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三空。 第六
大佛頂首楞嚴經
圓瑛法匯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慧律法師 主講
第10套
講題: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三空。
日期:2009.7.12-2011.10.02
片數:共8片(本片為第6片)
編碼:098【DVD簡體版】
內容概述—————
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三空。
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子二 如來證無他物 (分三) 丑初 長行 二 偈頌 三 敘悟 】
【 (丑初分二) 寅初 諸佛同證 二 如來詳釋 】
【(寅初分三) 卯初 愍眾摩頂感佛 二 諸佛放光灌頂 三 聞佛同音告示 今初】
729頁,中間經文: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
這個文字簡單。
【上阿難為有學,】就是四果以下叫做有學。【及末世眾生,請示結元,】這個“結元”就是六結之根元,叫做結元,六結的根元。【及解結方法。】解開這個結的方法。【佛以六根既是結縛之元,復為解脫之本,】就是從哪裡執著,引起煩惱,如果你體悟了當體即空,這些妄想、顛倒、執著並不存在,唯剩如來藏性。那麼,六根是結縛之根本;但是,也是解脫的根本,這就看你是用識心分別,或者是用本性。所以,也是解脫之本,【此法甚深難了,雖與顯示,恐難確信,故垂憐愍念,阿難與會中有學,及末世眾生,為示出世,修證一乘之因心,】這個一乘就是一佛乘、最上乘,就是絕對,成佛之乘。修證一乘之因心,【不至錯亂修習,】下手處要對!【以作將來,修行大乘之眼目,自可有所遵循。此眼即見道之眼,得見華屋之門,則修證有憑,不至錯入歧路矣!故摩頂動界,感現諸佛同以證信。】
最後一行,經文:
【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這個摩頂在佛教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不但是安慰,也算是一種冥冥當中來加持。
730頁,【先則摩頂安慰,表授無上頂法。即時十方諸佛世界,由佛威神所感,同時六種震動。】從形狀來討論,【形則動、湧、起,】這從形狀來討論;那麼從聲音來講,【聲則震、吼、擊,】從形狀來講是動形、湧形、起形;聲是震聲、吼聲、擊聲。【以表六結將解。】
730頁,中間經文: 【卯二 諸佛放光灌頂】
【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
【寶表圓湛不生滅心之體性,】是人人本具;但是,佛已經是果地圓滿了。【光表稱體所起之妙用,即諸根圓拔,內瑩發光,光從頂出,表最勝最妙之法。】
【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祇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
【上三句,諸佛頂光,同在一時,於彼十方世界,來此祇陀林中,灌釋迦如來之頂。表此頂法,諸佛共證,所謂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是諸大眾,於所表之法,雖復未明,於所現之瑞,亦復罕見,故曰得未曾有!】
731頁,【卯三 聞佛同音告示】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
【阿難大眾,於大光明藏中,俱聞十方,微塵數如來,異口同音,即眾口一詞也,齊宣妙教,足可深信。】
【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
在你的六根裡面自有打結。
但是這一段很不容易讓人置信,這一段除了電影版才有,也在這個經典才有,這個很難取信。因為這個十方諸佛,在這個小乘裡面來講的話,他們是絕對不承認的,只有承認一尊釋迦牟尼佛。這個情景也只有電影版才有辦法,這樣十方諸佛同時來灌頂、同時來講同樣的話。所以他們小乘看到大乘的經典都搖頭。
那麼就目前用科學來辯證的話,我們。。。最接近最接近地球有生命的,就像那個“阿凡達”裡面,那個星就是類似地球可以住人的,要4.5光年,4.5光年,要跑4.5光年。那麼這個4.5光年,我用計算機把它算起來,如果我們現在用飛機來飛的話,飛機,飛機一小時八百公裡,就要一直飛,飛到阿凡達那個星球,4.5光年;光年是測試距離的。我給它按了那個電腦,沒辦法計算!後來就把那個萬的零除掉,就用萬來算,總共飛機從地球飛到阿凡達,那個4.5光年的星球,要飛一百七十萬年,一百七十萬年!那邊那個星球也沒佛。所以,到目前為止,到目前為止,無盡的宇宙,就人類現在所能看到的光,是在一百三十億年前的。
所以,科學家一直認為,我們這個宇宙,是在一百五十億年前,由一顆質點無量的能量爆炸出來,爆炸,然後再慢慢的冷卻。目前所有的星球,包括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冥王星、天王星,包括九大行星,包括整個銀河,還沒有找到,目前以人類的能力,還沒有找到一顆星球有眾生,有像人類這樣子的高智慧的眾生,只是揣測、臆測、推測一定有!也就是說:這個宇宙構成就是:太陽,太陽在中間,太接近太陽,太接近太陽,那太熱!像我們那個水星就太接近太陽。那麼,水星它轉一圈;地球,它有公轉,然後有自轉,公轉轉一圈八十八天,我們地球繞太陽轉一圈,三百六十五天,它轉一圈八十八天。但是,地球轉了六個月,轉了一百八十天,它的自轉才轉一圈。所以在水星上面,是熱的這邊就是永遠熱,熱到鉛可以融化,冷的這一邊永遠冷。它轉一圈,因為速度很慢,這是太陽,這個是水星,(師擬一手握拳為太陽,一手為水星)慢慢慢慢。。。它轉一圈,地球已經轉一百八十天了。也就是地球轉半年,地球半年,等於水星的一天,公轉快,自轉慢,這就是水星。那你所看到的這些土星或者是木星,所有的衛星,或者土衛,或者是木衛;我們簡稱講,土星的衛星叫做土衛,木星的衛星叫做木衛,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發現任何的生命,只有在猜測有低等的一些細菌、菌類的。像那個木星、泰坦星,預測裡面有少許的一些,算是類似菌類、細菌類的;但是到目前為止,沒看到一個人,以目前這個地球來講,不能離開太陽太遠,離開太陽太遠就太冷;也不能太接近太陽,太接近太陽太熱。所以,到現在為止,目前沒辦法找,找不到十方諸佛的印證,以科學的角度來說。
所以師父比較重視這個義理上、究竟義來講,如果我講到大乘的這個神通,很多地方都讓大乘的法師搖頭,因為他們沒有科學的觀念,有時候講的時候會鬧笑話的,會鬧笑話的!以前的老和尚,他怎麼懂得科學?對不對?所以現在我們這一代的話,師父也念理工的,再來,也念科學的,對這一方面都很清楚。所以目前還找不到一個星球有佛,連眾生都看不到,目前是這樣子。
那我們重視它的,佛所教導的這個義理,那麼這一段就姑且就是這樣,用佛弟子的信心來維持,否則你講不通,到目前為止,哪有十方一切眾生?整個地球看出去,用最高的科學知識來講,都沒有發現眾生,一個都沒有!
底下,731頁,說: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
【諸佛欲示難信難解之法,先贊善哉者,以阿難既開圓解,繼請圓修,饒益今後,堪為諸佛共贊。謂言汝欲識知,俱生無明,即是根結之元,前雲性覺必明,妄為明覺,無始與俱,故曰俱生。由無明力,轉本有之智光,為能見之見分,托根緣塵,順流而出,引起六識,為煩惱根本,使汝輪轉生死,而生死結之根元,唯是汝六根,更無他物,此證前所問,雲何是結義也。】
732頁,
【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簡單講就是:識空性即真,妄空真即顯,就是這個道理。捆綁你的那個六根,攀緣六塵,就正是你當下解脫的根本!
所以,法為什麼一直講:回歸當下,回歸當下?我們現在不懂得回歸當下,就是一直憶念著過去、一直識取現在、期盼著未來,我們不曉得法並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我們的意識型態,把生命變成一種觀念,生命的觀念離不開時空,而這個時間,就把它刻畫成過去、現在、未來。而過去、現在、未來,只是識心分別裡面的一個記憶,並沒有實體可得,所以我們誤認為有實在的過去、有實在的現在、有實際的未來,我們現在就是這樣。
諸位!相會改變,本體是從來沒有生滅的,今天如果在二千多年前的戰爭,那個武器,以三國時代那個武器來講,刀啊、箭啊,對不對?那些火炮,那個威力有限,諸葛亮絕對沒有想到,三國時代的諸葛亮,或者東吳、魏啊、蜀啊、蜀漢啊,他一定不會想到說這二千多年來,全世界的火力嚇壞人了!對不對?假設說時空可以調換,時空可以調換,美國這種高科技的,時空可以調換,曹操號稱百萬大軍,碰到美國這種科技,不用打,那個箭你怎麼打飛機?你怎麼。。。(笑)完全沒有辦法相提並論嘛,把二千多年後的美國的這種高科技的軍隊,調到二千年前,跟漢朝的曹操來打的話,這哪裡是敵手呢?對不對?箭還沒射到,你就倒下來了!所以這些科技會一直的進步,將來也會,包括我們現在英國也發明,我們現在開的車,因為堵車堵得很厲害,英國發明一種車,它會飛,會飛,就是說你開車上班不是開在路上的,是開在空中的,已經發明出來了,發明出來。日本昨天也報導,也發明一種不加油、也不插電,就是用空氣的壓縮,用空氣的壓縮,一個小時可以跑一百多公裡;但是,那個只能坐一個人,一個人,日本已經發明出來了。你看!這個科技日新月異,到了我們二十一世紀末,今年是2011嘛,我們已經看不到了,如果你可以活到那麼長,你會發現整個世界不一樣,空中統統是計程車,要來文殊講堂,從他家直接開過來就行了,他沒有堵車的現象,直接就開過去了,開在、飛在虛空當中。
科技它就是一直變;可是佛法所講的究竟的解脫,它是不會改變的,究竟的無上,它是解決煩惱的,這不是科技有辦法的。所以,科技可以日益更新;可是,究竟的佛性無始無終,原本來的那一份解脫的般若智慧心,亘古以來是沒有更改的。因此無論相怎麼改變、這個時代怎麼改變,佛陀所講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
底下,
【上言結唯六根,此言解唯六根。又曰汝復欲知,無上菩提;梵語菩提,此譯為覺,即根中所具不生不滅,本覺真心,無有何法,能在其上,稱為無上,不要作所證之果解說。此心為真因地心,】就是不生不滅的因地心。【依之澄濁解結,一門深入,自可令汝速證涅槃四德,安樂即樂德,解脫即我德(我以自在為義,】所以,佛陀所講的真我,那是自在的意思;我們現在不自在,所以沒有真正的我。【解脫方能自在。),寂靜即淨德(寂然宴靜,】然後,【清淨無染。),妙常即常德。亦汝六根,更無他物;若離六根,亦別無真元矣!此根是真妄和合之故,】在這裡要特別注意,真從來不是妄,所以,才有辦法破它。真從來不是妄,所以,才有。。。那麼,妄本來就無因,妄本身就是不存在,只是我們不了解妄,妄性本空,我們不悟,所以認為這個妄有實體性,所以依妄心一直過我們的日子,無量劫來就造業,那業性還是空啊!妄心所造的東西,因為它沒有實體,所以業性還是空,無論是同分妄見,無論是別業妄見,統統是妄,不實在的。所以,真妄和合,你講方便說啦,也只能這樣講,所有的注解都是這樣子;但是,這個是錯的,真從來不是妄,妄本來就空,只是不悟而已。諸位!真妄,講真妄和合,絕對比不上相妄性真,相妄性真才是佛講的。是不是?你講真妄和合,方便解釋;但是絕對比不上佛所講的相妄性真,相妄性真是絕對是佛講的,這一句是絕對百分之百,這個是正確的!可是。這個“真妄和合”,佛在世沒有出現這個名詞,只能說方便說。真妄和合之故,【約妄邊說,是生死結根;約真邊說,是涅槃四德。下雲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結解唯根,豈有他物哉?此證前所問,從何名解義也。】
【寅二 如來詳釋 (分二) 卯初 阿難未悟述問 二 如來詳釋除疑 今初】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雲何令我生死輪回,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如是法音:指上諸佛所說,聞雖親聞,心未明了。】所以,【稽首白佛:雲何令我生死、涅槃,同是六根,而塵、識不預焉?】“不預”就是不相干。根、塵跟識完全不相干,塵跟識,它就是能跟所,能跟所,但有能所,俱是戲論,這個都是自體分所影現出來的,一個能見的見分,一個所見的塵的相分。
733頁,【卯二 如來詳釋除疑】
第四行,經文: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
這幾句特別的重要!如果你能夠在這幾個字體會得出來,三藏十二部經典就會解得開。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六根跟六塵,它是同一個來源,並沒有二個,所以,法門叫做不二。所以,縛脫無二,你束縛它跟解脫它不二就是當下,就在當下,看你怎麼用功?不會用功,就叫做縛;會用功,它就叫做脫,縛脫無二。簡單講,不二,就是你不可能離開當下。所以,很多人煩惱一來,情緒不好,跑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那個只是沒有人啊,比較靜,還是塵啊!所以開我們內在的佛性這個智慧,是特別的重要!那麼開了佛性智慧、大般若智慧,無論你在動、無論你在靜,無論六根如何攀緣了六塵,都知道: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後面這八個字,識性虛妄,中間所產生的識心分別,它是虛妄。所以識心分別是空無自體性的,它不是像如來藏性,說有其自體性的。所以,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這個識性就是指思、識的意思,不是說識跟本性,不是這個意思。識性,強調那個“識”,是因為根跟塵,能緣跟所緣產生中間的識,這個識其實就是妄識。這個識用再深入一點解釋就是:所有的執著叫做識;所有的分別叫做識;所有的觀念叫做識;所有的相所引起的記憶,統統叫做識,這個識通過去、現在、未來。所以,識性虛妄,猶如空華。空華,空中哪裡有花?是因為眼睛有毛病,才看到空中有花;本性出了毛病就變眾生,眾生就是無明。是不是?所以,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大毛病、中等毛病跟小毛病,唯佛無病,就是指心。
底下,733頁,
【此文詳釋伏疑,何以諸佛同言,結解惟在六根。佛告阿難:汝疑諸佛所說,結解惟指六根,不指塵、識,又六根既為結縛之元,何以復為解脫之本?汝今當知:根、塵二者,本是同源,而無異體。】同一個如來藏性。【若以執相而觀,似有內外之分,根為內之根身,而屬有情;塵為外之塵境,而屬無情;若在明理而談,】空性的理來講,只是見相二分之別。(【祗是見相之別,】)【根為八識見分,屬心法;塵乃八識相分,屬色法。相宗雲:相、見皆依自證起故。】那個“證”就是體,自證起故,那個“證”就是體,自體所產生的。既是自體幻化出能見的見分,還有幻化出所見的相分,本來就是不可得。所以,悟無所得,即入佛行處。所以,悟諸法無所得,畢竟空寂,就回歸到自體分,沒有能所。【喻如蝸牛兩角,出則成雙,收則唯一,唯是一頭,並無兩角,根塵同一本源,舉根即攝於塵,故不言塵。】
【縛、脫無二者:縛脫即是結解,】這個結解開,是結解。【六根若縛,六結重疊生起,則為凡夫,而受淪溺之苦,此六根即是結縛之元。故諸佛雲: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六根若脫,六結次第解除,則成聖人,而得寂滅之樂,此六根即是解脫之本。故諸佛雲:安樂解脫,寂靜妙常,】734頁,【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故曰:縛脫無二。】無二就是當下。因此善用心者,無處不是第一義谛;善用心者,無處不是實相,叫做縛脫無二。
【識性虛妄,猶如空華:此佛復釋諸佛惟指六根,為結解之要,而不言六識之故。識性是前塵虛妄相上,所起之妄想,】所以我們所有的想、所有的相,相引起的想,統統叫做妄想。【全無實體,】可得,因為諸法空無自性,沒有實體。【故曰:‘虛妄’。猶如眚眼,】眼睛有毛病叫做眚眼。【所見空華,眚觀似有,究竟全無,諸佛乃以六塵既無別體,六識又極虛無,是以不言塵、識,同言結解,惟是六根也。諸佛之言,如來上釋,其義已盡,下更重釋頌者,以其理隱微,標文簡略,恐未徹了,故重釋所標之文,欲令義理增明而已。】
734頁,中間經文:
【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
說:阿難!由外在的六塵,發出六根之知,因為有外面的六塵,才能夠發六根之知,有認知的對象。因為六根,因為有六根,才有顯示六塵之相。因根有相,因為有六根,方顯六塵之相,才能夠顯六塵之相。
相、見無性,同於交蘆者:交蘆就是二根莖交叉生起來。
好!在座諸位!放下來,現在你用這個比喻來看看,你能不能在這個根塵相遇之間,能夠有所體悟?有所體悟。
諸位!你看,右手沒有聲音,(師父抬右手),左手也沒有聲音,(師父抬左手),聲音,(師父兩手相拍),聲音從哪兒來?(師父復抬左手)聲音從左邊來?不對!沒有右邊就沒有聲音。(師父左手放下,抬右手)或者是聲音從右邊來?也不對!如果沒有左手,也沒有聲音,(師父左右揮動右手)一只手沒有聲音。是不是?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就是這個道理。
聲音從哪兒來?(師父兩手相拍),聲音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只是幻、只是當下、只是緣起,它只是如幻、不實在的東西。
(師父兩手相拍),有聲音,可是不從右邊來,也不從左邊來,從緣起來,因緣生,它就產生這個聲音,就這個。
好!再擴大來解釋,六根(師父擬左手為六根);這六塵(師父擬右手為六塵);中間的聲音,(兩手相拍擬六根與六塵相遇)表示識,知道嗎?表法的,表識。(兩手相拍),識,識心就是因為根、根塵,所產生的中間的識,這個識叫做空無自性,因為有根、有塵,才有產生中間的識。所以,修學佛道離一切相,相,離一切相,把這個外在的相(師父放下表示六塵的右手),六根有什麼東西可以攀緣?(師父空舞表示六根的左手),沒有!離一切相,六根沒有東西可以攀緣,會不會引發中間的識?當然沒有!所以為什麼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就是相分一離開,見分就失去作用。
就像蘆葦一樣,左邊的莖靠右邊的莖,右邊的莖靠左邊的莖,(師父擬左右手為相交的蘆葦)二個是依靠合起來變成蘆草,倒一邊,這邊不存在;倒這一邊,這邊不存在,所以,緣起性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左右手也可以表示緣起無自性的聲音,也可以擴大變成能、所,一定是一對,中間的聲音表示識。這樣來比喻,你就了解,只要是緣起、依他起的東西,都不是實在的,只要這個因緣所生的東西,在這個世間、宇宙當中,沒有一種東西是實在的,萬法無有真,離假一切真,六祖講的。
這個世間的真相是什麼?這個世間的真相,就是萬法都是假相,這個就是世間的真相。
所以,我們很多很多人,在命運過得很坎坷的時候,或者是很痛苦的時候,要去追求,追求那一種什麼原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原因?沒有錯!所有的原因追到最後,就是無明。這個世間有很多的痛苦跟無奈,所以,記得!不必一直去追問:為什麼我今天的遭遇是這麼如此的痛苦?答案都是一樣,就是沒有智慧。還有第二種就是用藥過量,藥物。人的解脫分二個:一、心被無明所控制,心不自在,貪、嗔、癡;身被藥物所控制,身被藥物所控制,身體不自在,不吃藥,你這個身體就沒辦法過健康的日子。所以你真的要過一個健康、做一個健康的人,一、心靈要健康,二、千萬不要濫用藥物,這是很重要的,身跟心才能健康。再來,如果很不得已的時候,你也沒有濫用藥物,只是常常生病,那就認了!你的身體實在有一點遭受嚴重的痛苦,譬如說神經衰弱症、過敏症,有時候莫名其妙的,身體就是不舒服,找不到原因,吃藥吃不會好,好!那你就學習放下,至少這個心,至少這個,還有一半,這個心可以忍耐下來。那如果沒有智慧的話,一個人生病了,損失了身體,再接下去,內心裡面又沒智慧,就損失二種:身不健康,心也不健康。所以學佛至少心理會健康一些,心靈至少會健康一些。
如果說我們成聖成賢的話,那就不在乎這些什麼五欲六塵、身體。所以,廣欽老和尚講的:你管它身體變成圓的還是扁的,圓的是無常法,扁的還是無常法。對不對?圓的是生滅法,長、短、方、圓是生滅法。所以,《廣欽老和尚開示錄》裡面講:修行人不要管身體變成圓的扁的,你只要守住那一顆真心,這個就對!這個是廣欽老和尚的觀念。可是,我們現在沒辦法啊,對不對?大家一病起來,就病恹恹的,沒辦法!所以師父的主張,還是身心都健康比較好,變圓的話,讓它瘦一點;變扁的話,稍微讓它胖一點,這個是我希望大家這樣做,好不好?
