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淨肉、蛋、奶,該吃嗎


 2012/1/17    熱度:18575    下載DOC文檔    

    有很多人都會質疑為何不能吃肉?他們都說:「藏族僧侶吃肉的。」但他們是游牧民族,自古以來都不作農耕,只以畜牧牛羊為生。《楞嚴經》卷六 佛告阿難:「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  

  其實佛陀讓比丘食五種淨肉,一、不見殺;二、不聞殺;三、不疑為己殺;四、自然死亡的;五、鳥獸吃剩的,皆是佛以神力化生,本來就沒有命根,不是從殺害眾生命而來的。因為這婆羅門(古印度宗教名)的地方,土地不是過於干燥,就是沼澤濕地,加上砂石又多,不適合植物生長,缺乏食物。所以佛以大悲神力所加,幻化五種淨肉,讓有吃肉習性的弟子能嘗得一些肉味,其實只是假名為肉。奈何佛滅度之後,後世弟子不明白佛的苦心,以為佛允許吃肉,因此連吃肉的眾生,也自稱是佛弟子。 

  足以證明,佛是不允許弟子吃肉的,只是後人以為婆羅門教僧侶吃肉,就以為人人皆可吃肉,連佛弟子都以為佛允許吃肉,但其實是佛慈悲,假名為肉。就算是真肉,也不是人人皆是婆羅門教僧侶,也不是人人皆是游牧民族,所以不能以藏族僧侶也吃肉來作為人人皆可吃肉的借口。 

  可是,至今仍然有很多人以為佛陀允許吃肉,更有人誹謗《楞嚴經》,甚至誹謗佛陀也吃肉,因為他們都以為中國素食只是梁武帝提倡的。其實,除了《楞嚴經》之外,還有很多經文都有記載佛陀是不允許弟子吃肉的。如《大般涅盤經》卷第四:『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雲何如來不聽食肉。」佛告迦葉:「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佛告迦葉:「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亦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 

  迦葉菩薩問佛:「為何佛不聽食肉?」(聽,去聲,允許之義。)於是佛一再明言:「善男子!凡夫食肉者斷大慈種。」即是不能契合佛心了。淨肉是指干淨的肉,三淨肉即五淨肉的前三種,一、不見殺;二、不聞殺;三、不疑為己殺。因為一般都難以遇到第四種自然死亡的;第五種鳥獸吃剩的,所以佛先說三種淨肉,讓佛弟子於戒肉初期,可因應環境而吃三淨肉,並不是說可以無了期吃肉的意思。 

  「亦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亦是因事即先吃三淨肉漸次而制,應當先確定自己的心現時就要戒斷肉類,行須未戒,但心要先戒的意思,有了戒肉的決心,就能漸次而制,而最終實現。現斷肉義:現時吃三淨肉都只是為了方便,明白這個道理,就能實現戒斷肉類的真實之義。 

  因為人類長久以來的吃肉習性,限於主客觀的條件下,要求他們吃長齋,一時之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戒肉如非夙有慧根,意志堅決,一般人是難以做到的。所以,三淨肉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也即開權顯實之義。讓初修者可先從吃三淨肉做起,一步一步的漸次而制吃肉。但期間一定要不斷增強自己戒肉的決心,最終才能成功戒吃一切肉。 

  但因為佛弟子還是不明白佛的苦心,所以佛惟有禁制諸弟子復食一切肉了。佛說:「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由此可知,其實三淨肉是給初修者的一個方便法門,但早已成為過去,因佛最後於《大般涅盤經》上已經說明,禁制諸弟子復食一切肉了。但可惜現今還有很多佛弟子仍然繼續食肉,一般人更甚。 

  自古以來,有很多教徒和一般凡夫俗子,都以濟公活佛的一句偈言:「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作為吃肉殺生的借口。他們若見修學者持齋則會說:「只要心中有佛祖,口中吃酒肉也無妨,又何必執著!」世人為貪口腹之欲,竟斷章取義,不知原來濟佛還有後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其實偈言的真義,一則濟佛是勸勉世人修道,二則濟佛是考驗世人。以濟佛的功德,所有讓祂吃過的眾生,濟佛都會超升他們。若世人只學濟佛嗜酒吃肉,而不學濟佛的功德,當然是如同進魔道。酒肉穿腸過:此腸是佛菩薩心腸,非一般眾生心腸。佛祖心中留:口中酒肉,心中佛祖,只是濟佛笑天下人口不對心而已。 

  吃肉百害而無一利,醫學上來說,人類的體質應維持偏弱鹼性,而所有肉類及蛋類都屬酸性的致癌物質,對人類根本無營養可言。至於蛋是否齋?坊間流傳說因為蛋沒有受精,所以是齋。但其實凡一切胎生及卵生的動物都是陰陽交配而成的,只因現代科學昌明,第三者可以用人工受精代替陰陽交配成孕。 

  換言之,如果沒受精,根本就不可能會有蛋這個胚胎自母雞生出。卵生的意思,不代表只有卵而沒有精,而是說於母卵殼內孵化出生命,誰會讓人吃自己的子女!等如一個人,必定先有父精母卵的結合才會有他,不可能強說他只有母卵而沒有父精。即使有人不承認父精,只承認母卵,但其實卵生也是四生的一種,所以卵生就已經形成了一個具有生命的靈體。只不過人類凡事都慣以科學根據去判斷自己的智慧,但科學根據也只是以人類自己的智慧去判斷,即是世間智慧,而不是般若智慧。因此,佛法與科學,也是相對法。佛法可以解釋科學,但科學是絕不可能解釋佛法。 

