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之積集德行  

《無量壽經》之積集德行(一)

阿難,法藏比丘於其佛所,諸天、魔、梵、龍、神、八部大眾之中,發斯弘誓,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癡。三昧常寂,智慧無礙。無有虛偽谄曲之心,和顏愛語,先意承問。勇猛精進,志願無倦。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好,先看這一段,這是“積集德行”第七章。這一章主要是表達法藏菩薩建立大願以後的菩薩行——由願導行,就是介紹阿彌陀佛因地修行的過程、內涵、方法。我們普賢十大願王其中有一條——常隨佛學,現在這一段就是“常隨佛學”的具體的內容,我們跟阿彌陀佛學。阿彌陀佛是怎麼成就的——提供了很多因地修行的方法、訣竅,大家不可草草看過。

釋迦牟尼佛要告訴尊者阿難——“阿難”,就提醒他注意了。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的“所”——就是法會上。那法會上有無量的與會大眾:有“諸天”,諸天包括欲界的六天和色界的十八天;“魔”,魔就是魔天——第六天;“梵”,大梵天王;還有“龍”,龍就是水族動物裡面最尊貴的;那麼“八部”,八部有天、龍、緊那羅、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摩睺羅伽這些。一般講天龍八部,天龍是最有神驗的,以它為首。那都很多——與會大眾。

法藏比丘就發出這樣的弘誓大願。那麼發了之後——“建此願已”,就是四十八大願已經建成了。一般講建立:“建”是開始在做,“立”就是完成了。這裡建這個願已,“已”就是完成了。完成之後,這就好像是他用五大劫來設計了一個藍本——規劃設計圖。規劃設計圖不是設計好了就放在那裡啦,放在那裡,規劃設計圖還是一個圖而已——一個設計而已。要把它實現出來。那麼法藏菩薩就開始起行了,就是實現他這個大願的行動開始了。

第一句就非常重要: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是一樁大事,那完成它要有精進勇猛之心。在動經無央數劫——這個不可計數的時間長河裡面,就是做這樁事情,所以這就一向專心致志地來莊嚴、完成這個奇妙的剎土。我們說一個有成就的菩薩,這就是他的一個修行的秘訣——一向專志。這個大乘經典講,阿鞞跋致——不退轉的菩薩,他有個特點就是常行一法,就是恆常地修行一種法門。以這一法總攝一切的善法,這就是阿鞞跋致菩薩修行的特點。那麼相比較凡夫眾生,他正好相反,他喜歡多元化,喜歡搞很多。搞得很多,心很散亂:今天張三,明天李四。今天修這個,明天修那個,這正好是凡夫眾生的一個特點,他是很難成就的。

所以這個“一向專志”,不僅是出世間的佛法,你就是修習世間的某個學問,或者做成某個事業,也得要有一向專致的特點,不能搞雜了。因為每個人他有宿世的一個好樂、一個特長,你抓住你的特點去做,你才能做成功,你不能“撒胡椒面”。有很多企業家也談他成功的秘訣:他就專門做他擅長的事情。但有的企業家,當他賺了錢之後就不知所已,他就到處投資,對不熟悉的地方他也投資,搞得越來越大,最後不可收拾,把所有的錢都虧進去了,就失敗了。所以要一向專志,不要分散。

我們中國有部上古時候的書,叫《陰符經》。《陰符經》實際上它是一部兵書——怎麼打仗的,但它同時又是一部道書——修道的書。它裡面有這幾句話,很有哲理,它首先比喻,叫做“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大家聽了可能不知道在講什麼,解釋一下。“瞽者”就是瞎眼的人——瞎子。如果一個人眼睛瞎了,那麼馬上他耳根的聽力就會上來——功能就會增加,你看這個戰國時期有個叫師曠的大音樂家。音樂家是需要他耳的這種聽力的,辨別那個微細的五音——宮、商、角、征、羽是不是協調、和諧。為了使他耳的聽力更為增上,他故意把自己眼睛熏瞎了。等他熏瞎之後,他真的耳根的聽力馬上成倍地增上。甚至得到了神妙的功能作用,就是他聽一個人的聲音——你只要講話,他就能夠知道你的命運,聽到一個國家的主流音樂,就能判斷這個國家的興衰。這叫“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當你的耳朵聽不到的時候——聾了,你眼睛的視力就會加大——明察秋毫。這是我們平時都能感覺到的。

