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文章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宋智明居士:圓覺經直講 第八章 輪回種性 示現方便  

第八章 輪回種性 示現方便
 
  佛法是無盡之說,是隨機緣而啟。眾生在輪回之中,依愛欲之本而發為現行;有種種理事的障礙,有五性的差別,所以為了使眾生脫輪回,了斷根元,而鏟除障礙,從自類種性而超入佛種性,符合圓覺的道而成就果德。千百億化身的彌勒菩薩就機而啟問: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回,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
  彌勒菩薩因為聽聞了佛在上面所開示的圓妙道理,所以在大眾中,即從座起,行了禮儀後,以慶祝的心來對佛如是說:「大悲世尊已經廣泛地對一切菩薩開示了秘密法藏,使令一切大眾深徹地悟明輪回的道理,分明辨別了邪與正,能夠施予末世一切眾生決定無畏的道眼--慧、法二眼同智,真俗二谛並照,使一切眾生對於大涅槃之道,生起決定的信心--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余,不再重新隨逐輪轉的境界--不執月運岸移,而起循環之妄見。」
  彌勒菩薩接下去進一步請問斷輪回的方法: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游如來大寂滅海,雲何當斷輪回根本?於諸輪回有幾種性?]
  如來的大寂滅海,就是大涅槃之海,它的體深而用廣,具足一切功德秘藏,法身、般若、解脫等都含在其中。我們怎樣才能游戲於這樣廣大無量的如來大海呢?所以彌勒菩薩提出了:雲何當斷輪回根本的問題。如果想游如來清淨廣大功德之海,首先要斷眾生貪愛執著的污染輪回之河,這兩者是根本的不同,當斷輪回之時,也即是游戲於涅槃之海的時節。那麼眾生既在輪回之中,這輪回的人有幾種種類?這是在輪回中的眾生所關心的問題。因為只有了解自己的類型種性,才有進修的方便。
  下面彌勒菩薩又提出第二個問題:
  [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回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
  佛果菩提不從修得,但是因地菩薩則應藉修而了妄,所以問修行的人有幾等差別?這體現了「法門無量誓願學」,而一一化歸於空性--一切大智的空明而朗照。既是智,必以悲心救度眾生。所以菩薩要迥入塵勞。塵勞復雜,菩薩應當施設方便來教化,才能度脫一切眾生的苦惱。這體現了「眾生無邊誓願度」,也即從空性上出興妙假的大悲。
 [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耀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這是彌勒菩薩代我們向佛請求慈悲開示,目的是使修行一切菩薩以及末世的眾生,在應用能照的智慧之眼在對境緣塵的時候,不被塵勞所染,所以講「慧目肅清」,並以此慧目「照耀心鏡」,也就是所照。一個行人當心達清淨之際,猶如明鏡,朗然明湛。
  能照之智本空,所以無有能照可得;所照之心鏡本淨,所以無有所照可得;沒有能所,自在圓明,所以就是圓悟如來無上知見。這一無上知見也就是法華會上佛所開、示、悟、入的中道實相。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彌勒菩薩也以菩薩禮儀而請佛為眾生解答斷受入世的方便。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回,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谛聽,當為汝說。]
  這是佛的慈悲贊許。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是以佛眼觀見一切輪回本來清淨無染,一切差別種類也本無差別。由此佛之知見,令一切菩薩潔清慧目,並且使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回,心悟實相,具無生忍--顯示了真性無生,本來清淨的實相境界。但是眾生未悟之前,以虛妄之心見萬法有生,有生必有滅,所以形成了輪回。現在因佛的開示,悟入實相,了心無生,心既不生,輪回永絕。這樣在無生性上,忍可於心,湛然明淨,即是無生忍的境地。
