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菩薩行品
一、本品的來由
菩薩行品在敘述佛陀依眾香菩薩所請,為各位菩薩說盡、無盡解脫法門,並說明菩薩的大行而得名。
折衷疏說:此品的菩薩行品是相對於聲聞行說的,相形之下,優劣自現。文中說:一切大海和深洋可以測量,菩薩的禅定、智慧、總持辯才不可稱量.香積菩薩前來請法,如來為說盡不盡二種法門,全都是菩薩不思議行。上品為顯示世尊為此劣機眾生“故示穢土,說貧所樂法小乘之行“。實則,如來功德平等,說法也是平等的。所以這一品專明示釋迦佛土本淨。這一品也是第四會,各位佛弟子重集庵園。
有五種因緣形成此品:
一、以上所說的法要,須要佛給以印定,才能成經,然後才可以流布將來;
二、淨名所現的不可思議事,在方丈之中的眾人已經得見,但庵園殊勝的說法因緣還沒有親睹,教化還有所不周,所以再一次集會;
三、眾香菩薩遠道而來,其意也有二。一者,欲見淨名;二者,欲禮觀於佛;
四、上品明示香飯,以香飯為佛事,現在為了廣泛的闡明佛事有無量的法門,不僅僅的局限於一法;
五、上品借座請飯,略現神通,現在掌持到會大眾,手擲大千,更為廣泛的示現難思難議的無上佛道。
二、事由
是時,佛說法於庵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
此句有三層含義:
1、莊嚴場所,迎接遠方客來;
2、發起庵園勝會,以表敬仰;
3、展示無量法門,多人得以悟道。
我們從文的陳述中可以看出,庵羅樹園,將有法事之時,“忽然”變得廣大而莊嚴,一切在會的人物都成了金色.“忽然”,是傾刻之間,這不是人力所能完成的,自然會因這一環境的變化,引起到會對佛理的思考和仰慕,由此,也引出阿難的請問。
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
這一現瑞實在使阿難等生起疑問。因為大士所為,不是心行小道者可以測度的。這又為淨名的到來事先使大眾生起敬仰做了鋪陳。
阿難雖然常隨佛行,今天的壯麗情景他也沒有見到過。所以急切的問佛,是什麼因緣使這裡這麼莊嚴,整個會場都變成了金色?
佛告阿難:“是維摩诘、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
佛告訴阿難說,各位聖眾圍繞著維摩诘、文殊師利,想要到庵園法會來,所以便事先有了這樣感生的瑞相。
三、托眾見佛
於是,維摩诘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
維摩诘要文殊師利和他一起來共有三層用意:
1、意欲印定成經;
2、使眾香菩薩見聞佛法;
3、揭示佛法的無量法門,不僅僅是香飯。
而折衷疏認為,此段經文也有三義,但和吉藏《義疏》略有不同,他認為:
1、他方菩薩意欲供養釋迦,現在可以滿其本願;
2、彼土菩薩都是初發心的菩薩,只知道彼佛的功德無量,但不知釋迦“對穢現劣“,佛土本淨的深理;
3、為了使到會的諸位得到大乘實相法的真實利益。
於是,維摩诘給文殊師利菩薩說,你可以和我一起去見佛,和各位菩薩一起,禮佛並四事共養佛。
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
是時,是弘道利物之時。善哉,是歎許。今正是時,意為有真實利益之時。通文便是:文殊師利說,好啊,可以,現在正是有益的時候。
維摩诘即以神力,持諸大眾,並師子座,置於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繞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
這真是太奇妙了,世間人待客用以上好的車轎,而維摩诘卻是用以神通之力。這一舉動即重新申明了不可思議之事:“掌不大而能持,眾不小而被運“。此時此刻誰人能不歎服呢?
