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普賢大士之德
淨空法師開示: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普賢大士之德 「普賢大士之德」就是《華嚴經》講的「十大願王」,從「禮敬諸佛」到「普皆回向」。普賢行跟其他菩薩行有什麼不同,這是我們必須清楚的。普賢行的特色就是心量廣大,永遠無有疲厭,這是他的特色。因此,學佛的人首先要把自己的心量拓開,不要念念想自己,念念想我的家庭,念念想我的親戚朋友,這個念頭太小了,圈子太小了。普賢菩薩念念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苦難眾生,沒有一位菩薩能比得上。盡虛空遍法界,一個眾生都不漏,所以普賢行是真正圓滿行。如果我們不了解這個意義,對於十大願王,便永遠不能理解。 第一、「禮敬諸佛」。「禮」是外表有禮貌,「敬」是內心真誠,內敬外禮。「諸佛」,若看到這個字樣,以為見到諸佛菩薩形象,恭恭敬敬頂禮三拜,這就是禮敬諸佛;要是這樣去會意,普賢菩薩都流眼淚,你把他的意思全搞錯了。「禮敬諸佛」到底怎麼講法?《華嚴經》上說得很好,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把禮敬的對象說出來了。諸佛是誰?一切眾生即是!我們對佛怎樣的恭敬,對一切眾生也要同等的恭敬,這才是禮敬諸佛。 現前在台灣,從外表上看,佛教非常興盛,也是世界第一;可是若從實質上看,則問題重重,很令人擔憂。擔憂什麼?佛教沒有繼起的人才。「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經典的流通在今天已不是問題,典籍完備,卻沒有人才。也許諸位聽了不盡同意,目前在台灣,年輕的法師、大德到處講經說法,很熱鬧,怎麼會沒有人才?這裡有一個標准,就是黃念祖居士常說的,也是古大德常說的「說通者有,宗通者無」。「說通」就是會講,能言善道的人很多;「宗通」是真正修行開悟證果的人,沒有宗通的人不能興教。真正能興教的,就如過去的祖師、大德,是「宗說兼通」,不但能說,並且確確實實入了境界,真正有修行的功夫。現在這種人,我們看不到了。 從前朱鏡宙老居士給我講個故事,他是蘇州人,一九三二年,他是銀行的經理。他有一個朋友,大陸上叫「走陰差」的,職位不高,是傳遞公文的,每天晚上到陰曹地府上班傳送公文。有一天,上海(在我們人世間,上海是特別市;在鬼道裡,上海是一個小小的縣,歸蘇州城隍管。蘇州城隍稱都城隍,好比是省長一樣)有一批公文送到省裡來,也就是送到蘇州城隍廟。這一批公文是「生死簿」,就是一些將死的人的名冊,先送到都城隍那裡報備。他就把生死簿翻開偷偷看了一下。看了之後,大惑不解,怎麼名字都是五個字、六個字的。他覺得很奇怪,整本都是這樣的。中國人四個字的名字都很少見,五、六個字的沒有。到第二天跟朱老居士在一起吃飯聊天,他就說出這件事,大家聽了都不懂。大約三個月之後,日本人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一二八事變」應該在上海戰爭中死亡的日本兵名冊,已在三個月之前就送到都城隍了。他們才曉得,連戰爭中那個該死,那個不該死,三個月之前,名冊都送進去了。朱老跟我講,真的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在劫逃不掉;不在劫,炸彈掉在身邊也沒事。 第六、「請轉法輪」。佛法是「師道」。師道古今沒有例外的,都是「只聞來學,未聞往教」。為什麼要這樣求老師?「道」必須從恭敬中求。印祖當初答覆學人,就講得很清楚。有人向他請教,學佛有沒有秘訣,能教我們真正得到利益;他說有,然後說出「誠、敬」二字。至誠、恭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誠敬是學道的秘訣,沒有誠敬心,絕對得不到。所以,老師要求學生至誠、恭敬,不是為自己,是為學生。因為不具備這項條件,你學不到東西。你肯來學,表示你有誠敬心。若老師到家裡去教你,誠敬心沒有了,對老師的態度必然輕慢;再好的老師、再慈悲的老師也沒法子教你。師道本來如是。 「轉法輪」就是講經說法,必須要「禮請」。可是一些沒有接觸佛法的人,或者對於佛法未能真正明了的人,他不會請法。