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卷第三十七 十地品之四
【題 解】此卷包含第六「現前地」及第七「遠行地」的全部內容。
十二、第六地:「現前地」
關於第六「現前地」部分的結構。據澄觀的判釋:文有三分:初,贊請分。第二,正說亦分為二:初,地行;後地果。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我們將第二「正說分」又分為二,這樣便構成現在注譯中的四部分。
「贊請分」九頌的內容是:與會大眾聽完金剛藏菩薩的宣講之後,都歡喜雀躍,散花供養諸佛。自在天王、無量天女先後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贊佛法之理以及菩薩十度修行的殊勝。隨後,解脫月菩薩又請求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講解第六地之法。
第六地「正說分」之一——「明地行」。世親《十地經論》卷八則將「明地行」部分再分為三層次:「如五地中三分差別:勝慢對治,不住道行勝及彼果勝。第六地亦如是。應知轉勝故。」
第一,第一層次「勝慢對治」,其主旨為除掉慢心。關於此處所除治的「慢心」,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第五地所言的「十種平等清淨心」為對治「苦」、「集」之染而有「取淨」的情形。針對這種「淨相」而在進入第六地之初,以「十種染淨平等法」對治之。這「十種染淨平等法」是:「一切法無相,故平等。無體,故平等。無生,故平等;無成,故平等。本來清淨,故平等;無戲論,故平等。無取捨,故平等;寂靜,故平等。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無不二,故平等。」金剛藏菩薩隨後向會眾指出,菩薩觀想前述十種平等法即可進入第六「現前地」,獲得「隨順忍」。
第二,第二層次「不住道行勝」,其主旨「不住道」而殊勝。此又分為三部分:
其一,「總顯心境」。世親將其解釋為貫穿解釋此地「不住道行勝」的「三觀」,即「一切智觀」、「大悲隨順觀」、「一切相智觀」。
其二,「別明觀相」,即「緣起觀」。經文本身是以十門來闡述的,其名目為:第一「有支相續門」、第二「一心所攝門」、第三「自業差別門」、第四「不相捨離門」、第五「三道不斷門」、第六「三際輪回門」、第七「三苦聚集門」、第八「因緣生滅門」、第九「生滅系縛門」、第十「無所有盡觀門」。
其三,「結成觀名」,其主旨為總結第二「別明觀相」中所言的十種緣起觀。
第三,第三層次「彼果勝」,其主旨為「不住道行勝之果」。此又分為五方面:
其一,「對治行勝及離障勝」。「對治行勝」是指「三解脫門」,「滅障勝」則是指遠離三種相。「三解脫門」是指三種進入解脫境界的智門,即「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而「滅障勝」中所遠離的三種相,其實質是指「此六地中,遠離法平等故。」
其二,「修行勝」。在此部分,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講此地的「二種修行」與三種「修行勝」。前者是指「發勇猛修行」與「丈夫志修行」。三種「修行勝」為「般若因勝」、「般若體現勝」、「般若用勝」。
其三,「三昧勝」。「三昧勝」是指此地菩薩所獲得的十種「空三昧門」。十種空三昧的名目為:「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實、不分別空三昧,不捨離空三昧,離、不離空三昧。」
其四,「不壞心勝」。進入此地的菩薩能夠獲得九種堅固不退轉的心。其九種心如經中所說:「決定心、純善心、甚深心、不退轉心、不休息心、廣大心、無邊心、求智心、方便慧相應心。」
其五,「自在力勝」。菩薩依持於前述十種「不壞心」而獲得九種自在力,如經中所言:「不懼異論,入諸智地,離二乘道,趣於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住於菩薩智慧光明,於空、無相、無願法中皆善修習,方便智慧恆共相應。」
第六地「正說分」之二——「辨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第五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禅定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第六「現前地」的「重頌分」,有二十一頌。金剛藏菩薩為了使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六地「現前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關於此地名為「現前」的意義。菩薩至此位,能夠通觀緣起之義理,住於緣起智,進而引發染淨無分別的最勝智顯現於前,因此名為「現前地」,又作「現在地」、「目見地」。
十三、第六地:「遠行地」
關於第七「遠行地」部分的結構。根據澄觀的判釋:文有三分:初,贊請中有十二頌。第二,“正說分”又分為兩部分,先“行”,後“果」。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我們將第二「正說分」又分為二,這樣便構成現在注譯中的四部分。
「贊請分」中,與會大眾聽完金剛藏菩薩的宣講之後,都歡喜雀躍,散花供養諸佛。自在天王、無量天女先後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贊佛法之理以及菩薩十度修行的殊勝。隨後,解脫月菩薩又請求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講解第七地之法。
第七「遠行地」的「正說分」之一——「明地行」。世親《十地經論》卷九則將「明地行」部分再分為三層次:「第七地中,有五種相差別:一、樂無作行對治差別。二、彼障對治差別。三、雙行差別。四、前、上地勝差別。五、彼果差別。」
第一,「樂無作行對治差別」。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證入第六地的菩薩以「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而進入第七「遠行地」。至於為何稱之為「樂無作行對治」,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解釋說:「初言『樂無作』者,樂著般若觀空故,即細相現行障。此地隨有不著為能對治。」即以「方便智」發起十種殊勝行,也就是以方便智慧對治對於第六地「般若觀空」的執著。
第二,「彼障對治差別」。其主旨為「即攝無著行,有量功用皆不著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此又分為二:
其一,「修行無量種,治前有量障。」(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其涵義是:「隨所作利益,何等眾生?眾生住何處?以何等智慧?以何等心?以何等行?置何等乘?以此差別,有十種修行。」(世親《十地經論》卷九)
其二,「修行無功用行」。其主旨為:「任放天性,不由勤策,自然而行,亡功合道,名『無功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而此地的特質即為修行「無功用行」。
第三,「雙行分別」。世親《十地經論》卷九說「雙行分別分」有四種相:「一、二行雙無間,二、信勝。三、能作大義。四、菩提分差別。」
其一,「二行雙無間」的主旨為:「不捨前不動之『止』,觀察之『觀』,為止、觀二行雙行,一念不休即『無間』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
其二,「信勝」的主旨,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九所說:「『信勝』者,彼無量智中殊異義,莊嚴相現前專念故。」
其三,「能作大義」的主旨為菩薩在此地於念念中具足十波羅蜜多。
其四,「菩提分差別」則為此地所證之相的總結。
第四,「前、上地勝差別」,「前」指初地至第六地,「上地」指第八、九、十地,「勝」為「增上」之義。
在前一部分中,解脫月菩薩向金剛藏菩薩請問菩薩在其它「地」中修行是否也能夠滿足一切菩提分法。金剛藏菩薩則先回答說,菩薩在十地中都能夠滿足一切菩提分法,不過在第七地中最為殊勝而已。然後,金剛藏菩薩較為詳細地說明了此地勝於前六地的方面。
在後一部分,金剛藏菩薩向解脫月菩薩解釋說,在由「雜染」至「純淨」的過程中,第七地為其過渡的關鍵所在。菩薩憑借在此地所圓滿的大願力方便智慧纔能得以通過。解脫月菩薩又問,此地的菩薩所修究竟是「染行」還是「淨行」?金剛藏菩薩先以譬喻,再以「雙非」來回答解脫月菩薩的疑問。
第五,第五層次「雙行果差別」,其涵義是:「此果實通諸分,以雙行是正住行,親生此果故。又以雙行該於諸分,皆雙行故,名『雙行果』。」(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據世親所判釋,經文是從四個方面來诠釋「雙行」的:
其一,「業清淨」,經文分四方面:「一者,戒清淨」。第二為「世間智淨,此辨『行用』。」第三為「得自身勝,此明『行體』。」第四為「得勝力,謂得禅等現前勝功德力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澄觀說,此「業清淨」所言的「雙行」為「自利」和「他利」之「二行雙行」。
其二,「得勝三昧」,即菩薩住於此地所獲得的殊勝的十種三昧。澄觀說,此「得勝三昧」所言的「雙行」為「定、慧雙行」。
其三,「得過地」,其涵義是菩薩住於此地之所得超過二乘及前諸地。第一方面為「行修善巧過」,其基本內容,如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所說:「過法有二:一、巧智。二、深悲。過相亦二:一、下過二乘。二、上過智地,智慧地即八地無功用智。由此地中雙觀止、觀,便至彼處法流水中,任運雙流,趣佛智海。」此中,「過二乘」之「過」為超過、越過之義。而「過智地」之「過」為越過下地而得以直達上地之義。第二方面為「作業廣大過」,即住於此地的菩薩,由於其殊勝的修行,得以在所有「業」、「行」方面超越聲聞、緣覺。第三方面為「行修勝入過」,即住於此地的菩薩,「非但如前廣、多無量,而力用難測,深無分量,勝而過也。」
其四,「得勝行」,其主旨是菩薩住於此地在修行方面非常殊勝,遠遠超過前六地。澄觀說,此「得勝行」所言的「雙行」為「寂、用雙行」。「寂」即「真如理體」,「用」即此「理體」之作用。
關於「明地行」部分前述五層次之間的關系,澄觀解釋說:「初一,是趣地方便,即當入心。余四,為住、出心,在果。又住中,初一即初住地;次一正住地;次一,說雖在後,義該始終;後一地滿。初言『樂無作』者,樂著般若觀空故,即細相現行障。此地隨有不著為能對治。二、謂向雖能治前地樂空之心,以其有量有功用即復是障故。修無量無功用行,以為對治。三、垢障既盡故,止、觀雙行。四、明此地功用過前六地,勝後三地。『上』即後也。五、由地滿故,說『雙行果』。」(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
第七「遠行地」的「正說分」之二——「辨地果」部分,與前述第六地的相應部分大致相同。
第七「遠行地」的「重頌分」,有二十二頌。金剛藏菩薩為了使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七地「遠行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關於此地名為「遠行」的意義。「遠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遠地」。此地之菩薩住於純無相觀,遠出過世間與二乘之有相行,因此名之為「遠行地」。菩薩於此地修行「方便善巧波羅蜜」,斷細相現行障,證得法無別真如。
十二、第六地:現前地
(一)、贊請分
菩薩既聞諸勝行,其心歡喜雨妙華,放淨光明散寶珠,供養如來稱善說。百千天眾皆欣慶,共在空中散眾寶,華鬘①、璎珞及幢、幡②,寶蓋③、塗香鹹供佛。
自在天王並眷屬,心生歡喜住空中,散寶成雲持供養,贊言:「佛子!快宣說!」
無量天女空中住,共以樂音歌贊佛,音中悉作如是言:「佛語能除煩惱病。法性本寂無諸相,猶如虛空不分別,超諸取著絕言道,真實平等常清淨④。若能通達諸法性,於有於無心不動。為欲救世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⑤。不取眾相而行施,本絕諸惡堅持戒,解法無害常堪忍,知法性離具精進,已盡煩惱入諸禅,善達性空分別法,具足智力能博濟。滅除眾惡稱大士⑥。」
如是妙音千萬種,贊已默然瞻仰佛。
解脫月語金剛藏:「以何行相入後地?」
【章 旨】此九頌為第六地的「贊請分」。與會大眾聽完金剛藏菩薩的宣講之後,都歡喜雀躍,散花供養諸佛。自在天王、無量天女先後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贊佛法之理以及菩薩十度修行的殊勝。隨後,解脫月菩薩又請求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講解第六地之法。
【注 釋】①華鬘 即以絲綴花,結於頸項,或裝飾於身上。此為印度風俗之一,但佛教規定,比丘不得以華鬘裝飾身上,僅能以之懸掛室內,或用以供養佛。中國、日本佛教轉而用其為佛前之莊嚴用品。華鬘以鮮花制成,所用種類並非一定,主要擇其芳香。亦有以鮮花以外之物作成華鬘的情形,如以青銅等鑄成之金屬圓形板,上面刻镂花鳥、天女之形,或以牛皮切割而成(稱為牛皮華鬘)。②幡 一般與「幢」一起使用,作為供養佛、菩薩的莊嚴具,用以象征佛、菩薩之威德。一般認為,「幡」是初期佛教教團的記號,但經典中多用之為降魔的象征。經典中亦常言造立此幡,能得福德,避苦難,往生諸佛淨土,又言供養幡可得菩提及其功德,故寺院、道場常加使用,因而成為莊嚴之法具。③寶蓋 是「傘」的美稱,即指七寶嚴飾之天蓋,懸於佛、菩薩或戒師等之高座上,作為莊嚴具。此外,在中國古代建築中,如經幢、石塔之頂上,有雕刻精細如傘狀之蓋,亦稱「寶蓋」,又稱「華蓋」。④法性本寂無諸相猶如虛空不分別超諸取著絕言道真實平等常清淨 關於此偈的涵義,澄觀解釋為“贊理」。佛教所言之「理」有多種名稱,如「法性」、「真如」、「真性」、「法本」、「實際」等,諸法之真實體性,即宇宙一切現象所具有之真實不變之本性,「法性」是萬法之本,因而又稱為「法本」。此偈語可以看作是對這一「理體」的全面描述。⑤若能通達諸法性於有於無心不動為欲救世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 關於此偈的涵義,澄觀解釋為「悲、智無礙行。」「若能通達諸法性,於有於無心不動」是言「智」,「為欲救世勤修行,此佛口生真佛子」是言「大悲」之行。佛教言,「悲」與「智」是佛、菩薩所必備的二種德性,也叫做「悲、智二門」。「智」是上求菩提,屬於自利;「悲」是下化眾生,屬於利他。⑥不取眾相而行施本絕諸惡堅持戒等八句 關於此二偈的涵義,澄觀解釋為“十度圓修行”。「不取眾相而行施」是言「布施波羅蜜多」,「本絕諸惡堅持戒」是言「戒波羅蜜多」,「解法無害常堪忍」是言「忍辱波羅蜜多」,「知法性離具精進」是言「精進波羅蜜多」,「已盡煩惱入諸禅」是言「禅波羅蜜多」,「善達性空」是言「般若波羅蜜多」,「分別法」是言「方便波羅蜜多」,「具足智、力」是指「智波羅蜜多」和「力波羅蜜多」,「能博濟」是言「願波羅蜜多」。
【語 譯】參加法會的佛子聽聞金剛藏菩薩宣講完如此殊勝的修行法,心中都產生大歡喜,他們都散播許多花,發出清淨的光明,散播著諸多珍寶來供養佛,稱贊金剛藏菩薩所說的如此美妙之法。數百千的天眾都非常欣喜,一同在空中撒播眾多的珍寶、花鬘、珍珠以及幢幡、寶蓋、塗香來供養諸佛。
自在天王及其心中也產生歡喜,住於空中,散播珍寶凝成雲彩來供養諸佛,他們一同稱贊說:「佛子!快快宣說此後菩薩的修行!」
有無數的天女在空中停了下來,一同用樂音歌贊諸佛,每一天女都這樣說道:「佛語能夠除去煩惱病。法性本來就是寂靜的,本來就沒有任何相狀,猶如虛空不能加以分別,超越取著而不能以任何語言去言說,它是真實平等而常常清淨的。如果能夠通達諸法之本性,無論對於『有』還是『無』都保持心的不動狀態。佛、菩薩為了想救度世間的眾生而勤奮地修行,從此佛之口所說之法中能夠產生真正的佛子。不執著眾相而實踐布施,從根本處斷絕諸惡並且堅持戒律,解悟佛法無害而常常能夠忍辱,知曉法性是超越法相並且精進地修行,已斷盡煩惱進入四禅八定,善於通達性空之理,行方便智慧,具足智、力,能夠廣博地濟度眾生。總之,滅除眾惡即為大士。」
如此美妙的聲音有千萬種,稱贊之後就默默地仰視著佛。
解脫月菩薩這時對金剛藏菩薩說:「菩薩憑借何等行相進入後地呢?」
(二)、正說分之一:「明地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诃薩已具足第五地,欲入第六現前地,當觀察十平等法①。」
「何等為十?所謂:一切法無相,故平等②。無體,故平等③。無生,故平等;無成,故平等④。本來清淨,故平等;無戲論,故平等⑤。無取捨,故平等;寂靜,故平等⑥。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⑦。有、無不二,故平等⑧。」
【章 旨】此章與下一章為「明地行」部分的第一層次——「勝慢對治」的內容,其主旨為除掉慢心。關於此處所除治「慢心」,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前觀四谛,『苦』、『集』名染,『滅』、『道』為淨。又十平等,隨順如道,但約淨說。染相未亡,對染有淨,亦名取淨。今以十染淨平等法而為能治。」這是說,第五地所言的「十種平等清淨心」為對治「苦」、「集」之染而有「取淨」的情形。針對這種「淨相」而以「十種染淨平等法」對治之。
【注 釋】①十平等法 在第四、第五地,金剛藏菩薩都向會眾宣講進入其地須修十種心。然而此地所修的十種心是最為殊勝的。第四地所對治的是「我慢」和「解法慢」,即「我執」和「法執」;而第五地所對治的則是因「清淨」產生的「慢心」。此第六地則是針對第五地的這種對於「淨相」的執著而以「十種染淨平等法」對治之。②一切法無相故平等 此句為「十種染淨平等法」的總句。佛教的所有法都可以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三科」包蘊殆盡。而入地菩薩修行至此已經進入無為法的領域,因此,世親說此處的「一切法」是指包括「無為法」在內的「十二入」。而「六根」與「六塵」均為緣起而成,因此本來就是「無」,因此,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此後的九句,是對此總句的推展說明。③無體故平等 關於此句,菩提流支《十地經論》卷八翻譯為「一切法無想平等故」。世親則解釋為:「『十二入』自相想。」這是說,一切法都是由「六根」與「六塵」和合而產生的,也即世親所說的是由「想」而產生的。實際上,一切法並無固定不變的本體,因而是平等的。④無生故平等無成故平等 這是說,一切法是心念輾轉而生的,具體而言是「十二入」輾轉的結果,因為有「生」,所以縩有苦果。而實際上,一切法都是以眾生的虛妄分別為依憑的,因而是平等的。此中所言的「依他」是指「唯識三性」中的「依他起性」,此二句的涵義則是遣除「染分依他起性」。⑤本來清淨故平等無戲論故平等 這是遣除「清淨」與「染污」二元對立之下的「清淨相」。也即前二句言遣除了「染分依他」,此則連同清淨相一同遣除。⑥無取捨故平等寂靜故平等 這兩句是言遣除「圓成實性」,即真如理體。⑦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 此句是言遣除將「我」當作「非有」的「惡取空」之見,「無」並非全「無」,而應以下句的「不二」來理解。⑧有無不二故平等 此句是言「有、無不二」,也遣「亦有亦無」義,再遣「非亦有亦無」義,「斷四句,絕百非」的般若智慧自然就顯現出來了。
【語 譯】這時,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佛子!菩薩摩诃薩已具足第五地,想進入第六現前地,應當觀察十種平等法。」
「這十種平等法是什麼呢?具體是:一切法是無相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是無體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是無生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是無成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本來就是清淨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遠離戲論,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是無取無捨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本來就是寂靜的,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因此,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有、無不二,因此,一切法平等。」