  至於牛奶是否齋?有很多人都會說那頭牛根本不用死,所以不算殺生。但其實凡是從動物身上而來的,都不是齋。雖然牛奶不涉及殺生,但也不是賢人所為,須知母牛的一生只是被擠奶給人類食用,牠們的感覺總是痛苦的,賢人是不會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母牛為了發洩不滿,就會把牠們的痛苦化成毒素滲入奶中,所以,牛奶其實是有害無益。現代人一般都是喝牛奶長大,從小缺乏母乳哺育,乳娘就是牛,而不是親母。 

  但卻有很多人說佛陀喝牛奶,他們有者說是因為佛陀在山林中修六年苦行,悟出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所以放棄六年苦行,接受牧女的乳糜供養,恢復健康之後,始再禅坐樹下七天(有說是四十九天)之後才成道。但如果放棄苦行,即偏向樂,才會覺苦,就不是捨此二邊了。 

  《中阿含經》卷四十  世尊告曰:「復次,梵志!我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逮第四禅成就游,是謂我爾時獲第四增上心…..」佛本已離苦、樂二邊,不苦不樂。於菩提樹下,禅坐六年,由初禅至第四禅,只是權現,以教化弟子如何坐禅、如何成就,也即是開權顯實之義。 

  《經律異相》卷四:「菩薩以神通力,入水洗浴。兜率天子,取天衣袈裟,奉上菩薩,即取著之。住尼連水邊,長者女奉乳糜,菩薩食之,氣力稍充。」菩薩是指於樹下禅坐,佛陀未成道前的太子,即是佛,但既說菩薩以神通力,入水洗浴,那麼菩薩又何需食乳糜使氣力稍充!《方廣大莊嚴經》卷第八 爾時佛告諸比丘:「菩薩澡浴身體,復食乳糜氣力平全。」此經文不說神通力,但菩薩如果有氣力澡浴身體,亦不需復食乳糜使氣力平全了。況且,菩薩沒有肉身,何需澡浴!何需食物! 

  《長阿含經》卷一 佛時頌曰:「我今釋迦文,坐於缽多樹。如來十力尊,斷滅諸結使。摧伏眾魔怨,在眾演大明。七佛精進力,放光滅闇冥。各各坐諸樹,於中成正覺。」  

    佛坐於缽多樹下,以如來十力尊,即如來十種智慧力,斷滅諸煩惱惡濁。摧毀降伏眾魔的積怨,在諸眾前大放光明。七世佛更以精進如來十力尊,放無量色光滅絕闇冥的干擾。七世佛都是各各坐於其不同品名的菩提樹下成道。佛於樹下成道的經過,於原始佛教第一經,佛已經說明。所以,佛根本不需食乳糜,因為七世佛都是以精進如來十力尊,於菩提樹下成道。 

  可是,人們有者說佛陀喝牛奶、有者說佛陀喝羊奶,但因為牛奶較為普遍,所以多數都說佛陀喝牛奶。他們又說長者女是牧牛女、牧羊女.....這個傳說可以讓佛弟子有大條道理喝牛奶,他們都說:「佛陀也是喝牛奶成道!」但卻有違佛以牛作為傳道的本意。《長阿含經》卷十七 佛告象首捨利弗:「象首!譬如牛乳,乳變為酪,酪為生酥,生酥為熟酥,熟酥為醍醐,醍醐為第一。」醍醐即智慧,但並不是世間智慧,所以牛乳也並不是來自世間的牛。此牛指乘,乘即車,即一佛乘之車。既佛可以神力化生五淨肉,也可以神力化生奶成水。不過,佛根本不需喝奶,也不需喝水,禅坐樹下六年都是自飲體內津液以養假身。佛陀是古佛,假身為太子,他的降世、出家、學道、成道甚至傳道都只是權現,以教化眾生應學習佛,身為太子也不慕權貴、立志修行、真修實煉,而不是執著佛陀喝牛奶這個誤傳,就以為人人皆可喝牛奶。 

  一般教徒只會以為一切也是空,所以他們主張只要不殺人、不墮胎就可以的了。因為他們以為持戒都是執著,但其實他們就正如那些在社會上專門走法律罅的人。須知戒殺是入門戒律;五戒之一,更是五戒之首。既說是戒律;戒是禁止、律是法則。戒律就必須要精嚴遵守,絕對沒有模稜兩可或悉隨尊便的選擇。否則,就不是戒律。故佛說:「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 不得復食一切肉也。」「制」即是「禁制」。古代皇帝的稱為聖旨,皇太後或皇後的稱為懿旨,代法院所稱為禁制令。同理,抗旨令者,必受法律制裁。   

  根據十如是諸法實相的自然法則,殺業,為十如是諸法實相中之實相;人和畜生,為十如是諸法實相中之假相。所以,在十如是諸法實相中所造的善業或惡業,都不是假相,而是實相。至於空相,因眾生大多以為諸法實相即是空,就以為一切即是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善業或惡業所累積的「業力」即「如是力」,為十如是諸法實相中之實相,所以假相造業,即是實相。因為「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為十如是諸法實相中之實相。

台灣學佛網首頁素食护生素食文化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