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審除細惑 說二如來藏 第六  

大佛頂首楞嚴經
第9套

圓瑛法匯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講題: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
日期:2009.6.25-2009.7.11 文殊講堂
片數:共6片(本片為第6片)
編碼:092[DVD簡體版]

內容概述
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
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
圓瑛法師《講義》第532頁-第640頁
從532頁“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639頁)
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2009.07.10
 819頁,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請翻開《楞嚴經義貫》,819頁。
我們每天都有一定的進度,如果你幾天沒來,就會發現講了好幾百頁,這裡是不留人的,所以這個結夏安居期間,大家辛苦一點。
819頁,7.富樓那執因疑果
  經文:【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注釋:
  “無狀”:就是無因無故。
  “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何當”,就是何時還會。意思就是說,如來現在已證得了妙空明覺,返妄歸真,可是在此如來所證的真如法性,什麼時候還會再出生山河大地及眾生有漏的業果?換句話說,既然一切眾生本具的本妙覺心,會以一念無明妄動,而忽然生出山河大地及一切有為業果。而如來今日既已證入此本妙覺心,會不會有一天也忽然再一念妄動,再從真起妄,又墮為凡夫?
這個是所有一切學佛的人,都會產生懷疑的。
  820頁,義貫:
  “富樓那言:若此” 眾生本具之“妙” 明“覺” 體,“本妙” 本“覺” 本“明”,他這裡都是用一個“本”,這個“本”就是原來我們大家都是佛,就像深山裡面的礦,有因緣挖出來就鍛煉,就變成純金了。所有一切眾生的佛性,現在就是埋在無明的礦山裡面,看哪一個人有因緣、有福報去聽到佛法,就是把這個佛性開發出來。但是在這個佛教裡面,他講這個法身慧命,它不是一生一世的,絕對不是的!諸位!如果沒有因緣,你不可能會坐在底下的,絕對不可能!而且還是聽大乘法,不但是大乘法,還是最上乘、最究竟的《楞嚴經》!所以只要就很簡單的坐在底下,就這麼簡單一個動作,在佛經來講、佛法來講,他不是修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已經在無量佛所種種種的善根,要不然你今天坐不下來的,絕對坐不下來的!所以諸位要成就道業,在一念之間,有這個善因緣,諸位應當珍惜跟把握。
底下,且“與如來” 所證究竟之“心”相比,實在是“不增不減”(如來究竟之心未曾增,眾生本具之心也未減),無有高下。然眾生於本具真心中,以最初一念無明,“無狀” (就是沒有來由,而妄欲加明於本覺,以致)“忽” 然“生” 出“山河大地”,所以這個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其實這些有漏相,都是因為心動、妄覺所來的;心如果如如不動,了悟相本空、山河大地空、人生宇宙空、花草樹木空;“空”就是沒有實體的意思,只是緣起的短暫的一合相而已,其體性本來就空。以及“諸” 有漏“有為” 依正諸“相”。眾生既是如是忽然從真起妄,而“如來今” 已證“得妙空明覺” 之本真,諸位!這個忽然從真起妄,記住這一句話:不是真的,這是為了解說眾生忽然產生山河大地的原因,而這個其實是不存在的,叫做從真起妄,真從來不起妄。意思就是說:妄性本來也是空,並沒有這個東西,為了解說能所的方便,只好這樣講。所以你必需要了解,忽然從真起妄,諸位!真從來不是妄,所以妄性本來就空,並沒有山河大地所產生,只是妄動而已,只是你妄執、妄動、妄分別,所以不了解同分妄見和別業妄見的道理,一直在心性裡面加一個明,妄知、妄覺、妄明,所產生晦昧之空,不實在的東西。
而“如來今” 已證“得妙空明覺” 之本真,然於此真中,眾生有漏依報之“山河大地”,與“有為” 的“習漏” 之業果等,“何” 時“當” 會“復生”?這個是懷疑,就是說:成佛以後,會不會再像眾生一樣,又產生了習漏的業果,突然又跑出了山河大地?
  诠論:
  這是很大的一個問題,也是很多人(不論初心或久學)常有的疑問。佛在《圓覺經》中也回答過這問題。之所以會有這個疑問,完全是宿昔於如來藏等第一義谛的熏修不夠,故不思議地無法起信,致有此疑。大凡人若於第一義谛熏習力不足,信根不具,通常就只能退而修習次一等的余谛,如聲聞谛、緣覺谛,及大乘權谛,權就是不究竟、方便說,二谛融通三昧印,這個權谛簡單講就是俗谛,就是方便來講,不究竟的。乃至凡夫之人天谛,這是勉強不來的,以善根力不足,根器如是故。
所以師父剛剛已經跟諸位講了:要聽《楞嚴經》,像這樣坐在這裡,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你這個動作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非常難!所以為什麼每一個人跨進文殊講堂,師父都是如此的贊歎、如此的珍惜?你想想看,這種大乘最究竟、最上乘的《楞嚴經》,拜托人家來聽,還不一定有人要來聽;還主動來,師父怎能不珍惜、不贊歎諸位呢?底下說:除非因緣成熟,得佛菩薩、大祖師、大善知識開示、接引,諸位!為什麼要講:佛菩薩、大祖師、大善知識開示、接引?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在禅宗有一句話:如果沒有遇到出世、出世開悟見性的大善知識,與其修,不如不修。這是禅宗裡面,祖師大德的叮咛跟指示。他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很想修行,可是他卻沒有因緣碰到開悟見性、出世的大法這種大善知識,與其修,不如不修。為什麼?怕壞了佛的知見,壞了佛的知見,就永遠不能成佛,而且會死在知見的坑道裡面。所以有的人在講說:師父!講經說法是不是有功德?我跟他講:這可不一定,看你怎麼講?你要是把無量無邊的眾生的知見,引入佛的究竟涅槃、佛的知見,那麼,你的功德是真的很大,因為開佛的知見、示佛的知見、悟佛的知見、入佛的知見,這個功德可不是須彌山所可比擬!但是話講回來,如果你把無量無邊的眾生的知見,引入你的知見,不是依法喔,是依人喔,這個就很麻煩了!大凡每一個人要生存在這個世間,包括法師,他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而這一套善巧方便,太過善巧方便,卻不符合佛義,你的麻煩會很大!為什麼?這不叫做說法, 這個叫做相似法,相似法是二法,讓人家起二分法、起有能所法,此心外緣法,不是真正的真心法。佛法是不二法門,這個是很重要!所以在律學裡面講:如果一個比丘,不具有佛的正見,或者是壞佛知見;或者是外道知見、惡知見,不名比丘!還不夠資格,還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出家人當以佛陀的正知正見為依皈,是真正的出家人,了解最基本盤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緣起性空、三皈依,這個很基本盤的東西,如果連這個都講錯了,就很麻煩了!所以為什麼要聽經聞法?奠定了諸位你自己有非常強的判斷力,你打開電視的頻道,乃至佛學的頻道,太多的法師、居士在那邊開示,你很清楚的,一眼就能看穿哪個是正、哪個是邪,哪個根本就是不合佛義,胡扯,你自己很清楚,你絕對不會受騙,也不會上當,這個就是你今天聽經聞法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培養自己判斷的能力。所以能夠把這個奢摩他,如來密因,微密觀照,大開圓解這一段,聽到這一段結束,我告訴諸位:這一輩子修行都永遠不會走錯路,因為你已經開佛的知見了,開佛的知見了。那現在沒辦法,法師大家都要生存,懂一些,那就只好做這一些了,要他深入,他也沒辦法,他能力他到達極限,他要生存、要蓋道場,就當然要開始做一些法會,要不然沒有收入,只好這樣子退而求其次了。但是我們現在整個佛教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這個了:戒殺、放生、吃素、念佛、法會,種種的拜山啦,全部差不多都是這樣子;而對佛的最上乘的究竟涅槃,到底深入體悟的,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太難太難了!為什麼?這種深不可測的東西,非表層意識的,也無法說、也無法講、也無法形容,又那麼難,講這個也不對,講那個也不對;講這個也對,講那個也對,干脆放下:我念佛就好了,不管它了!大部分都是抱著這種態度,沒辦法!是不是?
所以為什麼在這裡講,看,821頁,要佛菩薩、大祖師、大善知識;為什麼統統加一個“大”?“大”就是見性開悟才有辦法!開示、接引,否則這是累劫的業習力,以及修行所致,很難突破、很難超越的。一般人碰到困難了就萎縮,要不然就得少為足,裹足不前,要講到最上論、最上乘論,他第一句話就說:我們不是這種根器,我們老實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好了,蒙佛接引。差不多都是這種觀念。又以本是二乘行人而言,阿難就比較具有第一義之善根,所以雖未斷煩惱,但一蒙佛慈悲開示,即心開悟解,獲本心明;更不會懷疑說:佛會不會哪一天又墮為凡夫,起這樣的妄想分別!(當然,像富樓那這樣的大弟子,亦非“實法聲聞”,而是為護釋迦牟尼佛的法,來權現聲聞,代眾生發問,以示眾疑。)
  
821頁,經文:【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所出?”
  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雲何因迷?悟非生迷,雲何因悟?”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倐(shū同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樓那,於意雲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
  “不也,世尊。”
  “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注釋:
  “譬如迷人”:“迷人”,迷失方向之人。“迷”,在此指無明,也就是最初一念的無明。
  “於一聚落”:“聚落”,喻如來藏或一真法界。人乃存在於真如本性中,而猶自生迷惑,如人騎牛背上而找牛。我們現在就是這樣子,往外求佛,卻不知道我們自性就是佛,根本不知道!我們現在就是騎牛找牛,你現在清淨的自性本來就是佛,你竟然心中有佛不去找,去找外面的佛!所以禅宗有一句話,要熱別小心:外面求來的不真,外面求來的佛永遠不是!要好好的記住這一句。佛在你心中生根發芽,這個是真正的佛。
  “惑南為北”:因為心迷惑,而把南方當作北方。他雖這樣迷惑,以妄為真(以南為北),但南方實不會因他的迷惑而轉為北方。這比喻:迷時雖從真起妄,以妄為真,但此妄決不會變成真,因為妄性本空。諸位!這四個字就是這個道理,你今天為什麼會迷?沒有原因,就是迷!有一天告訴你:你這樣是迷。我突然悟了,迷就停止了!就好像此人迷南為北,但他的迷惑並非實有,亦無實體——其“迷”本空,其“惑”是無體性的。
  “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所出?”:此人的這個迷惑,是從迷而生的呢?還是從悟而生的?——若是從迷而生,則此人心中原先就有迷,那就不是本妙覺明,而且這個迷也不是“最初一念無明”;因此可知,說這個迷是“從迷中生”,不能成立。如果說這個迷是“從悟中生”,悟何能生迷?如鴨子如何能夠生老鼠?故說“此迷為從悟中生”,不能成立。如是則知,此迷既不是“從迷生”,也非“從悟出生”;結論:因此可知,此迷實不生!迷無本體、無性、亦無生,迷體不可得。
  “迷本無根,雲何因迷?”:本”,就是原本。“根”,就是根由。“此迷”(就是無明)原本就是沒有根由,若有根,即在本覺明心中便已有迷,若已有迷,即不能稱為本覺明心。這個意思就是:你往前推的意思,譬如說你今天是迷、去年是迷、十年前是迷、一百年前也是迷,無量劫來都是迷。意思就是說:如果迷它有實體性的話,那麼你就麻煩大了,你這個迷是實體,就是永遠除不掉的,一開始他就迷,就表示沒有本覺了!對不對?因為迷已經存在了,你哪有本覺明心?對不對?所以,就推到無量劫來,你沒有本覺明心,沒有本覺明心,不用修行了!為什麼?沒有佛性,你怎麼修行啊?沒有的東西,你怎麼提煉?沒有金,譬如說這一堆沙,你怎麼提煉,也提煉不出金啊!為什麼?沒有金礦的本質啊;如果你沒有佛性,你怎麼修也沒有用啊!所以,因為我們有本覺明心,對不對?修行才有辦法成佛。如果這個迷一直存在,那本覺明心就沒有了!又,若有根由,即不迷惑,以無根由,故稱迷惑。沒來由的,胡裡糊塗的,故稱為迷;若是有來由,清清楚楚的,即不叫作迷。故此雲,“迷”本來即無根由,怎麼可說迷是由迷而來,從迷而生?因為既“無根由”,也就是沒有前因後果可尋,有如從空而降,令人摸不著頭腦,搞不清楚,所以這個叫作迷。
所以你想想看,你上半輩子為什麼過得這麼辛苦?就是迷迷糊糊啰,別人這樣,我也跟著這樣子了!對不對?每天都是這樣生活啊!為什麼?搞不清楚狀況,沒智慧、沒有人指點,沒有聽到佛法,誰能夠知道我們是佛?沒有聽到佛法,怎麼會去理解說,我們還有更高一層的生活,可以用智慧來過我們的後半輩子?誰會知道啊?當然包括師父也沒辦法,沒辦法!所以,知識跟智慧不一樣的,我們書讀得很多;但是那個是知識,是生死法,不是智慧法。所以我們現在捨迷從悟;當然也沒有悟可得啦。
  “悟非生迷,雲何因悟?”:悟雖與迷正相反,然亦非生迷之因,以物皆自類相生。因此如何能說迷是從悟中生的呢?此比喻,真如本體並不會真正“生”妄,這就對了!完全一百分!這種講法是絕對符合佛義的,就是佛的意思!824頁,雖然從相上說,無明是“依”真如本體而起,所謂“依真起妄”,這個就是一百分,完全正確!但這不等於說:“真能生妄”。這個也是一百分,這個完全就是佛的知見!注意聽!依真起妄,這不等於是說真能生妄,完完全全的就是佛的意思!就好像樹影是依樹而有,但樹並不真能生影,樹是樹、影是影,從來兩不相干:樹中無影,影中無樹,這很清楚的嘛!——然而影還是依樹而有,而樹非影,樹不成影。同樣的,無明依真如體而起,但真如體實不生妄,真如亦非妄,真如亦不成妄。無明起時,真如依舊;無明滅時,真如依然。
諸位!看看虛空,當我們把建築物建到101層樓,諸位!你認為空有沒有傷到?沒有!空從來沒有增減。你把這個建築物拆掉,空也沒有增加。是不是?你放一把火燒虛空,徒自疲勞,虛空怎麼會讓你因為火把燒,而變成了不是虛空?所以你就知道,真如就像虛空一樣的,什麼東西你無論怎麼運作,虛空從來沒有什麼增減的;你六根、六識、六塵怎麼變化、十八界怎麼變化,如來藏性從來沒有什麼增減的。你這樣體悟的話,就會了解,所謂增是妄想增,減是妄想減,這個叫做觀念。譬如說你剛出生的時候,其實你什麼財產都沒有,你現在擁有的種種的房地產,或者是老婆,或者是兒女三、四個,好!你的觀念一直認為擁有,諸位!這個是錯覺啊,這個仍然是緣起、仍然是性空、仍然是不可得,你有增,這個是妄增啊!好!你有一天,房地產也沒有了,三個兒女都嫁出去了,你也沒有了,或者是覺得說:我兒女統統沒有了,我孤獨老人!你從來沒有獨孤啊!為什麼?佛與你在一起,你怎麼會獨孤?你的心中有智慧的佛性顯現,佛永遠跟你在一起。諸位!見性的人不寂寞,縱然全世界的人不認識他,佛跟他在一起。不開悟的人寂寞,他一定要有伴,要有人作伴,沒有伴聊天的時候,他活得多無聊啊!是不是?電話費一個月多少錢了,還繼續打,打到電話快燒掉了!是不是?你看那個女人那幾天很安靜的,沒有在講電話,那就是電話線壞掉,那絕對不是說沒有講,一看,原來是被剪掉了,不然你還以為她那麼乖嗎?所以說我們要了解。說:無明起的時候,真如依舊;無明滅的時候,真如依然。諸位!我們為什麼不把自己的佛性開采出來,做一個尊貴的人、做一個尊貴的聖者?為什麼一直要做凡夫?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佛是何人也?菩薩是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當一個男子漢大丈夫,應當是如是嘛!所以,出家乃是大丈夫的行為,非將相所能比。但是,學佛的護法居士,也是一個很勇敢的人,他才能夠跨進第一步。
底下,如樹影生時,樹仍是樹,樹影減時,樹也不短少也沒有增減。是故迷自有起滅,而真性常然,不動、不染。所以在這裡就特別要記住一句話:修行沒有什麼奇特事,記得!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面對一切境界,什麼事情都告訴自己:這是虛妄的事情。令心無所增減,是名修行。你擁有很多,知道這是妄;你少到剩下你一個人,諸位!三餐吃得飽,你的心中有佛,我告訴你:全世界你是最富有的人!真的就是這樣子。
  “倏有悟人”:“倏”,就是忽然;這個是指因緣成熟時。“悟人”,悟了之人,比喻佛如來。
  “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這個人縱使先前曾經在聚落中迷失方向,經指示令悟後,還會不會再迷?比喻佛開悟後,會不會再起無明?當然不會啊!
  “昔本無迷,似有迷覺”:這八個字可是非常重要!在迷的時候,還是誤認為自己是覺悟的,所以人家勸是勸不聽的。所有一切外道、眾生都是這樣,學佛不夠深也是這樣,都卡在一個個性,眾生就是個性比真理重要,就是這個很麻煩!為什麼?迷的時候,他也自己覺得是覺啊!所以,昔本無迷,似有迷覺,就是這樣子,眾生在迷的時候,他不知道他是在迷,知道吧!他一直認為他是在覺悟當中,所以你怎麼勸,沒有用的,因緣不具足,你就是等。所以師父看了這個佛經以後:勉強不來!親朋好友,乃至至親的兄弟姊妹,他沒有那個根,真的沒有辦法,因為他自己覺得:我也沒有迷啊,你們才是迷!
“無迷”:“迷”,指無明。“似有”,就是相似有,好像有。“迷覺”,迷時的妄覺。此言,昔在眾生位中,本來就沒有無明,然卻相似有迷時的妄覺,因而惑南為北。諸位!一切眾生都是這樣,行住坐臥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干嘛學佛啊?因為他認為他很行!是不是?你說他迷,他說你迷啊!“似”為相似,既是相似,即不是真實的。迷中並非完全沒有覺知。諸位!很簡單,你在作夢的時候有沒有覺知?當然有覺知啊,你在作夢的時候當然有覺知。對不對?夢境是那麼真實;可是一醒過來,什麼都沒有!我們現在就是白天的夢,晚上在作夢是夢中夢;當我們現在白天行住坐臥這麼正常,都是已經在作夢了,何況晚上在作夢的時候?那個叫做夢中夢,白天作夢的時候不覺,我們現在就是在作夢;晚上睡覺的時候叫做夢中夢,妄上加妄。
底下,——迷中還是有覺知,只是其覺非真,其覺知是一種妄覺,是一種情執,非真覺,故稱之為“迷覺”,就是一種情執,而且它會改變的,諸位!剛開始對這個。。。這個男朋友好到沒有話講,什麼都處處替他講話:等到了相處三年、五年以後,認識他了:哎呀!這個根本就是一個無賴、懶惰!後來這個情執不但沒有了,還產生一種憤怒:我怎麼那麼倒楣,交到這樣的男人!它就一直變。。。所以為什麼?它不是真覺,真覺它不會變,對你沒有執著,當然也就沒有什麼情緒上的東西。所以怨是由親來的,意思就是說:二個人太和好,就是要爭吵的開始,夫妻也一樣、朋友也一樣,男女朋友也是一樣,就是這樣子。人應當保持互相尊重,一個距離,以保持一個神秘跟美感,太過接近了,大家都有習氣嘛!二個人,譬如說二十五歲結婚,你想想看,二個人背景完全不一樣,男女有湊在一起,要建立一個家庭,這個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情啊!為什麼?在二個結婚以後,就會顯現對方的缺點出來,要繼續生活在一起,就在爭吵當中,然後爭吵當中繼續過日子,繼續養兒育女,就是這樣一直重復。。。離也沒辦法離!為什麼?有孩子了,合也合起來很辛苦,叫做貌合神離,同床異夢,哎呀!這個中國人用字真是厲害!貌合神離,同床異夢,怎麼會那麼厲害?用這個實在是。。。怎麼會那麼厲害?你看,二個人生活在一起,可是貌合神離,同床異夢,理念完全不一樣!是不是?所以說我們有了學佛的這個因緣,哇!真是太好了!
所以稱之為迷覺,底下,即迷中之覺。然連此迷中之覺也不是真的有,而是虛妄的,故說此迷中之覺為“似有”,仿佛有,恍惚中若有,雖若有而實無;以此“迷中之覺”之體不實,故其相虛幻,不能確定。
  “覺迷迷滅”:“覺”,覺了,覺知。“迷”,就是無明。若覺知無明,無明即滅。如人若覺知自己走錯了路,即不會再走錯路的,或如人已醒,即不復在夢中。
  “覺不生迷”:真覺之體是不會再生迷的,也就是,佛心不會再起無明的。會再起無明就不叫做佛了。所以佛就是開采永恆的法身慧命。
  義貫: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 失方向的“人,於一” 人煙“聚” 集的村“落” 中(一真法界),“惑南” 方“為北” 方(迷妄作真);“此迷為復因迷而有”?還是“因悟所出”?
  “富樓那言:如是迷人” 心中之迷,“亦不” 是“因迷” 而起,“又不” 是“因悟” 而生。“何以故”?此“迷”原“本無”有“根”由可尋,“雲何”說是“因迷” 而生迷?“悟”與迷正相反,固“非生迷”之因,因此“雲何”可說此迷是“因悟” 而生的呢?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倏有悟” 了之“人指示” 而“令” 得開“悟。富樓那,於意雲何?此人縱” 使先前“迷,於此聚落” 中,經人指示令悟後,還“更生迷不”?
  “不也,世尊。”富樓那答。
  佛言:“富樓那,十方如來” 三覺圓滿,三覺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也就是自己覺悟;覺他就是令眾生覺悟;再來就是覺行圓滿,就是他來到世間的因緣,該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未得度的做得度的因緣,所以佛該做的事情就是做完了。所以我常常講說:人的一生,其實是一種責任跟使命感,有這樣的人,活得就很有意義!所以記住!在座諸位!你每天要有工作做,生命它才會有意義。真的!每天有工作的人,他是幸福的;一個沒有工作的人,是很可怕的!為什麼?生命它本身就是一種責任、一種工作。就像佛一樣,佛從成道,十九歲出家,三十一歲成道,你看看這《阿含經》,釋迦牟尼佛幾乎沒有一天休息,沒有的!在經典裡面記載,佛陀明天要去度眾生的時候,佛他就先入定,明天要往哪一個方向,有要度的眾生,因為佛他有神通,大神通,知道明天要往哪裡度、要往哪裡走、會碰到什麼人,佛他都有預知之明,佛可以預測未來,但是他不隨便顯現。因此佛晚上在休息,其實他沒有真正的在休息, 這是經典裡面是這樣記載的。所以佛每天都在看第二天的因緣,看有哪些眾生要度。
從佛的一生一世;而且那個時候是打赤腳。後來,佛法傳到南傳,這個南傳認為,打赤腳不適合南傳、泰國的民情風俗,所以泰國的比丘穿拖鞋;那咱們中國人就比較講禮節。所以佛法傳到漢地來,認為打赤腳沒禮貌、穿拖鞋也沒禮貌,所以,就發明一種叫做僧鞋,以前叫做草鞋,出家人以前穿的叫做草鞋,草編織的鞋。後來說穿這個草鞋麻煩,碰到水的時候,沒有辦法抗拒,也沒有辦法抗拒那個寒,太寒冷的地方沒有辦法,要穿襪子,又開始發明這個僧鞋,就是我們現在發明這個僧鞋。可是這個僧鞋,它不是人功——依照人功、人體來創作的,所以我穿了那個僧鞋,整只腳都快報廢了,那個二只的大拇趾痛到沒有辦法;當然在建中的時候,練跆拳可能有傷到,這不是說僧鞋怎麼樣;可是它不是人功、人體來制造的。再來,那些名牌的,或者是像La New、阿瘦皮鞋,人家為什麼要發明出家人的鞋?人家不要,出家人沒什麼市場,為什麼要發明?整個高雄比丘加起來不到一百個,我只做給你一百個人穿,很快就倒店了,他為什麼要發明這個鞋子給你穿?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就是一般比較次等的工廠,或者是成本比較低的工廠,就這樣發明。。。現在比較好了,做一些鞋墊,就是這樣子。我們現在的這個相,已經跟佛陀當時在的相完全不同,佛陀當時在世,根本就沒有鞋子可以穿,全部都打赤腳!這裡面有大學問,赤腳,這個腳底都是有穴道,所以比丘當時,每一個人跟著佛陀都是要現威儀,要現威儀啊,佛陀在前面走,後面的比丘僧團,那個都是很靜的,一個大聖人在前面,哪一個人敢吭一聲啊?威儀啊!大家都從路。。。佛陀帶領這個比丘,這樣走過去,就度了多少人,就看到佛陀那種威儀、安詳,如如不動的威儀,就這樣走過去,多少人起信心啊,多少人起信心啊!那我們現在生活方式也就不一樣了。這個就是覺他。
那麼覺行圓滿,佛陀講了四十九年的經典,八十歲就入涅槃,功德圓滿就入涅槃。但是佛陀說:也沒有佛入涅槃,也沒有涅槃佛,因為佛從來不生,佛也從來不滅,要如是解、如是悟,才了解佛。所以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裡面有講:我於娑婆世界八千往返示現成佛,意思就是:釋迦牟尼佛來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八千次了,來了示現成佛又回去了。。。其實是不來不去。所以,來,釋迦牟尼佛就是演一出戲給你看,演一出戲給你看。而且要演得逼真,釋迦牟尼佛一出生,還不能講:我就是佛來的!誰會相信你?你跟人家說你是佛,那大家都可以這樣講啊!現在就是很可怕,末法時期,動不動就是:我是摩诃迦葉來、我是文殊師利菩薩來的!動不動就是這樣子,沒有經過苦頭、修行。所以佛不願意說,來就宣布:我就是佛來的!所以釋迦牟尼佛他可以拿到奧斯卡金像獎,還演得真像,還演得完全讓你沒有感覺到他是在演戲,釋迦牟尼佛一定要出生,摩耶夫人、淨飯王生;出生以後就看到那個生老病死,有感觸,娶妻、生兒育女,然後把這個頭發,半夜出城,頭發剃掉,剃掉以後在深山修這個苦行,表法的,表外道不究竟,不能成就,吃苦要吃得對,吃苦不能成就佛道。是如是的這樣子的啟示眾生。演了一輩子,佛陀就告訴你,身教就告訴你:這個就是佛該有的次第,一點都不能逾越;何況來這裡動不動就妄語,他是什麼古佛再來的,你說謊!你是什麼觀世音菩薩再來的,說謊!你是什麼六祖再來的,這說謊!女的就講:我是六祖婆再來的!說謊!統統是說謊。為什麼?佛一輩子示現,就是防堵你說謊,他就是這樣演一出戲給你看的,不能逾越這個次第的。十方諸佛就演一出戲給你看,修行就是必需按部就班來,你不要聽他在胡扯,誇大其辭,那個講自己什麼菩薩來的,你要趕快跑,趕快跑來這裡,來跟著我這個凡夫,不騙你的!真的!你千萬不要跟著他,會死得很慘!
“亦復如是”,悟後不復更迷也。“此迷” 實“無本” 體,其“性畢竟空”,無實相可得;“昔” 在眾生位中“本” 即“無迷” 體生,然卻相“似有迷” 時之妄“覺”,(以此妄覺而惑南為北,迷妄作真;然彼雖自生惑,而南並不成北;彼人雖迷,然妄並不因而成真,真亦不成妄。)當一念“覺”知往昔之“迷”時,此“迷”之幻相即“滅”,以本非有故,但覺知而已,亦非有迷滅;以真“覺”之體本“不生迷”故。所以迷是妄,並沒有生滅、沒有增減,妄就是無根。
 
