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佛光法師:解讀《金剛經》第二十講  

佛光禅師解讀《金剛經》第二十講(1)

我們昨天說的那一段標題叫“非說所說分”,讓我們從我們的實質受用上,跟我們現象的分別差異有一個大概地了解。通過前一段時間的學修,理解也好,感受也好,對我們要知道的真理,佛祖所描述的境界,大概有一個概括的了解。

修行佛法的一個原則,無非是讓我們從現象當中去脫離開,這個現象的東西對我們生命的約束是非常明顯的。當你心情有一種境界不得解脫的時候,你周圍的情況就會發生變化,對你自身的那種力量、生命的結局、軌跡,通通都有一種影響在裡頭。

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但是我們生活了這麼多年,幾十年的現身經歷過來以後,你並沒有辦法在生活境界當中改變這一切,而是無奈地去接受這一切,這是我們人生痛苦的地方。人這一輩子活著的時候,被這個生活的經歷所牽扯,讓自己的心情不得安寧。人都想心安才能理得,你的心靈獲得安詳以後,才能夠真正地去得到你應該所有的東西。

什麼叫應該所有的東西呢?本身我們的福德跟智慧都是圓滿無礙的,我們生命的莊嚴,那是超出我們的意識范圍的。就是我們本身那種福德因緣威力呢,對我們生命境界那種莊點和莊嚴,絕對是超出我們意識形態。

怎麼去理解這個道理呢?我們現在心裡頭有某一件事,從個人的一種人生角度來說,人性角度來說,我們要想辦成某一件事,就需要費盡周彰的去求人啊,去干什麼,這是所謂常理吧,人生的常理。但是你真正的去掌握佛法真理的時候,他就不盡同此道,你真正的把佛法的真理掌握以後,從你真實生命那種基質當中,就會發出一種力量,那種力量會促使你所有的因緣,以你為核心,內緣,外緣全部聚攏。

我們從生命現象來說,我們有很多無奈的局面出現,這種無奈的局面出現的時候,作為常人是沒有辦法的,他只能說逆來順受。但是修學佛法的人,他就會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這種態度不是說你憑著主觀意識來想象出來的,並不是憑著我們意識思維心想象出來的,而通過某一種方法和形式,突然就會出現的一種境況的轉機,這就產生了一種事相的變化,這是我們所想象不到的。

正所謂有一句古話說的,“山窮水盡疑無路”,後邊一句“柳暗花明又一春”,但我們恰恰看不到柳暗花明,能看到柳暗花明這個結局的人都很少,往往看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最後就連楚霸王還烏江自刎嘛。這就是你不參悟真理,不明了真理以後,對你自身生命那種狀態,不能進行最佳的調整,從而讓你成為一種被動的受制的狀態。

佛陀可憐我們這些眾生啊,因為這個動機就告訴我們解脫的方法。如何讓我們從現象當中去解脫,去獲得圓融無礙的動力,生命的原動力?這話說得比較含糊,具體是讓我們如何跳出生命現象的約束,而去進入到完全解脫的狀態,能讓我們生活經歷當中,所碰到的種種疑問也好,種種事相也好,迎刃而解,這首先在因緣法性上是如此,如果是繼續深入的修行,在你那個生命本質上,基質上,現象作用基質上,就會發生質的變化。

我們的身體是我們生命現象的作用基質,這個基質在沒有明了真理的時候,他就會順應我們煩惱性,煩惱性的一個規律來運行,運行下去,他就會有好壞啊,這些現象的出現。那我們還是沒有得到解脫,世間的種種辦法種種學問,種種信仰,通通是為了尋求那種生命的解脫,把你的生命寄於某一處。這樣的話,看似好象有所解脫,其實還是那樣。這就是外道,天人啊,外道那些修行的禅定啊,他就是這種狀況。佛法般若思想,空性真理呢?是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了,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現象界生命的作用基質的問題。