好,那就用這個現象來表達一種哲理,它表達什麼呢?就是我們不能分散。“絕利一源”,絕就是杜絕一切利益上的引誘——把所有的心力集中在一點上。絕利一源,這樣用師十倍。“用師十倍”就是你產生的功能作用增加了十倍。如果會打仗的,可能他就把這引申為“集中兵力打殲滅戰”:雖然一分散,我不如對方的兵力多,現在我把所有兵力都集中起來攻他一個點,就會打勝仗,然後一個一個點給他收拾掉,最後就形成兵力的一種從劣勢轉為優勢的情況。絕利一源,用師十倍,然後“三反晝夜”,你在一晝夜當中又是精益求精,又在這一點上不斷地加大,那你的功能作用呈幾何級地增加了一萬倍——“用師萬倍”。所以無論是上古的古聖先賢教誨我們的,還是法藏菩薩在這裡面完成四十八大願建立淨土,都是要一向專志。我們看到這些經典,就要落實在自己的行動當中,我們也要做到一向專志。

所以後面講三輩往生,就把這個“一向專志”也表達出來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什麼要一向專念?由於法藏菩薩完成大願,完成淨土,他是一向專志;現在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相應,我們也要一向專念,要專修。所以善導大師他為什麼講五種專修,是符合淨土法門理念的:你要讀誦,就讀誦淨土經典;你要禮拜,就禮拜阿彌陀佛;你要稱念,就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你要觀想,就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你要供養,就供養西方三聖。它就是表達一向專志,就是跟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產生一個密切的關聯。這樣你的心力已經傾向那個地方,臨命終時無論怎麼樣你都會去,因為你的心理定勢——慣性的力量——就是種子的串習,都指向了西方極樂世界,不會到其它地方去。所以絕對不能散。

好,所以“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種一向專志,不是他一生,而是無量劫生生世世都是一向專志的。這就正好跟前面世自在王佛給法藏比丘的一個開示呼應,說你要建立一個殊勝、超勝十方的剎土,這個可以啊,能實現哪!就好像一個人要舀大海的水,你只要多生多劫都去舀,終究能把大海的水舀干,見到大海底部的妙寶。你看這個世自在王佛也是談至心精進的問題,至心也就是一向專志。所以我們無論修淨土法門,還是做世間事業,要把“一向專志”作為我們做事的一個最高原則。我們無論在世間看那些成功者,還是修道看那些成功者——其實人和人之間,查他的禀賦,不是相差很大的,最後成敗的一個關鍵,就是他的意志力問題、他專心致志的問題。

孟子講弈秋教兩個學生,一個學生專心致志學下棋成了國手,另外一個學生一邊學下棋,一邊猜測有天鵝飛過來,就想像:“我能不能把它打下來,做個菜吃。”他老是分心,就被淘汰下去了。孔子在森林裡面見的那個老人能夠抓知了,竹竿一上去就把它抓下來,像探囊中之物一樣的,他能夠達到這個神妙,也就是“用志不分,乃凝於神”。所以我們能做到用志不分——一向專志,我們念佛的神效才能上來。道家也講九轉丹成,丹成要九次的反復。所以我們看這些經典、一些重要的文句,我們要看清楚它的方法論的原則。

好,那這樣他因地當中,就是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以所修的“佛國”——就是淨土,從果上來說,它的面積開廓廣大。西方極樂世界是非常的廣闊、開闊——“開闊廣大”。由於他的心廣大,所以地面也廣大。“超勝獨妙”,是指它的這個地面構成的材質都是七寶,乃至無量珍寶合成的,超勝他方世界所有的珍寶,唯獨它非常奇妙。這是從它的材質來看。然而“建立常然,無衰無變”,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從它的“建”,到它最後的“立”——就是成就,它具有著常的特點。這個“常”就是涅槃的常、樂、我、淨的常;“然”就是法而自然的那種常的特點:在西方極樂世界體現出來了。這種常的特點就是“無衰無變”,這個剎土不會有衰壞,不會有變異,它永遠都是那樣清靜、莊嚴的。無衰無變,這就是它常的特點,不像我們這個地球——我們這個世間,有成、住、壞、空。以後這個地球,包括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它們共有三大災,水災、火災、風災要把這些世界全都毀掉。那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三災的威脅,它永遠是不會衰變的。

