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文章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余金成居士: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直解 4  

  十、別解文義
  上明全經綱宗與經題總義。下則正入經文,將本經分十二品,逐段闡述經義。茲依先例,全經分三:(初)序分,㈡正宗分,㈢流通分。蕅益大師曰:“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腑髒無阙。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依大師意,“序如首(頭也)”指經之序分猶人之有首。由首之五官(眉眼耳鼻口)可窺其人之善惡智愚。觀一經之序品,便可知全經之大小偏圓。故序分中,亦必含有深文。今依大師之旨,判分本經如下:
      (壹)第一品為序分。
      (貳)第二品至第十一品為正宗分。
      (三)第十二品為流通分。
()   
      又序分復分為二:一通序。二別序。
  通序,又名證信序,諸經皆具。如天台與嘉祥等,依《法華論》以六種成就為證信序。六成就者,宗密大師曰:一信、二聞、三時、四主、五處、六眾。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必須具六,故雲成就。以證經文,確為佛說,真實可信,故名證信。
  別序,又名發起序。乃發起全經之端由。以法不孤起,起必有由,諸經各別,故又名別序。例如《阿彌陀經》乃不問自說。本經則因世尊遍觀十方,皆如火色,思惟救護,諸菩薩大眾啟問,佛陀放光現瑞而說。各經不同,故名別序。
   
