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淨空法師:大方廣圓覺經 第四集  

大方廣圓覺經   (第四集)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8-04

   請掀開經 本第七頁:

   講義【三、為示修行漸次故。】

   『示』就是指示、開示。修行的漸次,我們今天講的程序,由淺入深,由小入大,講這個層次,所以說這部經 。

   講義【佛告普眼: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即是修行,漸次深入,佛為示修行漸次,故說此經 。】

   這是從修行總綱領上來說,與《楞嚴經 》裡面講的「六結三空」是同樣的義趣。在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那就是你要想修清淨心,『淨圓覺心』就是清淨心,如來淨圓覺心的「如來」是講自己不是講別人。我們常常講自性清淨心,「如來」就是自性的意思,求自性清淨心,也就是淨土裡面講的理一心不亂,這是佛心,成佛之心。先把修行的目標確定,就是求理一心不亂,求自性清淨心,它的方法就是『正念』,正念就是正覺,是一樣的意思。由此可知,如果違背這個原理原則,你在菩提路上就走錯路,換句話說,你想得自性清淨心就得不到,念佛人求一心不亂是決定不可能的,諸位一定要記住這個。

   什麼叫「正念」?這是修行人很大很大的問題。正念揀別邪念,不正則邪;你要是認識邪念,那就是正念。凡是邪都不真實,《金剛經 》裡面所說的「如夢幻泡影」,這個地方講的『遠離諸幻』,就是《金剛經 》所講的「一切有為法」你要遠離。一切有為法都不真實,換句話說,你要是執著在一切有為法裡面,那都不是正念。所以正念無念,無什麼念?無妄念,凡是執著一切有為法的,這個執著、分別都是妄念。在一切有為法裡面沒有執著,沒有分別,這就是「正念」。不是沒有有為法,有為法有的,只是你不可以執著,「遠離諸幻」。這一句是總說。

   下面舉幾個例子,這幾條非常重要。『幻身滅故,幻心亦滅』,這個地方講「幻身滅故」不是說你把這個身體不要了,把這個身體燒成灰了那也不行。你把身體燒成灰,你幻身滅了,你幻心不滅,那有什麼用?此地不注重在幻身滅,注重在「幻心亦滅」。如何能從滅幻身到滅幻心,這就是小乘聖者破我執的功夫。身沒有障礙,身是有為,你不執著這個身,不執著身是我,這就叫「幻身滅故」。怕的是你有執著,執著是病,佛法無非就是破執著之法。我們就見思煩惱來講,「幻身滅故」就是見惑裡面破身見,「幻心滅故」就是思惑裡面貪瞋癡慢疑這五種惑斷了,這是幻心,這是我們從最粗淺的地方來講,你把這個執著打破了。

   下面再更進一步,『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六塵是阿賴耶的相分,執塵為實有,那是法執,你也不執著,也不去分別,為什麼?知道這一切相分當體即空,如夢幻泡影。諸位要曉得,不但七轉識、心所的相分是虛妄的,阿賴耶的相分也是虛妄的,也不是真實的,這樣才能破法執。下面這幾句全都是屬於法執裡面的,愈來愈微細,跟《起信論》裡面所講的三細六粗相一樣。從幻塵以下都是屬於細相。《楞嚴》裡面的六結,最粗的是動,動、靜、根、覺、空、滅,這是六個階段,六根每一根都有六結,解六結越三空,這個講修行次第。《圓覺經 》這個地方也不例外,也是這個說法,到『幻滅滅故』,這就是《楞嚴經 》裡面最後的一個結,也離開了,也捨掉了,這個時候真如本性現前,『非幻不滅』,「非幻」就是本性,這個時候你見性了。

