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淨界法師: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十一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十一)

淨界法師講述

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議第十四面

第二十七章 無著得道

唯識學說,我們生命的相貌是「恆轉如瀑流」,生命是一條沒有止盡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再從現在流到未來,在這相續的水流中,有兩重因果在相互的作用:

(一)過去業力創造今生果報:有些人積集善業強,所以今生的果報特別尊貴安樂;有些人過去生累積罪業重,今生所召感的果報是卑賤痛苦。因此在生命的相互作用中,我們現在受用由過去業力所創造的果報。

(二)今生果報創造來生果報的業力:我們在面對今生果報時,又創造了新的因地,這新的因地又會召感當來的果報。

在這相續又變化的水流中,我們生命的每一個生滅點上,既受用果報,又同時在創造因地,如是構成的生命有二個選擇:(一)追求現前的安樂果報。(二)創造未來的良善因地。

古德說:「眾生畏果,菩薩畏因。」一般顛倒眾生對生命的目標,是追求現前果報的安樂,而為了現前果報的安樂,不惜犧牲因地,他不在乎為了追求安樂的果報,而累積煩惱罪業,所以他日後要為這樣的因緣,付出慘痛的代價。有智慧的修行者,選擇修學良善的因地,他對於果報是持著隨緣消舊業想,因為果報是無常生滅相,他所重視的是面對果報的每一個剎那,如何創造良善的因地,這才是生命的重點。如何成就善良的因地呢?本經講出二個重點:

(一)甚深見:這是內心的觀照力。

(二)廣大行:依止甚深見的觀照智慧,修學戒定慧的廣大行,這是行動力。

若想成就善良因地,必須要有智慧的觀照,佛法中智慧關照的重點有二:

(一)從假入空觀:從現前生滅變化的五蘊身心中,生起智慧的觀照,觀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觀察一切生滅法,它是假借因緣而生,本身沒有自性,所以從本性上的觀察,它的體性是畢竟空。這「緣起性空」的智慧,把我們這一念有相分別心,帶到無相的真如體性,在真如體性中,這一念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沒有任何的對待與差別相。這樣的空性體驗,對我們的修學非常重要,因為從這種「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體驗中,能很明確的體驗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從這清淨心的觀察,自己可以了知,一切煩惱可消滅,一切善法可成就。這樣的「從假入空觀」,可建立自己大乘的信心。

(二)從空出假觀:這是從平等無差別的體性,又回到有相的個體生命,這當中的因緣果報有種種的差別,如造作殺盜YIN妄的惡業,則召感三惡道的果報;造作五戒十善的業力,則召感人天安樂的果報;修習四谛十二因緣法,則召感偏空涅槃;若修習六波羅蜜法門,則成就菩薩的萬德莊嚴。當我們從空出假,明了自己身口意的造作,成就了十法界的差別因果,所以生命有十種選擇,而每一種選擇都可成就。由於這種從空出假的智慧觀照,使令我們能善知取捨,知道什麼該追求,什麼該捨棄。

當我們這念心能從假入空,同時也能從空出假,空假雙照,如此對生命已能建立正確而不顛倒的智慧,這也就是中道的智慧。有了智慧後,應進一步付諸行動,修學廣大行,實踐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等六波羅蜜法門,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以上是成就善良因地的兩大重點:(一)甚深見。(二)廣大行。

這也是本經修學的主要法門。其它的次要法門,從廣大行中開展出助道法,從第三章到第四十二章都是助道法門,其中從第三章到第十五章,偏重成就人天的善業力,這是透過布施、持戒、忍辱而成就善業力的修學;從第十六章以後,偏重成就出離心的出世功德。在修學出離心中,前面幾章是修出離心的信心,思惟貪欲的過失,以下的幾章正式修出離心,對治貪煩惱,成就出世的功德,這是說明對治的方法。第二十七章「無著得道」的無著,與平常所說「不著相」的意義不同,這裡是指在修學聖道過程中有很多障礙,我們對障礙要能無著,這有出離對治的力量。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娆、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消文 凡夫的修學聖道,從苦惱的個體生命,轉成聖人清淨安樂的生命,在這轉換過程中,大智慧的佛陀講出一個巧妙的譬喻:有一塊木頭,這木頭譬喻我們的菩提心,內心透過甚深見智慧的觀察,我們生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這願力能產生很多作用,有如木頭能做成桌子、椅子的功能,這木頭(菩提心)起初是在雜染的生死水流中流轉,但它有增上力,想順著水流進入清淨的真如法性大海。木頭想要擺脫染污水流而入清淨大海,這過程中要離開以下眾多的障礙:

(一)不觸兩岸:木頭不能碰觸左右兩岸的岸邊,若碰觸兩岸,則無法前進。

(二)不為人取:盜賊在河岸兩邊會奪取木頭,若被盜賊所奪,則木頭也不能入大海。

(三)不為鬼神所遮:河岸邊有山神、樹神,木頭若被鬼神的神通力所遮障,它也不能入大海。

(四)不為洄流所住:木頭不能進入漩渦中,若入漩渦中,只能在原地打轉,就無法前進。

(五)亦不腐敗:木頭的材質要有耐久性,不為水所腐化,木頭若腐敗,就會破碎不能使用。

木頭若能通過這眾多障礙的考驗,就能從生死的河流中,進入真如法性大海,受用種種的功德莊嚴。

佛陀講完這巧妙譬喻後,他合法說:修學聖道是在具足無量無邊煩惱罪業與生死的身心中,生起道心,若要把道心轉成功德莊嚴,在這過程中須離開以下的障礙:

(一)不為情欲所惑:情欲是指前面所說的「不觸兩岸」,藕益大師說;眾生有「貪著有」與「貪著空」兩種情欲,「貪著有」的人歡喜修福報,他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等善業,結果卻被善業所召感的富貴安樂果報所障礙。有些人「貪著空」,經常從假入空,對十法界假名、假相、假用的因果法則不加以觀察,有時就會忽略業力的力量。所以明朝時很多修禅大德,因經常修空觀,故不歡喜求生淨土,藕益大師對這些人提出警告說,修空觀雖對身心世界有調伏力,但也不要忽略阿賴耶識中,尚有無量無邊的三惡道業力種子,尚未得果報,我們不能忽略這業力的潛伏功能,因此應該先求生淨土成就聖道,這樣會比較安穩。所以若執著空性也會有障礙,容易使人退轉。菩提心若能遠離有相福報的執取,或空性的執取,這即是不觸兩岸,不為情欲所惑。

(二)不為眾邪所娆:藕益大師說,邪是指邪見,我們不要被內心的邪見顛倒所障礙,這就是前面所說的「人取、鬼神所遮」。《瑜伽師地論》說,眾生有兩種邪見:

(1)增益見:這是「非有計有」,五蘊的身心世界有剎那剎那生滅的功能,如色法有質礙的功能,受有領納的功能,想有思想的功能,行有造作的功能,識有了別的功能,這些功能中,本身並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而我們卻捏造出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這我愛執即是增益見;本來沒有,卻捏造出有,這即是增益見。

(2)減損見:這是「有計非有」,有些修空觀的人起邪見,認為大修行人不落因果,因果法則本來是存在的,若有業力即一定要得果報,這因果的召感性是宇宙間普遍存在的真理,但起邪見的人忽略了因果的存在,這即是「有計非有」的減損邪見。我們在修行過程中,要遠離增益與減損兩種邪見顛倒。

以上情欲與邪見兩種惡法要遠離,以下有兩種善法要成就:

(一)精進:精進即是「不為洄流所住」。在修行過程中要勇猛強悍,不能有懈怠退縮之心。

(二)無為:這是「不腐敗」。在修行中,不論遇順境、逆境皆能安忍不動「吾保此人,必得道矣。」若能遠離情欲與邪見的惡法,成就精進與無為的善法,這是修學聖道成功的主要因素。

