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文章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宋智明居士:圓覺經直講 第十章 修行無二 方便多門  

第十章 修行無二  方便多門

  知修行無二,乃悟後人語,因其覺心明達,了法無法,唯顯實相妙心而已。而於未明悟之眾生,實因方便法門以引入,方能逐漸圓成。又於悟人如通達方便法門,不僅自利更能迅速,且利他亦具善巧,可謂不得不知也。--作者提示
  我們前面所學的內容,是講隨順覺性的修行方法與修行境界,歸到最後都化為空靈而無二。就是講每個修行人經過的路不同,層層深入,均依覺性而啟行。有些人已經經過了,後面就不需要,有些人前面還沒經過的,或還沒達到真實悟證的,還需要後面的,這是前後不同。但是被無明迷惑的凡夫都執著有,就性體而言,這也是空的,人空法空,總的意義來講是空的。悟了以後透境界也是空的,所以說真空觀、真空行。
  下面接下來講方便觀、方便行。為甚麼說方便觀、方便行?因各人的習氣不同,各人的蓋根不同,各人的因緣不同,各人修的路不同。下面佛就開出根本三輪:奢摩他、三摩鉢提、禅那。這是修證的三大**,雖然說修證法相很多,每個人只能取一種作為入門,就是說有一種適合自己的方便**。如果在一種**當中,能夠相應證道,就叫圓成。另一種僅僅是修入,沒證圓覺的,這樣叫親近。親近圓覺是在與圓覺接近的路上走,還沒圓成,這是第二點要提到的。第三點提到的是我們學習這部《圓覺經》時心要比較細,因為三輪的輪相,層層深入的境界,我們還未達到,而三輪開出的二十五輪,更是復雜,所以講得比較微妙。但是其宗旨、其精神是一致的,都是圍繞圓覺,悟入圓覺做為起點,以隨順圓覺做為起點之故,所以以後再就路還家,就像有東、南、西、北等很多門,但都可以就路還家,尤其在下一品二十五輪中講的門很多,實際上是一樣的。
  那麼我們在學習當中要明白其意思,明白以後,通過選擇深入,深入時不可能多、不可以多,但明白是要明白的。這有什麼用呢?就是說一個不圓解的人容易造成執一非余,佛法
裡面如果只懂得淨土的,且對禅宗不了解,那你會執著己見,會誹謗其他宗。又如你只懂得空輪,奢摩他上方便時,那你可能會誹謗如幻三昧,以及大悲輕安等等境界,這樣在佛教當中會產生對立,所以我們從全體來講都要懂,都要明白。
  為什麼佛教會有這麼多的門?這樣修證的輪相是怎樣安立的?這樣我們如學習明白,就不會以自己為主,覺得自己高,覺得別人修的不是,這一點是非常要緊的。我們舉一個例子講:一般修禅定人是很用功的,且亦有一定的體悟,亦能夠透過一些境界,在靜境中發出,亦有靜智慧,那麼他可能會反對他人講經,或做佛教的弘法事業、慈濟功德,他會說你們都是在搞外面的東西,都是在搞熱鬧,往往會有這樣的對立、譏諷,這樣就容易與弘法事業及其修證會產生對立。當這樣的對立出現時,他就會誹謗,不能與佛教統一,佛教雖然有專修一類型的人,但這種不等於就是圓滿,僅僅是一種類型而已。那麼佛教是弘法事業、管理事業,慈濟利生,也是一種類型,但要符合佛法正道,就是說用自己的智慧去破執著,通過自己的弘法利生事業,在實際工作中要顯現對眾生的利益。
  但如弘法的人、管理的人、講經說法的人,或做慈濟功德的人,亦往往會輕視那些住山專修的人,說他們心量小,不出去弘法,不來幫助我們搞佛教弘法事業,只顧自己修,只要自己成道,不顧眾生利益,這樣是會對他們有看法的,產生對立矛盾的,這些都是在這兩者之間沒調節好,不懂這兩種關系,這兩種能調和的話,表裡一致,即能圓融無礙,能夠透出人生世界以外而又包融萬法的一種高尚意境。這樣意境完全方便隨緣時,當達到無定法時,別人又會對他產生看法:這個人一下子這樣,一下子那樣,有時講淨土,有時又講密宗,他為甚麼會變化這麼多?他今天講的與昨天講的怎麼會有矛盾?他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們會猜不透,這種情況說明聽法的人在佛教當中還沒通過佛教的修證**,才會有局限的定見,所以修證的**對我們都是有意義的。所以禅人往往會有傲氣,到一定的時候,會看人家不起,認為別人都是在搞熱鬧,就是對一般信眾看不上,或不慈悲接引他們,一到寺院看到這些信眾,就不願與他們接近,認為他們是來吵擾真行,這樣就是被束縛住了,也就沒悲心,所以這兩者之間要圓融、統一,我們在這裡學習,就可以體現這種圓融,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這時候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從座位站起,恭恭敬敬地拜佛,從右繞佛三圈然後跪著合掌虔誠地對佛說: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
