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剛經》到現代人生
聖凱法師
(1997年7月25日)
尊敬的淨慧老法師、各位法師、各位營員:
很高興來到柏林禅寺跟大家一起參加生活禅夏令營,我是第一次來參加,所以感到很高興。因為我對夏令營仰慕很久了,所以這一次我們能夠在這趙州古城、千年古剎跟大家共同探討佛法,能夠向各位法師學習,心裡充滿了無比的歡喜。我們今天交流和探討的題目是《從<金剛經>到現代人生》。
我相信在座諸位對《金剛經》都很熟悉,《金剛經》在佛教中無不知、無人不曉。乃至社會上,人家只要提起《金剛經》,就知道是佛教的經典。提起佛教,人家就知道有《金剛經》。有些人或許根本不懂佛教,但他知道佛教裡有部《金剛經》。你們以前在學校裡或社會上,可能不知道有出家人,但你們肯定知道有《金剛經》。為什麼?歷史課上學過,我國留下第一本雕版印刷物就是《金剛經》,是保存最早的。其實大家對《金剛經》很早就接觸了。《金剛經》在佛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現代佛教徒誦《金剛經》消災、祈福,乃至家裡有人過世,誦《金剛經》作為度亡之用。在唐朝時,出家人出家要考試,一個主科就是《金剛經》。所以說《金剛經》很重要。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禅宗,禅宗裡五祖傳六祖傳什麼?還是《金剛經》。《金剛經》真是很重要,它在社會上、在佛教裡能有這麼重要的地位,第一個原因就是《金剛經》在思想上很獨特,並且它的思想有獨到之處。它的獨到之處在於它的般若思想,性空思想。《金剛經》的譯本很多,現在流行的是鸠摩羅什法師翻譯的。他翻譯的《金剛經》很精練,文字流暢,讀起來朗朗上口。《金剛經》全文五千多字,南北朝時梁昭明太子將它分成三十二分。《金剛經》思想很多,今天我們不可能一一介紹,首先我們介紹一下《金剛經》的思想大義。
一、《金剛經》的思想大義
《金剛經》的思想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即: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1、無相布施
提到“布施”大家都知道,我們到寺院裡,把錢往功德箱裡一扔,那是布施;甚至我們買一條黃瓜、香蕉在佛前供養,那也是布施;在大街碰到很多窮人或者殘疾人,我們發慈悲心,放上一個銅板,那也叫布施。《金剛經》中的布施是什麼呢?它講的是無相布施。什麼叫無相布施?就是三輪體空的布施。“三輪”可不是三個車輪。三輪中第一個是能布施的人,第二個是受布施的人,第三個是所布施的物。《金剛經》要求我們在布施時不能執著於這三樣東西,要見到這三樣事物的空性。這叫作“三輪體空”。為什麼要講三輪體空呢?因為我們眾生第一個執著就是“我”。我們總是認為“我”是能布施的人,“你”接受布施者。一個香蕉我送給你,香蕉就是所布施的物。就是因為如此,就會在這三樣事物上產生執著。我布施5塊錢,你布施1塊錢,我的功德比你大,因為我布施的錢比你多;香蕉買2斤比1斤要多。這就是執著。《金剛經》就是要我們破除執著。《金剛經》中講:“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它說我們在布施的時候要遠離這種種境界。有些人布施是為了求名,為了求利,或是為了自身的健康,這都是有相布施,就是說執著布施的相。佛教裡講有相布施的功德是有限的。無相的布施是不計較利益,不計較代價,更不存任何報償的思想。這很難做到。就因為很難做到,我們才要去做,這才是很有意義的。因為我們要轉變我們的觀念,並非拿一點錢、拿一點東西給人家就是布施,我們更要布施掉煩惱,這是最主要的。布施幾塊錢不是很主要的,把煩惱痛苦布施掉,這才是至關重要的一點。今年在居士林裡作講座的時候,有一位居士很有意思。他說:“我出100塊錢,那位居士出50塊錢,我的功德是不是比他大一點呀?”我說:“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功德比他大一點,那你的功德可能要小一點。”我們的觀點像梁武帝一樣,他建寺度僧,做種種功德,然後問達摩祖師:“我有無功德?”達摩祖師說:“無功德。”這是因為我們執著一個“相”在裡面。如果事物產生一個相,那麼你就住在這個相上。花很漂亮,我們就停留在花很漂亮上。哪一天花凋謝了,我們就很傷感:落花無意人有情!都是因為我們執著花的相啊。《金剛經》的破相就是要破除這樣的煩惱。它並不是說,萬物都空了,天也空,地也空,花也是空的。好,我花也不種了,我現在也不拿花供養佛了。《金剛經》的用意就是破除我們做事情時的那種認識、觀念,讓我們轉變過來。這樣才是真正的“布施”。