能夠從基礎上去改變,整個從一個有為相法的空間進入到那種無相自在解脫的狀態,這就是說為什麼我們要學習般若思想空性真理。這個般若思想空性真理也是強說吧,只能說是一種強說,並非真實有啊,就是我們所說的那個道理。這個道理並非真實有,只能說是一個強解釋,充其量叫做解釋。你認為這個是實有的話,也不是空性真理,你否認他那種東西並非實有,也不是空性真理,通通都落入相對境界而成為眾生煩惱性。

為什麼叫眾生煩惱性?所謂眾生者是眾緣和合而生,眾緣和合就必須是在相對境界裡頭,而這個相對境界裡頭的東西呢,就是有生有滅,有煩惱性,由無明而支撐。我們學佛也是這樣子,不明了這個道理你去學佛,你用的所有的功夫全是在無明世界裡頭。

什麼叫無明呢?作為眾生的本質你沒有改變,什麼叫眾生的本質?這個現象生命他那個作用基質就是有思維心,而這個思維心他所對的面是什麼,是生滅法,思維心所對的面是相對境,所以這就產生了煩惱性,產生了生滅性,修行佛法的人要明了這個圓滿的真理。

明了這個真理,你就對我們所對的境界,我們能覺性所對的境界,跟我們平常那種樣子就不一樣了,跟我們平常所對的心境就不盡相同了。我們現在在這個房間裡頭,你看到外物的時候,用你的六根去對待外境的時候,你認為那個是所對境。一般人會認為,這是所對境的產生,要是這樣子倒好辦了,我們就可以閉著眼不看這些,耳朵不聽這一切。

但是能嗎?很難,非常難。包括外道天修行的所謂的法,他們就是說閉到深山老林裡頭去,瞑思妄相。他想啊,一直在想,似乎好象超出這種六塵境界了。你看道士他修內丹怎麼修呢?他就是要想身體裡頭怎麼變化,好象是離開外邊的六塵了,色聲香味觸法,他忘了內所依的六塵境界並沒有離開。

他內所依的六塵境界依然存在啊,你看他身體會產生一種感受啊,他身體的變化以及他心情的變化,他還在裡頭。就像我們平常高興的時候,身心愉快,對周圍的世界,你可以好象可以說很大度對一些不順心的事也可以忽略不記,好象這時候挺好,這時候這個境界呢,跟你憂愁的時候所對的境界,是不是一樣呢?這就很復雜了。

你所對的外境,你六根所對的六塵境界,外所依境啊,外是身心外面的世界,那個東西是沒有什麼偏執性的。別管你恨這個東西也好,不恨這個東西也好,他統統都是一個玩意兒在這兒擺著的。但是你除了恨這個玩意兒,除了對著這個,裡頭還有一個東西你看得見嗎?除了這個東西以外,還有一個東西對吧?就是我們不去看這一切的時候,我們心裡頭還會有一個感受,那個是關鍵的煩惱根。那是我們執著的東西,你這個東西過去就過去吧,無所謂,壞了就換了吧。但是因為他而產生心態那叫煩惱根。

因為執著而產生的某種感受,那叫內所依六塵境界,也叫內緣所依六塵境界,那個人看不到,他表現成喜怒憂傷悲。那你說這些東西他怎麼去運用出來的呢,他怎麼去感受,就是我們那個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們那個眼識,耳識,鼻識,意識那個東西,那個東西你怎麼去辦呢,換句話來說,這也是障礙我們,明見本性,他就是最障礙著的。

