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2010年觀音法會開示(六)六度之般若波羅蜜


 2012/2/28    熱度:1647    下載DOC文檔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是智慧般若波羅蜜多,智慧般若波羅蜜多是在修行的過程中最主要、最根本的修法。我們現在發心發願學佛修行,學佛修行也是一場戰爭。魔王波旬以及他的眷屬,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所有的不幸、痛苦與煩惱都是他們給我們制作的,都是他們給我們帶來的。我們現在要解脫痛苦,擺脫煩惱,就要和他們作戰。

  六道輪回,讓我們非常痛苦,讓我們有很多煩惱。是誰在傷害我們?是誰在作怪?我們會找很多原因,也會找很多理由,但別的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和理由。真正的敵人就是魔王波旬和他的眷屬,就是我們的我執,就是貪嗔癡慢疑等這些煩惱。這些敵人很難降伏,很難戰勝。他們到底在哪裡呢?他們就在我們的身上,隱藏得非常深,非常厲害,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沒有發現,根本不知道他們在我們身上。

  很多眾生,尤其是這些凡夫,根本沒有找到痛苦、煩惱真正的根源,根本沒有找到真正的敵人。家裡沒有錢,婚姻不順利,孩子不聽話等等,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有我執,就有貪嗔癡慢疑這些煩惱、痛苦,然後就有六道輪回!這是根!

  我們為什麼在六道裡輪回?就是因為有業力,被業力牽引著。我們造業了,就要輪回。在我們的相續中,在阿賴耶識中有很多善業和惡業,就像種子似的。有時候,善業成熟了,就投生三善道,感受人天的苦樂;有時候,惡業成熟了,就墮落惡趣,感受惡道的痛苦。我們就是這樣在六道裡輪回的。

  六道輪回的因就是善業惡業。業是怎麼來的?就是因為有煩惱。煩惱是怎麼產生的?是從我執裡產生的。有我執就有煩惱,有我執就有我所執,然後貪著我和我所執,貪著我和我的家,貪著我和我的父母,貪著我和我的兒女,貪著我和我的親朋好友等等,於是貪心就起來了。有我就有我和他的分別,我和他是相互對比而建立的,然後就肯定有對我不好,對我的親朋好友不好的分別、執著,然後就開始起嗔恨心。

  執著於他,這本身就是一種嗔恨。然後再加上有對我不好的想法,有沖突、矛盾的時候,就更加嗔恨他人了,然後嫉妒心也慢慢起來了。在諸法的事實真相裡面,沒有我和他的分別,諸法的實相是平等的,無分別的。但是你沒有明白,然後去分別、執著了,這本身就是一種愚癡。這樣,貪嗔癡三毒俱全了,然後慢慢其它的煩惱也都有了。我執就是煩惱的根。有我執就生煩惱,有煩惱就造業,順著這些業,然後就要六道輪回。

  我們現在要擺脫輪回,就要去掉這些業。要去掉這些業,就要去掉煩惱。要去掉煩惱,就要去掉我、我執。我們現在先要解決這個根本問題,就是先要除掉魔王波旬。他是根,他是裡面的國王。把他解決了,他的那些眷屬自然就散了,消失了,沒有了。

  我們要對治最強大的敵人——我執與煩惱。我們現在要和他們決戰、斗爭,靠什麼呢?就要靠這些智慧。小乘裡講的不淨觀、慈觀,呼氣、吸氣觀,還有大乘裡講的慈悲喜捨,這都不是對治我執的真正方法,都不是我執的真正對手。

  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首先要斷除我執。我執真正的對手是無我的智慧。其它的慈悲喜捨,都不是他真正的對手,因為不和他直接發生沖突。直接和他發生沖突、矛盾的就是無我的智慧,所以說無我的智慧非常重要。

  我們這幾天講六波羅蜜多,其中的智慧度是最最重要的。其它的那些,都是為了成就智慧波羅蜜多。

  昨天講了,六波羅蜜多之間是因果關系,前幾個修法都是智慧波羅蜜多的因,是智慧波羅蜜多前提的一些修法與條件。現在很多人都學般若、修空性;但是,如果沒有基礎,這些是修不成的。基礎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這幾個。這些若是沒有學好、沒有修好,無法能夠生起無我和空性的智慧。沒有因哪有果呢?

