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真正的快樂


 2012/2/10    熱度:7212    下載DOC文檔    

編者序

  近年來,物價上漲、失業率提高,種種調查數據顯示,人民痛苦指數不斷攀升,造成生活中的種種苦惱,對於這些煩惱,我們該如何面對呢?有沒有什麼法寶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快樂?而快樂又要何處尋覓?

  《真正的快樂》是聖嚴法師針對社會人生的種種現象,提出什麼才是究竟的快樂、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全書分為六大主題:「你快樂嗎?」、「什麼是苦?」、「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找到幸福的起點」、「轉化主觀的感受」、「得到真正的快樂」。幫助讀者探索自我,看清苦與樂的本質,找到自在面對人生苦樂的方法。

  一般人對於「苦」的體驗,不外乎是想要的得不到、討厭的卻必須接受、相愛的人必須分離、仇恨的人必須合作,以及種種身心的煩惱;而「生、老、病、死」更是人生無可避免的苦難。面對人生的苦與樂,聖嚴法師認為,擺脫痛苦,追求快樂,本來就是人的本性;然而,追求快樂只能算是一個起點,不能當作人生的最終目的,如果無法擺脫痛苦的根源,就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進一步指出,苦與樂是相伴相隨的兩端,只要能透徹痛苦的根源,用知足、感謝、慈悲、奉獻等方法,轉化外在環境或是內在自我所引起的不愉悅,就能挖掘出快樂的真谛了。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是佛教平等廣大慈悲心的展現,當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與快樂時,自己才會真正的離苦得樂,而這個快樂,也才是「真正的快樂」。

你快樂嗎 -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你快樂嗎?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如果有人家裡生了小寶寶,一般我們都會說恭喜恭喜、可喜可賀。但是佛教認為人生苦多樂少,即使是「生」,也是一種苦,所以佛法教我們不要以苦為樂,要離苦得樂。

  對於生命中四種基本現象—生、老、病、死,佛教稱之為「四苦」。其中老、病、死被視為苦比較易理解,但如果說「生」也是一種苦,大多數人可能就很難理解了。

  幾乎每個人對於剛出生時的情形,都已不復記憶,嬰兒出生時究竟覺得苦還是樂,誰也不曉得。但是我們可以推想,嬰兒的皮膚非常細嫩光滑,第一次離開母體,乍然接觸外界的空氣時,感覺一定很不舒服、很難過。環境驟然的改變,讓嬰兒出生時號啕大哭,可是卻又非得來到這個世界不可。

  對母親而言,生產恐怕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很多婦女對於生產時受的痛苦,即使用「痛不欲生」四個字,都還不足以形容,所以古人才會把生日稱為「母難日」。但是小孩出生後,痛苦解除了,母親又會覺得很安慰、很快樂,就像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爬上山峰,再也不需要往上爬時,就會覺得欣喜若狂。其實這只是苦難、壓迫感解除後所產生的快樂感受,是苦之後的結果,並不是另外有新的快樂產生。可見「生」是一件苦事,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出生是苦,在人的一生當中,真正的快樂也沒多少。一般人感受到的快樂,都是因為滿足了「五欲」—眼、耳、鼻、舌、身—而得來的欲樂,例如:眼睛看到美景、耳朵聽到悅音、鼻子聞到香味、嘴巴嘗到美食、身體有柔軟細滑的觸感。還有,和別人談話談得很投機,或是獲得一項新的成果、發現一樁新的事實,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等,這些屬於心理層面的賞心樂事,也都屬於「欲樂」。

  欲樂的「樂」都包含著「苦」在其中,是「樂中帶苦」,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卻對這樣的事實毫無所知。例如一個稀世罕見、美若天仙的美人出現在你眼前,因為很難得見到,所以你會很欣賞她,一見到她就覺得很快樂。但是,如果天天讓你見到美麗的東西,或是讓美女、帥哥天天在你面前出現,讓你看個夠,就沒有什麼稀奇了。短暫的接觸雖然令人覺得目眩神迷,接觸次數多了以後,快樂便蕩然無存。

