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文章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洪啟嵩居士:生活中的佛法  

生活中的佛法 
 
摘自《入佛之門》 洪啟嵩 著
 
  人人皆做現世的菩薩
 
  在思索整個生命的時候,因為我們生而為人的因緣,而從人類的角度來觀察這世界的發展。首先不妨從自己觀察起。
 
  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什麼是真正的平等呢?就好象我們晚上進到一個房間,裡面有很多盞燈,每個電燈泡都是平等的,但是當我們站在某個位置,就會先看到某個離自己最近的電燈泡,我們會覺得這個電燈泡最圓、最亮、最清楚。
 
  同樣的,我們面對千千萬萬個因緣,但是每個人都會選擇與自己有緣的人、事、物來觸發;這就是佛經上所講的「緣起」。本來,我們的存在是有條件性的,但是我們會跟自己親近的生命體在一起,於是慢慢地發展出一種系鏈式的生活。而跟我們最親近、在一起的族群生命體就是人類。從過去有人類開始,到現在、未來,這是時間的軸,而我們生活的空間稱為人間。
 
  在這人間裡,有人類也有其他的物類,而以人類為中心。如此再擴展出去,一層一層運作,其間每個生命體都是平等的,每個人、每個生命體互為主體,沒有優劣高下之分。
 
  在萬有的平等中,緣起的現象還是纖毫分明,一點也不混雜。在此,筆者提出「人間」與「法界」的觀念。人類追求幸福的生活,必定牽涉到我們本身主觀的人與我們生活的外在空間之關系。而今,我們生活的這個空間,已產生了絕大的危機,這個危機看似屬於物質的問題,實際上這些外在物質的問題,都是由心的問題所引起的。
 
  從許多年前的「多氯聯苯事件」、「馊水油事件」,到現在的「黑心食品」、「黑心電器」,都是從心靈污染到環境污染的最明顯例子。就拿「黑心食品」為例,這種東西,做的人自己都不敢吃,為什麼做給別人吃?是不是人心變壞了?是人類的貪、瞋、癡;是人類的心靈出了問題,被外在生活所惑、所控制,把思想、心靈給污染了,而做出生產「黑心食品」的決定。
 
  現在我們周遭的環境有很多的污染問題,空氣、水資源,到處有污染的現象,大部份是來自工廠大量排除的毒氣。工廠為什麼不加以處理而任意排除毒氣?那是因為廠方沒有承擔起應有的社會成本計算,只是去盜取社會資源,之後,再把這種社會成本丟還給社會,最後,害他的後世子子孫孫受到痛苦。
 
  再看看整個世界的問題,我們仰望的天空,臭氧層已被穿透了,大地產生了溫室效應,地球上的氣溫、氣候都起了變化。或許有人會認為自己年紀大了,臭氧層的問題跟我們無關,但是想想看,以後我們的子子孫孫可能都要戴著墨鏡、光著頭……。原本我們人類的壽命若有八十歲(甚至有人活到一百歲),屆時可能都要縮短了。此時,大家是否發現一個事實:我們的生活竟跟大自然環境,以及其他生命體有這麼大的關聯!但是,我們人類——以人為中心的貪婪現象,卻對我們的這位母親——地球,造成最大的傷害!
 
  地球要形成這樣的生活空間,要經過幾十億年的時間才累積而成,而我們人類卻在這兩百年之間,輕易地破壞它。試想,這就好象在兩百年之間,就把幾十億年累積的家產輕易地花光,多麼令人痛心疾首。我們是不是要重新思考——我、人和大自然界,人和人、人和宇宙的關系呢?
 