  [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彌勒與大眾皆以歡喜心不聽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YIN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
  佛說:「善男子!一切有情的生命,從無始際以來,由於有了種種恩愛貪欲--男女情愛與五欲的貪著,所以才有輪回。世界上四種類型的生命,都是因為YIN欲而正性命的,應當知道輪回是以愛為根本。」
  《楞嚴經》中說:「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以是因緣,故有生死。」,佛在《涅槃經》中說:「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貪愛,何憂何怖?],《佛名經》中也說:「有愛則生,愛盡則滅。」由此可知生死輪回以貪愛為根本。胎、卵、濕、化的四種生命,都是因為耽染愛著,所以以思業為因,而成四生之緣,生死相續,輪回不已。
  [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由於有欲的境界,如男女以及現代的黃色片子等,助發了愛性--貪愛的心念之種子,內外塵欲牽起愛心,同時也由愛心貪著欲境,於是眾生造業受報生死相續不斷。
  貪YIN欲是因為愛而產生,身命是因為貪欲的作用而存在,眾生貪愛身命,還是依欲為本,所以「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由此感招未來生死果報,輾轉相續無窮。
  [由於欲境,起諸逢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
  由於欲境的作用,引起了不可意的違逆之境與可意的順心之境,如果所遇的境界違背了愛心,因此,不順的心理便產生熱惱、憎恨、嫉妒,並由此引發了嗔恨之心。所以有殺害、逼惱、打駡、凌辱等種種惡業,同時也可能在可意境上因貪愛之心的作用,引生耽著YIN欲、盜竊他物、飲啖眾生肉、侵奪財產、绮語、妄語等種種惡業。所以就有了地獄、畜生、餓鬼的三惡道的報應。
如果稍有道德觀念,明白善惡因果,於是了知YIN欲可厭--知愛欲心是惡道之因,對於欲境深生厭離。從而對於離惡法門深生愛樂,因此「捨惡樂善],就出現了天、人、修羅的三善道之報。
  這裹看出一個問題,三惡道可怖,惡業惡行有因果報應,人要行善,行人天善道。但是這出發點是甚麼?是自私。在本質上講,對善是執著的愛,對惡產生恐怖,有怖畏的心。因在本質上有執著的關系,內心是沒辦法解放的,是要故意去克制、去表現怎樣去做,這樣對一個惡的人來說,行善是好的,但從佛、菩薩的角度來講這是執著於善。執著之人討厭惡道的思想,就會喜歡人天境界。這樣子還是在因果輪回當中,還是在愛樂的執著當中,並沒有解脫自在。所以我們知道,特別是一些年紀大些的、道德修養也比較好的,但有些人不喜歡跟他們在一起,為甚麼?因這種人有一種壓抑的東西,有教條的束縛,這樣會失去人性的活潑,人性的自然境界。其實有些儒家的東西對人也是有點壓制的,本來是好的,卻因為人過份地執著與表現,所以窒息了人性。我們這裹並不是反對道德修養,而是想通過道德修養以後,要解放人的人性,要回歸人的自然性,這樣才是真正的好,否則的話總是有矛盾、有斗诤。因為善的人碰著惡的人,總是譴責他們,訓斥他們這樣、那樣的惡行。一個人如譴責別人是惡行時,他的善不是真的善,是一種矛盾的心理,老是在斗诤,是在痛苦的斗诤當中,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一種輪回。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回故,不成聖道。]
  這樣才知道一切愛可厭惡故,一切愛都可厭惡,都要捨去不要,就是對人天的愛也不要,那麼「棄愛樂捨」,愛欲不要,善與惡也不要。捨:捨去,禅定境界、思惟境界,這樣還不行。「還滋愛本」,因還有東西可以捨的,還有個捨在,還是執著。所以還是起愛心,就如把世界一切都放棄,到深山老林修禅定,那也是愛,愛深山的清淨環境、愛禅定的快樂,覺得靜下來真舒服,或隱在什麼地方,沒人來訪,覺得很清淨,這樣還是愛心。「使現有為增上善果」,還是有為增上善果,色界與無色界二種境界,還是有為增上善果,還是有為法,還是有漏,還是愛。因喜歡這地方,喜歡這地方沒善沒惡,這個地方比較清淨。禅定境界,還是有漏有為的,[皆輪回故」。因為都以愛樂為根本,所以還是輪回,還不能成聖道。為甚麼這樣說?不了自心,我們的心不是愛也不是不愛,我們的心不拒一切,心的本源是清淨如虛空,它具足一切法,一切萬物由它而生,卻沒來沒去。因為不了自心的關系,所以不能成聖道,都是無明發揮這愛的作用。
