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淨空法師:大方廣圓覺經 第二十三集  

大方廣圓覺經   (第二十三集)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8-23

   請掀開經 本四十七面:

   經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經 文到此地才給我們說出「隨順淨覺」所以然的道理。前面佛教我們看破、教我們放下,為什麼要放下?這段經 文把所以然的道理給我們說出來。請看注解:

   講義【首句徵,下釋。】

   首句『何以故』,是徵問,下面這是解釋。「何以故」,就是為什麼。

   講義【徵雲:何以故,必須有無俱遣,方為隨順淨覺?】

   『遣』是遣除,就是放下的意思。『有無』是代表一切法,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無為都放下才是『隨順淨覺』,也就是諸佛如來在因地裡面修行的准則。下面這個文就是解釋:

   講義【真心絕待,照體獨立,不但不曾迷,亦且不曾覺!以是常住寂滅相,喻如虛空性故。】

   此地這幾句經 文,我們在一切大乘經 裡面常常看到,這些道理也在一切經 論裡面常常可以接觸到,但是,有幾次我們真正的直下承當過,或者說曾經 有幾次我們親切的體會到這個境界?一時體會就是一時的契入,或者我們叫證得,這是好境界。在一個修學大乘的人,可能有極短暫的時間契入到這個境界,但是一剎那之間就失去了,雖然剎那之間現前,給諸位說,那就相當可貴,所謂是無量劫以來在無明苦中,剎那的智慧光明雖然像閃電一樣,剎那就過去,也不容易多得。有一次當然就會有第二次,有短時間當然以後這個時間會逐漸的加長,體驗會加深,所以是一種好境界。為什麼我們在一剎那之間就把這個境界喪失?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其中境界,就不至於疑惑,因為真心是絕待的。絕待跟獨立,在言語文字當中決定得不到,為什麼?因為言語文字都是相對,不是絕對的。譬如我們說一個「絕待」,它的對面就是「相對」,可見得這個境界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境界才能現前。境界不能保持的原因,就是我們對待的心從來沒有捨過,不但在我們清醒的時候,我們對待的心沒捨過,睡了覺,這個心還是離不開,所以你會作夢。換句話說,我們無始劫以來就生活在妄心相對的境界裡。

   『照體』就是淨覺的本體,雖然它不失,可是它被無明妄想障礙住,所以不能現前;不能現前,於是就產生一種錯覺,淨覺變成了錯覺。錯覺是什麼?錯覺就是相對的,有迷有悟,迷悟是相對的。真心淨覺裡面沒有迷、也沒有悟;迷悟都不存在,這才叫做淨覺現前。可是我們現在既然墮在相對的境界裡面,換句話說,我們有迷、有悟,我們要破迷開悟,這是我們現前的境界。可是諸位必須曉得,只要有迷悟概念存在,破迷是能破除一部分,不能斷根;開悟是可以開得了悟,不能夠徹悟。如果要把迷的根斷盡,要大徹大悟,那必須要離開相對的境界才能夠證得,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相當不容易。

   離開相對這個境界就是寂滅的境界。寂滅境界,我們在經 典裡面所看到,在菩薩位次裡面,像《仁王經 》所講寂滅忍的菩薩,下品是法雲地的菩薩,中品是等覺菩薩,上品是如來果地的境界,還在無生法忍之上。這個功夫叫做究竟證、圓滿證。佛在此地用一個比喻給我們說明,說『虛空性故』,用虛空來形容法性是絕待的、是獨立的,是不可以取、不可以執著。法性如是,法性所現的相,法性所起的作用,一一皆如虛空性故。所以要曉得,性體是空寂的。

   所以佛在前面才教給我們,對於一切有為法(他不說無為,說有為),像《金剛經 》所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既然如夢幻泡影,無為更不用說,這是叫我們完全放下。放下,不是說這個事我們統統丟掉,我們不要做,那你就錯了;放下,是從心地裡面放下,事怎麼樣?事要積極的去做。像諸佛菩薩,所謂「大作夢中佛事」,他做不做?做,比誰都做得積極;所謂「建立水月道場」,水中之月是空無所有,是虛空性,處處建立道場,處處大作佛事。