  現在,我們要把這些納入人類未來的生活美夢,我們希望,我們的努力能把這個「地球太空船」——目前我們所知唯一能居住、生存的地方變得更美好!二十一世紀是個快速變化的世紀,有更大的機會向下沉淪,也有更大的機會向上升華。我們要使人類產生更強的世代,擁有更健康的身體和更強的心靈,來抗抵外界環境的快速變化,並用以回饋這個社會,我們更要有恻隱之心,用更大的智慧來抉擇,這樣才能創造出美好的未來。把悲憫心含納進未來的夢,這樣人才能活得有價值、有意義,如此,我們才不再只是地球上的一個消耗者,而是地球上的一個給予者!
 
  任何生活形式,一定要透過精神生活層次,如果只是很單純的、很粗糙的生存層次,或感官生活層次,這種人就不會去愛他們自己的生命,也不會去愛其他的生命。因此,必須把生活范疇提升到精神層次,而所謂的「精神生活」,必須透過衣、食、住、行、育、樂……等各種方式來表現,並非光靠想象來生活。所以,外在的生活與內在的心靈兩者是交織不可分的,互為創造、互為彌補。讓我們的精神來導引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重新創造精神!
 
  在生活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更多,讓生活與心靈兩者交互影響,交互創造,來做為一個生命更圓滿的導引,也希望透過這層更圓滿的導引,使人間的每一個人,在精神生活上得到圓滿,使智慧與悲憫心得到圓滿。讓每一個人都像光明一樣互相照耀,互為主體,互為客體;就像《易經》所講的「群龍無首大吉」。每個人需要旁人幫助的時候,每個人都相互幫助,每個人都做個現世的菩薩!
  
  如何度化家人
  對佛法產生信仰,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抉擇,也是安心的保障;從信佛而學佛,更是生命中最有智慧的抉擇。
  所有的宇宙萬相,都是由緣起條件構築而成;「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集世間」,在人世間我們有家庭的因緣匯集,使我們享受家庭生活的溫暖、福報。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從家庭生活當中感受到了障礙。人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的,我們可以依靠自己的願力,來使家庭中的缺陷逐漸消除,光明幸福漸次增長。
 
  從個人的學佛,逐漸地使家庭中的所有成員向佛,將家庭中每一個成員組合成學佛的小團體,使自己的家成為佛化家庭,是一個很自然的歷程;像《維摩诘經》中的維摩诘居士,他就建立了完整的佛化家庭,可以說是我們的典范。他不只使家庭和樂,自己常為大眾說法,連他的子女都能說法無礙,他的兒子善思童子被保姆抱著的時候,還能與佛陀及佛陀的諸大弟子問答佛法的妙義。
 
  我們在度化家人為佛法同修的過程中,要注意到:宜用漸進、和緩的方式,使他們自然而然地對佛法產生喜悅,千萬不要用強制的方法,為佛法制造一個惡緣;導引家人學佛的一切樞紐,就在我們自己身上。佛法是殊勝圓滿的,當我們學佛之後,如果整個人變得比以前更優秀,在心境方面常保喜樂,對父母更孝順、對妻子更溫柔、對子女更慈愛、對兄弟姊妹更友愛、親友更和樂,我想每一個人都會受到你的感染,而想探索你到底吃了什麼靈丹妙藥,如果再加上事業成功,智慧明晰,具有更廣大的慈悲心,自然而然的會創造更多的佛子。
 
  當我們將家人導引成佛教徒之後,可以逐漸地將家中的每一份子組成學佛的小團體。中國人一向重視家庭,如果家庭幸福美滿,將會幫助我們的一生,使我們更充滿了修行成就的希望。全家人有了共同的生活、信仰與修行的話題,自然能使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事業、學業以及所有的人際關系,都以佛法來思惟運作,使我們的生活符合了八正道──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惟、正確的語言、正確的行為、正確的生命職業、正確的精進、正確的憶念、正確的禅定。那麼佛化家庭自然就形成了。
 
  佛化家庭是可以再發展的,我們可以基於佛法的正信,來處理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逐漸地學大乘菩薩的偉大悲心,從而修學菩薩的大願、大行。這時我們必須在生活中再納入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等一切的菩薩行。
 