昨天晚上有一個同學問到如何培植福田,我說要從布施中培植福田,我說其實布施並不是平常所理解的光拿幾塊錢的事情。其實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布施。我先講一講福田。佛教中的福田有兩種:第一種是敬福田,就是說我們所尊敬的人,父母、師長、三寶是我們要尊敬的,我們孝順父母,尊敬師長,供養三寶,這就是敬福田。第二種是悲福田,社會上有很多貧窮的、孤苦的、殘疾的人,他們屬於可悲憫的。我們去幫助他們,也是種福田。這叫作悲福田。參加希望工程、參加愛心運動,乃至參加志願者運動,都是種福田。
布施種類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就是別人需要我們在物質上去幫助他,我們用物質來幫助別人、解決別人的困難,那就是財施。第二個是法施,是用佛法來幫助別人解決人生問題、解決人生的疑惑。第三個是無畏施,別人產生一種恐懼或悲傷的心理,我們去安慰他,這就是無畏施。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在做功德。功德不是需要你特意去做,我們每時每刻都可以做。我們在身口意三個方面都可以做到布施。首先布施要從心裡面發出來,我們有一顆布施的心是最主要的。我們要同情別人,對別人慈悲,理解別人,然後從內在到外在,從身口兩方面來付諸實踐。語言很重要,我勸大家要在語言上多下功無。“良言一句三冬暖,惡口傷人六月寒”。為什麼我們平時總是讓別人討厭?就是在語言上不注意。見到別人也沒有好臉色看,別人以為你對他有意見了。我們應該有一顆歡喜的心,講柔和的語言、歡喜的語言,讓別人聽得很高興,那你就是布施。別人摔倒,你去扶他一下,那也是布施。
還有一條講講布施的原則。佛告訴我們,布施的原則是不自惱、不惱他。我母親信佛很早,她大概在二十幾歲時就開始信佛,我受她的影響很深。我母親信佛很虔誠,80年代初到處建寺院,很多師父到我們家裡來住。我母親不但帶師父到我們家裡化緣,還帶他們到別人家裡去化緣。母親把家裡的許多東西都拿去布施,錢啦,木材啦。每一位師父來她都給一點,有時候一天好幾次。父親回家發現有些東西不見了,這樣的情況發生了很多次,他很生氣。所以大家要了解布施的原則,不自惱、不惱他。我們沒這能力,但我們要有布施的心;即使有這個能力,也要注意到親人、朋友,因為我們不是獨立存在的,我們不要使別人生煩惱。我們自己歡喜去布施,就不僅要使自己歡喜,還要使別人歡喜。佛經上講:“令眾生歡喜,則諸佛歡喜。”大家碰到這種情況要多多勸導。現在這種情況比較嚴重,我回去很多人向我告狀,說:“我們家裡人信佛怎麼信成這個樣子啊!”我說:“這個樣子不好,你們要改掉。”他說“我做得很好啊,我天天做布施啊。”要學會正確的布施,要有原則性。佛教並不是說,你信佛了,什麼東西都可以不要,你家庭可以不要、社會可以不要,你把什麼東西都供養出來、都拿出來。佛教不會這樣的。我們學佛要增進人生的快樂、增進家庭的幸福、增進社會的和平安穩。如果因為我們學佛,使家人煩惱,使朋友遠離我們,社會也不穩定,那麼學佛一點意義都沒有。希望大家在今後幾十年的學佛道路上要多多注意,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對這一點深有體會,我小時候也經常跑寺院。但是後來我發現,回家以後我母親總是不在,老在寺院裡。我們以後要注意這一點。以後我們會成家立業,成為別人的長輩,令下一代生歡喜心很重要。父母學佛了,如理如法,孩子跟著也會很歡喜,他會因為這下念歡喜種下善根。希望大多多注意。
我們還是回到《金剛經》裡來。《金剛經》裡講無相布施,它勸我們要在日常生活裡布施。我們雖然不能做到無相布施,但我們在布施時應該減少相的執著,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當然這很難做到,我們要慢慢去做,循序漸進,功到自然成,不可急於求成。
2、無我度生
