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什麼是苦?


 2012/2/10    熱度:12291    下載DOC文檔    

什麼是苦 -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什麼是苦?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只要談到佛教教理,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說「眾生皆苦」,釋迦牟尼佛也是因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滿了生、老、病、死等苦,才希望能夠藉由修行得到解脫。佛陀開悟之後,首度闡述的佛法基本真理就是「四聖谛」:苦、集、滅、道,苦是其中一個重點,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發現到的。
  
  苦從何而來?苦的原因並不是食物、衣服等物質上的缺乏,而是內心的掙扎、矛盾和無法排解的心結,也可說是「內心的苦悶」。我們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其實都是我們自作自受、自己制造出來的。在生活當中,由於我們的愚癡,不明白因果的道理,才會造成心理、語言、身體等方面種種不當的行為,這些不當的行為進一步又為自己制造受苦的原因,並且不斷地造成因果循環,就像撿石頭砸自己的腳一樣。這些痛苦形成的現象,就叫做「集」,「集」有集合、集攏、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對於苦,菩薩以不制造苦的原因為根本的解決方法。然而,凡夫卻只會一味躲避苦的結果,一旦遇到痛苦的事,就希望趕快逃離,在逃的過程中還拚命制造另一個苦的原因而不自知。其實苦的結果有點像自己的影子,正所謂「如影隨形」,就像在光天化日之下,想要把自己的影子甩掉一樣,即使拚命地跑、跑得疲倦不堪,影子卻還是跟隨在左右。除非自己的身體消失,影子才會不見。
  
  所以,如果我們不停制造苦的原因,苦的結果勢必永遠追隨著我們,就像吃完飯後,桌上的殘羹剩菜、湯湯水水總要自己收拾,即使花錢請別人幫忙收拾,所花的錢也要靠自己去賺。所以,一切的痛苦都是自作自受、因果循環的結果,逃避痛苦是沒有用的!只有面對它、接受它,才不會繼續受苦。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不要繼續制造苦的原因。
  
  因此,想要離苦得樂,就要減少苦因,而修「道」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在修道的過程之中,我們的智慧會逐漸增長,而能夠運用智慧調整自己的內心,明了現在所受的種種苦難,都是自己制造出來的,並產生面對苦果的勇氣。如此一來,就不會痛苦了,也不再怨天尤人、逃避現實,而能夠勇敢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不會繼續替自己與他人制造困擾,同時也會把引發困擾、苦難的原因,減至最低。苦的原因減少了,苦的結果也會減輕,這就是修道。
  
  所以,行於正道的佛教徒,不但能努力減少苦因、接受苦果,還會多替他人設想而廣結善緣,相對的,他人也會對你有所回饋。如果沒有得到他人的回饋,也不用在意,也許是因為時機未到,也許是我們過去曾經虧欠過對方,現在的付出等於是在還債,只要這麼一想,心裡就會豁然開朗了。
  
  如果我們真能不再制造苦因、不逃避苦果,到最後,當苦的原因完全沒有了,苦的果報也接受完了,就是「滅」的時候。「滅」了之後,就能夠使我們解脫、自在,成為一個有智慧的聖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內心的掙扎和苦悶,也都想從中超脫,「四聖谛」說明了從「苦」到「滅」的修道歷程,不但是佛法的基本道理,也是我們在生活、修行過程中減少苦、面對苦的指引。

什麼是苦 - 一點也不苦
 
   一點也不苦
  
  佛教所說的「滅苦」,有兩種不同的層次:一種是在自己滅苦以後,再也不到世界上來受苦受難;另一種則是在自己滅苦之後,不但不離開苦,反而繼續留在這個娑婆世界,為眾生救苦救難,這就是菩薩道的精神。
  
  其實只要我們內心的觀念能夠轉變,苦就不會存在。但因為我們有身體,即使觀念上已經很清楚什麼是苦,在某些狀況下,也會因為突然的不舒服而產生一些情緒、心生後悔,再度感覺到痛苦。就是由於這個原因,有些修行人雖然已經離苦了,還是會因為無法確保永遠不再受苦而擔心未來,只希望趕快離開這個世界,一旦離開,也不願再回到人世間來。
  