「菩薩如是觀,一切法自性清淨,隨順,無違,得入第六現前地①。得明利隨順忍②,未得無生法忍③。」
【章 旨】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指出,菩薩觀想前述十種平等法即可進入第六「現前地」,獲得「隨順忍」。
【注 釋】①菩薩如是觀一切法自性清淨隨順無違得入第六現前地 根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所說:「菩薩如是觀」是「牒前所觀十平等法」。「一切法自性清淨」的涵義是:「『自性清淨』者,遠離前地染淨慢垢。」「隨順」的涵義是「隨順真如十平等法」。「無違」的涵義是「以無分別心,無違所觀」。「得入第六現前地」則是言「由前四,能得入六地。」②得明利隨順忍 根據《仁王般若經》卷上,有「五忍」,其中前四忍各有上、中、下三品。地前之三賢位(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薩證得「伏忍」,即已制伏煩惱,然尚未斷滅。而第一、第二、第三地的菩薩則分別證得「信忍」的下、中、上三品。第四、第五、第六地菩薩則分別證得「順忍」的下、中、上三品。所謂「順忍」即順理而趣向無生果。而第六地菩薩所證之「順忍」,「此當上品,治於細慢,故雲『明利』。言『隨順』者,順後『無生忍』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③未得無生法忍 「無生忍」是指悟入諸法不生之理。關於此「無生法忍」所證之「地」,有兩種說法。從實際修證而言,入地菩薩已經可以說是證得了「無生法忍」。但就「寄位」,即仔細辨析菩薩修證階位的細微差別時,菩薩在第八地方纔可以說是證得了「無生法忍」。
【語 譯】這時,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說:「菩薩如此觀十種平等法,一切法的自性都是清淨的,菩薩隨順此十種真如平等法,憑借無分別心而無違逆其所觀,就得以進入第六現前地。進入此地的菩薩獲得上品的隨順忍,但仍然未能獲得無生法忍。」
「佛子!此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復以大悲為首①,大悲增上②,大悲滿足③,觀世間生滅④。」
【章 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行」的第二部分「不住道行勝」的內容,其主旨為「不住世間」,「不住涅槃,同時相導,名『不住道』」。此章為「總顯心境」的內容。關於四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解釋說:「前三,辨能觀心。後一,標所觀境。前三皆悲,後一是智。由此相導,故名『不住』。故《論》結雲『不住生死、涅槃故』。」此章很關鍵,世親將其解釋為貫穿解釋此地「不住道行勝」的「三觀」,即「一切智觀」、「大悲隨順觀」、「一切相智觀」。
【注 釋】①大悲為首 「三觀」是總言因緣觀的,因此,菩薩的「能觀」呈現為「大悲」。關於「為首」的涵義,此句是言進入此地的菩薩是以一切智來觀有為法的,所以,其遠遠勝於聲聞、緣覺。②大悲增上 菩薩在此地的「能觀」呈現為「大悲」。而關於「增上」的涵義,此句是言此地的菩薩憑借「一切道相智」,不但觀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法,也完全了悟所有法的內容與本質。③大悲滿足 菩薩在此地的「能觀」呈現為「大悲」。關於「滿足」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滿足』者,《論》雲『一切種微細因緣集觀故』,謂以『一切種智』委照無遺,故名『微細』。」「一切種智」又作「一切相智」,即通達「總相」與「別相」之智,即「佛智」。④觀世間生滅 此句是標示「三觀」之「所觀」即觀想對象。關於其涵義,澄觀解釋說:「前滅,後生;染生,淨滅故。」「前滅」即染污的有為法滅,「後生」即清淨的無為法生。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摩诃薩如此隨順觀察之後,又以大悲為首,大悲增上,大悲滿足,來觀察世間有為法的滅除與無為法的生起。」
「作是念:『世間受生皆由著我①。若離此著,則無生處②。』」
【章 旨】從此章開始進入「不住道相勝」的第二層次「別明觀相」的內容。此地的「觀相」即「緣起觀」。經文本身是以十門來闡述的。此章為第一門「有支相續」的第一部分,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稱其為「辨定無我」,世親則解釋為「成差別」。其內容為:「雙舉解惑,釋成無我故,則知緣集但是妄我。」「雙舉」則指「反舉」和「順舉」,具體見注釋。
【注 釋】①世間受生皆由著我 關於此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解釋說:「初言『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者,即反舉惑情,明『我』非理,但是苦集故。」②若離此著則無生處 關於此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解釋說:「『若離此著則無生處』者,即順舉解心,明理非『我』,是滅道故。」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世間輪回的眾生都是由於執著我的緣故。如果遠離對於我的執著,就不會有轉生之處。』」
「復作是念:『凡夫無智,執著於我,常求『有』、『無』①。』」
「不正思惟,起於妄『行』,『行』於邪道;罪行,福行,不動行②;積集增長。」
「於諸行中植『心』種子,有漏有取③。」
「復起後有④『生』及『老死』。所謂:業為田,『識』為種,『無明』暗覆,『愛水』為潤,『慢』溉灌,『見網』增長,生『名色』芽。」
「『名色』增長生『五根』⑤,諸根相對生『觸』,『觸』對生『受』,『受』後希求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生已,於諸趣中起『五蘊』身名『生』,『生』已衰變為『老』,終殁為『死』。於『老死』時,生諸熱惱;因熱惱故,憂、愁、悲歎,眾苦皆集。」
【章 旨】此章與下一章均為「有支相續」的第二部分「倒惑起緣」的內容。「倒惑起緣」,依照世親的解釋為「答差別」,即回答外道的問難,以結成「無我」之意。澄觀則將此「答差別」分為三部分,此章為其第一部分:初,明“倒惑”,順起染緣。「順緣」也就是觀染法的生起,即以十二因緣解釋世間眾生輪回六道的根源。澄觀將經文對於十二因緣的解釋分為「辨無明支」、「明行支」、「明識支」、「辨名色支」、「辨六入」等八支五個層次,俱如前所分段落。
【注 釋】①凡夫無智執著於我常求有無 這是世親所說「答差別」中所暗設的兩個問難之簡要回答。世親《十地經論》卷八說:「若實無我,雲何著我?此中應有是難,即自答言:『愚癡所盲,貪著於我。』此示現如經『菩薩復作是念:此諸凡夫愚癡,所盲貪著於我』故。如是,實無有我,有何次第貪著於我,得有生間受身生處,成此示現?如經『無智暗障,常求有、無』故。」此中,「愚癡所盲,貪著於我」是菩提流支對於「凡夫無智,執著於我」一句經文的譯法。「無智暗障,常求有、無」一句是菩提流支所譯的文字,而此八十卷《華嚴經》則略去了「凡夫無智」一語。關於此二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無智』是癡,『常求有、無』即是有『愛』。然依三世,諸惑謝往,總名『無明』,略舉發潤有支本故。若約二世,雖諸煩惱,皆能發潤,而發業位無明力增,故名『無明』。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惡業者,以為其體,希常為『有』,於有樂事欲常住故。求斷為『無』,於有苦事,願斷滅故。」②罪行福行不動行 指「三行」。「福行」是指行十善等福,能招感天上、人間之果。「罪行」,又稱「非福行」,即行十惡等罪,能招感三惡道之苦。「不動行」,又稱「無動行」,即修有漏之禅定,能招感「色界」、「無色界」之果。因禅定不動,感果不動,故稱「不動」。③心種子有漏有取 「有漏」與「無漏」一起構成一組概念。「漏」為「流失」、「漏洩」之意,為「煩惱」的異名。人類由於煩惱所產生之過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轉不停,難以脫離生死苦海,故稱為「有漏」;若達到斷滅煩惱之境界,則稱為「無漏」。「有取」即指執取。此處所言,「有漏有取」為種子的兩種屬性。依照唯識學的義理解釋,「有漏」即指第八「阿賴耶識」中所蘊藏的「無漏種子」,「有取」則指第七「阿陀那識」對於種子的執取,並且使其由潛在的存在顯現為現實的「現行」。經文後有言「復起後有生及老死」,顯然將第八「阿賴耶識」當作了眾生輪回六道的載體和根源之一。④後有 指未來之果報、後世之身心,即未證涅槃的眾生,在未來世將承受的果報。「有」含有果報存在的意義。⑤五根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識所依之五種色根,又作「五色根」。十二因緣中的這一支一般稱之為「六處」即「六根」,至於此經中於此處為何只說「五根」,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有一個解釋:「前段為明『意根』本有,雲成『五根』耳。」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凡夫缺乏智慧,執著於我,常常常追問我到底是有還是無。』」
「愚妄的凡夫不正確地思惟,產生了虛妄的『行』,『行』於邪道;產生罪行、福行以及不動行;所有這些,都積集增長。」
「凡夫在其諸行之中種植了『心』種子,種子有漏,也產生對於種子的執取。」
「接著,又產生後有之『生』以及『老死』。這就是:以業為田,以『識』為種子,被『無明』的黑暗所覆蓋,被『愛水』所滋潤,被『我慢』所溉灌,『邪見之網』增長,產生『名色』之芽。」
「『名色』增長而產生『五根』,『五根』相對而產生『觸』,在『觸』的基礎上又產生『受』,『受』後希求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產生之後,在六道之中產生『五蘊』結合之身,這就叫『生』,『生』之後,身體逐漸衰變,就叫『老』,終殁就叫『死』。在『老死』時,眾生焦熱苦惱;因為焦熱苦惱的緣故,憂、愁、悲歎,所有苦都聚集起來了。」
「此因緣故,集無有集者;任運而滅,亦無滅者。」
「菩薩如是隨順觀察緣起之相。」
【章 旨】此章為「答差別」的後兩部分:「二、『此因緣故』下,正智逆觀,結酬無我。三、『菩薩如是』下,就人結觀。」「逆觀」則觀染法之還滅。菩薩由此順、逆觀察緣起之相以證成「無我」。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從十二因緣觀之,是由無明等十二因緣聚集而產生眾生的生死流轉,並非由『我』聚集而成。眾生輪回六道,自然而滅,並沒有一個主宰者使其滅。」
「菩薩就是如此隨順觀察緣起之相的。」
「佛子!此菩薩摩诃薩復作是念:於第一義谛不了,故名『無明』。所作業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識』;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名色』增長為『六處』;根、境、識三事和合是『觸』;『觸』共生有『受』;於『受』染著是『愛』;『愛』增長是『取』;『取』所起有漏業為『有』;從業起蘊為『生』;蘊熟為『老』,蘊壞為『死』;『死』時離別,愚迷貪戀,心胸煩悶為『愁』,涕泗谘嗟為『歎』,在五根為『苦』;在意地為『憂』,『憂』、『苦』轉多為『惱』①。」
「如是但有苦樹增長②;無我、無我所,無作、無受者③。復作是念:若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亦無作事,第一義中俱不可得④。」
【章 旨】此章為「有支相續」的第三部分,即世親所說的「相差別」的內容。「順緣觀相」則知世間眾生苦難的根源。「逆緣觀相」則觀成「法空」以破對於「谛理」的迷戀。
【注 釋】①愚迷貪戀等六句 此句與上述「答差別」部分的如後經文相呼應:「於『老死』時,生諸熱惱;因熱惱故,憂、愁、悲歎,眾苦皆集。」澄觀將其歸結為五種「苦」,即「熱惱」、「憂」、「愁」、「悲歎」、「苦」。而在此句中,有兩個重心,即「苦」和「惱」。而此五苦眾生一直具有。「涕泗」,眼淚和鼻涕;涕淚俱下;哭泣。「谘」,商議;征詢。「意地」,即「意根」。②如是但有苦樹增長 此句是「逆觀」中對於「順觀緣相」的總結。關於「苦樹增長」的涵義,「苦樹」是對於十二因緣的整體象征性的解釋。此中,「初二」是指「無明」、「行」,「次二」是指「識」、「名色」,「次三」為「六處」、「觸」、「受」,再「次三」為「愛」、「取」、「有」,「後二」即「生」、「老死」。③無我無我所無作無受者 此二句也是「逆觀」中對於「順觀緣相」的總結。「無我所」即指「我」的作用。「無作」即無造作。「無受」即無有承擔的主體。④若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亦無作事第一義中俱不可得 此五句是以「有我」與「無我」的問題作例子,結成殊勝的「空」義。關於其深刻涵義,澄觀解釋說:「逆觀中,直顯真實,性、相無礙故,為甚深緣起之觀,正在於此。又『無作、作者』,即顯緣生,非天、人作。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故。於此一觀,已為甚深。」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摩诃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由於對於第一義谛不了解,因此,有『無明』。所作業就是『行』;而『行』依止於最初之心,即是『識』;與『識』共同聚合產生的『色』、『受』、『想』、『行』等『四取蘊』即是『名色』;『名色』增長即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六境』、『六識』三事和合即產生『觸』;『觸』等聚合而有『受』;對於『受』產生染著就是『愛』;『愛』增長即是『取』;由『取』所產生的有漏之業即為『有』;從『業』產生的『五蘊』聚合體就是眾生的出『生』;『五蘊』聚合體成熟就是『老』,『五蘊』聚合體變壞就是『死』。『死』之時就是離別世間,此時愚迷貪戀,心胸煩悶就為『愁』,流淚、詢問、歎息就是『歎』,『愁』與『歎』等存在於眼、耳、鼻、舌、身『五根』就是『苦』,此『苦』存在於『意根』就是『憂』,『憂』、『苦』逐漸增多就是『惱』。」
「如此只有苦樹的增長,而並無我,也無我的作用,無有作,也無有承受者。菩薩此時又產生在這樣的念想:如果有作者,就有作出的事;如果無有作者,也就無有作出的事,在最真實的第一義中,有作、無作都不可得。」
【說 明】關於「答差別」和「相差別」部分對於十二因緣解釋的不同意義,澄觀有較為復雜的解釋,頗便參考,列舉如後:
「第三,迷真起妄,緣相次第者,即《論》『相差別』也。《論》雲:『若因緣無我,以何相住因緣集行?』謂當相名『住』,生後為『行』故。經意雲,迷諸谛理,起相集耳。然『成』、『答』、『相』三,通是『有支相續』,而兩重緣相,差別雲何?略有五異:一、前約妄我起緣,即迷我執。此約迷谛起緣,即迷真實義。二、前約緣起,此約緣次故。前通取十因,一處共起『名色』。此中一向單說次第。三、前通三世、二世,以許十因同一世故,義取亦通五世。此唯三世,以『名色』等唯約現故;義取亦通一世。四、前文欲明三世並備,於『無明』中說有『愛』故,於現在中說『無明』故。此中三世互有隱顯,不許相通。五、前為答難,此為辨相。如《論》意故。有斯五異,兩處辨緣,共明相續,總破癡倒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
「佛子!此菩薩摩诃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①。』」
【章 旨】此章與下一章為「別明觀相」的第二門「一心所攝門」的內容。此章話語雖短,在大乘佛教中卻至關重要。世親概括其內容為「第一義谛差別」,而澄觀概括為「推末歸本門」。「本」為「一心」,「末」為「三界一切法」。「推末歸本」也就是將三界一切法都歸之於「一心」所起。
【注 釋】①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此句可以看作《華嚴經》影響中國佛教最大者之所在。世親《十地經論》卷八解釋說:「『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雲何世谛差別?隨順觀世谛,即入第一義谛。此觀有六種:一、何者是染?染依止觀。二、因觀。三、攝過觀。四、護過觀。五、不厭厭觀。六、深觀。是中,染依止觀者,因緣有分依止一心故。」依照世親的說法,隨順十二因緣觀察三界所有法的本質,即可進入最真實的第一義谛,即性空之理。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而《論經》雖雲『皆一心作意』,取能作一心,故雲『第一義觀』。《論》雲:『但是一心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此言則總。『轉』者,起作義,亦轉變義。然此一文諸教同引證成唯心。雲何一心而作三界?略有三義:一、二乘之人,謂有前境不了唯心,縱聞一心但謂真谛之一。或謂由心轉變,非皆是心。二、『異熟賴耶』名為一心,揀無外境,故說一心。三、『如來藏性清淨一心』,理無二體,故說一心。」這是說,聲聞、緣覺之人承認有法體的存在,即便是說「一心」,其涵義也與大乘佛教不同。而唯識學則以「異熟識」即「阿賴耶識」為「一心」,成立「唯識無境」的義理。而如來藏系典籍則以「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為「一心」,來成立「心」與「理」並無二體的心性之義。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摩诃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所有的一切法,都是依持於一心的。』」
「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
「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章 旨】此章為「一心所攝門」的第二層次「本末依持門」的內容。世親稱其為「染依止觀」,澄觀言「本末依持」則是言「一心」(即「本」)與三界(即「末」)之間所存在的相互依持的關系。澄澄觀則在華嚴宗「依真起妄」義之上來解釋此段經文之涵義的。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來在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都是依於一心而成立的。這是什麼原因呢?」
「隨順事物而生的貪欲與心一同存在,『心』就是『識』,事就是『行』,對於『行』產生迷惑就是『無明』,與『無明』及『心』一同存在的是『名色』,『名色』增長就成立『六處』,『六處』等三部分合和就成立『觸』,『觸』聚集而存在就是『受』,『受』沒有滿足就是『愛』,將『愛』攝住而不捨棄就是『取』。那些有漏法產生『有』,『有』所起的就是『生』,『生』逐漸成熟就是『老』,『老』再變化就是『死』。」
「佛子!此中,『無明』有二種業:一、令眾生迷於所緣①;二、與『行』作生起因②。」
「『行』亦有二種業:一、能生未來報;二、與『識』作生起因。」
「『識』亦有二種業:一、使諸有相續;二、與『名色』作生起因。」
「『名色』亦有二種業:一、互相助成;二、與『六處』作生起因。」
「『六處』亦有二種業:一、各取自境界;二、與『觸』作生起因。」
「『觸』亦有二種業:一、能觸所緣;二、與『受』作生起因。」
「『受』亦有二種業:一、能領受愛、憎等事;二、與『愛』作生起因。」
「『愛』亦有二種業:一、染著可愛事;二、與『取』作生起因。」
「『取』亦有二種業:一、使諸煩惱相續;二、與『有』作生起因。」
「『有』亦有二種業:一、能使於余趣中生;二、與『生』作生起因。」
「『生』亦有二種業:一、能起諸蘊;二、與『老』作生起因。」
「『老』亦有二種業:一、使諸根發生變異;二、與『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種業:一、能壞諸『行』;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③。」
【章 旨】此章為第三「自業差別門」的內容。世親稱其為「因觀」的「他因觀」。經文從「自業」與「助成」兩方面來說明了十二因緣之間的關系。「自業」也就是每一因緣自身的作用,「助成」則是輔助其後的因緣使其生起。