  就是前面這個品段裡說的四種隨順覺性的不同境界,佛已為我們廣泛地、詳細地分別敘述了隨順覺性的真實妙義。
  [令諸菩薩覺心光明。]
  使令在座的及其他菩薩覺心產生光明,噢!原來是通過四種隨順使得覺心顯現光明,照了一切。
  [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承蒙佛陀的大智慧圓滿法音,使我們了悟忘心頓證的大口訣,只要暫聞法要心生信順,已經獲得大善利,已得隨順覺性。那麼,如能通過修習就更殊勝了二甚麼說獲得善利?當時聽到這樣的忘心頓證,這樣殊勝口訣能夠信解,已經具有無量的功德,不是一佛、二佛所種的善根,而是無量百千萬億佛與大菩薩的道場裡種下的善根。所以說已經得到善利,不可思議,何況能夠去用功,這已經是具足如來一切種智,用功就更殊勝--圓成佛道。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
  這位威德自在菩薩,因威德自在,即在處處行門中都得自在,他說雖然佛在一前所說的法門都非常圓融,已經是廣說,非常圓滿,非常究竟,已經都是攝受二法,成就一切法,道法妙旨都已包括殆盡了。但他要提出,佛法人門不止一條路既然不止一條路,那麼除了以前講過的直接的康莊大道以外,是否還有捷徑呢?I有方便迂回路呢?或者說末法時代眾生根基的差別,是否還有更善巧的法門讓我們入門?所以說,「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非止一路」,這個城就是表示圓覺,外面的四門就是行門。「隨方來者」,在東、南、西、北隨著各個方向來時,「非止一路」,東門來的,西門來的不止是一條路。譬喻各有各條路可走,這是威德菩薩提出方便行門,建立歸元捷徑。
  [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威德菩薩再就因地上,推尋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就菩提並不是一個方便,是很多很多的方便,甚至可以說有無量方便,所以才能使一切菩薩成就佛道。
  [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
  請求世尊廣為我們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一切方便」包括無量法的大總持的**,這個**即三根本輪,包括一切方便,運用起來是非常善巧,而且能應付一切人,應付一切情況,所以說:
  [並修行人總有幾種?]
  即能修的人一共有幾種?實修的法有幾種類型,能修的人就有幾種類型,它們之間是相應的,否則法就是先設,否則這法就是死路,這就是法與人相應的關系。
  [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游戲如來大寂滅海。]
  威德自在菩薩請求的目的是甚麼?是使令這個法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的人(不是求小乘自了的,亦不是求凡夫境界,不僅僅只求福報),速得開悟,通過這樣的方便漸次,及包括一切法門的善巧,讓他們入門,使他們速得開悟。開悟以後進一步游戲如來大寂滅海--進入如來的清淨境界。
  [如是不異,終始不二。]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
  你能夠請問如來這樣的方便,提出這樣的問題不簡單。當一個人在佛法裹面講出適應大眾,大家都需要且又是一個新的話題,不是老話題,是很不容易的。大家老生常談,談了幾十年,這是不應該的。佛法應該有發展,在新時代、新形式、新的人物的面前,要有新發展,這樣的發展是真實智慧的體現,善巧方便的體現。所以只有菩薩才能發現新的問題、提出新的問題、解決新的問題,能夠把佛教向前推進一步,走在時代的前面,這才是菩薩的作為,所以佛贊歎他能夠提出這樣的問題。
  [汝今谛聽,當為汝說。]
  你現在仔細地聽,我為你說。就如今天說法一樣,佛音常宣。