佛教中講發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奉獻人生”的意思就是要度眾生,這是用現代語言表達的。《金剛經》裡說度眾生要做到無我度生。“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就是說眾生的種類有很多,有胎生的,我們就是胎生的;有卵生的,雞就是卵生的;有化生的;有有色的,像我們有形體存在的是有色;還有無色的;還有一種有想,有思想的存在。十法界中,除佛界外,其他九界都要度化。要度所有的眾生,這是發大心。怎麼度?在寺院門口經常有很多討錢的人,我們給他錢,這樣並不究竟,我們度眾生並不是說給他飯吃,給他錢用,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告訴他們道理,使他們能夠產生一種向善的心,這才是真正的辦法。《金剛經》裡講:“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大家都知道,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我們要使他們明白佛法的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理,這是我們度眾生的最主要目的。《金剛經》中又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所以說《金剛經》很徽妙,它勸你去做善行善,它勸你要產生般若智慧。要真正地度眾生,要無眾生可度才是真正的度眾生。這是因為我們凡陵在觀念上產生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種種相都使我們產生執著。“我”是能度眾生的人,“你”是所度化的對象,這種種都產生一種相,產生一種執著。就像我們平常在人際關系裡面,我們講,這是我的朋友,那不是我的朋友。為什麼?這是因為你我之間產生一種差別。就是因為有這種差別,使我們的心量不能廣大。你布施有相,布施有一個“我”存在,那麼你布施的功德就大不起來。同樣,度生有一個我存在,你度生的慈悲心就發不起來了。
為什麼說我們發的是玻璃心而不是慈悲心?玻璃杯不是瓷杯,玻璃杯很容易打碎。有時我們發心發得很大,但發的不是恆心而是行心,我們的心一下子發起來,一碰到境界就不行了,就說算了吧。這一個算了吧,就倒退十萬八千裡了。就是因為有個“我”存在,他跟我是冤家仇人,要對他好太困難了。佛陀在經典中經常勸導我們,要以德報怨,不要以怨報怨。為什麼?怨怨相報無了時。你跟他有意見,然後他跟你有意見,這意見永遠也沒有了結的時候。大家在學校裡面,同學和同學間產生一點小矛盾,如果兩個人中沒有一個先去認錯的話,那麼兩個人的關系一直都弄不好。兩個人見面,遠遠地躲開了,沒有勇氣會面,說一聲“你好啊”。這句話平常很容易出口,但是在這時候,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發不出來了。這都是因為“我”的存在。度眾生要做到無我度生。度眾生要遠離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佛說度眾生,一要發廣大心,要度盡所有眾生;二要發無對待心,對事物容易產生對待心,有我有你有他,這就是對待,如果說無你、無他,這就是發無對待心;第三個要發最上乘心,就是你明白的道理是最究竟的,不是枝末小節;第四是無顛倒心。有一個營員學佛很早,他的同事告訴他一些很顛倒的道理,其實就是一些離佛法較遠的道理,聽起來很相似。有些東西自己沒有明白,就是不確切的,我們不能告訴別人這些道理。禅宗裡有一個公案,有人問惟寬法師:“道在何處?”答曰:“只在目前。”“我何不見?”“汝有我故,所以不見!”我怎麼看不到?因為你有一個“我”存在。他又說:“既有一個我存在,和尚你見到沒有?”和尚就說:“有你有我,那怎麼還能見得到?”他又問:“沒有一個你,沒有一個我,見得到見不到?”和尚答:“沒有一個你,沒有一個我,誰去見到?”這就是關於我跟無我的道理。平常我們總是認為,既然沒有一個“我”,那麼這個我有用沒用呢?我叫聖凱,我還有其他名字,叫聖凱是我,叫其他名字是不是我呢?身體是屬於我的,手也是我的,腳也是我的,眼睛也是我的。但是“我”在哪裡?請大家找一找。坐禅就是參究“我”在哪裡、念佛是誰。腳很痛,是不是我在痛?就這樣一直參究下去。佛教講的無我,是在指出我們認識上的一種錯誤。我們平常總是認為,我們的身體乃至這個外在世界都有一個自在的、可以主宰的東西。“我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人家白我一眼,我很生氣,因為“我”被侵犯了。我們平常的種觀念使我們產生了很多顛倒煩惱。
佛教講的無我,指示我們一種真正的存在,一種境界的轉變,它勸我們在對待上、在人我上擺脫種種束縛,使我們安住在無人我無對待上面。這是佛教說無我的真谛。就是因為這樣,我們眾生才可能超越自己,如果不能打破我的界限,就永遠不能超越自己。你有一個我存在,你的朋友關系可能相處得不好。朋友侵犯了你的利益,你很不高興,就因為“我”的界限沒有打掉。佛教講的度眾生,是心佛眾生原無差別。一切眾生,是我們心中的眾生;一切諸佛,是心中的諸佛;一切萬事萬物,都在我們心中。