我們遍見一切法的時候,恰恰他的一切法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你的感受,你知道那種感受,就是你由能覺心,所覺境產生的一種感受,這種感受他不會隨著時間空間去消失,他會綿綿若存,甚至幾年一輩子都在那兒,這是我們說的障礙。我們每一個人心裡頭都有一個結,一碰到那個結呢,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聲淚俱下,這是修行要掃除的障礙,鐵骨铮铮的硬漢,眼淚鼻涕一起下來了,這是真的,常人拿這些沒有辦法,一般人肯定拿這個沒有辦法,他只有一個回避。人都想把那種感受保護下來,這就是無明,就是生死結。這個生死結每個人心裡都有,你只要是人你就有,每個人心裡都有。因為人的真心,人性觀念裡頭的真心,那是最真誠也是最甜蜜也是最慘的,那真是象琉璃一樣脆,很美啊,而且是無私啊,但是又很慘,一碰就粉身碎骨了。

那些所謂的政治領袖啊,把他的真心放在哪兒了,放在他那個事上了,他那個事是不會被那個情感變化的,因為你情感是最容易變化的,人有一句話,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為啥稱為英雄氣短?英雄會把他的心思,放在外事相上去,好象他為了那個事相可以拋棄所謂的個人的情感問題,他全部都可以放下。正是因為他最大限度的約束了自己那種情感的問題啊,不受內在的因素波動影響,外在的世界才會展現出來。因為他把他那個所謂的真心,化現到外面的世界去了,他執著的是什麼江山啊,什麼事業就出來了。但是一旦他這個事業受到打擊的時候,那他就完了。

你看歷代朝廷的君王,他為了維護帝權,帝王權力,連他的親子都殺掉啊,那是不是他的真心呢,絕對是他的真心嘛,除了那個,誰也不認。那你說那個漢武帝,他繼位的時候,把他奶奶活活氣死了,那是他奶奶啊,漢景帝死的時候,窦太後,那是她親兒子,為什麼會這樣子,那是她所謂的情感所依處。

老百姓不一樣,講究的是內心的生活世界,要想充實啊,他就會把他的情感依到哪兒去,依到他的家人啊,孩子身上,恰恰往往傷害你的,我告訴你,也是這些人,因為這個業力成熟沒有定性啊,你對他滿懷希望,你必然要滿懷失望,這是必然的。

這就是我們的問題所在,這就是我們念力所及之處,咱們不是天天說念佛念不起來嗎,其實你那個念力沒有離開過那個感受,你的念力一直在維護你這個感受,你這種念力作為凡夫眾生啊,作為凡夫這種念力就是他的境界,他所依的境界,別管內外,這裡就不分內外了。凡夫眾生他所依的生存境界,就是身心世界,這就是凡夫眾生,他要依止的生命,是生活的原動力,這種念力你沒有覺悟的時候,他成為業力的指導,我們成就業力和業障的那種,他能左右業力和業障。

為啥能左右?你看你可以為了這個東西去改變你的信仰和生活軌跡,為了維護你內在的感受,你可以把你的信仰和生活軌跡全部改變,所以所謂的業障和業力是為誰服務啊,這叫根本無明,我們每個人都在維護這個東西,而是念念不斷的在維護,包括你學佛,包括你做什麼好事,孝順爹娘啊,包括你對你孩子好,全部是為你自己,沒有為別人。

維護了什麼啊,就是一個自我感覺,其實啥也沒有,這個自我的感受他是充斥著你生活的所有的空間,把你的生活空間充滿了,在你那個生活空間裡頭無不是為他服務,通通都是為他服務。你說你生孩子也好,生孩子也不是給別人生的,別人都那樣啊,那意思就是別人都那樣,我不那樣不象話,為什麼啊,其實還是為了自己那種感覺,你還有感受。因為你的感受你擺不平啊,你不這樣的話,好象是你跟別人不一樣,適應者生存,你得適應周圍的環境你才能生存。

世間常理是這樣說適應者生存,就會產生種種的行為,種種的意識,觀念啊,別人要怎麼樣,我也要怎麼樣,其實你說你願不願意呢?從心裡說有幾個人願意說誰家結婚了給他送兩兒錢去,從心裡頭肯定不願意吧,有時沒辦法,人家結婚不送,面子過不去,還是為自己面子。你那個面子到底在哪兒呢,你就是給人送了,人家後面念你好沒有?說不定還說,這家伙真摳,給人少了吧,人家不高興,給人多了呢,咱們又捨不得。

