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淨空法師:大方廣圓覺經 第二十六集  

大方廣圓覺經   (第二十六集)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8-26

   經 【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

   前面曾經 討論過修行必須真正的因緣才有殊勝的功德利益,今天這首是第二小段,科題「明無明本空」,說明「無明」本來是空寂的。這地方的「空」不當作「無」講,如果說「空」就是沒有,那這是錯的。「無明」確實是有,有為什麼說它空?正因為它有,它沒有自性,也就是說它沒有自體,雖有還是空的。這是佛法常講的空義,我們不太容易理解它,那就是我們習慣當成一個概念,把這個「空」看作「無」,看作什麼都沒有就叫空,這在佛法裡不是這個意思。第一句『知彼如空華』:

   講義【知,是能照覺智,彼,是無明。】

   這首偈關鍵就在「知」字,這個「知」不是我們一般講的知識,也不是一般人講的學問。因為世間的學問、知識達不到這個境界,這個「知」是般若智慧所起的作用,換句話說,是親證的明了,確實他自己證知,所以此地注解講是「能照的覺智」。這個「知」,依《楞嚴經 》來講,六根根性所起的作用就是「知」,在眼叫見性,它不是眼識,不是五俱意識,而是見性,在耳叫聞性,乃至在意叫知性,是六根根性起的作用,這是真正的智慧,般若智照。

   智照在功夫上來說是有層次,「知彼如空華」,那是照見無明無自性,這種程度,嚴格的來講,是八地菩薩。如果把尺度放寬一點來講,最低限度也是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四十一品無明才破一品,也能算得上「知彼如空華」。可見得這個境界相當之高,我們今天讀這一句,也只能說聽說而已,聽說佛菩薩有這麼一個境界,不是我們自己的境界。雖不是自己的境界,我們曉得這樁事情一定要把它證實,換句話說,要把它變成自己的境界才能得受用。如果要把它變成自己的境界,我們就要以最初方便來修學,最初方便是用意識心,因為六根的根性我們不會用,我們還是用六識。

   用六識叫觀照。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 講義》裡面講功夫三層,最初的叫觀照,觀照功夫久了就照住,照住是第二層功夫,再往上進一級,到第三層功夫叫照見。此地這個「知」就是照見,像《心經 》裡面講「照見五蘊皆空」,這在功夫講是上層的功夫,我們現在做不到,我們從下面做起。下面做起,就是常常記住經 文,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之處,自己起心動念馬上就想到「知彼如空華」,就會想到佛在經 上給我們講的,我們的煩惱習氣就會淡一些。譬如在境界裡面我們起了貪心、起了瞋恚心,念這句經 文「知彼如空華」,我們的貪心、瞋恚心馬上就淡了很多,這種用功的方法就叫做觀照。

   由此可知,經 文如果不熟悉,在境界裡面就提不起觀照的功夫。所以,重要的經 文要背誦,便利於觀照。能背全部經 文當然更好,不能背全部,重要的句子一定要會背。既簡單又明了,這樣的句子要多背,《金剛經 》裡面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記得很熟,要常常能提得起觀照功夫,我們對一切事、一切物自然就看淡。能看得淡,當然你也就能放下,能放下,心地自然清涼自在,煩惱就少;煩惱少,智慧就增長,這是一定的道理。這種功夫要不斷的去用,天天要去用,不但是佛家說,連道家也講,老子說「道不可須臾離,可離非道也」,一時一刻都不能失掉觀照的功夫。

   照久了就得定,什麼叫得定?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不動心,像《金剛經 》裡面講「如如不動」。這個「不動」不是說你不見、不聞,還是一天到晚待人接物,看得很清楚、聽得很清楚,看清楚、聽清楚是智慧,但是他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叫功夫,這叫做禅定。到這個境界就照住,就是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確實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又樣樣明了。這個功夫才在第二層,還沒有到照見,但是這樣的功夫就很不錯,在念佛法門裡面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是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點懷疑都沒有。

   到第三層,就是照見這個功夫,的確不是一般人都有把握能做得到。可是我告訴諸位,我們從觀照做到照住,這大概是一般中等以上的人,怕的是你不肯做,你要肯做的話,決定可以做到,有個十年、二十年的工夫決定可以做到。照見,那是淨土講理一心不亂,那是不大敢說,不敢保證,是沒人能做到;講到事一心、如如不動,是可以做得到。功夫要綿密,決定不能間斷,這叫做用功,這叫做修行。

