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海樞要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谛譯
沙門釋成觀撰注
文殊講堂恭印
佛語谛實 決定不虛 ——金剛法寶贊
目次(全)
自序
緒論
一、本經梗概
二、楞嚴法門三大主旨
1﹒悟本性(先行)
2﹒持心戒(初行)
3﹒修大定(正行)
三、三味總持論
1﹒三味總持略論
2﹒定的重要性
3﹒三味總持手記
4﹒三味總持具體作法
5﹒修三味莫退心
四、本經修斷之次第
五、勸發菩提心
1﹒為何應發菩提心?
2﹒何為發菩提心之相?
六、首楞嚴三味法門的殊勝處
七、釋疑
1﹒六祖與禅定
2﹒判經真偽
八、古德序文
㈠大佛頂經開題 日本·弘法大師(空海)撰
㈡注大佛頂真言並序 日本·南忠法師撰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一
第一篇 方便示導令悟本體
第一章 了妄識真、明心見性
第一節 經題、譯者
第二節 序分
第三節 阿難示墮
第四節 阿難請定
第五節 七處徵心——七處破妄(令明真心)
A﹒引言
B﹒徵心
1﹒破計心在身內
2﹒破計心在身外
3﹒破計心潛在根裡
4﹒破計心以內、外對而見明、暗
5﹒破計心隨和合處而有(無有定處)
6﹒破計心在中間
7﹒破計心無所在
第六節 阿難再度請法
第七節 世出世間二種根本
第八節 第二度徵心
第九節 真心有體
第十節 妄識無體
第十一節 阿難求開道眼
第十二節 十番顯示見性——顯真(令見真性)
1﹒顯示見性是心非眼
2﹒顯示見性不動
卷二
3﹒顯示見性不滅
4﹒顯示見性不失
5﹒顯示見性無還
6﹒顯示見性不雜
7﹒顯示見性無礙
8﹒顯示見性不分
9﹒顯示見性超情
10﹒顯示見性離見
第十三節 別業妄見與見分妄見
第十四節 破和合及非和合
第二章 一切法本如來藏
第一節 五陰本如來藏性
1﹒色陰本如來藏性
2﹒受陰本如來藏性
3﹒想陰本如來藏性
4﹒行陰本如來藏性
5﹒識陰本如來藏性
卷三
第二節 六入本如來藏性
1﹒眼入本如來藏性
2﹒耳入本如來藏性
3﹒鼻入本如來藏性
4﹒舌入本如來藏性
5﹒身入本如來藏性
6﹒意入本如來藏性
第三節 十二處本如來藏性
1﹒眼色處本如來藏性
2﹒耳聲處本如來藏性
3﹒鼻香處本如來藏性
4﹒舌味處本如來藏性
5﹒身觸處本如來藏性
6﹒意法處本如來藏性
第四節 十八界本如來藏性
1﹒眼色識界本如來藏性
2﹒耳聲識界本如來藏性
3﹒鼻香識界本如來藏性
4﹒舌味識界本如來藏性
5﹒身觸識界本如來藏性
6﹒意法識界本如來藏性
第五節 七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
1﹒地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
2﹒火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
3﹒水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
4﹒風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
5﹒空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
6﹒根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
7﹒識大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
第六節 阿難明心發廣大願
卷四
第三章 審除細惑、開示三如來藏
第一節 陳述二深疑
1﹒如來藏本淨,為何有為遷流
2﹒五大如何周遍圓融
第二節 如來次第除疑
1﹒審明其惑
2﹒無明不覺生三細
3﹒境界為緣長六粗
4﹒世界相續
5﹒眾生相續
6﹒業果相續
7﹒富樓那執因疑果
第三節 開示三如來藏
1﹒空如來藏——一切皆非
2﹒不空如來藏——一切皆即
3﹒空不空如來藏——皆非皆即、離非離即
第四節 諸妄之因
1﹒又起疑惑:實覺妙明,何因起惑?
