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淨空法師:大方廣圓覺經 第十四集  

大方廣圓覺經   (第十四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8-14

   請掀開經 本第二十二面:

   經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

   本經 所列的上首菩薩有十二位,這十二位菩薩很重要,都是等覺菩薩。向下,經 文有十二章,每一章有一個會首,等於是十二會,會首就是這十二位菩薩,依照這個順序排列下去。當然這裡面表法的意思也是相當的深奧,我們依照注解跟諸位一一的介紹。第一位排的是文殊,代表智慧,第二位排的是普賢,代表修行;《圓覺經 》最主要的就是這兩章,這兩位菩薩代表行解相應。

   講義【文殊師利,正雲曼殊室利,譯為妙吉祥。】

   『正雲曼殊室利』,這個譯音比較接近梵音,『譯為妙吉祥』,這個是意思。文殊師利是梵語,中國的意思是「妙吉祥」,也翻作妙德、妙首,意思都差不多。講義裡面敘述一段菩薩的公案:

   講義【降生之時,室滿祥光,更有種種瑞相。】

   「妙吉祥」意思是從這個地方得來的,就是他降生的時候有很多的瑞相。

   講義【又譯妙德,謂智德深妙。華嚴表根本智,為諸菩薩之上首。】

   毗盧遮那佛、文殊、普賢,這是華嚴三聖。在《華嚴經 》裡面,文殊菩薩代表根本智。從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我們能很明顯的看出來,得根本智之後才出去參學。根本智是定當中開了智慧,這叫根本智。如果只有定沒有開慧,像阿羅漢證得九次第定,但是這個定沒有開智慧,所以不叫做根本智。這些事,將來我們在《大乘起信論》裡面跟諸位來討論。我、法二執都破了,根本智才能現前;我執破了,法執沒有破,根本智不能現前。真正學佛,你要是想成就的話,不破二執那是沒有法子的,這樁事情沒有辦法勉強,也沒有法子投機取巧,這是真實功夫。

   我執是執著自己的根身是我,執著我所有的一切,既然有我,必定有我所有的,只要有我、我所,這就是我執沒破。我、我所,要是執著得很重,這種人不能見道。為什麼?小乘人見道位,須陀洹位要破身見。諸位要曉得,小乘都這樣做了,大乘還有例外的嗎?沒有例外的。如果我們在佛法裡面聽聽佛法,阿賴耶識裡面種一點種子,來生我們還是生死輪回不能出三界,那就不必說了,那可以不必認真修行,不必認真干。如果真正想斷煩惱、開智慧、超越生死輪回,那就要真干,必得破我、我所。在念佛功夫來講,我、我所破了,你成就念佛三昧,但是沒開智慧,這個念佛三昧就是事一心不亂;換句話說,根本智沒有現前。

   即使對一切萬法也不執著了,像《金剛經 》裡面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對一切法都不執著了,「不執著」這個念頭也沒有,不執著亦不執著,這樣法執才能破一分,根本智現前,向後修行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由此可知,大乘佛法的基礎,無論是行門、解門基礎都是奠定在根本智上,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的。你不肯學那就不談,真正肯學,這是必須要知道的。

   講義【華嚴雲: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

   《華嚴》會上那些修行人各個明心見性,就像文殊菩薩一樣,這是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講義【此菩薩深本難思,為七佛之師。】

   『此菩薩深本難思』,佛法裡常講本跡,「跡」是從表面現相上看,「本」是從真實地位上說的。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文殊、普賢也曾經 來參加過法會。佛給我們介紹,文殊,他過去是『七佛之師』。七佛裡面包括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曾經 做過他的學生。也許諸位要問,釋迦牟尼佛是他的學生,他怎麼沒有成佛還來做菩薩?這是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就是這個道理,也顯示出佛佛道同。哪個人與這個地區、這個時代眾生有因緣,誰就來主持教化,其余的人來幫他忙。不必樣樣事情要自己來做,樣樣事情自己來做那就累死了。目的是要教眾生開悟,教眾生斷煩惱成佛道,誰教化不都一樣!如果說這個事情非我做不可,諸位想想,你的我執、法執是不是都在?因此只有凡夫才會說「這個事情非我做不可」,佛菩薩不如是,佛菩薩說誰做都好,誰做都跟自己做一樣。所以佛菩薩心是平等的、清淨的。