四眾弟子對佛法稍稍有一點認識,應當代一切眾生向諸佛菩薩、善知識請法,這是無量功德。正如同阿難尊者在本經的啟請一樣。阿難尊者請佛說此經,你看佛對他的贊歎(在本經第三品)。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不可思議!我們不會講經,禮請法師來講經,一切聽眾聽法師講經所得的功德利益,都是請講經的人成就的。因此,請法的人功德利益是不可思議的。沒有人啟請講經說法,佛法就不能流通,所以一切經典裡都有請法的,所謂「當機眾」。 第七、「請佛住世」。請佛講經功德很大,但有幾個人能聽一次經,或聽一部經就開悟證果了?佛在世的時代有。在經典裡常常看到,一部經還沒講完,甚至只講了一半,聽眾中就有開悟,就有證果的,但是不多。佛滅度之後,我們沒聽說過,有幾個人是聽一次經就開悟證果?在中國歷史上大概只有一位--慧能法師。他只聽一次,一部《金剛經》沒講完,講了三分之一,他就開悟證果。因此,絕大多數的人要天天聽,天天修,長時間的熏習,才有成就的希望。因此,不但請法師講經,還要請他常住在此地,我們才有希望成就。 第八、「常隨佛學」是「回向菩提」。學佛要有一個榜樣,照著這個樣子來學就容易成就,最好的榜樣就是佛。佛有很多,一切諸佛中,阿彌陀佛第一,我們能跟阿彌陀佛學,那還有什麽話說!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又不在我們眼前,我們怎麼跟他學?須知這部《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依照這部經典的理論方法,改正我們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作法,使我們的想法、看法、作法與經典所說的完全相應,就是學「阿彌陀佛」。完全相應,絲毫違背都沒有,你就成了阿彌陀佛,那有不往生的道理!所以此地講「常隨佛學」,肯定「佛」就是指「阿彌陀佛」。換句話說,就是這部《無量壽經》,我們一生必須依從,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不能與經典教訓違背,這才是「學佛」,這就是「回向菩提」。 第十、「普皆回向」是「回向實際」。實際是指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普遍十方,盡虛空遍法界,無有窮盡,而為諸法之理體。我們修學要求的,就是這一樁事。唯有普賢行願才能達得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普賢菩薩心量之廣大,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是沒有人能比的。我們須從這裡去學習。這十願就是普賢菩薩修行的綱領。 『具足無量行願』。讀《普賢行願品》,對於這一句就有更深刻的體會。在十大願王當中,特別是「普皆回向」,是無所不攝的,一切佛法都含攝在這一句裡,就連「普賢菩薩」的德號也含攝在其中。因為回向就是「普」的意思;恆順眾生就有「賢」的意思。普賢菩薩在《華嚴經》裡說,「我既往生彼國矣!」彼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普賢菩薩自己說他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現前成就此大願」,這就是說明了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究竟圓滿,還在西方極樂世界才完成。這兩句話實在就是勸我們必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不能懷疑。普賢是等覺菩薩,他的大願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圓滿。末後說得更明白,「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這真正是「普皆回向」的具體內容,他願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三途六道苦難的眾生,趕快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普賢菩薩的願如是!他這願正是彌陀大願第三十六「教化隨意」的說明。由此可知,世尊當年講《無量壽經》,與會的這些大眾們,大概都是西方的菩薩乘願再來,跟著釋迦牟尼佛一道來表演給我們看的,都是普賢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初發心到等覺,這才圓滿具足。