 經文:【“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
  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敕令更出,斯實狂癡,雲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
  佛言:“如汝所解;雲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
  世尊就解釋了,因為妄才有山河大地,如來是妙覺明空,就沒有這個東西。
注釋:
  “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在那空華已經滅了的地方,比喻如來證於至真,諸惑已盡。“待華更生”,等待已滅了的空中華再生起。比喻妄想分別如來還會再忽然無明又起。
  “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空中本來就沒有華,以心虛妄而見有空華或生或滅。見華於空中“生起”,已是一虛妄;又見空華於空“滅去”,便是二度虛妄,顛倒又顛倒。
這個意思就是說:空中華是表示山河大地,無狀生出山河大地,你不需要去滅它,那是妄念才有的,妄動才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樹木;佛已經成佛了,這些日月星辰早就不存在了,那是一合相的假相而已,怎麼會說成佛以後又跑出山河大地?佛已經無妄,無妄就是真。
  828頁,第三行,“敕令更出,斯實狂癡”:要叫已經滅了的空華又生出來,這實在是接近瘋狂的愚癡。
  “如汝所解”:正如你所了解的那樣,不錯。
  義貫:
  “亦如” 患眼“翳” 之“人” 妄“見空中” 有“華” 相,俟其“翳病若除”,其空“華”即“於空”中“滅” 去。但是,“忽有”一個“愚人”,卻“於彼”人原先所見“空華所滅” 之“空地”,這個“空地”是虛空之處,千萬不要把它解釋成空曠之地,哇!那慘了!有些很沒水准就是這樣,以為有一塊空地在那個空地;不是的,這是虛空的地方啊,跟那隔壁的那個空地是完全不一樣的,“又在空地跑出空中的花”,哇!差很多!期“待” 彼空“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 癡呢?抑“為” 有智“慧” 呢?
  “富樓那言:空”中“元”本就“無華”,以自心虛“妄”故“見” 有華於中“生、滅”,這個就是一切眾生看到山河大地,就是在你的妄念當中有生有滅,其實生滅自性本空,本來就不生,本來就不滅,生當體即空,講不生,滅當體即空,講不滅;但是,卻不能著一個不生滅,這個就是如來的真正境界。若“見華滅”於 “空,已是顛倒”了,若於華滅之後,還“敕令” 本來即無之華“更”從空生“出,斯實”近於瘋“狂” 的愚“癡”之徒,“雲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 癡或“為” 有智“慧” 呢?實乃愚不可及!
  “佛言:如汝所”了“解”的,不錯。你的了解既能如是無誤,“雲何” 還會“問言:諸佛如來”於所證“妙覺明空” 之真如體中,“何”時“當更出”生有為習漏之“山河大地” 等三種相續,諸位!山河大地怎麼來的?那四個字:有為習漏,就是妄動的意思、妄覺的意思、妄明的意思。所以世界本不動、本不生、本不滅,是妄念、妄覺、妄明,令其生、令其滅,萬法唯心,生滅的習漏就見到有為諸相;不生滅的體性真如,就無所見,見等同不見,任運七大怎麼發揮,仍然無相可得,本來七大就是本體。所以,“何”時“當更出”生有為習漏之“山河大地” 等三種相續,因而復墮為凡夫?所以成佛就永遠不會變凡夫。
因此諸位!你的法身慧命就一直蒸蒸日上。在座諸位!你今天縱然損害你的這個色身、生命,你今天所種下來的無量的最上乘的《楞嚴經》的善根,依然存在,無量劫來絕對不會消失,這個就是你的本錢,你的法身慧命。就等於你那個金庫裡面蘊藏無量的金條!為什麼?你有慈悲喜捨、有佛性、有善根,還天天來、還常常來、還從不間斷來,真是贊歎,非常贊歎在座諸位!
  829頁,诠論:
  若問如來什麼時候還會再起無明,再墮為凡夫,實是亵渎神聖。因為不了解佛法。而富樓那在前面的問答中,亦說這種人實為癡狂,富樓那在此的表現,顯示兩件事:一、此皆由於如來善於誘導,令富樓那起正知見之智慧;二、這也表示,如前所說,富樓那亦是為護佛法及利益眾生故,大權示現。
  
經文:【“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如木成灰,不重為木。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注釋:
  “又如金礦雜於精金”:“精金”,就是純金。
我們現在所講的9999,對不對?人家說:哎呀,師父啊!您現在如果有錢,可以買一些金子起來放著,將來再把它賣掉!是不是?我又不是商人,我們不碰那種東西的,不碰的,金塊什麼買啊、賣啊,我從來不碰這種東西的;不過人家送我,我有收過,這是人家送我,又不是我買的,有什麼不可以的!送給我,然後後來就把它轉成現金,去印《楞嚴經》救救眾生啊!是不是?
又譬如金礦中,雜有純金。
  830頁,“其金一純,更不成雜”:這是指金礦開采出來,經提煉後,便是純一真金,不會再含有雜質。諸位!而我們要提煉那個佛性,這可不是一生一世,我們要提煉那個佛性變成純金——成佛,這個不是一生一世有辦法的,這個需要相當的時間。
  “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諸佛如來既已轉煩惱為五智菩提,這講過了。轉二種生死(二種生死就是分段生死、變易生死),為無上大涅槃,也是一樣的:既轉煩惱為菩提,此菩提就不會再生煩惱;既轉生死為涅槃,此涅槃就不會再成為生死。如同煉礦成金,不復為礦。是故《圓覺經》亦雲:“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又雲:“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等,都是發明此義:諸佛如來所證之菩提、涅槃,乃金剛不壞,猶如真金。
  義貫:
  “又如” 於“金礦” 中“雜於精” 純之“金”,此礦若開采出來,煅煉之後,“其金” 即復“一純” 之性,“更不成雜”;又“如木” 已燒“成灰”,便“不重為木。諸佛如來” 於證無上“菩提涅槃” 之後,“亦復如是”,不會再變回去成為有煩惱生死的具縛凡夫。
有一個居士來這裡,就問師父了,說:請問師父!如何避開煩惱?
這個年歲比較大,我就跟他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隔了不久,又有一個居士來,他是比較年輕,但是很精進,他對禅特別有興趣,因為人家有告訴我,說這個是修禅的。又來,同一天不同時間,沒隔半個鐘頭,又跑來一個,他也問同樣的問題,很湊巧!他就:請問師父!如何避開煩惱?
我就跟他講:你避開煩惱做什麼?你慢慢的去參,不告訴你答案,你避開煩惱做什麼?體,好好的去體悟。
旁邊有一個居士竟然替我回答,我不講,叫他去參,他竟然替我回答,他說:師父!您的意思是不是說:煩惱本空,真心本有?
我就跟他講,摸摸頭,我說:你很聰明,有一點點智慧,那你做得到嗎?
啞口無言。
我說:你就像一只鹦鹉一樣。
 
831頁,第三節  開示三如來藏
  1.空如來藏——一切皆非
  經文:【“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征虛空及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
  富樓那,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搖則動,霁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
  翻過來,832頁,注釋:
  “又征虛空”:“征”,就是問。
  “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虛空”,喻如來藏。“群相”,指下面所說的明、暗、動、清、濁、霾、映七相,用以比喻七大之相。虛空喻空如來藏,以其中無有相故。“不拒諸相發揮”,此則比喻“空而不空”之如來藏,以此如來藏本體雖空無相,然亦能隨緣含容諸相於其中發揮,是故此如來藏體雖空,其中亦宛然有相,故亦不空,是故得名為“空不空如來藏”。然而,此諸相雖在如來藏中現,卻仍非如來藏所具有之物。
  “雲屯則暗”:“屯”,就是屯積。
  “霁(jì)澄則清”:“霁”,就是雨後天晴。雨後空中的積塵被雨水沖刷,所以空中一片清新。
  “土積成霾”:“霾(mái)”,就是陰霾不開。塵土積聚於空,則空中一片陰霾之相。就像我們現在所講的沙塵暴。
  833頁,義貫:
  “富樓那,又汝問言”:如來所言“地、水、火、風”四大之“本性圓” 滿互“融” 無礙,其體則“周遍法界”,於是你便生出這樣的“疑” 惑:“水” 與“火” 之“性” 本來是相克的,為何能“不相陵滅”,你“又征” 問“虛空及諸大地”,空大與地大二者之性,一通一礙,若“俱遍法界,不合”(就是不應當)能互“相容” 納。
  “富樓那,譬如虛空”,其“體” 雖“非” 由“群相” 構成,“而” 卻“不” 會“拒” 斥“彼諸相”於其中“發揮”(比喻如來藏體雖非七大,但並不拒七大發揮)。“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 當“日照” 之時“則” 隨日緣而現“明” 相,“雲屯” 積時,“則” 隨雲緣而現“暗” 相,“風搖” 時“則” 隨風緣而現“動” 相,“霁澄” 時“則” 隨霁緣而現“清” 新之相,地“氣凝” 聚時,“則”隨氣凝之緣而現“濁” 相,塵“土” 紛飛“積” 於空中則“成” 陰“霾” 不開之相,江湖等“水澄” 清時則“成映” 現之相。
  翻過來,834頁,诠論:
  虛空中雖常有此等七相顯現,然而虛空本體實不染著此等相,雖則如是,但它還是任此七相隨緣而現、隨緣而滅。所以生跟滅無關於如來藏性,為什麼?記得!法性本空,諸位!好好的體悟這一句話,為什麼叫做法性本空?不是佛讓它空,不是成佛讓法性空,不是這樣,佛成佛都無關,跟眾生無關,跟聖賢無關,跟愚癡無關,跟智慧無關,因為它法性本空,是這個真理一直存在。就像虛空,不管你用什麼,它也沒有什麼增加,你給它金子、金錢,它都如如不動;你給它撒尿、放一把火燒,虛空還是一樣!所以要體悟到法性本空的道理是什麼?法性本空,生當體即空,就是無生,滅當體即空,就是無所謂滅,生跟滅屬於妄動而來的,萬法唯心所造,無明就會產生妄動。所以,我們今天所見的生滅,都是由無明妄動來的,不是真心來的;真心如如不動,生滅即停止,歇即是菩提,生滅就停止。那為什麼成佛以後生滅會繼續呢?那是因為眾生共業所感的世間,共業所感,共同的妄動、共同的無明,化作一念的生滅,所以,看出去的妄覺、妄明,妄有業果、眾生、世界, 所以一切眾生共同所感的無明世間,看到的就是生滅、苦的世間,逃不掉的!成佛只有一個人啊,入寂滅涅槃,只有一個人,沒有辦法改變共業所感的世間,絕對不可能!該台風的時候還是台風,會死很多人;該大地震的時候還是會大地震,也是會死很多人;該火災的時候還是會火災,也是會死很多人,你不要以為一尊佛成佛以後,就可以改變殘酷的這個世間,沒有辦法!這個殘酷的世間所造作的,是所有無量無邊眾生業感所緣起的這個世間,只有一尊佛沒有辦法的!所以要共同,大家來修行,共同改變這個理念,欲望不要那麼重、煩惱不要。。。殺盜YIN不要那麼重, 慢慢慢慢,這個世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才有辦法!所以諸佛如來看到這個娑婆世界,其實是淨土,為什麼?他的心就沒有染污了。我們看到為什麼是穢土?共業所感的這個世間,叫做五濁惡世。這個五濁惡世是站在眾生共業所感的角度,才講五濁惡世的,不是站在如來藏性講的,如來藏性沒有這個東西,成佛以後,這裡其實就是淨土,任何一個時空都是淨土;也沒有時空, 哪裡都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哪裡都是清淨如來藏性,這個就是佛的境界。
底下,所以,又,因為地、水、火、風、空、識、根等七大在如來藏中所發揮之事,無法直接指陳,所以如來便藉用肉眼現前看得到的現象來比喻,易於理解。
  
經文:【“於意雲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
  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雲何空中更見圓日?
  若是空明,空應自照,雲何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耀?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
  注釋:
  “殊方”:就是各方。
  “為因彼生”:“彼”,指緣。是從緣而生的嗎?這是破“相從緣生”。
  “為復空有”:還是從虛空而有的呢?這是破“相從無因生”。
  “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雲何空中更見圓日”:如果太陽照耀的時候,此虛空既為日所明,則十方世界應該是同一日光之色,因為此日之光明可遍至十方世界。日之光明既從日中“出”已,則日中應不復有光明。然則為何我們仍能於空中見一圓日呢?
這個是他的解釋,用一個太陽的角度來诠釋。
  義貫:
  “於” 汝“意雲何?如是殊方諸有為” 法之“相,為因” 從“彼” 緣而“生?為復” 從“空” 而“有” 的呢?
  “若” 說是從“彼日之緣”“所生” 的話,“富樓那,且” 看“日照” 之“時”,此虛空“既是” 為“日” 所“明”,則“十方世界”應“同為” 均一之“日色” (然而十方世界於日照之時,並非同一均平之日色;結論:可知彼諸有為相非從因緣而生。)再者,日照之色既已從日而出,均布於十方虛空,日中即不應再有光明,“雲何”我們於“空中”猶“更”可“見圓日”?(結論:是故言虛空之明相為從日出,不能成立。)
  “若” 言“是” 從“空”而“明”(明從虛空而生),則虛 “空應” 能 “自照”,(空既自照自明,即應時時皆明,以空性是恆常,其明亦應恆常)然而“雲何” 於“中宵” (中夜)及“雲霧之時”,虛空即“不” 能“生” 出“光耀” 呢?(結論:故說虛空之明相為由虛空自生,是不能成立的。)
  是故“當知,是明” 相既“非” 從“日” 中出生,亦“非” 從“空” 中來,亦“不異空日” (不離空日)而能有。(乃如來藏中,循眾生業緣幻化而現,非因緣生,非無因生。)
諸位!這個循業幻化而現,這個循業,眾生循業是非常重要的觀念,也就是說:諸位!你這一輩子造什麼業,你下一輩子乃至無量劫後,你就會發現什麼業。換句話說:這個業給你一個非常具體的概念,就是你要對因果負責,要很小心處理事情,尤其是身口意,自己一定要保持完全、而且是絕對的清淨。如果你想要下輩子更好一點,或者是乃至於影響到你的無量劫,注意那個業感緣起。為什麼?都循眾生業緣幻現而現,就是如果你造了那個業,你不得不去發現,你沒有自由份啊,一點辦法都沒有,台語講的:世間沒有冤枉的事情,一定有它的因果。
 
 經文:【“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雲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准的。不應難言:此日是一,雲何各行?各日既雙,雲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
  所以記住!只要在相上、意識心分別打轉,就是一定會有爭論的,你記住這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記得!這個就是在欺騙你的真心,就放下,真心就顯現。皆是識心分別,周遍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所以你想要進入無诤的狀態、沒有辯論的狀態、沒有能所的狀態,就記得!不要在相上打轉,這個修行就能成功,記住師父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一切相,即名諸佛,你在公司行號也好,在哪裡機關團體也好,都沒有關系,你只要牢牢記住佛陀的教法,不必在相上妄上加妄。眾生會爭得頭破血流,你是有理性的人、你是有懂佛法的人,你記得!要站在超越的角度,你也不要卷入他們的是非,左邊來,來你的耳朵講什麼,聽一聽就好;右邊來你的耳朵講一講,聽一聽就好,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這個就是佛法,這個就是功夫!
837頁,注釋:
  “真妙覺明亦復如是”:真妙之如來藏,因覺之緣而現明相,也是像這樣的。
  “汝以空明,則有空現”:“明”,此為動詞;前人訓為循業而明之,意義上較接近。你若循空之業去明之,則有空之相現。
  “各各發明”:“各各”,就是一一、各別之義。
  “東西各行”:比喻各循其業。
  “則各有日隨二人去”:比喻各發現其本業所現之大相(諸大之相)。
  838頁,這裡可是非常重要的比喻,要注意聽!“一東一西,先無准的”:“准”,就是定。“的”,就是實。“先”,就是本。
此謂,則此二人各自發現各自之日:一在東、一在西,本無定實可得。也就是,並不能確定哪一個人所見的水中之日影才是真日,且其日所處的方位哪一個才是正確、實在的。(水中的第一個日影本就不實、虛妄。現在兩人又各循自業,於第一日影,又別見不同位置之二日影;第一日影已自虛妄,今若再去論究此第二對日影,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的、及處於正確的位置,豈不愚癡至極?!)
所以在座諸位!相上你有討論,就一定會有爭執;但是如果你把它討論,了解用佛法來诠釋就是: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討論無妨,佛法不是不能說,所有言說統統是空,統統是方便說!所以不要落入分別、意識型態、執著,處處是好風光,處處是好風景。
  “不應難言”:不應作這樣的問難,或質問。也就是,不應有這樣的問題或疑問。也就是說,關於這點,下面這樣的問題實不須要問——因為根本沒什麼問題:本自虛妄,還在那上面找什麼問題?!(正如,兩個人一同去看一個偵探片的電影,回家後,此二人對於其中某些情節爭論不休一樣:電影銀幕上所發生的事,本無其實,還有什麼好爭辯探究其實的?又如有人探究解析夢境,亦復如是。)
這就像報紙登的一樣,有一對夫妻打起來,打得好凶!後來人家問說:你們夫妻為什麼打得這麼凶啊?丈夫就講說:當我中到大樂透第一特獎的時候,我要買什麼買什麼。。。她就不要!那老婆就講說:跟你講了,放在銀行利息多少啊,我們生活就無憂!二個一直吵,還打架喔!然後那個人聽了以後覺得好笑,問他說:那你們中獎了嗎?你們中了嗎?他說:沒有呢?還沒開獎啊!二個大愚癡,都還沒有中,二個夫妻竟然打起來,你看看這大愚癡就是這樣子!如果中獎再來打還比較有意義。(笑)是不是?
美國有一個黑人,一對夫妻,這老婆中獎以後,不給她老公知道。後來她老公知道了,中獎,還中第一特獎,哇!幾億喔!就認為夫妻之間他有份,就開始打官司了。所以你看,一碰到金錢,夫妻也會背叛的,你看,生幾個孩子,就是中第一特獎而已喔,才幾億喔;呃,已經很多了!你看,二個夫妻就竟然這樣子翻臉!是不是?翻臉!所以有的人,徒弟就買了這個大樂透就說:師父啊!我中了大樂透以後,我就拿來印《楞嚴經》!嗯!我可不敢想!萬一師徒之間又造成誤會,還得上法院,麻煩!你不要拿給我,你默默的開一張支票給我就行了!(笑)
  “此日是一,雲何各行”:此水中的日影之本體,原來只是一個,為何卻各有一個日影隨二人而去?有智之人實在不應問這樣的問題。然而,這問題看來雖粗淺,道理卻很深;若非入於佛智,一般眾生,乃至凡外權小,皆不免於此诳惑。依於佛智以解此惑即是:眾生各自“循業發現”,不相妨礙;而且亦非此實彼虛。
所以循業發現,你就知道,要記住師父的話: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間,人一出生就是平等,人應當互相尊重。牢牢記住師父這一句話: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間,人應當互相尊重。為什麼?循業去發現你的。所以在座諸位!你看到哪一個人意見跟你不合的,你首先不要生氣,你要交換立場,如果你站在他的立場,對不對?想想看,這樣才更容易去理解對方,才比較更有理性。佛法是理性的宗教,不能說你碰到意見稍微不同的,自己在那邊一直生氣,沒有滿你的願,你也氣到那一種情形,這個是很沒有修養的!所以我們用交換立場、用理性去理解對方,能理解對方,能寬恕對方,這個就是真正學佛的人。
  839頁,說:“各日既雙,雲何現一?”:此二人所見之日加起來,既成雙日,為什麼由第三者看來,在水中還是只有一個日影呢?這豈不怪哉?
  “宛轉虛妄,無可憑據”:“宛”,就是曲也。“轉”,就是展轉。指彎彎曲曲、輾轉變化,並非循一直道,因此虛妄不實,諸人所見者,都不能拿來當作依憑之據。以諸人所見俱皆妄相,既是妄相,如何能以虛妄之事來作為定奪之憑據?
所以在座諸位!只要你看到任何一個偉大的人,只要不是學佛,沒有辦法離開相!所以,政治家他會一直吵,他會為了某一些觀念一直吵,台灣的這些政治人物。是不是?任何一個電影,它也是在相;藝術家,他還是在相;音樂家,他也是在相,音樂相;唱歌比賽也是音樂的相。所以,這個世間都是識心分別,周遍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只有學佛的人,了悟當體即空,識心寂滅,如來藏性它就顯。記得!但這個是真功夫,這個要真正有那個功夫,掌控自己的情緒,這可是要真正的下過功夫。所以修行沒有捷徑,就是千錘百煉而已,修行沒有捷徑,就是千錘百煉。
  839頁,義貫:
  一切眾生“真妙” 之如來藏因“覺” 之緣而現“明,亦復如是。汝” 若循“以空” 之業去“明” 之,“則有空” 之相“現”;若循“地、水、火、風” 四大“各各” 業、一一去“發明” 之,“則” 四大“各各” 一一呈“現” 其相;“若” 循“俱” 起之業去“發明”之,“則有” 同時“俱現” 之現象,(循一,則一現;循多,則多現)。“雲何” 為“俱現” 之義?“富樓那,如” 在“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然後“東西各行” (各循其業),“則各有” 一“日隨二人去” (各自發現其業報所現之日),“一” 在“東、一” 在“西,先無” 定“准的” 實可言。
  “不應” 作如是“難言:此” 水中之“日” 影原只“是一” 個,“雲何各” 有一日影隨二人“行” 而去?這豈非變成有兩個日影?又,隨“各” 人行去之“日既” 已成 “雙,雲何” 由第三者來觀,水中還只是“現一” 個日影呢?(到底水中的日影是一?是二?還是三?)如是循業俱時而現,並不相沖突、並不相妨礙,互不相干,亦非絕對無干,如此眾相,實“宛” 曲輾“轉虛妄” 不實,各人循業所見,“無” 一“可” 為真實論斷之“憑據”,以皆循其自業而妄現故。
所以你看到哪一個人業障很重,不要學佛,不學佛也引不進來,諸位!不要生氣!為什麼?循業發現,他就沒有這個根,沒有辦法的!你也不要因為你的家人不學佛而難過,因為他循業發現嘛,慢慢來,慢慢制造因緣,慢慢來,這樣子。所以度眾生就是這樣子,要等啊!
  诠論:
  水中日影之體已非實,眾生再循各自之業(東西各行),則其所見之日影之方位又各不同。如此則在本已虛妄之上又加虛妄;接著,你又要據此一連串虛妄所現之相去探究到底那一個才是真的日影?正確的方位應在那是?確實有幾個日影?於諸虛妄相上,又去探討其真偽、數目、方位、豈非又妄上加妄?這正好可用來比喻富樓那要探究如來藏中,循眾生業所現的七大,究竟是不是真的一一都遍於法界?如果是,為什麼這七大不會互相重疊、互相沖突、或互相凌滅?這情況與如來在此所舉的水中觀日影的例子,幾乎完全一樣——水中本來就無日,如來藏體中亦本無七大,這些七大只是眾生循業所現的幻相,既是幻象,怎會互相凌滅?藏性中之火,實非火;藏性中之水,亦實非水。是故天道眾生所見之水就像水晶(固體),且可於此水上行走;人道眾生所見之水為液體,可飲用、可沐浴,但不可能於其上步行;餓鬼道所見之水變成火,連飲用亦不能。是故於同一個水體,各道眾生皆循自本業而發現不同之相。是故諸聖於證入如來藏本體之後,便能幻化諸大,也就是所謂的示現神通,而其實是因契入如來藏本體之性,所以能盡其隨緣幻化之用,因而能隨意變化七大所現之相,而成凡夫所謂的神通。例如阿羅漢能騰空作十八變、於自身上出水、火、履水、穿壁而過等。而這些只不過是如來藏少分之用而已,因為那只是在一己的報身之上所起的作用,如果以全體如來藏而言,則有如大海之一浮漚體而已。至若佛世尊及大菩薩,以得盡如來藏全體之用故,所以能震動三千大千世界,或者是以一毫光便可以遍照法界,或可移動一佛世界並其中所有眾生至另一佛世界,或可納一佛世界於另一佛世界,乃至可納一佛世界於一毫端,亦不迫促,諸位!這裡講的全部都是《華嚴》的思想。其中眾生亦不知覺而驚駭。凡此等等,以及本經下文所示,佛世尊之大神通境界,其實亦皆只是如來藏本體不動隨緣幻化之用而已。是故如來教敕弟子修行皆不可以此用為務,就是不可以求神通。務求其體,就是要以不生不滅的涅槃妙性為本修因,所以不可以求神通。以有體自然可以起用,方不致捨本逐末。所以你追求神通,就是捨本逐末,本就是如來藏性不生滅之體。所以勸人千萬不要求神通。而此所謂體者,即如來密因也;若得信解悟入於此密因,則是如來真子,諸佛之所護念,將愁何事而不成辦?
  