《無量壽經》之積集德行(二)

好,那麼出現這樣一個淨土的果報,是由於法藏菩薩在不可思議兆載永劫——這個“兆載永劫”就已經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時間跨度,然後加一個不可思、不可議的概念——這都是華嚴表達的那種大數裡面最後的大數。就是這樣一個圓滿大願的過程,經過的時間是非常漫長的、非常久遠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這樣“不可思議兆載永劫”,法藏菩薩“積集菩薩無量德行”,就是矻矻汲汲地修行六度萬行的菩薩行。在這個永劫的修行當中,首先是“心淨則佛土淨”,法藏菩薩也要走這個道路。自身清淨——淨土之因,從清淨自已的心開始。所以“不生欲覺、瞋覺、害覺”,就是貪色、貪財的這個欲望的覺,這個五欲得不到滿足——瞋恨的覺以及惱害他人的覺,不生起來。這是細微的——這個貪、瞋、害的覺不生起來;那麼粗糙一點的就是對境產生一種想——一種沖動的貪欲的想、瞋恨的想、惱害他人的想,也不起來。這個心就如如不動。

那這個心攝受了他的六根——攝住六根,“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不貪戀執著外境的六塵,那你想,這就不是凡夫。我們凡夫是六根都要奔逸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裡面,中間就會生出六識。所以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這就使凡夫眾生在這裡苦惱,競爭,造孽、輪轉。現在法藏菩薩六根攝住,與六塵不偶——不對待,當然也不會產生六識。你看他的心就很清淨,就離開了十八界——凡夫的境界。忍力成就,不計眾苦。這個菩薩道裡面,特別強調忍的力量——超過持戒、精進、禅定一切力量。能忍之人就是大丈夫。這個忍分為兩種:一種是眾生忍,一切眾生罵我,打我,誹謗我什麼,如如不動——你不跟他計較;一種是法忍,就是法上的——饑渴喲,寒熱啊,這些,也能夠忍。

那一般講忍,就是面對魔軍。有的是來自外面的魔軍;有的是來自我們裡面的魔軍,就是我們的煩惱、結使。你看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時候,百萬魔軍過來,佛就告訴魔王波旬,“你這個魔軍啊”——魔軍一般能夠發出十支隊伍,這十支隊伍是挺有意思的,所以我們辨別什麼是魔。魔軍發的第一支隊伍——最大的部隊,就是“欲為汝初軍”:欲——YIN欲,是你派出的第一支主力部隊。我們一面對欲望就打了敗仗,墮在負處,就成了俘虜;那你面對魔軍,你首先就敗了。“憂愁為第二”,憂愁也是魔軍呀——第二支隊伍。“饑渴第三軍”,饑渴是魔軍的第三軍,如果我們忍受不了饑渴——饑渴起盜心,你就偷人家,搶人家,你就是墮到了負處啦。“渴愛為第四”,這種愛欲的需求像干渴一樣的,讓你坐立不安,非要去滿足不可。“第五睡眠軍”,所以一天到晚我們就昏昏欲睡——睡眠,也就是被魔軍控制了。現在我們雖然不能做到不睡,但至少要做到控制睡眠的時間。如果我們像社會上養生一樣的,你得要睡八個小時九個小時;修道人如果睡八個小時九個小時,那可能就有問題了——你被魔軍控制了。孔子對宰予——他的學生,看到他晝寢了,都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怖為為第六”,這種害怕、恐怖、畏懼是第六軍。“疑悔為第七軍”,懷疑、後悔就是第七軍。所以當我們升起極重的對善法的懷疑和後悔的時候,我們被魔軍控制了。“瞋恚為第八”,瞋恨的心——動不動發火的心,這都是魔軍。“第九利養軍”,就是你追求名聞利養,喜歡這些知名度,喜歡搞那些虛的東西——擺架子、搭架子,這都是被魔所控制。“第十軍自高,輕慢出家人”,就是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高,很驕慢,輕蔑出家人。所以這個魔軍的十支隊伍,我們想一想,面對這十支隊伍,我們能不能打勝仗啊?很有可能我們都打敗仗啊!一打敗仗,這個魔王波旬很高興了:“你沒有逃脫我的魔手——魔掌心哪!你還是魔子魔孫啊!”所以三界不容易出得去。

