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乃幸福人生之根本,和諧社會之基石


 2009/4/2    熱度:6851    下載DOC文檔    

《弟子規》乃幸福人生之根本,和諧社會之基石
作者:吉林市 王強
幸福一直是人們的追求。關於幸福的話題,常常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對於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說,幸福是一種客觀狀態,擁有財富和地位才能獲得幸福;也有人說,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心中充滿陽光自然就會幸福。那麼,究竟應當如何看待幸福?
  唯物主義者認為,幸福是主客觀的統一。從客觀方面說,它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結果和反映,離不開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社會環境;從主觀方面說,它是人們對外在世界的一種感受和體驗,取決於自己的價值取向和精神狀態。考察幸福,既要有客觀標准,又要看主觀感受。應該說,我們的社會為每個人追求和實現幸福提供了基本條件,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的整體幸福度將大大提高。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許多地方已經把幸福指數作為一項重要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中,更加重視推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更加關注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這是時代進步的體現。
  然而,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現象: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一些人卻認為幸福指數並未隨之提高,甚至感到不如過去幸福了。顯然,這個“反差”的出現,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就客觀因素說,改革帶來利益格局的調整,在我國社會深刻變動的過程中,社會結構和利益關系更加復雜,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這必然會給不同的人們帶來不同的影響。對此,應當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來解決,努力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從主觀因素講,幸福總是相對的,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正確認識幸福,學會感受幸福,才能真正獲得幸福。事實表明,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一個人幸福與否往往並不由其財富和地位決定,而是與其主觀感受密切相關的。正如法國藝術家羅丹所說: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有了正確的價值取向,才能感受幸福。俗話說,知足者常樂。老子也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皆有欲,這種欲望只要是正當的,就應該得到尊重和承認。但是,如果私欲膨脹、欲壑難填,就會為欲所惑、為欲所累,遑論幸福。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由於改革尚未到位、體制仍不完善等原因,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消極現象。如果缺乏正確的價值取向,看到一些消極現象就失去內心平衡,面對名利和美色的誘惑就變得難以自持,結果必然誤入歧途。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就是因為過分貪婪而墮入違法犯罪的深淵,最終也遠離了幸福。
  學會感受幸福,應當富而思源。懂得感恩才能知福。一流清泉,必有源頭活水;一棵大樹,必有根下沃土。一個人來到世上,每一分成長進步,無不傾注著來自家人、師長、同事和社會的關愛與幫助。常常想到“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心中自然就會多一些幸福、少一些抱怨。同樣,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黨領導人民艱苦奮斗得來的,應該倍加珍惜。如果富而忘本、迷失方向,就會導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奮斗者常常是充實的,奉獻者常常是幸福的。學會感受幸福,需要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很難想象,一個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精神空虛的人能夠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幸福在哪裡,朋友啊告訴你:她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裡,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艱苦的勞動裡……努力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把個人的價值融入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中,融入對事業的不懈追求中,為了實現理想而奮斗,為了人民利益而奉獻,不但自己能夠感到幸福,而且能為他人帶來幸福。這樣,我們的社會也會添一分和諧、多一絲暖意、增一股活力。