我們今天與人寫信,後面具名合十,都不肯頂禮,這就是沒有修普賢行。或者以為他不如我,我怎麼可以給他頂禮。他怎麼不如你,他是佛!你見到阿彌陀佛頂不頂禮?他跟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沒兩樣。你還有分別執著,你的心量還很窄小,不是修普賢行的。我們今天自己要修,要教人修,不管給什麼人寫信,真的要頂禮。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恭敬心,對人、對事、對物毫無敬意。「誠敬」是性德,要怎麼幫助他們,把性德開顯出來,從自己做起,做一個樣子給他看。他對我合十,我對他頂禮。我對他頂禮,他也不能不頂禮,希望從這裡去修禮敬諸佛。
「諸佛」不但指有情眾生,大經上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講有情眾生;「無情眾生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同一個性,無二無別。因此,不但對於一切人要禮敬,在《華嚴經》上,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五十三參裡,五十三位善友,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五十三位菩薩所示現的,出家的有五個人,其余都是在家的。有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有善人、有惡人,有修正法的、有修外道的,還有邪道的,善財童子皆平等的恭敬。他是惡人,他做壞事,但他的佛性沒有善惡,從佛性上去看是平等的。不但對人要禮敬,對物也要禮敬。物有法性。對物怎麼禮敬?擺得整整齊齊,保持得干干淨淨,就是「禮敬」。並不是每天對桌椅、板凳磕頭,那就錯了。可見禮敬的真誠心一樣,但方式不一樣。今天一般人見面禮敬,只是點頭,點點頭就是行禮。他對我們點頭,我們對他鞠躬,喚起他的恭敬心,希望他能在這個地方覺悟,這就是菩薩行,就是存度眾生的念頭。
禮要隨俗,不是要我們對佛禮拜,對每一個人都趴在地上磕頭,人家看到你,認為是神經病。內在恭敬心不變,外表則隨順世俗,可是要真正做到。當人家對我們點頭,我們鞠躬,最好是九十度的鞠躬。日本人做到了,日本人這點比我們強。對事要恭敬,事沒有形象,怎麼恭敬?認真負責,盡心盡力,把事情做好,就是對事的恭敬。所以,「禮敬諸佛」包括對一切有情眾生,對一切無情眾生,對一切事理,范圍廣大無盡。敬是性德,唯有「性德」才能開發自性。我們常講「明心見性」,是要這樣修法。這是普賢十願的第一願。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是贊歎與會的菩薩們,同時贊歎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菩薩,都修學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從這句經文我們就能體會到,西方世界乃是普賢菩薩的法界。凡是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對於普賢菩薩行願的修學一定要明了,要認真的學習。普賢十願詳細的記載,在《華嚴經》清涼大師《疏鈔》之中。
第二、「稱贊如來」。「諸佛」與「如來」有沒有差別?如果沒有差別,前面是禮敬諸佛,第二句應該是稱贊諸佛,為什麼不用諸佛,換成如來?換了名稱,含義就很深。因為「諸佛」是從「形象」上說的;「如來」是從「本性」上說的。《金剛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金剛經》有時說諸佛,有時說如來。凡是說諸佛都從「相」上講,凡是稱如來都是從「性」上講的,本經與一切大乘經都不例外。由此可知,在「形象」上我們要平等的恭敬,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但是在「性德」開顯上確實有迷、有悟。因此,「稱贊」與「禮敬」就有差別。