  但對真正的菩薩而言,沒有一個地方是苦的,也沒有一個地方不是苦的,他深知世人感到痛苦的原因,是因為不夠深入苦,只要深入苦以後,就不會再以為那些是苦了。
  
  例如,我常常告訴跟我學打坐的人,打坐時腿痛是正常的,這是每個學打坐之人的必經過程,腿完全不痛的人實在很例外。如果覺得腿痛得受不了,而馬上把腿放開,就永遠感受不到腿不痛的快樂。所以我會勸他們,當你還能夠感受到痛的時候,就不是真痛,也不是最痛,只要保持盤腿不動,超越了最痛的時刻之後,不但不覺得痛,反而會有一種清涼的感覺產生。如果想體會那種清涼的境界,就必須先超越肉體上最大的痛楚。
  
  除了肉體上的苦之外,生活、物質條件上的苦也一樣需要超越。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能夠吃苦耐勞,即使在非常艱苦的生活狀態下,還是過得很快樂。例如孔子的弟子顏回,住在很簡陋的窮巷裡,過著「一箪食、一瓢飲」的生活,人不堪其憂,但他還是不改其樂。他之所以能夠感受到快樂的原因,是因為最窮也不過如此而已,他不害怕損失任何東西,所以能保持心靈的富裕。像顏回這樣的賢者,能承受一般人不願承受的苦,但是在受苦的過程中,卻不以為苦,這是因為他心甘情願、樂意過這樣的生活。
  
  又如一九四九年時,我隨著軍隊從中國大陸撤退到台灣來,當時軍中每個人都只有一套衣服可以穿,沒有辦法換洗,只能趁著到河邊洗澡時,順便把衣服洗干淨;等舒舒服服地洗好澡之後,衣服也晾干了。每當我們把衣服穿起來,輕輕松松地走回營房時,就會感覺精神抖擻、生龍活虎。一般人沒有受過這種苦,就會認為我們生活得很辛苦,但當時我們和外人的感受完全不同,絲毫不覺得痛苦。
  
  這些都是深入苦而不以為苦的例子,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人,即使自己正在受苦,也不會覺得痛苦,因為對他來說,已經沒有苦難這回事了。
  
  因此,消極的出世並不能帶來真實的快樂,只有積極的知苦、體會苦,從苦難中成長,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當我們漸漸脫離痛苦、得到快樂,能做到身在苦難之中而不以為苦,就是真正的「滅苦」。

什麼是苦 - 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佛法對「苦」有相當多的闡述,它將人生分為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熾盛等,就形成了「八苦」。離苦、滅苦是學佛的目的,然而在離苦、滅苦之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先「知苦」。
  
  佛法中對於種種苦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苦形成的原因。然而,如果僅止於文字上的了解,即使將這些名詞念得滾瓜爛熟,也無法真正體會苦的真義。如此一來,佛法只不過是一般的知識,產生不了什麼力量,遇到討厭的事情,還是會瞋恨;遇到喜歡的事情,還是會貪愛,照樣還是在貪、瞋、癡、慢、疑種種煩惱心中打轉。對「苦」的本質仍然一無所知,是不可能遠離痛苦的。
  
  人生的各種經驗,都要親身體會過才能變得深刻。雖然許多人一聽聞佛法,很快就能夠理解人生是苦的,並能運用修行的方法來做一些離苦的工夫,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必須在遭遇過非常重大的災難之後,對於人生的苦才真正有所體會。例如遇上飛機失事,機上所有的人都身亡,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存活;或是生了重病,瀕臨死亡邊緣,本來醫生宣判毫無復原的希望,結果卻大病不死。諸如此類九死一生的經驗、體驗過生命即將消亡的震撼,使他們對於死亡的態度,以及看待生命、運用生命的觀念和一般人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他們好象已經死過一次,現在的生命就像是撿來的一樣,就會更加珍惜,任何的苦難對他們而言都已不是問題,不會像一般人患得患失,遇到一點小問題就放不下、感到非常痛苦。
  