   眾生煩惱太重,勾心斗角,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五五百年之後「斗爭堅固」,現在這個斗爭可說到了極處。你們諸位看到,有幾個沒有斗爭的清淨道場?見不到了,這是眾生福薄。所以我們讀經 典,我們讀祖師的語錄,要深深的體會這一層。自己能把嫉妒障礙好勝的心去掉,破我執,見道就有幾分消息。由此可知,最大的障礙就是嫉妒、好勝,這是我們一般人重大的煩惱,是我們修道人最大的障礙,我們智慧不能現前。智慧不能現前,往往把世智辯聰當作般若智慧,這個大錯特錯了。世智辯聰所謂是記問之學,聽得多、讀得多、記得多,換句話說,那些聰明智慧全不是自己的,都是別人的,這叫世智辯聰,所謂是道聽塗說。

   儒家教學也不找這樣的老師,《禮記・學記》裡面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儒家的宗師、佛門的祖師都必須開悟,不悟不傳法。但是到今天,正如倓虛大師所說的,現在我們佛法之衰,衰到最後就滅亡,怎麼滅的?就是傳法失去傳法的宗旨。從前祖師傳法,佛門裡叫「法子」,是要開悟的人才能傳。五祖傳給六祖,六祖是他的法子,神秀都沒有得傳法,為什麼?不開悟。六祖的法子最多,一共四十三個人,各個都是開悟的。換句話說,佛門裡面水准才能保持那樣的高度。可是到後來,傳法不必開悟了,看交情,這個徒弟跟我很多年,我很喜歡他,我就把法傳給他,他有沒有開悟那個不管,而且還有一個弊病,傳給的這個法子一定要比自己差一點,如果比自己要高一點的話他就不傳給他,要傳差一點的。這樣傳下去,一代不如一代!倓虛老法師說,「佛教不滅亡,這理上講不通」。

   由此可知,今天傳法已經 失去傳法意義,對於得到法卷的人,社會上也不重視了。不像從前,六祖到廣州法性寺,遇到印宗,他把衣缽一展示,那個時候就等於法卷,那個時候沒有法卷,就是衣缽,到以後就是法卷,人家一看大法師對你頂禮,大家承認你是一代祖師,你是開了悟的人,所以法卷有這麼大的力量。今天你是那個人的法子,打開法卷人家一樣也不尊重你,一樣還是瞧不起你,為什麼?就是傳法變質了。在以前,必須得根本智才有資格接受傳法,根本智最低限度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明心見性,一定是這個境界,佛祖都一樣,所謂佛佛道同。

   菩薩裡面有許多人過去都成佛了,所成的佛不是分證佛而是究竟位佛。雖然證究竟果位,再退下來,實際上這個退是我們所說的退,在他哪裡有什麼進退?如果有進退,進退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我們講進退都是凡夫的心理,不是他的境界。我們還以凡夫的境界來說,大家好懂。退到菩薩位上幫助佛教化眾生,就是這麼個道理。也有退在聲聞位上,也有退在初學位上,他在表演,幫助佛接引眾生教化眾生。

   講義【乃古佛倒駕慈航,影響釋迦會下,示同菩薩,助佛揚化。過去為龍種尊王佛,現在北方,號摩尼寶積佛,未來成佛,名曰普現。】

   釋迦牟尼佛一點都不隱瞞,文殊菩薩過去為龍種尊王佛,他久遠劫就成佛了,現在在北方,他還是佛的地位,號摩尼寶積佛。給諸位說,這叫處處作佛,哪個地方他教化眾生的因緣成熟,像《普門品》裡面三十二應所講的,「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未來成佛,名曰普現。這就是說,到圓滿菩提之後,你在世間教化眾生是處處作佛。在哪個世界哪個時期,眾生根性不相同,佛的名號也就不一樣,佛的名號實際上就是他一代時教的教學宗旨。譬如釋迦牟尼佛在我們世間,就是我們這一個時代,他的名字叫釋迦牟尼,他以後如果再到我們這個世間來,可能名字不叫釋迦牟尼,為什麼?他的教學宗旨不一樣。這個時代的眾生,大毛病是心散亂缺乏慈悲心。佛的名號就是教學的宗旨,「釋迦」翻作能仁,仁是仁慈,「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就是一心,就是心地清淨。所以,用這個名號來代表這一個時代的教學宗旨。