【注 釋】①所緣 為「能緣」的對稱,指認識之對象,為「心」、「心所法」生起之因,且被其所執取者。②生起因 與「牽引因」一同構成「二因」。「生起因」,又作「生因」,指依現世惡、善之業因而直接使其起未來之苦、樂果報。此與『牽引因』都指種子能生自果之作用,其中就種子於現在具有生果作用言,稱為「生起因」。③不覺知故相續不絕 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解釋說:「經文意顯,與無明為因,則無明非無因,老死非無果,故雲『不覺知故,相續不絕』。『不覺知』者,即無明也。是以十二因緣猶如尋環,如汲井輪,無有斷絕。反顯若能覺知,則無復生死。」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在十二因緣中,『無明』有二種作用:第一、使眾生迷於所緣;第二、與『行』作生起因。」
「『行』也有二種作用:第一、能夠產生未來的果報;第二、與『識』作生起因。」
「『識』也有二種作用:第一、使諸有相續;第二、與『名色』作生起因。」
「『名色』亦有二種業:第一、『名色』內部互相輔助使其成立;第二、與『六處』作生起因。」
「『六處』也有二種作用:第一、眼、耳、鼻、舌、身、意各自取納屬於自身范圍的境界;第二、與『觸』作生起因。」
「『觸』也有二種作用:第一、能與所緣相接觸;第二、與『受』作生起因。」
「『受』也有二種作用:第一、能領會、承受受愛、憎等等事;第二、與『愛』作生起因。」
「『愛』也有二種作用:第一、染著可愛之事;第二、與『取』作生起因。」
「『取』也有二種作用:第一、使諸煩惱相續;第二、與『有』作生起因。」
「『有』也有二種作用:第一、能夠使其在六道之中產生;第二、與『生』作生起因。」
「『生』也有二種作用:第一、能生起色、受、想、行、識五蘊;第二、與『老』作生起因。」
「『老』也有二種作用:第一、使六根變異;第二、與『死』作生起因。『死』也有二種作用:第一、能諸『行』變遷;第二、因為不覺知的緣故(即無明),使眾生相續不絕。」
「佛子!此中,『無明』緣『行』①,乃至『生』緣『老死』者,由『無明』乃至『生』為緣,令『行』乃至『老死』不斷,助成故。」
「『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者,由『無明』乃至『生』不為緣,令諸『行』乃至『老死』斷滅,不助成故。」
【章 旨】此章為第四「不相捨離門」的內容。世親稱其為「自因觀」,貫穿於其中的是「不即不離」的「中道」方法。此章同樣也分為「順觀」和「逆觀」兩種過程。
【注 釋】①無明緣行 通過「無明」與「行」之間的關系,可以大致掌握世親所說的「自因觀」的涵義。世親是用「不即不離」的「中道」方法來解釋十二因緣之間的關系的。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在此基礎上說得更加明確:「自因觀者,無明等自生因觀緣事故。謂離前支無後支故,如不離『無明』有『行』等,則『無明』唯是『行』自因也。以是自故,令『行』不斷;以是因故,但雲助成。若唯不離『無明』有『行』,則成太即,不應言『無明緣行』。若全離『無明』有『行』,則成太離,『無明』則非『行』因故。《論》雲,異則不成,不即不離則名自因。亦二義成矣。」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中,『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的意思是,由『無明』甚至『生』為緣,使『行』甚至『老死』不間斷,因為輔助使其成立的緣故。」
「『無明』滅,則『行』滅;甚至『生』滅,則『老死』滅的意思是,由『無明』甚至『生』不作為緣,使諸『行』甚至『老死』斷滅,因為不輔助使其成立的緣故。」
「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①。『行』、『有』不斷,是『業道』②。余分不斷,是『苦道』③。」
「前、後際分別滅,『三道』斷。如是『三道』,離我、我所,但有生滅,猶如束蘆④。」
【章 旨】此章為第五「三道不斷門」的內容。世親稱其為「攝過觀」,其涵義是以「三道」攝持眾生流轉的苦因、苦果。「三道」即「煩惱道」、「業道」、「苦道」。此章也包含「順觀」、「逆觀」兩種過程。
【注 釋】①煩惱道 又名「惑道」,指迷惑惱亂諸法事理之妄心,即「無明」、「貪欲」、「瞋恚」等之煩惱妄惑。如果以十二因緣相配合,即過去之「無明」、現在之「愛」、「取」等三支為「煩惱道」。②業道 指由妄心所發,「身」、「口」、「意」三業所作業之場所,或指有情眾生苦樂果報(異熟)之通路。如果以十二因緣相配合,即過去之「行」、現在之「有」等二支為「業道」。③苦道 佛教將生死流轉之因果赅攝於「三道」,其中,「苦道」涵攝現在之「識」、「名色」、「六入」、「觸」、「受」以及未來之「生」、「老死」等七支。「煩惱道」、「業道」、「苦道」三道互立相通,從惑起業,從業感苦,從苦復起惑,展轉相通,生死不絕,故稱「苦道」。④如是三道離我我所但有生滅猶如束蘆 關於此譬喻,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解釋說:「如二束蘆,互相依立,不能獨成,則知無性,二我俱空。」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間斷,就是『煩惱道』。『行』、『有』不間斷,就是『業道』。十二因緣的其余七支——『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不間斷,就是『苦道』。」
「前、後際分別滅除,『三道』即斷絕。如此『三道』,遠離我以及我的作用,只有生滅,猶如束蘆,互相依持而立。」
「復次,『無明』緣『行』者,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未來。於是以後,展轉相續。」
「『無明』滅『行』滅者,是觀待斷①。」
【章 旨】此章為第六「三際輪回門」的內容。世親稱其為「攝過觀」,也就是通過此「觀」來破除此三過。此章也包含「順觀」、「逆觀」兩種過程。
【注 釋】①觀待斷 關於此「觀」,澄觀解釋說:「因觀能滅,揀自性滅,故雲『觀待』。然十二緣三世並備,但隨化跡、隱顯分三,令知過去因招今苦器,今斷『愛』等,當果不生,則『愚癡』絕命於『慧』刃,『愛』焦干於『智』火,高羅四開,於『六趣』無生,超逸於八極矣。」(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其次,『無明』緣『行』者,是觀察過去;『識』乃至『受』,是觀察現在;『愛』乃至『有』,是觀察未來。於此以後,展轉相續。」
「『無明』滅,『行』隨之滅,就是觀待斷。」
「復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此中,『無明』、『行』乃至『六處』是『行苦』①,『觸』、『受』是『苦苦』②,余是『壞苦』③。」
「『無明』滅『行』滅者,是『三苦』斷。」
【章 旨】此章為第七「三苦聚集門」的內容。世親稱其為「不厭厭觀」,「厭種種微苦,分別所有受皆是苦故;及厭種種粗苦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八)此章也包含「順觀」、「逆觀」兩種過程。
【注 釋】①行苦 「行」為「遷流」之義。因一切有為法遷流三世,而無剎那常住安穩;見諸法無常,而感逼惱,稱為「行苦」。如果以十二因緣相配合,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等五支為「行苦」。②苦苦 有情之身心,本來即苦,更加以饑渴、疾病、風雨、勞役、寒熱、刀杖等眾苦之緣而生之苦,故稱為「苦苦」。如果以十二因緣相配合,即「觸」、「受」等二支為「苦苦」。③壞苦 又作「變異苦」,是指對所愛之人或物,因死亡破壞之變化所生起之苦感。又身中「地」、「水」、「火」、「風」等「四大」互侵、互壞之苦,也稱為「壞苦」。此外,諸可意之樂受法,生時為樂,壞時逼惱身心之苦,也稱為「壞苦」。如果以十二因緣相配合,即「愛」、「取」、「有」、「生」、「老死」等五支為「壞苦」。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其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此中,『無明』、『行』、『識』、『名色』、『六處』等五支為『行苦』,『觸』、『受』是『苦苦』,『愛』、『取』、『有』、『生』、『老死』等五支為『壞苦』。」
「『無明』滅『行』滅等等,是『三苦』斷。」
「復次,『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能生諸『行』。『無明』滅『行』滅者,以無『無明』,諸『行』亦無。余亦如是。」
【章 旨】此章為第八「因緣生滅門」的內容,也即世親所稱的四種「深觀」的前兩種,其主旨為:「謂四句求緣,皆無有生,無生而生,故曰『深觀』。此門明不自生,不他生。」(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此章也包含「順觀」、「逆觀」兩種過程。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其次,『無明』緣『行』的意思是,從『無明』因緣能夠產生諸『行』。『無明』滅隨即『行』滅的意思是,因為無『無明』,諸『行』也不存在。十二因緣其余數支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
「又『無明』緣『行』者,是生系縛①;『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系縛②。余亦如是。」
【章 旨】此章為第九「生滅系縛門」的內容,也即世親所稱的四種「深觀」的第三種(世親《十地經論》卷八),其主旨為:「明不共生。」(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此章也包含「順觀」、「逆觀」兩種過程。
【注 釋】①無明緣行者是生系縛 「系縛」,指眾生之身心被煩惱、妄想或外界事物所束縛而失去自由,長時流轉於生死之中。②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系縛 所謂「滅」,僅僅是系縛的滅除,而非實體的生滅。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還有,『無明』緣『行』者,是生系縛;『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系縛。十二因緣其余數支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
「又『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無明』滅『行』滅者,是隨順盡滅觀。余亦如是。」
【章 旨】此章為第十「無所有、盡觀門」的內容,也即世親《十地經論》卷八所稱的四種「深觀」的第四種,其主旨為:「非無因作,隨順有故。」此章也包含「順觀」、「逆觀」兩種過程。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還有,『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無明』滅,『行』隨之滅者,是隨順盡滅觀。十二因緣其余數支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
【說 明】「不住道相勝」的第二層次「別明觀相」即「緣起觀」。經文本身是以十門來闡述的,現總結說明如後:
第一門,「有支相續」。此門經文講得較為復雜,又分為四層次:其一,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稱其為「辨定無我」,其內容為:「雙舉解惑,釋成無我故,則知緣集但是妄我。」「雙舉」則指「反舉」和「順舉」。其二,澄觀稱其為「倒惑起緣」,澄觀則將其又分為三部分:「初,明倒惑,順起染緣。二、『此因緣故』下,正智逆觀,結酬無我。三、『菩薩如是』下,就人結觀。」「順緣」也就是觀染法的生起,即以十二因緣解釋世間眾生輪回六道的根源。「逆觀」則觀染法之還滅。菩薩由此順、逆觀察緣起之相以證成「無我」。其三,即世親所說的「相差別」的內容。「順緣觀相」則知世間眾生苦難的根源。「逆緣觀相」則觀成「法空」以破對於「谛理」的迷戀。
第二門,「一心所攝門」。此門在大乘佛教中卻至關重要。又分為二:其一,澄觀概括為「推末歸本門」,「本」為「一心」,「末」為「三界一切法」。「推末歸本」也就是將三界一切法都歸之於「一心」所起。其二,「本末依持門」,「本末依持」則是言「一心」(即「本」)與三界(即「末」)之間所存在的相互依持的關系。澄觀是在華嚴宗「依真起妄」義之上來解釋此段經文之涵義的。
第三門,「自業差別門」。經文從「自業」與「助成」兩方面來說明了十二因緣之間的關系。「自業」也就是每一因緣自身的作用,「助成」則是輔助其後的因緣使其生起。
第四門,「不相捨離門」。貫穿於其中的是以「不即不離」的「中道」方法來诠釋十二因緣。
第五門,「三道不斷門」。其涵義為「三道攝苦因、苦果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八),「三道」即「煩惱道」、「業道」、「苦道」。
第六門,「三際輪回門」。此門的主旨是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角度來通觀十二因緣。
第七門,「三苦聚集門」。其主旨為「厭種種微苦,分別所有受皆是苦故;及厭種種粗苦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八)。「三苦」為「行苦」、「苦苦」和「壞苦」。
第八門,「因緣生滅門」。其主旨為:「謂四句求緣,皆無有生,無生而生,故曰『深觀』。此門明不自生,不他生。」
第九門,「生滅系縛門」。其主旨為:「明不共生。」
第十門,「無所有盡觀門」。其主旨為:「非無因作,隨順有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八)
另外,此「十門」各有「順」、「逆」二觀。關於其涵義,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三說得最明快:「順觀,大悲,不住涅槃。逆觀,大智,不住生死,故名『不住道』。」
「佛子!菩薩摩诃薩如是十種逆、順觀諸緣起。所謂:有支相續故,一心所攝故,自業差別故,不相捨離故,三道不斷故,觀過去、現在、未來故,三苦聚集故,因緣生滅故,生滅系縛故,無所有、盡觀故。」
【章 旨】此章為「明地行」的第二部分「不住道行勝」的第三層次「結成觀名」的內容。其主旨為總結前述經文所言的十種緣起觀。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摩诃薩從如此十種角度逆、順觀察緣起。這十種是:有支相續門,一心所攝門,自業差別門,不相捨離門,三道不斷門,觀過去、現在、未來門,三苦聚集門,因緣生滅門,生滅系縛門,無所有、盡觀門。」
【說 明】「明地行」的第二部分「不住道行勝」的內容至此金剛藏向會眾宣講完畢。「不住道行勝」的主旨為「不住世間」,「不住涅槃,同時相導,名『不住道』」。此部分的涵義是第六「現前地」的核心內容,但解釋起來卻較為復雜。注譯的前述部分為避免滋蔓,主要是以經文「結成觀名」部分的十門來歸納揭示其涵義的。而世親在《十地經論》中另外有兩種貫穿於十門之中的解釋系統,鑒於其在中國佛教中的重要性,特在此加以補充說明:
從「不住道行勝」的「總顯心境」部分,世親總結出可以貫穿解釋「不住道行勝」的「三觀」,即「一切智觀」、「大悲隨順觀」、「一切相智觀」。「一切智」是指了知內、外一切法相之智。「大悲隨順觀」即指菩薩以「一切道相智」來觀察眾生,「一切道種智」即菩薩所具的了知一切諸法別相之智。「一切相智」又作「一切種智」,即通達「總相」與「別相」之智,即「佛智」。
而此「三觀」與十門的對應關系為:
第一,「一切智觀」將十門又歸攝為三段:「一、『成、答、相差別』,此攝十中初門。二、『第一義差別」,攝經第二門中之半。三、名『世谛差別』,攝余八門半。所以分三者,初一,顯妄我非有;後二,顯真俗非無,真辨緣性,俗明緣相,義理周備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
第二,「大悲隨順觀」將十門又分為四層次:「一、『觀眾生愚癡顛倒』,攝十門中第一門。二、『余處求解脫』,攝第二門。三、『異道求解脫』,攝次四門。四、『求異解脫』,攝後四門。此之四觀,初一,就情彰過。後三,就法辨非,於中,二是所依理,非對彼正理,名所取我以為余處。三是所依行法,非舉其法,非明其行失;後一,明所求果,非以苦欲,捨苦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
第三,「一切相智觀」,將十門又歸攝為九個層次:「一、『染淨分別觀』,攝初半門。二、『依止觀』,攝初門後半及第二門。三、『方便觀』。四、『因緣相觀』。五、『入谛觀』。六、『力、無力信入依觀』。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觀』。上五門如次各攝一門。八、『無始觀』,攝八、九二門。九、『種種觀』,攝第十門。」上述九門中,「前五中,初二,通染淨,一示染淨相,二示染淨依。後三,惟觀染。於中,初二建立染法:一、染法之因。二染法之緣。後一,就染觀過。」(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這是說,「染淨分別觀」、「依止觀」、「方便觀」、「因緣相觀」、「入谛觀」五方面,是從「染」、「淨」兩方面來說明緣起的,「順觀」為妄染,「逆觀」則還歸清淨。而「力、無力信入依觀」和「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觀」同言利他,前者是言化度凡夫,後者是言化度聲聞、緣覺二乘。「無始觀」和「種種觀」主題是自利、利他二利成熟。其中,「無始觀」又可稱之為「真谛觀」,其涵義是「見法緣集,無本性,故名為『無始』。」而第九門「種種觀」又可稱之為「俗谛觀」,其涵義是「但順緣轉,故雲『種種』。」
「佛子,菩薩摩诃薩以如是十種相觀諸緣起,知無我、無人、無壽命、自性空、無作者、無受者,即得空解脫門①現在前。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有少法相生,即時得無相解脫門②現在前。如是入空、無相已,無有願求,唯除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即時得無願解脫門③現在前。」
「菩薩如是修三解脫門,離彼、我想④,離作者、受者想⑤,離有、無想⑥。」
【章 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相」的第三層次——「彼果勝」的內容,其主旨為「不住道行勝之果」。此章為「果勝」之一——「對治行勝及離障勝」的內容。「對治行勝」是指「三解脫門」,「滅障勝」則是指遠離三種相。「三解脫門」是指三種進入解脫境界的智門,即「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而「滅障勝」中所遠離的三種相,其實質是指「此六地中,遠離法平等故」。
【注 釋】①空解脫門 「三解脫門」之一。觀一切法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的,自性本來就是空,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如此通達者,即能夠進入涅槃解脫之城,因此稱之為解脫之門。②無相解脫門 又稱「無相三昧」、「無想門」。既知一切法空,乃觀男女、一異等相實際上並不可得;如果能如此通達諸法無相,即遠離差別相而獲得自在。③無願解脫門 又稱「無願三昧」、「無作三昧」、「無起三昧」。對於諸法無所願樂,則無所造作,即名為「無作」,或稱「無起」。若知一切法無相,則於三界無所願求;若無願求,則不造作生死之業;若無生死之業,則無果報之苦而得以自在。④離彼我想 「彼」指他者,「我」指自己。此句即指「我」與「他人」是有分別的想法。澄觀解釋說,此是「空門所離」。⑤離作者受者想 「作者」是指心之作用,「受者」是指承受者即現代哲學中常說的「主體」。澄觀說,此是「空門所離」。⑥離有無想 澄觀解釋說:此中所言的「有」與「無」是指大願與欲求。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摩诃薩以如此十種相觀諸緣起,知曉無我、無人、無壽命、自性空、無作者、無受者,隨即獲得空解脫門顯現於前。菩薩觀十二因緣都是自性空寂的,獲得畢竟解脫,無有一點點法相生起,隨即獲得無相解脫門顯現於前。如此進入空、無相之後,無有願望追求,只是以大悲為首要,教化眾生,隨即獲得無願解脫門顯現於前。」
「菩薩如此修三解脫門,遠彼、我之想,遠離作者、受者之想,遠離有、無之想。」
「佛子!此菩薩摩诃薩大悲轉增,精勤修習,為未滿菩提分法令圓滿故。」
「作是念:『一切有為,有和合則轉,無和合則不轉;緣集則轉,緣不集則不轉。我如是知有為法多諸過患,當斷此和合因緣;然為成就眾生故,亦不畢竟滅於諸行。』佛子!菩薩如是觀察有為多諸過惡,無有自性,不生不滅。」
