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文章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持誦《金剛經》的神奇感應  

  脫險救傷

  在我國唐朝代宗皇帝永泰年間,吐蕃,(就是今日西藏。)時常為患於我國邊疆。戌守著邊防堡壘(烽火台)的烽子,(專管燃舉烽燧的士兵)在一次吐蕃軍隊的突擊之下,被俘虜了。

  烽子是今江西豐縣人,從小父親就去世了。寡母千辛萬苦的把他撫養長大,不料剛剛成人,就被國家征去當兵了,只剩下老母孤苦零丁的一人在家裡苦守著,起初倒也罷了,後來聽她的獨生兒子在戰爭中被俘虜了,她心裡的悲痛就難形容了。她想著兒子在敵人掌握下的淒慘境遇,也想到她這一族的香火絕續問題,又想到古人說:‘養兒防老,積谷防饑的上面去,今天兒子失陷西蕃,將來倚靠何人來終養天年呢?!真是越想越悲,越悲越想。’

  ‘怎麼辦呢?’

  ‘有了。’

  佛經上不是說,誦經念佛,可以解救人類的困難與痛苦嗎?我何不念念經,求求佛菩薩呢?!

  她就這樣的自語著決定了應付當前困苦的策略。

  從此她就在佛經裡,選擇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每日虔誦,祈求她的兒子能早日生還。

  讀誦《金剛經》的功德,畢竟是不虛的。

  她的兒子就在她開始誦經以後,不知為了什麼,吐蕃贊普子(國王),忽然對烽子親信起來。叫他擔任執旗之職,並賜給他一餐豐富的酪和肉。可是烽子因為思念著生活在祖國的老母,‘悲泣不食’。贊普子覺得奇怪,一個國王對臣下賜食,臣下應該認為光榮和歡忭,那有不喜反悲的道理?於是追問其故。

  烽子說:‘蒙國王的恩寵,賜給我上好的食品,我該感恩不盡,那有不受食之理?但我在祖國尚有孤苦無依的老母在,我有酪肉食,而母不得食,豈是為子之道?且我自到貴國以後,每夜在睡夢裡都見到我那可憐的老母,總想回國去看看她老人家,然而形勢不允許。’

  烽子這個態度與鄭莊公賜穎考叔之食,而考叔捨肉遺母的故事,頗相類似。

  由此可見烽子孝思固然出於天性,但一方面也受了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

  吐蕃的贊普子聽了烽子這一番話後,被他的孝思感動了。他很和善的對烽子說:‘蕃國的法律是非常嚴峻的,對俘虜的處置絕對不會寬假,或者放還的。我秘密的給你兩匹馬,你趕快騎著從密道逃回罷!’

  烽子想不到贊普子會有這樣的仁慈,歡喜得不住的磕頭謝謝。

  烽子帶著萬分興奮的心情馳騁而去。

  烽子好像生來就是命運坎坷,贊普子雖賜給他一新的生命,但不幸的遭遇又相繼而來。途中,兩匹精壯的俊馬,因水與料的缺乏,又相繼死去。烽子這時在漠漠底黃沙中,只有以足代馬了。

  忽然在風狂沙飛的艱苦旅程上,雙足不知被什麼刺傷了,疼痛非常。前程尚遙,欲達目的,似乎覺得很渺茫了。這時的烽子,已經心灰意冷,傷痛至極,他感到人間,苦海茫茫,不知那裡才是平坦的前程,安穩的家鄉!