右繞七匝,以示愛敬;一心合掌,以示歸心中道,不雜他念。通解文意是:維摩诘運用神通力,將意欲到會的大眾放在右掌上,來到佛所在的庵羅樹園。到了以後,頂禮佛足,環繞七匝,一心不亂的合掌,站立一面。
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右繞七匝,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
諸,是文言文中的代詞,意指很多之義;避座、稽首、右繞等都是表各位菩薩、弟子及天王們到會以後的尊敬情境。這既是佛陀的道德所感,也是維摩诘的神力所致。
修敬,是菩薩們的常法,即普敬一切人事。佛門中有,“存一份恭敬,生一份功德“的說法,其實是真實不虛的。不要說學修聖賢的人,就是平時為人處世,多一份恭敬於自於人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四、問顯難思
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坐,即皆受教。眾坐已定,佛語捨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唯然已見”。“於汝意雲何?”“世尊,我睹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如法,如果依字面解是依於禮法,上恭下敬,成聖賢之境。上文有菩薩們的“右繞“、“稽首“之舉,下文有世尊的“慰問“、“請坐“之行。以行示教,身教重於言教,內存實德,外現恭行,使在會的各位明眼人一並受教。
維摩經又名維摩诘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不可思議之義便來源於此。其深意在於欲印定成經,以大譏小。又可以表明佛事之不同,申明菩薩之行。
五、問何人能消此食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於是捨利弗語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難言:“此所從來?”曰:“是長者維摩诘,從眾香國,取佛余飯,於捨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難問維摩诘:“是香氣住當久如?”維摩诘言:“至此飯消。”曰:“此飯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
在以上經文中曾說上界之香,普熏三千,為什麼在庵園不能聞到,而現在才聞到?因為現在即將印定成經及其明佛事,所以得聞。阿難不無欣喜的問佛說,這香我怎麼從來沒有聞過呢?這實在是太香了,是從哪裡來的呢?
佛回答阿難說,“是彼菩薩毛孔之香“,彼菩薩在此是指香積佛國的菩薩們。這就必然引出捨利弗,我的身上也有此香的說法,其用意是引出阿難刨根問底,以更加深刻的揭示“香“的來處,顯示香積佛國的菩薩們,以香做佛事,以及香飯的利益之廣。
隨著經文的層層揭示,我們終於明白,其香來源於香積佛國的香飯。說食了這種香飯七天才能消化,有二層因緣:其一,羅什法師說,如果有人吃了香積佛國的香飯,不經七日而消,其心必生厭離;其二,應得道者,得香飯之熏,不必七日,必成道果,事不須久。因以上二種因緣,不過七日。
我們世俗人的生命七日如果不食,也必然死盡,因為食食、色食等是我們生命的力勢,不食,必然勢力耗盡。吉藏法師解釋此段經文說:凡夫所感福淺,但得七日,所謂下也;二乘小深,故得羅漢初果,正位羅漢心,然後乃消,所謂次也;大乘發心,乃至補處,然後乃消,所謂上也;為了顧及到上中下三品凡夫賢聖,故以七日為限。
有法師解釋說,在此“飯“是暗示無量無邊的大乘法門,不可以僅以飯相認相解,這樣才能更好的解釋令人得道的道理。“今諸佛即飯為法門,現此一用,令人入道“。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食佛香飯便可得道,有人回答說:諸佛有善巧之言,也有善巧之食,所以聽佛說法,以及食佛飯,都可以得道。這就象世間人有病,便有其藥,現在欲治心病,也應有藥,這個藥就是香飯。
羅什法師說,吃了這個香飯,“體安心淨“,生發未曾有之意。飯尚且如此,更何況大乘法門的無上妙道呢?“有此妙果,必有妙因,極大信樂,深達因果“。通達因果,便是深解緣起,解緣起即見實相,所以說是得道。
得無生忍,是指斷無明惑,證入聖位,才能消飯。一生補處,是指等覺菩薩,進斷生死無明,即入妙果位。文中一切煩惱毒,通指五住煩惱。
六、廣明佛事
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台觀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
聲聞阿難只知以佛法做佛事,他萬沒有想到以香飯做佛事,恰恰反證了他見聞未廣,心量有限,不竟脫口歎言:從來沒有見過啊!這也正顯示出佛事有多門,不可因心量狹小,拘泥於一人一事一時一境。悟得此道,於佛法才有大利益。佛事,泛指諸佛引導眾生悟入佛道之事。
佛在此以香飯為由,廣明種種佛國,以種種不同而做佛事。要而言之,根塵動靜,無不可依之悟入。不可泥於經文中所例舉的事實。同時,也指出那些以為只有語言文字才是佛法的小見。也表明種種佛事在佛無不能做,只是隨於眾生的根性,所在的情境的方便而現出差別之相,並不從中生起優劣高下之想。在會的菩薩、羅漢。天人,以及今日有緣看到這段文字的我們,對照自已的心行,能不生起悔責之心嗎?