我們就生活在這個矛盾世界裡頭,總的來說就沒有合適的時候,你怎麼就覺得這兒也不合適,那兒也不合適,你天天就煩惱憂愁,全都來了。拿吃素來說吧,吃素不挺好的嗎,別人肯定會說了,有人的時候,吃點肉了,隨緣,吃點就吃點吧,現在好多學佛的都這樣認為。他就怕別人說他跟別人不一樣,我不知道你怕的哪樣?怕那個面子丟不起啊,這個在煩惱界眾生界當中,這就是一切眾生所依的境界,那是根本所依。

為什麼要完成這個,要這樣做呢?你自己也不知道。就象父母偏偏要兒女按照父母那種方向,總設計師的方向去進行生命安排,你必須得咋咋咋,父母拿他的經驗去套給孩子的生命軌跡上,你說現實不現實,你要針對情況去,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這是比較客觀的態度,你不要把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意識觀念,去強加於你周圍的有緣的人身上,那個不行的,也是行不通的。

但是眾生界往往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偏偏就要把自己的觀念去給別人,這就出現了戰爭的因素。戰爭的原始狀態是什麼?最原始狀態就是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別人,他那個福報業力大啊,他就可以發動強權的措施,你必須得聽我的,不斷膨脹,再加上他過去生修了點福報,行了,這一下就可以達到他的願望。

你去觀察,這種自我意識這種東西,他就是一切眾生的根本,統統是這樣。我們學修佛法的人,覺悟真理的人,應該去覺悟他,覺悟是我們要非常清楚的認知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是如幻如夢的東西,他是作用在如幻的生命基礎上的。不是作用在如幻的生命基礎上的話,他就可以事事順心,吉祥如意了,恰恰有時候不求反而得到,求得不到,跟你制造很多戲劇性的東西。

佛光禅師解讀《金剛經》第二十講(2)

啥叫戲劇性呢?有時候我特別討厭某一個人,而那個人恰恰一個勁在你意識裡頭,眼前晃啊。你今天特別不願意見誰,你還偏偏見到他。你想求什麼,還得不到,想抓五百萬還抓不著,看著就拿不到,好苦悶。為什麼?就那個我意識障礙著。

我們修行佛法的人該怎麼辦呢?我們要真的看破這些,看破看破,你把他看成破的你就放下了,你總覺得他好得不得了,你肯定放不下,所以還是要覺悟他,覺悟他非真實。我們不是要依他生活,你依著他活著就錯了,你活在如幻的空間裡。

這就是把我們能覺的念力心啊,能覺的念,念為什麼產生力呢?你總執著他就產生力,你就放在不實在的東西上,如幻的我執上,所以你就產生如幻的生命現象了。我們現在的生命現象為什麼就如夢如幻不實在呢?因為你把你那個能覺的念力心,放到你如幻的境界裡頭。

什麼叫如幻的境界?什麼患得患失啊,面子啊,看似挺真實,其實都是假的,都是如幻的,所以你就產生了如幻的生命現象。今天好了明天不好了,都從哪兒產生的,就從這兒產生的。產生人的三六九等,差別相,就出來了。因為你會分別會執著,某一種事挺好,某一人挺好,產生一種相分別。你那個意識裡認為這人好,你怎麼看就順眼,有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個“情”人不是光指的搞對象的人,情是有執著的人,有情感執著的人,你執著於情感的人對某一種觀念特別執著,那個東西跟你這有感覺。

