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本性本善 《十善業道經》學習心得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一集) 2007/4/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05-01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共同學習《佛說十善業道經》。我們上個月在此地,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共同學習了《弟子規》和《太上感應篇》。《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課程,《太上感應篇》是道家的基礎課程,此經《佛說十善業道經》是佛家修學的基礎科目。儒釋道三家的教學,其目的都是為了讓人回歸本性本善。
上個月底,末學跟隨師父上人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世界漢學大會」,這個大會有三十多個國家的漢學家來參加。本次會議特別邀請師父上人做一個主題講演,師父上人的演講題目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復興」。師父在演講中指出,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儒釋道三家,三家的教育基本理念就是人性本善,正所謂儒家《三字經》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不是說人在開始的時候,或者是剛出生的時候,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初是講人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可能在出生以後都被覆蓋了,沒有顯現出來。正如佛家禅宗裡面講的「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這個本來面目就是本性本善,佛家,也是所有的教學,建立在這個基本理念上。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成等正覺作佛了,成佛以後,他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你看世尊成道以後,開頭一句話就說到,所有的眾生,不僅是我們人類,包括六道眾生,都跟如來、跟佛的智慧德相沒有兩樣。德是福德,相是相好,換句話說,我們在座的各位跟釋迦牟尼佛圓滿的智慧、德能、相好無二無別,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這是我們的本性本善。現在為什麼我們成了這個樣子,可憐兮兮的?不要說沒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就是糊塗到現在明天自己的命運在做什麼都不知道,這個能力全部喪失。不要說看不到過去現在未來,這眼光短淺得只能看到周圍,相好更不用談了。我們為什麼原來有如來智慧德相,現在變得這麼可憐?那是因為,佛講的,沒別的,就是有妄想執著。妄想執著讓我們不能夠證得本性本善,不能夠使我們本性中的如來智慧德相彰顯出來。
妄想,就是心動了。心動了之後,宇宙人生真相就迷了,迷了之後就會造業,產生執著,產生更嚴重的自私自利、貪瞋癡慢,惡業都起來了,這些惡業讓我們輪回受苦報。我們本來不用受苦的,就是因為我們迷失了宇宙人生真相,起了這些妄想執著,起心動念,造作不善業,就像這部經裡講的,在諸趣輪轉,在六道裡面輪回。
所以,要回歸本性本善,沒有別的,不是讓我們去增加什麼,不是讓我們向外尋求什麼,就是讓我們把這些惡業放下,把這些妄想執著放下,本性本善自然現前。《十善業道經》裡面講,這是講十善,是做善業,做善業是不是讓你去造作什麼,向外去尋求、攀緣?沒有,這十善都是讓你放下惡業。不殺生,這就是善業,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都是叫你不要做。所以很簡單,你只要不造惡業,本性本善就能夠現前。本性本善,顧名思義是我們本有的,不是外求的,不是說你要去造個什麼善業才能求到,不是;你只要放下惡業、放下妄想執著,就自然現前。
儒釋道三家,其目的都是讓我們恢復本善,所以這三家都是教學,教我們從習性、染污當中回頭。《三字經》上講「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性相近,習相遠」,本性雖然相同,但是習氣讓我們造業差別就不同了。「苟不教,性乃遷」,如果不教學,本性就迷失了,「教之道,貴以專」,教學的方法貴在什麼?專,一門深入,所以不要學很多。我們的師父為我們規定的這幾個基礎課程,量都不大,很少,你看《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都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修學能夠落實了,就能夠選擇一門,選擇一部經,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樣子就能有成就。
在本經前面有一段雍正皇帝的上谕,這是清朝雍正皇帝寫的一篇心得。師父上人在講這部《十善業道經》的時候,就專門把這篇上谕做了節要,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這節要寫得非常好。我們這次學習《十善業道經》是做一種簡要的學習,在師父講的這部經的基礎上進行節要式的學習。我在師父的雍正皇帝上谕節要裡面又節出了這一部分,我覺得是節要中的節要,我們來一起學習。請看上谕講的:
【朕惟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
這是雍正皇帝自己說的,所以『朕』這是皇帝的自稱。他說我認為,『惟』就是認為,『三教』就是儒釋道三教,在過去都是教學,不是宗教。宗教,在中國古代,這個名詞的概念是沒有的,古代這個教都是指教學。宗教什麼時候傳來的?這是在滿清的時候,外國人來到中國,把西方的宗教傳來,才有宗教的概念。三家的教育都是用來什麼?『覺民於海內』,「覺」就是覺悟,「海內」是指我們中國,這是講三家的教學都是幫助我們的國民破迷開悟。從迷、從造作惡業那裡回頭,回到覺悟,回到本性本善當中,最後的目標是成為聖人。三家的教學都是圍繞著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這三個階段來進行,所以他們的目標都一致,『道並行而不悖』。『理同出於一原』,這是說明他們的道理是貫通的,雖然各個教的說法,甚至修行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原理、目標、方向都是相同。上谕中講到:
【朕以持三教之論。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則外略形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無異旨。無非欲人同歸於善。】
這是上谕中雍正皇帝又給我們再次的談到,這三教確實原理、基礎都是一樣的,因為他真正認識、承認人性本善。真正明白了這一點,心就平了,就能夠『得其平』,「平」就是指平等,三教都是平等的。什麼人認為這三教是平等的?只有對三家的教學融會貫通的人,才能夠知道三家的教學是平等的,它的教學理念相同,目標相同。雖然有不平等的、有分別的,那是『外略形跡之異』,那是在外表上看,則是有跡象上、形式上的區別,那是表面的。可是『內證性理之同』,它的內涵、它的實質、它所含的性理都是相同,都是講到宇宙人生真相,都是講本性本善和恢復本性本善的道理,相同。真正明白了,他就懂得「法法平等,無有高下」,《金剛經》裡講的。法法平等不單只是說佛法裡的法門都平等,它指的是一切萬法都平等,包括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哲學,它們都是平等;有不平等那是內心自己產生了分別執著,這才不平等。所以三教都是勸人為善,這個善是本性的本善,他講『初無異旨』,三教的宗旨沒有差別,無非都是讓人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
我們的師父上人真的是對三教融會貫通,所以他談儒家的經典、談道家的經典,都能夠回歸自性,回歸本性本善。不單只是講儒釋道三家的經典,你看他講基督教的經典、天主教的經典、伊斯蘭教的經典,這我們都看到。師父上人講《聖經》,他把《聖經》的話都摘錄給我們,讓我們學習。講過天主教的《玫瑰經》,在天主教堂裡面講的,在新加坡,流通量也很廣。也講過伊斯蘭教的《可蘭經》。從他的這些講演裡面我們看到,他是講每一法都是回歸自性,真的是大乘經論裡面講的「圓人說法,無法不圓」,他都能夠圓通。真正圓通的人他看一切諸法都是平等,不單只是看這些經典的教訓他能夠圓融,哪怕是做一切事、接觸一切人,甚至在外面看風景,一片綠葉、一朵紅花,都是讓人覺悟的。這是華嚴的境界,每一法都能讓人契入本性。上谕中講:
【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導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誘掖獎勸。有一不引人為善者哉。】
這是講佛家和儒家的對比,佛家裡講『五戒十善』,都是勸人為善。儒家也講『五常』,仁義禮智信,就是五常,『百行』是指儒家學者有三千威儀。這些一對比,不是講的都是勸人為善,勸人回歸本性本善嗎?佛家講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十善就是本經所講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在表面上看,十善好像包含五戒,實際上這兩者雖然在修持上相似,但是在果報上不一樣,為什麼?因為修五戒的人是在佛菩薩面前發誓受持五戒,不殺盜YIN妄酒,他持這個戒,將來可以出六道輪回,有這樣的功德在裡面。因戒他能得定,因定他能夠開慧,所以在果報上講,五戒的果是定慧,他是出三界。而十善,修十善的人不一定為了出三界,他所得到的是人天福報。他並不是為了以戒生定、以定開慧,而是得福報,在果報上就有不一樣。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說五戒才五條,十善有十條,好像十善更殊勝,我們要知道,持戒律將來是出三界的因,很殊勝。當然這是細的來分,實際上我們學十善,也可以把十善當戒律來學、來奉行。
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跟五戒其實是相對應。仁是仁慈,就是對應不殺生。義是指正義,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做,不應該做的事不做,對應五戒裡的不偷盜,偷盜就不義。禮是禮節,守禮法,對應五戒裡的不邪YIN。智是智慧,對應五戒的不飲酒。飲酒亂智慧,智慧生不起來,智慧一定是清淨心中而生起的。不妄語這條戒就是五常裡的信。仁義禮智信對應五戒,所以儒家和佛家講的修持的方法都有相同之處,如果能夠豁然貫通就不會起沖突。其實現在我們看到各個宗教,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伊斯蘭教也好,不也是勸人修善嗎?都是讓人同歸於善,所以宗教與宗教之間怎麼可以沖突?