  凡是欲樂,都是暫時、無常的,很快就會過去,感覺上很真實,其實很虛幻,而虛幻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種苦。因此,五欲之樂仍在痛苦之中,說穿了,這種快樂只是一種和「苦」相對的感受。

  這樣看來,生而為人好象沒有什麼值得快樂的事,其實也不盡然。因為還有一種樂叫做「定樂」,也就是禅定的快樂,比欲樂更勝一籌,快樂的感受也更強烈一些。因為在禅定中已經擺脫了身心限制,特別是身體的負擔和病痛都會消失不見,不再有沉重的感覺,這時候心裡會產生一種滿足感,而且這種「無事一身輕」的感受是非常快樂的。只是出定以後,因為身體還在,所以因身體而有的種種負擔依然存在。因此,定樂也不可能長久維持。

  最究竟的快樂是「解脫之樂」,透過修行得到解脫之後,不再有任何困擾及煩惱,心理上不再有任何負擔,這時候,才是真正、絕對的快樂,也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追求的快樂。

你快樂嗎 - 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以及五蘊熾盛等,總稱為「八苦」。苦是人生的事實,不過正因為有苦,所以人一出生就希望追求快樂,因此DL喇嘛曾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他采取與釋迦牟尼佛相對的角度來說,佛陀講「離苦」,他則講「得樂」,但呈現的都是人生的實相。

  雖然說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但必須先厘清: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什麼?

  其實人類從出生開始,最重要的不一定是追求快樂,而是滿足欲望,例如對食物、生活安全等欲望的滿足,一旦欲望得到滿足,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受。因此,「快樂」和「欲望」兩者間有絕對的關系。

  在物質上追求快樂、滿足,應該是現代人共同的傾向,否則物質文明不會發展得那麼快。可是,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不禁令人懷疑,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不是可靠?能不能維持長久?

  適可而止的欲望,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合理、無止盡地追求欲望,就會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痛苦。所以,人們表面上在追尋快樂,事實上卻也在追尋痛苦,因為所追求的快樂,都要付出痛苦的代價,而且快樂不會是永久的真實,它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說穿了不過是一種幻影。

  而且,享受快樂之後,又會回到痛苦的原點。所以,人生不過是從苦到樂、從樂到苦,一個永不間斷的循環而已。只是人們自我安慰,假想自己所追求的就是快樂,結果卻永遠陷於痛苦之中。

  佛教的密宗雖然特別重視「大樂思想」,但這是指修行過程中,在精神上產生的喜樂。例如修習禅定時有所謂的「禅悅」,只要能夠修到身心統一,就會有一種沒有捆綁、束縛的舒暢感,也就是「輕安」的快樂;又例如中國淨土宗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終極目的,也是以「極樂」來形容修行到最後的境界,可見修行的確可以得到快樂的結果。可是,修行的目的並不單只為了自己追求快樂,而是為了幫助別人遠離痛苦、得到快樂。

  如果僅以追求快樂做為人生的目標,很可能會變成一個享樂主義者而有所偏差,更有可能適得其反地帶來痛苦。所以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是站在眾生的立場,迎合現代人趨樂避苦的心理,我們千萬不要誤解真正的意思。

  因此,追求快樂只能說是一個起點,是人類共同的希望,不能誤以為追求快樂就是人生的最終目的,否則,僅追求物質生活上的快樂,帶來的結果可能就是痛苦。而且以佛教的立場而言,應該要有「不為一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當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與快樂時,你才會真正的離苦得樂。