「而恆起大悲,不捨眾生①,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名『無障礙智光明』②。成就如是智光明已,雖修習菩提分因緣而不住有為中。雖觀有為法自性寂滅亦不住寂滅中,以菩提分法未圓滿故。③」
【章 旨】此章為「彼果勝」之二——「修行勝」的內容。在此章,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講此地的「二種修行」與三種「修行勝」。三種「修行勝」為「般若因勝」、「般若體現勝」、「般若用勝」,具體內容見注釋。
【注 釋】①恆起大悲不捨眾生 此二句是言三種修行勝的第一種「般若因勝」,「以是不住,所以蹑前大智而起悲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②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名無障礙智光明 此二句是言三種「修行勝」的第二種「般若體現勝」,「般若是通,名『無障礙智』;是別,稱『無礙佛智』。雖未成就,今般若能照此智。此智前相名曰『光明』。『光明』即門也。」③成就如是智光明已等四句 此四句是言「般若用勝」,其涵義是「不住之相。謂上二句,涉事不失理,故不住有為。後二句,見理不壞事,故不住無為。即有為、涅槃平等證故。『以菩提』下,不住所為,智慧助道未滿足故;不住有為,功德助道未滿足故。不住無為,又俱未滿故。俱不住。」(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摩诃薩大悲轉而增強,精勤修習,使未能圓滿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圓滿的緣故。」
「進入此地的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有為,有因緣和合則轉變,無因緣和合則不轉變;因緣聚集則轉變,因緣不聚集則不轉變。我如此知曉有為法具有很多過患,應當斷絕此和合因緣;然而為了成就眾生的緣故,我也亦不畢竟滅除諸行』。佛子!菩薩如此觀察有為法具有很多過錯甚至惡,有為法無有自性,不生不滅。」
「於是,菩薩一直產生大悲,不捨棄眾生,隨即獲得般若波羅蜜多顯現於前,這就叫『無障礙智光明』。成就如此智慧光明之後,菩薩即便是修習三十七菩提分的因緣但卻不住於有為法之中。菩薩即便是觀想有為法自性寂滅,也不住於寂滅之中,因為其三十七菩提分法未能圓滿的緣故。」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①,第一空三昧②,大空三昧,合空三昧③,起空三昧④,如實、不分別空三昧,不捨離空三昧,離、不離空三昧⑤。」
「此菩薩得如是十空三昧門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現前。如是十無相、十無願三昧門為首,百千無相、無願三昧門皆悉現前。」
【章 旨】此章為「彼果勝」之三——「三昧勝」的內容。據世親《十地經論》卷八的解釋:「雲何得三昧勝?有十空三昧門同為上首,及彼眷屬故。」又「此空三昧有四種差別:一、觀。二、不放逸。三、得增上。四、因事。」「十空三昧」的具體涵義見注釋。
【注 釋】①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 此三句據世親的解釋,都屬於「觀」。「空三昧」的涵義是「觀眾生無我」。「自性空三昧」的涵義是「觀法無我」。「第一義空三昧」的涵義是「取彼空觀」。②第一空三昧 此據世親的解釋,屬於「不放逸」,其涵義為「三昧分別善修行故,修行無厭足故。」③大空三昧合空三昧 此二句據世親的解釋,都屬於「觀」。「大空三昧」的涵義是「依彼阿黎耶識觀」。「合空三昧」的涵義是「觀轉識」。④起空三昧 此據世親的解釋,屬於「得增上」,其涵義是「三昧得增上功德」⑤如實不分別空三昧不捨離空三昧離不離空三昧 此三種,據世親的解釋,屬於「因事」,「余三種三昧,智障淨因事。」而「如實不分別空三昧」所言之事為「教化眾生因事」。「不捨離空三昧」所言之事為「願取有因事」。「離、不離空三昧」所言之事為「如是願取,有遠離煩惱染而隨順諸有故,名『離、不離』。」(世親《十地經論》卷八)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此現前地,得以進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實、不分別空三昧,不捨離空三昧,離、不離空三昧。」
「此菩薩獲得如此十種為首的空三昧門,百千空三昧都完全地顯現出來。如此以十無相、十無願三昧門為首,百千無相、無願三昧門都完全地顯現於前。」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復更修習滿足不可壞心,決定心、純善心、甚深心、不退轉心、不休息心、廣大心、無邊心、求智心、方便慧相應心,皆悉圓滿。」
【章 旨】此章為「彼果勝」之四——「不壞心勝」的內容。據世親《十地經論》卷八的解釋:「『不壞心』者,堅固不退故。」此章是言,進入此地的菩薩能夠獲得九種堅固不退轉的心。其九種心如澄觀的解釋是:「一、信理決定。二、行堪調柔。三、不怖甚深。四、自乘不退。五、勝進無息。六、泯絕自他。七、利生無邊。八、上求地智。九、巧化眾生。」(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此現前地,又更修習滿足不可壞心。其所修的不可壞心具體而言是:決定心、純善心、甚深心、不退轉心、不休息心、廣大心、無邊心、求智心、方便慧相應心,如此九種心都完全圓滿具足。」
「佛子!菩薩以此十心順佛菩提,不懼異論,入諸智地,離二乘道,趣於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住於菩薩智慧光明,於空、無相、無願法中皆善修習,方便智慧恆共相應,菩提分法常行不捨。」
【章 旨】此章為「彼果勝」之五——「自在力勝」的內容。根據世親的解釋:「雲何得自在力勝?」其答案是:「此諸菩薩心隨順成就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得般若波羅蜜行力勝,能深入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八)菩薩依持於前述十種「不壞心」而獲得九種自在力。第八「化生力」與前述「不壞心」的第九「方便慧相應心」對應,而第九「智障淨力」則與前述「不壞心」的第八「求智心」對應。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以此十種不壞心遵順佛的菩提心,不懼怕異論,進入諸智地,遠離聲聞、緣覺二乘之道,趣向於佛智,諸煩惱魔不能沮壞其心,住於菩薩的智慧光明,於空、無相、無願法中都善於修習,方便智慧一直與其相應,三十七菩提分法常行而不捨離。」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中,得般若波羅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順忍①,以於諸法如實相隨順無違故。」
【章 旨】此章為第六地「明地行」部分的第三層次「彼果勝」的結語。
【注 釋】①第三明利順忍 根據《仁王般若經》卷上,有「五忍」,即「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次句即指「順忍」。第四、第五、第六地菩薩則分別證得「順忍」的下、中、上三品。所謂「順忍」即順理而趣向無生果。而第六地菩薩所證之「順忍」,「此當上品,治於細慢,故雲『明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於此現前地之中,獲得般若波羅蜜行增上,獲得第三順忍的上品,因為其對於諸法的如實真相能夠隨順而沒有違犯故。」
【說 明】第六「現前地」的「正說分」之一——「明地行」部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至此全部宣講完畢。在此,將其基本內容小結如後:
第一,關於此「明地行」部分的結構,世親《十地經論》卷八解釋說:「如五地中三分差別:勝慢對治、不住道行勝及彼果勝,第六地亦如是。」
第二,第一層次「勝慢對治」,其主旨為除掉慢心。關於此處所除的「慢心」,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第五地所言的「十種平等清淨心」為對治「苦」、「集」之染而有「取淨」的情形。針對這種「淨相」而在進入第六地之初,以「十種染淨平等法」對治之。這「十種染淨平等法」是:「一切法無相,故平等。無體,故平等。無生,故平等;無成,故平等。本來清淨,故平等;無戲論,故平等。無取捨,故平等;寂靜,故平等。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有、無不二,故平等。」金剛藏菩薩隨後向會眾指出,菩薩觀想前述「十種平等法」即可進入第六「現前地」,獲得「隨順忍」。
第三,第二層次「不住道行勝」,其主旨「不住道」而殊勝。此又分為三部分:
其一,「總顯心境」。世親將其解釋為貫穿解釋此地「不住道行勝」的「三觀」,即「一切智觀」、「大悲隨順觀」、「一切相智觀」。
其二,「別明觀相」,即「緣起觀」。經文本身是以十門來闡述的,其名目為:第一「有支相續門」、第二「一心所攝門」、第三「自業差別門」、第四「不相捨離門」、第五「三道不斷門」、第六「三際輪回門」、第七「三苦聚集門」、第八「因緣生滅門」、第九「生滅系縛門」、第十「無所有盡觀門」。
其三,「結成觀名」,其主旨為總結第二「別明觀相」中所言的十種緣起觀。
第四,第三層次「彼果勝」,其主旨為「不住道行勝之果」。此又分為五方面:
其一,「對治行勝及離障勝」。「對治行勝」是指「三解脫門」,「滅障勝」則是指遠離三種相。「三解脫門」是指三種進入解脫境界的智門,即「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而「滅障勝」中所遠離的三種相,其實質是指「此六地中,遠離法平等故」。
其二,「修行勝」。在此部分,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講此地的「二種修行」與三種「修行勝」。前者是指「發勇猛修行」與「丈夫志修行」。三種「修行勝」為「般若因勝」、「般若體現勝」、「般若用勝」。
其三,「三昧勝」。「三昧勝」是指此地菩薩所獲得的十種「空三昧門」。十種空三昧的名目為:「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實、不分別空三昧,不捨離空三昧,離、不離空三昧。」
其四,「不壞心勝」。進入此地的菩薩能夠獲得九種堅固不退轉的心。其九種心如經中所說:「決定心、純善心、甚深心、不退轉心、不休息心、廣大心、無邊心、求智心、方便慧相應心。」
其五,「自在力勝」。菩薩依持於前述十種「不壞心」而獲得九種自在力,如經中所言:「不懼異論,入諸智地,離二乘道,趣於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住於菩薩智慧光明,於空、無相、無願法中皆善修習,方便智慧恆共相應。」
(三)、正說分之二:「辨地果」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已,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悉以廣大心、深心,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得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憶持不捨,又得諸佛甚深法藏。」
「經於百劫,經於千劫,乃至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明淨。譬如真金,以毗琉璃寶數數磨瑩,轉更明淨①。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隨逐觀察,轉更明淨,轉復寂滅,無能映蔽。」
【章 旨】此「辨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主體——「調柔行」的內容。「調柔」的語言涵義是「和柔」、「和順」、「調和順適」。「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本章即「調柔行」,含有三層涵義:第一,「見多佛」為「練行緣」。第二,「能練行」,包含「供佛福行」(即「供養諸佛」)、「回向大行」以及「憶持不捨」三方面的內容。第三,「所煉淨」,內容為「轉更明淨」。
【注 釋】①譬如真金以毗琉璃寶數數磨瑩轉更明淨 這是說,菩薩於此地所修的「方便智」,就如同毗琉璃,以其打磨真金,即所證的出世智慧,即可使其更加晶瑩明亮,即般若現前。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憑借願力的緣故,得以觀見很多佛。具體言之,得以觀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如此乃至觀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都以廣大心、深心,承事供養諸佛,尊重贊歎諸佛,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都完全奉獻給佛,也以其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無上菩提。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恭敬地聽受佛說法,只要一聽之後,便隨即受持,獲得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憶持不捨,又獲得諸佛甚深法藏。」
「菩薩住於此地中,經過百劫,經過千劫,甚至經過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而更加明亮清淨。譬如真金,以毗琉璃寶多次打磨使其晶瑩,其轉而更加明亮清淨。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也是如此,以方便智慧隨逐觀察,轉而更加明亮清淨,證得智慧,脫離了那些障礙,沒有什麼可以遮蔽其光明。」
「譬如月光,照眾生身,令得清涼①,四種風輪②所不能壞;此地菩薩所有善根亦復如是,能滅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生煩惱熾火,四種魔道③所不能壞。」
【章 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教智淨」的內容,其基本涵義是「以此地成就證淨,從體起用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八)此中,「智」為「體」,「教」為「用」,以此地所證得的「智」起滅除眾生煩惱的作用。
【注 釋】①譬如月光照眾生身令得清涼 關於此譬喻,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譬如月』下,明『教智淨』。以月光寬大,勝於前地,但取月輪為喻也。」②四種風輪 關於此譬喻,澄觀解釋說:「『四種風輪』者,……就義釋,即四時之風。春曰『和風』,喻『煩惱魔』,順愛心故。夏曰『炎風』,喻於『蘊魔』,多熱惱故。秋曰『涼風』,亦曰『金風』,喻於『死魔』,果熟收殺故。冬曰『寒風』,喻於『天魔』,敗藏人善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③四種魔道 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行四魔行,即是魔道。」「四魔」,是指惱害眾生而奪其身命或慧命的四種魔類,即「煩惱魔」、「蘊魔」、「死魔」、「天子魔」四種。「煩惱魔」,指惱害眾生身心的「貪」、「瞋」、「癡」等煩惱。「蘊魔」,指起種種障害而構成眾生生命的「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又作「陰魔」、「五蘊魔」、「陰界入魔」等。「死魔」,指能斷眾生命根的死。「他化自在天子魔」,即欲界第六天的魔王及其眷屬,以其憎嫉賢聖的無漏法,作出種種擾亂,妨害眾生行善事,使其無法成就出世間善根,又作「天魔」、「天子魔」。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譬如月光,照耀眾生的身體,使其獲得清涼,是四種風輪所不能破壞的;此地菩薩所有的善根也是如此,能夠滅除無量百千億那由他眾生的煩惱熾火,是四種魔道所不能破壞的。」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①偏多;余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诃薩第六現前地』。」
【章 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三、第四部分——「別地行相」和「結說地名」的內容。在本章中,金剛藏菩薩指出,進入此地的菩薩,其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般若波羅蜜多」為主。
【注 釋】①般若波羅蜜 為梵文的音譯,意譯為「智度」。「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指理解、領悟佛法所應該具有的一種特殊智慧,具有直觀或直覺的特性。「般若波羅蜜」為「六波羅蜜」、「十波羅蜜」的根本,一切善法之淵源,因此又稱為諸佛之母。聲聞、緣覺雖有所得,然彼等只是追求迅速進入涅槃,不窮智之邊際,因此不能獲得般若波羅蜜;只有菩薩追求「一切智」,遂以之達於彼岸,稱具足般若波羅蜜。此般若波羅蜜於成佛時轉為一切種智,因而般若波羅蜜不屬於佛,不屬於聲聞、辟支佛,亦不屬於凡夫,只是屬於菩薩。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行的十種波羅蜜多中,般若波羅蜜多居多;其余的九種波羅蜜多,並非不修行,只是謂隨能力、資質之限度而行罷了。」
「佛子!這就是『略說菩薩摩诃薩第六現前地』的內容。」
「菩薩住此地,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聲聞所有問難無能退屈,能令眾生除滅我慢、深入緣起。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 旨】此章與下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此章從兩方面宣說「果勝」:第一為「上勝身」,即上等的「身」報,經文中的「善化天王」。第二為「上勝果」,如經文中所言的「能令眾生除滅我慢、深入緣起」等等。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此地,大多作為善化天王,對於世間眾生所做的事情能夠自在無礙,對於一切聲聞的所有問難都不能退縮和屈服,能夠使眾生除去、滅掉我慢,並且使其深入緣起。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如此一切諸所作業,都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甚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佛智)。」
「菩薩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應當在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甚至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此菩薩若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菩薩以為眷屬。」
