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考拉和猴子


 2009/2/24    熱度:2963    下載DOC文檔    

簡單,是生命留給這個世界的美麗手勢;復雜,是生命永遠無法打撈的蒼涼夢境。

我看見那只袋鼠,它安靜地坐在陽光底下,看著我們從遠處駛過。

它擁有一片山坡,一叢樹林。它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這一片山坡,一叢樹林。它一定不能理解,這些在路上奔波的人,為什麼要這樣跑來跑去呢?

我驚訝地把那只袋鼠指給同車的人看,可我們的車太快了,匆匆而過,來不及看見一只一生守護一片土地和山林的袋鼠。

事實是我們在精神上也看不見它。它那麼渺小。

可是,那只袋鼠,它一輩子只守護它的需要,它擁有一片山坡,一小座樹林就足夠了,為什麼要去擁有其他不需要的東西呢?

後來,我們看見一只考拉,這次,司機把車停了下來,人們看見了。司機說:考拉很懶的,一天睡覺近24個小時,差不多一生都待在一棵樹上。它甚至不用戀愛。它不會像猴子那樣,從一棵樹跳到另外一棵樹上,到處跑著生活。

這會兒大家都笑了,笑考拉的懶。可是,考拉真的懶嗎?它如果一生只需要一棵樹。它就呆在一棵樹上,又何妨?它需要的沒有超出一顆樹的范圍,又為什麼非要到另一顆樹上去呢?

大家在嘲笑考拉的時候,我卻在羨慕考拉。

我們到處尋尋覓覓,我們捧在手裡,帶在身上,安在家裡的那些,真的是我們必須要的嗎?

我們贊美勤勞,可是我們的勤勞使大自然被毀掉了多少呢?有時候我們的勤勞只是代表我們傷害了大自然的程度。我們贊美“追求”,可是有的時候,“追求”只是貪婪的代名詞而已。

想到猴子掰玉米的故事。猴子來到玉米地掰玉米,掰一個,扔一個,最後它忙碌了一天,還沒吃到玉米。它胳肢窩裡夾著玉米,嘴裡咬著玉米,手裡捧著玉米,它擁有不少的玉米——可它偏偏要再摘玉米,以至於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閒的手和嘴巴去吃玉米了。

(文:轉載)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