在最近出土的一個石碑,有個碑文,這是在唐朝唐肅宗時代的碑文,一個三教九流圖。在這個圖上有這麼一段話,最後講的話,這是講三教九流是什麼回事。三教就是儒釋道三家,九流包括農流、縱橫流、小說等等。這三教九流,這個碑文上講「要在圓融,一以貫之」,就是要圓融,融會貫通,「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一理,萬法一門」。你看看在唐朝時代的人就已經有這樣的理念,這是多元文化。三教都是一體,真是「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
現在的這些宗教,在新加坡有十大宗教,在中國有五大正式的宗教,印尼也是五大宗教。宗教好比三教九流一樣,都是同一理、同一源,能夠這樣子融會貫通,宗教就能和諧;宗教和諧了,對於世界和平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師父上人曾經跟馬來西亞的前首相馬哈迪談論的時候跟他講,現在這個局勢沖突很多,在四個方面能解決好,世界就太平了。這是講國與國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派系與派系之間,還有宗教與宗教之間,這四個關系要處理好,和諧了,天下太平。馬哈迪說這四個關系處理起來不容易,師父說對,但是從宗教入手比較容易。宗教和諧了,決定是對其他三個方面會帶來積極的影響。而宗教和諧要徹底、要圓滿必須在理上要通,不只是握握手吃個飯,表面和諧不能長久,要真正在理上對各教的教義能夠融會貫通,這就能和諧。所以現在我們提倡「構建和諧世界」,這個理念非常值得政府領導人參考。
在上谕裡面,還引用了宋朝時代宋文帝和他的一位臣子叫做何尚之的對話,他們談論治國之策。何尚之就這樣子跟宋文帝說,他說:
【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則百人和睦。持此風教。以周寰區。則編戶億千。仁人百萬。而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這一段話講的就是現在國家領導人提倡的「如何構建和諧世界」。他講,如果在『百家之鄉』,這一百個家庭,算一家四口人,一百個家庭就四百人,這麼一個鄉裡,如果有『十人持五戒』,這十人就能夠淳厚、謹慎,他就能夠影響同鄉的人。在『千室之邑』,「邑」就是指小城,在一個小城裡面有一千戶人家,如果這一千戶人家的城市裡面有一百個人修十善,這一百人一定能和睦,所以這一百人也能影響這個城市。用這個道理可以推演,用五戒十善的教育來推動,『風教』,「風」就是風氣,「教」是教育,這樣子的話可以影響到一個國家,『寰區』就是國家,這個國家一定就能夠太平。所以他講,一個國家這麼多人口,像我們中國十四億人口,十四億人口裡面如果有百分之一能夠修五戒十善,這就是一千四百萬,所以『仁人百萬』,這樣子每個人都修善,修得一善自然就去了一惡。比如修不殺生的善,那麼就去掉殺生的惡,修不偷盜的善,就沒有偷盜的惡,一惡止住了,就能夠廢掉一個刑罰。因為法律、刑罰是來制止惡,惡去掉了,刑罰也沒有用了。所以『一刑息於家,萬刑息於國』,真的是天下太平,『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就垂手可得,不用操心。
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教育什麼?道德、倫理、因果,讓人人都懂得倫理道德、懂得因果報應;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天地鬼神的關系。天地鬼神我們用現代話來說,跟不同宗教之間的關系,關系都處理好了,這不是和諧了嗎?所以古聖先賢所講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是《禮記.學記》上的話,教學非常重要。
《十善業道經》是佛法教學的基礎,它講的是因果教育,講的是斷惡修善、破迷開悟,也講到轉凡成聖。這裡面講到一句話,「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這是本經的中心。教導我們晝夜,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常念善法,這個念就是指念頭,常念善法就是心善,思惟善法就是思想善,觀察善法就是指行為善,身口意三業都善,做到這一點就是菩薩。所以這個修學科目,這一句話可以說是佛法教學的總綱領。上谕中講到:
【斯言也。蓋以勸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斯言』就是以上講的這段話,何尚之對宋文帝的勸谏,是什麼?是能夠勸導全國人民來行善,這是使天下大治的要道,能夠實現和諧社會,推廣到世界就是和諧世界。所以,儒釋道三家講的教學的功用就是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對自己而言,就是幫助我們自己實現純淨純善的心態。我們現在講課,我們學習,師父上人給我寫了個題目叫做「純淨純善,和諧世界」系列講演,這個名詞寫得太好了;純淨純善是對自己,和諧世界是對外在的世界,對眾生。說老實話,真正做到常念、思惟、觀察善法的人,他就能夠做到純淨純善,他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念惡只念善,心地純淨純善。他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和諧世界,為什麼?他沒有看到惡,他內心裡沒有一絲毫的惡,就看不到外在世界的惡;他內心裡沒有沖突,就看不到外在的沖突;內心裡沒有是非人我,就看不到外在的是非人我,全在我們這一心。