  另外一些人是因為最親愛的人突然死亡了,因而發現人的生命非常脆弱、短暫,所以他會很珍惜這一份情感,也會試著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來紀念這位親愛的人,也許是發願做義工、為社會奉獻,也許是把所有財產捐獻給更需要的人。因為他經過此一遭遇,對於苦有著很強烈的感受,知道人所擁有的一切,即使是生命本身都是短暫的,更何況是身外之物呢?所以從此以後,任何苦難都再也威脅不了他,也不再覺得痛苦了。
  
  由此可知,菩薩必定是在受苦受難之中產生的。因為他是過來人,再大的苦難他都受過了,所以當他身處苦難之中時,一般人都覺得受不了,但是他仍不以為意,不覺得痛苦或困難。而且他是為了救度苦難的眾生,才到苦難中來,所以並不覺得自己是在受苦,像這樣的人,都有著偉大的人格情操。
  
  可見,如果我們想要知苦、體驗苦,從苦難之中了解苦難根本不存在,或者是接受苦而不以為苦,都必須要有相當的人生歷練,這並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身為一個修行佛法的人,如果想要離苦、滅苦,也相當不容易,一定要透過不間斷的修行,才能跨越層層身心的障礙,從而超越所有的苦難。

什麼是苦 - 不眷戀,也不逃避
 
   不眷戀,也不逃避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現實,才能夠離苦得樂。
  
  「苦」這個字,聽起來好象只是一種舌頭所嘗到的味覺。其實佛法所說的「苦」,並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觀念上的苦。真正的苦是「心苦」,一個人的人生觀念如果不清楚、不正確,老是以自我為中心,就會作繭自縛、自找麻煩。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就是因為常常庸人自擾,才被稱為凡夫俗子。
  
  佛法所說的「苦」,實際上是人的憂、悲、苦、惱等情緒反應,而情緒反應是從自我的觀念所產生。所以,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觀念一改變,痛苦也就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起來好象遭遇了苦難,但只要心中不以為苦,也就不覺得痛苦了。例如我們心甘情願為兒女、配偶、親人而犧牲,或是心甘情願為理想、信仰、心願而奉獻,就不會覺得痛苦,反而會覺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心裡覺得非常踏實。雖然同樣是辛苦的付出努力,但只要心中沒有任何不喜歡、不願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痛苦便不存在。
  
  由此可知,正確的觀念很重要。例如把《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因緣和合而成,所有的事物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只是暫時的存在。如果體認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老是痛苦的自我掙扎,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夠采取面對、接受問題的態度,並努力加以改善,而不會感覺到憂慮。
  
  因此,一個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會明了,事實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觀念所造成的。現實世界其實沒有什麼可怕之處,沒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會消極悲觀、逃避現實。從經典以及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即使已得到究竟的解脫,遠離世間的痛苦,他仍沒有拋棄這個人間,反而更深入世間,為救苦救難而努力。所以,如果認為現實世界很可怕,而有消極悲觀、逃避現實的觀念,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佛法所說的「入世」,並不一定等於一般人所認為的「入世」。佛法中有「入世」、「出世」和「戀世」三種名稱,一般人所謂的「入世」通常比較接近「戀世」,無非是貪戀世間的虛名、浮利、男女情愛,以及種種虛幻不實的享受。真正修行佛法的菩薩,雖身在紅塵之中,但並不被世間種種物質誘惑所困擾、淹沒,這才是真正的「入世」,也才是真正的「出世」。
  
  因此,「出世」的觀念並不是要我們逃避現實、遠離人間,而是身在世間,而不受世間種種現象所困擾,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義。我們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戀世,既不眷戀世間,也不逃避現實,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

什麼是苦 - 好好善用「臭皮囊」
 
   好好善用「臭皮囊」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種觀想的方法,稱為「四念處」,分別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這些基本的觀想方法,都可以幫助我們脫離自我的執著、沖破自我的限制,因此是佛教眾多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
  
  所謂「觀身不淨」,如果要深入解釋,那是非常專門、深奧的;如果從比較通俗的觀點來說明,觀身不淨就是觀想自己的身體不清淨。一般我們都會認為自己的身體是可愛、干淨,是很重要的,但是佛教卻稱我們的身體為「臭皮囊」,認為身體是由不清淨的東西組成的。
  