《弟子規》是中國古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兒童啟蒙讀物之一。300多年來,它成為除《三字經》以外影響最遠的三字句訓蒙教材,還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之一。《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規》是一部以學規的形式對兒童進行學習指導和品行教育的啟蒙讀物,三字成句,讀來琅琅上口,易於背誦,講的都是至關重要的做人之道。全書以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的忠孝思想為綱,從“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五個方面,依次講解了如何對待父母、兄弟、長輩,如何為人處世,如何讀書學習、修養品德的禮儀與規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弟子規》中的“弟子”指的是學生,也就是家庭子女。廣泛地講,弟子可以視為每一個人;“規”就是規范、道理,即做人應有的道理、應盡的規范。統而言之,即是教導人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做一個愛學習的人。《弟子規》裡的許多傳統美德,如孝順父母、愛護兄弟、尊敬師長、誠實守信、勤奮學習等,對和諧家庭關系、優化社會環境、提高人文素質、培養禮儀道德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弟子規》正是儒家大道修學的基礎。它是中國儒家家庭教育精華的集大成,也是徹底落實真誠愛心最基礎而具體的課本。學習了《弟子規》這門課程之後,會更深刻地體會到,“教育慎於開始”的重要性。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凡事能謹慎於開始,就能免於日後之憂患。深而思之,從根本做起。《弟子規》確為一切聖學之根基,一切聖學之骨乾。誠如《論語》所雲:“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目前,傳統倫理道德教育在中國已經開始受到重視。吉林市也不例外。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吉林市推廣中心及其示范基地(吉林市“江南二王”藝術學校)在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全國組委會的正確指導下在2008年大力開展國學普及工作。“江南二王”藝術學校(以下簡稱“二王”藝校)是吉林市教委正式批准的民辦教育單位。 現為中國美術學院社會水平考級吉林市考級中心考點。由知名書法教育家 王 強 先生 任校長。自1996年起(集賢齋書法培訓班)至今已有十余年,碩果累累。所教學員達數千人。最小學員為5周歲,最大學員78歲。其中高學歷者為1個博士20余個碩士。十余年來有眾多學員在省市乃至國家級大賽中榮獲佳績,且有數十人經考核加入地區市級以上書畫協會。專業的師資力量(將美術與人文各方面知識融合為一體的綜合型人才。)是“二王”藝校的基石。學校以濃重的仿古室內設計打造古樸純靜的學習氣息,讓您可以身心投入與書畫的濃厚氛圍當中,與書畫合二為一。

“二王藝校”以“興我國學 、 鑄我國魂”為辦學宗旨。以“秉承專業教育,打造專業品牌,造就專業人才”為辦學理念。學校常年致力於國學普及工作。除了開展書法、繪畫教學外,還大力開展普及《弟子規》教育。先後在大專院校(吉林工業技術學院、吉林醫藥學院)、中學(吉林市江機中學)、幼兒園(吉林市嘉運幼兒園)、民辦學校(吉林市“江南二王”藝術學校、旭陽武道館、金豐武館、於詠音樂學校)免費講幸福人生講座即《弟子規》教育50余場,聽課人次達數千人。免費贈送相關教材及光碟數萬本。並把每周的周六晚5:00-7:00定為:集賢書院免費國學講堂,向廣大 的孩子和家長開放!所涉獵的課程有<<國學與企業管理>>、〈〈國學與家庭教育〉〉、〈〈三字經〉〉、〈〈大學〉〉、〈〈論語〉〉、〈〈唐詩宋詞〉〉、《書畫賞析》等。

學書畫、國文素養等國學知識不僅僅是在學某種技能或是某種藝術,更重要的是在行孝道,對中華民族的老祖宗行孝道,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的文化精粹。學校把國學常識與書法、繪畫課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藝術技能與藝術修養相結合。並且各科的教學內容均和《弟子規》教學相結合,即和德育教育相結合。強調教書先育人,厚德載物的教育方針。學校重視禮儀的培養和智慧的開發。針對青少年學生及學齡前兒童特准備象棋、軍棋、五子棋、跳棋、光碟《中國五千年》、《二十四孝》、《弟子規》等娛樂項目,使學生在課余休息的短時間裡同樣受益匪淺。
