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金剛經淺釋(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2011/12/4    熱度:3660    下載DOC文檔    

金剛波羅蜜經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復次”:這是前邊這個經文還沒有說完,所以再繼續來把它說一遍。“須菩提”: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須菩提。“隨說是經”:這個經典,隨時隨地有人講說這個經典,這叫“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乃至於沒有能把這個全經都演說,因為,或者時間的關系,或者環境的關系,種種因緣而不能把這個全經講完,就單單講四句偈等,就好像前邊所說的四句偈。那四句偈,一切有為法都像夢幻那樣子。那也說--又有四句偈,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幻。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也是四句。那麼無論哪四句,你認為對你當前的人,來給他解說,是最應機,這就是對機之談,對機說法。“當知此處”:你應該要知道,在你說四句偈這個地方。“一切世間”:這“一切”就是包括這個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兒僅僅說阿修羅和天人,沒有說三惡道。因為三惡道,它不容易來供養三寶,所以,這個世間的人和天上的人。
  這世間有二種世間。甚麼是二種世間呢?一種就是有情世間;一種就是器世間。有情世間就是我們所有一切的眾生,凡有血氣的,這都叫有情;沒有氣血的,那是無情。甚麼叫器世間呢?器世間就是,房廊屋捨、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這都叫器世間。那麼有情世間又叫正報;器世間又叫依報。正報,為甚麼要有這個世間哪?就因為有這一切的有情。這世間,有這一切的有情,才能作一個世間;如果沒有有情的眾生了,那世界也就沒有了。器世間它是個無情的。那麼無情的呢,為有情所依,所以叫依報。這個正報就是,正當來受果報的。我們人在這個世間都是受果報的,這世間。
  “天”就是天上的人;“人”就是人間的人。“阿修羅”:阿修羅,我們很多人都聽過阿修羅這個名詞了。我還記得去年暑假的時候,這個果璞告訴我說,她這個家裡有一個阿修羅狗跑了。阿修羅狗,還要用人來照顧它:這是一個阿修羅狗。那狗是阿修羅,人也有阿修羅的;人好打架,好戰爭,這都是阿修羅。天上也有阿修羅;天上阿修羅就歡喜和天兵天將去作戰,打架。阿修羅他的這種的性格,就是好斗爭,斗爭堅固。那麼,沒有聽過經的說,阿修羅?我還不知道是甚麼意思。我現在告訴你,阿修羅,是梵語。這個中國話就叫無端正。英文呢,叫甚麼?大約叫 ugly ,是甚麼?我不知道了。
  這個又叫無酒。他沒有酒喝,一天到晚他想要喝酒。但是也不知道為甚麼,賣酒的就不賣給他;不賣給他,所以他沒有酒飲。錢是有,但是沒有酒喝。人家一看,這阿修羅來了,喔!就不賣給他酒。為甚麼呢?怕他喝醉了就打人,所以就不賣給他酒,叫無酒。
  因為他有天福,沒有天權。在天上,有天人的福報,沒有天人的權利。所以又叫有天福,沒有天德,沒有天人的德行。這是阿修羅。阿修羅,怎麼做的阿修羅?這個阿修羅呀,就是你歡喜報復。譬如,人家罵你一句,你也想罵他兩句;人家打你一拳,你要想打他兩拳。總而言之,要加倍奉還。總而言之,你要自己占一點便宜,在斗爭上,占一點便宜,這就快去做阿修羅了。可是,“皆應供養”:你有人說這四句偈的時候,這個不單人間的人應該供養,就天上的人,也應該來供養這個說法的人。
  甚麼叫供養呢?這供養,供佛有供佛的這種供養;供養法有供養法寶的供養;供養僧有供養僧寶的供養。供養佛用甚麼呢?用香、花、燈,點燈,或者水果,或者,莊嚴佛前:這都叫供養。或者供茶,供水,這都是供養佛。供養法呢?怎麼供養呢?就要好好地保護這個法,看這個經典,不要馬馬虎虎的,不要看這個經典很隨便的,甚麼地方都放。放這個經典,你一定要放一個潔淨處。你把它放的時候,要放得好好的,要放得規規矩矩的。不要這樣放,怎麼樣放?放得這一本經呢,放到這個台上一半,後邊還有一半這麼低下去。據這個開佛眼的人看,你這樣放這一部經不要緊,韋陀菩薩就要在這個地方,用他這個手來掫著這個經的;他不動彈的,韋陀菩薩。你要放到那個不干淨的地方,就是不恭敬經典,這也不是供養。你放這個佛經,一定要比世間那個書籍高;世間書籍放在下邊,佛的經典放在上邊,放比較高的地方,放到那個清潔的地方。愛惜這個經典猶如我們的生命一樣,就像愛惜我們的生命一樣,不要拿這個經典隨便就把它撕下去一張,隨便就把它用火燒了,不可以的!