折衷疏中有一段絕好的文字解釋此段說:“乃至八萬塵勞,則舉其逆者,六塵無非教體,根根盡入圓通,耆婆攬草,無非妙藥“。真是言簡意赅,句句如金。
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
光明、菩提樹、色塵;衣服、臥具、觸塵、飯食、味塵;園林、台觀、虛空、色塵;文字、聲塵、有言、無言;乃至於“諸佛威儀進止“中的彈指、揚眉、動睛等,所有環境、塵境、動靜都是教化眾生的無量方便。總而言之,眾生有多少煩惱,佛有多少妙藥。悟達至此,才可以說叫“入一切諸佛法門“。
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菩薩如果能入諸佛無量智慧,無量方便,無礙圓通的法門,見淨不喜,見穢不憂。也能“不礙不沒“,不礙,是心行上沒有質礙,不沒,即見到穢土不消沉。所有的穢淨施為,只是佛法智慧的妙藥,佛佛慧等,即入此門,則知佛土本是應物,但能應之慧,是沒有差別的,所以對於淨穢不生憂喜。
太虛大師說:“但隨調御眾生的便利,而現差別,不於其中橫生高下、優劣之想“,佛之功德不是常人所能測量,故產生下面眾香菩薩之悔責之心。
折衷疏概括此段文意說:既達順逆,無非佛事,則見淨不須喜,見穢不須憂,淨穢皆是隨機示現,非真實有,真實功德,平等無二。
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
諸佛國土有若干,以示諸佛教化眾生的時間地點場所及對象所不同,而虛空無若干,以虛空印證比喻佛陀根本智沒有差別。諸佛色身各不相同,但佛慧沒有異。
有論說:佛土若干,指三土而言;虛空無二,指寂光土而言;三土對機,故多差別;寂光自住,故無若干。三 土有若干,而寂光無若干;色身有若干,而佛慧無若干。
阿難,你見到諸佛的國土,有種種差別,而虛空沒有種種差別。同樣你見到諸佛的色身,有種種差別,但是,他們無礙的空慧,沒有差別,是完全一樣的。
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性,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陀。
在上文中表明佛慧的相同,在此表明佛陀之所以為佛陀的共同德相。“色身、威相、種性“同等,是由智慧具足,悉皆同故;五分法身及“力、無畏、不共法“同等,是由於利生同的原因。“大慈、大悲“同等,是由於解脫相同;“威儀所行“同等,是由於法身同故;“壽命“同等,是由於般若同故;
“三藐三佛陀“,漢譯正遍知,又言正遍覺。見法無差別,故言正,智無不周,叫做遍,出生死夢,故言覺。通解便是:法無不知,智無不周。
“多陀阿伽度“,漢譯如來,如法而去,如法而來,古今不改,千聖同轍,故名如來,也名如去;也有法師說:如者,是心與如冥,無復有不如之理,從此中來,故無不如也。
“佛陀“,漢譯是“覺“義,覺又有二義:1、於四谛中覺;2、於一切法中覺,覺而不盡,不是真覺。此三是至境之強行立名,以名諸佛同等,異於二乘。象阿難三問三不知,天女問,默然無言,此顯然於睡夢中,沒有覺悟。
七、歎名義難思
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如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
由無量佛所修無量無邊功德,證得福慧圓滿果德的名稱,其中所含的深義,縱以佛智也說不能盡,既使大千世界的眾生,都是多聞第一,都不能受持,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其所行功德不可思議,其智慧辯才,也不可思議,所以其名稱,及名稱所含之義,也沒有窮盡。
通講其大意是:阿難,我如果廣說這三句所含的意義,你以長劫的壽命,也是不能聽完的。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和你阿難一樣,也是多聞第一,得念總持,也是長劫壽命,也是聽不完的。阿難,諸佛無上的正等正覺,智慧辯才,是沒有限量,不可思議的。