  身體的不清淨,可以從幾方面來分析:第一、父母因發生兩性關系而有孕,從佛教修行的觀點來看,YIN欲心是不清淨的,所以我們的血肉之軀在受胎時就已經不清淨了;第二、母親懷胎時,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和內髒在一起,由母親的血液輸送營養,而人體器官本身並不是很清淨的物質;第三、胎兒一出生以後,身體就不干淨,一定要洗一洗,臍帶本身也是不清淨的,所以也要剪掉;第四、成長過程中,即使所有的飲食都是美好的,到最後形成的排洩物,卻都是臭的、不清淨的,除了屎尿之外,如果幾天不洗澡、不漱口、不洗臉,身體很快就會發臭,眼睛、耳朵、鼻孔裡,也會不斷產生污垢等分泌物。
  
  經過這樣仔細的觀察,可以肯定自己的身體並不是那麼清淨、不是那麼可愛,也會知道對身體的各種執著,根本是不必要的。
  
  可是如果一直用「觀身不淨」的觀念和方法,也可能會帶來負面的消極作用,因為深刻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是這麼差勁、不干淨;久而久之就會厭惡自己的身體,最後甚至會活不下去,而導致自殺的結果。
  
  釋迦牟尼佛時代,曾經有一批修行人,就是因為聽說了觀身不淨的法門,於是努力用方法觀想,在缺乏正確引導的情況下,發現自己的身體真的是不清淨、很討厭,到最後,愈觀想愈覺得身體是可怕的。無奈的是,人活著又不可能離開自己的身體,所以干脆走上自殺一途,這就是這個方法負面的效果。
  
  正確的佛法觀點是:雖然認為身體是虛假的、不清淨的,但還是要借著它來好好生活,來行善修福、培養慈悲心、開發智慧;如果沒有了這個身體,這些成長與進步根本就沒有憑借。
  
  所以,雖然我們知道身體是不清淨的,只要不過度保護身體、顧影自憐,或是花太多時間去裝扮自己就可以了。此外,還要好好愛護這個身體,維持健康,這樣才能好好運用自己的身體,讓它發揮最大功用。
  
  因此,「觀身不淨」並不是一個可怕的觀念,相反地,如果能發揮它正面積極的作用,不但能讓我們不過於執著身體,不把身體看得太重要,還能勇於運用它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什麼是苦 - 不斷變化的心念
 
   不斷變化的心念
  
  我們的身體經常在不斷地變化,其實我們的念頭也一樣,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川流不息、變遷不已。所以,佛教的基本觀想方法「四念處」中的「觀心無常」,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明白,心念在剎那之間生滅不已,是虛幻的。
  
  一般人的心是煩惱心、妄想心,心念經常在浮光掠影、捕風捉影的情形下變動不已,所以並不真實,只是暫時而非永恆的存在。我在美國遇到的一些西方人,常常會改變主意,如果問他:「昨天不是答應了,今天為什麼反悔了呢?」他就會回答:「I change my mind.」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我改變主意了。」其實「mind」在英文裡就是「心」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說成:
  
  「我改變了我的心。」這就是無常的心,因為它是可以改變的:昨天想的跟今天不一樣、剛才想的和現在不一樣。自己的觀念可以互相沖突、違背,向著不同的兩個方向走,這就證明我們的心是無常的。
  
  不只西方人如此,所有眾生的心念都隨時在改變。佛經告訴我們,眾生的煩惱心變化不定,一個念頭有「生、住、異、滅」四種型態,前念與後念也會互相交替、念念相續,不斷地生滅、變化。今天你看到一朵玫瑰花,覺得很歡喜,想要聞聞它、親近它,明天卻因為玫瑰的刺扎痛了你的手,讓你的心念改變,覺得這朵花真討厭,就不想碰它了。對人也是一樣,今天覺得厭惡至極的人,經過一段時日,因為和他愈來愈接近,對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知道他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就會愈來愈喜歡他,這就是所謂的「日久見人心」。由此可知,我們的看法和觀念都會改變,這就是無常的心。
  
  「心」是我們的主宰,所以我們一講心念無常,好象就失去主宰了。其實,正因為心念無常,我們才會見到,在無常背後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心,就是所謂的「佛心」、「清淨心」,也是禅宗所說的「明心見性」中所要明、要見的心,也是智慧心、慈悲心。它沒有自私自利、自我執著,也沒有以自我為中心。
  