  [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這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非常歡喜,說明問題問得非常對,而且對大眾都有別益,所以奉教歡喜,大眾默然而聽。下面講具體的內容,可以分作四個方面:一標根本、舉個數字,就是**數;二闡釋做工夫觀照的方法;三用例子來彰顯圓融的修證;四較量功德來顯現殊勝。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
  無上妙覺,不可思議的圓融境界是遍諸十方,到處都是,我們這裏就是圓覺的境界,但是能不能,是否已覺悟,還要看實際,如果真實隨順而覺,圓一切法歸於自心,那麼圓覺境界認定出生如來,因如來證到這樣的境界,從這裹出生,本來是無生,本來亦無滅。因為眾生迷了,即覆蓋了、顛倒了,如證到本來,開悟見性了,就叫出生如來。
  [與一切法,同體平等。]
  與一切法都是同體平等,無二無別,就是說凡與聖、識與智等一切境界都是無二無別,都是稱性而起。
  [於諸修行實無有二。]
  對於修行來說,能符合覺性而行,方是真行,沒有兩個。為甚麼說沒有兩個?二行都要符合覺性,都是依這個作前提的,以這個作前提,所有行持都是真行。但是在其解釋上面、在方便上面,要符合眾生的根基,要開門,就是說將所有可能進入的門打開,讓有緣眾生都走到城裹面來的,都走到圓覺真性上,這一點是沒矛盾的。就是說沒差別,都是絕對的統一,但是人有不同,走各條路的人有不同體悟,所以趣入的門也有不同。因此,如來說法有不同,修的人同時也有不同,所有的都是修行,甚至講經,說法亦都是修行,一切都修行,甚至做世間事業如用真實的心去做,一切事即是修行,這是絕對統一的,絕對沒差別。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
  但是從隨順眾生來說,為了方便、為了對眾生的機緣,「其數無量」,眾土根性有利鈍,煩惱有不同,福德有厚薄,智慧有深淺等等,所以攝教多端,方便無量。
  [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圓攝所歸」,整個佛所有的方便與眾生所存在的情況做一個攝受、歸納,縣對整個作圓融的歸納。「循性差別」,循眾生根性--五性的差別。「當有三種],這三種門能收盡一切法,無論是哪宗哪派,這三種門如能通達,一切法都在這裏了,都包括進去了。下面是具體的講: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這是第一個方便--奢摩他。「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這是以悟為前提,這已經是開悟了。這悟還是解悟,對圓覺的境界,對圓覺的義理、圓覺的真實性生起了信心,對世界的所有的知見都放棄不要,知道了這是真性,是我之所歸,是成佛的關鍵,佛就是從這裹成的。就是成佛的正因,已經完全明白,再不會向外求,不會在枝末上搞,不求神通、境界,而是真正悟入圓覺,這一點是起點。如這一點的起點沒有,所有的修行都是死路,都沒意義,這起點具備以後,就會「以淨覺心」,以悟起行,所以智慧能夠導行。
  「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這是指修證過程,但是最初時若沒正解,這一層就進不去,所以以圓覺這樣的悟,把人生世界的所有都放下後,再起覺照、做工夫,所以「淨覺心」起行,故凡夫都是妄想,菩薩用覺,做工夫起覺照。若用妄想修行是永遠修不成的,即以所悟的圓覺理起覺照,念念照目前。照哪裡?照生相、念頭起的最初的地方。因念念不生時,就是凡夫、就是眾生,眾生與佛之間是菩薩,這菩薩是怎樣修菩薩行的?做工夫時,能夠用覺,不用妄心,不被妄心牽著走,不被客塵緣影牽著走,而始終是在覺的上面。覺,覺在哪裡?覺在當下生起的地方。
  我們的真性無相,看不到,沒證道的人,這真性是沒辦法顯現的。這真性怎樣去體現呢?通過解悟的智慧,在每個念頭的生起處把它覺住,看著它,看著時不要跟念頭跑,這樣就叫淨覺的心。為甚麼叫淨覺?因其沒分別、沒感情、沒內外、沒執著,這樣的覺是體現出直接的靈智。不要覺在身體的穴位,覺在丹田或覺在甚麼地方,而是不落一切相、不落內心、不落境界,不依呼吸,一切不依,一切不依才是淨覺,都沒依賴亦沒依賴觀念。
