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文章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陳兵教授:隆蓮法師  

隆蓮法師

    有“當代第一比丘尼”之稱的隆蓮法師,雖然常住在成都愛道堂,離得不遠,我內心十分欽敬她,但拜訪的次數並不多。

    第一次拜訪隆蓮法師,是在1981年春天,我讀研做社會考察來成都,從文殊院僧人處打聽到了她所住“愛道堂”的走法,穿過幾個小巷趕到那裡時,卻不見廟宇,原殿堂被改建成了廠房,牆角下有兩位女工正在做飯,應是比丘尼了。問起隆蓮法師,說剛出去,只有和一位臥病在床的老比丘尼交談了十幾分鐘。出門後,碰到兩位年輕比丘尼陪著一位高個、方臉,頗有威嚴之氣的比丘尼迎面走來,我想這應是隆蓮法師了吧,然沒好意思問,很可能當面錯過了。

    在此之前,我就從多處知曉隆蓮法師:樂山才女,能詩文,通英語、藏語,青年時曾應四川省縣長選拔考試,中“狀元”,任四川省政府秘書,後出家,師從能海上師,據說四十歲時即得修法成就。我看過她關於氣功、佛學的文章和一些詩詞,文筆極好。她持戒精嚴,出行時常有二比丘尼陪同。

    來成都後,拜訪過法師幾次,曾蒙她招待吃過精美的素餐。1992冬天,我請教有關出家之事,她回答:“你名氣已大,若出家,人家要你當方丈,那如同大管家,忙得很啊,哪能讓你安閒清修?我有一叔祖,前清拔貢,樂山著名才子,年輕時赴普陀山拜見印光大師請求出家,大師贈他十二個字,我現在轉贈予你:‘若能通身放下,何處不是道場!’”

    法師留給我的最深印象,是出格的謙虛,我贊賞她佛學淵深,她說只是半瓶水,只講得《菩提道次第論》,也是按傳承老實講,不敢有所改易。贊賞她通達英語、藏語,那《入菩薩行論》譯筆真好,她說都是自學,都是半瓶水。我勸她減少接待、講說和事務,發揮寫作才能,多寫些佛學論文,留傳後世,利益久遠,她說:“佛法,祖師們都發揮得極其圓滿了,我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再饒舌。”一次去愛道堂,她正在講我發表在《法音》上的《人無我論》,聽說她曾向弟子贊美:“這才真正是佛陀說經,菩薩造論。”我的《生與死》出版後,她自費買了二百本贈人。正如她的妹妹——一位終身未嫁人的老居士所言:“她是你的知音!”

    對法師的了解,大部分是從她的弟子處間接聞知。印象最深的,是說她曾言:“諸宗諸派,修到最後都是禅宗。”這話從一位嚴謹的格魯派法師口中說出,真是難得。沒有多年真實修觀的功夫,起碼達加行位,是絕難有此等正見的。

    法師最感人的,是她犧牲自己培育僧才的菩薩精神。聽說她原先有知識分子的清高氣質,不大接見文化層次低的人。但改革開放後,完全改變。她任四川尼眾佛學院院長,管理事務,巨細無遺,佛學課也主要由她講,已很忙了,還每月在愛道堂講經說法一次,有來拜訪者,通通接見。一次忙了一整天,晚上來了一批北方居士要見她,本可以安排到翌日,但她當晚就接見了這批人,解惑答疑,苦口婆心,接見結束後終於累倒,中風,腦梗,從此臥床不起,但頭腦還十分清醒。聽說她講:“佛教人才青黃不接,弘法需要人,我不能走!”硬以願力活了十多年,這中間還閉過關、出關傳過戒。我曾到醫院看過她一次,送她打通經絡的藏藥。後來又到愛道堂去看望過她,見她說話聲音很微弱,需要“翻譯”,但說出話來,智慧不減。她因悲心太過接見人累倒,對我刺激很大,我欽佩她的精神,而因此規定自己盡量不累倒,保存生命以利益自他。

    我多次說:中國佛教界,重男輕女的封建觀念,影響還很深。論佛學水平、修行,隆蓮法師無疑是當今一流的甚至數一數二的高僧,若她是男性,皈依弟子起碼幾十萬眾,住持多個名山大剎,只因她是女性,影響就小多了,雖然有“第一比丘尼”之譽,而供養不多,她住持的小廟愛道堂,擴建經費很困難,據說修好後尚欠債幾百萬。在這男女平等的時代,對高唱“眾生平等”的佛教來說,未免太不公平。

    作為中國佛教史上罕見、文才及佛學皆一流的的傑出比丘尼,隆蓮法師留下的文字不多,我為之惋惜,但其為法為眾生犧牲自己的菩薩精神,比起文字產品,應該說更為珍貴。想起這位太少去親近的知音,想起她的菩薩精神,不禁令人感念不已,老淚縱橫。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