底下就是:
【此重釋根、塵同源。根為能緣,塵為所緣,能所不相捨離。由有六塵,方發六根之知,是根要托塵立;因有六根,方顯六塵之相,是塵要托根有。】
相分、見分是空無自性的,【相、見無性,同於交蘆者:相即六塵之相,見即六根之見,首句說知,此句說見,乃互影言耳。六塵之相,離根固無獨立之自性,六根之見,離塵亦無獨立之自性。同於交蘆,此蘆異於常蘆,生必二莖交並而立,二根盤結而連,單則撲地,不能自立,外實中虛。此喻有三義存焉:一喻相依,】互相依緣、互相依靠。相依,【各無自立之性;二喻同源,本是一體不分;三喻根、塵、空、有,二者俱非。】如果用這個來比喻一個家庭的夫妻,你看看能不能?什麼是家庭?就是因為要有先生,還有老婆,對不對?有先生沒有老婆,不能成為一個家庭;有老婆沒有老公,也不能成為一個家庭,第一個叫做相依,各無自立之相,所以一個家必需有夫妻之實,各無自立之相。第二個比喻:本是一體,夫妻本來就是同一家庭。那麼第三個比喻:根、塵、空、有,夫妻跟這個家庭體性本空,夫起於四大,本空;妻也是四大本空;家庭也是鋼筋混凝土所構成的,夫妻之間,包括家庭,其實諸法也是空。這個是善巧方便來比喻,讓大家能不能來體會,見、相二分是不可得。
735頁,
【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
解釋一下:是故汝今,知見立知,知見就是清淨心本來就有知見,清淨心本來就有知見,清淨心本來就有知見,本知本見。可是,現在不一樣,那個本知本見、清淨的知見跑掉了。立知就加上一個頭,一個妄知,雖然知;可是已經不是清淨的知、清淨的見了。所以,清淨的知、清淨的見,就是無知跟無見,不立知跟不立見,叫做真知真見。現在不一樣了,本有的知、本有的見,是清淨知、清淨見、真知真見;現在不一樣,妄動,就立一個知。簡單講就是:這個鏡子本來就很干淨了,我想要讓它更干淨,拿一個骯髒的抹布:我要讓鏡子更干淨!一擦,鏡子本有的光明,就被你這個抹布一擦,就變成光顯現不出來了。
即無明本,所以,知見立知叫做頭上安頭,本有的頭不用,還安上一個頭,叫做無明本,轉本有的智光為無明。
那麼知見無見,知見無見就是說:“無”就是脫的意思,知見脫離這個見,本有知、本有見,就是絕對知、絕對見,脫離妄見;這個妄見,就是脫離空見,或者是有見,眾生不是落入有,就是落入空嘛!譬如一件事情的引起,你去討論某某人某某人怎麼樣,有的愛他、有的恨他,愛、恨本來並不存在,這個人本來就不存在,這個人哪裡有存在?豈有愛恨呢?這個愛是頭上安頭,恨也是頭上安頭。知見無見,把這個本有知、本有見,就是保持如如不動。所以,如果,我現在用一個直接了當的,你把它加下去,就解決!“知”的底下加一個:如,知如,見亦如。知如,見亦如,就通達空性。了解知一切皆如,了解一切見都是如,知如,見亦如,那麼就脫空有之見,就是這個意思。知不如、見不如,你就沒有辦法脫空跟有二種見。
斯即涅槃,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
好!諸位看這邊,用直述法,直述法,這個比喻作真如自性(師父擬左手為真如自性),這個是比喻,你的內心二六時中,你的心中,心中所顯出來的清淨心本來是這樣子;好!動一個念頭,事實上是你對,動一個念頭:那件事這樣不好。。。落入語言、觀念,本性貼上一塊黑色小藥膏,(師父右手捏一塊小紙片貼在左手上)這樣子。
真如自性是這樣子(師父擬左手為真如自性),這個人做了很多的造橋鋪路,做了很多的善事,然後二六時中常常講:我這輩子善事做得很多,沒有人做得比我更多!又貼上一塊黑色小藥膏(師父右手捏一塊小紙片貼在左手上)。
或者是說:這個人本身修學佛道(師父擬左手為真如自性),修學了很久很久,很久,他就去告訴別人,我告訴你: 我的經教夠通達,我的悟性實在是很強!又貼了一塊黑色小藥膏(師父右手捏一塊小紙片快速貼在左手上)。
本性本來就清淨的東西,無可言說、無可執著、無可言論,沒有觀念、沒有相、沒有符號,(師父指獨立的左手)沒有所謂的能、沒有所謂的所的相,就是這樣子,默契,僅此而已,僅此而已。
所以,動一個念頭,說:我很有修行!(師父右手捏一塊小紙片快速貼在左手上)阿彌陀佛!本性又遮住了烏雲(被烏雲遮住)。所有,你想想看!動念即乖是什麼意思?動念即乖就是:絕對的清淨自性,不容許你動任何的執著、任何的觀念,本性上不准你加上任何的榮耀,加上任何的說:我在行善、我大悟,別人都沒有!這種念頭統統不行!
那造惡就更不用講了!這個是清淨本性(師父擬左手為真如自性),你造這個貪嗔癡,貪嗔癡就不是用這個(指右手的小紙片)來蓋了,貪嗔癡就要用這個來蓋了,(師父右手拿大板刷擬貪嗔癡整個蓋住左手)要蓋黑布,貪嗔癡用這個來蓋了,連看到手也沒有!對不對?知見立知,貪:這個東西很好,現在金價很高檔,每盎司漲到多少,我去買一點!就沒看到本性了(師父右手拿大板刷蓋住整個左手),只看到黃金而已。對不對?
我現在指的是行善方面的,行善方面的,清淨自性是這樣子(師父擬左手為真如自性),動任何一個念頭,蓋住了!(師父右手捏一塊小紙片快速貼在左手上)對不對?
所以說:今天也是一樣,如果我們在廚房煮飯,煮得汗流浃背,非常的累,很累很累,很累很累!人家來說:某某師姑!你真是辛苦!你就要回答: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們是佛弟子,三寶門中,這個應該做的。那麼這個人對本性有所體悟。如果人家來說:師姑啊!你看你做得滿頭大汗,其他的人竟然都在偷閒!你就說:就是這樣啊!(師父右手捏一塊小紙片快速貼在左手上)(笑)起煩惱:就是這樣啊!無論我怎麼跟他講,他就是只想揀菜而已!對不對?叫他搬點重的東西都不肯!就開始起煩惱,暴跳如雷了,(師父右手捏小紙片貼在左手上摩來摩去)到最後就請師父:師父!您評評理!評評理!這個叫做知見立知,卡住了!(師父右手捏小紙片貼在左手上)
所以做善事,佛陀講的:離一切相,即名諸佛,以無所住心,行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不容許你知見立知。
在座諸位!好!今天如果這個比喻還不行的話,好!譬如說:你做多大功德,來水陸法會的時候,大家都功德做得很大,你差不多做多少功德?你說:我差不多做文殊講堂這個桌子范圍這麼大的功德。然後第二個:你做多大功德?我做差不多文殊講堂這麼大。然後,你做多大功德?再問第三個,他說:我做的差不多前鎮區這麼大!然後就:這樣還不夠大,我差不多做像台灣這麼大!功德這麼大!那個觀念、那個相一直擴大。。。如果你碰到一個:慧律法師!您做了多大的功德?默然不語,為什麼?默然不語,心如虛空,你看那有多大!台灣會比虛空大嗎?不可能的事!那就是與真如相應時的人,沒有人會著相的,沒有人會這樣的。對不對?
更有甚者,還有人為了吃一餐飯,幾個流浪漢端了飯就開始吵架!所以,這個齋堂也很(辛苦),有一天我站在旁邊,我去關心那個行堂,聽說外面的蚊子很凶,我就站在那個地方,因為我長得慈眉善目的,頭上寫著二個字:古意(老實),我就站在那裡,知道他們是流浪漢。我們行堂有給他限制一點點,要按照規矩來,像育卿她們限制這個規矩是對的,要按部就班來,這樣就對。結果有一個大概七十幾歲的,那個是流浪女,面貌黝黑,瘦瘦的,很凶!人家跟她講說:你不要這樣不要這樣!她都不聽!她講了一句話。。。我不能學,她說:吃一餐飯就念那個念這個!破曉時分那個曉,又念一句那個。。。唉!你慢慢體會看看。“吃一餐飯就念破曉時分,又念一個鼻孔!”你自己慢慢去拼湊,看能不能湊得出來,你去體會看看。我說:奇怪!七、八十歲的老人,在我的面前大聲叫嚷,對那個行堂這樣子呵叱,我就想:應該給行堂嘉獎,這些流浪漢不好惹!真的!大家那麼守規矩,那個老女人就是不守規矩。真的!她好像沒看到我,我這麼慈眉善目的師父就站在她面前,她一樣不守規矩,好像沒什麼用,沒用,(笑)沒用!真理對她來講都沒用,你看,為了吃一餐飯而已,只是為了吃一餐飯而已。無明的眾生,你就知道她的生命中,你看有多麼的悲哀!對不對?有能耐的人,他可以布施很多的錢,他都不會動念;那麼,無明的眾生,你看,只是為了吃一餐,就引起多大的煩惱、人家的不便。
好了!那麼這個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諸位!這十六個字,就是修行的根本,你一定要好好的去體會這十六個字,它到底用心是什麼。所以,歇即是菩提就是放下,不要多一層的觀念,那個叫做知見。所以,現在講的知見,本知本見,立知,不要再加上一層執著;本知本見,不要加上一層分別;本知本見,不要加上一層觀念,卡在我執的觀念、法執的觀念裡面,這樣就了解“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道理是什麼。斯即涅槃,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
735頁,第三行,
【此重釋縛脫無二。是故者:是根、塵一體之故,汝等今者,知見立知見;立字即是縛;知見指根性,】就是本有的知、本有的見,就是根性不生不滅的知見,【即性本二覺,本具妙明明妙,真知真見也。不必更立知見,】頭上安頭。【若一立知見,其猶性覺本明之上,再加明而明之,】就像一面鏡子清清淨淨,本來好端端放著,你硬要用抹布把它擦干淨,這個叫做多此一舉。我們現在就是硬拿抹布要把本性擦干淨,就是這個道理,愈擦就愈髒!【則妄為能明之無明,所明之妄覺,故曰即無明本。若了本具真知真見,無容更立知見,斯即清淨本心,本覺常住,故曰斯即涅槃。無漏真淨涅槃,此雲不生不滅,一念不生曰無漏,一塵不染曰真淨,復本心源,究竟清淨是也。】所以,為什麼要修行?修行就是恢復本來的清淨心。為什麼要修行?修行就是為了恢復本來的清淨心。在這裡如果你道理不懂,你拼了老命一直念佛,念到喉嚨發炎,沒有用!因為不懂得復本心源。你今天拜佛,拜得頭都撞破了,沒有用,也不懂得復本心源。所以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就是這個道理。你學法,本心不明了,在相上一直用功,靠體力一直用功,這個不是修行人。【無字即是脫,是知縛脫,皆不離六根,雲何於是結解之中,更容他物哉?】
【《正脈》雲:是故二字,雖顯承上言。根、塵既無兩體,是以縛、脫但惟在根,然亦暗承空有俱非而來。】“暗承”就是不明顯,是接著上面,不是空,也不是有,空有俱非就是非空非有。意思就是:不可以著一個空,也不可以著一個有,好端端的妙然性天,不需要安上任何的知見,也不可以著一個空有。【更有意味:知見,即該六根之性,立知者,立空有二知也。凡夫迷六根之性為有,】有就是有其自性,“有”就是:六根之性就是存在的,確確實實存在的。諸位!這個“性”不是指不生不滅的本性;所以這個佛法,難就難在這個地方,有時候跟他講:六根之性,他還以為六根的本性,不是這個意思,它只是描述語的時候,忽然跑出一個“性”,來強調六根,這個跟本性、不生不滅的本性無關。凡夫迷六根之性為有,意思就是:凡夫迷六根為有其自性,不曉得六根是緣起、依他起的。【二乘晦六根之性為空,】二乘功夫比較強了,他知道諸法本空;可是卻落入空見。【俱不達空有俱非之旨也。即無明本者:凡夫即具足五住,】五住煩惱。【而長淪分段,皆迷有以為之本也。二乘尚余第五,】第五就是第五無明,五住無明裡面的無明。【而未出變易,皆晦空以為之本也。無見者:無空有二見也,凡夫於根性,】翻過來,736頁,【除執有之見;】除去執有之見。【二乘於根性,除執空之見也。】凡夫除去執有,二乘除去執空之見。【涅槃:即翻上二種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為【無漏真淨,即離上五住無明。】三界的五住煩惱。【斯即者:蓋凡夫除前四住,先得有余涅槃,無漏真淨;二乘除第五住,究竟無余涅槃,無漏真淨也。】
【雲何是中更容他物:此即結歸諸佛語也。是中,】就是打結的這個結中,與解脫的解中,(【即結中與解中也,】)【言結中】打結的結中,【惟是根結,更無他物,】結就是心中打結了,氣、打結了,心中打結了。【能為結元;解中惟是根解,更無他物,以為解元。此諸佛所以同言,更無他物也。】
【丑初長行竟。】
【楞嚴經講義第十二卷終】
好!諸位把《義貫》請出來,955頁,為了利益更多的眾生,有的人在《講義》受益、受用;可是有很多的人都很感謝師父,因為我不厭其煩的,再把《義貫》再簡單的帶過去;雖然是簡單,碰到需要解釋的,師父也是會解釋。很多人都跟我講,說:師父!我真的在《義貫》上很受用!所以,這個就不能跳過去了,開這個《楞嚴》,務必就是要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對於初學佛法的,他需要更淺顯的白話來輔助,所以,師父也需運用我的生命,陪這個初學佛法的人。要不然,你看看我多快樂,《楞嚴經》講完了:好!這個《義貫》自己看。那你想想,是不是很大的損失啊?因為那裡面有很多的。。。成觀法師所寫的這裡面的《義貫》,他知見是非常正,而且是非常好的,對於修學佛道的人,是有很大很大的幫助!這個就是有時候《講義》所沒有的,雖然念一遍了,但是,這個受用無窮!
