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文章專題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台灣學佛網首頁常用經咒學習: 回上壹頁



楊雲唐居士:勇敢面對煩惱  

勇敢面對煩惱 
楊雲唐 
捨利弗前生想行菩薩道,挖了雙眼給人治病,卻被嫌臭,他被帝釋考倒後,大歎「解脫猶易,菩薩道難為」。大菩薩是從小菩薩做起的,從開始布施到六度圓滿,重要的是「不怕失敗,只怕退心」。如何充實菩薩心行,我們先從承受苦難談起。
 
這世間誰沒苦難,若怕麻煩,不討好的事就沒人去做,如此缺乏承擔勇氣,他的修行絕對見不到熱力,最多可以在小局面裡稱王,走不出去,更不用說行菩薩行。一個好的修行人,是必須有境界來磨,沒有困惑與境界為對象,則不可能有跨越煩惱的進步。有些人學佛常被「小心別下地獄」嚇得不敢動,請他講課或寫文章,他說怕誤了別人會下地獄。佛教界如此類似的話很多,所以害得很多人不敢放手向前沖,只敢尾隨別人後面,當一看苗頭不對就見風轉舵,不敢承認自己是「發大菩提心的人」。其實,有如像孫悟空,有本領就不怕闖天宮,若有菩提心,就不怕下地獄,即使不幸下地獄,也很快彈出來,因為不相應,你的菩薩性格,會讓你得到早釋,如此便又加強你對法的信心,及悲心的成長,深深知道一切的境界只是在幫助與考驗修行,最後誰能大捨,心不動轉,才能證得無所得的空,這生生世世必修的功課,便可畢業。當然,我不是要你暴虎憑河,亂干一場,糊塗下地獄,而是要你發菩提心,只要有菩提心,這才是你的護身符。
 
承受苦難從現實上言,需有健康的身心,沒健康身心,則沒氣勢,自然會處處逃避,沒有力氣學菩薩道。身體的健康,應要靠世間法,在吃與運動上調整;心的健康,我們以下再談。或許有人是抱著消災免難而來學菩薩道的,這不要緊,心先安定做事才有干勁。至於福報問題,這與個人發願有關,沒福報還是可以幫助有福報的人行菩薩道事業,漸漸也能增加福報。此外,有人很怕事,或生活上種種的誘惑與困難,一時還放不下,這要等看到煩惱即菩提,才能超越,問題是要先問自己真願意清涼嗎?若真的,菩薩行就能回報你「煩惱即菩提」的智慧。我們看到執著的苦、貪瞋癡的苦,從而真的知道這一生要的是什麼,就會願意付出代價,雖遇到考驗也能保持方向,如此學佛才有不退轉的一天。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佛經說「初發心即成正覺」,是說當你成正覺時,會發現今天的果是因往昔曾發的菩提心。所以佛法要我們常不忘初發心,不忘初發心,然後才能看到一階段結束即是另一階段的開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見了文殊而初發心,到最後進入普賢的世界,都是不忘初發心。佛法又說「初發心成佛有余」,因那時的心是最純真的,故才稱為「童子」。有一首道別歌說「沒有我的日子裡,你要多加保重自己。」此後你所發的菩提心,將是在學佛路上一直陪伴照顧自己的最佳道友,不是靠誰來成就你。請記住以後不管你多有成就,你的心都要連接得上無始前的發心,因為真心是超三際的,是亘古而常住的,是你的法身慧命所依。朝三暮四的心,只會讓人顛沛流離。
 
我們生命的出現是不得不的,別太著迷於不得不的存在,卻一味保護而不知善用,否則這習慣會粘住你生生世世,跨不出去。我們應把握生命,去做該做的,想為自己糊塗出現的生命負責,就得立刻承擔。別等到諸緣具足、職責已了、或業果消除才來發心。當要警覺,因緣錯過就是浪費,別以為很快還會有,那是要再修很多福德才會發生,有如慧星的再來,可能是幾百年以後的事。想想看,你經好幾世才累積了今天如此好的學佛因緣,有如你祖先留下了一筆財產,結果你卻不珍惜,以為反正它都會在那等著我取,可是由於你「不識貨」,沒有本事,那你怎能得取?
 