   諸位同修對《楞嚴》都有一點基礎,《楞嚴經 》的經 文長,無論說理說事當然比較清楚明白。《楞嚴》裡面,佛給我們就自己身體上指出我們的真如本性,說明我們現在的身體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之物。不生滅的那一分是真的,就是「非幻不滅」,有滅的那一分不是真的,那是幻的。從《楞嚴》上大家能夠曉得,我們肉身是幻的,它是生滅法。前六識是生滅法,第六意識是生滅法,第七識是生滅法,道道地地的生滅法,夢幻泡影,阿賴耶識一半是真的,一半是虛幻的,半真半假。什麼叫半真半假?阿賴耶的無明三細相,以及與阿賴耶相應的五遍行心所是假的,不是真的,可是阿賴耶的體性是真的不是妄的,真妄和合。現在教你離,遠離,遠離諸幻,遠離心意識,以及與心意識相應的心所,相應的心所都離了,不相應的心所當然也要離,因為不相應的心所完全是抽象的,這就是脫根。一切的相分也是虛妄的,包括阿賴耶的相分(本質相分)也是虛妄的,也要把它捨離,那是脫塵。禅家所謂「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根塵一離開,「非幻不滅」,非幻是靈光,你本性裡面般若智慧光明透出來了,這就顯示非幻不滅。

   楞嚴會上波斯匿王開悟了,聽到佛講的時候,他開悟了,他雖然悟了,只悟到一個沒有生死,只悟到這個,而不能把功夫更往上提升一層,這是我們為他惋惜的事情。所以大經 的意思諸位真正明白之後,我們自己、一切眾生有沒有生死?沒有生死。你要是有生死,那是你迷惑,是你迷。你要是悟了,沒有生死。迷的時候心隨境界轉,悟的時候境界隨心轉,完全不相同。心為境界轉,不自由,那真是苦海無邊;境界隨心轉,得大自在,解脫了。這個關鍵就是在迷悟,而迷悟的根源就要你放下諸幻,曉得我們現前所用的身心統統是幻,幻身幻心,外面境界是幻境,塵是境界,都不是真實的。

   講到修行次第,所謂頓超,絕頂聰明人一曉得這個道理,一放全放下了,根身境界一下放下了,這是頓超;一樣一樣放下,一點一點放下,這叫漸修。如果你在修行過程當中,不管你是念佛還是參禅,還是持咒,也不管你怎麼樣用功,你對於根塵識、身心世界,要是一絲毫都放不下,你所念的所修的全都變成有漏的福報,與你淨圓覺心,與你了生死出三界,都不相干,那只是修福而已,修人天有漏福報。這是修學大乘佛法的基本常識,不可以不曉得。

   我們今天的修行是落在哪一邊?我們是不是修的自性清淨心?是不是真正修的西方淨土?還是修的人天小福?再給諸位說,果然得到人天小福,那都算不錯的,怕的是什麼?怕的是修的三惡道的福報。三惡道除了地獄道之外,地獄道沒福都是受罪,餓鬼道裡面有享福的,做鬼王去了,做閻羅王,做城隍,做山神,做土地公,這都是有福的鬼,鬼道裡享福去了。畜生道裡面享福的更多,有很多畜生做了鬼神,做了神,它不是鬼,它是畜生。我們讀《安世高傳》,安世高的同學就是畜生身,蛇身,他在神道裡面,我們俗話講龍王,他是水神,是龍王,但是他的身是蛇身,畜生身,像這一類的情形太多了。

   在大陸上,在本省,還有不少人家裡供狐仙,稱為大仙,狐狸畜生,它能夠修成神,畜生裡面的神,也被人家祭祀供養,福報修到惡道裡面去享受,這是我們不可不知的。為什麼會修這個福到惡道裡去?這裡頭的理由(因緣)要搞得清清楚楚,你統統都搞清楚了,我們自己將來到哪一道不要去問人,自己清楚明白。而且來生的生活狀況你現前都看得清清楚楚,這是個明白人,生從哪裡來,死到哪裡去,過去現在未來的狀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跟大家講人天小果的福報,這不算什麼了不起的。此地所講的這個叫做大修行人,人家心大志高,他是要修自性清淨心,就是此地所講的「如來淨圓覺心」,那當然不一樣了。