   這兩句話又怕諸位發生誤會,處處建道場是不是處處去建寺院?去建講堂?大作佛事是不是天天講經 說法、作法會?你要這樣想法那就錯了,完全都錯。所謂佛事,是在一切事裡面覺而不迷,那個事就叫做佛事;所謂道場,成就自己定慧的處所就叫道場。由此可知,盡虛空遍法界皆是道場,各行各業,無論做什麼事情,穿衣吃飯,皆是佛事,所以要懂得這兩句話的意義,不能夠錯會。

   每一個人在社會上無論從事某一種行業,對於你自己本分的事情盡心盡力去做,服務於社會,服務於眾生,覺而不迷,就是佛事;覺而不迷,你的定慧一定增長,所以當處就是道場,為什麼?與「虛空性」相應。佛常住寂滅相,我們自己也是常住寂滅相,自己的心清淨,所謂在境界裡面歷事煉心,這才叫做「建立水月道場,大作空華佛事」,像《華嚴經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些善友所做的榜樣。由此可知,處處都是著重在淨、覺,起心動念都是清淨,都是覺而不迷,這才叫「隨順淨覺」。第二句,『常不動故』:

   講義【一法了不可得,湛然清淨,常自不動故。】

   雖然我們天天努力的在做,做我們自己本分的工作,盡心盡力的在做,可是自己曉得,雖然在做,是『一法不可得』。世間人拼命在工作,他迷了,他以為有所得,所以他才拼命去工作;如果他覺得什麼都得不到,他就不肯做,所以他做是迷,不做也是迷。諸佛菩薩做,是覺悟、不迷,不做他也不迷,什麼時候做?因緣具足的時候做,因緣不具足的時候就不做,所以他做與不做是緣分具足不具足。世間人做與不做是得失,得失在那個地方做主宰,他有所得,他就拼命做;他什麼都得不到,他就不做,這是迷悟大大的不相同。覺悟的人做與不做,他心都是湛然清淨的,都是如如不動的。因緣成熟(具足)的時候,他要努力的工作,服務於大眾;因緣不具足的時候,就是他有障礙,雖有心,沒法子做,或者能做不能夠盡心盡力的去做,這都是有障緣。這障緣障誰?障眾生,不障佛菩薩,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所有的障礙在眾生這一邊,不在佛菩薩,佛菩薩永遠沒有障礙,為什麼?他是湛然不動,就是此地經 文裡講「常不動故」。

   世尊在《金剛經 》裡面教誡須菩提尊者,弘法利生一定要記住一樁重要的教訓,那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所以菩薩的心是清淨的、是不動的,無論在什麼境界裡就是煉不動心。這兩句,我們也常常提醒同修們。「不取於相」,是知道一法不可得,所以才不取,沒有一法可得,這是智慧,這是看破;「如如不動」是屬於大定,是屬於放下,定慧等持。

   『如來藏中,無起滅故』,本經 講「如來藏」,《楞嚴》也講「如來藏」,《楞嚴經 》分量大,分量大當然就講得多,也講得清楚;本經 簡略,簡略則是文字的簡略,並不是在法義上有什麼簡略,法義跟《楞嚴》完全相同,在文句上是省略很多。如來藏中,無起滅故。「起滅」這個念頭,是在阿賴耶裡面才有。而如來藏與阿賴耶,是一不是二。我們有時候說,覺悟了叫如來藏,迷了的時候叫阿賴耶,這樣講也能講得通,因為如來藏跟阿賴耶是一不是二。可是諸位必須曉得,其實裡面只有迷悟,阿賴耶跟如來藏難道真是兩樁事情嗎?真的會有兩個現相嗎?沒有。我們在《六祖壇經 》裡面讀過,只有兩個名詞,無論從體、相、作用都是一沒有二,所謂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而且真妄不二。我們講一真、一妄好懂,講真妄不二難懂,就會把我們講迷惑了。