那麼法藏菩薩他的忍力成就,就是超越了這些魔軍的范圍。忍力成就也包括他的忍辱波羅蜜,不生一點瞋恨的心。就好像《金剛經》講那個歌利國王割截忍辱仙人,一片一片肉割下來的時候,這個情況下,一般的人還不生瞋恨心嗎?!但是這個忍辱仙人不僅沒有生瞋恨心,還生憐憫心,生慈悲心,而且發願:“我成佛,最先要度你這個惡王。”這就忍辱到家了。所以這個歌利國王以後就成了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憍陳如,憍陳如就是歌利國王過來的。這是“忍力成就”。

“不計眾苦”,就是所有的痛苦都不計較。為了完成這個大願,為了莊嚴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鼻地獄的苦都要經受。不會由於受點苦,我就後悔:哎呀,這個願很難完成啦,得了得了吧!“不計眾苦,少欲知足”,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的。“少欲”,欲望不要太高;“知足”,尤其是一個沙門,有少欲知足法,才有涅槃法。我們很多的煩惱、很多的谄媚攀求的心,都來自多欲。少欲之人就住在茅蓬,他也是如同住在天堂;多欲之人住在天堂,他也像住在茅蓬。所以現在我們講一個人的幸福指數,不在於外面的這種物質的多少,實際上就在他的一種觀念、一種心理的覺受。所以幸福指數是跟人的觀念相關的。

現在我們這個地球面臨著這樣的一種資源的匮乏、生態環境問題、戰爭的問題,實際要開的一個藥方就是少欲知足。唯有少欲知足,才能夠使環境的壓力、人和人之間的這種緊張情況、國與國之間的緊張給它緩和下來。但恰恰又是非常悲哀的,人的願望從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放出來之後,他沒辦法降低他的欲望。各個國家都在談排碳量的問題,誰能夠主動地說,把自己國家的排碳量降低呢?就像美國這個最發達的國家,他提生態問題提得很多,但是他也不願意減低他的排碳量啊!你這個大國都不主動降低你的排碳量,怎麼可能讓其他的國家降低呢?!所以最終還是個多欲的問題:欲望太高了,追求高消費,居高不下。直到人和人之間、國家和國家之間都不降低欲望,那以後的南極、北極全都融化,海平面全都升高,沿海地區的發達城市全都淹沒,整個的地球土地越來越少;由於資源土地越來越少,可能就會引發戰爭。所有的苦難都是從欲望裡面出來的。所以你看我們的這些菩薩們,給我們傳達的是這樣的智慧——少欲知足。

沒有“染恚癡”,染恚癡就是YIN欲的心、瞋恨的心、愚癡的心。“三昧常寂”,修甚深的止,住在那種恆常寂定的三昧裡面;然後止中有觀,能夠升華他無礙的智慧。在他修行的過程當中,他沒有一點虛偽的心,沒有谄媚彎曲的心。“直心是道場”,就真誠、正直的心。我們看到這些經文,作一面鏡子,看看我們自己。實際上,我們要升起大慚愧心,我們舉心動念常常不真誠,虛假。然而我們有種種的欲望,要滿足就會谄媚:對自己的上司、對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人,他就會谄媚。於是這個過程他都用機心,這個機心就彎曲。

“虛偽谄曲”的心是嚴重違背道的,所以現在為什麼很多人看佛經看不懂。甚至拿到《印光法師文鈔》他都看不懂,哪怕他受過高等教育。實際上最終不是他的文化程度問題,他的心是虛偽谄曲的心,他就看不懂佛經:是這麼一個情況。所以我們大乘佛法會講直心是道場,你正直的心就能夠開發智慧。法藏菩薩無量劫以來沒有虛偽谄曲的心,這我們都要效仿。雖然這個環境好像虛假,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是有這麼一個樣子,但我們要知道,你說假話辦成的並不是什麼大事!也不是什麼正事!如果非得要用虛偽谄曲的心才能做成事不可,干脆我們無為一下。所有的善法當中,無為法最高——干脆就念阿彌陀佛好了。所以我們要有這麼一種超越的心態,即便做世間的事情,也得要有出世的精神去做。