  因為「行起解絕」,佛教裡面講,當你行開始時,你的理解就沒有了,理解能夠產生行的策發力,而行時不用理解,這種解是真解。若行裏面還想想怎樣修,這還不叫解,這是還沒解;有解的人,行時不解,行時就是行,行時就是悟解後的全體智慧升華與直接的體現。這是在哪裡?是在覺的上面。;而且這覺是淨覺,沒欲望、沒思想,是無為、無執的。若在念佛時,就是念佛,沒有把佛號當做佛,亦不把生西當做目標。念佛時就是念佛,只是把它覺住。念佛覺哪裡?覺念佛生起的地方。所以禅宗的參究「念佛是誰]?這問誰的就是念佛從哪裡念出?哪裡來?實際是看這個,這是佛教裡面最要緊的地方,就是成佛道的關鍵。若不明白這個都叫世俗佛法,即只是接引接引你,說你念佛有福報,念佛身體會念好起來,念佛會得長壽等,這是從世俗的欲望的觀念來說的。真實地講就是覺,而這個覺必須是淨覺,就是講不帶雜念、不帶欲望、不帶執著,只管覺,這樣子才是真的做工夫。
  「以淨覺心,取靜為行一,淨覺的心,到處都可以用功的,但從個性講,有些人認為世界太復雜,事務多,勞累過度,做覺的工夫有時易失覺;如跟人講話就忘覺了,或事情一多就忘失,或嘈雜聲一多就靜不下來,這樣經常失覺認為自己不行,所以要排在三輪前面的「取靜為行」,實際前面的是最淺的。而有些人認為自己在山上清修就是高,實際這是最淺的。因為沒辦法在鬧市中修,故逃到山上修。所以古人講:「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大隱的人是在城市裡隱,小隱的人才逃到山上去,只因境界來了時,抵不住,失去覺照,這才住山村結茅棚。
天台宗講:「若離開一箭之地,放牧之聲不能聽聞。」放牛人吆喝聲都聽不到,這樣要有人送東西給你吃,不用自己去托缽,不研究文字,不講經,把世界的事業都要放掉不要,不結交朋友,是這樣的住在那裏專修,這叫「取靜為行」,閒靜獨處。就是選一個較幽靜合意的地方,沒有風吹到,且有流水潺潺。如能找到這樣一塊地的也是一個有福的人,也還有人為你護法,就是護法善知識幫你,還有師父在旁指導你。因在修的過程中有境界的變化,如能助成這樣的因緣做工夫,在這個地方修三年、五年,這是叫奢摩他最初入門的地方--「取靜為行」。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這樣打坐就能靜下來,念念佛、持持咒,開始安心,到一定安樂時,這些都放棄不要,做專門觀照工夫,觀照一段時間後,到心水澄清時,裹面反而翻騰不止,心愈靜裹面的雜念愈看清楚,猶如太陽光透過門縫,照到空中來,灰塵特別看得清楚一些,所以到一定時候愈修行,內心反而愈煩躁不安,即「覺識煩動]。很多很多的種子翻騰不已,這些都要不理它,不理它時,到一定時候就自然地突然頓歇,「靜慧頓生」。這樣做工夫時「靜慧發生」,是指工夫成熟時,突然在定中根塵脫落,或者妄念歇下去時,非常靜、非常空,這裏面就有空的智慧產生,很明了,但到這裏還沒見性。當然有些人在這裏可以證到,一般人在這裡停下來,還不是見性,就是在百法中所說的彗心所相應,即智慧心水顯現。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對身心客塵的執著已歇下去,再也不會對身體、心念以及客塵煩惱產生分別緣慮、執著,再也不把它們當一回事。就是說其內心世界再也不會生煩惱,不會再把生與死的問題放在心上,沒這些事了,所以說「從此永滅」,從此以後永遠滅了。因為其已見到空性,空性無污染,不會污染自體,客塵不能污染,「便能內發寂靜輕安],從此從內發而不是外發,就是說外發是有條件的,環境條件、生理條件,而是從內心寂靜發生了輕安。為甚麼?因為離開了根與境,六根沒執著,一坐下做工夫,身體就沒有了,六塵境界沒有了,內心閒靜,煩惱生不起來了,沒了五欲而「寂靜清虛」,這是一片的清虛,內心境界有時是沒辦法形容的,真像是透明的水一樣,清靜如虛空,透明如碧水,也無法與之譬喻的。就是清到如此境界,如不明所以,自認為是聖的境界,自認為是很高了,就會生狂妄,會看不起他人,認為別人還是凡夫,我已到了這樣的境界,所以有時住山時會傲慢、會狂妄,就是從這裏來的。但若能不狂不傲透過清虛,就能直入本性,但是很不容易的,為甚麼?因對境界的執著,對輕安的執著,人到這裏輕安舒暢,氣脈融通,紅光滿面,眼神發光,聲音宏亮,走路如飄,人非常輕松,吃一點飯就足夠了,人整個的都變了,在氣功來講這境界已經是很高了,的確是會達到這樣的境界。到這裹對外面的事情都不關心,粗重煩惱都沒有了,對細的煩惱又看不到,實際對這些靜、對這些輕安、對所住空定及所產生的智慧心執,本身就是細的煩惱、細的妄想,他自己看不到。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由於寂靜的關系十方世界的諸佛都在心中顯現,心如鏡一樣顯現,因為我們的心本來是妙明,由於客塵所蓋所以不顯,佛的身是全體光明。