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淨土法門法師:無量壽經玄義(第16-19集圓滿1994年)  

  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六集)  1994/1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16

  請掀開講義第二十六面第六行,我們看這個圓圈下面這個題目「藏教所攝」:

  【凡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知此。則有助於理解全經。】

  這是概要裡面的第六大段,也就是天台家所謂的「判教相」,判是辨別,教相就是現代人所說的教學的儀式,就像現代學校為學生編排課程,課程的標准;這個課程應該編在哪一個學校,第幾個學年來修學,像排課程一樣的。這對於學習就有很大的幫助,這個方式是我們中國祖師大德所做的。諸位要曉得,世尊當年在世說法是應機而說的,沒有這個例子。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經論很多,這些經論從分量上來說有大有小,從內容裡面講有淺有深,部類太多,要不給它加以整理編排,理出一個頭緒,我們修學就很因難,所謂是經典浩如煙海,不曉得從哪裡學起。因此祖師大德們費這番苦心,這是值得贊歎的,對於後學確實是有幫助。

  【所謂藏。佛經大分為三藏。經藏。律藏。論藏。】

  這是把大的區分,分為這個三大類。諸位同修要記住,佛陀在世的時候沒有,都是後人做的。佛說法必定是令一切眾生得真實的利益,無論說哪一個法門,細細去觀察,它的內容都相當豐富、都很圓滿,絕對不偏在某一方面;換句話說,無論大小乘經典,內容幾乎把經、律、論的意思都包括了,那麼我們要把這個經典分屬於哪一類,確實是很困難。古德所采取的標准就是看佛在這部經上,講哪一部分講得最多,從說得多的,把它歸屬於某一類。

  這三藏要從內容上來說,就是戒定慧三學。經是講定,論是講慧的,律是講戒的。如果這部經定講得多,戒跟慧講得少,我們就把這部經歸到經藏裡面去。譬如《無量壽經》,後面有個「經」字,那麼在三藏裡面它是屬於『經藏』。裡面有沒有戒律?有,最明顯的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都是戒律,但是在全經裡面來說,戒律講的分量不多,大概只占個十分之一、二,所以它講定的地方多。講慧有,跟阿難、跟慈氏菩薩討論的時候,那裡面是慧解。由此可知,這部經裡面就具足了戒定慧三學。但是三種比例,這個定學占的分量是大多數,所以把它歸到經藏。如果屬於討論智慧這一方面占得多的,那就歸到『論藏』去。講戒律,講規矩、講威儀講得多,就把它歸到『律藏』,是這樣一個分法。如果嚴格的劃分沒有法子,所有一切經的性質都是如此。由此可知,世尊當年說經的時候非常活潑,這是我們知道經典傳到中國之後分類的起源。也有二藏,底下是二藏:

  【二藏就是聲聞藏跟菩薩藏。】

  我們通常稱之為大、小乘,大乘佛法,小乘佛法,『聲聞』是小乘,『菩薩』是大乘。「藏」是庫藏的意思,從前經典很多,我們把它收藏,那這三大類。以後特別是前清乾隆年間,將中國自古以來的典籍全部收集起來加以整理、分類、收藏,就采取佛教這個例子分作四大類,稱之為四庫,庫跟藏的意思是一樣的,叫庫藏。《四庫全書》那個構想是從佛教來的。在三藏裡面本經是屬於經藏,裡面說定說得多,也就是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講清淨平等覺的多;二藏裡面是菩薩藏。

  【本經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

  所以這個經不是小乘經,不但是大乘,古大德告訴我們,本經是大乘中的大乘,無比的殊勝。這個意思、這個事實我們在前面都詳細報告過了。底下這幾句說『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詳陳是一直貫下去,就是詳細陳述,為我們說明信願往生這個因果是第一殊勝。世間法離不開因果,出世間的佛法也離不開因果,所以因果的定律是世出世間的法則,也就是世人所說的真理,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一定感惡報。在佛法裡面,修四谛之因一定得阿羅漢果,修十二因緣之因一定證辟支佛果,修六度之因一定證得菩薩的果位。由此可知,因與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前面跟諸位說過「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還是一個因果關系。在世出世間一切法,果報之中,佛果是究竟圓滿的,沒有比這個更究竟、更圓滿,再找不到。佛果是什麼?就是佛在本經裡面所說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就是佛果。真實之際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完全打開了,我們現在真如本性是閉塞了,雖有不起作用,到如來果地完全打開了,一絲毫的隱藏都沒有了。化是變化,自性起用顯示出來這個形象是什麼?就是佛法裡面常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今天講的宇宙人生,這都是自性演變出來的。

  我們在迷,迷也起作用,自性是決定有體有用,但是迷的時候起的作用,從自性那一方面來說,自性沒有迷悟,所以起的作用是自然的,就是經上講的「開化顯示」,是自然的。迷在哪裡?迷是我們本身迷了,我們自己迷了,自己迷了之後看外面這個境界就會看錯,看走了樣子。看錯了,你的判斷就錯誤了,你的想法就錯誤了,於是你的說法、做法全都錯了。這個錯誤的念頭也能夠使這個境界產生變化,能現境界是真如本性,就是此地講的真實之際能現境界。可是境界裡頭起變化,起變化才有十法界依正莊嚴,那就是念頭起的,念頭在那個地方讓這個境界產生變化。念頭清淨所顯示的境界是真常的,念頭錯誤了,就把這個真常的境界轉成一個病態的環境,那個病態的環境就不正常了。是什麼環境?六道輪回。六道輪回是我們自性污染不清淨的一個境界。可是諸位要曉得,這個污染不淨不是本性,不是自性有染淨,是我們自己本身有染淨,所以看到這個境界就起了變化,是這麼一回事情。

  佛教給我們怎樣轉境界,佛法裡頭無比殊勝之處就在此地。境界是可以轉的,境界都能轉的,我們這個身體也是境界的一部分。所以現代社會上常說的改變體質,這個改體質就是轉境界。我們的體質很差不好,怎樣能把它轉好?的確可以轉。我們的身體弱可以轉成強,疾病可以轉為健康,短命可以轉為長壽,就看你會不會轉。這個轉是自己轉,別人幫不上忙,這一點諸位要曉得,千萬不要誤會了。佛菩薩很了不起,智慧神通廣大,我們要是靠他,求他幫忙來為我們轉,那你就搞錯了。佛菩薩要有能力為我們轉,不需要我們求他,我們求他。他才來幫忙,不求就不幫忙,那還算什麼慈悲!那大慈大悲是假的。實在講是諸佛菩薩都幫不上忙,一定要自己轉,為什麼?業是自己造的,自作自受,自己轉變這是正確的。

  我們在《楞嚴經》裡面可以說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阿難尊者起頭就發生一個錯誤的觀念,阿難跟釋迦牟尼佛是堂兄弟,堂兄弟當中釋迦牟尼佛是老大,他是最小的小弟。釋迦牟尼佛也很喜歡他,也很疼愛他,他自己也知道,所以看到別的同學:你們要苦修,不修不能得道,我不必,到時候我大哥就把道給我了。所以他是多聞而不用功,不肯真修,遇到摩登伽女之難,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的大哥幫不上忙,這才覺悟到修行要靠自己。所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者不得,這才明白事實真相。

  佛對於我們的加持,我們常講保佑,那是什麼?就是佛把他自己修學的經驗告訴我們,他是怎樣從凡夫成佛的,把這個修行的途徑、方法、經驗說出來,提供我們做參考而已。路還得要自己走,他不能幫我們走,他為我們指路,路一定要靠自己走。所以成佛既是最殊勝的果,成佛之因就是念佛,那我們單單靠念佛能成得了佛嗎?難。難在哪裡?無量無邊的法門只是講方法、門徑不相同,它的方向、目標完全相同,都是成佛之道。

  凡夫成不了佛,佛跟我們講因為有兩種障(障礙),哪兩種障?一種是煩惱障,一種是所知障。煩惱障要是斷掉了,就超越六道輪回,但是還不能成佛。六道輪回沒有了,六道輪回是煩惱變現出來的,所以你只要有煩惱就有六道輪回。六道從哪裡來的?你自己造的,不是別人給你造的。所知障破掉了,你就成佛了,自性就圓滿的開顯。試問問這兩種障我們有沒有能力把它斷掉?在所有一切修行方法裡面,念佛的方法的確是好、是高明,這一句佛號可以斷煩惱,可以破二障,那要真正念的如法。大勢至菩薩跟我們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要把這八個字真正做到了,行!念佛就成佛了。

  我們也念佛,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我們念這句佛號裡面,一面念佛,一面還在亂想,還在胡思亂想。念佛念到這麼久了,我們煩惱還沒斷,這個問題就嚴重了,這就是念佛不如法,這一生要想成就就難,因此念佛一定要求生淨土。我們在這個地方念佛功夫不得力,這個不得力就是斷不了煩惱,破不了二障,這沒法子才求阿彌陀佛幫忙。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接受阿彌陀佛的教導,接受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的薰陶。釋迦牟尼佛在這個經典裡面,為我們說得很詳細、很明白。

  所以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就保了險。第一個給我們保證的就是你無量壽,壽命長!我們這個地方壽命太短,這個身體非常脆弱,生命非常脆弱,壽命短促,所以很難成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壽命跟阿彌陀佛相同,阿彌陀佛無量壽。這個無量諸位一定要知道,是真正的無量,絕對不是說有量的無量,不是的,是真實的無量。有量的無量是教下所說的,不是事實,他所講的也有他的依據,但是他沒有深入,他只看到表面、表層。如果細細深入,那的確是真實的無量。因為每個往生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那怎麼會是有量的無量?怎麼講也講不通,所以它是真實的無量。我們要深信這個法門,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要有懇切的願望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能親近阿彌陀佛,同時就有能力親近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你看這個緣多殊勝,這個緣是修任何法門裡面的菩薩都得不到,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它為什麼不退轉?為什麼成就那麼快?原因在此地,這就是講的殊勝因果。

  『淨佛國土』。這西方清淨的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此地所說的依正莊嚴,決不是講到西方極樂世界物質享受那樣的美好,不是這個意思。如果要講一切享受之殊勝,佛在大乘經上講得很多,他方世界有一些佛國度比極樂世界殊勝得更多的,數量不少,不是極樂世界就是第一,這我們要清楚。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佛在經上講,另外一個佛的世界比極樂世界還要好幾百倍、幾千倍、幾萬倍。想想為什麼我們不求生那個世界,何必到西方極樂世界?這裡面的事理都要搞清楚,那些世界雖然好,修學的環境不見得好,西方極樂世界環境還可以,它最殊勝修行環境好,在修行環境當中,是一切諸佛都比不上極樂世界的;如果講福報莊嚴,那比極樂世界殊勝的還很多。我們今天去修行,不是去享福,諸佛世界福報很大,我們沒那個福,去不了!我們今天講的是修學,論修學,西方極樂世界那個依報、正報就第一殊勝,依正莊嚴是這樣說法的。

  莊嚴究竟是怎麼個莊嚴?這十方世界都沒有!正報就是講的諸菩薩,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個人都念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量沒法子計算,經上講的無量無邊!人人念阿彌陀佛,他方世界雖然殊勝,佛菩薩很多,不見得都念阿彌陀佛。所有人都念阿彌陀佛,正報殊勝。依報?六塵都念阿彌陀佛,依報莊嚴,所以它這個地方莊嚴,就是那個世界無論是依報、正報統統念佛。念佛是真因,成佛是真果,我們才明白這個事實真相。

  為什麼這個世界都變成一個念佛的世界?是阿彌陀佛願力成就的。前面我們說過四十八願的核心是第十八願,十八願就是執持名號。所以西方世界你所聽到的是一片念佛的音聲,所以你的佛號不會中斷,你的妄想不會生起,你所見到的、所聽到的、所接觸到的全是阿彌陀佛。所以這是『彌陀願海,普度眾生之道』,這個道就是方法。阿彌陀佛建立這樣一個修學環境,讓我們直截了當成佛,其中絕對沒有委曲的方法,直截了當。所以這個法門是大乘當中的大乘,一乘當中的一乘,真的是第一殊勝,真的是所有一切諸佛剎土不能跟它相比,原因就是這個環境裡頭一片念佛聲。這是菩薩藏攝的。底下一段:

  【說時有五。】

  這是講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把它分作五個階段。就像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從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研究所,把它分成這個階段,循序漸進。古大德也將世尊一代時教用這個方法來分,所以分五時。

  【第一華嚴時。最初三七日說。】

  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這就示現成佛了。成佛之後,他把他自己所見到的境界,原原本本、詳詳細細的宣說出來,完全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誰懂?法身大士,不是凡夫。在哪裡說的?佛在定中說的。所以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底下打坐,這一坐坐了二、三個星期,沒動,入定了,哪裡知道佛在定中講《華嚴經》。聽眾要有本事入釋迦牟尼佛定中,你才能夠參加這個法會,你要沒有能力入佛的定中,你就沒有能力參加法會。所以《華嚴經》的那個法會,聽眾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明心見性,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有資格參與這個法會。正因為如此,所以印度像現在南傳小乘不相信大乘,他們認為釋迦牟尼佛在打坐,你為什麼偏偏說他在講經說法,他們不承認,所以一句話就把大乘推翻了,「大乘非佛說」,是你們後人造謠言,自己編的,不相信這是釋迦牟尼佛在定中講經。

  定中的時間跟我們現在的時間的觀念不相同,定中時間跟我們現在時間,現在人講的有時差,時差很大。現在大家對時差的觀念比較容易理解,不但定中時差不相同,夢中的時差也不一樣。作夢的時間很短,他在夢中已經過了好幾年了,可見定中的時差跟我們現在時差一定很大的距離。所以他能在三七日中,也有的經上講二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就把這部經講圓滿了。

  這一部經分量多少?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佛說了這部經,這部經集結起來之後,大龍菩薩就把這部經收到龍宮裡面去收藏,龍樹菩薩曾經見過。龍樹菩薩回到這個世間來告訴我們,全部的《華嚴經》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這是算這個經上文字的數量。我們中國的算法是一個字一個字算,像老子《道德經》五千言,就是這一部書五千字這樣算法的。印度不是算字數,它是算句子,四句叫一偈,以這個為單位,這個句子長短不論,四句是一個單位,叫一偈,以這個來計算,那多少偈?十個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就是我們常講的三千大千世界,十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大千世界,這是假設我們把它磨成粉,那個一粒一粒的微塵,那一個微塵是一個偈,三千大千世界都把它磨成微塵,諸位想想這個分量多少?太大、太大了。

  品類?是一四天下微塵品,一四天下用我們現在來講就是太陽系,整個太陽系裡面的星球把它磨成細粉,那有多少粒細粉就多少品。釋迦牟尼佛用多少時間來說?三七日中。這我們講很難相信,但是講到時差你就明白了,你就覺得這個可能了。特別是大經《華嚴》上講的「念劫圓融」,念劫圓融就是講時差很大,一念,在我們這個地方一念,在他那個地方是無量劫;在我們這個地方是無量劫,可能在他那個地方就是一念,這就是說明這個時差是很大的。為什麼有這個差別?因為時間不是定法。我們在唯識裡面所讀到的,時間跟空間都不是定法,它排列在不相應行法裡面,不相應行法用現代的話來說,它純屬於抽象的概念,它沒有事實,因此長短就不定了。

  所以《華嚴》是最初所說,說了之後,只有法身大士得利,中下根人如聾如盲,聾是聽不見,盲是看不見。這個中下根人不是指我們凡夫,是指權教菩薩、阿羅漢、辟支佛,他們都如聾如盲,他們看不見。但是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了,不但是有菩薩、有聲聞、有緣覺,還有六道凡夫,還有鬼神眾在裡面,那他們是怎麼回事情?他們怎麼參與的?諸位要知道,那些人都是法身大士化身的,不是真的凡夫。我們在那裡看到很多鬼王,那不是,都是法身大士在餓鬼道、在畜生道示現的身分教化眾生,實際上他是法身大士,他是大菩薩,所以佛講《華嚴經》他都參與,是這麼回事情。這是整個的把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講宇宙人生的真相,全盤托出來。再一看這中下根性不得利益,不見不聞,所以佛再出定把這個攤子收起來,為什麼?眾生不識貨。