功課本裡有句話,“自性眾生誓願度”。這是真正度眾生的道理。因為眾生是自性中的眾生,是我們心中的眾生。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才能符合般若空性的道理。
3、無住生活
無住生活就是在生活中不要迷執五欲六塵的外境,在衣食住行上不要貪著。《金剛經》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住原來是停留的意思,引申出來是執著的意思。我們在生活中很容易產生執著,就因為我們停留在一個境界上。《金剛經》講,我們要無住生活。生活在五彩缤紛的世界裡面,我們很容易產生執著。如果說我們住在名利裡,那麼就是執著於名利,名利變化了,就會很苦惱。我們住在愛情上,就被愛情所迷惑,愛情變了,我們很苦惱,就是因為產生一種執著。無住生活並不是叫我們不要生活,而要我們生活得更好。這就是佛說“無住生活”的目的,這主要是改變我們的思想和態度。有句話:“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就是說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一種態度,不要隨外境而轉,心不要為外物所擾,要境隨心動。
寧朝理學家有二程:程颢、程頤。兄弟二人的性格差別很大,程颢的性格比較隨和,他的心胸很寬宏,度量很大;程頤的性格很剛毅。有一個故事,兩個兄弟參加宮廷宴請,朝中男女歡笑歌舞,生活浪漫奢侈,程颢很隨和,參予各種娛樂活動,同他們一起作樂。弟弟沒有參加,他覺得哥哥太不像話。他心中一直放不下,過了好幾個月,終於忍不住問哥哥為什麼參加那些唱歌、跳舞,那樣是否有違他們的本性?程颢說:“宴會結束時我就已經忘記了,你現在還沒忘記,多累呀。”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人生不能沒有生活,我們要在思想上、觀念上有真正的超越,這才是目的。有句話叫作:“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春天我們去賞花,但是沒有一片花沾在我們的身上。《維摩經》裡有天女散花的故事,維摩诘居士演說經教,天女散花供養。這些花散在佛菩薩的身上,抖一下就掉了。散在居士、阿羅漢的身上,就怎麼抖也抖不掉。這是因為菩薩的心證得空性,就不會執著,花是空的,自會隨風飄落。阿羅漢想,這個“花”不符合戒律,掉在身上怎麼行,就趕快拍,卻怎麼也拍不掉,這就是因為執著。我們就是需要這麼一種生活態度。無住生活應該是一種最美好的生活,大家今天之所以來參加生活禅夏令營,就是為著這個目的,學會一種生活態度,改變我們過去的生活態度,這也是我們夏令營的意義所在。這種生活態度需要我們在生活中體驗,只有在生活裡去提升,我們才能學會這種超然物外的生活。這就是佛在《金剛經》中說無住生活的重要。
4、無得而修
《金剛經》告訴我們,要無得而修。無得才是真得,無得而修才是真正的修行。《金剛經》中講:“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金剛經》開示我們要建立這樣一種修行理念。我們平常總是認為我們在修行,我們在修行上也產生一種執著,有些人修行很執著,大家可能見得比較少。廣化寺藏經閣上有一位老修行,整天很少下樓,總在藏經閣上看藏經。他不希望受到別人的干擾,這是因為他有一種修行道德,這種道德使他有這種想法,看到我們不修行很著急。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的執著很大。無得而修就是因為我們在修行中會產生一種執著。《金剛經》中講,要做到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奢者,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還要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你能做到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你還要修一切善法。這二者是二輪並行,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金剛經》。在修一切善法之上,要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樣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是因為我們的心跟佛一樣,我們的自性跟佛是一模一樣的,一切諸佛是我們心中的諸佛。我們成佛了,我們才是得到一個真正的自己。