再來,翻開955頁,入一解六,經文: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因為我們在《講義》已經講得很詳細了,在這裡就只有帶過去了,時間的關系。在這裡不能像《楞嚴經講義》,這樣一個字一個字來解釋,那講到我下輩子再來講《楞嚴經》,還講不完!所以,必需要有控制一下時間。
【注釋】
“六受用根”:就是六根;因六根皆是撷(xié)取外塵而為自身心之所受用,所有稱根為受用根。
翻過來,956頁,
“誰合誰離”:“合”,就是合中知;也就是根塵相合時能有知覺,便稱此根為“合中知”。“離”,就是離中知;也就是必須於根塵分開而有一些距離時才能覺知,便稱此根為“離中知”。
六根之中,鼻、舌、身一定要接觸,你要聞味道,沒有接觸到鼻子,鼻子怎麼聞啊?這舌頭要吃東西,沒有嘗東西,舌頭怎麼運作呢?身體一定要接觸。所以這三種:鼻、舌、身三根叫做“合中知”。
那麼眼睛怎麼樣?要離中知,譬如說我要看報紙,你從來沒有看到人家看報紙這樣看的,(師父擬將報紙緊貼眼睛)這樣怎麼看報紙?這眼睛當然要有一點距離,我今天要看報紙,(師父擬將報紙緊貼眼睛)這樣要怎麼看報紙?有人這樣看報紙的嗎?所以要離開一點,對不對?要有離開一點距離,叫做離中知。所以眼、耳、意三根為“離中知”。
很顯然地,合中知的根,其所能知道的范圍比較受限制,而離中知之根則較無限制;所以修行來說,合中知比較難修,離中知比較容易入。因此揀擇六根之中,離中知的眼、耳、意三根較易於修行。
“誰深誰淺”:又進一步於此眼、耳、意三根中比較、揀擇,那一根比較深隱莫測,那一根比較淺顯易明?很顯然地,這三根相較,意根就比較深隱莫測,因為意根是在裡面。所以不適合初學的人於此根上修行。而眼、耳二根則差不多,皆淺顯易明。
“誰為圓通?誰不圓滿?”:再於眼耳二根中的比較,那一根是功德圓滿通達的(也就是具一千二百功德的),那一根為不圓滿的。則可以知道耳根是圓滿的,稱為“圓通根”,所以最適合初發心的人來修行。
“若能於此悟圓通根”:在此,佛只一步一步的提示阿難揀擇的標准與方法,而不直接說出答案,令阿難自思自悟,則受用更大。
“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循”,就是順,依。若依循圓通根與不圓根來修行,它的功用跟成效的速度,幾乎有一日跟一劫的倍數之差一樣。悟則剎那間,迷則塵點劫,意思就是:悟則一日間,迷就塵點劫了。所以,因此你的根要選對!
【義貫】
“阿難,汝今欲”要“逆”溯“生死欲”之洪“流”,而“返”溯“窮”盡此“流”之“根”本源頭,“至”於“不生滅”之本源處,“當”悉心檢“驗此等六”攬塵“受用”之“根”,細察此中“誰”是“合”中知、“誰”是“離”中知?再進一步來勘察,“誰深”隱難測?“誰淺”顯易明?最後復驗於根之功德中“誰為圓通”根?“誰不圓滿”?“若能於此”勘察揀擇之後,“悟”知“圓通”之“根”,而作“逆”溯“彼無始”以來妄心與妄境互相交“織妄”成之“業流”,此時若“得”依“循圓通”之根,“與”依彼“不圓根”而修者,其功效幾乎是“日”與“劫相”較之“倍”數之差。
經文:【“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注釋】
“我今備顯”:“備(備)”,就是完全。我現在已經完全開示了。
“六湛圓明”:六根本自湛然圓明。
“本所功德,數量如是”:也就是如上文所示的各根之功德數字。
“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這就是證明了四弘誓願的“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必要性;須知成就佛道必須是發無量大心,誓願廣修無量妙法,方能廣度無量眾生,不是修一個或兩個法門就能成就無上菩提的;無始來,沒有一尊佛是只修一個法門而成佛的,諸佛世尊都是修集無量福德、智慧,而乃作佛。是故修行人切忌得少為足、或者是修少為足;若得少為足,就是隨順聲聞緣覺的心態,非大乘根人。
有一次,一個晚上,我要早一點休息,躺下來,突然有一個具足威儀的比丘現前,現這個比丘相,清淨比丘相,具足威儀。然後就問師父說:敢問上人!初學佛法,一直到終至成佛道,依於何法而修?我於夢中;也不算是作夢,那個還很清醒的時候告訴他:隨順真如而修行,初發心即成等正覺,等正覺也就不離初發心。那個時候應該算是在休息的狀態,有現一個比丘相來請法。你看!在那個時候,還是這樣跟他講:當隨順真如而修行,中間永無委曲之相,真如,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初發心就是。。。所以,師父在那個時候,單刀直入的就跟他:當依真如,隨順真如而修行。在這裡也是跟大家一樣,勸導大家當依真如而修行,不要像二乘人。
底下,說:“於其中間亦無優劣”:可見佛於六根,乃至六塵、六識,一一都修行成就,而且無分別其功德之優劣,一一門中,皆等心修學,皆悉成就。佛之所以為佛,即在於如是處:如是發心、如是精進、如是智慧平等。
“一門深入”:現在這“一門深入”,尤其在這個末法時期,沒有善知識開導,《楞嚴經》也很少人看、也很少人講,所以對這個“一門深入”誤解太大!現在的人,一門深入誤認為說:我只要念佛,其他法門都不看;我只要誦一部經典,其他法門都不看!這個就是深深的誤會了佛意。所以佛講的一門深入是指耳根,解六結,越三空,才有叫做深入嘛,有淺(才有)叫做深嘛!對不對?動、靜、根、覺、空、滅,解六結;越三空:人空、法空、空空。是不是?這叫做一門,耳根門一直深入嘛!現在把這個“一門深入”錯會了解釋了,完全不符合佛的意思,完全不符合!
底下,“一門”,指一根門。這與當今常聽人說的“一門深入”完全不同。所以你看這個成觀法師的知見,跟師父是完全一樣的。今人所說的“一門深入”,大都是指勸人只誦一經、或只念一咒、或只念一句佛號就好,而稱為“一門深入”,底下那個成觀法師講了:此等實是修少為足。然以末世眾生根器鈍劣,不堪多修,勉強不來,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啊!只不過,若不堪修行,亦不可以因此而找一個合理化的借口、冠冕堂皇,而欲以此自掩、自高、自大,人家不按照他這樣做,否定全世界的人統統錯,只有我們這個是對,這個就是最糟糕的!如是即墮“劣慢”,劣慢就是本來程度就很差了,還起傲慢叫做劣慢。劣慢就是程度本來就比人家差了,還起我慢,掩藏自己的缺點,還起高傲,不想讓人家看到他的缺點,這個叫做劣慢。即如六祖大師所說的:“譬如凡夫、自稱國王”,了不可得。而應自覺知,應自忏悔宿業障重、不堪修行,以期業障消除,發起大心,修行無量、無上之法,方是正途。
960頁,【義貫】
“我今”已完“備”地“顯”示“六”根本即“湛”然“圓明”,其“本所”具之“功德”之“數量如是”如同上述。“隨汝詳”察後揀“擇其可入者,吾當”開“發”顯“明,令汝”於無上道得“增進。十方如來於”根、塵、識之“十八界”中,其“一一”法皆已“修行”,而且“皆得圓滿無上菩提”,然“於其”一一法“中間,亦無優劣”之分別。“但”以“汝”根器“下劣,未能於”其“中”皆得“圓”滿“自在”之“慧,故我”方“宣揚”而“令汝但於一”根“門”中“深入”。若於彼根得“入”於“一”真“無妄”之地,則“彼六”能覺“知”之“根”,即能“一時”俱得“清淨”。
經文:【阿難白佛言:“世尊,雲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注釋】
“須陀洹果”:小乘之初果,義為入流,或者叫做預流。“預”為參與之義。也就是須陀洹已入聖人之流,參與聖人之流。為見道位,因於此初見真谛,所以叫做見道。
“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見所斷惑”,簡稱見惑,因為是在見道位上一時頓斷;所以,理可以頓斷,可是那個習氣要事修,就很難了!所以,見惑可以一時頓斷,三界之見、見惑;可是那個思惑就很難,思惑就是習氣。所以,修行什麼最困難?斷習氣難!稱為見所斷惑。三界的惑(煩惱),分為“見惑”跟“思惑”,依小乘之說,三界之見惑共有八十八使,其中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與無色界各有二十八使。這八十八使見惑主要的內容,因為我們都講過好幾次了、無數次了,所以,這個就念過就好。
一、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為什麼叫利?速度最快了,最執著的就是這個。身見,任何的時間,只要一只蚊子一叮到,就叮到我的身,就打死它了!速度最快的就五利使,毫不考慮的,就是說身見難斷。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二、五鈍使——貪、瞋、癡、慢、疑。
五鈍使,就是反應稍微慢一點,才起貪、瞋、癡、慢、疑。我起了身見,再來接下去就要貪了。那麼雖然這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這個道理來講,諸法都空,好斷,沒有錯,身見空、邊見空、邪見空、見取見空、戒禁取見空,這個好斷;但是問題來了,他內心裡面的貪、瞋、癡、慢、疑,還是一樣!這個包括出家眾、在家眾,修行都是這樣,道理大家統統懂;可是那個情緒、煩惱就是控制不住,就是控制不住。這個時候,師父就幫不上忙了,講經說法,可以讓你理可以頓斷,那麼習氣,你放得下放不下,還要看你個人了,我們幫不上忙了。你不想改變你自己,諸佛菩薩現前也沒有用!所以我們要親因緣、要增上緣,師父就是增上緣,那麼,你那個親因緣,落實到你內心裡面的修行,這是你個人的問題,師父幫不上忙,你的習氣不斷,那也不關我的事情,我也無能為力!
“使”,就是義為役使,驅使,以此等惑能驅使或役使眾生去造諸妄業,故稱為使。這八十八使見惑就是所謂“分別我執”。
962頁,“根中積生無始虛習”:這個在《楞伽經》講的是講無始。。。你寫一下,《楞伽經》講的跟這一句是一模一樣;但是,字不一樣:無始過妄習氣計著。無始,罪過的過,虛妄的妄,無始過妄習氣計著,計就是計算機的計,著就是執著的著。無始過妄計著,這個就跟這一句一樣,意思就是好難好難斷!962頁,根中積生無始虛習,諸根中所積集的無始的虛妄的習氣。這便是三界的“思惑”,也就是“俱生我執”。俱生我執的思惑,依小乘之說,共有八十一品,其主要內容為:貪、瞋、癡、慢。因為疑以及五利使的五見,已經在見道位的時候一時頓斷了,所以見道位後,於四谛法不再有疑,於世間以及外道之種種邪知見(五見),也都不再生起疑惑,所以初果以上便只要修斷貪、瞋、癡、慢四惑。而這四惑又分為欲界九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及及色界三十六品(上面的九品乘以色界四禅天,9×4=36),無色界三十六品(亦是上中下九品乘以無色界四禅天,9×4,又是36),所以三界思惑之總數為:九加三十六加三十六等於八十一品。
“彼習要因修所斷得”:這一句話重點就是:修行是點滴的功夫,真的要下功夫,就是一定要把無量劫來的習氣,當作是你的敵人。所以,對自己的妄想、妄行為、妄思惟、妄動,一定要好好的約束自己,不可以變成脫缰的野馬。六根奔於六塵,世間哪一個不是這樣?財、色、名、食、睡,根緣塵,哪一個不是像脫缰的野馬?失控!是不是?賭博可以賭七天七夜,跳舞可以跳好幾天好幾夜!對不對?真的!所以說:我們貪著某一件事情,就很難斷了,何況財色名食睡?所以,要修這個其實是不容易!
“彼習”,就是指俱生我執的習氣,也就是三界八十一品的思惑。此八十一品思惑,與八十八品見惑比較起來,因為見惑可以在見道一時頓斷,而思惑卻不能一時頓斷,而須在各個果位的修證當中,分階段而斷,直到證阿羅漢的時候才完全斷盡。
例如得須陀洹果後,還須七次到欲界來受生,則於前二生之中,斷一品(上上品)思惑,因為最難斷了,所以上上品要二輩子來斷思惑。其他五品惑為從第三生起到第七生(共五生)每一生各斷一品,因為上上品最難斷,所以斷二生才能斷得了。963頁,第三生中斷上中品思惑,第四生斷上下品思惑,第五生斷中上品思惑,第六生斷中中品思惑,第七生斷中下品思惑——至此六品思惑已經全斷,而證斯陀含果(這是二果)。
證了斯陀含果後,就再來欲界受生一次,便不再來,所以斯陀含名為“一往來”(其實是:“一來往”)。二果斯陀含來受生時,即於彼一生之中,斷下上、下中、下下三品思惑,而證阿那含。
阿那含義為“不還”,也就是不再來欲界受生,此生報盡,即生於色界之無頂天,無頂天,梵文“阿迦尼咤天”,而於彼天上斷盡最後七十二品思惑無明而證阿羅漢果。
當然,這是依常途而言,如果他因緣好的,得遇佛世尊或者大菩薩開示、加持、並不需要一定要經歷這麼多生,也可於當生證得初果後,不久就是證阿羅漢果,這種情形也是很多的。方知佛世尊威神之力不可思議,善能拔濟眾生出生死泥。
所以在這個地方講這個加持,在這個經典裡面講:十方十地菩薩、等覺菩薩,都一定要經佛的加持,否則沒辦法成佛,十方!這個加持可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十方諸佛一定要灌頂加持,否則他沒辦法成為妙覺。這個就告訴我們:有時候說說法,有時候還是要加持灌灌頂,所以這個安樂妙寶,就會顯得非常的重要。所以為什麼有一些眾生來到這個地方,來到這個地方,有時候他問了一些佛學問題,師父也是跟他加持、跟他灌頂,為什麼要這樣做?就是至少他有一個增上緣。或者是跟他摩摩頂,跟他加持灌頂,為什麼?因為這個加持——增上緣,也是很重要!