  [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回,先斷貪欲及除渴愛。]
 「是故」,是作總結性的說明,就是講我們眾生若想學習佛法、修證大道,若想脫離輪迥的痛苦,免去輪回顛倒,先要斷去貪欲,以及除去愛與渴。愛渴是非常的愛,好比我們的修行非常精進、非常努力,相信會開悟或相信會生西方,如是執著一定會怎樣,造就是渴愛,還是貪欲的境界,所以講都是流轉生死。那麼為甚麼要講這樣的話?就是啟示我們修行要歸到平等,要歸入無為,要直接去體現。行、住、坐、臥當中都是道,動與靜都是道的體現,都不要落在愛的裡面;也不是努力,也不是不努力,就是不要落在兩邊的境界;也不要認為這師父的話講得特別好,那位師父的話不願意聽;一切境界都不管,只管平直而行。但是悲願可以建立,稱性而起,無為而用,是平直地去做,不急急忙忙去趕什麼,或者特別興奮,特別有激情,或者認為某某人講得特別好、特別中聽;這樣的心理都不要生,一切歸於平淡、歸於平靜,這樣才能得道。一個修行人若興奮起來時,是墮落;如某師父來了,他急忙東奔西走,這樣他的修行就馬上退步;或者甚麼錄音帶寄來聽,這講得真好,心生比量執著,這就馬上退步,任何人都一樣,所以應歸於一種平淡的修養中安心於道,這樣才會成功。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那麼這裡提出菩薩為甚麼要入生死?我們眾生有輪迥,而菩薩為甚麼要到我們的生死中來?做為一個人來度我們?佛說:「善男子!菩薩以人的身份變化,來示現在人世間,但菩薩的示現不是以愛為本,而是以慈悲來利益眾生。為了利益眾生的關系,示現與人一樣,有喜、怒、哀、樂,這樣才能方便度人。若不跟眾生一樣,就很難度眾生,所以表面上與眾生一樣,才能把眾生度起,所以有與眾生同事而利物,是示同凡夫,藉這個貪欲來入生死。」從天台宗來說,有些淺位菩薩,是留一分迷惑不斷,為甚麼不斷呢?因為這樣才能投胎做人,這是淺位菩薩的做法。若深位菩薩根本沒迷惑,他完全藉眾生的種子或者過去的習慣種子與因緣來度人,這是大悲示現。所以《淨名經》說:「眾生病則菩薩病。」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回,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這是個關鍵,假若末世一切眾生能捨去一切欲,求貪愛的欲不要,求成佛的欲也不要,所有欲望都沒有,但是我們要知道,都沒有時,就沒有一切思想。一個人如成佛道的欲也沒有,那麼世界欲就沒有,若對世界欲沒有,才會在佛法上的欲也沒有,這樣才對。假若世界欲還存在,而佛法欲不要,這肯定是個有罪的人,這是佛門當中的罪人,其結果會亂來。所以要捨去一切欲及憎愛,那麼就能永斷輪迥--輪回的心就斷掉了,一切都歇下來,再「勤求如來圓覺境界]。雖然沒欲,但需「勤求」,用功還是要用功的,還要去精進用功。但在用功當中要與如來的圓覺境界相應,與如來清淨心相應,當然清淨心是無念境界,就是空。譬如有些人做工夫,突然身心脫落,一切境界都沒有,這一下是清淨心,在這清淨心中能夠開悟,但是若還有一點欲望在,譬如講怕死,當下空的時候,怕死的念頭就會起,這樣就又蓋住了,把開悟阻住了,產生了障礙。所以一個人要破盡一切煩惱執著,破盡一切能所對立,破盡一切有愛的欲望,這樣使我們的萬念歸於一念,一念頓破時,就是開悟的境界。開悟以後是萬裡無雲萬裡天,一片清淨,再來顯現佛法,或者說已開悟的人就是菩薩的示現,來有情世界度眾生,所以做工夫要逼到一切欲望都沒有的盡頭時自然會開悟。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一切眾生貪欲的關系,發揮無明,無明本來沒辦法發揮,無明由貪欲的愛來發揮,無明發揮出來以後,就產生五性的差別:一是二乘種性,二是菩薩種性,三是不定種性,四是佛種性,五是外道種性--外道修行有執著,執著於我、執著於法、執著於境界,這是邪師,邪師執著很深。而二乘的羅漢及緣覺執著就淺些,而又比較菩薩來講,二乘執著還是深的。菩薩執著就輕些,而講到佛就沒執著,菩薩還有微細執著。不定性的人是隨緣而變化的。所以這裹要詳細分析。
  [雲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
  理者是根本無明,開悟以後,根本無明破了,正知見產生了,假若一個人不了達法界性相,是個障礙,是礙正知見的地方,所以說正見知者是無見。因為體會到法界性,所以《大乘起信論》講:「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就是說六種生滅變化的染心。此事染念念相續,由愛欲去造一切罪而受苦果,這就是事障續諸生死。