我們修行修什麼?修的是我們心中的一些染污,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即禅宗中講的“本地風光”。只有真正地悟到本地風光,認識本來面目,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只有無得而得才是真得,無修而修才是真修,無證而證才是真證。平常我們認為無就是什麼都沒有是不對的,“無”並非沒有。佛說:“無用之用才是大用。”一個人看起來很沒用,但他有他的價值,往往是我們認識不到的。《金剛經》中的這個“無”、這個“空”,它看起來是一無所有,其實它很有用,這個空其實是有。
今天比較熱,我送大家一句話:“安禅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大家要用這句話來抵抗外界的熱氣。
二、《金剛經》的空與有
1、空與有的關系
我相信大家對空與有都有所了解。我們平常說的空與有是否與佛教中的空與有一樣?佛教稱空、無相、無著,是三解脫門。真正的空和有是什麼?花是有,這是什麼樣的有?《金剛經》中的空是真空,有是妙有。真空與妙有是一體兩面,如手心與手背的關系,離開手心沒有手背,離開手背同樣也沒有手心;也如手掌與拳頭的關系。從有裡體會到空,從空裡認識到有,空跟有是同時存在。離開有談空,是斷滅空,是頑空;離開空談有,是實有,是錯誤的認識。《金剛經》講的空與有是一種辯證關系。
我們先講空。空是大乘佛教的無限妙意。《般若經》中講,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諸法因緣生滅的道理是空義,觀五蘊無我無我所是空義,知一切諸法實相畢竟空是空義。怎樣去理解空?空是般若智慧,我們可以去體驗它。有這種般若智慧,就能夠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空更是一種正見,有了這種正見,我們才能由現象界的萬有之中體悟到萬有的真相、發覺本體空無的真谛。
空與數字中的“0”很相近。0放在1後面是10,放在10後是百,放在100後面是千……空與“0”有相似性。空好像是一無所有,但它有很多意義。花是空,杯子是空,毛由是空,講台是空……空還跟X一樣,放在公式中,可以得出不同結論。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四次方程……X有無量無邊的意義。空也與“阿彌陀佛”這句話一樣,含有無量無邊的意思。佛教徒在很多情況下都說阿彌陀佛,表達不同的意思,表示問候、慈悲、憐憫等等。空也一樣,含有無量無邊的意義,它能夠容下宇宙萬物。
有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可以覺察到的一切現象,如花、桌子。這個有是真實的有。佛教中的有是現象有,假名有,不是真有,是緣起有。佛教這種認識的觀點與我們平常的觀點是逆向而行的。這種“有”是表面的東西,我們眾生執表面、執現象為真實。這是我們的錯誤。錯在哪裡?就是因為我們被種種假相所迷惑了。這件衣服很漂亮,我們不忍心讓它染污了,滴上一滴墨水會很傷心。這是因為我們執著於這種漂亮。在佛經裡面有一個比喻,夫妻二人欲飲酒,妻子去取酒,打開酒缸看見缸中有一個女子,她就認為丈夫金屋藏嬌,很是生氣。丈夫不承認,也去看,發現裡面是個男子,就認為妻子藏了一個男人。於是他們請婆羅門中的師父來看。師父一看勃然大怒,說:“你們原來拜我作師父的,怎麼又拜了別人?”原來師父看見的是一個婆羅門。又有一個比丘經過,夫妻二人又叫比丘來看。比丘將二人叫到酒缸前來,投入一個石子,酒缸破了,男人、女子就都不見了。這個故事是假的,但現實中這種現象確實存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常被許多類似虛幻形象所迷惑。佛勸我們不要被這種現象所迷,要體味到空性。這是佛講空與有的目的。