八、小乘自卑
阿難白佛言:“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禅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難,汝等捨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诘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作。”
以前阿難在聲聞中被譽為智慧第一,現在在菩薩的法園中所見所聞,使他生起了自卑心,告訴佛說,從今往後,我自已再也不以為自已多聞。因為菩薩的大智慧藏“較之聲聞,如大海比一滴“。佛便勸勉阿難說,並不是說你在菩薩中多聞第一,不必退心。
太虛大師說,小乘人就象病鳥棲止在一枝之上,大乘“漭蕩無涯,不可限量“,所以不是小與大之比,而是一個有量,一個無量之比。之所以歸結到維摩诘,是為了列舉現在的事實為證。而且強調說,這只是維摩诘“一時“所顯現的神通,更何況其余不可思議的事。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捨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
因為聽聞佛德平等,菩薩德行難量,從眾香世界來的菩薩們,後悔不該對娑婆世界生起下劣的想法。所以現在請求大法,以遠游異方,利益他土,不宜虛返,“少結法緣,感德難忘“,必然付之於行動。
我們回想前文中,香積佛國來的菩薩們,以香味、香飯使此土的羅漢、菩薩們個個神往,生起向往之心,成辦佛事,來此度人,現在想將此土之法,請還彼國來做佛事,所以合掌懇請。
窺基法師說,這些菩薩“本在香城,見穢下想。今聞妙理,生悔愧心“。本來以為釋迦“身卑土穢,生下劣想,謂下劣於妙香世界“,哪裡知道,佛身內德,及實淨土,本來平等。為了教化救護眾生,現身土不同。所以悔前心,而生起後愧之想。
香積國的菩薩,雖然是大乘根性,“得悟中道“,但對於“雙照二谛“,猶未深達。於小乘僧俗中不能明了,所以如來為說雙照之義,使其化道無滯。這個道理就象國家的文武官員,隨其靜亂,用有興廢。娑婆多難,此土菩薩,對於中道實慧,通達明了。要想游於十方,教化無滯,必須遍行空、假、中三谛。
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
“唯然“,是求佛大默許之意。從上向下為“賜“,可以見出香積菩薩們的敬人敬法之誠意。“少法“,以反襯佛法如海,我等只需一點,以念佛報恩,即當念如來。
九、示大乘法門
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盡“,是指有法可盡,表達事;“無盡“,是指無法可盡,表理;事即是俗谛,理即是真谛,對於二谛能夠圓通,行於中道。汝,是指你,或者你們,勉勵之語。在以下經文中,大士對盡與無盡的法門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一、菩薩不盡有為:
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什麼叫做有“盡“呢,菩薩自已解釋說,有為法是有盡的,因為有為法有三個特征,即苦、空、無常,世間的萬事萬物,無一不是在這三個法則中,所以站在佛覺悟的一邊,我們把它叫有為法。故此,有為法也叫世間法。在此,有為無為不是有所作為和無所作為的意思。無盡,即無為法,又叫出世間法,因其沒有有為法的三個特征,故相對立名叫做無為。因為世間是有為的世間,眾生只知有為,不知無為,即不能悟入事物的真相,把握其規律,故佛以無為以破除眾生有為之執。
那麼,有為和無為是什麼關系呢?菩薩為什麼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呢?