  [雲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這裡講怎樣叫五性,假若二障還未斷滅時,這樣還沒成佛,都還沒斷,是沒根性的眾生。
  [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
眾生在事相上做工夫,如淨土宗行人,一般都是在事相上做工夫,不是以理性來做工夫。一心念佛,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可能是伏,是把娑婆世界的煩惱伏下來,歸到一心不亂。煩惱伏下來後,事障還沒斷,假若能夠繼續一心,二十四小時都在一心裹面,到一定時候事障就能斷了,亦能夠證到方便有余土,這樣就高些。
所以羅漢要以禅定來做工夫,禅定當中看到四谛的理,以四谛的理消去三界的煩惱,三界煩惱了盡,斷盡事障,得無生,所以根本無明還沒破。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菩薩境界是在世間出世間,而聲聞人做不到,他們只能出世間。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凳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
   二障若能伏,就能悟入菩薩境界,這是登地以前的菩薩位。
  [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菩薩入地之後,一直到果位,二障從少分斷,到究竟永斷。前面是伏,伏是菩薩境界;這裡是斷,斷盡是佛的境界。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
  也可以說一切眾生皆有圓覺之性。「皆證圓覺」,就是有證圓覺的可能性。逢善知識,  [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
  這裡有頓與漸的不同,因眾生的興趣不同,遇到師父的教誨不同,產生頓與漸,這說明不定性的情況。
  [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上大小,皆成佛果。]
  假若遇到佛,因為遇佛得有深厚的善根,能遇到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不管根大根小都能成佛,這裹說明揀擇明師的重要,所以要擇到最高師父。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假使眾生求善友,遇到邪見的師父,沒有得正悟,那麼就是外道種性,這是「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邪師的過錯,邪師的罪業。因此,應知初心入佛,切須善辨宗途,明悟道意,不可盲目從師!
  [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以上說明了五性的差別內容。
  以下是佛回答有關修悲智的問題: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這裹講菩薩大悲方便入諸世間,實際的目的是開發未悟,所以菩薩利益眾生不是給你方便、給你條件。但眾生太愚癡,求個心外之佛,求個與我們本性沒關系的東西,都是求這些,但菩薩入世,是使令眾生知道「妄法本空,真法本成」,要求個永遠不生不滅的真性,所以說:「乃至示現種種形相。」如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人世間。「逆順境界」,逆或者順,或者作親友、或者作冤家,總是使眾生增長善根,得到解脫利益。「與其同事」,跟你生活在一起。「化令成佛」,一切種種施設方便,無非使一切眾生成無上佛道。因此,菩薩只要有大悲精神,必普遍地化度眾生;只要有方便,必能符合眾生的根機而說法,這樣才沒有過失與掛累。
  佛在《思益經》中說:「眾生行世間而不知世間,菩薩行世間,明了世間相,世間虛空相,虛空亦無相,菩薩知如是,不染於世間。」
  只要真正發菩提心,以明見之智觀照眾生世間,以慈悲方便入諸世間,又能知空無為,不著於相,這樣的菩薩才能行化無礙。
  「皆依無始清淨願力」,菩薩之所以能行入世的大悲方便,都是依據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所發的清淨願力。