學了這麼多的佛法,要如何才能讓他在你身上放光照耀呢?那就需有成熟的心,就像有肥沃的土地,果菜才能繁茂。成熟的心來自於勇敢與磨練,尤其在遇到不幸或麻煩時,別被輕易打倒而變心,應是更能體會佛法所說的放下與承擔。若能在失落中把心打開,你將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平靜),體會人更堅毅的一面,如此你才真正成長了。所謂「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這種不動搖的意志是無法以世間自私自利的執著力來承擔的,而是經過「超世間美」的浸潤而開展。但由於一般人只患得患失,心收縮了,只在乎想要的,那潛存的美(平靜)即使出現了,也被廢棄。別只放大自我的遭遇,當個逃兵,而更要同理地想到別人的苦,在這裡發更堅韌的菩提心,這便是自覺是同時為了覺他,釋迦佛也是如此生生世世行菩薩道而成佛的。別以為修行至「所作已辦」就從此沒有逆境了,所以一直想個人證果,或逃到別處去。你的遭遇還沒糟糕到沒法修行的地步,別把人生的功課當作負面的折磨,逃避的心態絕對不是佛教要的,這種心怎能成就道業?其實,也就是因一窩蜂佛教徒的末法心態,才讓「末法」早日到來,末法並不是本來如此。想想看,古來多少人投入西域取經、翻譯經典、著述教授,祖先把如此好的智慧傳給我們,多少人捐款出力讓我們在這裡學佛修道,而我們卻只學到裡面「自我了脫」的那部分,而不是學發大心回報他們、願繼續度盡天下眾生,這哪是「讀聖賢書之人」?
 
在中國這長久的歷史裡,因有天災人禍的因緣,民生雕敝,想學佛的確較困難,大乘不容易展開,所以有些前人只好主張自了,長期下來,造成「中國人學的是大乘,行的是小乘。」從緣起說,一切都不是定數,現在時代不同以前,是正需要佛法的時候,而佛法又需要人弘,若我們不努力,難道要讓其他外道照顧眾生的法身慧命?這絕不是用佛陀的心量很大為借口,就可安心地放棄我們應有的時代責任的。不發菩提心就不可能成佛,即使成阿羅漢,也可能就灰身泯智了;所以大乘說「忘失菩提心而修一切善法,即同魔業。」這魔並不是惡魔之意,而是為波旬所認可。你可能會說,我成阿羅漢就偷笑了;若如此發心,心量不夠,氣力也就易洩,到頭來會落得連個勇猛心都沒有,更別說能招架得住世間的挑戰。所以學佛就要先發菩提心,才不會越走膽子越小,反而被沒學佛者笑。
 
反省自己
 
修行力能出得來,才會發覺學佛的利益。聽課容易,修行難,人多喜歡檢現成的,若聽得入心,也算值得,聽多了也甚至會有悟境,但若還覺得力量使不出來,那就是我們的心未真的打開,未開竅。這時就要警覺問題根源在哪?一般人認為修行難的原因,問題多還是在自己,我列出六點:
一、還在迷惑世樂,你要的與佛法要給的不同。二、選錯師父、誤用法門,或對法與方法不清楚。三、不是來真心的,不肯踏實真下功夫。四、缺同道或善知識的砥勵。五、自己功德不足,氣志太小,對己沒信心。六、太快想有結果。
 
一般言,知識分子最易自以為是,所以也很難看到自己的問題,甚至沒想到要先調伏自己的脾氣,修了半天仍沒進步,卻怪道場不好、法門有問題、缺大師級的人來指導,但你又不能說他基本知見有問題或品質有待改善。佛陀門下解脫者,有妓女、有賤民、有記憶極差的、有殺人王、有十多歲小孩、有一百二十歲的老人、有生意人、也有貴族。所以身分地位年齡雖有些影響,但都不是主要問題,自發的道心與願力更是重要。
 
自己的問題,要先警覺。學佛人應先問自己,心地柔善否?若自私自利、脾氣不好、人格不正、自以為是,這種人不可能進步。面對這種人也不必給他什麼法門,只導引他看到別人的長處,並鼓勵他願入佛門的意願則可。有些人怎麼修都沒法稍有成果,對自己的死角,有時很難自覺,這有如有些人做生意,雖選對行,也很努力,但別的同行人賺得飽飽的,他卻最多打平。這種人就應先忏悔業障以及培養柔軟心,尤其是柔軟心是修行人非常重要的品質,它可幫你打開心量,隨喜功德,累積福德資糧。忏悔業障是看到往昔因愚昧無知,損人利己,障人道業,種種不善行現在想起覺得很慚愧,決心端正自己,不再愚癡造惡。即使修行者,也應在想起往昔黑業時,誠心忏悔,才不會自恃修行功德。不過也不需常常自認有業障而老是在那忏悔,若以為要等到忏悔清淨才能修行,那可能一輩子都忏悔不完。
 