   所以佛成佛在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這個名稱決定用不上,因為西方極樂世界人各個都一心不亂,「牟尼」兩個字用不上,他都做得很圓滿,皆是諸上善人,各個都仁慈,「釋迦」這個名字在那個地方也不起作用。換句話說,「釋迦牟尼」這四個字的意思,如果在西方極樂世界,各個都打一百分,都是滿分,不要再修這個課程了,所以佛的名號也就是教學宗旨再定作「無量覺」,阿彌陀佛翻成中國意思是無量覺。

   講義【本經 為發起眾,若非大智,安能發起圓頓大教。】

   『本經 為發起眾』,這是圓覺會上的發起人,『若非大智,安能發起圓頓大教』,這部經 確確實實是圓極、頓極,不是第一智慧的人沒有法子來發起。

   第二位「普賢菩薩」。普賢名號我們非常熟悉,比文殊菩薩還要來得熟悉,那是因為清涼大師將《華嚴經 》譯成之後,將最後一卷《普賢行願品》提出來別行流通。自古以來有許多大德拿這一品經 做為自己的日課,像近代弘一大師他早晚課誦就是念《普賢行願品》,所以他的名氣就很大。這個地方有個簡單的解釋:

   講義【行彌法界,德無不遍,曰普。住居等覺,隨心益物,曰賢。】

   《大經 》裡面佛告訴我們,如果不修普賢行就不能成佛。換句話說,最圓滿、最高的修行法就是普賢行。普賢行的修學法全在《華嚴經 》裡面,特別是末後的兩會,第八會《離世間品》裡面講了二千種的行門,二千種不過是舉例而說,此地講「行彌法界」,略說二千種。「德無不遍」,行的成就就是德;行是屬於事,德是屬於業。凡夫講事業,為什麼?他結業,業後來有果報。菩薩是屬於淨業,不感果報。我們凡夫一切的造作,善業、惡業、無記業,總是這三業。菩薩所行的遠離善、惡、無記,所以不叫業,叫做德,稱功德也可以,周遍法界,這是普。

   為什麼我們做的事叫做「業」?菩薩做的事就叫「功德」?實際上並不難懂,凡夫做事有心,有分別心、有執著心,所以就結業。有善心、有惡心,有無所謂善惡的無記心,造業起行就叫做「業」,善業、惡業、無記業,業有果報,善業感三善道的果報,惡業感三惡道的果報,這就叫業報。那些聖者,不但我執破了,法執也破了,他在一切法裡面沒有執著,無我執亦無法執,他造不造作?造作,表面上看跟我們凡夫沒有兩樣。諸位讀《金剛經 》就更容易看得出來,釋迦牟尼佛示現的跟普通出家人完全相同,早晨出去托缽,到處講經 說法那就是教學,跟我們一般人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

   這些相,給諸位說,是從本體而發現的,有體就有相,不會說有體沒有相,有體就有相,有相就有作用。迷的時候把體忘掉,所以著相、住相,迷在相用上,這叫造業。悟的人不著相、不住相,所以一切的造作,在解門裡面講稱之為智慧,行門裡面講叫做功德,這一點諸位必須辨別清楚。體相用,佛與凡夫都是一樣的,沒有兩樣,不是說諸佛如來的體相用跟我們的體相用不一樣,那就錯了,一樣的!只有覺迷不相同,佛菩薩是覺體相用,凡夫是迷體相用。覺體相用,那就是普是賢;迷體相用,這個心量窄小。

