親跳下水,就哭哭啼啼的也跟著跳下水去,這是順治丙戌年三月十六日的事情。
到了第二天早晨,父子兩屍相抱浮起,看見的人,沒有一個不傷心難過。他的妻子陸氏,從此食素,家裡供奉觀音菩薩,早晚念佛,晚上做夢,見一個老女人帶來了一個小孩,對她說:送給你。醒來之後,陸氏向觀音菩薩祈禱,願我的遺腹子是個男孩,然而到了年底,卻生下了一個女孩,陸氏說:算了!我家已絕後!到了春天,集族中長老曰:夫無子,有一點田產,可分給侄輩們,只要留一點衣食給我們母女二人就可以了。說罷,痛哭不已!族中人也不忍,安慰她說:到了明年璜的周年做了佛事後再說。到了第二年會合親友,作完了佛事的這一天,恰好是三月十六日,女孩子無緣無故地大哭起來,母親撫她就枕而睡,好像夢魇般的沉睡不醒,但又哭的相當厲害,陸氏抱起她時,發覺她已變成了男孩,全族的人,都覺得奇怪?才悟到陸氏求觀音菩薩所感應來的,一族人便都皈依了佛教,並且給這個男孩取名佛賜。後請張縣長驗之,問他們一族人,都說:假定這個小孩不是真變的話,侄輩們為什麼不肯分田產呢?鶴童子說:靈感如此,真是石破天驚了。(——出己求書)
胎教對一個做母親的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經文明白地指示我們「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才能隨願所求,生福德之男,端正之女。禮拜供養都必需存一份恭敬真誠的心,心存恭敬,諸行莊嚴,時時懷著安祥寧靜的心情,胎兒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影響,那麼,嬰兒出生以後,性情不致暴戾,易養易教,長大後更能慈心愛物,明理有志氣。
這段文明顯地講到胎教,教導求子女的母親們,把心歸向大智慧,大慈悲的觀世音菩薩,驅除種種迷妄,遠離一切邪見,由此,如果生的是男孩,則福德智慧圓滿;若生的是女孩,則端正有相,受人愛敬。這段文,除了神秘的靈驗冥益之外,也可這樣從現實的方面去解釋。
又有一種說法:男表智慧;女表慈悲。從男女的個性上看男子對每件事情抉擇力,往往比女子更能當機立斷;從行為上講,男子較為好動,對外應酬進退,在比例上,也較女性們強,這可證明女子的智慧是較弱的。女子的性情溫和,同情心大,哺兒育女,含莘茹苦,便是母愛最偉大的表現,所以以女子來標示慈悲。若照這種解釋,求男求女即是求智慧與慈悲的表征,做一個佛弟子能有悲智雙運之因,才能得到悲智具足之果。
在經文中,諸位所必需注意的是「宿植德本」四個字,這四個字說明了因果的關系。宿、是指過去。謂在過去生中,為人良善,德行高超,種下了種種福德善根,才得到今世的善果。就因為具有這樣的果報,所以才受「眾人愛敬」。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佛講到此,又重呼無盡意菩薩說:「觀世音菩薩有隨人所求皆得的偉大威神之力,不令眾生有所失望。」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假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其所應得的福德是不會空無所獲的。唐,言虛空,捐謂捐棄,也就是說不會徒勞無益的意思。
常聽說:「人有誠心,佛有感應」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普勸大家要領受執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此文言較量功德勝劣。受持觀音菩薩的名號,這種功德究竟有多少呢?我們看經文內的比喻便可知道。
佛向無盡意菩薩問道:
「如果有人持念諸菩薩名號,如六十二億條恆河沙之多,不但持名,並且自始至終,盡此一生有形之命以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四事供養,以你的意思,這持念供養的善信男女的功德,是多呢?還是少呢?」
「那個功德太多了,世尊!」無盡意菩薩非常恭敬的回答。
佛聽了又再問他說。
「設若有另外一個人,受持觀音菩薩的名號,乃至只一時禮拜供養,並不是盡此一生受持供養禮拜,這份功德與先前終身禮拜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功德相同沒有兩樣,其彼此所得的福德,縱令享受百千萬億劫,也不會窮盡的。」
上文所說的六十二億,是形容數目之多,言其多至數不窮盡,意思與無量無數同。
在佛教中,無論說什麼數目,都是有所根據的,如此處的六十二億,亦有其定義。
六十二億的六字,就是指組織宇宙萬象,造作一切有情無情的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在這六大中,地水火風空是色,識是心,即相當於心色,主觀與客觀,物質與精神。此色心之法皆屬因緣所生法,沒有自性,因緣合即生,因緣散即滅,故似有非實,但同幻象而已。
有些人不了解身體只是由心、色所成,認身體為實,縱有少數人,能了解它是空的,也是指死後為空,並不知其當體即空。圓覺經說:「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涕唾濃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這是說身空,也就是色法空。其下又說:「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這是說識空,也是說心法空。聰名人見以上經文,必能了解當體即空之理。
眾生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這麼多的菩薩名號,並盡形壽作四事供養,為何其福德與一時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的福德相等無異呢?因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號蓋取其名相,執其名而稱,至於念觀音菩薩名號的,則因憶念菩薩利他之德,不取著於名相,斯為無量名,無量相,所以受持的人功德無邊。
恆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又釋作岡底斯河,源出西藏雪山,東南流注孟加拉灣,綿延數千裡,寬四十裡,水極淺。恆河的沙,如面粉般細,佛講經每以恆河沙喻多數。
民國五十二年,我隨中國佛教訪問團出國,曾至印度朝聖亦曾朝禮恆河,見一見佛陀當年講經的聖處,臨別時,特地帶回一小袋恆河沙,呈金黃色,確實細致非常。
前幾年,印度一記者來台,莅寺小談,見恆河沙,竟恭敬地拿了一點含入口中並說:此沙細若粉,含入口中,不覺有物。
世人大都有這樣的觀念,以為念越多佛越好,殊不知念頭太多,妄想亦多,在修行方面,是不怎麼理想的。不論做什麼,貴在專一,做功夫也如此,能專精一門,必可事半功倍。我常看到很多的學佛者,時而想念這本經,時而想念那部經,三天兩頭的又想學拜忏,想念密咒,忙得身心俱勞而收獲卻少,有時弄得心神不寧,反倒成了修行的障礙,所以不如至誠懇切專一不二的持一名號,較有心得。講到這裡,想起了一段有趣的譬喻:
有兩個人:一個人無所不信,他的口袋裡放著許多神仙的護身符;另一個人,只信仰觀世音菩薩,在他的口袋中,也放著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一天兩人結伴上街,出了車禍,一個人受了點傷,另一個人則安然無恙。那位受傷的人心中不大高興,就喋喋不休的說:
「我的信心並不比某人差,我信仰眾神,口袋裡裝的、頸子上掛的都是神仙們的符咒,怎麼那麼多位神仙,一個也不保護我呢?」那個受傷的人正在滿肚子懊惱時,口袋裡的神仙忽然說話了:
「真對不起你!我們並不是不想幫你忙,可是你所信奉的神仙很多,如果在其他神仙之前來保護你是很失禮的。當你危險的時候,我們請天帝救你,他推請王母,王母又推請媽祖,媽祖又推請北斗星君,正在互相推讓的當兒,你就被撞傷了。那個人的袋裡只有一尊觀世音菩薩,所以很快就救了他。」
這雖是一段有趣的譬喻,但也值得我們細細去體會其中真理,若果我們的信仰正確一致,便能隨願所求。如果沒有正確的信仰,而去信仰那些神仙鬼怪,如此不純正的信奉,是沒法達到信仰的真正目標的。
世間法中的多少、長短、黑白等都是比較的、相對的,在諸法實相中,一切是絕對的,平等的,根本沒有多少的差別。一與多,相容相入,萬物一體,息息相關,所以在華嚴經裡,從觀察一塵之中,即括盡法界。本此,我們便能明確地了解「念一觀世音菩薩,就等於念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而這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亦可說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所以說這兩種念法的功德完全相同,毫無差別,知此,則不覺驚異,更不容懷疑了。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此文是結顯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所得的福德。佛陀對無盡意菩薩說:「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能獲得我以上所說的不可數,不可量的無邊福德利益。」所以我們應該勤加受持供養。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游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無盡意菩薩在前文中問所以立名觀世音菩薩的原因,這裡則問觀世音菩薩怎樣來此娑婆世界化導眾生。意謂觀世音菩薩報身原在極樂世界,而如何垂形示化於此土?
無盡意菩薩發問的主旨有三點:
一、問觀世音菩薩何緣游此娑婆世界,如何普門示現救度眾生?
二、又問觀世音菩薩的口輪,是如何為眾生演說妙法?
三、再問觀世音菩薩的意輪,以何種方法,便利眾生?
「娑婆」是梵語,譯華言「堪忍」或「忍」,謂此土眾生,安於十惡,忍受三毒,不肯出離。
在悲華經中解釋說:「名娑婆者,此諸眾生,受是三毒,及諸煩惱,能忍斯惡,故名忍土」。
這個「娑婆」世界,也就是我們現在居住的世界,從眾生立場說,我們生於此土,老病死苦,種種折磨,種種逼迫,我們都能忍受下去,並且以苦為樂,不願離開這個世界,好像小孩在酷暑炎陽下捉蜻蜓,雖然跑得氣喘如牛,汗流夾背,受威陽之煎逼,他仍然樂此不疲,故名為「堪忍」。釋迦世尊,所以垂跡應現於娑婆教化,就是要令眾生解脫此土的苦惱。
從菩薩的立場上說,菩薩為度剛強難化眾生而現身娑婆,行菩薩慈悲之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克服一切苦難,忍受一切打擊,決不埋怨退心,所以名為堪忍。
文中所說的「方便」,並不是指世俗上所用的虛偽欺騙,叫做「方便」,而是指濟度眾生,要用適宜的方法,稱之「方便」。在法華文句中,解釋「方便」有三種意義:
一、方是法,便是用,隨順眾生之心,用種種方法來教導指示他。
二、方便是門,以此方便能引眾生進入佛門,如觀音菩薩普門示現,引導眾生是也。
三、方是秘,便是妙,不敢揣測他意,照自己的意思說法而令其得益。
說法而用種種的方便,是顯示觀世音菩薩的意輪。說法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要有權巧方便的法門,才能進行度化的工作。
身口意三者,在眾生位上,叫做三業,因此三業造作善、不善的有漏業,牽引眾生六道輪回;但是在佛菩薩的果位上,則稱作三輪,因以此三者度生,能摧毀眾生的煩惱無明,化暴戾成祥和,使其超凡入聖,離苦得樂。
菩薩運此三輪示化世間,其所顯現的偉大功用,非吾凡夫俗子可以心思口議得到的,謂之三輪不思議化。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從這段文開始,即是解說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方便度生的三十三身,十九說法,讀者細思,便知三十三身中含有十九說法,同樣的十九說法亦即是三十三身的顯示。
上段經文談到無盡意菩薩問起關於觀音菩薩三輪之事,佛陀在此回答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需要用佛的形相,來濟度他,方能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就現佛身,為他說法,引之入道。」
「得度」是得到度脫的意思,度與渡同,即是從煩惱的此岸,渡到清淨解脫的彼岸。
佛身有三種,法身、報身、應化身。佛三身中,只有法身,才是真佛,但法身無相,不可說示,非語言文字所能解之,因此自古以來,考佛年代,談佛家世,記佛相貌行為,皆如海市蜃樓中,論其人物車馬,瓦檐椽屋,愈研究愈顯其癡迷。
「報身」,是徹悟了宇宙的真理者,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從空間上說,遍滿十方;從時間上講,證得永恆的生命,具有無量光與無量壽。
「應身」,佛自度已畢,法身永住常寂光境,但是大悲心切,為了救度濁世眾生,而降跡穢土,顯示成佛,說十二部經,示涅槃等等,皆屬佛之應身。無論那一尊佛,都具有此三身,實際上,三身即一身,無二亦無三,是不可以區別的。
這裡的佛身,也就是指應眾生根機而示現的應身。
舉一例說,法身如吾人本有天資,讀書識字乃至取得教師資格就如報身,做了老師然後把己所學復教於人,便是應身。
十法界裡,除了最高無上的佛外,其他高低不等的眾生,都需要予以示現救度,而菩薩示相皆是應機而現,如有國土的眾生,善根深厚,具圓頓之機,那麼菩薩就示現佛身,指引其成佛法門,令獲真正解脫。
佛性是人人本具的,大地眾生,蠢動含靈,皆可成佛,但眾生因被妄想執著蓋覆了自身本性,所以沉淪六道,流轉生死,倘若大家能洗除心垢,趣向成佛之道,顯現出真如法性,那佛與眾生又有什麼差別呢?諸位求佛、拜佛主要的是求本具之佛,並不是求身外之佛,身外那有佛可求?
偈雲:
夜夜抱佛眠 朝朝還共起
起坐定相隨 語默同舉止
常如不相離 如身影相事
欲識佛去處 舉聲語皆是
諸位看此偈,當知佛與你同在,日夜相隨,時不相離;應該發精進心,勇猛向道,早見本來面目。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若有一國土眾生,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十二因緣之理,令其入道;假使有眾生,應以聲聞身來度化他,菩薩便現聲聞身為其說四谛法,以逗其機。
辟支佛是略稱,具稱應該是「辟支迦佛陀」,辟支佛是印度話,舊譯曰緣覺,新譯曰獨覺。依天台教義,緣覺和獨覺不同。緣覺聖者,生於佛在世的時候,聞佛說十二因緣的道理,禀受佛的言教而修行開悟的叫做緣覺。
獨覺,是生於無佛之世,雖無法可聞,但因宿世慧根,能於諸法生滅演變中,如觀春天樹頭新綠,百花齊放,或見秋天飛花落葉,冬日北風瑟瑟,萬物皆凋而悟世間無常斷除無明妄想的,叫獨覺。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有支,有即世間所有,支即支分,謂所有生死流轉,皆不出此十二支分。
十二因緣第一「無明」是癡暗義,為煩惱的通稱,屬於心意的想計,故亦名惑。
第二「行」是造作義,依癡暗的念頭而有所做為,屬於心口二業的行為,故亦名業,這二支,是過去的二因。「行」明白地說,就是盲從的意思。小時候常聽老一輩的人講「邱罔捨」的故事,裡面有一條可以拿來譬喻盲從。據說邱罔捨是個相當會講笑話的人,有一天,村裡一位富農對他說:「罔捨!你笑話講過幾百條了,但是從來就沒聽說你講一字就令人發笑的,今天,我和你打賭你若說一字就引眾人大笑,我辦一桌上等酒席請你。」於是,罔捨找來四、五個盲丐,站在水池邊,對他們說:「今天是某神的誕日,我喊跪,你們便跪,儀式完,請你們吃一桌上好酒席。」結果罔捨一喊「跪」,四、五個盲人全掉進了水裡弄得大家捧腹大笑。
這雖是無稽之談,但仔細一想,世間上能找出幾個明眼人呢?他們眼盲,而我們是心盲啊!心盲不是比眼盲更可憐,更可怕嗎?為了一念無明妄想起,大的造作五逆十惡,小的殺人放火,若不及早醒悟,那恐怕得跌進萬丈火坑,難求解脫了。
由於過去因熟,乃生現在世的五果:即第三「識」謂今生投胎的知識,或升天,或入地獄,乃至驢胎馬腹,皆由此一念作前導。
第四「名色」,名指心,有名而無質,色指質,屬於色法,此時六根尚未完成,但有名色而已。
第五「六入」,是眼、耳、鼻等六根漸漸完具,將出胎時。
第六「觸」,住胎十月,出生後,與環境接觸。
第七「受」,是畢生根塵識,所領受的苦果遭遇。由現世的遭遇,復種三因:
第八「愛」,因六根緣六塵,而生種種愛欲。
第九「取」,因愛著生起執取之念。
第十「有」,既由愛取,興起諸業,必有當來之果,故名為有。
由現在世三因,再生未來世二果:
第十一「生」,謂未來隨善惡業報而受生。
第十二「老死」,既有生,當然就有老病死。
以上十二支,實際只有惑、業、苦三者,在生死未了之前,這三者如環之無端,使我們不斷的起惑、造業、受苦,以致流轉六道,無有休止。
這十二因緣處處皆在,吾人每生一念,便是未來的生死之因,而現在所受的悲、哀、喜、樂,也就是前世造種種善惡業的果報,所以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則是,欲知未來果,今日做則是。」因果昭然,絲毫不昧,諸位平日舉心動念,可不慎哉!
十二因緣簡單的說就是眾生生死輪回的次第緣起。「翻譯名義集」中對十二因緣有很妥切的解釋,它說:「是十二法,輾轉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故曰緣。」短短幾字,便將十二因緣的關系明確地講出來了。
「聲聞」是聞佛小乘聲教,悟四聖谛理,斷三界見思惑,進入涅槃者,皆屬聲聞僧。做佛聲聞弟子,從凡夫位,修到阿羅漢位,始跳出三界,不受輪回苦報,這期間,須歷四向,證四果,方可成辦,並非一蹴可及。
三界內的見惑(見惑是迷理之惑,由邪分別而起我見、邊見等妄惑)、思惑(是迷事之惑,由貪嗔癡三毒等迷情,染著世間事物而起之妄惑。)能使一切眾生迷亂顛倒,不能了生脫死。所以小乘聖者,必須斷見思惑,此斷見思惑的次第也就是歷四向,證四果的次第。
四聖谛,為佛法的根本論題,亦是佛法的總綱,佛所說法,總離不開四聖谛的范圍。谛是真理義,四聖谛亦稱四真谛或四谛法。釋尊初成道後,在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說四聖谛的道理,後來對當機者,又重說了三次,稱為三轉四谛法輪。
四聖谛就是苦、集、滅、道四法。苦谛是指一切有情,輪轉六道時,身心上所受的種種痛苦,這些苦是逼迫性的。集谛是指一切眾生,由身口意所造作的種種業因,形成了現世招感苦果的原動力,這些惑業,無量無數,皆屬招感性。第三滅谛,是樂果,是指一切聖者知苦集而精勤修道,所證得的涅槃果,其境界永恆淨業,無論小乘或大乘的涅槃,都是屬於可證性。道谛是指一切聖者,趣向涅槃時,所修的正法,即是證得涅槃果的因素。無論聲聞道,緣覺道,都是屬於可證性的。
若照因果說:集是苦的因,苦是集之果,道是滅之因,滅即道之果,眾生由於有過去的集因,乃有現在受苦的結果,這是世間迷界的因果。我們如果能覺悟諸行無常,深切地體會「苦」而發出世之心,修道入滅,永證真常,就能脫離生死苦海,所以道是滅的因,滅是道的果,有現在的道因,方有未來的滅果,這是屬於出世間悟果。這流轉和還滅的兩種因果,包括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罄無不盡。
若順入世和出世的因果次序說,應該是集、苦、道、滅。佛欲使眾生先厭於創深痛钜的苦,然後再告訴大家所以苦的原因,是出於「集」,讓大家不敢再次造做,這是警惕過去的方便教法。所以先說滅谛,後說道谛的原因,是要修行者先欣羨於清淨安樂的滅,然後才示其滅的由來,是出於修道,令其勇於精進,不敢懈怠,這是策勵將來的方便教法。
既然四谛是佛教的根本思想,那麼從小乘到大乘的一切教典,當然都由此四谛而開展開來。所以聞佛聲,並一定得生於佛世,親聞佛金口宣說,佛不在世,有佛法流傳後世,指示世人,如何進修菩提大道,這也是等於佛親自指示一般,只要肯依佛教而行,沒有不成法器的。
聲聞和辟支佛,在佛法中,素被稱為小乘或二乘。但經中有時也說聲聞是小乘,辟支佛為中乘,菩薩為大乘。這樣看來,聲聞和辟支佛還是有些分別的,若照修、斷上來說,聲聞只斷見思惑的正使,對於習氣沒有絲毫侵除。辟支佛,不但斷了見思惑,並且侵除少分的見思習氣,所以實際上,辟支佛是強於聲聞的。雖然二者有如此的分別,但因其見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都以利己為目的,不肯發心度眾,所以又統稱為一。
往往有些學佛者,輕視小乘,我覺得這是很不對的。聲聞乘行人,須陀洹斷三界見惑,得到正見。阿那含,斷欲界思惑,對於欲界一切欲望煩惱,皆破除淨盡,永離欲界。阿羅漢斷盡三界見思惑,解脫一切系縛,永出輪回。緣覺乘入,破無明,盡老死。而我們呢?見惑未斷,嗜欲未離,系縛未除,無明未破,生死未盡,相較之下,真有天壤之別。如此相量,方知自己妄念紛纭,貪癡充滿,連小乘人的一根毫毛,吾人都搬移不動,怎可以大乘自居而鄙屑小乘呢?