  此時,我們也可以選擇自己家庭中的本尊典范,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或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慈彌勒菩薩、大力大勢至菩薩等諸佛菩薩中的一尊或數尊,做為自己家庭的學習典范,那將會使修行的道路更加光明。
 
  從佛化家庭,我們逐漸的升華,最後將成為像維摩诘菩薩一般的「菩薩世家」。家中的每一個成員,生生世世,都互為眷屬,相互導引,成就了不壞的金剛法緣,共同步向成佛的生涯。「菩薩世家」是佛化家庭所期望發展的目標,依著菩薩的大願,結合菩薩行人,將是推動人間淨土的最佳組合。
  
  佛法對婚姻的觀點
  佛法對婚姻的觀點如何呢?佛法是從因緣中來觀察的。
 
  現今社會中,一夫一妻是一種很正常的婚姻方式,若從歷史觀點來看,可以發現亘古以來,婚姻的型態一直在轉變,在母系社會時期,可能是一妻多夫,而在近二、三百年前,卻是盛行一夫多妻。
 
  在人類學會了互相尊重以後,形成了現在的一夫一妻制。由此可見,婚姻制度的演變,常隨著時空因緣而有變化。這讓我們想到佛經所說的:「有緣則合,無緣則離。」夫妻關系的產生,是一種因緣的組合,而且是所有因緣當中最深、最久的一種組合。
 
  一般人對這一點有所了知之後,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感覺,一種是:婚姻是那麼的脆弱,因為對未來不敢保證,因此對婚姻充滿了恐懼,另一種感覺則截然不同:因為婚姻是無常的,我們不敢說未來一定能怎麼樣,所以更要隨時努力,保有現有的一切。這種感覺,不論對婚姻生活的保持或修行,都會有很大的助力。在一個婚姻關系產生之時,我們必須把握每一個當下,努力維系彼此的關系,這樣我們的未來,就可以在一連串的無常,一連串不斷的創造,和一連串不斷地向上而增長,如此,修行和婚姻便可以真正結合在一起。
 
  同樣一種現象,透過不同的人來看它,可以像前面所說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或者說透過不同的導演,它可以產生不同的戲碼。
 
  有人說:「不要問宇宙是什麼,而問:我們要什麼樣的宇宙。」或許我們可以把它改成:「不要問婚姻是什麼,而問:我們要什麼樣的婚姻。」
 
  在佛經中,我們可以發現;佛陀提供弟子們很多有關婚姻方面的解釋和幫助,但是在佛教界,尤其是現在中國的佛教界,幾乎每個人都避談這個問題,當然有談「佛化家庭」的書和文章,但能掌握佛法核心精神,並契合現代人需要的,這方面的文獻卻很少。筆者找了很久,只找到一篇能作為參考──《如何保持婚後之愛》,陳健民老居士著。這樣對婚姻避而不談,是會讓人對佛法感到恐懼的,因為這樣一來,佛法好象變成不是一般人所能親近的了。這也不是佛陀的態度。
 
  佛陀的態度是很開明的。在原始佛教裡,出家或在家,是一種生活型式的抉擇,不論選擇了在家或出家的生活型式,大家都是教團的一份子。選擇「出家」的人,可能認為這樣自己比較能專心修行,對眾生有更大的幫助;選擇「在家」的人,他是社會的生產份子,也同時可以修行,只是他可能有其他因緣條件。換言之,不論選擇了出家或在家,都同樣可以修行。
 
  其實,佛陀對「僧」的解釋,是相當廣義的,指的是一種「教團」,這教團包括出家眾,也包括在家眾,出家眾他們稱為「比丘僧」,在家眾他們稱為「菩薩僧」(也可含出家、在家二眾)。我們在佛教上常看到如下的句子:「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眾」便是「僧」,便是一個團體的意思,並非單指出家人。
  近幾年來,我們發現到一個問題,好象在家眾不好修行,甚至,有時似乎感到:在家修行好象是一種罪惡。這裡面顯然是出了問題,而問題的根源即是婚姻。因此我們必須把蓋住婚姻的這層紗揭掉。尤其是選擇了在家修行這條路的人,更必須面對婚姻與修行的問題,深刻去探討它,因為它牽涉到我們生命實質的成長,也牽涉到我們成佛的問題。
 