   現在難在哪裡?難在一個正念,一個離幻,太難了。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說,從哪裡下手?這樁事情我們在講席裡面也是時時提醒同學們,可是你得要真正發心去做,真正想修行,想在我們一生當中成就,不要再等到來生,這一生就把它修好。一個正念,一個離幻,我們怎麼修法?實在講就是破我執、破法執,首先要修一樁事情,就是我們不起心動念則已,一起心動念決不能想自己。諸位要曉得,起心動念都想到自己利害得失,這是增長邪見,增長無明,增長我執,增長法執,那你是起顛倒心,這一生決定不會有成就。怎麼辦?反其道而行之,我起心動念都想到別人,念念都為別人的利益著想,常常這樣想,把自己就忘掉了,我執雖沒破,沒有自己了,比小乘高明得太多。小乘硬是在我執上要把它斷除,所以證得須陀洹之後,還得天上人間七番生死,實在是麻煩,才能把我執破掉。大乘的方法太巧妙,一切都是為眾生,如果能這樣修法,有個三年、五年,我執就淡了,有個十年、八年,你的境界就可以等於阿羅漢,煩惱障就破除,見思煩惱斷了。然後更進一步,破法執,所謂破法執是什麼?盡心盡力為一切眾生,不著眾生相,所謂三輪體空,三輪體空破法執。《金剛經 》裡面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法執破了,這就是離幻,這就是正念。正念就是離幻,離幻就是正念。

   這部經 文字不長,世尊在這部經 裡面,就是普眼菩薩這一章,第三章,要告訴我們修行的原理原則。前面兩章是對上上根人說的,普眼菩薩以下那是對大乘人說的。所以這部經 確實是了義經 典,是大乘了義經 典。

   講義【四、為示窮盡深疑故。】

   疑是很大的障礙,必須要破除。疑從什麼地方來的?從分別執著來的。離開分別執著,你的疑問自然沒有了。我們學佛的人疑問很多就是分別執著太堅固,不但對世間一切法我們深深的執著它,就是對佛所講的一切經 也是深深的執著,這是很麻煩的事情,為什麼?尤其是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你看批評佛法的人有多少,批評經 典的人有多少,我聽到有很多,都是佛教徒,而且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們用歷史的眼光來看佛法,佛法也是從低級的宗教慢慢的形成高級,釋迦牟尼佛提倡,歷代這些學者集大成,才成為今天這樣的輝煌巨著,我們聽起來好像也滿有道理,其實完全錯了。為什麼?佛在大乘經 講得很清楚,佛沒有說法,你執著個什麼?佛無法可說。《金剛經 》裡面說得很清楚,哪個人要是說佛說法,叫謗佛,看你還有什麼執著?佛沒有說法,歷代的菩薩祖師也沒有說法,你們要不信,你打開《六祖壇經 》,你看看六祖說法了沒有?你執著他有說法,所有的毛病都產生了;你曉得他無法可說,你的心清淨了。所以我們要懂得佛說法的義趣,佛是無說而說,說而無說。所以我常常也勸大家,你在此地聽經 應當是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你才能契入。你要是有聽,你在裡面分別名相,執著名相,死在音聲句下,不會開悟的。換句話說,你愈研究,你的疑問愈多,不悟!善學的人,會學的人,愈學疑問愈少,開悟了,這才真正有受用。

   這一章著重在破疑,第四會金剛藏菩薩。『深疑』就是根本的疑問,《楞嚴》上也有,這一會裡有三個疑問,這三個疑問是根本疑問。

   講義【金剛藏聞前章。】

   『金剛藏』,這是菩薩的名字。『聞前章』,就是聽前面所講的。

   講義【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成佛道。】

   這是佛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句話,佛只在圓覺會上講過、《華嚴經 》裡面講過,其余的會裡、經 裡沒有這個話,只有這兩部經 上有,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疑問就來了,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第一個問題:

   講義【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

   無明從哪裡來的?本來佛,但是現在眾生有無明,佛有無明了,這個無明什麼理由?幾時生的?什麼理由有無明的?幾時起無明的?大問題!凡是學佛的人幾乎都有這個問題。第二個:

   講義【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如果有無明,決定是眾生,不是佛;如果是佛,決定沒有無明。假如無明是本有的,是與生俱來的,為什麼說眾生本來成佛?第三個問題:

   講義【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這是假設的話,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成佛以後起了無明。現在問題來了,「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現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你們什麼時候再起無明?這個問題跟楞嚴會上(在第四卷)富樓那尊者所提的問題完全相同,這是根本的疑惑。實在講,學佛的人提出這種疑惑是正確的,應該的,這是根本疑。佛陀在世的時候,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代表小乘阿羅漢提出這個問題,小乘人情有可原,沒什麼智慧。《圓覺經 》裡面是金剛藏菩薩提出來,這不簡單,金剛藏,《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最高的智慧是金剛智慧,金剛藏菩薩提出來的。由此可知,這個大問題不但初學的人有,阿羅漢有,阿羅漢既然有了,辟支佛也包括在內,菩薩也有,所以這是根本的疑惑。佛在本經 裡面給我們解答這個問題,為了解答這個根本疑惑,說這部經 。

   講義【然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

   我們曉得有這種疑問的人很多,有這種分別執著的人很多,我們碰到了怎麼辦?這一點一定要曉得,遇到了不能跟他爭論,你自己一定要能觀機,對方機緣成熟了,可以給他說,一說他就開悟。對方根機沒有成熟,那就六祖所說的合掌令歡喜,不诤,叫你歡歡喜喜;你有你的見解,你有你的看法。根機沒有成熟的人不與他爭論,也不給他說法。他怎麼說,高談闊論,我們聽就是了,不要去跟他辯論,為什麼?愈跟他辯論,他迷得愈深,他的分別執著愈走極端。你不跟他分別,不跟他爭論,有的時候他會覺悟的。他在修學過程當中所體驗的與事實相違背了,他就會慢慢回頭,到機緣成熟的時候才可以說。底下,佛是解答金剛藏,也是就綱領上來講:

   講義【佛善說譬喻,答以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若明此義,諸疑自釋。】

   佛在這一章有理論、有比喻,此地是就比喻來說,比喻前面還有很長的經 文是從理論上講的,目的是叫我們斷疑生信,生什麼信?大乘正信。大乘正信是以後求解的基礎,正確的理解是修行的基礎,正行是將來你證果的基礎,由此可知,大乘正信乃是基礎之基礎。

   講義【佛為示窮盡深疑,故說此經 。】

   這是別因緣裡面第四條。第五條因緣:

   講義【五、為示離障順覺故。一切眾生,依事理二障,而現淺深,遂有五性差別。】

   這是彌勒菩薩一會。事障是煩惱障,理障是所知障,這二障有密切的關系。有人講煩惱只障事不障理,所知障只障理不障事,這個說法不究竟,不是事實。我們要曉得,煩惱障事也障理,所知障障理也障事。這個障確實有這兩種性質,都有障礙,必須斷除。因為每個人這兩種障淺深不相同,所以才有根性上的差別,這是講『五性差別』,有凡夫性、外道性、二乘性、不定性、菩薩性,這就是眾生的種性,我們講的根性,或者講根器,不相同。這個不相同從哪裡來的?是兩種障裡頭來的。去除二障,大家都相同,沒有不相同,換句話說,不相同就是不平等,不平等是從二障來的。所以佛在這一會當中告訴彌勒菩薩:

   講義【欲泛如來大圓覺海。】

   這跟前面講的,你要想修證自性清淨心,是一樣的意思,此地用的名詞不一樣,實際上所指的是一樁事情。一樁事情為什麼不用一個名詞?不用一樣的字樣?這裡頭有兩層意思,一種是教我們不要執著,只要是這個事情,你怎麼說都行,破你對於文字相、言說相的執著,所以佛是一樁事情往往說了幾十個、幾百個名詞。因為本來沒有名詞,「名可名,非常名」,隨人建立,只要你懂得這個意思就行了,不要執著在名相上。第二種意思,文學上的藝術,如果都用一樣的名詞會叫人看到厭煩,換句話說,度化眾生不容易契機。眾生的心是喜歡變化的,不喜歡千篇一律的,千篇一律大家討厭,他喜歡多彩多姿。所以文章是藝術,講求的是變化,佛經 是一等的文學,所以它不是平鋪直述,它講求文字的美,講求格局的高,這個意思我們也要懂得。所以這個地方名詞變了,『如來大圓覺海』。

   講義【先當發願,勤斷二障。】

   你看前面講的離幻,這個地方講的斷障,事情實在講還是一樣,在文字技巧上就不相同了。由此可知,你想修行證果,你要是不斷二障,怎麼能辦得到?