佛法無所謂大乘小乘,倘若各位明白;小乘只是大乘的階梯,大乘只是小乘的進化,二者同在學佛的程序上,那也就沒有大小乘之爭了。
關於觀音菩薩示現羅漢身而度眾的事跡不勝枚舉,在此舉一例,以示菩薩神通之力不可思議。
話說普陀山普濟寺前有個蓮花池,據說這兒本是某大居士所捐獻的一塊田地,做為供養寺眾生活費之用,一天,這位居士帶領著親戚眷屬,上山進香,來到山門外邊,看見普濟寺的和尚竟在大殿外面賭起錢來,同時還有男女雜聚一塊,居士站在旁邊看他們賭錢,越看心裡越不是滋味,趕緊找大方丈說:「我想你們寺裡的道糧已很富足了,否則,不會有剩余的錢賭博,那塊地我打算收回來,不知和尚意下如何?」「施主要將地收回,我不反對,不過那份田契,恰好落在那群賭博和尚的手裡,你找他們要好了。」方丈和尚說。
居士向聚賭者說明來意,其中四個和尚說:「你所施地有多大,請你帶著我們去看看好嗎?」說著向田界走去,四個人拿起四只扁擔,往地的四角一插,整塊地竟隨人騰空而起,飛到寺後的山頂上去,把這位居士給看呆了,急忙跪在地上求忏悔。後來,普濟寺的前面變成了蓮花池,那塊田地就被觀音菩薩所化現的羅漢給移到山後去了。
十法界的四聖法界,是聲聞、緣覺、菩薩、佛。但前文裡,我們只說了三聖法界,沒有說到菩薩身,這是什麼道理?當知觀音本身所現的即是菩薩身,菩薩的身份已經表露無遺,因此文中不必再述,接下來是說菩薩現六天身度眾的情形,經文是: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有些眾生,貪欲心較薄,威儀端正,好學梵天法,觀世音菩薩便現清淨的梵王身,為其說離欲之法。
梵王,是指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初禅又分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梵眾天,如人民;梵輔天,如卿相;梵王,就是大梵天的天主。
梵,是清淨的意思,梵天沒有欲望,也不貪戀世俗的物質享受,有慈悲博愛的精神,但憍慢心大,奴視一切,不免引生狂謬的知見,以為天地由他而造,人類從他而生。大梵天王,是印度婆羅門教所信奉的梵天,與現代基督教和天主教所信奉的上帝相吻合。
梵天以上,還有二三四禅天,以上還有無色界天,但與人類沒有什麼接觸,故不贅述。
生天,如生欲界天,修五戒十善即可,如生二界天,還需加修禅定。若想做大梵天王的話,必需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可見做大梵天王,也不是簡單的事。大梵天,在婆羅門教中,雖然至高無上,但依佛法說,梵王不過是一天之主而已,無法超出三界,了脫生死。
其次說到帝釋身。帝釋,是欲界的天人。欲界有六天,帝釋是忉利天主。忉利天在須彌山的頂端,屬地居天,四方各有八天,中央為帝釋天,統御三十二天,故稱三十三天,忉利也就是三十三天之義。
帝釋,又名釋提桓因。他從前本是一個平常的女人,因當時迦葉佛入滅,她發心造一座塔來供養迦葉佛;另有三十二個女人,也發心幫助其造塔,由此善根功德,她便做了忉利的天王,那助其造塔的三十二個女人,也成了忉利天四方三十二天的天主。她是佛法中的護法神之一,與中國向來所說的玉皇大帝相似,世俗人常稱其為「天公」。
若諸國土有這麼一類眾生,應以帝釋身才能得度,觀世音菩薩便現帝釋身為其說生滅無常的道理,引導他走上覺悟之道。
自在天,即他化自在天,是欲界最高的一層天。所謂他化自在,即表示這天所有的種種樂具,不需自己變現,而是假下天化作各式各樣的樂具,供其自由自在的享受游戲,故名他化自在。
梵語摩醯首羅天,我們叫他做大自在天,是菩薩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四種天身。居於色界第四禅廣果天之上。其立名之道理與前自在天所說相同。智論裡說大自在天王的形相,有八只臂膊,三只眼睛,騎白牛,手執白拂,只要念頭一轉,就能夠知道大千世界雨滴的數目。這大自在天與前自在天,同為防害正道的天魔。
觀音菩薩方便度生,見善行眾生即以善誘發,見惡行眾生則現惡以警覺。
所以菩薩應化的方便,有攝受、折伏二門。或以愛包容攝受,或以力懲誡折伏,欲度眾生,這兩方面均有必要。有愛無力,則難以馴伏;有力無愛,則易招反抗。所謂慈威並重,恩威兼施,也就是這個道理。
眾生根機不同,有些人,聽到別人的善行良言,就能夠啟發自己的善心,見到別人的惡行,也能夠反省自己的過惡,菩薩既應機而度眾,當然所應現的也就各個不同了。
大自在天雖名自在,實際上並不自在,因為他還會有墮落遭苦報的時候。三昧水忏裡「佛語須跋陀言:汝師郁頭藍弗,利根聰明,能伏煩惱,至於非非想處,命終還作畜生道中,飛狸之身。」試想,做了非非想處天的天人,尚墮飛狸之身,何況大自在天呢?假若吾人能一心向佛,修至稱、譏、毀、譽不動於心,真正了生脫死,那才是名符其實的大自在。
「天大將軍」,是帝釋天的家將。帝釋雖是忉利天主,享天福樂,但也常受到戰爭的威脅,阿修羅常向其挑戰,每當戰爭發生,那個出陣先鋒的大力士,就是天大將軍,有些經中稱其為那羅延將軍,堅固力士或金剛力士。
寺院山門口有二王,俗稱哼哈二將,左邊的是那羅延將軍,右邊的是那密遮金剛力士,這些都叫天大將軍。
由本文來看,若眾生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觀世音菩薩便示現天大將軍身來救度他,這是觀音菩薩大勇猛心的示現,其勇猛之德,以天大將軍身示現,來鎮守山門,擁護佛法,充分地表現了菩薩的大悲大智大勇之力,確實達到三德圓滿的境界,堪受我們至誠禮拜供養,做我們信仰的理想對象。
毗沙門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六種天身。毗沙門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聞天王,天共有二十八重,其中四王天在須彌山半腰,有四天王居之,各守護一洲,故稱護世四王,屬六欲天的第一重,東為持國天王,南為增長天王,西是廣目天王,北叫多聞天王。其所統領的國土,每一邊都有十千由旬闊,凡是人間能修布施,持不殺戒,歡喜聽佛法,孝順父母,供養善知識的人,死了就可生到四王天上,壽命有五百歲,人間五十年,只抵得他一晝夜。
「毗沙門」,梵語叫「捨羅拏」,譯為「遍聞」,「普聞」,「多聞」,通常都叫多聞。婆羅門教的信徒稱他為財神,是財寶的守護神。
寺院的山門內有四大金剛,就是這兒說的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
經文說倘若有一類眾生,欲統治世界,以財力護持眾生者,觀世音菩薩便示現毗沙門身,為說治世護生之法,令漸趨解脫。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前文說的是觀音菩薩現六天身的情形,這裡所明示的是觀音大士應度五人而現人身的種種權巧法門。
「小王」是別於前面所說的六天諸王,故稱「小王」,也就是人間之王。
小王,亦可稱為「粟散王」。譬喻小王之多,多如粟散;又粟散之稱另有一說,謂小王所統領的國土,名粟散國,因為與天部的大宇宙相比較,其小如同大地上散的一粟,故名「粟散王」。
還有,大王之子,也可稱作小王。總而言之,此處所講的小王,不論是大是小,都是一國人民的領導者。如現代的總統、五院院長、省主席之類的,都可例入小王的范圍內。
做為人民的領導者,對國家、對百姓皆肩負著莫大的責任,因此,智識才華必需高人一等,才能不負國家及眾人之托,依心地觀經上說,一國元首,得具備以下十種德性:
一、能照——王之智慧,猶如明燈,能照幽暗,護愛百姓。
二、莊嚴——莊嚴即端莊威嚴之意。國之元首,須有端莊的儀表,威嚴的態度,才能令眾敬服;並且能以大福智,莊嚴國土。
三、與樂——處理國政,有條不紊,德惠及於鄉野,與人民安居樂業。
四、伏怨——以德政令他國歸服,安內攘外,保國衛民,降伏怨敵。
五、離怖——既為國主,當盡保護之責,讓百姓有安全感,離恐怖不安。
六、任賢——集諸賢能,因才托付,分任國事,服務黎民。
七、使人民安住於國土。
八、以正法教導大眾,管理世間。
九、業主——寸土為王所有,故庶民當擁護政府,盡納稅義務。
十、一切人民以王為主。
具備以上十德,以此化民,始可稱為賢明君主,也才是觀音菩薩的示現。
如梁朝昭明太子,日本的聖德太子,心存仁德,外現善行,並且才高八斗,智慧過人,弘揚佛法,不遺余力,那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了。
觀音菩薩示現「小王」身,對治國者說五戒十善的道理,引領他信仰佛法,以仁心處理國政,時時護念百姓,不窮征賦稅,枉壓人民,繼而以五戒十善教化人民,使人民能夠奉公守法,彼此互助,如此,何愁不國泰民安呢!所以觀音菩薩現小王身,並不是想做一國的統治者,其主要目的乃在度化人民,拯救眾生。
其次說「長者身」。從大體上講,耆紳、士紳之類的都可稱之謂「長者」。不過,要看他是否十德具足,這十德也就是做一位「長者」所必須具有的十種條件。在這十德中,分身、心各五德,今依次舉之:
一、姓貴 姓氏家風,耀於四方。
二、位高 豐功偉業,官居高品。
三、大富 資產眾多,倉庫廪實。
四、威猛 威儀具足,人皆敬畏。
五、年耆 年過六十,素有德望。
六、智深 智慮超群,深謀遠算。
七、行淨 身口意業,悉皆清淨。
八、禮備 識體達禮,進退合宜。
九、上歎 德行高超,上皆贊歎。
十、下歸 下輩之人,鹹皆歸服。
以上十德,前五屬身德,後五屬心德。
簡單說:凡人品高潔,德高望眾,智識超群,資產眾多,年齒已尊,公平正直者,稱為「長者」。
為長者的,受到廣大群眾的愛戴,就事判事都能秉公處置,說話有份量,能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眾人自然而然地對他衷心信服而以其舉止為楷模,漸漸地移風易俗,革除地方上不良的陋習。觀音菩薩深深了解到這一點,所以隨順眾生,若有應「長者身得度者」便「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應五人中,第三是應居士身。居士,通常是指在家學佛的男女之士。但在印度,居士一詞並非專指學佛的男女,如從事農、工、商而資產豐盈者也可稱作居士。不過,要做個名符其實的居士,並不簡單,在祖庭事苑上說,居士必須具有四德:
一、不求仕官 視富貴如浮雲,名利如水漚,志潔高尚,不為封侯。
二、寡欲蘊德 不貪人間欲樂,粗茶淡飯,怡然自得,清心寡欲,內蘊厚德。
三、財居大富 雖不求財而家居豪富,肯廣施大眾,不悭吝積聚。
四、守道自娛 終日以修道為要事,於修道中自得其樂。
總之,不慕榮華,不求名利,人格清高,不處是非場中,不被煩惱所纏,但受三皈,持五戒,清隱自修,學佛梵行者,即是居士。
觀世音菩薩為了濟度眾生,不惜辛苦,觀機示現,知此一類眾生,需以居士身去引導他,菩薩就現居士身而為說清淨攝修之法,令入佛門。
菩薩現居士身度眾,在中國佛教史上,可以找出許多位,例如龐蘊居士、蘇東坡居士及現代的楊仁山居士,對知識文化界都曾發生過影響,而且對佛教也有很大的貢獻。
首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靜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五應身中,第四是應宰官身。
「宰官」通指掌管政治的官吏,如古代的王侯將相,現在的行政首長,甚至於縣長,村裡長等,也可以包括在宰官之內。
假使有愛政治民,剖判曲直的,觀世音菩薩便示現宰官身,為其說決斷公正,清明之法,令得菩提之果。
首楞嚴經上說:「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婆羅門」,是當時印度四姓階級中被認為最高的一個種姓,自認從梵天口中生,堪受一切禮遇,在世上的職責,是屬專司祭祀的僧侶。擁有特殊權勢,除祭祀外,不需做任何工作。
婆羅門是「淨行」的意思。即淨行高貴,捨離惡法,博學多聞的人。種族一生嚴守教規,且需學通四吠陀、十八大經等。中年後,恐家嗣斷絕,歸鄉建立家庭,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此婆羅門,唯五天竺有之。
四姓中的第二種姓是剎帝利,據雲剎帝利種是從梵天肩上生,其職責是執管國之行政,負捍衛國家的任務,如國王、百官、軍人一類的,均屬剎帝利。
三為吠捨。言由梵天膝上生。在當時的印度社會並沒有什麼地位,商人、農民、手工藝者,都包括在吠捨種內,供給婆羅門及剎帝利的所有必需品。
四即首陀羅。這一階級的人,毫無地位可言,被認為是從梵天腳下生的賤民,備受當時社會的嘲弄與輕視,終生為奴,歷盡折磨,吃盡苦頭。
在當時的印度社會,這四姓階級的差別非常大。既不可享有同等的權益,更不能互相通婚,貴賤之分,真有天壤之別。
佛陀弘揚一個沒有權威的宗教。他廢除了不平等的階級制度,指示眾人要依賴自己,不要依賴相信傳聞和習俗。在佛教的教團裡,是不准有階級差別的,十誦律上說:「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沙門,皆稱釋種。」因此,佛陀被尊稱為「革命的聖者」。
倘若世間上有一類眾生,好數術攝衛,博學多聞,觀世音菩薩即現婆羅門身,為說養生息命,傳道自安,平等無差之法,以化其不平等心,除其階級觀念,本平等心,修道精進。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此文明能應四眾,所謂四眾,就是指佛門中的四眾第子。
「比丘」,梵音為「苾刍」,是剃發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在釋尊四眾第子中屬僧眾。含有三義:
一、乞士:上乞諸佛之法,以資慧命;下乞俗人之食,以資色身。
二、破惡:謂出家修出世聖道,能捨離一切惡法,破煩惱賊也。
三、怖魔:比丘發心求戒,精勤修行,弘傳聖道,欲出三界,則佛道日隆,魔道日衰,令魔主生大怖畏。
佛制乞食,目的在破除我相,降伏憍慢,遠離染貪,與一般乞者不同;又比丘乞食,是「次第行乞」,並非挨戶乞遍全城;更不是越貧趣富,捨賤從貴;以平等心,行平等乞;適量而止,讓一切眾生普同供養,種植福田善根,以免墮落貧窮之苦此是乞食真義所在。
在佛門異記裡有觀音菩薩應身僧伽法師,現比丘相度眾的記載,書中說:僧伽法師,蔥嶺以北的人,於塞外出家,後來到西涼。唐高宗龍朔年間,從西涼又來到江淮,後住在山陽龍興寺。
僧伽同第子慧俨同到臨淮,在信義坊地方挖出一座古碑,是南北朝時代的齊國香積寺碑,另外還掘出一尊金像,衣葉上刻著普光佛的名號。當地居民歎其神見,因而捨地請他修建伽籃。
有一次,受賀跋氏齋供食罷稍憩,但睡在床上的身體卻距床三尺。賀跋氏窺而驚怪。又見其現十一面觀音,賀跋氏全族皆來頂禮,虔敬不已,便捨其宅為香積寺。
當僧伽初到江淮行化時,住在靈光寺,沿海住民都以捕魚為生,僧伽苦心勸喻他們,殺生將來要遭報的,漁民為他精神所感,很多人都改了行業。
在長安時,驸馬都尉有病,伽師用柳枝拂之而愈。因此,請他治病的人日多,伽師或用柳枝,或用淨瓶水,或為患者禱過忏罪,方法不同,愈病則一。
鹹通年間,有龐勳者,本是徐州戍卒,擅離防地,結伙沿路打劫,正准備攻掠泗州城時,僧伽現身金剛率眾自城中出擊賊營,賊眾正熟睡中,頓聽官兵打來,驚竄逃命,泗州得免於洗劫。官府將此事奏明皇上,封伽師為證聖大師。
唐中宗景龍四年,法師示寂,帝敕命到薦福寺安住。三月二日坐亡,世壽八十三,游化唐土五十三年。終後,帝懷念伽師不忘,因問萬回:伽師是什麼人?萬回答道:觀音化身,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應化世間。
關於觀音菩薩示現比丘身度眾事跡甚多,略舉僧伽法師事為證。
「比丘尼」,是「苾刍尼」的訛音,尼為女之轉音。釋為「乞士女」。義與比丘同,是出家女眾受具足戒者的稱呼。釋尊的姨母摩诃波阇跋提夫人是佛教史上的第一位比尼。