一年來,得到廣大百姓的支持,成績顯著。表現為每堂課(無論書法、繪畫,還是國學課)教師都要帶領學生首先給孔子行鞠躬禮,然後朗讀國文經典,謹記其中的道理。學校的教學嚴厲而不缺規范,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品行習慣。學校要求學生在樓道裡要自然排成“一”字隊形,不可大聲喧嘩。要主動撿樓道內垃圾,並且進教室要敲門,師生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要行鞠躬禮。廣大學生及家長在“二王”學校不僅掌握了各種書畫技能,而且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了淨化和提高,使得在學習和工作等方面有了明確的目標,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孝順父母,尊師重道,樹立遠大的理想,達到真誠善良,心境開闊,積極向上。
先進事跡受到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全國組委會高度重視,並於2008年十月一日授予“吉林市“江南二王”藝術學校 為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吉林市示范基地”;王強校長被聘為“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吉林市推廣中心 副主任”。
《弟子規》是救命根的,有了這個根,學國學輕而易舉,你肯定會成就。聖賢教育教導我們的就是宇宙真理,自然法則。此即人倫大道:“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是大自然之道;義、親、別、序、信五字是大自然之德。換言之,大自然之理則即是道,隨順大自然之理則即是德。它是超越時空的天然大道,沒有族群、宗教、國家、文化的界限。更是人人真心性德的流露,是人類遠祖流傳給後代子孫的珍貴寶藏。
五倫之教所包含的義理既簡又圓。人與人之間,無論貧富貴賤、野蠻文明,都會自然產生五種關系。這五事是正常運轉的自然法則,天然之道,是每一個人安身立命之學,更是維系社會安定常態的大學問。能夠將此教育理念,落實到家庭、學校、社會、宗教,普及於各個階層,確實是齊家治國的最高指導原則。只要掌握住傳統教育總綱,進而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則人人皆可以恢復本性本善;人人皆可以成聖成賢,過著幸福美滿、自在安樂的生活。世界的安定和平,自然也是指日可待的。
古諺語雲:“讀書志在聖賢。”希聖希賢是古聖先哲教導學人讀書求學的方向及目標,所謂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童蒙養正的經典―《弟子規》,確是人類老祖先流傳給後代智慧文明的寶藏,聖賢的教育,是放諸四海皆准,人人都適合學習,都應該學習的。因此,它不僅僅是兒童應該接受的最重要最基礎的扎根教育,同時更是每個人應當終身奉行的道德規范。《弟子規》展現了中國傳統道德的精華,聖賢智慧慈愛的閃爍光芒此時重現,願這道靈光永恆照耀宇宙!願天下智者,自當下起皆能信受奉行一切賢聖教誨,身心力行,進德修業,以實踐弘揚古聖先賢的教誨為己任,以科學發展觀為行動指南,循著聖賢睿智的步伐,開發內心寶藏,恢復固有真心本具的真善美慧,為萬世生民開拓和平光明的大道。創造未來幸福之人生,建和諧之社會!


作者:吉林市 王強
幸福一直是人們的追求。關於幸福的話題,常常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對於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說,幸福是一種客觀狀態,擁有財富和地位才能獲得幸福;也有人說,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心中充滿陽光自然就會幸福。那麼,究竟應當如何看待幸福?
  唯物主義者認為,幸福是主客觀的統一。從客觀方面說,它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結果和反映,離不開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社會環境;從主觀方面說,它是人們對外在世界的一種感受和體驗,取決於自己的價值取向和精神狀態。考察幸福,既要有客觀標准,又要看主觀感受。應該說,我們的社會為每個人追求和實現幸福提供了基本條件,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的整體幸福度將大大提高。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許多地方已經把幸福指數作為一項重要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中,更加重視推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更加關注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這是時代進步的體現。
  然而,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現象: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一些人卻認為幸福指數並未隨之提高,甚至感到不如過去幸福了。顯然,這個“反差”的出現,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就客觀因素說,改革帶來利益格局的調整,在我國社會深刻變動的過程中,社會結構和利益關系更加復雜,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這必然會給不同的人們帶來不同的影響。對此,應當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來解決,努力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從主觀因素講,幸福總是相對的,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正確認識幸福,學會感受幸福,才能真正獲得幸福。