  我經常強調,修法是有次第的,一定要按次第修行,這樣才能成就。如果不按次第,只修無我的境界,只學空性的智慧,就是好高骛遠,就相當於一步登天。若是真心想成就,一步步按次第來。先把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禅定)學好修好,到時候自然就會證悟,會明心見性,否則不可能成就。

  現在很多人都在學修般若空性、無我的智慧,但是始終沒有什麼成就。因為什麼呢?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沒有按次第修。智慧有世間的智慧,也有出世間的智慧;但這裡主要講的是出世間的智慧,就是無我和空性的智慧。小乘裡主要講無我,大乘裡主要講空性。

  小乘裡為什麼強調無我呢?這還要從障礙說起。障礙有兩種:一個是所知障,一個是煩惱障。所知障主要障礙見性成佛,煩惱障主要障礙脫離六道。小乘行者主要追求的是脫離六道輪回,他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斷除煩惱。斷除煩惱就要破除我執,我執是煩惱的根,沒有我執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不造業,不造業輪回就結束了。

  我執有人我執和法我執兩個,無我也是有人無我和法無我兩個。他們先要破除的就是人我執,要破除人我執,首先要尋找自我、人我。現在我們執著的、認為的自我、人我到底在哪裡呢?在身體內還是在身體外?根本沒有觀察過我到底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我到底在哪裡,這叫迷。

  我們以前非常迷茫,現在遇到佛法了,應該搞清楚,到底有沒有自我、人我,它們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存不存在?若是不存在的話,那我們執著於我,不是妄想嗎?若是存在的話,應該在什麼地方?在身體內還是在身體外?身體外肯定沒有我。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在外面有個我。也就是說,外面的任何物體,都沒有被我們執著為自我。

  我們一直認為我是在自己的身體內,沒有想過在外面,也沒有這樣執著過。我們的整個身體是身和心組成的,身是肉身,心是靈魂,只有這兩個部分。那到底哪個是自我呢?是肉身還是靈魂?還是兩個都是?如果兩個都是,那是不合理的。因為我們所認為的這個我是獨有的,就是一個。

  你看,我們執著我,想我的時候,就是想一個,沒有想兩個,也沒有執著兩個。肉身和靈魂不是一體的,肉體是有形的,靈魂是無形的,這兩個不能是一個,而是兩種性質的東西,是兩種緣法。

  一直以來所想的、執著的這個自我就是這個肉體,現在我們選擇這個為自我,說這是我吧!

  肉體也不是一個性質的,不是一個獨有的物質;它是地、水、火、風四大結合的體。

  地就是我們這些肉、骨骼,包括這些內髒。地是堅硬的性,若是沒有這個地大,沒有這個骨骼,我們的身體就支不起來,就是一堆肉——所以這裡有地大的成分。

  還有水大。水大指的是身上的血液,還有身上其它的水分。整個水分占肉體百分之七十左右。若是沒有這些水,身體就像干枯的樹干一樣,不能運動。

  還有火大,火大就是體溫。如果沒有體溫,身體就像一塊冰一樣。

  然後是風大,風大就是這些氣。若是沒有氣,這個靈魂就不能在這裡存住,身體也不能運動,什麼都不能做。

  所以,我們的肉身是四大結合的體,有四種成分。每一大的性質都不同:地大是堅固性的,水大是濕性的,火大是有溫度的,風大是運動的。它們是具有不同性質的四種物質,也不能成為一體。

  我們不能說這四者都是自我。因為我們所想、所執著的這個自我,認為是獨有的一個,不是四個,我們從來沒有這樣執著過四個,我們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個。

  但是其中的一個也不能成立。為什麼呢?地大也是由很多微塵組合的。這樣再分再分,就都沒有了,地大也沒有了。這樣再分再分,都不存在了。通過邏輯、推理一分析,找不到他的實體與真體,所以這叫體空,也叫性空。

  剛才我們選擇的是肉身。肉身肯定不是自我,那我們現在可以選擇心,選擇靈魂。我們把靈魂、心當成是是自我。但是我們的靈魂、心,也可以分為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眼識是看的,耳識是聽的,鼻識是聞的,舌識是嘗的,身識是感覺到的,意識是想到的。我們的心、靈魂,也可以分成這樣六個不同的部分。