咱就說西施吧,西施是一個病態啊,有嚴重的肝病,那為什麼范蠡還看她特別順眼呢?執著嘛。這就是人啊,這就是眾生的生命現象,所以說你本來無量的智慧光明,你就變成一點點了,鎖定鏡頭了,怎麼看也看不到後邊了。這就是你的一切生活就開始了。你本來具足圓滿無障的六種神通,全為他忙活了,那你所有的功德全回向給他了,但是這家伙還不知足啊,氣死我了。

其實不是他不知足,是我們的心不圓滿,你的心要是沖破這種現象的障礙,從絕對的角度看有為的相法生命的時候,他就變了,哎,這人怎麼跟以前不一樣了?你就發現了,生命的現象就改變了,因為你那個作用基質改變了,你沒有再把你能覺的念力心,能覺的念力去放在過去那種有漏的錯誤的思維觀念上,把你能覺的心轉移對象,轉移到圓滿無障智慧真理上去。

你內心生命世界的改變,把你外在的生命世界就改變了,而並不是你改變外在的東西就能改變內心,這就是我們要說的“非說所說分”,他那個深層的教義就告訴我們,我們所能了解的一切萬事萬物,這種軌跡,不是我們真正的生命現象,我們所知道的所謂游戲法則,也不是真正的游戲規則,通通都是所謂的規則,相對的原則。

能了知他是相對而不真實的時候,就應該認真的對待每一次真理的覺悟。去把你能覺的念力的心去放在絕對真理那個層面上去,去升華自己的信念,你那個心靈是最靈最透的,能靈覺一切,他能夠真正的覺悟一切覺知一切,能包容一切,他能透徹萬物,透徹一切現象,你把這種力量發揮出來,你還怕誰不聽話?你自身就變掉了,無限魅力啊,即身成就觀音菩薩了。看她,迷死了,崇拜哦!我自身的改變也就是這樣的,我在我們家是最沒有說話權力的,最沒有地位的,最底層民眾,我就發現這個不行,這個現象得改變,怎麼改變呢,因為身體不好要干活不行,出力氣的事輪不到你,要說收入吧,我那時候沒收入,很慘。不行需要另辟奚徑吧,修行吧,功夫不負有心人,所以我改變了吧,他們通通都得來求我了,很有滿足感啊,這是很成功的一個例子啊,以後會更證明這個成功的例子的。

我並沒說去改變人家,我只管我自己,管管管把自己改變了,自己內心世界全部變掉了,他就變了。因為眾生心有一種缺陷,恰恰你這兒是完美的,你這兒是圓滿的,他的缺陷在你這兒就能彌補掉,所以他必須得來找你,這就是生命跡象。你把握這個生命跡象,這個規律法則的時候,那你說你活得多痛快。我不在乎你一時的逞強,看我最後收拾你,最後叫你拜倒在我石榴裙下。誰最厲害,有福報有智慧的人最厲害。

我們通過這個真理的演說,對真理的一種理解,讓我們內心深處的認識發生正確的規范,跟正確的規范並軌,你的生命軌跡就會發生變化,不是說遙不可及的事,而是說唾手可得。因為你們很有福報很有幸運啊,你們沒有經過二十年的摸索,我們是經過二十年的摸索,在不斷的證明當中知道這個道理的,你們就今天聽我白活白活,就不錯了就知道這個方法了,然後照著去做,省了二十年的功夫啊。就是你從現在開始修行直接就有二十年的底子,這只是我這一面,那我師父人家修行一輩子了,我跟我師父說:“可不可以這樣認為,您修行了幾十年了,我跟你這兒學到的,你那幾十年的功夫是不是在我這兒也起作用?”師父說“不起作用才怪”,從釋迦牟尼佛那兒幾千年的功力啊,內力深厚了,真的有那種感覺,你自己感覺那個氣勢啊,他就粗啊,很沖啊,自然你跟他勾通啊,你跟他的心靈溝通了,他那個生命力量就在你身上起作用了。

