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淨土法門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二十四集)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二十四集)  2000/6/2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14-024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四面最後一行,從最後一句看起:

  汝當於此。正見不動。勿復墮在斷常見中。於諸福田。歡喜敬養。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

  這是這一大段最後的一小段,世尊總結勸勉我們。龍王是我們大家的代表,『汝當於此』是我們對於這樁事情,要做到『正見不動』,「正見」是正確的見解,決定不可以為邪思邪見所動搖,尤其不可以再『墮在斷常見中』,「斷常見」是古印度一種錯誤的看法。「斷見」,所謂是「人死如燈滅」,死了一切都沒有了,不相信有來世,不相信有報應,這是決定錯誤的見解。「常見」,人死了,過二十年之後,投人胎又是一條好漢,這也是錯誤的。這兩種見解廣泛的在世間。

  我這次在香港亞視訪問的時候,曾經說了一句話。他說:諺語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哪個不為自己?他說為自己是正當的。我當時就跟他說明,這一句話是錯誤的,這句話不是正見,誤導了許許多多的眾生。什麼是正見?人應當為社會,應當為眾生,這是正知正見,不要為自己。

  新加坡過去有一位大財主陳嘉庚,在南洋大家都知道他,他白手起家,發了大財,可是自己的生活非常節儉。年紀老了去檢查身體,營養不良,錢到哪裡去了?全做社會慈善事業,新加坡南洋大學就是他辦的。在國內自己的家鄉,到處興辦學校,提倡教育,幫助一些苦難的人。他自己有錢並不享受。我聽李木源告訴我,坐飛機的時候,他兒子坐頭等艙,他自己坐經濟艙,下了飛機跟他兒子講:「我們同時到達,何必花那麼多冤枉錢?」並不是你花那麼多錢你就比我早到,我們同時到。所以這老人不一樣。聽說他兒子有一次被強盜綁票,強盜提出條件要多少贖金。他通知強盜:你把我兒子殺掉好了,我一分錢不會給他,我的錢全部拿來做公益慈善事業,絕不給後代。那個強盜接到通知,把他的兒子放掉了。真正做社會慈善福利事業,念念為人想、為社會想,沒有為自己。所以今天在南洋提到陳老先生,哪一個不尊敬?這叫正知正見。

  釋迦牟尼佛是王子出身,他可以享一點富裕的生活,他為什麼不享受?為什麼天天要出去托缽、要樹下一宿?告訴我們萬緣放下,我生在這個世間是為眾生的,為社會的,不是為自己,所以他沒有業障。諸位要曉得,為自己就有業障,為眾生哪來的業障?我們今天要消業障,把業障徹底消除,這一個念頭轉過來就消了。所以「為己」是決定錯誤的觀念。菩薩行裡面,釋迦牟尼講六個要領,第一個布施,布施是什麼意思?用現代的話來說,為眾生服務,為社會服務,這就叫布施。持戒是什麼意思?守法,遵守佛菩薩的教法,遵守國家的憲法,遵守地方上一切的規章,除這個之外,有不成文的倫理道德、風俗習慣,我們都應當遵守,這叫持戒。佛菩薩每一句話裡面,含義都無限的深廣。

  我們要常常心住在正見,正知正見,不會為社會種種不善的風氣所動搖。凡是心行不定、容易被動搖的,沒有別的,貪圖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享受,他才會動搖。如果把這些念頭放下,他怎麼會動搖?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因緣果報的一個現象,佛在一切經裡面都是這個說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沒有例外的。說穿了就是因果的轉變,所以它不是常見,也不是斷見,因果的循環、因果的相續,這是世出世間、虛空世界一切眾生的真相,我們要明了。

  明了之後,底下說『於諸福田,歡喜敬養』,敬是尊敬,養是供養。種種福田,「田」是比喻,田地能夠生長五谷雜糧,這個田能夠生福就叫做福田。「福田」,在佛經裡面通常講有三種:第一種是「敬田」,所謂是「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對別人尊敬,別人對我們就尊敬。敬田主要的代表是三寶,我們對三寶恭敬。但是要曉得,必須把對三寶的恭敬,用在一切眾生身上,我對佛如何恭敬,我對於一切眾生同樣的恭敬,這就對了,你這個作法叫普賢行。普賢行跟一般菩薩行不相同的地方,普賢行是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沒有高下。看佛跟眾生是一律平等,一味恭敬,得的果報不可思議,這叫敬田。