「優婆塞」釋為近事男,或近善男。「優婆夷」釋為近事女或近善女,謂親近奉事三寶之義。是釋尊四眾弟子中的在家二眾。此二眾應受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五戒。
觀音感應傳上說:唐代元和十二年間,在陝右金沙灘上,有一艷女,手裡提著一只籃賣魚,人看了都想娶她為妻,女曰:「我教你們念普門品,一個晚上能夠念熟的,我便嫁其為妻。」翌晨,有二十人念得滾瓜爛熟;女的又說:我一個人,怎麼可以嫁給你們二十個人呢?再教他們念金剛經,又有十個人念得去;再教他們念法華經,許他們三日念熟,唯有馬氏子能念。到了迎親的那晚,她就死在新郎的房裡,並且即刻就爛壞了,不得已,馬上埋葬。後來,來了一個和尚,叫馬氏子開棺一看,唯有黃金镯子存在裡面。和尚說:這是觀音菩薩,示現化人的,說過這話後和尚也就騰空而去了。
經文中說四眾的區別,均依據戒律而來,出家比丘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在家弟子起碼得受三皈五戒,方能真稱為佛弟子。
佛制戒律,是為一切行者,建立共同軌范,俾使修行者,有一標准,故戒律是防止佛徒邪非,為一切善法之本,轉凡成聖的基礎。佛遺教經雲:「戒為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禅定及滅苦智慧。」
世尊一代時教,不出經戒二門:千經萬論,不外戒定慧三學。而定慧需由持戒而來,戒之重要,可見一斑。
講說至此,附帶言戒,願行者自量:確有持戒之決心力量,當受淨戒,修善止惡。
觀音菩薩知一類眾生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始能得度,大士就為其現四眾身,說具足戒,或五戒,十善等,令此類眾生發心持戒,斷一切惡,增修一切善,趨入解脫大道。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此文明能應眾婦。眾婦即指已結過婚的各種身份不同的家庭主婦。一個結婚的女人,在家庭中有其顯著的地位,因為家庭是以夫婦為中心的,有賢明的內助,始有幸福的天倫之樂。我國男女,各居其半,但家庭中教育,多賴賢母。要想家庭安詳,不得賢母,就沒有資助,若欲國家崛興,沒有賢母,國家就沒有良民。由此可見,賢妻良母之重要。
人們要求家庭眷屬,社會國土的清平,必定先得提倡婦女信佛、學佛。婦女明白了因果的道理,謹守佛陀的教化,相夫教子,克盡母職,必可達到家樂富國平天下的目的。
這裡所標示的是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之婦女,而沒有提到首陀羅族的婦女們,是否觀音菩薩存不平等心,輕視她呢?事實並非如此。以印度種姓階級來說,首陀羅是當時四姓中最卑賤的一族,如現其婦女身而為說法,必遭當時群眾的輕視而不肯信奉真理,轉而毀謗佛法,豈不是失了菩薩觀機逗教的真義?所以文中不明示菩薩現首陀羅婦女身說法,然實際上,菩薩以同等大悲普度一切眾生,並無貴賤之分。
長者、居士屬清心寡欲,德品高超者,在大眾中,有其崇高的地位。宰官,是統領行政方面的首長,在社會上,有其相當的力量。婆羅門,在宗教界亦有其特殊的立場,所以觀音菩薩示現婦女身,引度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諸階層的婦女,讓她們虔信佛法,藉以推轉法輪,由治家而強國。
佛陀是主張男女平等的,這可以從大小乘的經典裡找到憑據,如勝鬘經,大集經中的寶女品,法華經的龍女,寶積經中的妙慧童女,維摩經的天女等,皆是述說女性修行的堅貞與超然的智慧,與男人是不相上下的,故在大乘佛法的平等上說,男女平等,同應肩挑宏法利生的責任,決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
男女相較,各有所長,男眾的優點固然多,但女子勝於男子的特性也不少,如專一性,忍耐性,都是修學佛法所該具備的條件之一。專一可為修定學的資糧,忍耐可為學無生的准則。大乘菩薩修六度,以六度利人,女子已具有兩度的特長,故釋迦佛記末法時候,女子得道,如恆河沙數,是不會錯的。
觀音菩薩以慈悲之心化現度眾,賢淑婦女當以悲心侍上待下,增長發揚慈悲心懷,利己利人,堅守固有美德,勤儉持家,謙卑處事,以觀音之心為己心,行觀音慈悲之行,這就可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了。
這裡順便一提的是關於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及三十三應身的差別。照經文裡的詳細讀法,可分作四段讀:「應以長者」婦女身得度者,即現長者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居士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宰官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婦女身而為說法。若依此說,則觀音菩薩示現的是「三十三」應身;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婆羅門系屬僧侶,並無妻室,故觀音菩薩所示現的是「三十二」應身,這便是兩種應身說法的不同點。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所謂童男童女是指七八歲至十一二歲的男女小孩,但文中所說並不拘泥於此,大凡未婚之男女,均可稱其謂「童男、童女」。現姑且當作幼童來解說吧。童男、童女均保有一顆純潔而善良的心,似一塊未經開墾的園地,做父母的需小心謹慎的為它選擇良好的種子,播種在那純善的心園裡,以期將來結出善美的果實,因此,從小就得予與適當而有效的教導,細心照護,讓小孩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發揮其善性,保有其天真,長大了,方能成為國之棟梁;否則,近墨則黑,陋習難改,白白斷送錦繡前程,豈不哀哉!故觀音菩薩特現童男童女之身,為說清淨童真之法,令捨愛欲,革除惡行精進向道。
從前安藝國的廣島城下,有一名靠拉馬為生的窮困馬夫,心地慈善,很受大家的尊敬,人們都稱呼他叫佛乎兵衛。
乎兵衛本是一個為非作歹的壞人,橫行鄉裡,欺壓同道,人們遠遠看到他,就像見到毒蛇猛獸般的避開,暗地裡稱他「鬼乎兵衛」。為什麼鬼乎兵衛會一變而成佛乎兵衛呢?原來這中間隱藏著一段感人的事情。
乎兵衛有一天因病臥床,久久不能工作,當夜幕低垂的一個晚上,他的妻子邊喂其湯藥邊說:「你久病不起,家裡能賣能換的東西,都已經換賣光了,米缸裡粒米不存,我又是個婦道人家,想不出什麼求生的辦法,明天我還是去挨戶求乞吧?」
丈夫聽了,只有黯然神傷,夫妻倆相對著流淚。那時睡在身旁的八歲幼子名萬藏,忽然啜泣地說:「媽!明天我去當馬夫好了,您千萬別去乞食。」
翌晨,萬藏起個大早,牽了馬,准備外出工作,因個子矮小,不能將馬鞍配到馬背上,母親見孩子有這份孝心,感動不已,只好成全他的願望,幫忙配好馬鞍,叮咛復叮咛地送兒子出門。從此,這戶窮困的馬夫家就靠幼子微薄的工錢過生活。
大約一個月後,鬼乎兵衛病愈了,到馬夫集合找工作的場所,看到兒子蹲在馬旁哭泣。
「萬藏!你不找事做,蹲在馬旁哭什麼?」
「不是我不找事做,而是他們今天都不肯給我裝東西。」
「這是常有的事,有什麼好哭的,你吃過午飯沒有?」
「沒吃午飯,因為沒工作做,所以要把帶來的飯包奉還給父母。」
「噢!這樣嗎?沒工作就不吃飯嗎?」
「嗯!是的!」萬藏恭敬的回答。
乎兵衛聽了,非常感動和佩服他的孩子,就把他帶回家去。乎兵衛的妻子知道這情形也非常難過,當即燒了一盤魚安慰他,萬藏飯吃完了,魚卻絲毫未動。
「喂!你怎麼不吃魚呢?」父母親詫異地問他。
「我不知怎麼不想吃魚,不過記得往昔爸媽不知拜什麼的時候,一點魚肉都不吃,所以我也不吃。」
乎兵衛聽了,恍有所悟,一改以往邪惡心而變成了人人景仰的佛乎兵衛。
這個年僅八歲的男童萬藏,以其思想,行為感化了為非作歹的父親,我們也可說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
其次舉示現童女身的真實事情:
在滿清末年的時候,正是日本明治大正期間,被認為是日本第一流的外交家陸奧宗光,當中日戰爭結束時,政府派他與伊籐博文代表日本和滿清代表李鴻章往下關講和談判,那時,他十七歲的掌上明珠得了不治之症,病臥床上。
宗光是一國大臣,又負有講和的重任,當然得以國事為重,不能因私情而耽誤公事,臨行前,宗光默默端詳著愛女,說了幾句安慰話,囑咐家人,若發生什麼不幸,不必通知他,以免影響他在外的情緒。
宗光所辦的事情進行得很順利,當快要在訂約書上簽字蓋章的時候,宗光總是愁眉不展的,似有重重心事,跟他同行的伊籐博文見了很關切地問他:「家中是否有事?」詢問再三,宗光只好說出實情:「臨行前,小女重疾臥床,聽說我們這兒將圓滿達成任務,家書頻催,要我盡速回去,因女兒想在臨終前,問我一個問題;想到自己身負要責在外,竟連愛女臨終的要求都無法實現,所以煩憂。」
伊籐聽了,非常同情地說:「談判已近尾聲,簽字蓋章就委托我辦好了,你趕快起程回家,與女公子見一面,以了其心願吧。」
宗光聽了,即刻整裝回家。女兒一見父親,便問道:「爸爸!我自知此病無藥可醫,眼看死神即將來臨,唯一令我掛眭的是在世時我有雙親依靠,死後,我投向何方?依靠誰呢?」
宗光為一國大臣,日理千事,從未碰到難題,但女兒這一問竟令他手足無措,不知如何回答,自責道:「我平常怎麼不曾想過這個問題?以至今天無法給愛女一個圓滿的答覆。」宗光的心裡難過異常,忽一抬頭,望見壁上一張觀音菩薩聖像,於是就對女兒說:「你的問題,為父的我也不知該怎麼回答你,不過你的母親,常到淺草區的佛寺禮拜觀音菩薩,也常持念觀音聖號,甚至把生死都托付給菩薩,你走了以後,可以去找觀音大士,讓她指點你,引導你走向一個光明安樂的地方。」
這個久病的女孩聽了父親的話,雙手合掌地念一聲觀音菩薩的名號就安詳離開了人間。
宗光由於女兒的一問,而覺悟到生死問題的重要,便皈依佛教,潛心向佛。宗光認為這是觀音菩薩化身來度化他的。
以上所說二則記載,是觀音菩薩示現男童女度眾的實例,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受用。
【應以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此文明能應八部,佛經上常說的天龍八部,就是佛門的護法眾,捍衛佛法,不遺余力。若詳讀,應分八段。
「應以天身得度者,即現天身而為說法;應以龍身得度者,即現龍身而為說法;應以夜叉身得度者,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應以乾闼婆身得度者,即現乾闼婆身而為說法;應以阿修羅身得度者,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應以迦樓羅身得度者,即現迦樓羅身而為說法;應以緊那羅身得度者,即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應以摩睺羅伽身得度者,即現摩睺羅伽身而為說法」。今將此八部一一解說如下:
「天」:梵語提婆,譯為天。天是光明的意思。在三界中,說有二十八天,但這裡所說的天,主要的是指欲界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天人。在前面我們也曾提過天,但那是約個別說,現在總說為天,所以略有不同。
世間所有的宗教,除佛教外,他們的終極目標,都是希望生天,他們認為天是最高的,是永恆不變的,殊不知,天也只是凡夫境界,未離輪回,未了生死,將來天福享盡,仍要墮落由業力支配而受生的。佛門弟子,主要是求生佛國,若求升天,便是走錯了路頭。
天人耽著欲樂,沉醉在糜爛的生活中,退失了智慧與德性,而忘記了修行的重要性。從前,帝釋(忉利天王)亦曾請佛說法,可是回天不久,連佛所說的教誨,半句也記不起來了,等到五衰相現,才心生畏懼,拜佛、求佛。所以,佛弟子當愛惜人身,聞法修行,切莫落在欲樂深淵,忘卻了生死大事。
楞嚴經雲:「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段文與我們現在所講的「若有眾生,應以天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天身為其說法」的意思相吻合。
天既是光明之意,那麼我們的心若坦蕩無私,處事磊落光明,也可稱做「天」了,何必一定要求升天上呢!
「龍」,印度話叫「那伽」。龍的種類很多,有興風作浪的海龍;有守護天宮的天龍等,在法華經裡列有八大龍王之名,所謂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婆伽羅龍王,和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優缽羅龍王,此八龍王皆龍眾之上首,但不管那一類龍,我們從未見過。但是自古以來,中印兩國皆有龍的傳說,我們不能不承認有龍的存在。
龍因宿世福報的招感,能到處隱顯自在,但由於前生嗔心過重,心地不正,而且頑劣好斗,不守戒法,所以淪為龍身,備受:一、熱沙炙身。二、風壞宮衣。三、金翅鳥食啖。三種苦報,因此,龍也冀望脫離龍身,投生善處。
楞嚴經雲:「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此文與「應以龍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龍身,為說捨離嗔心之法,使得解脫」是同樣的道理。
「夜叉」,是印度話,譯中文叫「勇健」,或稱「能啖鬼」、「捷疾鬼」,有地行、空行、飛行三種,更有善惡夜叉之分,如專喜食人,危害眾生的名惡夜叉;護持佛法,擁衛修行者的是善夜叉。
觀音菩薩憐愍一切眾生,發願度一切眾生,所以說:「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夜叉身才能得度的,觀音菩薩就示現夜叉身為其說法」。
「乾闼婆」,梵語「彥闼縛」譯為尋香、嗅香、食香、香神等多種,以香為食,居須彌山南,金剛窟中,能飛行虛空,作眾伎樂,是帝釋天王的奏樂神,每當帝釋要聽音樂時,便點起一支香,乾闼婆即尋香而至,受其差使。
觀音菩薩無所不現,無所不度,若乾闼婆根機成熟,想脫離樂神之身,觀世音菩薩即為其說脫離放逸之法,使修中等十善,轉放逸心為精進佛道心,轉唱天樂音成演清淨贊佛音,令脫離乾闼婆而生諸善道。
「阿修羅」,梵語「阿素洛」,譯為「非天」,意謂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亦名「無端正」,謂其國中男丑女美之意。又名「無酒」,言阿修羅曾采百花欲釀大海水為酒,花被海中魚蝦所食,釀酒不成,只得戒酒。
阿修羅有天道所攝的化生阿修羅,有人道所攝胎生阿修羅,有鬼趣所攝的卵生阿修羅,和畜生道所攝的濕生阿修羅。因阿修羅依附天、人、鬼、畜四趣而生,所以有人將六道輪回判作天、人、餓鬼、畜生、地獄五趣而略去阿修羅。
阿修羅前世也修五戒十善,但因我慢心高,猜忌念盛,死後墮阿修羅道,與帝釋天互相憎嫉斗爭,日受三時銅镬、劍戟之苦。
傳說阿修羅與帝釋本極為友好,因阿修羅嫉疑心重,而傷了彼此間的和氣。
據聞阿修羅王有女名捨脂、貌美無比,帝釋屬地居天,未斷男女之欲,見捨脂甚愛之,娶為王妃,婚後情感彌笃,一日,帝釋與宮女相逢於花園,捨脂見狀,不問青紅,大起嫉妒,即向阿修羅王哭訴,阿修羅王嗔恨心發,下令攻天,從此,結下怨仇。
捨脂因妒,鑄下大錯,諸位婦女,當以此為戒。因丈夫在外,難免應酬,偶與女性談話,並無不可,切莫如捨脂,不問是非,受嫉妒心左右,不計後果,亂想一通,那家庭就永無幸福安寧之日了。
做人好爭強斗勝,懷疑心重,喜愛面子,這種人就是人道阿修羅。大家靜思一下:自己有幾分像阿修羅?