你快樂嗎 - 自找苦吃的人生

   自找苦吃的人生

  沒有一個人喜歡受苦,總是希望快樂,所以會趨吉避凶、趨樂避苦、追求快樂。但是現實生活中,痛苦卻如影隨形、難以擺脫,而且追求快樂到最後,往往又都變成是苦的,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追求快樂一定要付出代價和成本,否則這種快樂就變成一種「負債」,苦就會接踵而至。就像一個人身上沒有錢卻想看電影,只有想辦法偷偷溜進電影院,起先一、兩次可能還不會發生問題,但是總有被抓到的一天,被抓之後,就有苦頭吃了。

  不願意付出代價所得到的快樂,終究會嘗到苦果,就算為了快樂而願意付出代價,也要歷經種種辛苦。例如為了追求物質上的快樂,就必須先努力工作賺錢,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擁有快樂的享受。但仔細想想,這樣的快樂豈不就是辛苦、甚至痛苦後的結果?所謂的「犒賞」、「獎賞」,就是辛苦工作之後得來的報酬。

  俗話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就算只是吃一餐飯,也都是我們辛苦工作所得的成果,也是來自於老天的獎賞。古人說:「莫忘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不要以為盤裡的食物得來容易,其實每一粒米都是農夫辛苦耕種得來的。一棵稻子播種之後,要好幾個月才能收成,這期間非常辛勞,只是大家吃飯的時候,很少會想到過程的艱辛。

  人的一生之中,從呱呱落地到死亡為止,都在忙碌中度過,真正快樂的時候其實很少。因為只要有了生命、有了這個身體,要過生活就必須付出代價,這就是辛苦。一般人以為夫妻結了婚、生了孩子大概是快樂的,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孩子雖然很可愛,可以為你帶來很多安慰、快樂,但有時也會增加很多意想不到的負擔、困擾和麻煩。

  為了化解生活中的煩惱和痛苦,現代社會出現了許多娛樂設施以及消遣休憩環境,例如PUB、KTV等。表面上提供人們很多歡樂,其實這種快樂都只是瞬間的麻醉,短時間內能放松頭腦,讓身體、五官受一點刺激,接受不同的訊息、得到暫時的調劑,但不等於真正的快樂。

  這就像眼睛發癢時用手去抓,抓的時候覺得很快樂、很滿足,結果卻是更紅、更癢、更不舒服。又像患香港腳的人,用熱開水泡、用手抓癢時,當下會覺得很舒服,但如果不小心抓破了皮,反而會更痛、更不舒服。所以,快樂不但是苦的結果,也是另一個苦的開始。

  由此可知,人生本來就是苦多樂少,我們的一生汲汲於追求消滅痛苦的方法,這都只是治標而已,非但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可能還會造成更大的痛苦。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痛苦的發生,其實都是自己造成的。

你快樂嗎 - 「痛」並不等於「苦」

   「痛」並不等於「苦」

  曾經有一位老和尚罹患癌症,躺在病床上發出陣陣呻吟。徒弟好奇地問他:「您不是說四大皆空嗎?怎麼還會覺得痛呢?」老法師回答:「空就是空,痛就是痛啊!」的確,即使是一位修行多年的老和尚,仍然會有肉體上的病痛。

  一般人常把「痛苦」連在一起講,分不清「痛」與「苦」的區別,多半認為痛就是苦、苦也一定會痛,把兩者混為一談,事實上,它們有極大的不同。「痛」是肉體上的,例如當身體受到種種折磨、傷害,或是被東西打到、撞到時,神經一定會感覺到疼痛,這是人體的正常現象,否則就不是人類,而是植物、礦物了。根據歷史記載,釋迦牟尼佛也有肚子痛、背痛的時候,這表示成了佛的人,身體還是一樣會有疼痛的感覺。但是佛的心裡不會覺得苦,苦是精神、心理上的。

  「苦」有很多類型,例如「生、老、病、死」苦:對「生」的貪戀、執著,本身就是非常辛苦的事;看到自己隨著時光流逝而年「老」力衰、疾「病」叢生,心裡卻有所不願,也不甘心承受時,就會覺得苦;或是當一個人面臨「死」亡,無論是自己或是親人過世,心裡都會遭遇很大的沖擊而無法接受,這些都是苦。

