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大佛禅院 峨眉起點朝聖福地
中國坤維之區,天府之南,聳立著一座“兩山相對如娥眉”的山脈,“震旦第一山”是印度寶掌和尚對此山的脫口之譽。群山巍巍,山巒壯麗,千年古寺,妝點其中。這就是大行普賢菩薩應化道場,佛教聖地峨眉山。位於山下的朝山起點——大佛寺歷史悠久,因種種原因於20世紀50年代不復存在,今逢改革開放,寶剎盛世再現。 大佛禅寺 大佛寺,俗稱大佛殿,位於峨眉城東門外,由無窮禅師創建於明朝萬歷年間。禅師發大願募化於楚蜀數年,鑄得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銅像一尊,高達三丈六尺。由於菩薩體量龐大,無法運上山,縣令李應霖見銅像莊嚴,便在縣城東門外擇一空地暫置。萬歷十九年春,無窮禅師帶徒孫性寬赴京城,向笃信佛教的慈聖皇太後化緣,太後聞之,即賜千金,敕建佛寺,15年後完工,因寶像體形巨大而名為大佛寺。 斗轉星移,世事滄桑,大佛寺也經歷了無數的風雨。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佛教聖地逐漸恢復生機,大佛寺也迎來了曙光。1993年峨眉山市政府決定,將大佛寺遷建於市中區南面護城河外原古寺佛塔處,並改稱大佛禅院。 普賢道場,山寺一體。峨眉山是普賢菩薩應化示現之地,千百年來得到了廣大佛教信徒的廣泛認同,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峨眉山佛教興盛,無峰不寺,大小寺院上百座,多供奉普賢菩薩。普賢尊號“大行菩薩”,是菩薩行的代表,是大乘佛教實踐精神的體現者。在建設大佛禅院時,峨眉山佛協提出建設普賢道場“三個中心”的理念。 大佛禅寺 對此,永壽法師用佛教教理進行了诠釋,把峨眉山比作人的身體,結合佛、法、僧三寶作一形象比喻:以金頂、華藏寺為主的高段山區作為“朝聖中心”,表征普賢菩薩的頭部,代表“佛寶”;以萬年寺、洗象池為主的中段山區作為“修持中心”,表征菩薩的心髒,代表“法寶”;以大佛禅院、報國寺為主的底段山區作為“教育中心”,表征菩薩的腳,為培養僧才、弘揚佛教文化的中心,代表“僧寶”。從體、相、用來說,整座峨眉山為普賢菩薩之“體”,金頂十方普賢等造像為菩薩之“相”,而寺院、僧團的教育與教化功能則為菩薩行願精神之“用”,以此來完整表達普賢行願精神的內涵。 從中國范圍來看,佛教四大道場反映了中國佛教信仰體系,而“三個中心”,則反映了普賢道場信仰結構。以佛、法、僧三寶的寓意作功能性區分,“三寶”和合一體,山寺一體,上下一家,以教育與教化為己任,以大佛禅院的圓滿為契機,峨眉山佛教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大佛禅院殿堂巍峨、壯麗,建築別具一格。在形式和用材方面均區別於其他叢林,既遵循寺院建築的優良傳統,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有所創新。山中寺院均為木結構,特征是依山取勢,或隱沒於蒼翠之中,或屹立於青峰之巅,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而大佛禅院屬於中國古典宮殿式寺院建築,其建築風格、整體風貌、美學效果具有顯著特征,可用五句話來概括: 平面布局舒展大氣,似睡臥巨龍。 單體建築雄渾壯觀,似座座山峰。 屋頂建築線條豐富,似變幻樂章。 壁板檐廊裝飾精美,似多彩拼圖。 內外立面整潔完美,似匹匹錦緞。 大佛禅寺 大佛禅院寺院體系,坐西向東,東接“象城”,西止光明山。寺院大山門通高27米,重檐五脊頂。大山門後是清淨莊嚴的朝拜區,為九進院落,十一重大殿,坐十級平台。依地勢逐級升高33米,中軸線長999米。 大佛寺因觀音聖像而起,大佛禅院的觀音殿也很特別。該殿為重檐歇山式,殿內施三層平座回廊,可自下而上層層朝拜菩薩,上到最頂層的外回廊,可俯瞰大佛禅院及市區。殿中供奉近16米高的烏木四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此觀音像由中國著名的工藝美術師方文桃先生設計制作,不僅繼承了明代造像特點,更有創新。 觀音殿後是普賢殿,凸顯峨眉山普賢道場定位。創意靈感首先是來自普賢的五佛冠,一殿藏五殿;二是仿萬年寺“無梁殿”結構。普賢殿為重檐方型鎏金攢尖,赭色琉璃瓦,銅鑄敷金寶頂,芝麻白花崗石牆體。普賢殿整體風格敦實凝重,輪廓挺拔,開合得當,在國內殿堂中獨樹一幟。 普賢殿後是大雄寶殿,重檐庑殿頂,琉璃瓦屋面,漢白玉檐廊,三層大圍台為殿堂的最高等級。大雄寶殿正中為釋迦牟尼像,阿難、迦葉隨侍左右,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像相背而立,十六尊者像分立大殿兩旁。其中釋迦牟尼像高9.9米,阿難和迦葉像高7米,阿彌陀佛像高7.6米,觀音、大勢至像高6.6米,十六尊者像高3.3米。佛菩薩和羅漢像均采用千年香樟木精雕而成,共耗材千余立方米。大佛禅院每座殿宇均施有不同等級的彩繪,如宋錦、金龍和玺、旋子金等。圖紋精美,藝術氛圍濃郁。整個建築群為明清風格,兼有“盛唐遺風”的傳統手法與現代技術的巧妙結合,將中國古代和當代建築理念融為一爐。 大佛禅寺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與本土文化融合,成為傳統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盛唐時期民諺所說:“天下都是選佛場,婆婆賣餅也談禅。”川中一帶流行俗諺“上朝峨眉,下朝寶頂”,到峨眉朝山已成為民間的風俗習慣,最大的朝山集體活動首推從明末興起的端午峨眉朝山會,一直延續了數百年。朝山隊伍來自全川各地,位於峨眉縣城的大佛寺就是第一站。弘揚淨土的高僧印光大師在《峨眉山志》中總結道:“普賢菩薩,既以法界藏身,無所不在,又恆順眾生之願,無感不應。峨山從漢朝以來,大小寺宇,莫不崇奉普賢菩薩。四方信士,禮敬普賢者,亦莫不指歸峨眉山。”峨眉山作為普賢道場,一直是佛教徒心目中酬佛了願的聖地。從宋朝皇家禮遇以來,朝聖者絡繹不絕,一個個質樸的意願,深深地扎在了心中,一代接一代地傳遞,只為在普賢菩薩前頂禮,添一點香油,獻上三支香…… 直至今天,朝聖的人仍然接踵而至,同樣懷著質樸的情感,其中有不少是受到普賢文化的感染,了解到普賢菩薩行願精神而來。如今大佛禅院恢復開放,作為名山的起點,朝聖的福地,滿足了信眾對佛教的信仰,對佛化人生的認識,對佛化生活理念的追求。 每當清晨5點,板聲喚醒沉睡的心靈,晨鐘召喚新的一天。清脆悅耳的木魚聲,輕輕撥開沉寂的黑夜,曙光與無明相競,追逐智慧的光明。遠離塵世的羁絆,通過千絲萬縷的因緣,聚會在這莊嚴的淨土——大佛禅院。
:佛教寺庙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