事實表明,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一個人幸福與否往往並不由其財富和地位決定,而是與其主觀感受密切相關的。正如法國藝術家羅丹所說: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有了正確的價值取向,才能感受幸福。俗話說,知足者常樂。老子也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人皆有欲,這種欲望只要是正當的,就應該得到尊重和承認。但是,如果私欲膨脹、欲壑難填,就會為欲所惑、為欲所累,遑論幸福。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由於改革尚未到位、體制仍不完善等原因,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些消極現象。如果缺乏正確的價值取向,看到一些消極現象就失去內心平衡,面對名利和美色的誘惑就變得難以自持,結果必然誤入歧途。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就是因為過分貪婪而墮入違法犯罪的深淵,最終也遠離了幸福。
  學會感受幸福,應當富而思源。懂得感恩才能知福。一流清泉,必有源頭活水;一棵大樹,必有根下沃土。一個人來到世上,每一分成長進步,無不傾注著來自家人、師長、同事和社會的關愛與幫助。常常想到“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心中自然就會多一些幸福、少一些抱怨。同樣,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黨領導人民艱苦奮斗得來的,應該倍加珍惜。如果富而忘本、迷失方向,就會導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奮斗者常常是充實的,奉獻者常常是幸福的。學會感受幸福,需要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很難想象,一個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精神空虛的人能夠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幸福在哪裡,朋友啊告訴你:她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裡,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艱苦的勞動裡……努力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把個人的價值融入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中,融入對事業的不懈追求中,為了實現理想而奮斗,為了人民利益而奉獻,不但自己能夠感到幸福,而且能為他人帶來幸福。這樣,我們的社會也會添一分和諧、多一絲暖意、增一股活力。
《弟子規》是中國古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兒童啟蒙讀物之一。300多年來,它成為除《三字經》以外影響最遠的三字句訓蒙教材,還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之一。《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規》是一部以學規的形式對兒童進行學習指導和品行教育的啟蒙讀物,三字成句,讀來琅琅上口,易於背誦,講的都是至關重要的做人之道。全書以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的忠孝思想為綱,從“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五個方面,依次講解了如何對待父母、兄弟、長輩,如何為人處世,如何讀書學習、修養品德的禮儀與規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弟子規》中的“弟子”指的是學生,也就是家庭子女。廣泛地講,弟子可以視為每一個人;“規”就是規范、道理,即做人應有的道理、應盡的規范。統而言之,即是教導人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做一個愛學習的人。《弟子規》裡的許多傳統美德,如孝順父母、愛護兄弟、尊敬師長、誠實守信、勤奮學習等,對和諧家庭關系、優化社會環境、提高人文素質、培養禮儀道德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弟子規》正是儒家大道修學的基礎。它是中國儒家家庭教育精華的集大成,也是徹底落實真誠愛心最基礎而具體的課本。學習了《弟子規》這門課程之後,會更深刻地體會到,“教育慎於開始”的重要性。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凡事能謹慎於開始,就能免於日後之憂患。深而思之,從根本做起。《弟子規》確為一切聖學之根基,一切聖學之骨乾。誠如《論語》所雲:“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目前,傳統倫理道德教育在中國已經開始受到重視。吉林市也不例外。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吉林市推廣中心及其示范基地(吉林市“江南二王”藝術學校)在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全國組委會的正確指導下在2008年大力開展國學普及工作。“江南二王”藝術學校(以下簡稱“二王”藝校)是吉林市教委正式批准的民辦教育單位。 現為中國美術學院社會水平考級吉林市考級中心考點。由知名書法教育家 王 強 先生 任校長。自1996年起(集賢齋書法培訓班)至今已有十余年,碩果累累。所教學員達數千人。最小學員為5周歲,最大學員78歲。其中高學歷者為1個博士20余個碩士。十余年來有眾多學員在省市乃至國家級大賽中榮獲佳績,且有數十人經考核加入地區市級以上書畫協會。專業的師資力量(將美術與人文各方面知識融合為一體的綜合型人才。)是“二王”藝校的基石。學校以濃重的仿古室內設計打造古樸純靜的學習氣息,讓您可以身心投入與書畫的濃厚氛圍當中,與書畫合二為一。