由於須陀洹到阿那含之間的九品思惑之修斷,比較復雜,茲再以表列如下,以俾了解:
三界思惑修斷表(最初九品)
品位 上 中 下
上 上上品
初果前二生斷 中上品
初果第五生斷 下上品 二果一生中斷→證三果
中 上中品
初果第三生斷 中中品
初果第六生斷 下中品
下 上下品
初果第四生斷 中下品初果第七生斷→證二果 下下品
964頁,三界思惑修斷表(最初的九品)
上上品,初果前二生斷,上中品,初果第三生斷,上下品,初果第四生斷。
看中品的,中上品,初果第五生斷,中中品,初果第六生斷,中下品,初果第七生斷→證二果。
底下是: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這二果一生當中就斷→證三果阿羅漢。
這個表格一畫就更清楚!
964頁,中間,“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生、住、異、滅”,指法執俱生之生、住、異、滅四相。“分劑”,就是分齊,義即四相的分際與齊限(就是范圍)。“頭數”,就是如果細而推之,則四相之中,每一相又都各得有四相,譬如說生相當中有“生相”之生、“生相”之住、“生相”之異、“生相”之滅等,所以頭緒紛亂,數量無盡;而此境界非二乘智之所能知。“何況”,是指阿難雖已證初果,斷八十八使見惑(分別我執),但仍舊連最初的九品思惑(俱生我執)的修斷之事尚且不知,更何況九品以上的七十二品,乃至法執俱生無明的生住異滅,更加無從知道。又,法執俱生的生住異滅,依《起信論》而言,則三細中的無明業相為“生相無明”;三細的見分、相分以及六粗中的智相、相續相就是“住相無明”;六粗中的執取相、計名字相為“異相無明”;六粗中的起業相為“滅相無明”。
這個我們在楞嚴經的《表解》都講過了,楞嚴經的《表解》都講過了、也念過了。
【義貫】
“阿難白佛言:世尊,雲何”得“逆”彼無始織妄所成之業“流”?又如何能“深入一”根“門”?以及如何“能令六根一時”皆悉“清淨”?
“佛告阿難:汝今已”證“得須陀洹果,已滅”了“三界眾生世間”的八十八使“見所斷惑。然”你“猶未”能“知”諸“根中”所“積”集“生”長之“無始虛”妄俱生我執之“習”氣。這個俱生就是先天性帶來的,先天性帶來的,小朋友一出生,他就會哭泣,不哭泣叫做不正常,這本能。小朋友一出生,你不要告訴他:你要喝奶!不用!把媽媽的奶放在他嘴巴,他就會吸,很自然的,這個就是本能,俱生,與生俱來的本能。所以我們與生俱來的,就是執著這個我。這個俱生我執之習氣,(八十一品思惑),“彼”俱生我執之“習”氣“要因修所斷”而“得”除滅,
這個修就是要下功夫,你要這個修,要怎麼修習氣呢?一、要先遠離,要先修遠離,因為這個境太強,對凡夫來講,這個境太強;對證悟來講的話,這個境根本是虛妄的,他走到哪裡,他都是一樣的。可是對凡夫來講,要先遠離,哪裡會傷害你的法身慧命的,不要接近;哪裡會讓你的身口意不清淨的,這個人、這個空間,不要接近。先修遠離,然後在內心裡面,堅定自己的意志。所以,禹何人也?舜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佛菩薩是何人?我們有為者也會像佛菩薩一樣,只要你肯,再下定決心;沒有下定決心沒辦法,因為習氣太難斷了!我舉一個例子,做水陸法會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從他的僧袋裡面,每次在吃飯都拿一瓶東西出來,剛好坐在我旁邊,我說:法師!你那一瓶是什麼?他說:這個辣椒好吃!辣椒好吃。他說:我呀可以不吃菜,但是,一定要吃辣椒。(笑),沒有那一瓶辣椒,怎麼都是吃不下!你看,他還不是貪嗔癡喔,只是喜歡那一種辣味,就斷不了了!“人家二六時中念佛,我這個二六時中都帶一瓶辣椒!”不管走到素菜館也好,不管走到哪裡,不管法會走到哪裡,僧袋拿起來,一定一瓶辣椒!他就是喜歡,他就是喜歡這個滋味;這只是辣椒而已。你看喔,一瓶辣椒,你看,就斷不了。這個不好斷,這個味覺,這麼強烈的習氣的執著!
底下,所以,破俱生我執之習氣,要因修所斷而得除滅。這些你尚且不知,更“何況此”菩薩修證當“中”,除了我執無明以外,還有法執無明之“生、住、異、滅”四相,其“分劑頭數”(大分類以及細分類)、四相當中又各有四相,頭數無量,實非你以及二乘人所能知。(以法執無明四十二品,為菩薩於四十二階位當中修斷。)
底下是:一與六皆由於妄
經文:【“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
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注釋】
“頭奚不履”:“奚”,就是何,為何。“履”,就是行,走路之意。頭為什麼不能走路呢?或者是:為什麼不用頭來走路呢?
“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如果光是你的耳它自己便能聽聞,就用不著身體了;既然用不到身體,則聽聞一事便與身或者是口都毫不相關了。但是,卻是息息相關。
“口來問義”:口為什麼來問義呢?如果聽聞真的與身口無關,為何在聽法的過程當中,口竟然會來問義?顯然那口也是在懂了剛才所聽的法義之後,而有問題,所以才會開口來發問。因此可知,耳聞之時,口並非完全無知;所以耳聞之事並非與口完全無關;因此耳聞之時,不只是耳一根有覺知,身體其他諸根也都有所覺知。因此,即使在凡夫位中,六根也非絕對不相通的;結論:因此說光用耳來聽聞,是不對的。
“非一終六”:六根既非一,然終究還是現出六用之差別。
“非六終一”:而六根既非真正有六,是故終究還是歸於一性的。
“終不汝根元一元六”:總不應該說你的六根元本是一、又元本是六吧?這樣是互相矛盾的。
“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淪替”,就是淪溺交替。由於從無始以來,從真起妄,依惑造業,故稱顛倒,又依業受報,故成淪替,淪溺苦海,生死交替。
“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故於原本圓滿湛然常無一六之性當中,而有一六之義虛妄生起。
“雖得六銷”:“六”,就是六用。雖得六用銷止,也就是六用不行(不起現行了)。
“猶未亡一”:“亡”,就是銷除。“一”,就是根結之全體。
【義貫】
“今汝且觀現前”的“六根”,究竟“為一”抑“為六?阿難,若言”是“一者”,則“耳何不”能“見?目何不”能“聞?頭奚不”能“履”地?“足奚無語?若”說“此六根決定”是“成六”種不同者,“如我今”在此大“會”之中,正“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之中,究竟是“誰來領受”佛語的?
“阿難言:我”是“用耳”來聽“聞”的。
“佛言:汝耳”若“自”能“聞”,則“何關”你的“身”與“口”?若聽聞一事與身口無關,則於聽聞過程當中,“口”怎麼會“來問義”,而且“身”怎麼會“起”而“欽承”佛之教旨呢?表示這個是息息相關的。“是故應知”,六根目前雖“非一”體,而“終”究還是現起“六”用之差別;六根既“非六”種,“終”究還是歸於“一”性的。“終不”當言“汝”之六“根,元”本既是“一”,又“元”本是“六。阿難,當知是根”未結之前,本無數量,所以既“非一”也“非六”,然“由無始”以“來”從真起妄,依惑造業,所以成“顛倒”,依業受報,所以成為“淪”溺苦海、生死交“替,故於”原本“圓”滿“湛”然;常無就是本無的意思,常無一六之性中,本來就沒有一六性中,叫做常無。常常無常常無,就是表示本無的意思。然本無一六之性中,而變成為有“一六”之“義生。汝須陀洹,雖”已“得六”用“銷”止,意思就是:六根不再向外攀緣這個六塵了。已得六用銷止,然“猶未亡”根結之“一”個全體。
970頁,經文:【“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雲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注釋】
“參合群器”:“參”,就是加入、放置。“合”,就是合於。“群器”,就是種種器皿。此言在虛空當中放置種種的容器。
“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這一段,成觀法師講得特別詳細,而且講得很好!所以,這個就是我們主張,要把《義貫》念一遍的原因,他這一段講得非常好,他把它發揮出來;像《楞嚴經講義》就沒有發揮到這麼淋漓盡致,這一段法師講得非常好!
由器形異,名之異空,由於所放的容器的形狀不同,我們就把那容器中的空間,賦予不同的名稱;例如圓形的容器之中的空間,我們就稱之為圓空;方形容器之中,就稱為方空。虛空比喻一真本性。種種容器比喻諸根,容器中的空間比喻被分隔起來的一真如本性。種種名字比喻諸根之名。諸根雖有種種假名,但其中的一真之性卻永遠如一,絕不會因被隔開而有所改變,也不會因被賦與種種假名而有所不同。971頁,正如同容器隔開虛空,而且此虛空因而被強加賦與一個假名,但此器中的虛空,既不會因被隔開,而其性有所不同,虛空還是虛空,不大也不小,只是被隔開。也不會因得了假名,而其性有所改變;更進一步說,器中的虛空,看似被隔開,其實並沒有真正被隔開,眾生妄見以為器物能分隔虛空,然實無隔,(正如抽刀斷流一般,但是眾生妄想,虛費工夫,於流無損。)不但器具實無分隔虛空,甚至連分隔後的假名也是沒有的;所以器所分隔的空間,不但無實,而且無名,其名與實俱是虛妄。同樣的,諸根分隔本心一真如性,成為六精明的空間;然此分隔亦實無隔,即使有妄塵黏於湛然一真之體上,令幻成似六根之色,而形成對一真之體恍若有隔之狀,也得其隔之假名,然實無隔,所以其名也是不實虛妄。然眾生以(因為)依照無明,顛倒取相,這個就是重點:因為無明,又顛倒、又取相,所以,所有眾生就逃不了!認為實有相隔,並依其隔而賦與各異之名,然後循名取實,認為既有不同的名稱,就應有不同的作用(這就是《起信論》所說的計名字相),就如同世間政治上,先安一個官位名稱,然後再來界定此官位所應有的職權一樣——先有官位,再有職權;職權是從官位的名位而來的,而非先有職權,再依其職權給他官位。世間許多的事率皆如是顛倒。但此顛倒,眾生都視為當然,所以,也沒有什麼發覺。也就是所謂的“理當如是”。而此顛倒,是從無始無明開始,從自身自心上的六根分隔、賦與名稱,就已經開始了,之後才施行於種種外塵六境。
那麼這一段看了以後,你就會知道,其實萬法皆是一真本性,你大悟以後,對這個到處走一走、觀光,你怎麼看怎麼空,你怎麼看怎麼空。像我出國觀光,跟一般不一樣,我一定要運動,因為在講堂空間太小,太小了,走出去要運動一下,被十個人攔截,十個人!走到那邊被攔截,問問題;走到那邊又問問題;走到那邊,碰到大學的同學;走到這邊,統統認識!所以在這個講堂,變成很難出去運動,出去運動。名人有辛苦的一面,辛苦的一面。所以就變成說:唯一的地方就是稍微比較鄉下,或者怎麼樣。如果《楞嚴經》講完了、《楞伽經》講完了,可以稍微台東、花蓮空氣比較好一點的山上,什麼拉拉山啦、什麼大禹山啦,再看看有什麼,去那邊住一個禮拜,沒有人吵的地方,沒有人吵的地方。然後你就會跟我講:師父!靜也是塵。謝謝開示,謝謝!(師父抱拳以示謝意)這些徒弟愈學愈厲害了(笑),還會跟我頂嘴。這個就是這樣子。所以我現在變成說在講堂很難出去運動,非常難!無處可去。對不對?
那麼,如果你大悟的時候,你的心境永遠都是一如,看哪裡,看山,它還是空,是不是?你哪裡去都是一樣,文化的地方啊、表演的地方啊;再來,或者是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的歷史,到歐洲有歐洲的歷史。對不對?像我們到歐洲區,這個是腓尼基人,是怎麼樣子;什麼族是怎麼樣子;這個路易十幾,講那個我們都沒聽過的,你如果講秦始皇、唐太宗,我還聽過,開封的包公等等就曾聽過,講那個就。。。我幾時在記那個?所以我們到澳大利亞去的時候,對不對?導游就講:這個是英國的殖民地。介紹一下,有認識一下,回來就全忘了!所以說:這個出國嘛,看情形啦,看情形。
底下,972頁,
“除器觀空,說空為一”:謂世間人若將器皿除去再來觀空,這時候就說空是一體的;意思就是說,可是當有器皿在的時候,他們卻說並非一體,所以此實是依相而妄見!事實上,即使是器皿在的時候,虛空又何嘗不是一?又何嘗有被分割過?這比喻凡小之人,必須等到親見六根盡除、且六識盡伏,這時候才認識心中本具的清淨一相,否則(若根識未銷)他便計仍有所隔礙。
“彼太虛空雲何為汝成同、不同?”:“同”,就是一。“不同”,就是異,也就是說分隔之相。那太虛空怎會因為你放幾個盒子、幾個桶子,就被你分隔成為不同的空間了?或者是因為你拿掉幾個桶,就又恢復、變成一個整體、無分隔的空間了?正如你心中一真的虛空,怎麼會因你攬塵而妄結幾個根,就被你分割成不同的種種心心所?又怎麼會因為你的修證而打通諸根的隔閡,便真的成就了一個清淨通達的心(如是之心便為圓通——然而心本自圓通,乃自心妄想見,而成不通。)
所以簡單講:你只要不被妄想牽著走,就叫做修行,你只要不被妄想一直牽著走,就是修行,你只要不被妄想習氣一直牽著走。譬如說:你對一件事情不滿,好!偶爾生氣一下就好,生氣一下就好了。如果說經過一個鐘頭,你還生氣,就表示你被牽著走了。如果今天不愉快的事情,到明天重復一直講,那就又變成被牽到明天了,這個無明習氣又被牽到明天了。如果一年還解決不了這個恨,那就被牽一年了;十年,兄弟之間的阋牆,到現在十年都不能解決,那就表示你的心被無明習氣、妄想牽著十年,都沒有辦法冰釋,這個多麼的可怕!
因此聰明的人,或者是有智慧的人,我們習氣還沒有斷;可是,我們在短的時間裡面,就會把它放下,放得光光的!明天起來,哪一個人與我們有仇怎麼樣,統統忘得一干二淨!所以有時候,忘是一個優點,健忘也有它的好處。
可是很奇怪喔,世間人的健忘症,他什麼會忘,可是仇人不會忘喔!有一個親戚跟我講,說:師父!我年歲大了,我在客廳想到的事情,要去冰箱拿一件東西,我走到冰箱,咦?忘記我要拿什麼,又回來客廳坐一下,啊!就想到了,又走到冰箱,又忘記要拿什麼,又回來客廳:我到底要拿什麼?想到了,去的時候,印象會忘。那我就問他說:那某某人、某某人以前對你怎麼樣。喔!那個人實在是可惡啊!他會忘掉所有身旁的事,那個仇人欠他多少錢,他死都會記得!這種健忘症怎麼會那麼可怕?該忘的不忘,可是不忘的,他忘光光,這個是很可怕的!
