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楞嚴經》裡面一開頭就跟你講,當時波斯匿王,他為他的父王,「諱日」就是他的父王的往生的紀念日,他來設供僧,來請佛陀跟佛陀的弟子們,來迎到宮中,來打齋供佛,就「廣設珍馐無上妙味」,來供養佛陀。那麼所有當時,佛陀跟他的弟子全部都莅臨宮中接受應供。唯獨一個人漏掉,就是阿難尊者。阿難尊者他先到別的地方去托缽,所以他就沒有跟上僧團。阿難他當時怎麼樣呢?阿難當時他走著走著,他因為他,佛陀交代他們要托缽七家嘛。
經文上講說,「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經歷婬室」的意思就是比如講說,像我們台北來講的話,以前我們台北萬華那邊,就有很多色情場所,我們台灣的話叫做綠燈戶。綠燈戶就是色情營業的街,像中山北路的六條通啦、七條通啦、八條通啦,等等這些,酒店特別多的地方。全世界都有,都有這種色情集中的那條街,就是「婬室」。阿難當時就經過這個地方去托缽,結果碰到摩登伽女跟她的媽媽。摩登伽女的媽媽會「大幻術」,就是用咒術,施展那個咒術。因為摩登伽女見到阿難尊者的時候,被阿難尊者的威儀跟相貌攝住了。
後來佛陀才告訴摩登伽女跟阿難尊者說,你們五百世,曾經做過五百世的夫妻。你看到這一世來,摩登伽女是他過去生的妻子,現在淪落到凡間來,見到阿難,愛欲的種子就現行。所以當時摩登伽女的媽媽,就用「娑毗迦羅先梵天咒」,用這個咒力把阿難引入那個,「攝入婬席」,就是到房間去了,把阿難引進去。阿難當時就是有一點迷,因為阿難當時在那個時候,他還沒有證法身,也就是說,他還沒有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還沒有見性成佛。
見性成佛一定要破根本無明,他我執要破,法執要破,他身見也破了,他沒有貪瞋癡慢疑,他沒有見思惑,他也沒有塵沙惑了,他開始破一品根本無明,他就證得法身了。他就可以做到怎麼樣?就可以做到我剛才講的,像這些高僧大德見到這些美色,都能夠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他們心地非常清淨,真的可以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那我們凡夫就沒有辦法,我們就會意亂情迷。我們見色,見美色,就會起YIN亂的心,就會起奸YIN的心,就會起邪YIN的心,會起貪愛的心出來。
所以當時阿難尊者被摩登伽女的媽媽用咒的力量,把他「攝入婬席」的時候。「婬躬撫摩將毀戒體」,在《楞嚴經》裡面這樣講,也就是說摩登伽女已經開始在跟阿難尊者,我們所謂講的,已經在撫摩阿難的身體了,阿難尊者也即將差一點,快毀掉戒體了。他畢竟是一個出家人,也受過戒了。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在接受波斯匿王供養的時候,佛陀有無量神通,他當然知道。他知道,「如來知彼婬術所加」,他知道阿難現在有危險,是因為摩登伽女的媽媽用咒力把他迷惑了。佛陀馬上「齋畢旋歸」,馬上回去。當時國王及大臣以及長者居士,就跟著佛,想要聽佛陀開示。所以這個楞嚴會上,完全是為阿難而開的。那阿難是表法,他是示現凡夫一樣迷惑顛倒,他阿難是表演像我們眾生,就是迷惑顛倒,意亂情迷,貪愛美色,阿難是表演這樣的。那來成就這一會的楞嚴會上。
所以為什麼說佛經滅掉的時候,第一部經會被滅,就是《楞嚴經》被滅掉。因為《楞嚴經》只有講兩件事情,一個殺業,一個是YIN業,這兩個沒有斷沒有辦法出三界。你這兩個沒有斷,你所有的修行都像蒸沙作飯,沙怎麼可以當飯吃呢?你修行怎麼有辦法成佛呢?這個意思是這樣。所以當時佛陀就怎麼樣?佛陀就「頂放百寶無畏光明」,佛陀的頂上就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光中就化無量無邊的千葉的寶色蓮花出來。「有佛化身結跏趺坐」,這光中就有很多諸佛菩薩結跏趺坐。「宣說神咒」,就是楞嚴神咒。
坦白說《楞嚴經》真的很不好深入,這我來讀都覺得,我來研討都覺得非常地吃力。淨空老法師講過《楞嚴經》,我們可以好好地,如果你真的有這些習氣毛病斷不了,好好聽淨空老法師怎麼講《楞嚴經》。這個《楞嚴經》其實真的是在幫助你破掉色欲、YIN欲。
所以當時釋迦牟尼佛在「宣說神咒」的時候,就派文殊師利菩薩「將咒往護」,就是帶這個咒力去保護阿難尊者,把阿難尊者帶回來,「惡咒銷滅」。诶,楞嚴神咒很厲害,楞嚴神咒咒力一加持以後,摩登伽女的媽媽那個梵天咒就沒有用了。邪不勝正,「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就把摩登伽女跟阿難帶過來。帶過來以後,當然摩登伽女很生氣啦,就跟佛陀興師問罪。她說,佛陀,你怎麼破壞我的好事啊?我很愛阿難啊。佛陀說,妳愛阿難哪裡呢?她說,阿難的眼睛很漂亮。佛陀就說,阿難,你把那個眼屎拿出來一下,剝出來給她看。他說,那妳還喜歡他哪裡?我喜歡阿難那個鼻子很挺。佛陀說,阿難,那你把那個鼻屎挖出來給她看,這個九孔不淨。