原來“有為雖偽,捨之則大業無成;無為雖實,住之則慧心不明“(僧肇注),所以菩薩不盡有為,才能弘法利生,不捨善法,以積聚功德;不住無為,故道無不覆。才能出生入死,在淨而淨,不以此為欣慶;“處穢而穢,不以為戚,應彼而動,於我無為“。佛陀的不可心思口議的大法,即是出於這樣一個“不捨有為,不住無為“的真理。
以為有有為可為,一般說來,是凡夫思想行為不能通達的結症所在。以為有無為可證,一般說來是二乘人思想行為不能圓通的結症所在。菩薩不捨不執二邊,故能應化十方。
在如下經文中,大士為了使我們對於有為無為有更真切祥實的了解,從慈悲入手,款款道來:
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
文中自釋說,菩薩在救度眾生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才是正確的。因為大慈和大悲是“入有之基,樹德之本“,如果沒有大慈大悲的發心,要麼成為薄地凡夫,要麼成為一個自了漢,都不可能成為菩薩。
立決定志,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其心甚深而又堅固,就好象植樹,根深才能葉茂,堅固難撥。經歷浩浩長劫,也不迷失。所以發心不忘,是眾行的核心。眾生,可以說是煩惱的代名詞。在生生世世度眾生的時候,心不生厭,真是談何容易。羅什法師說:“以大悲為本,故能涉苦彌勤,雖魔怨逼試,心不生厭“。
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身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四攝六度是菩薩不盡有為,大慈大悲的具體方法,也是菩薩精神的有力體現。所以有人說,外化不離慈,內修不忘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要立長志,不可長立志。在經文中稱為“不暫忘“、“常念“,意即永不忘失。順行,意即:內順四攝,外護法橋。內求功德,回向菩提,永不生厭,不為二乘三界所困。菩薩就是這樣念行四攝法,護持正法,不惜身命,為眾生種善根,以此眾多的德行,使自已的道樹枝葉繁茂,這就是不盡有為的用意所在。
佛門常會說某人的善根,某人無善根,將有無善根作為一種見佛聞法的標准,那麼,到底什麼是善根呢?善根,是從三世因果的觀點出發,把我們曾在久遠劫中所行的善事善行、見佛聞法的因地眾緣稱為根。這猶如參天的大樹,根深才能葉茂,即今生今世的悟性等,都是和過去世的因緊緊連系在一起的。所以,根既有過去義,又有生發義。
佛陀時代,有一人找到捨利弗請求出家,捨利弗觀其宿命,八萬大劫不種善根,不許其出家。其人依次請求五百羅漢,不得聽許出家。於是來到祗洹精捨,見到佛後悲泣懊惱,佛即以種種方法呵責阿難:“你智慧不深,不見人根,妄輕賤人“。佛即接受其人,贊歎說:善來比丘,須發自落,法衣著身,便成沙門。佛為說法,即得阿羅漢。捨利弗不解地問佛,此人有什麼善根,得此善果?佛說,在往昔過去無央數劫,有佛名叫人耳。時有一人,入林中取柴火,虎從林中沖出,欲食啖其人,其人急中生智,上到樹上,虎候在樹下,其人大為恐怖,佛從空中飛過,其人見已,稱南無佛,心生信樂,極厭生死,深心誓願,願離此苦。因此善根,今得解脫。時捨利佛向佛悔過,舉身投地,深自悲歎。佛說,比喻石中含金,愚人不知,棄而不用。金師見之,知其中有金。即以隨身工具,將其全部裝走。眾生無明石中,有智慧金,現在你智慧不夠,所以棄而不度,如來深見眾生根本,以禅定智慧破而出之。
求法不懈,說法無吝。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墮煩惱者,令發正念。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不著己樂,慶於彼樂。
求法以樹立正見,有了正見,才有正行,然後證果。如其不然,則易生邪見。聽法、閱藏,遍參雲水都是求法的具體方法。無吝,即不吝惜自已所獲得的佛法真理。以無所畏懼的勇猛心常行教化,入於生死,置個人的安穩生死於不顧。
凡夫見他樂則生厭,見他苦則生心安;自樂則生著,自苦則生厭。而菩薩則不是這樣的,見他樂則歡喜,見他苦則心中生起慈悲。自樂心不著,自苦則心安。自苦心安有二個含義:一是安於如是因,如是果,種苦之因,必招苦之果。二是心甘情願願替眾生受苦。因為念不正,則招生煩惱,念正則煩惱自消,故菩薩叫邪念者發起正念。出家修道,禅定智慧,煩惱日輕,但不可以此出離、獨善而自得其樂。言外之意是,不要以少許的出離之樂,而阻礙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樂。知少、得少為足是修道的大忌。