雍正皇帝是一位非常開明的皇帝,也很有學問,他能夠對三家的教學融會貫通,寫出這篇上谕,這真的是治國良策。其實清朝皇帝大部分都是佛門皈依弟子,你看開國的皇帝順治皇帝,他做皇帝都做得覺得並不是好受,不如去學習佛法,所以他出家了,順治皇帝出家。下來的康熙、雍正、干隆,乃至後面這些皇帝、皇室中的人都是學佛的,當時在宮廷裡面把《無量壽經》做為學習的一個專門的經典。所以清朝,你看滿族人是少數民族,能夠統治中國這麼大的疆土,能夠安定兩百多年,這確實是皇帝他們懂得治國之策。
這部《十善業道經》前面所附的這篇上谕,也可以說是我們這次講課學習的序文,也可以做為講席的緣起,給我們明確了,三家的教學是圓融的。其目的是讓我們回歸本性本善,其功用是幫助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所以這是一部對我們自己修學和對於社會都是有非常積極的、重要意義的經典,我們以非常恭敬的心態來學習這部寶典。
下面我們正式來學習本經,首先請看經題:
【佛說十善業道經。】
這個經題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佛說十善業道』,這屬於別題,『經』屬於通題。所謂通題就是每部經都有這個字,這是通用的;別題是這部經區別於其他經典的。先說「佛」字,佛他是人,他所說的「十善業道」,所以這部經是「佛」,這是人,「說十善業道」是法,在立題裡面有七種立題,這是屬於人法立題,有人、有法。
這部經當然是佛說的,釋迦牟尼佛說的,為什麼偏偏還要講個佛說?這個是有很深的意思。在經教裡面我們知道,凡是經典上面冠上「佛說」的,這部經典比其他經典就有更特殊的地方。比如我們熟讀的淨土經裡面的《佛說阿彌陀經》,或者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簡稱《無量壽經》,上面都有「佛說」,這些經典是佛不問自說,沒有人請問,自己說的。為什麼佛自己說?像《佛說阿彌陀經》,沒人問,他自己說,這是因為這個法門太重要,對眾生有莫大的利益,但是又沒有人有這個智慧來啟請佛來講,所以佛就自己說。還有一般的體例,就是在本經的正宗分,第一句話講的是佛說的,這也是指這經典非常重要,按照規矩這部經也通常加上佛說。所以《佛說十善業道經》上面也有佛說,這證明本經非常重要。其他經典可能佛未必說,但是這部經典佛必定要說,就好像淨土經論一樣,淨土法門是諸佛必說的,這是非常重要的經典。
「佛」字是梵語,全稱是「佛陀耶」,中國人因為喜歡簡單,就把三個字變成一個字,稱為「佛」。什麼人能夠稱為佛?能夠徹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這個人就可稱為佛,所以佛是覺者的意思。它是一個學位,這個名稱不一定說某個人獨有的,只要你明了宇宙人生真相,你通達無礙了,你就能稱為佛。你還有一點沒明了,你不能稱為佛,你能稱為菩薩,所以佛陀是個學位名稱。要知道人人本來就有佛性,換句話說,本來跟佛一樣,我們只要回歸本性本善,圓滿恢復自性,就稱為佛,所以這絕對不是專指某個人。當然此經是三千年前,我們這個世界上成佛的人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他給我們示現成佛,然後給我們指導出一條成佛之路,我們只要跟著他學習,也一樣像他一樣回歸本性,成佛。
「說」,這第二個字,有兩層意思,表層的意思是這是佛講的《十善業道經》;另外一層意思,「說」通古代的悅字,通假字,就是喜悅的悅,豎心邊的。所以是「悅所懷也」,佛很歡喜、很高興,就說出這部《十善業道經》。為什麼高興?因為佛看到我們眾生修道根機成熟,佛盼著就是讓我們回歸本性本善,盼了好久,這一天一看眾生的因緣成熟了,他高興得很,所以他就說出了這部經典。正如《佛說阿彌陀經》的說一樣,那也是佛非常高興,看到眾生這一生成佛的因緣成熟,可以往生淨土成佛了,他非常高興,就說出淨土法門。
「十」,十善業道有十個科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瞋、不癡,十個科目。但是它的深義是代表大圓滿,十在《華嚴經》裡面就代表大圓滿。所以講的這個善法是包含著大圓滿的善,這是無量無邊的善法,歸納起來可以有這十大類。這個善就是善惡的標准,告訴我們要修十善,按照這個十善去做就能夠得人天福報,甚至成圓滿菩提。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佛說十善業道經》。剛才我們講到經題的一半,講到「佛說」還有「十善」,下面請看「業」字。業是什麼?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從早到晚做的所有的事情,這叫「事」,事情做完了就叫「業」。業就是指在心裡,佛法裡特指阿賴耶識裡頭,在阿賴耶識裡面留下的一個印象,佛法裡面稱為種子,這個叫業。所以做善事就積累善業,做惡事就積累惡業。阿賴耶識能含藏一切造作的種子,不僅是身體的造作,還包括言語、起心動念,這些都屬於造作,都會留下業。在阿賴耶識裡面儲存起來,哪怕是千劫、萬劫,無量長的時間,它都不會滅掉。這個種子遇到緣就會起現行,那就成為果報。作的業留下的這是種子,這是因,將來遇到緣就結果。知道這個道理,我們真正要生起畏懼之心,為什麼?因為哪怕是起心動念起一個惡念頭,留下來的惡因將來都會有惡報。
我給大家講個例子,佛當年在世的時候,兩個弟子,一個是阿難,一個是迦葉。這兩個弟子,阿難很年輕,長得很俊美;迦葉年紀比較老,而且他又修苦行,所以相貌比較憔悴。有一天僧團來到一個瓜田旁邊,瓜田裡有個看瓜田的女孩子,結果這些出家人都渴了,佛就吩咐阿難去那個瓜地裡去乞討一個瓜回來,讓大家分著吃解渴。阿難就過去了,結果還沒有開口向這個女子請求乞討一個瓜,這女子就瞪了他一眼,非常的不耐煩,就跑回家裡去,沒有理他。阿難沒精打彩的回來,這時候世尊又叫迦葉尊者去乞討。迦葉走到瓜田那裡,還沒有開口乞討,那個女孩子就非常熱情、滿臉笑容的上來,對尊者說:老人家,你辛苦了,我這裡這麼多瓜,你願意吃多少就拿多少。非常熱情,結果把瓜請回來分給大家吃。阿難就覺得很不解,因為阿難長得很英俊潇灑,為什麼這個女子見了他這麼討厭?迦葉長得比較老、憔悴,為什麼這個女子見到他這麼熱情?問什麼原因?