  你要燒這個經典,會怎麼樣子呢?來生愚癡,沒有智慧。你燒經典,不要緊;你現在燒了,不曉得怎麼樣了?來生最笨最笨了!人家教你一遍也不記得,教兩遍也不記得,就像那個周利盤陀伽似的。可是周利盤陀伽,他雖然在以前壅塞經路,可是他以後,還種了很多善根,所以遇著釋迦牟尼佛,證果成阿羅漢了。我們不知道甚麼時候才可以見著佛?如果做這些毀壞經典的事情,愚癡,將來,那後果是不可設想的!所以這供養法。
  供養僧呢?這供養僧人,在暹羅、緬甸,都是供養吃的東西。那個出家人,都是托缽乞食,到外邊去化齋飯。每一家庭,都應該預備出來一碗飯、一碗菜,給這個僧人來乞食時,布施的。我們布施給出家人,在佛國的地方是飲食,可是這有四事供養,四種。四種是甚麼呢?第一飲食。第二衣服,出家人要穿衣服,要這個在家人來供養。臥具,臥具就是 sleeping bag 。湯藥,就是指一種藥品;這種藥品供養給出家人,防備他有的時候有病,隨時就可以吃一點這個藥,就沒有病了。這叫四事供養。那麼這供養,要在家人來供養,出家人是受供養的;受供養的,在吃飯的時候,所以就有三念五觀。出家人受供養的時候應該有三念五觀。
  甚麼叫三念呢?易果容前天,他向我請問這個三念五觀的道理。我已經給他略略地講一講。那麼現在,再給大家講一講。三念,無論出家人、在家人吃東西的時候,應該作有這三種的念:第一是我要沒開始吃飯以前呢,要喝湯的。喝湯,要喝三調羹。這三調羹,第一調羹,這要說:願斷一切惡。這叫發願,把一切的惡事都斷了它,甚麼惡念也不起;不單做去,就連這個惡念也要斷了它。這是第一個願。第二呢,是願修一切善。願意、發願做一切的好事;不是發這個願就算完了,要真去做去。我真要斷一切惡,我真要修一切善。第三、願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我把一切眾生,都度他都成佛。這第三願。喝一調羹這個湯的時候,發一個願;喝兩調羹,發兩個願;喝三調羹的時候,發三個願。這是第三願。
  那在吃東西的時候,不是一邊吃,一邊看看,哦!你吃這個甚麼菜啊?我看看我這碗裡有沒有你吃的東西,各處去 … 。那人家觀世音,你去觀飲食。觀世音菩薩;你是觀飲食“菩薩”。看看所有人的這個飲食,你是觀飲食“菩薩”。這觀飲食“菩薩”,不是說,哦!你沒有,我把我有的給你一點。他看,我自己有沒有你吃的東西?是不是你吃得比我吃得好一點哪?不是要 … 盡生的一種貪心。要怎麼樣子呢?有五種觀想。這五種的觀想,第一的是記功多少,量彼來處。你要算計算計;算計甚麼呢?這個要用多少功、多少功夫?那個農人種田,種子種到地下,生出來,又用種種的人工來栽培,灌溉,它才成熟;成熟,才能把這個米收回來,再用機器把它碾成米,你說費多少功夫?“量彼來處”:你量一量,它那個來的時候,很不容易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忖,就是思量,就是思忖一下。這個思忖,想一想,我自己的德行是全哪?是缺?我有沒有修行?有沒有道德?如果我沒有修行,受人這供養,應該生慚愧心:趕快要修行,要用功修道,了生脫死,這要生慚愧心。要是全呢?說,哦!我是大德高僧,我也最有道德。這個世界上,大約就我是第一個有道德的高僧了,不要緊吧?也不是。我應該更加努力,我受這供養之後,我更加努力,還要向前精進。我證初果,我就求證二果;證二果,我就求證三果;證三果,我就求證四果:那麼總要往上去增進。這是全缺應供,我應該做。
  第三、要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要防備這個心,離開過錯。我要吃得不要太飽了。吃得祗要夠了就可以了,不要再貪多。病從口入!你要一貪多,怎麼樣呢?這個東西再好吃,吃多了就會瀉肚了;把肚就吃壞、胃口吃壞了,它自己就又瀉肚了。這是為甚麼瀉肚子呢?就因為有貪心,吃得太多了。那個肚裡頭沒有地方存了,所以,就要搬--香港那個徙置區,就要徙置了,要搬家了,所以就屙肚了。屙肚,懂不懂?哎!那麼就貪等為宗,不要貪多。
  第四、要觀想正事良藥,為療行枯。這個吃的東西,就是一種良藥;我吃它就令這個身體,不會枯槁,不會干。第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我為甚麼要吃這個東西呢?就因為我要修成道業,將來成佛,所以受這供養。這是,我們出家人有供養的時候,也不要生一種驕傲的心;沒有人供養,也不要生一種貪心。就是,我前幾天講過,就是餓死也應該修行。我修行,為修行而餓死,這是最大的一種光榮,最有價值的一種犧牲!犧牲,所以,不要怕餓死。
  “如佛塔廟。”那麼在有人說四句偈這個地方,都像佛塔廟;這個地方,都應該供養的。“如佛塔廟”:就好像有佛,有塔,有廟,這麼樣供養。“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何況,更有人,他能完全受持這個《金剛經》,又能讀,又能誦。甚麼叫“讀”呢?對本曰讀,對著這個本子念經,這叫讀;不要這個本子,這叫誦。不要照著本子來念經,這叫誦,誦經。“須菩提”:須菩提啊,“當知是人”:你應該知道這個人;哪一個人?就是說四句偈,為他人說法這個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他所成就的最高尚、最第一,也最少有的這種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假設這個《金剛經》所在之處。“即為有佛”:這個地方,就是佛的法身、捨利存在的地方。這一部經就是佛的法身,也就是佛的捨利。“若尊重弟子”:所以說,一切的人見著這一部經,都要好像弟子恭敬師父那麼樣恭敬。
    那麼這個做弟子的都要恭敬師父;恭敬師父,也要恭敬這個經。恭敬這個經,也就像恭敬師父這樣恭敬;恭敬師父,也就像恭敬這個經這樣。經就是師父;師父就是經。你不要把經,和師父分開。為甚麼呢?你所明白這個法是從師父這兒來的;師父的法也就是在這個經上來的。這是一的,三而一,一而三。你不要打錯了算盤,說,哦!這一部經就是我的師父了,我不要那個師父了。那你不要那個師父,這個師父也沒有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