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心髒簡便佳方,三七西洋參粉
保護心髒簡便佳方,三七西洋參粉 羅大倫博士 中國中醫科學院 三七粉與西洋參粉混合起來,一方面三七可化瘀通絡,另一方面,西洋參可氣陰雙補,這對心髒是一個全面的養護。 保養心髒的方式很多,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簡單小方——三七西洋參粉。 這個小方是針對心髒經脈瘀阻、同時氣陰兩虛的,具體組成是:三七粉、西洋參粉各等量,兩者混合均勻。每日溫水沖服,用量根據病情增減,一般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一克即可。這個方子還可以增加丹參一味藥,也是等量,增加以後,對腦血管的保養也很有好處。 先把兩味藥介紹一下。 三七,味苦微甘,性溫,歸肝、胃經。功效是止血,散瘀,消腫,止痛。主治:治吐血,咳血,衄血(就是鼻子出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產後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癰腫疼痛等。 三七大家千萬不要小瞧它,清代名醫黃元御說三七:“和營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對三七功效論述得較詳細的,是民國時候的張錫純,他說:“三七,諸家多言性溫,然單服其末數錢,未有覺溫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為血衄要藥。病愈後不至瘀血留於經絡。兼治: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病下血新紅久不愈(宜與鴉膽子並用),腸中腐爛,浸成潰瘍。所下之痢色紫腥臭,雜以脂膜,此乃膜爛欲穿(三七能腐化生新,是以治之)。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症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傷新血,允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瘡,以其末敷傷口,立能血止痛愈。若跌打損傷,內連髒腑經絡作疼痛者,敷之可消(當與大黃末等分,醋調敷)。”又雲:“凡瘡之毒在於骨者,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 很多病例都說明了三七化瘀血的作用是比較突出的,是一味很好的中藥。 至於西洋參,也是很傳奇。 西洋參本來不是中國的,最早是生長於北美原始森林之中,17世紀法國的一個傳教士在我國東北期間,看到中國人對人參很重視,而且藥物藥效很好,於是他以“鞑靼植物人參”為題,詳細敘述了人參的形態特征、藥用價值,並附有原植物圖。後來,在加拿大的法國傳教士拉費多在當地印地安人的幫助下,按圖索骥在原始叢林中找到了與中國人參形態極其相似的植物,這就是西洋參。 所以,我們看到清代的王孟英他們使用西洋參,那都是國外進口的,直到1975年,我國才引種西洋參成功,現在東北等地都生產很多西洋參。 在中醫裡面,西洋參性甘、微苦,涼。歸心、肺、腎經。 中醫認為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於氣虛陰虧,虛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咽干。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西洋參有抗疲勞、抗氧化、抗應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另外,對糖尿病患者還有調節血糖的作用。 西洋參應該說是中醫消化外來藥物的一個成功案例,本來是西方的植物,結果我們中醫見到它以後,很快通過實踐,發現它的功效,然後對它進行了性味歸經的總結,然後用於臨床。 西洋參與人參都是補氣的,但是人參溫,西洋參涼,滋補氣陰,所以不會上火。 三七粉與西洋參粉混合起來,一方面三七可化瘀通絡,另一方面,西洋參可氣陰雙補,這對心髒是一個全面的養護,我臨證遇到患者兼有血虛,還會讓他配合服用龍眼肉,這樣,心髒的氣、血、陰、陽都得到補充,同時還有化瘀的三七保護,這對心髒來說真是一個幸福的事情啊。 此方不適合服用的,是當患者因水濕過剩引起的濕邪蒙蔽心陽的情況,需要溫陽祛濕,這個方子就力不從心了。 另外孕婦不要服用。(中國中醫藥報)
:素食护生 :健康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