   講義【若能離障,隨順圓覺,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這句話希望大家注意。五乘根性不在乎,我們自己是某一種根性不重要,重要在哪裡?你要『隨順圓覺』。怎樣隨順圓覺?離二障就是隨順圓覺。由此可知,修行人最怕的是二障增長,一般修行人的通病,這個病病得很重,不是輕的。勤苦精進研究經 典的人,不是破障,而是增長所知障。自己覺得程度太差,頭腦記憶力不好,研究經 覺得沒分,一天到晚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增長煩惱障,增長無明。你看看這個修行,不是增長所知障就是增長煩惱障,就跟清涼大師所講的,一個是增長無明,一個增長邪見,增長邪見就是增長煩惱障。經 典是邪見?是的,你一執著,經 典都是邪見,為什麼?經 典是破執著的,你執著它了。你自己的見解是邪知邪見,好,拿釋迦牟尼佛的見解做我的見解,我的見解正不正確?還是不正確,還是邪知邪見。舉個例子,譬如我們執著這個身心是有,佛講你見解錯了,這個知見是邪知邪見,佛說什麼?這個身心沒有,無,你不曉得佛說法的意思,你認為「無就是正知正見,有是邪知邪見,好,我執著這個身心無」,我是不是正知正見?還是邪知邪見。你不曉得佛說法的意思,佛沒說,佛說「無」是破你有的,我有,錯了,「有」捨棄了,「無」也不執著,這才是正知正見。你要是執著經 典裡面的見解,那怎麼不叫邪知邪見?清涼講,增長邪見。

   大乘了義經 典給你談究竟了義,初級、中級的不跟你談,為什麼?程度不到,愈談愈迷惑,愈談愈顛倒,沒法子說,只能教你什麼?你的執著去不掉,離開壞的執著,取好的來執著,就是孔老夫子說的擇善固執,這對初學人講的,對功夫不到家的人講的。向上一著,善也要離開,完全沒有執著,這才能見性,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要記住,本來無一物,這裡頭什麼執著都沒有。如果你還執著「本來無一物」,你想想看,你的清淨心裡頭有沒有執著?有一個「本來無一物」,還是病。「本來無一物」也沒有!佛祖無可奈何,他無法可說,沒有說法,你怎麼能說他有說法?所有這些對經 典批評的,對經 典考證的,統統都沒有意思,有什麼意思?世間的學問可以做考證,可以做比較,可以拿來研究,佛法沒有這一套,為什麼?因為佛根本沒有法可說。

   佛所說的法,無非是破執而已。你不相信,看《六祖壇經 》志徹禅師那一段,那就很有趣味。志徹禅師看《涅槃經 》,對《涅槃經 》所講的常與無常的意思搞不清楚,他就請教六祖,六祖就叫他把那個經 哪個地方有疑問念給他聽,他就念了一遍,「佛性是常,煩惱是無常」。我們此地也這樣講,是幻可以離,會滅,非幻不滅,不滅就是常,滅的就是無常,給你講這些。六祖大師給他說什麼?「佛性無常,煩惱是常」。他弄得莫名奇妙,「這個我不懂了,祖師,你所說的話大大的違背佛經 ,違背經 典」。六祖說:自從無盡藏比丘尼念《大涅槃經 》,我給她講過一遍,字字都合乎佛的旨意,從來沒有違背過。他說:那我實在不懂,莫測高深!六祖給他解釋說:佛說佛性是常,煩惱是無常,因為眾生執著佛性無常,所以佛說常,眾生執著煩惱是常,佛說無常。志徹念《涅槃經 》又執著《涅槃經 》,執著佛的話,佛性是常,煩惱是無常,所以六祖說佛性無常,破你執著常;六祖說煩惱是常,破你執著佛說的無常,「我說的跟佛一個意思,佛是破眾生的執著,我破你的執著,怎麼不是一個意思?」六祖說:我說的常就是佛說的無常,一樣的意思,我說的無常就是佛說的常。你們想想看,佛有沒有法可說?沒法可說,一句沒說,六祖有沒有法好說?六祖一句話沒說。