在五十三參裡很明顯的看出來,與性德相應的,普賢菩薩就稱贊;與性德不相應的,普賢菩薩便禮敬而不贊歎。這是我們要注意學習的。禮敬必須要教一切眾生平等的修學。眾生心行,有善、有惡,善行值得我們贊歎,惡行就不能贊歎。在五十三參裡有三位善友代表惡行:「勝熱婆羅門」代表愚癡;「甘露火王」代表瞋恚;「筏蘇蜜多女」代表YIN欲,YIN是屬於貪。這三個人代表貪、瞋、癡三毒煩惱。善財童子去參訪他們,有禮敬沒有贊歎。五十三位善知識,其他的都有贊歎,唯獨對這三個人沒有贊歎。這就說明,為什麼贊歎用「如來」,不用「諸佛」。
「善」要與「真性」相應,才值得贊歎。如果與心性不相應,與大乘佛法不相應,都不能贊歎。舉例來說,現在台灣的佛教,做慈善救濟事業很多、很廣泛,我在講經裡從來沒有加以贊歎過。它是善法,為什麼不贊歎?因為它是世間善法,不是大乘善法。如果我們對世間善法贊歎,換句話說,肯定這些就是佛法,會讓人誤解,以為這就是佛法,那就大錯特錯。譬如一所學校,學校的事業是教學,教學有成就,值得我們贊歎。如果學校偶爾做一次社會救濟的慈善事業,也值得我們贊歎。如果把學業都荒廢了,老師不教書,學生不念書,天天去做慈善事業;你想想看,要不要贊歎?把自己本分事業捨棄掉,這個不能贊歎。因此,贊歎一定要與性德相應,與他的本分相應。佛法的本分是如來家業,是弘法利生,協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
以往寺院庵堂都是佛陀的教育機構。我們在大經上讀到,佛寺每天做的事業是二時講經,二時修行。二時是印度的算法。印度人把一晝夜分為六時,所以一時等於我們現在四小時,二時就是八小時。寺院庵堂以往每天講經八小時,修行八小時。雖然修行方式很多,但是歸納起來不外乎兩大類:一是參禅;一是念佛。念佛的人每天在念佛堂念八個鐘點佛,在講堂聽八個鐘點經,還有八個小時已經很累了,休息一下,沒有時間打妄想。所以,佛教的道場是寺院,而寺院是一所教學的機構,跟廟宇不ㄧ樣。「廟」是祭祀鬼神的,是跟鬼神打交道的場所;「佛寺」是教化眾生的機構。我們必須把它認識清楚。捨棄了修學、捨棄了教學,去做社會福利慈善事業,是一樁好事,但是忘了「本」,所以不能贊歎。如果贊歎,會造成社會大眾對佛教錯誤的看法,認為那就是真正的佛教,反而誤導大眾。
稱贊是相當不容易的,比禮敬還難修,禮敬容易修。「貢高我慢」是每個人都有的,不知不覺就現行,這是無始劫來的俱生煩惱,一定要把它斷除。「禮敬」就是折服傲慢,學謙虛、學恭敬。無論在言語,在起心動念,在行為上,要認真的修學。但是「稱贊」一定要有智慧,有智慧才能辨別邪正,辨別是非。是正法、是善法,我們要贊歎;如果有偏、有邪,我們就不能贊歎。
第三、「廣修供養」。布施供養在今天這個世界,台灣可能排名第一,所以台灣有福報。台灣的財富,確實是世界第一,未嘗不是布施供養所修得的果報。我在講席中常說,「發財是福」,你得了福報,要怎樣去運用,那是智慧。台灣同修有福,有錢不曉得怎麼花法,就是沒有智慧。沒有智慧,錢財就用得不恰當,沒有把財富發揮到高度的效果,這是很可惜的。所以,有錢是福;用錢是智慧。唯有真正的智慧,才能把財富發揮到最高的效果,也就是「普利人天」,使一切大眾都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像本經所說「惠以眾生真實之利」。真實的利益是什麼?是了生死,出三界。一定要求生淨土,才是真實的利益。出不了三界,不生淨土,不是真實的利益。不生淨土,必定會退轉,必定有隔陰之迷,這樣的利益就不圓滿、不究竟,就不是真實的利益。我們以這個標准來觀察一切法,就能生智慧,就不會錯。
為什麼這個時代宗通者沒有了?今天南部有幾位同修來訪問我,提出這個問題。我告訴他們,障礙在人心、在社會。自心裡的貪、瞋、癡、慢不能斷除;環境的誘惑,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幾個人能不動心?這就難了!真正做到內斷煩惱,外不被環境誘惑,這才是大乘的入門。沒什麼了不起的功夫,入門而已。內裡煩惱不斷,外面看到誘惑會動心,總是還在門外,沒進去,怎麼能興教。一個辦教育的人在學校大門外辦,沒進校門,這教育怎能辦得成功!難在此地。真正肯發心,依照四弘誓願的順序,先斷煩惱再學法門,這樣才能成就。