觀音菩薩碰到嗔忌好斗的眾生,即現阿修羅身為其說「柔和慈順,謙卑忍辱」之行,令離阿修羅道。
「迦樓羅」,梵音「揭路荼」,譯為「金翅鳥」或「妙翅鳥」,又稱「迦樓羅王」,是印度神話中的怪鳥,為一切鳥中之王,俗稱為「大鵬鳥」。居於須彌山北方的大鐵樹間。據經載:此鳥兩翼呈金黃色,其相隔距離,有三百六十萬裡。每見東方日出即欲食龍,故日日巡視盤旋於須彌山下,欲食龍時,用其金翅,一撥海水,便能使海水一分為二,詳見龍宮,捕龍而食。龍王不堪其擾,藉佛海邊習定之便,告了一狀,並祈佛代為作主保護。佛陀慈悲,即將所著袈裟,分與龍王,教其分成細條,披於龍子龍孫之身,可免金翅鳥攫食之難。金翅鳥欲捕食時,見佛袈裟,不敢時之,仍往白佛:饑不得食,求佛開恩。佛開示道:你若皈依三寶,持不殺戒,我當令佛弟子,在供佛受食時,以米或飯七粒,布施你及曠野鬼神和羅剎鬼子母,除你等饑渴之苦。故佛子每供佛出食,必念:「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緣於此。
大鵬金翅鳥頭上有如意珠,常從口中吐大火焰,故亦名「迦樓羅炎」。
金翅鳥生雖有食不得苦,但死更苦,據說其將死時,尋食不得,從金剛山頂受風輪所吹跌至須彌山下,如是飛跌七次而死,悲慘之至。
若有眾生,好殺成性,觀世音菩薩即為說仁慈愛物之法,啟其善性,令得身心解脫。
「緊那羅」,譯中文為疑神或疑人。此類眾生形體似人,而頭生一角,常令人有似人非人之感,故得此名。專司歌樂,以娛帝釋,是樂神之一。
緊那羅居須彌山北,因前生布施功德,住七寶宮殿,能歌善舞,但其身似人非人,有馬首人身的,亦有人首鳥身的,形體怪誕,苦不堪言,故想脫此身,頭胎善趣。觀世音菩薩若知此類眾生欲脫此倫,即現緊那羅身為說遠離戲樂,勤修十善之法,以滿其願。
「摩睺羅伽」,正音是「牟陀洛迦」,譯為「大蟒蛇神」或「大腹行」,是人形蛇首,亦名「地龍」。
此類眾生系前生含怨報復心重,今世始墮落為摩睺羅伽身,所以,為人必須寬宏大量,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萬萬不可心胸狹窄,事事計較,結怨在心,若如是,定遭惡果報,墮為蛇類。
生為此類眾生,也是痛苦難當的,急欲尋求出離,觀音菩薩即現其同類,為說忍辱修慈,柔和修慧之法,導其捨除嗔心,脫離大蟒蛇身的苦報,轉生人天樂趣。
天龍八部,略釋完畢。這些多系印度神話,因佛未出世前,其國人民均以神鬼作為信仰對象,佛陀成道後,觀機說法,權巧攝化,將一切人非人等含容於內,予一平等之法,使得解脫機會。
「人非人等」這句話總攝前面所說天龍八部。八部眾中,有似人身而非人身的,如緊那羅,摩睺羅伽。有完全不是人的如龍等,所以說人非人等;又有說人是指四大部洲的人群,非人是指人鬼神等,但若依此部經來解釋,前者說法較後者妥切。
「人非人」,若更徹底的解釋它,那就是存「仁」心者則名人,不存「仁」心者,則名「非人」。儒家說:「恻隱之心,人皆有之」,由此可見,「仁者即人也」,若無恻隱之心,人皆恥之,言其「人面獸心」,所以我們應擴大自己的心胸,發揮仁心,做個名符其實的人。
六道眾生,唯人道是最好的修行處。佛陀曾說:地獄眾生太苦,天道眾生太樂,太苦則無法修行,太樂則放逸懈怠,均不能成就道業,獨有人道眾生,苦樂參半,逢逆境可激發道心,遇順境能安心辦道。所以古德說:「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能為。」道理在此,希望今後諸位能珍惜人身,以此虛假之色體而修恆常真如身。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執金剛神是佛法的護法神,因其手中常執金剛寶杵的緣故,所以名為「執金剛神」。是三十三應身中的最後一身。
「執金剛神」,梵語「跋阇羅波膩」。「跋阇羅」譯為「金剛」,「波膩」譯為「手」。有稱其為「執金剛神」的;也有稱其為「金剛手」、「金剛力士」、「金剛密跡天」等等;因為統領五百夜叉,故又名「金剛夜叉」。
依正法念經說:過去有位國王,他的第一位王後生了一千個王子,第二位王妃生了兩個王子。王後生的一千個王子自信聞佛法後,皆發廣大菩提心,大行菩薩道,國王心想:「這些兒子將來必定會成佛的,可是那位兒子先成佛呢?」國王為了要知道王子成佛的次第,特令發菩提心的一千個王子拈紙簽以定成佛先後。結果,最初是拘留孫佛,最後是樓至如來,教主釋迦牟尼是第四成佛,這一千佛也就是經典上常說的賢劫千佛。王妃生的兩個王子見兄長皆發願成佛度眾生,心生敬佩,於是大王子發願作大梵天王,勸請千佛說法,二王子願為金剛力士,擁護千佛教法,這就是梵王與金剛神的來歷。
諸位看了這段敘述,一定覺得非常奇怪,為什麼王後能生千子?這裡隱藏著一段傳說:
據說王後本是山上的棄嬰,被山寺中的老和尚收養,長大後亭亭玉立,貌美非凡,此女前世性喜蓮花,常摘蓮花供佛,並發願來生隨心所欲,足下生蓮。一天傍晚,此女心血來潮,想在寺前走出一個蓮花園來,心念一轉,就趁著夕陽余晖,在寺前的空地上一步一蓮花地走出一座美麗的花園。
不久,國王上山禮佛,看到寺前蓮花園,稱羨異常,也想在宮中鑿座蓮花池,便詢問這位種蓮的花匠,老和尚據實禀奏,國王說:「我想見見這位奇異的姑娘。」
老和尚只得差人叫她出來,國王一見其容貌,竟欲納為王後,老和尚不敢違抗聖旨,不得已從命,下山時,老和尚站在寺門前目送著他們離寺,那知這位即將為後的少女因被此突降的富貴樂昏了頭,忘記撫養她長大成人的老和尚及她十幾年來生活過的地方,竟頭也不回的走了,這的確太傷老和尚的心,他老人家不覺脫口罵道:「罪業女」。
由於老和尚的這句話,那位少女進宮不久,便懷孕在身,結果,生下了一朵蓮花,國王氣極敗壞地將蓮花丟進宮池裡,隨即令人把王後監禁冷宮。隔了一年,那朵奇異的蓮花長成了罕見的「千葉蓮」,並且在每片花瓣中都有一位可愛的小孩,「千葉蓮華生千子」,這一千個小孩就是王後所生的千子。
諸位或許認為這是一條奇異的故事,但故事裡確指示我們修道者要慎防口業,切勿脫口而出,讓眾生受苦。
「執金剛神」屬佛教的守護神,有的寺院大門兩旁供奉著兩個王,右邊的是金剛神,左邊的是密跡力士;右面的表示是善,左面表示的是斷惑。所以右面的是開著口成為阿字,左面的是閉口成為吽字,因此也有人稱其為阿吽二將。這二王實在是一王所化,本屬一體的。在台灣很少見此阿吽二將,據我所知,台南開元寺的寺門繪有此護法神像,威武無比。
「金剛」是堅固之意,「執金剛」即表示人格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意思。設若我們能以金剛的精神,斷惑生善,則何事不成!所以觀世音菩薩示現執金剛神身,不外指示眾生要做個勇猛、精進、不畏、不屈的人,勇敢地向修行之路邁進。
佛教雖以慈悲為本,但為適應眾生根機,便於教化起見,設有「折」、「攝」二門,折伏門,是對個性剛強的眾生,以威德折其驕慢,令其信伏。攝受門,是針對個性柔和的眾生而設的,以慈悲法攝受,使其信服奉行。執金剛神就是用折伏之法,輔助佛陀教化眾生的。如果有一類眾生,發心護持佛法,欲以金剛之威,降服邪魔,觀世音菩薩便現執金剛神身,為其說摧邪輔正的法門,令成就威德,達彼願望。
觀世音菩薩的十九說法,三十三應身,至此以全部講完。雖雲三十三應身,十九說法,實際上,觀音菩薩隨機應身隨緣施化,又豈只示三十三應身呢!我們不可固執於此,當視三十三應身為無窮無盡身,經文不過是舉例而已。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這段文主旨在結德勸供。「無盡意……度脫眾生。」是結德。「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勸供。結德是總結上文觀世音菩薩以不同身分,游化娑婆世界,度脫眾生的妙化功德。勸供是勸在會諸眾乃至未來諸眾生等,鹹應供養觀世音菩薩。
前文從現佛身至現執金剛神身,屬於別答,這段經文屬於總答。釋尊回答當機者無盡意菩薩說:「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如是,是指觀世音菩薩救七難、離三毒、應二求及現三十三身的一切功德。這所有功德都已達到圓滿成就的境地,是為「成就一切功德」。
「以種種形」,指觀世音菩薩化身無數,非僅現三十三身而已。
「游諸國土,度脫眾生。」這說明觀音菩薩游化世界之廣,不但度娑婆世界的眾生,同時也現身十方無量諸國土中,做利眾化他的工作「度脫眾生」更明白地告訴我們,菩薩之化身千百億,游十方諸國土,並不是為了游山玩水,而是肩挑弘法利生的任務,目的在度脫眾生早離業海苦速得清淨涅槃樂。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成就如許眾多功德,其對眾生之恩浩如淵海,所以我們必需常念菩薩恩德,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談到供養,通常分作理供養與事供養兩種。物質供養,如香花、水果、珠寶等屬事供養。能深解佛理,依教奉行,與諸佛菩薩同一鼻口出氣,便是理供養。這裡所說的「一心」供養,即指理供養,要我們身口意三業清淨,口念觀音聖號,心念觀音慈悲,身禮觀音妙相,時時依教而行,以觀音心為己心,念念不忘利生度眾,護持佛法,那才是真正的供養觀世音菩薩。
【是觀世音菩薩摩诃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此文明示觀世音菩薩能施眾生以無畏,故又名「施無畏者」。
佛陀於普勸供養後,隨即又告訴無盡意說:「是觀世音菩薩摩诃薩」,摩诃是梵語,譯為「大」,這已在前面經文中解釋過,此不重復。「薩」即菩薩。此句在示意眾生觀音菩薩並不是一位普通菩薩,而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大菩薩。「怖畏」就是恐怖畏懼,極端害怕的意思。「急難」就是緊急而難以應付的災難。設若我們處於極端恐怖,陷於萬分急難之時,觀音菩薩就能助長我們的勇氣,鎮靜我們的心靈,使我們遠離一切怖畏災難,讓智慧之光永遠照射著我們,快樂安祥永遠陪伴著我們。
通常說有三種布施:一、「財施」:財有內財、外財、內外財之分。以衣物金錢等濟助貧困,名「外財施」。以自身生命,如頭、目、手、足等布施於人,名「內財施」。將妻子兒女施於他人,名「內外財施」。二、「法施」:弘揚教法,示眾生修行之道,使得佛法受用,名為「法施」。三、「無畏施」:謂能去除他人怖畏,為其精神支柱,名「無畏施」。在這三種布施當中,財施屬於物質。法施,無畏施二者均屬精神上之布施。若論三種布施的功德,何種為最?那當推法施無疑。因財施僅解救眾生色身之苦,而法施卻能除去眾生心病,令開智慧花朵,使眾生長養法身慧命,進而了生脫死,成就菩提道果,所以說法施是至高無上的布施。經文中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說得澈底一點,也脫離不了法施。諸位想想:世間最可怖畏的莫過生死,眾生的急難,也莫甚於生死。想真正除去眾生怖畏急難,就非要使眾生了脫生死不可,所以菩薩以「無畏」施於眾生,這「無畏施」豈不是「法施」嗎?
楞嚴經十四無畏中,觀音菩薩向世尊說:「世尊!我復於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又於四不思議中說:「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害,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這是說明觀音菩薩,因修耳根圓通,發起妙用,所以能以無畏施於眾生。同時說明,十方國土的眾生都稱他作「施無畏者」,並不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才如此稱贊他的。
現在我們不談楞嚴經的十四無畏,普門品中也有十四無畏,那就是前頭經文所說的救八難、解三毒、應二求、及持名,合共十四,這便是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施了。簡單地說無畏施的主旨是「使令眾生在物質與精神方面,均有所安,沒有恐怖。」這才是無畏施的真正意義所在。
在高僧傳裡記載著觀音菩薩施與眾生無畏,令脫苦厄的事:
魏朝的時候,有一位出家人,叫做朗的,經過險路,被賊兵捉去!關在帳幕裡,朗與同伴商議逃跑,但賊兵防守嚴密且四面皆石壁,又不知淺深,如何逃出?眾人惶恐不已,偶見一棵大樹依崖畔而長,即用繩系樹而下,時夜大暗,崖底純荊棘,無下足處,捉繩懸住,暗中相告說:「上下不得,怎麼辦呢?只有專心一致的默念觀音菩薩名號,求菩薩解救我們。」於是,以頭叩石而念,不久,光照崖下至地,見一大虎在前,眾人懼入虎口!朗告訴大家說:「我們得脫離災難了,這只老虎決不食人,是菩薩指示路徑,我們可以隨著老虎走出去。」奇怪的是老虎在前,眾人在後,人走得稍慢,老虎就停下來等人,一直走到拂曉時分,才踏上平坦大道,然老虎卻不知去向。這只老虎難道不是觀音化身,而來施與無畏的嗎?
關於觀音靈感應化的事跡相當多,這只不過例舉一條而已,諸位不要忘了,時時稱念菩薩的名號,遇難時要念,平常時更要念!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璎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璎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世尊普勸大眾一心供養觀音菩薩,無盡意深知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廣大功德,心生敬仰,因此禀告世尊說:「我今應當遵奉您的指示,恭敬供養觀世音菩薩」。隨「即解」下掛在「頸」項上的「眾寶璎珞」,這些眾寶璎珞非常珍貴,若論「價值」約在「百千兩金」左右,無盡意菩薩至誠地將這些貴重的寶物呈獻給觀音菩薩說:「仁者!願您受此法施珍寶璎珞」。仁者,是菩薩間的互相稱呼,意謂,「有仁德的人」。無盡意菩薩誠心誠意地要將眾寶供養給觀世音菩薩,但觀音菩薩卻「不肯受之」,無盡意再次奉上說:「為了憐愍我等,還是請您接受吧」!照字面來看,這段經文不過寫實,淺顯易懂,沒有可說之處。其實,佛經義理奧妙難解,我們決不能用凡俗的眼光,淺薄的智慧去解釋它,否則,縱使讓你讀完三藏十二部經典,也絲毫得不到佛法的受用。「誦經難,解經義更難。」諸位!切莫以凡夫之知去小視這段經文。
「璎珞」,是印度人的一種裝飾品。掛在頭上頸上的叫璎,配帶在身上的叫珞,璎珞的好壞,視人的地位、經濟而有所差別,隨順印度風俗,所以佛菩薩也用此來莊嚴外表。
但經文中有一句特別引人注意的「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璎珞」。由此可見,文中所指的璎珞並不是指有形的珠寶而言,無盡意也是位德行高超的菩薩,他在修行菩薩道的時候,已經積聚了無邊的功德法寶,莊嚴自己所證得的清淨法身,無盡意解下頸項璎珞寶珠,即表示菩薩雖證法身,但不安住法身,從法身中示現化身,來度化十方眾生,如今無盡意菩薩以其無盡功德法寶,至誠懇切地供養觀世音菩薩,所以名為「法施」。
我們可以將「法施」作另一種解釋,佛教講布施,一向注重「不著相施」。這就是所謂「三輪體空」的布施,當真正供養布施的時候,不著能施之人,所施之物及受施之人,雖行布供養施事,但絲毫不居布施功德,認為「布施」是自己份內事,歡歡喜喜,誠心誠意地布施,施後不望報,不記於心,如此「三輪體空」的布施,雖財施亦轉為法施。
又菩薩布施,不為自己求利益,而為眾生求福德,無盡意菩薩將此供養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使十方法界眾生同樣獲此功德利益,故名「法施」。
還有,珍寶璎珞在佛經中常比喻為功德智慧;本業璎珞經中說:「光為百萬阿僧祇功德;璎珞為光,嚴飾佛身」。
今無盡意以表智之璎珞供養觀音菩薩,而觀音菩薩是「慈悲」的表征,悲智為每一菩薩所共具有,以璎珞之智合觀音之悲,表觀音悲智圓融,上求下化,運用自如,所以名為「法施」。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時」,指無盡意菩薩解下璎珞供養觀音菩薩的時候。為什麼觀音菩薩不肯接受無盡意菩薩的供養布施呢?因一、眾生均有如來智慧德性,皆具真如妙寶,於理上說,並沒有「受」「與」之別,「取」「捨」之相,所以觀音菩薩不肯受之。二、菩薩受他供養,悉為憐愍眾生令種福田,若違斯義而取著利養便不應該接受。觀音菩薩初不接受,即是此意。
無盡意至誠地供養觀音菩薩,但觀音菩薩為顯示上面所說的種種因由,所以婉言拒收。無盡意見觀音菩薩不肯接受他的供養,又再誠懇至切的禀白觀音菩薩說:「請憐愍我們智淺福薄,少做功德的眾生,接受這璎珞的供養吧!」這段文是無盡意菩薩的重請供養。文中的「我等」是指無盡意本身及與會的四眾弟子。菩薩供養,非為自己利益,而是為眾生廣植善根福德,代貧窮困苦的眾生布施求福的。說明白一點,無盡意菩薩是因「愍眾而施」,觀音菩薩亦是「愍眾而受」。
無盡意菩薩為一、示至誠故,望藉佛陀之命,使觀音菩薩接受。二、明其布施是為眾而施,既因眾施,菩薩亦為眾而受,不損正義,所以重請。
珍珠寶物,世上無人不愛,為金銀財寶費盡心機不擇手段者,比比皆是。佛說:「黃金如毒蛇」,時時告誡弟子們要「淡泊以明志」,對金銀要「取諸有道,用諸善行」切莫貪得無義之財,而又悭吝不捨,做一輩子的守財奴,縱使有錢,又有何用!