所以,在座諸位!你要道業精進,從心中徹底的洗練,徹底的洗,就像一件骯髒的衣服,要好好的洗,然後用棍子打,打,打那個衣服,當你在搗練這個衣服的時候,要把衣服,為了洗干淨,古時候人洗衣服,你看他拿那個棒子,對不對?打。。。我們對我們的習氣,內心裡面身口意的習氣,不能客氣,就是要棒打習氣,勉強自己。所以修行很辛苦,不容易!放任習氣容易啊,對不對?放任習氣,貪嗔癡慢疑,一下子就很享受、很舒服;但是業力在後面、苦在後面。
底下,“何況更名是一、非一”:更何況你硬派給它一個假名,稱為是一個虛空、或非一個虛空。“非一”,就是多,因為若擺的容器多,所見的虛空也多。如一個心中,由有諸根、諸識,所以妄見之心心所法也成多,而非是一心。例如儒家言人有魂魄之分,死後魂升於天,魄降於地。又道家言人有三魂七魄。凡此皆是於一心體中妄見成多相。
【義貫】
“如”於“太虛空”中“參合群器”(放置各種容器),“由”於所加的各個容“器”之“形”狀相“異”,我們便“名之”為互“異”之“空”;又,世間人若“除”去容“器”後再來“觀”彼無器之“空”間,便“說”那個“空”間又回復“為一”體了!(而空,不管有器、無器,都不曾分隔,今雖除器,又怎能說是回復成一體呢?正如你的一真如心,不管有六根、還是沒有六根,都不曾被隔礙過,今雖修證而得除根之障,也不能說此心是回復到本來通達的一心!)“彼太虛空雲何”可“為汝”以參合幾個容器就“成”為“同”或者是“不同”之相呢?“何況”你又“更”為之妄立“名”言,而說此虛空“是一”,彼虛空“非一”,豈非妄上加妄呢?然“則汝”能“了知”之“六受用根,亦復如是”(此六受用根,有如自性虛空中,放置六個器皿;雖參合了六器,然彼自性虛空實未被分割,更無得種種名;是故,無論是有六根互異之用,(如在凡位時),或六根不隔而互通,(如在聖位已證圓通時),然真如本心卻始終是一,從未真正被分隔過,也沒有種種的異名;是故此心,自無始來,無“同、不同”,或“一、不一”)。
底下是:攬諸塵結六根,
經文: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注釋】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二種”,就是二種色塵,因為明跟暗是一切色法之源。眼睛看的不是明就是暗。“相形”,就是相對比、相形顯。由暗來形、對比這個明;由明來相形暗。所以說:由明、暗這兩種色塵互相對比形顯。
“於妙圓中黏湛發見”:“黏”,就是黏住。“湛”,就是湛然之真體。“發見”,就是發為見精。此謂,於妙覺圓湛性中,黏住湛然之真體,而發為見精。這個就是八識之見分。既有見分,則必然欲有所見;欲見則見,所以成為相分。
“見精映色”:“映”,就是照。能見之見精(見分)再反照於相分之妄色。
976頁,“結色成根”:見分再結相分之妄色,而令色心和合,結成眼根。
“根元目為清淨四大”:“根”,這是指勝義根。“元”,就是最初,元本、本源之義。“清淨四大”,也是指勝義根而言。此謂:被看作是清淨的四大所成的勝義根。
“因名眼體”:“因”,就是依。依勝義根,而有浮塵根,意思就是:有神經系統,然後又有肉眼,名為肉眼之體。
“如蒲萄朵”:“蒲萄”,就是我們所講的“葡萄”。“朵”,就是粒、顆。形狀如同一粒葡萄;是指眼球。
“浮根四塵”:“浮根”,就是浮塵根,也就是扶塵根。此浮塵根乃四塵所成。什麼四塵?是:色、香、味、觸。為什麼叫浮呢?浮在外面啊,讓你大家很清楚看到根,浮塵。
“流逸奔色”:“色”,就是指色塵之境。這個叫做,循色流轉,縱逸無度,奔馳於色塵之境,以致為塵所局,不能超越。
外國前幾天報了一個報導,有一個人,九十歲了,生了五十個孩子,五十個孩子,九十歲了,生五十個孩子。他說他一輩子,就是這個叫做最對味了,其他沒有興趣的,一直生。。。生了五十個。不過不會比以前的皇帝多啦,以前的皇帝不曉得生多少,就不知道了,五十個還不是最多的。所以每一個人只要沒有聽到佛法,這些眾生,財色名食睡,隨便哪一關都跳不過去。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動靜”,指音聲之動塵(有聲之聲)與靜塵(無聲之聲)。這個就是:由動、靜等二種聲塵相擊。
“如新卷頁”:形狀如新卷之荷葉。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由通、塞等二種香塵互相顯發。
“如雙垂爪”:形狀如同下垂之雙爪。
【義貫】
“由明、暗等二種”色塵互“相”對比“形”顯,而“於妙”覺“圓”湛性“中,黏”住“湛”然之真體,而“發”為“見”精(第八識之見分)。所以這個見精,簡單講:就是一念妄動而來的。此“見精”對“映”於相分之妄“色”,而“結”此妄“色成”眼之勝義“根”,此勝義“根”即為浮塵根之本“元”,而被“目為”(看作)由“清淨”之“四大”所成,“因”於此勝義根所成之浮塵根即“名”為肉“眼”之“體”,其形“如葡萄朵”(就像一粒葡萄);而此“浮”塵之眼“根”乃色、香、味、觸“四”微“塵”所成,此浮塵根於是循色“流”蕩、縱“逸”無度,“奔”馳於“色”塵之境,而莫知返。
“由動、靜等二種”聲塵“相擊,於妙”覺“圓”湛性“中黏”住“湛”然之體而“發”為“聽”精。此“聽精”對“映聲”塵,“卷”攝“聲”塵“成”為耳之勝義“根”,此勝義“根”為浮塵根之本“元”而被“目為清淨四大”所成。“因”於此勝義根所成之浮塵根,即“名”為肉“耳”之“體”,其形“如新卷”之荷“葉”,此“浮”塵“根”乃色、香、味、觸“四塵”所成,終日“流逸奔”逐於“聲”塵之境,而莫知返。
“由通、塞等二種”香塵互“相”顯“發,於妙”覺“圓”湛性“中,黏”住“湛”然之體而“發嗅”精。此“嗅精”對“映香”塵,吸“納香”塵而“成”為鼻之勝義“根”,此勝義“根”為浮塵根之本“元”,而被“目為清淨四大”所成。“因”於勝義根而成之浮塵根即“名”為肉“鼻”之“體”,其形狀“如雙垂”之“爪”,此“浮”塵之鼻“根”乃色、香、味、觸“四”微“塵”所成,終日“流逸奔”逐於“香”塵之境,而莫知返。
978頁,經文: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映觸,抟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颡,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
980頁,【注釋】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恬”,就是淡,無味。“變”,會變來變去的,變遷,有味之義。由於恬淡以及有種種的味等兩種味塵互相顯發。(“恬淡則無味”也是一種味。)
“絞味成根”:這個“絞”,就是旋取。嘗精旋取諸味而成嘗根。
“如初偃月”:“初”,就是月初。形狀如每個月初的月亮,就是半月形。
“抟觸成根”:“抟”,就是抟取。覺精抟取觸塵而成身根。
“如腰鼓颡”:“腰鼓”,又名細腰鼓,是一種樂器,大的用陶制的,小的用木制的,形狀是頭尾是粗、中間是細的。所以細腰鼓的形狀就是類似葫蘆一般。(又,西洋的吉他也是兩頭大、中間細。)“颡(sǎng)”,就是鼓颡。
“黏湛發知”:“黏”,就是黏住。“湛”,就是湛然之體。“知”,就是意根之知精。這個是說,黏住湛然之真體,而發知精。
“因名意思”:“因”,就是依於。“意思”,就是意根之體,以有思量處就是意根所在,所以用這個“思”字。此言,依於勝義根所成之浮塵根,也就是稱為“意思”(意根),就是肉團心。
“如幽室見”:“幽”,就是暗。就像人在暗室中見物——暗室中見物,就表示實非有見,而是妄有所見;意根向內照見法塵,亦如是。
“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覺明”,就是一念妄覺,欲有所明。“有明”,必求有所明。“明覺”,就是妄明之妄覺。此言,這六根,由於最初一念妄覺而欲有所明,以此必求有所明,遂轉真覺為妄明之妄覺。
“失彼精了”:“精了”,就是真精明了之性。此謂,因而失去了真精妙用之性,而變成了第八識識精。
“黏妄發光”:“妄”,就是第八識精。“黏”,就是被黏之義。於是真性被第八識的識精、見精,怎麼樣?黏住了,而發出見分之光。雖然也看得到、也聽得到,可是,已經是加了一層妄了。
【義貫】
“由恬”淡、“變”遷(無味以及有味)“等二種”味塵互“相參”對,“於妙”覺“圓”湛之性“中、黏”住“湛”然之真體而“發”為“嘗”精。此“嘗精”對“映味”塵,旋“絞味”塵而“成”舌之勝義“根”,此勝義“根”為浮塵根之本“元”,而被“目為清淨”之“四大”所成。“因”於勝義根而成之浮塵根,即“名”為肉“舌”之“體”,其形“如”月“初”之半圓形“偃月”,此“浮”塵之舌“根”乃由色、香、味、觸“四”微“塵”所成,終日“流逸奔”逐於“味”塵之境,而莫知返。
“由離、合等二種”觸塵“相摩”相交,“於妙”覺“圓”湛之性“中,黏”於“湛”然之真體而“發覺”精。此“覺精”對“映”於“觸”塵,並“抟”取“觸”塵而“成”身之勝義“根”,此勝義“根”為浮塵根之本“元”,而被“目為清淨”之“四大”所成。“因”於勝義身根而成之浮塵根,即“名”為肉“身”之“體”,其形“如腰鼓颡”,此“浮”塵之身“根”乃由色、香、味、觸“四”微“塵”所成,終日“流逸奔”馳於“觸”塵之境,而莫知返。
“由生、滅等二種”妄塵“相續,於妙”覺“圓”湛性“中,黏”住“湛”然之真體而“發知”精,此“知精”對“映”於“法”塵,“攬”取“法”塵而“成”勝義之意“根”,此勝義“根”為浮塵根之本“元”而被“目為清淨”之“四大”所成。“因”於勝義根而成之浮塵根,即“名”為“意思”之體,(意思就是意根之意)。猶“如”人在“幽”暗的“室”中“見”物一般,所以意根是內照法塵亦復如是,此“浮”塵“根”乃色、香、味、觸“四”微“塵”所成,終日“流逸奔”逐於“法”塵之境。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最初一念妄“覺”欲有所“明”,強迫本性要明,結果變成無明。以此必“有”所“明”,遂轉真覺為妄“明”與妄“覺”,因而“失彼”真“精”明“了”之性,而變成第八識精,此“黏”住於真性之“妄”覺因而“發”出見分之“光”。
983頁, 離塵無結,
經文:
【“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注釋】
翻過來,984頁,
“離暗、離明,無有見體”:若離於明、暗兩種塵,明是塵,那麼,暗還是塵,灰塵的塵。也就是無有能見之妄體聚結成根,黏於精明之體。
“元無聽質”:原來也沒有能聽之妄質(就是妄體),根塵是一對的嘛!聚結成根。
“了知安寄”:就是能了知的妄體,何所寄托?
【義貫】
“是以汝今”若能“離”於“暗”、又“離”於“明”二種塵,就“無有”能“見”之妄“體”聚結成根,黏於真性;若“離”於“動”、又“離”於“靜”二塵,亦“元無”能“聽”之妄“質”聚結成根,黏於真性;若“無通”又“無塞”二塵,則能“嗅”的妄“性”之體“不”得“生”起;“非”有“變、非”有“恬”二塵,則能“嘗”之妄體“無所”自“出;不離、不合”(也就是沒有離跟合這二塵)、則能夠妄“覺觸”之體“本無”;“無滅、無生”這二種塵,則能“了知”之妄覺之體“安寄”(就是何存)?
985頁,經文:
【“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明本耀;耀性發明,諸馀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這一段重要的就是叫你離相,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離動相、離靜相;離合相、離離相;離恬相、離變相;離通相、離塞相;離生相、離滅相;離明相、離暗相,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這一段歸納起來,就是這個意思。
【注釋】
“隨拔一根”:“隨”,就是任,任憑也。“拔”,就是選拔、選擇。隨你自由選擇一根去修行;也就是不用六根齊修。但這並不是說:不可以六根齊修,而是唯恐鈍根的人不能堪任。
986頁,翻過來,“脫黏內伏”:“伏”,就是向。令脫離於所黏之妄覺,而向內照。
所以,在座諸位!修行不是外奔,而是內照,關鍵在這個地方。外奔就一直往外生死流;內照,解脫的日子、幸福的日子就到了!世間人所謂的幸福跟快樂,只是寄托在某一種時間、空間的安穩性,或者是知足性;而佛教講的幸福跟快樂不一樣,就是永恆的幸福,它是永恆的快樂,是以法究竟解脫,為真正的幸福。這不像於世間人寄托在家庭、事業、夫妻、兒女、感情,說:我們很幸福、很快樂!不一樣!我們擁有的幸福快樂是建立在真理。
“伏歸元真”:伏歸於本元一真之心。
“發明本耀”:開發本明光耀之性。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由”,就是循、依。六根圓脫之後,就能不依循現前十二種塵所起六精之妄知妄見。
“明不循根”:照明一切而不循勝義以及浮塵二根。
“寄根明發”:“寄”,就是借,由,就是托。只是經由此二根,而令本明發起功用。
【義貫】
“汝但不”依“循”聲塵之“動、靜”相,觸塵之“合、離”相,味塵之“恬、變”相,嗅塵之“通、塞”相,法塵之“生、滅”相,色塵之“明、暗”相,“如是十二諸有為相”,不順流奔塵,即“隨”你選“拔”六根中任何“一根”去修,令其“脫”離於所“黏”之妄覺,而向“內伏”照,因而“伏歸”於本“元”一“真”之心,開“發本明”之光“耀”之性,本具之光“耀”之“性”若得開“發”顯“明”,則“諸余五”根之妄“黏”,也就是“應”此所選“拔”之根之解脫,而皆一時“圓”滿解“脫”。
六根皆圓脫之後,自此即能“不”循“由”現“前”的十二種“塵”相,“所起”六精之妄“知”、妄“見”,而由本妙明之性照“明”一切,但“不循”浮塵與勝義二“根”,而只是“寄”托於六“根”,令本有之“明發”起功用,“由是”根塵雙脫,無有黏湛阻隔,靈光通耀,故能“六根互相為用”。此為諸黏圓脫後,六根無黏,清淨自在無礙之妙用。
底下, 證不依根
經文: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jìng)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诃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988頁,【注釋】
“阿那律陀無目而見”:阿那律陀是白飯王之子,從佛出家,平常多好睡眠,於佛講經的時候睡著了,被佛诃斥,因而起慚愧心,發大精進,不眠不休,以致失明;我們這裡有沒有那個很精進,精進到失明的了?沒有!都是打牌打到眼睛很疲勞!所以這個拿造業的心來修行,這種精進,個個成佛足足有余!初發心不退,成佛足足有余,菩提心一發就堅持!佛就憐愍之,而教他叫做“樂見照明金剛三昧”,他依教而修,三昧成就,因而得到半頭之天眼,能觀見三千大千世界(一佛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這就是“見性”能不依(眼)根,而寄頭明發。頭本是身根之一,六根通達,則能見之性也能寄頭發出。所以見不一定在眼,能見之性非在眼根,此為明證之一。
以下舉幾個例子:無耳而聽,非鼻聞香,異舌知味,無身覺觸,非意了知,都是以實例證明能聽、能聞、能嘗、能覺、能了等性,都不是因為六根本身——見、聞、覺、知非是六根之能,只是本性托於六根而發,如是而已;是故不要妄認六根為覺了能知之性。然之所以依於一根而修,也就是藉路返家而已:目的在家,不在於路。
989頁,“跋難陀龍”:為八大龍王之一。與難陀龍王為兄弟,故一般常合稱此二龍王為難陀跋難陀。跋難陀龍王善能順應人心而調御風雨,所以深得百姓歡喜,因號之為大喜。根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所記載,佛到三十三天為母說法的時候,難陀、跋難陀龍龍王見彼諸沙門飛行於天上,遂起瞋恨心,欲放大火風阻止,後來被目犍連降伏,乃隨眾至佛所聽法。諸龍王於諸經中被視為護法之龍神,多列於說法之會眾中。
八大龍王為:(1)難陀龍王、(2)跋難陀龍王、(3)沙伽羅龍王(又就是娑竭羅龍王)、(4)和修吉龍王、(5)德叉伽龍王、(6)阿那婆達多龍王、(7)摩那斯龍王、(8)優婆羅龍王。
“殑伽神女”:就是恆河女神。恆河為發源於雪山之頂的阿耨達池,從此池之四方流出共有四河,恆河為其中之一。
有空你們到印度去恆河看一下,你會嚇壞了!我看那個影片,我沒去過印度,哇!那個不敢相像,燒屍體也在那邊、喝水也在那邊、洗衣服也在那邊、泡澡也在那邊、撒骨灰也在那邊,然後有的人屍體就直接拋入河中,去給那個魚吃,他們叫做聖河。這個印度人真是厲害,這樣真的不會拉肚子?不會傳染?然後整條路上都是牛,我沒有去過,但是那個路都是牛,為什麼牛會那麼偉大?都是牛。要不然那個印度也是很奇怪,還有供養那個老鼠的廟,整間都是老鼠的;還有供養那個猴子的,整間都是猴子的;還有供養那個蛇,蛇廟的,整個的,他們說拜那個濕婆神。到印度去的人,現在說好很多了,現在說都有一些大飯店怎麼樣,因為台灣人從小他就是衛生習慣了,我們這個衛生習慣已經這樣子的,一下到那個印度去,沒有辦法適應。有一個導游回來,跟我講:慧律法師!您最好不要去!我說:為什麼不去呢?暫時啦!將來有改善不知道。他說他去到印度回來,你知道嗎?吃到他們的食物,說在印度用什麼藥,一直腹瀉。。。然後用什麼藥都沒辦法止住那個腹瀉,太可怕了!在那邊吃飯都是用手抓,把飯捏成一團,你光是看到那個,你就會拍很多照片:怎麼會這樣?跟我們台灣生活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所以要去朝聖啦、去怎麼樣,將來看個人啦,對啊!而有的人不能夠體會佛陀的用意,就在那個菩提樹座下,在那邊坐一坐,然後那些愚癡的眾生,在菩提樹座下,然後就繞佛念給佛聽,不曉得那個經典是佛講的。所以說:這個就是眾生不明佛意,我們的世尊很偉大、很了不起,我們去那邊參訪。不過在小乘的《阿含經》裡面有這樣講,說如果佛陀涅槃以後,在他的出生地、涅槃地、金剛座,簡單講就是去頂禮、禮拜,依此功德會生天,會生天,依此功德會生天,是是是!看到這個《阿含經》這樣講,嗯!滿有信心的,以後再看,帶團過去,大家都生天了,沒死也要打到死為止。(笑)所以說:前面這些年有人到印度去回來,說某些設備還是不行,某些設備還是不行。那我們從小都是這樣子生活環境長大的,我們身上沒有那種抵抗力,沒有那種抵抗力,完全沒有辦法!那就看個人了,有的人很有辦法,身體,對不對?那就沒話講了,這看個人。
989頁,“殑伽神女”:就是恆河女神。恆河為發源於雪山之頂的阿耨達池,從此池之四方流出共有四河,恆河為其中之一。
就是我們剛剛所講的,舉這個例子這個恆河,我是看影片的。
“驕梵缽提”:(梵文Gavampati),義為牛呞(shī(牛)反刍)。因為他過去世曾摘他人田中一莖之禾,偷了一點點而已。試嘗其生熟,以此不與取業;這個在家居士聽不懂,“不與取”就是對方並未同意,而你就給它拿過來。不給與,並沒有對方承諾給與你,而你就取,叫做不與取。所以這個“不與取”,一般人看不懂這個,“不與取”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答應,而你拿了,對方的主人,因為東西都有主人,有主人,主人沒有答應,對方沒有答應,那你拿了就犯盜,叫做不與取業,尤其是住在常住的,更要小心!