  就在這欲進不能,而頻臨絕望的關頭,突然一個奇跡發生了。在烽子的面前,夾著沙的狂風吹來一卷帶著字的紙卷。烽子好像在黑暗中忽然見到曙光似的,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欣喜,一把抓住了那飛來的紙卷。展開來裹在被創的雙足上。說來奇怪,烽子的創痛,經紙卷一裹,其痛立止。稍微休息以後,即邁步前進,一直到達家門,不但足不痛,連裹足的紙卷也沒損壞一點。

  正當烽子足傷旅途,而風吹紙來的時候,其母每日所誦的《金剛經》忽少去了數頁。搜遍了屋裡的各處,也沒找到。等到烽子抵家,見他腳上所裹的創紙,與她所少去的《金剛經》文字與頁數,完全相合。烽子的母親才知道愛子所以能脫險,完全是因為讀《金剛經》,而感得佛菩薩的默佑。從此,母子二人深感佛法無邊,讀誦《金剛經》功德是不可思議了。

  至誠感光

  窦夫人豆盧氏,是唐代陳國公的太太,也是唐宰相芮寬的大姐。因為家庭的傳統和宿有善根的因素,造成了她自幼即‘與佛有緣’和‘素修福業’的習性。他學佛的最初功課,是念佛和拜佛。這樣,經過了不算太短的時間以後,她漸漸地覺得學佛的目的是除煩惱,求菩提。而三藏十二部是智慧的泉源,這個泉源浩如煙海,究竟從那裡去發掘呢?經她慎密的考慮後,終於得到了結論,她在浩瀚的經藏中,選擇了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是智慧的選擇,因為般若就是智慧。般若是‘諸佛之母’,得到般若就得到了菩提的正因,所以她這一選擇是再也正確不過的了。

  她最初學讀《金剛經》的時候,不知是因為魔障,還是宿業的關系,使得她一卷還沒有讀了,忽然頭部感到劇痛,於是廢讀就寢,她滿以為一覺曉醒,就可以痊愈,誰知大出意外,醒來以後,痛更加烈。她自慚宿業深重,如果常此不愈,必死無疑。一經未終,即告死亡,這令她芳心裡是如何的難過,於是她奮起最後的余勇,吃力地撐起來,喚婢女取燈火來照著她讀那沒有讀完的經,誰知婢女一去久久不來,不盡感歎交集,她認為再遲可能即無法讀完,不免使她終身遺憾。

  當她正在自艾自歎,宣告失望之際,這時忽然一個奇跡發生了。在她迷茫底意識下,見到一閃爍底燈光,緩緩地從階下直入廳堂,折而再入臥內,光團的高度,去地下約三尺有多,照得滿室通亮,她在驚喜之下,很快地讀完了那沒有讀完的金剛般若經,完成她的心願。

  說來真是奇怪,當窦夫人讀完了經以後,她的頭痛也忽然痊愈了。那團光停在屋內久久不散,等到家人取來燭火的時候,那光即忽然不見。

  從此,窦夫人感到佛法威力無邊,的確不可思議,乃摒除萬緣,專志於佛,除禮拜外,每日虔誦經五遍。

  她的宰相弟弟芮寬,因公致疾,因為手足情深,她帶著侍女坐著轎子去看他,弟弟雖然身為宰相,但也是佛教的有緣之人,並且深通因果之理,他對窦夫人說:‘姊姊!我因為浪跡宦海,對佛法毫無修為,死後如何,根據因果的理論推測,將不會有甚麼好處,但姊姊一生‘素齋修福’,不但可享長壽,而且將來必定感到滿意的生命、希望姊姊一秉過去的精進,努力修為。

  窦夫人後來果如其弟弟的預言,享壽八十,無疾而終。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窦夫人一念之誠,感到佛光現室,這,不但是‘誠則靈’而且可算得上心佛一如了。

  落水遇救

  宋衎,江淮人,是唐朝德宗皇帝時代鹽鐵院的書法專家,有一天有位商人朋友運貨至北方,邀與同游,他的太太楊氏一方面因為他在鹽院負有責任;一方面上有父母在堂,不宜遠游;同時也因為家事的種種關系,想盡了方法去阻止他這一次的旅行,但是,她失敗了,任性的丈夫說怎麼也不肯放棄他旅行的志願。

  當船開航後不久,碧藍的天空漸漸地由灰暗而變成昏黑。風也由輕微而轉成強勁,相激相蕩的巨浪,有時由這邊飛越船的那邊,船身的傾斜已到了七十度以上。但是,風還在吼著,雨還在下著,風雨好像在向它尋仇。非把它打翻不可似的。

