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不安全感從哪裡來


 2012/1/5    熱度:21444    下載DOC文檔    

來源:《家人》    作者: 鄒蜜

    我們經常看到相親節目裡女孩子淘汰一個人時說:他讓我沒有安全感。為什麼大家都在說沒有安全感?人們在害怕什麼?有哪些心理、經濟、內外誘因? 

  “總是生活在不安全狀態中,焦慮是永遠的伴侶”,這是克爾凱郭爾的一句話,用來概括人的一生再貼切不過。 

  從心理學解釋,安全感是“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解脫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特別是關於滿足一個人現在和將來各種需要的感覺。”它包括以下內容:確定感——此物是肯定存在的,不會變化的;安全感——你覺得放心,不會因此感覺害怕、焦慮;控制感——此物你可以掌控操縱。 

  相應的,無安全感是一種缺乏信心的狀態。在情緒上與焦慮恐懼相關;在時間上指向未來;在內容上總是擔心將來會遭受某種損失或失敗。因此不論哪個時代,人都有一些不安全的恐慌。只是每個時代因背景不同帶給人的安全感缺失程度也有別。

  具體地說,安全感分外在和內在。比如,擔心貧窮、擔心失業、擔心疾病……這些擔心有明確的對象,通過改善生活環境、生存條件,可以重獲安全感。更多時候它是內在的。例如明明是家財萬貫的富翁,每晚被貧窮的噩夢驚醒;無論怎麼增加銀行裡的賬戶,都不能讓他稍許安寧。那麼,他的不安全感與現實條件好壞是脫離的,說明不安全來自他的脆弱內心,很可能有未曾彌補的“心靈漏洞”。所以,內在安全感與心理的關系更加密切,更提示了健康水平。心理學意義上的安全感通常指後者。 

  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一樣瞬息萬變,信息轟炸的結果之一是我們對如何選擇未來更加茫然。也因此,不論是外在還是內在,這個時代的人們具有更多不安全感誘因。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安全需求是僅次於生理需求的基本需求,它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等。它對於人的一生意味著什麼? 

  人的需求是從生理到精神逐漸上升的,當基本的生存、生活的需求滿足後,就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安全感是精神追求的第一步,也是精神滿足最重要的一步。沒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就不會有情感歸屬、尊重、自我實現的滿足。 

  也就是說,種種安全感,支撐起人的生命,維系著心理健康。擁有它的人,主觀滿意高、樂觀自信;缺乏它的人,對生活滿意度低,不得不長期與焦慮恐懼相伴。 

  有一份調查顯示,西方人對婚姻也產生了不安全感,婚姻的不安全是個世界性的問題嗎? 

  在當前世界一體的形勢下,任何問題都是世界性的問題,包括婚姻問題。時代背景對所有人的婚姻影響是一樣的,只是由於文化傳統、個人境遇等的不同程度有別。所以離婚率上升、家庭出現的種種問題都是共通的。 

  西方人情感上的不安全感相對要少一些,他們追求個人主義,安全感來自自身。而信守集體主義的中國人,骨子裡天生就帶著對外界動靜的敏感。在集體裡,個人必須服從多數、隨時適應外界關系的變化,會因這些變化不斷產生焦慮。 

  人們婚姻安全感下降的原因是什麼? 

  人們對婚姻安全感的缺失,跟整個社會離婚率上升、婚姻不穩定有關。 

  而婚姻不穩定,一份調查結果顯示,63.3%的人認為是由於“很多人在婚姻中過於看重物質”。一定程度上對物質的看重的確影響著婚姻的穩定性。婚姻生活當然需要物質基礎,但社會現實卻過分加劇了婚姻的物質屬性,使得許多人把婚姻視為獲得物質的一種手段。 

  另外,離婚率不斷升高,與現代社會中離婚的社會壓力變小有關。在婚戀觀多元的今天,人們對外遇、離異也非常寬容,社會輿論很小,離婚的社會成本也小。而在一些歐美國家,夫妻一旦離婚,根據結婚時間的長短,男方需承擔女方離婚後的生活開支,直至其再婚或者去世,而房屋一般也劃歸女方和孩子居住。因此,在這些國家,離婚次數越多的人,負擔就會越重。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降低離婚率。 

  亦舒通過喜寶的口,說出女人的心聲:如果不能給我很多很多的愛,就給我很多很多的錢。當前大量的相親“拜金女”,也許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客觀地講,人們鄙視、鞭鞑“拜金女”沒有道理。其實大部分所謂的“拜金女”只是在未找到意中人之前為自己設了一道自保的門檻,當真正遇到喜歡的人時,這些門檻未必還在。“拜金”現象說明了兩點:第一,她們需要物質的豐厚來增加內心的安全感;第二,她們追求物質,恰恰是因為男性讓她們對婚姻安全產生了焦慮。 

  不可否認,在婚戀市場上,占主導的一向是男性。而近數十年來,男人包二奶、找小三、一夜情等行為,極大地動搖了女性對婚姻的信心。各項調查都表明,婚外戀是家庭的頭號殺手,而婚外戀的主導者,70%是男性。當女人對男性群體產生懷疑的時候,從物質上尋求安全感就再所難免。 

  選擇物質,這是社會大環境決定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讓女人更缺乏安全感,更讓她們患上金錢依賴症。甚至,那些熱愛奢侈品也是不安全感的表現——也許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能成為女人生命中最實在的快慰和補償。 

  《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三)(征求意見稿)》去年底出籠的時候,房產、親子鑒定、小三等敏感話題引起了廣大女性熱議,法律保障能帶來安全感嗎? 