   當然最根本是要破無明,為什麼?無明要不破,智慧不能圓滿,也就是說菩提不能圓滿,無明是障礙菩提,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大智慧。不但智慧不能圓滿,還有一個麻煩,就是生死不能了,換句話說,輪回不能超越。這個地方經 文說『即能免流轉』,流轉就是輪回。輪回在此地有兩個意思。我們曉得,無明有根本無明、枝末無明,像十二因緣裡面所說「無明緣行,行緣識」,那個無明是枝末無明,不是根本無明,我們一般所講六道輪回就是從這個無明而生。枝末無明,我們在功夫上講,第二層的功夫是照住,就有辦法破枝末無明,換句話說,超越三界六道的生死輪回。可是你根本無明還在,既有根本無明,換句話說,還有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沒了(ㄌ一ㄠˇ),這個問題不能解決。本經 裡面所講的「無明」,是講根本無明。根本無明破了,換句話說,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也了了,不但大菩提現前,大涅槃也現前,也圓滿。涅槃翻成中文意思是不生不滅,這是絕待真實的境界,親證的功夫就是在般若智慧的覺照。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方法,以及修學過程當中的境界,一個層次、一個層次不斷的要往上面去提升。

   下面兩句是比喻,佛唯恐我們對他所說的道理還不能夠親切的去體會,所以舉個比喻,『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把夢比作無明,可見得無明那個「空」是有的,夢,我們想想夢的確是空的,但是夢有沒有?夢是有的,不能說它沒有,有為什麼說它空?因為它「不可得」,醒來的時候不可得。在夢裡面是有,醒來之後就沒有,可見得夢是假的,那個有是假有,不是真有。無明變現出這個現象,這現象就是我們現在所謂宇宙人生森羅萬象,是從哪裡來?是從無明變現出來的。這個道理在本經 後面還有詳細的討論,佛在《楞嚴經 》第四卷也有很長的經 文給我們討論宇宙人生的起源。起源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所以它所現的這些境界相也是虛妄而不可得。

   這個道理,我們常常在《金剛經 》裡面讀到,一切法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心色二法,拿現在學術名詞來講,一個是精神、一個是物質。佛法講心法就是精神、心理,講色法就是物質。而佛在《般若經 》裡面給我們說,心法(就是精神)也是當體即空。經 裡面講得很清楚,我們自己細細去想一想,去揣摩揣摩,像《金剛經 》所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不可得,心有沒有?有,就跟作夢一樣,過去的夢、現在的夢、未來的夢都不可得,有沒有?有;有,不可得,不可得就是空,所以不要執著。不可得要想得到,那就自找苦吃,那是迷惑顛倒。這是講心法不可得。

   物質也不可得!怎麼說物質也不可得?物質是因緣生法,既然是因緣生法,它就沒有自體,沒有自體,雖有也是空,也是不可得。一切物質是因緣聚合,拿現在的科學名詞叫方程式,整個物質世界是方程式的結構不相同所顯現出森羅萬象。離開了方程式,物質世界就沒有了,這是今天科學家眼睛裡面的宇宙、物質的現象。「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佛這樣跟我們講。所以一切物相也是假有,不是真有。《心經 》裡面佛告訴我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講的物質。空所謂是真空,色是講的妙有,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就好像作夢一樣,夢裡面現的境界是色,能現夢的那個心就是空,空能現妙色,或者能現假色,假色就是真空,是這麼一個道理。因此,無論是心法、色法都不可得。

   佛法講到終極之處,實在講沒有別的,就是一個「不可得」。你要能夠在一切法裡證得「不可得」,那就叫成佛,你的智慧就開了。不可得的好處太多,功德利益無量無邊。真正證得不可得,佛法所講法身、般若、解脫,你就圓滿。由此可知,我們今天三德不圓,就是在一切法裡頭以為有可得,這是煩惱、這是障礙,不懂得法空這個大道理。「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這兩句是比喻無明無體,沒有自體。