【章 旨】此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禅定果勝」的內容。世親將其歸納為:「菩薩禅定勝業。勝業有二種:一者,三昧勝。所謂『於一念間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勝,謂見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此為世親對初地的相關部分的解釋,關於第六地,經文中,「百」遞進為「百千億」。)而「三昧所作勝」則同樣是從「自利」與「利他」兩個層面來說明的。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這些菩薩如果發奮勤行精進,在一念之間,就得以進入百千億數三昧,甚至示現百千億數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若以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章 旨】此章為「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所謂「願智」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果菩薩憑借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百千億』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說 明】此「辨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第五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禅定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四)、重頌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菩薩圓滿五地已,觀法無相亦無性,無生、無滅、本清淨,無有戲論、無取捨,體相寂滅、如幻等,有無不二離分別。隨順法性如是觀,此智得成入六地,明利順忍智具足。」
【章 旨】此章之後為第六「現前地」的「重頌分」。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六地「現前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二十一頌分為五大部分。從此章一頌始,進入頌「明地行」部分。此章為「明地行」部分的第一層次「勝慢對治」的內容,其主旨為除掉慢心。關於此處所剔除的「慢心」,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第五地所言的「十種平等清淨心」為對治「苦」、「集」之染而有「取淨」的情形。針對這種「淨相」而以「十種染淨平等法」對治之。
【語 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菩薩在圓滿第五地之後,觀十種平等法:一切法是無相的,一切法是無體的,一切法是無生的,一切法是無成的,一切法本來就是清淨的,一切法都遠離戲論,一切法是無取無捨的,一切法本來就是寂靜的,一切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焰、如化,一切法有、無不二。菩薩如此隨順此十種真如平等法,這種智慧就可以使其得以進入第六地,進入此地的菩薩獲得上品的隨順忍。」
「觀察世間生滅相。」
「以癡暗力世間生,若滅癡暗世無有。觀諸因緣實義空,不壞假名和合用,無作無受無思念,諸『行』如雲徧興起。不知真谛名『無明』,所作思業愚癡果,識起共生是『名色』,如是乃至眾苦聚。」
「了達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復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
「『無明』所作有二種,緣中不了為『行』因,如是乃至『老』終殁,從此苦生無有盡。」
「『無明』為緣不可斷,彼緣若盡悉皆滅。」
「『愚癡』、『愛』、『取』『煩惱支』,『行』有是『業』,余皆『苦』。」
「『癡』至『六處』是『行苦』,『觸』、『受』增長是『苦苦』,所余有支是『壞苦』,若見無我『三苦』滅。」
「『無明』與『行』為過去,『識』至於『受』現在轉,『愛』、『取』、『有』生未來苦,觀待若斷邊際盡。」
「『無明』為緣是生縛,於緣得離縛乃盡。」
「從因生果離則斷,觀察於此知性空。」
「隨順『無明』起諸有,若不隨順諸有斷,此有彼有無亦然。」
「十種思惟心離著:有支相續、一心攝,自業、不離及三道,三際、三苦、因緣生,系縛起滅、順無盡。」
【章 旨】此章的十偈三句頌「不住道行勝」,其主旨為「不住世間」,「不住涅槃,同時相導,名『不住道』」。(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其中,第一句頌「總顯心境」,隨後的九偈一句頌「別明觀相」。而「別明觀相」又分為十段。第一,有二偈半頌「有支相續」。第二,一偈頌「攝歸一心」。第三,一偈頌「自業差別」。第四,半偈頌「不相捨離」。第五,半偈頌「三道不斷」。第六,一偈頌第七門「三苦聚集」。第七,一偈頌第六門「三際輪回」。第八,半偈頌第九門「生滅系縛」。第九,半偈頌「因緣生滅」。第十,三句頌「無所有、盡觀」。最後一偈外加一句頌「總結十名」。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進入此地的菩薩觀察世間的生滅相。」
「憑借『無明』的黑暗力世間法得以產生,如果滅除無明的黑暗,世間法就不存在。觀察諸因緣,其實質就是空,不壞假名而起和合的作用,無作、無受、無思念,諸行如同雲彩普徧興起。不知曉真谛,就叫『無明』,所作思業無明之果,『識』聚合起來一同產生『名色』,如此,眾苦就聚居起來了。」
「了達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都是依憑心而存在的,十二因緣也是如此,生死都是由心所作,心如果滅除,生死也就不存在了。」
「『無明』有二種作用:第一、使眾生迷於所緣;第二、與『行』作生起因。如此乃至『老死』,從此苦便無有窮盡地產生。」
「『無明』為『行』之緣而不間斷,如果二者之間的這種緣能夠盡除,因緣之法就完全滅除了。」
「『無明』、『愛』、『取』不間斷,就是『煩惱道』。『行』、『有』不間斷,就是『業道』。十二因緣的其余七支不間斷,就是『苦道』。」
「『無明』、『行』、『識』、『名色』、『六處』等五支為『行苦』,『觸』、『受』是『苦苦』,『愛』、『取』、『有』、『生』、『老死』等五支為『壞苦』。」
「『無明』緣『行』者,是觀察過去;『識』乃至『受』,是觀察現在;『愛』乃至『有』,是觀察未來。於此以後,展轉相續。『無明』滅,『行』隨之滅,就是觀待斷。」
「『無明』緣『行』者,是生系縛;『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系縛。」
「從因產生果,因滅則果斷不生,從此觀察就可以知曉諸法的本質就是空。」
「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無明』滅,『行』隨之滅者,是隨順盡滅觀。十二因緣其余數支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
「十種思惟心離著:薩摩诃薩從如此十種角度逆、順觀察緣起,遠離執著。這十種是:有支相續門,一心所攝門,自業差別門,不相捨離門,三道不斷門,觀過去、現在、未來門,三苦聚集門,因緣生滅門,生滅系縛門,無所有盡觀門。」
「如是普觀緣起行,無作無受無真實,如幻如夢如光影,亦如愚夫逐陽焰①。如是觀察入於空,知緣性離得無相,了其虛妄無所願,唯除慈愍為眾生。」
「大士修行解脫門,轉益大悲求佛法,知諸有為和合作,志樂決定勤行道。」
「空三昧門具百千,無相無願亦復然。」
「般若順忍皆增上,解脫智慧得成滿。」
【章 旨】此章四偈頌「果勝」的內容,其主旨為「不住道行勝之果」。前二頌「對治勝」,其後一頌「修行勝」,其次半偈頌「三昧勝」,後二句通頌「不壞心勝」、「自在力勝」。
【注 釋】①陽焰 又作「揚焰」,或「單日焰」、「陽光」。是指春初之原野日光映浮塵而四散所形成的現象。渴鹿與愚蠢的人看見後以之為水,追逐而去。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以如此十種相觀諸緣起,知曉無作者、無受者,無有真實的存在,一切法都如同幻覺、如同夢境、如同光影,也如同愚夫去追逐太陽折射的影子。菩薩如此觀察就進入空,知曉十二因緣都是自性空寂的,隨即獲得無相解脫門顯現於前。如此進入空、無相之後,無有願望追求,只是以大悲為首要,教化眾生。」
「菩薩修行解脫門,大悲轉而增強,精勤修習佛法,知曉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立志樂於堅定地修行佛道。」
「菩薩住於此現前地,得以進入空三昧,如此以十無相、十無願三昧門為首,百千無相、無願三昧門都完全地顯現於前。」
「進入此地的菩薩般若、順忍都增上,解脫智慧得以成就圓滿。」
「復以深心多供佛,於佛教中修習道,得佛法藏增善根,如金琉璃所磨瑩。如月清涼被眾物,四風來觸無能壞;此地菩薩超魔道,亦息群生煩惱熱。」
「此地多作善化王,化導眾生除我慢,所作皆求一切智,悉已超勝聲聞道。此地菩薩勤精進,獲諸三昧百千億。」
「亦見若干無量佛,譬如盛夏空中日。」
【章 旨】此章四頌,頌第五地「正說分」的第二部分「辨地果」內容。這也是澄觀所說的「重頌分」的第二部分。前兩頌頌「調柔果」,第三頌與第四頌前半頌「攝報果」,第四頌後半頌「願智果」。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進入此地的菩薩又以深心供養諸佛,對於佛的教誨都去修習,獲得佛法的寶藏使其善根得到增長,如同真金被琉璃所磨而更加晶瑩。如同月亮的清涼被澤眾物,即便是四風吹來也不能破壞,此地菩薩超越魔道,也熄滅了眾生的煩惱熱。此地菩薩多作善化天王,化導眾生使其去除我慢,所有一切修行都是為了追求一切智,完全已經超越勝過聲聞道。」
「此地菩薩勤奮精進,獲得諸百千億的三昧。」
「此地菩薩觀無數無量的佛,佛之光芒譬如盛夏空中的太陽。」
「甚深微妙難見知,聲聞、獨覺無能了。如是菩薩第六地,我為佛子已宣說。」
【章 旨】此章為「重頌分」的最後一頌,也是澄觀所說的「重頌分」的第三部分。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結歎自己向會眾所闡述的菩薩第六地的境界。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很深刻而微妙並且難於見到、知曉的佛法,聲聞、獨覺沒有能夠了解。如此菩薩修行的第六地,我為佛子已經宣說完畢。」
【說 明】第六地——「現前地」的內容至此已經完畢。有幾個問題說明如下:
第一,關於本部分的結構。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九的判釋:「文亦有三分:初,贊請分。第二,正說亦分為二:初,地行;後地果。」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我們將第二「正說分」又分為二,這樣便構成現在注譯中的四部分。世親則將「明地行」部分再分為三層次:勝慢對治、不住道行勝、彼果勝。
第二,關於此地名為「現前」的意義。菩薩至此位,能夠通觀緣起之義理,住於緣起智,進而引發染、淨無分別的最勝智顯現於前,因此名為「現前地」,又作「現在地」、「目見地」。
第三,關於此地「現前地」在「十地」中的地位與特點。如澄觀所說,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為成佛果為趣」。然而,從「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別言之,各「地」則略有分別。其一,從「所修」角度言之,第六「現前地」為「緣起行」。其二,從「修成」角度言之,「四地已上皆慧行,於中,四、五、六地是寄二乘慧。」其三,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六「現前地」為「般若度」即「般若波羅蜜多」。其四,從「寄乘法」角度言之,「四、五、六、七,寄出世三乘。」第六「現前地」屬於出世之「緣覺乘」之法。
十三、第七地:遠行地
(一)、贊請分
是時天眾心歡喜,散寶成雲在空住,普發種種妙音聲,告於最勝清淨者:「了達勝義智自在,成就功德百千億,人中蓮華無所著,為利群生演深行。」
自在天王在空中,放大光明照佛身,亦散最上妙香雲,普供除憂煩惱者。
爾時天眾皆歡喜,悉發美音同贊述:「我等聞斯地功德,則為已獲大善利。」
天女是時心慶悅,競奏樂音千萬種,悉以如來神力故,音中共作如是言:「威儀寂靜最無比,能調難調世應供,已超一切諸世間,而行於世闡妙道。雖現種種無量身,知身一一無所有,巧以言辭說諸法,不取文字音聲相。住詣百千諸國土,以諸上供供養佛,智慧自在無所著,不生於我佛國想。雖勤教化諸眾生,而無彼己一切心;雖已修成廣大善,而於善法不生著。以見一切諸世間,貪、恚、癡火常熾然,於諸想念悉皆離,發起大悲精進力。」
一切諸天及天女,種種供養稱贊已,悉共同時默然住,瞻仰人尊願聞法。時解脫月復請言:「此諸大眾心清淨,第七地中諸行相,唯願佛子為宣說!」
【章 旨】此十二頌為第七地的「贊請分」,「贊中有十二頌,前十贊,後二請。」(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與會大眾聽完金剛藏菩薩的宣講之後,都歡喜雀躍,散花供養諸佛。自在天王、無量天女先後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贊佛法之理以及菩薩十度修行的殊勝。隨後,解脫月菩薩又請求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講解第七地之法。
【語 譯】參加法會的天眾聽聞金剛藏菩薩宣講完如此殊勝的修行法,心中都產生大歡喜,他們都散播諸多珍寶形成雲彩,發出種種美妙的聲音,對最殊勝的清淨者金剛藏菩薩說:「了達勝義,智慧自在,成就了百千億功德,就連人間最清淨的蓮華都不去執著的菩薩,為了眾生得到利益而演說淵深的修行方法。」
自在天王在空中發出大光明照耀佛身,也同時散播最上等美妙的香雲,普供除去憂慮煩惱者。
這時,天眾都很歡喜,完全發出美妙的聲音同時稱贊說:「我等一聽到此地的功德,都已經獲得大大美好的利益。」
無數的天女這時心中也很慶悅,競相演奏千萬種樂音,都憑借如來神力的緣故,同聲這樣稱贊諸佛:「諸佛的威儀寂靜是無與倫比的,能夠調整最難於調整者,是世間應該供養者,已經超越一切諸世間,但卻仍然行於世間闡揚妙道。即便是顯現出種種無量的身體,但卻知曉每一身體都是無所有的,巧妙地用言辭演說諸法,不取文字、音聲之相。前往並且住於百千諸國土,以諸上等供養供養佛,智慧自在而一無所著,不產生生於佛國的想法。即便是勤奮地教化諸眾生,而無眾生與自己不同的想法;雖然已修成廣大的善,但卻對於善法不產生執著。因為看見一切諸世間眾生被貪、瞋、癡之火一直燃燒著,對於這些離世的想念都完全遠離,發起大悲精進之力來救渡眾生。」
一切諸天及天女,以種種供養供養諸佛,稱贊諸佛之後,都默默地停住,瞻仰人中最尊敬的金剛藏菩薩,都希望聽聞說法。這時解脫月菩薩又請求說:「在此處的大眾其心都是清淨的,希望佛子為他們宣說第七地中的諸行相!」
(二)、正說分之一:「明地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诃薩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遠行地,當修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①。」
「何等為十?所謂: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②。雖得諸佛平等法,而樂常供養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③。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焰④。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⑤。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⑥。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知諸佛音聲性空寂滅,不可言說,而能隨一切眾生出種種差別清淨音聲。雖隨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意解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諸行⑦。」
「菩薩以如是十種方便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入第七地。」
「入已,此行常現在前,名為『住第七遠行地』。」
【章 旨】此章為「明地行」的第一層次「樂無作行對治差別」的內容。在此章,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證入第六地的菩薩以「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而進入第七「遠行地」。簡言之,即以方便智慧對治對於第六地「般若觀空」的執著。
【注 釋】①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 關於這一進入此地的門徑,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十種方便』即是能治,謂前樂無作不名『方便』,不能起增上行,非殊勝道。今以十種不捨眾生法無我智以為能治,治前樂心,名『方便慧』;便能攝取增上行故,名『起殊勝道』。」這是對於此法的總名稱的解釋。至於此「法」的實質,澄觀是這樣解釋的:簡言之,第六地所證之「空理」,所現前之「般若智」,並未完全做到「空、有不二」,因而須繼續修行此地此法以對治之。②雖善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 這是說,菩薩最大的「惡行」是不樂於利樂有情眾生,以及對於眾生產生愛等情感。修此法門的目的就是達到對於眾生的無「愛見」之大悲。③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 此為世親所歸納的「攝眾生因事」之一,其宗旨為利他。這是說,作為眾生的上首,菩薩須住於世間莊嚴國土,但菩薩受生並未如同眾生般由於惑業,而是由於自己救度眾生的大願。④雖畢竟寂滅諸煩惱焰而能為一切眾生起滅貪瞋癡煩惱焰 此為世親、澄觀所歸納的「攝眾生因事」之二「化令離障」。菩薩為了救治眾生的緣故,示現出「貪」、「瞋」、「癡」等煩惱火焰,想使眾生通過此而知曉「性寂」的境界。⑤雖知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而隨心作業無量差別 此為世親、澄觀所歸納的「攝眾生因事」之三「化令離障」。在第五地講到菩薩應該掌握「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等世間智慧之時,提及可以以此四種智慧對治四種「智障」。此句中的「隨心作業無量差別」即指此。⑥雖知一切國土猶如虛空而能以清淨妙行莊嚴佛土 此句為世親所歸納的「攝眾生因事」之四「攝令住善」。這一句是說菩薩以莊嚴國土的方法來使眾生住於善法的。這是從改變眾生之「依報」來言化他的。⑦雖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其身等三句 此三句為世親所歸納的「攝眾生因事」之五、六、七,「攝令住善」。即菩薩以「身輪」、「口輪」、「意輪」來化度眾生。
【語 譯】那時,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等會眾說:「佛子!菩薩摩诃薩具足第六地修行之後,想進入第七遠行地,應當修行十種方便慧生起殊勝道。」
「這十種方便慧生起的殊勝道是什麼呢?它們是:雖然善於修行空、無相、無願三昧,但卻懷有慈悲而不捨棄眾生。雖然獲得諸佛平等法,但卻樂於常常供養佛。雖然進入觀空智門,但卻勤於聚集福與德。雖然遠離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但卻莊嚴三界。雖然畢竟寂滅諸煩惱的火焰,但卻能夠為了一切眾生的緣故為其除滅貪、瞋、癡煩惱的火焰。雖然知曉諸法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自性無二,但卻針對眾生之心而作無量差別的種種業。雖然知曉一切國土猶如虛空,但卻能夠以清淨妙行去莊嚴佛土。雖然知曉諸佛之法身本性無身,但卻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然知曉諸佛音聲本性是空而寂滅的,是不可言說的,但卻能夠針對一切眾生發生出種種千差萬別的清淨音聲。雖然因諸佛的教誨而了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只是由於一念而有,但卻針對眾生之意解而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習諸行。」
「菩薩憑借如此十種方便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進入第七地。」
「進入第七地之後,這十種修行常常顯現於前,此即名為『住於第七遠行地』。」