  大教緣起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俱焰彌國金剛山頂,遍觀十方,皆如火色。
   
  “如是我聞”,諸經皆置此四字於經首,蓋尊世尊之遺教。有四義:
  一、斷眾疑:因阿難結集經藏之時,一升法座,相好同佛,眾起三疑:1、疑佛再來?2、疑阿難成佛?3、疑他方佛來?至阿難高唱,如是我聞,三疑頓息。
  二、秉佛囑:佛將入涅槃,阿那律陀教阿難,問佛四事:
  1、佛在世我等依佛而住,佛滅後我等依誰而住?
  2、佛在世我等依佛為師,佛滅後我等依誰為師?
  3、佛滅後結集經時一切經首,當安何語?
  4、惡性比丘,佛滅後如何處之?
  佛答:1、依四念處住。2、以戒為師。3、當來結集經時,一切經首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某大眾俱。4、惡性比丘,默而擯之。
  三、息诤論:以阿難位居初果,德業不及羅漢,何況上位?若不曰我聞,必滋诤論。今曰如是我聞,以如是之法,乃我從佛所聞,眾知阿難多聞第一,由耳達心,永不忘失,故息诤論。
  四、異外教:外道經首,皆安阿憂二字,阿者無也,憂者有也;以其有無不決,故安此二字。佛囑安六緣成就,所以異也。
   或疑曰:佛成道廿年,阿難方出家。又十年方命為侍者。如此,則卅年前佛所說經,阿難何能皆曰我聞。此有三解:①輾轉聞。②佛重說。③阿難自通。
   ①輾轉聞:《報恩經》言,阿難所不聞經,從諸比丘聞,或諸天子說。
   ②佛重說:《報恩經》言,阿難因佛命為侍者,乃求三願。其中第三乃“所未聞經,請佛重說”,佛許之。
  ③阿難自通:《金剛華經》言,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所未聞經,自能憶持。
  “如是”者,信成就也。居六種成就中之首位。《大智度論》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者乃入法之初門,捨此莫由。又為攝法之上首,故雲:“才入信門,便登祖位。”
  又如是”者,通指本經兩卷弘文。意謂如是心中心法,是我阿難,親從佛聞。又“如是”是指眾生本具不生不滅之心中心,唯如唯是,諸佛所證唯此,眾生所迷亦唯此,即使諸佛出世,亦無非為此。故曰:“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    
  “我聞”者,聞成就也。阿難結集法藏時,自言“如是法門,我從佛聞”。我者自我,聞者親聞,以告大眾,實可證信。
  有妄我,神我,假我,真我,及自在我。一切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非我計我謂之妄我。外道於五陰法中,一一計有四種我:離色是我;即色是我;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過去有我,現在有我,未來亦有我。如是五陰三世再加斷常二見,共成六十二種神我。出世聖人,聞法修習,了知四大皆空,五陰非我,但為傳持正法,假說有我,謂之假我。諸佛菩薩,親證自受用法身,謂之真我。諸佛菩薩,果後起用,現大現小,現塵現剎,無不自在無礙,謂之自在我。阿難而今稱我,若論本門,該是法身真我;若約跡言,該是假我。《法華經》雲:“我與阿難,在空王佛所,同時發菩提心”。故知阿難跡雖現小,而其本門,實高深莫測。本經處處示親執著,迷惑無知,實則是大士利生之方便而已。
  有聞聞,聞不聞,不聞聞,及不聞不聞等四種。耳根達於聲塵謂之聞。藏教行人,不達萬法唯心,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執有能聞之根,及所聞之塵,謂之聞聞。通教行人,了知根塵諸法皆從緣生,其性空寂,既無能聞之我亦無所聞之塵,雖曰聞,實則無聞,故曰聞不聞。別教菩薩,先修空觀,空能所聞,謂之不聞;次修假觀,能所歷然,謂之聞。以空故無所聞,以假故亦不妨有能聞所聞,是謂不聞聞。圓教菩薩,達諸法唯心,不但無能聞所聞,能所皆空,連空能所之空亦不可得,謂之不聞不聞。本經開示佛心中心,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故此中聞字,該是不聞不聞。
  以上“如是”表信順,“我聞”表師承,我之所聞,皆世尊金口所宣,傳承有自,決非他說,或為臆造。以之證信。
   “一時者,時成就也。蓋時無實法,長短隨心。延促同時,三祇一念。今佛說法,或在人間,或在天上,或於龍宮,或在鬼域;處所固異,而其紀歷亦不一,故未能指定,某年某月某日,唯以機教相投,師資會合之際,總名一時。
   者,主成就也。佛為一切眾生之宗主,故名為主。又六成就中,主成就最為主故。
   者,梵語為佛陀,今祗言佛,乃省文也。譯為華言,則為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異於凡夫之不覺;覺他異於二乘之獨覺;覺滿異於菩薩之在因。三覺俱圓,眾聖中尊,故稱為佛。又雲智者,智即覺之義。智無不知,所謂得一切種智,即覺滿之義。在本經中,此處佛字,即指大恩慈父,本師釋迦牟尼佛。
  “住”者,在義,一切眾生,無不有住;五戒是人住,十善是天住,十惡是三塗眾生住,三三昧是出世聖人住,佛心中心,是佛住。現約跡門,則金剛山頂,是佛所住。
“俱焰彌國” 梵名Kaus/a^mbi^ ,巴利名Kosambi^ 。乃位於中印度之古國。又作憍賞彌國、拘睒彌國。意譯作不甚靜、藏有。據《大唐西域記》卷五所載,該國方圓六千余裡,土地肥沃,氣候溫熱。都城內有大精捨,高六十余尺,內刻栴檀佛像,為邬陀衍王(優填王)所作,諸國皆繪圖而供養之。城東稍遠,有故塼室,世親菩薩曾於此作唯識論,其東之庵沒羅林中有故基址,無著菩薩曾於此作顯揚聖教論。距此東北七百余裡之殑伽河(恆河)邊有迦奢富羅城,護法菩薩曾在此降伏外道。該國之位置約位於今阿拉哈巴(Allahabad)西北四十余公裡處 。
  “金剛山頂” 又曰金剛圍山,金剛輪山。周繞世界之鐵圍山也。《起世經》二曰:“諸余大山及須彌山王之外,別有一山,名斫迦羅(前代舊譯雲鐵圍山)。高六百八十萬由旬,縱廣亦六百八十萬由旬。彌密牢固金剛所成,難可破壞。”
  “俱焰彌國金剛山頂”佛於此敷演心中心法,是處成就。此句如僧肇法師雲:天地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
   
  以上經文,已言五成就,再加下文菩薩大眾,則本經通序六成就競。
  “遍觀十方,皆如火色”全面曰“遍”。察看曰“觀”。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是為“十方”。《法華經·警喻品》:“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本經言“十方皆如火色”,與《法華經》之“三界猶如火宅”相似,皆言六道輪回,眾苦交集,佛視眾生如陷火坑,不能自拔,難救難度。
   
  爾時如來即噓長歎,普視眾生都無差途,善哉眾生當何所救?
   