842頁,第四行,經文:【“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雲何诘其相陵滅義?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雲何復問不相容者?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注釋: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觀一切因緣所現之相原是虛妄,以彼一切相皆是眾生循業發現,似有而非實,無有實體可以指示陳現。
  “猶邀空華,結為空果”:“邀”,求也,待也。正如同要求空華還要結出空果。這比喻:實在虛妄至極!因為見空有華已是虛妄,然而由於凡夫妄想無盡:既然有花,必定有果,開花結果,理之當然:空中既已生出花來,此花何不結果呢?——吾且待之!這個比喻實是精妙無比。喜好文學之士,一閱及此,豈不擊節贊歎曰:“妙哉,妙哉,神來之筆!”始知如來真一切智人也,能善以種種因緣譬喻教化眾生,無不曲盡其妙。例如上文,二人觀日,東西各行之喻,亦是世間無有比之“絕妙好辭”也。筆者剃染前,於世間專業本為文學,然見佛經中之諸多絕妙之譬喻,以吾所閱世間一切文、史、哲典籍中,實無有能相與並論者。故言佛世尊乃“世間無有等”,及“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誠其然也。
  “雲何诘其相陵滅義”:“诘”,究诘,質問。為什麼還質問說:如來藏中所現之諸大,怎麼不會互相陵奪而消滅呢?
  “觀性元真,唯妙覺明”:“性”,指諸大之性。“元”,同原。此謂,至於觀諸大之性,原來是一真,本無諸相,諸相之體唯是一妙覺圓明之真心(如來藏心)。
  “妙覺明心,先非水火”:“先”,原本。此妙覺圓明之如來藏心,本即非有水、火等諸大。
  義貫:
  “觀” 一切因緣所現之“相元” 是虛“妄”,並無實體,故“無” 有實體“可” 以“指陳”,若欲作種種指陳或探究,即“猶” 如“邀” 求翳眼所見之“空華” 更“結為空果”,毋乃虛妄至極?(是故若了現前所觀諸現象,原為如來藏中所現空華之相,非有非無,不可究诘,)“雲何” 還“诘” 問“其” 互“相陵” 奪消“滅” 之“義”?意思就是:本來就虛妄,還有什麼互相陵奪、消滅之義?就是這個意思。都是如來藏性的東西,地、水、火、風、空、見、識,全部都是如來藏性,本來就是妄,同時也是真,無體可得,為何它有陵滅?就是這個意思。然若“觀” 諸大之“性” 則“元” 是一“真”,本非諸相,“惟”一“妙覺” 圓“明” 真心,此“妙覺” 圓“明” 之如來藏“心” 之中,元“先” 即“非” 有他“水火” 風諸大,諸大尚無,“雲何復問” 它們彼此為何不會有“不相容者”?如來藏一物也無,雖然是現地水火風,其實也是如來藏性的東西。
  “富樓那,汝以”執“色、空” 等諸大體性為實有,故誤認以為其必然“相傾相奪於如來藏”中;“而”實“如來藏”則“隨為色空” 等之緣,而現色空等之影相,“周遍法界”,以眾生不達如來藏深法,不知諸相幻相,諸位!為什麼諸相幻現?諸相它就是一合相,哪裡都是合起來;毛巾,它就是合起來,它就是幻,我們把它執為實有,執則成礙,“是故於” 一真法界“中”,妄見實有“風” 之“動” 搖、“空” 之“澄” 寂、“日” 之光“明” 、及“雲” 之昏“暗” 等相,皆執為定實,(於是地與空不相容、水與火相陵相克等便一時俱現),凡此皆是因“眾生” 其心“迷” 昧昏“悶” 不通(以迷故昧於藏性真空之理;以悶故不通達諸相非實),“背” 棄本有之“覺” 性而妄“合” 於諸“塵” 影幻法,“故” 從而“發” 起“塵勞”,而妄見實“有世間” 諸“相”。所以這個問題就是把世間執為實有,一切問題就出來了。
  
845頁,中間,經文:【“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注釋:
  “一為無量,無量為一”:能化一為無量,或化無量為一。此為理事無礙之境界。其實一就是絕對的理,無量就是事。
  “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此為事事無礙之境界。
  “不動道場”:此為如來藏不動之理體。
  “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寶王剎”,寶王剎土,即佛土,也就是佛的世界。此為廣狹無礙門。
  義貫:
  “我以” 真覺“妙明不滅不生” 之體性為本修因,而“合” 於“如來藏” 性,因“而” 證於“如來藏” 本體“唯妙覺明,圓” 滿遍“照”一真“法界。是故於” 其“中”能現化“一為無量”、或化“無量為一” 之理事無礙境界,或於極“小中現”極“大”,於極“大中現” 極“小”之事事無礙境界;坐於如來藏本體“不動道場” 中,不起於座,而能“遍” 現於“十方” 世“界”;如來三“身” 皆能遍“含十方無盡虛空”;能“於一毛端” 中“現寶王剎” 之廣狹無礙境界;及“坐” 於一“微塵裡轉大*輪”,廣度無量眾生。凡此皆是以如來“滅塵合覺,故” 能“發” 起“真如” 之“妙覺明性” 不可思議力用,一切無礙。
 這一段就是講佛的理事、還有事事統統是無礙。當然這講佛的大神通,那是大乘佛教,他就講到佛的這種神通,已經不是你有辦法想像的;我們平凡的人就是擁有一點智慧,日子好過一點!是不是?平凡的人做平凡事,就是這樣子,我們也沒有辦法求得像佛這麼偉大,就過一個平凡、有智慧的人,日子好過一點,把自己擺平,這樣子就很不得了了,煩惱少一點,佛心多一點。當然,這是形容詞,這樣過日子就不得了了,你要像這個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個沒辦法想像的!

 847頁,經文:【“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
  非色、非聲、香、味、觸、法;
  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非檀那、非屍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羅密多。
  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羅诃、非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這個我們在《楞嚴經講義》都講得很清楚。
  注釋:
  “非心”:“心”,就是識大。如來藏體非識大。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如來藏體非六根。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如來藏體非緣覺法。
  “非智、非得”:如來藏非小乘之無我智,亦非四雙八輩果位之證得。這個四雙八輩就是我昨天講的: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就是四雙八輩。
  “般剌若”:也就是般若。如來藏非即菩薩般若法。
  “怛闼阿竭”:又譯為多陀阿伽度,義即如來,佛十號之一。如來藏乃至非即如來法。
  “阿羅诃”:應供。佛十號之一。如來藏乃至亦非即十號具足相之法。
  “三耶三菩”:又譯為三藐三菩提,正等覺,或無上正等正覺之義。亦佛十號之一。如來藏乃至非即如來等正覺相之法。
  “非常、非樂、非我、非淨”:“常、樂、我、淨”為如來無上大涅槃之相。如來藏乃至亦非即如來無上大涅槃相之法。因為體性本空,沒有這種東西,不要把常樂我淨這種名詞安在清淨心上,沒有這種東西。
  義貫:
  “而如來藏本妙圓” 滿之“心”,其體“非心” (就是識大)、“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 等世間七大;
  如來藏亦“非眼、非耳、鼻、舌、身、意” 六根;
  如來藏亦“非色、非聲、香、味、觸、法” 六塵;
  如來藏亦“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等十八界;
  如來藏亦“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 等出世緣覺乘法;
  如來藏亦“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 等聲聞乘法;
  如來藏亦“非檀那、非屍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 諸“波羅密多” 等菩薩法;
  “如是乃至” 如來藏亦“非怛闼阿竭” (就是非如來)、“非阿羅诃” (就是非應供)、“三耶三菩” (就是非無上、非正等菩提)、亦“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等如來大涅槃相法。如來藏其體究竟清淨,本無迷、悟及世間、出世間、凡聖、染淨一切有為、無為相法。
  诠論:
  本節為明示“空如來藏”,一切俱非;如來藏體究竟清淨,本無迷悟,故無凡無聖、無染無淨、十界之法,而為空如來藏。如來藏體雖無迷悟,然能為迷悟之所依,而有聖凡等十界於中顯現,於焉成“不空如來藏”,此即下文所說。
  851頁,又,此處之“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與《般若心經》中之“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兩者名相完全相同,只是“非”字與“無”字,意義稍微不同而已。《心經》中是以般若觀照之功,而照見真空實相之中,無有世、出世間諸法。本經,就是《楞嚴經》則是以本心,不假功用,當下直體“空如來藏中”(與《心經》之“空中”二字之旨相同),本非七大、四科、有為諸法,及三乘、佛乘一切無為諸法。
  左邊不用看,有因緣看一下,他在介紹他的書。(【附及,鄙人於昔所著《心經系列》中所闡述,《心經》中空有之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於其中釋言:此為如來藏之境界:乃依於如來藏而得如是觀照、了悟。今對本經,即可知鄙人所說乃有所本,系“以經證經”,足見吾言不謬。又,余以《心經系列》初版三刷附錄中之“空義再示”一文中發揮《心經》中所隱示之“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之密義,今證之本經,亦可見吾非空言。走筆至此,同道大德請詳。】)
  
852頁,翻過來,2.不空如來藏——一切皆即
  經文:【“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
  即色、即聲、香、味、觸、法;
  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
  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
  即檀那、即屍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羅密多。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羅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
  義貫:
  如來藏“以是俱非世、出世”間六凡、四聖一切諸法“故”。而為清淨本然之空如來藏,就因為能空,所以就能有,記得!因為能放下,所以你就擁有更多。要記住!佛法是很妙的,愈吃虧、愈忍辱,他就擁有愈多,這個世間就很奇怪。世間是占有、強占,結果失去愈多,惹來殺身之禍!這佛法是很奧妙的,你愈吃虧、愈退讓、愈忍辱,他就愈多,這個是很不可思議的!因為空如來藏什麼都沒有,卻擁有最多。是故“即如來藏” 而能起“元” 本“明心” 之無窮“妙” 用:
  是故如來藏“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 ——七大即如來藏隨緣所現;
  如來藏“即眼、即耳、鼻、舌、身、意” ——六根即如來藏隨緣所現;
  如來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 ——六塵即如來藏隨緣所現;
  如來藏“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 ——十八界即如來藏隨緣所現;
  翻過來,854頁,如來藏“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 ——一切緣覺法即如來藏隨緣所現;
  如來藏“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 ——一切聲聞法即如來藏隨緣所現;
  如來藏“即檀那、即屍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羅密多” ——一切菩薩法即如來藏隨緣所現;
  “如是乃至” 如來藏“即怛闼阿竭、即阿羅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 ——一切如來法即如來藏隨緣所現。
很好!我就像報告新聞一樣,每個字都把它念得非常清楚。因為有的人說:哎呀!這個法師有時候講經的時候,文字不清楚,底下聽不懂。我都念得非常標准,經過特別的訓練,在樓上就念好等它,就等於報告新聞一樣。這念得標准吧?
  854頁,诠論:
  本節所彰顯“如來藏即一切法”,而成所謂“不空如來藏”。然而,讀者必須注意,所謂“空如來藏”,並不是說“真如之體是無”,而是說真如之體性畢竟空寂,不著、不染、亦不息止一切染淨之法,如實空故。為什麼?放下,它本來就空無自性。所謂這個染、淨,其實都是你自己定義的,你加一個淨,你就是染,這麼簡單!淨盡還是空,染,它還是空。所以他一直告訴你:空無自性,相妄性真,就是這個道理,不能在相論斷淨染、聖凡、有無、對錯,沒有這個東西啊!這個才是進入真正的淨法,才是真正的淨,真正的淨就不立一個淨。《起信論義記》雲:“言如實空者,此以如實之中、空無妄染故,雲如實空,非謂如實自空。”換言之,“空如來藏”的“空”字,是指無染、無著,不是說沒有體。又,《大乘止觀》雲:“此心性,雖復緣起建立生死、涅槃、違順等法,而復心體平等,妙絕染淨之相;非直心體自性平等,意思就是:非直心之體自性平等,(這個逗點畫掉)所起染淨等法;這個逗點在這裡沒有什麼意思(即:非直心體自性平等所起染淨等法)。亦復性自非有。”意思就是說:不可以說體性沒有,亦復性自非有,就是也不能說體性沒有。至於“不空如來藏”,義即真如之性,具足一切萬德,德無不備、法無不現。簡言之,“空如來藏”即是表示如來藏“不變”之性;而“不空如來藏”即表示如來藏“隨緣”之性,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成就如來藏隨緣而不變、不變而隨緣之義。
  然而,請注意,並非有“兩個如來藏”,一個空、一個不空;也並非有“兩種如來藏”:如來藏只有一個,諸位!這個“一”也不可得,千萬不要把它當作一個,這個“一”就是絕對、沒有東西,佛教講的“一”,它是絕對,就是不二的意思。如來藏只有一個,只有一種;空與不空只是用來描述如來藏的兩種性能。如同一輛車,用牛拖即稱牛車,用馬拖即稱馬車,用驢拖即稱驢車;同是一車,從用得名。又,同是一瓶,用來裝水,即稱水瓶,用來裝牛奶即稱奶瓶,用來裝油即稱油瓶。如來藏亦如是,體本是一,用即差別,從用得名;名用雖殊,而體本一。以如來藏本體究竟寂靜不染,稱之為“空如來藏”;若隨緣起用,現世出世一切相,則稱之為“不空如來藏”:同一如來藏,在不同的作用、情況下,得不同之名。

  翻過來,856頁,3.空不空如來藏——皆非皆即、離非離即
  經文:【“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意思就是:識心是永遠沒有辦法測度佛,永遠沒有辦法!所以經典裡面講:用捨利弗、目犍連要來測度佛,百千萬劫不可能測度。這《法華經》講的。
注釋:
  “離即、離非”:這句是省略句法,具說應為:“離即、離非即”。“即”,就是即一切法之義。此謂,如來藏之體實離於“即一切法”,亦離於“非即一切法”,也就是“雙離”,即是離一切相,這就是如實空的“空如來藏”。
  “是即、非即”:這也是也省略的說法;具言應為:“是即、是非即”;意思是說:如來藏是“即一切法”,亦是“非即一切法”,這便是“一真”之義;亦即“不空如來藏”之“如實不空”。以上兩者合在一起,就是所謂“空不空如來藏”。
  “三有眾生”:“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亦即是三界。
  “以所知心”:以所知的意識妄心。
  “用世語言”:用世間的語言,如因緣、自然、和合、非和合、互相凌滅、相容等。
  義貫:
  如來藏“以是俱即世、出世” 間凡聖十界“故”,此“即如來藏妙明” 覺“心” 之本“元” 本具之性,其體實“離” 於“即” 一切法,亦“離” 於“非” 即一切法,究竟離一切諸相,然亦“是即” 一切法、是“非即” 一切法,一切諸法相妄而性真,如來藏以真空故不礙妙有,妙有故不礙真空——空有互不相礙。
  “如何世間三有” 之“眾生,及出世間” 之“聲聞、緣覺,”欲“以所知” 之意識妄“心”,來“測度如來無上菩提” 所行境界呢?又要“用世” 間凡夫的“語言” 去思議分別,想要“入佛” 所證無上之如來“知見”?
  