當我們的心空了時,佛就在我們心中顯現,所以般舟三昧說到一定時候十方佛都現前,這是很自然的道理,一點也不奇怪,但還有能現所現,還有一點分別在;如果還有分別在,當然不能見性,或僅能見到空性,與所顯境仍起分別。這要看是怎樣的人,如正由空顯境時,我入入你,鏡與鏡相合,兩鏡都不可得時,亦能入真性,入靈妙真性。故悟人知:「如鏡中像。」譬如鏡中的像一樣,一切都了不可得。做到這樣工夫,譬如講空到極點、靜到極點,產生輕安、產生明鏡顯現萬物,這裹確是實際境界。在修證來說的都是非常深的,但究竟不究竟,這要看人的執著不執著,若執著這個地方,就不究竟,若不執著這個地方就能夠達到究竟。

  「此方使者,名奢摩他」,這樣的方便叫奢摩他。所以現今的修行人要搞熱熱鬧鬧,東搞西搞是不對的,是會有诤口的。但是有些人說菩薩也是搞熱鬧,如某某大師也是搞熱鬧的,到處弘法講學、辦道場,但這是弘法的需要,而他的內心是寂靜的,是清淨不動的,這是如幻菩薩,下一步就講這個問題。奢摩他就是真性止與寂靜定,通過止與定來顯現心的明淨。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輿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這是第二種修行方法,這是體現本性如幻妙假的功用,是入世度生化門之道,非常關鍵的;而且大家住在城市裹面工作行菩薩的人,大多數沒有條件到山林中靜修,正可藉假修心。那麼怎樣起行修幻呢? 「以淨覺心,知覺心性],一開始就可以無分別智,明明了了覺知自己的心,本來空寂,了不可得,由無而顯有。所以無相之相,即是幻化假相,於是當下了悟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一,都是不真實。這樣一明白--當我們知道自己的身心、語言,及所見所聞,所有的山河大地一切境界,甚至佛與菩薩境界所有都是幻化時,就會產生了幻的智慧,這叫幻智。幻智相當要緊,幻智就是說我們面對人生現實而不執著,知道是幻,能生能死是幻,既然是幻的,還有甚麼可悲哀?還有甚麼可快樂?又有甚麼不可以捨?又有甚麼可以執著?所以幻智就是了悟一切夢幻中人,都是影像,本來不真實,所以不會執著。因不會執著一切,所以修行如幻修,幻修幻做,就不會產生一種固執的見與渴望,不會急急忙忙,不會把它當真的事,如是無實法可得。這一點非常要緊,這樣懂得以後,根、塵、識和合,都沒自性,都是幻化,所以說中道智,《中論》實際就是破這個,這個若不懂,修行都是白修,因為不能見性,不能隨緣變化。不是說絕對沒用,對世界法還是有用的,可以迎合世俗的需要,卻不能即事而真,所以對道上的事是沒用的。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幻即幻智,譬如人有男女,地位有高低,當知道是的麼?幻有甚麼可著?」這就叫幻智。追求地位的人,一知本來是幻的,有甚麼可以貪求呢,就不用求地位了;若愛面子的人,會問面子哪裏來?觀這個東西,把面子打破。若覺得身體不舒服:「哎!這身體是幻的麼?我為甚麼要著在身體上?一這樣叫除幻。
  由幻智的觀照力滅一切幻相的執著,就不再著在幻上面。當我們不著時,就證得一分功德,開一分道智,起一分妙用,在人生意境上面就提高一層。這是除幻的菩薩,在現實人生中就是這樣做法,這樣做的力量比之在深山老林中修力量是大得多,意境比之亦有很大的差別。舉個例子講:
  梁武帝在位時,一次在一座山中挖出一位埋入地下已八百年的入定僧,而寶志公禅師是梁武帝身邊修幻的國師,在宮廷中來去做如幻游戲。入定僧是在大榕樹下入定了八百年,是修靜行的。在一般人眼光來看,總認為這入定僧的工夫一定高於志公禅師千百倍了,然事實是,一次在宮中志公禅師與靜行僧同時讓宮女們洗浴,那靜修僧心動了,受不了逃出來了,而志公禅師卻沒關系,還是嘻笑如常,這就是修幻智。  -
  本身是沒關系的,有甚麼可動心的,這是幻智所成的,你說這有多大力量,這是最真實的。在修行來講這更進一層,這樣的修行佛法才能真正在人生世界普及,使佛教不會脫離世間法,不脫離社會現實,才有真正利濟的價值,這樣在任何崗位、任何地位、任何身份都可以弘法、都可以修行,所以這是非常要緊的。