  【第二是阿含時。次十二年說。】

  釋迦牟尼佛出定之後,到鹿野苑看這五個他家裡面派來的,陪他來修行的這五個人,他把這五個人召集起來,為他們講經說法。這五個人根性都很利,聽了之後很歡喜就發心出家,跟釋迦牟尼佛出家了,在鹿野苑裡面就成立了最早的僧團,五個比丘。釋迦牟尼佛這一個老師帶五個學生,佛教就從這兒創教了,這六個人起家了。這就是講『阿含』。「阿含」是梵語,它的意思對法、對機說法,這樣才能夠幫助人。你是小乘根機就跟你說小乘法,你是大乘根機就跟你說大乘法,說的一定要適合你的程度。就像辦學校一樣,雖然你是拿到博士學位,一切都通達了,今天你遇到的對象是六、七歲的小孩,那怎麼辦?只好辦小學,沒辦法辦研究所,辦小學。如果遇到的對象是四、五歲的小朋友,只好辦幼稚園。所以說是看眾生是什麼樣的程度,看他是有什麼樣的需要,用善巧方便去教導他、去培養他。所以這個教學十二年,這十二年就像是佛教的小學,所以我們以後稱它為小乘。這十二年的培養有了相當的基礎,再進入第三個階段

  【方等。】

  『方等』就好比是中學。

  【次八年說。】

  佛說方等講了『八年』。方等裡面的內容就很豐富了。

  【廣演四教。】

  這天台家所說的藏、通、別、圓教義統統都講。

  【均被眾機。】

  看眾生不同的根性就跟他說不同的法門,所以法門就無量了。那麼我們這部經《無量壽經》,佛在方等的時候就開始說了。

  【第四般若時。次二十二年說。】

  諸位要記住,世尊當年在世說法總共四十九年,四十九年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差不多占一半,這好比是佛教的大學,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的中心,就是講般若。這一部分的經典,中國翻譯的也很豐富,《大般若經》總共有六百卷。在我們中文《大藏經》裡面,部頭最大的就是《大般若經》,它有六百卷,經典太大,讀誦、受持就很難。現在我們還常常看到有念《華嚴經》的,念《大般若經》的沒聽說過。《華嚴經》八十卷,一天念八卷,十天才能念完一部。所以六百卷《大般若》沒人敢念。愈是往後去,對這些大的大部經典,讀誦的人就愈來愈少了。在中國流通最普遍的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是六百卷裡面的一卷,古大德把這一卷抽出來單獨流通,就因為這一卷是六百卷的精華,六百卷裡面最重要的一部分,把它提出來單獨流通,也就是說你沒有能力去讀全經,讀這一卷就可以了,依照這一卷修行,等於受持六百卷的《大般若》。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簡單,不喜歡羅嗦,不喜歡麻煩,都是抓到最重要的綱領。比《金剛經》更精要的還有一卷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那個分量比《金剛般若》就更少了,二百六十個字,可以說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的綱要。因此這一卷經流通的最廣了,不管學哪一宗,哪一個法門,幾乎每天課誦裡頭沒有不念《般若心經》的。你要問為什麼要選《般若心經》?因為般若是世尊一代時教裡面的中心。

  我們修念佛法門,我們念佛功夫為什麼不得力,就是沒有般若的基礎,如果有般若的基礎,我們一定就發菩提心了,念佛法門的修學綱領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是覺悟,發菩提心你要有覺悟的心,般若就是覺悟的心。所以我們沒有般若,心是迷不是覺,菩提心發不起來,這念佛功夫不得力,煩惱斷不掉,妄想除不掉。由此可知,參禅離不開般若,學教離不開般若,念佛同樣也離不開般若。再說得明白一點,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無論哪一樁事情都離不開般若。懂得般若,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行持,處事待人接物,都叫菩薩心,都是在修般若波羅蜜,穿衣吃飯也是,待人接物也是,沒有一樣不是。沒有般若,那有什麼?就煩惱、就妄想,般若是煩惱、妄想的反面,沒有般若就生煩惱、就生妄想,可見般若重要!

  這一句佛號確確實實是無上的波羅蜜,我在講《心經》的時候跟大家介紹過,《心經》後面贊歎般若波羅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我給這幾句話總歸結到就是阿彌陀佛,這的確沒錯。可是人不懂!為什麼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甚深般若?為什麼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你要通達般若你就明白了。我們今天不通達、不明了,不明了如果能老實念,也行!那就古人講的「暗合道妙」。老實念,行!念久了他得定,他開悟,他能夠入這個境界。由此可知,我們既不明了是又不老實,所以念得沒效,念得這麼久了,都還沒有感應,都還沒有消息,我們的過失就犯在此地,所以反而不如老太婆。老太婆雖然她不知道,但是她老實,老實也能成功,老實非常可貴,暗合道妙,這是般若,我們應當要重視。最近有些同修要求把《金剛經》講一遍,我想想也有道理,幫助大家發菩提心,幫助大家認識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是甚深般若。最後第五個時期:

  【法華涅盤時。】

  這也是講了八年,《法華》講了八年。《大涅盤經》是一日一夜,就是釋迦牟尼佛滅度的前一天所說的,也可以說是世尊對後代弟子的遺囑,這就是現在所翻的四十卷《大涅盤經》,是世尊一日一夜所說的。《法華》實在講又會歸到《華嚴》去了,《法華》的教義跟《華嚴》無二無別,這就還原了,這好比是佛學的研究所。所以我們中國古大德稱佛經都稱《華嚴》、《法華》這兩部經是「經中之王」,道理就在此地。這是大致上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分為這五個時期,這是古德所判的。

  【說此法時。在第三方等時。】

  我們要問《無量壽經》是什麼時候說的?是世尊在『方等時』說的,方等就好比這個課程是要列在中學,是奠定小學基礎之後,佛就給我們說這個經。這就是說明大乘佛法一定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這才能成功。可是小乘佛法在隋末唐初興盛了一個時期,但是那個時期不長,在中國有成實宗、俱捨宗。我們現在講佛講十個宗派,這兩個宗派是屬於小乘,沒多久就衰滅了,以後再就沒有小乘了。但是小乘的經典,我們中文所翻譯的可以說是相當的完備,以我們現在《大藏經》裡面小乘經,小乘的經律論跟南傳巴利文的經典做一個比較,巴利文經典只比我們多大概五十幾部,可見得我們翻得很完全!

  為什麼小乘會衰?諸位要知道,中國過去學佛的出家的這些法師都念過孔孟的書,都有儒家的底子。從前出家要經過考試的,那個考試的科目跟世間的進士差不多,進士及第就像現在國家高考一樣,要高考及格,那個時候的考試,國家考試考進士是考儒家,以孔孟學說為主。所以出家的出家人都有儒學的底子,有道家的基礎,都念過老莊,讀過孔孟,有這個基礎,這基礎實實在在講,比小乘佛法還要好。因為儒家、道家的思想非常接近大乘,有一些思想是超過小乘法的。所以有這樣的基礎,就是中國是儒家、道家代替了小乘,所以小乘在中國沒有辦法興起來,道理在此地。

  可是在現代這個階段就壞了,為什麼?儒家、道家東西不多了,小乘又瞧不起,一下就想入大乘,就像蓋房子一樣,底下的兩層我不要,我要蓋第三層,這是搞空中樓閣。我們這一個時代,你看修行的人很多,修行環境比從前好,典籍非常豐富,很容易得到,而成就沒有,原因在這個地方,我們把基礎毀掉。所以在大乘法搞空中樓閣的時候,這是一生費盡了心力都不能夠完成。這就是真正要想學佛,要念佛求生淨土是例外,如果要想弘法利生,要不從小乘經下手,一定要從儒家四書五經,道家《老子》、《莊子》、先秦諸子去下手,從這個地方奠定根基,再入大乘沒問題。如果說是把這種東西都捨棄掉了,大乘上想成就,那是非常艱難的事情,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一樁事,我們從流傳下來的《無量壽經》的原本,這個原本是翻譯本,從歷代翻經目錄裡面來觀察,這後面我們會講到的,《無量壽經》在中國總共有十二次翻譯,譯本,其中有七種失傳,現在還保存著五種,這五種都收在《大藏經》裡面。這五種我們細細去做比較,裡面的出入很大,所以古德判定原本決定不是一種。如果原本是一種,五個人翻的內容總是大同小異,不可能有很大的出入,它出入太大了。有一些經文這個經上有,那個經上沒有,痕跡都找不到,這是這樣判斷。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無量壽經》,一定是講過很多遍,每一遍講的不一樣,所以集結的本子就不相同,這是證明佛當年在世,這一部經是多次宣講,不同於其他的經。

  其他的經,實在的講世尊都是講一遍,沒有重復講第二遍,唯獨《無量壽經》是多次宣講,多次宣講就很特殊!換句話說,很重要。要不是很重要,為什麼要講很多遍?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得到很大的啟示,曉得這一部經是世尊在這個世間度化眾生這是主要的法門。因為多次宣說就不能把它列在某一時,換句話說,每一個時候世尊都說過。像第一個華嚴時,《華嚴》到最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訪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普賢菩薩行願品》末後那一卷就是《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經》。不但文殊、普賢求生淨土,還勸導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全體,統統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要想一想這個狀況,再想一想這個樣子,華藏世界的導師毗盧遮那如來,文殊、普賢是毗盧遮那佛的大弟子,是毗盧遮那的傳人。這兩個人把他所有的學生都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毗盧遮那佛看起來,這成什麼話!毗盧遮那佛沒發脾氣,沒有說話;換句話說,默許了,完全同意了。你從這個景觀去觀察,西方世界依正莊嚴你才能體會得到。如果像這裡兩個道場,兩個師父領著道場,那個道場的他那些徒弟把人統統都帶到這裡來,那他不氣壞了?就像這個樣子。文殊、普賢把毗盧遮那佛的學生全部帶到極樂世界去了,諸位從這個地方去想,由此可知,毗盧遮那佛贊成,沒錯!不但不怪他,還贊歎他。什麼原因?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快!諸佛如來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大家早一天成佛,並不希望你耽誤時間。這說明了在華藏世界成佛需要一段長時間,到極樂世界裡成佛時間縮短了,到那個地方去是正確的,是對的,沒有錯誤的。我們讀《華嚴經》要能夠看到這個事實,看到這個境界,才能夠體會到西方世界,經上講的「依正莊嚴」這四個字跟其他經上依正莊嚴不是一個意思,不是一個講法,這是講世尊說法的時期。

  下面講判教,教就是教科書。這個教科書我們應該怎樣去觀察它,應該如何去辦別?怎樣來接受、來修學?判教,古德有記載的有十八家。從晉到唐,但是後來都不傳了,傳下來現在只有天台跟賢首兩家。實在講這十八家以這兩家判教最具體、最圓滿,值得後人采納。其他人所判的不及這兩家圓滿,所以就不傳了。

  【天台立四教就是藏。通。別。圓。】

  所以它不叫小教,叫藏教,因為小乘裡面它具足經、律、論三藏。它三藏完備所以稱它作藏,不稱它作小。但是賢首宗就叫小乘,賢首的小乘就是天台的藏教。天台的通教,通是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也就是大乘的開始。所以在賢首家列的是大乘始教,大乘開始,這就是天台家的通教。天台的別教,別是不同於小乘,換句話說,這裡面的教義沒有小乘的,純粹是大乘的。在賢首宗立的就是終教,就是大乘它有開始、有結束,就是有前半、有後半,後半部這個大乘就是屬於別教,裡面沒有小乘的教義。天台的圓教在賢首把它分作兩類,有頓有圓,但頓教跟圓教在天台都在圓教裡面。賢首把它分成兩類,頓是講的頓超,沒有階級、沒有次第。像我們念佛這個法門就是屬於頓教,這個沒有次第的。圓教是圓滿的,換句話說,大、小乘教理統統具足,漸頓教理也具足,這是圓融、圓滿。

  【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

  這十八家每一個人對判教看法不一樣,如果說到漸教跟頓教,這是大家都有共識。

  【淨影疏曰。】

  這個《淨影》是隋朝的慧遠法師,跟我們淨土宗的初祖法名完全相同,兩個字都一樣,都叫慧遠。所以在歷史上稱作小慧遠、大慧遠。我們淨宗初祖東晉時候的慧遠大師稱大慧遠,這是小慧遠,隋朝時候人,隋唐時候。這個疏就是《無量壽經》的義疏,在台灣很流行,慧遠大師的《無量壽經義疏》,可是諸位要記住,這個慧遠是小慧遠,不是廬山的慧遠。

  【今此經者。為根熟人頓教法門。】

  它這個疏就是《無量壽經》的注解,所說的這個經就是《無量壽經》。這個《無量壽經》是『根熟人頓教法門』,什麼叫根熟?前面說得很多,諸位一定要記住,真正相信,決定不懷疑,有懇切的願望求生淨土,想見阿彌陀佛,這樣的人就根熟了,就是根熟的人。遇到這個法門,半信半疑不想往生,那根沒熟,那個沒有熟。根熟就是這個法門的當機者,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往生就成佛了,所以這是頓教法門。

  【雲何知頓。】

  『頓』是頓超。

  【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

  這部經裡面的教學正是為了凡夫,凡夫怕六道輪回,畏懼生死太苦了,想脫離六道輪回,想了生死,專門對這種人,真有這樣的心就可以接受這個法門。所以佛教導你發心,發什麼心?發求生淨土的心。這個求生淨土的心,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所說的就是無上菩提心。真正發願求生淨土,這個世間真正放下,一心一意就想見阿彌陀佛,叫你發這個心。『生於淨土』,所以往生的條件就是信、願、行三個條件,真信、切願,老實念佛,這樣的人就決定得生。所以他不必經過小乘,不必經過等次,不必!所以它是頓教。何況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力的加持,到西方世界,你的神通、道力、智慧乃至容貌、身體、壽量跟佛完全相等,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這也是西方世界依正莊嚴裡面最特殊的。十方世界那個依正莊嚴是不平等的,西方世界是平等的,為什麼會平等?這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以它真正不但是頓教,頓中之頓。

  【大佑判小本曰。】

  『大佑』是元朝時候的人,他有一個著作流傳在世間,在台灣也能看得見,《阿彌陀佛經圓中鈔》。這裡面說:

  【漸頓分之。此屬頓教。】

  可見把淨宗看作頓教是大家一致的看法。所以它絕對不是漸教,不是按著次序來修,這真的是一步登天,一生成佛,不要經第二生,一生成究竟圓滿的佛果。

  【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為頓教所攝。】

  這在我們中國古來的大德判《彌陀經》跟《無量壽經》,大本是《無量壽經》,小本是《阿彌陀佛經》,幾乎大家的看法都是一致的,這本是屬於頓教。黃念祖老居士引用古德的說法,這個法門「頓中之頓,圓中之圓」。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七集)  1994/1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17

  請掀開講義第二十八頁第四行,我們看第四小段:

  【若依五教。古今中外淨宗大德。莫不以本經實屬圓教也。蕅益指出。天台純圓。賢首全圓。其秘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

  這是說到古大德對本經的看法,『五教』是賢首宗就是華嚴宗的判法,前面介紹過,「五教」是小、始、終、頓、圓。古大德都認為本經是屬於『圓教』,蕅益大師給我們說得更清楚、更明白,他說『天台純圓』,天台是《法華經》,這是屬於圓教的;『賢首全圓』,賢首是講《華嚴經》。可以說是中國古大德看大乘佛法一乘教義的只有三部經:《華嚴》、《法華》跟《梵網經》,以為這三部經是一乘法,也是圓教的經典。古德也曾經做了一個比較,我們在前面都曾經看過,《華嚴》、《法華》要跟《無量壽經》做一個比較,這《無量壽經》是第一。所以《華嚴》、《法華》也不過是本經的導引而已。這個說法,我們乍聽好像太過分了,可是細細聽聽古大德的意見,以及他們提出的證據,確實是可以相信的,像《華嚴》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部經自始自終字字句句都是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正是《華嚴》、《法華》的歸宿,所以本經是圓中之圓,這後面我們會看到。

  所以蕅益大師講:《華嚴》的奧藏,《法華》的秘髓,就在本經。這個話是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說的,也就是小本《阿彌陀經》裡面講的。那麼小本《阿彌陀經》,我們今天念的是《無量壽經》,蕅益大師不是在這部經上說的,為什麼引用在這個地方?這我們要曉得《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的關系是一不是二,所以蓮池大師稱為大本、小本;換句話說,《無量壽經》是大本《阿彌陀經》,比《阿彌陀經》說得更詳細、說得更清楚。《阿彌陀經》是小本的《無量壽經》,說得簡單扼要,裡面的內容無二無別,這是我們一定要清楚的。因此,祖師對《彌陀經》的看法,換句話說,跟《無量壽經》看法就無二無別。

  【圓中鈔雲。】

  這是元朝大佑,前面我們曾經看到過,《彌陀圓中鈔》在本省也有流通,流通量雖然不大,但是曾經印過幾次。

  【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證圓果。以階不退。】

  這是先把圓、頓教的定義為我們說出來,他這個地方說得很好,這是我們學佛的同修必須要注意到的。他的順序一定是『先開圓解,次修圓行』,然後才能『證圓果』,圓是圓滿,沒有欠缺。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佛法的教學是符合現代人所講的科學理念,絕非迷信!