“二王藝校”以“興我國學 、 鑄我國魂”為辦學宗旨。以“秉承專業教育,打造專業品牌,造就專業人才”為辦學理念。學校常年致力於國學普及工作。除了開展書法、繪畫教學外,還大力開展普及《弟子規》教育。先後在大專院校(吉林工業技術學院、吉林醫藥學院)、中學(吉林市江機中學)、幼兒園(吉林市嘉運幼兒園)、民辦學校(吉林市“江南二王”藝術學校、旭陽武道館、金豐武館、於詠音樂學校)免費講幸福人生講座即《弟子規》教育50余場,聽課人次達數千人。免費贈送相關教材及光碟數萬本。並把每周的周六晚5:00-7:00定為:集賢書院免費國學講堂,向廣大 的孩子和家長開放!所涉獵的課程有<<國學與企業管理>>、〈〈國學與家庭教育〉〉、〈〈三字經〉〉、〈〈大學〉〉、〈〈論語〉〉、〈〈唐詩宋詞〉〉、《書畫賞析》等。

學書畫、國文素養等國學知識不僅僅是在學某種技能或是某種藝術,更重要的是在行孝道,對中華民族的老祖宗行孝道,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的文化精粹。學校把國學常識與書法、繪畫課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藝術技能與藝術修養相結合。並且各科的教學內容均和《弟子規》教學相結合,即和德育教育相結合。強調教書先育人,厚德載物的教育方針。學校重視禮儀的培養和智慧的開發。針對青少年學生及學齡前兒童特准備象棋、軍棋、五子棋、跳棋、光碟《中國五千年》、《二十四孝》、《弟子規》等娛樂項目,使學生在課余休息的短時間裡同樣受益匪淺。
一年來,得到廣大百姓的支持,成績顯著。表現為每堂課(無論書法、繪畫,還是國學課)教師都要帶領學生首先給孔子行鞠躬禮,然後朗讀國文經典,謹記其中的道理。學校的教學嚴厲而不缺規范,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品行習慣。學校要求學生在樓道裡要自然排成“一”字隊形,不可大聲喧嘩。要主動撿樓道內垃圾,並且進教室要敲門,師生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要行鞠躬禮。廣大學生及家長在“二王”學校不僅掌握了各種書畫技能,而且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了淨化和提高,使得在學習和工作等方面有了明確的目標,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孝順父母,尊師重道,樹立遠大的理想,達到真誠善良,心境開闊,積極向上。
先進事跡受到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全國組委會高度重視,並於2008年十月一日授予“吉林市“江南二王”藝術學校 為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吉林市示范基地”;王強校長被聘為“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吉林市推廣中心 副主任”。
《弟子規》是救命根的,有了這個根,學國學輕而易舉,你肯定會成就。聖賢教育教導我們的就是宇宙真理,自然法則。此即人倫大道:“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是大自然之道;義、親、別、序、信五字是大自然之德。換言之,大自然之理則即是道,隨順大自然之理則即是德。它是超越時空的天然大道,沒有族群、宗教、國家、文化的界限。更是人人真心性德的流露,是人類遠祖流傳給後代子孫的珍貴寶藏。
五倫之教所包含的義理既簡又圓。人與人之間,無論貧富貴賤、野蠻文明,都會自然產生五種關系。這五事是正常運轉的自然法則,天然之道,是每一個人安身立命之學,更是維系社會安定常態的大學問。能夠將此教育理念,落實到家庭、學校、社會、宗教,普及於各個階層,確實是齊家治國的最高指導原則。只要掌握住傳統教育總綱,進而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則人人皆可以恢復本性本善;人人皆可以成聖成賢,過著幸福美滿、自在安樂的生活。世界的安定和平,自然也是指日可待的。
古諺語雲:“讀書志在聖賢。”希聖希賢是古聖先哲教導學人讀書求學的方向及目標,所謂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童蒙養正的經典―《弟子規》,確是人類老祖先流傳給後代智慧文明的寶藏,聖賢的教育,是放諸四海皆准,人人都適合學習,都應該學習的。因此,它不僅僅是兒童應該接受的最重要最基礎的扎根教育,同時更是每個人應當終身奉行的道德規范。《弟子規》展現了中國傳統道德的精華,聖賢智慧慈愛的閃爍光芒此時重現,願這道靈光永恆照耀宇宙!願天下智者,自當下起皆能信受奉行一切賢聖教誨,身心力行,進德修業,以實踐弘揚古聖先賢的教誨為己任,以科學發展觀為行動指南,循著聖賢睿智的步伐,開發內心寶藏,恢復固有真心本具的真善美慧,為萬世生民開拓和平光明的大道。創造未來幸福之人生,建和諧之社會!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文学创作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