世尊就告訴他說,這是你們倆跟這個女子在很多生前,有一世結了一個緣。在很多生之前,這個女子是一頭貓,這個貓在路邊死了,屍體已經發臭。這時候來了兩位出家人,都是修道的比丘,一個年輕的出家人走過,看到這貓死在路上,就捏著鼻子走過去,理都不理它。第二個出家人來了之後,看到這個死貓,生起了慈悲心,於是在路邊挖了個坑,把這只貓給埋了,就這麼一段因緣。佛告訴他,這個姑娘這一世見到了迦葉尊者,那是埋它的那個修行人,所以特別熱情;你阿難是前生捏著鼻子走過的那個修行人,所以她看見你,理都不理你。你看看,多生多世之前就起一個念頭,這個修行人嫌棄這個死貓,就這麼一念,你看這一生都有果報。另外那個修行人,迦葉尊者的前生,他起一念慈悲,埋了這個貓,這一生就獲得善報。所以這就是業,在阿賴耶識裡面含藏,遇到緣就起現行。我們懂得這個道理,起心動念都不可以亂來,都要知道有因果的。
業包括善業、惡業,還有無記業。什麼叫做善業?善業,佛法裡的標准講的是,凡是利人的,利益一切眾生的,不為自己的,這是善業。什麼是惡業?凡是利益自己的,這就是惡業。這個標准很多人可能,特別是初學的人,不能接受,「怎麼說我利益自己的就是惡?我想不通!」要知道佛法教學的目標是讓我們這一生永脫生死輪回,輪回太苦,如果有宿命通知道自己的前世,那得嚇得一身冷汗。為什麼?我們百分之九十以上輪回的生活環境都在三惡道裡面。你看世尊當年,證得阿羅漢的這些弟子們他們有宿命通,回想自己前生在地獄裡面受苦的狀況都流血汗,太苦了。幸虧我們記不起前生,沒有宿命通,所以沒有宿命通也不是壞事,要是記起前生,連阿羅漢這麼有定功的人都嚇出血汗,那我們真的是嚇死了。所以輪回真的苦,這一生一定要脫離六道輪回。
輪回的業因就是自私自利,在佛法裡面稱為我執,執著這個我,什麼事情都為了我,滿足我自己的欲望,生起這些自私自利、貪瞋癡慢的念頭,追逐五欲六塵的享受,為了這個我造作惡業。所以只要有「我」的念頭,你就出不了六道輪回,你懂得這個道理,才知道為什麼凡是為自己的是惡業,那是讓你生生世世輪回六道的業因,還不是惡業是什麼!真正的善業是完全不為自己,為一切眾生。
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大家觀念要清楚,不是為了貪圖極樂世界的享受。看到《無量壽經》裡講的,極樂世界泉池、林樹、花鳥,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這麼好看,貪圖享受去極樂世界,那你叫做為個人打算,那去不了。真正要去極樂世界,首先得發菩提心,是為一切苦難眾生,我現在要救度他們,但是我沒有本事,所以我得求生淨土。在極樂世界受阿彌陀佛一加持,我的功德具足,我的神通自在,我就能夠到十方去幫助一切眾生。是為了這個去的,這是善的。
除了善業、惡業以外,還有一種叫無記業,無記業是說不上善惡的。比如每天吃飯、洗澡,洗完澡之後穿衣服,穿衣服之後上床睡覺,這些都沒有什麼起心動念,沒有什麼善惡的,這是無記業。可是無記業也會留下印象,也會造作這些業習種子。佛告訴我們這些統統要捨掉,修什麼?修淨業,就是念阿彌陀佛,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是修淨業,修淨業才是圓滿的善。
這部《十善業道經》雖然在佛法裡屬於基礎科目,是教初學的,可是要知道,這部經典是既通初學也通圓滿的如來果地,這是圓融的。從初發心開始學佛,一直修到阿羅漢、菩薩,到如來果地,他所修的無非就是十善業道的圓滿落實,所以十善業裡的每一條含義都非常深廣。經裡面都講,這是聲聞菩提、獨覺菩提,乃至無上菩提所修的科目,所以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要認真努力去奉行。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也是最重要的基礎,三福的第一條,不可以忽略。不要以為我什麼都不管,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這個理上雖然能說得通,但是如果沒有十善業的基礎,往往念佛念得飄,內心裡的惡念不能夠去除,就不能跟佛有感應道交。
經題裡面,十善業道的「道」,這是雙關語。從理上講,這個道字是講宇宙人生的自然規則,大道;從事上講,這個道就是講的一真法界、十法界。我們修十善,按照我們修的水平的高低,就感應到不同的法界裡面。如果把這十善業分成十個等級,就是你修學功夫的高低,修十個等級,最圓滿的打十分,最低級的打一分。如果這麼分的話,我們可以說,你要是把十善業道修圓滿,得滿分,你就進了一真法界,你就是一真法界裡的佛。如果減一分,你得九分,那你是菩薩,在十法界裡面做菩薩。一直往下降,菩薩下面阿羅漢,這是四聖法界裡面,有緣覺、聲聞。再往下是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這麼一直下去,十善愈少,你的層次愈低,所以你得這個道,這是你的法界。實際上不僅是我們來生,因為我們造的十善業多少,感應不同的道。如果十善業一點都沒有,就到地獄去。那是講來生的去向。