釋義 從這章書可理解到,修行是從一個充滿煩惱與業力的身心世界,開始向上修學,西方上帝說,一切眾生出生時就有罪業,這是對的。我們剛開始修行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負的開始,所以木頭到大海的過程中,不是碰到左邊、右邊,就是碰到種種的障礙。這章書告訴我們,一個人有障礙,這還沒有關系,重要的是內心要有精進與忍辱的特質。修行是一種逆水行舟,不論出家已有多久,只要不進步就是退步,修行不可能保持在原點,所以要讓自己不退步,就要不斷做定課,一定要今天比昨天進步,明天比今天更增上,必須要求自己不斷的提升,不論內在的觀照智慧,或身口的外在行為,皆要不斷的增上,這是成功的重要秘訣。其次,自己要能安忍,當逆境來臨時要忍得過去。以前我讀佛學院,我們的教務主任在新生訓練時,他在黑板上寫一個「熬」字,老法師說,佛學院的修學重點是對一切能熬得過去。後來我發覺這個「熬」的修學很重要,如我剛讀佛學院時有三十幾個同學,畢業時只剩下六個,因為有些父母反對他們讀佛學院,於是只好回去;有些人身體出了狀況,他也回去;還有些人因內心起了煩惱、邪見顛倒,他也回去了。我個人覺得「安忍」很微妙,《楞嚴經》曾對忍辱講出重點:「不隨妄轉,即能轉悟。」在修行中,若遇到人事、身體的障礙,這時不隨妄轉,心不動,你繼續做自己的功課,老實的拜佛、持咒、研究經典、修止觀。當你不隨它轉,本來自己已是山窮水盡,根本無法解決這障礙,若你能忍過去,它自己會起變化,「不隨妄轉,即能轉悟。」當這念明了的心與障礙接觸時,若被它所轉,你就胡塗了;若你心不動,這障礙的境界就會起變化,世間上的事情就有這樣的微妙。所以若能安忍,這也是成功的秘訣。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若要在出世聖道上有所成就,心中要具有二種特質:

(一)精進力:你不能做三天功課休息五天,而是要不斷的專一相續。

(二)忍辱力:這二種特質是成功的主要因素。當然這只是道前基礎,正式的修習出離之道,這是在第二十八章之後的修學。

 

第二十八章 意馬莫縱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消文 大智慧的佛陀告訴我們,修行的重點有二:

(一)慎勿信汝意:這是對內心的調伏。信是隨順,一個修行人對第六意識的起心動念,剛開始不能采取隨順的心態。一般的世間人,他的內心跟著感覺走,他的心起一個念頭想要做什麼,他就去做什麼,這也就是一個人在三界中,不停流轉生死的主要因素,因為他無法產生克制力。修行人若想真實修行,對自己的念頭要有調伏力,不能放縱。我們的第六意識這念心,在無量劫的流轉中,不斷的造作業力,這業力有善業也有罪業,於是這念心累積了眾多善、惡的功能。但不幸的,我們內心貪瞋癡煩惱功能的勢力,它比善良功能的勢力還要強大,所以我們的起心動念,很容易與煩惱相應。若放縱心念,只是讓煩惱勢力不斷的增長廣大,因此修行者起初對自己的心念,要以否定的方式加以調伏。以上是對內心的調伏。

(二)慎勿與色會:這是對外境的遠離。一個初學者不要與男女美色相接觸,因為接觸久了,「色會即禍生」。古人說:「日久生情,情久生欲。」欲望增長時,即生顛倒,顛倒後即造罪業,於是墮三惡道受苦。所以我們應該避開引生災禍的因緣—男女的美色。什麼時候才能隨心所欲呢?「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因為阿羅漢已成就無生。莫說是凡夫,初果、二果、三果仍要調伏其心,到了四果阿羅漢,內心的見思煩惱已完全清淨,這時的起心動念完全善良,阿羅漢已不必做定課,因為他已不必調伏其心,隨心所欲,皆不踰矩。

釋義 這段經文講到修出離心,也說明了修學的次第。我受大戒時的得戒和尚,他在戒場開示我們一個修學的觀念,後來我讀藕益大師的《靈峯宗論》,他也開示類似的觀念。我的得戒和尚說,出家有三個次第:

(一)淨罪集資期:剛出家時要找一個清淨的環境安住,忏悔業障,積集資糧。剛開始時不要開張店鋪,而應先整修內部。自己先忏悔過去的業障,調伏煩惱,一方面為大眾師服務修福報,積集福德資糧;一方面聽聞佛法,培養正見,積集智慧資糧。在淨罪集資期時,自己的心情就是這段經文所說:「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這時要謝絕外緣,對自己的起心動念,對自己過去的思想要徹底的改造,這是內心的大清掃。這段時間,少者十年,多者二十年,這是整修內部,暫停營業時期,自己要在心地上,下一翻死功夫。