  清淨的心也是不變的心。否則,今天成佛的人如果改變心意,說一聲:「I change my mind.」明天就又變成眾生了。一個已經解脫的人,完成了清淨的智慧心以後,就再也不會三心二意了。因此《涅槃經》指出,無我、常住不變的心,就是佛心。
  
  不過,可能是因為佛法一直強調這個世界是虛幻的,影響所及,很多中國文學作品對佛教的描寫就是消極厭世的,似乎佛法講的不外是虛幻、無奈、無常,古典名著《紅樓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然而並非如此,佛法所講的無常非是常積極的,就是因為無常,所以才不需要失望。雖然現在煩惱很多、憂慮重重,感到非常痛苦,但隨著時間過去,環境改變,就會有新的情勢出現,我們的感受也會跟著慢慢轉變,心情就會變得開朗。例如先前你可能覺得很憂慮,好象已經毫無希望、前途一片黯淡,但是聽到我說的佛法後,心念一轉,馬上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所以,無常的觀念,實際上能為我們帶來無窮的希望。正因為念頭可以糾正,只要改變觀念,前程就會跟著轉變。這樣,即使環境不變,未來的希望仍然會在我們心中不斷的展現開來。

什麼是苦 - 遠離「苦」的感受
 
    遠離「苦」的感受
  
  當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漸漸遠離痛苦的感受時,就是「離苦」,與此同時,就能夠得到樂的感受。離苦的方法有很多種,一種是改變自己的觀念,一種則是藉由修行方法來改善。
  
  例如,許多人對於搭飛機心存畏懼,深怕飛機會從空中掉下來。有位先生曾經告訴我,有一次他們夫妻兩人搭飛機,碰巧在空中遇到亂流,飛機顛簸得很厲害,他的太太覺得很危險、很緊張,害怕得不知所措。於是他就安慰她:「飛機掉下來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發生空難,害怕也無濟於事,所以就不要擔心了。」雖然他嘴巴上這麼說,其實自己心裡也有些擔心。
  
  於是我就教他,如果下次搭飛機再遇到亂流,機身顛簸得很厲害時,就想象自己回到小時候,睡在搖籃裡的情景。想象自己長這麼大了,還有機會重溫舊夢,在搖籃裡面蕩來蕩去,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也可以想象自己是在天空中隨風飄動,體驗一下古人所說「御風而去」的仙人境界,這也不錯!
  
  類似這種觀想,是一種很好的離苦方法,但是,如果實在沒有這種修養,無法想象自己是個仙人,那就做個凡夫,念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如果有其他的宗教信仰,也可以向上帝禱告。因為在這種時候,無論想什麼都是沒有用的,就把一切問題交給信仰,把你的命運、危險,全部都交給佛菩薩去操心,這樣就什麼事也沒有了,還可以安靜地閉上眼睛,好好地享受飛行的愉快,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所以,身處苦難時,不要慌亂、不要緊張,一定要沉著應變,並且善於運用信仰、修行的方法來處理當前所面臨的問題。例如,身陷火場時,如果能冷靜、沉著地持誦觀世音菩薩或阿彌陀佛聖號,就可以幫助我們鎮定下來,並為自己在火海當中找出一條生路。否則當人感到極度害怕時,可能會不顧一切從樓上往下跳,本來還不至於被火燒死,沒想到卻因這一跳而喪失了生命。
  
  由此可知,善於運用種種修行和信仰的方法來面對苦難,雖然尚未達到徹底滅苦的程度,但也能讓我們體會離苦得樂的滋味,並且加強以實踐佛法而離苦得樂的信心。

什麼是苦 - 放下「自我」的幻覺
 
    放下「自我」的幻覺
  
  一般人認為,活著的時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後,雖然身體消逝了,但是靈魂還在,就轉而把靈魂當成「我」。但是,狗有狗的靈魂、貓有貓的靈魂,人也有人的靈魂,即使是人的靈魂,也有男人、女人之別。所以,在一次次的生死輪回之中,靈魂並不是絕對不變的,只要靈魂一變化,「我」也就會跟著變化。因此,佛法雖肯定身體、靈魂的存在,但它們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一樣東西可以稱為「我」。
  