試嘗其生熟,以此不與取業,遂於其後五百世中受牛身之報,喔!才偷田中一莖之禾啊,就做了五百世牛身之果報。所以故於今尚有牛之遺習:以牛有反刍之性,所以於食後從胃中反吐食物而咀嚼,所以驕梵缽提於食後常有如牛之反刍咀嚼之業習。吞下去以後再吐出來,嚼一嚼再吞下去,嚼一嚼吐出來,嚼一嚼再吞下去,阿彌陀佛!這樣誰敢吃?又,驕梵缽提的兩腳,形如牛蹄,所以有“牛相比丘”之稱。其態度鈍重,常表現恬淡無爭之氣度。釋尊愍其常遭人譏毀,所以命之住於忉利天宮之屍利沙園修習禅定。佛入滅後,大迦葉尊者遣人至天宮迎回來,以參加法藏之結集,驕梵缽提尊者此時始知世尊及捨利弗等已經入滅;未久,驕梵缽提也歸寂。
990頁,“舜若多神”:(梵文Sunyata),舜若多神叫做虛空神。歷劫以無身為苦,佛放光拔其苦,映令暫現有身觸,樂不可言,其質如風,然其體元無,故雖無身,也能覺觸。
“久滅意根”:久滅了、已經滅了第七意識粗分之意根。
“圓明了知,不因心念”:“心念”,就是指第六以及第七識。因此,大迦葉尊者得以圓明了知,並不因第六以及第七識心之念。所以可以知道,雖無意根,也能了知;因此可以證明了知並不在意根。
【義貫】
“阿難,汝豈不知”現“今”在“此會中”的“阿那律陀”雖“無目而”能“見”?“跋難陀龍”龍王雖“無耳而”能“聽”?還有“殑伽神女非”用“鼻”而“聞香”?又,“驕梵缽提”以“異”於常人之“舌”而“知味”?又,“舜若多神”雖“無身”根而能“覺觸”?這都是由於“如來”在三昧“光中”加持“映”照“令”其體“暫”時顯“現”若有身根,然此身根“既為”如“風”之“質”,所以“其體元”實“無”。尚有,“諸”已證“滅盡定,得寂”谛之“聲聞”乘人(阿羅漢),例“如”於“此會中”之“摩诃迦葉”不但第六意識不起,而且“久滅”第七識之粗分“意根”,所以他得以“圓明了知”諸塵,然卻“不因”第六或第七識“心”之“念”。
經文:【“阿難,汝今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雲何覺明不成圓妙?”】
【注釋】
“內瑩發光”:“內瑩”,就是內在的本自光明之性。諸位!那個“光明”不要作光線的解讀,那個“光明”是指智慧的意思。千萬不要把它說:喔!那裡面有像太陽這樣的光。那是不對的,那觀念是錯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怎麼把“光明”解讀成光線呢?那是指智慧的意思。內在的本自光明之性。“發光”,顯發其本有之光,了無障礙。
“如湯銷冰”:“湯”,就是熱水、滾水。“銷”,就是銷融,融化。
“聚見於眼”:聚其能見之性於眼根。
“若令急合”:“急”,就是很快,突然。“合”,就是阖眼。如果教他很快地合眼。
“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他們眼一閉之後,暗相就現在其前,眼前就是一片黑暗。此時如果有人站在他前面,他對此人的六根就黯然莫別,乃至此人的頭和足對他來講,都是差不多的(是相類似的),因為無法以眼見來分別的緣故。
“循體外繞”:如果他以手在那個人的身體繞行一周,也就是觸摸,觸摸。
你看看我們這個盲胞,眼盲的人,他在替人家做這個舒緩筋骨的時候,他的頭,摸頭就知道頭,摸腳就知道腳,摸手就知道手,他就不會轉錯。所以意思就是:覺性是一樣的意思。我們現在盲胞在替人家推拿、舒緩,賺一點錢,你看這個盲胞很少說出錯,為什麼?手的覺性、觸覺,跟眼是一樣的,眼靠明、暗;可是這個身體的觸塵靠合。所以你看,這個盲胞在人家推拿的時候,摸腳知道腳,摸手知道手,摸頭就知道頭,覺性是一樣的。所以,修行人都是一樣,覺性都是相同的。
(就是觸摸全身一遍。)
“彼雖不見,頭足一辨”:雖然看不到,但頭跟腳一摸就能分辨,何者是頭,何者是足。
“知覺是同”:所以可以知道,用眼看以及用手摸的覺知辨別之性,是相同相通的。
“緣見因明”:“緣”,就是能緣。“見”,就是見性。“明”,就是明相。此言,世間人以為見性之緣,必須依靠明相,也就是說,必須有明相才能看得到。
“暗成無見”:若暗的時候變成“無見”(就看不到)。
“不明自發”:但是合眼人,對彼前立之人黯然不明,欲自然能發其他種類的知覺。
“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昏”,就是令能見之性昏黯而無覺。
【義貫】
“阿難,汝今諸根若圓”滿“拔”脫“已”,則“內”心一真“瑩”耀之性即得顯“發”本有的“光”明,“如是浮塵”六根,“及”映在浮塵六根之上的“器世間”如山河大地、萬象森羅等“諸變化”影“相”,諸位!變化的東西,它就是無常、就是生滅,到我們心中就變成只是影像而已。而我們現在,記得!你照過相,萬象照過來,就是內心的影像,所以,沒有一件東西是真實的。說:我對你這個人印象不錯!你看,它還是一種象。印象那個象,跟那個外在的相是不一樣的字;但是,答案是一樣:都是影子。所以我們照相,其實是照到一個影像。因此我們就是執著這個內心所現的影像為真實,因此你有種種的痛苦、挫折、不捨,都是因為著這個假相。諸位看,皆立時“如”滾燙之“湯銷”融“冰”塊一樣,“應念”就皆“化成無上知覺”。
“阿難,如彼世人聚”集其能“見”之性“於”其“眼,若令”他“急”速閉“合”其眼,其眼一閉那麼“暗相現”在其“前”,所以此人即見其前面純是一片黑暗。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人站在他前面,他對此前面人之“六根”也就是因外境之“黯然”而不能辨識,所以那個人的“頭”與“足”對他來講可以說是“相類”似,無法分辨。如果“彼”閉眼之“人以手循”此面前人之身“體外”圍觸“繞”一匝,“彼雖不”以眼“見”,但對“頭”與“足一”摸即能分“辨”何者是頭、何者是足;可見,身觸與眼見的“知覺”之性“是”相“同”的而且是相通的。世人、世間人都認為能“緣”之“見”必“因”於“明”相,須有明相方能有見,“暗”的時候即“成無見”;但合眼之人對站在他前面的人,雖黯然“不明”睹,看不到,黯然不明睹就是不能有光線,所以,也沒有辦法看清楚。但是“自”然能“發”覺知,覺性是一樣的。“則”可見“諸暗相永不能”令能見之性“昏”黯無覺。所以,由這一點就知道,殘障的人也可以學佛,正常的人可以學佛,更要學佛!是不是?所以學佛不論老少,男女老幼都可以學佛,在這裡你就看到,覺性都是一樣的嘛!(也就是:明與暗皆無礙於能見之性)。因此“根”身與“塵”境“既”已“銷”融,不復成礙,“雲何”本“覺”妙“明”之性還會“不成圓”滿殊“妙”之用呢?
底下這一段是:離塵無體性就是斷滅,豈可為因?這個我們解釋過好幾次了,識心分別,離塵無自體性;我們真如常住之性、佛性,是離塵有自體性的。
經文:【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若此見聽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雲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
【注釋】
“因地覺心”:於因地中發起覺之初心,也就是,初發菩提心。
“欲求常住”:“常住”,就是常住之佛果。此言:欲求無上菩提常住不生不滅之佛果。
“要與果位名目相應”:謂於初發心時,其心即須要與果位之名目相應。果位之心名目就是不生不滅之心。所以初發心時,其心須與不生不滅之心相應,所以絕不可以生滅之心來求不生滅之菩提。
“庵摩羅識”:義為無垢識,又稱白淨識。迷位之中,本識名為阿賴耶,佛果位中就號為庵摩羅識,此識善能分別一切諸法,而無染著。所以密教將庵摩羅識立為第九識,此識唯佛獨有。
“如金剛王”:“金剛”之義為堅固、不可破壞,而能壞他。
“若此見聽”:“見”,就是能見。“聽”,就是能聞。“見聽”,就是能見、能聞等六根。
“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明暗、動靜、通塞”,就是六塵。如果見聞等六根,離於明暗等六塵,畢竟無自體可得。意思就是:依他起的意思,能、所都是依他起,都不可得。阿難在此即指佛在前面所說,根之能見之性若離所見之塵,畢竟無體可得。哪一個眼睛可以離開這個外塵有體性可得?對不對?哪一個人的耳朵可以離開這個外塵,而有聽質呢?當然都要用。。。有能緣心,一定要有假相、外相的塵。只有本性不用,本性不用塵、也不用根,本來就存在,借根寄發、發明。
(阿難在此即指佛在前面所說,根之能見之性若離所見之塵,畢竟無體可得)需要有“所見”才能顯出“能見”之功。
“猶如念心”:“念心”,就是指第六識心。
997頁,“雲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為什麼要以這畢竟斷滅的“無體”之法,作為本修因呢?阿難以為既言發心,當是依六識心而發,這個就嚴重的錯誤了!因為小乘權教之所謂“心”,只涵蓋六識心而已。這是由於小乘之人,以機淺故,如來多不予開示八識的深理。以八識之理甚深微妙,唯菩薩方能堪知見修行。所有佛在《解深密經》當中這麼說:“阿陀那識甚深細,我於凡愚不開演。”就是你要認識微細的八識,除非有因緣,而且根器要夠,否則我於凡愚不開演。諸位!這個凡“愚”是指什麼?凡“愚”是指阿羅漢,連阿羅漢他都沒講到第八意識了,還不是我們所謂的愚癡的人、凡夫愚癡,這個“凡愚”不是凡夫跟愚癡。阿陀那識就是阿賴耶識的別名。“凡愚”是指凡夫與二乘;以二乘人無菩薩之深智,所以稱為愚。因此,阿難一聞佛說“發心”,他便以為當然是依六識心而發,然而他又已知六識心為念念生滅,離塵無自體性,所以他把六識心稱為是“畢竟斷滅”之心:由是之故,他便質問於佛:怎麼可以無常斷滅的六識心,去求如來常住不生滅的果?這麼說來,佛豈不是自語相違?
【義貫】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先前所“說言”:汝等決定發菩提心,則於“因地”當中發“覺”之初“心欲求”無上菩提“常住”不生不滅之佛果,其初發心酒需“要與果位”心之“名目相應”(也就是應以不生滅心來求不生滅果。)“世尊,如”佛“果位中”之“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菩提果德當中之“名”目,其“稱謂雖”有“別”,然皆同樣是“清淨圓滿,體性堅”固“凝”然,本不動搖,猶“如金剛王”,於世間一切物中,最尊、最勝、最為堅固,“常住不壞”。但是“若此”能“見”、能“聽”聞等六根,“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等六塵之相,“畢竟無”自“體”可得,“猶如”前六識之“念心”,若“離於前塵,本無所有,雲何”世尊卻教我們要“將此畢竟斷滅”之六識心“以為”本“修因”,而“欲獲”得“如來”所證之菩提、涅槃等“七常住果”?
所以修學大乘的人,福報夠大了,知道有一個八識、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如果是小乘人,只要能、所把它放下,就認為相當有成就了,這個就是偏空涅槃。所以修大乘,直趣成佛之道。
經文:【“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念自性滅。進退循環,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求無上覺?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終成戲論!雲何如來真實語者?惟垂大慈,開我蒙恡。”】
999頁,【注釋】
“若離明、暗,見畢竟空”:“見”,指見根之性。若離於明、暗二塵,見根之性畢竟空寂。
“如無前塵,念自性滅”:“念”,就是識心之念。如無諸塵現前,則識之能念之自性就滅去。
“進退循環,微細推求”:我以此理進而思、退而想,前後反復推究,循環不斷,微細地推求。
“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則發覺本來就無我心,以及我的一切心所。“心”為心之本體;“心所”為心之作用,我們在《百法明門論》都講過了,心王,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心王就像國王,所就像大臣,國王出去,大臣一定陪著國王出去,心王、心所是不相離的。心為心之本體,心所為心之作用,全稱為心所有法,以這些心所之作用是屬於心體的,所以稱為心所有法。
“將誰立因,求無上覺”:既然心、心所法皆是空無,那麼要用什麼來立為初發心的本修因,以求無上菩提呢?
“湛精圓常”:這是指六根為湛然、精明、圓滿、常住。
1000頁,“違越誠言”:“違”,就是違背。“越”,就是過,犯,侵犯。“誠”,就是實。此謂,既說六根圓常,又說離塵無自體性,豈非自語相違,而違背了、超過了誠實之言。
“開我蒙恡”:這個“恡(同“吝”)”,是執吝不捨,在這裡是指不捨愚見。開導我的昏昧、昏蒙,以及執吝不捨之愚見。
【義貫】
“世尊”,如世尊言,“若離”於“明、暗”等塵,“見”根之性“畢竟空”寂;如來又言,“如無”現“前”之“塵”,則識心之“念”之“自性”即“滅”去。我以此理“進”而思、“退”而想,前後反復“循環”不斷,“微細”地“推”究研“求”,則發現“本”來即“無我心”體“及我”之“心所”;然而,若心與心所皆無,則“將誰”來“立”為本修“因”,以“求無上覺”道呢?然而,“如來先”前卻“說”六根體本“湛”然“精”明、“圓”滿“常”住;如是豈非自語前後相“違”背、超“越誠”實之“言,終成”游“戲”之“論”,不能當真?若如此者,“雲何”可以說“如來”是“真實語者”?我實不解,“惟”願如來“垂”示“大慈,開”導“我”之昏“蒙”執“恡”愚見不捨之心!
