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在人間:當代佛門泰斗本煥長老


 2012/4/3    熱度:7773    下載DOC文檔    

    “本煥長老是我國佛教的領袖,也是我國佛教界德高望重的著名高僧。他一生憂國憂民,踐履佛教界愛國愛教的光榮傳統,時刻將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他為人師表,受人尊敬,為我國佛教事業的恢復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原全國政協主席 李瑞環

  他是一個道心堅固的修行人,信仰是他生命的全部,歷經百年風雲變幻,道心從未改變;

  他師從中國近代兩大禅門巨擎,為日後修行得道,成為一代宗師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他苦求佛道,為法忘軀,行人之所難行,是人天敬仰的一代高僧;

  他悲深行苦,廣種福田,建寺安僧,續佛慧命,為中國佛教的恢復與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結眾生緣,行菩薩道,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他廣開法席,弘宗演教,桃李滿天下,法流遍五洲。

  他是一位覺行圓滿的佛門尊宿、人天景仰的世紀老人。

 

  道心堅固,矢志不渝

  本是清淨身,煥然悟禅境;

  心香散法華,覺光漫乾坤。

 

  佛教講“信解行證”,“信”是走入佛門的第一道門檻,是斬切煩惱苦海的利劍,更是成就道業的基石。

  本煥長老,1907年農歷9月21日生於湖北新洲張灣村。23歲時,睹世事多艱,人生苦難,遂皈依佛門,在新洲報恩寺傳聖法師座下剃度,取法號“本幻”,意為“本來自性常清淨,幻化空身即法身”。

  同年,本幻到武昌寶通寺受三壇大戒,完成了從俗人到僧人的轉變,並從此走上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生命旅程。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打從出家之日起,本煥長老就將信仰視作自己的生命,八十多年來,從未改變。無論是苦難的歲月,還是陽光明媚的日子,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他始終恪守自己的信仰,道心堅固,矢志不渝。

  1958年,國內反右派斗爭被嚴重擴大化,當了9年南華寺方丈、正值壯年的本煥被錯打成了“右派”、“反革命”,蒙冤入獄及接受勞動改造長達22年。雖身處監獄,但他癡心不改,天天習禅,念誦佛經。出獄後,對於這一段苦難歲月本煥長老無怨無悔。

  正是這種向佛的拳拳之心,使本煥長老能夠將一切苦難的歲月當作增長道心的美好回憶,也正是信仰的力量,才有高旻寺七年苦修不出山門、碧山寺閉關三年遍閱經藏、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刺血寫經、燃臂孝母等一系列苦求佛道,感天動地的壯舉,才使他能夠超越世間的一切苦楚、行願天下、普度眾生,成為人天景仰的佛門泰斗,法流天下的一代高僧!

 

  師承高僧 法海源流

  高旻法來果,曹溪步虛雲;

  空谷獅子吼,臨濟續明燈。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佛門泰斗本煥長老之所以能在修行上取得巨大成就,除了他自身的努力和行持外,佛門高僧對他的影響可謂巨大,這其中最重要的兩位就是來果和虛雲。

  來果是中國近代禅宗大德,他宿具慧根,禅風犀利,而高旻寺則以宗風嚴謹而聞名天下。1930年,受戒後的本幻前往揚州高旻寺,拜來果老和尚為師,並跟隨老和尚長達七年之久。

  在這七年當中,他用功辦道,心無雜念,參話頭、起疑情,行住坐臥秉承禅師宗風。他先後做過來果禅師的侍者、衣缽以及禅堂維那,深得來果禅師心法。在高旻寺追隨來果禅師的七年,為本幻日後成為禅門尊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虛雲是中國近代禅門泰斗,他一身肩挑禅宗五脈,心堅行苦,弘化眾生,是百年難遇的一代高僧。

  1949年正月,42歲的本幻尊師慈命,繼任南華寺方丈,並承接虛雲長老法脈,成為臨濟宗第四十四代傳人。虛雲老和尚將其法號從原來的“本幻”改為現在的“本煥”,取其意“本原自性常清淨,煥光照耀普眾生”,此名號一直沿用至今。