由上文可知道,菩薩所做一切均以眾生為主,絲毫不為自己打算,此等慈心悲願,多麼偉大,我們應生至誠感恩心恭敬供養,進而身心效法,做個堂堂正正的佛弟子。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在那個時候,佛陀對觀世音菩薩說:你應該憐愍悲念無盡意菩薩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和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此璎珞。
「四眾」及天龍等八部眾生在前面經文裡已解釋過了這兒不再重說。
觀音菩薩不肯接受無盡意菩薩的璎珞供養,是因為一、欲使布施的人生殷重心,二、有二佛在,依禮則當謙遜,三、表示少欲知足,四、未奉佛陀之命,不得辄取。
佛陀此時對觀音菩薩說:「你應當愍念四眾及八部眾生,接受無盡意的璎珞供養。」於是,觀音菩薩上順佛旨,下愍群倫,接受了無盡意菩薩的供養,隨即將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為什麼要分作二分呢?因為菩薩一舉一動均以眾生為主,他將璎珞分作二分轉奉二佛,目的在展轉增長我們眾生的福德,讓我們能夠得到更多的利益,享有更多的法味。這也正顯示觀音菩薩能修供養的妙德。
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也就是現在佛。
釋迦,是古印度種族名,義譯為「能仁」,謂佛具大慈、大悲之心,能與眾生樂拔眾生苦。牟尼是寂默義,示佛不但有利他的大悲心,並且有甚深無邊智慧,能破除自身一切煩惱,不被妄想無明所困,是謂寂默義。以仁慈心做化他工作,明顯佛陀的入世度生。寂靜默照,是顯佛陀的出世空寂。單從釋迦牟尼四字的解釋,我們可以知見到佛陀的偉大胸襟,不凡的深慈悲願,以及如何做弘利生的工作。
多寶佛塔,多寶佛是過去佛,依法華經第十一品見寶塔品雲:「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而莊嚴之,五千欄楯龛室千萬……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又雲:「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祗世,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贊言善哉。」
由此因緣,佛說法華經時,多寶佛塔必湧現其前,為作贊言,以作證明。
凡塔,皆為佛所安住處,而此佛所安住之處有眾寶莊嚴,故名寶塔。又釋此塔為多寶如來所安住,故名寶塔。
依理釋:多寶佛塔示佛之法身,即禮體;釋迦牟尼佛示佛之報身,即事相;觀音菩薩示佛三身中的應身,即用。以應身之觀音菩薩將璎珞轉奉給法身的理佛,報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體。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釋迦牟尼佛叫一聲本品的發起人無盡意菩薩說:觀音菩薩有如上所說的自由自在不可思議的神通之力,游於娑婆世界。
「如是自在神力」這句經文是統指上面所說過的觀音菩薩以慈心拯救眾生苦難,示現三十二化身普度有情的種種用及菩薩「能施無為」、「能感供養」、「能修供養」的妙德。所謂自在,有四自在、六自在、十自在等說法,但歸納起來,不外心身二大自在,何謂身自在呢?唯識中說:「施為無擁,名為自在」,是身自在義。法華經序品上說:「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是心自在義。淺顯地說身不被境困,進退無礙,名身自在。心離諸緣,遠離系縛,名心自在。「自在解脫神通妙力」是謂「自在神力」。
觀音菩薩以此神通妙力游於娑婆世界,「游」在此文中有畫龍點睛之處。大抵世間眾生發慈心,行布施,多少均有所執,唯出世菩薩捨盡一切報酬,只求奉獻,不計酬勞,只有歡喜,沒有牽強,高高興興地為眾生謀福利,所以說「游」此娑婆世界。
如今,普門品長行已講完,接下來講的是偈頌,大體上,偈頌都是屬於長行的重說。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爾時」,當佛陀說完長行的時候,無盡意菩薩又用韻文的語調來請教釋迦牟尼佛,以便詳述觀音菩薩的種種功德,使大眾更進一步去體解觀音菩薩的甚深行處。
關於本品的偈頌,當初姚秦三藏法師羅什翻譯普門品時並沒有將偈頌部份譯出。到了隋文帝時,從北天竺來了一位阇那崛多法師與達摩笈多共譯的添品中才有此偈頌,後人以此偈頌補入羅什法師的譯本中,遂成今日有偈頌的妙法蓮華經本。
偈頌,亦可稱為重頌,就是用韻文體來重述前面長行的意思。「偈」梵語叫做偈陀,中國譯為應頌,合華梵之意,故稱偈頌。
偈頌有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的差別,它有一個規定,不管三字也好,七字也好,必需具足四句,才能成為一偈。偈頌又分為「祗夜」和「伽陀」兩種。梵語「祗夜」,譯為重頌,是以詩詞的體裁,重新說明長行所說的義理名為重頌。「重頌」也有「廣頌」「略頌」的差別。「廣頌」是在長行文中,沒有說明清楚的地方,以偈頌詳細的述說清楚;「略頌」是在長行文中,已作詳細說明,在偈頌裡,只作簡要的概述而已。梵語「伽陀」譯為「孤起頌」,所謂孤起,就是在長行中沒有廣、略說明,僅在偈頌中孤獨而起,說明另一種意思的叫做「孤起頌」。現在本品的偈頌,就是屬於重頌的一類。為什麼要重頌呢?因一、為契眾生根機:眾生根機有利鈍之不同,利根眾生隨說即解,只要長行之文便足夠了,但根機較鈍的眾生,佛陀得予以再次的說明,才能有所領悟,所以要用偈頌重復頌出。二、為後來之眾:佛陀說法,有的眾生因因緣關系,無法一開始就參與聽法,佛陀為體恤後來眾生,令得佛法利益,所以長行之後,再補以重頌。三、印度宗教,本就有散華與貫華二種說法的體裁。長行是屬於散華說之類的,散華就好比我們中國的散文。偈頌屬於貫華體,如同中國的詩詞韻文之類,這均因眾生的喜好不同隨機而說的。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這段文是無盡意菩薩,重向佛陀請問觀音菩薩得名的因緣。
「世尊妙相具」,是無盡意菩薩贊歎世尊的。「世尊」是對佛陀的尊稱。佛為世間、出世間最尊貴的聖者,故名世尊,是佛的十號之一。「妙相具」,是具足微妙相好之意。指世尊內具萬德,外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言。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說:「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平常我們最常聽的贊佛偈是「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些都是贊佛功德具足,相好莊嚴的。
「我今重問彼」,「我」,無盡意菩薩自稱。「重」,「再」之意,在前面長行裡問過,現在再問。「彼」,是指觀世音菩薩。
「佛子」,也是指觀音菩薩。三界眾生,依佛教化,皆名佛子。觀音菩薩輔佛度化,依佛教示而行,所以,名為佛子。無盡意菩薩請問世尊,觀世音菩薩是由於什麼因緣才得此名?雖然所問與長行相同,可是世尊的回答卻稍有出入。在長行裡,佛陀專示觀音菩薩的慈悲妙力。而在重頌方面,則著重於觀音菩薩的願與行。「因緣」二字在長行中只解釋為什麼理由;在偈頌裡,廣釋做菩薩過去無量劫前即發大清淨願是因,有苦無樂的眾生是緣。就是自身行化的大願為因,以眾生為緣,依此「因緣」,普現世間,救度群倫。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無盡意菩薩既以偈頌請問世尊,世尊也以偈頌來回答他。所以說:「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
「汝聽觀音行」,「汝」,指無盡意菩薩。「聽」即谛聽,仔細聽的意思。「觀音行」,是觀音菩薩如何修行,如何自利利他的行願。總說一句,就是要無盡意菩薩及與會大眾,仔細地聽觀音菩薩自利利他的慈行悲願。
「善應諸方所」即「善於普應十方世界」的意思,觀音菩薩尋聲救苦,以三十二身,示現於十方無邊國土,感應十方無量眾生。菩薩身心自在,具妙神通,能以一身而化千百億身去應眾生的要求,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只要眾生心誠懇切,觀音菩薩決不會令其失望的。下文中有「無剎不現身」之句,便是給「善應諸方所」下了一個最妥貼的注腳。
「善應諸方所」的「善」字,有「自在」之意。一個人假若身心皆不自在,受外境等種種束縛,種種執著,自身就難保了,那有能力去幫助他人,解脫他人?觀音菩薩又如何能夠做到「普應十方,觀機施教」呢?這重重的疑問,在下文裡都給諸位帶來了圓滿的答覆。
觀音菩薩所以能有如此偉大的成就,仍是由於他過去初發心時,曾經發過深如大海,廣如虛空的誓願,並且本著自己的大願,日夜匪懈地去實行,去努力,決不因環境險惡,眾生頑愚而退卻、捨棄。佛典裡記載著這麼幾句話:「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曰願也」。一個立大志願的人,假使不先調制己心,格守誓願,持之以恆的話,是不會有美好結果的。
何謂「弘誓」呢?課誦本上有四弘誓願,即: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凡菩薩都具有這四弘誓願;在四弘誓願的當中,「眾生無邊誓願度」是利他的,屬於根本願,第二願與第三願是自利,第四願則是自利利他的結成。
做一個真正的菩薩行者,不但有他們所共立的通願,也有他們所自立的別願,例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等,都是約個別誓願而說的。觀音菩薩在初發心的時候,就立下了十二大願,願願均以度生為要務,所謂「尋聲救苦,善應諸方,能滅諸苦」之行,便是觀音菩薩誓深願大的最好說明。
菩薩立弘誓願,廣被眾生,並不是短時間內的事,而是要歷經塵沙劫數的時間,精進不懈地實踐菩薩行,才能有所成就。這種廣大、究竟、長遠的偉大行為,是無法用我們的心去測知,用我們的語言去表達的,所以說「歷劫不思議」。
既然觀世音菩薩曾經歷過塵沙萬劫的時間,那麼,他所親近侍奉的佛當然不在少數,因此頌文說「侍多千億佛」。菩薩親近侍奉諸佛的原因主要的是「常隨佛學,輔佛教化」,將佛光法水帶到每一國土的角落,讓大家都得到佛法的受益。
「清淨願」,是說明發願的純潔,沒有絲毫不正的念頭。「清淨」兩字,我們可以解釋成不貪不嗔的意思。因為菩薩發願,不為個己,不求世間名利,貪享榮華富貴,只深深系念眾生,悲憐眾生,他,只講奉獻,不計報酬,所以不貪。又菩薩度眾,純屬發心,他,高高興興地做,歡歡喜喜地行,不帶一點勉強,謹守佛陀之教,上求下化,故名不嗔,以不貪不嗔之心發廣大之誓願,是為「發大清淨願」。
觀音菩薩從因地發心修行之後,親近了無以數計的佛,發了甚深廣大的清淨願,所以才能夠身心自在地示現十方,經歷塵劫而度一切眾生!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我」,是指釋迦牟尼佛,「汝」,是指無盡意菩薩。「略說」,是簡略的說明。因觀音菩薩的慈心悲願在長行裡已有詳細說明,在此,只是約略再說而已,何況,觀世音菩薩的甚深弘誓,清淨大願,若要逐一細說,定要費時長遠,並不是三天半月所能說盡的,所以在這裡僅能作一簡要的介紹。
「聞名及見身」的「聞名」,就是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既然聽到了口中就應稱念,這是三業中的口業供養。
「見身」,聞菩薩名見菩薩形像,便恭敬地以身禮拜供養,這是三業中的身業恭敬。
「心念不空過」,除了身口二業恭敬供養外,更進一步地,我們要專心一致的系念觀想著觀音菩薩,這樣以三業至誠地禮念心思,必能得到菩薩的感應。在十句觀音經中說:「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這就是「心念」至誠的寫照,也就是三業供養中的意業供養。
無論那個宗教都講「虔信」,佛教不只說,而且實行得更徹底。他要我們生起清淨的心,棄除一切雜念妄想,這棄除雜念妄想的方法,是要我們口常稱念觀音聖號,身常禮拜觀音聖像,心常思維觀音願行,使身、口、意三業合而為一。能如此則必有所獲,決不會令你徒勞無功,所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
不但信佛如此,舉凡世間出世間大小諸事亦復如是,必需口說身行心思,三業並用,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完善,如果只計劃不實行或只實行不思慮,是無法將事情處理得十全十美的。
有人認為向佛菩薩的木刻畫像恭敬禮拜是件愚不可及的行為,他們以為,那不過是塊木頭,是張紙罷了,對木頭、紙張行跪拜禮,未免太可笑了,其實,他們這種粗淺的想法是不對的。
舉例來說:如竹皮,可以將它編成竹籃,盛鮮花果菜,也可以做成草履,穿在腳上,可以做成竹笠、戴在頭上;一張紙可以印成連環圖書也可以印上佛菩薩的聖像,印了佛像,就值得讓我們去恭敬禮拜了,木與紙的本身雖然沒有尊卑之分,但顯現於那上面的物像卻有貴賤之別,我們是拜佛,並不是拜木頭或紙張啊!
「能滅諸有苦」,「諸有」是三界之謂。「有」指有因有果。三界六道中,有善因即得善果,有惡因即得惡果,因果不昧,故稱為「有」。三界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為「欲有」、「色有」、「無色有」,這是約簡略而說的,若詳細分析,「諸有」是指三界二十五有,即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天,四禅四空處,無想及不還。統而言之,「諸有」是指三界六趣的善惡因果而說的。「苦」即苦痛。這有「苦因」和「苦果」的差別。「苦因」是「煩惱」,「苦果」是「業報的身體」。苦的種類很多,但總不出內外二苦,內苦指的是身體上及心理上的貪嗔嫉妒諸苦。外苦,指環境等外來的壓力而言。不論內苦或外苦,只要我們三業清淨,恭敬禮念,與菩薩感應道交,合而為一,就能滅三界諸有之苦而達清涼之境。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從此偈下,重頌觀世音菩薩的救苦救難。此頌明能滅水火風三災。
「假使」是假設之意。「興害意」興起謀害之心。這通指人鬼而言。設若遇到人或非人生起謀害你的心,把你推入大火坑裡,想結束你的生命,只要你一心鎮定,專念觀音菩薩名號,於剎那間,熾熱火坑化做清涼蓮池,令你脫離火坑之難。
或有人被狂風吹至大海,漂流於茫茫海中,遭遇到毒龍、鯨魚、羅剎鬼等種種災難,在此千鈞一發的時候,只要虔誠稱念觀音菩薩,就能免受毒龍、魚鬼的襲擊,脫離滅頂之災。
在冥祥記裡記載說:晉朝富平令栾荀,從征盧循失利,戰舫被焚,栾荀著急異常,虔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俄見江中有神人挺立,腰與水齊,荀知稱念觀音菩薩名號得到了感應,乃躍入水中,身浮水面,足如履地,不久,被援軍遣船救上岸。
以上所說,只是事相上的解釋,若依理釋,則義意更深一層。
依理說:遭逢逆境折磨、或遇仇敵、土匪、強盜興起謀害心意,觸動了我們無明嗔怒之火,因此嗔火促使我人墮落三界火坑,若能即時警悟,起一念忍辱,心得自在,業火停燒,嗔火瞬熄,心境自然清涼。
「大火」,指見思惑。外火是見惑,內火是思惑。佛經上說:「火災能燒及初禅」,若能時常稱名而一心不亂,是無漏心王發得禅定,滅見思惑,不但煩惱大火所不能燒,火坑也變成清涼池了。
「巨海」,即煩惱的大海,「龍魚諸鬼難」就是愛欲的波濤,龍魚等喻為女色,實際上,女人之妖艷嬌態,比龍魚惡鬼更可怕,假使我們沒有清明的理智,往往被色所迷,浮沉在愛欲的波濤裡,招致許多痛苦和折磨,所以佛說:「愛欲為生死輪回的根本」,諸位知之,不可不防。
倘若我們漂流在貪癡煩惱的大海中,遭受了愛欲波濤的拍打,妖艷嬌態的迷惑,此時,應緊稱觀音菩薩名號,以菩薩的清淨大智,洞知諸法皆由因緣假合而成,則愛欲迷執自然遠離,愛河之苦隨即消除,顯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安全、祥和的避風港。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須彌」,又名蘇迷盧,是印度語,譯為「妙高」。據說此山在四大海之中,出水面有八萬四千由旬之高,高與天齊,所以稱做「妙高山」。依今人考據的結果,認為須彌山就是現代的喜馬拉雅山。其實,我們並不一定要把須彌山真實化,或許它只是印度人假想出來的一座山吧!
當人從這高山上被推落的時候,能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藉菩薩威神之力,便如日懸於虛空,不會墮落山崖。或有人被殘暴凶惡的人追逐,從金剛山上墮落下來,如能稱念觀音菩薩,則不受絲毫損傷。
梵語斫迦羅,譯為金剛山。依起世經說:「諸余大山及須彌山王之外,別有一山名斫迦羅,高六百八十由旬,縱廣六百八十由旬,彌密牢固,金剛所成,難可破壞,故名金剛山。」這是說明金剛山的位置與特性。關於此山,我們不需要花時間去探索深究,佛之經文寓意深妙,讀經、聽經,主要在「深入經藏,依教奉行」不一定要拘泥於文字上面的解說。
須彌山,喻吾人的我慢山高。當一個人處於順境,志得意滿之時,往往傲視他人,貢高我慢,像一座須彌山擋住了我們的視線,讓我們欣賞不到美麗的遠景,阻礙前進的腳步,更可悲的是,有些人我慢心高,不肯虛心接受大法,瞧不起真理,固步自封,因而墮落,任其菩提樹苗枯萎,這種人若能時時稱念觀音菩薩,體念菩薩的同等大悲,則不會輕侮他人;能常念彼菩薩大勇,則會策勵自己,向上精進,安守自己的法身慧命。
人生在世,若沒有純淨的修養,是無法去除我慢心的,得志時,自恃凌他,如立須彌山頂,不得志時,自暴自棄,牢騷滿腹,如被人推墮須彌山下,惟有持念觀音菩薩,顯現智慧心光,才能如日住於虛空,不受阻礙。
「惡人」,喻十惡之業。佛家是講因果的,人若造作殺、盜、YIN、妄等十惡,這十惡之業如影隨形,追迫不捨,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真理是亘古不變的。
「金剛山」,具堅固不壞意。我人所造之業,如金剛之堅,佛說:「定業不可轉」即是此意。也有將金剛山比喻作我們內心的信念。念念堅定,才不致受外界引誘,被環境動搖,這惟有假菩薩威力方能自由自在,不隨境轉。
另有一說:金剛山是指內在的我執。依佛法看,眾生的我執,最難打破,是修行者的一大阻礙。我執分二種,一為分別我執,一為俱生我執。分別我執需修至初地,方可破除,但俱生我執,最極微細,必需修習生空智觀,才能逐漸斷除,所以喻如金剛。
偈頌上說:十惡之業,如影隨形,時時追迫眾生,就好像凶惡的人,緊追身後,無法擺脫。人所造作的定業,是不可轉除的,這定業如金剛堅固,任你千方百計,也脫離不了,唯有勤念觀音菩薩,依真觀之力,始能轉煩惱為菩提,智鏡圓明,體同虛空,縱橫無礙。
觀音菩薩尋聲救苦,隨風逐形,只要我們肯深信佛法,禮拜供養,遇諸苦難,一稱其名,立即救援,在異談可信錄一書中說:貴州修文縣白水洞,盛產水銀。在洞裡采水銀的工人,約有一千多人,巖下居民有數百戶之多,離洞二裡遠,有一條溪,忽然來了一位美女,沐浴其中,乳垂至臍,一時,工人、住戶全去觀看,甫進溪時,轟然巖塌,廬捨俱陷,美女竟杳無蹤影,眾人始悟是觀音大士化身拯救大家的,感恩禮謝,信仰益加。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值」在此應作「遭遇」解,這段偈文的前四句是說怨賊之難,教我們要以觀音的慈心去對付怨賊。為什麼呢?因為手持刀槍的凶漢怕的不是武力,而是慈悲心,中國有句俗語說:「柔能克剛」就是這個意思。如果遭遇到持刀的凶漢包圍在你的左右,最好能定下心來,念觀音菩薩聖號,以觀音的慈心為己心,憐憫他們,救助他們,以此慈心感化他們,那凶殘暴虐的心就能化為一片祥和安寧的天地。
民國初年,江蘇揚州邵伯李家莊,有位李大善人名國琚。奉佛修善,從不後人,地方上大小諸事,只要他能力所及,沒有辦不成的,莊裡的人對他崇敬異常。一天,盜賊闖進李家,想持刀搶劫,李大善人見了,神色安然地對群賊說:對不起,我不知道諸位生活困難,以致未能與你們結一善緣,今天諸位來到捨下,時已過午,諒必尚未用食,大家先坐下來用過飯後,若欠缺什麼,我當盡力給予幫助。盜賊聽了李善人的話,慚愧非常,吃過飯,再也不好意思打劫財物,群賊受了李善人的德行感召,決心改邪歸正,做個循規蹈矩的好人。
這件事實給本偈文作了事證,證明慈心卻實能轉暴戾為祥和。
依理解釋,這裡所說的「怨賊」,是指內在的並不是外來的,如貪、嗔、癡三毒是內賊,能劫除我們的功德法財,見聞覺知屬外賊, 這內外賊長久圍困在我們的心中,時時欲奪我們的清淨法寶,那怨賊的主人就是我執,我見,我執我見不除,生煩惱障;法執不除,生所知障。這兩障,總稱惑障。眾生由是起惑造業,輪轉不息,正如菜根譚上說:「見聞覺知是外賊,情欲意識是內賊,此主人翁惺惺不昧,則化賊成家人」。
滅除內賊,須從培養大悲心著手,世尊曾說:「修道的人,就要觀察萬法平等」,而以大悲為首,將大悲心培養增長起來,再觀察人生和生滅狀態,就知道世間所以造成不平等,就因為貪著一個自私、狹隘、固執、傲慢的「我」。有了「我」,就有對待的「我執」。根據佛陀的教誨,欲除我執當培養增長大悲心。觀音菩薩為大悲行者,我們念他,贊禮他,更進一步學他,讓慈心悲願洋溢心懷,視怨親平等無二,則要破我執,有何困難!