那麼法藏菩薩人際關系怎麼相處呢?首先他的念頭沒有虛偽谄曲之心,然後人際關系“和顏愛語,先意承問”。對人非常的和藹,顏色非常的歡喜,說的都是愛語、聽得讓對方歡喜的話。做到這一點不容易!我們凡夫眾生都是有我執、我見、我慢的。所以他人際關系為什麼搞不到一起,不能溝通,就是“我有我的性格,我有我的見解,我比你強”。所以見了面不要說和顏愛語了,好像欠了他什麼似的,板著一個臉,而且還有設防:現在人和人之間關系實際上是太糟糕了。實際上這也是我們的心地日益險惡污染、道德水平下降的產物。那麼“先意承問”,就是主動地去問訊對方,不是說:“你不問候我,我也不問候你。你有什麼了不起呀?”主動問候,就好像常不輕菩薩,見了所有人頂禮:“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終將作佛。”主動地去頂禮,去說出這樣贊歎的話。

好,這樣的一種修行是用勇猛心、精進心去做的。這種莊嚴妙土的志願,在無量劫當中無疲無倦——不疲厭。“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專門去求清白之法——什麼叫清白之法?就是令自己和他人回歸到佛性——這樣的法。那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有幾種可得注意。首先講慚和愧。佛經講有二種法——為兩種白法:一個是慚,一個是愧。所以一個菩薩修行,他一定要有慚愧心、忏悔心,然後要有持戒的心,然後要執持名號念佛的心。這些都屬於清白之法的范圍,每天把它們作為自己修行的內容。這就屬於前面講的“洗濯垢污、顯明清白”的過程。那麼以這個清白之法來自利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福德智慧來利益眾生;同時把利益自己的清白之法也教化眾生,也讓眾生以這種法來洗濯垢污,顯明清白。

好,在這個過程當中,而且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三寶是自始至終能夠加持我們的巨大精神力量,它是常住的。所以法藏菩薩在任何一劫、一生的投生當中,都要恭敬三寶。恭敬有供養,有聽法,有蒙佛授記,有代佛弘化這些: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你看這個法藏菩薩,他發四十八大願已經是大菩薩的身份,然而在他未來的修行過程當中,他還要去尋找善知識。善知識是我們成就佛道的大因緣。你奉事師長,說明放下了自己的“我慢”。只要有一個人在道德、智慧、法上比我強一點的,我們都要拜他為師,執弟子禮。這一點是值得我們來學的。

這說明佛在因地當中有個特點:每一次的示現他都要觀察,這個世界上我所處的時空態裡面,有不有一個比我更有道德、智慧的;只要有,一定要拜他為師,然後恭敬侍奉。執弟子禮,就是這個師長要我干什麼就干什麼,像奴僕的心,像大地的心一樣去奉事師長,把這種至極恭敬的心表達出來。尤其是對我們的和尚阿阇黎,一定要奉事恭敬;如果不能恭敬自己的師長,如果對師長有輕慢之心,甚至有講壞話之心,這都是要墮地獄的。所以這些,法藏菩薩都是在以身垂范了——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以福德、智慧來莊嚴自己的一切菩薩行,這就“以大莊嚴”,來“具足眾行”。“大莊嚴”這裡就是大乘的福德、智慧。來莊嚴自己的菩薩萬行,其目的是令一切眾生也獲得這樣的功德成就。

《無量壽經》之積集德行(三) 