   諸位要是懂這個意思,你才能讀大乘經 典,否則的話,你念大乘經 典,死在字裡行間,你怎麼會開悟?你怎麼不增長邪見?不讀經 你增長無明,讀經 你增長邪見,苦!沒開悟的希望,你的心怎麼能得到清淨?你要是能體會到這個意思,你不但看佛經 裡頭趣味無窮,你看到的時候連飲食都不想了,你看世間一切事,無有一法不圓融,這真是妙極了。法法圓融,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你才真得大自在。經 在哪裡?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是經 典,所以說「破一微塵,出大千經 卷」,就是這個道理,這都一點不假的。

   換句話說,佛法無非教我們離障而已。所以你讀經 ,不能為經 所轉!法達禅師念《法華經 》三千部,為《法華》所轉,死在《法華經 》字裡行間,他不開悟,被六祖點醒之後,大徹大悟,說:從前被《法華》轉,從今天起我可以轉《法華》了。諸位要是通達這個道理,這才談得上學佛,才有資格看經 。所以今天這些研究佛經 的人,被經 典所轉的,套一句《永嘉證道歌》的話,「入海算沙徒自困」,被佛經 所轉,溺於文字。佛經 白紙黑字,色塵,你聽經 被我音聲所轉,音聲是聲塵,你為六塵所轉,這是凡夫,這是迷惑顛倒,這就是違背圓覺,不是隨順圓覺。不為境界轉,不為六塵轉,這就是隨順圓覺,所以說『根無大小,皆成佛果』,這當然,縱然是小根性的人也變成大根性,大根性更不必說了。由此可知,二障一定要斷,可是斷二障真的不容易,沒有真正善知識來幫你的忙,在重要關頭把你點醒,的確很難。

   講義【清淨慧章,亦是隨順覺性,覺與未覺,漸次差別,故雲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這幾句話是清淨慧章所講的。覺性與不覺,《起信論》的確很認真的在討論這個問題。能把覺與不覺分得清清楚楚,你就有入手之處,你就曉得應該從哪裡下手。覺與不覺的界線劃不清楚,用不得力,沒有得力之處,這是修行人非常苦惱的一樁事情。這個問題是屬於解門,不是屬於行門,就是要把理論、事實境界搞清楚,然後才談得上修行用功夫。所謂精進,我們是隨順圓覺精進,還是隨順無明精進,還是隨順邪見精進?都是精進,你隨順誰精進?這個東西要搞清楚。某人修行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他了不起,他很精進,如果他精進的目標在名聞利養,他就不是隨順圓覺精進,他是隨順煩惱精進,為什麼?為了要得到名聞利養,所以裝出這個樣子來騙人。像這些事情古來就有,不只現在。別人怎麼做法我們不管,要問我們自己是向著哪一方面去精進,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雖有多方便』,多方便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隨順圓覺,所以法門無有高下。目標只有一個,方向只有一個,手段盡管不同,譬如參禅目標是明心見性,念佛目標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一心不亂,名詞是兩個,境界是一個,一樁事情,這是我們必須明了的。

