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心的修法第一講  


第一講 修行的層次和修行的次第

這次我主要針對修心中心法的初修者,或修了一個階段的同修,作一些開示,講一些應該注意的事項,另外對元音上師的某些開示做一些補充解釋.

如果你想從教理的信服進而做實際的修行,需要有明師的引進和指點,這是因為若不知方法,便是盲修或雜修;若不知層次,便是落於驕狂,而不切實際。有了明師的引進和指點,始可不致於浪費時間,也不致於造成背道而馳的悲劇。

修行的層次分成:

人乘,天乘,聲聞緣覺乘,菩薩乘,佛乘。

或:人道,天道,解脫道,菩薩道,佛道。

修行的次第分成: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證道。

嚴格來說,每個修行的層次都分五個次第。在修行的過程中,從第一層次開始,把每個層次的前三個次第(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好,便可進入下一個層次,而不必等修道,證道圓滿後才修下一個層次。修道,證道可在下一個層次的資糧道,加行道中逐漸完成,否則,如果把每個的層次的五個次第都修完才修下一個層次,不是不可以,但是會走許多彎路。

1.人乘 五戒是人乘修習的資糧道和加行道,沒有守到五戒就沒有做人的資格,五戒守的比較圓滿的話,下世便可五福臨門:富、貴、長壽、健康、好德。

2.天乘 十善業是天乘修習的資糧道和加行道,包括身業(不殺、不盜、不邪YIN,口業(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語,不绮語),意業(不貪,不瞋,不癡)。這裡介紹一下十善:

①不殺生而行放生、求生、護生可培養慈愛之心、保護生態平衡 ②不偷盜而行施捨,減少犯罪率,發展慈善事業,減少貧富差距和 社會矛盾。

③不邪YIN而家庭和睦,減少離婚率,提高婚姻質量。

④不妄語而說誠實語。⑤不绮語而說質直語。⑥不兩舌而說調解語。⑦不惡口而說柔軟語,以上四條可使人相互信任,增進友情。

⑧不貪而知足。⑨不嗔而慈悲。以上兩條可使人心理健康、幸福、快樂。

⑩不癡而明因果。這條是以上九條的理論依據。

對因果不虛確證無疑是人天乘的見道位。

人天乘相信因果,行善積德,求來世富貴或升天享樂之果。

在十善業的基礎上修習四禅八定可獲色界和無色界之果。

人天乘是聲聞緣覺乘的基礎,這是因為如果沒有人天福報,沒有閒暇圓滿的人生,就沒有時間和精力修習解脫道。

3.聲聞緣覺乘(解脫道)。修出離心是聲聞緣覺乘的加行之一,所謂出離心是出離三界,解脫六道輪回的決心。

出離心不僅僅是對三惡道和人道之苦苦的恐懼而生起的,也是對人間的富貴、欲界天人的快樂、色界天人禅定的喜悅,以及無色界眾生安住空境的無明狀態的無常,有透徹的了解和體證,才能真正的生起堅定的出離心。

修習出離心是解脫道的共同加行,是修習解脫道的必修課。有了出離心後,便可依三十七道品修習,破除貪、瞋、癡、疑、慢、邪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破除我見,消除我執,證入涅槃。

4.菩薩乘。菩薩乘有二種情況,一種是凡夫菩薩,一種是入聖位菩薩。所謂凡夫菩薩就是大心凡夫,這種修行人有了出離心以後,再修習菩提心發起廣度眾生的大願,但是他們還是沒有證入初果(須陀洹果華譯為入流,意即初入聖人之流)。初果以上的聖人發起菩提心,行菩薩道,叫做入聖位菩薩。

修習菩提心是菩薩道的共同加行,是修習菩薩道的必修課。

5.佛乘,簡單講就是明心見性之後,從體起用,便是佛乘。

以上五乘可參考元音上師的文章《融禅淨密於一體的心中心法》一文的解釋。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