  昨天下午,有一個出家人到這兒來看我,他倒非常關心我們台灣的國運,他來要求我講《仁王經》。因為台灣這麼多年來,過去年年都作仁王法會,仁王護國息災法會過去都作七天,以後聽說減少兩天,就作了五天,又過幾年就減少到三天,聽說這兩年只作一天,他說這不是好現象,要找我來講《仁王經》。我說:講《仁王經》行嗎?就能夠護國了嗎?那個講是解而已,明白這個道理,理明白之後如果大家不肯照做,那無濟於事。不是說講《仁王經》、作仁王法會,這個地方諸佛菩薩龍天就來保佑,那是迷信,那是宗教,那不是佛法,所以大家對這個意思統統都錯會了。

  仁王法會我們在過去曾經講過,但是這個經很長,我們曾經用二十天的時間,一天兩個小時,四十個小時講《仁王經》大意,沒有講全部的經文,把大意都講出來了。仁王法會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國家有災難的時候要召開一個救國會議,所以仁王法會是救國法會。經上告訴我們要禮請一百位的法師,這一百位,百是一個圓滿的數字不是定數,你請一百個出家人,不管用!這一百位,換句話說,應該參與這個法會的統統都要到。這個法會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內容是了解現前的危機,建立共識,是這個意思。宣揚佛陀智慧的教導,我們大家彼此放棄自己的成見,同心合力來挽救這個社會危機,來挽救這個國家,是這麼個意思。如果說得更清楚、更明白一點,實在講是教育救國會議,譬如在平常,這舉一個例子,因為從前道場法師都是負責教化一方的,個人有個人的宗旨,個人有個人教的方法,現在國家有難,必須要統一方針、統一宗旨,能夠團結全民來應付這個災變,那個會議宗旨是這個。不是我們找一百個人來把《仁王經》念念,這個災難就消了,那是迷信!解了以後要行。

  所以我就老實告訴他們,我說那個經講了沒用,我講得再詳細,沒有人肯相信,沒有人肯照做,那有什麼用處?災難是不可以避免的,大家不能夠改變心理,不能夠斷惡修善,這個災變如何能避免?所以學佛要明理,佛法決定沒有迷信,所以是能夠真正修行,圓解圓行。

  『破三惑』。這是修行的功夫,三惑就是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是大障礙,障礙了我們的真心本性,障礙了我們智慧德能。縱然修行,如果這三惑不破,那個修行沒用處、沒效果!就好比在學校讀書,讀得是很勤快,考試都不及格,那有什麼用處?沒有用處。所以修行的效果在斷煩惱。我們今天用功修行,大家都很認真在精進,有沒有效果?自己要常常去檢點我們的妄想是不是少了?煩惱是不是輕了?如果今年妄想比去年少,煩惱輕了,那就說明你修行的功夫得力了,你有進步了。妄想少、煩惱輕,相對的一定是智慧增長,我們檢點功夫要從這個地方去觀察。假如我們的妄想、雜念、煩惱跟去年還一樣,甚至於比去年還多,那你修行的功夫叫白修了,一絲毫都不得力,白修了,等於沒修。如果是妄想少、煩惱輕達到相當的程度,你念佛就能夠得三昧,我們常講功夫成片,你就能得到。得到功夫成片,往生就有把握了,這在修淨土的人來說才算是有成就。否則的話,依舊是六道輪回。這不能超越輪回就不算是有成就。

  這個地方「破三惑而證圓果」,在我們這個法門裡面是理一心不亂。三惑裡頭有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理一心不亂,往生的品位就高了。這是一般講「圓頓法門」,圓頓法門一定要明心見性,如果達不到這個境界,不能夠算是圓頓。

  【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

  這才說到本經,我們這個法門跟其他大乘法門不一樣。諸位要知道其他大乘法門一定要破三惑,也就是說最低限度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才是圓頓法門,如果達不到這個境界,那就不算是圓頓。但是淨宗跟其他法門不一樣,所以這個法門裡頭,『但說』,只說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我們聽了之後能夠相信、能夠接受,這就是有大善根、大福德。沒有善根福德的人他懷疑,他不相信。有善根、有福德的人對於釋迦牟尼佛有信心,佛是個好人,佛不騙人,佛不會拿我們開玩笑,佛的心是真誠的,佛的智慧是圓滿的,佛所見到的、佛所說的必定是實實在在的,我們相信佛的話。佛告訴我們有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就相信確確實實有。這不是釋迦牟尼佛虛構的,不是釋迦牟尼佛想像的,一定是真有,一定真正有阿彌陀佛,我們念佛,他一定會來接引我們。深信不疑,發出懇切的願望,我們願意生到極樂世界,我們願意見阿彌陀佛,有這樣懇切的願望。

  【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

  這個修行真的是簡單,「持名念佛」,時間也不算太長,經上給我們說的「若一日到若七日」。七日就成功。那我們現在同修們念佛不止念了七天,七十個七天都不止,為什麼你還沒消息?念了七年、念了七十年也沒消息,原因在什麼地方?絕對不是經上有錯誤,佛在經上講的沒錯誤,錯在我們自己這一邊,我們自己只要好好的去檢點、檢點,把這個根源就找出來了。我們的信有問題,信不深,信心不深;我們的願不懇切,我們的信心要跟世間名利財色做一個比較,就比出來了。所以我前面跟大家做個比喻,今天晚上有個機會你去談一筆生意可以賺一千萬,今天晚上你來不來聽經?不來!這個比較去信錢財的心比信阿彌陀佛的心,不曉得超過多少倍!信佛的心像水上浮萍一樣,若有若無。這樣的信心念阿彌陀佛,不但七十年不成功,七百年也不能成功,道理在此地。

  所以信願行都有問題,不懇切。真正是懇切,七天決定成功。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看過這個例子,有人念佛,三天、五天、七天就往生了,他也不生病,預知時至,佛來接引。所以證明佛給我們講的「若一日到若七日」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心不亂是《彌陀經》上所說的,能不能做到?真能做到。但是要深信切願的人才能做到,信願不真實的人做不到。

  現在這個社會上,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書刊,我是很多年都沒有上過街了,現在市場上一些東西我很多都不知道,但是我從一些報紙上,電視、廣播裡頭看到廣告,知道一點消息。現在中國、外國預言家很多,從前很少,現在很多,到處都是。有些預言家看水晶球看到將來的世界,有的時候有人看鏡子,還有奇奇怪怪的東西,可不可以相信?我相信。我為什麼相信?跟佛法裡面講的原理是一個,他把整個精神意志集中在一點上,他得定。那個境界是怎麼產生的?定中見到的,跟我們佛法講入定沒有兩樣。他關在一個小房間裡,房間裡黑黑的,不讓任何人來打擾,旁邊擺個水晶球,專門看那個,看那個裡面就出現象。

  所以專門意志集中的時候,那就是修定。定境現前,在定中境界可以突破我們現在講的時空的元次,他突破了,他能看到過去、能看到未來。所以這個原理一點都不希奇。不僅是水晶球、鏡子也好,任何東西只要你專注,因為是從定中現的境界,是這麼一回事情。但是他那個功夫很淺,時間不長,他定功失掉了,他這個境界也就消失了。所以在定境裡面能夠觀察到過去、未來的這些事情。像這樣的事情,這不是一般的預言,這叫現量的境界,不是推測的,往往是很正確的。如果是他真的是這樣修的話,他所看到境界是真實的。如果說是他有意去編排來欺騙人的,那當然那是妄語,所以這在原理上我們同意。

  念佛也是如此,他為什麼很短的時間能往生?也就是他做到我們《無量壽經》講的「一向專念」。只要做到一向專念,或者是大勢至菩薩所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種功夫很容易成就。你這個功夫現前,如果你的願心希望往生,那就成功,就達到了。所以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重要的訊息,如果我們用心,心要專一,七天沒有不成就的,根性利的一天就成功了。根性利的是心比較清淨,妄想雜念少的人,一天這個境界就達到了。妄想雜念較多的人,就要三、四天,五、六天,七天是個極限,這是佛說的,決定成就。如理如法的修行,這一心不亂實在是可以得到的,這是淨宗修學的法門。

  【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

  臨終往生是可以隨著自己願望的。念佛真正念到一心,真正成就三昧,生死就沒有了,佛家常講「了生死」,這生死就了。了是了斷,沒有了。往生極樂世界可以隨自己意思,想現前去,現在馬上就去得了,一日到七日成功了,他去得了;想在這個世界再多住幾年也不礙事,也行,得這個自在。但是諸位要曉得,如果到這境界沒有不希望早一點往生,為什麼?那邊的境界比這邊好得太多了。那還要在這邊多住一個時期,那是什麼意思?他與這邊眾生還有緣分,多住幾天多勸一些人、多帶一些人過去,是這個意思,決不是貪圖這個地方的苦受。在這個世界沒有樂是受苦!所以那樣的人就是乘願再來,就是代眾生受苦。他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他不去,他要在這多住幾年,多幫助一些人,在這個地方受這些苦難,代眾生受苦。這個在法供養裡面,「代眾生苦供養」。所以確實有這個能力,生死自在。修其他的法門,達到這個境界很不容易;修淨宗的人達到這個境界,可以說很容易。這個很容易的原因也非常非常之深,絕對不是偶然的。就自己來說,那是無始劫以來的善根福德因緣的現前,不是偶然的。就外面的力量來說?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所以才能夠在短時間有不可思議的成就。

  所以『臨命終時』。就是這個世界六道輪回,我們做一個了斷,做一個結束了,從此以後再沒有輪回了。縱然到這個世間來,那是屬於乘願再來,是菩薩再來的,是願力現前的不是業力。業力是自己做不了主,生死自己做不了主,願力自己可以做得了主,願意來就來,願意去就去,來去自在。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薩,《彌陀經》裡面講的「阿鞞跋致」,我們《無量壽經》上翻的阿惟越致菩薩是一個意思,這就是圓證三不退!

  阿惟越致菩薩跟其他大乘經上所講的不一樣,其他大乘經上廣義的說「圓教初住,別教初地」,就可以說他是阿鞞跋致菩薩。如果狹義的說,阿惟越致菩薩是七地以上的菩薩,七地以上,跟大乘經上常講證無生忍的菩薩境界大概是相同的、相類似的。可是西方極樂世界阿惟越致菩薩就大大的不同,因為他是得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三不退是圓證三不退,不是分證,圓證,他的神通、道力、智慧、德能跟等覺菩薩是相同的,也就是我們常講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跟他們是相同的,這絕對不是自己修行功夫證得的,不是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所得的。這是不可思議的功德,這是超越一切大乘法門,任何法門都不能夠跟它相比的,這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要搞明白。

  【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

  這一句總結出這部經、這個法門,在整個佛法裡面是至高無上的法門,因為他的成就是至高無上的成就。『醍醐』是比喻,把它比喻世尊五個階段的說法,古德用這個比喻。醍醐是從奶裡面提煉出來的,最原始的是奶,從奶裡面提出酪,酪裡面提出酥,生酥、熟酥,熟酥再提煉就是醍醐,所以醍醐是奶品裡面最好的,用這個來比喻圓教法門,比喻法華時。在這五時說教裡面比喻著法華,比喻大乘圓教。他在醍醐上加一個『無上』。

  【甄解稱本經。】

  《甄解》是日本唐朝時候在中國留學親近善導大師的學生,回到日本之後,在那個時代日本的淨土宗比我們中國還要興盛。《甄解》是《無量壽經》很好的一部注解。黃念祖居士這個注子裡面引用了不少,這也是其中的一段。

  【無量壽經是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這幾句實實在在的是把本經贊歎到極處了,沒有任何一部經典能夠超出本經之上,這是實實在在的。所有一切的大乘經,在中國佛教裡面大家都知道的《金剛般若》,的確是大乘法裡面了不起的一個法門,但是諸位要知道,要跟《無量壽經》、《彌陀經》一比較,那它差得很遠很遠,為什麼?依照《金剛般若》的修行如理如法,在禅宗裡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了不起!那是什麼樣的果位?跟諸位說是圓教初住菩薩的果位,別教初地的果位,是這樣的位次。他也證三不退,他是初證三不退,好像我們看月亮,他才是個月牙,初二、初三的月亮,才露一個月牙;在淨土宗的月亮是十五,滿月。都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但是那個光明大小就差太多了,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可是諸位要曉得一個人能在一生當中,能夠證到那個月牙就了不起!那就已經證得三不退了,但是不圓,我們這個經一往生就圓證三不退,那怎麼能比?可是在功夫上來講,依照《金剛般若》那個功夫是了不起的,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無明破一品了,才達到那個境界。我們這個不要斷,見思煩惱也不要斷,塵沙煩惱也不要斷,無明也不要破,只要具足信願行,有個懇切的願望到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這就行了。而且到那裡去,那個地位比圓初住、比別教初地菩薩高得太多、太多了,他跟等覺菩薩一樣。我們如果要不把這個事實看清楚,你就不會死心塌地去念佛,還認為其他的法門好,是好,不是不好。我們這個概要講完之後,下一次回國,我們用一點時間把《金剛經》跟大家講一遍,然後你就曉得《金剛經》跟《無量壽經》天壤之別,但是《金剛經》有沒有好處?有好處,幫助我們發菩提心,幫助我們看破,幫助我們放下。我們能夠看破放下,我們很容易得一心不亂。所以藉它來幫助,這有好處。現在大家念佛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裡?看不破、放不下!

  【印光大師贊要解雲。】

  『贊』是贊歎,對於蕅益大師《彌陀要解》的贊歎。

  【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蕅益大師在《彌陀經》注解裡面,他這個注解叫《要解》,文字不多,我們看大師自己寫的跋文,他注《阿彌陀經》用了九天的時間,九天時間寫成的,對於道理跟事實真相都說得非常透徹。『各臻其極』,真的說到究竟圓滿,說得太好了。所以印光大師講的自佛說這一部經以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只樹給孤獨園講《彌陀經》,一直到今天,歷代都有許許多多的大德為《彌陀經》作注解,都比不上蕅益大師,比不上他的《要解》,這裡面包括蓮池大師的《疏鈔》,包括幽溪大師的《圓中鈔》,所以《彌陀經》注解裡面《要解》確實是第一。蓮池大師的《疏鈔》內容豐富,《要解》是真正把綱領都抓到了、都掌握到了,我們研究《彌陀經》可以以《要解》為綱領,以《疏鈔》為別目,以《疏鈔》為輔助。這樣對於西方世界依正莊嚴,你一定會很清楚、很明白。理事明了了,方法懂了,往生極樂世界你當然就有把握了。

  所以印光大師贊歎是『妙極確極』,妙是說它文字表達的巧妙,言簡意赅。文字不多,但是表達得非常圓滿,非常充分,沒有遺漏,這是「妙」。所說的理與事確實,確極,完全正確;換句話說,蕅益大師所說的就是佛所講的。所以縱令古佛出世,再給《彌陀經》作個注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是把蕅益大師這個注解贊歎到極處了。我們曉得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很多人都曉得。大勢至菩薩對這個注解這樣贊歎,那蕅益大師是什麼人?蕅益大師的身分始終沒有顯露出來,在我們淨土宗我們曉得的第二祖,淨宗第二祖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第六祖永明延壽大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這十三位祖師裡面,我們知道兩位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蕅益大師是不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我們真的就不曉得了,但是從印光大師這幾句話來推測,若不是阿彌陀佛也必定是觀音菩薩再來的,否則的話,不可能注得這樣圓滿。

  再看我們近代,我們現在讀的《無量壽經》會集本,夏蓮居老居士。夏老居士絕對不是普通人,要不是古佛再來,大概也是觀音勢至之流,為什麼?如果不是這樣的佛跟大菩薩,是沒有辦法會集得出來的,這很不容易!宋朝王龍舒的會集本,彭際清的節校本,魏源的會集本,在我們看都很不錯,都很難得了。實際上裡面有瑕疵,不圓滿,到這一部才真正是做的圓滿,絕對不是普通人,我們要珍惜這個機緣,珍惜這個緣分,不能錯過!