下面我們講空與有的關系。空與有的關系類似手掌與拳頭的關系,空不離有,有同樣不離空。本來這個事物是空的,由於因緣聚合成為有。我們的思維往往是直線思維,佛教的思維是環環相扣的,不是直線的。因緣是錯綜復雜的,不是直線的,並沒有第一因存在。我們願意有個第一因存在,這就是一種執著。例如海水,風平浪靜或波濤光湧時都是水。空與有就是這樣。動不離靜,波浪不離海水,空不離有。這是佛教講的空有的真相。再打一個比喻,如鑽木取火,木材是沒有火的,但是鑽木之後就有火了。因緣聚合,空就是有了,空在有中體現出來。這些都是空與有的關系。空是理,有是事,理不離事,事不離理,理在事上體現。比如一與多,空是一,是一種規則,事物有很多,但其空性是一樣的。“空”是平等,“有”是差別。萬法皆空,但是萬法又是井然存在的,萬法有差別,但是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空。還有更確切的比喻,空如父親,有如母親,嚴父慈母,空不容易把握,有容易令人親近。我們往往害怕空,如同害怕父親,萬事萬物空了,我們怎麼辦呀?我們很喜歡事物有,如同喜歡母親。這就是我們平常的觀念。
2、從有認識空
我們從哪裡認識空?不是離開萬事萬物去認識空,它並非凌駕於萬事萬物之上。空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上,不在下。佛教講,當下即是空。可以從七個方面去認識空。
(1)從相續無常來看空
事物是相似相續的,是無常的。講這句話的時候,這個聖凱已經不是剛才那個聖凱了。身體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人身體的細胞七、八年就會全部換掉,這是我們身體上的相續無常。我們在心念上也是念念相續,延綿不斷,很多念頭都是剎那生滅。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
(2)從因果循環來看空
種樹會結果,果又生樹,樹又結果。父親以前也是兒子,現在你作兒子,將來也會作父親。現在你是學生,將來也可以作老師,老師也會成為學生。這就是因果循環。
(3)從因緣和合來看空
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的,都是由條件組成的。像這次舉辦夏令營,是種種條件組成了這個夏令營。這七天過去之後,大家回到各自的家庭、學校,這個夏令營就不復存在了,這個因緣就轉化了。這就體現了空性。
(4)從相對相待看空
事物都是相對相待的。有老師才有學生,有學生才有老師。佛教史上曾留下大小乘互為師生的美談。內與外,上來與下去,這是怎麼成立的?是因為參照物。離開參照物,內與外、來與下去就無從談起。這就是相對相待,就體現了一種空性。我們在生活中通過觀察這些東西就能空性,這需要我們細心觀察。
(5)從相狀美丑看空
漂亮與否什麼是標准?胖與瘦哪一種美?其實胖與瘦都一樣。我們認為胖或瘦好看,都是心識所變現出來的。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每個人的審美觀點不一樣。其實胖與瘦都一樣,都是空。千萬不要因此生煩惱。
(6)從名詞不定看空
很多東西要表達,都要用名詞概念來表達,而名詞是不定的。媽媽生了一個小女孩,出生的時候叫她嬰兒,稍大點叫小女孩,長大了稱小姐,結婚以後稱太太,有了小孩叫媽媽,到老了有了孫子叫老婆婆。到底叫她什麼呢?這是因緣的不同面貌。名詞不固定,不同的因緣產生不同的面貌,不同的面貌裡面體現出空性。名字的稱呼也一樣,如趙偉國,可以叫成偉國、國。結婚了,妻子叫他作先生,有了孩子,孩子叫他爸爸,有子孫子,孫子叫他爺爺。沒有哪個名字是固定的,到底哪一個是你?都不是你,名詞不固定。這就有空性在裡面。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我們都可以去慢慢體會。這樣過生活會很有意思。以前我們在寺院裡坐禅,坐著坐著,有一個小沙彌就一直想笑。後來他說:“有一天有人叫我在家名,我沒有回答他,我告訴他我叫門塵,我不叫那個名字了。”名字也是不固定的。如果有一天有人罵你:“趙偉國,你這混蛋!”不要生氣啊。為什麼?那不是罵你啊。你有那麼多名字,他罵的哪一個是啊!這樣一回觀就是智慧顯現。我們要從一念一念開始。如果你能從這一念轉過彎來,就是《壇經》裡講的“一念覺”。
(7)從認識差異來看空
每個人對事物的認識都不一樣。有一個故事,舊上海時,有一天早晨下起了大雪,富家公子推開窗子,覺得很美,作詩道“大雪紛紛滿天飄”,窗下乞丐接道“老天又降殺人刀”。公子覺得雪下得還不夠大,又道“再下三尺方為景”,乞丐一聽道“我輩怎得到明朝”。同樣是雪,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心情不同,對雪產生的認識就不一樣。雪到底是好看、是使人歡喜還是令人悲愁?這些都需要我們考慮。雪本身是好是壞並不固定,只是因為我們的認識上的差異。