「佛子!菩薩摩诃薩住此第七地已,入無量眾生界,入無量諸佛教化眾生業。入無量世界網,入無量諸佛清淨國土。入無量種種差別法,入無量諸佛現覺智;入無量劫數,入無量諸佛覺了三世智。入無量眾生差別信解,入無量諸佛示現種種名色身;入無量眾生欲樂諸根差別,入無量諸佛語言音聲令眾生歡喜;入無量眾生種種心行,入無量諸佛了知廣大智。入無量聲聞乘信解,入無量諸佛說智道令信解;入無量辟支佛所成就,入無量諸佛說甚深智慧門令趣入;入無量諸菩薩方便行,入無量諸佛所說大乘集成事令菩薩得入。」
【章 旨】此章與下一章為「明地行」的第二層次「彼障對治差別」的內容,其主旨為即攝無著行,對於有量功用都不不執著。此章則為其中的第一部分——「修行無量種,對治前述有量障」。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佛子!菩薩摩诃薩住於此第七地之後,進入無量的眾生界,進入無量諸佛所教化的眾生業中。住於此地的菩薩進入無量世界之網中,進入無量諸佛所在的清淨國土。住於此地的菩薩進入無量種種差別法中,進入無量諸佛現覺之智慧中;進入無量劫數,進入無量諸佛所覺了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智中。住於此地的菩薩進入無量眾生有差別的信解中,進入無量諸佛所示現的種種名色身中;進入無量眾生的欲樂諸根的差別中,進入無量諸佛語言音聲中,使眾生歡喜;進入無量眾生的種種心行中,進入無量諸佛所了知的廣大智中。住於此地的菩薩進入無量聲聞乘的信解中,進入無量諸佛所說的智慧之道中,使其產生信解;進入無量的辟支佛之所成就中,進入無量諸佛所說甚深的智慧門中,使辟支佛得以趣入;進入無量諸菩薩的方便行,進入無量諸佛所說的大乘集成事中,使菩薩得以進入。」
「此菩薩作是念:『如是無量如來境界,乃至於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得知,我悉應以無功用無分別心①成就圓滿。』」
「佛子!此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常勤修習方便慧起殊勝道,安住不動。」
【章 旨】此章為「彼障對治差別」的第二部分「修行無功用行」的內容,其主旨為「任放天性,不由勤策,自然而行,亡功合道名『無功用』。」(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而此地的特質為修行「無功用行」。
【注 釋】①應以無功用無分別心 根據澄觀的解釋,這句的含義是:第六地之前修行「功用行」,第七地修行「無功用行」,至第八地方纔可以任運無功。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告訴解脫月菩薩說:「此菩薩又這樣想:如此無量的如來境界,甚至於百千億那由他劫都不能得知,我完全應該以無功用無分別心成就圓滿。」
「佛子!此菩薩以淵深的智慧如此觀察,常常勤奮修習方便慧生起殊勝道,安住於其中不動。」
「無有一念休息廢捨,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曾暫與蓋障①相應。」
「常不捨於如是想念。」
【章 旨】此章與下一章為「明地行」的第三層次「雙行分」的內容。“雙行”為“內證行熟”和“止觀俱現”。世親《十地經論》卷九說「雙行分別分」有四種相,其中前兩種為:一、二行雙無間,二、信勝。」前者是說,“雙行”連續,後者是指由殊勝的“信”。
【注 釋】①蓋障 因為「煩惱」能夠覆蓋、障礙修行者清淨的善心,使善心不得開發,故稱「煩惱」為「蓋」,或「蓋障」。一般將「蓋」歸納為五種,稱之為「五蓋」,即「欲貪蓋」、「瞋恚蓋」、「惛眠蓋」、「掉悔蓋」、「疑蓋」。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告訴解脫月菩薩說:「進入此地的菩薩無有一念休息而廢掉、捨棄止、觀而行;行走、停住、坐、臥甚至睡夢,都未曾暫時與蓋障產生相應的作用。」
「進入此地的菩薩一直不捨棄如此的想念。」
「此菩薩於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羅蜜。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所有善根,為求佛智,施與眾生,是名『檀那波羅蜜』;能滅一切諸煩惱熱,是名『屍羅波羅蜜』;慈悲為首,不損眾生,是名『羼提波羅蜜』;求勝善法,無有厭足,是名『毗梨耶波羅蜜』;一切智道常現在前,未嘗散亂,是名『禅那波羅蜜』;能忍諸法無生無滅,是名『般若波羅蜜』;能出生無量智,是名『方便波羅蜜』;能求上上勝智,是名『願波羅蜜』;一切異論及諸魔眾無能沮壞,是名『力波羅蜜』;如實了知一切法,是名『智波羅蜜』。」
「佛子!此十波羅蜜,菩薩於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四攝;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脫門①;略說乃至一切菩提分法,於念念中皆悉圓滿。」
【章 旨】此章為「雙行分別」四種相中的後兩種,即「三、能作大義。四、菩提分差別。」前者是指菩薩在此地於念念中具足十波羅蜜多,後者則為此地所證之相的總結。
【注 釋】①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脫門 此句的涵義是依憑於煩惱障而勤奮修行使其轉為清淨。「四持」為修行者的住處,「三解脫門」為修行者的依靠對象,「三十七道品」則為修行的具體步驟和方法。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住於此地的菩薩於念念中,一直能夠具足十種波羅蜜。為什麼如此呢?因為住於此地的菩薩念念都是大悲為首要,修行佛法,趣向佛智的緣故。住於此地的菩薩的所有善根,都是為了求證佛智的緣故,廣泛地施與眾生,這就叫『檀那波羅蜜』;能夠滅除一切諸煩惱熱,這就叫『屍羅波羅蜜』;以慈悲為首,不損害眾生,這就叫『羼提波羅蜜』;追求殊勝的善法,沒有滿足,這就叫『毗梨耶波羅蜜』;一切智之道常常顯現於前,從不散亂,這就叫『禅那波羅蜜』;能夠忍諸法的無生無滅,這就叫『般若波羅蜜』;能夠出生無量智慧,這就叫『方便波羅蜜』;能夠追求上上等的殊勝智慧,這就叫『願波羅蜜』;一切異端邪論以及諸魔眾都不能使其沮喪轉變,這就叫『力波羅蜜』;如實了知一切法,這就叫『智波羅蜜』。」
「佛子!這十種波羅蜜,菩薩於念念中都能夠得以具足;如此的,四攝,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簡言之,甚至一切證得菩提的方法,住於此地的菩薩於念念中都能夠完全圓滿。」
爾時,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但於此第七地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為諸地中亦能滿足?」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於十地中皆能滿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為殊勝。何以故?此第七地功用行滿,得入智慧自在行故。佛子!菩薩於初地中,緣一切佛法願求故,滿足菩提分法;第二地離心垢故,第三地願轉增長得法光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順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門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滿足菩提分法。」
【章 旨】此章與其後的兩章為「明地行」的第四層次「前、上地勝差別」的內容,「前」指初地至第六地,「上地」指第八、九、十地,「勝」為「增上」之義。在此章中,解脫月菩薩向金剛藏菩薩請問菩薩在其他「地」中修行是否也能夠滿足一切菩提分法。金剛藏菩薩則先回答說,菩薩在十地中都能夠滿足一切菩提分法,不過在第七地中最為殊勝而已。然後較為詳細地說明了此地勝於前六地的方面。
【語 譯】這時,解脫月菩薩又問金剛藏菩薩說:「佛子!菩薩僅僅是在此第七地中滿足一切菩提分法呢?還是在其他諸地中也能夠滿足一切菩提分法?」
金剛藏菩薩回答說:「佛子!菩薩在十地中都能夠滿足菩提分法,然而第七地最為殊勝。為了什麼緣故呢?此第七地功用行滿之後,得以進入第八地之後的智慧自在行的緣故。佛子!菩薩在初地中,緣於對於一切佛法的願求的緣故,滿足菩提分法;在第二地因為遠離心中的污垢的緣故,在第三地因為願逐漸增長而獲得法的光明的緣故,在第四地進入道的緣故,第五地順從世間所作的緣故,在第六地進入甚深的真如法門的緣故,在第七地生起一切佛法的緣故,都得以滿足菩提分法。」
「何以故?菩薩從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從第八地乃至第十,無功用行皆悉成就。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處雜染,一處純淨,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方便神通願力。佛子!菩薩諸地亦復如是,有雜染行,有清淨行,是二中間難可得過,唯除菩薩有大願力方便智慧乃能得過。」
【章 旨】此章與下章為「前、上地勝差別」中的「上地勝差別」部分的內容。在此章,金剛藏菩薩向解脫月菩薩解釋說,在由「雜染」至「純淨」的過程中,第七地時期過渡的關鍵所在。菩薩憑借在此地所圓滿的大願力方便智慧纔能得以通過。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告訴解脫月菩薩說:「為了什麼緣故說第七地在十地中的重要性甚至超過其後的上地呢?菩薩從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了智慧的功用分。菩薩憑借此力的緣故,從第八地乃至第十地,無功用之行纔得以完全成就。佛子!譬如有二個世界,一處是雜染世界,一處是純淨世界,這兩個世界的中間是難於隨意通過的,除非菩薩所具有的大方便神通願力。佛子!菩薩諸地也是如此,有雜染行,有清淨行,這兩種之間是難於輕易通過的,除非菩薩憑借其所具有的願力方便智慧纔能得以越過。」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此七地菩薩,為是染行?為是淨行?」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從初地至七地,所行諸行皆捨離煩惱業,以回向無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為超煩惱行。佛子!譬如轉輪聖王乘天象寶游四天下,知有貧窮困苦之人,而不為彼眾患所染,然未名為超過人位①;若捨王身,生於梵世,乘天宮殿,見千世界,游千世界,示現梵天光明威德爾,乃名為超過人位②。佛子!菩薩亦復如是,始從初地至於七地,乘波羅蜜乘游行世間,知諸世間煩惱過患,以乘正道故,不為煩惱過失所染,然未名為超煩惱行;若捨一切有功用行,從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薩清淨乘游行世間,知煩惱過失不為所染爾,乃名為超煩惱行,以得一切盡超過故。」
「佛子!此第七地菩薩盡超過多貪等諸煩惱眾,住此地,不名有煩惱者,不名無煩惱者。何以故?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不名有者;求如來智心未滿故,不名無者。」
【章 旨】解脫月菩薩又問,此地的菩薩所修究竟是「染行」還是「淨行」?金剛藏菩薩先以譬喻,再以「雙非」來回答解脫月菩薩的疑問。
【注 釋】①譬如轉輪聖王乘天象寶游四天下等三句 「轉輪聖王」又作「轉輪王」、「輪王」。「轉輪王」是佛教吸收印度傳統神話而形成的四大洲的統治者,有金、銀、銅、鐵四輪王之別。金輪王統治毗提诃洲、贍部洲、瞿陀尼洲、拘盧洲四大洲,銀輪王統治除拘盧洲的其他三大洲,銅輪王統治毗提诃洲、贍部洲二大洲,鐵輪王則僅僅統治贍部洲。四大輪王都是從天感得輪寶而可降伏四方,也都是以各自所得輪寶得名。②若捨王身生於梵世等七句 「梵天王」本來是婆羅門教的大神,是世界萬物以及人類的創造者和統治者。佛教後來將其吸收進自己的神靈體系,梵天便成為佛教的護法神,並且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右協侍,手持白色的拂塵,跟隨著佛陀。「梵天王」又是色界初禅天之主,稱為「大梵天王」。
【語 譯】解脫月菩薩又問道:「佛子!此住於第七地的菩薩所修行的,究竟是染行呢?還是淨行呢?」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從初地至第七地,菩薩所行的諸行都捨棄遠離煩惱業,這是因為其以其修行回向無上菩提的緣故,證得了平等道的緣故,然而仍然未能認為是超越了煩惱行。佛子!譬如轉輪聖王乘天中之寶而周游四天下,知曉有貧窮困苦之人,雖然自己不被那些眾多的煩惱所污染,但卻未能被稱為超過了人之位格;如果捨棄了王者之身,生於梵世,坐乘於天宮殿中,觀見千世界,周游於千世界,示現出梵天的光明威德而已,纔名之為超過人之位格。佛子!菩薩也是如此,開始從初地達到七地,乘波羅蜜多乘游行於世間,知曉世間的煩惱過患,以乘正道的緣故,不被煩惱過失所污染,但仍然未能名之為超越煩惱行;如果捨棄了一切有功用之行,從第七地進入第八地,乘菩薩清淨乘而游行世間,知曉煩惱過失而不被其所污染而已,纔可名之為超越煩惱行,因為其獲得得了一切盡超過的緣故。」
「佛子!此第七地菩薩全部超過很多的貪等諸煩惱,住於此地,不能稱其為有煩惱者,也不能稱其為無煩惱者。為了什麼緣故呢?一切煩惱都不再起現行的緣故,因為不能稱之為有煩惱者;追求如來智慧之心仍然未能滿足的緣故,不能稱之為無煩惱者。」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以深淨心,成就身業,成就語業,成就意業。所有一切不善業道,如來所诃,皆已捨離;一切善業,如來所贊,常善修行。」
「世間所有經書、技術,如五地中說,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
「此菩薩於三千大千世界中為大明師①,唯除如來及八地已上其余菩薩,深心妙行,無與等者②。」
「諸禅三昧、三摩缽底、神通、解脫皆得現前③。然是修成,非如八地報得成就。此地菩薩於念念中具足修集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法,轉勝圓滿。」
【章 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行」的第五層次「雙行果差別」。據世親所判釋,經文是從四個方面來诠釋「雙行」的。此章為「雙行果」第一種相「業清淨」的內容,經文分四方面:「一者,戒清淨。」第二為「世間智淨,此辨『行用』。」第三為「得自身勝,此明『行體』。」第四為「得勝力,謂得『禅』等現前勝功德力故。」澄觀說,此「業清淨」所言的「雙行」為「自利」和「他利」之「二行雙行」。
【注 釋】①明師 明事理之師。②深心妙行無與等者 「深心」是指菩薩內心所證,而「妙行」是指前面所說的「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在此地,「深心」與「妙行」是同時生起的。③諸禅三昧三摩缽底神通解脫皆得現前 「神通」即「六神通」,「解脫」即「八解脫」。「八解脫」,又名八「背捨」,即八種背棄捨除三界煩惱的系縛的禅定,具體名目為: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謂心中若有色(物質)的想念,就會引起貪心來,應該觀想到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以使貪心無從生起,這就叫「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即心中雖然沒有想念色的貪心,但是要使不起貪心的想念更加堅定,就還要觀想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以使貪心永遠無從生起,這就叫「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一心觀想光明、清淨、奇妙、珍寶的色,就叫「淨解脫」;觀想這種淨色的時候,能夠不起貪心,則可以證明其心性,已是解脫,所以叫「身作證」;此種觀想,已經完全圓滿,能夠安住於定之中了,所以叫「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此第四、五、六、七的四種解脫,都是「無色界」的修定者,各在其修定的時候,觀想「苦」、「空」、「無常」、「無我」,使心願意捨棄一切,所以叫「解脫」。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滅受想定」,又名「滅盡定」,是指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五根,就會領受色、聲、香、味、觸五塵,領受「五塵」,就會生出種種的妄想來,若有滅除受想的定功,則一切皆可滅除,所以叫「滅盡定」。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佛子!菩薩住於此第七地,以深淨心,成就身業,成就語業,成就意業。所有一切不善業之道,被如來所诃責的,都已經捨棄遠離;一切善業,被如來所贊許的,常常善於修行。」
「世間所有經書、技術等等,如我在第五地中所說,都自自然然而實行,不需要以功用為目的。」
「住於此地的菩薩在三千大千世界中為大明師,除如來以及八地以上的菩薩之外,其深心與妙行,沒有可以與其相提並論的。」
「住於此地的菩薩,依持於禅定而生起三昧、三摩跋提、六神通、八解脫。然而,這仍然是修成的,並非如同第八地是由報得而成就的。此地菩薩於念念中具足修聚集方便智之力以及一切菩提分法,轉轉殊勝圓滿。」
「佛子!菩薩住此地,入菩薩善觀擇三昧、善擇義三昧①、最勝慧三昧、分別義藏三昧②、如實分別義三昧③,善住堅固根三昧④、智慧神通門三昧⑤、法界業三昧、如來勝利三昧⑥、種種義藏生死涅槃門三昧⑦。入如是等具足大智神通門百千三昧,淨治此地。」
【章 旨】此章為「雙行果」第二種相「得勝三昧」的內容,即菩薩住於此地所獲得的殊勝的十種三昧。澄觀說,此「得勝三昧」所言的「雙行」為「定、慧雙行」
【注 釋】①菩薩善觀擇三昧善擇義三昧 澄觀說此二種三昧的涵意是「自利」、「起解」、「現法樂住」、「知『理』」。②最勝慧三昧分別義藏三昧 澄觀說此二種三昧的涵意是「自利」、「起解」、「現法樂住」、「知『教義』」。具體而言,「最勝慧三昧」的涵義是:「三、依一名說無量義,故雲『最勝』。」(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即依靠一言而宣說無量的法義。「分別義藏三昧」的涵義是:「四、依一義說無量名,故雲『分別』;義含於名,故稱為『藏』。」③如實分別義三昧 澄觀說此種三昧的涵意是「自利」、「起解」、「現法樂住」、「知『事』」。具體而言,「如實分別義三昧」的涵義是:「五、依通一切『五明』處,如事實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五明」為古印度的五種學術,即語文學的「聲明」、工藝學的「工巧明」、醫藥學的「醫方明」、邏輯學的「因明」、宗教學的「內明」。④善住堅固根三昧 關於此種三昧,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其宗旨為「利他」、「成行」、「利益眾生」。「善住堅固根三昧」是依持於「真如觀」而行救度眾生之行。⑤智慧神通門三昧 關於此種三昧,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其宗旨為「利他」、「成行」、「利益眾生」。澄觀並且說此種三昧與後面的三種三昧可以合觀之,即以「智慧」化導利根眾生,以「神通」化導鈍根眾生。⑥法界業三昧如來勝利三昧 關於此二種三昧,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其宗旨為「利他」、「成行」、「利益眾生」。此二種三昧為「依智障淨以顯行廣」,屬於「證道」,即對治面於淵深的佛法而產生的怯懦障。⑦種種義藏生死涅槃門三昧 關於此種三昧,澄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其宗旨為「利他」、「成行」、「利益眾生」。此種三昧為「依智障淨以顯行廣」,屬於「不住道」。「種種義藏生死涅槃門三昧」即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行救度眾生之行。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佛子!菩薩住於此地,進入菩薩善觀擇三昧、善擇義三昧、最勝慧三昧、分別義藏三昧、如實分別義三昧,善住堅固根三昧、智慧神通門三昧、法界業三昧、如來勝利三昧、種種義藏生死涅槃門三昧。總而言之,住於此地的菩薩進入如此等等具足大智慧和神通門的百千三昧,淨治此地。」
「是菩薩得此三昧,善治淨方便慧故,大悲力故,超過二乘地,得觀察智慧地。」