  “爾時”, 猶言其時或彼時,實則非局限過去,亦通於現在、未來。
  如來”,可約心、事、理、因、果、教六法诠釋。
  (1)、約心:則如來是眾生本具之真心;體無去來曰如,用有染淨曰來。
  (2)、約事:事謂生滅去來諸法。釋尊應化人間,八相成道,十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余會。化緣既畢,雙林入滅,此皆有史實可考證者。
  (3)、約理:理謂真如妙理。此理生佛體同,三世不遷,四相不改,曰如;理雖不變,用能隨緣,於無差別中,示現群異曰來。
  (4)、約因:悟理起修、以不生不滅之心中心為本修因,但知修無可修,證無可證,謂之如;雖無修證,不妨稱性起修,謂之來。自名字位起,至等覺位止。皆修此理,是因中如來。
  (5)、約果:果謂佛果,佛果如來有三:一、梵語毗盧遮那,譯雲遍一切時處,謂真如妙理,猶如虛空,遍一切時處。如《金剛經》,所謂來無所從,去無所住,是法身如來。二、梵語盧捨那,譯雲淨滿,謂行圓惑淨,智慧圓滿。如《楞嚴經》所雲:‘明極即如來!’是報身如來。三、釋迦牟尼,譯能仁寂默,能仁是慈悲,寂默謂智慧,悲智雙運,倒駕慈航,隨流九界,應機說法。
  (6)、約教:教有藏通別圓,若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菩提樹下成道,青草為座;轉生滅四谛*輪,是藏教如來。若機緣成熟,以一念相應慧,斷余殘習,七寶菩提樹下成道,天衣為座;轉無生四谛*輪,是通教如來。若修次第三觀,先空次假後中,斷十二品無明,於蓮華台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坐大寶華王座,現圓滿報身;轉無量四谛*輪,是別教如來。若修一心三觀,斷四十二品無明,三覺圓,萬德備,登涅槃山頂,以虛空為座,成清淨法身;為利根菩薩,轉無作四谛*輪,是圓教如來。本經所談皆無作四谛,於四教中,屬圓教如來。
   “即噓長歎”即深長歎息義。佛是福慧具足兩足尊,德無不圓,障無不寂,此時為何深長噓歎?蓋因“普視眾生都無差途”,乃歎息自言“善哉!眾生當何所救?”
  世尊以佛智“普視眾生”,非獨地獄、餓鬼、畜生三道是惡道,如同火坑,即人道、阿修羅道、天道三者,亦為惡道,以其仍不出六道輪回火坑,神頭鬼面,頭出頭沒,造業受報,無有了期,並無區別,故曰“都無差途”。
  佛悲憫苦難眾生,於時思維度生良策。
   
  思惟已訖,一切諸佛世界及諸菩薩境界,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金剛際及魔宮殿,悉皆震動。
   