  無始是不曾開始,因此,也不一定是局限時間,所以只要菩薩在因地發起度生的大願,乘著願力,所生的地方,更不退轉。心裹如果覺得疲倦了,就回憶起過去的願力,作為策勵自己向前努力的動力,不是隨感情而執著的。所以說:「皆依無始清淨願力。」又不是希望報恩,也不是由愛見所發的悲心,所以說是:[清淨。]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假使末世的一切眾生對於大圓覺的無上佛道起了增上心,就是上求下化,一定能夠趣向無上佛道。「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現在就住佛的圓覺,不是理解,住佛的圓覺境界。[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現在要求善知識,求明師,不要遇到外道及二乘--聲聞、緣覺。「依願修行],依著大願修行,不是依自了的小願修行,而是悲智不二的願力去修行。「漸斷諸障」,根基比較差,慢慢地斷掉,沒辦法做到頓斷;理可以頓悟,但事要慢慢地斷。「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一切煩惱障、所知障、報障,一切障斷盡時,所有的本願得到圓滿,也就是證到大圓覺,就能夠登到解脫清淨的法殿。行、住、坐、臥當中,一切無非都是解脫。有些人問彌勒菩薩兜率內院在什麼地方?一般人說:「總是生在天上嘛!」實際就是這個地方。如果一個人登到解脫法殿時,當下就是彌勒菩薩兜率內院。有些講:「寺院裹真清淨,居家不清淨。]其實不應這樣講,我們如能達到這樣的相應境界,家裹就是道場,就是清淨的地方。佛到處都是,但看到形相的佛都是假的佛,不是真的佛,真佛無形無相,真的淨土到處都是。「證大圓覺妙莊嚴域],願如圓滿,觸目對境,一切法無非大圓覺,所以說「妙莊嚴域」。有些人認為妙莊嚴,是像華嚴世界的莊嚴相,其實這僅僅是莊嚴的緣相,真正的妙莊嚴是體現出真性非常圓滿,能夠顯了一切法,證到真性時,十方世界都在這裏顯現,都是從這裹圓滿,都是從這裹成就,所以真性是最要緊的。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嗔癡,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銷減。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依止大涅槃。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這時佛講了如何永斷愛欲無明與大悲入世方便之後,為了使我們更加明了,所以又重新用偈頌宣揚出其中的妙義:
  [彌勒汝當知],彌勒菩薩你應當知道。「一切諸眾生,所有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墮落於生死],眾生不得大解脫是甚麼原因?只因貪欲關系,二乘還是在貪欲修行--法執也是貪。即使現在不貪,但他們貪的因還在,現在還不注意。某一個境界出現時,馬上會產生貪的相應,境界相應執著,所以會墮落生死,分段與變異。「若能斷憎愛,及輿貪嗔癡,假若斷掉憎與愛及貪、嗔、癡。「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之所以人有差別,因人的根性有不同,有五性的不同,但是能斷掉它。都會成佛,不管根基差或根基好都能成佛。「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依止大涅槃」,要使事理二障永遠銷滅,一定要有明師的教授,明師的指點,師父成就高的,徒弟成就亦高,師父成就低的,那麼其徒弟成就亦低,這是必然道理。「隨順菩薩願」,開悟後要隨順菩薩的悲願。「依止大涅槃」,依止大涅槃境界。「十方諸菩薩」都是依這樣的「大悲願,示現入生死」。淨土並不是在西方的甚麼地方,就是眾生心內,這在《維摩诘經》裡已講得很清楚。「布施是菩薩的淨土,一切能捨的眾生,會聚集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菩薩的淨土。
  「現在修行者,及未世眾生,勤斷諸愛見」,現在修行的及未世眾生,要勤斷一切愛見,愛見斷了之後,「便歸大圓覺」,也就一一歸於大圓覺法性海中。
  這裹講的眾生生死輪回的關鍵在於愛,一切愛斷盡時,就是現成的佛,所有的行為都是修行,所以就沒有固定的法軌。念佛、持咒等都是修行,這些都是方便。