2﹒有因非妄,妄即無因 (無因故妄)
3﹒頓歇即菩提
第五節 阿難起疑
1﹒未解佛語而執因緣
2﹒三狂緣斷,即菩提心
3﹒因緣自然皆是戲論
4﹒斥離戲論,勸修無漏
第四章 捐捨小乘、入佛知見
第一節 初心行者之二決定義
1﹒初心之第一決定義
①決定不以生滅心求佛果
②決了五濁生因、伏還無生滅性
2﹒初心之第二決定義——決定捐棄諸有為相
第二節 谛觀六根與六塵
1﹒審度六根功德優劣
2﹒入一解六
3﹒一與六皆由妄
4﹒攬諸塵結六根
5﹒離塵無結
6﹒證不依根
7﹒離塵無體即斷滅,豈可為因?
8﹒擊鐘驗聞性不斷
卷五
第五章 解結
第一節 解結之元
1﹒生死之結,在於六根
2﹒根塵同源,猶如交蘆
3﹒交蘆中性,空有俱非,解因次第,六解一亡
第二節 開示圓修之門
1﹒绾巾示解結次第
2﹒六結雖異,一巾所造
3﹒六解一亡:若無諸結,即無彼此;勞見生狂華
4﹒解結須從結心
5﹒結心在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
6﹒解結依次第——解後得人空及無生忍
第六章 二十五聖圓通境界(聖人示范)
第一節 問圓通本根
第二節 二十五圓通
A﹒六塵圓通
1﹒聲塵圓通(憍(憍jiāo 1.同“驕”。驕傲;驕矜。
2.高仰。)陳那等五比丘)
2﹒色塵圓通(優波尼沙陀尊者)
3﹒香塵圓通(香嚴童子)
4﹒味塵圓通(藥王、藥上菩薩)
5﹒觸塵圓通(跋陀婆羅菩薩)
6﹒法塵圓通(摩诃迦葉尊者)
B﹒五根圓通
7﹒眼根圓通(阿那律陀尊者)
8﹒鼻根圓通(周利磐特伽尊者)
9﹒舌根圓通(憍梵缽提尊者)
10﹒身根圓通(畢陵伽婆蹉尊者)
11﹒意根圓通(須菩提尊者)
C﹒六識圓通
12﹒眼識圓通(捨利弗尊者)
13﹒耳識圓通(普賢菩薩)
14﹒鼻識圓通(孫陀羅難陀尊者)
15﹒舌識圓通(富樓那尊者)
16﹒身識圓通(優婆離尊者)
17﹒意識圓通(大目鍵連尊者
D﹒七大圓通
18﹒火大圓通(烏刍瑟摩明王)
19﹒地大圓通(持地菩薩)
20﹒水大圓通(月光童子)
21﹒風大圓通(琉璃光法王子)
22﹒空大圓通(虛空藏菩薩)
23﹒識大圓通(彌勒菩薩)
24﹒根大圓通(大勢至菩薩)
卷六
第七章 25﹒耳根圓通(觀世音菩薩)
第一節 發菩提心、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第二節 正修耳根圓通三味
第三節 三十二應
1﹒求三乘應
2﹒求諸天應
3﹒求人趣應
4﹒求離八部應
5﹒求得人道應
6﹒求離非人應
第四節 十四無畏
1﹒令離八難無畏
2﹒令離三毒無畏
3﹒滿子息願無畏
4﹒持名殊勝無畏
第五節 四不思議
1﹒身不思議——化身無量
2﹒語不思議——咒力無畏
3﹒意不思議之一——捨貪行施
4﹒意不思議之二——隨求即得
第八章 揀擇圓通之根
第一節 研判諸聖圓通
1﹒研判六塵圓通
2﹒研判五根圓通
3﹒研判六識圓通
4﹒研判七大圓通
第二節 獨選耳根圓通
1﹒此世界之因緣
2﹒耳根之優點:“圓、通、常”三真實
3﹒病在循聲
4﹒一根返源,六根解脫
第三節 結勸修證
第四節 大眾證悟
第二篇 悟後依體起修
第一章 前方便:四種清靜明誨
第一節 斷YIN心清靜明誨