從這個標准看,我們這一代沒有人才,沒有真正肯發心的人。最初發的心不錯,初發心出家,成佛都有余;過個半年、一年就退轉了,被誘惑了,倒退了。掉在名聞利養的深坑裡,無惡不作,不但不能興教,實際上是在做滅教的工作。從這個標准來觀察,佛教還是前途茫茫,值得我們憂心忡忡。因此,黃念祖居士對我們有深切期望,希望台灣能有幾位真正的大德出現,續佛慧命,普度眾生。
修供養,第一殊勝的福田,就是培養人才。人才不是沒有,我在過去講經中常常說,多少年輕出家人,確實有大願大心來度眾生,結果完全被信徒害了。信徒自己還以為做了多少好事,做了多少功德。我給你買個房子,建個道場,他本來出家了,現在又把他拉回家去了。蓋個房子送給他,他有了所有權狀,就又回家去了。信徒自己還以為做了很大的功德,殊不知,這位法師掉在名聞利養裡。如果沒有人供養他,吃飯都成問題,他就拚命念佛趕緊求生西方,知道世間太苦,沒什麼指望,道心就生起來了。信徒多了,錢財也多了,要什麼有什麼,認為這世界不錯,極樂世界未必可靠,沒有此地好,道心就沒有了。所以,這些年輕人是誰害了他?信徒害了他。把出家人當作戲子來玩,像捧戲子一樣,這個罪業深重。所以,「廣修供養」要有高度的智慧,沒有智慧,花了錢造罪業。建道場、供養法師,都在造罪業。這道場是佛道還是魔道,要分清楚。魔也有道場,妖魔鬼怪都有道場。道場修的是佛道、是菩薩道、還是餓鬼道?這都是道,都是修道,一定要辨別清楚。這麼多年來,在講席中,我沒有勸人建道場,也沒有勸人供養法師。我教大家的是印經、放生、救濟貧苦,這三項布施供養沒有大過失,可以避免造業。不可以不留意。
「廣修」,「廣」是廣大心,以清淨心、平等心來修供養。因為這是普賢行,不是布施,是「供養」,應以最虔誠、最恭敬的心來修。在普賢菩薩心目中,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經說「一切眾生平等成佛」。因此,只有供養,沒有布施。我說的這個原則,是一個簡單的標准。《了凡四訓》說得很詳細,濟窮有真善有假善、有偏有圓、有大有小,沒有智慧,怎能辨別?今天出錢出力做一樁事,這樁事情究竟是善、是惡,不看眼前,要看它的後果。布施、供養不簡單,正法如果沒有人布施、供養,便不能推展,不能發揚光大。
說實在的,寺院的功能已經過去了,那是農業時代的教學方式,不適合今天這個時代。我們要認識清楚,今天這個時代,教學的方式要從廣播、電視著眼,集合四眾弟子的力量。目前在台灣還沒有開放民營的電視台,如果有一天開放了,佛教徒自己建一個電視台,建立一個廣播網,那就是現代化的道場。我們請法師、居士大德天天講經,你們也不必到此地聽,在家裡打開電視機就可以聽經了。佛教的電視台可以二十四小時都講經,喜歡聽什麼經,轉到那個頻道就聽得到。這是現代道場的形式,跟從前不一樣。現在寺院建那麼大,花那麼多錢,我看了,真冤枉!
佛法終極的目標,是要教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如何能達到這個目標?就得普及佛陀的教育。佛教的道場,第一個是電視廣播。其次是建彌陀村,年老退休之後認真修行,辦了生死出三界、往生淨土的大事,有個共修的道場是必要的。再其次,就是辦學院培養人才。佛學院不要大,佛法教育跟世間教育不相同,小型的研究班,學生十幾人即可,二十人以上都嫌太多了,老師照顧不了。不妨多辦幾所,佛教宗派很多,每一宗建立一個就夠了。每一宗能出三、五個真正「宗說兼備」的大德,佛教就能興旺起來。大家常說現代化,佛教也得現代化。蓋寺院那是過去的事,現代化的寺院還蓋成宮殿式的,怎麼能稱為現代化?宮殿式是從前帝王時代的,明清以前的。說到供養,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向這個方向去努力,供養才有價值。
第四、「忏悔業障」。前面三條都是修福,佛法確實重視修福,福慧雙修。學佛不能沒有福報。禮敬、稱贊、供養都是修福。有福還得有慧;如果沒有慧,享福會造業。沒有福報的人,造業造得小;有福報的人,造業造得大,造得深,造得廣。要想修慧,首先要把業障忏除。無論在中國、外國,凡是學佛的同修,常常掛在嘴上說「我業障很重」,沒有一個不想消業障。業障怎麼消?沒談消業障之前,要先問一問,什麼是業障。業障是什麼都沒有搞清楚,怎麼能消得了。好像我們去抓賊,得先曉得那個是賊,才可以抓到。不認識,不曉得,到那裡去抓?一輩子也找不到。