想修行,一定要先懂得不要搞是非。修行是自我超越與實踐,絕不是滿足自己的目的,尤其是別以自己的好惡來衡量修行。有些人以滿足好奇來修行,有些人把暫時的新鮮感,當作是方法上的受用,又有些人把與師父的私交,列為教導優劣的評比,而有些人把與習氣相合視為相應,把光影現象的出現當成突破,將身心的舒服當作進步與否的依據;這些都難免修偏而不自知,因為都不是為了超越自我、打破妄想分別與執著。
 
另外還要明白修養與修行的差異,否則把不搞是非當成修行,最後發現原來是只在當好人,雖得到很多人贊美,卻被想「當好人」給誤了,甚至有時會把犧牲佛法來當人情。好人背後的好名聲,不表示是好品質,修行是要超越執著,放下自我,若在世間成就與善惡間找到自我,這只叫福報。
 
修行是重於過程,別太過於以目的取向,重在正念調伏自己(我見、習性、知見),不重心得的獲得,也不計算得失多少,如此你才不是落於以一般所謂的愛取當成「積極」,沖撞的個性才能放下,心地開始柔軟。若即使四個月聽課下來,佛法還沒真懂,至少也有冷靜無爭的個性,不會把個人意願擺得太高,而能看到別人的需要與好處。若學了佛,用佛法照他人是非,將落於我見堅固、我慢滋生。學佛是調伏自己,只看你的心改善多少。我外婆曾說:「人美不如命美,命美不如心美。」心就是智慧,是人生問題的鑰匙。還有,佛法不是個人的裝飾品,千萬別把如此大好佛法學來錯用,引生是非,這有時反而讓人看笑話,說我們學到那裡去了。另一個要提醒的是,在佛門中,千萬別用習氣與一些臭氣相投的人為伍,常在是非中攪得塵土飛揚。
 
次第的考量
 
法本身是一體的,不需分高下,沒有次第。但如何學法、見法、入法,這在個人修行路上的,一定都會經過摸索過程,這因人而異的過程,便會有不同的次第。修行以慧為主,其修學次第是「先依法住智,而得涅槃智(寂滅、無為)」,不須先有深定。但慧的修學,往往因個人的行為與習性的偏差,所以又要求依戒與定來先調整,所以佛說:「不依世俗谛,則不得第一義。」以及「當先直其見,正其行,然後修四念處。」除非你真的德行不錯,是大根器,否則學佛最好要先打好根基,不然將頭重腳輕。聞思是必須的前行,若有好的人格,具有對苦的觀察力,才能談無我的正見,及空的慧觀,入於第一義。合乎戒定慧的第一義才不會偏,能涵蓋世出世間,正覺解脫又無礙於世間法。
 
「法住智」是從知法、見法而入法。知緣起的流轉與還滅,真知四谛因果安立,此外無他種法。於世間諸相見其本質,入於法性。不依世俗知見,不壞世間假名,善學正法,善作意思維,次第漸進。
 
「涅槃智」是當悟入四谛時,於苦集住厭捨,於滅起寂靜、究竟想,棄捨一切生死所依,不再積聚。於一切法無生,不執著有無,證得無為。到此無依後,是名「無余依涅攀」,完全脫三界束縛。亦即,若人還需「有依」,則需擁有,就還會有所尋求,離不了「我所」,這「我」就無法徹底清淨,總會在背後作怪。無余依者,身心如水月,不取著得失生滅相。
 
涅槃智後所行,都是在開發方便智,是菩薩道的開展。菩薩經生生世世在眾生中的磨練,行六度萬行,成就道種智,最後進入金剛三昧,成就一切智,圓滿三德(恩德、斷德、解脫德),則為佛果。
 
頓悟法門中有未經「法住智」,直取「涅槃智」的例子,但那些都是福德因緣具足的人,在大乘經中稱是「久已供養諸佛,深種善根」。若你敢承擔圓滿自性,願直取涅槃智,我們也不反對,那還要有非常高明的老師才行,否則以後只會讓人覺得你自圓其說,與世間格格不入。
 