  曾有一對夫妻,學佛之後,有一天很苦惱地問我說:「我們家才二十多坪,很難再多隔出一間房來,怎麼辦?」他們認為至少要隔床而居,才能修行,否則有罪惡感。這真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可是這種想法卻十分普遍。
  其實,佛陀從沒說過男女或夫妻的親密行為是錯誤的,他只是告訴我們:「選擇出家或在家,只是你透過對自己的省察與要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形式而已。」因此,不管選了在家或出家,都是對的。
 
  在原始佛教的觀念中,出家和在家是平等的,只是生活型態不同。而在現在,我們經常把出家人的生活規律,反射到家人身上。這種作法實在有待省察。其實,佛陀並沒要求我們這樣做,當弟子向佛陀請教,佛陀也是很真誠的教導他們,怎樣來過一種正常的婚姻生活,如何透過互相的協助來發展生命,攜手走向圓滿成佛的道路。
  
  佛法對愛欲的觀察
  在《圓覺經》中有「YIN欲為生死之根本」。這句話簡單地說,是指人因為有性欲才產生生死輪回。其實,更正確的說法是:「愛」為生死之根本,此處所指的「愛」,是說人對生命不可知的一種自我保護力量,就好象一個人快要淹死了,他一定是看到什麼,就緊抓住什麼,也許這樣可能害死他。這種求生意志的莽撞,佛家稱為「無明」。
 
  無明造成意志力量不斷延續,造成我們整個生命記憶的不斷輪轉,結果在投胎的時候,精神和物質結合在一起,發展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我們藉由這六種感官接受外界的訊息,繼而產生判斷,而判斷本身,就是生死根本。
 
  這個判斷包括了:我喜歡這個,我不喜歡那個,由「喜歡」進一步發展到「要擁有」,得不到便生氣,便變成被這個東西所制約,這個制約現象,我們稱為「生死根本」。而「YIN欲」是「愛」這個心念所翻轉下來的,所以它只是愛念所表現的一種形式,不能就此下結論說,YIN欲便是一切生死之根本。
 
  出家人是禁YIN欲的,但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當年,佛陀率領僧眾修行時,並沒戒YIN這一條戒律,而是有一天有一個弟子出家之後,回到俗家托缽,在母親游說下,和妻子同宿,很快的他的太太就有了身孕。
 
  這件事傳開了,許多人都譏諷地說,其他宗教的修行者都持守梵行,怎麼佛陀的弟子卻有這種不淨的行為呢?其他佛弟子就向佛陀報告此事,並說這樣的行為會妨害出家人修道,惹人譏嫌。佛陀聽了覺得有道理,因此為出家僧團制定了不YIN的戒律,不同於在家居士的「不邪YIN戒」,即允許和妻子間的性行為,但不應和此以外的對象行YIN。
 
  很多戒律都是這樣發展出來的,基本上,在佛陀那個時代,面對YIN欲的態度都是很健康、開明的,而婚姻中主要的主體是性生活,也就是為了延續種族而產生婚姻嫁娶的制度。在古老的宗教裡,性是神聖的,因為他們怕種族被消滅,因此必須藉由性來延續種族,此時,性的存在不是為了性。而人類後來把「性」從延續種族中抽離出來,在萬物中,能夠享受性的,大概只有人類。
 