  船上的人處在這種風狂雨暴的環境下,個個都嚇得面無人色,而瑟縮在船的角落上,一點辦法也沒有。

  突然一個被暴風吹動著滾滾而來遠望如山似的旦浪,重重地擊在木造的船身上,船就毫無抵抗的來了個大翻身。在這種情勢之下,旅客的生與死,是不難想像的了。

  宋衎在落水後,自分以為必死,但是,他畢竟沒有死掉,因為他在隨著巨浪的飄蕩而死亡將臨之際,原來兩只空空的手,忽然抱著一束檗,這束檗是怎樣來到他的手裡。什麼時候來到他的手裡,他根本就不知道,然而這束檗卻救了他的命,他抱著這束檗禾漫漫地游到岸邊,他對檗禾致謝說:‘我這條剩余的生命,完全是你所賜給的啊?’

  宋衎在感激之余,背起了束檗疾疾地向歸途而去。‘行行重行行’,大約行了幾裡路的光景,可能因為與風浪搏斗時間過久的關系,精神疲憊非常,而這時的天色又已到黃昏,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實在無法再走。適巧河邊上有一家旅店,於是就暫時投宿一宵,松弛一下困惓的精神。一經躺下,即迷蒙地睡著,這是因為精神過於勞累的關系吧?這一覺睡得真是又香又甜,一直到第二天的早晨方才醒來。他因為念念不忘救命的束檗,束檗裡面是什麼?究竟是什麼因緣束檗會在他千鈞一發的時候來救他的生命?這都是些謎,而這些謎又必須求得解答。於是他把捆著檗的繩子解開,裡面藏有竹筒一個,並沒有什麼希奇,但一經把它劈開,奇怪的事呈現在眼前了,原來裡面裝著《金剛經》一卷。字跡秀勁,根據墨跡判斷,似乎是新寫的。何以被藏諸束檗,而又丟在水中,豈非一大奇事?

  這時站在他旁邊的一位老太太插嘴說:‘這是你太太平時所誦的《金剛經》喲!’老太太似乎看透了宋衎心裡的疑難。

  奇怪!這老太太什麼時候站在這兒的,先前我怎麼沒有看到?她又怎知是我妻所誦的經?宋衍好像被老太太的話呆住了。

  宋衎也沒追問老太太的所以,就匆匆地背起了束檗趕回家去。一路上心裡疑問重重,怎樣也解不開。

  他的太太見到親愛的丈夫一旦遠游還家,老早就走出大門去迎接。看見丈夫背上背著束檗,身上又衣履不整,那種尴尬的樣子,不禁一驚,這是怎麼回事嘛?

  楊氏把丈夫接到家後,家人都欣喜的圍在他的周圍,他第一句話說:‘不得了,我險些兒與你們永別了。’於是把從遇難以及獲救的情形詳細地向家人講述,並問他的太太是不是在家讀誦《金剛經》。楊氏毅然的回答說:‘確有其事,自你啟行後,我即請人寫了一部《金剛經》,並每日持誦,祈求佛菩薩保佑你一路平安,化險為夷。但不知怎的,忽然有十多天不見了。經裡有一個錯字,我特別請了一位和尚更正過。是否是我遺失的,一驗可知。’

  於是打開來查驗,嘿嘿!可不是嗎?從裝訂,字跡一看,一點沒錯。‘奇怪!那位老太太是誰?她怎麼知道經是我的?’宋衎的太太楊氏感到異常驚詫。

  在夫婦倆商量之下立即派人去河濱查詢宿店和那位不知姓名的老太太。那裡有什麼宿店?和什麼老太太?根本就是一片荒地嘛!

  宋衎夫婦這才知道是讀經的感應,是觀音菩薩在冥冥中的慈悲護佑。

  這一千真萬確的事實,後來被相國鄭絪知道了,要求宋衎把經給他去供養,允許給他一個相當的官階,並且除官俸外,每月另外給他錢五千作為請經的代價。張少齊居士著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