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文章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蔡禮旭:我們奉行《太上感應篇》,要給大眾信心  

  《論語》裡面提到,「人能弘道」。為什麼「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不是說拿著四書五經就能教化人,是人能把「道」力行出來,讓人生信心,讓人感動。現在這個時代,人不看到真實的,不看到好樣子,你要讓他相信,不容易。現在人懷疑心比較重,但你不能怪他,他從小成長過程當中,感受到,原來道德說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你不只不能怪他,還要憐惜。這個時代,因為我們讀書人沒有言行一致,造成大眾不信任道德學問。不只不怪他們,是我們的責任。而我們今天,要扎三個根。我們當前,扎因果,《太上感應篇》的根。我們自己有沒有信心?以至於,我們要期許自己,我們奉行《太上感應篇》,要給大眾信心:受持《太上感應篇》,身體不好的,變身體好了;求不到兒子的,生了個白白胖胖又有智慧的兒子。這個人心很有意思,你拿著感應的故事給他看,你看,明朝,宋朝。他一看,又沒有現在的,那是古人做得到,現在做不到。所以為什麼要承先啟後?每一代都有真正做出感應的人,才能代代有信心。諸位同仁,這一代誰做?你們都不配合一下。我知道了,你們因為剛學完《了凡四訓.謙德之效》,你們只是在內心裡面說,好,就由我來做,但你們比較謙退,沒有說出來,我可以理解。

  歷代,奉行《太上感應篇》的感應太多太多。在南宋高宗時候,四川峨眉縣縣令王湘先生,他讀完《太上感應篇》非常感動,他就發願要力行《太上感應篇》的每一句教誨,要把它做到。結果,他發願完沒多久,還沒有做到以前,突然暴病,就死了。結果死了之後,他就感覺自己的神識飄到空中去了,然後親人的哭聲就像蜜蜂,很小聲。而當他飄到空中的時候,突然聽到空中傳來話,說王湘發願力行《感應篇》,所以他的福德增長,他壽命可以延長,又讓他回陽,回來了。所以一個人發願,一念遍虛空法界,都會有感應。結果回來之後,他確確實實盡心盡力去力行,而且還常常勸人。

  行善,行自己發的願,要及時去做。我們常說,人生有兩件事不能等,行孝,還有行善。我們及早行善,我們生命中的業力,很快就能轉過去。假如想行善,可是沒有盡心去做,「一日無常到,方知夢中人」。一個修行人,最怕的,死魔。死一來,我們的修行又要倒退,又要重來。生生世世不能成就,跟這個死魔有關系。人能夠及早行善,能夠長壽,利用這一生的壽命,斷惡修善,老實念佛,這一生就不死。所以行、願要及時,而且,要願力大過業力。師父常講,什麼是再來人?人的願力可以大過業力,就可以了,就可以真正利益人。我們再講具體一點,什麼是願力大過業力?遇到一切時一切處都先想別人,不為自己。都先念念為人著想,人的這個願力,慢慢的就超過業力了。好,所以我們當下跟人相處,時時保持這樣的態度。念念為他著想,這個時候我應該怎麼做?能念念為人著想,自己的貪,自己的瞋、癡、慢,自自然然就淡了。這個是南宋的一個榜樣。

  恭摘自《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第三集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