  第一次接觸「無我」觀念的人,大都會感到害怕,其實「無我」才是對自我真正的肯定。讓我們仔細想想,「我」究竟是什麼?是心?是身?還是身心之外所擁有的事物?所謂的思想、財產、名譽、價值判斷等,就是「我」嗎?或者只是「我的」罷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的名字叫做「聖嚴」,但是在台灣,就有五個名叫「聖嚴」的出家人,所以將來如果有人提到「聖嚴法師」,究竟指的是誰?還有,我曾經在大英歷史博物館看到敦煌出土的古代經卷,裡面就有一位唐朝的法師與我同名,巧合的是,這位法師也姓張,和我俗家的姓一樣,也叫做「張聖嚴」。由此可見,歷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我的名字並不就是「我」。同理可知,我的身體不是我、我的名譽不是我,其他與我有關的一切也都不是我。因此,現在一般人所講的「我」,都是虛幻的我,並不是真實的。
  
  但是一般人還是很怕無我的觀念,因為一講到無我,就覺得自己的價值、立場、目標、方向似乎都消失了。曾經有一位美國教授跟著我打禅七,在打坐狀況非常好的時候卻要求回家。我問他:「你為什麼不坐了呢?」他回答:「我愈坐愈好,覺得這個世界愈來愈空虛、不重要。但是這樣不行,我還有一個太太,我怕我一開悟,進入『無我』的境界,就可能不要太太了。我可以不要太太,但是太太不能沒有我,所以我想回家了。」他表示,基於慈悲的心理,他要回家幫助太太,所以他不想打坐、開悟了。於是我告訴他:「你好愚癡啊!成了佛、開了悟的人,雖然沒有自私自利的我,卻有大慈大悲、大智大勇,也就是把小我擴大成無限、廣大的我,不僅可以幫助自己的太太,還能救度更多眾生。」
  
  佛教認為,一切有形、無形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不停地變換著,生活在這個變動不已的幻境當中,我們常常為自己編織苦惱的生死之網而毫不自覺。明白「無我」的道理,就可以幫助我們練習放下自我的幻覺,積極修行菩薩道。
  
  雖然眾生看佛是有「我」的,例如在《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就常以「我」自稱,但是在其他佛經裡,如來也常說:「我是佛」、「我在說法」、「我在度眾生」,這些都是「假名我」,是為了讓眾生了解佛所說的法,才必須有個指稱的對象。事實上,佛的「我」就是「無我」,拿掉凡夫的自我,只剩下佛的無我,才是究竟的我,也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發揮絕對正面的影響力。

什麼是苦 - 放下一切負擔
 
   放下一切負擔
  
  以佛的智慧來看世間,無論是我們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環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質、自然等一切現象,全都是因緣所生。而緣起緣滅之間,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空的,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緣起性空」法則。
  
  「有生必有滅」,生滅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變化,其中並沒有一定不變的元素,到最後徹底瓦解時,就變成了「空」。實際上,不用等到壞滅,在變化的過程中,當下就可以看到空的事實。例如,某樣東西雖然現在很漂亮,但它不斷在變化,美麗不斷地消失,並不可能永遠保持漂亮的外觀,從這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來著眼,它的本質就是空的。因此,「空」並不是指所有的現象都不存在,而是從不斷消長的變化中體現它的空性,這也是「色即是空」的意思。
  
  例如,在美國東部,一到秋天,隨處可見一整片黃色、紅色的葉子,仿佛油畫般美麗。然而,一幅油畫完成以後,大概能夠保存幾十年、幾百年不變,可是真實的景色經過一、兩個星期,就全部改變了。花朵也是一樣,原本是紅色的花,當它枯萎之後,就會變黃、變黑,最後灰飛煙滅,這樣的過程顯現這朵花也沒有不變的自性,而是隨著因緣而產生各種不同而變化。由此可見,所有鮮艷美麗的花草都會逐漸失去它的色澤,直到最後完全干枯、化為泥土,並不能永遠都維持美麗,所以它們並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
  