底下是:擊鐘驗聞性不斷
那麼我們上個禮拜,大家都回答得很好,都回答得很好,速度又快,所以這一段念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經文:【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注釋】
“心中徒知顛倒所因”:心中徒然知道顛倒因之所在。意思就是,光是知道,但卻不能應用。
“真倒現前,實未能識”:但是等到真正的顛倒現前的時候,正要讓你、告訴你何者是真正的顛倒,你卻弄不清楚,還是顛倒!你卻不能識得;例如你種種的疑惑常常不斷,這就是真正的顛倒!
【義貫】
“佛告阿難:汝學”偏於“多聞”,不勤修三昧,所以只能斷見惑,而思惑卻全在,因而“未”能“盡諸漏”。以致你“心中徒”然“知”道“顛倒所”在之“因”,然而你對正理的疑惑常不斷生起,此即“真”正之顛“倒現前”,而你“實未能識”得!“恐汝”雖表現得似有“誠心”,然實“猶未”真正“信伏。吾今試將”以“塵俗諸事”作例子,“當除汝”之“疑”。
經文:【即時,如來敕羅睺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
阿難、大眾俱言:“我聞。”
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
阿難、大眾俱言:“不聞。”
時羅睺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
阿難、大眾又言:“俱聞。”
佛問阿難:“汝雲何聞?雲何不聞?”
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
如來又敕羅睺擊鐘;問阿難言:“汝今聲不?”】
前面問聞性,現在改成問聲音,“聲不”就是有沒有聲音,汝今聲不?
【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少選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
阿難、大眾答言:“無聲。”
有頃,羅睺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
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佛問阿難:“汝雲何聲?雲何無聲?”
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注釋】
“音響雙絕”:“響”,就是回響,就是回聲。此謂,聲音和回響都沒有了。
“少選”:就是須臾之間,一會兒。
“有頃”:就是一陣子。
【诠論】
當佛問說:“汝今聞不?”(你現在有沒有聽聞?)時,事實上,佛的意思是指有沒有“能聞的佛性”在啊?而當佛問:“爾今聲不?”(你現在有沒有聽到聲音呢?就是你現在聽到有聲嗎?)此時佛的意思是指“所聞之塵”。所以前面“聞不”是能聞之性,“聲不”是指所聞之塵,這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問性,一個是問塵。而阿難等,一律把“所聞”的聲塵當作“能聞”之性來答,所以分不清楚“能聞”與“所聞”。能聞是性,所聞是塵。所以佛在下面即詳細的解析。
1005頁,經文:【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雲何自語矯亂?”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雲何名為矯亂?”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惟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雲何不名矯亂?”】
【注釋】
“矯亂”:“矯”,就是矯揉、詐,底下這個字念擅(shan四聲),“擅”就是強詞奪理的意思,占據、強占的意思。或者是妄。妄、讬、強、非其事而居之。所以矯亂之義為:矯曲混亂。
“惟聞與聲,報答無定”:“無定”,就是混亂之義。此言,我問你們的能聞之性、以及所聞之聲,結果你們把能聞以及所聞都搞不清楚,只是亂答,並沒有確定的了解。
翻過來,1006頁,
經文:【“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鐘聲更擊,汝雲何知?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雲無,誰知無者?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注釋】
“汝說‘無聞’”:明明是“沒有聲音”,你卻說是“沒有聽到”。沒有聲音跟沒有聽到差太多了;沒有聽到?怎麼會沒有聽到呢?是不是?聽,一直存在的。阿難以及大眾於沒有聲音的時候,答說:“沒有聽到。”這是根據一般的“常情”。豈知常情在此卻是錯誤的,是顛倒的!佛意認為:不管外界有沒有聲音,你都是“有聽”!聞性是不變的,一直存在的,只是所聽的是“無聲”(無聲之聲)而已!因此,不管是有聲也好、無聲也好,問你:“有聞否?”就應當回答:“有聞。”唯有在問你:“有沒有聲音?”時,才可以答:“有聲”、或者是“無聲”。
所以,上個禮拜,哇!大家都答得很棒,都答得很快,又很快!這個座下的人,菩薩的根器還是很多,就不會像阿難這樣答錯了。所以上個禮拜大家都答得一百分,晚上要寫信告訴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根器是很不錯的,(笑)孺子是可以教的,這些佛弟子!
所以,塵跟性弄清楚了,我們就會用本性修行,放下這些假相。
底下,“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如果實在是沒有聞性了,就表示能聞之性已經滅去了;若能聞之性真的已經滅去了,這個人便已經死了,因此你的身體便應當如同一塊枯木一般。對不對?聞性已經不存在了嘛!
“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有、或無”:能知覺有或無,當然是指聲塵之有、無:塵有即知有,塵無就是知無。
“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豈是說你的能聞之性,可以任你叫它有叫它無呢?叫它無就無呢?叫它有就有、叫它無就無呢?也就是,聲音我們是可以要令它有,它有;要令它無,它無。但是能聞之性是一直都存在的,不能說你要叫它消失或停止片刻,它就消失或停止,這是辦不到的。因為能聞之性一直都在,所以我們一直都在聽聞,不管有聲塵現前,聽聞,或者從來沒有斷過的,不管有沒有聲塵現前,我們這個聽聞是從來沒斷過,我們的聞性是常住的,修行就是用這個常住不生滅來修的。這對凡夫乃至二乘人來講,這可以說是一種“嶄新的觀念”,1008頁,因為從來也沒有聽說過這樣的道理。所以,我們現在既聽聞了如是甚深微妙的道理,就應當好好地去思惟、信解,並把從前的凡情、凡知、凡見、凡解都修正過來,才有可能入於佛知、佛見,且於如來正法得勝解。
“聞實雲無,誰知無者?”:“聞”,聞性。“實”,實在,真實。“雲”,就是說,此句是假設說,意思是說:如果能聞之性真的已經不存在的話,那麼,能夠知道“此聞性已經不存在了”這件事的人,又是誰?因為“能聞之性”就同於“能知之性”、“能覺之性”等,簡單講,“能聞之性”就是心。若能聞之性已經不存在了,表示這個心已經不存在了。既已經心不存在,那麼就是無心了,那麼,“能聞之性已經不存在”這件事情,也應該沒有人能夠覺知才對啊;知道不存在,當然就是心還存在。結論:所以不應當說:“我已無聞。”無聞就完了,沒有聞性,那你本性消失了,沒有心了,這個人跟死人沒什麼兩樣了!
“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所以,事實上:外在的聲塵在你的聞性當中,它自現出有生滅之相,並非你的聞性隨著那聲塵之生或滅,而現有、或現無。也就是說,你的聞性並不隨著聲塵而生滅、或有或無;聲塵本自有來去、生滅,能聞之性並不隨之而來去、起滅,所以聞性並非生滅無常。
“汝尚顛倒”:“尚”,就是猶、還是。
1009頁,“惑聲為聞”:迷惑而把所聞之聲,當作是能聞之性;也就是把所聞當作能聞;所以顛倒——也就是,“認塵為心”之倒!(《圓覺經》說:“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即是此也。)我們現在一切眾生都是這樣,把外在的六塵投射到我們的心,我們的心開始打妄想、計著、執著,開始想像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都把這個當作是自己的心,其實這個是妄心。
“何怪昏迷,以常為斷”:既然你會認塵為心,認物作己,那麼你若進而把常住的心性,當作是斷滅的——你若會達到這種昏黯迷惑的地步的話,那也就沒有什麼可怪的了。
【義貫】
“阿難”,當“聲”音“銷”亡而且也“無”回“響”的時候,這明明是無聲,“汝”卻“說”是“無聞”(若無聞,就是沒有聞性了);那麼我“若實無”有“聞”性,才能稱無聞,然“聞性”若實“已滅”去,那麼你的身體就“同於枯木”一般;沒有生氣,失去作用了,跟死人沒有什麼兩樣!此後若“鐘聲更擊,汝雲何”能覺“知”呢?因為你的聞性已經滅去了。又,“知有”或“知無”,“自”然“是”由於“聲塵”之“或無、或有”:塵有,即知有;塵無,即知無;“豈”是“彼”能“聞”之“性”能“為”(任)“汝”想令它“有”,它就現有;或者想令它“無”,它就成為無?能“聞”之性若“實雲無”存者,則“誰”又是能“知”此聞性已經“無”存在“者”?1010頁,(以聞性若不存在,則此身便不應再有任何的知覺。)
“是故阿難”,事實上,“聲”塵“於聞”性之“中自”現“有生滅”之相,“非為汝”之“聞”性隨“聲”而“生”、隨“聲”而“滅”,而“令汝”之“聞性為”暫“有、為”暫“無”。
至今“汝尚顛倒,惑”所聞之“聲為”能“聞”之性,則“何怪”乎你竟心“昏”智“迷”乃至於“以常”住之性“為斷”滅者?是故“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等諸塵相,“說”能“聞”之性為“無”體“性”,成為斷滅;因為聞性實是常住、不生不滅,不因動、靜、通、塞等塵相之有無,而隨之生滅。
經文:【“如重睡人眠熟床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擣(同“搗”)練舂米,其人夢中聞舂搗聲,別作他物:或為聲鼓,或為撞鐘,即於夢時自怪其鐘為木石響。於時忽寤,遄知舂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鼓響。”】
【注釋】
“重睡人”:就是沈睡之人。
“眠熟床枕”:就是熟睡於床枕之上。就是睡得很熟的意思。
“其人夢中聞舂搗聲”:可見即使於睡夢當中,聞性還是不昧。在睡覺,耳朵聞性還是存在。
“即於夢時自怪其鐘為木石響”:“木”,就是舂米的杵;“石”,就是舂米的臼。他就在夢中覺得很奇怪,為何他家的鐘聲,會變得跟木石撞擊一樣的聲響?這樣的錯誤分別,是夢中的獨頭意識取身外之境,自己打造出來的一種妄想,所作的分別,與能聞之性並無關。
“於時忽寤,遄知舂音”:“於時”,在那個時候突然醒過來。“寤(wù)”,醒。“遄(chuán)”,就是立刻。那個時候他忽然醒來,醒來後馬上就知道:原來剛才在夢中所聽到的鼓聲,卻是這個舂米之音。
因為我們在《講義》的講得很清楚了,所以說帶過去就好。
1011頁,經文:【“阿難,是夢中人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雲何為汝銷滅?”】
【注釋】
“是夢中人豈憶靜搖、開閉、通塞”:“靜搖”,就是靜止以及動搖,也就是聲塵的動靜二相。這個是說,這睡夢中的人,他在夢中連自己的身體都忘了,如同死掉一般,怎麼還會去憶念外面的諸塵之動、靜、開通、閉塞呢?也就是說,他連根身都睡忘了,怎還會去憶念諸塵?也就是說,在睡夢中實在是於內根、外塵都忘了!“饒”就是就算,就算是如此,他還是聽得到!根塵都放下了、不存在了,根塵均忘;可是,饒是如此,“饒”就是:就算是這樣子,他的聞性還是聽得到。可見於睡夢當中,雖然現前根塵並皆暫離,但能聞之性依然清晰覺知——因此可以知道,能聞之性乃至可以不依諸根!所以佛在上文開示阿那律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聞,阿那律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聞,即是此義。所以知道,即使六根全都壞滅了,聞性仍然不滅。
我們講堂以前來了一個居士,那個一睡覺下去,是沒有人可以叫得動的,我在他旁邊:某某人!叫他某某人,得拿鍋鏟才翻得動他,睡得跟死人完全一模一樣的,還聽到什麼睡覺時候聞性不滅?早就不知道跑哪裡去了,你怎麼叫,他都從來不醒的!所以,這個非常嚴重的,我沒有看過一個人睡得跟死人沒有什麼兩樣,太嚴重了,這個也算是一種業!
底下,“其形雖寐,聞性不昏”:他的形體雖然在睡覺,但他的聞性並不因為他的形體而睡寐而昏昧。
“縱汝形銷”:這是指死後的意思。縱使在你死後,你的形骸已經銷散了。
“命光遷謝”:“命”,就是命根。你的命根之光芒也變遷變謝了、謝滅了。
“此性雲何為汝銷滅”:“性”,就是能聞之性。這個能聞之性怎麼會隨著你的身體之滅,而一起銷滅呢?
【義貫】
“阿難,是”睡“夢中”之“人”沈睡得舉身都忘了,此時他“豈”會去“憶”念諸塵之“靜”止“搖”動、“開閉、通塞”等相呢?(也就是說,你連根身都已經忘懷了,又豈會憶念諸塵?所以夢中人在現前法中,實在是如“根塵偕忘”。)即使是根塵兩忘,但他還是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可見“其形”體“雖”在睡“寐”當中(於睡寐中根塵並捨)但他的“聞性”仍然“不昏”昧。所以可以知道,於此可以了解,豈只是人猶活著時候在夢中如是,“縱”使於“汝”死後,“形”骸“銷”散,你的“命”根之“光”已經變老“遷謝”了,然“此”能聞之“性雲何為”隨著“汝”形而俱“銷滅”?
因此在這一段就知道,助念有多麼的重要,助念有多麼的重要!這一句就告訴你了:全身都快死光了,那個聞性還在!
【诠論】
佛在此舉睡時聞性不昏、不忘、不離為例,來表示死時也是一樣,因為人睡的時候,1014頁,翻過來,除了有識、暖、壽,暖”就是暖氣,有這個熱氣;“壽”就是一定的業力,就是我們的壽命。在以外,識、暖、壽在以外,其他從外表上看,就好象死掉一樣。又,通常都認為人在睡時與死時一樣,對外在的現象都毫無知覺的,而佛在此提出的例子卻指出,即使在如此的狀況下,聞性對周遭環境還是一樣有知覺!雖然人睡著了,但是聞性並不“睡”;人在休息,聞性並沒有休息;聞性不管人在睡時或在醒時,一直都靈明不昧。所以師父為什麼說:你要買一台念佛機,好好的念佛,跟著念佛?因為這個聞性太厲害了!一直都在作用著!一直都在沒有消失、或忘失。佛舉此例,就是要大家知道:人死後也是這種情形:睡的時候根塵偕忘,就是六識不執根塵(只是阿賴耶執持這個根身,所以即使長時睡眠當中,也能令根身不散壞);人雖已入睡,其聞性還是繼續在作用。同樣的,人死的時候根塵俱捨,而聞性仍是繼續再作用下去(只是化為中陰身)——永不休歇,永無止境!身有生滅,聞性不變,聞性不滅!
經文:【“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雲何不成無上知覺?”】
【注釋】
“不循所常”:不依循所具之淨妙常住。
“常光現前”:真常之心光現前。
“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根、塵、識心”就是內之六根、外之六塵、中間的六識心。注意!六根、六塵、六識,統統叫做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叫做空無自性、叫做緣起性,叫做依他起性,在唯識學講,叫做依他起。所以依他起放下,就是圓成實。“應時”,就立時。“銷落”,銷融脫落而不再黏於湛然之性。這裡的根、塵、識心一十八界,為粗垢。也就是《楞伽經》所講的心的三種生滅相:“相生、相住、相滅”。諸識有幾相,諸識有幾種生滅,佛講的:諸識有二種生滅:相生、相住、相滅;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這是在《楞伽經》講的,我們下一部要講的經典。
“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粗垢銷融之後,心中便剩下純一湛然之想,這湛然之想是一種極微細的心相,稱為“想相”,是為“所想”之相。以最究極、純一無雜的真如本心而言,這所想的“一湛之相”,也是一種塵垢,只不過此塵垢極為微細。
“識情”是對上面“想相”而言,想相是所想之相,識情是能想之心,還是能所一對。但此心又帶情,也就是帶有不捨之情,就是微細法愛。
所以綜合來講,不論所想的湛然之相也好,能想此相之識心、以及對此能想、所想的依依不捨之情也好,於精純之真性而言,都是塵、都是垢。所以,動念即乖。
此時以常光所照,一悟此等既為塵,便得立時遠離。又,“想相”就是八識相分,“識情”就是八識見分。又,此“想相”以及“識情”,也就是《楞伽經》所說的心的三種“流注相”,也就是:心之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是指極微細之法執。
諸位!前面的,前面所講的相生、相住、相滅,前面所講的,這個也是從心投射出去的。記得!相生、相住、相滅,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二個統統是講識,不是有外境的,這個千萬要記住!