我們不是前幾天研究過,這個生命形式不一定是以這種形式存在的,他以他那種圓滿報身的形式存在,我們只要跟他那個報身溝通了,他那個意識形態,他那個力量就會在我們這個生命現象裡起作用。所以我們一旦跟他那個生命溝通了,我們有限的生命就會融入到他那個無限的生命中去,毛主席說過,把我們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其實他是從佛教裡說出來的。那你的生命就升華了,那你不就獲得所謂的永恆了嗎。人家講話,信主者永生,但他那個主不是那個主哈,你要真正相信自己的心靈,你自己的心靈清淨以後才能相信啊,你不清淨沒有找著的時候千萬不要信。你信了就是錯的,真的,一信就錯。抽煙的人為啥戒不掉呢,他就太依賴他那個所謂的心靈了,他那個心靈是錯誤的病態的心,所以我們要從這裡去看到這個問題。

你看到這個問題以後,你就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現象出來,了知這世界無一法可得,你會看得到,你也會感受得到,你那個生命世界裡頭,並沒有一樣東西你可以落得住,實實在在叫無法可得。因為有法可得就叫執著了,成了相對境界,相對境界自然就是生死煩惱開始了。無法可得會是個什麼樣子呢,你在任何境界裡都是輕安快樂的,為啥?你不受他的法的原則約束啊。

你真正能把這句真理去體驗到生命的最細微處,最深處的時候,就包括這一切法拘你不得,什麼叫一切法?我們眼所見是色法,色法拘你不得,因為你心破掉色法了,你的認識當中色法不存在障礙的時候,那就色法拘你不得了,那就會產生一種力量,能把有和無啊變化出來了,那你說我們現象生命裡有沒有這種力量呢?絕對有。這就是依念力而成就啊,啥叫念力?我說,你們感受一下,你們有時候有一種直覺,比如家人跟你搗鬼不說實話,他嘴裡說怎樣,但你有種感覺他沒說實話,你不被現象所迷惑,你沒有被他那種現象所迷惑,為什麼呢,因為你那個念力集中啊,致心一處,無事不辦。你念力成天念他了,你念力就感通他內心世界了,他的內心狀態其實跟你的心靈有感應,他再表演你也能感受到他真的假的,是不是超越色法?

禅宗祖師告訴我們,我們人人都有六種神力,只是你念力專一的地方不一樣,其實他在你的生命世界裡力量是絕對顯現出來的,你留心觀察我們生命世界裡,都有這種現象,只是我們不在意罷了。還有很多現象嘛,包括家裡死人了,一下你有感覺,別管在哪兒都有感受,這就是超出一切現象,超越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現象障礙,還能作用那個力量是什麼?那就是法性的功德。

我們人人本有,個個不無啊,他通過念力顯現,念覺性顯現,你把念覺性總念到色聲香味觸法上,就被這個東西障礙,但是最終障礙不住他,他還會顯現,你念到空無相無作,性相跟他那個念覺心那個形象相應的時候,他就完全把那個本來的作用力顯現出來了,這叫如幻之身。就是你的念覺性看從哪兒轉移了,這道理就象他們練功夫的人一樣,練到最後肉掌啊,真能打釘子干啥啊,甚至還可以把鋼板拎彎,你說是不是如幻啊?他已經作出超越現象的事了,你想肉長的能把那東西打爛,已經超越現象了。怎麼搞成的?念力嘛,念力成就,知道神通從哪兒來的嘛?這就是神通的來緣。

佛光禅師解讀《金剛經》第二十講(3)

所謂神通是怎麼來的?神通是精神集中,念力集中,自然通達,各行各業都有神通啊,經常做生意的,他一聽就知道這道道兒在哪兒,做官的也有神通啊,你辦不到的事,人家看到你不緊張看到他准緊張了,他去辦就比你強,你說是不是神通?神通有的表現在法則上,他所遵循的法上,警察招手司機停車,你招手他停不停?他招手停車別人給他錢,你招手你得給人家錢。這就是神通啊,因為他代表的是一種法,而這種法是多少人的念力所成。為什麼國家收稅你得給人家?人家那是法,那也是神力啊,神力變現啊,你不給人家變現出來,人家收拾你呀。你說為啥?沒有為啥,這叫法爾如是,沒有道理講。你有本事逃掉了也算你本事。