第二節 斷殺心清靜明誨
第三節 斷盜心清靜明誨
第四節 斷大妄語心清靜明誨
卷七
第二章 道場加行
第一節 除障(前行)
1﹒持戒除魔事障
2﹒持咒除宿習障
第二節 坐道場修定慧
1﹒因戒生定
2﹒因定生慧
第三節 建立道場、結界軌則
1﹒淨地、結壇
2﹒莊嚴道場
3﹒備供養物
4﹒安奉佛像
第四節 正修三味(正行)
1﹒三七日加行證得三味
2﹒百日證果
第三章 重說神咒1555
第一節 阿難祈請
第二節 如來重說五會神咒
1﹒首楞嚴五會神咒咒文(漢譯全咒)
2﹒首楞嚴五會神咒注釋義貫
⑴第一會注釋義貫
⑵第二會注釋義貫
⑶第三會注釋義貫
⑷第四會注釋義貫
⑸第五會注釋義貫
第三節 神咒功德威神利益
1﹒一切如來自依神咒證得二利圓滿
2﹒神咒利生之威德
⑴一切眾生須依此咒修行,方得免魔事
⑵誦持、書寫、佩帶獲益
⑶惡眾生不害反護
⑷助成道業
⑸遠離雜趣
⑹常生佛前
⑺眾行成就
⑻諸罪消滅
⑼願求稱遂
⑽諸難消除
⑾兆民豐樂
⑿惡星不現
⒀持咒獲護、得三摩地、不犯四過、必得心通
第四節 會眾護咒
1﹒金剛力士護咒
2﹒梵釋四王護咒
3﹒八部護咒
4﹒日月星等護咒
5﹒天神地祗護咒
6﹒內聖護咒
第四章 請問大乘修證階位
第一節 阿難問修證階位次第
第二節 二顛倒因(先明凡夫境界差別之因)
1﹒眾生顛倒
2﹒世界顛倒
第三節 十二類生(次明眾生差別之果)
1﹒卵生
2﹒胎生
3﹒濕生
4﹒化生
5﹒有色
6﹒無色
7﹒有想
8﹒無想
9﹒非有色
⒑非無色
⒒非有想
⒓非無想
卷八
第五章 正說六十位修證
第一節 三漸次位
1﹒第一漸次:除其助因(斷五辛)
2﹒第二漸次:刳其正性(斷YIN、酒、肉,及持余戒)
3﹒第三漸次:違其現業(現前不逐外塵,旋元自歸)
第二節 干慧地(入正位前)
第三節 地前諸位
1﹒十信位
⑴ 初信:信心住
⑵ 二信:念心住1838
⑶ 三信:進心住840
⑷ 四信:慧心住
⑸ 五信:定心住
⑹ 六信:不退心住
⑺ 七信:護法心住
⑻ 八信:回向心住
⑼ 九信:戒心住
⑽ 十信:願心住
2﹒十住位
⑴ 發心住
⑵ 治地住
⑶ 修行住
⑷ 生貴住
⑸ 具足住
⑹ 正心住
⑺ 不退住
⑻ 童真住
⑼ 法王子住
⑽ 灌頂住
3﹒十行位
⑴ 歡喜行
⑵ 饒益行
⑶ 無嗔行
⑷ 無盡行
⑸ 離癡亂行
⑹ 善現行
⑺ 無著行
⑻ 尊重行
⑼ 善法行
⑽ 真實行
4﹒十回向位
⑴ 離眾生相回向
⑵ 不壞回向
⑶ 等一切佛回向
⑷ 至一切處回向
⑸ 無盡功德藏回向
⑹ 平等善根回向
⑺ 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⑻ 真如相回向
⑼ 無縛解脫回向
⑽ 法界無量回向
5﹒四加行位
⑴ 暖地
⑵ 頂地
⑶ 忍地
⑷ 世第一地
第四節 菩薩十地
1﹒歡喜地
2﹒離垢地
3﹒發光地
4﹒焰慧地
5﹒難勝地
6﹒現前地
7﹒遠行地
8﹒不動地
9﹒善慧地
10﹒法雲地
第五節 等妙二位
1﹒等覺
2﹒妙覺
第六節 結論:修習止觀,次第證入
第六章 文殊請問經名
第一節 本經五名
第二節 得密印加持——大眾悟憚、證果
第七章 三界七趣眾生升墮之因與果
第一節 為何一真如界,仍生六道?