若想消除業障,首先要認識什麼是業障。「障」是障礙。那些是障礙?沒有智慧,沒有福德,生活不自在,這都是障礙。你這一想,障礙可多!為什麼會有障礙?有業。業是造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皆是「業」。業把你本性裡的智慧、德能、才藝都障礙住了,這是「業障」。心裡想消業障,還是天天造業,那能消得了業障!業障反而天天增長。諸位要真正認識清楚什麼是業障,把業障找出來,然後消除它。從那裡做起?我從今天起不造業了,業障才有消除的指望。
首先斷一切惡,其次,也不能執著一切善,善惡兩邊都不著,業障才能消除。若是造惡,將來墮三惡道;要是修善,來生生三善道,都不能出輪回。要想超越六道輪回,淨宗教我們修「淨業」。淨業不是惡業,也不是善業。修淨業,六道裡找不到果報,三惡道裡沒有,三善道也沒有。今天念這句「阿彌陀佛」,果報在西方極樂世界,不但娑婆世界沒有,他方世界也沒有。這是修淨業。
諸位聽了這話之後,千萬不要誤會。惡不可作,善如何能不修?大家還得要行善,因為萬一不能往生,還有三善道可以去。如果善也不作,往生不成的話,在六道裡就很糟糕,問題很嚴重。「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老實念佛」。要認真念佛,把所修的一切善法,全都回向求生西方,不要心裡想著有善的果報,這就好了。應當把善業都轉成淨業,善有善的果報,這個果報我不要,給一切眾生去享,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把我們的業障搞清楚。
再說「忏悔」,是梵語「忏摩」音譯過來的,我們中國有「悔過」之意。忏悔的真實義是「後不再造」。自己有過失,能把過失在大眾中發露忏悔,不要把過失藏在心裡。大眾知道你的過失了,當然免不了要責備你,責備就是果報,就報掉了。如果藏著沒報掉,愈藏愈多,愈積愈厚,以後麻煩大了,惡報必在來生。所以,做好事不必要讓人知道,人家知道了,贊歎幾句也報掉了。造的一切惡事不肯讓人知道,惡業愈積愈重,而善事隨做隨報就沒有了,前途果報就可想而知。因此,聰明人反過來,造的惡希望大家都知道,做的善沒人曉得。善愈積愈厚,惡隨做隨報,這才真正有智慧。忏悔著重在不貳過。知道事做錯了,下一次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這是忏悔。絕對不是常常念著自己的過失。過去造什麼罪,每念一遍,阿賴耶識裡又落罪過印象,不但罪業消不了,反而天天再加重。雖然身口沒有造,意在造,這便是煩惱。真正的忏悔是要得定,要開慧。智慧開了之後,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才是真實的忏悔。
佛在一切大乘經裡為我們講得很清楚,無論事相、理論,在淨宗修學,尤其方便的就是一句佛號。一句佛號是大忏悔法門,但很少人知道。這句佛號念到事一心不亂,就得「念佛三昧」,一切罪業種子都不起現行,這是「事忏」。念到理一心不亂,「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是「理忏」。把無始劫以來的罪業種子,都轉變成無量的菩提種子,唯識家說的「轉識成智」,這是真正忏悔。所以,念佛人的功德實在不可思議,只要你肯真正老實念,普賢十大願王條條具足,都在一句佛號裡。我們今天對人禮敬,合掌恭敬向人家一鞠躬,佛門叫「問訊」。念「阿彌陀佛」,這是最禮敬。見到一切人、一切物,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真的就是阿彌陀佛。你滿眼見到一切境界都是阿彌陀佛,你已經成阿彌陀佛。念佛法門修學之殊勝,確實不是其他法門能相比的。以上是忏悔業障,希望同修們記住,要認真的修學。在四弘誓願裡,「煩惱無盡誓願斷」,這一願就是要斷無盡的煩惱。
第五、「隨喜功德」。一切眾生無始劫以來都有嫉妒。嫉妒、傲慢不但在世間法是嚴重的障礙,在菩提道中障礙更大。不但你的道業不能成就,對於佛法研究、理解也有障礙。普賢此願特別對治這一類的煩惱,教導我們隨喜,見到別人的好處如同自己的好處,絕對沒有一絲毫的嫉妒心。上品的隨喜,是盡心盡力的幫助別人,成人之美。中品的隨喜,是不能盡到全部的力量,也能盡到少分的力量。下品的隨喜,是雖然自己沒有力量,但能歡喜贊歎,都是屬於隨喜。隨喜的對象是「功德」,沒有說善法。善法不見得是功德,功德不是福德,這一點要搞清楚。