  不能都成為自我,我們現在只能選擇其中的一個——第六識,就是意識是我。意識也是由很多剎那心組成的,意識也分前一個剎那心,後一個剎那心。這樣一分,也找不到一個實有、真有的意識;這麼一分,也找不到這個實有、真有的一個我,也沒有真有、實有的一個緣法。我與自我,通過觀察也沒有找到,通過分析也沒有找到。以此類推,一切法都是這樣,都是空的。通過邏輯觀察,沒有找到這個人我。那我的存在,就沒有依據了。你現在要放棄這種觀念,你要承認沒有我,沒有人我。不承認不行啊!

  用這樣的智慧進行觀察,找不到實有、真有的我。因為讓你在身外找,你也找不到;讓你在身內找,你也沒有找到。如果你再不承認,那你就是不講理的人。如果你是個講理的人,你就應該承認,就應該放棄這種觀念,應該從內心裡承認我、自我、人我的不存在。

  如果你從內心裡有這樣的見解,你就沒有我和他的分別了。沒有我自然就沒有他了;然後貪、嗔、癡就沒有了,這是一切煩惱的根。貪、嗔、癡三毒沒有了,其它的煩惱也沒有了。沒有煩惱就不造業了,不造業就脫離輪回了。這就是無我的智慧!這樣一觀察,諸法都一樣,都不存在,都找不到它的實有、真有。自我以及所有的緣法都空了,都是如虛空般的,沒有實體,沒有真體,都沒有了。

  但是這個沒有,這個空,是究竟的嗎?還不是。剛才你看,“有”不存在了,然後這個“沒有”也不存在。“有”和“沒有”也是互相對照而建立的,沒有“有”,也就沒有這個“沒有”。對著這個“有”建立這個“沒有”。然後“有”沒有了,這個“沒有”也沒有了。“有”是第一個邊,“沒有”是第二個邊,然後“有‘沒有’”是第三個邊,“沒有‘有’”是第四個邊。都不存在,這叫什麼?這叫遠離四邊,也可以說遠離八邊戲論的大空性。這種境界,在心經裡講,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都一樣——“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光是受想行識,一切法都是“亦復如是”。

  剛才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一切法都是一樣!這叫大空性,比那個無我境界還高一些。剛才小乘裡講的無我,也是一種空性,但它是一個小范圍的,也可以說是一小部分,不全面;而現在這個大空性是全面的。就是萬事萬物、山河大地,不管是輪回還是涅槃,所有的法都是。輪回也是,生死也是。生死即是空,空即是生死;生死不離空,空不離生死。涅槃也是——涅槃即是空,空即是涅槃;涅槃不離空,空不離涅槃。然後屬於輪回的、涅槃的所有的一切法,都是“亦復如是”,都是一樣。

  你看,這樣都是一體了,都是一個性,這叫什麼?這叫一真法界。這就是一真法界——諸法是一體的,諸佛是一體的,你和諸佛也是一體的。剛才講的,不管是屬於輪回的,還是屬於生死的,不管是屬於涅槃的,還是不生不滅的,都是一個性、一個體、一個狀態——這叫一真法界。

  你看,剛才我們通過邏輯一觀察,沒有找到自我,都是空的。在體上是空的,但在相上沒有空。在顯相上存在自我,本體上不存在自我,所以他是空的。自我也是,自我即是空,空即是自我,自我不異空,空不異自我,都一樣——這是大乘佛法裡講的無我。

  剛才自我也是,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也不能說完全有。有是妙有,無是真空;真空和妙有是一體的,通過邏輯觀察都找不到。“無人無我觀自在,非色非空見如來。”非色非空——也不是空,也不是色;也不是有,也不是沒有——這叫見如來,這就是佛性。也是我們的自性、本性,佛性,就是佛。

  剛才第一個講的是無我的境界,後面講的是空性的智慧。

  真正證悟了這樣的道理,證得了這樣的境界,那就是大智慧。這有什麼作用呢?都是相上有,體上沒有,隨時都在變,都是如幻如夢,都是虛假的。這樣的話,你沒有什麼可考慮的,沒有什麼可執著的,就這個意思。