有些學佛人很喜歡讀奧修與克裡斯穆提的書,因為他們擺脫很多傳統,直接叫你莫執著,很得欲解脫者的口味,這很像禅宗;但問題就出在缺法住智,一味求無束縛境界,有執理廢事、以偏概全之嫌。奧修強調要放下個人的拘緊與道德意識,直契本然真性,聽起來不錯,但容易變成行為越矩,背離世道,狂野有余,人格不足。克裡斯穆提強調要放下傳統觀念的枷鎖,莫落意識取捨,可惜在方法上欠缺,所以會有勉強套上境界的問題,有如架空的大樓,追隨者除了追隨模式外,很難開展出去,故無法真正契入無礙心性。所以有法師說奧修的書不要看,尤其是那些想突破問題又找不到路的人,若「信戒無基」,心性不成熟,往往就流於狂放。克裡斯穆提的書值得參考,卻莫一頭栽進,好高骛遠,連佛法都不要了。真的解脫是理事無礙的,絕非一味擺脫世間規范,狂妄逞野。佛法要在世間流布,我們還是建議走正常的路,別依濟公式的怪異獨行,弄成嘻痞樣貌。從一乘言,佛法是整體的,學大並非棄小;學佛不能眼高手低,所謂高樓平地起,行遠必自迩。該走的路就踏實地走,依中道行,不可偏廢。我們雖講了很多無相、無修的道理,但不可目空一切,棄絕儀軌不要規矩。
 
另外從心路歷程言,有人把修行分三個層次,先是「見山是山」,進而「見山不是山」,最後「見山只是山」,這不是修行次第,別用這來套在方法上。見山是山是剛開始時,不離習慣的思維角度,認為有法可得,把得失看得很實在。經過深入修行,這認知會開始「質變」,超越習慣的思維,進入一種「不知」的心境,這「不知」會讓你翻轉與突破,進而放下意識觀念,這是見山不是山。後來,超越了對待,突然發現其實一切本自現成,所謂「雲在青天,水在瓶」,眼前桌上的水瓶與天上的雲,彼此只是單純地存在,沒有是非對錯,只是一心的世界。
 
道與學法的依止
 
祖師說「道在泥塗」,因我們平常是日用而不自知,一直在用道而卻不知「道」,所以還要尋道。我們常說「尋道、求道」,常把道與經中的理或境界混淆,所以求了半天根本是搞錯了,不知道本現成不失。道是無相的,不是得失也不是有無的,所以不是用找或外求的。所謂得道,是發現無得無失、本自現成的本然事實,如「饑則吃、困則眠」,問題是你會不會安住於此而「無礙地用」。有人把道視為得失,把求道視為「買車」,與道相應為「學會開車」;這當作比喻還可以,但別錯解成心外求法,其實這車就是你的手腳與六根,這相應就是好好的正用,走路吃飯、挑水搬材,每個都是「六根門頭放光(智慧)動地(不堅固執著)」,都是神通妙用,皆本自具足,不用學,如此就是行於道中,毫不缺少。亦即道是大用,不是所想出的智慧或經中的法理,當你在用而不住內外境界時,那就是道的展現。常如是無住大用,那就不取得失,也不落有無,否則總是頭上安頭。
 
禅師們都說:解脫何必等未來,道是不離此生、不離當下、不離此心即可印證的。佛法本是最現實、可以不啰唆的,但為了我們這些「日用而不自知」的尋道人,佛法不得已設了一堆「方便法」,雖也稱為「道」,但其實只是標月指,而我們常都把法與道混在一起,所以學了多年,還在覓道。我們所學的是方法,它本是為了指點我們,然而搞到今天琳琅滿目,已有「歧路亡羊」之險,反而使不少佛子迷了路。若不知你要的是什麼,卻一味亂服藥,則尋道會變成錯用心的瞎忙。
 
四谛的道谛,指的是入道的方法,所以大乘認為四谛中,苦集與道谛皆是有為,只有滅谛是無為,才是道的本身。道谛以八正道為根本內容,細說則有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從聞法生淨信的肯定,堅決無疑。淨信無疑得正見增上,以精進的力量,加上保持正念,常常正見無我,別落是非爭奪,使身語意常能清淨離習,漸得正定心不生妄,如此就是八正道了。八正道又稱「古仙人道」,意思是自古解脫者所走出來的道路。所謂「路是人走出來的」,這裡我們要有個認識:道是屬實踐的,一定是要經自己走出來的,不是誰能鋪設給你,必須得經自己在實踐中體會自性實相,才能「如來藏裡親收得」。
 