你真的跳出三界了,那你就可以不受這個法,所謂現象的約束,歷來皇上收稅,君主收稅,他不上廟裡找和尚收稅去,過去不是有人頭稅,兵役,他不抓和尚充兵去,這個最明顯了嘛,他超出他的法則了嘛。過去朝廷有人犯法了,他只要肯出家的話,死罪都免了,過去都是那樣子,出家人犯了國法,他必須得先脫掉僧服,王法才能制裁他,你說是不是法啊,人那也是法王,這叫“無法可得”啊。

但是,這些東西好象有所得嗎?其實包括這個法的本身,他沒有什麼具體的形象,包括你要守的各種法則,他有什麼形象存在嗎?他沒有,法用來干什麼,法用來制心的。究竟無可得,你去守他那個規律了,運行法則了,這個對你來說,他就無所謂,不存在障礙,你違背他這個原則了,他對你來說就是一種障礙,從這個角度也叫無法可得。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用一句很簡單的話來說明一個最高的原則,一切法究竟是不可得,只是個名字而已,你看,他用他自己的圓滿證量告訴你:“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成就無上正等解脫,圓滿的功德,真正是“為無所得耶”。他進入清淨無為的境界,終無所得,是這個樣子的。你有所得就不是佛了,他得一切法的原則根本是什麼就是空性法,就象虛空萬物一樣,萬物生長在虛空當中,他受虛空的限制嗎?我告訴你,他絕對要受虛空的限制,虛空受他的限制嗎?這就是空法,佛也叫空王啊。

你能解空法而入空王家,入空王家你就成為法王子。啥叫空呢?他解空性之法。“為無所得”,而這個無所得恰恰就是空性的一種體現,有所得就是相對法,無所得就是絕對境界。“佛言,如是!如是!”是這樣的,佛印證一下,是這樣子,須菩提也解空法了嘛,他解空第一,他解空法,沒有證空法,所以他稱為須菩提,不能叫世尊。現在可以說,你聽完這部金剛經呢,你也可以認為,你也解空法了,但是你解完空法,沒證空法,那你就還叫你就好,你先別叫什麼別的。

空性與相法無礙,千萬別再抱著什麼想法,我要成就什麼什麼,那就叫什麼,不解空法。你解空法就是什麼樣的現象呢,一切生命真實了,不要再認為你不真實,那你還沒有解空法。

“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我成就最上圓滿的解脫,所謂成就最上圓滿的解脫,其實那是對任何感受,任何世間的所有的一切法,沒有丁點的感受,不在意,丁點也沒拿他當回事。你但凡有一點點在意,你把他當回事,那你叫不解空法。你解證空法,那行了,那你可以稱為空王如來啊,空王佛。你不解的時候,該叫啥叫啥,解了以後,該叫啥還叫啥,因為你解了以後,並不障礙你的空性,你現有的生命現象,並不障礙你的空性,就象我們這個虛空世界當中的萬物,萬物並不障礙虛空啊。

虛空障礙萬物嗎?絕對要障礙他的,誰能跳出虛空去啊?我問你,你能跳出你的心嗎?你在你的心外頭找一個東西過來,找一個心念給我拿出來,虛空絕對障礙萬物,要不怎麼說,天大地大他最大,為什麼他最大?就這道理。