“……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遠離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人我兼利。棄國捐王,絕去財色。自行六波羅蜜,教人令行,無央數劫積功累德。隨其生處,在意所欲,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教化安立無數眾生,住於無上正真之道。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君、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如是功德不可稱說。口氣香潔如優缽羅華,身諸毛孔出旃檀香,其香普熏無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無盡之寶、衣服、飲食、珍妙華香、缯蓋、幢幡莊嚴之具。如是等事超諸天人。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好,先看這一段。法藏菩薩在這個無量劫的積功累德過程當中,他一切自利利他的行為都有一個前提,就是在諸法空性的智慧的基礎上去做的。所以智為前導——般若智慧前導。所以他是住在“空”。諸法的空性——自性空、畢竟空、無所有,這是諸法的本質相狀。住在這樣的空裡面。空就離開一切相,沒有男相、女相、一相、異相、善相、惡相,這些:無相。“無願”,沒有相也就沒有希求的東西。所以講空、無相、無願叫三解脫門:入涅槃城,或者從空門入,或者從無相門入,或者從無願門入。

好,住在這樣的三解脫之法當中,那當然就“無作無起”:諸法不生不滅的體性決定沒有造作,沒有生起。要觀一切法——無論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無論是心法還是色法,都是如夢如幻如化,沒有一點真實特點:觀法如化。所以這都是一個般若智慧的正見。那住在這樣的空性裡面、般若裡面——不住一切法就住在般若上,同時又自然遵循一切因果的法則。不是說住在空性裡面就什麼都不干,住在空性裡面還要生起一切善法——來止惡修善。所以下面就談到他在行為層面的止惡修善之因。

“遠離粗言”,粗言這口業就是粗惡的語言。我們在身、口、意三業當中,最容易范的就是口業——這個口無遮擋。因為我們都有這種煩惱:總是會看別人的缺點,看到了總是喜歡說出來。於是我們就有這個口業。這個粗惡的語言包括妄語呀,绮語呀,惡口哇,兩舌啊——都包括,就是四種口業的內容都有。要遠離它,不要去說這種妄語——粗惡的語言,因為這是害自己,也害對方。言語傷人,就好像熱天忽然面臨著寒冷的冬天一樣。一句惡言你傷了人家的心,他是一輩子都會懷恨在心。於是這個懷恨的種子,可能生生世世你們都要對面。像存的本錢還要長利息,微小的一個惡言以後可能形成大的冤家對頭。那麼這樣,自己造的口業自己就有果報,又害得別人生起瞋恨之心:彼此都得到了傷害。這個“遠離粗言”裡面也包含著身、口、意,就是身、口、意的十惡都遠離,以這個粗言作為一個代表來說。那麼相反的,就“修習善語”——慈善的語言、真誠的語言、和合的語言、恭敬的語言。修習這個善語,這樣自己得到利益,也能令他人得到利益:菩薩四攝法的愛語。

這個語言作用人的心理是非常細微的,我們常常這方面不注意。得罪了人都不知道怎麼得罪的,以後生活、人生很坎坷都不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常常問題就出在口無遮攔:喜歡講別人的壞話,於是這話又傳到對方那裡,好了,你就得罪了一個人啦。然後人家以後給你過不去,你還:“哎!你怎麼這麼壞呀?”實際上是你種的一個因的結果。所以要修習善語,要隨喜贊歎他人。這個其實不容易的,所以我們要反過來啊!一般的人都是說人家的壞話非常厲害,非常痛快——他越說越痛快,恨不得把人家祖宗三代的壞事都給說盡,他才高興;然後叫他贊歎別人一句,這個話就很難出口——他就贊歎不出來。所以修習善語不是很容易的。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培養一種同體的慈悲心、不忍之心?你看你一個惡語傷害對方,如果有同體觀,你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你被這種惡語傷害的時候,你願意不願意啊?這個恕道的一個根本的精神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通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就遠離粗言;通過“己欲達而達人”,就修習善語,自己得利益也利益他人——“人我兼利”。這就是修十善業道。

然後每一世的修行示現,都能夠把國王的位置放棄。“棄國捐王”,國王不當了。杜絕財色,就出家啊,行作沙門了。一切世間人最看重的就是財富,就是女色,這兩種最大的欲望,正好法藏菩薩每一世都把它放下。多少眾生為了財色,造了多少的惡業——地獄的業!所以一個菩薩深知財色的可怖、可厭,一定要示現“絕去財色”,來把修道的價值彰顯出來。所以自己行持“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這個布施度悭貪,持戒度毀壞,忍辱度瞋恨,這個禅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癡。到了究竟圓滿程度就是波羅蜜——到家了,到彼岸了。自己修六波羅蜜得利益,也叫一切眾生行六波羅蜜。“無央數劫”也是很大的一個時間概念了——來修這樣的自利利他之菩薩道。“積功累德”,積集無量的功德,累積無量的德行。