  除了生老病死之外,還有希望得到某種東西卻得不到的「求不得苦」,以及由人際關系所帶來的「愛別離苦」與「怨憎會苦」─無法與親愛的人相聚在一起,卻捨不得分離;或是放不下與怨家的仇隙,卻偏偏時常與怨家相遇。除此之外,像憂愁、恐懼、嫉妒、憎恨、懷疑……等負面情緒,都會讓我們感受到人生是苦的。

  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痛是身體上的,苦則是精神上的。身體上的「痛」,在活著的時候無法解脫,但只要等到死亡、肉體消失之後,痛也就不存在了;「苦」則是永遠的,因為那是一種精神上的負擔,如果在精神上放不下,即使死亡之後,都不得解脫。而且,當我們的心苦到極點時,往往也會引起身體上痛的感受,例如有時我們會說「心好痛」,但實際上,此時是因為太傷心、放不下,情緒上愁苦的感受太強烈了,才會使人覺得「心如刀割」,痛到無法承受,但其實那是一種精神上的苦。

  然而,如果自己的辛苦有所報償、回饋,就會覺得很安慰,即使歷經千辛萬苦、受盡煎熬,等到苦盡甘來、享受成果時,仍然會樂在其中。由此可見,當感覺不自在時,就會覺得苦;對於未來抱著希望時,就又不苦了。所以,「苦」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感受,而會隨著外在環境不斷地轉變。

  因此,如果我們的心能夠時時刻刻提得起、放得下,隨時隨地面對現實、處理現狀,而不恐懼、不逃避,看到什麼就是什麼、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盡心盡力處理之後,又能夠不在乎結果,就能保持心情的平靜,不再受苦了。

你快樂嗎 - 你在苦中作樂嗎?

   你在苦中作樂嗎?

  佛法告訴我們,如果能夠體會「色即是空」、「緣起性空」以及「無常」的道理,就能離苦得樂,並體會到真正的快樂。但是一般人覺得心情苦悶時,只要聽聽音樂、跳跳舞、打打麻將,或是從事自己喜好的活動,感覺上就已經離苦得樂了,這種說法似乎並不像佛法所說的那麼沉重,也沒那麼困難。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與其費心體會佛法所說的道理,倒不如去做一些立刻能讓自己覺得快樂的事情。

  其實,這種快樂和佛法所說的「離苦得樂」有很大的差別,一般人所謂的享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麻醉」,例如抽煙、喝酒,或是使用其他刺激物、麻醉毒品,一時之間讓自己感到興奮、快樂或精神放松,暫時忘了自己正身處於危險或苦難之中,可是一旦時效過了,馬上又恢復原來的狀況。

  另外一種方法是「刺激」,能讓我們的肉體官能得到痛快的感受,就像被蚊蟲叮咬後,搔著皮膚的癢處;或是在天氣炎熱時,喝下一大杯冰水,都會覺得非常舒服、很過瘾、很爽快。可是以這些刺激方式來處理,往往會造成皮膚發炎、氣息不順等毛病,這是因為對身體刺激過大所造成的。

  一般人所謂的享樂,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麻醉」或「刺激」,都是以苦為樂、苦中作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也必然會得到樂極必反的苦果。以打牌為例,並不是每一副牌都能打贏,也許打贏一、兩次之後,運氣變差了,怎麼打也贏不了,這時候就會覺得非常痛苦。但是贏牌的人也未必快樂,有人贏牌之後,因為太快樂、太興奮,心血管受不了刺激,造成中風或心髒麻痺而過世。跳舞也是一樣,在舞池中跳舞時,感覺陶陶然,非常興奮、歡喜,連自己是誰都忘了。但是跳完舞以後回家,一覺醒來,跳舞時陶醉的感覺已經消失了,而自己還是原來的老樣子。

