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的飲食觀


 2011/12/11    熱度:4758    下載DOC文檔    

    “飲食為生人之本”。這是《黃帝內經》(簡稱《內經》)上一句帶有概括性的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靠吃飯活著,飲食的目的是為了養生保健。

  《內經》以我們民族的始祖、中華文明的最早創建者黃帝的名字命名,它是三代醫學的結晶,也是中國第一部醫典。醫食同源,《內經》的飲食養生篇章,也是歷代人民日常飲食生活的准則。《內經》從我們民族生存環境的實際情況出發,為人民設計了“五谷為養,五菜為充,五畜為助,五果為益”的營養方案。幾千年來,中國人依照這一營養方案,以素食、五谷為主,以葷食為輔,同時反對偏食,長期得益。實踐證明,《內經》定出的飲食結構是正確、合理的。《內經》提出“飲食有節”的主張,也是我國傳統養生學的一個重要觀點。飲食有節,不但肉食要有節制,就是糧食和一般食物、飲料,也不能暴飲暴食。

  《內經》還運用陰陽的概念和物性相反相成的規律,來處理食物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問題。例如,提倡“飲食有節”,但又認為只要“適腹”,偶然多吃一點也無妨;冬天可以適當增加營養物質;又如,飲食時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急不躁,不怒不憂;飲食環境冬宜溫暖之室,春宜柳堂花榭,夏宜臨水依竹,秋宜晴窗高閣,以使神清氣爽,更好地食以養生,等等。這些都明顯地反映出我國古代先民的飲食養生的飲食觀。

台灣學佛網首頁素食护生健康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