關於不輕後學的問題,從表面看,仿佛是一個個人修養之事,其實,更主要是我們智慧的有無和大小的問題。折衷疏說,眾生的善根深淺大小不可思議,只是聞道有先後而己,只要能學,學必有成,當然不應該輕賤後學,敬學如佛了。
在諸禅定,如地獄想。
羅什法師說,禅定有三種:
一、大乘禅定。
二、小乘禅定。
三、凡夫禅定。
凡夫因為過著五欲的生活,不知禅定之樂,一旦少有善根,修得禅定之樂,便生起貢高我慢;小乘禅獨善求證,容易火燒眾善,壞失無上道根。大乘禅定不許菩薩貪於禅定之樂,以求不斷的增勝福慧,所以,以上二種所做所為在菩薩眼中心中猶如地獄一樣。有一份修行,或者說有一份功德,多一份我慢,所以學人在此當千萬驚醒。
於生死中,如園觀想。
觀,名詞,古建築樣式,如宮觀,寺觀等。非“觀“想之想。字同音不同。在眾生生與死的輪回中,菩薩救度眾生雖然異常艱難,但在以度眾生而所成就大道的菩薩心中,就象在園林中游玩一樣自如。因此,折衷疏說:生死雖然是大患,但卻實是體悟大道的根由,菩薩想要無礙的游行在大道之中,當然對於眾生所厭患的生死想如園觀了。羅什法師則說:菩薩“意存兼濟,故樂游無畏“。兼濟,是自利以度生成就功德,利他以出離苦海,體解大道。一舉多得,故說兼濟。
見來求者,為善師想。
凡夫求人為恥,被人求生厭。菩薩則不然,對於有求於自已的人,都把他們看成是“善師“。這是什麼道理呢?凡是善師,都使人生起敬喜心,教人生善心行善舉,有求於自已的人,能生起我們的善心,所以就應如“善師想“。又,求人的人,其目的雖然是為了自利,而實際上,也有利於菩薩福慧資糧的積聚,故應做善師想。羅什法師從施與被施的角度著眼,認為:本來沒有布施於人的想法,因為他人的來求,“發我施心,則於我為師“,所以應做善師想。古印月氏王,一日出游,見有數千乞食者在道邊舉手高呼:“各取所須!“,王問大臣,這些是什麼人?在叫喊什麼?大臣回答說:要飯的人。月氏王因為智慧鋒利,悟知其意,告訴大臣說:他們是我們的老師,不是要飯的。他們是在為我們說日月交替,滄海桑田,苦空無常,貧富無定想之法。他們說:他們前世也曾做過國王,因為不行布施,貪吝財物,不修善業,不積功德,而至如此。我們現在不做布施,將來的下場和他們今天是一樣的。所以,他們是我們的老師。
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見毀戒人,起救護想。諸波羅蜜,為父母想。
捨諸所有,包括妻子兒女城邑聚落,以及身命財三個方面。並且能夠施而不悔,因為深明因果,所以文中說這樣做是“智想“,意為明了人生和宇宙的真相,不象凡俗一樣,只貪圖眼前一點蠅頭小利,不知將身命財存入三世因果的“銀行“,使自已的福慧增值。起首一句表明,能施是有大智大慧之人。二句是表明菩薩對於犯戒人的態度。菩薩見了犯戒人,不是譏謗他,打擊他,而是以愛心去救護他。這和現實的教團的行事,卻有著天壤之別。戒是修行人的護法神,犯戒則無護,無護是非常危險的。菩薩是有護的,對於處在危險的眾生,以有護護無護,如父如母,可敬可佩。
諸,是指六度。有言:智慧以為母,方便以為父;諸佛大導師,無不由是出。在六度中,智慧是其它五度的指南和根本,就象人的眼目,如果沒有眼目,便成了盲度。只有智慧,而沒有其它五度的實踐,智慧就沒有了載體和方便。所以,六度之間的關系是互換互動的,這也象父母關系一樣,無父其母不母,無母其父不父。又,六度圓滿即生六波羅蜜,能生五分法身,也即是五分法身的生處,故言做父母想,能生貴子的原故。
道品之法,為眷屬想。
道品,指三十七道品,是幫助利益我們成就道業的,如人有親朋眷屬一樣,相助成道,故言,當眷屬想。把三十七道品比喻成眷屬,從中可以見出菩薩講經說法的生動和貼切。眾生生活在眷屬之中,以眷屬做比,抽象的概念便生活化了。
發行善根,無有齊限。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行無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惡,淨身口意。
上文說種善根,現在說發行善根,意思是更進一步使善行增勝、增廣,增勝增廣到不以劫數為限的天地。也就是告訴我們,發行善根不要知少為足。羅什法師著說:“萬善斯行,無有齊限“。
在實行布施的時候,或財少而心足,或財足而心少,都是不行的。在實行布施之時,必須清淨三業,“在因既淨,妙報必隨“。如果從淨土法門理解此句,即是,廣修淨因,令一切因,莊嚴妙事,於已土中,悉皆備有。
但此句經文在玄奘本中譯成:“於諸佛土,恆樂莊嚴;於他佛土,深心欣贊;於自佛土,能速成就“。今將其列出以供領會經義。
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
大悲不屈於“生死“,精進不倦於“佛德“,用智慧的利劍,破除煩惱,出法身果,荷負眾生,這是菩薩的心量。陰,是五陰,界,是三界,入,是六入,即六根。法身超越三界,是陰界入所不能攝,故言“出“。如果受界入身,自顧不及,那裡還能救濟他人呢?