  婚姻一直在進化當中,它不是善,也不是惡,它只是人類生命關系發展史的一環。到人類精神文明更發達的時候,人類發現不同生命個體相處之間,並不只是為了性,也不只是為了延續生命而已,這時人類開始有內在精神的需求,婚姻才涵蓋到精神這個層面,有些人沒有辦法了知這一精神層面,但是他接受到一些訊息,就把它變成一種外在的道德行為。
 
  由於人類在婚姻上已經發展到精神及道德層面,所以婚姻不必然為了性而存在,它可能是為了情,為了愛而存在。這種愛,一開始可能是一種占有,若再往上一層,能破除我執,便可能發覺:愛本身不一定是要擁有的,也不一定要完美的,在當下的愛裡面就已經完美了。在這裡,我們把「想擁有而不可得」的這種後續干擾切除了,這時,愛便升華為慈悲。
 
  人類的婚姻進展到涵蓋了精神層面時,對於部份沒辦法了知這一層面的人而言,他會把它形式化,這種形式化對婚姻本身是最大的傷害。譬如,有些人一學佛,馬上和配偶分居,這是荒謬的。一男一女睡在一起時,可能什麼事也不會發生,若是可能發生什麼事,隔得再遠也會發生,這裡面並沒什麼保證的。性生活在現階段仍舊是人類婚姻的基礎,但是這中間,性的比重已逐漸在減低。
 
  我們在佛經中看生命界的整個結構,可以知道,在到達欲界天時,雖然還有男女之間的欲望,但其性行為已不像人間那麼粗糙,有的只需互相擁抱,雙方就滿足了,就已經是性生活了,更上層的天界則是握手,甚至兩人相互注視,他們就滿足,形成性行為,意念相對而交便成孕了。
 
  如果到達欲界天之上的色界天,就更妙了,他們不須穿衣服,因為他們都是同性,都是單性,衣服變得沒什麼必要了。那麼他們是怎樣生育呢?他們是由意念而繁衍後代,一個意念便可以產生化身。
 
  到無色界時,根本沒有生命的問題,因為無色界的生命只是一種波動的存在,根本沒有任何形式存在。因此,人類的婚姻在現階段可能把性看得很重要,但是當我們經過修行,身心不斷升華時,性就不見得那麼重要了。在人類未來繼續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我們的精神文明有更大的發展的話,性生活在人類婚姻關系中會變得不是那麼重要。
 
  了解了性與婚姻在人類生命中發展的軌跡,才能揭去這層隱晦的面紗,用健康明朗的態度,真實面對生命自身,找到升華的契機。
  
  親子關系
  我們對子女,天生就有著深刻的愛,這種深刻的愛內化到我們的生命深層,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命。如果我們對子女的愛,僅是一種生命的自然本能;是由我執而深愛自己,並投射而愛護延續自己生命的化身—子女時,這種愛的本身,還是有無明的染習;不管有多偉大,依然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目標。
 
  此外,有些佛教徒,學佛之後就視婚姻、子女為業障,不了解因緣甚深的道理,結果把家庭弄成戰場,夫妻子女成了冤家,其實這也是另一種造惡業的方法。
 
  有人說子女是來報恩的,也有人說是來討債的。有的子女乖巧可愛、孝順依從,讓父母極為歡喜;有些則百般忤逆、敗家散財,這些都是過去的因緣果報。但是千萬不要只從表象來判斷,換一個觀點想,因為如果子女孝順,讓你依依難捨,無法修行,這樣到底是恩還是業?如果子女忤逆,讓你徹悟無常,修行解脫,或許正是你的善知識呢!所以,子女是恩是業,除了過去的因緣之外,其實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與處理親子關系。
 
  我們如何看待親子關系呢?
  一、我們要了解,能為父母、子女都是有著不可思議的甚深因緣。子女雖然是我們生下來的,但千萬不要將他們視為所有物,要平等尊重他選擇我們為父母的緣起,希望這個緣起能成為良善的因緣,使彼此皆能在成佛的路上相互扶持。
 