第二節 眾生升墮總原理:“內分外分”與上升下墮
1﹒內分(貪愛分內),屬情故下墮
2﹒外分(渴仰分外),屬想故上升
3﹒臨終善惡相現
第三節 升墮之類別
1﹒飛升之類——淨土、天道、鬼神(想多之眾生)
2﹒不升不墮——人道(情想參半之眾生)
3﹒下墮之類——三途(情多想少之眾生)
4﹒結論:別業中有同業
第四節 地獄趣之因果(十習因與六交報)
一、地獄之十習因
1﹒YIN習
2﹒貪習
3﹒慢習
4﹒嗔習
5﹒詐習
6﹒诳習
7﹒怨習
8﹒見習
9﹒枉習
10﹒訟習
二、地獄之六交報
1﹒見業之報
2﹒聞業之報
3﹒嗅業之報
4﹒味業之報
5﹒觸業之報
6﹒思業之報
三、結語
1﹒妄造所生
2﹒分別受報輕重
3﹒別業中有共業,妄生妄有
第五節 鬼趣之因果
一、鬼趣之因
二、十類鬼趣(鬼趣之報)
① 怪鬼(貪習之報)
② 魃鬼(YIN習之報)
③ 魅鬼(诳習之報)
④ 蠱毒鬼(嗔習之報)
⑤ 厲鬼(怨習之報)
⑥ 餓鬼(慢習之報)
⑦ 魇鬼(枉習之報)
⑧ 魍魉鬼(見習之報)
⑨ 役使鬼(詐習之報)
⑩ 傳送鬼(訟習之報)
三、結語:妄業所引
第六節 畜生趣之因果
一、畜生趣之因
二、十類畜生(畜生業之報)
① 枭類(怪鬼之後報)
② 咎類(魃鬼之後報)
③ 狐類(魅鬼之後報)
④ 毒類(蠱毒鬼之後報)
⑤ 蛔類(厲鬼之後報)
⑥ 食類(餓鬼之後報)
⑦ 服類(魇鬼之後報)
⑧ 應類(魍魉鬼之後報)
⑨ 休類(役使鬼之後報)
⑩ 循類(傳送鬼之後報)
三、結語
① 妄業所引,了本非有
② 自招自受
第七節 人趣之因果
一、人趣之因
① 負債者互相追債
② 負命者互相殺食
二、十類人趣(果報)
① 頑類人
② 異類人
③ 庸類人
④ 狠類人
⑤ 微類人
⑥ 柔類人
⑦ 勞類人
⑧ 文類人
⑨ 明類人
⑩ 達類人
三、結語:輪轉可愍
第八節 仙趣之因果
一、仙趣之因
二、十種仙(果報)
① 地行仙
② 飛行仙
③ 游行仙
④ 空行仙
⑤ 天行仙
⑥ 通行仙
⑦ 道行仙
⑧ 照行仙
⑨ 精行仙
⑩ 絕行仙
三、結語:不出輪回(仍處輪回)
第九節 天趣之因果
一、天趣之因
二、諸天趣
A﹒欲界天
(A) 六欲天
① 四天王天
② 忉利天
③ 焰摩天
④ 兜率天
⑤ 化樂天
⑥ 他化自在天
(B) 結語:仍屬欲界
卷九
B﹒色界天——四禅天
(A) 初禅三天
1﹒三大名義
① 梵眾天
② 梵輔天
③ 大梵天
2﹒結語:伏漏、離欲界苦
(B) 二禅三天
1﹒三天名義
① 少光天
② 無量光天
③ 光音天
2﹒結語:離憂、伏粗漏
(C) 三禅三天
1﹒三天名義
① 少淨天
② 無量淨天
③ 遍淨天
2﹒結語:身心安穩、與喜樂俱
(D) 四禅凡天
1﹒凡外四天
① 福生天
