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文章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藥師山·紫雲居士:維摩诘經佛國品滴漏言  

維摩诘經佛國品滴漏言

藥師山紫雲居士

  寫完「藥師法門滴漏言」一文時,心中仍是充滿著佛菩薩的慈悲心懷、殷切的叮咛。總是希望佛弟子們能早日回頭,走入正道,完成道願。由於目前世間學佛有很多方式,大致歸納為下列五種: 
  (一)向出家師父學習,早晚課、念經儀軌或研習經、律、論。 
  (二)修習大乘法門,以修菩薩道、修心為主。淨心後再研習微妙深法,了知一切,以實證實修為目標。因眾生的根器不同而教授之。 
  (三)獨覺—自行修習,參襌了悟,也會成為具有修為的大師。 
  (四)依人間傳承,修習秘密之法,如藏傳佛教。 
  (五)小乘法。

  可以說各式各樣都有,每一種方式,都有它的特性及優點,總之,無論那一種方式都是在佛道上行走,願大家互相欣賞,而不要因為方式不同而有所比較及批評。八萬四千法門,只要能做到「真心」,都是佛法。

  《維摩诘經》是一部在家居士主修課程的經典,其內容說明,穿白衣的居士依正法修行,仍可了知一切,入佛國聽聞佛菩薩的開示,如何由菩薩道完成到佛果位,做一位菩薩應有的條件及應有的心態……都有清楚的說明。

  尤其每位修行的大菩薩問出「有疾」的核心問題,都一一解答,不失為我們的借鏡,同時寫出宇宙間各道的情況,如天界、阿修羅界、餓鬼界、龍天諸護法。

  願以後在每期通訊中將以《維摩诘經》中的某一篇為主題,與各位研討,期能有所幫助。這次是以「佛國品」為主要說明。

  「佛國品」是指佛菩薩們在「佛國」的活動及法會情形,其實佛國也是由心所現,是假觀中的一種相,自淨其心後才會現出。所以,要各位修「心」的理由也在此。

  壹、《維摩诘經》的特色
  歷代大師多推崇備至,由下列可看出: 
  (一)依昆明彌陀寺的沙門冰谷曰:此經又稱《無垢經》,發揮法身絕對妙理,法身體用,得大解脫,故又名《不可思議解脫經》。 
  (二)肇曰:以人名經,因以人弘道直接表示,此部經說明——真如佛性,法身之理,微妙言論,非一般可及。 
  (三)《楞嚴經》: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 
  (四)《般若經》:校量正憶念,自修行般若之福,不如廣為人天巧說,譬如令前人易解般若其福最勝。

  總之,「般若」是一種智慧,非人間智慧,某某大師認為此經是神話小說或極俱文學價值的小說,無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這是近代國學大師或一些有學識的人以人間知識來論法界,若實修以後,其看法及見解會改變,真的就是如經書所言。

  貳、《維摩诘經》分十四品
  1.佛國品。2.方便品。3.弟子品。4.菩薩品。5.文殊室利菩薩問疾品。6.不思議品。7.觀眾生品。8.佛道品。9.入不二法門品。10.香積佛品。11.菩薩行品。12.見阿佛品。13.法供養品。14.囑累品。

  參、維摩诘長者介紹
  《維摩诘經》「方便品」中詳細介紹這位大菩薩。 
  (一)供養無量諸佛,得無生忍……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 
  (二)降魔勞怨,入深法門,受諸異道,不毀正信,入治政法,救護一切,逮諸總持,獲無所畏,辯才無礙,游戲神通……等菩薩道工作,一切都是以佛性作主。 
  (三)最重要有一項,即雖處居家,不著三界,能一心禅寂,攝諸亂意,雖為白衣,奉沙門清淨律行。修行者,若為居士修行,應以維摩诘大菩薩為榜樣。