“乃至無有少法可得”。因為只有你沒有丁點的掛礙的時候,你才能完全體證,這一句話直接告訴你,什麼叫證入空性?什麼叫成就最上解脫?沒有丁點掛礙了,你就成佛了。就你這個天天的放不下這個,放不下那個,你慢慢等著吧,佛給你證明什麼叫成佛了,“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之所以能圓滿無上正覺解脫,就是因為我沒有丁點掛礙,那才能成就無上解脫。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我們知道什麼叫成佛的觀念了,對吧,沒有丁點掛礙,一丁點掛礙都沒有,清淨了吧?你有這種清淨的心認識,你做什麼事就叫絕對的增上行善了,那叫純善。沒有這種心叫染雜業,你有掛礙地行最上的功德事也叫染雜業,就象梁武帝一樣,按說梁武帝做的事不少吧,可惜他無功無德。為啥?他要功德嘛,是染雜業出來了嘛,他心不淨嘛,達摩老祖給他講,圓滿潔淨的得道者才算有功德。什麼叫淨心呢?丁點沒有掛礙地做一切事,那你就是真正的功德有了。

就像今天下午我開個玩笑,你看那個書上講的什麼種種感應啊,以這種心去做佛像,干什麼,你放心丁點功德都沒有,因為你有掛礙啊,雖然你不是向別人求什麼,但是你跟他一樣有心貪啊,你有心做事叫有掛礙,所以說你不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包括人家說的,我為了成就怎麼怎麼,你也叫掛礙,也不能成就無上正覺,還叫有漏有為啊,相對法,所以叫不淨心造業。不淨心就是造業,淨心才是行善。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接著說了,須菩提,這個法性啊,他絕對平等。你看虛空平等吧,虛空對萬物的心態是平等吧?你說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啊,虛空分別嗎?不分別吧。你的心情也是這樣啊,就說眼吧,誰都喜歡好看的吧,你好看的也往裡看,不好看的你往不往裡裝,你還得裝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你有沒有平等性?有吧,“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有這種特性,你就已經是無上正覺了。

為什麼你現在不能展現無上正覺,因為你有掛礙啊,你要分別啊,你要分別這個好,這個壞,你有分別了,你還拿進來了,你說你不是白受罪?干脆不分別了,愛誰誰吧,那反而你落得個圓滿的名啊,成佛了,無上正覺了,你偏偏要抓住個什麼觀念啊,費力還不討好,又受了罪了,你還沒落著好,還給你扣個帽子叫煩惱眾生。

那你要落哪個名啊?你偏偏要費力不討好,落個眾生凡夫的名,明明你也有這樣的共性啊,我們的心體生命也是一樣吧?好壞我們都得容受。為什麼我們能容受下來,還要分別個好壞呢?吃飽撐的吧?你本來有這個平等法性,咱說一個很現實的現象,分別,我要能拿出那個不好的,光要好的也行啊,你不行啊,好壞你都得拿起來啊,你不進來你也得進來了,與其那樣干脆不管他了,隨他去,你倒落了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這樣做的話,你就已經就,給你套個名叫什麼,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了,就這一念就成佛了。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什麼叫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說你人為的觀念加上去,你修任何善法都叫造業,你沒有這些觀念的障礙,你做一切善法,就是已經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什麼叫是法?成就最上解脫那個法性是絕對平等的,是不分別高下的,就象虛空對萬物一樣,虛空對待萬物的態度絕對平等吧?我們的心也是一樣,我們的好壞心情通通得拿進來吧,你通通都得受吧,那你何苦呢,既然受的話,干脆別加好壞詞了,都拿進來算了,就象吃的酸甜苦辣一樣,酸甜苦辣鹹,我們通通都得弄一遍,一胡碌進來,別分別了,你不分別了,就圓滿最上解脫了,你分別了你就是煩惱眾生,那你說你要哪個啊?

所以說佛就告訴你,我們該怎麼運行生命呢,就是放下一切觀念去做一切事,你放下一切觀念的同時就在行一切善,所以說這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經就成就無上正覺解脫了。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最後怕你落在善法惡境界裡頭,佛給你說,真實生命境界裡頭沒有善惡,這一回聽懂了,你就成佛了。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