後來佛陀就慢慢地為摩登伽女,以及阿難尊者講《楞嚴經》,最後摩登伽女就證初果了。你看她是一個YIN女,最後轉凡成聖,轉迷為悟,她還證初果,初果是須陀洹。所以往往這些都是菩薩在示現,那也菩薩在教化我們。那麼當時回到楞嚴會上的時候,阿難見到佛陀就「頂禮悲泣」啦,阿難尊者就哭啦,就頂禮佛陀,就傷悲哭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他說,我恨無始以來,我沒有開悟啊,我只有一直聽經聞法,我雖然是多聞第一,你佛陀講什麼我都可以記起來,可是我偏偏就是沒有定慧,我就沒有禅定跟三昧的功夫,所以我沒有辦法保全我的道力。
「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當時佛陀就為阿難講一句話,經文,這個是讓我們很震撼的,我是挑重點說的。佛陀在楞嚴會上就跟阿難說,「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重點就是這句話。哎呀,「善哉,阿難」,「汝等」就是你們,「當知一切眾生」,你們要知道所有這個六道眾生,九法界眾生,尤其是六道眾生特別嚴重。「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無始劫來就這樣,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出生又活到老,老了又死掉,老死掉又去輪回,輪回又來投生,投生又死掉。就是十二因緣裡面講的,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不斷這樣再去輪回。
確實我們也是這樣,有幸得到人身,就是盲龜遇浮木,在大海裡面。像現在要投胎就很不容易,現在年輕人都不結婚。中國大陸也是一樣,跟台灣一樣,年輕人這樣都不結婚,一拖都拖到三、四十歲,到四十幾歲都還不結婚。父母急得不得了,那沒有用。現在宅男宅女特別多,什麼叫宅男宅女?就是都守在計算機前面的,沒有人要學聖賢教育,所以現在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我上次去中國大陸,遇到一位法師,在天津講課的時候,我遇到一位年輕的法師,在江蘇蘇州。他發願朝五台山,他朝總共多少公裡?一千五百多公裡。我就問他一個問題,他很年輕,他才二十五歲而已。我說,聽說中國大陸現在,佛學院也好,佛寺也好,出家人,年輕人不願意出家,對不對?他說,對。那就跟台灣一樣,佛學院現在其實也是,年輕人都不願意去走上修行這條路。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說,「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我們為什麼會輪回?我們為什麼會在這個六道裡面,不斷的輪轉呢?頭出頭沒呢?佛陀說,我們累世在這樣的「生死相續」。我們死掉的骨頭,就像須彌山那麼高。我們所流下的眼淚,像大海那麼深,我們還是不能夠覺悟啊。「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我們就從來沒有去明心見性,從來沒有去悟本心,覺悟這一念本心,我們不知道我們有一個「常住真心」。我們《心經》裡面講,「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的這個「常住真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這個覺性。「性淨明體」,就是我們的清淨圓明體,就是我們的覺性,如來藏性,我們的佛性,我們不知道它是「常住真心」。什麼叫「常」?永不變異叫「常」。為什麼叫「常住」呢?它就是無始劫來,我們都具足這個「常住真心」,這個覺性。
那我們現在所用的都是什麼?「用諸妄想」,都是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的無始劫來的習氣種子,用這些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佛陀說,因為這個「妄想」,就是我們的煩惱心,就「三時系念」裡面講的,緣慮心、攀緣心、取捨心,這個叫做「輪轉」,這個叫做「妄想」。「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詶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佛陀就跟阿難開示了,說你所看到的這些現象,就是「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老法師常常跟我們開示,他會常講這八個字,「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它是講什麼呢?