858頁,經文:【“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這個我們在《楞嚴經講義》都講得很清楚了,所以,我們就簡單浏覽一下,當作是一種復習。  
注釋:
  “琴、瑟、箜篌、琵琶”:琴有七絃(xián同弦)、瑟有二十五弦;箜篌有十四弦;琵琶有四弦。諸位!我對樂器不了解,這個要是專業的人;我只看到電視上拉的那個二胡,還有王昭君拿的那一支琵琶,用手指來彈撥,樂器。還有以前小時候看那個“六指琴魔”。所以小時候就常常看到那個镖簽射過去:來者何人?就是這樣。小時候就是會學這個電影的動作,現在想起來好好笑!所以這個音樂我實在是不懂,因為我這個不是專業的。此四種樂器用來比喻凡夫、外道、聲聞、緣覺,皆各具一心三如來藏,體中具足無量妙用。
  “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妙音”比喻自心本具之妙用。“妙指”,善於彈琴之技比喻如來之妙智。此謂:世間凡外權小之人,雖有本具之妙心,可當妙用,然若不入如來妙智,其妙用亦終不能現起,如空有一把好琴,若無好的琴技,亦不能顯出此琴所具有的美妙音色、音質。眾生懷寶不能用,亦復如是。
  “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海印”即海印三昧,為如來所入的三昧之一。於此三昧之中,定心智慧澄徹,廣大無量,猶如大海,普能印現一切十界萬象,並眾生心行、因緣、業果。《華嚴經賢首品》雲:“眾生形象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此謂,如來於入海印三昧之際,一按手指,即能發出光芒,照亮十方。
我們也是能按,如來按指,海印發光,我們是不一樣,我們一按手指,印堂發黑,因為氣到快昏倒了!我們一下子印堂就發黑了。眾生的心跟佛的心實在是差太多了!所以師父在這裡就是告訴大家:這學佛不要期盼很高,你說:我要成佛!當然這是理想,很好;日子好過一點就不得了了,能夠知足,對不對?能夠修學佛道,能夠不惹是非,與世無诤,哎呀!真的不錯了,就是好孩子了。哎呀!還什麼海印發光?這個念一念就可以。一為無量,無量為一,是不是?無量的錢放在一個銀行,一個銀行裡面有無量的錢,大概的觀念就是這樣。這個眾生怎麼有辦法想像這種佛的境界呢?沒有辦法的!
 859頁,中間,“汝暫舉心,塵勞先起”:二乘人由於不發究竟大心,故未得如來密因,因此即使阿羅漢亦只能斷分段生死,得有余依涅槃,端賴其定力壓伏六識,壓伏是沒有斷的意思,令不起現行,諸位!這個力壓六識,令不起現行,臨命終用這個,就可以往生!臨命終伏惑,不必斷惑,淨土法門最殊勝的就是這個!你平常雖然沒有斷六識心,記得!讓它平常身口意攝受一下,令它不起現行就是:那個臨命終的時候,不起貪著、煩惱,一心念佛,雖然沒有斷惑,照樣可以了生死!淨土法門最偉大的,就是伏惑,不必斷惑,就是在這個地方,它之所以殊勝就是這個。而止於化城之清淨不生境界,名之為涅槃境界;然以八識習氣種子完全未斷,故若起於定,一近於緣,塵勞之心隨起。“暫”,就是短暫之時間,稍微之義。“舉心”,就是起心。
  “愛念小乘,得少為足”:只愛念小乘自求解脫、自得清淨的境界,不希求大果,不求利益無量眾生之廣大福德智慧,如果你有能力的話,應該這麼做。所以我是希望這些法師,我們找個時間,請法師們有能力的,一一上台來演講,一一上台來弘法。不一定在講堂,也可以派出去,像全世界各個華人的地方,像中國大陸,有因緣的話啦!哪裡有華人,像阿根廷、南美洲、布宜諾斯艾利斯、巴西,哇!都一直邀請師父,師父就一個人啊!對不對?一個人沒辦法。阿根廷,或者是巴西、英國、法國、日本,都有一直邀請師父開示;那麼,一個人沒有辦法分身,徒弟可以試試看。或者台北再建一個道場,可以到台北,坐高鐵去開示,設一個道場,假設說啦,我負責想,你們負責去做。很辛苦的,建這個道場是很辛苦的,真的!跟這些工人,哇!那也是很累、很辛苦!老板,老板喔,老板跟那個員工吵架,竟然把我二樓女眾的那個廁所堵死,吵架喔,全部都塞報紙,真的!這為什麼會。。。那是有一天我很急,內急,那時候講堂還沒有開放,那時候只有師父。我去二樓,剛好走到二樓就內急,就去上,奇怪!遍地黃金,水都不會通!後來那個工人被我感動了,那工人就自己講:因為我對他很好,工人就是講了,他跟老板怎麼樣。。。你跟老板的事情,跟我的馬桶管線有什麼關系啊?你這樣子做實在是不好,老板,你要找老板麻煩,怎麼找我麻煩呢?你這裡不通,老板又不在這裡大便!對不對?他說:是是是!所以我主動來拿起來!我說:你現在做給我看!哇!結果自己去拿,挖起來一堆報紙,真的!我說:佛菩薩原諒你,還好你趕快把報紙拿起來。你看看,沒辦法!還有的那個工人,我叫他說:哎呀!下雨了,你的速度快一點!他說:好啦好啦!明天我再派更多的人來幫你綁這個鐵。師父就監工,一層一層的,趕工!結果第二天,一個都沒有來!我六、起點就站在那裡,綁鐵的地方,一直趕著要砌水泥;一個人都沒有來!我告訴你喔:你跟這個工人相處在一起,那個要像個工人才有辦法,要不然你用這個出世間的什麼守信用,這個都沒有辦法,很難!所以一個人,那個時候胃又不好,又嘔吐,又監工,又沒有錢,要貸款,然後這裡跑、那裡跑,人家請師父去演講,這樣子一直為了這個道場,哇!那很辛苦,很辛苦的!再來,就接養德禅寺,養德禅寺也花了很多錢,那麼最多的就是法寶最多,一直布施一直布施。。。為什麼?我認為來到這個世間,它是一種責任,它是一種責任感、一種使命感,真的!因為我十歲就夢到自己是出家人,小學二年級,小二、小三,最多小四,其實根本什麼都不懂事啊,為什麼在夢境見到自己是出家人?這個很納悶!我的媽媽,小時候帶我去拜那個恩主公廟,就:咚~~~扣鐘,咦?自己就會拜!那裡的廟公說:歐桑歐桑!歐巴桑簡稱歐桑。說:你這個孩子不得了喔,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小的孩子一扣鐘自己會拜的。他說:你有教他嗎?師媽就講:沒有啊!他一扣鐘,我聽到鐘聲就自己會拜,這個就是善根!在大一聽到佛法,心裡就想說:這一條路一定要走,要像釋迦牟尼佛才偉大嘛!是不是?而且你想想看,像我大哥、二哥、三哥這樣結婚、大姊結婚,也很辛苦啊!像我這種身材這麼袖珍,生出來的孩子,會不會放在口袋裡面養?那很難講啊!這麼小,噜。。。小小一個!唉!這個品種不是純紐西蘭的,還是把他除掉比較好!是不是?所以每次師媽都叫我去娶外國人,因為外國人身高180,說為了後代!我說:180?喔!叫我娶一個190的:為了林家,你記得要找一個190的!什麼?要找一個打籃球的,她說為了後代!這種種的因緣,慢慢就覺得。。。這一輩子很自然而然的,就走上修行這一條路了!所以回顧這個一生,好像都已經安排好的。是不是?讀大學就會這樣想喔,坐著就觀照:結婚,結婚以後做什麼?憑我們這種頭腦!對不對?干大事業、結婚、生兒育女,再來要做什麼?那個時候自己就會這樣一直想:到底我們生命在追求什麼?什麼叫做最快樂的東西?如果說結婚很快樂,為什麼親戚朋友離婚的那麼多?為什麼?就一直納悶,就想:喔!要像佛這麼偉大才有意義!是不是?譬如說你一個老婆生二、三個兒子;最多啦,照顧二三個人;那我們如果能夠出家,是不是可以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廣大福德啊?所以一直想、觀照,下定決心,就大二,大二就下定決心了!所以我還是認為,人當中,冥冥當中,還是有宿世的善根、願力而來的。像對這個做事、做企業的,奇怪!我一點都沒有興趣,我們頭腦不是不好啊!對不對?我們頭腦不是不好啊,那時候也考上台北工專,那是頂尖的學校啊,論世間的念書,算是頂尖的頭腦了;但是,看看這一生的觀念,都受佛的影響很大,影響很大!所以今天走到這個五十多歲了,就快要往生入涅槃的時刻,回顧這一生,好像冥冥當中就安排好的。在座諸位!你有沒有回光返照,你今天能夠坐在這裡,也是冥冥當中都有一個定數,因為是善業所感嘛!你今天能夠聽聞正法,或者出家,或者現在家居士相,你有沒有想到說,你真是幸運,真的是冥冥當中就一直走這一條路,沒有善根深厚的,你不可能坐在這裡,根本不可能!我們的英文常常講:It is impossible!就是這樣子。
所以於如來法海中,只證得少許便已滿足。此少許指四谛八道及有余依涅槃。
  860頁,義貫: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 (喻凡夫、外道、聲聞、緣覺),這些樂器“雖” 本身具“有妙音” (皆具如來藏妙真如性),“若無妙指” (若不契如來妙智,以達藏性理體),“終” 究是“不能發” 出其本具之妙音(藏性之無盡妙用不得顯發)。“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 本自“圓滿;如我” 一“按指”,便可使所入的“海印” 三昧“發” 出此三昧之“光”,而遍照塵沙世界;然而“汝” 若“暫” 一“舉心”,即有“塵勞先起” (光是心動即如是,更何況身動?)此為“由” 於汝等“不” 發究竟之心“勤求” 諸佛“無上覺道”,而只“愛念小乘”,於菩提道,以證“得少” 法為滿“ 足”。
所以諸位不要得少為足。
  诠論:
  此經中言,如來一按指,即發出海印三昧之光,就是表示如來於靜中則有靜用,於動中亦成動用。相對的,二乘之人,以不求究竟,故不能離於有相定,因此一起座,一舉心,塵勞即起,是故不堪,以此之故二乘之人皆須沉空滯寂,方能維持其定心。是故其離於如來的動用一如之境界遠矣。為何會這樣呢?因其修學並示得如來藏作為根本,故其定力並非從藏心發起,而是依六識心而起,依六識心分別染淨,苦樂等而起,故其定心與佛菩薩相較,只是浮面的,未深入八識根本,是故不堪任何些許動亂。若如是者,如何談得上於動中起用呢?然而這都與無始來有否發無上大心有關;若發大心,即與佛同心,與佛心相應,速能悟入本心;因此為佛弟子,修學佛道,切不可但發自利、自求度脫的自私心,因而只“愛念小乘,得少為足”,否則即是負佛深恩。
還沒有要下課,今天要講到870頁,我一定下去的功課,就一定要講完!
誰不忍者說,不滿的請說。好!沒有什麼意見,沒有意見就繼續講。

 底下,第四節  諸妄之因
  1.又起疑惑:寶覺妙明,何因起妄?
  經文:【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回,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注釋:
  “無二圓滿”:“無二”,就是平等,以皆一如,故是平等。
  “今得聖乘,猶未究竟”:“得”,就是證得。“聖乘”,就是指聲聞四果。“究竟”,是指無上菩提。謂今世雖遇如來,而得修學覺道,現已證得無學之聖位,斷分段生死,然以無明細惑猶在,故不能證究竟之無上菩提,永斷變易生死。由此可見小乘亦自知未達佛之境界,只是未能發起大心趣求而已。
  “世尊諸妄一切圓滅”:謂佛於一切無明妄惑,都已經圓滿寂滅,永不再生。《圓覺經》雲:“永斷無明,方證佛道”。
  “獨妙真常”:“獨”,不共之義,謂不與三乘共,佛不與小乘、中乘、大乘共,這是只有佛才有,唯佛能證。“真常”,真如常住之體。
  863頁,義貫:
  “富樓那言”:我今如是信解:“我”及一切眾生“與如來” 皆具“寶覺、圓明”、正“真” 微“妙”、清“淨”之“心”,平等“無” 有“二” 致、皆悉“圓滿”,我已如是了知。然“而我”往“昔”由“遭”遇“無始” 無明“妄想”,故令我“久” 遠以來長“在輪回”之中,“今”世有幸得遇如來,依教修行,雖已證“得聖乘”,達於無學,然以無明種子仍在,故“猶未” 達“究竟” 之菩提道果;
  而“世尊” 於“諸”無明“妄”惑皆已“一切圓”滿寂“滅”,於十界中,“獨” 契微“妙” 之“真” 如“常” 住本體。故我“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 而“有” 無明“妄” 惑生起,以致“自蔽妙明” 之真心,而“受此” 三界“淪溺” 之苦?
  
2.有因非妄,妄即無因(無因故妄)
  經文:【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余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雲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
  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注釋:
  “汝雖除疑”:此“疑”是指五上分結中之疑結,也就是五鈍使(貪、嗔、癡、慢、疑)的疑使。是為六大根本煩惱之疑煩惱。疑煩惱是猶豫為性,令人於法遲疑不決,故令人不能起修。阿羅漢於法決定,故疑結已除。
  “余惑未盡”:“余惑”,指殘余的細惑;以細惑未盡,故於第一義谛猶不能照了、通達、決定。
  “演若達多”:義為祠授,因為他的父母祈禱於神祠而生,故以此為名。
  “忽於晨朝”:“忽於”,亦是比喻無端造作之義。
  “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喜愛鏡中所現的頭之影像,因為這鏡中的頭,其眉目都清晰可見。
  “嗔責己頭不見面目”:反過來卻嗔怒責怪自己身上的頭,怎麼看不見其面目(亦即,不能自見己面、己目、己耳等。)
  “以為魑魅”:“魑魅”,就是我們所講的要怪,山林中的鬼怪,山精木怪,即俗稱之妖怪。此言,以為自己身上的這個頭是妖怪的頭著於自己身上,不是他自己原來的頭,所以它才不能令他自見己面目。
  “無狀狂走”:“無狀”,無故。無故忽然起而瘋狂四處奔跑。比喻最初根本無明,而令眾生於六道中狂走不休。
  義貫:
  “佛告富樓那:汝雖” 已“除” 去根本之“疑” 煩惱,然而殘“余” 之細“惑” 猶“未盡,吾”且“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汝豈不聞:”此“室羅城中” 有個人叫“演若達多”,他有一天“忽於晨朝以鏡照面”,喜“愛” 其“鏡中” 所現之“頭”,因為彼頭“眉目” 清晰“可見”,接著他反而“嗔” 怒“責” 怪自“己” 身上之“頭”,因為此身上之頭“不” 能“見” 己之“面目”,遂“以為” 此頭系“魑魅” 精怪之頭著己頸上,於是驚怖“無狀” (無故)瘋“狂” 奔“走。於” 汝“意雲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而想要去掉這個鬼魅之頭,要找回自己本來的頭?)
  “富樓那言:是人” 即因“心狂,更無” 其“他” 緣“故”。
  诠論:
  “演若達多怖頭狂走”這是一個很生動,也是很有名的譬喻及典故,常被引用。“愛鏡中頭眉目可見”比喻妄取幻境。“嗔責己頭不見面目”比喻迷背真性。當知凡夫受著妄有,而不見真空,二乘則愛著偏空而不見妙有;凡此皆是“狂走”之相也。
 
 867頁,經文:【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雲何有因?若有所因,雲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注釋:
  “既稱為妄,雲何有因”:“妄”,虛妄,假的,不實在的。“因”,生因;生起之因。指最初無明、乃至種種無明,以及怖頭狂走等,既稱為虛妄不實的,虛假的,怎麼會有生因呢?既無生因,便是無生;既本無生,其相便是虛幻。
  “若有所因,雲何名妄”:“所因”,就是你找到了因,找到了因就悟了。“所因”,就是所成之因,所從來之因,亦即成因或生因。如果有其成因,怎麼會稱它為虛妄不實呢?因為有其成因就是有實體。
  “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自”,就是自從。“相因”,相互為因。此謂,自從無始的無明妄想以來,展轉相互為因,即於無明又起無明,於妄想又起妄想,前念之妄想又為後念妄想之因,後念之妄想復為其後妄想之因,於是從最初之迷上,又不斷地積無窮之迷。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這樣的迷惑,猶如虛空華:空實無華,乃翳眼所見而認為實有。此心中之迷惑亦如是,實無生因,只是因為心迷,自認為有,於是宛然而有,實乃自心迷惑幻現。自心迷惑幻現包括能所,我們的無明就是迷惑幻現;外面的山河大地就是迷惑幻現。這個迷惑幻現包括能緣之無明的心、包括外面的塵境,統統叫做迷惑幻現。你不要認為,迷惑幻現是外在的境界,這個可不是這樣子,能緣心、所緣境,全部都是幻現。
  “識迷無因,妄無所依”:“識”,識得,知道,了知。“因”,生因。“所依”,所依之實體。謂若識知“迷”本無生因,其妄相即無所依。蓋諸妄從迷(無明)而起,若“無明”無有生因,則一切虛妄皆無有依靠。無明既無因,即無明本不生;無明若無生,則一切妄想亦皆無生矣。
  “尚無有生,欲何為滅”:“欲何為滅”,欲滅何者。一切妄相若尚且無生,你想要滅除什麼?就像虛空本來就無一物,你想要除去虛空什麼呢?以無生必無滅;有生方須滅。是故無明不須滅,若了知無明無生,無明即滅;就像虛空本來就沒有烏雲,你只要了解烏雲密布,烏雲還是空啊,不影響到虛空,烏雲就沒有,失去作用了。你了解無明本空,無明就對你沒有作用。所以若了知無明無生,無明就滅;一切迷惑與自心妄想亦復如是:若了知迷惑與自心妄想實不生,迷惑與自心妄想即滅。反之,若不了知,任何人亦滅它不得。例如鬼影幢幢,於黑暗中欲捕風捉影,欲捉鬼、殺鬼,雲何能得?雲何有盡——怎能捉得完、殺得盡?況且若自覺有捉到鬼,有殺到鬼,而雲:我捉到了煩惱鬼、妄想鬼、雜念鬼、惡念鬼、生死鬼、輪回鬼,如是等鬼,我把它們都押起來了(救度“伏煩惱”)、我把它們都殺了(“滅煩惱”),亦只是自心鬧鬼。是故達摩祖師雲:“若見相,即處處見鬼。”
這是什麼意思?若見相就是能所不斷,見相,意識心就起,皆是識心分別,識心就是鬼,在這裡講的,都是周遍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見相,相當體即空,所以,了妄非咎,你如果知道它是妄,沒有什麼過錯,相,相起相滅,對本性沒有什麼增減。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得菩提者”,覺悟之人,指諸佛。“寤”,就是醒覺。證得無上菩提的諸佛,於開示眾生時,就好像醒過來的人,向你述說夢中所見之事。
  “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精明”,救度精純明了。此時醒寤之人,其心縱使精純明了,毫無迷惑,但要用什麼因緣(方法),才能把夢中所見的事物(指迷惑、妄想,及因迷惑、妄想所見之物)拿出來給人家看?你還沒有聽說過有一個人可以把夢中的東西拿給你看。迷中猶如夢中;眾生於迷位中所見之種種物事,亦如夢中所見一樣,本自無實,本無所有,唯自心所現。
  “況復無因,本無所有”:何況夢本無生因,夢境本無所有,唯自心現量。
  “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像演若達多,哪有任何實在的因緣,令他害怕自己現有的頭,以為自己本頭已失,變成鬼怪的頭,因而瘋狂而走?
  你若問說:他“照鏡”不是因緣嗎?
  答:“照鏡若是真實令人狂走的因緣,你每天照鏡時為何不狂走?為什麼不會像演若達多?
  你若又問說:他看到鏡中頭不是因緣嗎?
  答:看到鏡中頭若能令人狂走,你每天看鏡中頭,怎麼不跟著演若達多也是一樣狂走?
  你又問說:他看到鏡中頭,故起妄想,這不是因緣嗎?
  答:若看到鏡中頭,便能令人起如是妄想,因而狂走,那麼你看鏡中頭的時候,為何不起如是妄想,也令你狂走?意思就是:看鏡不是真的因緣,是心狂才是真正的因緣。可知看鏡、乃至看鏡中頭、起妄想,乃至狂走本身,這一切都沒有充分必要的關連,亦即都非狂走的充分必要條件,因此皆非狂走的實在因緣——是故“狂走”並無實因,本是虛妄。
  “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狂歇”,狂心歇息。有朝一日,忽然狂心頓歇下來,才發現本來的頭原來就在自己頸子上,於是以為自己終於找到了本頭,其實此頭並未曾真正失去;因此瘋勁過了以後,這個頭也不是從外而得——並非真正找到,因為從來也沒失去過。眾生悟得真如本性時亦復如是;這真如本性在迷位(怖頭狂走)時,並未曾有一刻真正失去;及至悟時,只見自己本來頭,其頭非從外來著於自己頸上;真如本性亦如是:迷時雖不見;迷的時候不見真如自性,悟的時候,本性亦非從外來著於自心上。本來就存在,只是你沒覺悟而已。
  “縱未歇狂,亦何遺失”:退而言之,即使愚夫在狂心沒有歇下的時候,雖不自覺本頭,這本頭亦何嘗有遺失掉過?同樣的,眾生在迷位時,雖不自見如來藏真如本性,此本性亦不因迷而有暫時遺失——它永遠是在那裡,故說是“常住真心”。
  義貫:
  “佛言:妙覺明圓” 之本心,“本”即“圓”滿“明妙”,眾生之無明乃至狂走“既” 被“稱為” 是虛“妄”,自然非實,非實即非實有;既非實有,“雲何” 會“有” 成“因” 呢?“若有所” 成之“因”,即是有生,有生即是實有,如是“雲何名”為虛“妄” 無實?眾生“自” 無始來之無明“諸” 不實“妄想,展轉” 互“相” 為“因,從” 最初之“迷”上又“積” 無量之“迷,以”至於經“歷塵” 沙“劫” 數,“雖” 蒙“佛” 開“發” 闡“明,猶不能返。如是迷” 惑之起“因”,乃“因” 心“迷” 不明而“自” 認為“有”;若能“識” 得“迷” 本“無” 生“因”,故迷本無生;若了知迷本無生,諸“妄” 相即“無所依”,妄相既無所依,妄體即實無生;迷與妄“尚無有生”,你“欲何為滅”?(你要怎麼滅它?)
  諸佛為已證“得” 無上“菩提者”,佛之說法度眾生,令滅無明斷煩惱生死者,正“如” 已醒“寤時”之“人”敘“說夢中”所見之“事”一般,此醒寤人之“心縱精” 純“明” 了,毫無迷惑,然“欲” 以“何因緣” (方法),而可“取” 得“夢中” 之“物” 以示之於人?
  “況復” 夢本“無” 生“因”,夢境“本無所有”,唯自心現,你了解唯自心現,你就了解,所有的煩惱都是多余的,所有的造作都是多余的,為什麼?都是你的心啊!“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 任何實在之“因緣” 令他“自怖頭走?”(純是自心妄想)。諸位!這一句懂嗎?自心妄想,記得!那個妄想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所以,人是自己的陷阱,人挖了自己陷阱,然後自我煩惱,自己跳進去煩惱坑洞裡面,然後就求佛:你要救我啊,佛你要救我啊!現在佛指示你:那個妄想非真、陷阱非真,那就沒有陷阱可跳、沒有煩惱可得。若“忽然狂” 心“歇” 息,還見本頭,然其本“頭” 並“非” 從“外” 而“得”,乃自本有。甚至退而言之,“縱” 使他始終“未歇” 其“狂” 心,仍不斷在狂走之時,其本頭“亦” 有“何遺失” 呢?“富樓那”,無始無明“妄” 想之“性” 本來即“如是” 不可得,其生“因何為在” (在哪裡)呢?
  最後一點點,它這個剛好一個段落,把它念完。
诠論:
  這一段最重要的道理,在於:“迷無生因”。今嘗試論之:為何迷無生因?因為:一、悟不生迷;二、迷亦不生迷;三、迷亦不自生。所以迷本無因。
  一、“悟”不生“迷”(“悟”就是本來覺了之心)。若“悟”會生“迷”,這個“悟”即不能名為“悟”,應名為“迷”!因為它會繼續生迷,會繼續生迷,怎麼叫做悟呢?以同類相生故(悟生悟;迷生迷);是故“悟”決不生迷。
  二、“迷”不生“迷”。若“迷”會生“迷”,則此心本自已有“迷”在其中;若此心本自已有“迷”,則應當就沒有“本覺”(因為“覺”與“迷”為敵體,它的體是完全不一樣的。故“覺”與“迷”不應同時同處存在);然事實非然,因為一切眾生皆有本覺,然亦以種種因緣,而妄生種種迷惑。又,縱若此心本自已迷,則既已是“迷”了,何須更生“迷”才成為迷人?是故“迷”不生“迷”。
  三、“迷”不自生。若於此本覺之心中,“迷”為自生起者,斷無是理,以物不自生故;例如“某甲”絕對不能生“某甲”,是故言“迷自生”者,不能成立。又,若言“迷自生”,則表示“迷”已經有了自體性,因為它有能所,它能生。才能又從這自體生出“迷”來。再者,“迷”既然已經有自體了,自體就是實體,不是妄了。即表示“迷”已經存在;既已有“迷”,則他何必再自生“迷”呢?已經有迷了,它是有實體性的,它就一直生了,不需要再生迷了。是故不應言:“迷自生”。
  綜上而言,既然悟不生迷,迷亦不生迷,迷亦不自生——前兩種是“迷不從他生”,第三種即“不自體自生”——既然“不從他生”,亦“不自生”,如是,“迷”即無“生因”;以無生因,故知“迷”實在是“無生”。你妄動,認為迷有生。“迷”既如是,無明亦如是,妄想亦如是,一切眾生之所有虛妄皆悉如是:“不他生、不自生,本實無生”。若了如是理,即得速體“無生法忍”。
諸位!在《楞伽經》講:十方諸佛所說的共同一個法,就是無生法忍,這《楞伽經》講的。無生是十方如來所共宣說,就是諸佛菩薩以一大因緣來示現人間,講的統統叫做無生理,統統一樣!如果讓釋迦牟尼佛、讓諸佛再來投胎出現於世,再來修行證悟佛果,他所講的道理,仍然是一切法無生,答案都是一樣。所以佛入涅槃,不需要,為什麼?因為他講的理,再活過來,他講的三藏十二部經典,理也是一樣,一切法本自無生,今也不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離一切相,即名諸佛,為什麼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就是當體即空。所以,處處如,無法不如,我們講:性相一如,體用不二。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佛有沒有入涅槃?佛,也沒有涅槃佛,也沒有入涅槃,佛,不可以用具體的相來了解,要會歸到無生的心性般若,你才了解那個佛是什麼。如果你一直卡在一個說:佛,他是有相的,那就是錯了!已經講得很清楚:離一切相,即名諸佛。所以我們不可以把佛概念化;不可以把佛具體化;不可以把佛著相化,要把佛會歸到如來——每個人的心性,也就是涅槃妙心,這個就是叫做佛。佛不在外面,佛就是在內心的妙智慧裡面。所以一個人妄念不生,智慧不滅,這個人就是佛,不論相,只論性。所以涅槃妙性就是這樣,開發涅槃妙性了,統統稱為佛;可是叫做方便說,要有佛的真正的能力,那個就是真佛,要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的神通具足自在,能夠度無量的眾生,也實無眾生可度。所以方便說:我們的佛性是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對不對?等等到最後:究竟即佛,天台宗的六即佛。因此佛有方便說,我們本性都是佛,離一切相,他就是佛,見性的人也稱為佛;但是究竟義來講,只有釋迦牟尼佛叫做究竟佛。因此我們要了解,時空不一樣、角度不一樣,所講的這個定義,還是有一點差別;但是究竟義,佛跟眾生的心,它是一體的,完全是絕對的。所以我們是眾生,是佛心中所影現來的眾生;為什麼要念念相應念念佛?為什麼要這樣子?我們是阿彌陀佛心中影現來的一個眾生,只要我們提起正念,化煩惱為菩提,轉一切的恨為大愛,這樣慈悲喜捨一直繼續進行,用這個心來念佛,我們是阿彌陀佛心中的一個眾生,當然就會一直相應下去,一直相應。所以,阿彌陀佛會接引我們,我們首先的條件,阿彌陀佛就像一個大磁場,要讓阿彌陀佛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要把自己變成一塊能被吸引的鐵;如果你這個心靈是絕緣的,大磁場吸引不過去的!如果阿彌陀佛是一塊大磁鐵,我們希望阿彌陀佛接引,也必需把自己的心變成一塊能被大磁鐵吸過去的,要變啊,要轉煩惱成菩提。對不對?你的心貪嗔癡不斷、殺盜YIN不斷、名利色不斷,諸位!你是絕緣體啊,阿彌陀佛這個大磁鐵來要吸東西,你沒有把自己創造一個被吸過去的磁鐵的磁場,吸不來,你的心是絕緣體啊,磁鐵在你前面,吸不過來,因為你絕緣,你的心殺盜YIN,充滿著煩惱、計較、爭執,你一直絕緣,佛怎麼接引你啊?觀念要先弄清楚,不要常常講說:五逆十惡也可往生。這種機率少之又少的,這個不是勉勵人家的好例子。往生極樂世界,要自己做得很有把握,要了解什麼是實相;要了解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要了解、徹底的了解心佛不二的道理,這樣子來改變自己,把自己轉換成阿彌陀佛很容易吸引的。譬如說我們的磁性很強、磁鐵的心很強,阿彌陀佛大磁場來,一下子感應道交,啪!臨命終哪裡不會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現在不是,不懂得這一層道理,不轉變自己,就怎麼樣?絕緣,平常起煩惱,不知道這個是絕緣體,起煩惱,蓋住了,佛來,沒有作用啊!每天貪嗔癡、殺盜YIN,又第二層緣,名利色三關,一層又一層把自己絕緣,然後說念幾聲佛,就說:我在求生極樂世界。臨命終阿彌陀佛(接引)會往生。為什麼?你現在尚且不能控制你的脾氣、控制你的欲望,你臨命終哪裡有希望?諸位!不要弄錯了,阿彌陀佛是會來接引你,問題是你吸得過去嗎?阿彌陀佛本來就很慈悲啊,十方眾生念佛,他每一個都會接引;你一定要把自己轉化成一塊能被吸引的鐵,這個例子你聽得懂嗎?就一定要改變自己,一定要往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定要了解佛陀的心法,然後變成一個:阿彌陀佛來,啪!一下子吸住了,就一定會往生,信、願、行具足,要這樣子的去理解。念佛是很有智慧的,是充滿有理論的、有實際的,理講得通、事講得通;因講得通、緣講得通、果講得通,因果講得通!對不對?這樣叫做佛法啊,佛法是理性的宗教,不是念佛沒有道理的,念佛接引極樂世界,有它的道理的,不是沒有的。