「功」是「功夫」,具體而言,功夫是「戒、定」。「德」是「定、慧」。因戒生定,所以戒是功,定是德。因定開慧,定是功,慧是德。這是「功德」。功德不離三學;離開三學就沒有功德。持戒若不能得定,持戒即成福德,不是功德。持戒若得定,戒有功,定是德。因此,真正修學的人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如果常常看到別人的過失,充其量是有點福德,功德就沒有了。
六祖在《壇經》裡說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為什麼不見他人過?見他人過就是自己的過。自己又起分別,又起執著,又打妄想,定沒有了。你的心清淨,心是定的,那裡有分別、妄想、執著。自己戒持得很好,看到這個人破戒,那個人不持戒,妄起分別、執著;持戒只是修福,得不到定,一接觸外面境界,定沒有了。這是真正修行人不可不知道的。所以,菩提道上只有自己一個人是凡夫,是學生;除我之外,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是諸佛菩薩,我都要恭敬、稱贊、供養,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學,這是真修。常常看到別人不是,那就是自己沒有認真修學。
我常遇到一些同修來說張家長、李家短,這個人怎樣,那個人不是。我聽了半天,就問他,「你怎麼知道的?」我問他這話,他不懂。他告訴我,「我看到的,我聽別人說的。」我問的意思不是指這些,他沒有回光返照,一回光返照,就知道自己打妄想、分別、執著,這就錯了。別人的事情管他干什麼,要管的是如何在一切境界裡,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離念離相恢復自性清淨,這個重要。這是真正修行人。一天到晚找別人的過失,如果這也算是修行,即是修三惡道行,不是佛道、菩薩道;是修餓鬼、地獄、畜生道,將來定要生這些地方去。所以,諸位要很冷靜的去觀察,世間事冥冥中都注定了,世間有冤枉人嗎?沒有。戰爭裡有冤枉戰死的人嗎?沒有,是命中注定的!
諸位再細讀《了凡四訓》,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就更踏實,確實如此。事實真相明了了,我們自己一生的幸福、前途、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依照雲谷大師的開示去做,自己可以改造命運,轉變命運。確實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沒有求不到的。如理如法的求,沒有一樣求不到。與理論方法相違背的求,那是妄求,造業!
「功德」兩個字要認識清楚。我們對於功德要隨喜,要發心成人之美,不可成人之惡。所謂好事情,是利益眾生,不是利益個人,不是利益一家。不但利益現前的眾生,還利益後代的眾生,都要隨喜,這個功德利益就大了。
佛現在不在世間,去我們久遠了;菩薩、羅漢,肉眼凡夫也不認識。若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有修有學,我們要發願親近他,要發心把他留住,住在這世間,住在這道場,這樣才能利益一方的眾生。當然這要看緣分,「緣」就是「機會」。我們可以制造機會,把握機會,也是無量的功德。這就是為什麽要請佛住世的道理。
諸佛菩薩,及一切真正的善知識,住在這世間只有一樁事—教化眾生。如果我們都願意接受他的教化,他當然就住世。如果我們不願意接受他的教化,或者聽他講經說法,表面上很歡喜,實際上不照做,善知識如果看出來了,自然覺得此地沒有常住的必要。由此可知,我們憑什麼把善知識留下讓他不走,絕對不是造很好的房子讓他住,辦很好的齋菜來供養他。真正善知識,名聞利養不動心,粗茶淡飯不厭棄,只要有個小地方遮風避雨就滿足了。問題是有沒有人真正跟他學習。真正跟他學習的人,只要有兩個、三個,他就決定不會走。
自古以來,高僧大德真正的傳人都不多,有一個真正傳人,他就不會走。就好像父母培養小孩一樣,他一定要好好的把兒女栽培長大,使他自己能獨立成人。一個兒女都沒有,就可以自在的天天去游山玩水。沒事情,可以到處去旅游,諸佛菩薩、一切善友也不例外。真正的傳人實在太難得,是可遇不可求。這是「請佛住世」必須要認識,要具備的一些條件。