  「變化諸幻,而開幻眾],譬如講我們對人的地位的結已解開,用幻智解開了,就可以度有地位的人,碰著地位高的人,心就不會跳了,亦不會奉承拍馬,這樣就可以度他們了;若男女這一關破了,就可以度男女,若這關還沒過,就度不起;若碰到生病的人,若生病的關沒破,我們會同情他們,說生病是怎樣怎樣痛苦,反而把他拴在裏面,若這個關已透過,我們會說,生病不當一回事。四大本來是空的,不可得,先破了他的執著,然後再教他如何調伏,為他找出原因,教他治病的方法。這用理來講先要破迷理,拿事來講要行方便,這樣才可以度人,若這關沒過,就永遠不會度人,別人也會聽你一說立即覺得你的習氣與執著跟他相符合,會覺得有味道。
  一個度人的人與被度的人投機,與他一樣的境界,這不是度人,這是被他迷了,被他牽了。我們度人一定要把他原來執著的地方打破,把他帶過來,轉過來,講,就有變化善巧,這樣才能「開幻眾」,度幻的眾生。眾生是幻的,度就等於沒度,眾生各自的相貌,各自的名字等,這些都是幻的,都由心念所生,心念也是妄想,那個是真的?都是幻時才能開示幻眾,來度脫幻眾,這樣才能自在,才不會被它迷住。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這樣由起幻的緣故,自己知道這是幻的,再不會執著了。一個人若知道是幻,不執著了,還會有煩惱嗎?沒煩惱,沒煩惱就能夠度人,如幻度眾,方便別人,處處利樂,不會覺著疲倦,不為個人得失,不計較名利、經濟、地位等,一切都不計較時,就能「內發大悲輕安」。發大悲是不容易的,大悲不是想想就可以的,大悲是由內生起的,真正地慈悲眾生,真正地利樂眾生,以內發出,而且會產生輕安。因為根塵消了以後,自他無二,內發同體大悲,與眾生一體,看到眾生猶如看到自己最親的親人一樣;如別人跌倒了,馬上過去把他拉起來,連想都沒想,就是說他利益別人不是想起的,而是自然發出的。因這行悲不是想像,亦不是同情來的,而是從定中來的,是從幻化裹面生出幻智,有幻智起用必定有事行的正定,必定不亂、不散、不迷、不著,這樣的定是動裹面的定,是在作用處的定,不是由愛見產生的,認為講得來就跟你多講點,講不攏的就不跟你講,不是這樣的人。所以是輕安通透,愈發愈微妙,愈幫助別人力量愈大,愈來愈好,福報亦愈來愈大了,智慧亦激越而出,號召力、感化力也愈來愈大了,沒有考慮自己,所以產生大悲輕安。由此可知,從這種類型來看,比前一種更殊勝一些,我們應該贊歎妙假之行。
  「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一切菩薩從這裏開始起行,做工夫、做觀照,悲智雙運,逐漸增上,直到佛果圓滿,但時間比較長,需要生生世世做大心凡夫、做菩薩,世世度人,這樣才會成佛果。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這裹要進一步明白,要把幻化的法丟掉不要。為甚麼?「彼觀幻者,非同幻故」,不是同幻,只因有智,只因有真智不昧,雖然勝與劣不同,就是講對觀幻的人不是同於幻化的,而是了了分明,是主人翁不移,是真實顯現。
  「非同幻觀,皆是幻故],不同於幻也不同於幻觀,皆是幻故。這襄面進一步連幻智也去掉。第一個是把幻法去掉不要,這法是幻的,智是真的、有用的,但智觀發出以後,這智也不要。若把這智留滯在心中即成障礙,所以說「非同幻觀,皆是幻故]
  「幻相永離],這是總結,這幻法、幻觀、幻眾生,一切都永離:永離是畢竟地離:永遠不再生起染著。
「是諸菩薩所圓妙行],這樣菩薩所圓滿的行是真實的行,所以是變化無量,其不執著於某部經、某部論或某個觀點,但是處處都可以用,處處都可通達,沒一個固定的東西可執著,這叫「所圓妙行」,處處都是妙行,變化無量,隨眾生而開發,就像「如土長苗]。如種谷子苗要慢慢地生出,開花結果,等收成時,把苗與土都丟掉不要。種子譬喻覺的心、覺悟的心、清淨覺心等;土譬喻幻的法,我們要再藉個土與種子來用,因為菩薩修行的土地就在眾生界,如幻法界、現象界,這是菩薩的土地,菩薩若離開眾生的土地,就不是真菩薩。那麼前面的奢摩他可以叫做自覺菩薩,這裹的三摩缽提是叫覺他菩薩。覺他菩薩的種子必須深深地植在眾生的土地當中,如離開眾生就不可能長苗。譬如金曰賢菩薩行願品)當中說的沙漠大樹,眾生是樹根,大悲水澆這樹根,這樹才能生長菩薩花果,就像這個譬喻一樣。苗譬喻幻智,幻智是從土地當中生起的,就是菩薩的幻智,是針對眾生生起的,因為有眾生、有幻法,才有幻智的產生。所以悟這個淨圓覺是由幻法而起幻智,從幻智再忘記自己的妄心執著,然後再進入覺性,圓覺的性,入圓覺性以後,再把前面的一切都扔掉不要,都沒有,而把種子收集來,種子就是果實,得果實後其他都沒有了,到以後圓滿成佛。所以說:「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這方便就叫三摩缽提,這是第二個方便。大家要注意這法門是非常廣大的,而且末法時代就是需要這樣的菩薩來這個世界裹弘揚佛法,以幻智度幻眾。