前面講的:相生、相住、相滅;這裡講: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統統是指諸識有幾種生滅,心識的生滅有幾種,顯現在識的,前面就是相;顯現在識的這個微細的地方叫做流注。所以,記得!相生、相住、相滅是唯心;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也是唯識,也是唯心,二種都是心。千萬不要把它說:相生、相住、相滅是外在的相,那是大錯大誤了,這個就是沒有講就不知道。
“則汝法眼應時清明”:因粗垢、細垢都已經盡了,垢盡明現,因此你本具的法眼便清淨明耀。
【義貫】
“以諸眾生從無始”以“來”,即“循諸色聲”之塵,隨“逐”妄“念”而遷“流”輾“轉”不休,“曾不開悟”真“性”本“淨”、本“妙”真“常”;因而“不循所”具淨妙“常”性,反而“逐諸生滅”之塵,“由是”而“生生”世世於六道“雜染”法中遷“流”輾“轉”。
1017頁,第三行,“若”一念回光,“棄”諸“生滅”無常之相,不緣不取,“守”住“於真常”之性,不令外緣,但令回流,久之,真“常”之心“光”即得“現前”,常光一現前,內六“根”、外六“塵”、中間六“識心”等一十八界即時“應時”而皆“銷”融脫“落”,簡單講:只要是緣起法的,你就一定要放下;只要是生滅法的,你一定要放下,六根、六塵、六識,統統是緣起法,就是這個道理,它空無自性。
(常光一現前,內六“根”、外六“塵”、中間六“識心”等一十八界即時“應時”而皆“銷”融脫“落”,)不再黏於湛然之性。當即頓悟心中所“想”之湛然之“相”仍“為”微細之“塵”,能想之“識”以及不捨之“情”也“為”微細之“垢”,此二微細塵垢仍會障蔽真性,如是悟了,是故於此“二”微細心垢(法執)“俱”速即“遠離”;粗細二種心垢皆盡,垢盡心明,“則汝”本具之“法眼應時”透徹“清”淨“明”耀,若如是者,“雲何不成”如來“無上知覺”?
【诠論】
此處經文說:“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這“守於真常”的“守”字訣,就是入道之要、要門,宗門的要道;也就是五祖弘忍大師所慈悲開示的“守心”法門。1018頁,五祖在其《最上乘論》當中說:“若解此義,但於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門,十二部經之宗,三世諸佛之祖。”可見這個“守心”一法有多麼的重要!五祖又說:“一切眾生清淨之心亦復如是。只為攀緣妄念,煩惱諸見黑雲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顯現。故知自心本來清淨。”五祖大師又說:“若識心者,守之則到彼岸。迷心者,棄之則墮三塗。故知三世諸佛以自心為本師。故論雲:了然守心,則妄念不起則是無生,故知心是本師。”所以“守心”法門好則好,但要起修此法門卻有一大困難,就是首先要“識自本心”,也就是先悟了自心本源心地;若不悟本心,即貿然守心,即將守心妙法轉成“空心枯坐”,或者是沉空滯寂。因此《楞嚴經》下文中所說的:“悟而後修,不悟復何修”。這也就是說:若是真修(真正的起修),則必須悟了不生不滅的因地心以後才談得上修行,以悟了本心以後,才能在自心地上下工夫。所以,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為什麼這樣講?你不認識這一顆本心、本性,你怎麼修行?你佛念得很好,等一下一去外面,煩惱又來,只是一件小事,三天三夜睡不著,你不是念佛念得很好嗎?對不對?在大殿的時候、在家裡的佛堂,用功用得真是好;可是一下座來,離開那個佛堂,就不一樣了,工夫是二六時中的。所以,悟了本心、本性,是多麼的重要!否則連工夫要下在哪裡,都懵然不知哩呢!
又,此段經文當中“根、塵、識心應時銷落”,宗門中常說的“身心俱脫”就是如是境界。
又,“想相為塵”的“想相”,是心中仍有湛然之相的心想。本來未到究竟之前,心中常存湛然之想也是好的,是善念、也是淨念;但是到此最後、最上境地的時候,連這個微細的清淨之念也都成為塵垢。同樣的,本來對此湛然的能想之情(“識情”),若能念念锲而不捨,也是好的,是“念根”、“念力”的表現;然而到此境地,連此識情也都是微細執,都成障礙,俱需割捨下來、放下,然後才能令真如本心真正地毫無情執、塵垢、一法不立、一絲不掛,湛然之性,才將全體顯露, 出來!
諸位!我們還有一點點,今天要耽擱大家差不多十分鐘的時間,因為它剛好一個段落。
解結,解結之元,1020頁,有的人已經在收課本了,不要收這麼快。(笑)1020頁,經文,很快十分鐘。
經文:【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瘧)!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雲何是結?從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回,不落三有。”作是語已,普及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伫佛如來無上開示。】
【注釋】
“第二義門”:就是前面所說二決定義的第二義:“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世間解結之人”:世間欲解開纏結之人。
“若不知其所結之元”:“元”,就是根本,就是結頭。如果不知道繩結的根元。
“有學聲聞”:也就是阿羅漢以下的聲聞人。以阿羅漢方名為無學。然而阿羅漢之名為“無學”,也只是在聲聞乘當中而已,二乘無學之人,若不得少為足,不住化城,而回小向大,趣求無上菩提,則仍有無量的法門必須學。
“從無始際,與諸無明”:“從無始際”,就是無始最初一念妄動以來。“諸無明”,就是“生相無明”,也就是“俱生無明”。
1022頁,“名為出家,猶隔日瘧”:雖然名為出家求解脫道,即使證了初果,乃至二、三果,也是未得究竟解脫,依然被縛,就有如得隔日瘧一樣,隔日暫似解脫。《楞嚴正脈》說,其實不只是“有學聲聞”,連“無學阿羅漢”也是這樣子:暫似解脫。誠然此言,因為阿羅漢尚未斷“變易生死”,未證得無馀依涅槃,只是佛慈悲,令暫止化城,暫得休息,故言如隔日瘧。
【義貫】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已宣“說”二決定義之“第二義門”;然我“今觀世間”欲“解”開纏“結之人”,他“若不知其所結之”根“元”所在,則“我”相“信是人”雖欲解,但是“終不能解”此結。
“世尊,我及”此“會中有學”之“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以來,即“與諸”俱生“無明”於三界中,生生世世“俱滅、俱生”,而今“雖”已“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求解脫道,仍“猶”如患“隔日瘧”一般,有時暫似解脫,而依然被縛,並未能究竟度脫。“惟願”如來“大慈,哀愍”我等“淪溺”生死河,願如來開示我等,“今日”現前之“身心”之中,“雲何是結”縛所在?(所結之處到底在哪裡?)以及要“從何”處下手方得“名”為究竟“解”脫?如來現在對我等之開示,“亦”可以“令未來”蒙受三界生死“苦難”之“眾生”,以奉行如來無上解脫之道,“得免”於“輪回,不”再“落”於“三有”。阿難“作是語已”,他自己本身“普及大眾”皆“五體投地”,如“雨”流“淚翹”企“誠”摯,“伫”候“佛如來無上”之“開示”。
底下是講:生死之結,在於六根,
經文:【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祇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
【注釋】
“為出世因”:“出世”,就是解脫、無為、遠離世間有為生滅。所以,只要是生滅相,放下,吃好、吃壞都解脫;住好、住壞也解脫,這是真正的幸福。然而得以究竟出離九法界之二種生死者,唯有“一乘”之旨,所以這一句之義是說:為了建立一乘究竟出世之因;或者是,為眾生作一乘究竟出世的因緣。
“作將來眼”:以及作將來世眾生修行大乘之人天眼目。所謂“眼目”,就是指導原則。
所以,你在拜佛的時候,記得!記得要頂禮阿難,阿難是啟教的聖者啊,沒有阿難,你怎麼會聽到?對不對?今天阿難如果是聖人,一聞就悟,統統悟了,這《楞嚴經》才講十頁,人家就開悟了,阿彌陀佛!後面我們怎麼聽啊?對不對?所以,你要頂禮佛祖的時候,一定要順便頂禮阿難,太感謝他了,太感謝他,還好他不懂!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普”,就是普遍。“普佛世界”,也就是遍及十方佛的世界。“六種震動”,為三種形體之動:“動、起、湧”,以及三種聲之動:“震、吼、擊”。“六種震動”,於淺義言之,也就是如來神力感動諸佛世界,而成此有相現象之反應。以深密之義言之,則表如來將欲開示之法門,將可解脫六道眾生,此為一般之深義;而在本經此處之深義,則為暗示以及預示如來即將開演之六根解脫法門。
1025頁,“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微塵沙數之如來,住其本所化的世界,也就是其本處。
“各有寶光……灌如來頂”:“灌頂”之本義為加持以及印可。這個表示釋尊欲開示之法,為十方世界諸佛之所共同護念、加持者。又此處言灌如來頂,而不灌別處,也就是表示此法門為頂法,最上之法,也就是所謂“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之大法。佛佛道同嘛!
“是諸大眾得未曾有”:大眾對佛的神力,以及十方如來之神妙感應,得未曾有之歎異。
1025頁,經文:【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雲何令我生死輪回、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诠論】
十方諸佛在此開示阿難說:輪回生死的結之根頭在於自己的六根,所以要解結,就要從六根下手。又,要證無上菩提,也要從六根下手。這也就是說,六根就是眾生墮入生死輪回的關鍵,也是證得無上菩提的關鍵。就看你怎麼用心了。
當然,從廣義的意義來講,如釋尊在前面所開示的,諸如來於六根、六塵、六識、七大等一一法皆已圓修,而且皆證入無上菩提,只是阿難等人闇(yīn)鈍,無法全部修習,所以只揀擇一門去用功。因此,須知諸佛在此開示的,就是應機說法,也就是開示適合阿難根機的說法。因為若言解脫與菩提,依理上來講,則任何一門應可以通達寶所,這一點,以二十五聖自證圓通境界來看便知。後面立刻就會講到了。所以,以理言之,要得解脫、證菩提,並非只有六根一門,而是這一門最適合阿難,所以諸佛作如是說。又,之所以諸佛異口同音如是開示,而非釋尊直接開示的原因,這表示兩層意義:一、為令阿難於此法速得信入;因為不只是釋尊如是說,十方如來皆如是說,所以阿難更不需疑。二、表示佛佛道同。
又,若以法相而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實已經包括了眾生的身與心兩方面,只不過這裡的“心”(意根)是指肉團心,是色法,而不是“心識”之心,心識之心是心法。(然而須知,佛法所謂的“肉團心”也不是生理學所說的心髒,而是比心髒更純淨、微細的色法,非肉眼可見;正如“眼根”並非眼睛或眼球一樣。)所以六根一旦解脫,就是身心俱解。
此於六根門頭求解脫、證菩提的原理就是這樣子:若六根解脫,則根不緣塵、不取塵;根若不取塵,則識不生,識若不生,則沒有虛妄分別:無虛妄分別,則正智現前。又,若根不取塵,則塵不染心,根塵即不黏於湛然之性(所謂“脫黏”),也就是塵垢不覆與心;塵垢不覆於心,則心之本明顯露。
又,雖說六根是解脫的下手處,但真正解脫的,是“心得解脫”,而非六根,1028頁,剩下一點點,因為六根是會壞滅的,而心不滅。所以若只是“根”得解脫,而“心”不解脫,那麼此一生報盡,六根壞的時候,豈非解脫終竟?來世的六根是新的,豈非復墮纏縛之中?又,根屬於色,色法為物,而物本無知,所以若知道“根”得解脫而非“心”解脫——無心,誰知解脫?所以知道我們所謂的“六根解脫”,是指以六根為方便或下手處,而得解脫,並非真正在求六根解脫:最終的目標還是心解脫,而不是在六根。所以,一悟即入如來地,就是這個道理。
底下講的是:根塵同源,猶如交蘆,最後,
經文:【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
【注釋】
“根、塵同源”:根與塵為同一個根源,因為:一、同是四大所成。二、同源於八識,同是八識所起;以根、塵唯是一心所現。第三、根塵同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縛、脫無二”:根塵既然同一個源,縛跟脫是一,也就是說:縛則同縛,脫則具脫。
“識性虛妄”:“識”,就是指六識。因六識是依根塵而有,所有沒有實在性,因此說其性虛妄不實。
“由塵發知”:由於六塵而發起六根之知;如果沒有覺知的對象(六塵)現前,那麼六根也無所知。所以知道根之知要托塵而現。也就是說:能知需賴所知方能立。
“因根有相”:“相”,就是六塵相,因為有六根之知,方能顯出六塵之相,也就是塵也要有因根而顯。此亦即:所知亦需依能知方得立。
“相、見無性,同於交蘆”:“交蘆”,就是一種蘆葦、蘆草,它與一般的蘆草不一樣,都是二根盤結相連,二莖相交而並立。“相”,是指六塵相。“見”,是指六根。“六塵之相”以及“六根之見”皆空無自性,沒有自體性,都是依他起的緣起性。二者互依而生,如同二莖並立的交蘆一般。
翻過來,1030頁,“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就是本性本明之知見。“立知”就是“知”是指根的知見。如果在本性本明之知見上,又立諸根之知,就成為無明之根本,就是頭上安頭。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知見”,是指一切知見。“無”,就是非。此言,若如實了知一切“知見”皆“非知見”,也就是說,畢竟無有“知見”可得,這個就是涅槃境界。所謂“無有知見可得”,就是《金剛經》裡面所講的:“無有少法可得”。又,“一切知見皆非知見”,這一句如同《金剛經》所說的義理:所謂知見者,非知見,是名知見。又,此處的“知見”亦可以作如實知見。那樣,那一句之義就變成了:“若如實知見‘無有知見可得’,如果你真實的是佛的知見,那麼就沒有任何的知見,不立任何的觀念,執著、分別都不存在,這個就是涅槃淨境”。“涅槃”者,不生不滅的境界。
“雲何是中更容他物”:“是中”,是指本性本自涅槃,無有少法可得,無有少知見可立。在這個“本性本自清淨”、“一切法本不生”如來知見的無上大涅槃境界之中,怎麼還更可容立其他愚見、愚妄知見,例如立根之知見、或立塵之知見、乃至立識之知見呢?最後一點點,
【義貫】
“佛告阿難”:六“根”與六“塵”本“同”一“源”所出,同源於八識,同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故其於束“縛”與解“脫”皆一致“無二”:縛以同縛,脫則同脫。而六“識”之“性虛妄”不實,無自體性,以其依根塵而有,故“猶如空華。阿難,由”於六“塵”才能引“發”六根之“知”,反之,也“因”有六“根”方能顯現“有”六塵之“相”,因此可以知道根為托塵而立,塵也是托根而有,所以六塵之“相”以及六根之“見”,兩者俱“無”自體“性”,乃互相依傍而生,“同於”二莖並立而生之“交蘆”。“是故汝今”若於本性本明之真“知”真“見”上再妄“立”依根塵而有之“知”見,也就是於本明上又要加明以明之,這個就是“即”成為“無明”之“本”(本來已經是明了,你偏偏又要再加上明,這不是無明顛倒之甚是甚麼呢?);若了知一切“知見”實“無”知“見”可得,就是無有少法可得,“斯即”就是一切法本不生的無上大“涅槃”的“無漏真淨”之境界,“雲何”於“是”本自清淨的法體之“中更容”立其“他”虛妄之“物”(妄知妄見)?
好!今天耽擱了大家十五分鐘,非常對不起!可是,我們每天定的進度,就是要這樣子;如果不定進度的話,哇!那個講到驢年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唯獨沒有驢,沒有驢,講到驢年也講不完!對不對?所以,講課要有一個特色,來聽師父的,過瘾!哇!舒服!(眾鼓掌)我沒有叫你們鼓掌啦,我是這樣講一下而已。請合掌,
請合掌,願以此功德,消災在座諸位法師、消災護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講堂消災點燈及亡靈牌位拔度者;回向文殊講堂分院南投養德禅寺納骨塔一切亡靈;回向文殊講堂分院花蓮佛興寺納骨塔一切亡靈,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這些義工明天熱中一點,諸位來開個義工大會,師父也會開示“佛陀的格言”。好!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