【章 旨】從此章開始進入「雙行果」第三種相「得過地」的內容。「得過地」的涵義是菩薩住於此地之所得超過二乘及前諸地。此章為其第一方面「行修善巧過」,其基本內容,如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所說:「過法有二:一、巧智。二、深悲。過相亦二:一、下過二乘。二、上過智地,智慧地即八地無功用智。由此地中雙觀止、觀,便至彼處法流水中,任運雙流,趣佛智海。」此中,「過二乘」之「過」為超過、越過之義。而「過智地」之「過」為越過下地而得以直達上地之義。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住於此地的菩薩獲得如此三昧,由於善於治淨方便慧的緣故,大悲力的緣故,超過聲聞、緣覺二乘之地,得以進入觀察智慧之地。」
「佛子!菩薩住此地,善淨無量身業無相行,善淨無量語業無相行,善淨無量意業無相行故,得無生法忍光明。」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初地來所有無量身、語、意業,豈不超過二乘耶?」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彼悉超過,然但以願求諸佛法故,非是自智觀察之力;今第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王後所生,具足王相,生已即勝一切臣眾,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長大,藝業悉成,乃以自力超過一切①。菩薩摩诃薩亦復如是,初發心時,以志求大法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今住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過一切二乘之上②。」
【章 旨】此章為「得過地」的第二方面「作業廣大過」,即住於此地的菩薩,由於其殊勝的修行,得以在所有「業」、「行」方面超越聲聞、緣覺。
【注 釋】①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王後所生等十句 關於此譬喻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喻中,『王家』即如來家,『王後』即得真法喜。修二利故,名為『王相』。」②菩薩摩诃薩亦復如是等七句 關於此七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解釋說:「『大法』即法中佛果法。『自所行』者,即殊勝行。『智慧力』者,即方便智。於此二中,常不出觀故,是自力能過。」可見,這一譬喻是突出此地菩薩的「自力」,即自己所具有的智慧之力和「殊勝行」。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佛子!菩薩住於此地,由於善於清淨無量身業的無相行,善於清淨無量語業的無相行,善於清淨無量意業的無相行的緣故,獲得無生法忍之光明。」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初地以來所有的無量身、語、意業,難道仍然沒有超過聲聞、緣覺嗎?」
金剛藏菩薩回答說:「佛子!菩薩從初地以來的修行完全超過了聲聞、緣覺,然而只是以大願來求諸佛法的緣故,並非通過自己的智慧觀察之力;現今所說的住於第七地的菩薩是憑借自己智慧的緣故,這是一切聲聞、緣覺所所不能企及的。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為王後所生,具足王相,出生之後即已經勝過一切大臣,但這是憑借王力,而並非依靠自己的力量;如果其身長大之後,藝業完全成熟,就憑借自力而超過一切。菩薩摩诃薩也是如此,其初發心時,因為立志求尋大法的緣故,就超過了一切聲聞、獨覺;現今住於此地,以自己所實行的智慧之力的緣故,遠遠超過一切聲聞、緣覺,位居他們之上。」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得甚深遠離無行①,常行身、語、意業,勤求上道而不捨離,是故菩薩雖行實際②而不作證③。」
【章 旨】此章為「得過地」的第三方面「行修勝入過」,即住於此地的菩薩,「非但如前廣、多無量,而力用難測,深無分量,勝而過也。」(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
【注 釋】①無行 關於此語,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解釋說:「『無行』者,無相之行,無所行故,彼前六地不能行故。」②實際 即「真實際極」之意。極真實之理,至於其窮極,稱之為「實際」。具體而言,是指絕離虛妄之涅槃實證;又指真如之理體。③作證 「作證」大致等同於「證」或「證入」。佛教中將修習正法,以實際體驗而悟入真理,稱為「證」。「證」有契會真理而悟入之意,故有「契證」、「證悟」、「證入」等術語。證入之境地稱為「所證」,證入之主體稱之為「能證」、「證智」、「證知」。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佛子!菩薩住於此第七地,獲得甚深的滅除、遠離所有障礙的無相行,常常行自己所證得的身、語、意業,勤奮地追求上等的修行方法而永遠不捨棄遠離,因此緣故,住於此地的菩薩雖然在踐行真理卻不作證入。」
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何地來,能入滅定①?」
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菩薩從第六地來,能入滅定。今住此地,能念念入,亦念念起,而不作證。故此菩薩名為成就不可思議身、語、意業,行於實際而不作證。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難;此地菩薩亦復如是,乘波羅蜜船行實際海,以願力故而不證滅②。」
【章 旨】此章與下一章為「雙行果」第四種相「得勝行」的內容。「得勝行」的涵義是菩薩住於此地在修行方面非常殊勝,遠遠超過前六地。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說,此「得勝行」所言的「雙行」為「寂、用雙行」。「寂」即「真如理體」,「用」即此「理體」之作用。此章的主旨,如澄觀所說:「得寂滅勝行,在定不住故,即『方便智』也。」
【注 釋】①滅定 即「滅盡定」、「滅受想定」、「滅盡三昧」。是指滅盡「心」、「心所」(心之作用)而住於無心位之定的一, 種修行境界,與「無想定」並稱「二無心定」。一般所言的「無想定」為異生凡夫所得,此「滅盡定」則為佛及解脫之阿羅漢遠離定障所得,是以現法涅槃之勝解力而修入的。聖者遠離無所有處之煩惱,其「定」之境地可喻為「無余涅槃」之寂靜;因此入無心寂靜之樂者,乃依修此「定」,即可生「無色界」之第四「有頂天」中。②譬如有人乘船入海等五句 關於此譬喻,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解釋說:「喻雲『善巧力』者,知行船法,知水相故。准《大品經》,『未善巧』前,亦有其喻,『方便未成,入水便敗故』。合雲『波羅蜜船』,即般若等也。以『願力』者,是方便不捨有因。」
【語 譯】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從那一地來,能夠進入此滅盡定?」
金剛藏菩薩回答說:「佛子!菩薩從第六地來,能夠進入此滅盡定。菩薩住於此地,能夠念念進入,也念念生起,卻不作證。因此住於此地的菩薩被稱之為成就了不可思議的身、語、意業,雖然在踐行真理卻不作證入。譬如有人乘船進入大海,以善巧之力而不遭水難;住於此地的菩薩也是如此,乘波羅蜜多船而行於真如實際的大海,以願力的緣故而不證寂滅。」
「佛子!此菩薩得如是三昧智力,以大方便,雖示現生死,而恆住涅槃①。雖眷屬圍繞,而常樂遠離②。雖以願力三界受生,而不為世法所染③。雖常寂滅,以方便力而還熾然,雖然不燒④。雖隨順佛智,而示入聲聞、辟支佛地⑤。雖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⑥。雖超魔道,而現行魔法⑦。」
【章 旨】此章與下一章為「得勝行」的「起殊勝行」的內容。進入此地的菩薩以「方便智慧」、「方便力」所具有的八種互為「能治」與「所治」的修行。此章為前七種「殊勝行」。
【注 釋】①雖示現生死而恆住涅槃 此句為總句,是說菩薩不住於涅槃,而是展現生死,以化度眾生。②雖眷屬圍繞而常樂遠離 「眷屬」是指與生死世間相聯系的事情與感受,「上首」即「涅槃」境界。此句的涵義就是,雖然有許許多多世間的事情纏繞著入生死的菩薩,但是由於有「涅槃境界」的攝持,此地菩薩卻能夠常常遠離這些世間的俗務。③雖以願力三界受生而不為世法所染 「有行」即於三界「諸有」中所產生的一切「行」。澄觀說,菩薩入世間救度眾生的行為並非一般的業報之因果律所能拘限,因為菩薩雖處於世間之欲流中而並不染著。④雖常寂滅以方便力而還熾然雖然不燒 「然」即「燃」。「空」指真如空理,「有」指「假有」。⑤雖隨順佛智而示入聲聞辟支佛地 即菩薩進入聲聞、辟支佛的修行境地而促使其化入佛地。⑥雖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 「五欲」即「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魔境界」又名「十軍」,即「欲」、「憂愁」、「饑渴」、「渴愛」、「睡眠」、「怖畏」、「疑悔」、「瞋恚」、「利養」、「自高憍慢」。此「十軍」厭沒出家人,菩薩以禅智力,為眾生示現進入「五欲」以及「魔境界」,其最終目的是幫助眾生破「十軍」而成佛道。⑦雖超魔道而現行魔法 “四魔」即「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即菩薩為了救度眾生的需要而顯現出四魔道,但卻並無四魔道生起之因,因此名為「超魔道」。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回答說:「佛子!住於此地的菩薩獲得如此三昧智力,以大方便,雖然示現生死,但卻一直住於涅槃。雖然有眷屬圍繞,但卻常常樂於遠離。雖然以願力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受生,但卻不被世間法所污染。雖然常常寂滅,但卻以方便力仍然熾烈燃燒,雖然燃燒卻不會燒傷。雖然隨順佛的智慧,但卻示入聲聞、辟支佛之地。雖然獲得佛的境界寶藏,但卻示現住於魔的境界。雖然超越了魔道,但卻現行於魔法。」
雖示同外道行,而不捨佛法。雖示隨順一切世間,而常行一切出世間法。所有一切莊嚴之事,出過一切天、龍①、夜叉②、干闼婆③、阿修羅④、迦樓羅⑤、緊那羅⑥、摩睺羅伽⑦,人及非人⑧、帝釋、梵王、四天王⑨等之所有者,而不捨離樂法之心。」
【章 旨】此章為「得勝行」的「起殊勝行」的第八種「殊勝行」——「轉行」。澄觀說,這第八,與前述七方面不同,是扭轉凡人之惑,使其斷絕產生的根源。第八句是言扭轉諸見,第九句則是言扭轉世間對其的障礙。最後的第十句則是言扭轉貪染,文中舉天龍、夜叉等等,是因為這些眾生貪染最重。
【注 釋】①龍 「天龍八部」之一,音譯「那伽」等。一般說其住於水中,是能呼雲起雨之蛇形鬼類,也是守護佛法之異類,具有呼雲喚雨之神力,其首領稱作「龍王」或「龍神」。②夜叉 天龍八部眾之一,通常與「羅剎」並稱,又作「藥叉」、「野叉」等,意譯「輕捷」、「勇健」、「能啖」、「貴人」、「威德」、「祠祭鬼」、「捷疾鬼」。女性夜叉,稱為「夜叉女」。一般所說的「夜叉」是住於地上或空中的鬼類存在,或以威勢惱害人,或守護正法。③干闼婆 天龍八部眾之一,又作「尋香神」、「樂神」、「執樂天」,與「緊那羅」同奉侍帝釋天而司奏雅樂。傳說不食酒肉,唯以香氣為食。此類神有眾多之王及眷屬,本經卷一〈世主妙莊嚴品〉就說到二十余「干闼婆王」之名。④阿修羅 「天龍八部」之一,六道、十界之一,指以戰斗為事之一類鬼類,又作「阿素羅」、「阿須羅」、「阿素洛」等,意譯為「非天」、「不端正」、「非善戲」、「非同類」,略稱「修羅」。「阿修羅」原為印度最古諸惡神之一,與帝釋天率領之天族對抗。佛教中,與干闼婆、緊那羅等同是天龍八部眾,守護釋尊。另外,與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形成六道世界,常與天眾戰斗。⑤迦樓羅 天龍八部眾之一,又作「迦留羅」、「伽樓羅」、「金翅鳥」、「妙翅鳥」等。本是印度神話中一種性格猛烈的大鳥,佛教將其作為人之外護持佛法的眾生之一。依佛典所載,「迦樓羅」的翅膀是由眾寶交織而成,所以又稱為「金翅鳥」或「妙翅鳥」。這種鳥的軀體極大,兩翅一張開,有數千余裡,甚至於數百萬裡大。其出生類別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以龍為食物。⑥緊那羅 「天龍八部」之一。又作「緊捺洛」、「緊拿羅」、「歌神」、「歌樂神」、「音樂天」,意譯作「疑神」、「人非人」。原為印度神話中之神,後被佛教吸收為八部眾之一。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二載,此神形貌似人,然頂有一角,人見而起疑,故譯為「疑人」、「疑神」,具有美妙的音聲,能歌舞。大乘諸經中,佛說法之聽眾中常列其名。⑦摩睺羅伽 「天龍八部」之一。音譯又作「摩呼羅伽」、「摩護啰伽」、「摩休洛」等,意譯作「大腹行」、「大蟒」、「大蟒神」,為無足、腹行之蟒神。⑧非人 簡單言之,是指六道眾生之中除了人之外的生命存在,此處應該為「天龍八部眾」的總稱。⑨四天王 即一般所說的「四大天王」、「四大金剛」。佛教分宇宙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而「欲界」有六重天即「六欲天」,其中第一重就是「四大天王」的居所。據說,在須彌山腰有一座叫「犍陀羅」的山峰,此山有四峰,稱為「須彌四寶山」,各高三百三十六萬裡,四天王各居一山峰。四天王的職責為各各護持一方世界,即「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四天王手下又有八位大將幫助天王管理各處山河、森林以及地方上的小神。四大天王的名字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北方「多聞天王」,西方「廣目天王」。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回答說:「住於此地的菩薩雖然示現同於外道之行,但卻不捨棄佛法。雖然示現隨順一切世間法,但卻常常實行一切出世間法。住於此地的菩薩其所有的一切莊嚴之事,都遠遠超過一切天、龍、夜叉、干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天龍八部,也超越人、帝釋、梵王、四天王等等所具有的,但其卻不捨棄遠離樂於佛法之心。」
【說 明】第七「遠行地」的「正說分」之一——「明地行」部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至此全部宣講完畢。在此,將其基本內容小結如後:
第一,關於此「明地行」部分的結構,世親《十地經論》卷九解釋說:「第七地中,有五種相差別:一、樂無作行對治差別。二、彼障對治差別。三、雙行差別。四、前上地勝差別。五、彼果差別。」
第二,第一層次「樂無作行對治差別」,金剛藏菩薩向會眾宣說證入第六地的菩薩以「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而進入第七「遠行地」。至於為何稱之為「樂無作行對治」,世親、澄觀解釋說:「初言『樂無作』者,樂著般若觀空故,即細相現行障。此地隨有不著為能對治。」即以方便智發起十種殊勝行,也就是以方便智慧對治對於第六地「般若觀空」的執著。
第三,第二層次「彼障對治差別」,其主旨為「即攝無著行,有量功用皆不著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此又分為二:
其一,「修行無量種,治前有量障。」其涵義是:「隨所作利益,何等眾生?眾生住何處?以何等智慧?以何等心?以何等行?置何等乘?以此差別,有十種修行。」(世親《十地經論》卷九)文中二十句,「皆上句明境界無量,為所知所化;後句明佛德業無量,為能知能化。菩薩入彼佛化,以用化生。」(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
其二,「修行無功用行」,其主旨為:「任放天性,不由勤策,自然而行,亡功合道,名『無功用』。」而此地的特質即為修行「無功用行」。
第四,第三層次「雙行分別」。世親《十地經論》卷九說「雙行分別分」有四種相:「一、二行雙無間,二、信勝。三、能作大義。四、菩提分差別。」
其一,「二行雙無間」的主旨為:「不捨前不動之『止』,觀察之『觀』,為止、觀二行雙行,一念不休即『無間』義。」(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
其二,「信勝」的主旨,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九所說:「『信勝』者,彼無量智中殊異義,莊嚴相現前專念故。」
其三,「能作大義」的主旨為菩薩在此地於念念中具足十波羅蜜多。
其四,「菩提分差別」則為此地所證之相的總結。
第五,第四層次「前、上地勝差別」,「前」指初地至第六地,「上地」指第八、九、十地,「勝」為「增上」之義。「初,明勝前六地。二、『何以故,菩薩從初』下,明勝後三地。」(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
在前一部分中,解脫月菩薩向金剛藏菩薩請問菩薩在其它「地」中修行是否也能夠滿足一切菩提分法。金剛藏菩薩則先回答說,菩薩在十地中都能夠滿足一切菩提分法,不過在第七地中最為殊勝而已。然後,金剛藏菩薩較為詳細地說明了此地勝於前六地的方面。
在後一部分,金剛藏菩薩向解脫月菩薩解釋說,在由「雜染」至「純淨」的過程中,第七地是其過渡的關鍵所在。菩薩憑借在此地所圓滿的大願力方便智慧纔能得以通過。解脫月菩薩又問,此地的菩薩所修究竟是「染行」還是「淨行」?金剛藏菩薩先以譬喻,再以「雙非」來回答解脫月菩薩的疑問。
第六,第五層次「雙行果差別」,其涵義是:「此果實通諸分,以雙行是正住行,親生此果故。又以雙行該於諸分,皆雙行故,名『雙行果』。」(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此是說,「雙行果」其實是貫穿於第七地的所有「地行」之中,因為「雙行」是第七地的「正住地」之行,而此果則是「雙行」親生之果。據世親所判釋,經文是從四個方面來诠釋「雙行果」的:
其一,「業清淨」,經文分四方面:「一者,戒清淨」。第二為「世間智淨,此辨『行用』。」第三為「得自身勝,此明『行體』。」第四為「得勝力,謂得禅等現前勝功德力故。」(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澄觀說,此「業清淨」所言的「雙行」為「自利」和「他利」「二行雙行」。
其二,「得勝三昧」,即菩薩住於此地所獲得的殊勝的十種三昧。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說,此「得勝三昧」所言的「雙行」為「定、慧雙行」。其基本內容,如澄觀所說:「前五,自利。後五,利他。又,前五,起解;後五,成行。又,前五現法樂住,後五利益眾生。」
其三,「得過地」,其涵義是菩薩住於此地之所得超過二乘及前諸地。第一方面為「行修善巧過」,其基本內容,如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所說:「過法有二:一、巧智。二、深悲。過相亦二:一、下過二乘。二、上過智地,智慧地即八地無功用智。由此地中雙觀止、觀,便至彼處法流水中,任運雙流,趣佛智海。」此中,「過二乘」之「過」為超過、越過之義。而「過智地」之「過」為越過下地而得以直達上地之義。第二方面為「作業廣大過」,即住於此地的菩薩,由於其殊勝的修行,得以在所有「業」、「行」方面超越聲聞、緣覺。第三方面為「行修勝入過」,即住於此地的菩薩,「非但如前廣、多無量,而力用難測,深無分量,勝而過也。」
其四,「得勝行」,其主旨是菩薩住於此地在修行方面非常殊勝,遠遠超過前六地。澄觀說,此「得勝行」所言的「雙行」為「寂、用雙行」。寂」即「真如理體」,「用」即此「理體」之作用。
(三)、正說分之二:「辨地果」
「佛子!菩薩成就如是智慧,住遠行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於彼佛所,以廣大心、增勝心,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於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獲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於諸佛所護持正法,常為如來之所贊喜,一切二乘所有問難無能退屈。」
「利益眾生,法忍清淨。如是經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更增勝。譬如真金,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轉更增勝,倍益光明,余莊嚴具所不能及①;菩薩住此第七地所有善根亦復如是,以方便慧力轉更明淨,非是二乘之所能及。」