普賢行願只有七條,從「禮敬諸佛」到「請佛住世」,這是普賢菩薩的行願。後面三願都是屬於回向:回向菩提、回向眾生、回向實際。
第九、「恆順眾生」是「回向眾生」。中國人特別強調孝道,孝以「順」為依歸。大乘佛法,特別是大乘《戒經》裡講「以孝為本」。「孝順一切眾生」,這才是「恆順」的真實義。所以,要有高度的智慧,要有甚深的定力,於一切眾生都能忍,在「忍」裡成就自己真實的定慧。如果今天看這個也不是,看那個不順眼,就是不能順,不能忍。由此可知,「恆順」是功,成就「定慧」是德。可見這一願非常重要。眾生機緣成熟,我們要幫助他圓成佛道。我們那有這麼大的能力幫助他圓滿成佛?有!勸他「念佛求生淨土」,就是幫助他圓成佛道,但必須是根熟的眾生。什麼是根熟?「能信、能願、肯念佛、肯求生淨土」,這個人就是根熟。根沒有熟的眾生,要幫助他成熟,就是以此法門勸導他,影響他,希望他能接受。要盡心盡力去做。沒有善根的人,要幫助他種善根。用菩提心對待一切眾生,這才叫真正恆順。沒有善根的人,怎樣幫助他種善根?譬如我們印這麼多佛像,印這麼多「阿彌陀佛」名號的貼紙,就是幫助一切眾生種善根的。佛號音聲,「一歷耳根,永為道種」。現在過年了,家裡要貼紅對聯,念佛人就貼「阿彌陀佛」,大門口是「阿彌陀佛」;房門也是「阿彌陀佛」,走到你家裡,四面看看都是「阿彌陀佛」,這阿彌陀佛的種子印在阿賴耶識裡,印得多深!
我們印的貼紙,有些人只拿一張,一張貼在那裡,很多人都沒見到;至少要拿十張二十張到處貼。阿彌陀佛的佛像大張小張的,不管你走到那個方向,都看得到,都接觸得到,為他種善根。這是真正的「恆順眾生」。等他有興趣了,我們再贈送他經典、錄音帶,這是有善根的人。對於善根成熟的人,就勸他來聽經,勸他參加我們的共修。真正發願求生西方,那是善根成熟的人。三種不同程度的人,有三種不同的方法來幫助他。
普賢菩薩的行門無量無邊,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十大綱領。這十大綱領每一條展開來,都是無量無邊的法門。以這個原則來看,所有一切法門都變成了「普賢行」。在我們一念之間,把我們的生活、行持、思想、言語、工作全都變成普賢行。佛法沒有離開生活,沒有離開處世、待人、接物。會歸到念佛的人來說,這句「阿彌陀佛」就具足了「十大願王」。一句名號既然具足十大願王,我們前面講的修行五大綱領,當然都包括。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一句「阿彌陀佛」圓滿具足,這是「彌陀行」,這是「普賢大士之德」。
具足無量行願。
前面簡介普賢大士之德,雖然講的是「修德」,實在是講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性修不二。這在修學可以說是達到最高的造詣。緊接著說『具足無量行願』,佛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究竟果地,所有的行願都不出「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是後後勝於前前,也就是說後面的願一定包括前面。譬如,稱贊一定包括禮敬,供養一定包括稱贊,後面包括前面。法身大士的修學,前後都是貫穿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現前我們專修淨宗,在解門,也就是理論的依據,依靠淨土五經一論;在行門,特別提倡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諸位想想,十願裡「禮敬諸佛」會不會包括前面?能禮敬諸佛還會不孝父母、不敬師長嗎?由此可知,這十大願王確實具足無量行願。「行」是行門,「願」是弘願,都具足了。我們特別提倡的五科,都在十大願王裡全包括了。譬如「三福」中講孝順父母,尊敬師長,不見得禮敬諸佛。禮敬諸佛的人,不可能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師長,這就是「普賢大士之德」的圓滿。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