  當然,工作忙碌或身心感到疲憊時,為了纾解一下情緒,聽音樂、打球、游泳、爬山、旅行等,都是正當的消遣娛樂,有調劑身心的作用,並沒有什麼不好。但這些消遣畢竟不是究竟的解決煩惱之道,無法確保永遠的快樂。修行佛法所帶來的解脫之樂,才是真正、究竟的快樂,放下內心的一切負擔,能讓我們徹底從苦的觀念、經驗中得到解脫,這和暫時的快樂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一般人大多為了生活、賺錢而忙碌奔波,身心難免會產生疲累的感覺。如果有時間,不妨做一點義工性質的工作,以休閒的心態來奉獻,不但能轉換心情,也能體會一下既不為賺錢、也不為生活,單純只是為了奉獻而奉獻的感受。用這種方式來幫助別人,不但能夠利益他人,也有調節自己身心的作用;不但能達成休閒調劑的目的,也能夠獲得真正的快樂。

你快樂嗎 - 心胸開朗,就不受環境局限

   心胸開朗,就不受環境局限

  有不少人常常覺得,自己的工作順利,甚至事業做得也還平順,生活范圍相當廣闊,但是內心世界或行為模式卻總是像受到某種限制,而被局限在一個小框架裡,心胸開朗不起來。

  所謂的「心胸開朗」,應該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種是眼界開闊、心胸廣大。通常一個天性樂觀、豁達,對於現實的環境與遭遇抱著樂天知命心態的人,才能夠做得到。這種人非常幸運,他的性格天生就很開朗,但是這種人也可能變成對什麼都不在乎,做什麼都好,即使無所事事也不以為意,這麼一來,生活可能會發生問題,生命也缺乏意義。至於心胸開朗的第二個層次,則是指超越全部的時空環境、超越所有的利害得失、超越一切的成敗是非,這種超越的觀念和心態,才是真正的開朗。

  我認識一位原本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但後來遇到經濟不景氣,生意開始走下坡,於是心情非常沮喪。我告訴他:「原本你是沒有生意的,漸漸生意才愈做愈大,『生意』原本就不是你的,現在不過是回歸原點,你也只有好好面對它。」

  他說:「起初沒有生意時都還好,反而是生意好轉以後,一下子虧了那麼多錢,讓我覺得非常放不下、受不了,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我安慰他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能夠處理的就盡力處理,不能處理的就放下。在這個時代環境中,許多因緣條件配合起來,就會產生這樣的結果,你心裡著急也沒有用。」

  他聽了以後說:「難道,就這樣讓全部的事業成為過眼雲煙嗎?」

  我說:「你本來就沒有事業,一切等於從來沒有過。將來如果有機會從頭做起,那不也是很好嗎?」

  他又說:「我大概沒希望了。」

  我鼓勵他:「不要這麼說,這一生沒有希望,來生還有希望,永遠都有希望的。」

  一個心胸開朗的人,對於所有的事情,都不會有「不得了」的想法,但是他能做到該努力的時候就努力、該回避的就回避、該處理的還是會去處理。真的沒有辦法、處理不了的事情,就坦然面對,接受下來。也就是說,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如果當時的現實條件、環境因緣無法處理,也不要再掛心,就放下它吧!

  曾經有一年台風來臨前,我們北投農禅寺因為地勢低窪,所以未雨綢缪,提前把所有放在低處的物品搬到高處。可是台風來的時候,還是逃不過淹水的命運,農禅寺淹成一片汪洋,損失很多物品。面對這無奈的事實,我認為既然已經盡力處理了,無論結果如何、有沒有損失,都不必那麼在意,只要全心處理善後就好。

  這就是善用因果、因緣的觀念來看待事情。

  如此一來,就能夠超越利害、得失、成敗,不受外在環境的局限,到了這個程度,才算是真正的心胸開朗。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