2009.07.11
 875頁, 3.頓歇即菩提
這個頓歇就是沒有任何的次第,當下的意思,回歸當下的意思。念本來就不是具體的東西,所以完全沒有次第。煩惱說慢慢的少是對的,但是這個念頭不是具體,不可以切割,所以要回歸當下,完全放下;這一句也是多余的。
  875頁,經文:【“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注釋:
  “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不隨分別”,就是不隨相而起分別。為什麼不隨相起分別呢?只要一起分別,就會識心不斷,因為相本身體空,一分別,他就會識心不斷,這識,含有強大的執著,和妄想的分別能力。所以不隨相而起分別,若能不隨相而分別世間、業果、眾生這三種相續,分別心則斷;分別心斷,無明即不生。以無明之生因為起念分別,若不起念作意分別,即無無明。故知起念分別即是無明之因,亦即法執之因。若無分別,則法執之生因即無,生因既無,則法執不生。阿羅漢雖已斷我執,然法執猶在,所以佛今告富樓那以頓斷法執之法。
  翻過來,876頁,“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三緣”、是指殺、盜、YIN三緣。此為佛告訴富樓那,說他殺、盜、YIN三緣本來已斷(已經沒有我執),現在若再加上不隨分別,則三相續之因(法執,虛妄分別心)亦不再生起,三因三緣既皆不生,則你心中如演若達多的狂性自然歇息。因為演若達多見鏡中相,妄作分別,妄生怖畏,而奔走呼號;小乘人則見三界,妄作分別,而生忻厭,“忻”就是歡喜,“厭”就是厭離。奔走求取出離,是故亦是一種演若達多式的狂性。
  “歇即菩提”:狂性一息,即是菩提。狂性即是根本無明,無明若滅,心中自明,心明即是菩提。又,無明心息有兩種,一種是伏,一種是斷。在經典有這樣的比喻,伏就是:伏惑如石壓草,草根沒有斷;可是壓這個草,拿一塊大石頭把草壓下去,這個草根是沒有斷;但是這個草長不起來,沒辦法空間,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無法成長。所以這個伏惑。可是,這個伏惑有一點危險,如果再把石頭拿掉,這個草又會繼續生長。所以,這個伏就是如石壓草,這在經典是用這樣比喻的。那麼,一種是斷,斷就是連根統統斷,這個惑連根都斷。
伏無明是十信滿心;就是位在十信位。這個都是天台宗的思想,我們天台宗《教觀綱宗》都講過了,四化儀、四化法、五時、八教,還有種種的階位。所以,因此要研讀《楞嚴經》,多少要有其他的,像唯識、《起信論》、天台、華嚴的一些思想。因為《楞嚴經》號稱小部的大藏經,有它相當的深度和廣度,這還不是一般初學佛法的人,有辦法完全理解和通達的。所以一聽到這個十信,他連聽都沒有聽過這個。
所以,伏無明是十信滿心,就是十信位,初住前。以無明心伏而不起,所以心不虛妄動亂,因此得登初住位,於佛法中住。諸位!在圓教來講,初住位就是破無明,見法身,所以,這個無明把它分成四十二品,就是初住到十地、等覺、最後的妙覺。因此登初住位,於佛法中住,就是剛剛師父前一、二堂課比喻的,說:開悟見性,就是這個初住,破無明,見法身。那麼,初發心即究竟覺,就是初發心即成等正覺,就是初發心住跟成佛的心都是一樣,用本性在修行,所以心性是一樣的。但是,《華嚴經》這樣比喻,初住位如果開悟見性,他就像剛出生的娃娃,究竟的佛果,他就像長大的成人,這娃娃可以說是人;可是他的能力不足。所以開悟見性,究竟位是平等的;但是在習氣的、煩惱的斷證方面,次第來講,他還是有所差別的。所以佛法有時空性,有站在哪一個角度來說法,不一定。
斷無明是等覺後心,以等覺後心永斷無明,所以成佛道。在這“伏”與“斷”的中間,則是分斷無明,即是於三賢、十聖位中一分一分斷除,直到等覺後心,以金剛喻定斷最後一分無明。這是天台宗的思想,但是,禅宗不這麼認為,一悟即入如來地;一等是學,直須無學,一悟就是進入佛的境界,沒有葛籐,所以,禅宗很多人比較喜歡,不啰嗦!
  “不從人得”:此謂菩提妙明元心不從人得,即使是由人指示而得悟知,所悟知的本妙覺心也是自身本有的,不是此善知識給我的,而善知識則如同傳燈照見而已,寶藏則吾自有之。因此學佛,一定要把自己的本性拿出來用;本性如果拿不出來用,還是被困在煩惱、習氣裡面,這等於沒有學佛。所以,學佛了三年、五年,你就一定要自己審核,嚴格的審核自己:個性有沒有改啊?壞的習氣有沒有除?待人處事有沒有進步?煩惱有沒有少一點?慈悲心是不是有?寬恕的心是不是增長?與人相處,是不是還是格格不入呢?這個都要自我冷靜一下。
  877頁,第二行,“何藉劬勞肯綮修證”:“藉”,就是假借、利用。“劬勞”,勞苦,辛苦。“肯綮”,就是筋肉相結之處。出於《莊子養生篇》:這個念過大學的人,每一個人都讀過這一篇,全部都讀過。說有個庖丁,這個庖丁就是現在所講的廚師,以前叫做庖丁,就是專門掌廚的,煮給有聲望的人吃的。他解牛十九年,這個“解”就是拿刀去剖、剖解,解剖這個牛,簡單講就是把牛骨啊、肉啊、筋、皮、毛徹底的分開的意思。就是廚房在煮以前要先做這個動作,把這整只牛徹底的剖開,把它分類。就像我們現在的屠宰場一樣,頭或者內髒、皮、血分開來,就是這個意思。他解牛,就是殺牛,殺了十九年,同時把牛徹底分開來,這個功夫了得;但是是殺生。可是所用的刀跟新的一樣,沒有鈍過,沒有鈍就是還很利。也不用磨。梁惠王問他說:這個刀用了十九年,為什麼依然那麼新?怎麼能夠如此有這種功夫呢?刀沒有變舊,解牛的功夫這麼好!他回答說:“肯綮之未嘗,何況大骷(kū)”大骷就是骨頭。這個肯綮的意思就是筋跟肉相連接的地方,意思就是說:我這一刀劃下去,連那個稍微硬硬的地方都不會碰到,就是跟著牛的形體這樣走,這一支刀絕對不會去碰到硬的,所以肯綮之未嘗,這個筋肉稍微硬的地方,我都不會去碰到,何況那個大骷!“骷”就是骨頭,這個意思就是表示他功夫好得不得了!殺牛殺了十九年,這刀下去,游刃於手掌當中,從來就沒有障礙,也絕不會去碰到筋肉硬塊的地方,更不可能去碰到骨頭,也不會傷到那一支刀子。他說,因為他解牛,就是切割、解剖這個牛的時候,不是用利刃硬砍,就是不用蠻力,很有技巧的。而是游刃於骨縫與筋縫之中,他徹底的了解這個牛的骨縫與筋縫,所以刀子一下去,就非常的順。所以不用蠻力,亦不硬碰硬,因此解牛十九年,連硬一點的筋肉(肯綮)(qìng)都不曾砍得一個,更何況骨頭,當然不會直接去砍它了。所以他解牛,一向快、又輕松,又不傷刀,亦不用蠻力,完全是快刀加巧勁。“肯綮”在此作筋骨之義。
本句之義:何必假藉(依靠)勞苦筋骨、苦苦追索無明之因,然後去斷它呢,而謂我能修證佛道?因為只要不隨分別,無明即無生因,諸位!這個不隨分別,最接近的名詞就是如如不動,最接近的名詞,就是心如如不動,除了不去造違背因果的事情以外,就是完全如如不動。因為只要不隨分別,無明即無生,無明其實就是動到執著的念頭;你不動到執著、分別的念頭,哪來的無明呢?無明即無生。無明既不生,則不用更斷。所以了悟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本空的意思。如此所得之頓修頓證即猶如庖丁解牛,以般若方便智而行之;若堅執一定要追索無明的蹤跡然後修斷它,則有如用利刀、以蠻力直接硬砍骨頭。
所以意思:在這裡舉這個,就是告訴你:修行,它是要有正確的方法的,不是用蠻干的:就是我二十四個小時都一直拜佛!那個是體力、那個是硬功夫,這個一定要了解,佛法沒有佛陀的指引,或者是大善知識、見性的大善知識的指引,叫做事倍功半!你浪費你的時間、生命,繞了三十年,你就是怎麼修行,煩惱還是在、習氣還是在,就不肯聽經、不肯聞法,老是用自己那一套,動不動就說:我要去閉關了、我要去住山了,我要修行!什麼都不聽,也不看,認為:我這一套最行!事實上就是不行!人家成佛、祖師大德吃盡了苦頭,就是要給你點醒,用哪一種方法最快。這一輩子,你要聽二種人的話:第一、你要聽有智慧人的話;第二、要聽有經驗人的話,這二種人你一定要聽!有智慧的人,他有佛的慧,他可以指引你。第二、一定要聽有經驗的人,這樣你才不會浪費時間。所以,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我們那個教授一直勸導我們:你們一定要去聽演講,那是人家三十年來,學者一生、畢生的經歷、體力,縱然你吸收了少許,可是也能節省很多的冤枉路。就是這樣子。所以不聽經、不聞法,修行就叫做硬干,到最後就是疲憊不堪!為什麼?譬如說你跟到一個師父,每次都跟你講感應感應,很多的感應;他拜佛拜了三年、五年,他求的就是希望感應;有一天他沒有感應了,他失去信心了,佛也拜不下去:我到現在一點感應都沒有!小孩子生病也不會好,小孩子聯考也沒有感應!是不是?他什麼都用感應來作為他精神的支柱,完全沒有正解、正知正見,完全沒有!當然到最後,他就一定會退道心了。所以,修行,知見決定一切;處世,態度決定一切。
難怪《楞嚴正脈》說“不隨不別”是“頓家最省力之修也。”話是不錯,省力是很省力,不過須大技術:所雲技術者,般若為導也;若無般若之智,實無省力之方,亦無從“頓”也.。
  878頁,義貫:
  “汝但不隨” 諸相而“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則因你於殺、盜、YIN“三” 種業“緣” 已“斷故”,如今再加上不隨分別,則“三” 種相續之“因” 即“不生”,如是“則汝心中” 如“演若達多” 之“狂性自歇”;狂性“歇” 已,自心“即” 是“菩提.”而此人人本具的殊“勝” 清“淨” 妙“明”之“心,本” 來“周” 遍“法界” 之性,即得現前,“不從人得”(不是誰給你的),“何” 須憑“藉劬勞肯綮” 苦苦追索以為“修證”?
  诠論:
  澫益大師於《楞嚴文句》中說:“富樓那等既已證無漏,已斷三緣,只因法執未破,不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全無實性,是故隨此虛妄分別,便謂有三界可出,有涅槃可證,還似達多怖頭狂走。今但須不隨此虛妄分別,則三緣己先斷,三種相續妄因亦復不生,而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又說:“雖斷三緣,而仍隨分別,則成人天偽果,(“偽”當然就是不究竟的、不是圓滿的、不是真正的,真正的果是佛果。)不斷三緣而駕言於不隨分別,(“駕言”就是誇大其辭說:我很行,我不隨分別了!)則墮善星比丘的覆轍,故須事理並進也。”
按:善星比丘為釋尊為太子時所生之子(經典說:“佛有三子,”有的經典記載佛只有一子,就是羅睺羅;有的經典記載佛有三個兒子:“一、叫做善星;二、叫做優婆摩耶;三、大家都認識的,羅喉羅。”《涅槃經》雲:“善星比丘,菩薩在家之子。”)善星出家後,斷欲界之煩惱,發得第四禅,後因親近惡友,這個惡友就是惡知識。諸位!看到這一段就會知道,碰到惡知識,你死定了,叫做知見錯誤,非佛之正見。因此就退失所得之解脫,反而起這個邪見,說沒有涅槃解脫之法,起了否定因果之邪見,且對佛起惡心,這個是很可怕的,跟錯了師父是非常可怕的!諸位!我常常用一個比喻,如果有一個女孩子、小姐,這一輩子嫁錯了郎,嫁錯了丈夫,有時候分開以後,冷靜一下,還有機會,自己再打板打板,還有第二春。諸位!這一個有心於佛道的人,一開始跟錯了師父,那就玩完了!他那個觀念非常的可怕,而且卡在那個觀念裡面,在座諸位!很多人為了佛法,想要更深的,就會找到師父的這個《楞嚴經》;可是聽了以後,因為對以前的師父的法念念不忘,所以看了這個VCD、DVD以後,擱著,經過一陣子又回歸原狀!為什麼?他以前聽那個某某上人的,或者是法師的觀念太強了,改不過來,還是以前那種觀念。所以,那種觀念一建立以後,是非常可怕的!今天必需講:不是我講的一定對,是任何一個法師講的,統統必需符合佛陀的正見,不管哪一個法師,這依法不依人。可是現在末法時期,大部分都是感性在做事,我去這個道場,師父對我不錯,也不管說這個上人講的法到底對還是不對,他就親近了。去,你看,端水果給我們吃、泡茶給我們吃,都很好啊!他講的,我就全盤接受。也沒有能力去分辨,也不敢反駁,因為他是比丘或者是比丘尼,是我的上人。到後來經過善根因緣,經過三、五年,才開始自己懷疑的時候,自己也默默的跑出來,這個還有一點救,有的人沒有辦法!因此依法不依人,不管你親近的是比丘、比丘尼,哪一個南傳、藏傳、北傳的,他就是一定要擁有佛的正見,管他是什麼派的、什麼宗的,都不管!
所以你看,這個佛的兒子,佛的兒子喔,佛都沒辦法救他!諸位看底下,起否定因果之邪見,而且對佛,他的爸爸呢,對佛起惡心,以生身墮於無間地獄。你看,佛的兒子,受到惡知見的迫害,仍然墮地獄,佛都救不了他,這樣你可以知道,佛沒有辦法救眾生,要不然他的兒子他為什麼不救他?這個例子就是很簡單的例子,告訴你佛不能救眾生,一定要靠自己!然後你要阿彌陀佛加被,你要記住師父這一句話:煩惱愈少,智慧愈大,愈得阿彌陀佛的加被;信願行愈堅定,愈得到阿彌陀佛的加被。你記得!要佛、阿彌陀佛加被以前,你一定要自己做功夫、一定要做功課,答案就是這樣子。你說你希望你這個兒子考試考好一點,這個兒子本身要有一點程度啊!是不是?來,我們來拜佛、求佛,說希望加被:觀世音菩薩加被一下,我兒子今天大學聯考,不要失常就好,把會寫的全部都寫出來!這就對了,這個就是佛保佑你了。一個人一天到晚懶惰不讀書,來拜佛?你拜十方三世佛也沒有用啊,那佛就幫你作弊啊!對不對?這個很簡單的道理,你要佛保佑你把大學聯考考好,很簡單,你就是自己要念!所以,現在有時候講淨土法門,有時候聽不下去!為什麼?他統統交給阿彌陀佛,自己貪嗔癡也不管、惡知見也不管、習氣也不管,統統不要管,我每天都跟這個煩惱打轉、做朋友,我也不要管,就是一直期盼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這種欺盼本身並沒有錯,可是自己降伏自我的功夫沒有,他只是一種期盼,不知道說這個臨命終他是會斷緣的,因為他是絕緣體,不是真正的接續的體,他這個體質變了,變成佛接引不了。因此碰到惡知見的上人,哎呀!不修行還好,一碰到他,愈修愈慘,不修還不打緊!
底下,所以澫益大師在此之意為:修行若已斷殺盜YIN三緣,但還是隨於分別,最多只能得到人天果報及二乘的化城之果,所以,下手處就要用佛的心,你記得如如不動,這個世間發生什麼事情,統統跟你的涅槃妙心沒有關系,你要牢牢記住師父這一句話。別人的什麼缺點、優點,這跟我們生死完全沒關系!所以真的大修行人,內心是寂靜的,大修行人不見眾生過,大居士絕不說僧過,這是一種基本盤,修行的一個基本盤,你要很堅持到你臨命終,而且不可去毀傷。說:最多只能得到人天果報及二乘的化城之果,而無法深造佛乘。反過來說,如果不斷殺盜YIN三緣,而大言(大言就是不慚愧)不隨分別,這就會墮入善星比丘的覆轍,叫做斷滅見、撥無因果、惡知見。因為那樣等於是謗無因果——修行者妄造殺、盜、YIN,而人家如果問他:“你是出家修行之人,怎麼可以作殺、盜、YIN之業呢?”他就回答:“我不隨分別。”這就等於是就:我雖造惡業、犯四重禁、五逆、十惡、謗佛毀法等重罪,都沒有關系了,——這一段,成觀法師寫得殷切,用心良苦,對初學佛法的人特別的好,真是好!好好的給你警惕,佛的正見是什麼,讓你沒有投機取巧的這個心態。——因為我只要“不隨分別”就不會有問題!這無異於說:“造惡業不會有惡報!”因此是破壞因果。又,這不但是錯解經義,而且是歪曲經義,謗佛毀法,誤導眾生者,莫此為甚。以其罪業特重,所以善星比丘就以父母所生之身,直接墮地獄。很不幸的是,值此末法之際,眾生如是之邪見越來越多,舉如:有人喝酒說是冬天冷,喝一點保暖,沒有關系;又有人吃肉喝酒,人家問他:“你怎麼吃肉喝酒呢?”他說:“沒關系,我在吃之前,只要先念一個咒,就把它‘解’決掉了!”既然還要“解”,就是表示不應當吃;既如是,為什麼仍然要吃?又有人回答說:“沒關系,我在吃肉之前,念個咒,便把這個肉的眾生超度了——因此我吃肉也是在與眾生結緣,並且也是度眾生的一個方式!”真是自欺欺人之談:稍微有點智慧的人,一聽就知道這是托辭、遁詞、合理化、偽善之言,說得不錯:“與眾生結緣”,正是如此,依本經中佛所示:互相吞啖,這正是與眾生“結生死緣”(結相生相殺之緣)!講到這一段,我們要理解法師的慈悲,他是站在《楞嚴經》究竟角度來說。有一個居士他很苦惱,他說:師父!師父!我不敢誦經了!我說:你為什麼不敢誦經?他說:我現在還沒有辦法吃素,我是干苦活的、干勞力的;而且也很不方便,我們那個團體沒人吃素,我每天都是硬碰硬,要靠體力的,我不掙一點錢就沒飯吃。看到這個注解又寫得那麼嚴格,我實在沒信心,干脆不要誦經、不要念佛!我說:你千萬不要這樣子,每一個人的時間、空間、背景都不一樣,如果你有心修學佛道,要把吃素將來看因緣,看因緣。你現在剛初學佛法,還沒有入門,就連皈依都沒有。看到這個那麼嚴格,他干脆不誦經,他不然每天都誦《金剛經》。後來又去問人家,人家告訴他說:你沒有吃素,你不可以誦《金剛經》!他就來問師父,我說:當然可以誦經,佛沒有這樣講說,沒有吃素不可以誦經。他就卸下來。我就安慰他,我說:每一個人在學佛,他都會有一種過程,不要一直很難過你的目前,這樣不給自己機會、一個增上緣,那怎麼得了?這一開始,大家統統按照最究竟的大乘法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種福報的。有的人去到這個高原去修行,他就會發現,那裡真的沒有蔬菜、也沒有水果,得不到,吃就動物的奶。還有就是在高原四、五千公尺,就是那些畜生死的時候;他們不用冰箱,因為都是零下好幾度,把這個屍體撿起來,還不是去殺的。撿起來放在冷凍庫裡面,就是撿這些死的、或者是動物咬死的,剩下的就去撿。。。放著放著。。。沒有蔬菜、沒有水果啊,統統沒有。所以,當然,成觀法師這個寫的,當然是為了救眾生,稍微有硬了一點,因為某一些時間跟空間,實在是做不來的時候,師父還是鼓勵大家,還是以般若智慧為主導。如果是在台灣,或者是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吃素很方便,那就沒事、沒什麼問題,如果說南極、北極,或者是海中一個小島,像新聞報導的,印尼、菲律賓那些島很多,一根蔬菜也沒有!對不對?那個蔬菜、水果,它每一個禮拜,有一條船來分配到這個島,大家交換,用魚啊、肉啊來交換這個蔬菜、水果、還有米,師父看過這個記錄。某一些島,實在是拿不到水果跟蔬菜,那麼如果他想學佛,如果看到這一段,他學不下去,學不下去!為什麼?會怕啊,對不對?講得那麼嚴格!這裡是稍微比較嚴格。那麼師父鼓勵大家,是以般若智慧為先導,關於吃素方面的話,就必需要看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時空、背景。你不曉得,有的人為了這個吃素,家庭大革命,大革命啊,你不曉得?她那個老公就不信邪,他信基督的,那個老婆信佛的,就是硬要吃素,而且不煮給他們吃!後來搞到什麼?搞到離婚的邊緣,離婚了,基督教他不信這一套的。所以,你看吃素有時候很容易,但是有時候那個特殊的家庭,卻非常的困難!為什麼?我們做法師的人,很容易就聽到八方十路、十路八方的各個訊息,因為有苦就會向師父訴苦。所以我們聽到很多因為這個吃素的問題,變成起家庭大革命的問題。有的為了煮這個葷食,受菩薩戒、受五戒,煮這個葷食,給這個婆婆,哇!恨透了、恨死了!為什麼?她說:你們這個學佛自私,只自己要修行,不管別人這個家庭,沒有學佛還好,煮飯煮得好好的;現在一學佛以後,回來統統不煮了!諸位!要不然我現在問你一個難題:有一個年輕的女孩子;我現在問你,看你怎麼下最後的答案,你來回答我。有一個年輕的女孩子,算是小姐了,生了一個女兒二歲,這個女兒正在發育,結果她去受菩薩戒,可能是迷迷糊糊,也不了解佛教,受菩薩戒以後,這個戒師講得很嚴,回來不敢煮葷的。這個女兒也不喜歡吃素,才二歲。她現在慢慢慢慢長大了,到三歲、四歲,開始營養不良,常常什麼?常常送急診,不是一下子暈倒了,要不然一下子就嘔吐,要不然就是發高燒,她完全沒有抵抗力,這個媽媽已經受菩薩戒,就是不敢煮肉給她吃、不敢煮魚。她現在很困擾了,寫信來請示師父。那現在這個女兒誰照顧呢?奶奶照顧,奶奶煮給這個小女孩,四歲的小女孩吃。她現在非常難過,很痛苦,常常拜托媽媽,媽媽年歲也大了,她受菩薩戒,看到就怕,然後女兒正在發育成長,我現在請問你:如果你是法師,你今天冷靜一下,在這個時候,你煮不煮葷?要不要給這個小女孩吃?佛法它很困難的,有時候在智慧跟慈悲都沒有辦法解決,因為那個是時空性的問題。對不對?好!那我現在問你:贊成自己不吃,可以煮給那個女兒吃的,你認為應該可以的,你舉手,我看看你們的表達。(眾中有舉手的)嗯!有慈悲心,你認為還是要堅持守戒,讓她死的,對不對?女兒反正沒有抗體,不管她,不吃就不吃了!對不對?你長不大沒關系,我有得吃就好,管你的!你認為,受菩薩戒還是堅持戒在人在,戒亡人亡,你認為要堅持持戒的,還是不煮給女兒吃的,不管人情世故,你認為這樣子請舉手。(無一人舉手)你看,這種東西,你真的一定要怎樣,真的是很難!她才小女孩,聽說常常送急診,常常送急診!為什麼?她素也不吃,葷,她(母)又不煮,媽媽也不太會煮,就一直這樣子,一直沒有抵抗力,完全沒有抵抗力。再言歸正傳,話講回來,你要吃素的時候,記得!要把身體的營養均衡,記得早睡早起,記得跟著太陽跑,不要跟著月亮走,太陽跑,你曬到陽光,早睡嘛,跟著太陽跑就是健康。人的這個身體,它不是貓頭鷹啊,貓頭鷹是晚上出來,你又不是貓頭鷹!你一定要早一點休息,九點、十點最慢,我們現在這個人,這個時間,最慢最慢不能超過十一點,最慢。因為你晚上不睡覺,你這個肝髒會很麻煩的!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肝癌,一下子就死掉,是為什麼?來不及救啊,來不及,肝癌,一下就死了!為什麼?就不睡覺啊,他就是跟著月亮跑,不睡覺傷肝、貪名傷腦、好色傷腎,都是傷!所以記得!跟著太陽跑,不會得憂郁症,記得出去運動,曬曬太陽運動一下,one more two more,我看看現在我們這個法師,在上面有運動器材,流汗啊也很好,這個是對的,很好!晚上就早點休息,這個是很好;營養要均衡,不要偏食,那麼身體就會慢慢慢慢。。。尤其一定要睡覺,你要靠這個藥力、要靠這個天力。也就是說:這個日月星辰的運轉,你一定要跟著這樣子的起居作息這樣做,你的身體才會健康,皮膚也才會好。不睡覺的人皮膚不會好的,會又黑又干瘦,還長黑斑,因為不睡覺啊!不睡覺的人,或睡眠不足,黑斑就會一直出來,晚上不睡覺的,睡白天的,他就一定會這樣,荷爾蒙會失調!也不用太嚴重,七、八點就去躺著,那又太嚴重了!為了皮膚好,七、八點就去躺著,,那又太嚴重了!對不對?所以吃素的人,要照顧這個身體,還是真正的要有一點點概念,人並不是一般的畜生、夜行性的動物,你一定要跟著太陽走,不可以跟著月亮走。
底下,更有習邪密者,恣行YIN欲,讬言“在刀口上修”,更是在造無間重業。凡此皆是犯了善星比丘一類的撥無因果之過咎。末法行人宜特別留意,莫受其誤導。
  復次,“不隨分別”是很高的不分別智,但並不是不分別善惡是非;若不分別善惡、是非,則是愚癡、迷妄;然而“無分別智”則是於諸法相不起“虛妄分別”,從而生愛憎等。所以,當知“分別”有兩種,一種是“虛妄分別”,一種是“善分別”。所謂“虛妄分別”是依於我執、我見、我愛等,以自我為中心而起的分別,因此虛妄分別是煩惱的來源,是無明的根本。然而“善分別”則是依法、依理去思維而判斷、揀擇,故是“七覺支”中“擇法覺支”之所依,擇法覺支就是要用智慧決擇正確的法,叫做擇法覺支。意思就是:學佛道的人要有智慧,不是迷迷糊糊,是善分別,善分別就是說:依法、依理,用正確的智慧去思維、去判別、去揀擇,不是虛妄分別。所以這個“七覺支”中“擇法覺支”之所依,亦是無漏真智的來源,881頁,也是開發般若與解脫的根本。因為能判辨揀擇世間諸法,故能捨惡從善,斷惡修善;以斷惡修善故,增長福德、智慧;廣說甚至一切世出世間善根,乃至得證道果、菩提,全都是依善分別之智而來;所以“善分別”為得正知見,一切修行之根本,令人不落惡道、邪道、魔道,令行者得趨正道,入於佛道,如人有眼,得見前路。所以經中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所以“善分別”是修大乘人、修無上乘人無始修來的智眼、慧眼、乃至道眼所依的根本,這其中即含無量世修行的般若種子在內,不是容易的事,更不是一般人所容易企及的。與此上上根人的“善分別”相對的,則是“虛妄分別”。除了上上根人的“善分別”,其他一切世間凡夫、外道、權教、小乘所作的分別,依佛之義,都入於“虛妄分別”之列,所以都是“言說戲論”。至於現下流行的口頭禅“不分別”,則是愚癡再加惡知見。例如有人作犯戒或破戒之行,別人問他,他就回答說:“哦,我不分別!”這“不分別”等於是“不分別善惡”——不能分別是非善惡,則是愚癡無明;造了惡業居然不知悔愧,卻又大言不慚地企圖以無上法來遮掩、文過飾非,冠冕堂皇地合理化,而且還自以為高,如是轉為邪慢,成就惡知見。
  882頁,所以,末世行人見此經文“汝但不隨分別”,切不可斷章取義,一定要往下看,直到“三, 緣斷故、三因不生”,才不致扭曲佛義。而且切不可造惡業或犯戒,而妄言“不隨分別”,否則罪愆極重;其結果是,本要修佛道,反落魔道,豈不可惜、冤枉?
  又,交光法師於《楞嚴正脈》中雲:“不隨二字但是頓修、頓斷工夫。”又於解釋“何藉劬勞肯綮修證”時說:“依管見,”——這個當然是謙虛啦!說:“ (肯綮)作勞筋苦骨、克(刻)苦修行之意。‘何藉’的意思是說,言不須作意苦求修證也。良以頓入悟處高妙,了達妄本空、而真本有,但息顛倒分別,一念入無分別,本空者無依而何所留,本有者無覆而何所隱哉,故不假於苦修證也。”接著又說:“而欲希頓修者,當先求於頓悟,如其悟未大徹,而妄撥事修,自成陷墮,亦愚惑之甚也,甚之!”交光法師此段之意為:“不隨”二字便是頓修、頓斷的工夫(法門);所以修行不一定要所謂“苦修”,只要法門對,法門巧妙,法門剛剛對、剛剛好,是可以頓修、頓斷的;但是要這樣頓修、頓斷的人,卻要有條件、夠資格,那就是要先“頓悟”。頓悟以後,才能談得上“頓修”、“頓斷”。交光法師之意,如果還沒有頓悟,便不能廢掉事修,而光侈談頓修、頓斷,那是不相應,也無濟於事,只會變成言說戲論,都無實義。若以本經的經文內容之發展來看,交光法師的看法是十分符合經義的:因為從一開始到現在,世尊所一直諄諄教誨的目的,就是引導阿難等人及末世眾生,入於一念相應、頓悟玄旨之境;於頓悟之後,又再一次宣說大佛頂神咒,令依神咒不可思議威神加持,而頓修、頓證菩提。這也是本經的主軸大義所在。
又,關於“頓悟、頓修、頓證”,有些人頗有懷疑,而執一定要三大阿僧祗劫漸修。漸修法門是有的,但那是對漸根人說的,什麼是漸根人呢?漸根人善根較淺,不堪頓受無量大法,不能發起無量猛利大心,凡事皆溫溫吞吞、拖拖拉拉的,這跟我的個性合不來,搞這個很累,我也不喜歡跟這種人做朋友;我們要那個猛力的、大心的,猛力大心的,這個速度快!是不是?溫溫吞吞、拖拖拉拉,推、拖、拉。甚而苟且延宕,這個“宕”就是放蕩的意思。貪著依戀,不能頓捨。佛為攝受成熟此種根器人,為令不驚、不怖、不退,故說種種漸修漸證法門。若依諸佛祖師度眾的實例,則多數都是“頓教”式的頓悟與頓證的。例如佛世時,經上所載,佛為弟子講經說法,弟子在聽法的當時,或在家、或出家、甚至或是外道,這些弟子常於佛講經之間、或講經後,即於座上或開悟、或證初果、乃至證四果,或發無上道心,或發五戒、十善等心。這些通常都是在講經會上當場發生的事。所以可知,佛度眾生,多半是“頓教”、頓悟、頓證的。釋迦佛如是,將來彌勒菩薩下生成佛,龍華三會說法度生,也都是頓悟、頓證的。諸位!沒有頓悟、頓證是不能成佛的。諸位!念頭不是東西可以切割的,它沒有具體性的東西,完全靠悟的功夫,講漸修其實就是在除習氣,講漸修其實是這樣子;悟到本空,他就是一悟即入如來地。不但釋迦如來是,連當來的彌勒如來亦如是,乃至其他十方諸佛也都是這樣;所以這可說是諸佛度生的通例。至於宗門的祖師,多半也是頓教、頓悟、頓證的。當然,諸佛祖師度生,令得頓悟頓證,除了以大智法門循循善誘之外,還必須有加持力在內,才得如是。(佛在講各種大經前、或講經中放光,那是干什麼呢?那就是在加持眾生呀!——並不是作秀、或者是顯威風!)
  關於“何藉劬勞,肯綮修證”,還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佛意並非說修行不用努力、不用精進,而只是要強調:諸位!底下幾個字就是最重要的:用功要講究方法,要知門道,亦即須以般若為導,不是不勤求法要、以及諸佛無上心要,就光靠自己凡夫俗眼所見,一意瞎闖、蠻干,那是徒勞無功的,現在差不多都是這樣,差不多!碰到了佛法,關起門來,在家一直拼命念佛,佛法不聽、善知識不親近、道場不去,統統是搞這個,就是瞎闖、蠻干,就是像這樣子。那就是徒勞無功的,(君豈不見世間無量外道,他們的修行豈非精進、萬般刻苦?)眾生如果有福德聽受諸佛無上心地秘要,再加上勤勉努力,即不難“游刃有余”,就像那個解牛的庖丁,一切困難、煩惱業障不難“迎刃而解”。是故莫錯解佛意,而謂修行不用努力,然後就拿著羽毛當令箭,羽毛是羽毛,不是令箭啊!是不是?當作自己不精進、懈怠、放逸的借口。
  最後,關於經文中“不隨”這二字訣,於日常之實修,亦有三門差別:一、身不隨;二、語不隨;三、意不隨。
  經中的“不隨分別”,屬於第三種:“意不隨”,這是最主要的“不隨”,是善根成熟的上上根人修無上禅及首楞嚴三昧之前的入手工夫。但對於一般初學,於修“意不隨”之前,仍須先用功致力於“身不隨”及“語不隨”之修習,以長養道力。
  何謂“身不隨”?就是不論於日常生活中,或靜坐及其他修行中,如念經、持咒等時,心中忽然有一念頭起來,很想去作一些不相干的、或染污之事,此時即須立刻覺知,而且堅決住於正念,不要隨著那些意念而去造作染污或有害之事,這叫作“身不隨”,換言之,也就是身不隨著惡念、邪念、染念,而去造作惡事、邪事、染污事。例如在家人(乃至出家人)於靜坐當中,忽然有邪念或者是欲念起來,絕對不要因此而立刻起座,隨其念而去行不當之事。凡夫之人就是這樣:若有惡念起來,很容易隨著去作;一想到就毫不遲疑、馬上去做;隨想隨作。反之,若是善念起,便很少能隨之而做,所以眾生是這樣子,眾生都是:眾惡皆作,眾善不行,剛好跟一般佛講的不一樣!886頁,通常都是拖拖拉拉,盡量往後延,最後此善念即冷卻下來,不了了之。這個會這樣子啦,有一個人他想布施一百萬,是不是?來到了講堂,放了二十萬的支票,本來要先給師父;後來看一看:這個二十五也不錯!現在景氣不好,二十萬又帶回去了,經過一陣子以後,一毛錢都拿不出來!會的,善會。。。因緣就會慢慢慢慢轉的。修行也是這樣子的,你今天如果沒有繼續來這裡坐一坐、種種善根,久了他就會懶惰,韓劇多好看啊!對不對?連續劇多好看、電影啊,現在貢寮什麼音樂會啊!是不是?看了以後,如果你稍微不控制一下,會入迷的!“大老婆的反擊”!我是沒有看啦,我是看到那個廣告。所以說你看,有人的話,學佛應當用培養的,今天要來聽經聞法,很懶惰、不想起身的時候:好!去吧!就來這裡坐著了,所以,那個好的習慣要配合,同時要下定決心。
因此,修“不隨”者,便要用這個策略:正好與以前倒過來:善念一起,馬上去作,不稍遲疑;若惡念起,盡量住後拖,不要馬上去實施。有時或許妄念很強,無法完全克制,就取其輕者而為之,漸漸便能改善。例如一向有在外吃宵夜的習慣,於修行中忽然想跑出去吃館子,如果此念頭實在太強,便在家中吃點東西以轉化之。這只是舉個例子而已,在座諸位!如果你要健康,超過晚上八點以後,不要吃東西。如果你想要健康的話,七點、八點以後,就統統不要吃東西,這個肚子、胃讓它半餓、半饑餓是好事,會有助於健康。這裡就講的:還吃宵夜,是不是?或者是修行突然要跑去館子、吃館子。這個念頭如果實在太強,就在家中吃點東西以轉化。要不然就像忏公講的,我們過午不吃,在舉辦這個大專齋戒學會,這個很餓很餓的時候,這忏公就告訴我們:來到這兒,全部要受八關齋戒的,過午不食。哇!那個大學生晚上都有吃宵夜的習慣,突然在那邊十一點半就吃飽了,他在十一點十分、十五分就開始要過堂,就吃飽了!然後就看著那個手表、看著那個鐘,要等到明天,明天六點,這樣拿筆起來算一下,總共十八個鐘頭都不能吃東西,那真的是很難熬,十八個鐘頭!忏公就想了一個辦法,晚上發什麼?發巧克力。而且這個巧克力裡面還不能有核桃,要完全巧克力,吃了巧克力裡面核桃,犯八關齋戒。再來,他叫你含上這個巧克力的時候,不能咬,咬犯戒,只能用嘴巴含著,就像沒牙齒的阿嬷這樣舔一下,阿嬷如果沒有牙齒,就會用舌頭舔巧克力。不能咬,忏公說:咬犯戒!那個很嚴,豆漿也不能吃,統統不行!那個十一點;十一點十五分開始吃,最慢到十二點,忏公那邊,十一點四十五。當然這個地球上的運轉,像行船的人、跑船的人,知道說什麼幾點幾分是中午;當~~筷子統統放下來!同時只要你牙縫喔,有一粒稍微一點點的米粒,統統要吐出來,你不能說:我要惜福!用舌頭舔一舔,還有二、三粒吞下去,犯八關齋戒!你們不知道這一點喔?犯!知道嗎?犯啊!所以一點點都不行,十一點四十,筷子放下來,一點米粒統統不行!在那邊是非常堅持這樣子的。到晚上發了一、二塊巧克力的時候,還裡面不能有核桃的,所以就含。。。他說:有一點點甜味,不要咬,也吃不飽,讓他有一點點飽,因為有的巧克力是甜的,讓他有一點點感覺就好。就這樣過一個晚上、二個晚上。。。都是這樣過的,吃了巧克力以後說:益謙啊!你昨天吃了巧克力,會不會餓啊?餓也不敢講啊!又沒有東西吃,講了也沒用!很多人因為很餓,那忏公就取笑我們,算是教育我們:有的人啊,晚上不吃很不習慣,晚課以後很晚了,八點、九點了,這個大殿佛像繞一繞,最後又去冰箱旁邊,繞著冰箱繞一繞!為什麼要這樣子呢?佛像繞一繞、去冰箱繞一繞,餓啊、實在是餓啊,沒辦法,去繞冰箱。真是的,沒辦法,非常嚴格!這個就是轉化的一個點子。這只是舉個例子而已,行者可自活用之。如此即是修行“身不隨”。
  至於“語不隨”,則與“身不隨”相類似。心中忽然起念想講一些妄語、兩舌、惡口、绮語、及其他無意義的話、不當的笑話,或想大聲罵人、喝斥人、或講些傷害他人的話等,諸位!這幾個是最容易犯的:犯妄語、兩舌、惡口、绮語,對不對?大聲罵詈、呵叱,這大家都會犯的,每一個人都有我慢嘛!心中有如是等念頭閃現之際,即須修“語不隨”,即不隨此念而造作語業;這就是在修行“語不隨”。
  “身不隨”及“語不隨”實是“意不隨”的前方便。禅者行禅必須於如是處多加用功,增進心之明覺,不隨無明妄念而妄造諸業,如是才可稱為是真正習禅之人。行者於此二“不隨門”中自精勤修習醇熟之後,便可進而修習“念不隨”。此是習禅之腑髒肝心。“念不隨”者,為於坐中,及日常行住坐臥中,若有念頭瞥然而起,此時行者當即覺知此念,了了知,但只是靜觀之,並不去執取它,亦不去詳審分別它,亦不去撲滅它,只是冷眼觀之,諸位!這個很重要,這個冷眼觀之就是如如不動,就是冷眼的,什麼事情,千萬不要動到執著的念頭,也不假借任何理由來生氣;也不假借任何理由來貪愛;也不假借任何理由來執著、分別,就是完全對自己的心性負責,這是一個真正有修行的人。只是冷眼觀之(此名為“內觀”,或者祖師所說的“觀心”),善念、惡念、無記念、散念、妄念、邪念、亂念、污念、染念;一切念,悉皆如是;不理它!念生時不迎、不拒;念住時不捕不捉、不執、不取;念滅時不追、不逐、不憶、不念。如是即不會“隨念”而“念念相續不斷”;若念不相續,即相續斷;相續斷者,即無系縛,如同無念。是故此法門就是直指人心、頓知、頓覺、頓修、頓斷之無上法門。
  禅者若於此三門“不隨”都能精勤用功,至於醇熟,則定力、覺知力,及心明之程度,自然與日俱增,速得契入真心本性。
  