  第二種是「恩田」,恩田是以父母為代表,父母是我們最大的恩人,知恩報恩。將報答父母之恩的心行,用在一切眾生身上。佛門的同修,不管你是修哪一個宗、哪一個法門,天天念回向偈,回向偈裡面,「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我們有沒有報恩這個心?心尚且沒有,哪有報恩的行為?我們用什麼報恩?用善心、善念、善行。一生努力修善,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們用這個行為報答親恩,報答老師之恩,報答一切眾生提供我們一切生活條件之恩,這是恩田。

  第三種是「悲田」,世間一切苦難眾生,我們要盡心盡力的幫助他們,幫助他們脫離貧困,這裡面需要物資的幫助,更重要的需要教學的幫助。諸位要知道,物資的幫助是幫助一時,解決他眼前的痛苦。中國古人說得很好:「濟難不濟貧」,他眼前有災難我們要救濟他,貧窮沒有辦法救。貧窮要救的話,那是他一生的事情。可是貧窮怎麼幫忙?教育他,教他技術能力,他自己可以獨立謀生。所以辦學校是濟貧唯一的方法,幫助他破迷開悟,他覺悟了就能過圓滿幸福的生活。

  古聖先賢,無論中國外國,沒有不重視教育的。教育裡面最重要的是德行的教育,孔老夫子教學四個科目:第一個是德行,德行教育是教你做人之道,你明了人與人的關系,你懂得怎樣做人。在業因果報裡面,你會逐步逐步向上升,你不會墮落。教你做好人,教你做善人,教你做賢人,教你做聖人,這是教育。其次是言語,正所謂是「口為禍福之門」,教你知道說話的分寸,這個在中國古時候,七歲上學就開始教了。在家庭、在群眾當中,你知道長幼,你知道輩分,對什麼樣的人該說什麼樣的話,從小孩的時候就教起,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懂禮!這是古時候的中國人,「禮儀之邦」。禮從什麼時候學的?從小學開始教的,言語、行為一定要懂禮。第三才談政事,政事就是今天講的技術、能力,訓練這些。我們今天講的職業教育、科技教育,屬於這一類。你學會了,將來在社會上有謀生的技能,有發展的條件,教你這個。最後才談到藝術、文學,那是你已經物質生活富裕,再提高精神生活的享受。這是中國古老教學的四個層次,不能顛倒的。

  現在教育沒有了,前面兩條沒有,現在只剩下後頭兩條,所以社會發生問題。前面兩條是根本,後面兩條是枝葉花果,今天根本沒有了,所以社會看起來很好看,那是什麼東西?花瓶裡插的花,沒有根。所以看起來好看,但是整個社會動搖,整個社會混亂,人人擔心世界末日。這是捨棄古聖先賢的教學,不知道古聖先賢教學是真正的福田。將來的趨向是怎麼樣?還是要走老路,誰能夠走古聖先賢的老路,誰將來是世界的領導人,是這個世間真正的救護者。凡是新起的這些把戲都不可靠,沒有通過實驗,古人這個老路子是幾千年實驗過的,通過實驗的。今天你創新一個方法,沒有通過實驗,不能證明你這個方法到底正不正確。所以我們首先要真正認識福田,我們才曉得怎樣去種福,歡歡喜喜尊敬福田,在這裡面廣修供養。

  佛經裡面關於這些事情說得太多太多,世尊在本經下面一段是最精彩的,把這些話具體落實了,教我們「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這一句跟祆教的教義完全相同。祆教,我們一般也稱它為拜火教,火象徵光明、象徵智慧,他們的中心教義就是講求心善、念頭善、行為善,跟世尊在這裡講的完全相應。祆教哪一天到我們講堂來講經,我們把這一段寫出來贈送給他們,跟他們的教義完全相同。我們能夠這樣做,就能得到人天尊敬供養。

  在新加坡,我常常提起許哲修女,一百零一歲,她一生就干這個事情,她真正能夠認識福田,特別是悲田,幫助世間苦難的人,她一生專門照顧老人、照顧病人,照顧這些貧窮苦難的人。她今年一百零一歲,經常不斷,她告訴我照顧有二十多家很貧窮的人。我們看看她是不是得到人天尊敬供養?沒錯,是這樣的。社會大眾聽說許哲哪個不尊敬她?哪一個不供養她?供養她的錢,她一分錢沒有自己用過,她拿這個錢去救濟幫助貧苦的人,幫助需要的人。她常常走在貧窮困苦的群眾當中,她了解,她去救濟,我們對她非常有信心。我這裡人家供養我的錢,我也送給她,讓她去救濟那些貧苦的人。貧苦人我們不認識,我們也沒有時間去找,她一天到晚在街上轉,太難得了。佛在此地講的,我們在現前社會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種善因得善果,這是真理,絲毫不虛。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