  我想若目前有一位現世菩薩,如此利益眾生,經常會被罵成「魔」。所以,大家要能看清楚真相。因末法時期眾生不明,佛魔不分,胡言亂言,亂戴帽子,那是要擔因果的。

  肆、介紹佛國品
  佛國品的這種境界是指深入禅定時,可以在色究竟頂天,或其他淨土處,聽佛弘法的實際狀況,小小地方可以容納無限多的佛菩薩及龍天護法,道場非常殊勝。 
  (一)地點:毗耶離庵羅樹園。 
  (二)時間:一時 
  (三)參加法會人員: 
  (1)菩薩三萬二千、眾所知識(善知識)、大比丘眾八千人俱。 
  (2)旁聽生:萬梵天王、天界眾生。 
  (四)參加法會人員的條件: 
  (1)大智本行、皆悉成就。是指開悟見性的大智者。 
  (2)紹隆三寶、能使不絕。受到法界傳承的修行者。 
  (五)佛國的特色及功能 
  修行者具有二十五種才能和四種功德,才能到佛國聽法。 
  二十五種才能: 
  (1)降伏魔怨。 
  (2)制諸外道。 
  (3)悉己清淨。 
  (4)永離蓋纏。 
  (5)心常安住,無礙解脫。 
  (6)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7)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 
  (8)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9)已能隨順,轉不退輪。 
  (10)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11)蓋諸大眾,得無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 
  (12)相好嚴身,色相第一。 
  (13)捨諸世間所有飾好。 
  (14)名稱高遠,踰於須彌。 
  (15)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16)法寶普照而雨甘露。 
  (17)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18)深入緣起,斷諸邪見。 
  (19)演法無畏,猶獅子吼,無有量,已過量。 
  (20)其所講說,乃如雷震。集眾法寶,如海導師。 
  (21)了達諸法,深妙之義。 
  (22)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 
  (23)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 
  (24)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 
  (25)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四種功德: 
  (1)無量功德皆成就。 
  (2)無量佛土皆嚴淨。 
  (3)其見聞者,無不蒙益。 
  (4)諸有所作,亦不唐捐。 
  (六)護持道場的護法: 
  (1)天帝一萬二千。 
  (2)大威力諸天。 
  (3)龍神、夜叉、干闼婆。 
  (4)阿修羅。 
  (5)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 
  (七)法界禮佛及供養方法介紹: 
  寶積佛子與五百長者子全部持七寶蓋來此處行供養,其方法如下: 
  (1)禮佛方式:頭面禮足。 
  (2)供養方式:以華蓋供養佛。 
  (3)儀式: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是指非常虔誠、專心、尊敬心,由內心向外做出儀規。 
  (八)佛國課程的內容: 
  主題為「諸菩薩淨土之行」。 
  因此,說出下列方法: 
  (1)菩薩的特質:饒益諸眾生,成就眾生,願取佛國。 
  (2)菩薩淨土具足下列的「心」: 
  1.直心。 
  2.深心。 
  3.大乘心。 
  4.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波羅蜜。 
  5.正定。 
  6.四無量心。 
  7.四攝法。 
  8.方便法。 
  9.三十七道品。 
  10.回向心。 
  11.除八難。 
  12.自守戒行。 
  13.十善。 
  14.常以軟語。 
  (3)菩薩成就淨土的程序有下列三種: 
  1.成就眾生: 
  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心;隨其發心,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其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回向;隨其回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 
  2.一切功德淨: 
  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 
  3.心淨: 
  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4)若要見佛淨土有二種方法: 
  1.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一切眾生是指各道的眾生。 
  2.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九)結果: 
  (1)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2)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 
  (3)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4)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5)求聲聞乘者三萬二千諸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6)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總之,一場佛國處的法會有如此大的功能,怎麼不讓人向往呢?事實上,經書上所論如此,實修後也確是如此,所以,歷代大師們在弘揚佛法時,也不時的提出要實證實修、老實念佛。

  慈悲心、平等心是學佛的中心思想,目前在西藏用建築物及唐卡,漢民族用雕塑、壁畫表現出法界的情形,不外乎要大家能好好學佛,不明狀況的人,不要先下斷語,也要有信、願、行的心,絕對相信如經書所言,做為修行的指標,如此才有機會入佛國聽法。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