  第三是「禅那」,「禅那」是最高的境界,一般人很難達到。以下詳述「禅那」的修法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淨相,了知身心皆為掛礙,無知覺明。]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與上面的前提一樣,以這樣淨解、淨覺的心「不取幻化],幻化也不著,也沒幻智,即把幻化亦掃去。[及諸淨相],亦沒甚麼淨相。到甚麼深山裹去寂靜等都不要。兩頭都不要,在幻化當中修行度眾生,開幻智也不要,既不執著自覺,也不執著覺他。「了知身心皆為掛礙,要破掉,這裡礙破了以後,了妄即真。「無知覺明」,這樣無知的覺顯現明,因眾生是無知,是無明顛倒,是迷惑,對身體的覺是觸,心緣叫思,就是說打破覺與知以後才能明。這明是甚麼?這明是靈性,我們靈智妙性,這靈智妙性不在深山中,亦不在幻眾中,它是非幻、非靜、非空,一切都不是,「離四句,絕百非」,靈明真性。
  這靈明真性是本體上的直接體現,對上來說沒頂,對下來說沒底,對邊來說沒邊際,中亦不存在甚麼中心,即沒東、西、南、北、中、上、下,雖說的空寂亦不是像太虛一樣。若說它相用,不從緣起,緣起也不可得。若說知見亦不是分別,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見,即所謂:「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不見無所不見。」聖心無心能夠圓照太虛,這是(信心銘)的「圓洞太虛」,這是禅宗祖師西來意直接體現的地方,所以這覺性是人的真正性靈妙明。
  [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
  不依賴身心能所等知覺之礙,不依身體修,不依心念修,不在深山裹修,不在幻化中修,一切不依,不依一切礙境。[永得]即究竟,常常如是。[永得超過」,超過相對的境界。「礙無礙境」,礙,就是幻觀幻境裏面的煩惱無礙;「無礙境」,取靜自覺,空掉無礙,礙無礙境:永遠超過,這種是活潑潑的大智慧,靈性--我們的本性全體顯現,在禅宗來講這是大徹大悟的境界,是徹悟的顯現。
  [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锽,聲出於外。]
  這樣的境界受用,自己的機與緣都是妙用,這是內明妙心的受用。受用甚麼?受用世界--地球上的城市、房屋等都可受用,不要把這些扔掉不要,無論在甚麼地方都可起受用,這是自己的大受用。當然達到這樣境界必須有大福德、大善根、大因緣,然後才能把大妙用用在所受用的世界及身心。身體不要丟棄掉,不用了生死。有些人講臨終要生好些。身體要怎麼樣破掉?身體受用它嘛!身體是寶藏,裏面的每個毛孔都放光、起妙用,都是度眾生。身體有甚麼不好?受用這身體與心,還要見、還要聞,見而不見,聞而不聞,佛性在見聞當中顯現,性不可見,但正是通過見聞而顯現?性在作用處。所以說:「受用世界及於身心。」又到什麼地方求一個世界?求個淨土?當下就是嘛!在這裹面去受用就是「相在塵域],相在,一切現象都存在,都不要破掉,都可以法爾顯露,如是如是,人生世界都是妙用。
  「相在]亦不特別,亦不奇怪,這樣的境界不是奇奇怪怪,是平常得很。「塵域],就是不離舊處,依舊是過去的生活,依舊是過去的這種境界,都不要把它破掉,沒執著,於這些東西,沒一切執著。所以說「相在塵域」裏面,塵勞領域裏面,都是存在的。
  這說明了甚麼?說明雖然一切存在,但是道人透脫之後,自在無礙,一切境界透脫無礙,都在一片光明清淨裹面,一切都存在,一切都顯現,都是無礙境界。所以「如器中锽,聲出於外],譬是一種能發聲的器,「咣--」的聲音發出,聲音是從那裏發出?如鐘就是從鐘中發出,但「聲出於外」,聲音表示甚麼?表示靈明無礙境界,器表示身心世界,器世界、有情世界都沒障礙,所以「如器中锽,聲出於外]。這聲音通透無礙,一切都礙不住。這樣是甚麼?這樣是大神通,那些神通說看到甚麼,或聽到甚麼的都是沒用的,這是大神通,圓照法界,但都是存在的,都是很平常的。高的人看來是高,低的人看來是低,一輩子也學不完,如這些人學一輩子也學不完,除非你證到,跟他們一樣:永遠學不完的東西,這是靈妙的顯現。「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活水源頭是從這裹來的,要證到這個地方,才是徹悟自在。