   無量無邊的苦惱,是自己妄心所現的,換句話說,分別、執著所現的。你們諸位冷靜想一想,如果一切都不分別、不執著,你還有什麼煩惱?就沒有煩惱了。分別執著的心愈重,煩惱也就愈重;分別執著愈多,你的煩惱就愈多。換句話說,你希望煩惱少,你在一切法裡面少分別、少執著,煩惱就少了。你要想煩惱統統斷掉,你一切不分別、不執著,煩惱就斷了,就沒有了。只要煩惱沒有了,你的行、你的德就遍法界,為什麼?原本就是遍法界,不是故意去修的。

   「位居等覺」,普賢是等覺菩薩,這是指華藏世界毗盧遮那佛的助手。「隨心益物」,隨心不是隨普賢菩薩的心,是隨眾生心。《楞嚴經 》裡面講,「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益」是利益,「物」是一切有情眾生。換句話說,隨一切有情眾生的心,普賢菩薩來幫助他,給他的利益恰如其量。換句話說,你的心量大,普賢菩薩給你的是大利益;你的心量小,普賢菩薩給你的是小利益。普賢菩薩有沒有不給人利益?給諸位說,沒有,因為普賢菩薩利益眾生就像天下雨一樣,雨水落在這個地區是平等的,雨量一樣多,大樹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少,那是各如其量。下雨,雨決定不會說,「樹大我多下一點給你,草小我少給你一點」,沒有這個念頭,平等心!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叫賢;因為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利益眾生這個事業從來沒有間斷過,這叫賢。眾生造作惡業,所謂「一闡提」或者「五逆十惡」,造這樣重罪的人,普賢菩薩也不捨棄他,也是平等的利益。照這樣說,我們最關心的自己,好像我沒有感覺得普賢菩薩來照顧我,說個老實話,別說普賢菩薩,十方諸佛照顧你,你不曉得。你的父母照顧你,你知道不知道?如果你們自己做父母就會體會到,念念都是掛念著兒女,「他現在在哪裡?不曉得做什麼?」,念念不忘!做兒女的曉得嗎?「我的父親、母親他才不管我」。念念掛記著,兒女卻忘恩負義。佛菩薩照顧,你怎麼會曉得?你的師長照顧你,曉得不曉得?連這個在眼前的你都不知道,諸佛菩薩這種加持、這樣的保佑,自己無知不能覺察。

   幾時到你心地清淨,你覺察到了,才曉得諸佛菩薩恩德之大。父母對我們的照顧、對我們的懷念,一生的!盡他有生之年總是念念不忘。諸佛菩薩是生生世世,佛菩薩恩德之大沒有人能曉得。我們讀《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讀他的誓願,能夠有一個印象,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你沒有辦法體會得到。佛菩薩在你的周圍,從來沒有離開過你,你自己不曉得,你體會不到。

   講義【悲華經 雲:我誓於穢惡世界行菩薩道使得嚴淨,我行要當勝諸菩薩;寶藏佛言:以是因緣,今改汝字,名曰普賢。】

   這是普賢菩薩在過去修菩薩道的時候一段公案。從這幾句話當中我們能夠知道,菩薩願力廣大不可思議。選擇哪些地方去?穢惡世界。換句話說,所接觸的是苦難眾生。『行菩薩道』,「行」是推行,「菩薩」是覺,推行智慧覺悟之道,這叫行菩薩道,以覺道教化眾生。

   佛法看起來是很難、很繁雜,其實比任何一門學術都簡單。佛法是什麼?「如是」而已!這就沒有了,兩個字就講盡。修行,行門只有三個字,六祖說的「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行門裡面只有覺正淨,修圓滿就成佛了。你說多簡單,千經 萬論不離這個。什麼是佛法都搞不清楚,那怎麼能修學!佛法就是菩薩道,佛法是覺悟之法,佛是覺的意思,佛法就是覺悟之法,菩薩道就是覺悟的道路,道就是方法,菩薩道就是佛法,佛法就是菩薩道。

   『使得嚴淨』,使是叫穢惡世界裡面的眾生各個人都能得到身心清淨,清淨是真實的莊嚴。諸位必須知道,心清淨了,自己的莊嚴要從心地莊嚴起,心莊嚴了,身就莊嚴。看相算命的常說「相隨心轉」,你的心平等了,清淨慈悲了,從你面相上就看出來,相隨心轉。「相」自己可以改造,你若有意把你相貌改成什麼,那辦不到,是從你內心裡面去變,內心變了,相貌就變了。每個人都能從身心改造自己,世界就變了。可見得境隨心轉這個話,是有道理的,是真實的。