(二)弘法利生期:這時的修行不是修出離,重點是在修大悲心,這時重新打開大門,正式營業。你可以帶領大眾念佛共修,或者講經,把這幾年的修學心得,貢獻給眾生。在弘法利生期中,可以歷事練心,一方面也是在積功累德。因為以前有淨罪集資修行的戒定慧基礎,在弘法利生中,雖偶爾有一些差錯,但你也能隨時起觀照而調整,所以前面的修行基礎,在整個歷練的過程中,會形成強大有力的保護系統,使自己能不隨妄轉,而在人事的雜染因緣中,成就積功累德,成就大悲心。依藕益大師的標准,這弘法利生期不超過七十歲。

(三)贍養專修期:在晚年時,你又要謝絕人事,專修出離,專心為臨終的正念做准備。

藕益大師在五十七歲往生,他在往生的前一年上靈峯山,以後就不再下山。在上山之前,他開示說:當今的善知識,只有紫柏大師是法身菩薩,具金剛眼,他不用贍養專修。等而下之的如幽溪大師及其它大師,自己都知道仍有不足,至晚年時謝絕外緣,臨終時都能正念分明,這是第二種人。第三種人不自量力,至晚年時,開叢林立規矩,廣泛攝受眾生,這些人在臨命終時,牽腸掛肚,不得自在。藕益大師說,他不敢自比紫柏大師,生死自在,而願意遵循幽溪大師的腳步,在晚年時息諸緣務,專心念佛,所以他在往生前一年上靈峯山後,不再下山。臨終時,他結跏趺坐,安然往生。所以在第三個階段很重要,這時又開始攝用歸體,贍養專修,為臨命終時的正念,做最後的沖刺。因此在菩提道上,自己應該有明確的生命規劃。這段經文是提醒每一位煩惱粗重的初學者,起初不要隨順自己的心情做事,也盡量不要接觸雜染因緣,而應在心地上多下功夫。這段經文是總說,一是對內心的出離,一是對外境的出離。以下的經文廣泛解釋外境與內心的出離。第二十九章與第三十章是佛陀對外境出離的開示,在次第上,先看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欲火遠離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干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消文 若有志於修學聖道,修學聖道與修福報不同,修福報成就人天善業,它只告訴我們要布施,布施後修持戒,持戒後修忍辱以保存功德。成就人天果報不用遠離五欲,但如要成就出世功德就必須遠離,為什麼呢?「如被干草,火來須避。」我們這念心有如干草,干草若受火的刺激就燃燒起來,所以干草對火應遠離。同樣的,我們內心有眾多煩惱種子,種子就是一種潛伏的功能,煩惱種子若受污染境界的刺激,它就要起來活動,所以修道人見到五欲境界應該遠離。五欲中主要是指財、色、名三種欲望,初學者主要是遠離色,年紀大者要遠離財與名,所以不同的年紀,他所愛著的所緣境也會有所變化,因此自己應該知道目前要遠離什麼欲望。

釋義 修出離心時,剛開始要遠離污染的外境。若分析車禍的發生,不論騎機車或開汽車,從統計學上看,發生車禍的人都不是初學者,因為初學者開車都很小心,發生車禍大部分是藝高人膽大的人,他們不注意外境,所以一念的差錯就後悔來不及了。初學者應選擇一如法清淨的道場安住,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不可能時時都保持正念,所以若沒有道場的攝受,一個念頭沒有控制好,一念的差池,全部的功德都受到破壞。因此這段經文告訴我們,應該選擇一個如法的道場來保護自己。忏公師父在齋戒學會開示說,修行人寧可在山林道場睡覺,也不要在都市道場辦道,因為在道場睡覺,頂多是懈怠浪費時間而已,還不至於放逸;但若在都市辦道,你的明了心所接觸的都是染污的訊息,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不斷的刺激你,而自己內心有煩惱種子,又受染污境界的刺激,因緣和合,煩惱就起來活動,即使沒有破戒,所有精神體力都用在調伏煩惱上,自己不可能進步,頂多只與煩惱打成平手。所以剛開始修學時,自己承認有煩惱,但不去刺激它,如是在心平氣和的環境中,趕快成就內心戒定慧的法寶,也就是在敵人還未出現之前,先栽培自己的軍隊。若已成就戒定慧法寶,自己就不怕煩惱,因為你已經有對治煩惱的力量。若在戒定慧未生起之前,絕對不要刺激煩惱,因為煩惱一躁動,就無法持戒修定修慧,所以剛開始要「欲火遠離」,先保護自己。