  【可見上之判教。如佛親判也。】

  這是舉出幾個例子,古大德的判法就跟佛親自為我們判別沒有二樣。

  【疏鈔廣引淨宗經中事事無礙之文。深意苦心。以證本經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亦即證明本經屬於圓教。實不容或疑也。】

  《疏鈔》是蓮池大師作的,蓮池大師那個時代背景我們要知道。他那個時代禅宗很發達,淨宗沒落,弘傳的人少,社會上大家對於禅宗非常尊重,修學的風氣也很興盛,輕視淨土。這樣殊勝的法門,一切眾生在末法時期,離開這個法門不能得度!蓮池大師在這個環境裡面,想把淨宗抬高抬不起來;如果要是貶禅宗,會引起很多人不服,那會帶來很多的障礙,很多的麻煩。這是我們讀《疏鈔》,看到他老人家的用心。《疏鈔》裡面處處引用《華嚴》、《法華》來解釋《阿彌陀經》,這個用意就很明顯。就是把《彌陀經》跟《華嚴》、《法華》等量齊觀,用大經來解釋,就把《彌陀經》提高了,每段後面還有一個特別的解釋稱理,稱理那一段,我們在古大德注經裡頭都沒見過,恐怕蓮池大師以後也沒有,只有在《疏鈔》裡面看過這種例子,這是很不平常的例子。稱理那就是禅宗的機鋒,專門對學禅的人所說的,以這個方法來接引參禅的人,你看看淨宗段段與你們禅的境界相應!所以從這個地方你能夠體會到蓮池大師的深意苦心,著出這樣一部《彌陀經疏鈔》。《彌陀經疏鈔》說實實在在話就是一部小《藏經》,裡面的內容真的是包羅萬象,是以《彌陀經》作綱,整個佛法無所不包。因為他這個《疏鈔》後面還有往生咒的注解、注疏,往生咒是密宗的,前面經是顯說,咒是密說,真正是性相顯密,無不圓融。

  蓮池大師注《彌陀經》是用這樣的方式來注解,所以《疏鈔》確實就是一部小藏經,說明《彌陀經》境界跟《華嚴經》上事事無礙的境界無二無別,這就是把《彌陀經》提升到《華嚴經》。所以,清初彭際清居士就說過,《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就是小本《華嚴》。《大方廣佛華嚴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是同一部經,只是講得詳細、簡單而已,裡面的內容無二無別。這是把淨土宗提升了,這不是勉強提升上去的,事實如此!過去一般人忽略了,沒有看到,蓮池大師契入這個境界,才為我們詳詳細細說出來,這要知道,證明本經屬於圓教,《華嚴》是圓教,它是《華嚴》的綱要、《華嚴》的歸宿;所以《甄解》稱為圓中之圓,圓是《華嚴》、《法華》,《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是《華嚴》、《法華》的歸宿,豈不是圓中之圓。『實不容或疑也』,你要把這個道理,這個事實搞清楚了,你就能深信不疑。

  【黃念祖居士依疏鈔義。】

  他注解這個《無量壽經》是仿照蓮池大師《疏鈔》這個格式,采取十門開啟,這跟《華嚴經》完全相同的。

  【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之相。】

  《華嚴》最特殊的就是十玄門,這是其他一切經裡面所沒有的,而黃念祖老居士為我們指出,這《無量壽經》裡面具足十玄門,他一條、一條跟我們列出來了。這一段我們省略了,因為那個要節錄下來太多了,講解要費很長的時間,諸位可以參考他的注解。

  【取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

  《華嚴經》的注解,現在在《藏經》裡面有三種完整的注子,這個《探玄記》是賢首大師依據《六十華嚴》注解的,所以《探玄記》是《六十華嚴》的注解。我們通常看到的流通本最廣泛的是《華嚴經疏鈔》,《疏鈔》是清涼大師的,是《八十華嚴》的注解。《探玄記》是《六十華嚴》的注解,這個時期早。清涼是賢首的學生,他的老師依《六十經》作《探玄記》,他依《八十經》作《疏鈔》,這是師徒二人。後來他的弟子宗密也非常了不起,華嚴宗第五代的祖師,他有《圓覺經疏鈔》流傳於世,著作也相當豐富。對於《華嚴》,他有《華嚴經別行疏鈔》,也是我們現前在講的這一部,《別行疏》是清涼大師的,《鈔》是宗密的。

  【引證經文。】

  這是黃老居士以《探玄記》十玄門的次第來看《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這個十玄統統具足。

  【以明本經實具十玄。】

  實實在在具足《華嚴經》的十玄門,換句話說,跟《華嚴經》無二無別!

  【於是確證本經正屬圓教。即是中本華嚴。】

  中本《華嚴》最早是彭際清講的,彭際清是清朝乾隆時間的人,是我們佛門的一位在家的大德,這個人很有成就,《華嚴念佛三昧論》就是他作的,彭際清作的。

  【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非因淨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這是引用古德、引用經典,證明大、小二本確確實實是圓教,一點都不假,絕對不是修淨土的人自己狂妄、自己誇大,不是的!是實實在在的事實,絕對不過分。

  【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所以,《華嚴》到圓滿還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為什麼?所有一切大乘法門的歸宿。就是般若也不例外,般若也是如此,明心見性了。明心見性證的是分證佛,也就是說圓教初住菩薩,就像《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裡面所說的,這大家要曉得,《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那個二十五位菩薩都代表的是圓教初住,也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所以你看都是觀世音菩薩,他那個階級不一樣:《楞嚴經》上是圓教初住的觀世音菩薩,《華嚴經》上善財童子參訪的觀世音菩薩代表第七回向,是三賢菩薩之一,第七回向;而《法華經.普門品》裡面的觀世音菩薩是等覺的觀世音菩薩,你看觀音三經他代表的身分地位不一樣。但是圓教初住菩薩就有能力隨類化身,這個地方眾生應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示現八相成道去作佛了,以佛的身分出現來度化眾生。所以成佛得問你成什麼佛,初住菩薩就是佛,真佛,絕對不是假佛。《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就是講的分證佛,從初住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這就是四十一尊佛,稱為諸佛,是講這個意思。是哪一個等級的佛?他不是究竟圓滿佛,這我們要知道。所以這從圓教初住到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天台家都稱作分證即佛,他是分證佛不是圓滿佛。

  所有大乘法門的修行,到了分證佛位都到華藏世界,《華嚴經》裡面講的一真法界,都到這個地方去了。這個地方的教主是毗盧遮那如來,上首菩薩是文殊、普賢,是毗盧遮那的上首菩薩,在華藏世界修行,因為你證圓初住就到華藏,從十住、十行、十回向再到初地,登地了。這一登地,普賢菩薩就來給你說法,說什麼法?念佛求生淨土。「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始是初地,終是等覺,就是這十一個位次他們修的什麼法門?修念佛法門。所以現在不念佛,修行其他的法門,縱然你修成功了,到華藏世界登了地,我看你還是念「阿彌陀佛」乖乖求生淨土。到那個時候在西方世界我們再一見面,你怎麼耽誤這麼久才來!這是真的。所以對於現在念佛往生淨土,那些菩薩見到佩服得五體投地,你們這樣快就成就了。你看他要遭多少難、要吃多少苦頭,繞多大的圈子,真是經歷無量劫,到最後還是念佛求生淨土。

  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搞清楚,不能不明白,你都搞清楚、都明白了,在無量法門裡頭,你自然會選擇。何況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只要相信發願,阿彌陀佛就加持你、就接引你,往生就圓證三不退,這擺在面前的真正利益。像本經上所說的「惠以眾生真實之利」,所以《華嚴》到最後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今本經全顯極樂。】

  這個大、小二本字字句句都是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都是阿彌陀佛利生的弘願,真的這個經典字句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結晶!

  【導引凡聖。同歸極樂。】

  『凡』是六道凡夫,『聖』就像《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在最初也許還不能接受普賢菩薩的教導,為什麼?智慧不夠,還有很重的無明在障礙。四十一品無明才破一品!對於其他法門他明了,對於念佛成佛這個法門,他還是有障礙,所以一定要慢慢在那個地方用功,把這個煩惱淘汰的差不多了,三十一品無明斷掉三十品,這才登地。這個時候智慧開了,普賢菩薩一說,他就明了了,一點就醒了,就老實念佛了,是這麼回事情。

  【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

  所以古人稱《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稱《彌陀經》是小本《華嚴》,確實有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也不是自己修淨土有意把自己身分抬高,不是這個意思,確確實實是有根據的。我們下面還有五分鐘,我們把底下第一段可以簡單介紹出來。下面是第七大段「部類差別」,這也要辨別、也要清楚。不但使我們的信心能夠堅定,同時我們也得到修學的方法。

  【一同部。】

  就是與本經同部的。

  【本經與小本彌陀是同部經典。】

  就是同一部的。

  【疏鈔謂大小二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

  這蓮池大師跟我們說的,《阿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是一部經,一個說得詳細,一個說得簡單。所以只有文字多少上有差別,其實裡面所講的義理沒有差別。一個是略說,一個是詳說,所以這兩部經是屬於『同部』的。

  【小本現有三種。】

  我們講這個版本,大本就是《無量壽經》,底下我們會介紹,現在有九種版本。《彌陀經》有三種版本。

  【秦唐二譯。大體相同。稍有出入。】

  『秦』就是姚秦的時候鸠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我們現在所讀的《阿彌陀經》就是秦譯的。唐譯的是玄奘大師的譯本,沒有流通,所以許多同修沒有見過。在過去這個本子只收在《大藏經》裡面,沒有單獨流通的。這些年來我們提倡淨土,專修專弘,所以玄奘大師的本子我們從《藏經》裡面抄出來,現在也印成單行本。我們這個地方有《彌陀三經合刊》,就這三種本子都印在一起,諸位都可以看看。但是我們受持還是以羅什的本子為主,因為這個本子我們念得很習慣,大家都念這個本子,不必去更改,但是那兩種本子可以做參考。玄奘大師的譯本,唐譯,意思大致是相同的,但是翻譯稍微有出入,出入裡頭就是講「十方佛」,玄奘大師翻的是十方,羅什大師翻的是六方,他就省略了四方。

  【秦譯簡要流暢。眾所宗向。】

  這是因為他翻譯的文字翻得好,很流利暢通無阻,我們讀起來很順口,讀起來也很喜歡,所以大家都采取這個本子。

  【唐譯則准確詳備。】

  玄奘大師完全是依照梵文本那個格式翻出來的,叫直譯,因此跟梵文本對照完全相同。羅什大師的本子是意譯,是翻它的意思,沒有按照文字這樣來翻法,是用它的意思來翻,所以我們中國人念起來就很舒服,像中國人自己寫的文章一樣。玄奘大師這個本子你一看就是外國東西,翻得很生硬,我們讀起來比較上困難,不太習慣。

  【力保原面。】

  保持梵文原來的樣子。第三種本子就是夏蓮居的會集本,他不但把《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會集成一本,他也把《阿彌陀經》這兩個本子也會集成一本,不過他這個會集本也很難流通。因為這小本《彌陀經》實在羅什大師翻得很好,我們受持習慣了,所以也就不采取夏蓮居的會集本了,所以這會集本也提供我們做參考。

  【夏蓮居居士撷其精要。更據六朝石經補足秦譯所失之廿一字。】

  就是羅什大師譯本裡面,因為過去經文都是抄寫的,可能在抄寫當中漏掉了一行,所以有二十一個字沒有了。但是這二十一個字在《襄陽石經》,襄陽石刻的那個《阿彌陀經》比我們現在的本子多了二十一個字。我們尊重經典,雖然曉得這個事實,我們也不能把這個字補進去。因為我們這樣做,開這個例子就不好,將來隨便人把這個字隨便補進去,以後這個經典就不能看、就亂了。所以只能夠在講解的時候說出來,他這個會集本裡頭可以這樣做法。

  【襄陽石經乃六朝人手書而石刻者。】

  所以這個是可以相信的,是很可靠的。

  【於一心不亂之下。】

  就是《彌陀經》,『一心不亂』底下還有十六個字,這十六個字加上,那個意思就很清楚,「一心不亂」底下,這樣念法:

  【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就這幾個字,所以這幾個字要補上去,意思的確是非常的清楚、非常明白。

  【會本依古德意,補入此二十一字。大有益於聖教也。】

  這是講這個同部的,那麼除同部之外有同類的,同類而不同部,都是講西方淨土的,同類的。

  【二同類。凡倡導憶念彌陀。願生極樂之經典。均屬同類。其中亦有親疏。以持名念佛為親。其他為疏。】

  這提倡持名念佛的,這跟《彌陀經》、《無量壽經》的主張的完全相同,如果是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雖然是念佛,就比較疏遠一點了。下面舉了幾個例子:

  【如佛說觀無量壽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往生論。安樂集等等。】

  當然還很多都是屬於這一類的,這是屬於同類的。

  【三帶說淨土經論。】

  那就多了。佛在講經說法的時候,提到西方極樂世界,順便告訴大家要發心求生,念佛求生,那像這樣的經典就太多了。

  【淨宗經論合刊。內載有二百四十余種。】

  這在經文上都能夠看得出來。

  【此乃略舉其要。遺漏難免。】

  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實實在在講,時時刻刻提倡淨土,時時刻刻都勸導大家念佛求生淨土,所以這個法門的確是世尊一代時教裡面最重要的教誡,確確實實本經是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經。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八集)  1994/1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18

  請掀開講義三十面倒數第六行,看第八段「譯會校釋」。這個題目裡面說了四樁事情,譯是翻譯,會是會集,校是節校,到後面會跟諸位介紹。釋是解釋,就是注解。介紹這部經,先從「譯」這個地方來看起,譯就是翻譯,佛經原本是印度梵文寫的。世尊滅度之後,大概是一千年,佛法傳到中國。傳來之後,這一定先要把梵文的經典翻譯成中文,在過去大家讀佛經沒有疑問,可是現代人問題多了。現代人做學問提倡科學的方法,科學方法第一個就是懷疑,因為沒有懷疑就沒有進步,就不能探討事實的真相。這種方法在某些學術上是正確的,但是對於聖人的智慧、經驗、結晶上來講,有些時候不太恰當,特別是用在佛法上。因為佛法不是從意識裡面流露出來的。如果是從分別、是從想像、是從意識裡面流露出來的,的確免不了有錯誤,是可以懷疑,再加以探討來求證,這是正確的。可是佛法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換句話說,凡夫沒有能力去探索,凡夫用的心是妄心,佛用的心是真心,真心裡面流出來的東西,那妄心如何能夠加以懷疑、加以探討來求證?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曉得。

  現代所提倡的很時髦的科學方法論,對佛法用不上,這一樁事情普通的人很難理解。過去我們在佛教會辦大專講座的時候,有一次我去見方東美先生,我很想請他出來,在大專講座裡給我們講一講佛教裡面的「因明」,我向他老人家提出來,他就告訴我:因明是科學的方法,是純粹的哲學,但是那是三千年前古老的東西,現在有比它更進步的邏輯辨證法。末後他又說了一句,他說這個東西在佛法裡面初級、中級還用得上,高級的佛法完全沒有用處。方先生講的話有道理,高級的佛法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邏輯還是用的第六意識思考,達不到。所以因明、邏輯辨證法在高級佛法裡面用不著,因為它超越。這個事情方先生能說得出來,很了不起。所以,以後我們大專講座這一門課就罷了,就不再開了,能有這個見地就相當不容易。

  經典的翻譯,我們從傳記裡面所看到的,這些翻譯的大師都是三藏法師。三藏法師用現代的觀念來看,這個稱號就是他的學歷,好像今天我們頭銜冠上博士頭銜。三藏是經、律、論,三藏他都通達,他才有資格翻經,如果不是三藏法師,沒有資格來翻譯經典的。不僅是有三藏的頭銜,實際上這些大德們都是證果的,這不是普通人!歷代翻經的這些法師,差不多都是三果以上,我們從小乘來講,三果以上。他們的心比我們清淨多了!換句話說,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人家斷了,八十一品思惑大概也斷了一半,縱然沒有全斷也得斷一半,全斷那就證四果羅漢,這是講參與翻譯工作的這些人。