   要說救度世間、救度眾生,給諸位說,唯有佛法,為什麼?它是從根本救起。世間什麼樣的哲學、主義,一個人搞一套,一堆人搞一套,搞得世界大亂,搞得人心不安。歐陽竟無大師在「佛法非宗教非哲學」那一篇講演裡面,結論講得很好,他說「一切哲學是世間斗爭的根源」,彼此見解不同這就斗爭,「一切宗教是世間無益苦行的根源」,這話說得好。宗教家都在那裡修苦行,修到最後能得什麼?什麼也得不到,還是一場空。所以他下結論,佛法不是哲學,沒有斗爭,真正能夠把斗爭溶化掉,它也不修無益的苦行,所以它不是宗教,它教我們開智慧,教我們覺悟,教我們得身心清淨,這是佛法。把穢惡世界變成極樂淨土,這個唯有菩薩道,唯有佛法才能辦得到。

   『我行要當勝諸菩薩』。這樣看起來,普賢菩薩還好勝,一定要超過別人。如果有這一念,這一念是貢高我慢,他哪裡能成得了菩薩!那麼他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是鼓勵我們每個人要發勇猛精進心,是這個意思,不是菩薩有好勝之心,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那就是無論在修學、在教學上,境界都必須一天一天的提升,不能終止在一個階段。「勝諸菩薩」,「諸」不是說別人,如果說勝別人那就是貢高我慢。「諸」是什麼?是自己。自己怎麼稱「諸」?諸位曉得,菩薩的階級五十一位,五十一個位次都是自己修的,勝諸菩薩到等覺了,是這個意思;我要勝過十地,要勝過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諸」字統統指的自己。你要是指的別人,講不通!那普賢菩薩不是凡夫一個?那怎麼能說得通?有這個勝的心就是精進,不斷的精進,儒家所講「日日新,又日新」,就是這個意思。我今天在初信位,我明天要到二信位,要勝過初信位,是這個意思。所以這些地方,不能錯會意思。「諸菩薩」,就像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 講義》裡面解釋「諸佛」的意思一樣。那個諸佛是什麼?明心見性,見性就叫做佛。我要成佛遠勝過諸佛,能講得通,那是究竟佛位。分證佛裡頭有四十一位,圓教初住就成佛,就是分證佛。江味農居士解釋《金剛經 》,諸佛就是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是真正的佛,決定不假。

   講義【此菩薩行門廣大,與文殊二位列前者,表智行相資,堪入圓覺故。】

   這個意思非常重要。『圓覺』就是真如本性,圓覺就是理一心不亂。我們修淨土希望證得理一心不亂,就是入圓覺門,要依什麼?一定要依智、要依行,文殊之智是根本智,要依普賢之行,普賢行是平等行、清淨行、慈悲行,你才能證得理一心不亂。證得理一心不亂,就叫做成佛。所以《圓覺經 》是以這兩章為根本。第三位以下可以說都是講方法,這兩個是根本。雖說方法,因為這是一乘了義經 典、圓頓了義經 典,裡面所講的方法都是原理原則,方法上的原則、方法上的綱領,適用於任何一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用得上,你才曉得這部經 的好處。

   講義【普眼菩薩者:法眼既明,普照法界。】

   什麼叫法眼?只要你真正見到根本智與普賢行。平等行、清淨行、慈悲行就是普賢行,這個解釋簡單扼要。具足根本智又有普賢行,你把這個認識清楚,決定不懷疑,這就叫法眼開了。法眼開了,普照法界。

   講義【照事法界,事無不盡;照理法界,理無不徹。】

   『照事法界,事無不盡』,事法界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在體相用來說,事法界是講相、作用,理法界是講體。『照理法界,理無不徹』,諸位果然能把握到這一點,我可以說,我們要想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念到明心見性,有十年工夫足夠了,十年從凡夫成佛了。經 上常講「成佛得三大阿僧只劫」,為什麼要三大阿僧只劫?那就是對於這個原理原則他不相信,他做不到,無論在事、在理上他還是用分別、用執著,就是用第六識、第七識,平等心不能現前。平等心現前,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