其次說「王難苦」,此文相當於長行中的刀杖之難。犯法受法律制裁,那是罪有應得,但這兒所提的「王難」是指冤枉入獄之難。在專制時代,並沒有平等的法律可言,生殺之權,憑王令而行,觸犯了國王法律,便處極刑,如果能一心稱念觀音菩薩名號,仗菩薩威力加被,使劊子手的刀立刻一節一節的斷壞。「尋」此作「立刻」解。
晉朝太乙年間,高簡榮犯法,處以極刑,臨受刑時,一心皈命稱念觀音聖號,下刀刀折,終於免除刑法,刀下余生。
約理方面說:所謂「王難」,是指遭三界生死之苦,受煩惱魔王煎逼之難。「臨刑欲壽終」謂吾人因惑造業,苦惱逼迫,牽引至六道輪回受報,浮沉不定,欲傷失法身慧命,此時若能持念觀音菩薩,祈菩薩護佑,妄念不生,依此定力必超三界免輪回,顯一分法身,破一品無明,所以說「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枷」是套在頸上的刑架。「鎖」也是刑具之一,鐵煉的意思。「杻」即手铐。「械」指腳鐐,這些都屬刑具。約事講;若有人被監禁在牢房裡,身體披枷戴鎖,手鐐腳铐,只要專念觀音名號,就能得到解脫,「釋然」此作解脫解。
法苑珠林裡記載說:晉朝時,有一個河內人名窦傳,是高昌的步卒,當時高昌與冀州刺使呂護,彼此不睦,窦傳等襲擊呂護,不幸被捉,同伴七人,共系獄中,不日將殺,窦傳專持觀音名號三晝夜,杻械枷鎖自然松開,窦傳不忍同伴系獄受苦,虔誠祈求說:蒙菩薩救護,桎梏自解,但尚有同伴七人,何忍獨去!望大士慈悲,普救俱免,祈禱後,牽挽同人,次第脫落,就乘夜開門逃脫。
在理上說:當眾生因業力牽引,囚禁於三界六道之中,被色枷情索所縛,名缰利鎖拘束,拖著六親眷屬,人我是非的業緣,無法得一解脫,倘若稱念觀音菩薩名號,超然物外,打破人我界限,放下身心,一塵不立,則業障自消,煩憂均除。
「咒詛」,凡用咒語、邪術、咒水等驅役鬼神,詛害於人的都名「咒詛」。
「諸毒藥」,凡服而傷身的名為毒藥,諸毒藥,指毒藥的種類很多。
如果遭惡人以咒詛毒藥暗中加害的時候,被害者只要專心持念觀音菩薩,不但能免受其害,且其「咒詛毒藥」反還轉回來,著在謀害者的本身。就是所謂「害人反害己」的意思。
「談薮」一書中說:宋朝,有人名賴省干,以妖術殺人祭鬼,買十余歲的童女做供祭用。後來誘買了一位女童,帶回囚禁在一間小屋子裡,女童在家時常隨母親持觀音大士名,雖被監禁,仍一心持名,至深夜,天窗忽然開啟,見一妖物,光閃如電,女童心懼之余仍不忘持念菩薩名號,不久,口出金光射妖物身,妖物從窗跌下,女童大喊,值巡邏卒走過,破門救出,見一大白蟒蛇死於屋旁,隨即逮捕賴省干治罪。
俗話:「吃虧人,常在世」。人生在世,千萬不可存害人之心,要處處檢點自己,修學佛法的人,不但要學習吃虧,還要發大悲心,做一切有利於眾生的事,否則,害人害己,果報一到,就後悔不及了。
嫉妒、毀謗、離間中傷,貪等三毒,就如咒詛毒藥一樣,能殘害法身慧命。對心懷嗔嫉的人,最好的方法是一心稱念大士名號,以平心靜氣去對待他,則彼人如仰天吐唾,向風投塵,反著本人。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這段偈頌主要在告訴我們,若遭遇到惡羅剎、毒龍、諸鬼,仍至受惡獸圍繞,欲與加害時,只要一心不亂地念觀音菩薩,一切災厄便於瞬息之間,化為烏有。
「羅剎」,在前面長行裡已解釋過了,這兒不再重說。相傳過去有一個「好問」的人,逢人見事總喜歡打破沙窩問到底。一天,獨自一人走在一條田迳上,遇到一位羅剎鬼,心想:「這下完了,羅剎鬼決不會放過我的!」雖在生死之際,他仍忍不住好奇地問羅剎鬼說:「你這位朋友長得可真怪,為什麼胸白如雪而背黑如墨呢?」羅剎回答說:既然你想知道,我也不必瞞你,在這世間上,我最怕的是陽光,常常背光而走,所以胸白背黑。那人聽了,不覺一振,壯壯膽說:你要取我性命,我也沒有辦法,希望你先讓我走三步,三步之後再吃我,如何?羅剎不疑有他,欣然應允。那人馬上拔腿朝太陽方向奔跑,羅剎因為怕光,不敢追趕,那人終於逃出了魔掌。
這雖然是個傳說,但卻告訴我們:心懷不軌怕見光明的人便是羅剎、惡鬼。因為此類眾生專門在黑暗中行事,不敢面對光明,對付他,只要一心持念觀音名號,以菩薩的慈光就能照破一切邪惡。
羅剎喻作吾人的嗔怒心。嗔心像把烈火,能燒毀人性理智,做出傷害人家,違犯道義的事來,一個人若常懷嗔心,好勾心斗角,相诤怒罵,時與羅剎性為伍,久而久之,迷失本性,真心如被羅剎吞食。嗔怒心重的人,最好能常念觀音菩薩,以菩薩慈心對治嗔心,念念不忘與樂拔苦,湧出清涼心泉,息滅嗔怒烈火。
毒龍喻吾人的貪癡煩惱。人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名利、金錢、地位,從沒聽人嫌說它多,日夜經營勞累,甚至欺騙、詐取、斗爭,為滿足自己欲望,不擇手段,假使我們能在貪念生起的時候,以菩薩捨己為人的精神,替他人設想一番,化貪欲成喜捨,以自己能力所及,關心別人,幫助別人,貪欲之心,自然稀薄,喜捨之念漸漸充滿心懷。如此,則貪之毒龍必定消除,身心自然舒泰。
「癡」就是佛經上常說的無明,是煩惱的來源之一。愚癡的人,事理不明,顛倒是非,並且,沒有主見,容易受人左右,誤入歧途,一點小事就能讓他苦惱半天,這些都是由於智慧不足的緣故,補救的辦法,除了親近善知識多研究佛典以外,應該常常受持稱念觀音菩薩,令智慧增長,棄除癡闇,對事對理,方不致有所偏差,這樣就可減少許多無謂的煩惱了。
「諸鬼」喻吾人的陰計疑心。俗話說:「疑心生暗鬼」可以給此喻下個最適切的注腳。
疑心也是障道因緣之一,眾生煩惱由它而起的不在少數。疑心病重的人往往成就不了大事業。修道,疑佛真理;交友,沒有誠心;待人處事,疑神疑鬼,魂不守捨,甚至連睡覺都心不安寧,這種人,實在可憐,唯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勸他念觀音菩薩,朝夕不忘,久了,心神自然安定,疑心之病,也就自然消除了。
以上所說,皆屬煩惱,因有煩惱,所以才有覺悟。經雲:「煩惱即菩提」,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所以,眾生只要能將迷心轉為悟心,當下就能超出三界,不受煩惱折磨。
念觀音菩薩,想觀音菩薩,以菩薩的大悲平等智慧,轉煩惱為菩提,轉惡念為善心,羅剎惡鬼,當然不能害之。這一轉心之間,利害關系相距十萬八千裡,佛教教理主要的就是說這一轉心的心。
「惡獸」,若以事釋,則指虎、豹、豺、狼之類,虎豹性悍橫,豺貪心,狼狠戾,狽倚勢,狐多疑,獐不孝,狡機變……等能危害吾人性命的,都稱之為惡獸。
南海慈航裡記載說:明朝有一位閩南人,名叫雷法震,以燒木炭為生,一日得鴨欄木一塊,見其紋理精細,欲雕刻觀音像,朝夕禮供,但因事情繁忙,沒有立刻實行。一天,入山燒炭,樹莽叢中突然走出一只老虎,見雷法震,便張牙舞爪的撲了過來,正當危急之時,忽然出現一個美女,呵叱老虎,虎竟被女懾伏離去。法震驚魂甫定拜問女子姓名,以便他日報答。女子答說:我是君家鴨欄木。說畢即隱身而去。法震仔細思量,知是觀音菩薩化身來救,於是擇日雕刻聖像,並且從此盡形壽持齋禮拜,可見觀音菩薩神通感應之大。
法苑珠林也記述說:我國宋朝元嘉初年,有位沙門,名昙無竭,是個修苦行的行者,平素誦讀觀音經,持念觀音名號。有一次,與徒眾二十五人,往尋佛國,歷盡萬苦千辛,到達天竺捨衛國路上,遇到一群山象,奔沖而來,昙無竭捧經念到:一心皈命大悲觀世音菩薩。念畢,忽有一獅從林中走出,山象見獅立即驚走,眾人沒受絲毫損傷。可是走沒多久,又遇一群野牛狂吼而來,欲與加害,昙無竭皈命如初,虔誠稱名,空中忽現大鹫一只,驅散野牛,昙無竭等因虔稱菩薩名號的緣故,又免除了一次災難,這都是觀音菩薩慈悲救助的。
若依理釋,「惡獸」喻如吾人的十大根本煩惱。即貪、嗔、癡、慢、疑﹝此五者謂之五鈍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此五者謂之五利使﹞。又喻作十纏,即:無慚、無愧、嫉、悭、悔、睡眠、掉舉、昏沉、嗔忿、覆。此十種妄惑,能纏縛眾生,不使出生死,不使入涅槃,故名十纏。這十纏、十使如同惡獸一般,能殘害眾生的法身慧命,阻礙吾人的菩提大道,所以,大家應該常念觀音菩薩,以觀音的平等慈慧,斬除「惡獸」的伶牙利爪,破十使、十纏,而成就菩薩十地位。
現在的時代,是個為生存而競爭的時代,眾生心中就有銳爪利牙相爭相斗的情形,為求名聞利養,心胸狹窄,悍橫、暴戾、狐疑、倚勢、狡詐,不惜己身人格,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你如此,我如此,他也如此,稍不小心便落入他人所設的陷阱,這不是如被惡獸圍繞一般嗎?奉勸諸位,要常念觀音菩薩的大慈平等之心,視眾生如父母、弟兄,化惡念為善心,則身旁惡獸,心中惡獸都會隱避無蹤的。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蚖蛇」,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四腳蛇。行體似壁虎但比壁虎大。顏色略青,性奇毒,傷人致命。
「蝮」屬毒蛇之類,多居濕地。體長二尺余,頭部三角形,頸細、鼻反鉤。上颚兩旁有毒牙,中空如管,其根部與毒腺相連,人被嚙時,毒腺出毒液,由管牙注入人體。體呈灰黑色,有黑褐斑紋,尾部短小,人若被咬,難以治療。「蠍」:一作「蠍」,屬蜘蛛類,體長約五分,色多黃褐,頭胸部與前腹部合為軀干,頭胸部之背面,有一對大單眼,數對小單眼,口在頭部前端,下腮為鉗狀,似蟹螯,胸腳四對,末端有二爪,前腹部分七節,後腹部分六節,後腹部細長如尾,末端有毒鉤,供防敵及捕食之用,是毒蟲之一。
蚖蛇及蝮蠍,會吐出如煙火般的毒氣,所以說:「氣毒煙火然」。這些毒氣能致人於死地,假使不幸遇上,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持念觀音菩薩,蚖蛇蝮蠍,一聽到念觀音菩薩的聲音,便回避而去,不再傷人。因此偈雲:「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蚖蛇、蝮、蠍喻地、水、火、風四大毒蛇。諸位應該明白了知:「此身非我,因四大和合假名為我」的道理。依理說:地蛇混濁喻人之貪心;水蛇濡滯喻人之愚癡;火蛇暴燥喻嗔心;風蛇凌高喻驕慢;這貪、嗔、癡、慢的毒氣無時不迷漫在你我左右,稍一不慎就傷害他人,如惡口辱罵,挑撥離間……等,輕則傷人心,重則害人命。放眼看當今社會,漫罵紛爭是常事,於是,人與人結怨,國與國相爭,這都是由於人的無明毒氣所引起的,要除此毒,需稱念觀音菩薩,令反本還源,回光反照,則毒氣必除,真心必現。
談毒蛇,金銀錢財也是毒蛇之一。昔時佛陀與阿難外出行化,走到一座村裡的小樹叢邊,佛陀忽然回過頭來對阿難說:
「這地下伏藏著許多毒蛇,你看見嗎?」
「是的!佛陀!弟子已經看到了。」說著他們慢步的走了過去。
一個老農正在樹叢邊掘土,聽到佛與阿難的對話覺得很奇怪,心想:「難道這兩位沙門的眼睛那麼厲害嗎?土地以下的東西都看得出來?」為了清除心中的疑問,他拿著鋤頭開始往地下掘,一會兒,顯現在他眼前的竟是一堆黃澄澄的金子。老農高興得說不出話,急急忙忙的想法子運回家去。本來是個縮衣減食的農夫,一下子便成了百萬富翁,鄰居都覺得奇怪!
當時王法規定發現財寶是不能占為己有的,老農成了暴發富的消息傳至王處,國王隨即命人提審,處以刑罰,迫說得寶地方,恐留有余寶未掘,因而被打得遍體麟傷。老農大聲叫冤,怪自己愚癡,不信佛言,國王聽了覺得奇怪問他:「佛陀到底說了些什麼?」老農合掌含淚一五一十地將佛與阿難的對話禀告國王,國王知道他已深信佛言,發願悔改,於是說道:「世尊大慈悲,寶藏稱蛇窟,欲令人遠害,人不信佛說,貪心致罪責。尚能憶佛言,刑罰可永息。」說完,就下令把老農釋放回家了。
錢財,是大家所貪求的,但「財」須取之有道,不可貪圖非分。有了錢,更要應用得法,多做善事,濟貧撫孤,修橋鋪路,千萬不可悭吝不捨,做一個十足的守財奴,那就失去了金錢的效用了。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雲」,水蒸氣凝聚成微細水滴,浮游在空中的叫雲。若烏雲彌漫空中,則是下雨的前奏。這兒說雲,主要的是指烏雲而言。
「雷」,指空中帶電的雲所引之放電現象而言,通常稱其所發之聲為雷或雷鳴。
「電」電的舊義,是指空中帶電之雲放電時所發的光。今則稱電為物質中固有的能,可用作動力,利用它發光發熱,如閃電。雷電,人們往往聯結在一起說,因為每逢下雨,打雷之前,多先有閃電,然後才有隆隆的雷聲。也因此,有些人誤以為雷電有先有後,其實雷電是同時發生的,關鍵是光波傳得較快,而聲波傳遞較慢的緣故,所以才先見閃電後聞雷聲。
「雹」,空中水蒸氣遇冷結成冰雪,旋裹成塊而下降的稱為雹。春夏間雷雨時常見,據說小者如豆,大者如梨,能傷人及農作物。
從「雲雷鼓掣電」到「應時得消散」,這四句的意思是說:好比本是一個晴空萬裡的好天氣,忽然間,烏雲密布,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冰雹降落,這種景象,令人驚惶恐怖,如果遇上了,要盡快攝心鎮定,稱念觀音菩薩,靠菩薩的慈佑,必能雲消雨止,重見晴天。
雲雷、掣電、降雹、大雨,都是講的自然界現象,這些自然現象雖然可怕,但是我們內心裡的雲雷鼓掣電要比自然界可怕多了!在理上說:「無明」就是烏雲,無明起時能遮蔽眾生明朗的心性,我執頓生,你我之念隨起,於是嗔心大發,震怒如雷,忿恨如電,貪欲如雹,自暴自棄如大雨,這些心理上的「現象」,能傷人,能害己,難道不比自然界可怕嗎?還有:嫉妒心、驕慢心……等妄念之心,都足以成為雷電交鳴,狂風大作的因素,修道者應該時為「耕心」而努力,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以菩薩的定力來反省自己的作為,以菩薩的慈心攝伏自己的三毒心,那麼,怒息氣平,心朗神清,豈不是還我本來清明皎潔的面目嗎!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這段偈頌,是總結以上所說的十難。
救眾十二難也就是觀音菩薩所發的十二大願,通常說為七難。頌中從「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起至「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止,就是講的十二大難,在十二難的頌文中共有十二句的「念彼觀音力」,這句「念彼觀音力」便是消除災難的關鍵,也是一支去惡從善,轉迷為悟的鑰匙,我們不可不珍惜,不可不利用。
眾生外受地、水、火、風……等諸災所侵,內受三毒二求所逼,其苦如恆河沙數,無法稱計,但尋聲救苦的觀音菩薩卻能運其微妙不可思議的智慧之力,來解救眾生的內外諸苦,令達清涼境界。這就是觀音菩薩的「妙」處,也是菩薩所以名為「觀世音」的主要因由。
眾生的苦,卻實是無量無邊的,若要追究苦的根本,那便是貪、嗔、癡三毒。在十法界中,除六道眾生之外,菩薩、聲聞、緣覺仍然還有微細的三毒煩惱存在,這九法界的眾生均有煩惱,只不過輕重不同而已。
在九法界中六道眾生所中的毒素最深最重,但六道裡,仍有煩惱輕重的差別,嗔恚心重的入地獄,貪欲最重的生餓鬼,愚癡最重的屬畜生;嗔恚較輕的是修羅,貪欲較輕的是人間,愚癡較輕的是天上,這是從精神上而分的。
人道雖說貪欲較輕,但我們人受貪欲苦的折磨,還真如恆河沙般的不計其數,別的不說,就拿最基本的生、老、病、死四苦來說吧,誰能忍受得了?有的簡直被老、病二苦弄得生不如死,所以說:「苦海無邊際,世間多憂苦」,不念佛菩薩,不靠佛菩薩的力量來脫離苦海,生生沉淪於六道輪回中,那不是天字第一號的大傻瓜嗎!
三苦、八苦……種種諸苦,皆由眾生造業而來,業由惑生,想斷惑證真,就得深信佛語,念觀音菩薩,以菩薩的大悲之水來洗滌眾生的垢穢心靈,點燃不滅的心燈,開發眾生的智慧之眼,讓大家都具有觀音的妙智慧力,爍破一切黑暗、惡見稠林。
談到苦,八難也是苦之一。八難裡除三惡道外,還有盲聾喑啞,世智辯聰,北俱盧洲,生長壽天,佛前佛後。生此八處,不是太苦,便是物質享受太豐富,壽命太長,安於享樂不肯聞法聽經;有的是生不逢時,佛未出世他先出生或佛入滅後他才投胎轉世,這些眾生,善根淺薄,聽不到佛法,也就不懂得出離之要,所以說是「八難」。
在此,我要特別解說的是盲聾喑啞及世智辯聰兩種:盲聾喑啞照字面上解釋是眼睛瞎的人,耳朵聾的人以及口不能說話的人。眼瞎看不到佛經,無法深研教理;耳聾聽不到說法音聲,得不到法益;喉嚨啞了,縱然看經,不懂也不方便發問,實在可悲!這些人是因為先天關系,無可奈何。偏偏有些人五官俱全,品貌端正,卻不肯看經、聞法,有的雖然看了,聽了,不懂也不肯發問,這類人,視而不見,有耳不聞,有口不問,和盲聾喑啞又有什麼差別呢?