   這段經 文,講義裡頭一開端,「必須有無俱遣」,把有無換成真妄,是一個意思,必須真妄俱遣,必須是非俱遣,必須邪正俱遣,你才曉得萬法是一不是二,這個時候才真正見到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諸法實相呈現在我們面前了。

   講義【此一句是法,下五句是義。】

   「如來藏中」這一句是法,下面五句是意思。

   講義【如來藏,即是圓覺真心之別名。】

   一樁事情,名稱在佛教經 典裡面有幾十種,一樁事情建立這麼許多名稱,佛叫我們不要執著在名相上,道理在此地。『如來』,佛在《金剛經 》裡面解釋:「如來者,諸法如義」。『藏』的意思是含藏的意思。「如來藏」的意思,就是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如其性,皆含藏在法性之中,皆不離法性建立諸相,這就叫做如來藏。這個地方引用《楞伽經 》的經 文:

   講義【寂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

   我們大家曉得,一心非常重要,「一心」就是如來藏,一心就是寂滅忍,像前面講「常住寂滅相」那就是一心,在念佛人來講就是一心不亂。所以我講《華嚴》,總是把《彌陀經 》合起來講,《彌陀經 》裡一心不亂是能入,《華嚴》裡面一真法界是所入;修淨土法門,入一真法界,確實是方便當中的方便,捷徑當中的捷徑。可是一心的定義、一心的境界,我們必須要清楚、要明了,不能夠含糊籠統的搞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那對我們修學會產生很大的障礙。所以多讀大乘經 論,多聽大乘經 論,對我們修淨土有很大的幫助,我們不能夠輕視一心,以為很容易,才曉得一心原來是寂滅忍,一心原來是如來藏。

   講義【淺顯言之,謂如來之性,含藏其中,故曰如來藏。如來之性即佛性。佛性,含藏在眾生心中,故諸大乘經 ,皆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在這幾句話當中,最關鍵的一個字就是『心』,這個「心」不是妄想、不是知見,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一切的知見妄想是妄心、是分別心、是執著心,真心本性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它沒有知見,也沒有妄想,這個時候叫真心顯露,這個心就是佛性。所以我們這個妄想不是心,妄想不是智慧,知見也不是智慧,這是我們必須把它分清楚。知見、妄想,在佛法術語裡面叫做世智辯聰,世間的智慧、辯才、聰明,講的這些,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從心性裡面自自然然起作用,不需要通過思惟、思考。底下緊接著幾句話非常重要,怕我們讀了前面幾句發生誤會:

   講義【若但知是心是佛,不知佛本是而須修,未免流為狂慧。若但知是心作佛,不知但向己求,休從他覓,未免騎牛尋牛。】

   這幾句話非常重要。可見得佛在經 裡面所講的義趣,我們一點都不能夠誤會,不能夠錯解。雖然佛在《華嚴》、《圓覺》裡面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話沒錯,那麼我們是眾生,我們是不是本來成佛?在佛的眼睛裡面看是本來成佛,可是我們自己一天到晚生活在煩惱裡面、在輪回裡面,我們哪裡是佛?所以曉得自己有佛性,但是必須要修行。如果以為自己就是佛,不需要再修行,那就是狂慧。所以雖然有佛性,一定要修行。

   修行怎麼修法?要向自己修,不要向外求,這是正法。所以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學術,為什麼?學術與宗教都是向外求。宗教是要靠外面的力量來保護自己,來幫助自己,是靠他不能靠自己,那是宗教;學術是相對的,不是絕待的,所以佛法與宗教、學術都不一樣。佛法是向內求,不向外求,佛法是絕待,不是相對。佛法是同一切法為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它不相對,所以它是絕待的,它是獨立的。如果我們不知道向內求,而向外面境界去攀緣,那就是騎牛尋牛,那就錯了。

   向內求,求什麼?諸位要記住前面所講的,一心,淨覺。所以佛法求,在一切境界裡面,求自心的清淨,求自心的覺照;一切境界裡面覺而不迷,在一切境界裡面是平等一心,求這個。這叫做功夫,這叫做學佛。學佛,佛就是自己的覺性,學這個字就是隨順的意思,所以學佛就是此地所講「隨順淨覺」,「學」這個意思有效法的意思。平常這些名詞的含義,我們不能夠錯會。我們開始學佛,我們學釋迦牟尼佛、學阿彌陀佛,我們要學「他怎樣隨順覺性,我也怎樣隨順覺性」,這就對了,而不是去模仿他,模仿他那就是心外求法。他因為隨順覺性,所以他成佛了,我們去模仿他,決定不能成就。如果自己曉得,一回頭,「我也隨順覺性」,那自己也成佛了,學佛要這個學法!