  “思維已訖”,“訖”乃完結、終了義。佛經思維,已有良策,胸有成竹,故而止訖
  “一切諸佛世界及諸菩薩境界,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金剛際及魔宮殿,悉皆震動”
  “佛世界”即佛剎、佛土、佛國土,為佛所化導的世界。
  “一切諸佛世界”則指周遍虛空,十方所有佛世界。
  “菩薩” 具名菩提薩埵 Bodhisattva,又曰菩提薩埵,摩诃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佛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
  菩薩境界”廣義指菩薩自初發菩提心,累積修行功德,以至達佛果,其間所歷過程階位之境界,於本經特指地上菩薩。
  有關菩薩階位之位次、名義,諸經論所說不一,例如發心住、治地心住等之‘十住’說,在古代原本涵蓋菩薩修行之全部階位,至後世則僅相當於‘十地’以前三賢位之初位而已,故知菩薩階位說亦每隨教理史之發展而更變。於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等各種菩薩階位說之中,自古以降,《菩薩璎珞本業經》所舉之五十二位說(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覺、妙覺),以名義之整然,位次之無缺,而廣為一般采用。
  “三十三天”是指忉利天Trayastri&mdotabv;śa,譯作三十三天。為欲界之第二天在須彌山頂上。中央為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三十三天也。《佛地經論》五曰:“三十三天,謂此山頂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釋居中,故有此數。”《大智度論》九曰:‘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勝鬘經》寶窟下末曰:“此言三十三天者,中國音言悉怛梨余悉衛陸,此中唯取怛梨二字為忉利天也,怛梨忉利,彼國音不同耳。”
  “十金剛際”乃是金剛地基。《心性休息》雲:“初劫形成時,於空無所有、無阻無礙的虛空界中,形成了金剛不壞的金剛十字架風,其上形成了堅如金剛的水輪,在水輪上形成量同第一禅天具鐵圍山之金剛大地,在大地上,由於空中降雨而形成汪洋,翻滾的水泡分別形成高山與洲島。”其說宇宙萬物由巨大十字金剛杵(架)為地基承托,故名“十金剛際”。
  “魔宮殿” 即惡魔之住居。”魔住他化自在天,梵名Paranirmita vasavartin,為欲界七天中最高一層天,又稱他化樂天,他化自轉天。居於此天的眾生,不用自己樂具變現,而利用下天化作,假他之樂事,自在游戲,故曰他化自在。據《阿含經》第31卷第863節所說,此天人壽命一萬六千歲,其一年有十二個月,一月三十日,一日一夜為人間一千六百年,故其壽命相當於人間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年。
  此天為欲界之主與色界之主摩醯首羅天,皆為佛教中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也。釋迦摩尼證道時,來試障害者,亦此天魔也。
  “震動” 《瑜伽師地論》三十七卷雲:震動者:謂佛菩薩,得定自在。心柔調故。善修心故。依定自在,普能震動寺館、捨宅、村邑、聚落、城郭、國土、那落迦世界、傍生世界,祖父世界,人世界,天世界,一四大洲,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百三千大千世界,千三千大千世界,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量無數三千大千世界,皆能震動。是名震動。
  震動有六種,《大品般若經》卷一〈序品〉,舉出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等地動六相。
  新譯《華嚴經》卷十六及《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卷一等列舉動、起、湧、震、吼、擊(搖)等六相。各相復分三種。故計有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湧、遍湧、等遍湧、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擊、遍擊、等遍擊等十八相。
  《方廣大莊嚴經》卷二載,搖動、極搖動、遍搖動、扣擊、極扣擊、遍扣擊、移轉、極移轉、遍移轉、湧覆、極湧覆、遍湧覆、出聲、極出聲、遍出聲、邊湧中沒中湧邊沒、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等十八相。
   
  其時即有過、現、未來一切諸佛,應念正思。復有諸菩薩等,住自心中而復不動。復有諸金剛領諸眷屬執金剛事,不安其座,游行十方。復有諸天仙魔眾,怖走無處。
   
  “過、現、未來一切諸佛”,即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之眾多諸佛。又作一切諸佛、十方佛、三世佛。諸經論所列舉之名稱、數目不一,大乘佛法認為以空間而言,有十方佛之存在;以時間而言,有三世佛之普現。如此表法,實指十方三世諸佛皆同具、同悟、同修、同證此心中心。
  “應念正思”,即正思維,思考真實之道理。佛佛道同,一中攝多,多中含一,層層無盡,十方三世諸佛應釋迦世尊之念而正思救護眾生之道。
  “復有諸菩薩等,住自心中而復不動”,此言大震動時,諸菩薩等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安住自心,而不散亂,何以故?如本經金剛愍菩薩言:“且自淨心,待佛所宣”。
   “復有諸金剛領諸眷屬執金剛事,不安其座,游行十方”,此言大震動時,諸多金剛神祇帶領其眷屬,手執金剛杵,因不知震動因緣屬善屬惡,故不安坐其神座,游行十方,欲求其解。
  “復有諸天仙魔眾,怖走無處” 此言忉利天諸天仙他化自在天諸魔眾,皆因大震動而生大驚恐,四處奔跑卻無處可逃。
   
  爾時即有十金剛藏菩薩前整衣服,白佛言:世尊,今者此瑞,為惡相耶,為善相耶?
   