   所以說用功,功夫在哪裡用?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求根本智,根本智就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對於一切境界無論是事、無論是理,了了分明、清清楚楚。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所謂「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根本智。你應物,就是日常做事情,一舉一動,這是講行為,行為是什麼?平等行、清淨行、慈悲行。平等、清淨是自利,慈悲是利他。哪裡不是道場?哪個地方不是修行的處所?什麼時候不是修行的時間?你有什麼障礙!這正是清涼所講的「事事無礙」,誰障礙你?誰障礙你修無分別智?誰障礙你修平等行、清淨行、慈悲行?說實在話,只有別人幫助你、成就你,沒有障礙你的。

   所以你一覺悟,一切境緣(境是講環境,緣是講人事)都是善知識,都是諸佛菩薩,都是來幫助自己,成就你自己的根本智,成就你自己的普賢行。你要不相信,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個就是的!這叫法眼開了,理事無礙。法眼沒開,處處障礙;法眼開了,一天到晚法喜充滿,無論在什麼境界,順境法喜充滿,逆境也是法喜充滿。為什麼?順逆都是自己的增上緣,都是幫助自己成就的。

   講義【照理事法界,真俗圓融;照事事法界,法法周遍,無障無礙,故稱普眼。】

   一般說慧眼開了,佛法不如是說,佛法說阿羅漢是「慧眼」,菩薩是「法眼」,法眼開了。一般參學,古德常講參學的條件是得法眼淨,法眼清淨,法眼開了,開了還得要清淨才有資格參學。由此可知,法眼的標准也是在根本智。法眼開是他得根本智,法眼清淨是後得智現前。此地講的照事、照理、照理事、照事事,都是屬於後得智。根本智是智慧之體,理體;後得智是從體起用,用裡面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自受用就是清淨,菩提心裡面講的深心,自受用;他受用,是慈悲,大悲心,是從體起用。無論自受用、他受用都稱性,為什麼?從體裡面顯現出來。這個境界在圓初住以上才有,十信位的菩薩都沒有,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曉得。

   我們是凡夫,不但理一心沒有得到,功夫成片都沒有,真正是可憐!只要你懂得這個理論,你相信這個道理,對於這個理論、方法不懷疑,你肯去做,十年工夫你就可以證到初住菩薩位,你就可以念到理一心不亂,為什麼不干?你要是懷疑,「我恐怕不行,我能成就嗎?」佛門裡有一個故事,「曬蠟燭的法師」,其笨無比的,過去我在受戒的時候,戒和尚跟我們說:笨得不能再笨,他都開悟了,都成佛了,何況我們!這一段故事,倓虛法師《影塵回憶錄》裡頭記載著的,原來他是谛閒法師的學生持律法師,跟倓虛法師是同學。你們的頭腦比他聰明,他能成就,那你們一定成就,他是花十幾年的工夫開悟了。你看人家怎麼修的,他最大的特長就是:老師怎麼教他,他就怎麼做,不折不扣百分之百的把它做到。最笨的人,變成谛閒老法師最器重的一個人。沒有念過書,不識字,是個粗人,在寺廟做最苦、最粗重的工作,種菜、挑糞,比六祖那個工作還苦,他做了十幾年,愈做愈有勁,一點也不疲倦,工作完了之後就念經 。谛閒法師叫他背《法華經 》、背《楞嚴經 》,不但背經 還要背注解,因為他沒辦法學,你跟他講什麼他也不懂,這樣搞了十幾年,他開悟了,以後代老法師說法,老法師到那裡講經 ,講了幾天老法師不講了,叫他代座,代替谛閒老法師說法。他這一點可貴!真正難得!老師怎麼教,怎麼做,百分之百,絕不打折扣,絕不偷懶,他成就。這個公案,這一位法師真正是我們末法時代修學的模范。我們今天講到這裡。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