就在這一生,你看我們做人的,人道裡面也有十法界,有的是大善人。你看我們師父上人,不要說其他人,師父上人就好比我們人中的佛法界,他的福慧修得很圓滿。再下來,有菩薩,有聲聞、緣覺,也有天人,也有餓鬼、地獄、畜生。什麼是餓鬼?貪得無厭的人就是餓鬼。什麼是地獄眾生?瞋恚習氣、嫉妒心很強的,那是人中的地獄。愚癡的人,什麼是愚癡?老是猶猶豫豫的,對這些事理也是糊裡糊塗的,不明因果,心裡面七上八下,沒有個著落,愚癡,這好比人中的畜生道。從這個道理你去想,每一道裡面其實都有十個道,都有六道和四聖法界,四聖法界裡面就包括聲聞、緣覺、菩薩和佛。天台大師分的百界千如,十界裡面,每一界又分十個道,就是一百界;這一百界裡面,每一界又分十個道,這是百界千如。如此分下去,無量無邊,無非都是我們造作善業多少不同,感應的道就不同。
經題裡的最後一個字,「經」,這是通題,這是對這部經典的尊稱。什麼文章可以稱為經?不是每一部書都可以稱為經的,因為經講的是宇宙人生真相,是聖賢人所說的,所以我們尊它為經。經,通常古德用四個概念來解釋,所謂「貫、攝、常、法」。「貫」就是貫通,表明這個文章的層次分明,非常有條理,從頭到尾前後呼應,能夠貫穿,能夠一致,這是好文章,所以稱為貫。通常在經典我們用科判來看就看得很清楚,這一部經典你用科判,就是把它的層次、結構分出來,可以分到多加一個字都多余,都畫蛇添足,減一個字意思就不圓滿,到這個程度。所以真的是不能加一字、不能減一字,這個經典才是真正的好的經典,佛經都是這樣。
「攝」就是攝受,攝受人心。就是讓人讀了這部經典,百讀不厭,欲罷不能,世間的好書都是這樣。你看古代四大小說,《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浒傳》,這都是讓人看了好像看了又想看。世間好的文藝作品也是這樣,有些好的電影看了一遍還想看,這是它能攝受人心,有吸引力。一般不好的文章看過一遍就不想再看,我們平時讀報紙,在座有沒有人讀報紙是讀了又讀、讀了又讀,一篇文章讀三遍的有沒有?這很少,為什麼?它的吸引力有限。經典攝受人心,吸引力強,不但讓你一輩子讀不厭,《無量壽經》我自己每天都讀,也讀了好多年,我聽說《無量壽經》有人讀過一萬遍以上,也不少,百讀不厭,萬讀不厭。不單指經典一輩子讀不厭,就是生生世世都讀不厭,一直讀到成佛還讀不厭,為什麼?它是自性的流露,讓我們回歸本性本善,這是活的不是死的,怎麼會讀得厭?
底下的意思,「常」就是恆常、永恆的意思,這是講經典裡講的理論、方法永遠都不變,超越時空的,無論在何時何地去看,都是正確的。你說十善業道,古人要修十善業,今人也要修十善業;中國人得修十善業,外國人是不是不修?他也得修。所以善的標准是一致的,這是「常」。最後一個,「法」的意思是法則,這是無論在何時何處,任何眾生依據這個法則來修學都能夠成就。所以「經」包括貫、攝、常、法四個含義,具足這四個特色的才能稱為經。《佛說十善業道經》,經題我們就報告到此地。它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必須宣說的,是基礎的修學科目。無論你學哪個法門,你念佛的也好,參禅的也好,學密的,學教的,都得要以十善業道為基礎。下來為大家解釋人題:
【唐於阗三藏法師實叉難陀譯。】
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自己沒有寫東西,他滅度以後,是弟子們結集經典,成為一部部的這些文字記錄。它是用梵文寫的,傳到中國來必須經過翻譯。這部經翻譯的時候是在唐朝,唐朝剛好是武則天的時代。我們知道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她是唐高宗之後的一個皇帝。當時在『於阗』這個地方,於阗是現在我們說的新疆和阗,這是指這位譯經者的籍貫,他從哪裡來的。這位法師,『實叉難陀』是他的名字,他是『三藏法師』。三藏,我們知道是通達經律論三藏,這個人才能稱為三藏法師。古人對於翻譯經典非常慎重,誰能翻譯經典?都是開悟的大德。實叉難陀對於翻譯經典做了很多的貢獻,脍炙人口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實叉難陀翻譯的,還有現在我們師父在講的《八十華嚴》也是實叉難陀翻譯的,這部《佛說十善業道經》也是他翻譯的。所以他的貢獻很大,不亞於鸠摩羅什大師,也不亞於玄奘大師。
鸠摩羅什,我們知道當時他翻譯的譯場有四百多人,玄奘大師的譯場有六百多人,規模宏大。我們知道實叉難陀當時一定會有譯場,翻譯的工作一定是一個團體合作的。寫這個人做為譯者,因為他是負責人,這是位開悟的大德。實叉難陀這個名字翻譯成中國的意思叫喜學,喜歡的喜,學問的學,從這個名字可以看得出這個人一定是很喜歡學習,好學。孔子說「好學近乎智」,真正好學的人有智慧,這也等於是勸導我們在學業上面要精進用功,不能夠懶散。
最後『譯』,就是指把經典從梵文翻譯成中文。這位法師不是中國本地人,但是你看他翻譯的經典的語句很流暢,中國人都很喜歡讀。這裡就簡單的介紹了這位譯經人。下面我們來看經文,請看第一句: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
好,請看到這裡。這一段經文,這是每部經的通例,都有的,這講的是六種成就。通常我們說經典都是在人間講的,釋迦牟尼佛或者對弟子講的,或者對信眾講的,可是這部經卻是在龍宮裡講的,這個因緣也很特殊,底下我們會詳細介紹。
我們知道佛一生沒有立文字,他在臨終的時候囑咐弟子阿難尊者,讓他結集經典的時候要有個規矩,就是每部經前面都要加上四個字,「如是我聞」這四個字。這四個字表面的意思說,就是阿難自己自稱,就是正如我所聽到的那樣,就是他(阿難)從老師世尊釋迦牟尼佛那裡聽到的。「如是」也表示確實是這樣的,增加大家的信心。可是如果從《大智度論》解釋這四個字,我們來看,這四個字有無量義。「如」是講的真如、自性,所以「如是」就是講真如、自性才「是」;如果不是真如、不是自性,那就不是。所以這裡講的,是和非、善與惡、美與丑,區分的標准在哪裡?就在真如。是真如,符合真如自性的就叫是,如果不符合真如自性的就是非。就像《太上感應篇》裡面我們都學習到「是道則進,非道則退」,是道和非道從哪裡區分?就從自性上來看。