② 福愛天
③ 廣果天
④ 無想天
2﹒結語:苦樂不動、於有為法達純熟
(E) 四禅五淨居天(五不還天)
1﹒五淨居之因
2﹒淨居五天
① 無煩天
② 無熱天
③ 善見天
④ 善現天
⑤ 色究竟天
3﹒結語:五淨居天為四禅諸凡夫天所不能知見
4﹒總結色界天:不出色界
C﹒無色界天
(A) 無色界中回心之大阿羅漢
(B) 四空天
① 空無邊處天
② 識無邊處天
③ 無所有處天
④ 非想非非想處天
(C) 無色界中不回心鈍羅漢及外道天
(D) 結語
a﹒結語一:通於凡聖
b﹒結語二:不出無色界
(E) 總結三界:迷本積妄而生
第十節 四種阿修羅趣
① 鬼趣攝修羅(卵生)
② 人趣攝修羅(胎生)
③ 天趣攝修羅(化生)
④ 畜生攝修羅(濕生)
第十一節 總結七趣
1﹒總結一:七趣虛妄因果
2﹒總結二:隨順妄惡為因
3﹒總結三:正定能除三妄惑
4﹒總結四:同業別業俱妄
5﹒總結五:正修須除三惑
6﹒總結六:邪正之判
第三篇 五十陰魔(破魔證通)
第一章 習禅須知魔事
第一節 由妄生空,迷生世界
第二節 發心歸元,震裂空界
第三節 魔怖而來擾
第四節 不迷魔即殒,迷則魔得便
第二章 五十陰魔(禅中五十境)
第一節 色陰魔境
一、色陰區宇相(定中初相)
二、色陰盡相(定中末相)
三、色陰十境相(中間過程諸相)
⑴ 身能出礙
⑵ 身徹拾蟲
⑶ 精魄離合、聞空說法
⑷ 境變佛國
⑸ 虛空成七寶色
⑹ 黑暗中能見物
⑺ 身同草木
⑻ 上見佛國下見地獄
⑼ 遙見遙聞
⑽ 妄見妄說
四、結語:迷則成害,囑令保護
第二節 受陰魔境
一、受陰區宇相(定中初相)
二、受陰盡相(定中末相)
三、受陰十境相(中間過程諸相)
⑴ 責已悲生——悲魔入心
⑵ 揚已齊佛——狂魔入心
⑶ 定偏多憶——憶魔入心
⑷ 慧偏多狂——知足魔入心
⑸ 歷險生憂——憂魔入心
⑹ 覺安生喜——喜魔入心
⑺ 見勝成慢——慢魔入心
⑻ 慧安自足——輕清魔入心
⑼ 著空毀戒——空魔入心
⑽ 著有恣YIN——YIN魔入心
四、結語:迷則成害、囑令保護
卷十
第三節 想陰魔境
一、想陰區宇相(定中初相)
二、想陰盡相(定中末相)
三、想陰十境相(中間過程諸相)
⑴ 貪求善巧——怪鬼來擾
⑵ 貪求經歷——魃鬼來擾
⑶ 貪求契合——魅鬼來擾
⑷ 貪求辯析——蠱毒厭鬼來擾
⑸ 貪求冥感——厲鬼來擾
⑹ 貪求靜谧——大力鬼來擾
⑺ 貪求宿命——山川土地鬼神來擾
⑻ 貪求神力——天地大力精魅來擾
⑼ 貪求深空——麟鳳龜鶴精怪來擾
⑽ 貪求長壽——遮文茶、毗捨遮來擾
四、結語:妄稱成佛、以YIN為教,囑令保護
第四節 行陰魔境
一、行陰區宇相(定中初相)
二、行陰盡相(定中末相)
三、行陰十境相(中間過程諸相)
㈠ 墮二種無因惡見(二無因論)