這是從七種認識來看空,希望大家回去好好體會。其實生活中,空和有是同時存在的。但是這個空不是沒有,所以佛教中講的空,需要我們從有中認識。同樣,佛教講有,也要從空認識有。
3、從空認識有
空並不是沒有,空是為了成就有、建設有。花,同樣要從“空”中產生。因為需要因緣才能成就萬物。《心經》中講“空即是色”。《中論》中講:“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故,一切法不成。”事物就是因為沒有固定性才能成就事物。
講堂是空,如果不是空,我們怎能坐在裡面?皮包是空,不空如何裝東西?五髒六腑要空,鼻子要空,細胞要空。佛教講四大皆空,這個空的意思是存在,是因緣,它所指出的是存在不空的概念。花從哪裡來?從陽光、水分、氧氣、土壤中來。如果沒有這些東西就沒有花。如果水永遠是水,不能被其他東西吸收,就沒有花了。我們身體由四大構成,骨頭、頭發和身體中一些器官屬於地大,血液、皮膚屬於水大,呼吸屬於風大,體溫屬於火大。如果沒有這四大就沒有我這個聖凱坐在這裡。如果四大不調和,身體就會不舒服。所以只有四大合和才能成就宇宙萬物。佛教講的四大皆空就應該這樣去理解。這種空就是一種存在,是一種因緣,它並非否認宇宙萬事萬物的存在,它只是萬事萬物存在的真正現象。
《心經》中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我們明明有眼睛、耳朵、鼻子存在,《心經》怎麼講沒有啊?佛教並不是講沒有了才是空,六根俱全同樣也是空。因為眼睛、耳朵會騙你。《四十二章經》講“切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要多考慮,不要一意孤行地判斷。就是說我們的思想有時會騙我們,我們的六根經常會騙我們。我們其實是自己騙自己,並非別人騙自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騙我們。實際上,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是一種合和的現象,也需要種種因緣條件才能存在。我們應該正確地理解眼耳鼻舌身意。所以以後聽到“空”不要害怕。我們只有從空裡面才會成就萬有。只有擁有空的人生,才能擁有一切。佛祖為什麼擁有那麼多呢?山河大地、所有眾生他都容得下,就是因為他有空的胸懷。大海之所以成為大海,因為它不擇細流。生活中如果我們擁有空的智慧,就會真正擁有萬物。這種畢竟真空的境界不但要空去我們一切有的對待,而且還要空去差別觀念,最後空的觀念也要空。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把你逼進死角裡面,連空都空掉了,才會有另外一番境界出現在你面前。空空才是真正的空。
講了這麼多空,不是哲學、玄學上的辯論,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去體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認識空。
三、空有不二的中道圓滿人生觀
1、《金剛經》中的般若生活
《金剛經》的開頭這樣說道:“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就是佛陀的生活,金剛經》的本地風光就在這裡。佛的圓滿智慧就是從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的。“著衣持缽”就說明佛陀的持戒波羅蜜。“入捨大城乞食”這是佛陀在行布施波羅蜜。佛陀向居士乞食,他讓居士供養他,成就了居士的布施;同樣佛陀也在布施,他向居士說法,是布施,讓居士布施掉煩惱,佛陀把自己的智慧、真理布施給別人。“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是忍辱波羅蜜,出家人要一家一家乞食,要對眾人平等。“飯食訖,收衣缽”是精進波羅蜜。“敷座而坐”是禅定波羅蜜,佛每日都坐禅,在禅定中享受法樂、成就智慧。佛陀的日常生活以五度十般若來總攝,佛陀每日生活是以六度為行持。
在生活中怎麼有般若呢?禅宗中有個公案:龍潭崇信說天皇道悟禅師從來沒有向他開示過佛法,他要離開。天皇道悟說,你拿茶來我喝了,你拿飯來我吃了,你向我問訊合掌時我也回禮了。這怎麼不是佛法呢?龍潭崇信不相信,他要想一下。天皇道悟禅師說,你不要想。龍潭禅師言下大悟。在生活中,需要我們從一點一滴去悟,那麼我們在生活中實踐佛法才會有般若智慧。
2、空有不二的中道生活
剛才講的是佛陀的般若生活,我們如何實踐這種生活?