   講義【體即圓覺,迷之,則成無明;悟之,無明即滅。迷悟只是一心。】

   「圓覺」就是真心。「圓覺」裡面沒有無明,但是能現無明。就好像我們心,心裡頭沒有夢,心哪裡會有夢?心沒有夢,但是心能夠現夢,它能夠作夢,但是心不是夢。圓覺能現無明,圓覺不是無明,這裡面是一真一妄,雖然一真一妄,你明白就解脫了。佛法自始至終只說一個悟,為什麼?悟了之後,真與妄原來沒有妨礙,真不礙妄,妄也不礙真,只要你不迷,你就叫佛菩薩,不迷就有真實的受用。什麼叫迷?在境界裡面起貪瞋癡,這就是迷。譬如我們肚子餓了吃飯,吃飯是受用,貪吃那就迷。佛菩薩也吃飯,他不貪;佛菩薩穿衣,他不貪,他在生活裡面永遠不起貪瞋癡煩惱。惠能大師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這就是有受用,一天到晚待人接物他有受用,受用裡面生智慧,這就是他悟、他不迷。凡夫他迷、他不悟,不悟在哪裡?受用裡面起貪瞋癡,一天到晚就是常生煩惱,不生智慧,這是凡夫,差別就在這個地方。我們講迷的根本,這部經 的好處是從根本上說,不明了色心的實相,所以你才迷;如果真正明了色心實相俱不可得,你就不迷。千真萬確的事實,確實不可得。

   「迷之,則成無明;悟之,無明即滅」,一悟就叫菩提,一迷就叫無明,所以說「迷悟只是一心」,不是兩個心,就是同樣一個心。悟了就叫佛菩薩,迷了就叫凡夫,悟的是這個心,迷的還是這個心,並不是第二個心。再給諸位說,一心就是悟,二心就是迷,二心就是無明起來。《楞嚴經 》講得很好,「知見立知,是無明本」,富樓那尊者請教釋迦牟尼佛,無明是怎麼起來?佛就這麼答覆他。由此可知,念佛法門把整個功力都用在一心不亂上,在八萬四千修行法門裡面來講,它是最簡單、最直捷的一個法門。這個決不是說修淨土的人要高抬自己的法門,不是的,細細在一切大乘了義經 典裡面去看,直接修一心,這就是最直捷了當的法門。而我們在《華嚴》裡面五十三參所看到,善財童子給我們做榜樣,第一位老師就是教他念佛法門,最後一位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一開端、一個結束,一始一終,你就曉得這個法門在一切行法裡面是屬於根本法。這道理要是不懂,你在選擇法門上就會有疑惑、就會有障礙,就會見異思遷,所以一定要明理。

   我們這一次發起印《彌陀經 疏鈔》。古大德告訴我們,一個學佛的人在一生當中能夠遇到《彌陀經 疏鈔》,只要有這部書,依照這理論方法來修行決定成就。有很多人看到佛教經 典太多,不曉得從哪裡看起,不知道學哪一部好?你就學這部就行了。這是說到「一心」的修學,比什麼都重要,我們要特別留意這樁事情。

   再看第三小段,科題「明妄盡還覺」,明是說明。這段說明所謂妄就是迷,妄要是盡了,覺悟就現前,還歸於大覺。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就是此地講的「妄」,它是本來無的,也就是講無明,無明本來無;「本覺」就是此地講的「圓覺」,圓滿的大覺是本來有的。本來無的,我們當然可以斷盡;本來有的,一定可以還源,我們在這個地方要建立堅固清淨的信心。

   經 【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

   佛是覺者,菩薩是覺者,六祖大師也是覺者。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跟此地講「如虛空」是不是一個意思?「如虛空」就是無一物,一個覺者的心,他心裡干干淨淨,一塵不染。這個心是平等的,心裡面才有一念就不平等,換句話說,才有一物就不平等,就有高下之分。平等心是心清淨到極處,一念不生,什麼都沒有,這時候的心是平等的,這時候的心是廣大的,跟虛空法界合而為一,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裡有一物,它就起分別,有分別就有界限,把廣大的心就變成窄小的心,這個轉變是在自己,所以迷了,迷了心量就小,愈迷心量愈小。

   講義【覺者,乃能覺之真智,即自性之光明。自性廣大周遍,猶如虛空;此智稱體而周,故如虛空。】

   這種智慧,我們一般講,就是根本智,根本智是從清淨心生的,你心要像惠能大師一樣,本來無一物。心清淨了,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就是此地所講「自性光明」也具足了,它起作用叫後得智,是無所不知,正像《般若經 》所說「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智慧廣大,猶如虛空。

   講義【泯智合覺,平等一相,體既不動,智亦不動。】

   這幾句話所說的,跟《金剛經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是一樣的境界。這個地方,「覺」是講體,「智」是講用,好比一面鏡子,鏡子它的光能照外面的景象,我們把鏡的體稱為「覺」,它照的作用稱為「智」。你們想想,體與用它是什麼關系,然後你就能體會到「智」與「覺」是一回什麼事,它是一體,是沒有辦法分離,所以「泯智合覺」,智覺是一相不是二相,一就平等。「平等」,這個名詞的根源是從佛經 裡面出來的。「平等」的定義是一心,二心沒有平等,一心才平等。真心平等的,真心是一心;妄心不平等,妄心是二心。我們講真如本性是平等,講到八識就不平等,換句話說,離開無明是平等,帶著無明就不平等。