  本煥長老常說:“我入佛門是心不離佛,恩不離虛雲。是虛雲恩師直接對我傳法,培植我立宏願修行至今。今天的一切成就,都是虛雲和來果兩位大德言傳身教的結果。”

 

  濯濯苦行 德感龍天

  跪禮朝五台,刺血書佛經;

  閉關悟多載,燃臂報母恩。

 

  修行是身與心的磨砺,是在超越常人所能忍受的磨砺中綻放生命的光芒。為探索人生真谛,本老一生苦求佛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艱苦卓絕,悲智雙運。

  在揚州高旻禅堂參學期間,他七年未出山門,後入揚州城,始覺人世早已面目全非。1934年,高旻寺在連續打完八個禅七後,來果老和尚令本幻和另外四個同參再打五個“生死七”。

  1937年1月,30歲的本幻離開高旻寺,發願效仿歷代高僧和虛雲老和尚的行願,朝拜五台山。隆冬時節,本幻從河北保定起香,三步一拜向山西進發。300多裡的路程,他一路艱難前行,腳磕腫了,膝蓋破了,鮮血直流……越懸崖,過峭壁,歷時三個多月才拜到五台山腳下。隨後,他又用三個月,三步一叩首朝拜了五台山上的五個台頂。

  1938年,本煥落腳於五台山廣濟茅篷,決心在這聖地苦修十年,並發大願——為法忘軀,刺血寫經,精進供養,忏除業障。在當時生活原本就很清苦的情況下,他堅持每天用指血或舌血抄寫經書,總共19卷,20余萬字,數量之多,實乃古今罕見。

  在碧山寺做了三年監院後,為了更好地用功辦道,了生脫死,本煥又發了一個大願:閉關修行三年。

  自1942年10月開始,他每天清晨4時起床誦經習禅。三年時間,他堅持閱讀經藏、律藏、論藏等4000多卷聖典,連續放焰口一千台,放一台焰口幾個小時,哪怕身體疲累到跪拜後站不起來,依然堅持不辍,以願力和佛法超度那些抗日戰爭中陣亡的將士和同胞!

  1948年,本煥在照顧生病的母親幾個月後,母親離世,他為母親設壇,日夜誦讀《地藏經》,並燃臂孝母,報答慈母養育之恩,其孝行德感龍天。

  正是這一串串為法忘軀、艱苦卓絕的修行,書寫了本煥長了一百多年來傳奇而精彩的人生,從而成就百年難遇的一代高僧。

 

  建寺安僧 續佛慧命

  隨緣興數剎,行持永精進;

  法輪祈長轉,苦海駕慈航。

 

  如果說,八十多年來用功辦道,從不懈怠終使本煥長老最終了生脫死、成就了自我的話,那麼,他一生續佛慧命、行願大千的種種功德則是其成就佛道的根本。

  本煥長老行高德碩,一生弘法布教,建寺安僧,籌集資金數億元,興修寺廟十幾座,為中國佛教事業殚精竭慮。

  1980年,年逾古稀的本煥長老獲得平反,他走出勞改農場得以重返佛門。由於文革的破壞,那時候,寺宇頹敗,僧侶散盡,中國佛教百廢待興。面對此情此景,本煥長老發下大願,要在有生之年恢復重建十座寺院,使僧尼有安住修行之所,信眾有朝禮皈依之地。

  1986年,受趙樸初居士的委托,本煥長老募化資金800萬元重修丹霞山別傳寺。從此,他邁開了重修名藍古剎,續佛慧命,建寺安僧的旅程。

  數十年來,他籌集資金數億元,先後恢復重建了廣州光孝寺、湖北報恩禅寺、四祖寺、深圳弘法寺等十四座寺廟,為中國佛教事業的恢復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德。

  弘法寺1987年由本煥長老開山興建,歷經二十多年的風雨洗禮,如今寺廟巍峨,宗風整肅,信眾雲集,已發展成為中國現代寺院的模范叢林,成為連接港澳台,輻射東南亞,並以此走向世界的弘法利生平台。

  正是在宗門巨匠本煥長老的引領下,三十年來,中國佛教借改革開放之春風,走出廢墟,重振宗風,煥發出昔日的輝煌。

 

  大慈大悲 普賢行願

  平生效普賢,悲智弘華嚴;

