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十八)
「四聖谛」為什麼稱為「谛」?「谛」是什麼意思?它的含義有二:一、審察,二、真實。「審察」是「覺知」的意思,是就智方面說的。「真實」是「不虛」的意思,是就境方面說的。意思是指「審察」三界生死,「真實」是苦不可令樂,所以稱之為「苦谛」。「審察」貪等業惑,「真實」能感三界生死不能避免,所以稱之為「集谛」。「審察」涅槃理體,「真實」寂滅,永離生死,所以稱之為「滅谛」。「審察」出世道法,「真實」能使眾生離苦得樂,所以稱之為道谛。還有一種說法,能審察到苦是由集所招來的,所以要滅苦果當斷集因,要斷集因當修道法,到了功行圓滿之時,便可永斷生死,頓證涅槃。真實徹底明白這種道理,所以稱之為「谛」。
凡夫迷此谛理,不知生死是苦(迷苦谛理),反而認苦為樂,認假作真,因而起惑造業(迷集谛理),依業受報,輪回不息,不知有寂滅涅槃可證(迷滅谛理),甘願受苦,永為眾生,不肯學佛修行(迷道谛理),這就是凡夫迷於谛理而受生死。
聖者悟此谛理,覺悟三界根本是苦(悟苦谛理),且能審察到苦的來源——集(悟集谛理),同時更知道有寂滅之理可證(悟滅谛理),又明白了各種修行法門(悟道谛理),從此精修道行,達到斷證目的,這就是聖者悟於谛理而得解脫。
四谛法門,是佛陀成道後,最初在鹿野苑為五比丘等所說的。前後共說了三次,稱為「三轉*輪」;轉*輪就是說法,這是一種比喻,意思是說佛所說法,無非為救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到達涅槃彼岸;正如車輪運轉,能夠載人到達目的地一樣,所以稱之為「轉*輪」:
一、 示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二、 勸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三、 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為什麼佛陀要連續地說三次呢?是因為眾生的根性利鈍不一的緣故。初、示轉:是直接開示四谛的真相,令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利根人一聞即悟。二、勸轉:佛顧慮到那些根性稍鈍的人,初次聽法恐怕不能直下承當,所以重為警省勸修,中根人聞之即便信受。三、證轉:佛心慈悲廣大,又恐一般根鈍的眾生,一再不能信解,於是引己為證,諄諄地重為勉勵,鈍根的人至此方才覺悟。這就叫做「三轉*輪」。依此法門而修,成就道果者名為「聲聞」。聲聞所證的果位可分為四個階段:
初果須陀洹:譯為預流,又名入流,謂預入聖人之流,用八忍八智之無漏十六心斷三界八十八使之見惑盡方證初果。
二果斯陀含:譯為一來,因為欲界九品思惑只斷六品,尚有三品未斷,所以還要再到欲界來受一次生死,故名一來。
三果阿那含:譯為不來,已再進斷欲界三品思惑盡,既無欲界煩惱之因,安有欲界生死之果,故不再來欲界受生死,名為不來。
四果阿羅漢:譯為無生,謂不再來三界受生死。由三界斷欲界九品思惑後,在色界第四禅天之五不還天專志用功,進斷上二界(色界、無色界),每界四地,每地九品,共斷八九、七十二品思惑,連前欲界九品共九九、八十一品思惑,完全斷盡,則證四果。因為見、思二惑是三界生死之因,今因既滅,而果自亡,便不來三界受生,故雲「無生」,此為小乘之極果。
初果為見道位(初生無漏智,照見真谛理),二果三果為修道位(既見真理後,依理修習真觀),四果為無學位(見思惑盡,徹證真谛理,不須更為修學——我生已盡(證苦谛智),梵行已立(證滅谛智),所作已辦(證道谛智),不受後有(證集谛智)。以上四果屬佛教小乘部類之聲聞眾。
我們都知道,佛法分為「世間」和「出世間」兩種,而出世間又有大乘、小乘之別。小乘偏於自利,其目標在於個人了脫生死,這是純為出世精神。大乘的目標在於利他,亦即普度眾生,這是為超出三界而又適應世間。因為小乘志在了脫三界生死,求證偏空涅槃為究竟,所以不肯發心救度眾生,唯獨善其身,但求自了,所以稱為「小乘」。(「乘」是運載的意思,乃一種「譬喻」:如人乘了舟車,得其運載,便可到達目的地。佛法能運載行人由凡夫地而到達聖地,故稱為乘。有大、中、小三乘的差別,菩薩為大乘,不獨自度,兼能度人,喻如大車可以廣載,以力量大故。緣覺為中乘,能更改習氣,所以居聲聞之上。聲聞為小乘,但求自度不能度人,喻如小車只能自載不能載人,以力量小故)。
其實世間一切諸法根本不離業力和因果的范圍。由於小乘人志在超出三界,求了生死,所以對世間的業力因果,如六道輪回,三界生死等所有一切法,觀察、研究得十分透徹。也就是說,詳細了解世間萬事萬物的生、住、異、滅,無不受業力所支配,並且離不開因果定律。而小乘人最厭惡且畏懼的生死,當然亦在業力因果范圍之中。於是從果尋因,明白其中業惑的關系而努力以求解脫。覺悟諸行無常,萬法無我,故以求得涅槃寂靜之樂為究竟,這就是小乘人修行的唯一目標,四谛法門就是屬於這類修行方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