  [煩惱、涅槃不相留礙。]
  煩惱、涅槃好比兩種染、淨不同的器具,眾生未徹,故不能相融,如徹證源頭,則「不相留礙」。聲音出於外,一點礙也沒有。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
  寂滅,一切不可得,一切都是湛寂不動,又靈妙洞徹,一切都是透明的,沒幻化,亦不取靜相,相亦沒有,幻化也沒有,所以「便能內發寂滅輕安」。
  [妙覺隨順寂滅境界。]
  這個時候,做工夫時,禅那妙覺現前,心與佛完全一樣,一切了不可得,又能遍照法界。所以說妙覺隨順,寂滅境界。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唯有自己明了,別人不可能見到。印光大師曾說:「說於門外漢,遭謗定無疑。」所以這樣的真實境界是不好說的,只能透出一點光讓接近的人知道知道,透出一點心光,絕對是不可能講的,亦是說不出的,若一說出定遭到誹謗,所以到這裹「自他身心所不能及」,根本及不到這樣的境界,自己的心識來量也沒辦法量,沒辦法來講這個境界,所以這個地方是超情離見,智不能知,識不能識。
  [眾生、壽命皆為浮想。]
  這時證到一切眾生的壽命都是浮想,任持本無的實體如如不動,故《華嚴經》說:「一切眾生都是妄想所住。」譬如空中的雲,都是浮氣,若了虛空即知浮雲畢竟非虛空,眾生的壽命就是我們真性中的浮想,了真寂的人才知眾生畢竟非真。
  [此方便者,名為「禅那」。]
  這方便就叫禅那。禅那,翻譯的意思就是「靜慮」,假若即慮是靜的就沒散動,即靜無慮就沒無記,這是一般的解釋。實際是甚麼?就是絕待靈心,絕待無礙的靈妙真心,不是散、不是靜、不是亂,也不是非亂,是不可說。
  第三種禅那法已講完,接下是第三段引例彰圓: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
  善男子!這三個法門都是圓覺親近,我們剛才講的若只修一種,沒修到圓滿,是親近,能夠證到叫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的如來都因為這樣去修行成佛,因這三種法門的方便才成佛,在這三種以外的都叫方便之中的方便。[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而建立的,都是以這三種事業方便建立起來的,所不同的是演繹出來講,更細致化了。
[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假如因此而證得圓滿,也就成就了無上菩提。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這是校量三種法門的殊勝功德。
  比較而言,假使有人修習聖道,同時又從事於教化事業,教化誰?教化百千億的阿羅漢、辟支佛果,使他們成就聖道,但不如有人聽聞到--就像現在大家一樣,這樣的無上的圓覺法門,這是成佛法門,是最究竟法門,是無礙法門,在一剎那頃,不用那麼長久,一剎那頃做工夫觀一觀,體會一下,這樣功德比他們都大得多。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緣,種種法義與道行,畢竟沒有這個真實,那些僅僅是方便接引,那些是路途的風光,那些是基礎且是一般凡夫的基礎與二乘修證的過程,而現在所講的究竟真實,也同時教導我們在真實當中深入增進,不要在外面搞。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禅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锽。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威德菩薩你應當知道,無上的大覺心本際是無二之妙相,即修證實無有二,隨著各種方便,它的數量有無量,如來總的開示有三種類,第一、奢摩他是寂靜輕安,就像鏡照萬像,能夠顯現,但畢竟還有個鏡在、像在,容易產生分別。笫二、三摩缽提如幻化,猶如苗的增長。第三、禅那是寂滅的境界,如彼器中锽。三種微妙的法門都是隨順覺性的方便,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都依此三種隨順得成大道,只有在這三個方面都圓證的才叫究竟涅槃。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