  什麼叫不執著?你知道他不是實有,不是真有,他是如幻如夢的有,這叫不執著。

  你認為他是實有的,他是真有的,他是恆常的,他是不變的——這叫執著。你知道他是無常的,是空性的,是如幻如夢的——如幻如夢是在相上,空性是在體上。這樣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我們真正弄明白了以後,不會再去執著,不會特別地在乎。因為你知道,這一切一切都在變。

  我們知道,諸法的本性是無常的,是變的,這是應該的,是很自然的,很正常的。而且都是虛妄的,都是假的。他變了,這是很正常的,都是無常,都是虛幻的,沒有什麼可靠的,沒有什麼可執著的。你知道沒有什麼可靠的,你就不會去執著、不會去在乎。

  諸法的本性是空,但是緣起的作用不空,在相上還有,因果還是不虛的,盡責任、盡義務是應該的,該做的還得做。這個比較難,尺度不好把握。

  我們現在就是凡夫,一說有,就認為是實有;一說沒有,就覺得什麼也沒有。為什麼呢?我們說這個空性、無我的境界——佛的那種佛性——法身佛也好,都是不可言不可喻,都是超越思想和言語的,就是以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言語,無法表達,無法想象。他超越了我們的思想和言語的范圍。現在我們講的這些只是大概。我們在地球上,指著月亮,說那是月亮的時候,我們既能看到月亮,也能指點那是月亮;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一個指頭,不是一個真正的月亮。我們現在想表述,講空性、無我,也只能是這樣大概地指一指、說一說,完全要表達是無法能夠表達的,完全要形容是無法能夠形容的。那怎麼辦?就是要通過修行,提高自己的境界,最後才能體會到。境界越高,覺受越深。最後真正要體會到,能感覺到,就像啞巴吃糖塊一樣,說不出來。

  同樣,你開悟、證悟以後,能感覺得到、能體會得到那種境界;但是你無法能夠表達。因為它不是屬於明言的——是勝義谛的,不是世俗谛,所以它無法表達,無法形容。你真正明白以後,你不會執著,也不會在乎。但是不執著,也不是什麼事都放棄。放下不是放棄,不執著也不是不認真。一點都不會執著,但是一定會非常認真。我們現在一說不執著就不認真了,一說要認真就執著了。這個很難,凡夫做不到的,所以就講“超越”嘛。

  我們現在講超越三界,不是說我們的言行舉止、這個身要超越,而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境界、對諸法的認識,那種感受、體會要超越。精神要超越,境界要超越,就是要有高的智慧,高的見解。這個時候,不管是人、事、物,所有的這些緣法,統統都能放下。但是不會放棄一個人,也不會放棄一件事。放下和放棄是兩回事,放下不等於放棄,放棄不等於放下。放下是一種心態,不是一種行為。

  剛才說的,他不會執著,但他一定會很認真;一切都會隨緣而做,但是他不會隨便。佛在經中講,尤其是在心經裡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給大家講的“認真不是執著,放下不是放棄,隨緣不是隨便”,和這是一個道理,一個境界,一個意思。現在我給你講這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很難理解,很難做到。同樣,我現在說“隨緣不是隨便,要隨緣不要隨便”,你很難理解,很難做到。我說“要認真但不能執著”,“要放下但不能放棄”,你很難理解,很難做到。因為什麼?因為你還沒有開悟、證悟,你還沒有見性。

  凡夫所有的言行舉止都是墮入兩邊,要麼是執著,要麼是放棄。要是真正開悟、證悟,真正成就以後,一點點都不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還非常的圓滿。我們有一句法語:放下了才能得到,隨緣了才能順利。就是說,把自己的心放下了,一切都會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把自己的心態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圓滿順利。這些一點都不沖突,主要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這些無我、空性的見解、境界,和我們的生活、工作一點點都不沖突,也不矛盾。我們開悟、證悟以後生活會更美好,工作會更圓滿,不相信你看看——這就是大智慧。這是大概、簡單講的,仔細講還有很多,以後有機會我們也講一些中觀,就是講這些無我、空性。

  最後祝願大家吉祥圓滿,扎西德勒!

  功德回向,把學修《六波羅蜜多》的功德以及所有的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父母眾生,願他們早日解脫,早日成就,早日證得無上大圓滿的果位!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