第二十九章 正觀敵色

前面是說明遠離污染境界,萬一有些特殊情況不能遠離,那麼要如何疏導這些障礙呢?看以下經文。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消文 佛陀開示說,身為初學者應該保持謹慎小心的態度,眼睛盡量不要見男女的美色,即使接觸時,也不要與她有言語。若有特殊因緣,必須與她有所溝通,內心應持什麼態度呢?首先修出離心,正心思念作觀想:我是一個修道的沙門,內心有離苦得樂的目標,並非生命沒有目標的眾生。內心雖有修道的道心,但慚愧自己並沒有生於淨土,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而是生於五濁惡世,處在雜染的環境。在這雜染環境中,「當如蓮華,不為泥污。」,自己應該像蓮花有出離之心,處污泥而不為污泥所染,這是修蓮花的出離之想。

有了出離心,其次要修大悲心。觀察自己與眾生有深厚因緣,在無量生命的流轉中,我們每一次的流轉都有很多的親屬,如父母親、兄弟姐妹等,所以見到老者就觀想是自己的母親,對她生起感恩心;年長者就當作自己姊姊般的尊敬;年少者當作妹妹或兒子般的愛護。自己與她們接觸時,生起度脫之想,希望她們能因自己的教化而有所進步,由生起度脫心而消滅內心的惡念。

釋義 宗喀巴大師對出離心的修行,開示的重點有二:

(一)思惟生死過患:有些人積集善業,希望這善業能召感來生安樂的果報,或做大國王,或做大富長者。有這樣的念頭就會召感三界的果報,而不能成就聖道,所以這種對來世的貪愛,應該修苦谛觀對治。假設來生繼續在三界流轉,則有三惡道的危機,首先是地獄道的刀山油鍋之苦;其次是餓鬼道的饑餓口渴之苦。諸位若有斷食的經驗就知道,饑餓不可怕,可怕的是口渴,你能七天不吃飯,但若斷水一天就受不了,而餓鬼道眾生在幾年中都喝不到水,牠的喉嚨干得如火燒,牠只是不會死亡,但口渴之苦是不斷的增長,所以若墮餓鬼道,生命就要長時受饑餓口渴之苦。第三是畜生道眾生之苦,這有系縛與打殺兩種痛苦,福報大的畜生,牠不會被打被殺,但被當作寵物關起來,生命不得自在,只禁閉在籠子裡。野生動物雖不用被關而能自由活動,但牠的生命沒有保障,弱肉強食,隨時有喪失生命的危險,所以畜生道眾生長時間活在恐懼之中。我們即使有善業,也不能忽略自己的阿賴耶識中也有罪業,所以若貪愛來生果報,也會觸動三惡道的業力。宗喀巴大師說:「已作地獄業,雲何安穩住?」我們要思惟三惡道果報之苦,以斷除想要在三界投胎的想法。這是思惟苦谛,以斷除來生的愛取。

(二)思惟無常之苦:有些人過去生善業力強,所以今生的果報特別圓滿,色身健康莊嚴,眷屬恩愛,財富眾多,地位崇高,他就被這可樂果報所障礙,這時要修無常觀,「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有如在夢中,雖有眾多可樂的境界,但當蘇醒過來,夢境覓之了不可得,所以對三界的果報不能真實看待。由思惟生死無常,以消滅對今生的愛取。

我們這念道心處在種種的誘惑之中,應該思惟生命無常之苦與生死的過患,以對治今生與來生可樂果報的誘惑心,而像蓮華般出離污泥而不為所染。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這念心與污染境界接觸時,要透過止觀以升華自己的欲望,亦即以止觀疏導心念,使心念往出離與大悲的方向安住,而不要往雜染方向流動。《清淨道論》開示說,初學者修大悲心,不能針對某一特定異性對象修大悲心,譬如一位女眾,起初不能鎖定一男眾修大悲心,這會出問題,大悲心是平等的,只能釋放平等的訊息,接觸對象時內心是平等的,沒有預設立場,老者當做母親,年長者當做姊姊,年少者當做妹妹看待,並不能針對某一異性修大悲,否則會有過失出現。以上說明這念心與污染境界接觸時,如何疏導自己的心念。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