(1)從進到退的人生
生活需要我們去積極進取,碰到挫折、煩惱,你還是要前進,碰得鼻青臉腫,還要前進,最後碰得粉身碎骨。有些人,碰到煩惱、挫折,他會回頭想一想。佛告訴我們,人生有兩個世界,一個是前進的世界,一個是後退的世界。有時你需要前進,有時你需要後退。有時往往是回頭的世界、後退的世界比前進的世界更廣闊,回頭的天地比前進的天地更曠遠。如果你能抓住這兩個方向的人生,就會順遂自如,會顯得很知足。有一首詩是描寫退步求前的:“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農民插秧要後退、要低頭。有時退步並不是懦弱,反而是向前。像水一樣,水從高處流下很有氣魄,在平地上是緩緩而流,遇到石頭會繞彎而過。從這種現象裡面,我們要知道做人應該怎樣做。其實你的世界是很寬廣的,不要一意固執,我們需用不同的手段方法來對待世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要自己太固執,該前進的時候前進,該後退的時候後退。不是不要前進,該前進的時候就是要前進,該後退的時候就是要後退。
有一個居士問我,佛教講忍辱,我坐公共汽車,到底是該擠還是不該擠啊?我說:“該輪到你就是你。”輪到你上的時候你一定要上。忍辱並不代表懦弱,不是說一切都讓給別人,輪到的時候你還是要去的。忍辱的“忍”在佛教中講是認可的意思,要有智慧才可以忍辱。為什麼說“慈悲”不是“玻璃杯”啊?因為慈悲有智慧在駕馭。慈悲不是亂慈悲,有智慧的慈悲才是慈悲。一個沒慈悲心、很有智慧的人,是很僵硬的,很冷冰冰的,很冷酷無情的,那人是高山仰止、不可親近的。佛教講的是,慈悲與智慧要兩者俱足。
(2)從有到無的人生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有的世界,是五彩缤紛的。我們這個世界如同萬花筒,什麼東西都有,形形色色。這些都是有相。《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些現象都是假有存在,不是真有存在,雖然你生活在其中,但是不能被這些所迷惑。陶淵明有一句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他能體悟到無的境界。雖然我們生活的世界五彩缤紛,但如果我們能把握這種生活,體悟到生活本身存在的真實面貌,那麼你就能夠從有相中超脫出來,進入佛陀所說的“無住生活”。無住生活並不是說不要生活,而從生活中超脫出來,雖然我們在生活之中,但是不被生活中的事事物物所迷惑。
(3)從個人到大眾
世界的存在都是和合,是因緣存在。為什麼我們會感到很苦惱?因為我們感覺到“我”的世界、“我”的天地不能受侵犯。為什麼有人感到很苦惱?這是因為他不能跟別人協調。從個人到大眾,這一點很重要。“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個人的快樂要與大眾的快樂結合在一起。把自己的快樂分給別人,不會減少自己的快樂,還會增加別人的快樂,從別人的快樂裡增加自己的快樂。如果大家生活在一起,能夠互相幫助、互相了解,大家會很快樂。我們總是想“我很對”,這沒有考慮到別人。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考慮別人,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考慮別人。這樣人際關系會很好。公私為公,才是心安理得;化我為眾,才有意義。
(4)從相對到絕對的人生
空有不二的人生是要超越虛妄對待,泯除人為的生死,是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的境界。事物都在相對中存在,最真正的中道生活是絕對的。禅宗中的有個公案:四祖道信禅師到牛頭山拜訪法融禅師。他見法融端坐自若,曾無所顧。四祖問:“你在這兒干什麼?”法融說:“觀心。”
四祖問:“觀是何人?心是何物?”法融回答不上來,便說:“您是四祖大師吧?”四祖說:“不錯。”“為什麼來我這兒?”四祖說:“特來拜訪,請問還有別的住地嗎?”法融便帶他來到山傍小庵。四祖庵周圍有虎狼,舉手掩目,好像害怕似的。法融說:“你還有這個在?”四祖說:“這個是什麼?”法融無言以對。四祖便在法融的座處寫了一個佛字,法融臉色馬上嚴肅起來,四祖說:“你還有這個在?”空絕對是超越生活而存在。空有不二的生活就是要超越這些東西。
今天我說講這些,有問題的同學可以提問。
答問:
1、空有不二的中道人生是否只有親證才有意義,而辯論並無意義。
答:對。一個年輕禅師見到老禅師也不站起來迎接,老禅師問他為何不站起?他回答說:“我坐著就是站著。”老禅師於是打了他一巴掌,說道:“我打你就是不打你!”我們要從生活中慢慢體會這一點。
2、南泉殺貓的公案。
殺貓是殺煩惱貓。他是借殺貓來破除你的執著,殺的是執著。看起來好像是破戒,實際上他是捨小利,得大利。如果能讓這麼多眾生在當時破除煩惱、執著,那麼讓貓作為一種讓大家體悟的方便,應該說值得去做。
3、一位證得阿羅漢果位的和尚他的習氣還在,在證得果位之後,這種習氣是否會造業?
答:阿羅漢是斷我執,但還是有習氣種子存在。佛是斷一切現行和種子,阿羅漢僅是斷現行,種子和習氣沒斷。他得了身解脫,但解脫的果位與佛證得的不同,他的種子習氣沒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