世智辯聰,在現今的社會上,這種人並不少,他具備世間上的學識,卻不願修學佛法,甚至於毀謗真理,這種人,可悲之至。有好的知識應該再加上良好的修持,讓世智轉為正智,那斷惑證真又有什麼困難。若空具世學,不肯加功用行,想想,豈不是太可惜了。
我們既然知道受苦的根由,就要下決心去鏟除它,經上說:「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望大家多努力。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這是三十三身的總說,前面已講過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這妙智力是體;將妙智應用出來則成神通之力,這是用;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就是相。拿個譬喻說,妙智力如一塵不染的明鏡;神通力,如鏡中所映現的種種景象的影,觀音菩薩不離體相用,而能自在無礙地尋聲救苦,處處應化,這是用。
神,是妙用不測之義,通是自在無礙之義。上至諸佛菩薩,下至天仙鬼神都有神通,但其神通大不相同,通常分為有漏神通與無漏神通二種,有漏神通是指天仙鬼神的神通。這類神通功用不大,充其量只能見人鬼二道的少分,在六神通中,他只具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五種。天仙的神通雖比鬼神大,但與佛菩薩相比,無異霄壤之別,而且天仙神鬼常利用神通做為爭斗的武器,造作惡業,應用不善,反而助長六道輪回的苦因,致於聲聞,緣覺二乘人的神通也只能廣及三千大千世界,不能若佛的究竟圓滿。佛的神通,能廣及無量無邊的恆河沙世界,對一切事,一切物,不論過去、現在、未來、乃至無量劫前,他都能清清楚楚,徹底了知。觀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在久遠劫前早已成佛,所以說「具足神通力」。
除了天耳、天眼、他心、宿命、神足外,佛菩薩還具有一種漏盡通,漏盡就是斷盡一切煩惱的意思。在神通中,漏盡通是最重要的一種。
觀音菩薩為什麼能具足神通之力呢?因為他從久遠劫來,親近諸佛,廣設萬行,發大悲心,證得根本智之後,便繁興萬行,用一切權智方便法,化度眾生。在菩薩的立場上,權、實二智是不可偏廢的,有實智才有權巧的方便智,有方便智才能應機施教,普化眾生。
觀音菩薩具足神通之力,廣修智方便,為的是要輔佛教化,適應眾生根機應時應地而說法,因此,菩薩以他的智慧力、神通力、方便力、慈悲心、不分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盡虛空法界一切國土去做化導眾生,救護眾生的工作,他無一國土不現,無一眾生不度,他因不忍眾生苦,所以入地獄,現餓鬼,去解救受刀山劍樹,饑渴之苦的惡道有情,讓他們也能受到甘露法水的滋潤,在焰口施食裡,觀音菩薩就特別示現面然大士來普救一切餓鬼。所以說:「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這段偈頌,總括地顯示出觀音菩薩救苦的功德,菩薩能滅除種種惡趣眾生的痛苦,而施與清涼甘露。這是補長行之不足,屬於「孤起頌」。
「種種諸惡趣」,是指四聖以外六道輪回的眾生。在六道中,尤以地獄、餓鬼、畜生造惡業最多,受苦最深,名為三惡趣。所以稱其為惡趣的原因,是說眾生以各自的惡業,當趣向惡處,故名惡趣。人與天(阿修羅遍於諸趣),以佛法出世觀點來看,亦屬惡趣,因人、天尚未超出三界,仍受生死輪回痛苦的緣故。
「地獄鬼畜生」,是分別列出三惡趣之名。地獄為六道中最苦之處,其位在地中,故名地獄。地獄約分三類:一、根本地獄,有八寒八熱之別,是為十六大地獄。二、近邊地獄,八熱地獄的每一獄有四門,每一門各有十六副地獄,又稱作游增地獄,謂罪人到此游之,更增其痛苦。三、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水濱,場所不定,為各人別業所惑,所以苦報及壽命亦各有差別。
餓鬼即通常受饑餓之鬼,其稍有威德的,作山林冢廟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間棄食。沒有威德者,不得飲食,不聞漿水之名,因此,常被饑渴所逼而口中出火,故名餓鬼。此類眾生,皆因前生悭吝,不肯布施等惡業所致。
「畜生」,指飛禽走獸……等墮入畜道的眾生。畜生道中,大抵以水族類的業最重,獸類較輕。它們生到人間,受鞭鞑、負重、宰割之苦。這都是前生愚癡所致。
觀音菩薩為救三惡趣眾生,抱「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慈、大悲、大勇精神,示現與三惡趣眾生同樣的形相去救度它們,使它們能遠離三惡道,而獲得身心的解脫。
「生老病死苦」,是針對人類而說的。這是做人的四大根本苦。不管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這生老病死的苦總免不了,人如此,天上有情也如此,所以古德說:「人間難免四相苦,天上何曾免五衰」?觀音菩薩見人天二道眾生受苦,同樣示現人、天身,來化度我們,使我們解脫憂苦束縛。
「以漸悉令滅」,不論地獄、餓鬼、畜生,不分人、天之別,只要肯至心持念觀音菩薩名號,就能得到菩薩的感應,而漸漸消滅六道中的種種痛苦,讓菩薩的慈雲遍覆著一切眾生,轉黑暗為光明,化痛苦為祥樂。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這是觀世音菩薩的意業普觀。也是菩薩的「自利觀」和「利他觀」。菩薩之所以能利他,主要是由這些觀行所發起的妙用。此段偈頌,與前相同,補長行之不足,屬於孤起頌。
觀有「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五種,這是菩薩的五觀。五觀中的前三觀屬於自利,後二觀屬於利他,所以五觀即含有自利和利他兩大部分。這五觀可以看作是前面「觀音妙智力」所分化出來的。將五觀總攝在一起,則為觀音妙智力,分開則成五種觀行。觀音菩薩因具有此五觀的妙力,所以又名觀自在。
「真觀」即「真空觀」,謂以真實智,觀察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因緣所生,本無自性,當體即空。般若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就是真空觀智,世間諸法,不離緣起。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離散,虛妄有滅。並沒實在的體性存在,所以說「當體即空」。拿我們的身體來說:當其生時,是由肉體、知識和合而成。若把它用化學分析法,分析一下,人的一身,不過是若干的原質組合而已,原質分散,那有人體可言?色法尚且如此,何況心法?心法並無物質,只有妄想,那就更渺茫了。圓覺經裡對心法空有一段很好的解說,可以幫助大家了解諸法緣起,無有實性的道理。經雲:「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這是識空,也就是心法空。有情之身如此,無情器界亦如此。我們既知「緣生無性,當體即空」的道理,將可以使我們更深一層地洞徹諸法,讓我們更能提得起,放得下,而向我們修行之路更邁進一步。
「清淨觀」即假觀。菩薩以真空智、照見諸法皆空,但這裡所說的空並不是所謂「空空洞洞,一無所有」。因緣起諸法的體雖空,但緣起的假相仍存在;雖有假相,卻屬幻化,明白此,就不會有所執著,縱居五濁塵世,不被塵染,不被塵染便是「清淨觀」。圓覺經上說:「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如是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本清淨故,色塵清淨;色塵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說至最究竟處,天地宇宙,森羅萬象,均皆清淨,這便是觀音菩薩的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即中道觀。菩薩先觀「真空」,次觀「假有」,再進而觀察了知諸法不即不離,非一非異的道理,這就是「理事圓融無礙中道觀」。因為世間法,緣生無性,依體則空,依相則有,然空非有,有非空,所以「不即」。但「假有」當體即「真空」,「真空」當處即「假有」,互不相離,即「不離」。然「真空」非「假有」,「假有」非「真空」,空、有並非一體,所以「不一」。但「假有」與「真空」只是一體兩面,不分彼此,離「假有」無以覓「真空」,所以說「不異」。菩薩能徹悟中道之理,以廣大智,遍觀一切,無不了了,這就是圓融無礙的「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悲」者拔眾生苦,「慈」者與眾生樂,這二觀屬利他行。觀音菩薩以悲觀,觀生佛同體,而悲眾生因惑業故,不能免苦,故以悲願救苦,常以智光爍破黑暗,施眾生以快樂,名「慈觀」。
菩薩具上五觀,以五觀度化眾生,我們念觀音菩薩,常願菩薩大悲救助並常瞻仰菩薩大悲功德,所以說「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此文顯示菩薩的智慧之光,能破除眾生的愚癡黑暗,拯救眾生出離憂苦大海。亦屬「孤起頌」,用補長行之不足。
「無垢清淨光」,即智慧之光。這是總合前面所說的五觀,前五觀,一一皆清淨無垢,尤其是菩薩的清淨無染智慧光,能照破眾生煩惱,使心地純潔清淨,顯發出智慧之光,照除一切幽暗。
「慧日破諸暗」,此智慧之光,如同麗日高懸於空,照射大地。智光雖同日輪,然功用更勝於日,它不但朗照娑婆世界,不受高山深谷,樹葉映敝的影響,而且能照除三惡道裡的種種黑暗,使所有眾生都能享受「光」的溫暖,得到光的利益。
眾生的真如實性本如明鏡,只因妄想執著,才使明鏡蒙上塵埃,失去了本明性體,欲令轉迷成悟,就得依恃菩薩的清淨智光。努力修學菩薩的真空觀來破見思煩惱,修清淨光而除塵沙煩惱,修廣大智慧觀破無明煩惱。讓清淨無垢的智慧之光,朗朗普照眾生心地,轉黑暗為光明,這就是「慧日破諸暗」的意義。
「能伏災風火」,「災」是總指眾生所受的內外諸苦。風、火主要在譬喻我們本心的無明風與煩惱火等。大家必需了解,眾生外來的災難,都是由內在的煩惱,驅使身口造作惡業而招感的果報。菩薩的清淨智光既如麗日,能照破眾生煩惱,消除心垢,內在之苦因既除,外在的種種災難當然也就煙消雲散了。所以,修行當以降伏妄心為第一急務,妄心既轉,則放眼四處,莫不艷陽普照,一片光明。
「普明照世間」,是說菩薩的清淨光普遍照耀世間的意思。觀音菩薩的智光發自真如理體,是遍一切處的,其所照的世間,不只是我們凡聖同居的世間,而是遍至二乘的方便土世間及菩薩的實報莊嚴土世間。菩薩以平等愛心去愛一切眾生,因此,也以他的清淨智慧光去普照一切眾生,決不會捨此利彼的。
講到「無垢清淨光」,就想起禅宗六祖惠能大師的一首偈,我想在此引述六祖的故事,讓各位更深切去體會「性本無垢」的意義。
惠能大師嶺南新州人,禮五祖弘忍座下。五祖知師根性銳利,恐遭其他門人嫉妒,同時也想試探惠能的耐心與是否有經得起磨煉的精神,便派他到後院小屋去做劈柴踏碓的工作。
經過若干時日,五祖認為機緣成熟,就集合大眾,誠懇囑咐說:「修行人,生死大事,你們每個人自己去觀察自己的智慧,是否悟得了本性真如,然後每人寫一首偈來給我看看,誰了悟得最透徹,我就把「衣缽」傳授給他,接替我作第六代祖師。」
徒眾中有位教授師,法名神秀。威儀莊嚴,德學具足,寺眾非常欽佩他,鹹認禅宗六祖非他莫屬。神秀和尚寫了一首偈,前後經四日,曾十三次想呈上給五祖看,都沒有付諸實行。有一天晚上,三更時分,神秀自己提著燈,到南邊走廊的牆壁上寫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首偈的意思是說:「此身好比一棵畢缽羅樹,(即菩提樹),此樹枝葉青綠,一年四季光采不變,可是至佛涅槃日,樹葉卻會凋零,隔不久,翠綠依舊。此心好比一座光明的鏡子。(喻聖人心境不凡,有如明鏡,能映萬物,但不被萬物所染,這是心地空寂常照,本性光明之意。)既然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所以怕它染上塵垢,故要時時勤加拂拭,不要讓它蒙上灰塵,顯示不出鏡子本來的清明面目。(喻要時時克服妄念煩惱,不要讓煩惱的垢穢蒙蔽了真如本性。)」
至天亮,五祖忽見此偈,知神秀雖有所修學,但尚未明心見性,師告諸徒眾說:「如果世人能照這首偈語下工夫修行,可以免墮三惡道,並且可以獲得廣大的利益,希望你們燃香禮敬,常誦此偈。」於是,眾人爭相傳誦。
過兩天,有一沙彌經過碓房,邊走邊唱:「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惠能聽了,問小沙彌說:「你在唱念那位師父作的偈呀?」
小沙彌才一五一十將作偈付法的事告訴惠能。惠能說:「我也想誦此偈,結來生緣,但我從來至今,都呆在磨坊裡劈柴樁米,不曾去過前堂,請您帶路,引領我到神秀和尚寫偈的地方。」到了南廊,沙彌朗誦神秀的偈頌給惠能聽。惠能知道神秀尚未見到本來面目,就請江州別駕張日用代寫一偈,惠能念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首偈的意思是說:「菩提本非畢缽羅樹,(印語菩提,此雲覺悟,覺悟無形相可言),明鏡不過是個喻說,心靈的鏡子,本無形相,那裡有「台」呢?再說自性清淨,光明坦蕩,本無一物,何處去染灰塵污垢?」眾人見了惠能的偈語,嘩然震驚,五祖弘忍見大眾驚怪,恐人對惠能不利,逐用鞋擦偈語說:「亦未見性」,眾人聽五祖這麼說,也就信以為真,不再喧染。
後祖至磨坊,以杖擊地三下而去,惠能知道五祖的意思,當晚三更時分,進入方丈室內拜禮五祖,五祖以袈裟圍遮,付法與他,為禅宗六祖。
眾生所以輪回六道,就是因為不了解「體相本自然,清淨非拂拭」的道理,妄想心外求法,執塵境為實,反而拘於泥沼,愈陷愈深。設若修道的人,不能即時悔悟,識自心是真佛,自性是真法,以為心外另有佛可求,性外另有法可得,以誤解心去求道,縱使修到驢年,也是枉然。
六祖的偈雖屬明心見性之語,但須利根上智者,方能了悟效法,凡俗之輩,福慧淺薄,根性下劣,還是依照神秀和尚的偈,去辦道修行,較為妥貼。奉勸諸位:守持自心,令清明淨潔,不染塵垢。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這是贊歎觀音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情形。雖說是贊歎觀音的口業普益,但實際上,是顯示觀音菩薩的三輪不思議妙用。偈語中的「悲體戒雷震」,是指菩薩的身業而言的;「慈意妙大雲」則是說明觀音菩薩的意業;「澍甘露法雨」則正顯菩薩的口業說法。所以,我們應從身口意三方面來詳解這段偈文。
「悲體」是菩薩所證得的大悲理體。經雲:「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余善生」,可以給悲體兩字作最好的說明。菩薩的大悲體是由嚴持淨戒而來的,所以說:「悲體戒」。菩薩以此大悲戒體,示現三十三身,游諸國土,護持眾生,其慈心悲願之名,神通妙用之力,如雷之始震,遠播十方佛剎,驚醒眾生迷夢,故雲:「悲體戒雷震」。
戒為三慧學之首,有防非止惡的作用。無戒不能超凡入聖,故不論在家出家均以持戒為第一要務。佛遺教經中說:「戒為正順解脫之本。」它猶如良師。引領我們走向光明解脫的大道。
經中說持戒有五種功德:一、諸有所求均得如願,二、所有財產增益無損;三、所住之處眾生敬愛;四、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身壞命終必生天上。諸位若想得佛法實益,須從持戒中求,因為戒能生定,定能發慧。若欲證果而不欲持戒,那有如癡人說夢,終歸是空。
以前有一位豪富出家,初發心時,精持戒律,後逢逆境,即捨淨戒,胡作非為。一天夜裡,山下小吃館的店主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他夢見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對他說:「你想不想發大財?想的話,我告訴你一個辦法,明天山上那個出家人到你店裡叫面吃的時候,你把面端過去,當他舉箸將吃時,就伸手向他要面錢。如果他大發雷霆,把兩只筷子狠狠地往桌上一摔,我們兄弟倆就可以自由,不必再服侍他了。本來我們一共有二百五十個弟兄,大家都同心協力的跟隨他,護持他,現在跑了二百四十八個,剩下我們兩個,天天看到他胡作亂為,心裡很不自在,但他一向以禮待我倆,找不著離開的機會。你若肯幫忙,讓他對我倆發頓脾氣,我們兄弟兩個一定助你發大財,絕不食言。」
第二天,山上那位出家人真的到店裡叫面吃,店主照昨夜夢裡兄弟的吩咐行事。出家人一聽面未吃就先拿錢,真是豈有此理,筷子一舉就想摔下去,但轉念一想,這樣不妥,要發脾氣也得先把筷子放下啊!於是輕輕將筷子擱在碗上,然後拍桌大吼。店主一看他把筷子放下,心想:這下完了,我得開一輩子的小店,別想發大財了。不覺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出家人見他哭得傷心欲絕,也覺得莫明其妙,追問其故。店主一五一十地將夢境告訴他。那位出家人當下慚愧異常,立志洗心革面,重持淨戒。他對店主說:「你別傷心了,謝謝你告訴我這些事,喚醒我的愚癡,從今起,我會把二百五十位的老朋友全部找回來,為了報答你,我將自己所積蓄的錢財轉送給你,希望你善為打算。」
雖然,這只是條無憑無據的故事,但它啟示我們持戒的重要,絕不可將戒視作無關緊要或認為「戒」是束縛身心的繩索。但願大家都能嚴持淨戒,攝受身心,以達自在,光明的境地。
「慈意」簡單說就是慈悲的心意。前面提到「悲」,悲是以拔苦為體,菩薩因見眾生沉淪於痛苦深淵,故起大悲心拔眾生苦。這兒說「慈」,慈者能與眾生樂,觀音菩薩的偉大即在此,他不但能拔眾生苦,而且能給與眾生一切快樂,就好像雲彩遮住了烈日,帶給大地一片清涼。在佛法裡,對於不可思議,難以稱頌的功德,都以「妙」字含括,所以說「慈意妙大雲」。「甘露」一名「不死藥」。法華文句中說:「甘露是諸天不死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佛陀常以甘露譬喻不生不滅的妙法。法華經序品說:「雨大法雨,吹大法螺」。為什麼將法喻之如雨呢?因妙法能滋潤眾生的心田,如天降甘霖,潤澤大地上的一切。菩薩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等視所有眾生,演說如來妙法,恩被諸根,沒有你、我、貴、賤之分,如雨施大地,令萬物皆能得沾其益。故名「澍甘露法雨」。
觀音菩薩演唱法音的目的,主要是讓初發心眾生洗革心垢,使善根增長;令二乘人回小向大,直趣菩提,地獄息諸苦惱、餓鬼免受饑渴,畜生得離刀砧,修羅捨盡嗔心,天上五衰不現,人間處處祯祥。諸類眾生都能普沾法益,得生法芽,踏開生死路,進入涅槃城。
「煩惱焰」是把煩惱喻作火焰。眾生受煩惱煎逼,擾亂身心,如大火焚身一般,苦惱不堪,故名「煩惱焰」。