  功德周沙界,行願遍大千。

  傳授八關戒是弘法寺每月一次的法務活動。受戒後,新戒們照例都要前去拜見老和尚。而每一次,老和尚都要給大家作開示,開示的內容幾乎大同小異。

  要結眾生緣,利益眾生、成就眾生,是本煥長老近十年來說得最多的幾句話。數十年如一日,他不停地這樣說,也從不間斷地這樣去做。

  年逾百歲的老和尚,依舊堅持每天不到四點就起床,而後誦經、打坐,等到八點鐘開始接受十方信眾的拜見,並給予他們祝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從不懈怠。

  滿心歡喜的信眾、香客會虔誠地供養老和尚,而老和尚又把這些錢供養給十方眾生。他常說:大家供養我,其實是供養三寶,通過供養為自己培福報、種福田,我們要用好施主的每一分錢。

  除了建寺安僧,本煥長老雖身居佛門,卻心懷家國,仁濟眾生。多年來,本老捐助建設的希望小學有20所,關愛貧困大學生,救治病人、殘疾人有近千人,為兒童福利事業捐助了800多萬元。在國家遭遇自然災害後的慈善赈災中,本老更是率先垂范,身體力行,無論是在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災害、2003年非典肆虐華夏大地、還是2008年南方諸省遭受冰雪重災及四川汶川大地震時期,本老都親自帶領四眾弟子積極投身赈災行動中。本老累計募化資金總共有6.7個億,用於修建寺院及捐贈給慈善機構。

  本老始終把利益眾生、救渡眾生放在第一位,而他的生活卻十分簡樸,從不鋪張浪費,衣食起居從不靠別人幫助,就連一張餐巾紙他也要撕成三半用,洗臉水倒多了,他會對侍者說,下輩子讓他生到沒有水的地方去。

  香港旭日集團老總、佛教護法居士楊钊在談到本老時說:“本老從不為自己著想,眼中只有眾生。這就是大乘菩薩的境界,是普賢菩薩發願的最高境界。”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是本煥長老數十年來堅持不懈的行願。他的大德善行受到了國家政府各級領導贊揚,原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為本老題詞“福壽莊嚴”,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稱其“覺行圓滿”,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贊譽其“佛門泰斗”。

 

  弘宗演教 法流天下

  月印千江水,覺海放光明;

  弘法呈妙境,華香普天春。

  本老出家八十余年,一直疾行禅門宗風,弘宗演教,為禅宗在當代的弘傳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了繼承百丈清規,光大禅門,長老不顧近百歲高齡,每天出入禅堂,將自己70多年前在高旻寺學習得來的禅堂規矩,一絲不苟地言傳身教給弟子們。

  同時,本老通過口傳親授,並親自指點衣缽弟子印順在借鑒歷代祖師所制定的叢林儀規的基礎上,根據現代社會的實際狀態,組織、整理出版了一套《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並用現代的傳播手段組織拍攝制作成教學片。此舉對漢傳佛教傳統規約的梳理及規范發展意義深遠。

  除了在大陸弘法之外,本煥長老還經常在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弘宗演教,教授禅法。

  他還積極促進中國漢傳、藏傳、南傳等佛教各派的相互學習和融合,促進中外佛教以及民族文化的交流。

  2007年10月27日,本老在弘法寺將禅宗臨濟宗的法傳給了藏傳佛教17世東寶·仲巴活佛,此舉首開藏傳佛教僧侶接法漢地高僧之先河。

  2008年10月,本老的衣缽弟子、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人印順大和尚正式出任弘法寺方丈。法門源流,代有才人。博學多才、解行相應的印順大和尚師秉承本老的法乳及禅脈心髓,大闡宗風,推動人文佛教。本老當欣慰含笑佛門後繼有人,佛教亦將光大天下,利益人間。

  就是這樣的一位老人,他終身奉行“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願行,堅持信仰無怨無悔,苦求佛道難行能行,匡扶道風不遺余力,救度含靈無量無邊。他持法80余載,布道20余國,皈依弟子200余萬人,法嗣近千人,妙道弘法,華開天下,甘露法雨灑向全球,輝煌德業澤普四海,他是當之無愧的佛門泰斗,名副其實的人間菩薩!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介绍     回上壹頁