  人類也是一樣,或許有人會以為,我們這一輩子是男性,就永遠都是男性;這輩子是女性,就永遠都是女性。但其實這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如果把時空范圍擴大來看,人死了以後,下輩子是男或女是說不定的。又例如,小孩雖然年紀小,但「小」並不是他的自性,當他隨著時間漸漸長大成人之後,就不再是小孩子了。因此,人並沒有不變的性質。我們的身體以及所處的環境都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所構成,其中連我們生命的主體「識」,也是沒有自性的。
  
  如果我們能夠時時刻刻以這種角度、觀點來看世間,這個世間就沒有什麼非追求不可的東西,也不會有什麼事情是值得我們討厭、煩惱和放不下的。因為因緣一直在改變,一切都是暫時的現象,當好的狀況出現時,要知道它會漸漸失去,所以不需要太興奮。從另一方面來說,好的現象可以使它變得更好,壞的現象也可能使它好轉,即使再壞的狀況發生,最後也不過是一無所有,但是一切本來就是空的,所以並不要緊。
  
  當我們以無常的觀念為著力點,就會看到萬物的自性都是空的,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因此佛教說「五蘊皆空」。既然五蘊皆空,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生,而因緣所生的東西又是沒有自性的,如此一來,還有什麼苦可言呢?
  
  明白了「緣起性空」的智慧,我們就能夠接受苦而遠離苦,而離苦本身就是樂。這種快樂並不是吃飽喝足、接受感官刺激或麻醉後所感覺到的快樂,而是讓我們放下一切負擔,並且從這些刺激中得到解脫的快樂,我們稱之為「寂滅樂」。
  
  寂滅樂是滅苦以後真正的快樂,在這種情形下,並沒有相對的苦與樂,而是超越了苦與樂以後的境界。這是智慧與精神層面的快樂,也是一種清澈的快樂。

什麼是苦 - 少欲知足真快樂
 
   少欲知足真快樂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很多快樂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時,別人對我們的稱贊;或是當生活安定,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成人時,也會覺得很滿足、很幸福。無論在家庭、事業或社會環境上,我們都會有許多快樂的想法或感受。生活中這些快樂的感受,的確不容否認,但如果仔細深究,卻不難發現,我們的生命其實是苦樂交錯的,而且苦多樂少。
  
  時常我們所感受到的快樂,其實是忍受痛苦後的結果,而快樂本身,最後也會變成痛苦的原因。所以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樂」是「苦」的開始,通常也是「苦」的結果。例如辛辛苦苦工作、賺錢,努力了好長一段日子之後,再拿賺到的錢去吃喝玩樂,雖然享受到歡樂,時間卻很短暫。而且如果過度地享樂,就像自己沒有錢而向別人借錢一樣,欠了債就要還債,這就是一種苦。這又像是做了犯法或是對不起別人的事,雖然一時之間可以享受一些便利,覺得很快樂,但是到最後卻要連本帶利償還,這時候就苦不堪言了。
  
  佛法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充滿「苦」的環境,「樂」和「苦」是一體的,人間的歡樂僅是片段、偶爾、短暫地存在,而苦卻如影隨形。所以,當在這個苦的世界之中有一點樂的感受時,千萬不要以為這就是永久的、可靠的。佛法進一步認為,既然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苦的,所以不妨多體認苦、勇於受苦,這樣反而苦的比較少。如果只是享樂、享福,福享盡了之後,受的苦會更多。所以佛教有一種修行方法,就是「觀受是苦」。
  
  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如果想要生活得更自在、安樂,就必須做到兩個基本原則:「少欲」、「知足」。唯有少欲知足,我們才不會如饑似渴地追求各式各樣的欲望,也才不會怨天尤人,埋怨外在的環境總是不如人意。
  
  但是少欲知足的意義,並不是要我們放棄現實的生活。雖然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對他人仍然要努力的付出,奉獻我們所有的智慧和能力。為了對別人付出,就要盡量成長自己,不僅要使身體健康、智慧增長,同時也要增強幫助別人的慈悲心。
  
  一個擁有幫助別人慈悲心的人,就不會太過於重視自我欲望的滿足,才能做到少欲知足,而擁有真正的快樂。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