   講義【以如來藏,具有不變隨緣二義。若隨染緣,從真起妄,遂成世間,六凡法界;若隨淨緣,返妄歸真,便成出世間,四聖法界。雖成十界諸法,不出如來藏心之中。】

   四聖、六凡、十法界,從哪裡來?是自己變現出來的。真心本性隨染淨緣現十法界,十法界就是真心的心相,現出這個相。但是這個相,諸位要曉得,相是妄相、是幻相,像《金剛經 》上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十法界的相都是虛妄。為什麼是虛妄?《金剛經 》上說得很好,緣生的。你看看,是不是?四聖是隨淨緣而生,六凡是隨染緣而生,都是緣生法。緣生就不是真實的,緣生就不是不變的,剎那剎那在變,緣有它就有,緣滅它就滅,所以緣生之法了不可得,這是說明一切色相不可得。

   講到心相,真心是清淨寂滅的,妄心是個相續相,就是我們講念頭,起心動念,是妄心,《金剛經 》裡面給我們說明「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是說什麼?相續心不可得,這還能不放下嗎?四聖、六凡統統放下,那就功德圓滿,就叫做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就叫成佛。你要說成佛,原來成佛是一無所得,確實成佛是一無所得;在一無所得裡面你得到的是究竟圓滿,密宗裡面講的大圓滿。大圓滿是一無所得而無所不得,諸位想想對不對?你有所得,你只得一點,失掉的太多,像大海之水你只取一瓢,你所得是那一瓢,除這一瓢之外全都失掉,那是凡夫的妄念。

   真性現前的時候,盡虛空遍法界是誰的相分?自己的相分。我們常以夢境做比喻,當你在作夢的時候,整個夢境是你自己的心變現出來,如果你一下覺悟「我現在在作夢」,想起佛經 裡面講的「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是什麼?是心,能變的心;妄是什麼?所變的夢境,真妄不二!原來整個境界就是自己一人,你在這裡面還有沒有得失?還有沒有好惡?所以你的心清淨了,這時候二邊都捨掉,證得了全體,全體就是自己一個人。

   希望諸位同學要常常從這個境界裡面多想想,想一想就是觀照,雖然這也是個妄想,這個妄想能幫助你開悟,幫助你看破,幫助你放下,比打其他的妄想要好得太多,其他的妄想是愈想愈迷惑,這個妄想是愈想愈開悟。然後再想想,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我們如來藏心的夢境,夢幻泡影,不是從外面來,正是佛法當中常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就是如來藏心,法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如來藏心變現的。我們自己要親證這個境界也不難,要緊的是離開染淨緣,我們就證得,就親證這個境界,就是真正的覺悟。我們今天在讀經 、在聽講,只是聽說而已,不是自己親證的境界;聽佛這麼講,聽菩薩、祖師這麼講,只是聽說而已,不是自己的境界。我們要從聽說把它變成自己的境界,這就有價值。如何證得?從一心當中證得,由此可知,我們修學的功夫總在一心不亂。

   『無起滅故,無知見故』,這兩句是發揮「空如來藏」的意義,也就是講如來藏的體性,本體裡面沒有起滅、沒有知見,這兩句話非常的重要。六祖他之所以能成為祖師,他就懂這個道理,所以他在一切境界裡面能夠不起心不動念。他在黃梅修正神秀大師的一首偈子,「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起有滅就是一物,本來無一物是心裡一個念頭都沒有,動一個念頭,念頭生,這個念頭有生就有滅;沒有起滅,也沒有見解、沒有知見。無起滅是自性本定,就是《楞嚴經 》裡面講的「首楞嚴大定」。無知見就是無分別智,無量無邊的智慧從這個地方生的,是根本智。