佛子在修學路上,須小心根基不穩就急於說玄稱大,因想成就而掉入陷阱,八正道的入門,首先得三皈依,「三皈依」是自心以覺、正、淨為人生的選擇。而在抉擇所學上,要能「四依止」: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法不依人。在是非煩惱當要「三依一向」:依遠離(習),依離欲(集),依滅(止緣),向捨(道、不又攀緣、無依)。最後你要能擺脫外在一切,實踐「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歸淨自性法身。
 
•    自依止,以自為洲: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各人,生命是自己的事,沒人可代,別老是不斷奶。
•    法依止,但見於法不見於我:妙高峰頂不得商量,正法前別婆婆媽媽,方不落意識牽制。
•    莫異依止,除前二者外,其他的都不可靠,連你的師父也一樣。阿難問佛:「當您在世時,您為領導,您死後,誰來領導?」佛說:「我從來沒領導你們,是法在領導。這世上,只能自己依法努力。你要以自為洲。」
 
選擇法門
 
華嚴經說「破一微塵,開三千經卷」,這微塵就是我們的心,三千經卷都不離自心。當你已具正見,從此要把法當作是自心的事,讀經要覺得是在讀自己內心的東西,如此才容易受用,所有的修行都應如此看待,不離自心,才能一通百通。如念佛,就是念自己心中的佛,莫心外求法。像馬祖當初努力打坐修行,懷讓在旁磨磚,說是磨磚作鏡,他指正說磨磚不能作鏡,懷讓也反說他如此打坐也不能成佛。因成佛是心的事,不是身體或念頭的事,並用「牛車不動應打牛,不是打車」來說明用功要用對門路,心若迷惑、知見若不對,即使很用功也不見進步。所以修行不是論功夫,不是在入定或神通變化,或每天作多少功課。
 
修行重在有沒有心地的脫胎換骨,所謂「不重工夫,只論見地」,這是禅宗論道的准則。但一般人都是在看工夫,譬如打坐坐多久、念佛幾萬聲、持咒幾萬遍、閉關多少次,這些行法雖然多少代表行者的努力程度,但並不代表他的修行成就。我們修行不應以數量為求,但若有了質上的契入,也應廣學多聞,才不會偏。
 
佛教修行法門雖多,不同處主要在定學與方便法的不同,目的只在讓你不被自心所迷惑。「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所以選擇法門,主要是看那個較能使你安住。事實上「法無高下,應機即良藥」,我是主張要先從聞思得正見,再依法修行。一開始時先保持開放的心,只要不落玄異的追求、不好高骛遠,每一法門都可先練習一番,看哪個令你較受用,然後以之為主修,同時再選一、二個當輔修。別為了「老實修行」而死守一門,否則若方法與觀念有誤,只會事倍功半或走偏,這不是法門有問題,而是自己糊塗。
 
圓覺經說「一切眾生,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遇邪見者未得正悟,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我們應選好善知識,並走正修行路,便能成就。選法門時與選老師同等重要,但別追求你無法親近的名牌老師,這可能是鞭長莫及,徒剩仰慕而已。「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各人」,再好的師父還是要自己用功才行。另外就是應多讀經典,雖不必讀很多,但要有幾本很受用的,一遍再一遍地讀之。我主張讀經比讀論重要,若要讀佛書,有幾本印順導師的書是應該先看。此外佛教史的書也應涉獵,才能了解佛法發展的背景,正本清源,不致把方便當究竟。
 
壇經曰「法無頓漸,迷有遲速。」同樣在聽法,有人悟了,有人卻不知所雲,問題在聞者被「前塵」所障,如此就需要用方法幫助,方法純熟穩健,心能安定,才能真的契入。所有法門在修行前一定要先能放松,最後要進而放掉能所(放空)。對方法只是去用,對內外境界都莫強分別,你會發覺潛力會自動開展出來。你越是放掉能所,不去取捨「有無」等的相對法,那打成一片的感覺就越強。昏沉與掉舉是修行的二大障礙,須先超越,如此才能越修越有信心、越能體會佛法的智慧,以智慧放下愛取。佛法學通了後,此時學佛也就不是「信」的問題,也非是宗教的事,它只是幫你看清內在的迷惑,斷除煩惱,從此好好地過生活。
 
下載WORD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