  而譯場主持的這些人確實許多是佛菩薩再來的!像我們知道的鸠摩羅什大師,《彌陀經》是他翻譯的,傳記裡面記載,他曾經是過去七尊佛的翻譯法師,翻譯專家,哪能有錯!曾經替七尊佛所翻譯,這不是普通人。所以都是大菩薩、法身大士乘願再來的,我們對他們的這些作品怎麼能懷疑?有什麼資格提出疑惑?說得不好聽的話,不自量力!不知道人家那個水准之高,不知道。古時候人心淳厚,尊師重道,依教奉行,歷代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我們今天懷疑的人很多,沒成就的人很多。所以我們很冷靜仔細觀察比較一下,為什麼古人修的有成就,今人修的不能成就,要把這個毛病找出來:古人對於聖賢的教訓沒有懷疑。

  所以譯是從梵文把它翻成中文,這是翻譯。這部經梵文本不止一種,梵文本我們沒見到,我們只見到各種不同的譯本,底下有介紹。但在這不同譯本當中,裡面出入很大,特別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有的譯本上是四十八願,有些譯本上是二十四願,有些譯本上是三十六願,這出入太大。如果是原本只有一種本子,再多的人翻譯,盡管裡面怎麼不同,這數目字應該是相同的,不應該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古大德判定傳到中國來的梵文原本至少有三種不同的本子,就是根據這個說的,否則的話,不應該有這麼大的差別。

  從這個發現也就證明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無量壽經》必定是多次宣說,不是說一次,多次宣說,所以後來集結才有不同的本子,不是說一次。我們知道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一部經一生只講一遍,從來沒有講第二遍的。這《無量壽經》現在有證明至少講三遍,可能還不止,因為中文的譯本有十二種,十二種當中七種失傳,所以說至少是講三遍,只有比這個多,沒有比這個少。由此可知,這個法門是世尊非常重視的法門,如果不重視,為什麼講這麼多遍?有這麼多的翻譯?因為世尊多次宣講,譯本很多,於是乎就有會集的必要,所以底下有:

  【會校。指根據諸種原譯而會集校訂之本。】

  會集本有三種,最早的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以後有魏源的會集本,現在我們讀的是這近代距離我們的年代不算很遠,夏蓮居居士的會集本,這個距離我們現在大概五十年的樣子,這是最近的會集本有三種。至於校訂的有一種,是清朝初年彭紹升居士,他是根據康僧铠的本子做了一個校訂,刪節校訂。他做出這麼一個本子,保持原譯本裡面的意思,再譯文重新加以整理,我們讀誦起來的確是通暢多了。這個本子在台灣也有流通,它沒有單行本,但是有注解的本子,像諸位看到《無量壽經起信論》,就是用的節校本。丁福保居士《無量壽經箋注》采取的經本就是彭紹升的節校本,這兩個本子在台灣有流通。所以彭紹升的節校本我們也能夠看得到,這是講『會』、講『校』。

  【釋。指本經諸本的注釋。】

  就是注解的本子。下面我們依著這個順序來介紹。

  【本經譯本。自漢迄宋。凡有十二。宋元而降。僅存五種。】

  這先說翻譯的本子,這一部經傳到中國來很早,在初期翻譯這個本子就傳來了。所以最早的本子,我們看到的是安世高的本子,這是支婁迦谶的本子,他跟安世高同一個時代,是後漢時候。翻譯的時間也相當之長,從漢到宋,這八百年當中有十二次的翻譯,可以說同一個經本,在我們中國翻譯次數最多,無過於《無量壽經》。由此可知,中國歷代的祖師大德們,對於這個經本子、這個法門的重視。可是宋元以後,『降』就是以後,『僅存五種』,其中有七種失傳。古時候古書失傳,實在講非常容易,因為那個時候都是用手寫的本子,流傳的數量非常有限,本子不多。社會一個動亂、一個變遷,往往東西就散失、就失傳了,不像現在。現在印刷術發達,流通的數量很多,這個地方失掉了,別的地方還有保存,所以東西不容易散失。現在存的五種本子就是《大藏經》裡面有的。

  【一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支婁迦谶。譯於洛陽。】

  這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最早的本子。這是:

  【後漢月氏沙門。】

  這個字念「肉」,不是月,『月氏』是後漢時候一個國家的名稱,這個地方在現在的新疆的西北,現在是屬於俄國的領土,在那個時候是一個小國家,月氏是翻譯這個人他的籍貫,他是月氏國。後漢是指時代,代表的時代。沙門代表他的身分。這在古時候的譯經師很謙虛、很客氣,沙門是個普通學佛的人,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是很謙虛的稱呼,後來,都冠上三藏法師了。『支婁迦谶』是他的名字。『譯於洛陽』,後漢首都在洛陽,第一個佛寺是白馬寺,洛陽白馬寺。要算公元的年代,這個法師在中國,他是公元一百四十七年到一百六十八年,我們現在公元是一千九百九十五年了,這是距離我們現在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是那個時代。

  【二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這個名字很長,完全是用梵文音譯的,也有簡單的名字:

  【一名無量壽經。一名阿彌陀經。吳月氏優婆塞支謙。】

  這是它的簡稱,梵文的意思也就是這個意思。這是『吳月氏優婆塞支謙』翻譯的。「吳」是三國時代東吳,所以它這個字是代表時代的,三國時代。這一位是居士(在家居士),優婆塞在家居士,他也是月氏人,這部經是他翻譯的。

  【三無量壽經。曹魏印度沙門康僧铠譯於洛陽白馬寺。】

  這個比較晚,支謙的翻譯是在東吳黃武年中,是公元二二三到二二八年,曹魏也是在三國,這是曹操的兒子篡位之後建立三國,這三國鼎立的一個時代。這底下有小注,這個上面還掉了一個字,這個「嘉」上面應該還有一個字,四年壬申,公元二百五十二年。這是康僧铠在洛陽白馬寺翻譯的。現在流傳的這五種譯本,是以康僧铠的本子譯的最完善,四十八願就出在這個本子上,所以大家講四十八願都是說的康僧铠的本子。漢譯的《清淨平等覺經》,裡面是二十四願。現在我們常講四十八願,都是依據康僧铠的本子,康僧铠的本子流傳最多,古德這個注解也多半用他的版本、用他的譯本。

  【四無量壽如來會。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譯。】

  這是唐朝時候,『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翻譯』的,這個本子是在《大寶積經》之中,《大寶積經》分量很大,等於說是《大寶積經》裡面的一品,是《無量壽如來會》,這一品實際上內容就是《無量壽經》,這是很有力的一個證明,釋迦牟尼佛講《大寶積經》裡面,他也把西方極樂世界介紹出來了。所以這是非常有力的證明,證明釋迦牟尼佛是多次宣講,這在公元七百零六年到七百十三年。

  【五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趙宋沙門法賢譯。】

  『趙宋』,趙匡胤所建立的王朝,這是最後一次翻譯的,『沙門法賢譯』的。這年代比較晚,是在公元九百八十年。這五種本子現在存在《大藏經》裡面,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在古時候佛經目錄當中有,可是經沒有了,目錄還有。從目錄當中,我們發現有七種,但是這七種都不存在,都失去了。

  【佚失七種。據開元釋教錄計有。】

  『開元』是唐明皇時代,等於是佛經的目錄,開元『釋』,釋就是釋迦牟尼佛,釋教,就是佛教經典的目錄,它那個目錄裡頭有,有這七種,但是這七種現在不存在了。七種,第一個就是安世高的本子,安世高的本子不在了,安世高這個本子跟支婁迦谶是同時代的,如果我們從公元上來看,就非常接近,第一個本子叫:

  【無量壽經,二卷,後漢安世高譯。】

  這是桓靈之世,後漢桓帝、靈帝的時候,後漢最後一個皇帝是靈帝。根據記載,這是建初二年,也就是一百四十八年,所以在年代上講跟支婁迦谶非常接近,大概幾乎是同時代。

  【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這有二卷。

  【曹魏沙門帛延譯於洛陽白馬寺。】

  在甘露三年。

  【三無量壽經。二卷。晉沙門竺昙摩羅密譯。永嘉二年。】

  也有地方說這是竺法護,到底是哪一個人我們不清楚,同時這個經已經不存在了。但是我們在智者大師《觀無量壽經》注解裡面,曾經提到這個本子。由此可知,這個本子在唐朝初年的時候還在,還存在。智者大師給《觀無量壽經》做的注解《觀無量壽經妙宗鈔》,這個本子在台灣也流通的很普遍,裡面提到這個本子。

  【四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

  這有二卷,它也有幾個別名。

  【一名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譯。】

  這是東晉時代西域沙門竺法力翻譯的。這在公元四百一十九年。

  【五新無量壽經。二卷。東晉沙門佛陀跋陀羅。】

  這位法師在中國譯經也相當之多。他在劉宋永初二年,就是公元四百二十一年,我們稱公元概念比較清楚。

  【六新無量壽經。】

  也是有二卷。

  【宋涼州沙門寶雲譯於道場寺。】

  這在永初二年,公元四百二十一年,跟前面是同一個年代。第七種也叫作:

  【新無量壽經。二卷。】

  也是在劉宋的時候。

  【罽賓國沙門。昙摩羅蜜多譯。】

  『罽賓』是我們現在的新疆,在現在新疆天山南麓的一個地方,古時候是一個小國家,現在是中國的版圖。『昙摩羅蜜多翻譯』的,這是公元四百二十四年到四百四十一年之間。

  【以上連現存者。總歷八代。】

  經歷了八個朝代,以年代來講從後漢到趙宋八百年,八百多年,總共是十二次的翻譯。

  【甄解雲。】

  這是日本道隱法師,《甄解》是道隱作的,後面會提到。

  【凡於諸經中。傳譯之盛無如今經。】

  這個經就是現在這部經典,道隱給《無量壽經》作注解,在注解裡頭有這麼幾句話。這是一切經『傳』,歷代的承傳、翻譯那個盛況,一切經都不能跟《無量壽經》相比,可見得《無量壽經》在古代是大家非常熱愛的一部經典。

  【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故也。】

  他說這到底是什麼緣故?因為這一部經確確實實能幫助一個人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輪回,它真能做得到。別的經,雖然在理論上做得到,在事修上困難,你不一定能成就。這個法門是除非你不肯修,你要肯修是決定成就。所以真正是最上的利益,出三界了生死,往生就圓證三不退,這個利益可以說,一切經論、一切法門沒有辦法跟它相比的,所以確確實實是無邊的利益。

  【會疏雲。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今經。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

  這是唐朝時候兩位古大德都是這麼一個看法。由這兩種注解裡頭這個說法,我們能夠聯想到,絕對不是這兩位法師他們的高見,很可能是在那個時代一般人共同的看法,他們在注經的時候把它寫進去。淨土宗在中國建立是在東晉的時代,慧遠大師在廬山建立第一個念佛堂,集合志同道合的同學一百三十個人,個個都成就!往生的瑞相記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中。那個時候遠公大師們所依的經論,給諸位說就是《無量壽經》,因為《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都還沒有翻譯出來,這個經是最早翻譯的,所以淨土宗建立之初,就依靠這一部經。諸位要知道,那真的叫一門深入!就依一部經、就依一句佛號,就能成功了。以後羅什大師將《阿彌陀經》翻譯出來,《觀無量壽經》再翻譯出來,到後來有《往生論》。淨宗典籍,三經一論才完備,那都是以後的事,可見得這部經對淨宗的重要性。

  【本經為佛多次宣說。】

  這是古來大德們,也可以說是公認的。

  【且誦習者多。】

  『誦』是讀誦,『習』是修學。就是讀《無量壽經》的人多,修淨土的人多。

  【梵本傳寫者多。梵本有多種。】

  這就證明佛是多次宣說。

  【存沒詳略不同。】

  佛每一次宣講,有的時候說得詳細一點,有的時候說得省略一點,這個情形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佛以後,在中國這祖師大德們講經,有的時候一部經講很多遍,遍遍都不一樣!有些時候講得詳細,有的時候講得簡單,這不是一次講的。我們《無量壽經》也講了不少遍,詳略的也是很不相同,在這種情形之下,要想修學便利起見,這個會集就很有必要了;否則的話,要把所有的講演統統都要聽到,意思才完整!有的時候在這邊講得詳細,那邊講得省略,意思就聽不完整,這就說明有會集的必要。

  【梵策寫本又易脫落。】

  從前這個書本,梵文的經本是寫在貝葉上的,貝多羅的樹葉,這個貝葉,諸位在故宮裡面可以看見,你們到故宮去觀賞佛教的文物,你留意貝葉經,他把樹葉裁成長條,二邊打個洞,用繩子穿起來。古時候這一片樹葉大概寫四行,梵文寫的。這一部經它的分量很多,繩子要斷掉之後,就很容易脫落,所以脫落的時候,有的時候就散失了,這一部經文哪一段沒有了,哪幾句沒有了,常常有的這種事情。

  【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

  現在就是我們存在五種譯本當中,裡面有很多的不同處。

  【若細究存世之五種。可推知當年梵策至少有三種。】

  『梵策』就是原本,梵文的原本至少有三種。

  【必是所據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異耳。】

  才有這麼大的差別。譬如最大的差別,就是願文的失誤,有二十四、有四十八、有三十六,這個差別太大了,如果不是原本不相同,是決定不應該的,不應該有這麼大的差別。

  【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

  為了便利大眾修學,這個『會集』就非常重要了,因為我們要看五種原譯本太麻煩了,這當中還有七種丟掉的。如果都存在,你要看十二種本子,那就很麻煩。所以這五種本子,在古時候實在講也很不容易得到,因為它流傳的數量太少,譬如會譯第一個《大阿彌陀經》。

  【會校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種。】

  我們看底下,『會校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種』:

  【一大阿彌陀經。宋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校輯。】

  實在講他是會集,『宋』是時代。『國學進士』是他的學歷。他是一位在家居士,『龍舒』是他的籍貫。龍舒是在現在的安徽舒城,現在講舒城,他是這個地方人。這是第一次會集,他所見到的原譯本,只見到四種,唐《大寶積經》裡面的《無量壽如來會》,這個本子王龍舒沒有見到。諸位去想一想,古時候得經本,難!龍舒在一般社會地位相當崇高,他是進士及第,家庭也相當富有,對於佛法有很深的造詣,一定是到處去找《無量壽經》的本子,還缺了一本,找不到,所以他會集本是四種本的會集本,但是《大寶積經》裡頭《無量壽如來會》裡面還有一些經文是四種本子裡頭所沒有的,所以這是美中不足!