【章 旨】此「辨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主體——「調柔行」的內容。「調柔」的語言涵義是「和柔」、「和順」、「調和順適」。「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本章即「調柔行」,含有三層涵義:第一,「見多佛」為「練行緣」。第二,「能練行」,包含「供養諸佛」)、「回向大行」以及「聞已受持」、「護持正法」等四方面的內容。第三,「所煉淨」,內容為「所有善根轉更增勝」。
【注 釋】①譬如真金以眾妙寶間錯莊嚴轉更增勝倍益光明余莊嚴具所不能及 這是說,在此地中,菩薩以一切菩提分法以及方便行等等來打磨「真金」——即所證的出世智慧,即可使其更加晶瑩明亮,遠遠超過聲聞、緣覺。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成就了如此智慧,住於遠行地,憑借願力的緣故,得以觀見很多佛。具體言之,得以觀見多百佛,如此乃至觀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都以廣大心、增勝心,恭敬供養諸佛,尊重贊歎諸佛,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都完全奉獻給佛,也以其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無上菩提。菩薩又在諸佛所在的地方,恭敬地聽受佛說法,只要一聽之後,便隨即受持,獲得如實三昧智慧光明,隨順修行。在於諸佛所在的地方護持正法,常常被如來所稱贊歡喜,一切聲聞、緣覺所有的問難都不能使其退縮、屈服。」
「住於此地的菩薩利益眾生,證得法忍清淨。如此經過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轉而更加增勝。譬如真金,以許多美妙的珍寶間錯裝飾,轉而使其更加增勝,倍加光明,這是其它莊嚴具所不能企及的;菩薩住於此第七地所有的善根也是如此,以方便智慧之力轉而使其更加明亮清淨,這並非聲聞、緣覺之所能企及。」
「佛子!譬如日光,星月等光無能及者,閻浮提地所有泥潦悉能干竭①。此遠行地菩薩亦復如是,一切二乘無有能及,悉能干竭一切眾生諸惑泥潦。」
【章 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教智淨」的內容,其基本涵義是「以此地成就證淨,從體起用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八)此中,「智」為「體」,「教」為「用」,以此地所證得的「智」生起滅除眾生煩惱的作用。
【注 釋】①譬如日光星月等光無能及者閻浮提地所有泥潦悉能干竭 「月光」指般若智,「日光」指方便智。「月光」是指第六地相應部分的譬喻。「日光」勝過「月光」是譬喻此地所證的「方便智」超過第六地所證的「般若智」。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譬如日光,是星月等的光芒不能企及的,可以使閻浮提土中所有的泥坑干枯。此遠行地的菩薩也是如此,是一切聲聞、緣覺所不能企及的,菩薩完全能夠使一切眾生煩惱之泥坑干枯。」
「此菩薩,十波羅蜜中,方便波羅蜜①偏多;余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诃薩第七遠行地』。」
【章 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三、第四部分——「別地行相」和「結說地名」的內容。在本章中,金剛藏菩薩指出,進入此地的菩薩,其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方便波羅蜜多」為主。
【注 釋】①方便波羅蜜 十波羅蜜多之一,又作「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方便勝智波羅蜜多」,包括「回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兩種。「回向方便善巧」指把前六種波羅蜜多所積集的諸善巧施與有情,並與有情共同回向,祈求無上正等菩提。「拔濟方便善巧」則指方便利益濟度諸有情眾生。前者為「般若」,後者為「大悲」。指以「般若」之故,乃求涅槃;以「大悲」之故,不捨「生死」。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行的十種波羅蜜多中,方便波羅蜜多居多;其余的九種波羅蜜多,並非不修行,只是謂隨能力、資質之限度而行罷了。」
「佛子!這就是『略說菩薩摩诃薩第七遠行地』的內容。」
「菩薩住此地,多作自在天王,善為眾生說證智法,令其證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復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 旨】此章與下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此章從兩方面宣說「果勝」:第一為「上勝身」,即上等的「身」報,經文中的「自在天王」。第二為「上勝果」,如經文中所言的「善為眾生說證智法,令其證入」等等。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於此地,大多作為自在天王,善於為眾生演說證入智慧的方法,使其證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如此一切諸所作業,都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甚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佛智)。」
「菩薩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應當在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甚至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以為眷屬。」
【章 旨】此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禅定果勝」的內容。世親將其歸納為:「菩薩禅定勝業。勝業有二種:一者,三昧勝。所謂『於一念間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勝,謂見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參見世親《十地經論》卷三;此為世親對初地的相關部分的解釋,關於第七地,經文中,「百」遞進為「百千億那由他」。)而「三昧所作勝」則同樣是從「自利」與「利他」兩個層面來說明的。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這些菩薩如果發奮勤行精進,在一念之間,就得以進入百千億那由他三昧,甚至示現百千億那由他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章 旨】此章為「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內證願力,教智自在;又以願力助智,令業用無邊,故稱『願智』。」所謂「願智」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
【語 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果菩薩憑借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百千億那由他』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說 明】此「辨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第六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第七地的菩薩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方便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四)、重頌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第一義智三昧道,六地修行心滿足,即時成就方便慧,菩薩以此入七地。」
「雖明三脫起慈悲,雖等如來勤供佛,雖觀於空集福德,菩薩以此升七地。遠離三界而莊嚴,滅除惑火而起焰,知法無二勤作業,了剎皆空樂嚴土,解身不動具諸相,達聲性離善開演,入於一念事各別,智者以此升七地。」
【章 旨】此章之後為第七「遠行地」的「重頌分」。金剛藏菩薩為了使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七地「遠行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二十二頌分為三大部分。從此章始,進入頌「明地行」部分。此章四頌為「明地行」的第一層次「樂無作行對治差別」的內容。在此章,金剛藏菩薩重新向會眾宣說證入第六地的菩薩,應該以「十種方便慧起殊勝道」而進入第七「遠行地」。即以方便智慧對治對於第六地「般若觀空」的執著。
【語 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佛子!菩薩摩诃薩具足第六地修行,獲得了般若智慧之後,隨即成就方便智慧,菩薩就是憑借這一方便智慧而得以進入第七遠行地的。」
「欲進入第七地,應當修行十種方便慧生起殊勝道。這十種方便慧生起殊勝道是:雖然善於修行空、無相、無願三昧,但卻懷有慈悲而不捨棄眾生。雖然獲得諸佛平等法,但卻樂於常常供養佛。雖然進入觀空智門,但卻勤於聚集福與德。雖然遠離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但卻莊嚴三界。雖然畢竟寂滅諸煩惱的火焰,但卻能夠為了一切眾生的緣故產生除滅貪、瞋、癡煩惱的火焰。雖然知曉諸法自性無二,而針對眾生之心而以無量差別法來濟度眾生。雖然知曉一切國土猶如虛空,但卻能夠以清淨妙行去莊嚴佛土。雖然知曉諸佛之法身本性無身,但卻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然知曉諸佛音聲本性是空而寂滅的,是不可言說的,但卻能夠針對一切眾生產生出種種差別的清淨音聲。雖然因諸佛的教誨而了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只是由於一念而有,但卻針對眾生之意解而分別,以種種相、種種時、種種劫數而修習諸行。菩薩就是憑借此十種方便慧起殊勝行,從第六地進入第七地。」
「觀察此法得明了,廣為群迷興利益,入眾生界無有邊,佛教化業亦無量。國土、諸法與劫數,解、欲、心行悉能入,說三乘法亦無限,如是教化諸群生。」
【章 旨】此章二頌頌「明地行」的第二層次「彼障對治差別」的內容,其主旨為「即攝無著行,有量功用皆不著故。」頌中僅僅頌了「修行無量種,治前有量障」。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而略去了「修行無功用行」的內容。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住於此第七地之後,觀察此法而得以明了,為了廣泛地為愚蠢迷惑的眾生興辦利益,進入無邊際的眾生界,進入無量的諸佛的教化之業中。菩薩進入無量諸佛所在的清淨國土;進入無量眾生有差別的信解中,進入無量諸佛所示現的種種名色身中;菩薩進入無量劫數,進入無量諸佛所覺了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智中。進入無量眾生欲樂諸根的差別中,進入無量諸佛語言音聲中,使眾生歡喜;進入無量眾生的種種心行中,進入無量諸佛所了知的廣大智中。住於此地的菩薩進入無量聲聞乘的信解中,進入無量諸佛所說的智慧之道中,使其產生信解;進入無量辟支佛之所成就中,進入無量諸佛所說甚深的智慧門中,使辟支佛得以趣入;進入無量諸菩薩的方便行,進入無量諸佛所說的大乘集成事中,使菩薩得以進入。住於此地的菩薩就是如此教化諸群生的。」
「菩薩勤求最勝道,動息不捨方便慧,一一回向佛菩提。」
「念念成就波羅蜜。」
「發心回向是布施,滅惑為戒、不害忍,求善無厭斯進策,於道不動即修禅,忍受無生名般若,回向方便、希求願,無能摧力、善了智。如是一切皆成滿。」
【章 旨】此章三頌頌「明地行」的第三層次「雙行分別」的內容,「雙行分別分」有四種相,即「二行雙無間」、「信勝」、「能作大義」和「菩提分差別」。其中,前三句頌「二行雙無間」的內容,第四句頌「信勝」,其後一偈三句頌「能作大義」,最後一句頌「菩提分差別」的內容。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勤奮地求取最殊勝之道,動奮不息地不捨棄方便慧,並且將其一一回向成佛的菩提心。」
「住於此地的菩薩於念念中成就十種波羅蜜多。」
「發心回向眾生就是是布施波羅蜜多,滅除迷惑就是戒波羅蜜多,不損害眾生就是忍辱波羅蜜多,求取善法沒有滿足的時候就是精進波羅蜜多,堅住於道不動就是禅波羅蜜多,忍受無生法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回向就是方便波羅蜜多,希望求得上上智慧就是願波羅蜜多,不能被一切外道異論所摧毀就是力波羅蜜多,善於了知一切法就是智波羅蜜多。如此一切,住於此地的菩薩都得以圓滿成就。」
「初地攀緣①功德滿,二地離垢、三诤息②,四地入道、五順行,第六無生智光照。七住菩提功德滿,種種大願皆具足。」
「以是能令八地中,一切所作鹹清淨。此地難過智乃超,譬如世界二中間,亦如聖王無染著,然未名為總超度。若住第八智地中,爾乃逾於心境界,如梵觀世超人位,如蓮處水無染著。此地雖超諸惑眾,不名有惑、非無惑;以無煩惱於中行,而求佛智心未足。」
【章 旨】此章五頌頌「明地行」的第四層次「前、上地勝差別」的內容,「前」指初地至第六地,「上地」指第八、九、十地,「勝」為「增上」之義。
【注 釋】①攀緣 「攀取緣慮」之意,具體是指心執著於某一對象之作用。眾生之妄想緣取三界諸法,此乃一切煩惱之根源。蓋凡夫之人,妄想微動即攀緣諸法;妄想既有所攀緣,則善惡已分;善惡既分,則憎愛並熾;由此,便有無窮的煩惱產生。此處以「攀緣」來描摹初地,是指初地的菩薩仍然有對於一切佛法的願求。②三诤息 在此,經文將第三地的特征解釋為「诤息」,而在「明地行」中則說:「第三地願轉增長,得法光明故。」關於此處如此描述的涵義,澄觀解釋說:「『三诤息』者,約『忍度』故。又『得法光明故』,無有诤。」(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在初地中,緣於對於一切佛法的願求的緣故,滿足菩提分法;在第二地因為遠離心中的污垢的緣故,在第三地息滅诤論的緣故,在第四地進入道的緣故,第五地順從世間所作的緣故,在第六地進入甚深的真如法門的緣故,在第七地生起一切佛法的緣故,種種大願都得以具足。」
「菩薩憑借這些能夠進入第八地中,一切所作都得以清淨。此地難於輕易越過,如果能夠越過,智慧就超越許多。譬如在兩種世界的中間,一處是雜染世界,一處是純淨世界,這兩個世界的中間是難於隨意通過的。譬如轉輪聖王乘天中之寶而周游四天下,知曉有貧窮困苦之人,雖然自己不被那些眾多的煩惱所污染,但卻未能被稱為超過了人之位格。菩薩如果能夠住於第八地的智慧中,其就逾越了心的境界,就如同梵王觀千世界,超越了人的位格;也如同蓮花處於污泥之中,而無任何污染。住於此地的菩薩雖然超越了那些煩惱的眾生,不能稱之為有煩惱者,也不能稱之為無煩惱者。住於此地的菩薩是在無煩惱中生存,但追求佛的智慧的心卻也未能完全具足圓滿。」
「世間所有眾技藝,經書辭論普明了。」
「禅定三昧及神通,如是修行悉成就。」
「菩薩修成七住道,超過一切二乘行,初地願成此由智,譬如王子力具足,成就甚深仍進道。」
「心心寂滅不取證,譬如乘船入海中,在水不為水所溺。方便慧行功德具,一切世間無能了。」
【章 旨】此章三頌半頌「明地行」的第五層次「雙行果差別」的內容。第一頌前半頌頌第一種相「業清淨」的內容,後半頌頌第二種相「得勝三昧」的內容。其後一頌與下一頌的第一句頌第三種相「得過地」的內容。此章其後的五句則頌第四相「得勝行」的內容。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世間所有的許多技藝,經書、言語、議論,菩薩都完全明了。
「禅定、三昧以及神通,菩薩如此修行都完全成就。」
「菩薩修成而住於第七地,超過一切聲聞、緣覺二乘的修行,初地的大願成就了此智。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為王後所生,具足王相,出生之後即已經勝過一切大臣,但這是憑借王力,而並非依靠自己的力量;如果其身長大之後,藝業完全成熟,就憑借自力而超過一切。菩薩住於此第七地,獲得甚深的滅除遠離所有障礙的無相行,但卻仍然勤奮地追求上等的修行方法而永遠不捨棄遠離。」
「住於此地的菩薩,心心寂滅但卻並不證入佛國。譬如乘船進入大海之中,盡管在水,卻不被大水所溺。」
「住於此地的菩薩以方便智慧修行而功德具足圓滿,雖然示現隨順一切世間法,但卻常常實行一切出世間法,此地菩薩所具有的一切是一切世間之眾生沒有辦法了解的。」
「供養多佛心益明,如以妙寶莊嚴金。此地菩薩智最明,如日舒光竭愛水。」
「又作自在天中主,化導群生修正智。若以勇猛精勤力,獲多三昧見多佛。」
「百千億數那由他,願力自在復過是。」
【章 旨】此章為「重頌分」的第二部分,頌「辨地果」的內容。第一頌頌「調柔果」的內容,其後的一頌頌「攝報果」的內容,最後的半頌頌「願智果」的內容。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住於此地的菩薩供養很多佛而其心越來越明亮,如同以美妙的珍寶來莊嚴真金。此地菩薩的智慧最明亮,就如同太陽的光芒能夠使愛水枯竭。」
「住於此地的菩薩又作為自在天王,化導群生使其修行正智。在一念之間,就得以進入百千億那由他三昧,甚至示現百千億那由他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如果菩薩憑借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百千億那由他』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此是菩薩遠行地,方便智慧清淨道,一切世間天及人,聲聞、獨覺無能知。」
【章 旨】此章為「重頌分」的第三部分,此中一頌贊歎此地的殊勝而總結關於此地的敘說。
【語 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這一菩薩遠行地,其主要內容為方便智慧,此地為清淨道,是一切世間天及人、聲聞、獨覺都無法知曉的。」
【說 明】第七地——「遠行地」的內容,至此金剛藏菩薩已經講解完畢。有幾個問題說明如下:
第一,關於本部分的結構。據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一的判釋:「文亦有三分:初,贊請中有十二頌。……第二正說分中二,先『行』,後『果』。」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我們將第二「正說分」又分為二,這樣便構成現在注譯中的四部分。世親《十地經論》卷九則將「明地行」部分再分為五層次:「第七地中,有五種相差別:一、樂無作行對治差別。二、彼障對治差別。三、雙行差別。四、前、上地勝差別。五、彼果差別。」
第二,關於此地名為「遠行」的意義。「遠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遠地」。此地之菩薩住於純無相觀,遠出世間與二乘之有相行,因此名之為「遠行地」。菩薩在此地修行「方便善巧波羅蜜」,斷細相現行障,證得法無別真如。
第三,關於此地「遠行地」在「十地」中的地位與特點。如澄觀所說,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為成佛果為趣」。然而,從「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別言之,各「地」則略有分別。其一,從「所修」角度言之,第七「遠行地」為「菩提分行」。其二,從「修成」角度言之,「七地已去是菩薩慧。」其三,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七「遠行地」為「方便度」即「方便波羅蜜多」。其四,從「寄乘法」角度言之,「四、五、六、七,寄出世三乘。」第七「遠行地」屬於出世之「聲聞」、「緣覺」、「菩薩」三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