   你看這兩句話多重要!自古以來,學佛的人學什麼?就學這兩句!而我們後來的人疏忽了,所以智慧不開,煩惱不能斷,顛倒錯亂,盲修瞎練,不知道修這兩句。本來沒有,無有一物,他還天天要去增加;本來沒有知見,一天到晚求知見,以為知見就是智慧,這太離譜了,錯到哪裡去了!

   在過去佛門修學的程序,一開端五年學戒,換句話說,五年,他的目標就是修「空如來藏」。學戒律就是學什麼?就是學「無起滅」,你才能夠斷煩惱。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這煩惱怎麼能斷?無起滅就是修定。在日常生活當中,在寺院裡服勞役,像六祖在黃梅八個月,天天做苦工,舂米劈柴,干這粗重之活,修什麼?修定,修「無起滅」,修「無知見」,那真修行。定慧天天增長,不但定慧增長,每天做工服務大眾修福報,福報也增長,真是福慧雙修、定慧等持。我們現在有幾個人懂得,這在佛法叫妙行、叫真實行,誰懂得?稍微做一點粗重,「這個廟裡好苦,把人當牛馬看待」,在裡面起心動念,天天生煩惱,他不知道修福修慧。

   道場如此,住在家庭也是一樣,家庭裡面一天到晚家事也很忙,那不跟六祖一樣!你為一個家庭服務是你修福,一個家庭和睦,一個家庭整齊,影響你的鄰居,你的親戚朋友看到,對你都尊敬、都效法、都來跟你學,你就度了別人,自行化他,無量無邊的福報是這麼修來的。在工作裡面修一心不亂、修清淨無為、修無分別智,幾個人懂得?幾個人曉得這個這麼妙的道理、這樣妙的方法?這是佛法。

   所以《沙彌律儀》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修什麼?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那叫修根本法。叫你背誦經 論就是修「無知見故」,求根本智,不是叫你記誦。所以一個和合僧團,大家都無知見了,見和同解,有知見當然就不一樣,不一樣就有分別、就有爭執,所以大家都無知見,都修根本智、都修無分別智。無分別智起作用是無所不知,《般若經 》裡面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我們先修什麼?先修無知。六祖大師這個心就是清淨,無知;他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無論什麼人去問他,世出世間法你有疑難想去問他,他都給你解答,無所不知。為一切眾生破迷開悟,他起作用就是無所不知,在他自己是無知,亦無言說。

   這兩句是根本,我們不能夠輕易的把它看過去,尤其是我們希望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或者在短時期當中得到理一心不亂,這兩句就是理一心不亂的鑰匙;心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沒有一切知見,你怎麼不得理一心?

   講義【以藏性用雖隨緣。】

   如來藏性起作用的時候,雖然是隨緣。

   講義【而成六凡法界,生死染法,四聖法界,涅槃淨法,而體本不變,染淨諸法,無起無滅。】

   這一句話的意思很深。染淨諸法有沒有?有!有沒有起滅?無起滅!如果諸位看到染淨諸法無起滅,你要是看出來,要是體會到了,就是佛法裡面所謂證無生法忍。「法」是什麼?法就是四聖六凡一切諸法,「無生」就是無起滅,「忍」字當作承認、同意、認可,你自己親自見到這個境界,當然你承認一切法不生不滅,一切法無起無滅。這是菩薩裡面的高級菩薩,大菩薩,證得了無生法忍。

   實在講,一切法的確無起滅,正因為它是無起滅,所以這一切法叫夢幻泡影,不是真實。如果有起滅,那變成真實,有生有滅;沒有生滅,所以才是虛妄。這個境界很難體會、很難想像,我們以電影銀幕來做比喻,沒有辦法比喻得很恰當,只能比個彷佛,或者我們用電視螢幕來做比喻,諸位細心去想想,螢幕上的相有沒有起滅?你說起,從哪裡起?有沒有起的痕跡?滅,滅到哪裡去?滅有沒有痕跡?電影銀幕上現的相,或者我們電視上螢幕現的相,我們曉得是幻影,《楞嚴》裡面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還說了一個起、說了一個滅,出生就是起,但是在當處,這是不得已而說,隨順我們凡夫錯誤概念而講。