  有人說會集是不應該的,應當要讀原譯本。會集如果不應該、有罪過,王龍舒居士念佛往生是站著走的,他預知時至,他沒有生病。我們看《龍舒淨土文》,前面有一個木刻的像,龍舒居士立化像,他站著往生。如果真的不能會集,會集是有罪過,王龍舒居士怎麼能往生?由此證明,會集沒有過失,會集是應當的,便利於後學,這個功德很大!但是會集一定要忠於他所做的工作,這很重要。也就是說對於經文的篩檢選擇要細心,應該捨棄的,雷同的地方要捨棄。幾個本子裡面有差異地方統統要節錄出來,我們才能看到所有版本的本來的面目,一定要這樣做法,這才正確。

  龍舒居士他的譯本,當然很遺憾,他只看到四種,《如來會》這一個本子他沒有見到,這美中不足。王龍舒作這個本子是在紹興三十年到三十二年,也就是他會集,也很難得用了三年的時間,可見得他相當用心,的確是認真負責在做,希望能夠嘉惠後人。他這個本子以後被收到《大藏經》裡面去。古來許多這些祖師大德們,在著疏裡面,就像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裡面引用的大本,幾乎一半都是王龍舒的會集本裡面的文字。由此可知,這些祖師大德對他的會集本很尊重,雖然並不是盡善盡美,已經相當難得了。

  【二無量壽經。清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

  這個名字沒有改,就用原經的經題。『清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節是節錄,換句話說,沒有采取全部的經文,而采取全部經文裡面重要的節錄下來的,節錄再參考其他本子來校正,所以做了個節校本,這個他只采取一部經,以康僧铠的本子為主,以一部經為主,它不是會集本,所以它算是節校本。但是比康僧铠的本子好讀,容易看得多。

  【三摩诃阿彌陀經。清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會譯。】

  這是個會集本,這個本子的會集確實比王龍舒的高明,因為魏源居士五種本子他都見到了。但是他這個本子,印光法師對他有批評,在《文鈔》裡面我們看到的,第一就是他取捨不太妥當,這是我們在《無量壽經》,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本子序文裡面可以看到。這個序文是梅光羲居士作的,序文很長,把前面這三種會校本的缺失,一條、一條都指出來了。我們就曉得印光法師何以不贊成,不贊成的原因你就明白了。

  魏源是可以說是清朝晚年,鹹豐年間的人,鹹豐皇帝就是慈禧太後的丈夫,慈禧太後大家對她都很熟悉。所以這年代很近。彭際清居士,他是乾隆時候的人,他的父親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書,要以現在的職位來講就是國防部長。所以他是一個貴族出身,他的父親要以現在的階級來講,乾隆皇帝的國防部長。

  【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民國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會集。】

  第四種就是我們現在所采取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是『民國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會集』。「郓城」是他的籍貫,這個城在山東,這個本子會集記載的也很清楚。民國二十一年,夏老居士發心重新來校訂、來會集,到民國二十四年完成,他也是用三年的時間初稿才完成。以後又不斷的來修訂,他的初稿我們現在看不到了,我們今天看的已經是屬於定本。根據黃念祖居士所講的,他已經改過十次,這才是定本,用了十年的工夫,年年來修訂,這是最後的定本。但是我們在慈舟法師的科判能看出一點眉目。慈舟法師的科判是初版的,初版從科判裡面看,他這個經文一共只分三十七品,大概是依三十七道品而分的,分三十七品。我們現在這個本子是四十八品,可能是根據四十八願來編的。所以我們看慈舟法師那個科判,能夠看到初版的面目,跟我們現在不一樣。

  這是會校的四種,合前面原譯本的五種,所以《無量壽經》的版本到現在總共是九種。因為過去印光大師對於這個會集有批評,所以有很多人反對采取會集本,這是執著,這是沒有把事實真相搞清楚。夏老居士這個會集本,印光法師是沒有見到,如果印祖見到也許會點頭了,這個本子會集得很理想。從前那些會校本子裡面所犯的錯誤,這全都沒有了,都改進了。印祖並不是反對會集,是反對會集裡面不當。反對這個,不是反對會集,我們一定要明白這個意思。這是夏蓮居居士、當時在家出家這些大德們,參與這個還有慧明老和尚,慈舟法師為他作科判,而且曾經在濟南講過一遍,就是采取這個會集本。

  慈舟在當時也是負聲望的一位大法師。在台灣,道源老和尚是慈舟的學生,現在忏雲法師也是慈舟的學生,這二位法師在台灣都是很受人尊敬的,慈舟是他們的老師。居士當中,李炳南老居士也是大家很敬重的,梅光羲居士是李炳南的老師。可見早一代對於夏老的會集本都非常尊重,都認為這一個本子才是《無量壽經》最完美的版本,我們應該可以能夠相信。

  底下再介紹這個經的注解,《無量壽經》的注解。在中國古時候,注《無量壽經》的人不多,不如日本人的多。第一種就是現在我們在《藏經》裡面所看到的:

  【無量壽經義疏。六卷。隋淨影寺沙門慧遠撰疏。】

  這是『隋朝淨影寺沙門慧遠撰疏』。這一位法師法號也叫慧遠,跟我們淨土宗初祖慧遠,名字完全相同,但是不同時代,所以在歷史上稱他作小慧遠,有這麼一個區別。他是隋朝時候的人,是淨影寺的住持,著作也相當多。他這個《無量壽經》的注解流傳下來了,注解的也相當的詳細。他是根據康僧铠的本子注的。

  【無量壽經義疏。一卷。唐嘉祥寺吉藏撰。】

  第二種也叫《無量壽經義疏》,只有一卷,是『唐朝嘉祥寺吉藏撰』的,寫的。吉藏大師這一個注解的本子很簡單,注的文字大概比經文還少,可以說只是把每一段重要的意思點出來而已,文字不多,也很難得。這個本子好像在台灣沒有流通,在大陸上有,有木刻版本,不過數量不多,這個本子我看過。中文本子,現在就是在中國注的就是這兩種,另外有幾種在《大藏經》裡面,是外國人注的。

  【三無量壽經義述文贊。三卷。新羅沙門憬興著。】

  第三種叫《無量壽經義述文贊》,有三卷,這是『新羅沙門憬興著』。在我們《大藏經》上收的有,這是韓國的一位法師,現在是韓國,在從前是新羅、高麗,都是屬於現在的韓國。

  【四無量壽經宗要。一卷。新羅沙門元曉撰。】

  第四種《無量壽經宗要》,有一卷,『新羅沙門元曉撰』的。這個元曉法師,好像最近韓國拍了元曉大師的電視,這一宣傳,知道這個人的就多了。可見得元曉對於淨宗念佛法門很有貢獻,他也是念佛往生的。

  【五游心安樂道。亦元曉師撰。】

  第五種叫《游心安樂道》,這個也是元曉撰的。現在在台灣獅頭山,有一個性梵法師,最近他寫了一本《無量壽經講義》,他也是根據康僧铠的本子寫的。這是最新出來的,我們這裡沒有把它列進去,也應該把它列進去。末後:

  【日本則有了惠。峻谛。道隱。觀徹等數十種之多。遠超我國。】

  他們這些本子都完整的保存在《卍字續藏經》裡面。《卍字續藏經》在我們台灣流通得很廣,所以日本方面,關於淨土宗的著作,我們看到的比中國人多得太多了。他們這些人當年都是在中國留學,大多數都親近善導大師,所以在日本對於善導大師提起來,沒有一個不尊敬的,我們中國人知道善導大師的人不多,日本人幾乎普遍都曉得。中國道場裡面看不到善導大師的像,在日本善導大師的雕像、塑像很多,幾乎到處都能見到。由此可知,日本人對於善導大師的崇敬超過我們中國人。善導是我們淨土宗第二代的祖師,所以日本淨土的興盛,可想在那個時候盛極一時。

  【注釋大經校會本者。共有五種。】

  前面這是注原譯本,原譯本的注解,後面再介紹這是會集本。

  【第一種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第二種無量壽經箋注。二卷。】

  這是丁福保、彭際清的兩種本子,都是依彭際清的節校本,所以這個節校本雖然沒有單行本流通,我們從這兩個本子,這兩個本子在台灣都有流通,我們可以能夠看得到。

  【第三種佛說摩诃阿彌陀經衷論。】

  清朝末年,這大概是在光緒年間,王耕心作的,印光大師實在講對王耕心這個本子是很不客氣的批評。他是依魏源居士的會集本,把題目也改了,加上《摩诃阿彌陀經》,這實在講是沒有出處,是不甚妥當。

  【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眉注。】

  第四種就是我們現在讀的這個本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我們稱它叫《眉注》,這是李炳南老居士,是民國三十九年他在台中法華寺,講這部經寫的注子,就在經本上寫的這個注子,我們把它的原本都印出來流通。很多同修都看到過,他注得不多,但是非常的精要,把段落都勾出來,重要的意思都提示給我們,所以是很難得的一個好本子。

  【五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最後一種就是黃念祖居士的注解,這個本子現在流通很普遍了。黃老居士寫這個注解也非常的辛苦,最早這個本子是打字油印的。諸位想想,打字油印這個本子,在我們經驗當中,大概不可能超過一百部,因為那個蠟紙就壞了。蠟紙油印的,一百部以後就不可能印得很清楚了。

  我在美國講《無量壽經》,在DC就遇到黃老居士,那個時候跟他沒有見面,我離開DC,他到達,但是我們就通信,我就把李炳老的《眉注》,我們印這個本子,送一本給他。那個時候我們才曉得他確確實實是梅光羲的外甥。因為這個名字,我們過去在台中聽李炳老講過,所以知道有一個黃念祖這個人,但是我們以為他老人家早就作古了,不在世了,這沒想到他還在,還確實就是這個人,所以我們很高興,把這個本子送給他。因為會集那個序文是他舅舅作的,梅光羲是他舅舅,梅光羲是李老師的老師,所以這個關系很接近。夏蓮居就是黃念祖的老師,所以他們是師生關系,所以這麼一串,我們都能連得上關系。

  我就把這個本子送給他,他看了之後,非常歡喜,就把他的注解帶了一部美國,把注解用快速的郵件寄給我。我收到之後,那一天正好回台灣,所以也來不及打開,就放在行李裡面帶回台灣來。打開來一看,看了非常好,很難得,是《無量壽經》這一部注解。於是我立刻就要DC的同修去問他,有沒有版權?如果有版權了,算了,就不要再理會了。如果沒有版權,我就准備給它印、給它流通,他很快就回信來「沒有版權,歡迎翻印」。所以我們就在台灣印第一版,印一萬本。這個本子出來之後,他又經過了二年的時間重新修訂,現在我們這個版本是修訂的本子,是定本了,跟第一次本子裡面內容有一些有出入。所以這個經、注解,這是大量的得以流通。這是把這一部經從翻譯到會集到注解、流通的經過情形,大略給諸位做了一個報告。

  下面這是解釋經題,經題是一部經的綱領,如果對經題的意思能夠明了,這一部經的大義你就能夠掌握的住了,對於修學有很大的便利。所以這個題,我們還有一次可以細細的來說。

  【凡經之名題。皆直顯本經之要旨。使學者因名達體。一覽經題。直窺全經大義。是以天台家注經。先釋經名。】

  我們這次跟諸位介紹的《無量壽經》綱要,這裡面的內容有一部分是取自於黃念祖居士這個注解,有一部分是取自於李老師當年的講經的筆記。因為他講這個經的時候我沒有聽到,他是民國三十九年講這部經,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學佛,我三十八年到台灣,四十二年才聽到佛法。所以李老師講這個,我根本還不信佛教,跟佛教還沒有接觸過。而是以後,李炳老把他的筆記交給我,我能夠看得懂他的筆記,對他這個題要我能夠明了。

  在一般講經、注經都喜歡采取天台宗的方式,天台宗確實簡要詳明,但是黃念祖老居士沒有采取天台,還是采取賢首宗的「十門開啟」,為什麼他不怕麻煩?實在講,這是在這個時代特別提倡淨宗所用的苦心,跟蓮池大師注解《阿彌陀經》用意很相似。蓮池大師的《疏鈔》,用的是賢首大師的十門開啟,尤其是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這句話是彭際清講的,所以彭際清居士給《華嚴經》修行的方法,寫了一篇文章叫《華嚴念佛三昧論》,那就是用念佛的方法修學《華嚴》,所以彭居士對《華嚴》、對淨宗,他有獨到之處。黃老居士對彭際清是非常佩服、非常贊歎,所以注經采取賢首家的十門開啟。我們這個段落就是根據這個來的。

  賢首家把解釋經題放在最後,一開端就說明教起因緣。而天台家一開頭就把解釋經題放在最前面,叫人一接觸就能夠認識經題。各有各的長處。實在說,天台宗比較合乎現代人心,現代人一來聽經,頭一天題目聽到就很高興。如果說,講了好多天,題目都沒有聽到,他都跑掉了,他不聽了。怎麼這麼羅嗦、這麼麻煩?聽了那麼多天,經題還沒講到,所以沒有那麼長的耐心。這天台宗有它的好處。「經題」就是這一部經的總綱領,題目!經文實在說就是這一個題目的解釋,題目的發揮而已,因此題目非常重要。『使學者因名達體』。你讀到這個名詞,就了解它的意思,就能體會它的宗旨。所以是『一覽經題,直窺全經大義』,對修學就真正抓住綱領了。所以題目非常重要,這是天台家為什麼把解釋名題列在第一條,道理在此地。

  下面就解釋我們這個經題。這個經題會集,實在講也是天衣無縫,會集得是真好。譬如王龍舒的會集本,他用《大阿彌陀經》,這個名字是他自己起的,原譯本裡頭沒有這個意思,找不到根據。他自己起這個名字,所以後人不服。魏源的本子是《摩诃阿彌陀經》,「摩诃」也是大的意思。實在說是王龍舒用這個「大」,是用我們中國字。他加個「摩诃」也沒有道理、也沒有根據。這才曉得夏蓮居會集得好,你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這是五種原譯本最後的,趙譯的,趙宋的譯本,經題是這個。後漢第一個譯本《清淨平等覺經》,你看都是經題。原本的經題把這兩個題合起來做一個會集本的題。經文是會集的,題也是會集的,沒有加一個字。所以從這個地方來看,他的智慧、他的善巧就比前人高明。實實在在,在這個題當中把整個五種原譯本的意思全部涵蓋了,全部包括了。這個題實實在在是好,無怪乎民初許許多多這些大德們,對他贊歎!

  這個題目比較上長,我們把它分成八段來解釋,這八段上面我都標了數字。

  【一佛。】

  『佛』是梵語音譯的,

  【義為覺者。】

  它的意思是覺悟的意思。覺悟在梵文就稱之為佛陀,古時候的譯經為什麼不直接把它翻成『覺者』,翻成佛,反而把我們迷惑了。那個時候譯場翻經也有個規矩,有個體例,在體例裡面有五種不翻,這五種裡面有一種叫「尊重不翻」,我們對它很尊重,所以用它的音再來注解。另外是含多義不翻,它的意思含得很多,在中國字匯裡面找不到相同的意思,這個沒有法子翻,要用原音,音譯再加以注解。「佛」字有這二個意思:一個是尊重,一個是含多義,因為它的覺含著有: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含著三個意思,我們中國這個「覺」的意思,裡頭沒有這三個意思。佛法到中國那個時候,中國的文字不多,因為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需要的量沒有現在這麼大。佛教到中國來,我們中國的字匯不夠用,所以就造了不少的新字,為了翻譯佛經。所以佛教經典很多字,普通字典查不到的,就是造了很多的新字。而這個「佛」字也是當時新造的,這一邊沒有人字旁這個弗字,我們中國有,這是我們中國古時候就有這個字,意思是否定的意思。「佛」用這個音,在印度講「佛」是人,所以就加個人字邊,這個字是翻譯的時候新造的字,所以「佛」是人,新造的字。在此地就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經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的。

  「覺」我們要明了它的意思很深,『自覺』是揀別凡夫不覺,凡夫迷,迷而不覺。佛是覺而不迷。迷與覺從哪裡分?就大乘佛法來說,如果你用真心,真心是覺的,真心不迷;如果你用妄心,妄心是迷而不覺,這就很容易區分。真心跟妄心又從哪裡分?這在佛法裡也說得很清楚,「真心離念」,真心裡面沒有念頭,換句話說,有念就是妄心。我們現在念頭很多!有念頭是妄心,沒有念頭是真心,這是真妄一個很簡單、很明顯的區分的方法。你看禅宗六祖惠能在《壇經》裡面講的「本來無一物」,那個本來無一物的那個心,那是真心,我們這個心裡頭不止一物!拉拉雜雜的東西不曉得有多少,所以這是妄心。妄心決定是迷,真心決定是覺。所以「自覺」簡單的講,他用的是真心不是妄心。『覺他』。自己覺悟,他能夠幫助別人,別人在迷,幫助別人破迷開悟,所以這就是教化眾生,他能夠熱心的教化眾生,到『覺滿』,滿是圓滿,圓滿才叫成佛。

  所以這個意思裡面,第一個意思阿羅漢就有了,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他得到清淨心,所以跟這個題後面,後面這個題「清淨」,清淨就是自覺。平等就是覺滿。覺要不滿,不平等,滿了才平等。所以我們在講十法界緣上來說,佛法界,佛就是用的真誠心、平等心,那是佛,佛用的是平等心。菩薩用的是六度心,六度就是覺他。辟支佛、阿羅漢用的是緣覺心、用的是四谛心,那就是自覺。可見得佛的心是平等的,平等就是覺滿,三種覺都圓滿了,這成佛了。釋迦牟尼佛就到這個境界,所以我們稱他作佛。在這個經上,「佛說」的佛,還有一個特別意思,那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的。所以這個「佛說」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說,所有一切諸佛都說,所以這個「佛」字跟我們在經上看到其他經題上那個「佛說」的意思又要深廣一層。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九集)  1994/1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19

  請掀開講義第三十四面第五行,我們看經題第二個字「說」:

  【說者。悅也。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願。今眾生機熟。堪受淨土大法。究竟解脫。故今樂說。以暢本懷。】

  經題前面這兩個字它的含義可以說是無限的深廣,跟一般大小乘經上所冠上的「佛說」兩個字,意思跟境界都不相同,唯有此經是究竟圓滿。前面跟諸位說過,這個地方的「佛」不僅僅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其他經裡面經題上有佛說,那都是指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唯獨淨土三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這三部經經題上的佛說是一切諸佛所說。所以這是跟通常經題的意思不一樣,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說,所有一切諸佛都說。

  『說』是歡喜的意思,喜悅。悅跟樂不一樣,悅是從內心裡面生起的,樂是從外面境界,稱心如意的境界覺得很快樂,境界離開了,樂就沒有了;樂是從外面來的,悅是從內發的,所以它的意思不一樣。『悅所懷也』。佛心裡面非常歡喜,歡喜的是什麼事情?佛唯『以度生為願』,佛的事業沒有別的,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是佛的事業。成了佛,成佛干什麼?成佛就是干這樁事情。可是眾生根性不相同,緣分也不一樣,佛是有智慧有能力幫助眾生,眾生能不能接受?是不是這個根器?緣有沒有成熟?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

  佛為眾生說法,我們常常在經上看到,有所謂「三乘說法」、「五乘說法」。這些說法的方式,因為眾生根性、機緣都沒有成熟,所以要長時期去培養他、去薰陶他。但是眾生業力不可思議,業不是一生造的,生生世世,無始以來。佛雖然非常熱心的教導,希望眾生早一天能夠脫離苦海,奈何眾生業力很重,往往被業力牽著走,不學了;像一個好老師教學,學生逃課,不肯接受教導,因此凡夫成佛要很長的時間。我們常常聽經上講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為什麼要這麼長的時間?這裡面包括逃課的時間。如果乖乖的上學、不逃課,要不了這麼長的時間。眾生脫逃,一逃時間就很長,甚至於多少劫都回不來,這真的叫是佛在經上常講「可憐憫者」,真可憐!佛雖然愍念,但是也無可奈何,也幫不上忙。

  所以佛看什麼樣的根性,什麼樣的機緣,給他說什麼程度的法門。今天這個法門那就不同,這個法門在世尊,就是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無量法門當中,這是第一法門。這個法門給誰說的?『眾生機熟』。注意這個「熟」,成熟了。什麼「機」?作佛的機會,成佛的機會成熟了。你想想看這多希有,這多難得。一切經論教你來生得人身,不失人身,教你來生比這一生更幸福、更美滿,這個佛法叫人乘佛法;教你來生生天堂、享天福,這是天乘的佛法。如果你更聰明、智慧更高、機緣愈勝,你不想在六道裡面搞輪回,佛給你講四谛法、講十二因緣法,超越六道輪回,這叫小乘、中乘。更能發大心,我自己解脫,我還想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佛教給你六度法,那是大乘菩薩法。這些都不究竟、都不圓滿!唯獨這個法門圓滿,這個法門是教你成佛的,所以是至高無上的法門,佛怎麼不歡喜!

  當然這些眾生也不是一天成熟的,世出世間法沒有偶然的事情,這個諸位要曉得。佛在本經告訴我們,《無量壽經》裡告訴我們,我們的機緣成熟,是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的薰修,這一生才能成熟。如果不是多生多劫的薰修,不可能!經上講得很好,舉出阿闍王子與五百長者子的例子來告訴我們,他們那一幫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諸位想想,一尊佛出世就算三個阿僧祇劫,四百億你想想看多長的時間,這樣長時間的薰修,他的緣還沒成熟。他們聽佛說經很感動,發了一個心,動了一個念頭,希望自己將來成佛像阿彌陀佛一樣,動這麼個念頭,沒有肯發心這一生當中求往生。在這一生當中求往生,這個機就熟了。他雖然動這個念頭,還不想到極樂世界去,他的機緣沒熟,沒熟聽這個經,那就是薰修,再薰習!無量劫無量劫的薰習,他才成就。

  由此可知,這機熟佛是無比的歡喜。就好像做父母的,他的兒女從小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培養,眼看他念研究所,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了,你說心裡多歡喜,但是多麼長的時間培養出來的。我們今天也是如此!今天我們的機緣達到了登峰造極,就是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緣累積而成的,所以佛看到歡喜,一切諸佛看到都生歡喜心。他要來幫助我們,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圓滿成佛,於是教給我們成佛的法門。這個法門就是『淨土大法』,傳給我們這個法門。那麼接受到這個法門,聽到這個法門了,你還不想求往生,還不想念佛,聽到這個法門點頭,好!非常好,還不想去,對這個世間還有所留戀;換句話說,你的程度充其量也不過跟阿闍王子差不多。這一生沒分,還要繼續搞六道輪回,還要繼續去受苦,等到來生或者是來世來劫,你的緣成熟了,再遇到這個法門,你就不懷疑了,一心一意想求往生了。這個念頭生起,緣就成熟了,這個念頭要不生起,緣沒成熟。緣真正成熟的人必定是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他跟這個世間的緣斷掉了,世緣斷掉了,這是決定得生。

  這個法門『究竟解脫』。剛才講阿羅漢解脫不究竟,辟支佛解脫也不究竟,菩薩解脫還是不究竟。往生淨土不退成佛,成的是究竟圓滿佛,所以這叫「究竟解脫」,跟如來果地上完全平等,無二無別!所以這個機會遇到了,他怎麼不歡喜?『故今樂說』,非常歡喜,非常高興,為我們說出這個法門,這是佛的『本懷』,那是舒暢至極!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為我們說,《要解》裡面講的是很清楚、很明白,這個地方講「眾生機熟」,到底什麼機不曉得,而《要解》裡面講的,他加了兩個字「成佛」機熟。這兩個字加得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們勸人念佛,人家不能接受,不肯相信,我常講那是很正常的現象,為什麼?你仔細看看他像一尊佛嗎?他不像佛!不像佛,一定要他作佛,這不可能的事情,作佛哪裡可以勉強的!不能勉強,他還要繼續,還不曉得要修多少劫才能達到這個程度,這是不能勉強的。蕅益大師講因為成佛機會到了,所以世尊要為說難信之法,幫助他究竟解脫,所以喜悅。這個說法,說得很清楚、很明白。

  第三「大乘」,第四小段「無量壽」,第五講「莊嚴」。這三句都是屬於性德,真如本性的德能,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依正的實況。西方極樂世界是個什麼樣子,這七個字就把西方世界的盛況都介紹出來了:

  【一大乘。】

  『大乘』是實況,我們此間的實況是六道裡頭的人道,六道裡面人道是我們現在社會的實況。這是總說。像諸佛的同居土,諸佛的方便土,那是小乘,實況是小乘;諸佛的實報土,那就叫大乘。所以標上一個「大乘」,這個意思就很明顯,實報莊嚴土!我們這些帶業往生的人,常常講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是人天的身分,怎麼是大乘?仔細讀這個經就明白了。讀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就清楚了,帶業往生,一品煩惱沒斷,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住在大乘實報土裡,什麼原因?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不是我們自己的功夫,是佛加持給我們的。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這個好處就占盡了,不可思議!這十方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大乘」就顯示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居住的國土,這個狀況是屬於實報土。底下是解釋大乘名相的,而不是說它的意思,意思我剛才給諸位報告出來了。這兩個字的名相屬於佛學常識,我們也要知道。「大乘」是比喻:

  【乘以運載為義。】

  『乘』在古時候就是車,車乘。「大乘」就是大車,在古時候大車是馬車,小車是羊車、鹿車。一個人坐的小車,羊拉、鹿拉。大車是馬車,可以坐很多人。古時候的比喻不能跟現在比,現在比大車,像火車大!我們知道它的運載量大,古時候就用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是馬車。

  【此經所示。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者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強名大乘。】

  『強』是勉強,實在說,是「名可名非常名」,一切名詞術語都是佛為了說法方便起見而建立的,因此這些名相的義理我們了解,不要去執著,執著就錯了。佛法離不開名相,但是決定不能夠執著名相。這裡面有兩個要緊的意思:一個是『能念之心』,這是心之本體,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是體,它起作用就是佛。『佛』這個意思是覺悟的意思,這是印度梵語翻過來的,心起作用就是覺悟,無所不覺,覺而不迷。這個心是講的真心,真心本性起作用就是佛;如果迷了起作用,那就不是佛,迷了起作用,那就是九法界的眾生。為什麼迷了會有那麼多的分別?迷得有淺深不一樣。迷得淺的,那就是菩薩、緣覺、聲聞,迷得重的就是六道凡夫,迷得最重的就是地獄。所以九法界這一種現象的來源,就是自性迷悟程度不同。完全是覺而不迷,就叫做佛,所以這自性起用,體用是一不是二。

  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才曉得原來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所以起心念佛,念佛的時候,本經教給我們「一向專念」,《彌陀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心不亂」,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裡面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些說的言語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諸位想想「淨念」,一才是淨念,二就不淨!淨是清淨,二就不清淨了。所以念佛的秘訣,念佛的要領就是一心,換句話說,專一,決不能夾雜,有第二個念頭起來就夾雜,那就不叫做一向,就變成二向、三向了,那個不行,一定要「一向專念」。一就是真心,二就是妄心,真心起用就是佛。現在我們用真心來念阿彌陀佛,那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不但成佛,而且很快就成佛,沒有那麼多麻煩!

  所以,《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成功。為什麼他那麼快?就是因為他用真心,他不用妄心,原理在此地。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當然不懷疑,當然完全肯定,曉得怎麼個念法,就是要一心稱名。這一心要怎樣去念?諸位要細細的去讀經,要體會經裡面所說的理論與方法,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才會念,才不至於產生誤會。現在念佛的人很多,會念的人不多,實在講,誤會的人還真不少。前幾天,還有幾個同修來告訴我,念佛是不是要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我說:什麼不間斷?他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間斷。那行嗎?你能做得到?縱然做到了,古人講的你喊破喉嚨也枉然。

  「淨念相繼」怎麼個講法?淨念相繼,你細細的想想這四個字,沒有說稱念相繼。稱念是稱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是稱念,沒有講稱念相繼;淨念相繼,淨念就是一心,沒有妄念!這個念頭能保持,那就成佛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妨礙,這是華嚴的境界。所以古大德講「這個法門是大乘當中的大乘,是一乘當中的一乘,是了義當中的了義」,那哪有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心裡頭真有佛,除佛之外其他統統沒有,這個念叫淨念,這個念不中斷,這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它跟禅不相同的,禅裡面淨念裡頭沒有佛,我們淨念裡頭有阿彌陀佛,不一樣就在這個地方。但是那個成就比禅實在講就高明太多太多,這在前面跟諸位說過了。

  禅裡面如果得成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也不過是圓教初住、二住的地位,去究竟佛果還遠之遠矣!這個要知道。佛在經上講的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對這些人說的,不是對普通人說的。三大阿僧祇劫,第一個阿僧祇劫完成三賢位,三賢是指誰?十住、十行、十回向,不是指我們,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換句話說,從那一天起,他要想成佛要修三個阿僧祇劫,他才能成就,我們邊也摸不上。是要到你斷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一天算起,你沒到這個程度,不算!你才曉得這個多難、多麼的不容易。一個阿僧祇劫完成三賢位次。第二個阿僧祇劫,初地到七地七個位次。第三個阿僧祇劫,八地、九地、十地到法雲地,往上等覺、成佛還有一段距離,愈往後面去距離愈長、愈難!這些事實我們統統要曉得。我們看到這個法門,真叫妙絕了!它不是走迂回的路子,它當中沒有委曲之相,直截教你用一心稱念、一向專念,他教你這個方法。

  【起心念佛。念念作佛。】

  當然這是很高的境界,我們現在做不到,我們現在很想一心稱念,但是念佛當中,妄想偏偏多。有人告訴我,不念佛的時候沒妄想,一念佛妄想就來了。其實不念佛的時候妄想就那麼多,沒有發現,這一念佛的時候才發現有那麼多,不是說不念佛的時候沒有,沒有這個道理。不念的時候沒有妄想,念的時候一定還是沒有妄想。念的時候有妄想是發現,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煩惱、業障。雜念就是業障,妄想煩惱就是業障,我們就用「老實念佛」這個方法來消除業障,所以業障起來的時候不怕,古人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什麼是覺?「阿彌陀佛」,我們只要一心專注阿彌陀佛,一心專想阿彌陀佛。這個講專注、專想,不僅僅是指阿彌陀佛這個佛像,你這樣想法這個意思就太窄小了,包括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彌陀佛最初發願,阿彌陀佛的修學,阿彌陀佛的成就,阿彌陀佛的幫助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的功德,常常想這些,也就是說常常想經典裡面所說的,這叫憶佛。

  所以憶佛、念佛范圍都很大,都不是一句名號或者是一個佛的相貌,不是的,范圍很廣。所以經一定要熟,經不熟那你怎麼想法?那你就胡思亂想了。經一定要熟。這個觀想要相應,什麼叫相應?你所想的完全是經上所說的,這就相應了。你所講的經上沒有,那就不相應,那就是妄想,那個想法就錯了。所以經要熟,意思要明了,你心裡面完全是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叫「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見佛是果報!這就是『念念作佛』,這是緣殊勝。正是善導大師所說的: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差別是在遇緣不同。有人遇的緣很殊勝,我們今天說非常殊勝,三經、五經我們都讀過,我們都討論過;經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的觀想與經義完全相應,這就是緣殊勝,你往生的品位就高了。有些人一生當中,聽到有人勸他念阿彌陀佛,沒有遇到經典,也沒有聽到人說法,但是他很老實,這種人很可貴,值得尊敬。他就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念一輩子,他也能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這樣人他往生的品位就要低一點。

  這麼說品位高下,諸位要知道完全講自分,就是你自己的能力,不說佛的加持,不論佛的加持。如果論佛的加持,那都平等,品位高的也是這樣,品位低的拉上來了。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實際上是平等法界,這就是一切諸佛所稱贊的,它是平等法界。因此,我們品位可以不必計較,到那個地方阿彌陀佛一拉就拉上去了,都變成等覺菩薩了!所以西方世界是等覺菩薩的世界,我們一往生也就被拉到那個上面去了。你看四十八願裡面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作阿惟越致菩薩。蕅益大師給我們講都是「圓證三不退」,那個「圓」字就是等覺,唯有等覺他才圓滿,等覺以下不能叫圓滿。所以圓證三不退就是告訴我們那就是等覺菩薩。這是「起心念佛,念念作佛」,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議!

