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草人:《楞嚴經》簡言1
《楞嚴經》自唐代中葉譯出後即開始流行,至宋代便盛行於僧俗之間,是一部對我國佛
教有著廣泛且深刻影響的大乘經典,素有“開悟《楞嚴》”之說。由於本經對如何“破妄顯真,破魔顯正”,以及在禅定中出現的種種魔事境界作了細致表述,所以被公認為是一部禅修寶典、破魔大全。
(一)關於本經緣起——佛教當年在印度,七月十五解夏後第一天按當時習俗,民眾普遍供養僧眾。這一天,阿難尊者沒有參加集體應供,單獨外出托缽乞食,結果經過一娼妓家,遭到摩登伽女幻術迷惑,正在險些毀戒失身之時,佛陀指派文殊菩薩持咒解救了阿難。就這樣,文殊菩薩把阿難和摩登伽女帶到佛前,阿難便請求佛陀慈悲開示,於是佛宣說了這部經。
(二)關於“七處征心”——首先,佛告訴阿難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一直在六
道中輪回流轉,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常住真心,不知道這是吾人本具的清淨妙明性體,卻沉迷於妄想分別中,誤認種種虛妄假相為真實,所以一直輪回流轉而無法超脫。於是,佛陀就圍繞這個“心”字,向阿難作開示(按:聖人與凡夫在“心”的表現上,有“真心”與“妄心”的區別,表現於真心的是聖人,表現於妄心的凡夫。):
佛問阿難:你說說看,心與眼在哪裡?阿難回答說:心居於體內,眼長在臉上。關於
“心在哪裡”這問題,有過七問七答七開示,即一一被佛陀所否定:1、心不在內;2、心不在身外;3、心不潛於眼根;4、心不隨明暗開合;5、心不是思維體,不與外境相合而有;6、心不在中間;7、不能以一切無著,名之為心(不能認為心不在任何一處,俱無所著就叫覺知心,“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阿難從妄心表現上講,即以凡夫的觀念說事;佛是從真心表現上開示,即為常住真心之真見)——以上就是《楞嚴經》中有名的“七處征心”。“七處征心”告訴人們:迷時永遠找不到心,悟時哪兒都是心,只有放下一切迷,才能開一切悟。
另外,佛在告訴阿難輪回與解脫的二大根本時說:眾生無始以來,都以妄想攀緣的心作自己心性,這是眾生生死輪回的根本原因;而眾生本具的常住真心、妙明心體,則是眾生得解脫的根本。就是說,無始以來一切眾生在生死中流轉的根本原因,就是以攀緣心作自己心性;然而,本具的真性菩提、涅槃之本來清淨體,即識精(指第八阿賴耶識,意為識體覺性精微明妙)元明之體,只因眾生無明妄動而生緣識,攀緣外境不休,讓這妙明真心迷失了,總是妄心妄動而墮入六道生死流轉中。那麼什麼是妙明真心(亦稱真性、佛性等)呢?(按:佛教為了宣說方便,把心分為妄心與真心。妄心是凡夫的心,真心是佛菩薩的心,其實此二心即一心,迷時為妄心,悟時即真心。)請見如下“十番顯見”解說。
(三)關於“十番顯見”——“見”指“見性”,指眼根能看見的所依的根性。在眼根的稱“見性”,在耳根的稱“聞性”…其實就是“覺性”。此“十番見性”論,是通過十個方面層層遞進,顯示心之真性。這十個方面是:1、顯見是心;2、顯見不動;3、顯四不滅;4、顯見不失;5、顯見無還;6、顯見不雜;7、顯見無礙;8、顯見不分;9、顯見超情;10、顯見離見。
例如關於“顯見是心”,佛告訴阿難說::“…所以應當知道,燈的作用只是顯現種種色相,而能看見種種色相的,是眼而不是燈;同樣,眼的作用也只是顯現種種色相,而能看見種種色相的‘見性’,是心而不是眼。”
又例如關於“顯見不動”,佛告訴阿難及與會大眾說;“一切眾生未能成就菩提,證得阿羅漢果,都是因為妙明真心被‘客塵’煩惱覆蓋所誤…。”這時,已經開悟證得聖果的僑陳那起立對佛說:“我是悟了‘客塵’二字得聖果的。譬如行客投宿旅捨,不能常住的是客人,而能常住的主人;又譬如雨後初晴,陽光照進縫隙,可以看到虛空中塵埃飛揚,這些微塵動搖不定,而虛空仍寂然不動。所以我悟到,動搖不定的是微塵,澄明寂靜的是虛空。”佛稱贊僑陳那說得對。
這裡用澄明寂靜的虛空和常住不動的主人比喻妙明真心。這真心,是不會滅失,無往無還而常住;不雜不亂,超然象外而無礙;無是無非,見真後妄情自息,即相離相;非因非緣,非和合生,非自然性。於是引到另一論題,即五陰(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
(待續)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