① 計本無因(過去無因惡見)
② 計末無因(未來無因惡見)
㈡ 墮四種偏常惡見(四偏常論)
⒈類別
① 計“心境為常”惡見
② 計“四大是常”惡見
③ 計“八識為常”惡見
④ 計“想陰盡為常”惡見
⒉結語:墮為外道“圓常論”
㈢ 墮四種顛倒邪見(四顛倒見)
⒈類別
① 計“我常他為無常”之邪見
② 計“國土無常及究竟常”之邪見
③ 計“心為常、生死無常”之邪見
④ 計“行陰常,前三陰無常”之邪見
⒉結語:墮為外道(一分常論)
㈣ 墮四種有邊邪見
⒈類別
① 計“過去未來有邊,相續心無邊”之邪見
② 計“八萬劫前無邊,眾生界有邊”之邪見
③ 計“我知性無邊,他知性有邊”之邪見
④ 計“一切依報正報皆半有邊、半無邊”之邪見
⒉結語:墮為外道(有邊論)
㈤ 墮四種矯亂論
⒈類別
① 計“八亦”之矯亂論
② 計“惟無”之矯亂論
③ 計“惟是”之矯亂論
④ 計“有無”之矯亂論
⒉結語:墮為外道
㈥ 計“死後仍有十六相”之邪見
㈦ 八種邪計無相
㈧ 八種俱非邪論
㈨ 七際斷滅邪見
㈩ 邪計五處現證涅槃論(五現涅槃邪論)
四、結語:定中用心交互所成,囑令保護
第五節 識陰魔境
一、識陰區宇相(定中初相)
二、識陰盡相(定中末相)
三、識陰十境相(中間過程諸相)
⑴ 墮“因所因”之邪執——生外道種
⑵ 墮“能非能”之邪執——生我遍圓種
⑶ 墮“常非常”之邪執——生倒圓種
⑷ 墮“知無知”之邪執——生倒知種
⑸ 墮“生無生”之邪執——生顛化種
⑹ 墮“歸無歸”之邪執——生斷滅種
⑺ 墮“貪無貪”之邪執——生妄延種
⑻ 墮“真無真”之邪執——生天魔種
⑼ 墮“定性聲聞”之計執——生纏空種
⑽ 墮“定性辟支佛”之計執——生不化圓種
四、結語:迷則成害,囑令保護
第六節 總結五陰魔境
一、五陰盡之境界——證入圓通、諸根互用、入如來地
二、教令護持——令識魔相、除心垢、持神咒、摧破諸魔
第三章 尾聲(總結全經)
第一節 五陰之生滅與修斷
一、重問五陰除滅之頓漸
二、總答五陰生滅本因:同是妄想——妄元無因
三、別答五陰根本生因
⑴ 色陰之生因——堅固之妄想
⑵ 受陰之生因——虛明之妄想
⑶ 想陰之生因——融通這妄想
⑷ 行陰之生因——幽隱之妄想
⑸ 識陰之生因——罔象之妄想
四、五陰各自之邊際
五、滅除五陰之頓漸——理為頓悟,事非頓除
第二節 結勸傳示未來
【附錄一】大佛頂如來放光悉怛多缽怛啰陀羅尼(梵文原本)
【附錄二】大佛頂首楞嚴神咒(拉丁拼音)
【附錄三】大佛頂萬行首楞嚴陀羅尼(日語拼音)
【附錄四】三界六道表
【附錄五】大乘圓頓了義六十位修證表
參考書目
注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