講我們這一念心。我們這一念生滅心是怎麼樣?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然後佛陀又跟阿難說了,「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這個就跟我們講世間啦,我們這個世間所有一切萬法,他說「五陰、六入」,就是色受想行識,六根對六塵。你所看到的一切,你眼睛所看,耳朵所聽的,鼻子所嗅,舌頭所嘗的,身體所觸的,心所,心意對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對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這叫「六入」。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就變成「十八界」了。這些所有一切森羅萬象,都是「因緣和合」的,是「虛妄有生」。
那麼「因緣別離」的時候,因緣結束的時候,「虛妄名滅」,這個虛妄的東西它就滅掉了。我們這個「如來藏」,它是沒有生滅去來的。這個「常住妙明」,它是「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所以你在我們這個「性真常中」,在我們這個「常住真心」裡面,你要去求一個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這廣欽老和尚說的,無來無去無代志,台語叫無來無去無代志。我們的自性作用,自性裡面沒有善惡,沒有來去,沒有生滅。這些生滅來去都是我們眾生的執著,我們在相上執著了。
這個是剛才提到,「瞥遇艷色,心有所動」。為什麼我們心會有所動?因為我們不悟本心,不悟這個「常住真心」。所以我們根塵接觸都是怎麼?我們都是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都是我們的毛病習氣。我們貪愛的習氣,我們愛欲的習氣,還有我們的業力,根塵接觸的時候,種子起現行,所造成的。
你真正修到破根本無明的時候,證法身的時候,你就能夠做到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了,根就不入塵了。根不入塵的時候,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你一定要怎麼樣?你如果以念佛來講的話,你要把這個煩惱伏住,少說你也要念到功夫成片。雖然你沒有把煩惱斷掉,但是至少你伏住煩惱。你根塵接觸,你統統轉成阿彌陀佛。你不管是碰到年紀大的,年紀輕的,年紀小的,你統統變成阿彌陀佛了。
那你沒有功夫,前面才教你說,哎呀,我們前面才講說,沒有功夫嘛。那佛陀就教你啦,佛陀告訴我們怎麼樣?《四十二章經》裡面說,我們在前面的時候,我們有研討過,在六百六十三頁我們研討過。佛陀說,那你真的沒有辦法,就「視老如母,視長如姊,視少如妹,視幼如女」。老的就像母親啦,長輩就像姊姊啦,年少的就像妹妹啦,年幼的就像自己的女兒。你沒有辦法,才教《四十二章經》裡面這樣去修。
所以這個都是我們的毛病習氣,就像《楞嚴經》裡面講的,「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就像人他眼睛很清淨,他看這個虛空,只有看到虛空,什麼都沒有,這個是《楞嚴經》裡面這樣說。但是如果你看久了,那麼你眼睛就會眼花了,那眼睛就會疲勞。這裡面講說,「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如果你眼睛疲勞了,你就會看到虛空好像真的有花飄下來。佛陀說我們眾生所看到的一切,「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你看到外面東西很美啦,你很喜歡啦,你愛得不得了,就像你眼睛疲勞了,看到虛空有空花一樣,那就是你的心迷了,執著了,所以才覺得它很美。
如果你心地真的很清淨,那麼你見到外面的一切境界,都還是一樣清淨,就像「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你真的心清淨了,有些人持戒持到非常地清淨的時候,他眼見色、耳聞聲,他真的可以做到,果清律師說的塵點不染,他真的可以做到這樣,確實有那個功夫。以上我們因為提到「瞥遇艷色」。這個美色,很多人都會在這個美色裡面,招感了災禍、災難。很多很多的禍端都從女色來的,「心有所動」。所以我們特別引用《楞嚴經》這一段經文來跟大家報告。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二O七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