  “金剛藏菩薩”,金剛藏,梵名 Vajra -garbha ,音譯縛日啰孽啰婆。又意譯金剛胎。西藏名Rdo-rje-sn~in% 。為密教賢劫十六尊之一。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微細會、供養會等外院方壇北方四尊中之第三位。密號持教金剛、立驗金剛,種子為釯(va);三昧耶形為四個獨股杵作井狀,表示萬智攝於四智中;形像為身呈青白色,左手握拳,右手持青蓮花,花上有獨股杵;印相為外縛拳立於火輪,或外縛五股印;真言為‘唵 縛日啰 孽羅婆野 娑縛賀’。
  蓋此菩薩為賢劫十六尊之一,其名常出現於諸大乘經典中,於《華嚴經》第六會十地品,特舉為上首。《十地經論》卷一“何故名金剛藏?藏即名堅,其猶樹藏,又如懷孕在藏,是故堅如金剛,名金剛藏。是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猶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諸余善根所不能壞,故名金剛藏。”
  “十”既可確指數字十,於古漢語亦可泛指數目大,本經上文曰“諸金剛領諸眷屬”,故“十金剛藏菩薩”應譯為“多位金剛藏菩薩”,則文義較通。
  震動為佛菩薩,得定自在而產生,是謂瑞相。然金剛藏菩薩仍不知大法緣起,故金剛藏菩薩向前整理衣服,白佛言:世尊,今者此震動瑞相,為惡相耶,為善相耶?
   
  爾時如來但自思念,而復不答。
   
  金剛藏菩薩問法時,如來入慈心三昧,但自思念,故而不答。
   
  其時會中有菩薩名金剛愍,告金剛藏菩薩言:是相不善,佛今悲愍入慈心三昧,不名為善。且自淨心,待佛所宣。
   
  “金剛愍菩薩”,“愍”同“憫”,為慈憫義,此菩薩智慧如金剛,慈憫度眾生,悲智雙運,故名“金剛愍菩薩”。
  《般若波羅蜜多理趣經大安樂不空三昧真實金剛菩薩等一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曰“悲愍金剛菩薩。以悲愍故。以愛念繩。普縛眾生未至菩提。終不放捨。亦如摩竭大魚吞啖所遇。一入口已更無免者。所以持此摩竭魚幢。而現其愛縛捨離俱幻平等智身。”
  悲愍金剛菩薩又名愛金剛菩薩、愛縛金剛、愛樂金剛,為金剛界曼陀羅中理趣會中台五尊中西方之菩薩,又稱摩竭幢,以其左右手持人頭之幢(摩竭魚幢)故。如來之智本是悲憫眾生大悲之智,有情有愛,便以愛為方便引入菩提,正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觀音菩薩化現三十三身,各各以其愛欲而方便度之。愛欲本是妨礙出離的煩惱,若愛欲為菩提,何來煩惱?此即轉愛欲為菩提,故愛欲為如來平等智慧。此處愛欲已然“大”愛欲,非有情男女間之“小”愛欲。摩竭魚即鯨魚。
  “慈心三昧”又稱慈三昧、白光明慈三昧、大慈三昧,或稱慈心觀。為大乘菩薩修慈悲行的根本。即去除妄念雜慮、遠離嗔恚怨憎之念,專致於慈悲心,觀一切眾生普遍受樂的三昧。《禅法要解》卷上雲“何等是慈三昧?觀一切眾生悉見受樂,又經中說慈心三昧,遍滿十方皆見受樂。雲何但言願令眾生得樂?答曰:初習慈心願令得樂,深入慈心三昧已,悉見眾生無不受樂,如鑽燧出火,初然細軟干草,火勢轉大,濕木山林一時俱然,慈亦如是。”
  佛入慈心三昧與金剛愍菩薩心意相通,故金剛愍菩薩俯察因緣,告金剛藏菩薩:是震動相不善,佛今悲愍十方眾生,入慈心三昧,不名為善。且自淨心,待佛宣法。
   
  爾時復有德藏菩薩,問金剛愍言:雲何名為慈悲三昧?
  即金剛愍告言:正是救攝之處,善哉善哉。
  其時各淨身心,在須臾之間,見如來心遍諸眾生。
   
   “德藏菩薩”,《維摩诘經》入不二法門品第九“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此菩薩名於此經表法由無取捨,見心中心,含藏萬德,故名“德藏菩薩”。
  “須臾”, 梵語muhu^rta,巴利語muhutta。表短時間。即暫時、少頃之意。音譯牟呼栗多。俱捨論卷十二載,牟呼栗多代表一晝夜的三十分之一,相當於今日之四十八分鐘。然經中“須臾”一詞,不一定指此時限。有時視同“剎那”,而表示極短之時間。
  德藏菩薩,問金剛愍言:“雲何名為慈悲三昧?”
  金剛愍告德藏菩薩言:“現正救攝之處,是為慈悲三昧,善哉善哉。”
  其時諸菩薩,各淨身心,在須臾之間,見如來心觀一切眾生普遍受樂。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