自性才是真實的,是唯一真實,自性以外的任何一切法都不真實,《金剛經》裡講的「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為什麼?這一切法都沒有自性,都是我們自性顯現出來的,既然是顯現的,它就是虛妄,它沒有一個真實的自體。只有真如才存在,那才真是,其他一切法都是夢幻泡影,都不真實。佛非常了解這個事實狀況,所以他就住在真如實相當中,凡夫被幻相給迷惑了,所以如來住在「是」裡頭,凡夫住在「非」裡頭。他迷惑就造業,不知道自己所執著的、所分別的其實是假的,不是真的。如何從凡夫的境界回歸到如來真如境界裡面?那就要靠覺悟。一覺悟,真正明白,徹底明白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他就從幻相中回頭了,他能夠觀照出這個幻相不真實,沒有自性,於是他就能夠住在真如裡面,這個人我們就稱他為「佛」。
當一個人明白以後,他一定生起大慈大悲,把事實真相告訴那些還在迷惑當中的人。像釋迦牟尼佛,他悟道了,他就會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不辭辛勞,為大眾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說的就是「如是」這兩個字,都是講真如自性,都是講是道與真如相應的這些事情。所以「如是」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釋迦牟尼佛從真如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這些法,那就是如是。所以,聖人講經說法教學都不是用自己的意思,聖人沒有意思,有意思的是凡夫。凡夫用的是心意識,「心」就是阿賴耶識,是含藏種子;「意」就是執著,它是指第七意識末那識;「識」是指第六意識,是分別,他用的是心意識,都是用的妄想分別執著。聖人離開了妄想分別執著,完全是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對眾生也是應機說法,所以他所說的叫「如是」,講的都是自性本來的東西。
如是我聞的「我」,表面的意思是阿難的自稱,阿難尊者復講釋迦牟尼佛的經典,就像我現在講的也是復講我們師父上人的,所以我們也要冠上「如是我聞」。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凡夫,還要用心意識,自己沒有證得自性之前就不能夠來創造,所以講的要是聖賢的意思,叫復講。什麼時候你可以離開聖人、老師來講?自己證得自性的時候。證得自性其實也不是講自己的意思,還是講真如本性的意思,這個意思每一位聖人、諸佛都一樣的。所以這個我,真實的意思是代表自性。真我是盡虛空遍法界,不是我這個色身。大家不要以為這個身體就是我,那是你的妄想執著。就好比大海裡頭一朵浪花,我們的身體就像大海裡的一朵浪花,你要執著這個浪花是我,那你就見不到大海。真正的我是什麼?是這個大海。這一切眾生就好比是浪花,都是我的一部分。浪花是不是大海的一部分?是!所以一切眾生就是自性的一部分,自性所現的。真正明心見性的人一定是把一切眾生看成是自己,那是真我,得到這個真我之後就得大自在。所以「如是我聞」這四個字,代表的意思極其深廣。如是兩個字是代表「信成就」,阿難特別加上這兩個字,就是說真的跟世尊講的一樣,這也是自性所流露出來的智慧的教育,讓大家生起信心,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
下面「一時」是「時成就」。一時是指時間,時間為什麼沒有年、月、日、時?你看現在人寫文章都標明二00七年四月四號,今天是這個日子,所以就寫明。大家會不會奇怪阿難結集經典為什麼不寫明當時的年、月、日?為什麼寫一時?不寫他不是忘了,那是有深義的。我們知道現在的科學家都已經了解,時間本身是一個抽象概念,它是人類的錯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為我們證明,時間長短是由物體運動的相對速度來決定的。相當於光速來講,如果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間會變慢;如果等於光速,時間就停止了;如果超過光速,在理論上講,你就可以回到過去,所以時間本身並不是固定的。一時是什麼時候?就是師資道合之時,就是眾生聽這部經典的因緣成熟了,這個時候就是經典所說的時候。所以它並不是指那個三千年前,佛講了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個時間好像很真實,那不是。如果一個人真正善根成熟了,這一生能得度,佛會示現來跟他講法,對他來講他就是生活在正法時期。哪怕是在佛當年在世的時候,如果一個人沒有善根,不肯接受佛的教導,他即使見到佛也不能得度,對他來講這是末法時期。所以時間並不固定,看看一個人得度的因緣。當下諸位在座的,因緣成熟,修十善業道,這一生求無上菩提,就在此時,正是經典所說之時,那就是一時。