  這是顯示大乘無比的殊勝,你想想看,我們在六道裡頭的人道,過得這麼一個苦日子,一下子就能夠超越到等覺菩薩的境界,這實實在在不可思議!從凡夫地修到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再破一品無明,然後還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樣艱辛的路程我們在一生當中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這一種機緣超過了。開經偈上所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比那個還要難,很不容易遇到,我們這一生居然遇到了,中了特獎!你要不能把握到,那是真可惜,這個機會在你面前當面錯過,這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抓住機會,抓住機會是「放下萬緣」,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們才真的能成就,這一生有把握成就。除了大乘,這不算,再給你細說,細說到那邊依報跟正報,殊勝到極處。正報是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邊的大眾,人人都是:

  【無量壽。】

  實在講『無量』,佛為我們介紹的就是無量。西方極樂世界樣樣都是圓滿的,都是沒有欠缺的,為什麼?它是性德圓滿的流露。佛在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西方世界是阿彌陀佛圓滿自性的開化顯示,經上講的「真實之際」。這個真實之際怕大家聽不懂,真實之際就是圓滿的自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西方世界是圓滿性德的流露,所以它樣樣都圓滿。這個地方用無量來表圓滿,樣樣圓滿,樣樣都無量。換句話說,你壽命無量,你的智慧無量,你的光明無量,你的神通無量,你的德能無量,我們這個世間人喜歡金銀財寶,金銀財寶也無量,樣樣都無量,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佛就不那麼麻煩,把這個無量用兩個來代表,一個「壽」、一個「光」。壽代表的是什麼?是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光代表空間,光明遍照。換句話說,時空裡面就包括一切的無量。一個時、一個空全部都包盡了,所以他是究竟的無量,真實的圓滿。我們看底下的注解:

  【梵語阿彌陀。阿彌陀三字是密語。含無量義。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

  因為所有一切無量,壽命是第一,假如說壽命沒有了,你有無量的財寶等於零!頭一個要有壽命,一切的無量你才能享受,你要沒有壽命,所有一切無量都落空了。所以一切無量當中,壽命是第一,這是特別指出來介紹。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說老實話,壽命都是有量的,再長還是有量。像我們六道裡面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還是有量,八萬大劫到了,還要墮落、還要輪回,所以那個不是究竟的。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真正的是無量。

  有一些人說,阿彌陀佛在西方世界成佛以來現在才十劫,將來阿彌陀佛滅度之後,觀音菩薩成佛,觀世音菩薩滅度之後,大勢至菩薩成佛,這樣說起來,他那個無量壽還是有量的,不過是長就是了,長到我們無法計算。這一種講法,實在講是一個不通的講法,是一個欠考慮的講法。為什麼?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很短的時間就成佛了,我們在講席當中,講過很多很多次,不止一次。我們從三經裡面細細的去觀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即使是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像《觀無量壽經》上講的,十二劫花開見佛,花開見佛就是也在果位上來講,自己的能力證到圓教初住,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下下品往生,在西方世界只要十二劫就做到了。從花開見佛之後,這四十一品無明需要多久的時間?二、三劫的時間就破盡了,他就成佛了。成佛的壽命那是真的無量,那就不是有量的無量了,這我們要明了。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經上所講的,他是不是真的?是真的。這是說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他度眾生他有緣分的,他所要度的眾生,與他有緣的統統度盡了。觀世音菩薩那一批法緣成熟了,觀世音菩薩成佛再度那一批人。這是講應化,阿彌陀佛的應化。應化與我們不相干,我們到那個地方早已經成究竟圓滿佛了,這個要知道。因為往往這些事理沒有搞清楚,這隨便說的時候,影響初學的人道心,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搞透徹,所以這個無量是真實的無量,絕對不是一般人講有量的無量,不是的。這個底下說:

  【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

  所以「無量壽」這個意思貫穿全部的大經,這一部《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就是一切的無量。如果我們細細去觀察、去體會,才曉得這個經之殊勝,西方極樂世界果報的殊勝,因殊勝、果殊勝,因是念佛,果是成佛,念佛成佛。

  【莊嚴。】

  這是偏重在依報上講。「無量壽」指正報,『莊嚴』就是依報,依報就是那一邊生活修學的環境,是真實的真善美慧。依報,我們在這個世間只能講到真善美,決定沒有慧,西方世界不但真善美,它有慧,為什麼?六塵說法,能夠隨一切眾生的欲望,樹也說法,風也說法,水也說法,你所接觸到的樣樣都說法,所以它真善美裡頭有慧。為什麼?我們現在才搞清楚,原來那個世界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所以所有一切依報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不但裡面的佛像是阿彌陀佛的身相,所有一切的萬物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他一一法都充滿了究竟圓滿的智慧。

  【經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這是從因上說。

  【莊嚴眾行。】

  這一句是阿彌陀佛修持上說,這兩句可以說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在日常生活當中圓滿的顯現。一切經當中,無論是理、無論是事,講得最圓滿、最透徹的是《華嚴》,我們這部經,小本的《華嚴》!古人講《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所以跟《華嚴》是一個品位。起心動念、一切言語作為,都是諸佛菩薩無上的莊嚴,這都是經上說的。

  【又我已成莊嚴佛土清淨之行。】

  這個話是法藏比丘對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所說的,向他提出報告。他建立的淨土,也就是建立的道場,這個道場提供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緣的眾生,到這個地方來成佛。那個有緣的眾生,就是前面所講的成佛機緣成熟的眾生,接引他們到這個地方來成佛。

  【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

  這三句話是總贊。

  【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之圓明具德也。】

  『圓』是圓滿、光明,性德完全的顯露,所以前面「大乘無量壽莊嚴」,這七個字是把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果報為我們說出來了,這是我們所求的。那麼求,這是果,果必有因,若不修因,哪裡能得果報?下面這就講的「因行」,這屬於修德,我們要這樣的修學,才能夠得到「大乘無量壽莊嚴」的果報,也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退成佛。底下這修德裡頭就是「清淨平等覺」,就這五個字,我們用什麼方法來修?用念佛的方法來修,用什麼方法念?用持名的方法念佛。念佛大分有觀想、有觀像、有實相、有持名。《無量壽經》跟小本《阿彌陀經》都是主張持名念佛,在四種念佛裡面持名最方便,其他的那幾種念佛都不太容易。可是持名也要念到「清淨平等覺」,不管你是觀想也好、觀像也好、實相也好、持名也好,總而言之一句話,念佛的功夫就是清淨平等覺。如果達不到這個境界,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還是屬於薰修。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在薰習,換句話說,我們沒有念到「清淨心」,念到「清淨心」,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為什麼過去生當中念佛不能往生?心不清淨。所以這一生當中要注意,要真想往生,一定要心清淨。心怎麼樣才能清淨?放下!心不清淨,放不下。前年過年的時候有一位老居士來看我,我不曉得他今天在不在?他來跟我講:法師,我念佛念了三年了,功夫不得力,妄想還很多,怎麼辦?我說:你放下!他想了一想,他說:是,我什麼都能放下,我孫子放不下。那就不能往生!所以你得好好想一想,往生要緊還是孫子要緊?如果要想通了,往生比孫子更重要,你就得把孫子放下。所以我就教給他,我說:你把你孫子換成阿彌陀佛,你就往生了,你的問題解決了,所以要放下萬緣,然後你的心才會清淨。這個世間都是假的,什麼都是假的,不要去執著,更不可以貪著,統統放下,甚至於連這個身體都要放下。身體健康要努力念佛,身體有病更要努力念佛,不必去治病,那個治病是什麼?還放不下,還貪戀這個身體,還想多活幾天!多活幾天是什麼?這罪沒受滿,還要多受幾天罪,就是糊塗,這真叫迷惑顛倒。我們看修因的這三個綱領:

  【清淨。身口意三業。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染之謂。】

  離開一切惡業、離開一切煩惱、離開一切污染,那你的心就清淨了。這三句話是有淺深意思不同,最粗的,這是『惡行』造作惡業,這個相最粗;『煩惱』在心裡頭,那就比較細。所以從粗的斷,再斷細的,更細的是念頭,那就是『垢染』,那是念頭,這統統都要放下,統統都要離開。用什麼方法來修?用念佛。所以這個念頭要是起來了、沖動了,趕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這叫功夫。用久了,妄想煩惱自然不起現行,這個心一起心、一動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就叫功夫得力了,這就叫功夫成片,只要到這個功夫就能往生。這就說明往生不難!這樣的功夫,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能做到,就是不肯做,那就沒法子了。

  不肯做,世緣放不下,不但這個世間緣要放下,再給諸位說,佛緣也要放下。我們在佛門裡做好事,幫助眾生弘揚佛法,給諸位說,你要是貪著在這上面,往生也往生不成,那就完蛋了。這些功德都變成來生的福報,那才叫冤枉!所以弘法利生的事情也是隨緣不攀緣,有緣應當要做,沒有緣決定不要去找。我一定要怎麼做,那就壞了、那就錯了,為什麼?心不清淨。心不清淨不能往生,你說這關系多大,許許多多的念佛人不能往生。這一般人常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哪裡?他不曉得這個道理,以為多做功德可以往生,錯了!實際上他不是功德,他做的是福德。功德,功是功夫,清淨心是功夫、平等心是功夫,那是決定能往生。戒定慧是功夫,是屬於功德;弘法利生做很多慈善事業,那是福德。生死大事、六道輪回,福不能救!這從前六祖惠能大師講過福不能救。

  【經雲。心淨則佛土淨。表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這個『一』就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起心動念都是這一句「阿彌陀佛」,這樣稱名念佛,用這個方法念到心清淨,把妄想念掉、把煩惱念掉、把習氣念掉,就恢復到清淨心。心清淨了,一定就平等。平等裡面就是沒有分別,清淨心裡頭沒有執著,有執著就不清淨,有分別就不平等,沒有分別。這個事情很難!是難,難在哪裡?難在你的習氣太深,難在你的迷惑太重。所以我們念佛人一定要有一個很清楚的認識,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是旅行的、是作客的,這不是我的家鄉,這個地方的事好也好,不好也好,於我統統不相干,我就不分別、不執著了!不相干,過幾天我回家到極樂世界去。你能夠常作如是觀,你的清淨心、平等心就容易得到。這個地方的大小事情樣樣關心,你還能想到極樂世界?你還能想脫離輪回?沒那回事情。所以這邊事情不相干,不必想知道,遇到了知道,可以,遇到了隨緣,絕不故意去打聽,絕沒一個我想要知道,那就錯了。學佛的人我想的是心清淨,我想的是心平等。

  【平等覺。經雲。平等者。名為真如。】

  『平等』是真心。十法界因行,佛是平等心,菩薩是六度心。平等心是佛心,於一切眾生、於一切萬物不起分別,分別都沒有了,執著當然就更不必說,不起分別,萬法平等。

  【乃至平等者。即是不二法門。】

  大乘佛法裡頭,『不二法門』是常說的,什麼叫不二法門?平等就是不二法門。二就不平等,不二就平等,不二就是一。所以一心、一法界叫一真法界,心境一如,心跟境合而為一,心就是境,境就是心。心是一,境哪有二?

  【今題中平等覺有四解。】

  這是古德為我們說出『平等覺』裡面至少有四個意思,這四個意思很好:

  【一平等普覺一切眾生。即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

  這是專指這一部經,專指這一個法門,這個法門的的確確是教一切眾生平等成佛。實在講,「成佛」是絕對不能是平等的,這是一切經論裡頭所沒有的,這叫難信之法,菩薩都不相信。《金剛經》裡面講的諸佛,那個諸佛不平等。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告訴我們,諸佛是指什麼?是指圓教初住菩薩到等覺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四十一尊佛,天台家講的分證即佛,他們是分證佛,這四十一個階級不平等!西方極樂世界平等,為什麼平等?是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的,平等的,如果不是『平等成佛』,那阿彌陀佛他就不成佛。他發的這個願,今天阿彌陀佛成佛了,他的願兌現了。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大家跟阿彌陀佛都平等,平等成佛。這個所以是究竟解脫,無比的殊勝。

  【二以平等法覺悟眾生。】

  這個平等法就是《無量壽經》,就是「執持名號」。前面這一句是從果上說的,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平等成佛,這句從因上說的。等覺菩薩要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信願持名,我們是凡夫,凡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信願持名。其他方面我們跟等覺菩薩完全不一樣,但是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修的因完全相同,因同果也同!所以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果報相同,所以這是平等法。九法界眾生統統都是用信願持名,這是因同。

  【三平等覺指如來之正覺。】

  這個『平等覺』的意思,實際上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我們常講「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平等覺,所以它也是這麼一個意思,這是佛所證的。

  【四專就本經。平等覺亦即極樂教主之聖號。】

  所以『平等覺』也是阿彌陀佛的別號,我們在經上確實看到了,釋迦牟尼佛就用「平等覺」稱阿彌陀佛。他問阿難尊者,你想不想見平等覺,就是見阿彌陀佛,阿難當然答應的是很願意要見。他就教給他一心稱念向西方禮拜,阿難這一禮拜,這一抬頭,阿彌陀佛就現身了。可見得阿彌陀佛的名號也叫「平等覺」,這是就本經上所講的彌陀聖號。經這四個意思,我們就簡單念一念就好了。

  【經。義為契經。第一個契理。第二個契機。具貫攝常法四義。貫則貫穿所說之理。攝則攝持所化之生。常則古今不易。法則近遠同遵。】

  『近』就是現代,『遠』就是過去以及未來,凡是要想學佛,在佛法裡要想有所成就的,一定要遵循這個法則。底下第三段是講立題,這也是佛學常識。佛經的經題有一定的規矩,不是隨便可以起的,所以它有七種方式。這七種就是以人、以法、以比喻,或者是單獨,或者是重復,或者是統統具足。在七種方式裡面,我們這個經題是具足立題,就是人、法、喻統統都有。

  【佛是此土果人。無量壽是彼方果人。】

  無量壽是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證了果的人,所以這是人,題裡頭有人。

  【莊嚴清淨平等覺是法。大乘是比喻。】

  所以人、法、喻都具足。

  【諸經皆具教行理。】

  一切經裡面都包含這個意思,如果這些意思不完全,那就不能稱為佛經。所以佛經一定要具足『教行理』,這三個意思在裡頭。

  【本理立教。】

  『本』就是根據,根據理論建立教學,『教』是教學。

  【依教修行。】

  依著教學來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從行為裡面顯示出真理。

  【故須明本經題中別具之教行理。】

  在題目當中,就把它具足的這些意思為我們指示出來。

  【佛說大乘。這是教。依無量壽之理體,宣眾生本具之大經。】

  這是根據真如本性。『無量壽的理體』,就是真如本性,就是經上所講的真實之際。可見得佛說經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而且這是究竟圓滿的顯示,為我們宣說這一部大經。這裡頭有兩個字特別注意的『眾生本具』,所說的不是外面的,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也是淨宗裡頭常講「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所以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是我們真如本性裡頭變現出來的,不是外面的,這兩個字很重要。

  【莊嚴清淨平等覺是行。】

  這是修行的綱領,是修行的目標,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綱領,達到這個目標。

  【一句彌陀。莊嚴自心。清淨自心。】

  這才叫真正修行。要是念這句阿彌陀佛,求外面的佛來幫助我,來消我的業障,那就錯了,完全錯了。這幾天有個人他念佛,他說業障很重,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來幫助他,他還是那麼苦,他說我念佛不靈,佛不靈!心外求法,他已經在變成外道了,他怎麼會靈?所以要曉得這一句佛號,是要念到把自己清淨心念出來,那就有感應。佛心清淨,我自己的心清淨,清淨心與清淨心有感應。佛心清淨,我這個心起煩惱,在急躁求他,怎麼還不來?我這麼苦怎麼還不來幫忙?這糟糕了,這完全不能感應。這是完全錯會了意思,錯用了功。

  【無量壽是理。】

  剛才講了,這是性德的起用。

  【表三際一如。】

  『三際』是從時間上來說,過去、現在、未來。

  【涅盤常住之法身本體。亦即眾生本具之佛性。是心是佛之本心。實際理體也。】

  這就是經上講的「真實之際」。理我們明了了,我們的心就定了,所以俗話常講「理得心就安」,心為什麼安?理明白了,心他才定,他才不動。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心裡頭真有主宰,他的修行才一定成功。

  【以經題配三覺。無量壽佛是我本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莊嚴自心。是名始覺。始覺合本覺。直趨究竟覺。即是題中清淨平等覺也。】

  這是從『三覺』來說,實在講這裡面意思的確是無量無邊。

  【又可解為平等覺是我本覺。起心念佛。以自莊嚴。是為始覺。始本不離。直趨覺路。頓入寂光。證無量壽。如是則平等覺是我因心。無量壽是我果覺。妙義輾轉無盡。悉在一題之中。故雲。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

  也是這個意思。我們從最淺顯的地方講,三學、三寶,我們一入門皈依三寶,這個名詞裡頭具足了三寶。清淨是僧寶,平等是法寶,覺是佛寶,三寶具足!我們皈依三寶,這才是我們真正皈依處。三寶是清淨、平等、覺,就是佛、法、僧。三學,戒定慧,戒是清淨,定是平等,慧就是覺。所以你看題目裡頭具足了三寶、三學、三慧,樣樣具足,這才看到這部經的圓滿。密宗裡頭有大圓滿法,這個經比密宗大圓滿還要圓滿。下面正釋經文,經文裡頭就是序、正、流通三分。前面三品是序分,通序跟別序,當中三十九品是正宗分,後面六品是流通分。

  這一次我們從新加坡回來,把這個經題又說了一遍。這一遍說得也相當詳細,可以跟過去所講的合起來看。因為從前所講的,今天有很多沒有講;今天講有許多新意思,過去在講經題沒有講過,所以這會集很重要,很有必要。不能會集就是每一次講的大家都要聽,次次裡面有不同的意思。諸位多聽、多參詳,才能夠把這個經義透徹明了,幫助我們深信不疑,發出懇切的願望,一心向西方極樂世界,滿佛度生大願,也解決我們無始劫以來,不能解決的問題,在這一生當中得到總解決了。我們今天就到這裡圓滿,謝謝諸位。我們念佛回向。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