後句,“精進“以摧破魔軍,“無念“以求證真。總之,不起有無等四句邪念,才是真智慧。在實際的學修中,一般學人很容易在“有“和“無“、“非有“和“非無“上起爭辯,豈不知,當說有說無之時,早己去“道“甚遠。金剛經後的回向偈有,明四句,絕百非句,是值得學人深深參悟的。
行於世間法,少欲知足。於出世間,求之無厭,而不捨世間法。不壞威儀法,而能隨俗。
名利是非,長短方圓,衣食住行,等等,皆世間法。菩薩法是行於世間,即不離世間,不捨世間,但少欲知足,以留惑潤生,和光同塵。以區別於小乘,捨世法,以求無欲。眾生礫石中含有真金,故菩薩不捨。即能隨俗,但不同流合污,保任行住坐臥四威儀,體現佛法之嚴正。從此段論述中,一個不即不離,行於中道的菩薩形象,豐滿的展現在我們面前,為我們學修佛法樹立了不可磨滅的楷模。我們對於自已平日的固執已見和見解的偏頗能不汗顏嗎?
起神通慧,引導眾生。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善別諸根,斷眾生疑。以樂說辯,演法無礙。淨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無量,開梵天道。勸請說法,隨喜贊善。得佛音聲,身口意善。得佛威儀,深修善法,所行轉勝。
教界對於神通的反感既源於我們對明理的重視,也與我們對神通親證的無能有關,也與社會上的江湖術士運用“術“騙人害人有關。我們仿佛不得不校枉過正,但往往授人以佛法不談神通,甚至是反對神通之嫌。但是依於經論,神通在佛法中的位置是顯而易見的。在此菩薩正是對外以神通引導眾生,令其對佛法生起敬仰之心,對內則以文字總持,憶念法藏,觀根說法,斷眾生對於人生宇宙的疑惑。“以樂說辯,演法無礙“,是具足四無礙辯才,總持佛法的自然流露。
菩薩在教化眾生的時候有無量的方便和次第,為一類根性的眾生說十善道,並指出依此修行可以得到人天的福報,令其生信。從至極來說,不是為人求得人天福報而修善叫淨善,但根性小的眾生會感到修法沒有著落,故此,只能為其展示欲界人天的果報。對另一類眾生說四無量行,使其生於梵天,“請轉*輪,“以“處尊引物“。菩薩有時也自生於梵天,以教化梵王天子等,現梵王身,並勸請佛陀演揚聖教,以弘傳正法。
佛音,經中說有六十種美妙音聲和八種美妙音聲之別。這些音聲“應物無量“(見《密跡經》)。八種音聲分別是:徹好音;柔軟音;和適音;谛了音;不女音;不誤音;深遠音;不竭音;《密跡經》中加上一個無量音。
由請法隨喜,贊頌功德,得六十種微妙佛音;由三業清淨,得佛無量威儀,這是莊嚴隨形好行。從以上也可以看出,菩薩法中,不能以一小善而生起我慢放逸,不捨一切善,不住一切為善的功德,這才是大士求進步的正確道路,這樣才能算是“深修善法,所行轉勝“。
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
肇注說:向如上所闡示的那樣修行菩薩法,“自行化彼,功德日茂“,就是不盡有為的深刻含義。
二、菩薩也不住無為: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
佛己經將修學菩薩法不盡有為的道理講得很深透了,那麼什麼又叫不住無為呢?以下共十六句,以廣泛闡述什麼是不住無為。僧肇法師說:“自此下,皆無為觀行也,觀無為,必睹淡泊之樂,而能不證涅槃,永處生死,名不住無為也。空、無相、無作,三乘共行,而造觀不同;二乘空觀,唯在無我;大乘空觀,無法不在;以無法不在,故空法也空。空法既空,故能不證空。二乘無相,唯在盡谛;大乘無相,在一切法;二乘無作,不造生死;大乘無作,萬法不造“。
總之,菩薩修學空觀,不是以證入空寂性而沉空滯寂,自得其樂,而是要觀諸法空性,以起無量的妙用。秉慈悲願力,不捨眾生,同登覺岸。無相無作,其意相同。