在淨土宗裡面講一心不亂,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時候,法界就通了,時間、空間就不成障礙,過去現在未來同時你可以看到,就在此時,也是一時,一心不亂之時。在史傳裡面記載,隋朝時候的智者大師,天台宗的祖師,他讀《法華經》讀到「藥王菩薩本事品」,正讀到這個時候,他入定了。結果到了印度的靈鹫山,釋迦牟尼佛在靈鹫山還在講《法華經》,他到了那裡就聽了一座,然後出定以後就告訴別人「世尊講《法華經》的法會還沒散」。當智者大師念經念到一心不亂的時候,時空就不能障礙他了,世尊當年講《法華經》那一時,正是他現在聽《法華經》之時,我們說他進入了時間隧道,用現在科學講,進入時間隧道回到過去。其實哪有什麼過去現在未來?《金剛經》裡講要離壽者相,就不要有這些時間概念,這些概念,愛因斯坦這大科學家都說這是人類的錯覺。因為你執著,你才有時間的觀念。當我們用功的時候,讀經的時候,一入定那正是佛講經之時。
下面『佛在』,「一時,佛在」,「佛」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佛教的創始人,要知道他是一位多元文化教育的義務工作者,千萬不可以把他當作神明來看。不是上帝,不是神明,他是一位教育家,他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余會,每天辦班教學。這裡這個「在」字講得很有意思,他不講佛住,他講佛在。一般我們說你住哪裡?我住在油麻地,我住在漢口道。在和住就不同。為什麼講佛在,不講佛住?這是因為在有隨緣的意思,他不住。你看《金剛經》裡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他無所住。佛無所住,他住在哪?我們說如果佛有住處,他住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裡?當下就是,只是我們迷惑顛倒,看不到一真法界。佛跟我們手牽著手,他住一真法界,我們住在六道輪回裡面。佛住一真法界,他就看見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的,他就應機說法,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有應他就在,這裡的眾生因緣成熟,他就在這裡說法;這裡眾生因緣沒有成熟,他就不在這裡,他很隨緣,隨緣現身。我們也要學習世尊的這種隨緣,一切都不執著。連我們的身體都不執著,身體在世間一天就好好為眾生工作一天,什麼時候因緣成熟,娑婆緣盡,我們毫不執著求生淨土,這就好。這是無住又生心,生心就是求生淨土的心,念阿彌陀佛的心,這就好。
『佛在娑竭羅龍宮』,「娑竭羅」是梵語,意思是鹹水海。鹹水海就是大海,大海的水是鹹的。海水是苦澀的,你不敢喝的,它代表苦海,一切世間就像苦海一樣。「龍宮」,這是大龍菩薩所在的道場,這位菩薩是法身大士,他在龍宮裡面。我們要問了,龍宮到底有沒有?現在科學很發達,整個太平洋、大西洋從頭到尾、從頂到下都探測過,為什麼沒看見龍宮?要知道龍宮不是在我們這個三維空間裡面。空間有多維次的,它是在另一個維次空間。這些空間與空間之間,哪怕是交錯在一起,你也看不到,為什麼?因為它在不同的時空裡面。我們相信龍宮真有,不是我們看不到就沒有。龍宮,龍代表千變萬化,所以大海裡頭這些千變萬化、形形色色的眾生,其實代表什麼?就代表我們的社會,你看我們社會形形色色各種不同的人事物。這是在這樣的一個道場裡面,這是指我們現前的社會。
『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這是講聽經的大眾。比丘就是出家人受了比丘戒,但是他們不是一般比丘,是「大比丘」。前面冠上個「大」字就不是普通人,他是大乘菩薩示現。有八千人,實際上這個數字也是代表圓滿的,就是無量無邊的這些修行人,他們有能力到龍宮聽法。然後還有「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菩薩後面加個摩诃薩就是大菩薩,都是一真法界裡的菩薩。合起來,八千比丘加上三萬二千菩薩,總共四萬人。
比丘眾的眾字還代表僧團,有六和、和合的意思。如果一個團體修六和敬,就是世間受人尊敬的團體。像我們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在我們老法師的領導之下,人人能夠守六和敬,遵佛的教誨,遵我們師父的教誨,這樣的話真正做到「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六和敬裡面這兩條最重要。見解要相同,同一個修學理念,戒和同修是同一個修學的方法,怎麼修學?從基礎學起,從《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這裡修,這是戒和同修。這種團體真的是龍天護法護持,對於整個社會安定和睦、消災免難會起積極的作用。大比丘眾是六和僧團,加上這些大菩薩,匯集在大海裡頭龍宮裡面聽佛講《十善業道經》,這也是一個殊勝的法會,佛很高興說出這個大法。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明天同一個時間繼續來學習。好,謝謝大家。
選自淨空法師專集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