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寬運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六)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六)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此「深」字可通上下:通上則謂功行造詣之深,非行淺也;通下則謂深妙般若,非淺般若也)

「行」是觀行、功行,指修行方面說(「行」,有小乘行:修四谛、十二因緣求證羅漢、辟支佛果者。大乘行:修六度萬行,普度眾生,求證佛果者。漸次行:依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覺、妙覺,次第修習者謂之漸次行,亦名遍成行。圓頓行:依圓教法門於諸位中隨修一行,即具一切行,此為圓行亦名頓成行。行深般若即屬此一門)。

「深」乃對「淺」而言,是表示功行的超越。如修「人空般若」(亦名「共般若」),但破我執,未破法執,但見於空,不見不空;這是聲聞、緣覺及權教菩薩所共修的,所以叫做「行淺」。

修「法空般若」(亦名「不共般若」),既破我執,又破法執;如是既見「空」,又見「不空」,以至空空,如是則三惑圓斷,二死永亡,證入中道實相第一義空,這是大乘菩薩所獨修的,是故名為「行深」。又因所修之觀有空、假、中三種之不同,以及析空觀(滅色取空),體空觀(即色是空),次第三觀(從析空觀起至一心三觀);一心三觀(即析空觀是實相,乃至次第三觀亦實相)的差別。如但修空觀,或假觀,乃至次第三觀是不可名深的。菩薩能夠圓修一心三觀,照了一境三谛,境智一如,能所雙忘,頓證實相般若,真心本體徹底現前,所以稱為「行深」。

復因般若有三:「文字」僅屬開解方面,「觀照」只是修行部分,唯「實相」才算親證境界。前二——文字、觀照,是淺;後一——實相,是深。另一種說法:二乘轉五蘊成五分法身為「行淺般若」,大乘轉五蘊成三德為「行深般若」。至於般若智亦有三種: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上面所說的三觀是能觀之智屬因,般若的三智是所證之智屬果。修空觀成即證一切智斷見思煩惱,假觀成即證道種智斷塵沙煩惱,中觀成即證一切種智斷無明煩惱;若但證一切智,或道種智謂之「行淺般若」,能圓證三智,即是「行深般若」。

其次如僅斷見思煩惱,滅分段生死,證有余涅槃,是一種「行淺」波羅蜜,夠不上「行深」二字。能斷無明煩惱,滅變易生死,證究竟涅槃,這才配稱為「行深波羅蜜」(波羅蜜,梵語音譯,意譯為到彼岸,比喻涅槃)。今是大乘菩薩,修不共般若,依一心三觀,證一體三智,斷無明煩惱,得究竟涅槃,故曰「行深般若波羅蜜」。

「時」,指菩薩修行甚深般若工夫得力之時。亦即由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而證實相般若之時;亦即寂照不二,觀聽圓明,自在無礙之時,亦即萬緣俱寂,無證無得之時;亦即能所雙忘,境智不分,實相般若現前之時。如《大般若經》雲:「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如是等一切分別,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故。」菩薩成就如是甚深般若功行,可謂無處不是般若,無時而非般若!願行者無失其時!這裡要特別注意「時」字,意思是說菩薩修習般若,成就功行甚深之時,故能照見五蘊皆空,而度脫一切苦厄。

也就是說,觀自在菩薩,修習深妙般若,功行到了極點,證到究竟涅槃(彼岸)的時候,故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由前行深般若,故能照見五蘊皆空,但是這裡所說的空並不是斷滅空,或邪見空。若斷滅空者,則無一切善惡因果可言,同時也不須修一切福德善行,乃至莊嚴佛果。若邪見空者,邪見人所執之空,聞空解脫之法,則不行諸功德但欲得空,且認為究竟,是為邪見空。如《楞伽經》卷三所說:「我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唯有不墮「斷滅」、「邪見」二空始可與言般若空義。而般若空義之深奧,非簡單言語所能表達。現略約二義而為說明:

一、 就方便門中說(屬事方面):「空」是虛妄不實的意思,因為宇宙萬有,皆依眾緣和合而成,是一種生滅無常的幻相,沒有實在的自體,故謂之「空」。《大智度論》卷六曰:「因緣生法是名空相。」說明了「空」是緣生不實的意思。