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滅。
無起,是空觀的別名,是從緣起的角度講的。諸法從緣而起,從緣而滅,沒有先後,也沒有第一因,悟證此理,而不以此為證,即不住於其中。住於其中是法執。
了知世事無常,但不捨善行善法,即平常所說的,知道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不因此而消極厭世,不精修善法。應知佛說種種法,為治種種病,佛說無常法,是為了破眾生的“常“見。
唐代道液法師說:“破常倒故觀無常,以大悲故不厭善;破樂倒故觀苦,以大悲故不惡生死;破我倒故觀無我,以大悲故常誨人;破喧動故觀寂滅,以大悲故不永寂滅“。又說,觀無常故,不住生死,不厭善本,不住涅槃,其余一樣。
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
遠離有三:一、離人間五欲;二、離煩惱;三、諸法性空遠離;現在文中所說的遠離是說觀性空遠離,而不捨心身修善。遠離也是無為的別名而已。
雖然知道諸法無所從來,也無所去,更無所歸,而菩薩在修行的實踐中依然要歸趣善法,以期圓滿無上菩提。
隋慧遠法師在其所著的《維摩诘所說經義記》中說:二地以上的菩薩修道行的時候,觀第一義離身心相,名“觀遠離“,但依於身心修智善行。二地持戒,名身修善;三地修定,名心修善;也可以說是四地以上的順忍行,觀第一義谛無所歸趣,而修順忍,歸趣五地無生善法。也可以說是七地以上的無生忍,雖然觀理無生無起,而常現身教化眾生。也可以說是七地以上發起勝行,知道各種煩惱本來寂滅,名觀“無漏“,而常現起煩惱業行,叫不斷漏。也可以說是九地中化眾生心,雖知眾生空無所有,不捨大悲,憐念眾生。也可以說是十地中見分堅固,觀法體空,名“正法位“,於空不著,故不墮凡小。
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禅定智慧。
菩薩以其超凡入聖的智慧,雖然知道諸法無我無人無相也無主,更不堅牢,但不以功德虛假而不修習。
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
象以上所陳述的那樣修學,是菩薩不住無為的無上法門。
三、不盡有為和不住無為的辯證關系:
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集法藥故,不住無為。隨授藥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諸正士菩薩,已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不盡有為,故無阙德之累;不住無為,故無獨善之礙;這二種無礙,是菩薩弘道的要津。
總結文意有四:
1、不住無為以出假修福;不盡有為以行濟慧;
2、不住無為以撥苦與樂;不盡有為以萬行填願;
3、不住無為以再來三界集法藥;不盡有為以觀機與藥;
4、不住無為以涉有觀機;不盡有為以隨機對治;
十、獲益還國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巳,稽首佛足,歎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從香積國來的菩薩們在聽了釋迦佛關於大乘法門的說法後,心開意解,法喜充滿。為了表現真誠的供養,用上好的花、香遍灑三千界內,並贊歎佛陀的智慧方便。
虛大師說,“忽然不現“,是盡;“還到彼國“,是盡無盡;總示盡無盡解脫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