   「菩提心」裡面,第一個條件就是平等心,《起信論》裡面講「直心」,直就是平等;《觀經 》裡面講「至誠心」,誠到極處也是一心,也是平等心。重要不重要?給諸位說,非常重要。凡是修大乘佛法,所謂大乘就是以菩提心為基礎,就叫大乘;如果是以意識心為基礎,統統叫小乘,心小!佛在經 典裡面所講,二乘人的修行用什麼心?用第六意識心。讀《楞嚴》,大家曉得,以第六意識心最高可以修到聲聞、緣覺,證到阿羅漢跟辟支佛果,再往上去不行,因為他這個心量只有這麼大,就到此為止,那叫小乘。所謂大乘就是建立在大心的基礎上,菩提心,而菩提心第一個就是直心、就是至誠心,如果諸位不在這上下功夫,你的大乘佛法雖然在那裡修,修一輩子都不會有成就。為什麼不成就?以本經 來說,因果不相符,心用錯了,所以得不到預期的果報。

   我們在《華嚴》裡面看到,發菩提心之後還得要修,修什麼?修直心、修深心、修大悲心。我們在菩薩位次上來看,三十個位次,十住菩薩修直心,十行菩薩修深心,十回向菩薩修大悲心,到登地菩提心才修圓滿,這時候叫三心圓發。三心圓發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你要不修一心怎麼行?所以我們在講堂時時刻刻提醒同學,勉勵大家,我們待人接物用一心,不管別人用什麼心對待我,我們用一心去對人,我們就是修一心不亂,與自己本修的法門相應,要懂這個道理。不曉得這個道理,不知道這個修行法,我們這一生在大乘法門裡頭一定又空過,我們空過的次數太多了。依照經 論裡面諸佛菩薩給大家所授記,在末法時期能有機會遇到大乘經 典,能讀誦,能在一塊研究討論,這種善根都是多生多劫,數不清。《金剛經 》說「過去生中已供養無量諸佛」,你供養無量諸佛,怎麼會不聞法?無量劫當中你就在修學大乘法,生生世世你都在聽、你都在學、你都在修,可是到今天還是這個樣子,原因在哪裡?就是不曉得修菩提心,所以你沒成就。

   如果你真正一旦覺悟,我從今天起萬緣放下,我就修直心,直心是什麼?一心,就修一心不亂,也就是清淨心;修深心,簡單的說,好善好德這就是深心,見到別人的善就跟自己的善一樣,見到別人能也就跟自己能一樣,沒有嫉妒,沒有障礙,所謂成人之美;大悲心就是慈悲一切。所以深心是自受用,大悲心是他受用,待人接物大慈大悲。諸位能真正把這個綱領抓住,在境界裡面用三皈依的修學綱領,一切法裡頭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成就自己的清淨心、慈悲心、平等心,那功夫就成就,千經 萬論所說也不外乎這個綱領、這個原則。

   『不動轉』很重要,不為一切境界所動,體不動,智也不動。

   講義【三際不能遷,諸法不能移,故曰:平等不動轉。】

   三際不能遷,諸法不能移,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而在一切境界裡頭沒有一法不明了,這就是常生智慧。

   經 【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覺』有大小等次的差別,要能夠說『遍十方法界』,這是覺圓滿,圓滿的大覺那就叫『成佛』。菩薩雖覺,還不能夠圓滿,到究竟圓滿那就叫成佛。這兩句是講境界,也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們自己修學過程當中,還沒有到「覺遍十方界」,就曉得自己的功夫還沒有達到究竟,好像我們走路一樣,還沒有達到終點,要繼續往前進,到你有相當智慧,不能夠在這個時候終止,自以為足了,那就是障礙。所以這種境界就考驗自己,還有一法不知,那我還不圓滿;還有一法沒學,我也沒圓滿。

   智慧愈接近圓滿的時候學東西快,別人學一樣東西要學幾個月,你一看就明了、一聽就通達。譬如別人學一部經 ,一定要從頭聽到尾聽完,這部經 的大意才明了;覺悟程度高的人,這部經 聽上幾句他全部通達,後面就不必說。由此可以證明覺有淺深不相同,還有人是一遍聽了還不明了,要聽上好幾遍才會明了,我們講悟性比較差一點。