二、 約真實門中說(屬理方面):「空」指真空實相之第一義空,謂五蘊虛妄相中當體即是真空實相。非偽為真,離相曰空,以真如理性離一切迷情妄相(雖離一切迷情妄相,而一切迷情妄相當體即是真空實相),故曰「真空」。「實相」是對幻相說,幻相假現故說有(假相名幻有),實相無相故說空(實相本空寂),雖空而自性不無,所謂無相無不相,故名實相。總之萬有緣生非實,此為虛妄之空,萬有當體即真,此為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即是實相,實相即是真如佛性,亦即涅槃妙心。同《觀佛三昧經》曰:「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涅槃經》卷十七雲:「佛性名第一義空」;《三藏法數》四十六亦說:「涅槃之法空無有相,是為第一義空。」此即佛性、真如、實相、涅槃,皆為空之異名,由此可見,今取實相解釋空義,是有根有據的。當知,虛妄之空,是般若之消極破壞作用;第一義空,是般若之積極建設作用(以下經文中凡談空者皆依此二義)。

按前一屬「漸門」,後一屬「頓門」,般若正義當取後者——第一義空。雖然如是,但對小乘人說法,則當用前一說(虛妄不實之空),對大乘人說法,當用後一說(真空實相之空),如此方合如來隨機施教之旨。古語雲:「藥不分粗妙,貴在對症;法無論淺深,要在投機。」確實是金玉良言。

要知道,「照見五蘊皆空」一句即是「入實相般若之微妙觀門」,合上「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二句,可為全經之要髓,學者千萬不能忽略。(未完待續)

注釋

注3:轉五蘊成五分法身。五分法身者:

以五種功德法成就佛身,故曰五分法身。一戒身——謂如來身口諸業,永離一切過非,故雲戒法身;二定身——謂如來真心寂靜,永離一切妄念,故雲定法身;三慧身——謂如來之真智圓明,觀達法性,故雲慧法身(即根本智);四解脫身——謂如來之身心,解脫一切系縛,故雲解脫法身(即涅槃之德);五解脫知見身——謂如來得到涅槃——解脫,親證佛「知」佛「見」(知屬智知,見屬眼見,即無生智眼),自在照了諸法如實之相,故雲解脫知見身(即後得智也)。以上五者皆有次第——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而得解脫,由解脫而有解脫知見。前三就因而得名,後二就果而受稱。總之,都是佛之功德。

如何才能轉五蘊而成五分法身?一切眾生若能嚴持規戒,修習定慧,行諸淨業則能轉此五蘊色身而成為五分法身。一、轉色蘊成戒身——色蘊,即身(包括眼耳鼻舌在內)。眾生若能持戒防止身口諸業,得身清淨,則戒體成就,此即轉色蘊而成戒身。二、轉受蘊成定身——受蘊即六識領納六塵之名。眾生若能修習無漏禅定,則根塵泯淨,離一切顛倒散亂,此即轉受蘊而成定身。三、轉想蘊成慧身——想蘊即意識思想六塵之名。眾生若能了悟諸法虛妄則意地明淨,覺照自在,此即轉想蘊而成慧身。四、轉行蘊成解脫身——行蘊即造作種種業行之名,以此業行而有系縛。眾生若能不造作諸業,則沒有系縛而得解脫自在,此即轉行蘊而成解脫身。五、轉識蘊而成解脫知見身——識蘊即了別的意思。眾生若能照了識心皆是妄想分別,生滅無常,則無生智眼自在明了,此即轉識蘊而成解脫知見身。這是小乘所證之法身;故雲「轉五蘊成五分法身為之行淺般若」。

注4:轉五蘊成三德。三德者:

一、法身德——為佛之「本體」,常住不滅,清淨法性之身,是為法身德;二、般若德——為佛之「妙智」,覺了一切諸法如實之相,是為般若德;三、解脫德——為佛之「勝用」,遠離一切煩惱系縛,是為解脫德。因為這三者,各各具有常樂我淨之四德,所以稱它為三德。要之,「法身」為常住清淨德;「般若」為出迷開悟德;「解脫」為自在離縛德。三德的道理已經明白,然而何謂轉五蘊成三德?

一、轉色蘊成法身德:佛身無邊相好萬德莊嚴,悉由轉色蘊而成的。二、轉受蘊成解脫德,謂佛有無量廣大,自在法樂,悉由轉受蘊而成的。三、轉想蘊成解脫德,謂佛有無礙智辯,說法自在,悉由轉想蘊而成的。四、轉行蘊成解脫德,謂佛神通變現,以清淨法攝化眾生令得自在,悉由轉行蘊而成的。五、轉識蘊成般若德,謂佛之三智圓具,對於一切諸法無不通達自在,皆由轉識蘊而成。這就是轉五蘊成三德的道理,屬大乘菩薩所證的境界;故雲「轉五蘊成三德為之行深般若波羅蜜」。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