   講義【六、為示修必依觀故。大凡行人,欲奮真修,須假禅觀。】

   『大凡行人』,這是講修行人。『欲奮真修』,「欲」是希望,「奮」是奮發,希望真正的勇猛精進,真正的修行。佛在此地告訴我們『須假禅觀』,《般若經 》裡面所說的觀照般若,這就是禅觀。諸位在此地看到這個禅字,不要被它迷了,要看清楚,這個禅不是禅定,不是六度裡面禅定波羅蜜,而是六度裡面的般若波羅蜜。中國的禅宗,達摩祖師所傳的這一派,這是中國禅宗的主流,它不是修禅定,這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它修的是「摩诃般若波羅蜜多」。它所修的不是盤腿面壁打坐,盤腿面壁打坐那是六度裡頭的禅定波羅蜜。《六祖壇經 》打開看看「教授坐禅」那一章,他教你怎麼坐禅?他教你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叫坐禅,所以他不講求形式,他講求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眼見色不為色所動,耳聞聲不為聲所動,這叫禅定。所以中國禅宗是修般若波羅蜜,就是「禅觀」。依文字起觀照證實相,依境界起觀照證實相,一樣的,文字是色塵,一切色塵都是境界,依色塵可以起觀照,依聲塵也可以起觀照,依味塵也可以起觀照,依法塵也可以起觀照,六根依六塵境界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這是《般若經 》裡面給我們講的修行要領,這個要領運用在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般若,門門都是禅觀。

   講義【修不依觀,未免錯入歧途。】

   這一句很要緊,為什麼?依觀是覺,是隨順圓覺,不依觀就迷了,不是墮在無明就是墮在邪見裡面。

   講義【故答威德所問。】

   這是答威德菩薩所問。

   講義【皆以悟淨圓覺,依悟起修。】

   『悟』就是觀慧,就是觀照。諸位要曉得,「悟」不要把它看得很神奇,什麼叫做悟?不迷就是悟,不執著就是悟,不分別就是悟,你在境界裡起分別執著就迷了,再往深處講,你在境界裡起心動念就迷了。如果在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就是悟,所以境界是了了分明,自己心裡如如不動,這就是悟。如果對於境界不能了了分明,只有如如不動,諸位想想,你的功夫無論做得怎麼深,我想沒有石頭定功深,你們在山上看到大石頭幾千年如如不動,你能比得了它嗎?比不了。那種定是死定沒有用處的。如果只有了了分明沒有如如不動,那你是凡夫,我們現在就是這樣,外面境界了了分明,心裡一天到晚亂動。佛菩薩高明在什麼?外頭跟我們一樣,比我們還要分明,耳目比我們還聰明,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他都看到了,他心不動;人家不取於相,他也不離開相,這叫真修行,這就是覺,就是悟。所以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所接觸的境界全是悟,一天到晚都在那裡開悟,見色,色上開悟;聞聲,聲上開悟;吃飯,吃上開悟,沒有煩惱,就像六祖見五祖時所講的,「惠能心中常生智慧」。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常生智慧。我們一天到晚怎麼樣?常生煩惱。為什麼他常生智慧?悟。為什麼你常生煩惱?迷,不悟。

   講義【雖有奢摩他、三摩、禅那,三種分別,無非隨順覺性而修。佛為示修必依觀,故說此經 。】

   本經 所講的『奢摩他、三摩、禅那』跟《楞嚴經 》所講的「奢摩他、三摩、禅那」一樣的。這三個名詞可以通用,也可以各個分別,留到經 文的時候再給諸位說。通用都是修禅觀;分別,禅觀裡頭有所偏重,有的偏在止,有的偏在觀,有的是止觀平等。這些修行方法不是一個死呆板的,不是一定的,隨著自己境界。我煩惱重,止的方法能破煩惱,我就多加一點止,觀的方法能破煩惱,我就多用一點觀,隨時自己在那裡調節才能成功。你要是把方法變成死呆板的一成不變,那就糟了,那藥又變成病了,本來就病了,現在再加上病,病就更重。所以佛法修學,你們想想看,這些理論方法你要不是很正確的把它搞清楚,真是舉止都有過失,都是自找麻煩,古德常說的,盲修瞎練,說了你還不服氣,確實是盲修瞎練,你還不服氣,還要人家奉承你。我們自己要清楚,真正干的人一定要搞清楚,千萬不可以自己欺騙自己,不明了的,有疑惑的,一定要問,要多多的讀誦大乘經 典。今天就講到這裡。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