何謂煩惱?煩惱是心中的不平之氣,能擾亂眾生身心,令不得安穩。大智度論說:「煩惱名,略說則三毒,廣說則三界九十八使。」煩惱的種類很多,有四煩惱、六煩惱、十煩惱等不同的分法。煩惱熾盛的人,必定沒有智慧,因為沒有智慧的緣故往往對境界看不開,放不下,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身心時時熱惱不安,猶如處於大火聚中,無法自拔。
追究煩惱的根由,一方面是因為眾生於無始以來無明深埋八識田中,另一方面是由於外境的牽引誘惑而起。消除煩惱的最好方法,就是聽聞佛法,讓法水熄滅心靈的火焰。觀音菩薩從慈雲般的大悲心,應化無邊身相,說種種妙法,開諸方便門,令眾生熄滅煩惱的火焰,賜與清涼的甘露。
設若我們也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嚴持淨戒,更進一步以大悲心拔眾生苦,與眾生樂,煩惱自會斷除,身心自然安樂。諸位莫以持戒修行為苦,當知輪回受報更苦,希望大家能發進取心,修養自己的品德,漸漸朝向理想的目標邁進。
【诤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在長行裡曾提過觀音菩薩是一位「施無畏者」,此頌是針對娑婆眾生說菩薩無畏施能除一切怖畏的。
「诤訟」就是诤論訴訟。人與人之間,不能和愛共處,常因芝麻小事而起诤執,對薄公堂。當打官司時,心裡不免有怕官司失敗的怖畏,這都是因為內心不能平靜所致,設若你碰上這種事情,一定要敬念觀音菩薩聖號,讓自己的精神鎮靜下來,謀求一個好的解決方法,就能免除诤訟之苦。
在這個世界上,不但人與人爭可怕,國與國爭那才更可怕。戰爭使民心不寧,日夜膽怕心驚,兩軍交戰,死傷無數,所以有人說:「戰爭是殘酷的。」但我們的人類史,多是用「戰爭」所寫成的,為了平熄戰火,更要時時持念名號,思維菩薩的大慈大悲心,多為世界和平的大道著想,就能免除兩軍交鋒,槍林彈雨中的怖畏了。
「诤訟」都是由於心中的不平而起,因為—人者心之器,心為形之主的緣故。一個人的心如果沖虛寧靜,內不生家賊,百邪自不能侵,時呈祥和之氣。內既安平,外必慈愛,絕不會與人斗诤訴訟,所以要「攘外」得先「安內」,常念觀音菩薩的名號,以菩薩的五觀定力,具菩薩的大無畏精神,則煩惱、怨魔之軍,自然敗退,就不會再有诤訟,刀兵之苦了。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在前文中,曾說到觀音菩薩的五觀,這裡再說菩薩的五音。五音是由五觀而成的,明白些說五觀就是菩薩的能觀之智,五音則為菩薩的所觀之境,以「五觀」與「五音」來顯示菩薩的殊勝妙德,解釋觀音菩薩所以得名的因由。
「妙音」即微妙的聲音,此微妙聲音是指音之本體,它充塞法界,無所不遍,沒有時空之隔,因為它遍一切處的緣故,所以能應時、應地、應機而隨緣化現。這微妙性體既遍滿法界,我們便不能用凡夫的見解去測度「音」的存在性,如果諸位了解法華經的心要,則山風、浪嘯、溪聲、鳥鳴,乃至於眾生之聲,也無一不是妙音的顯現。能觀世音者,本為不可思議,不可測度之微妙性體,此微妙性體不但能持一切音聲,而且為眾音之所從出,所以名為「妙音」。
這五音並不是專指菩薩而說的,譬如「妙音」,也可以解釋為專念受持觀音菩薩之音而言,因稱念菩薩聖號的音聲,也是清淨微妙不可思議的,所以稱作「妙音」。
「觀世音」謂觀察世間持名之音,而與予慈心濟度的意思。這「觀眾音聲而施救濟」就是妙音性體的大用所在,故名「觀世音」。
「梵音」梵,清淨之意。以能觀之妙音及所觀求救之音,悉皆清淨,名為「梵音」。華嚴經說:「演出清淨微妙梵音,宣暢最高無上正法,聞者歡喜,得淨妙道」。
法華文句上也說:「佛報得清淨音聲最妙,號為梵音」。這也是凡夫眾生與出世聖人的大不同處。諸佛菩薩心清淨故,所出音聲,皆慈言愛語,演唱清淨正法,讓聞者生欽佩響往,了脫生死之心。凡夫不然,舉心動念,多與染相應,一張口就是殺、盜、YIN、妄,令人生绮想,起貪念,時時沉淪在欲海裡,不得出離。和佛菩薩的清淨之音相比較,有如天淵之別。
「海潮音」以海潮為喻,喻清淨梵音能使求救者當機獲益,應時解脫,如海潮之退進,有一定時間,決不失時。又菩薩說法有如海潮,雄壯澎湃,韻律天然,普震十方;如海之大,不揀細流,不分淨穢,均能慈悲包容。再有,觀音菩薩以慈悲救世,如大海之水,頃刻不息,分秒活動,應時應地,隨處施教,權變自在,故稱「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謂菩薩位於真觀之上,其音如梵音般的清淨高雅,如海潮般的有汛而應時,而且他以平等心視眾生,教眾生上契佛理,下合群情,早早離卻愛欲,息諸染念,用和悅平等之音替代七情所發之聲,所以說菩薩的五音是超越世間差別音的。
也有人說:誦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其心平淨,其音清雅,句句虔誠,如梵音,如海潮音,這音勝於世間諸音,故名「勝彼世間音」。前者是約菩薩為眾生說法的音聲說,後者是約眾生持念大士聖號的音聲說。這兩種解釋都可以,諸位不必執持於某種說法,而在這上面花心思。
梵音,海潮音,皆為超出世間一切音之殊勝音,因此之故,須常常敬念觀世音菩薩。如何「常念」呢?即先將本品所述說過的菩薩的種種慈悲利他功德,都能深深明了於心,更時時稱名而念,時時憶記大士功德而念,這才是真正持念觀音菩薩的人。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菩薩有如上所說的種種殊勝功德,做佛弟子的就要常常憶念他。佛陀在偈語裡特地叮咛我們念觀音菩薩要「念念勿生疑」。這「念念」兩字,指的是「心念」,念大士名要前念,後念地相續不斷,不要有前念沒後念的,相續不起,那就得不到利益了。除了念念不斷外,頂要緊的是「勿生疑」。因為「疑」是「信」的大敵,任何大事,無不是建立在信心上的。想入佛法大海,也唯有誠信的人才能辦到。在念念之中,若起一念疑心,菩提之道必受阻礙,因疑心一起,信心動搖,雖聞正法,而猶豫不決,既不能至誠真切的念,就難得菩薩感應了。因此,釋尊慈悲,屢屢告誡囑咐,前念相信,後念起疑,是不行的!唯有念念不斷深信不移的,才能得到受用。
宗教是依「信」而成立的,一切偉大的建樹,也都是由信而成就的,這與做學問以疑為出發點不同。因為宗教的根本道理是立於學問之上,而置信於學問所不能到的地方,所以必需具有堅定不移的誠信之心,才能收到功效。
「觀世音淨聖」這一句是贊歎觀世音菩薩的微妙功德的。「觀世音」三字,我們也可以從另方面來解釋。所謂「世」即指三災,七難的世間相。「觀」即前所說的五觀。「音」即上五音。「淨聖」即清淨的聖者。這兩字加強地說明了觀音的身份,它明示我們,觀音菩薩不比尋常修行的菩薩,他是已斷三障,已證三德的過去佛——正法明如來。為了愍念娑婆眾生,而倒駕慈航,教化眾生的一位清淨聖者。
「於苦惱死厄」,「苦惱」指吾人生存世間在身、心兩方面所患的種種憂苦。「死」是生命的終結。「厄」是指自然界的天災等。在這無邊際的苦海中,唯一可以救我們脫離苦惱死厄,作我們真正的依靠者的,只有觀音菩薩。他如慈父悲母,只要你肯憶念他,一定可以得到無限的關懷與照拂,所以偈雲:「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這段偈文,是贊歎觀音菩薩,具無量智慧福德,同時普勸眾生,「頂禮恭敬觀音菩薩。」
「具一切功德」,所謂「一切」,是不能以數目計算的。觀音菩薩所成就的神通、智慧、方便等功德,無量無邊,不能權衡測量,不能心思言議,只得用「一切」來表示。在本品的偈頌中,觀音菩薩「侍多千億佛」,就是修集無量的自利功德。「善應諸方所」,就是積修了無邊利他功德。觀音菩薩無論在自利或利他方面,都是無量的,所以稱為「具一切功德」。
何謂「功德」?勝鬘經寶窟上本說:「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大乘義章第九說:「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滋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簡要地說:「救世之功,修身之德,名為功德」。功德,對自身說是止惡修善,對他身說是濟度眾生。觀音菩薩具足一切功德,以大慈大悲的眼光,平等看待一切眾生。絕不會有絲毫的差別。就因為「慈眼視眾生」的緣故,所以,菩薩之身,即是福德智慧的聚處,不但菩薩本身如此,一切眾生受其福德與智德,也如同海水般的廣闊深遠,不增不減。菩薩既具如此廣大的福慧,給與眾生無邊的利益,我們就應該歸命頂禮,以報謝菩薩的恩德。所以說「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除了禮念觀音菩薩外,我們更要時時提醒自己,在我們的心裡,如來藏內,本就具有無量無盡的佛性功德,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來藏性不能顯現的原因,就是被塵緣妄想給蒙蔽了。荊溪大師曾無限惋惜的說:「悲哉!秘藏之不顯,蓋因三惑所覆,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然此三惑,體本虛妄」。
體知秘藏之不顯,均因三惑所覆,就要速速下手,破無明、斷見思、塵沙諸惑,如此則秘藏之門必啟,一切功德必具。更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則自性真如,晶瑩剔透,一塵不染,我們也就把如觀音菩薩般的無量福聚功德顯現出來了。
宋朝時候的季宗問天竺來的僧人:
「觀音菩薩手拿的念珠是作什麼用的」?
「念觀音」!天竺僧人回答。
「自己為什麼還要念自己呢」?季宗追問著。
「因為,求人不如求己啊」!僧人回答。
由這般對話裡,可以知道,我們念觀音,拜觀音,其實在是在念自己,頂禮自己,所以,前面我曾說過:「念觀音,拜觀音,不如讓自己做個觀世音」,現在我們已經了知菩薩的修行處、偉大處,就應該懂得怎樣去效法,去努力,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以菩薩心為己心,菩薩志為己志」做個大慈大悲,人人景仰的觀音菩薩。
偈頌至此已全部講完。但在梵本的普門品中,還有下面一段未譯,現抄錄如下:
慈悲救世間,當來成正覺,
能滅憂畏苦,頂禮觀世音。
法藏比丘尊,首座世自在,
修行幾百劫,證無上淨覺。
常侍左右邊,扇涼彌陀尊,
示三昧幻力,供養一切佛,
西方清淨土,安養極樂國,
彌陀往彼土,調御丈夫尊。
彼土無女人,不見不淨法,
佛子今往生,乃入蓮華藏。
彼無量光佛,淨妙蓮華台,
獅座放百光,如娑羅樹王,
如是世間尊,三界無等倫,
禮贊積功德,速成最勝人。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爾時」,指佛回答了無盡意菩薩的問話,告訴他觀世音菩薩「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之時。在那個時候,有一位持地菩薩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走到佛前,禀白佛說:世尊!若有眾生,有幸聽聞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知道觀音菩薩運用三業不思議之力,濟度眾生,並且開方便門,普現一切所喜見身,示現神通用之力,拔眾生之苦。當知是人,因聽普門品的緣故,起大信心,依而行之,則得觀音普門智慧,受用無窮,功德不少。
這段文是說聞法的功德。正信佛徒,應該多聞正法,聞法才能趣入佛道。有人認為:佛法著重修持功夫,聽法何用?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一切聖典,由佛所說,都在指示修學佛法的途徑,不聞正法,怎麼知道如何去了生脫死?怎麼曉得如何求生淨界?又怎麼知道如何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呢?
在經典中,多贊歎聞法的功德,因為佛法中的一切功德,都是從聞法而來的,龍樹菩薩說聞法有三處:一、從佛聞法;二、從佛弟子聞法;三、從經典聞法。佛已涅槃,從佛聞法,對我們來說,如果修行不到相當程度,是不可能親聞佛陀說法的。如今修學佛法,只好從佛弟子聞法,或者自己由研讀經論中去了解佛法。我們雖然生不逢佛世,不能親聆佛親口宣說的妙法,但從這兩處仍可得修行之指標,佛法之實益,所以,也稱作「聞法」,學佛法,可以由此下手。
本品說「聞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到底聽聞正法,有些什麼功德呢?簡略的說,聞法功德有四種:一、由聞知諸法──由於聽聞正法,我們可以了解善法與惡法,知善法,依之奉行,令諸善增長;知惡法,當速斷離,不會再生。同時聞佛法,才知道有漏法,無漏法的差別,懂得何種該修習,何種該捨棄,這善、惡、有漏、無漏等諸法,能夠遮止眾惡。「眾惡」指的是身業的惡行與意業的惡念,因為聞法的緣故,知道什麼是惡法,造惡業會得什麼惡果,漸漸地,警惕自己,約束自己,就能將惡念息除,遮止惡心的現起。三、由聞斷無義──由於聽聞正法,能斷種種無意義的事。什麼叫做無意義事?凡做對自己進德修業及對眾生沒有利益的事都稱作無意義事。譬如有些人,肯發心求解脫之道,但誤入歧途,雖修種種苦行,仍無法得到解脫,這種自討苦吃的愚癡行為,佛名之為無義。修學佛法,聽聞了佛說的真理,自然遠離無義之事,正道而行,不浪費分秒光陰,就不會白花心血而毫無收獲。四、由聞得涅槃──由聽聞佛法,如法修行的緣故,就能得到清淨,安樂的涅槃境地。照這麼說來,佛法的一切功德,豈不是全從聞法而得的嗎?由此可知,經典中說:「功德不少」,絕不虛妄。
「持地菩薩」,這位持地菩薩,有人說是地藏菩薩的異名,如果說是地藏菩薩,則誰都知道他是一位發大願,立大志的大菩薩,只要是佛弟子,都對這位菩薩所發的勇猛誓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有很深刻的印象。在地藏十輪經中說:「持戒堅固,如妙高山;精進難壞,如金剛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這是說如地能滋長萬物,儲藏萬物之義。在延品地藏經的直談鈔裡也說:「地藏,乃是一切眾生本心之異名」。持地菩薩楞嚴經裡,自述證圓通的經過說:「我於過去,普光如來出現在世的時候,曾出家為比丘,修頭陀苦行,雖無高深學識,但具一顆仁慈心,濟人心切,修橋鋪路,只要對眾生有利益,再苦也不推托。終日在橋旁路邊,遇負重者,必代挑代負,幫忙過橋。見路有不平,必鏟高補低,鋪至平坦為止,所以大家都稱他持地。雖到處苦心孤詣,用心良善,但不見任何效果,而且『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世』,到了後來,才遇著毗捨浮如來,平地侍佛到國王處應供。毗捨浮佛親切的摩我頂,開示說:你做了很多利益眾生的事,救濟了許多受苦難的人,一個人能做到這種地步,真是難得,但那是屬於物質上的濟助,你應該從心地上面多下點功夫,要知外在的大地不平,是緣於內在心地的不平,若自己的心地平了,則外在的山河大地無一不平。我聽了毗捨浮如來的開示,始懂得『心平國土平』的道理,立即心地豁開,煩惱頓除,從此在心地上下功夫,精進修行,就證得了圓通」。這便是持地菩薩得名的由來及因地修行的經過。
雲何名持地?據寶積雲經,菩薩有十法名為持地三昧:一、如地廣大,無量無邊;菩薩亦爾,功德、智慧、莊嚴、願行,無量無邊。二、如地,眾生依止,各隨所欲,稱意極給,周濟無礙,菩薩亦爾,六度眾具皆悉與之,心無限礙。三、如地,無好惡欣恨;菩薩亦爾,育養眾生而不望報。四、如地,天注雲雨,普皆容受,無不堪持,菩薩亦爾,一切諸佛興大悲雲,普澍法雨,如其所說,悉能容持。五、如地,一切草木叢林及與眾生行住坐臥,皆悉依之;菩薩亦爾,一切眾生修行善趣,二乘學法涅槃,皆因菩薩而有。六、如地,一切種子依生;菩薩亦爾,一切善業天人種子,皆依菩薩而得生長。七、如地,能出一切眾寶;菩薩亦爾,功德善寶一切樂具,皆出菩薩。八、如地,出眾妙藥能療眾病,菩薩亦爾,能出一切法藥,能除一切諸煩惱病。九、如地,風不能動,蠅蚋蜂蠍不能虧損;菩薩亦爾,一切內外諸緣逼惱,不能擾動。十、如地,獅子哮吼,龍象、雷電,不能驚怖;菩薩亦爾,一切外道九十五種所不能動。具此十法,名為持地三昧,故名持地菩薩。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持地菩薩說聞普門品者功德不少,一點不錯,佛說了普門品之後,不但持地菩薩得到不少功德,即在座聽講的八萬四千大眾聽了之後,均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八萬四千,是喻其聽眾之多。在佛經中,為顯其多數,常用八萬四千為一代表數。實際上,佛講經天龍八部諸眾生皆欣喜樂聞,絕不只八萬四千的聽眾而已。舉法華經來說,法華經妙音品裡「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又說:「與八萬四千菩薩圍繞」。又說:「是八萬四千菩薩,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法華經見寶塔品中說:「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藥王品說:「火滅以後,收取捨利,作八萬四千寶瓶,以起八萬四千塔」。佛亦說過:「以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可見,八萬四千只是一種「多數」的說法,並不一定剛好是八萬四千數。
無等等者,謂佛果最高最上,沒有余果可與之相等。二乘人雖出三界,但不是究竟之法,非是無等;佛是極地,所以說是無等等;發求佛心,故說發無等等心,能發此心,修佛之行,即等於佛。發心有多種:一、名字發心,即五品弟子;二、相似發心,是六根清淨;三、分真發心,即初住以上;四、真發心,即發無等等無上菩提之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話,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沒有比這更上的正覺。正覺不同於凡夫的不覺,外道之邪覺。正等是不同於二乘的偏真,二乘人不能真俗平等,圓融無礙,唯佛菩薩能之。無上是不同於菩薩的分證。菩薩雖能等視真俗,怨親平等,不偏空有二邊,然因分證未圓,修行未臻圓滿境界,尚稱有上之士。佛元品無明惑已斷,大覺已圓,故稱其為無上止等正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發菩提心。以悲智圓成之佛果為目標,激求自己奮發向上,誓志成佛,這便是發菩提心。佛是人人可成的,希望大家能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聽經聞法的目的,在尋出離解脫之道,藉聞法來了知修行之徑路,然後依經中所說而修,才不致於有所偏差,如果把聽經當作一種消遣,藉聽經來作充實自己逞口舌之利的資料,那是錯用了心,實在可惜!如今普門品已經講完,冀望諸位能因此,了知自心有與觀音菩薩的真心存在,聽完了這微妙甚深的法門,要懂得循著菩薩的足跡,將貪欲心,轉為慈悲心;嗔恚心,轉成勇猛心,愚癡心,變作智慧心,讓此心與觀音心相應,隨著菩薩的後塵,做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