   我們拿這兩句話來說明電視上、電影螢幕影像,我們很容易理解,「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沒錯,是這個相。要說「無起無滅」,難懂,因為它這個相是粗相,像我們現在電影影片,我們看看放映機就明了,一秒鐘當中開合二十四次,現的幻相,換句話說,就是生滅相,一秒鐘當中二十四次。而阿賴耶隨染淨緣,佛給我們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也是一個相續相;我們彈指一秒鐘能彈幾次?彈得快,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電影一秒鐘二十四個生滅就把我們欺騙了,一秒鐘要有二十多萬個生滅,我們如何能覺察得出來?「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實在講太快,比電的速度、光的速度還快,所以實在講「無起滅」。理上說有起滅,事上找不到起滅,太快了,所以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本經 所講:

   講義【生死涅槃,皆如昨夢。】

   『生死涅槃』就把十法界都包括,講生死是六道,講涅槃是四聖,四聖、六凡統統包括,跟《金剛經 》裡面所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沒有兩樣。所以要曉得,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法可得,既沒有得哪有失?沒有得失。你要不肯放下,總是迷得太重,迷而不覺。以夢來做比喻:

   講義【夢時諸法無起,醒時諸法無滅。】

   諸法有沒有?似有非有,所以一切諸法這個相是非有非無。法性決定是有,法相非有非無,這是事實的真相。

   講義【承上句,既無起滅,惟是一真心體,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所有知見,無從湊泊。即《楞嚴經 》所謂: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這是解釋「無知見」的真義。我們學佛最重要就是學無知見、學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從哪裡來?從定當中來,從清淨心當中來。如果我們心不清淨,「我們什麼都不想,我什麼知見都沒有」,給諸位說,那錯了,那變成無記性。無記性不是無知見,無分別不是無分別智,這要搞清楚。什麼都不想那是無想定,無想定不能生智慧,不能生根本智。根本智是一切明了而無知見,不是說什麼都不明了,樣樣明了而無知見,樣樣明了而無起滅,這是真正的定;樣樣明了而無知見是真正的慧,所以這裡頭不能錯會。

   由此可知,無分別智一定從清淨心得來,我們的心不清淨怎麼會有智慧?不是說我們讀經 多了、聽經 多了就能生智慧,沒有這個道理。讀得再多、聽得再多,那是別人的智慧,你縱然記得再多、背得再多,都是屬於記問之學,與自己的智慧不相干,這個是要知道,自己智慧開不開,總是在自己清淨心中。所以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不清淨是大障礙,要想心清淨就得一切放下,真實發心,就像章嘉大師所說,一個真正學佛人一切放下,他的前途,就是修行這條道路,有佛菩薩護持,由佛菩薩安排,自己不要操一點心,什麼境界逆來順受。在境界裡頭不要起知見,不要起心動念,完全順乎自然,因為那是佛菩薩安排的,在這裡面修什麼?修自己的清淨心,修自己的根本智。心果然清淨,智慧開了,一切現成。

   所以一個真正修行人沒有不安於環境。這個道理不但佛菩薩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世間孔老夫子也給我們講得很清楚,那是真正了不起的人,儒家所謂「素富貴,安於富貴;素貧賤,安於貧賤」,跟佛法所講這個道理真是不謀而合,完全相應。世出世間聖人都是這樣教誡我們,我們如果不能體會這個意思,不能夠依照教誡來修學,過失是在我們自己。今天這幾句話都非常重要,對於一個真正修學人來說是最重要的開示。

   『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今天時間到了,這幾句我們留到下個星期再來細說。經 文雖然是很短,你看它這裡面意思多麼豐富,境界實在是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細細去體會才能得到受用。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