  反復修改的《婚姻法》,從另一個角度加劇了感情的不確定性。法律中一再明確婚前婚後財產的規定,被不斷強調的經濟安全感實際是對情感安全需求的殺傷:只有“你”和“我”,沒有“我們”,不管婚前婚後,夫妻雙方都是可以隨時割裂的兩個獨立體。 

  當不管是媒體還是周圍人甚至法律都暗示“你們不需要這麼緊密的聯系”時,妻子們首當其沖被影響。情緒化的她們產生代入感,認為感情、婚姻不可靠,金錢、房子能讓自己踏實。甚至,那些熱愛奢侈品也是不安全感的表現——也許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能成為女人生命中最實在的快慰和補償。 

  放棄情感的需求投向物質的懷抱,是無奈,也是倒退。安全感的第一位需求是情感,放棄“愛與歸屬感”的需求轉而投向外界物質的撫慰,本身是一種退步:按照需求理論,情感是第二層次的需要,而物質代表的,是低一層次的最基本條件。 

  比較悲觀地說,制度是不能帶來安全感的,要求在房產證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簽署忠貞協議等,都沒辦法真正帶來安全感。安全感來源於內心的安定。但制度保障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減輕生存的焦慮,從而增加一點安全感。 

    還有哪些因素讓人們對婚姻缺乏安全感? 

  還有就是兩性戰爭。很多夫妻把家庭當作戰場,總想爭得控制權,無論是經濟大權還是對方的行蹤都要盡在掌握,當一方想要控制,另一方想要逃離,爭斗就在所難免。為了不讓自己成為情感上的失敗者,雙方都想讓自己掌握婚姻的主動權。婚姻的經營變身成一場競賽,夫妻成了對手。 

  在“比賽”的夫妻之間,雙方的經濟實力、相貌、學識、人際關系等等都可以成為較量的項目,一旦一方感覺對方超過自己很遠,就會產生不安全感。這種情緒多產生在妻子一方。一個在物質、地位上不對等的夫妻,總是容易出現這樣的追問:女人會不停問男人“你愛我嗎?”因為通過他的答案,她可以確認安全系數,滿足一種因為重復而產生的“制度化的快感”。甚至,她會無理取鬧,無因吵架,為的也是那種因男人妥協而尋求到的安全感。所以許多女人愛上了控制,愛上了暴力和冷暴力,恰恰是最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有一些人對婚姻安全感缺失來源於原生家庭的影響。當婚姻出現問題時,向婚姻和心理咨詢師尋求幫助的人群中,超過七成的人都承認自己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更容易被外界的負面報道影響,產生代入感。他們試圖通過其他方式填補幼時留下的情感空白,卻發現達成目標後空白領域擴大了。 

  男女兩性在婚姻安全感這個問題上有何差異? 

  一般來說,男人的安全感更多來自房子、車子等外在物質基礎,但不等於跟感情完全無關。都說情感是男人的一部分,卻是女人的全部,因此雙方對婚姻的安全感需求也區別很大。男人在婚姻情感發生危險後才會感到安全感喪失,而女人常常在危險發生之前就擔心不安全。男人一旦界定了兩人的關系,就懶得去反復考證這種關系的正確性,但女人的敏感常常讓自己吃虧。如果自己身邊有朋友遭遇背叛的情況,身邊的不幸會加速妻子對丈夫的信任感降低,覺得安全的環境隨時可能崩潰,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社會大環境縱容了男人,或者縱容了“小三”,都會讓女人在兩性關系中更缺乏安全感。 

  要解決婚姻的安全感焦慮,有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 

  有,但很難,那就是回到自身,回到內心,從內在尋找安全感的滿足。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是相當難的。特別是女性,一旦投入感情,便把所有的寄托投向對方,一旦對方有所變化,內心的支柱便轟然坍塌。 

  若內心充滿無力感,外界對內心的影響會加倍。在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內心強大起來是對抗一切不安定因素的法寶。 

  無論是哪種需求,最終指向的還是填補情感的空虛。很多人因感情的不確定性選擇首先滿足物質需求,物質充裕後,還是會回到情感需求的原軌道上,如何避繞也不行。因此,修煉自己的內心,經營你們的關系,才能增加婚姻的安全系數。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