   所以佛法裡頭才講「博學多聞」,這個意思我們在講席當中也跟諸位提了很多次,怕大家發生誤會。博學多聞是要在根本智現前之後才能像善財童子一樣到處去參學,為什麼?自己有這個能力決定不迷,一接觸就開悟,他有這個能力,這是根本智現前之後的事情。根本智沒有現前,我們修什麼?專修一心。你們打開《華嚴經 》,善財童子參訪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初住位。初住位,十信心滿,根本智現前,有資格參學,博學多聞。如果沒有到圓初住這個地位,在這個之前,我們的重點應當放在根本智,換句話說,要放在一心不亂,求根本智。而求根本智最重要的,跟諸位講,修福,中國人俗話講「福至心靈」,福報來了心就靈、就開竅,忽然之間就聰明,福很重要。所以佛法裡面講「福慧雙修」,福在前面,慧在後,不修福決定沒有智慧,這個原則希望諸位要注意。所以學佛為什麼從戒律下手?戒律是修福,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在過去,無論是在家、出家,真正學佛的人沒有不著重修福報。明末以來到現在,這五百年當中,修福的人多半都是依據《了凡四訓》所講「功過格」,多半依據這個來修。我們曉得了凡居士改造他自己的命運全憑功過格,這個功過格是依《感應篇》所編。最初創始是蓮池大師,「功過格」是蓮池大師編的,他老人家自己修行就照這個辦法,所以他那個題目叫「自知錄」,天天反省把它記錄下來,我今天哪些事情做對,哪些事情做錯,來比較,改過自新,從這裡下手。我們想想蓮池大師是何等人物,還要從這個方法下手,這是我們應當要警惕、要學習。看起來這方法很笨,但是非常有效,一展開就曉得我這一天到底是善多還是惡多,我這一個月裡面是善多還是惡多,我這一年當中有多少善、多少惡,自己每天去記載。

   「自知錄」,這個東西《蓮池大師全集》裡面有完整的本子。從他老人家以後,功過格就很盛行,其目的無非是叫人認真的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是修行的起步。這方法不但是培福,幫助你心清淨;先修心地善良,由善良再達到清淨。凡夫的心是惡念多、善念少,用這個方法先叫自己這個心純善無惡,然後再純淨無染,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去提高,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如果要想從心裡面善惡雜念紛然的時候,一下就提升到清淨,跟諸位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念佛求一心不亂,念了這麼多年,一心還沒有得到,看看古人好像得個一心不難,三、五年他就得到,我們三、五十年為什麼還得不到?人家修學是有層次,按部就班來的;我們沒有層次,亂修,叫盲修瞎練,費的時日很長,效果幾乎等於零。古人講「不依規矩,不成方圓」,我們要想成就還是得學古人一樣,老老實實循規蹈矩,逐次將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這是最穩當、最可靠,而最有效。從這個基礎開始一直提升到「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這是我們最後的目標,所以說圓滿菩提這是最後目標。

   後面這三句境界就很高,連前面這個跡象也要把它離得干干淨淨,有一點像《金剛經 》那種方式,到真正的清淨,覺與迷這個概念統統沒有,心才叫真清淨。如果是「我已經 覺遍十方界」,你這個心裡還有一物,還沒有到無一物,你還有覺,那個覺就是無明。甚至於到「我覺也沒有,我現在已經 是無一物」,諸位想想還有沒有?你還有一個「無一物」,那個無一物也是無明。換句話說,連覺、連無一物都沒有。不但在如來大覺當中是這樣的境界,再跟諸位說明,圓初住的菩薩已經 到這個境界,從此之後叫做無功用道。

   所以不要以為到這個境界我已經 成佛,成佛是沒錯,分證位佛,不是究竟佛。因為分證位的時候已經 無一物,連無一物也沒有,心清淨到這種程度,在我們淨土法門裡面來說叫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並不是就是這麼一個層次,圓初住就證理一心,到等覺菩薩還是理一心,由此可知,理一心裡面有四十一個階級,同樣是理一心有程度高下參差不齊。你證得理一心之後,你要曉得理一心有這麼多階級,還得不斷往上提升,不可以得少為足。所以境界不可以不知道,不知道境界往往把中途站當作終點站,還是迷而不覺。

   後面三句就是連這個跡象也要把它掃得干干淨淨,才能達到真正的圓滿。這三句下一次講,下一次這一章就可以講圓滿。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