經文:【“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翻過來,888頁,注釋:
  “於自衣中”:“衣”,是比喻五蘊身心。
  “如意珠”:比喻本具的佛性。
  “窮露他方”:貧窮孤露流落他鄉外裡。“窮”比喻眾生不悟本性而致窮困,沒有福慧莊嚴。“露”比喻沒有涅槃法可以依止庇護。“他方”喻六道,以六道生死輪轉,非真如不生不滅之“本家”、“本處”故。
  “乞食馳走”:比喻凡、外、權、小向外馳求。
  “珠不曾失”:比喻雖經無量劫輪轉六道,而本具之佛性並未曾失去。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智者”喻佛。“指示其珠”,開示直指令悟本性,還得本心。
  “所願從心,致大饒富”:喻證獲本心,全體起用,任運自在,一切具足,稱為“大饒富”。
  889頁,诠論:
  這一段經文與《法華經》的“浪子懷珠”那一章意義相近,可互相發明。又《楞伽經》中亦雲:“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欲嗔恚不實妄想塵勞所污,一切諸佛之所演說。”
 
 底下,第五節  阿難起疑
  1.未解佛語而執因緣
  經文:【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YIN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斯則因緣皎然明白,雲何如來頓棄因緣?我從因緣心得開悟。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捨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捨城拘捨梨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惟垂大悲,開發迷悶。”】
  注釋:
  “從老梵志”:這是指目犍連及捨利弗兩人,未從佛出家之前,都是跟著外道沙然梵志出家修行。沙然梵志死後,遺命將其座下二百弟子,分由目犍連與捨利弗繼續率領。
  “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後來,捨利弗與目犍連在乞食途中,遇到佛弟子馬勝比丘於道上唱言:“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這個偈子。二人一聞此偈即心開意解,即問馬勝比丘他從何人修行;馬勝答說我師即釋迦世尊,於是二人便率二百徒眾去隨佛出家。不久二人即證聖果。所以你看看這個捨利弗跟目犍連,這個是不是修無量億劫來?對不對?一聽到,人家就馬上證阿羅漢果了,就是有碰到因緣法,人家就證果了,速度多快啊!所以,這個善根是需要培養的。
  “拘捨梨”:為外道之無因論者,倡言八萬劫後,自然成道,不假修證。
  “所說自然,成第一義”:現在世尊也說菩提之性不從人得,亦不用假藉劬(qú)勞肯綮的修證,豈非與外道所說的不用修行,只要等到時間一到,自然成道一樣?如此一來,則外道的不用修行、自然成道的說法便成為第一義谛了,則佛與外道何別?這是阿難把世尊的不假修證、非從人得與外道相濫,不能分辨。
  義貫: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然後“起立白佛:世尊,現” 在“說”由於“殺、盜、YIN業” 之“三緣” 已“斷故”,再加上法執的“三因不生”,而“心中” 的演若“達多”的“狂性自”然“歇” 息下來,狂性一“歇,即” 得自性“菩提” 現前,以菩提自性本自有之,“不” 是“從”他“人”而“得” ——然而“斯則” 其實還是有“因”有“緣”在其中,“皎然明白”,並非全無因緣(例如狂性歇息,即是菩提現前之因緣),“雲何如來” 反而“頓棄因緣” 之說呢?再說“我” 自己實在也是“從” 佛開示之“因緣”,才“心得開悟。世尊,此義” 理“何獨” 於“我等年少” 的“有學聲聞”為然,“今此會中”,即使如“大目犍連及捨利弗、須菩提等”,原先本是“從” 外道沙然“老梵志” 修行,後來也是由於得“聞佛” 開示之“因緣” 之理,而能顯“發” 本“心” 乃至“開悟” 真谛,“得成無漏” 道果。世尊您“今” 卻“說菩提” 是“不從因緣” 而有,“則” 此“王捨城” 中的“拘捨梨等” 外道“所說” 的不用修行、八萬劫後“自然” 成道,這種外道之說反變“成第一義” 谛了。“惟” 願世尊“垂大悲,開” 示啟“發” 我等之“迷悶”。(令能辨別正法,而不落於外道之自然論、及權教之因緣,從而入於中道極理。)
 