  入門的方便關鍵的是依甚麼心去念佛、依甚麼心去持咒、依甚麼心去做工夫,要斷掉一切的貪欲,一切無求,歸於無念真空寂滅境界,這樣子才能夠相應。
  上面我們學了第五節段,彌勒菩薩提出的問題,佛作了精辟的解答。彌勒菩薩所提的問題是輪回尋根的問題,所以講以輪回的心、輪回的見沒辦法來具足圓覺。
   那麼作為修行人來講,首先的任務是怎樣去斷輪回的根元,這樣對圓覺才能有一種體現,真實的體現,所以這問題提出是相當重要的。彌勒菩薩提出以後,佛對他講,愛是輪回之根,為甚麼彌勒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知道,彌勒菩薩最初修行時,比較喜歡名相、愛好名相,好游族裡,喜歡與親戚、朋友往來,喜歡建立友誼,所以緣份比較多,心地原來是愛心,後來較為慈悲心,他對事物看得特別透徹,對人觀察相當的深入。所以在所有菩薩當中來講他的慈悲心最強,他將要成佛時,龍花三會,琉璃為地,眾生面前都是相好光明,就是說相當莊嚴、相當殊勝,比釋迦牟尼佛還要殊勝。釋迦牟尼佛成道是通過苦行、精進苦行,而彌勒菩薩不是苦行,是樂修、是愛修、慈悲修而成道。所以他的愛心在有情中是極普遍的,與眾生的緣份是非常廣的。所以當他成就時,當然成道會遲些,是因受眾生的拖累;愛心太好、太慈悲,而被眾生拖累了。但是與眾生結的緣相當深厚,而且對眾生的利益也是相當的深遠,生生世世都利益眾生。所以到如今還有百千億化身,來化度眾生。而彌勒菩薩提出的問題,輪回之根怎樣去斷,佛對他講愛是輪回之根。
  那麼我們來分析愛,作個補充:愛是無明發源於人的真心裏面的一種天性,愛是一種天性,但人有無明,把愛染污了,所以有生死流轉,有生死流轉,於是在形成了我們的肉體之後,自然有一種愛欲的天性,愛一種溫暖。如小孩喜歡吃甜的,討厭苦的;愛一種感情,如男女的兩情相悅。但是愛需要引導,就是講愛會導致人一種低級的欲望,導致人的嗔恨,導致人的YIN欲,這是往低處走。所以《楞嚴經》中說:「純情即墮。」人既有自己的情,再在情上加入YIN欲,圍繞自己的貪心,以自我為中心,結果是墮三惡道;那麼一個人若離開這種低級情趣,就是善。愛一種美德、愛一種向上人生,比較高尚的樂趣;譬如說琴、棋、書、畫,愛藝術的境界、詩人的境界,或者外道說的天的境界,這種會走向天,即「純想即飛」。《楞嚴經》說:「純想即飛。」--飛升。而在淨土宗來說在想心中,要是發願求生西方,便能往生到淨土。發願生淨上,也是屬於想,也是屬於一種愛。但西方淨土是佛願力所成,即叫橫超三界,並沒有豎出,叫橫超、超過、超出三界,所以一個人從低級走向高級過程,愛是作為中間的紐帶,有愛才有慈悲,愛的清淨無私的體現就是慈悲。那麼人有類型不同,有些人相當聰明,但其習氣比較深厚,就是說人的心性比較惡劣,都相當聰明,相當活絡,這些人是兩極之性。兩極之性的人如果接 受善知識的指導而開悟,其心性會明白,智慧也會開啟,但惡性難改,所以智者大師說:「性具善惡。」惡的一面也同存於人的性中。就是在最高智慧的角度來說,不僅對惡,對於一個惡人講,應具有佛性,惡人亦能成佛,有些惡人就不一定愛心很重,也即不是說情很重。在對於惡不壓制惡,即不執著於惡的時候,那麼在去惡之時即能開悟。所以說惡也能夠成道,也即佛教所說的性具,不但具善且具惡,而具惡才能夠了知正因,才能夠使善惡達到平等,這是一種說明。
   從究竟的圓覺道來講,一切平等,關鍵是愛的轉化,愛轉化以後,進入慈悲,產生智慧,把愛的根本解脫出來,根本的解脫就是理悟--深悟理體,理明就是悟入圓覺的性;事斷--就是斷除事障,就是破輪回的染著。所以一般人從世俗的眼光來講,事障是嚴重些的,以為人的行為及品質等是最嚴重的問題;從大乘佛來講,人的心靈問題是最嚴重的。人由於平時的習慣性,反而認為內在的心靈是次要問題,那麼就是角度不同。如兩種能夠達到一致,那才是最好的,即理上也明,事上面也得解脫。但在未法時代的人是最難最難做到這一點的。大家要注意,未法時代有福但沒智慧,即「呆頭福」,這福還不是真福,因心量不一定大,而另一種人是有智慧卻沒福,人很有智慧,佛教方面亦通達,但卻沒福德。所以這也還不行,真正的福德是心量廣大,智慧充滿。所以我們一般分析這問題時,福指紅塵的福,或者說是世俗的福,這還不是真福,真福是一種心地的慈悲,真性純厚,心量廣大,人能夠空一切境界。智慧不是聰明,或者很會辯,而是深悟理性,明照無礙的道眼。因為有了智慧,才能不被一切所惑;因為有了心量,才能容納一切。慈悲之福德能入世為人,智慧的方便能出世無染,兩者相融而不二,才能示現人間,利樂一切。
  我們了解了愛,就應善用愛而成為廣大的慈悲心,再進而以智慧,圓成無上的大道。
  您能否從這一節段裡,領悟到從斷愛欲到慈悲入世的關鍵之處?其中應該先悲後智,還是先智而後悲?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