好,這是他的修因。修因就能夠有殊勝的果報了,所以在每一世投生的地方,只要他願意,就有無量的寶藏顯發出來。他的福報很大,地下的伏藏——金銀七寶的寶藏自然顯現出來。那自然顯現,這麼多福報來了,干什麼呢?由於法藏菩薩原來就發了這個願——要做大施主,做大施主,在每一生當中你拿什麼去布施呢?如果你自己吃飯都有問題,你不是空的願嗎?所以他這個事是要兌現的:我每一世都有無量的寶藏過來了,於是我就把無量的珍寶之藏來布施。這樣的一個財布施讓一切眾生感激——生感恩之心,然後再跟他講佛法,教化這些眾生,令其得到安立,住在佛道上,讓他們發成佛的菩提心。所以一切布施最終還是法布施為上。

那麼這樣的過程當中,他曾經示現過種種的身份。或者為大富長者,或者為居士——印度講居士也是有地位的,他有道德但是顯現得很恬淡,追求精神價值,叫蘊德寡欲,社會地位也受人尊重,才叫居士——就叫居家之士。士,屬於這種社會的精英階層就叫士。“豪姓、尊貴”,就是他能生到貴族之家——這個門閥、貴族。或者能夠掌握政權做剎帝利、國君,或者成為轉輪聖王。轉輪聖王有四種:鐵輪王、銅輪王、銀輪王、金輪王。或者他能夠示現在六欲天做天王:這個欲界的六天——從四天王天到他化自在天,法藏菩薩都做過天主。乃至於在色界天做大梵天王。所以你看他示現了很多的身份。實際上我們從經典看,他還示現過比丘,示現過太子這些身份。那麼在這些身份的示現中,每一期的生命都能夠以四事——就是飲食、衣服、湯藥、臥具——來“供養恭敬一切諸佛”,種上殊勝的福田。所以法藏菩薩每一次的示現,都不會忘記去做廣修供養諸佛的福田。這樣的功德是無量無邊,“不可稱說”。

然後他自己的身業感得“口氣香潔如優缽羅華”,就是他口裡發出的氣味很香的,很潔淨的,那個香味就像青蓮花的香味;身體的每一個毛孔裡面也能放出旃檀香。你看大菩薩就不一樣了:他身上不像我們這樣的血肉之軀有很多微生物,有很多細菌——這些他沒有。由於有這個血肉之軀——很多微生物、很多病菌在裡面,所以我們口裡就不是香潔的。只要早上一起來,我們的口裡就發臭,不刷牙還不行;然後出點汗不是旃檀香——這個酸臭的味道。所以我們的身心狀況跟這個菩薩相比,那是天壤之別。身心很潔淨,出旃檀香,出青蓮花香,那絕對是真實的。不要以為我們口裡很臭,就懷疑:怎麼會有青蓮花香呢?

別說菩薩有,就說這個世間有讀《法華經》的人,她口裡都會放出蓮華的香味。這個宋代颍州有個叫盧媚的官妓,她的口裡就放青蓮華香。有一個會看她前生的僧人——有點宿命通,說這個官妓上一輩子是比丘尼,誦了一輩子的《法華經》。到臨終的時候一念之差,就沒有解決生死問題,成為了一個官妓——陪高官的妓女。所以為了驗證,就拿一部《法華經》給她念,她一念,非常流利就念下來;如果再給她另外一部經,她念不下來。所以我們想,阿彌陀佛因地做法藏菩薩的時候,口氣香潔如優缽羅華——青蓮華,放出旃檀香味,實際上這些功德也都在六字洪名裡面。我們好好地把這個佛號念得相應了,也能把法藏菩薩的青蓮華香味轉為我們的青蓮華香味。