892頁, 2.三狂緣斷,即菩提心
 經文:【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除滅,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如是。
  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
  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
  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這一段,《義貫》的解釋跟《楞嚴經講義》完全不同,切入的角度也不一樣,我必需在這裡事先聲明。所以你看有所不同;但是二者都符合佛義。所以你要講經說法或者修行,隨取一本,都符合佛義,都沒有偏差。
  注釋:
  “因緣、自然,理窮如是”:“窮”,就是窮究,窮盡。你所計執的因緣及自然性,其理窮究起來,不過如此。
  “頭本自然”:頭本來就是在出生的時候自然而有的。
  “本自其然”:“自”,就是由於。“然”,就是如是。本來就是出於其然;意思就是說:它如今之狀貌是出於其本然。
  “無然非自”:“無然”,不是這樣。“非自”,就是不自然。若不是這樣(也就是說,若非生下來有頭),就反而變成不是自然了;也就是說,就違反自然了,反而成為一個怪物了。一生出來就沒頭!是不是?
  “怖頭狂走”:駭怕他本有之頭而狂走。
  “若自然頭,因緣故狂”:“因緣”,如果照鏡子等因緣。如果說這個自然本有的頭,是由於照鏡等因緣,而能令他發狂駭怕,以致狂走。
  “何不自然,因緣故失”:“自然”,是指天生自然本有之頭。那麼為何此天生自然本有之頭,不由於此照鏡之因緣,而真的失去那個頭呢?這個意思是說,其實他的頭並沒有真的因為照鏡子的因緣,而真的失去,所以這照鏡的因緣,並不是什麼真正的“因緣”,895頁,因為它實在並沒有促成任何事情“真正發生”——頭並沒有真正失去,你在發什麼狂?你駭怕什麼?你狂走個什麼勁兒?——全都是虛妄;發狂的因、發狂的緣、發狂的業、發狂的果、全都是虛妄不實!諸位!在這裡底下這一段很重要,警惕世間的眾生。說:眾生在世間、三界六道所作種種瘋狂的追求,怎麼樣?盲目的追求,而每個人都自以為是在追求所謂的“理想”,以及“實現自己的夢”,所以說:所有的理想、所有的夢想,其實都是不實在的,到最後還是要學佛。
有的人一天到晚追星,追星族,是不是?要是韓劇來的影星啊,或者是電視劇的、連續劇的主角來,哇!台灣你看,就追星,或者日本的人來,就追星族。如果有學佛的人,他就:追什麼星?與其你追星,不如把自己當作明星。有的人也把師父當作明星來追,我說:哎呀!我們這個哪算星星呢?是不是?我們只是一個普通的法師,就是佛講什麼,我們照樣講,重點是不要把人家講錯了,這個就是重點!師父上台講經說法,我一向都有這樣,我是一個很有志氣、很有骨氣的孩子,我是一個好老師,也是一個好學生,我以前求學也是這樣子的,說要完成的事情,是絕對會非常的謹慎!講《楞嚴經》,就開始一直准備。。。一直查資料,都是為了大家,因為你們上跟利智,我怕講錯。所以,就這樣子回光返照,因為程度不好,所以好好的看,萬一講錯,人家抓包了怎麼辦?所以要好好的講。所以我很有志氣,都是這樣一直看,有時候下課以後,怕第二天准備不完,有時候准備到十一點半、十二點,這是很無奈的事情。第二天再繼續看,一下子又是《講義》、一下子又是《義貫》。所以你們聽很辛苦,有的聽到後來。。。我都沒喊累了,你們是在累什麼?對不對?我這樣子從頭到尾都准備啊!我也是一個好學生,譬如說我這個人醫學不懂,只要哪一個人,那個醫生真的是很行的,我這個人對他心服口服,人家是專業嘛!對不對?你不是專業嘛!所以,我也是一個好學生!為什麼?我們是真的謙卑、不恥下問,因為你這個專業方面你就是不懂嘛,不懂,你就是要問。所以我是一個好老師,因為我非常有志氣,也很有責任的老師,我上台,我就必需把你們教好,入佛的正見,這是很重要的!你們的法身慧命,全部操縱在師父一個人的手中,我不能給你們講錯啊!對不對?佛陀給我的正確的訊息,我一定要如實、如理、如法的完全和盤托出,我完全沒有自私,快樂從懂得分享開始。所以這樣也好,因為講《楞嚴經》的因緣,我這樣自己對自己要求得很高,查資料,我也很充實,因為我自己也在進步當中。為什麼?有的人講說:喔!師父!您這一次講的,比以前講的台語的《楞嚴經》還講得更好!我說:謝謝!繼續連絡。不是說再連絡喔,真的繼續連絡,講得好!贊歎我的、認同我的,我都給與肯定;不贊歎我的,我也謙卑的接受。因此告訴大家:世間人所有的理想跟夢想,其實都是妄;但是,如果說你現在是世間人,你現在家居士,又不像是出家能夠全力以赴,那是怎麼辦?那就是五五開啊,或者是七三開,昨天講的,是不是?五五開就是一半還是要完成家庭的責任,一半要好好的來學佛,畢竟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如果說你還年輕,才二十幾歲,那麼就要七三開,事業前途還是很重要的,三、三,三分就好,也是要學佛啊,要不然你要追求什麼?每一個人其實都在重復,無量億劫來,或者是幾千年來,每一個人從出生就是成長,再來,以前就是讀四書五經,讀到一個年齡,二十幾歲就一定結婚嘛!對不對?舉辦一個婚禮以後,就生育、養育、教育兒女;教育、養育兒女完成了,孩子也結婚了、女兒也出嫁了,責任完成了,就當爺爺、奶奶了。當爺爺、奶奶,再來就是牽著一條貓跟狗去公園走一走,對啊,就這樣子啊!年歲也大了,看自己的貌相,哇!真的做到了“五星上將”,年輕的時候,哇!這個眉毛很清楚,現在掉光了,眼睛跟眉毛分不清楚!這個眼睛後面皺紋,哇!一堆了;法令紋又生了;晚上沒睡覺肝髒不好,就像橘子快壞掉,出現黑點了,唉!真的老了!所以你看,你有沒有想到說:一下子就五十歲?一下子就六十歲?你再看看我們那個101室,我看姿娟都在連絡那個往生的助念,一下子,那個人又走了,一下子,那個又往生了,常常上課統統沒有來,一看,一下子那三四個沒有來,一下子又四五個沒有來,講堂就是一直助念啊!有一天也會換你啊,有一天你也必需要躺下來讓人家念!對不對?你說到臨命終的時候:我不想死啊,我想繼續聽《楞嚴經》!騙人!死吧!(笑)在世都不想聽《楞嚴經》了,臨命終還講什麼好聽的話安慰師父?趕快走!留你何用?是不是?你看,常常在連絡那個往生,差不多常常一個禮拜總要死幾個給你看,真的!常常在。。。助念團常常出去啦,不是那個親戚朋友的爸爸、媽媽往生;要不然就是那個車禍往生;要不然就是年紀大的往生;要不然就是癌症往生,當然,都是我們講堂有所認識的。所以我們在這裡就是真的很感謝法無師,他把我們這個助念團領導得不錯,我們非常的感謝法無師!不過他也很忙,因為他太慈悲了,所以他常常就沒辦法了,要出去,因為師父也從來不出去,那就變成他的責任,他也滿辛苦的!底下,亦復如是,皆是失頭狂走。
  “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本有之頭實在從未失去,但是其瘋狂與恐怖卻無端、虛妄而現出。
  “曾無變易,何藉因緣”:“曾”,乃。“藉”,利用。本頭實在從無變易,也沒失去過,何須藉著什麼因緣再把它找回來呢?若真的有“失去”,可說是“找回來”;若實沒有失去,卻找什麼?正如有人把錢放在衣服的內袋中忘了,以為是丟了,到處遍尋無著,後來他往自己內袋一摸,才發現:“哦,原來在這裡!”於是他便跟別人說:“我的錢找到了!”其實他並沒有丟,怎能說是“找到”呢?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若說本狂是純屬自然,(也就是,這個瘋狂是本來就有的,是屬於正常現象的),則可說是本來就有狂怖時時都存在著,而非後來才產生的。
  “未狂之際,狂何所潛”:承前,如果瘋狂是本自有之,那麼當它還沒發出來時,這狂相是潛藏在哪裡呢?
  “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若說“不狂”才是自然現象,才是正常的,如是則知頭中本來是沒有狂妄存在的;既然如此,那麼為何還會如瘋狂一樣地奔馳呢?——因此可以知道,這“奔走”實在是毫無道理的,虛妄之極!故知這狂走實非因緣、亦非自然性。
  義貫:
  “佛告阿難:即如”此“城中”之“演若達多”,其“狂性”之無明“因緣若得除滅,則” 其原本“不狂” 之覺“性,自然而” 現“出”,你所執的“因緣” 與“自然”,其“理窮” 究起來不過“如是”。
  “阿難,演若達多”他的 “頭本”於其生時“自然”就有,故“本”出“自其然”,反之,若“無然”(若不是這樣:不是生來就有頭)即變成“非”合於“自” 然,而違反自然了。他以“何因緣故,怖” 畏其本有之“頭” 而“狂走?若” 說天生“自然” 本有之“頭”,由照鏡之“因緣故” 令他驚怖而發“狂”;那麼為“何不” 會此天生“自然” 本有之頭,即由此照鏡之“因緣故”,真的“失” 去了?(本頭非真失去,故知瘋狂之因緣並非真的因緣)。
  “本” 有之“頭” 其實“不” 曾“失” 去,但其瘋“狂” 驚“怖” 卻無端而“妄出”,然而當他正發狂時,本頭亦實“曾無變易”,故狂之起、狂之歇,皆非關本頭,如是則“何” 須“藉” 任何“因緣” 去把頭找回來呢?諸位!因緣是屬於有增有減、有能有所,你要記住這一句話:頭本來就沒有什麼失跟得,無關於因緣。你要記住師父這一句話:有增有減是名因緣;有能有所是名因緣,這裡頭本來沒有得失,講什麼因緣?你要牢牢記住師父這一句話!
  若說“本狂” 純屬“自然” (此瘋狂本來就有,且是正常現象);既然“本” 來就“有狂怖” 時時存在著,那麼他尚“未” 發“狂之際”,此“狂” 究竟是在“何” 處“所潛” 藏著呢?(然而遍尋各處,實無此狂性可得,故知此狂實非本有,亦非自然——本無狂性。)
  因此可以知道,“不狂” 之性才是“自然” (正常現象),而且“頭” 中“本無” 狂“妄” 存在,那麼他究竟“何為” 而“狂走” 呢?實在是沒有道理,故此狂走實在是虛妄至極。
  “若” 一旦真的“悟” 了“本” 有之“頭”,實在從來未失、未變,則“識知” 彼“狂走” 之性相與頭之有無,實不相關,意思就是:今天任何的因緣法,跟本性其實都不相關;也不能說無關。如是則“因緣” 與“自然” 等“俱為” 言說“戲論。是故我言:”殺盜YIN“三” 種狂亂之“緣斷故” 再加上無明之三因不生,“即” 得獲本具“菩提” 之“心”。
  诠論:
  若一旦悟了本頭未失,則識知狂走與頭之有無,實無關系。本不失頭,故狂無實在之因;意思就是:狂性本來就無因。狂既無因,則其狂非實(若實狂者,則永不得瘥(chài)矣)。為什麼?因為狂不是實在,意思就是:無明不是實在的;無明如果是實在,你沒有辦法除掉無明,因為無明是短暫的,所以,我們有一天會成佛,要這樣去理解。知道嗎?狂既非實,寧有真的“狂歇”?本自無起,怎有歇相可得?故知狂起、狂歇俱皆虛妄,本無有生。眾生無明之起,與無明之滅,亦復如是。“無明”與“迷”本無有起,哪有“無明”滅去而得“明”,及“迷”滅去而得“悟”?“無明”與“迷”本自無生,哪有生因?若無生及無生因,則哪有“滅”、以及滅的因緣?所以阿難所說的開悟之因緣,俱是戲論。心本無迷悟,悟非從外入,非從外得。
 
 899頁,3.因緣自然皆是戲論
  經文:【“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俱盡,無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這一段他的注解,跟《講義》完全不同,切入點也不一樣;但是都符合佛義,他也注解得非常好!
  注釋:
  “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菩提心”,指證得究竟菩提時之心,亦即究竟聖智、清靜之心,而非所謂初發心求佛道的“發菩提心”。“生滅心”,指輪回生死之心,亦即凡夫染污之心。此謂,如果說有證到菩提之淨智心生起,及有輪回生死的染污心滅去,此種境界還只是生滅的境界,非真菩提的不生不滅境界。
  “滅生俱盡”:“滅”,指生滅之心完全滅去。“生”,指菩提之心生。若得“生滅之心”滅及“菩提之心”生,此二種生與滅都滅盡,究竟不起。
  “無功用道”:“功用”,施功、作用,指造作之義。無功用道即為完全不假造作,任運(任真如之性及法性之運作)而行,亦即完全沒有我,沒有我能、我所的參與,完全契入、融於真如法性之中,循於真如法性而起用,故一切施為皆毫無我、我相造作,是故皆能隨真如法性而達圓滿、普遍、無作而作、作而無作,以第一義,入於一切谛,即稱此境界為“無功用道”。
  “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明”,表明。此謂,行者於無功用道中,若有自然之想生(亦即,自己如是作念、如是思維,說:我這樣的功用相當自然,一點也不假造作),如果還有這樣的念頭或分別之心,則表明猶有自然之想(就是自然之心)生,而非真正的無功用道。亦即,真正的無功用道是:亦不作念:“我能行無功用道”。以有一此念即有我能、我所;一有能所,即落生滅道,非無功用道。
  “生滅心滅,此亦生滅”:即使自覺生滅之心已滅,這還是生滅的境界,非為無生滅的境界。
  “無生滅者,名為自然”:“自然”,在此指不假造作的無功用道。要真正完全皆無一法生滅,才是真正的自然任運真如的無功用道。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非然”,就是非本然。“非合”,非和合。本然與非本然,和合與非和合。
  “合然俱離,離合俱非”:“合”,就是和合。“然”,就是本然。“離”,就是遠離,不執著。那麼“離合”的離字,即是上面的遠離不執。而這個“合”,為與“離”相反之義,也就是“即”。所以“離合”之義就是:離與即。離跟即,也統統要放下。這是指:“離於”和合與本然,與“即於”和合與本然。“非”,就是不執、不取,亦即所謂的“遣”;“遣”的意思是:送、流放、不用。此二句之義:“和合”與“本然”俱離而不執,甚至連“離”(離於和合與本然)及“即”(即於和合與本然),也都不用。
  “此句方名無戲論法”:“句”,就是法句。離於一切名字言語論說、乃至世間之觀念,及其辨析,這一切俱都不用,俱都放下,如是法句才能稱為是無戲論法。所以這個無戲論法,就是沒有語言、沒有文字、沒有觀念、沒有數量、沒有能所,當下即是,不可得,不可即是萬法本空,萬法本無,要這樣的去體悟,才有辦法進入佛的境界。所以,佛不能用觀念去理解,不能用觀念去具體化,不能去描繪,不能去形容,不能去想像,不能去推測,他是解脫的證量真實境,因此除了唯證相應以外,講不出所以然。
  902頁,義貫:
  若說有證到“菩提” 智覺之“心生” 起,及有輪回“生滅” 染污之“心滅” 去,以有生有滅故,“此但” 是“生滅” 之境界,非真菩提。若得生滅心“滅” 與菩提心“生” 二者“俱” 都滅“盡”,方能達於契入法性“無” 有造作“功用” 之真如“道”。
  行者於無功用道中,“若” 仍“有” 我能任運“自然” 之想生,“如是則” 表“明” 仍有“自然” 想之“心生” 即非真無功用道。即使自覺有“生滅” 之“心” 已“滅,此亦” 仍是“生滅” 境界。真正完全“無生滅者” (全無染滅、淨生,亦無迷滅、覺生),全部都沒有,染也沒有滅,淨也沒有生;迷也沒有滅,覺也沒有生。為什麼?這個都是對立的東西,而我們的真如自性是絕對的東西。方得“名為” 不假造作“自然” 任運之無功用道。“猶如世間” 法中,若“諸相雜和” 而“成” 為“一體者”,才“名” 為“和合性”;
  而“非和合者”,則 “稱” 為“本然” 之“性”。修佛乘者,若於“本然” 與“非” 本“然、和合” 與“非” 和“合”,和“合” 與本“然俱離” 而不執,甚而連“離” 與“合” (就是離與即:離於和合本然、即於和合本然)“俱非”,俱非就是俱遣,一切名言所不能及,所不必用。一切世間既定的概念以及辯證,俱皆不用,為什麼?這個統統是識心分別!所以,佛法不是邏輯學、不是玄學、不是理則學、不是哲學,完全不是,它是解脫的證量。如“此” 之法“句方” 得“名” 為“無戲論法”。
 