  二、自己的子女都是未來佛,我們愛他、重他、敬他,更要好好教育他。千萬不要強制脅迫他學佛,以免揠苗助長,傷害他本然的佛性。應當諄諄導引,使他走向修行的道路。
 
  三、人身難得、因緣殊勝,我們能與子女以人身相遇,都是累劫以來大善福德的果報。因此,應當珍惜相處的每一剎那,依著緣起的殊勝法則,父慈子孝,相互依止,內則齊家和樂,外則共創人間淨土,共同圓滿成佛。
  古代,有些禅宗行者,年紀大即將往生時,往往指著同修中年輕有家室者,告訴他將投胎做為他的子女,希望他能好好照顧,使他的修行法緣不致中斷。雖然,我們或許尚未具備這種自在投胎的能力;但是我們如能將自己與子女之間的關系,視為金剛法緣,則不只一切往昔的惡業能夠消除,未來或許能互為父母子女,相互照顧對方的生身、慧命,早日成道呢!
 
  在《長阿含經》中曾談到父子之道。經中說,為人子的人應當以五事來孝順父母:「一者、供奉能使無乞。二者、凡有所為,先自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而為人父母的,也應當用五事來敬親其子,這五事是:「一者、制子不聽為惡。二者、指授示其善處。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四者、為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需。」我們從佛陀所談的父子之道中發覺,佛陀要求父母子女都要依止於正道,相互珍惜這個甚深的因緣,共創未來的光明。
 
  我們將子女視為業障來討債或是來報恩的看法,都是還未能正確的了解佛法的觀念,都還陷於過去心當中,輪回不能脫離。不管過去如何,我們應該以當下的心來結下金剛法緣,與孩子們成為菩薩眷屬,共同走向成佛的道路,才是理想的親子關系。
  
  慎終追遠
  清明對中國人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日子。在清明節當天,大家拈香祭祖,清掃墓地,故清明亦俗稱「掃墓節」。清明節表現了中國人對祖先的追念。做一個有根的人,便不會隨波逐流,其對自我的要求,也將促使社會風氣歸於清純。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正是此等寫照。中華民族能源遠流長,五千年不絕,憑借的也是這一份對根源的重視,不忘本來的精神。
 
  中國人對孝有極深入的看法,並將之實踐於生活之上。曾子以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以身源於父母,而力保其全,依此心意,必然也對生活中的一切戒慎恐懼,善意保全。這樣的性格,影響到整個民族的延續與發展,使中華民族雖然歷經劫難,但根苗不失。每一個家庭都可形成存活的主體,歷劫再生。
 
  中國祭祖起源甚早,自漢以後,墓祭與廟祭並重。而佛教傳來亦為東漢時期,思量起這段長遠的歷史,作為一個佛子,我們也不禁追懷歷代的高僧大德。血有血源,法有法脈,從釋迦牟尼佛以來,歷經二千五百年,佛法傳燈不絕,歷代高僧大德實有深厚的功德。尤其佛教初傳,西天東土,海天相隔,多少高僧大德為求真法,千辛萬苦,甚至命如懸絲喪身異域,實在令人感佩。我們今日,能夠聽聞深妙法音,不得不贊歎、頂禮這群偉大的菩薩。
 
  人生無常,但是佛法的傳承,卻需要相續不斷。在清明節的今日,回憶起歷代的高僧大德,我們應當思索,是否將佛法完整的相承與弘揚。幾年來,許多高僧大德相繼的走了—廣欽老和尚、道源老和尚、靈源老和尚、李炳南老居士、陳健民老居士,都走了,現在連白聖長老、印順導師也走了。我們在悲恸之余,應當努力再執起法幢,承繼他們的遺志。
 
  對血源的追尋,可以使生命得到安定,得到發展;對法脈的憶念,可以得到智慧,得到悲心。我們重視清明的慎終追遠,更要重視心靈的智慧悲心,這兩者都能夠濟助當前世界的膚淺、浮誇、不定與迷惘。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