好,那麼這樣的口裡和毛孔放出的香,都能夠普熏——就是遍熏——無量無邊的世界。我們一切眾生能夠接納到這樣的香味,都能生起像法藏菩薩那樣做大施主的慈悲心,生起恭敬三寶的心。法藏菩薩每一期的示現都是容貌、身相非常端正。“相好殊妙”,具有如佛的那種相好莊嚴。由於他的悲心和福德所感,還出現一個不可思議的妙用。就是法藏菩薩他的手掌心裡面,好像無盡的福德之藏,能夠顯現一切的珍寶。就從手掌心裡想要黃金,就有黃金,想要白銀,就有白銀,想要流現金銀七寶以及種種衣服、種種飲食、種種花、種種香、種種缯蓋、種種幢幡、種種音樂來,這些壯嚴之具都從他的手掌心裡面流現出來。那你看看法藏菩薩,他要廣結善緣就太有條件了:天下所有的窮苦人你們都來吧,我都可以給你布施。由於手上是無盡的福德之藏,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所以一切眾生在他那裡都得到了什麼——得到了歡喜,結上了人緣了。所以我們這些今天能聽到這個《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法門的人,說不准就在多生多劫以前——在法藏菩薩布施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是正在排隊接受布施的一員。是不是?

這個事情是很重要的。就是法藏菩薩在無量劫積功累德的過程當中,以這種無我的智慧,以他的慈悲,生出他無量的福德、無量的慈悲、無量的光明、無量的法布施。他一方面完成自利利他的行為,更重要的是他要為未來拯救一切眾生先結上一個人緣。佛能不能度眾生,眾生能不能接受這種救度,這裡面還不僅僅取決於水平問題,更多的是取決於一個緣。有緣了,能夠一聽就親切,就歡喜,就能接受這種救度。所以佛不度無緣之人,不是佛有分別。就是你跟佛沒有緣,佛跟你說了,你不接受救度——你不相信。現在我們能夠相信這個法門,能夠願意去,實際上就告訴我們,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以來積功累德的過程當中,跟我們結過緣——主動地跟我們結緣。當我們窮的沒有衣服的時候,得到了衣服當然就歡喜;餓的即將要死的時候,接受了這麼多飲食:這就有緣了。那麼這樣自利利他的佛事,“超諸天人”。包括他給一切眾生的福德,也是一切天人的福德不能比擬的。這就是大菩薩已經到達事事無礙境界的一種情況。

我們讀《華嚴經》,善財童子參到一個優婆夷——叫具足優婆夷——的時候,具足優婆夷她的院子裡面,四面八方有很多很多的眾生到這裡。干什麼?也是領救濟之物和學法,她就是面前有個小瓶這個小瓶裡面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要飲食就有飲食。一個小瓶裡面,很多很多的眾生——不可數的眾生來了,所有的人都能吃飽,而且吃不完。具足優婆夷是用一個小瓶裡面——給與她的無盡福德之藏,來布施一切眾生。那麼法藏菩薩是從手掌心裡面流現出的無量福德之藏,布施一切眾生。這都是大不可思議的事事無礙的境界。所以這就表明法藏菩薩在他無量劫積功累德的過程當中,他“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心能轉物即同如來,以這個大自在解脫的不可思議的境界,來饒益一切眾生,來與九法界眾生結上法緣——是他未來成佛、圓滿大願、救度眾生的序幕,為成佛救眾生先打下一個伏筆,打好一個基礎。

好,那麼今天了解阿彌陀佛因地上的修行,我們常隨佛學。怎麼學?裡面都有它的內容。然後我們念佛。以什麼心態念佛?要以阿彌陀佛那樣的胸懷來念佛,要以感恩的心來念佛,要以慚愧的心來念佛,這樣我們才跟彌陀的名號相應。由於阿彌陀佛——就法藏菩薩——因地修行的所有福德、智慧、功德、六度都在名號裡面,所以我們把這個名號念好,就等於把阿彌陀佛無量的福德之藏、功德之藏、智慧之藏開顯出來,來轉為我們的福德、智慧。所以能夠信願持名者,就叫“多善根福德因緣”。以佛的功德來莊嚴我們的功德,這叫香光莊嚴。所以了解法藏菩薩因地的修行,是非常重要的。

            ——2009年8月始大安法師講於東林寺第二屆淨土文化進修班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