 903頁,4.斥離戲論,勤修無漏
  經文:【“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祗益戲論。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何須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YIN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干枯,令汝解脫?
  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
諸位!第二行那個:愛河干枯,令汝解脫,那個“愛”代表什麼?就是貪的意思。諸位!你今天你來到這個佛法當中,你什麼都沒有學到,如果學到一個不貪,哇!這個不得了!不貪這個愛,愛是從貪起,貪愛、貪愛嘛!諸位!什麼事情、這些虛妄的事,稍微看開一點,喔!你這一輩子就不得了!錢,看開一點不要貪,該有的你不用客氣;男女不用貪,放、看開一點,你的日子會不一樣!就算你們二個最終的結局就是結婚,結婚就是生三個、五個,養兒育女,到最後是面臨死亡,像這邁克傑克森一樣,活了五十歲!是不是?干到最多,那麼就像歐巴馬,就是總統,這樣算不得了了,干到美國總統了,可是它還是生死法、還是無常法。四年後他繼續選,就給你做到八年來講,也是這樣下台啊,就是這樣子而已啊,世間最多就是干到總統!是不是?世間最多嘛,娶一個老婆、養五個孩子,就這樣子,“我就這樣過一生!”所以碰到了佛法,他有更高一層的生命、生命觀,更解脫的思想,這個才需要佛法,佛法是為人類而設的,是為活人而設的,不是為死人而設的。當然,我們儒家講慎終追遠,我們佛教也很重視這個,對臨命終的安慰、助念、開導,乃至於說超度,佛教做得更徹底,給你誦經、回向;所以當然是為活人設的宗教。當然,如果往生以後,我們比儒家的慎終追遠還更加的莊嚴、更加的用心。儒家它們沒有這個誦經,什麼念佛、回向、作功德,它統統沒有這個,只有佛教有。是不是?
底下,注釋:
  “十二部經”:為如來所說之法,依其敘述之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又稱為十二分經,或十二分教:
  1.契經——又作長行文,為以散文直接記載佛之教法。
  2.應頌——(梵文geya,音譯祇夜),又稱重頌,為與契經相應,即是以偈頌重復闡釋長行所說之教法。
  3.記別——(梵文,音譯和伽羅那),又作授記,為佛對眾生之未來所作的證言。
  4.諷頌——(梵文,音譯伽陀),又作孤起頌。全部經文皆以偈頌體來記載佛之教說。此與“應頌”不同,應頌是重述長行的經文之義,而孤起頌則無長行,為偈頌單獨存在之經文。
  5.自說——(梵文,音譯優陀那),為佛未待他人問法,而自行開示之教說。譬如《佛說阿彌陀經》。
  6.因緣——(梵文,音譯尼陀那),記載佛說法教化之因緣。
  7.譬喻——(梵文,音譯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說法義。
  8.本事——(梵文,音譯伊帝曰多伽),載“本生”以外之佛與弟子過去生之行誼。
  9.本生——(梵文,音譯奢陀伽),載佛過去生修行之種種大悲行。
  10.方廣——(梵文,音譯毘佛略),宣說廣大深奧之教義。
  11.希法——(梵文,音譯阿浮陀達磨),又作未曾有法。載佛及諸弟子稀有之事。
  12.論議——(梵文,音譯優波提捨),載佛論議抉擇諸法體性,分別明了其義。
  “摩登伽心YIN火頓歇,得阿那含”:“YIN火”,就是YIN欲屬於火,凡多YIN之人,其火必旺,YIN心一動,YIN火熾燃。因為摩登伽宿昔YIN女,其YIN火更旺。“頓歇”,為摩登伽女乘佛咒力,一時邪思頓息,故心中YIN火頓歇,頓斷欲界八十八使見惑,更進而斷欲界九品思惑,而頓證三果阿那含;阿那含名為不來,即此身報盡更不再來欲界受生,而於色界無頂天證阿羅漢道。摩登伽女亦非實聲聞人,之所以依小乘果取其名位者,為令凡小根人生敬信而已。
  “成精進林”:以依神咒威神,證解多而速,故以“林”比喻之。
  “愛河干枯”:YIN火頓歇,愛欲頓斷,得超欲界,故稱為愛河干枯。
  “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你雖有聞持之力,能憶持記誦如來秘密微妙莊嚴的無上乘法。
  “不如一日修無漏業”:光是多聞憶持無量妙法,而不務於心地上實修,這一段可是非常重要!修行是:真的說如如不動,就真的如如不動;說放下是真的放下的,不是說一說而已,這個就是真的是在心地上實修。說無所住,就是碰到什麼事情,都可以寬恕、都可以原諒,什麼都真的放得下,什麼都無诤,什麼都沒有能所,這個就是真正的修行人。從今天起,對任何事都不要太在乎,都沒有發生過什麼事。從現在聽到這個《楞嚴經》開始,什麼事情就當作沒事,該有的責任要負起。縱使經歷無量劫,也不能實得受用,反而不如一日修無漏業。“無漏業”,在此為指“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
  問:前面不是說“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嗎?現在怎麼又說要修無漏業?
  答:不勞肯綮修證,並非說都不用修,而是說要修得對,要修最高、最究竟的無相無上法門,諸位!只有無相它才是絕對,無相,它就沒有能所,才能達到無上法門。所以,你要修到最高的菩提心、最高的菩提智慧,是不能有任何相的,一絲不掛、一塵不染,能所俱泯。所以,這個無相是絕對的空,叫做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成就無量的諸佛、十方如來。十方如來所擁有的,就是一切法無生,無生就是不可得,從哪裡下手?就是無相,因為相當體即空,不可得。亦即“不隨分別”之心地法門,如此方能頓斷一切妄想顛倒,頓獲本心,頓證菩提。否則便是漸教,只是在繞路,不能直指、不能一門頓超。
  “遠離世間憎愛二苦”:“憎愛”之本即貪嗔二法,貪嗔二法來自虛妄分別,故欲斷愛憎煩惱苦本,須斷貪嗔;欲斷貪嗔,須斷虛妄分別取著;欲斷虛妄分別取著,須斷法執,欲斷法執,須修“不隨分別”之心地要門。
你只要記得師父這一句話,你只要記得:發生什麼事情,全部不做任何的情緒變化。你就記住我這一句話,不要跟著一直變化,起貪、起嗔、不滿、嫉妒、占有,這個沒有什麼意義!昨天所發生的事情,今天早上睡醒,統統要放下,什麼恩怨、是非、妯娌之間不高興,兄弟之間因為財產,或者是哪一個人跟你過意不去,公司行號、老師,彼此之間有葛籐,或者哪一個,你統統要放下!諸位!如果實在是。。。你碰到你坐的對面那個員工,或者是你所謂的公司行號裡面的這些職員,你實在一直忍他,他還是沒有辦法,那就是退;再退沒有辦法,你就觀想他在消你的災;再消災沒有辦法,就觀想說:他在造地獄的因,在成就我,我應該感恩他!久了以後,你如如不動,久了以後,他就會知難而退。你就這樣堅持,你也不要去傷害他,千萬不要在背後說他壞話,因為你說的那個人,他會去講給他本人聽,在這個世間,講來講去都會被互相背叛的。為什麼?眾生有時候不小心他就會講出來!所以你特別交代說:這一句不能跟他講喔!她連這一句都會講給他聽。所以從我們口中這樣守得很緊,他縱然誤會我們,我們的因果也是很清淨的。所以你在這個生活的過程當中,如果你有碰到很大、很強大的逆境,或者是不可理喻的人,或者是這個實在很難度過,你就觀想,你快成就佛道了,你快了,你快了,他使盡一切力量傷害你,你很快就會成就佛道了!為什麼?他造這個無量無邊的惡業,這樣一直攻擊你、一直傷害你,你一直退讓,還不能解決,那就告訴你:你快成為釋迦牟尼佛了!他這麼嚴重的造惡業來成就你,你還不感恩他?
你一定要學會轉念;你不學會轉念,我告訴你:氣到不行、氣到腦中風,沒有人會同情你的!那個脾氣不好的人要小心,小心,會腦中風,真的!人本來血壓還好好的,一生氣起來,一剎那之間斷掉,哇!那你麻煩大了,真的!只要一中風,就很難好了!像我們有同學中風,他醫了五年,針啊、灸啊,五年、六年了,碰到師父:@*&%#(師父擬中風者說話口齒不清貌)我說:你現在在講什麼?(原來是講:師父!阿彌陀佛!)醫了五年,針灸一直在身上刺,就是中風這樣一次,就完了!所以,為了大家不要中風,因為我看你們那個皺紋都出來了,至少都五、六十了,這血管也是很脆弱了,真的!自己脾氣一定要改過。還有那個恨,會使人的心的智慧凝結,看到就火很大,就一直不想跟他見面,這個恨也不行,它會使這個心智鞏固在一個無知裡面,所以一定要放下,知道這一切法都是如夢幻泡影,是真心當中所影現出來的。
簡單講:你要更有慈悲心,更關愛你自己;對人好,其實是愛護自己,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悟?所以,為了要對自己好一點,千萬不要發脾氣,不要記恨,不要跟眾生。。。因為他就是眾生才這樣子嘛,他就是因為他現在是眾生,他才這樣百般的計較、斗爭;他如果是成佛,他怎麼會這樣跟你搞這個東西?他如果是六祖,不思善,不思惡,一切法本來就空,他怎麼會這樣跟你斤斤計較?會跟你斤斤計較、斗爭、堅持到底,就是因為他是凡夫,他的名字叫做眾生。所以,你要給他更大的寬恕,對很惡劣的眾生,你一定要給他一個更大的寬恕;其實更大的寬恕,就是保護自己的清淨心,也給自己日子好過一點,同時,當我們在生氣的時候,速度會很快,但是記住!要用最快的速度放下它,要不然你怎麼有辦法去改變全世界的人活在你的標准線上?你想要在這個不平等的世間,過一種快樂的日子,你就必需穿一雙平等的鞋;平等的鞋就是什麼事情都沒有一定的標准。為什麼?法無定法嘛!每一個人的時間、空間都不一樣,我們給他最大的尊重,再退讓。。。實在真的沒辦法,訴諸法律,他一直要欺負你,要霸占你的財產、傷人;像有的隔壁住著很惡劣的,很惡劣的,訴諸法律!
像前幾天報的,你有沒有看到?有一個男眾、男居士,他是什麼?他去收留那個流浪狗,收了幾只呢?四十二只,大只、小只的狗,統統在哪裡?租了一個房子,公寓喔,就等於我們隔壁棟一樣,那些流浪狗還會繼續生,因為這個狗它還沒有聽《楞嚴經》,它就一直生,然後大只的、小只的,也有名犬,然後狗就是拉大便啊、叫啊、狂吠啊,吵到那個鄰居!那狗會大便,然後再來,下來的時候,他們那個溝子底下,聽說很多的狗的糞便,然後那個惡臭難聞,然後叫到那個隔壁歐巴桑都得憂郁症,因為沒有辦法睡覺啊!房子又是別人的,她也沒有權利去趕他走。後來報警,警察來、消防隊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呢?因為人家房子,是那個年輕人他租的,他去租月租的房子呢,是他的權利,人家也不知道說是租來要養狗的,他就去養了幾十只狗!如果說這樣子你怎麼辦?如果我們這個道場隔壁,剛好那個4B,或者說5B這邊,針對大殿的時候,剛好在七樓有大殿,剛好那一間也是住了四十二只狗,法師就會跑掉很多了!他在誦經的時候:南無喝啰怛那。。。嗚嗚嗚!妙湛總持不動尊。。。汪汪汪!這下子木魚又得重敲了,說不定還氣得拿敲木魚的棒子去打狗了!(笑)哇!這沒辦法,四十幾只啊!真的!你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對不對?是不是?那你說怎麼辦?房子是人家租的,四十幾只狗住在隔壁,剛好面對大殿,真的就是很難處理的!這有時候佛教就是。。。有時候你退讓,還是真的沒有辦法處理,就像養狗這樣子。那如果你碰到,你怎麼辦?你又不能丟那個毒藥給它吃,對啊!很多人,年輕人討厭的時候,像去農村,他要去偷那個豬、牛、羊、人家養的雞,六、七只狗,加野狗總共十幾只,就在看那個豬寮,還有雞寮,養雞場。結果怎麼樣?第二天去看,十幾只統統死光光,統統死光光!當天晚上,所有的雞、所有的豬全部被趕走了,都被偷走了!用開卡車來載呢,現在不是說什麼抓一抓二只回去自己吃,那太客氣了了,用大卡車來,幾千只的雞,那一個晚上,像清這個雞場一樣的,一只都沒有剩下,連留二只給你吃都沒有!整卡車都來,那些狗狗,十幾只狗全部都被毒死,丟那個好吃的東西,那狗怎麼會知道、會分辨那裡面有毒呢?我舉這個例子就是說:修學佛道,有時候碰到很多事情,就叫做很無奈!佛法有時候可以解決某一些人疑難雜症、困難、痛苦;但是佛法不可能,目前,解決全世界所有的問題,因為它一直存在,因為眾生的無明不除掉,問題就是一定會存在的。所以學佛以後,回歸理性,回歸智慧,給我們更客觀的態度,給我們更強大的忍辱心。你實在真的沒有辦法,訴諸法律;訴諸法律實在也沒有辦法,搬家,搬到7-11旁邊,要買什麼東西方便!如果說四十幾只住在我們隔壁,講堂這樣子放四十幾只,你看會怎麼辦?也不知道怎麼辦啊,該怎麼辦?我不知道怎麼辦?講堂搬家?開什麼玩笑?這裡花幾億,你叫我搬家?為了那幾條狗!那就翻吧,翻看看那個大藏經,有沒有讓它早一點往生的?念。。。明天死了一只,念。。。我又沒有怎麼樣,是它自己死的啊!念一念,又死了一只,哇!真好,不然沒辦法啊!哇!真的沒辦法了!不過發這種心,好像不是很好。好難好難!
我舉這個例子就是說:有某些事情好難好難處理啊!真的!所以有些佛法,你看:須修“不隨分別”之心地要門,不隨分別就是不理他,台語講的:你不理他;可是那個養狗的,你不理它,它會理你啊,因為狗會叫啊!所以這個世間,不是你不理他,他就不理你的,他還是會理你的。你不理他,他會來理你啊,這個時候就是真的要靠忍辱、慈悲跟智慧了,真的!有某些東西沒有辦法用佛法來解決的,用世間法,真的!有的眾生是真的很可惡的,可惡到窮凶惡極,佛法沒有辦法感化他的,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碰到那種人,那就是走法律。
 底下,義貫:
  (佛言:阿難,你的顛倒之想雖已銷,但細惑之無明猶在,戲論習氣未除,是故)“菩提、涅槃” 離你“尚在遙遠” 之境,此並“非汝歷劫辛勤” 但求多聞,所能“修證”。你“雖復” 多聞而能“憶持十方如來” 所說的“十二部經” 之“清淨妙理如恆河沙” 之多,若不頓修無生之心地,頓斷一切虛妄分別,則“只” 是徒“益戲論” 而已。
  “汝雖” 也“談說因緣、自然”之理,“決定明了”其義,“人間”皆“稱汝多聞第一”,雖“以此積劫” 之“多聞熏習”,然只有多聞而無道力,故“不能免離” 遭受“摩登伽”女之“難”。若光多聞即有功,則“何須待我” 以“佛頂神咒” 之力,使“摩登伽” 女“心” 中之“YIN火頓歇”,頓斷愛欲,頓超欲界,頓證“得阿那含” 果,不再來欲界受生,頓時“於我法中,成精進林”。以其“愛河” 之水已“干枯”,不再纏縛著你,故“令汝” 得以 “解脫” 此次YIN難。
  “是故阿難,汝雖” 以“歷劫” 的時間記誦“憶持如來秘密” 微“妙” 莊“嚴” 之無上乘法,而不悟不修,如此則“不如一日修” 圓頓離分別、究竟“無漏” 之“業”,而能頓令你“遠離世間憎愛二” 種“苦” 因。
  诠論:
  在此必須一提的是:多聞本非過,多聞本來是三慧的基礎,就是聞慧、思慧、修慧。為何如來於本經中一再喝斥阿難以多聞為務?這有兩層意義:
  其一、多聞本是三慧之基,但須知,多聞在修行中亦只是工具、手段,而非目的。若“把手段當目的”,便成捨本逐末,且於菩提道便止於此,而停滯不前,而以此為滿足,如此則有如數他人財寶,自不能受用;然而又因為知解眾多妙理與法門,會讓自己誤認為已達妙境,已通達一切法,因而“以解作證”,諸位!這個就是最可怕的!以解作證就是:懂跟證是不一樣的,了解跟證量是完全不同的!以解作證,是不是?產生這樣的幻相,於是便生慢心,凡事不肯下心如實修行;然而實際上,於所知的一切法中,實在沒有一法可以真正派上用場,所以不僅境界現前時一敗塗地,連日常中,也常灰頭土臉,於煩惱障難境界,只有挨打的分,挨打的分就是:叫你不生氣,你還是一直氣,雖不生氣,那個臉一看起來就“結面腔”, “結面腔”就是板個臉孔,就卡住!所以諸位!你看,這個兩眉的中間,這個印堂常常有皺紋有皺紋,這個就是常常眉毛皺起來,這個就是煩惱多。雖懂得佛法,你只有挨打的分,毫無自衛、或還擊之功,對於煩惱障難,可說是手無縛雞之力。這表示說,只有聽經聞法是沒有用的,要實修,說放下,就真正的放下;說個性,說改就真的改,這個就是實踐家,這個不是說說而已啊,這樣你受益!
  其二、為了對顯徒務多聞而不務實修之弊,佛特顯威神,以神咒力加持,而令摩登伽女頓息YIN火、頓證三果。這是由於摩登伽雖YIN欲熾盛,但她與阿難相比,並沒有阿難堅固難破的妄想戲論習氣,因此愛火一熄,頓超欲界。反觀阿難,則粗惑雖止,但細惑之疑正在無量;而粗惑雖易止,但細惑卻難伏、難斷。莫說阿難有學之人,即使富樓那,及其他定性聲聞也都難調此惑。佛力加持令摩登伽女頓證三果,有意在於令阿難了知:佛雖有意成就於你,但你自己若不肯發心斷除分別,即不能與如來的加持力相應,這幾句可是非常重要!你想受佛的加被嗎?你想要阿彌陀佛加持你嗎?想要觀世音菩薩加持你嗎?行!行就是怎麼樣?要肯發心斷除分別,你才有辦法佛加被你啊!這個叫做學佛要先有正知正見,不要常常講佛菩薩不感應,是你自己不感應,你沒有感,佛菩薩怎麼應你?你自己都不在心性上下功夫,佛菩薩怎麼保佑你?你知道自力的功夫有多重要!即不能與如來的加持力相應(須知:如來加持也須雙方面配合才行,不是單方面的事,而這配合(相應)的條件,主要在於“願力”——即行者須有:“我願斷除”之心願,而一切如來皆有本誓願欲加持成就眾生。)故佛咒加持摩登伽,令頓證三果,即是在透露這個訊息:為何如來能有如此之威神力?這完全是由修行而來,不是妄想言說戲論境界。因此,摩登伽女頓證三果之例,便更加凸顯修行與戲論之間的差距。所以戲論不能當修行,聽經聞法不代表你很有修行。所以很會講,也不代表你很有修行,要沒有煩惱,從心中徹底的清涼,這是真正的修行人。
  所以,綜上兩點,如來即是在以一種特殊的“激降法”來激發阿難頓捨分別思議境界,期能頓證無生——“你看,連摩登伽女,她雖然業障深重,但她不務戲論,所以如來一加持,便能頓超欲界生死。而你阿難,雖出身高貴,且已出家,為如來弟子,但只務貪執戲論;若自不求度脫,如來神力亦莫奈你何,愛莫能助。”
這一句可是注意看喔:若自不求度脫,如來神力亦莫奈你何。這個可要好好的看!一直想要佛菩薩加被我們的,卻不願意改變自己的煩惱,虛心、謙沖自牧,不好好的改變自己的個性,佛也沒有用啊!所以師父已經重復講過:佛不在空中,在你的心中,你要好好的降伏自我,佛自然就會顯現,說是他力,其實還是自力。
  這一點,當今之世,尤其非常值得我們引為借鏡。末法之世,不務真修,只務言說戲論之文字禅,乃至掉幾個禅學名詞或公案的口頭禅,所在多有;這且不說,近世尤有許多佛學家,提倡佛學的討論、研究、考據,成為學術,且據彼所作研究、對佛經及佛所說之理,提出很多的“疑點”、及“修正”的意見,最後甚至廣疑諸經、乃至疑整個宗派,及疑整個大乘佛法,於是佛教界吹起了一陣大風,大家競相效學、推行世間法及種種世間之業務;於是佛法便亟(這個念ji二聲,“亟”就是急速,這個我查過辭典。)劇地俗化、或庸俗化,現在你看到的差不多就是這樣,亟劇地世俗化、庸俗化,乃至墮為世俗事業的附庸,台灣省很多就是這樣,墮為世俗事業的附庸,真的就是這樣!眾生的信根受到嚴重的摧殘,幾乎蕩然無存。這一來固由於專務言說戲論的結果,二來也是由於不善學般若而侈言中觀,因而墮入惡取空、斷滅空,所起之魔事。有心真修,欲護教、護法者,其三致意乎!要好好的冷靜。
有一群專門研究,就是像這樣子研究這個學術的、探討的,提出種種的研究、考據的,來到我這兒;來到我這兒的時候,講了一下,我不想跟他談。他說:我們經過了考據、研究、討論,發現。。。我說:你們發現什麼?發現釋迦牟尼佛其實這個人是杜撰的,沒有釋迦牟尼佛這個人,是後來自己把他加進去,太神話了!我說:喔!這樣就談不下去了,連釋迦牟尼佛都否定,這個怎麼談得下去?就笑一笑,畢竟人家也是學者嘛,也是學者。他還有日本的朋友、有韓國的朋友,一些學者。談到這個,我們就笑一笑,也不能講什麼。是不是?連這麼至尊、偉大的佛陀,經過研究、考據,發現沒這個人,是虛構的、虛擬人物,像卡通影片一樣?這些話他們學者講得出來,還真是難!我們都講不出來。諸位!這個《楞嚴經》看看,這一本經典,是一般世間人講得出來這些話嗎?考據的結果竟然沒有佛陀,阿彌陀佛!再談下去,就很想把錢領出來花了(生氣了),(笑)真的啊!再談下去就很快要把錢領出來花了,真的!可是又捨不得,因為銀行裡沒什麼錢,有時候受不了這些學者!
  
911頁,經文:【“如摩登伽,宿為YIN女,由神咒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與羅睺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知世因,貪愛為苦,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注釋:
  “法中今名性比丘尼”:於如來法中,已列於僧寶之數,法名為性比丘尼。
  “羅睺(睺hóu :半盲。)”:義譯為覆障。為佛弟子中密行第一。羅睺羅未出世前,於母胎中住胎六處,因為他往昔為比丘,在山中修行時,曾堵塞老鼠洞,令不得出,所以感得住胎六年之報。諸位!我認為這一段是歷史記載有誤,誤會或誤差,不可能!這個站在懷胎學來講,人的懷胎是二百八十天,十個月;那麼,大象大概就將近二年,一年多,將近二年,所以如果是站在醫學的角度,這個懷孕六年,諸位!這個講不通,那母親會死的!六年已經具足成長了,這個小孩子的身體完全長成的時候,他就會釋放出訊息要生。要生的那一剎那,不是母親要生孩子,是孩子會釋放出去這個訊息,讓你陣痛。所以是孩子自己告訴你有這個訊息:母親,母親,我要出來了,請你生我吧!就開始送去這個醫院,婦產科。那麼,如果說在胎六年,諸位!他的母親活不了,引導他的成長到一個程度的時候,他就不會再成長了,再成長下去,他就會爆,因為沒有空間!你知道嗎?他沒有空間,他一定會窒息而死,因為沒有活動的空間,他就一定會死亡。一個小孩子在肚子裡養了六年,六歲呢!那怎麼能活?沒辦法活!所以這一段,我認為是歷史上記載一定有誤差,不會說住胎六年。還有一個更好笑的,佛的弟子裡面,有一個是住胎幾年的?六十年,還有的記載是寫八十年的。所以我對這些大乘經典某一些神話,我會提出質疑;而且認為佛教它是很理性的東西,這個讓人家看到。。。所以感得怎麼樣?住胎六年之報,對不對?這個醫生來看,西醫婦產科來看,一下子就給你畫×了:講什麼鬼話?我讀婦產科、讀醫科,接生接了幾千個孩子,還沒有聽說過住胎六年!你們佛教都是怪胎!完了!每一個都是怪胎。所以這個佛教要讓人家講得通、能接受。不可以脫離科學的角度。所以我認為這一段記載。。。或者是年代久遠了。或者是說:我認為是不是世尊期待了六年?希望他趕快生一個,趕快責任完成了,趕快要去出家。會不會說因為世尊期待了經過了六年才生羅睺羅?後來的經典這樣記載。。。因為太久遠了,不要說講這個久遠,像我出國,這個旅行社,出國就填身高,它國外也沒有在管你,這旅行社自己寫,我看到那個資料:“釋慧律,俗名林益謙”,一看!“身高183”!多少啊?是我看錯嗎?是153還是183?我還戴眼鏡看個清楚:我的身高183?呵!我的身高183!都是隨便他們寫的,歷史它就是誤差,我幾時跟你說我183?這是旅行社寫的!這歷史上的記載,因為時空的不一樣。對不對?有時候寫的時候,它就會有落差。所以在住胎六年,諸位!這個在科學、醫學絕對講不通,人家不會相信這種,我不希望佛教被判為迷信。很多人看到這個,談都不敢談,因為這個是經典啊,是聖人的經典啊,他碰都不敢觸碰到這個問題:啊!這個是不可思議!大乘法師每個人都講這一句,每一句都講不可思議,因為沒辦法解答,只好每一句都講不可思議。右脅而生,啊!那不可思議!每一句都講不可思議,因為沒辦法解答啊!對不對?
《法華》會上得佛授記,將來成佛,名七寶華如來。
  912頁,“耶輸陀羅”:義為花色,以其貌美如花故名。耶輸陀羅已證四果,在《法華》會上得佛授記將來成佛,名具足千萬光相如來。
  “同悟宿因”:都悟了宿世輪回之因。
  “知歷世因,貪愛為苦”:悟知累世受生死之因,都是以貪愛為苦本。
你只要記住這一句話,你這一輩子受用都不得了:不該你的,一毛都不要拿;不該擁有的感情,很勉強,你也不需要,因為那個是苦本。所以在經典裡面講:去貪則清涼,你要牢牢記住師父這一句話!你想清涼嗎?很簡單,就是不要貪,就這樣子。講堂很好了,講堂我看,有一些菩薩沒有帶回去的東西,放在那邊,放了好幾天都沒有人動。我看這個桌子上面有一些東西,有的人忘記帶回去了,放了好幾天,都沒有人動,這講堂這個戒還是守得很好,真的守得很好!
  “或得出纏”:指摩登伽斷欲界生死,及耶輪陀羅得四果,斷三界纏縛。
  “或蒙授記”:指耶輸陀羅於《法華》會上蒙佛授記,將來成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
  “如何自欺,尚留觀聽”:“自欺”,指以戲論之法自欺。“留”,留戀不捨。“觀聽”,見聞,就是依見聞覺知之分別。見聞覺知已是虛妄,再依之而作種種分別,然後更起戲論,則妄上加妄,迷之又迷,不可復加。此謂摩登伽與耶輸陀羅俱為女身,身為女身已是劣器,再加摩登伽又是YIN女,此二女以此劣報之身都能速證果位,頓斷生死,何況阿難出身高貴,又為大丈夫,怎麼還在以言說戲論自欺,留戀於見聞覺知之虛妄分別之中。佛舉二女,是為了激勵阿難及與會其他眾人。所以這些比丘身現大丈夫相,就應當好好的修行。
  913頁,義貫:
  “如摩登伽” 女,雖“宿” 昔“為YIN女”,今“由” 如來密“咒” 之“神力” 加持,頓“銷其愛欲”,於如來“法中” 入僧寶數,“今名” 為“性比丘尼”,而“與羅睺” 之“母耶輸陀羅” 皆“同悟宿” 世輪回之“因”,悟“知” 令其“歷世” 受生死之“因”,無非以“貪愛為苦” 本,以“一念” 相應、反“熏” 諸識而頓“修無漏” 之“善” 法“故”,頓斷、頓證,即“或得出” 欲界生死及三界之“纏,或蒙” 佛“授記” 當來作佛;彼二女尚得如是,阿難,汝等比丘“如何” 至今仍以戲論之法而“自欺” 自暴、“尚留” 戀於“觀聽” (見聞)覺知之分別?

諸位!再繼續翻過來,諸位!講到這一段叫做奢摩他,如來密因,大開圓解,也就是捨識用根。那麼,底下就另外一段,就是三摩,前面是說奢摩他,這一段叫做說三摩。三摩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正定、三昧。前面告訴你如來的密因,不生不滅的捨識用根的根性是為本修因;這一段叫你真正下手修行。如果你有如來藏性,可是你不修,沒有方法進去,你一樣沒有用啊!所以沒有聽這一段,等於那一段沒有作用,你知道你的本性是不生不滅,可是你沒有聽下面這一段:三摩這一段,你就不知道怎麼修行,你也沒有用,沒有辦法入佛的如來藏性。所以這一段就是教你開始怎麼修,教你怎麼修,要怎麼一門深入、要耳根圓通,怎麼修行。所以,這一段後面是很重要的!那麼這裡,做這個VCD、DVD出來,趙慧、麥老師,這一段就要寫:奢摩他,那大標題,那一段: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大開圓解這一段,至此,DVD 、VCD做出來的時候,要標示得很清楚,這一段到這裡,大標題,在這個DVD上面,盒子要標得很清楚!到這一段!底下這一段就另外一大段,就是三摩,奢摩他、三摩、禅那,三段嘛!現在第一大段講完,要進入第二大段,第二大段就是教你怎麼修。所以,你沒有聽第二大段,等於沒有用,你有佛性、你有如來藏性,有什麼用?你不懂得怎麼修啊!所以,這第二大段就更重要了,教你怎麼入,教你怎麼修、怎麼下手,就是方法、手段。知道吧!
好!明天就帶這個《楞嚴經講義》,還有那一本《表解》。
請合掌:願以此功德,消災在座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講堂消災點燈及亡靈牌位拔度者,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至此開示完畢
(本講座已圓滿)
大佛頂首楞嚴經DVD簡體版目錄
〇重點提示.大綱            001-014
〇總論(義貫緒論)         015-022
〇科判與序文.經前十門      023-034
〇破妄識無處(七處征心)   035-051
〇破妄顯真                 052-055
〇十番顯見                 056-065
〇同分妄見.別業妄見        066-070
〇一切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071-081
〇七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  082-086
〇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      087-092
欲令正法重現,當推首楞嚴大經
若欲忏悔滅罪,行出世善法,立功德,
諸供養中,以法供養為最。
法施需及時,良機不可失。
把握勝緣,千載難逢.
若欲發心倡錄《大佛頂首楞嚴經》VCD、DVD者,
請親洽高雄文殊講堂101室。
電洽:07-3327833
或郵政劃撥,注明“助錄楞嚴經光碟”
郵局劃撥帳號:04789851
戶名:林益謙(慧律法師俗名)
香港地區:請徑洽香港慧律法師佛教流通處
電洽:3106-4426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讓佛法住世
普利有情
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責任
希望大家發心
成為法的傳遞者和播種者
將手中的法寶
一化為十
十化為百
讓千千萬萬的眾生
都能步上成佛覺悟之道
——高雄文殊講堂
台灣.高雄市806前鎮區嘉陵街6號
TEL:886-7-3327833
FAX:886-7-3362077
資訊網址:www.wenshu.org.tw

版權佛陀所有.歡迎翻錄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